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2024-09-12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共7篇)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1

关于实施《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为加强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及执行,我部门特制定了《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现将本办法进行印发,并于2013年11月25日起正式实施,请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

特此通知!

信息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IT通知(2013)013号 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及执行,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作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适用于集团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第三条 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第四条 网站空间:指存放网站内容的空间。网站空间也称为虚拟主机空间,网站空间能存放网站文件和资料,包括文字、文档、数据库、网站的页面、图片等文件的容量。

第五条

网站:在因特网上一块固定的发布消息的地方,由域名(也就是网站地址)和网站空间构成,通常包括主页和其他具有超链接文件的页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第六条

网站管理员:负责网站信息发布及更新,处理用户的留言及评论,负责网站信息统计与分析并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的人员。

第七条

网络营销员:负责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上产品信息及新闻等内容的更新与发布,并通过一系列网络推销手段,实现网上销售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 项目开发

第八条 各单位提出信息化项目需求后信息中心需配合需求方在3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立项报告的拟定。

第九条 立项报告完成拟定后必须由需求方及建设方双方负责人进行签字

IT通知(2013)013号 确定。

第九条 项目立项成功后双方需确定系统开发的各自第一对接人,确保系统后期开发过程中的有效对接。

第十条 成功立项的项目必须在2周之内完成需求的调研及需求报告初稿的拟定。

第十条 项目需求报告初稿拟定后,信息中心根据需求难易情况力争2周内完成系统页面初稿的设计。

第十一条 系统页面初稿设计完成后双方必须进行至少3次的对接,并完成需求报告的优化,确定项目需求报告定稿。

第十二条

项目需求报告定稿确定后,双方负责人需进行签字确定,并按照需求报告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予以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方若有需求变更必须按照需求变更表进行变更申请,且经过需求方部门负责人签字确定后才予以生效。

第十二条

系统完成开发后,信息中心需对接需求方在1周内进行系统测试数据的收集、录入及测试。

第十二条

系统数据测试无误后开始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系统需求方及建设方进行内部验收及优化。

第十二条

系统试运行通过后,需在3个工作日之内对接集团公司确定系统最终的验收时间。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前信息中心必须完成系统需求报告的拟定及系统需求方案及变更申请等所有项目开发材料的收集及整理。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时必须由需求方及建设方第一对接人及单位负责人在场,同时集团公司需派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及以上岗位的人员参与验收。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完之后,根据验收后上提出的修改方案,信息中心拟定计划表并提交至需求方签字确定,同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完善。

第十二条

根据系统验收提出的修改方案完善对系统的优化后,需求方需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验收报告的签字。

IT通知(2013)013号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报告签订后,针对系统的新功能方面信息中心暂时不予以受理,需求方必须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将新需求予以收集并整理,系统至少使用3个月以上后,统一提交系统新版本的需求至信息中心进行系统版本的升级。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第四章 信息的发布

第十三条 网站后台账号及密码由信息中心分配给相应单位的网站管理员,各网站管理员负责网站信息的发布及更新;网站超级管理员账号及密码由信息中心保管及使用,各单位网站管理员及信息中心不得向权限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泄露网站管理的账号及密码。

第十四条 信息作为网站的灵魂,各单位与信息中心签订网站开发的需求报告后必须进行相应网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保证网站开发完的一个星期内完成全部资料的上传。

第十五条 网站上线后,网站管理员需时刻注意并跟进公司动态,及时督促对应责任人完成网站新闻的拟定及资料的收集,并确保事件发生或事物确定的3天之内完成网站信息的上传或更新。

第十六条 网站上线后,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发布信息或更改网站页面版式及内容。

第十七条 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网站上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损国家利益、国家形象以及不道德的言论。

第十八条 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网站传播反动、淫秽、不道德以及其他违

IT通知(2013)013号 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的信息。

第十九条 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或违反公司规定、影响公司形象、泄露公司机密的信息。

第五章 网站的运用

第二十条

网站推广是网站发布上线后的核心工作,包括内部的操作培训及对外的推广宣传。

第二十一条

网站上线后,系统管理员需组织对委托单位的网站管理员进行相应操作的培训,并在之后的需求中提供相应的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网站管理员、网络营销员及系统管理员必须熟记网站的网址,网络营销员上班后必须登录35KF系统。

第二十三条

网站管理员及网络营销员负责网站上所有业务流程及网站功能的熟识,必须熟练掌握网站所有的操作,确保信息的有效发布以及与客户的有效交流与指导。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网络营销员需对网站及相应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网络邮件,发布供求信息,QQ交流,软文拟写,帖子和博文的发布等网络宣传手段进行网站及产品宣传,每周五提报有效的业务信息并完成汇报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进入53KF的访客,需礼貌接待,细心指导,如果遇到决策性的问题,先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然后转交给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六条

若客户通过53KF、联系我们等模块进行了留言,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需在24小时之内进行相应信息回复。

第二十七条

网络营销员每周六下班前需完成新闻更新数、产品及工程更新数、网站每天IP 访问量、PV 流览量、各搜索引擎收录量、网站的排名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上传至部门文件柜。

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八条

信息中心负责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网站管理办法实施的监督

IT通知(2013)013号 管理。

第二十九条

若因信息中心在网站开发及维护中操作不当,导致系统信息丢失,网站长时间无法使用等后果由信息中心承担,并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条

若因网络管理员未及时登录网站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造成网络或服务器故障,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一条 若因网络管理员每周未做好网站数据的备份工作,导致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或招病毒、黑客攻击后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二条 若网络管理员每月未对服务器硬件设备进行检修,导致网站运行缓慢或运行不稳定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三条 当网站出现故障后,信息中心未能在半小时之内进行相应处理且没有给对方进行任何解释而招到投诉的,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四条 未经部门负责人或集团公司领导许可,私自将网站管理员或超级管理员的账号及密码进行转告或泄漏,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五条 网站管理员未及时进行网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得网站开发完的一个星期内未完成全部资料的上传,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六条 网站上线后,网站管理员未及时督促对应责任人完成相应资料或新闻的收集与拟定,导致3天之内未完成网站信息的上传或更新,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网站上线后,未经相关领导批准,随意发布信息或更改网站页面版式及内容等现象,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明属实的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的处罚。

(一)在网站上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损国家利益、国家形象以及不道德言论的;

IT通知(2013)013号

(二)利用公司网站传播反动、淫秽、不道德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信息的;

(三)利用公司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或违反公司规定、影响公司形象、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明属实的予以相应责任人20元以上的处罚。

(一)系统管理员未积极组织对网站操作的培训,或在后期未提供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的;

(二)系统管理员、网站管理员及网络营销员未能熟记对应网站地址的;

(三)网络营销员上班后未登录35KF系统的;

(四)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对网站中所有的功能及操作不熟悉,导致信息发布或营销推广中与客户的交流出现故障的;

(五)对于进入53KF的访客,未礼貌接待,细心指导;遇到决策性的问题,未要求对方留下联系方式,且转告给部门负责人的;

(六)客户通过53KF、联系我们等模块进行了留言,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未及时进行信息回复的。

第四十条

网络营销员在对网站及相应产品的进行宣传推广中,未及时提报有效的业务信息并完成汇报工作的,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的处罚。

第四十一条

网络营销员未及时将新闻更新数、产品及工程更新数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上传至部门文件柜,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处罚。

第四十二条 各单位/部门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经信息中心核查属实,对举报人员给予20—100元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信息中心制定,并负责解释,后期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完善。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内部网站管理办法,应

IT通知(2013)013号 当先报送信息中心审核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有关网站使用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3日起实施。

信息中心 二〇一三年五月九日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2

自5月13日起,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和境内银行应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为境内主体办理各类资本项目业务。除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检仍通过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外, 外汇局不再使用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外债统计监测管理系统、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为境内主体办理各类资本项目业务。境内银行不再在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备案。

外汇局指出, 境内银行为境内主体办理各项资本项目业务时, 应按照要求, 协助和督促该主体按照业务办理的顺序及时准确申报涉外收付款、境内收付款信息、账户内结售汇和账户信息, 并按照《资本项目业务的业务编号/核准件号填写规范》的要求, 根据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提示的内容准确填写“外汇局批件号/备案表号/业务编号”栏。

外汇局还特别强调, 各分局为境外机构办理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前期费用登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I) 投资额度审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 投资额度审批、不良资产备案登记等四类业务时, 应确认该境外机构是否已经申领特殊机构代码。如从未申领特殊机构代码, 则该境外机构应当按照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的有关规定向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提交有效的批文或证明, 以申领特殊机构代码。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对境外机构提交的有效批文或证明审核无误后, 填具《特殊机构代码申领表》并交同级国际收支部门。国际收支部门通过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后, 将赋码信息通过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反馈该境外机构。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3

关键词: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快递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5-0070-02

1 相关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农村人走出农村并将新的思想带回农村,互联网在农村已经开始普及,同时阿里也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农民逐渐开始成为电子商务的生力军,但是农村快递物流的不成熟却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开发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农民进行网上购物、为农民提供更多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大大提高农村农产品的输出效率,为农民的增收做出贡献。

针对中国农村快递物流发展情况,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

1.1 在农村快递方面

刘蕴和汪传雷[1]使用SWOT方法对农村特许加盟快递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电商物流一体化的设想。袁杨[2]以湖南省安阳县为例,运用两种不同的快递网络选址模型进行快递网络布局,提出了三种湖南乡村快递网络布局模式。

1.2 在农村物流方面

焦瑞和余晓琼[3]介绍了我国农村物流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李建勋[4]选取河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进行例证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对几种主要的物流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发展鲜销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对策。

1.3 从物流理论的角度

上述研究均指出了农村快递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刘跃和董爱君[5]创新地从物流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并提出若干建议。胡翠红[6]介绍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信息化对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信息化的5点对策。

1.4 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

各位学者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更不乏已经投入使用的成功案例。许胜礼、王世卿和毕战科[7]分析了传统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各自的优点和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四层架构。

1.5 在中国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方面

徐云[8]提出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适用于澧县农村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规划方案。李超[9]结合陕西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现状,从物流集成主客体单元角度出发,设计出了集物联网及电子商务等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平台。

虽然对于农村快递物流,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适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快递物流和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的分析,总结农村快递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并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推广建议。

2 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快递物流的困境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可喜的一面。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淘宝和天猫发往农村地区的订单金额占全网的比例,从2013年第一季度的8.65%,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9.64%,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淘宝大盘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市场的增速显然更快。

不过在另一面,农村快递物流的发展速度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唯一可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递公司是中国邮政,但是邮政快递的服务和速度却很难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而服务和速度相对较好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的发展却是面临重重困境。因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薄弱、农村快递物流体系不健全,农村快递物流成本过高且获利不足,而发展快递物流体系初期投入过高,成本收回周期过长。虽然考虑长远发展农村快递物流值得投资,但考虑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很少有民营快递公司愿意开拓这一市场。

在保证快递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又要保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在稳步健全农村快递物流体系的初期,开发一个便捷的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进行网上购物,提高电子商务意识,并且为农村快递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与农村快递物流体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 系统需求分析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相同,都有购物的需求。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周围缺乏大型的商场,所以线下市场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所有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娱乐消费需求,此时线上购物便为农村居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阿里研究院的数据统计里不难发现,小到衣服、鞋袜,大到彩电、汽车,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覆盖了城市居民所有的消费种类。再加上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各种生产工具、农药、化肥等等。所以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种类要大于城市居民,相同之中又有不同。因此,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为农村居民量身打造,将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功能放在首位,形成对比于其他平台的差异化。

在物品出售方面,农村家庭每年都会有富余的农产品,而且都是自产的有机食品,在城市中就经常会看到有些农民带着自家的农产品进城出售。基于农村居民的此种需求,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需要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

同样不同于城市的是,农村的快递物流体系十分不健全。虽然阿里已经开始了“千县万村”计划,其他企业也制定了各自的农村市场战略,但是相对于全国94万多个行政村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农村居民同样需要各种快递企业的快递服务点,同样希望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但就目前现状来看,这一需求几乎无法得到满足。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农村快递物流便捷起来,这就是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的首要目标。

4 系统功能分析设计及作用研究

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的分析,结合物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将农村快递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功能模块包括:买家用户模块、卖家用户模块、客户管理模块、货物配送模块、货源信息模块、仓储信息模块、货单信息模块。后台功能为前台各模块的信息管理。

本文对系统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将不做复述,主要讲解系统中适合农村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①通过货物配送功能模块,村民可以查询取货点的详细位置、快递预计的到达时间,以便进行行程安排。在经货主允许的情况下,快递服务点可以将快递存放几天,等同一个村的快递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进行配送。快递公司可以不送货上门,将快递存放在村委会或其他村民熟悉的地方,等村民自己去提取,以此降低快递企业的成本。

②通过货源信息功能模块,村民可以将农产品的预计收获时间进行发布并进行预售,所有用户都可以在系统内进行查询购买,同时将这些信息与各大电商平台相关联,使更多人可以看到并进行购买。村民也可以将农产品各个时期的照片,农药、化肥的使用次数、日期、使用量等信息在系统内进行公布,让买家更加了解他们购买的东西,也可以凭借这些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③通过货单信息功能模块,村民可以将快递邮寄需求信息进行发布,其他人可以进行浏览和接单,在上班或者购物途中将快递带到快递服务点,让农村快递搭上顺风车。当然,这项服务需要快递公司提供相应的资金补贴。

5 系统推广建议

5.1 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扩展到电子商务领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农村快递物流研究,鼓励相关人才走进农村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提供更多接地气的优秀建议。

5.2 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对于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电商企业可以与农民进行合作运营。对于更多的普通农村,电商企业线上为平台加入适应农村的新功能,提供简单易懂的用户使用手册和FAQ,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线下建立农村服务站,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度,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5.3 企业推动与政策推动相结合

本文提出将农村淘宝店与农村村委相结合的建议。同一个村的人大家都比较熟悉,有需求的时候随时可以找村委帮忙,村务不忙的时候也可以组织村民进行电子商务的培训,当村里农产品收获的时候,也可以帮助大家在网上进行销售,而且大学生村官的普及也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让他们来实施这个项目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刘蕴,汪传雷.民营快递农村业务拓展模式探索——电商物流一体化 [J].现代商贸工业,2014,(21).

[2] 袁杨.湖南乡村快递业的网络布局及发展推进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

林业科技大学,2014.

[3] 焦瑞,余晓琼.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

学,2011,(21).

[4] 李建勋.鲜销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 刘跃,董爱君.走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之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J].

江苏商论,2007,(3).

[6] 胡翠红.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1).

[7] 许胜礼,王世卿,毕战科.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架构[J]. 计 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6).

[8] 徐云.农村物流中心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9] 李超.基于联接键理论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西安:长安大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4

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省工商局《关于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指导意见》(*工商消〔2009〕34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市局决定在全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现就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宣传、注重引导,抓大带小、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在全市推进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和上市食品检测信息化系统,完成对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质量信息化监管和远程监管平台的搭建,构建从批发到零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机制,努力实现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流向可控、源头可溯。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食品批发单位、大中型商场、超市为主体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依托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配合食品检测设备、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实现上市食品检测、进货查验、台帐记录和票货同行的电子化管理,逐步解决终端食品经营户进货台帐登记难,批发单位索证难、备案难、查询难,问题食品追溯难等问题。并适时开通数据接口,实现本地系统与省局系统数据共享。尚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其他食品批发单位在落实批发配送统一出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可实现数据共享的“两项制度”信息化手段,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到2011年底覆盖95%以上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商场、超市。

三、实施重点

(一)积极推进食品批发单位“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

1、建立单货同行的工作机制。食品批发商在向其他食品经营单位提供商品时,必须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统一格式的食品批发配送单(“一票通”),从源头上全面规范食品批发环节的销货凭证,做到单货同行、单货一致,形成“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的局面。“一票通”应利用电脑设备统一开具;对总经销单位批发到其他食品批发单位的,可实行销货凭证网络传输和电子化存档备查;对暂不具备电子打印条件的,食品批发商应如实填写配送单所列相关项目并加盖单位印章,并将单据与食品同时发往下级食品经销商,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2、建立规范易查的备案资料。大型商场、超市、大中型食品批发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实际经营需要,全面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或数码照相机)等设施,安排熟悉电脑操作的基础信息录入员,按照“先备案后上架”的原则,负责扫描、上传经销食品的相关证件,及时采集、录入食品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要实施网上查询索取备案资料存档,不具备网上查询的应建立单机备案。已使用商用进销存管理软件的,要积极推荐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或对现有软件进行升级改版,使之尽快符合工商部门监管需要。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小型食品批发商,应建立规范、易查、资料齐全的食品进货资料文挡,记录进销货台帐;并结合实际,逐步推广使用符合的信息化系统终端设备和“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全市暂不在食杂店统一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但必须要求食杂店采购食品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相关证明文件,做好进货查验台帐或将随货同行相关票据收集汇总后,按商品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按月程序装订归档,便于监管部门查核。

3、积极引导食品批发经营单位使用规范、高效的进销货管理软件。各单位要在上半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管理软件。软件使用一是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进、销货备案、查询、索证索票和为购货单位提供统一的凭证等要求;二要统一相关内容:即供货商名称、联系人、联系方法、批发日期、商品名称、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规格、生产单位、购货单位等事项;三要具备网上查询供应商或生产商证照情况或该批食品的检验报告(资料)功能;四是要具备对问题食品索检,即方便寻找食品销售终端、对问题食品统一下架等条件;方便索取上级供货单位的相关资料;五是要尽可能与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相匹配,提高企业的使用效果。六是必须符合行政监管部门现代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软件对接需求,要预留数据接口,适时实现与省局系统的数据共享。

(二)积极推进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建设

构建××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指导督促经销生鲜食品的大中型超市、卖场、集贸市场开办单位,配备多功能食品检测设备,做好上市食品日常检测,并与工商部门快速检测、法定检测部门定向监测情况一并纳入网络监控系统。于2009年底前在全市建成以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工商部门快速检测、法定部门定向监测“四检联动”为主要内容,集食品

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汇总、趋势分析、安全预警、消费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食品监控系统。

(三)积极推进重点农副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开发并进一步完善“重点农副产品食品安全票证溯源管理系统”。在农副产品批发环节推广使用ic卡交易制度,批发企业、批发市场统一对上市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索证索票,并出

具统一的供货凭证;零售商在进货时使用ic卡,并在交易时通过系统完成备案工作。通过票证管理、网络数据联通、系统软件管理和消费凭证打印,追踪重要农副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以后从批发直至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实现对上市食品源头、质量的监控。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副产品,迅速向上层层追溯,并通过各级经销商和批发商,迅速锁定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通报、拦截,为完成问题食品的预警、退市、召回、追责提供依据。力争过3-5年的建设,实现重点农副产品的全覆盖。

四、时间安排

各单位要在上半年已完成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和软件开发、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在年底前完成系统软件的修订完善工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

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推进有条件、有基础、有专业人员的食品批发单位,逐步扩大到一般批发商;先推进总经销、总批发、大型商场、超市,逐步扩大到其他批发商;先单机运行,后考虑远程监管,要在单机运行基本成熟后,市局将逐步建立远程监控系统,真正实现网上监管目的。

确保实现2009年底大型商场、超市、总经销、总代理批发单位等重点食品经营主体“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应用率达到50%,其他食品批发单位不低于30%;××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正式建成并投诉使用。2010年覆盖90%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超市。2011年实现95%的覆盖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直属局、分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消保、市场合同、信息中心等条线要在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共同推进。要明确专职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各基层分局(所)明确市场巡查员,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的时间步骤和工作要求,扎实、稳步、有效地推进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二)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必须打牢思想基础,切实解决好“想用”的问题。一要认真做好全体工商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基层一线干部都能深刻领会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意义,知晓系统的功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落实好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工作。二要切实做好食品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讲明推广使用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讲清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工商监管的要求,使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明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增强主动安装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意识。三要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广为知晓,引导消费者积极使用,增强自身维权意识,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大力营造浓厚的推广使用氛围。

(三)加强分类指导。各直属局、分局要结合辖区实际,针对食品经营户不同情况,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对新办食品批发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前,应督促其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等设施,建设并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要指导督促其他食品经营户,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要指导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为信息化系统的顺利推广使用打牢坚实基础。要引导基层工商干部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要领,帮助督促食品经营者规范科学使用。

(四)加强监管巡查。各直属局、分局要科学制订信息化系统推广指导、业务需求收集、监管信息录入、量化督查考核等制度,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基层工商部门,要利用远程监管平台,通过网上比对和市场巡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控和食品流向的有效追溯,加快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实现工商监管的增效减负。对已建成的食品单位,要定期对系统使用和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正确规范使用。对尚未建成的食品经营单位,应按照分类监管要求,强化监管巡查,严厉查处食品违法违章经营行为。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5

课 题 合 同 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沪农科攻字()第号 课题管理单位(甲方):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课题主持单位(乙方):

(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课题保证单位(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起止期限: 年 月至 年 月止

签订日期:

****年**月**日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制

填 写 说 明

一、填写本合同时请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实事求是地逐条认真填写合同所列内容,表达要准确、严谨。

二、合同中甲方是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的日常管理机构,行使国家对有关科技成果所拥有的权利。

三、合同中丙方系指乙方所在区(县)农业委员会或归口主管部门。

四、本合同书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左侧装订成册。正文一律用四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二号黑体字打印。

合 同 条 款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甲方),(乙方),(丙方)三方共同协商,经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就下列各项条款取得一致意见。

一、签约各方一致同意 项目 课题的《计划任务书》中所列的各项内容,享受和承担本合同所规定的各方权利和义务,承担各自的责任。

二、甲方

1、甲方对本合同《计划任务书》所列第六条课题经费预算拟定拨付计划,报市农委、市财政局核准后,通过财政直拨方式,将课题经费分划拨。

原则上,课题经费分2-3次拨付,首次拨付由甲方提出计划;根据课题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核定下一课题经费;待审计和验收后预算内据实拨付尾款。

2、甲方对乙方承担的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内容包括课题的执行进度、专账或专页管理、资产管理等情况。

课题实施单位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专款不专用等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的课题实施单位,甲方有权采取措施,中止课题实施,并可全额追回已下达的课题经费。

课题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课题实施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应的 2 文字材料、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帐簿等相关资料。

3、当乙方无法按计划完成课题的内容,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剩余的课题经费。

4、甲方收到乙方书面验收申请后,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待通过审计后,由甲方组织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

5、甲方对课题验收后,课题实施单位有课题经费结余,留作科技储备金,使用时必须报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

三、乙方

1、乙方应按《计划任务书》所列实施内容、计划进度和考核指标完成课题任务,同时在每年10月31日前书面向甲方和丙方报告当的课题总结和课题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

2、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利用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上传相关内容,对发生的经费必须在两个月内如实上网提交,以便甲方对课题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如乙方不能及时完成以上要求或弄虚作假,甲方可暂缓提出经费拨付计划。

3、乙方应按照《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内容执行,遇课题重大调整经丙方核实后及时报告甲方。

课题重大调整主要包括:课题主持人或主持单位变更;实施区域、技术路线、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等发生重大变化;经费预算科目调整超出5%。

4、乙方应具备和提供计划任务书中确立的、必要的课题实施条件,包括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等。

5、课题的预算科目包括材料费、检测加工费、设备费、劳务费、培训宣传费、出版/文献/知识产权事务费、租赁费、维修费、差旅费、水电费、会议费等。

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必须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入固定资产帐户,符合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条件的,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6、支付协作费的实施单位,必须签定二级合同。二级合同的内容包括:主要内容、考核指标、计划进度、经费预算(预算列支参照本合同第三条第五款)、参加人员等。二级合同不得作与本合同相违背的约定。

7、当乙方承担的课题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如期完成,乙方应在课题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向甲方和丙方提出课题验收,并将课题验收申请表、工作总结、技术总结、经济效益证明、归档证明、课题经费结算表(帐、表金额必须一致)送交甲方。课题验收后,乙方应当接受甲方对该项成果应用情况的跟踪,并配合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四、丙方

1、丙方应在收到课题经费拨款后一个月内将经费转拨给乙方;如丙方未尽到保证义务致使乙方未按期完成或不能完成课题,则丙方应对乙方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2、丙方应对课题实施进度、经费预算执行、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等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和监督课题执行情况,确保课题按计划完成。

3、丙方应督促乙方按时完成课题验收申请、经费决算等工作,并审核确认乙方提交的相关材料。

五、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本合同课题有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方,乙方获得专利 权的,甲方有权免费实施该专利。本合同课题的非专利技术成果及形成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使用权,甲方对乙方的使用权实行宏观管理。科技成果的开发应首先放在上海地区。如乙方涉及到上海市以外地区的单位,则对甲、乙双方权益的保护应在本合同第十三条中予以确定。

六、执行本课题所产生的专利权(包括发现、发明)及其他技术成果权均属职务发明创造权、职务技术成果权。但发明人、技术成果完成人有在专利文件、科技成果文件中写明自己是专利、科技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及取得荣誉证书和获得奖励的权利。

七、本课题在执行过程中,如因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乙方不能按期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时,须由乙方提出申请,有关部门出具证明,并经丙方和甲方核实,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意,才能撤消或修改课题计划任务书的有关条款。如课题撤消,尚未使用的经费及已购物资经处理后回收的资金均应及时退还甲方。

八、对于课题中涉及的有关技术情报和资料,签约各方均负有保密责任,不得擅自公开或向外泄露。课题结束后各方仍应对前述技术情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九、凡因本合同履行引起的纠纷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

十、在本合同期限内,如本合同所涉课题的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本合同无继续履行的必要,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合同解除时,尚未使用的经费,已购物资经处理后回收的资金,甲方将予以收回。

十一、课题若涉及国际合作,甲方、乙方、丙方则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做好课题的各项保密工作。

十二、本合同的附加条款为:

1、本合同的乙方为上海市以外地区的单位,则因本课题所产生或形成的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按如下第()确定权属:

A.甲方所有。甲方有权指定非乙方的单位实施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乙方享有使用权。

B.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本合同课题有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方,乙方获得专利权的,甲方有权免费实施该专利;本合同课题的非专利技术成果及形成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使用权。科技成果的开发应首先放在上海地区。

2、本合同的乙方是上海市地区单位和上海市以外地区的单位为课题共同承担者,则因本课题所产生或形成的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按如下第()确定权属:

A.甲方所有。甲方有权指定乙方中上海市地区的单位实施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或将有关的知识产权转让给该单位,乙方享有使用权。

B.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本合同课题有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方中上海市地区的单位,该单位获得专利权的,甲方和乙方中上海市以外地区单位有权免费实施该专利;本合同课题的非专利技术成果及形成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使用权。科技成果的开发应首先放在上海地区。

C.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本合同课题有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方,乙方获得专利权的,甲方有权免费实施该专利;本合同课题的非专利技术成果及形成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使用权。科技成果的开发应首先放在上海地区。

3、其他条款

十三、本合同一式五份,分存甲方三份,乙方一份,丙方一份。

十四、本合同第一条所列课题的《计划任务书》是本合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的履行以《计划任务书》为准。乙方与课题协作单位签定的二级合同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课题协作单位对所承担的具体事项和乙方共同向甲方承担连带责任。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6

关键词:等级保护,管理系统,测评,信息安全

0 引言

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迅猛, 国家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作为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测评手段和方法日渐完备, 相关资料比较充分, 但是目前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协助测评工作的辅助工具很少, 满足安全服务需求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还始终处于空白状态, 这就导致了在测评过程中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精力投入到测评管理、资产采集、过程文档的生成、现场采集数据的录入, 测评数据的分析、报告的编写过程中。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将测评过程规范化, 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方法为基础, 构建面向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工具, 建立一个规范、系统、全面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工作支撑平台, 使测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从而提高信息系统测评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 节省人工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原则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建设坚持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融合平台、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旨在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专业化服务体系, 形成规范化服务模式。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统筹规划原则

全面布局, 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 分步实施、分级负担、分级管理, 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原则, 为国家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安全咨询、等级保护测评、安全建设整改、安全运营等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 为内部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体系, 形成统一的业务管理流程。

(2) 密切合作原则

紧密协作、集中优势、整合资源。信息安全测评机构应与公安机关、安全厂商、科研院所通力配合与紧密协作, 着力打造符合信息化要求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服务为主, 可持续发展。要顺应市场发展需要,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理念和运营机制, 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 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能够自主、持续地提供信息安全服务。

(4) 先进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 要广泛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最大限度地采用当今世界先进、成熟、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这不仅包括数据库所选用的结构、数据所采用的格式和分类方法等开发内容的先进性, 也包括开发平台、操作系统、编程模式等具体开发技术的先进性, 还有支持外包服务的业务流程方面功能实现的先进性。由此建设的系统才能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平稳升级, 使系统保持强大生命力。

(5) 多项扶持原则

坚持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建设。通过国家、省资金引导, 带动地方、企业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推动国家和地方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 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6) 设计独立原则

坚持“功能和数据相分离、逻辑和功能相分离、前台表示和后台实现相分离”的设计原则。

(7) 扩展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用户变化、功能增加所导致的需求变更, 并要考虑到将来与其它相关系统的数据兼容和共享, 需要具备较强的系统容量扩展能力, 具备支持多种应用服务的能力, 可根据应用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

(8) 安全性原则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结构、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等方面须进行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并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 提高系统的防病毒、防入侵能力, 建立一个完善的、能够阻止被国内外反动、敌对分子恶意攻击和非法利用应用系统。

(9) 质量监管原则

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加强项目的时间、范围、费用、人力资源、沟通、风险、质量、采购等各领域的管理, 严格控制变更。各级领导充分重视, 采取专家咨询、工程监理和测试验收制度, 从各方面对系统建设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以保证质量和进度。

(10) 资源整合原则

在系统的设计建设上, 应考虑系统运行使用后的维护工作, 建立维护部门, 确定进行维护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化的过程, 建立一套适用于实际测评过程的文档及管理措施, 保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框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对外实现产品级的信息安全测评服务, 对内形成高效、便捷的业务管理体系。系统以安全测评平台为核心, 包括安全测评平台、安全管理平台、信息采集系统等三部分。三个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同时三个子系统又可以单独的工作。如图1所示。

安全管理平台系统, 主要的任务是维护测评机构的日常测评项目的事务管理, 注重业务管理, 同时可以对安全测评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和统计分析。

安全测评平台系统, 主要任务是完成测评项目的具体测评工作, 测评平台测试的项目, 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平台提供, 也可以在安全测评平台中添加一个测试项目, 这样测评平台既可以依托于管理平台工作, 也可以独立对项目进行测评工作。

信息采集系统, 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为安全测评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安全信息, 生成各类现场操作单, 并将现场采集的信息录入到安全测评平台。工具集的工作可以依赖测评平台工作, 也可以根据需求手动添加要提取的数据项。

客户通过网络接口提交业务申请, 并提交相应的材料。测评机构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形式化审查, 生成测评合同。项目正式启动, 生成测评方案。

3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 是一套综合性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完成被测项目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测评流程的自动化计算、生成测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关文档等工作。

3.1 系统测评模块

系统测评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 完成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整个流程。

(1) 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测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该阶段的任务, 包括任务分配、系统调查、系统审查、工具使用、测评方案、测评准备阶段的任务, 可以在任务分配的时候分配给相应的测评工程师。

(2) 测评阶段:主要完成测评流程工作。该阶段包括, 资产识别分析、已有控制措施、脆弱性识别分析、风险分析、整改建议、测评报告。该阶段可以在任务分配的时候分配给测评工程师。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模块, 主要是项目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的专属权限模块, 测评工程师没有权限进入该模块, 不能进行阶段审批和报告审批等工作。

(4) 评价管理:评价管理, 主要是项目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对该项目以及项目参与人员的评价信息。此处的项目评价, 只针对当前项目。

3.2 项目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 主要是对整个系统中的项目进行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项目, 以及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

(1) 项目管理:完成项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管理测评项目的测评流程、项目测评包含的测评阶段, 需要审核的阶段等。

(2) 项目统计:对已有项目的统计工作, 可以Excel等格式导出统计的结果。

3.3 知识库管理模块

维护测评项目中要用到的各种基础库的管理。包括脆弱性库、威胁库、设计项目库, 以及脆弱性与威胁的关联库管理, 还可以对脆弱性库、威胁库进行编辑和内容查询。系统的知识库与测评项目应分离, 可以任意修改知识库的内容而不影响之前已经完成的测评项目。

3.4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完成系统的基础信息维护, 实现对单位基础信息的管理、系统使用权限的管理以及系统审计记录管理等。

(1) 用户信息:当前登录用户个人信息的维护, 对系统登录密码等信息的管理。

(2) 基础信息管理:对测评机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 包括机构资质、人员、资产等信息的管理, 还支持被测单位、委托单位的信息进行管理。

(3) 权限管理:在整个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 对系统使用权限以及项目测评权限进行管理。

(4) 系统审计:对系统中所有用户使用系统的记录进行审计, 可以对这些日志记录进行维护, 包括查询、删除等操作。

4 推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意义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指标体系和测评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辅助工具, 该系统的建设与推广主要有如下几点意义:

(1) 实现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的网络化集成管理, 利用管理系统来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工作要素。

(2) 研究检测测评技术、规范和方法, 为信息系统和安全产品的测评、测试、选型提供科学、客观的标准。

(3) 协助政府部门发挥监管职能, 规范信息安全测评市场。

(4) 提供软件代码级、模块级、产品级的安全检测能力, 提供针对主流信息安全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评服务, 进一步加强对主流信息安全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性的检测服务能力。

(5) 建立信息系统测评资源库, 提出科学、规范、合理的测评资源组织方式。

(6) 形成标准规范式的制定模式, 促进适应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求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

(7) 促进信息安全测评服务质量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

5 结束语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不仅适用于测评机构的日常测评管理工作, 为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测评服务, 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服务能力,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 也可用于检查机构的检查评估和各单位进行的自测评, 从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降低系统遭受安全威胁的可能性。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推广不仅可以改善我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技术能力与手段, 充实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库, 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安全自动化管理工具, 还可以填补国内在信息安全测评服务体系上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空白, 有效促进等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 开创信息安全测评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肖国煜.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实践[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7) :86-88.

[2]王亚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等级保护的关系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0 (2) :26-30.

[3]张都乐.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实施方案研究与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2 (8) :5-7.

[4]郭新安.从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看信息系统制度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6) :67-69.

[5]肖国煜.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实践[J].信息网络安全, 2011 (7) :86-88.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篇7

【关键词】数字财政;管理系统;问题

为提升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近监管的优势,推进财政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山东省财政厅率先在全国构建基层财政数字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乡镇财政资金无缝隙全覆盖监管为突破口,涵盖了了乡镇财政所有业务,确保惠农资金和财政业务在阳光下运行。

一、实行“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及原则

1.重要意义

推行基层数字财政建设,有利于保持县乡两级财政信息化同步应用,实现财政信息化管理的全覆盖。

基层数字财政建设实现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有利于推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和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

通过基层数字财政建设,用程式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理财观念和管理方式,树立和巩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观念,为推动乡镇财政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提供有力的支撑。

2.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建设原则

(1)技术规范

政府可以在财政应用基础上构建支撑平台,对各类编码标准、原数据管理、基础信息维护等实施统一,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关系,规范数据口径。

(2)设计模式

可以在系统设计模式中结合预算编制执行,促进资金监管方法多元化发展,以全过程管理资金与项目作为纽带,将资金监管、基本信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作为系统主要内容,以地理信息技术、数据集市技术等丰富资金监管展现形式与监管手段。

(3)部署方式

在系统部署方式上,可以将软件版本统一,将省厅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财务部门设为系统用户,实现软件功能设计统一,分别将其部署于省厅、区县中,省厅与地市用户访问省厅服务器,区县与乡镇访问区县服务器,实现下级服务器数据自动汇集至上级服务器功能。

(4)未来扩展

必须为系统预留数据接口,便于未来业务扩展,立足基层财政管理现实需求,考虑其未来发展潜在需求,设计系统时为方便其与业务系统数据集成或扩展开发,需要预留数据接口。

二、当前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一年来的运行,乡镇财政所的规范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新旧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受数据库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原来乡镇财政所使用的账务处理系统、补贴发放系统、税源管理系统等系统内的数据无法导入新系统,造成乡镇财政所还需要两套系统共同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软件的部分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预览功能、打印设置功能等操作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3.安全性及保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系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很容易造成密码泄露或被破解,建议增加密钥一类的管理工具,增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当前系统普遍存在利用率不足的问题。系统在设计时,几乎将乡镇财政的所有业务均纳入其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账务处理系统普遍应用,而其他系统尚未使用或不能使用,造成大量资源闲置。

5.系统操作中存在监管方面的漏洞。例如在账务处理系统中,一名财务操作员就能完成编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等所有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监管,并且记账撤销、凭证修改比较随意,看起来是方便了操作人员,但一定程度上不能正确反映会计记账的真实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系统运行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适时组织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系统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使用规范顺畅。

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设置操作权限,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操作员权限过大,过于随意的现象。

3.建议在系统中完善报表系统,能满足不同口径的统计需要,真正实现财政部门能随时从数据库中查询需要的分析报表。

4.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级财政部门多做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相关业务科室和乡镇财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向软件开发商提出需求建议,不断完善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使其更好的为基层财政服务。

5.除以上四点外,还应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与硬件升级,做好密切协作,以此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系统建设标准,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以组织基层骨干员工接受统一集中培训,以便其熟悉业务流程,培训后骨干员工组成小组深入基层财政所,通过演示、讲解操作要领等方法,争取全体员工熟练应用系统。对基层系统硬件条件进行统计,为设备配备照相机、记录仪打印机、扫描机等,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硬件实施升级改造,增设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必须设备,提升基层财务管理系统硬件配备标准。与此同时,必须做好密切协作,与数字财政管理系统开发公司积极协调,要求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联络等方法帮组财政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确保基层财政工作人员完善掌握业务操作流程、处理会计业务、分配基层人员权限等相关工作,确保系统有序运转。

上一篇:开心一刻搞笑幽默段子下一篇:柬埔寨bot合同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