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读后感

2024-08-13

感动中国读后感(精选12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1

唐山有13位普通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他们奔忙于灾区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许许多多的人。难道他们这种为人民服务默默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去称赞吗?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哪里就有他们伸出的热情援助之手。他们这种为人民千里奔波,雪中送炭的精神令人敬佩。

李桂林、陆建芬这对扎根悬崖小学执教的夫妻,他们让山里的孩子认识了汉字,见到了五星红旗,让这个小山村摘掉了“文盲村”的耻辱帽。这对夫妻用坚定的信念支撑起了一所乡村小学。他们扎根山村,为的就是让这里的孩子能够在教室里面学习。这种坚持,这种信念,感动了我,我由心底敬佩他们。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2

既称之为源泉, 便道出了开掘的最大理由———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自2002年开播以来, 至今已有八个年头。八十多篇颁奖词堪称语言的精华, 值得揣摩借鉴;八十多个先进人物,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 值得学习颂扬。并且,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语言, 必将层出不穷;浩气凛然、可歌可泣的故事定然永远延续。“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对学生来说也许称不上视觉大餐, 但却是名副其实的精神大餐, 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弘扬民族精神, 倡导新风正气的好素材。定期组织观看、写作, 必能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恒久稳定的提高。

开掘好《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这一写作源泉首先应拟好写作话题以诱引写作动机。通用话题拟题参考:“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 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 这世界有爱才永恒……”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 一个个真实的人和动人的事, 及其背后所包含的精神, 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让无数的观众记忆犹新。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说过:“面对一个又一个有故事的名字, 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作为一个聆听者的感情, 而同时, 作为一个主持人, 又必须在公众的面前克制住自己的一些感情, 否则, 节目无法顺利地继续。于是, 这种矛盾就会剧烈地撕扯你的内心。所以, 每主持一次感动中国, 都会有一种深深的伤了神的感觉, 之后很久, 都很难平复。”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我们的心再次为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和真实的故事而感动, 无论是哪一位, 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撞击, 让我们把这份强烈的感动凝固下来留给自己, 把这份强烈的感动传给他人吧。要求:可表达自己观看颁奖典礼的感受, 也可就特别感动你的某个人物或某个事迹表达感受。

其次, 应对观后感的写作进行适当指导。关于观后感的基本写作技法无需赘言, 想要提醒的是应当告知学生注意避免三个误区。1.观点不明。通篇只对人物的感人事迹进行概述, 只穿插一两句抒写真情实感的话语。这样的文章显然不是观后感, 而是重述故事, 拾人牙慧。2.无标题或拟题不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为内容松散, 抓不住中心, 如果观点明确、集中了, 自然会找到好的文题。3.阐述观点脱离实际。“文章合为时而作”, 尤其是写读后感、观后感之类的文章, 更应注意思想性、启发性。提炼观点时要力求有针对性, 要多联系生活实际, 或针砭现实让人警醒, 或剖析事实给人启迪。

开掘好“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这一写作源泉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提炼观点。比如, 看到有关孟祥斌、武文斌以及长江大学三位献身的大学生的镜头时, 我们常常会泪流满面, 然而稍一反思你会发现, 我们动容的不仅是英雄义无反顾、舍生取义的高贵人格, 还有广大民众敬重英雄、自发送别英雄的庄重虔诚。由此, 我们可以引申出这样的感点:良知和正义的种子其实一直深埋在广大民众的心里, 广大民众对那些“因稀缺而变得珍贵”的东西一直在真诚地呼唤。我们有理由相信, 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信仰从来没有缺失。我们在为英雄的陨落而感伤的同时, 更应当为中华民族长存于民众之中的浩然正气而振奋。再如将李丽、吉吉、翟墨三个不同年度的感动人物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事迹虽各不相同, 但共同为我们揭示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奥秘———热爱生活、坚定信念、顽强超越。不少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常常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束手无策, 更有甚者竟能滋生悲观厌世的可怕念头。坚强的李丽, 勇敢的吉吉, 自信的翟墨让我们明白, 生命无比珍贵, 生活无限美好, 我们应当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一切艰难困苦都会在乐观自信者的面前低下头来, 坚强自信的我们也一定会让短暂的生命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篇3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4

《感动中国》这本书讲了十二位杰出人物的童年故事,他们分别是:高大威猛的姚明、坚强韧拔的杨利伟、任劳任怨的任长霞,乐观活泼的刘翔、同情体贴的徐本禹、热爱母亲的田世国,感动中国读后感。这些是我最佩服的人。

姚明,从小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篮球巨星。

杨利伟,一个连木梯子都不敢爬的普通县城儿童,但满怀飞向蓝天的梦想,最终成为优秀的航天员,读后感《感动中国读后感》。

任长霞,从小梦想当一名警察,也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女警长。

刘翔,从小渴望变形金刚,还和抓人游戏打上了交道,从此和体育结缘,并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跨栏运动员。

田世国,2004年3月母亲患上尿毒症,他用过多种方法瞒住母亲,不顾自己的腰部刚动过手术,自告奋勇捐出自己的肾,把母亲献给自己的一部分又还给了母亲。但面对手术的经济问题,他不得不辞掉律师工作,于12月前往阿联酋做法律顾问。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林浩,一个不到10周岁的普通二年级学生,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又重新面对死神,救出两名同学,但他仍然觉得自己不是什么英雄偶像,只是做了一件一个班长应该做到的事。他甚至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不是偶像,我是林浩。”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5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这许许多多的不为无人知的故事,那都是一个个伟大的人创造出来的,他们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因为他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克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伟长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自己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不仅仅科学是伟大的,还有那不顾自己安危,义无返顾的投入救助人民的的战斗中的人也是伟大的!

那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等一切都缓过来的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自己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失去亲人是痛苦的,但那都是已经过去的事了,活着就是往后走,抛去过去的阴影,悲痛,重新站起来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为人名服务之中去才是更有意义的!

王万青,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他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人名心中,他,只身打马赴草原,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谭良才 3月21日,异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人们常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要想保持青春活力,保持一个优秀的自己,不断刻苦学习是必备的源泉。

人称神兵,何祥美,现人民解放军。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幸运入选。从此,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刻苦的他学得一身本领,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在中国,教育是重中之重,少年强则中国强,要想让中国真正的富起来,教育首当其冲。

刘丽,安徽颍上县人,小时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因为自己没上学,知道上学的重要性,就希望自己的弟弟妹妹没好好的上学,于是在打工的生涯中,她省下每一分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刘丽的弟妹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这让她很迷茫,似乎多年来的辛苦没了着落。她这才发现,自己“想让这个村子里出两个大学生”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是一种寄托吧,我自己想读书而没有读成,就希望让别人有书读”。她萌生了资助别的孩子读书的念头。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按摩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对于这些血汗钱,一部分用来租房和个人消费,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剩余的所有积蓄,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刘丽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完成了上百个孩子的读书梦。其事迹在厦门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太平,工作在最基础的人民治安之中,要想做得好,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孙炎明,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孙炎明说。9年来,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2008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犯人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死刑的那天,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活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寒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6

―题记

无人采取的种子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努力生长出更多更密的根须。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自己便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窗外,杨柳青青,它们早已走过寒冬。就在此时,一缕清风拂来,送来杨柳枝叶的芳香,心神一阵清醒。放眼望去,昔日的原野上已经漾开了春天的芬芳,如此清纯,沁人心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这是对田世国的最佳诠释,在他的身上,我犹如看到了那掀起万丈波澜的情萦,也有使人优柔寸断的音律,轻轻的,弹唱着,属于这段赤子之心的唯美的心境,诉说着这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丝丝缕缕,如一段段潺潺向前的溪水,明净,柔和。

尿毒症,年迈的老母亲无情地被病毒折磨着,一天天网消瘦,但是,即使自己早就知道这种病的危害性,但仍用微笑埋着家人,自己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终于,虚弱的她再也支撑不住了,无力的倒下。田世国知道后,立即启程回家,。有谁知道,这一次,是死神与人间之爱的最后决斗。

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这些岁月里,即使先前对母亲有一丝不了解乃至怨恨,但最终我们还是必须得像“海帆”一样一直牵引着回家的方向,因为,母亲用最温暖的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这片天,是我们永久的归宿,就如同母亲一样,如此静谧而又安详。

母亲终于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田世国疲惫的心终于有了一丝安慰。但是,有一个愿望一直回旋在他心中,要为母亲捐肾。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义无反顾的做了这个决定。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士用柔美诗篇讴歌母亲的伟大?有多少名人壮士用满腔热血歌颂母亲的无私?有多少普通人民说道母亲的纯洁?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地回报了母亲?我,深深触动・・・・・・・

田世国,让天下所有母亲都收获了安慰,大爱无疆,一颗赤子情怀,温暖了多少天下妈妈的心怀,为母亲捐肾,看似一个平常不过的举动,却凝聚了多少对母亲的感恩和爱戴。在阳光下,它漾开了无数耀眼的感情因子,四处迸溅,激起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声,也慰藉了无数中国妈妈的一生。它和他,像是一个永远闪着光辉的虹光,普照着世界,温暖着我们。

2010感动中国颁奖词的韵律美 篇7

颁奖词的韵律美主要表现在:音节整齐匀称, 声调平仄相间, 韵脚和谐自然。

一.音节整齐匀称, 体现语言节奏美

颁奖词中存在大量经过锤炼的整句, 其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 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在整句中, 最多见的是对偶句式。对偶句式讲究音节匀称、整齐, 可以带来一定的节奏感。颁奖词中大量使用对偶句, 同时整中有散, 参差错综, 使颁奖词有变化、有波澜、有起伏, 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节奏美。例如:

(1) 少年伤痛, 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 澎湃强国雄心。如今, 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 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 他仍在路上。 (宋文骢:歼-10之父)

这段话有两组整句, “少年伤痛, 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 澎湃强国雄心”、“青骥奋蹄向云端, 老马信步小众山”, 形式匀称整齐, 节奏的韵律也随之增强。但其中有穿插着两个散句, 这样整段颁奖词参差错综, 整中有变, 变化中又蕴含着整齐, 使人印象深刻。

(2) 一切从零开始, 从乡村开始, 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 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 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 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开头用排比句概括了乡村女校长的事迹。后面用对称句“别人离开的时候, 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 她还在耕作”, 写尽了乡村女校长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节奏整齐, 读之琅琅上口。

二.声调平仄相间, 体现音调抑扬美

注重声调的升降变化, 灵活运用平仄交替, 是形成语言韵律美的方式之一。平仄问题是诗歌尤其是律诗特别注重的问题, 现代散文一般不管平仄, 但如果在散文中适当地注意平仄, 特别是句尾停顿的地方, 可以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例如:

(3) 彩云之南的才女, 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 硝烟里转战南北, 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 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卓琳)

这段颁奖词有两个整句:“彩云之南的才女, 黄土高原上的琼英”、“硝烟里转战南北, 风雨中起落同随”。其中, 音节整齐匀称, 且每个对称句结尾的音节平仄相对, “女”是仄声, “英”是平声与之相对;“北”是仄声, “随”是平声与之相对。仄声抑, 尾声短;平声扬, 尾音长。平仄有规律地变化着, 对仗工整, 读起来抑扬顿挫, 声律和谐, 十分动听。

三.讲究押韵, 体现韵律回环美

韵律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 押韵能够使语言富有回环美。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 如果再安排好韵脚, 就会和谐悦耳, 琅琅上口, 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颁奖词是当诗歌来写的, 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也很讲究押韵, 虽然间隔长了些, 也不那么严整, 但仍然让人感到韵律的回环美, 给人以艺术享受。例如:

(4) 这个奇特的家庭, 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 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他这支拐杖, 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 扛住了生命的重量。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5) 两任村官, 六载离家, 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 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 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 村民按下红手印, 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 他们再次伸出手指, 鲜红手印, 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他的“发现”感动中国 篇8

一、惊人选择,不恋权位迷文史

1985年4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一群洁白的和平鸽在沂源县的一个小山村上空盘旋。

“你想想,放着好好的局长不当,偏要当什么党史委副主任!”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气愤地质问跟前的一个小伙子。

“爹,党史委副主任和劳动局副局长的级别一样,你别听外人瞎说。”小伙子红着脸,有点心虚地自我辩解。

“我早就打听过了,劳动局管着全县的工人招工、调动、工资调级,有职有权;党史委是清水衙门,冷板凳,谁都不愿去!”老人嘴角的胡子气得一抖一抖。

什么原因让平日里和蔼可亲的父亲如此大动肝火呢?故事的原委还要从头说起。

1954年10月,崔维志出生在山东沂源县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里。这里是革命老区,各种各样的战斗故事丰富多彩,崔维志一有空便找到村里的老八路、老复员军人,请他们讲革命战斗故事。因此,从童年到少年,崔维志几乎是用革命故事喂大的。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他非常迷恋写作。1971年,崔维志参加工作,在公社粮站当了一名出纳员。由于他人品好,文字水平高,很快便入了党,并调到了县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由一名普通干部,当上了县劳动局副局长,成了全县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由于行政工作繁忙,崔维志当上副局长后,终年没有时间读书写文章,这对痴迷文史的崔维志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经过无数次的彷徨犹豫,崔维志毅然作出了对他一生来说非常重要的选择,离开劳动局到县党史委任职。当崔维志回到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崔维志主动要求调到党史委任副主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县委大院和下边乡镇。一时间,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对所有这些猜测和流言蜚语,崔维志总是一笑了之,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崔维志调入党史委后,在妻子唐秀娥的帮助下,仿佛雄鹰终于找到了搏击云天的长空,又像地壳下面汹涌奔腾的岩浆终于找到了火山喷发的突破口,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便以斐然的研究成果被调入临沂地委党史委工作,1989年又被调入地区政协文史处。在临沂工作不足20年的时间里,他主编、参编了10多部大型文史巨著,并多次被省政协授予优秀文史干部,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利用业余时间编著文稿9部,共计750余万字,其中《山东抗日战争纪实》、《山东解放战争纪实》和《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获全国近现代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山东工作过的谷牧、迟浩田、张震、刘华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为他的著作题词、题签。

二、惊天发现,撕开人类最大细菌战的黑幕

1993年6月的一天,崔维志和妻子为征集《山东抗日战争纪实》的文史资料来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当他们翻开国民政府尘封的案卷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日军曾于1943年秋在山东卫河流域实施过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中国人死亡甚重。”看到这条仅有几十字的记载,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涌上崔维志心头,他激动地对妻子说:“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绝密的内幕和巨大的阴谋,我们要想办法揭开它。”

说干就干!夫妻二人迅速踏上了寻找这一重大档案的征途,在近3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赶到济南、聊城、鲁西、冀南、豫北等地的档案馆,进行仔细的查阅,但没有半点鲁西细菌战的蛛丝马迹。随后,他俩又赶到了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拜访了谷牧、赵健民、宋任穷等一大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担任过主要领导的老前辈,向他们打听鲁西细菌战的情况。但这些领导均表示,不知道鲁西细菌战。

眼看着调查进入了死胡同,正当崔维志一筹莫展时,妻子唐秀娥提醒他:“我们去了那么多地方,为什么不到中央档案馆查查呢?”于是,夫妻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中央档案馆。到中央档案馆后,夫妻俩便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经过近半个月的深入细致的查询,终于在由抚顺日本战俘管理所转到中央档案馆的日军战俘交代材料中发现了一批关于鲁西细菌战的口供、笔供和检举材料。看到这些内容翔实的资料,夫妻二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随后,夫妻二人又在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发现了关于鲁西细菌战的资料。由此,关于鲁西细菌战的内幕终于浮出了水面,露出了冰山一角。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崔维志又和妻子数十次深入临清、丘县、馆陶、冠县、堂邑、莘县等当年受害区域进行调查取证,先后采访了高义贤、刘长延、王振东、柏德坤、李兰、焦凤梧等400余名老人和知情者。每一次调查,崔维志和妻子都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受害人和知情者那血泪斑斑的控诉使他俩毛骨悚然,痛断肝肠。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史料是千真万确的。

透过石井四郎、林茂美、小岛隆男等战犯战俘的口供和实地调查的材料,一幅立体全景式的惨绝人寰的画面呈现在崔维志面前:1943年8月至11月,日本鬼子调集了四万兵力,对我鲁西、冀南等地区进行了铁壁合围的大扫荡,我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一次次地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进入8月份以后,久旱逢雨的鲁西地区大雨倾盆,阴雨连绵,境内卫河、漳河、滏阳河、滹沱河等河流水位暴涨。奇怪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一天,四条河流同时决口,滔天的洪水仿佛一群群脱缰的野马奔向周围的农田、村庄。卫河流域附近的临清、馆陶、武城、丘县等地960平方公里顿时被洪水团团围住,不久便变成了一片汪洋。更令人费解的是,洪水所到之处,瘟疫、霍乱横行,得此病者上吐下泻,数小时便不医而亡,许多村庄一夜间便有成百上千人死亡。一时间,鲁西、冀南区域内天昏地暗、饿殍千里、腐尸遍地、白骨挡路、鬼哭神愁……

这就是日本皇军在山东鲁西发动的鲁西细菌战,代号为“十八秋鲁西作战”的悲惨画面。制造这一灭绝人性的暴行的主谋便是臭名昭著的冈村宁次、石井四郎,直接指挥者为细川忠康。其丧心病狂的主要手段便是用飞机将霍乱菌撒向卫河流域,然后决堤传播。由于这是日军高层的核心机密,知情者甚少,日军溃退后,又销赃灭迹,多年来一直淹没在史海中。后据日本军方秘密统计,该霍乱瘟疫仅鲁西、冀南24个县就屠杀中国平民42.7万余人,如果再加上其他地区的间接受害者,死亡人数不计其数。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如果把这些冤魂的白骨整齐地排列起来,将能排列到日本东京的高等法院。

面对40万同胞的血泪冤魂,崔维志愤怒了。他和妻子拿起笔,一边在全国一些报刊上揭露日军的滔天罪行,一边夜以继日地开始写此类专著,一边创办《细菌战调查与诉讼》刊物,并利用参加一些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不遗余力地宣传鲁西细菌战。

2002年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崔维志与妻子的专著《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同年12月,崔维志应邀出席了在常德召开的首届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面对全世界的专家,崔维志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地宣读了他在鲁西细菌战方面的研究论文,并出示了细菌战犯关于中国人死亡数字交代揭发材料的复印件,使与会专家大为惊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细菌战日军竟杀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中国百姓,一时间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

2003年7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再版了崔维志修订过的《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再次让国人感受到了侵华日军在鲁西罄竹难书的罪行。

崔维志的惊天发现,轰动了沂蒙,轰动了齐鲁,轰动了神州大地。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改写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历史,同时也改写了世界细菌战的历史,引发了史学界的“九级地震”。中科院近现代史研究所章伯锋教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党德信主任、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女士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和学者都对崔维志的发现给予了充分肯定。章伯锋教授称鲁西细菌战为“被隐瞒的篇章”,称崔维志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山东研究的拓荒者”。

前不久,颇负盛名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学维护联合会,为表彰崔维志在鲁西细菌战研究和宣传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他锦旗一面,上面写着:“民族的情感,历史的责任。”崔维志是全世界惟一一个获此殊荣者。

三、倾情付出,巨债缠身无怨无悔

从1993年到2004年,漫漫10余年的时光,3600多个日日夜夜,崔维志和妻子为了鲁西细菌战的研究,跑遍了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天津、北京、内蒙古、湖南、湖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0万余公里,撰写调查资料200余万字,查阅各类档案20余万册,采访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受害区域的老人、知情者多达千人,出版有关著作3部共计100余万字,为此花掉各类费用共计40余万元。因这项工作与崔维志的本职工作无关,上级有关部门也没有就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立项拨付研究经费。本单位除了给予崔维志力所能及的照顾外,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崔维志一人承担。更令人无限感慨的是,崔维志的妻子唐秀娥早在1993年便下岗了,且还有一个孩子上学。为此,崔维志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至今还负债10万余元。

想起自己历经的磨难和欠债过程,崔维志这位山东大汉也禁不住英雄气短、泪水涟涟。为了节省生活费,他和妻子每次出发,都是带着煎饼和咸菜充饥;为了节省车费,他们坐火车舍不得买卧铺,坐汽车专挑最便宜的坐;为了省下住宿费,他们住过浴池、地下室,有时在车站连椅上过夜。大热天,为了节省电费,他舍不得开电扇,在书桌前挥汗如雨地工作。晚上,为了省下买灭蚊药的钱,他将蚊帐罩在书桌上,脚泡在书桌下盛水的脸盆里,天长日久,脚都泡烂了;为了补充经费,他和妻子又将家里珍藏的邮票、电器、家具以及妻子过去的金银首饰全部卖了个精光。但所有这些做法,与他需要的研究经费开支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此,妻子瞒着他加入了既累又危险的装卸队干活,结果被反弹的钢筋击中头部摔成重伤住进了医院。更令他难过的是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连学费都拖着交不上,最后哭着向年逾七旬的爷爷奶奶要。

从1999年2月出版《山东抗日战争纪实》到2004年7月再版的《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崔维志共投入出版费用达30万元之巨。这些经费,90%以上是他借来的。他妻子的妹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他的弟弟拿出了5000元,他年迈的父母拿出了一生的积蓄2万元,他的亲朋好友也都你500、他1000的为他凑钱,他的邻居用房产贷款5万元借给他出书。为了尽快还清这些欠款,崔维志每月1500多元的工资,除了留下基本生活费外,几乎全部用在还款上,有时家中连几十元钱的零花钱都没有。而这些,崔维志从来都没有向外人谈起。

2003年年夜饭,崔维志的妻子准备了满满一桌子菜,却全是素菜。儿子在一旁开玩笑说:“爸爸,你作为一个正县级干部也太俭朴了,今天吃年夜饭,大吉大利才行,买只烧鸡我们吃吧。”崔维志说:“好,今天就让你解解馋。”不一会儿,崔维志便从外面提来了一只烧鸡。正当全家人欢欢乐乐地吃年夜饭时,崔维志的儿子忽然发现母亲喜悦的笑容后面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当儿子得知,那只烧鸡是崔维志刚从门口保安人员那里借钱买来的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他扳着崔维志的肩膀问:“爸爸,你和妈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研究鲁西细菌战到底图个啥?”崔维志流着热泪,抚摸着儿子的头,心情沉重地说:“孩子,说得近一点,是为了对自己的良心有个交代;说得远一些,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使这段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2004年11月,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代表团团长王选女士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个人捐款2万元,鼓励崔维志将鲁西细菌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9

一个74岁的白发老人,为什么还要去蹬三轮车呢?是他没有生活来源,还是他的儿女不孝顺?原来都不是。白爷爷用他蹬三轮车的钱去支助贫困山区的孩子。白爷爷一共捐了35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1994年,白爷爷又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卖掉了家里的两间老房子,获得了一万多元,又向银行贷了些款,在天津火车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并规定自己每月为那些需要支助的贫困学生捐款8000元,达不到目标就自己去蹬三轮,借钱也要完成!5年后天津火车站进行整改,白爷爷的“支教公司”转眼变成了废墟,老人留下了眼泪。而他也已经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轮了。怎么办?怎么给那些孩子挣钱读书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给人看了三个月的自行车,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就这样凑足了500元,当他把这些钱交给老师时,老人很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不能再给那些孩子支助了。这是我最后一笔钱。”老师拿着这些钱哭了。

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的走了。天津几千名师生和市民自发来为他送行。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10

高二二班周炜炜

世间有太多的情,值得我们去流泪;世间有太多的爱,值得我们去赞美;世间有太多的辛苦,值得我们去品味。感动,不仅仅是泪水对眼眶的冲刷,更是圣水对心灵的洗礼。

感动,为爱国情怀而感动。他一生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他说:“坐在是正常人,躺下就是病人。”所以他至死也不躺下。他就是到最后一刻也不放下工作,最可敬的老人-----林俊德。口子戴着氧气罩,手上打着点滴,身着病服的他看上去是那样的憔悴与疲惫。在众人的劝阻下,在医护人员的苦口婆心下,他仍不为所动。年迈病态的他戴起眼镜,操起鼠标,奋斗了五个小时后终于支持不下了。在老伴 呼唤声中与世长辞。他研究的是祖国的高端技术,他知道所剩时间不多了,所以一分钟也不耽误。身患重病他应该是痛苦的,可是在工作时他却舒展了眉头,或许这就是他最美最安稳的归宿。我不知道这是有多浓厚的爱国情怀,我只知道这份情肯定很重要。

感动,为小姑娘的坚强与大爱而感动。脑中布满肿瘤应该是多么恐惧。年仅12岁她却坦然面对地选择了器官捐献。这是一份怎样的超脱与大爱。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平凡的善举可以开启一个有爱的未来。花样的年华,你虽然凋零,可是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何玥,你来过,不曾离开。“何处春江无月明”。你的生命在不止一人身上得到延续。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我对你坚强与大爱的敬意,但我知道你无需这些感激。

“感动中国” 篇11

2008年,是激情豪迈的一年,同样也是蓬勃发展的一年。生命中每个跃动的音符,都在用无限的激情迎接着令亿万中国人感动的时刻到来。请用你的真情,留住这千载难逢的感动。将它们谱写成一串串令人动容的词句,及心潮澎湃的音符。将这份永世难忘的震撼,永久的留在这段美好的记忆中。来吧,与我们一同唱响中国最真的感动。

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原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办的“感动中国”—— 2008全国首届新创歌曲、歌词征集选拔活动拉开序幕。由于本次选拔活动为公益性质,因此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报名费及评审费(详情还可登陆www.lovegdzg.com.cn查询)。

一、参赛对象: 全国专业、业余词曲作者、各类院校音乐教师均可投稿参赛。

二、征稿时间: 2008年4月1日——2008年6月10日(以邮戳为准)

三、作品要求: 弘扬主旋律,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切实表达

作者的真实情感;融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于一体;时代感强,易于传唱。

1.形式不限:以独唱为主,重唱、表演唱、齐唱、合唱等均可;

2.体裁不限:抒情歌、颂歌、进行曲、民歌、诙谐歌曲等均可;

3.风格不限:美声、民族、通俗、少儿歌曲等均可。

四、作品评选: 由全国知名词曲作家对所有作品进行严格评审,并按一定比例产生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作者将颁发获奖证书,部分获奖作者将被吸收为“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

五、来京颁奖、研讨: 将邀请获奖作者来京参加隆重的颁奖仪式,举办获奖作品研讨、交流、名家讲座等活动。

六、作品推广: 部分优秀歌曲、歌词将由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部分优秀歌曲将制作伴奏并录音,将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七、来稿办法: 每个作者限两件作品,需一式三份,请用A4纸打印,如用手写,请字迹清楚(有条件的可附录音小样),并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及

联系电话。

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号院2号楼2112室 徐金凤 (收)

邮编:100085

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12

然而, 降低“文化折扣”并非易事, 这意味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弘扬主流价值观、以情动人的电视栏目, 在其栏目特质上具有先天优势:经过10年的培育, 已成为央视第一公益品牌, 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一方面源自其一直以来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褒扬, 另一方面是其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诉诸情感的传达和丰富, 这都为《感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做了很好的铺垫。《感动中国》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 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它的“走出去”不仅可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还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 准确传达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观。真善美等人类普世价值观、社会伦理的重建与和谐、人心柔软动情的一面, 这些勾连情感价值的体系都将有助于通过寻找国际受众的共性来实现“情感共鸣”, 从而降低“文化折扣”, 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效果。

一、传播策略

1. 淡化意识形态鸿沟

毫无疑问, 《感动中国》10年传播实践中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是其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 但在进行对外传播的具体语境中, 淡化意识形态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传播观念相对滞后的阶段, 宣传色彩浓厚的文化产品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甚至引起受众主体的抵触心理。因此, 应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 将文化传达中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普世价值相结合, 尽可能地使不同受众达到相同理解。只有以全球视野提炼中国年度事件中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 学会将政治色彩转化为人本情怀, 把“中国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 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现实、民族精神、人类共性在《感动中国》中的“三位一体”。

2. 利用国际通用视听符号

“感动世界”的共鸣能否产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语言运用, 即能否借助视觉包装和音乐素材等视听符号的辅助作用来为传播效果添彩。《感动中国》作为一档电视栏目, 首先应依托电视媒介的特性扬长避短, 利用其媒介优势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通过人类共知的行为感受、肢体语言等直接刺激人类视觉听觉感知器官, 跨越国籍、跨越语言地唤起情感层面的价值共鸣, 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融合和认同。

例如介绍人物事迹的视频短片, 是受众了解“感动人物”、获知“感动事件”最直接的传播内容, 其传播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感动效果。因此, 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就必须在短片视频制作上下功夫。运用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 敏锐而巧思地展现人性精神的闪光点, 才能直触人心最柔软一面, 唤起国际受众的共鸣。

又如颁奖现场的背景音乐, 一方面应注重音乐创作的原创性;另一方面则应体现音乐素材的灵活性, 要做到既有利于烘托仪式感的现场氛围, 又展现不失艺术的轻松趣味和审美高度。倘若标志性的音乐素材经得起推敲, 沿用相对固定的环节, 将对栏目的品牌化和精品化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再如颁奖现场的舞美视觉包装层面上, 虽不可一味盲求华丽炫目的浮夸之风, 但应注意风格化的视觉创意和易于制造记忆点的视觉包装。只有让国际受众在第一印象上对栏目产生兴趣和好感, 才能逐渐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贴近受众的审美取向和接受习惯。

涉及整场节目的形式编排, 在各个环节、流程的安排上应做到张弛穿插、灵活调度。除相对固定的颁奖流程外, 加入适宜而高品质的文艺表演也是锦上添花之举。只有制作一档兼顾精神品格和艺术质感的栏目, 才有可能吸引更多来自世界的眼光。

3. 消减语言文化障碍

面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国际受众, 如何消减语言文化障碍、减少语言文化的误读, 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 在语言翻译上, 应尽可能做到“信、达、雅”, 结合不同传播对象的国家文化背景及地缘性表达方式, 进行准确而地道的翻译。在传播过程中, 是采用“文字翻译, 原生传递”还是采用“声音配音”的方式, 都是应仔细考虑的语言环节。例如, 对中文发音较为熟悉的亚洲国家, 可采用“原声传递, 翻译辅助”的形式;对中文极为陌生的国家和地区, 可选择原汁原味的本土化配音, 以便受众接受, 在心理上先行认同。

此外, 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 也应充分考虑国际化契合和创新。例如栏目看点之一的“颁奖词”, 是否可以考虑就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进, 以通透晓彻地表达传播意图。一直以来偏向宏大叙事的“颁奖词”多排比句式或感叹句式, 主持语速缓慢而庄重, 这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严肃主题的惯用表达方式, 但却极有可能使习惯于简单、直接的思维习惯的海外观众“水土不服”。只有充分考量本土化的语言风格转变, 才能吸引国际受众的好感和关注, 为“感动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全球视野下的评选流程

“感动世界”的传播目标处于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 必然与“感动中国”的人物事件评选流程有所差别。因此在评选细则的制定上, 不仅要彰显今日中国精神品格之貌, 更要开始将“国际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中, 以增加国际受众心理上的贴近性。

具体到评选标准上, 应将视野高度提升为立足民族特色的、国际情感共通的价值评判, 使之既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又可以增加与国际受众的粘合度;在人物事件选择上, 应关注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性话题的人物和事件, 可尝试选取“中国人在外国的感动事迹”或“外国人在中国的感动事迹”, 唤起国际受众的情感认同, 既增加栏目的可看性, 更能重塑华人的国际形象;在评委选择上, 可适当打开海外触角, 邀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和具有海外影响力的华人组织参与评选, 增加评选的辐射力和公信力, 最大程度上为“感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服务。

二、传播手段

1. 多媒体联动推广, 分区、分众、分阶段打造品牌形象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感动中国》的品牌化推广应实现多媒体联动整合, 打造一个立体的传播营销平台, 扩大栏目的品牌认同度和影响力。如在新媒体层面, 可以建立国际网络互动平台、开发APP软件客户端进行用户黏连, 利用国际知名门户网站进行一系列相关推广活动。如借助CNTV的互联网官方传播平台, 或是在Twitter、Facebook、You Tube等社交类新媒体领域建立专属账号自我推广等, 这些举措都可以利用新媒体速度快、用户多的特性进行准确而持续的互动传播;在电视媒体层面, 可以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 “借船出海”, 共享国外的传播渠道和市场资源, 积极与国外电视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如共同进行内容制作、共同发表相关评论、出售电视转播权等, 进一步提升《感动中国》的文化辐射力和公信力;在平面媒体层面, 可以配合出版相关衍生外语书籍, 深度介绍栏目的内涵和价值, 二次开发节目品牌资源, 弥补电视线性传播的弊端, 全面给予立体的文字支持等。总之, 在市场规律引导下的媒介推广应充分利用媒介的灵活性和自由性, 才能确保传播效率和覆盖面的广度与高度。

多媒体的联动推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运营资本,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感动中国》本土化语境的分众传播。不同区域的受众, 有着不同的文化维度和价值取向, 面对较之国内受众更为复杂多元的国际受众, 栏目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 应深入了解不同国别、不同区域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差异, 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地采取本土化、分众化的国际品牌推广策略。还应重视多元化受众主体的传播力量, 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将结合, 逐步培养有利于栏目对外推广的根据地, 由点及面地把个体层面的情感认同转化为集体层面的理解与共融, 形成整体一致的营销氛围。只有以谦虚友好的心态寻求中国文化与异域语境的深层契合, 才能成就友好亲和的“感动”效果。

不可否认, 《感动中国》对于海外观众来说, 仍是一档十分陌生的电视栏目, 如何将受众吸引到一场“感动人物”颁奖仪式上来, 也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倘若在仪式播出之前仅仅采用单一的节目时间预告, 以《感动中国》目前的国际知名度和中西方固有的文化差异来看, 几乎很难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感动中国》海外播放的前后阶段也应进行宣传营销的统筹安排, 重视调研和反馈。比如在播出前期, 积极进行多媒体投放的宣传短片、宣传文案等, 以富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传播内容达到宣传效果;在适当条件下, 可进行小规模试播, 获得目标受众的意见和建议, 逐步调整传播手段和策略;在播出之后, 配合相关的栏目评价和后续反馈机制, 获得支撑数据和材料, 为来年栏目播出的可持续发展和栏目品牌建立继续做好润物无声的铺垫。只有充分考虑栏目播出前后的种种预期效果, 相应地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和应对, 才能切实增强栏目正面传播的最终效果。

2. 稳步推动, “三步走”营销策略

考虑到国际受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档电视栏目的“走出去”不能企图朝夕间就占领全球市场。欲速则不达, 稳步推动才是正道。

第一步, “相生相息”——寻找亚洲市场的共性。

千百年来, 中华文化对于周围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入而广泛的辐射, 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又因其佛教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有一定相关性, 在思想与文化上有许多共性。这一文化优势如果善加利用, 《感动中国》所传递出的“真、善、美”及“孝道”都是极容易被亚洲国家认同的。因此, 面对亚洲市场, 寻找共性可以使《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步, “借力使力”——加强与西方华人世界的合作。

虽然华文媒体是所在国的少数族裔媒体, 在世界话语空间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少, 但它根植于当地社会, 熟悉和适应当地语境, 已然成为中国文化渗透到西方社会的重要力量。《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华文媒体的合作, 共同制造舆论影响, 以增加《感动中国》传播效果。此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与中国建交, 建有孔子学院, “中国年”、“中国文化周”等活动的举办越来越频繁。《感动中国》可以充分利用此类有一定受众基础的文化活动配合宣传与推广, 助力栏目传播效果的实现。

第三步, “高瞻远瞩”——全球传播的循序渐进。

上一篇: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论文下一篇:学校安全应急演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