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2024-06-16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共8篇)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篇1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人大经济学就业,人大经济学研究方向,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人大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人大经济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人大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二、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相对来说,人大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多,考研难度不大,各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总额基本稳定在300人。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人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本科经济学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你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三、人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人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1政治经济学 02西方经济学 03国民经济学

04经济史

05 经济思想史

06 世界经济学 07 国际贸易 08企业经济学 09网络经济学 10数量经济学 11国防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13城市经济学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02 经济学综合

其中国际商务招生人数55人(含推免15人)。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四、人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人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人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人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人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人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人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人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人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人大经济学讲义》《人大经济学题库》《人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人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人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五、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曼昆 《微观经济学》 范里昂

《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 《中级微观经济学》 尼克尔森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六、人大经济学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73分。研究生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笔试、专业课口试、外语口试和综合素质面试五个部分。

经济学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其中,复试成绩计算: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专业课口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成绩30分以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人大经济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人大经济学考研知识和理解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八、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经济学综合包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凯程老师研在究分析近几年考研真题过程中发现: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最近几年变化幅度很大,难度逐渐向北大靠拢,题型上比较重视计算、证明和经济问题分析,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以上变化,凯程老师会在其讲义和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讲义,巩固课本:凯程老师会根据历年考研专业课知识点的分析研究,对课本知识点重点分模块讲解,做到各个击破。例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凯程老师会建议同学们第四版和第五版五版都看,如第五版新加的寡头模型和博弈论要好好掌握,因为在考研真题出现过。曼昆《宏观经济学》不难,但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凯程老师会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分章分节系统讲解,由于两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国内的一些配套参考书答案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凯程老师会根据用英文原版答案做出详细的讲解,相信在凯程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下会让你对课本知识点做到清晰、透彻、熟练掌握。

分析真题,全局把握:凯程有多年的人大经济学辅导经验,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吃透真题,让学生在认识和体会的基础上理解真题答案并掌握知识点,凯程老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政经最核心的知识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那么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会抓住这条主线,依次展开把相关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学生学习理解政经就容易轻松很多。另外,凯程老师会在冲刺阶段讲解北大经院、清华、上财、南开、复旦、西安交大等考研难的计算证明题型,对考研很有帮助。技巧答题,抓住得分:凯程老师在平时的复习和检测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首先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其次,教会学生若何分析题干,构建答案框架,逐一罗列知识点;让学生能够醉倒答案框架话、结构完整且语句精准。总之,在凯程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下,相信同学们的专业课会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提高和系统掌握。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人大,感觉自己考人大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人大。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篇2

关键词:全国人大,制度变迁,政治体制改革

一、导言

欧博文(Kevin J.O’Brien)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ann P.Bedford)亚洲研究讲席教授、政治学教授,于2005—2008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大制度研究,其代表作《没有自由化的改革———全国人大与制度变迁的政治》(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于1990年出版,是研究全国人大的经典文献与扛鼎之作。此书打破了以往西方学界研究中国人大制度的窠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与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对1954———1989年全国人大的历次大会情况、组织结构、履职活动等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蜚声遐迩。

欧博文此著以中国政治发展为研究背景,把全国人大视为“观测政党与社会、政党与国家关系的窗口”[1],尤其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政治气候晴雨表”[1]的全国人大制度变迁所反映出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因此,欧博文的研究目的是透过全国人大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来观测、展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明了作者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和第三部分在结构上平行,分别对毛泽东时代(1954———1976)和邓小平时代(1978———1989)全国人大的历次大会情况、组织结构变化、履职活动进行了研究论述。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欧博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观测、展望与评判全国人大制度变迁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方向,仍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多年来,研究中国人大的学者都十分注重对此书的参考与引用[2],何俊志教授将其归纳为以民主化模式来研究中国人大的经典著作[3],足见其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力。不过,以往对欧博文此著的介绍都较为简略、不够深入全面,本文则试图对其研究方法、论证逻辑、研究结论进行全面阐释,并作出简要评价。

二、民主化研究视角与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欧博文采用民主化研究视角研究全国人大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超越了以往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政治的片面性;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欧博文采用了综合性研究方法,这给同时期人大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以有益借鉴。

改革开放为欧博文的研究提供了时代机遇与新的研究视角。1979年,全国人大为适应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全国人大进行了重大的制度改革。欧博文敏锐地观察到这一改革进程,采用了全新的民主化视角进行研究。而以往的多数西方学者往往用西方的政体思维分析别国的政治,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关注政权形式[4],还常用“威权主义”的标签来评判中国体制[5]。当时很少有西方学者关注到全国人大制度正在进行的改革,认为凡是与西方民主有差异的,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中国的人大制度不过是一党执政下的“橡皮图章”,因而“仅仅把全国人大制度改革视为影响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一小部分”[1],忽略了全国人大制度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未能考察全国人大制度改革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同时,当时以全国人大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学者不多,研究成果少,其中大多倾向于关注中国宪法变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特定事件的解读、把全国人大制度改革当作局部变化作孤立的考察[1]。

与此不同,欧博文的研究采用了民主化视角,即主要从民主化的角度来考察全国人大制度变迁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体现出的民主意蕴[6]。具体而言,他把对全国人大制度变迁的研究置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加以客观和理性的考察,观察全国人大制度改革对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而能够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研究全国人大在毛邓时代不同阶段的特点,并通过这些特点的变化,来观测、展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进程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欧博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以不同于中国学者的研究方法,为后来者研究全国人大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期的中国学者最关注的是具体的人大制度的完善对于加快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现实意义,因而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性,但是缺乏理论指导和创新的研究方法。

欧博文则综合了运用历史研究与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既清晰梳理了全国人大的历史,又建构了适用的理论,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目的。用这种方法研究全国人大综合了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优点,且适合做时间跨度较长的研究,可以考察全国人大的改革与变迁、特定时期的特定功能、以及历史是怎样影响现在与未来的[1],从而把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全国人大制度变迁

欧博文通过对全国人大制度变迁的研究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和方向。他认为,全国人大制度确立后,中国政治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开明开放、政治运动中的党政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后增强理性与包容的跌宕起伏的历程,全国人大制度的发展及作用受中国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他将全国人大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全国人大制度确立至反右运动前、反右运动开始至“文革”结束、改革开放至1989年三个阶段来研究。笔者现遵循欧博文的研究思路和论证逻辑,对全国人大的历次大会情况、组织结构变化、履职活动进行梳理、归纳,并分别进行阐述。

(一)1954年———198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情况

笫一,反右运动前,执政党主张全国人大应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并监督国家政治生活,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愿景与改革规划。在全国人代会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上,会风民主,代表们的思想和言论较为自由,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对国是敢于建言建策,对政府工作敢于提出建议与批评。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建设的意愿强烈。全国人大呈现出健康良好、欣欣向荣的政治局面。

第二,反右运动至“文革”期间,政治高压、威权主义盛行,全国人大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法制建设和民主监督停滞、共商国是和参政议政的功能弱化,全国人大在选举、立法、监督等方面都难以发挥作用。作者总结道,“由于党政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较为混乱,干涉和阻碍了人大的发展”[1],由此,人大在人民心目中失去了信用,人民不再对人大感兴趣并称其为“橡皮图章”[1]。

第三,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为适应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执政党继承和发展了开明开放和实事求是的民主作风。全国人代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能够在自由包容的民主政治氛围中,围绕改革开放中存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共谋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职能能够正常履行。

(二)全国人大组织结构变迁

欧博文认为毛时代的全国人大组织结构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代表的质量问题。执政党对谁当选人大代表起决定性作用,在间接的、非竞争性的选举中产生了荣誉型和官员型两种代表类型,这两类代表都缺乏议政的能力和动力[1]。二是代表大会规模过大问题。1964年人大代表骤增到三千余人,欧博文认为“代表人数过多意味着有利于执政党控制会议,人大代表参加会议时听会多而参政议政少,会议的活跃性减少,大会发言销声匿迹”[1]。三是会议制度与程序问题。50年代初期,人大的会期较为简短而固定,反右运动后则陷入无规律状况,甚至存在延迟大会召开及公开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同时,投票的一致性惊人,代表们鲜于用投反对票的形式表达不同意见。四是人大工作机构问题。人大制度确立初期,辅助性的工作机构很不健全,而人代会召开周期长、会期短,又受政治运动影响使人大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扰,导致会议效率和质量不高。

全国人大存在的上述问题,成为邓时代执政党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从制度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在执政党的支持下做了以下工作。第一,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立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进行差额选举,以提升人大代表的质量和代表的广泛性。第二,虽然为体现国家权力机构的代表的广泛性,全国人代会会议维持了自1964年以来的较大规模,但在改革开放和人大制度改革的背景中,代表们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了,人大代表除勇于表达意见建议外,也更重视投反对票的权利。同时,代表们也开始行使质询、询问、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1]。第三,完善了会议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的会期固定化,开会期间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面对国内外媒体。第四,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和充实专职人员,增设了专门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总之,全国人大在执政党的主导下改革和完善了人大组织结构,使全国人大的政治地位与改革开放背景中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匹配,欧博文认为“全国人大组织结构的改革表明中国政治向着理性化的方向推进了,党政关系和党的权力得以重塑[1]。

(三)全国人大履职活动变迁

欧博文梳理研究了毛邓时代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表、政权支持这四大履职活动的变迁,认为在毛时代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四项基本履职活动受到削弱,而邓时代全国人大的改革发展恰好平行地对应于中国政治的改革发展,这一时期全国人大的履职活动表明它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具有全新的重要地位。

在立法方面,毛时代的全国人大没有积极地修改或否决法律草案。在这个时期,“权力是统一的且立法与行政是融合的,代表们受到的是权力的影响而非行使权力。[1]”而在1979-1989邓时代的十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非常活跃,这与执政党领导层强调法制密不可分。“人大在立法方面的活跃有助于它成为代表着包容性和理性化的机构”[1]。

在监督方面,毛时代的人大并没有对国家行政机关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活动。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监督形式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审查工作报告、代表的质问、视察等等。其重要原因是“党对人大的干预与党的集权”[1]。八十年代,人大监督开始发展起来,监督主体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代表个人,较为常见的监督形式有两种:一是在小组会议的发言中代表可以批评行政官员,二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人大代表视察地方政府和企业[1]。欧博文认为,这三种监督方式都有缺陷,全国人大的监督活动区别于西方国家议会民主的主要原因是“监督的制度化体系薄弱,并且依赖于较为强势的委员长”[1]。

在代表方面,根据西方学者所主张的代表应具备在政策、分配、服务方面的回应性,毛时代的全国人大代表未表现出代表性的特点。特别是反右运动之后,人大代表们受到与执政党“保持一致性”的政治压力,很少发表言论和回应选民的诉求。欧博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间接选举、代表的资源匮乏、过于强调描述性代表[7]而导致的代表与选民的疏离[1]。八十年代的代表也并不符合西方的经典代表观,欧博文把原因归结为人大代表的选举体系民主程度不够,具体而言就是间接选举的受控制性、强调候选人的配额、竞争程度低。此外,意识形态上过于强调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也使得人民难以具体地通过人大代表来表达自身利益[1]。虽然人大代表当中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并捍卫人民利益的鲜例,但他们势单力薄,并没有权威和足够的资源去解决选民们的具体问题[1]。作者期望通过执政党的引导来促进人们发掘并表达自身利益,以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在政权支持方面,全国人大主要通过合法化、整合、动员的活动服务于执政党团结并领导人民的需要。反右前,全国人大在巩固统一战线方面有较大成效,但在反右运动后直到“文革”结束,全国人大只是支持执政党所主张的政策,在整合民众利益方面少有作为[1]。邓时代全国人大的情况有所改变,因为已经开始给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更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更为广泛,这表明执政党在政治方面更具有包容性,并要重建全国人大支持政权的能力与权威[1]。

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表、政权支持这四方面的履职活动在中国政治体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履职活动的实现需要执政党与全国人大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与调适,这种平衡与调适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在国家治理中行使权力的理性化和对人民利益诉求的包容性。执政党与全国人大平衡与调适权力,并不意味着就对现有的政党制度提出了挑战。全国人大的工作在整体上仍然服务于中国的政党制度。

四、研究结论:非自由化、理性化、具包容性的改革

欧博文通过全国人大制度变迁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方向,最终,他用非自由化、理性化、包容性三大指标得出了研究结论:全国人大制度和中国政治体制进行的是没有自由化的改革,而理性化与包容性与日俱增。

综合全书内容,非自由化是指用中国没有依照西方议会民主的标准对全国人大的会议形式、组织结构、履职活动进行变革。理性化是指全国人大加强立法与监督职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包容性是针对中国这样的一党执政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即在全国人大中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作民意代表,扩大统一战线、反映多元利益诉求。

以毛时代的全国人大为参照,欧博文着重分析了全国人大制度改革后历届大会召开、组织结构改革、职能履行的情况,认为全国人大并没有发展为西方议会式的民主即没有走向自由化,但可以用理性化与包容性来评价。理性化主要体现在全国人大强化了立法与监督职能,这为规范政治权力、加快中国法制进程作出很大贡献;全国人大代表议政能力的增强和全国人大工作机构的健全使得全国人大在决策与建言方面更具影响力。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全国人大代表涵盖了社会各界人士,可以扩大统一战线并汇集各方民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由于全国人大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共对党和国家、党和社会、党和人大关系的主动调适,因而通过把全国人大制度改革归纳为非自由化、理性化、包容性三大特点,欧博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可能的前景———非自由化的,兼具理性化与包容性。这就是全书的研究结论:中共领导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全国人大制度改革,都不会照搬西方民主的道路,而是要结合本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民主是理性化和具包容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意味着中国民主的未来。因此,欧博文在全书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中国民主的展望:“中国执政党能否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取决于中国改革的深入程度、执政党政策的稳定程度、以及全国人大所扮演的角色”[1]。

其实正如欧博文所言,中国的民主政治改革,包括全国人大制度改革,都不会照搬西方民主模式,走西方自由化的道路。而是要结合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多元、民族众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国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具有理性和包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因此,欧博文提出的非自由化、理性化、包容性对于继续观测与评判全国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具有重要意义。

五、借鉴与思考

欧博文对全国人大制度变迁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尤为值得国内外研究中国的学者借鉴的是以下两点。

第一,抛却西方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尊重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的态度开展中国人大制度研究。欧博文看到了实质民主的重要性,尊重中国在民主政治进程中所作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他认为民主不等同于自由化、西方化,理性化和包容性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的就是一条非自由化、理性化和包容性不断增长的特色道路。欧博文的真知灼见,既参考了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又不照搬过来分析中国现实,而是用西方民主理论和中国民主实践之间的张力来深刻剖析中国政治的特点,使其在研究具体问题上都有独到而深刻见解,得出的结论往往更具说服力。

第二,通过梳理研究大量文献、与全国人大工作者深入访谈,使研究成果较为真实可信。欧博文开展全国人大制度研究的年代,重要文献资料尚处于保密状态,国内亲历者的回忆性质的文章也少有发表,但此作的注释和参考文献表明,他已竭尽所能搜集到了官方、媒体资料和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且很好地运用了如此纷繁的文献,在尊重事实、参考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将其服务于自己的学术观点表达。既力求客观公允,又不失独到见解,可谓“论如析薪,贵能破理”,非一般功力可逮。

全国人大制度还需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继续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的研究者们在欧博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契机、进行新时期全国人大制度的研究,为改革、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将是极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Kevin J.O’Brien: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何俊志.作为一种政府形式的中国人大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王绍光.中国政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王绍光.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J].开放时代,2014(2).

[6]何俊志.作为一种政府形式的中国人大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人大政治正在完善 篇3

可喜的是,过去若干年来,围绕着各级人大,在全国与地方层面上,初步形成了人大政治的雏形。人大政治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未来进一步完善民主的重要渠道。

民主离不开游说

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通俗的表达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但是,人民如何当家做主?很显然,不大可能几千万、几亿人民聚集到一起讨论公共问题。因而,人民主权原则在现实中的实现形态必然是“代表制”。

这种代表制有多种形态,大体不外两种,一种是很多国家采用的议会制。人民通过某种方式选举产生议会议员,这些议员常年聚集在一起开会,就公共问题进行决策,包括制定法律。

另外一种形态是中国等若干国家采取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规定,它就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种主权性会议的代表数量远远超出代议制国家的议员数量,而且,通常情况下,它一年只召开一次短期的会议。这就面临一个问题,代表会议休会期间,谁代表国家权力?于是就设立它的常委会,这个常委会经常召开会议,审议法律和政府的决策。

不管是议会,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都享有立法权,同时也享有控制行政部门的诸多权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预算审议权和人事任免权。

但是,按照人民主权原则,又会产生另一层问题:如何保证这些代表机构按照民意活动?而当涉及到“民意”的时候,“人民”这个抽象的概念必然分解为具体的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社团。“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在具体的立法、决策过程中,“人民”是不可能发言的。真正具有权利诉求、具有利益主张、能够表达意见的,只能是具体的人和他们组成的团体。因而,民意只能是个体意见的聚合。于是,如何保证代表机构按照民意立法、决策的问题,就转化成各个人、各个群体能不能参与立法与政府决策及如何参与的问题。

这样,民主政治必然存在“院外”政治,人大制度也必然衍生出人大政治。人大政治恰恰是政治民主的象征。只要人大在立法与决策活动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那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人们、群体,就会想办法向人大陈述自己的意见,影响人大的立法与决策,使之保障自己的权利,至少是不侵害这些权利;使之能够增进自己的利益,至少是不减少这些利益。可以说,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游说,乃是民众的权利。

其实,因为权力会对人们的权利、利益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任何时代的任何政府都会遭遇游说活动。区别在于,当游说活动进行于密室,唯有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才有能力、有资格进行游说活动,游说便成为一种特权,特权游说者甚至可以操纵政府。再加上这样的游说当然会使政府腐败,权力被滥用,某些人的利益之增进以另一些人的利益被损害为代价。

民主政治的游说则是公开的,也没有太高门槛,任何人和群体都可以进行。同时,民主的立法、决策本身有比较严格的公开程序。这样,不同的群体、站在不同立场的游说,会展开某种竞争。与商业竞争不同的是,立法机构受这样的院外政治影响而达成的立法或政策,不是一群人得到全部而其他人一无所获,而经常是各个群体、各种不同立场的妥协折中。人们常说,民主是妥协的政治,但妥协正是以各个不同群体围绕着立法与决策进行游说为制度前提的。

面对游说的人大

在中国,“游说”人大及其常委会,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在此之前,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尽管有宪法授予的广泛权利,但在现实中权利与作用并不十分匹配。立法经常是行政部门主导,预算也由行政部门决定。那些试图保障、增进自己利益的部门更热衷于跑“部”进京。随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与决策结构中的角色强化之后,人们才开始转而在这个方向进行游说。

促成人大“游说”发育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过去二十多年来,随着行政控制放松,自愿性公民组织、私人企业部门逐渐发育、扩展。这些组织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试图影响立法、政策。但他们在行政部门那里没有门路,同时,他们也更相信公共政治。因而,他们就选择了“游说”人大。

事实上,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也有不少出自这些新兴社会群体和组织,他们具有较强的公共政治意识,甚至有强烈的政治家角色意识。他们乐于与民众进行沟通,也乐于以公共利益代言人的身份在人大立法过程中发挥作用,或者对行政部门进行监督。

这样,新兴的社会群体中的游说者,与被游说的对象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价值和语言,容易进行沟通。尽管他们都意识到,目前人大的功能尚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但游说者知道,透过游说活动,可以使自己的诉求、主张引起舆论关注,可以在公共空间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公共议题。对于很多游说者,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面对社会的殷切参政需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保持开放心态。因为,这是代表的法律与道德义务。人大代表是民众的代表,他当然有义务倾听民众的声音,不论这民众是一个人、一群人还是某个地区的人或全国人,也不论他的诉求、主张是否正确。这是政治家的首要责任,政治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的。而人大常委会作为人代会的常设机构,当然同样应当对那些表达自己诉求、主张的游说者开放。

事实上,民众及相关社会团体的游说活动,也是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获得有关社会事实之知识的便利渠道。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决策是需要知识支持的:立法和政策要符合民意,立法机构成员就必须了解民众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希望取消什么政策,越具体越好。立法机构成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知这样的具体民意,但游说者主动提供信息当然也是一个重要而低成本渠道。而且,游说者会比较理性地、全面地陈述自己的诉求、主张,这样的社会事实知识是通过座谈会、专家论证等方式无法获取的。比如,五十位名人关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就具有很高的立法针对性。

因此,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具有吸纳民意的意愿和能力。有些具有政治意识的人大代表曾经自费设立办公室,征集民意。参照这一经验,各级人大常委会似乎也可以为其组成人员设立办公室,使之可以与民众及相关社会组织广泛地打交道。

不过,对于“游说”,人大及其常委会肯定不可能照单全收。面对同一议题,不同游说者提出多元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主张、诉求,这种局面本身就要求立法机构成员具有判断力。只有借助这种能力,立法机构成员才能作出理性的权衡取舍。事实上,游说活动也是在众多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间进行的,这些立法者之间也会展开竞争。这种竞争将各种不同主张、诉求达成妥协,从而使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都有所照顾,使之尽量接近于公共利益。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篇4

1.A.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B.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2.生产关系的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3.包含的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3产品的分配方式。4.A.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般经济规律: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2共有经济规律: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3特殊经济规律: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是属于:一般经济规律。C.客观的理解:

1一切经济规律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展,发生作用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它都在发生作用。3人们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某种规律,违背它就要收到惩罚。

4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不等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依靠它们,利用它们,以利社会。5.A.商品的含义: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商品的两方面属性:

1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永恒性。

2社会属性: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的本质属性,具有历史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地位是:是交换的内容)

6.商品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商品价值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7.A.含义: 1具体劳动: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2抽象劳动:抽掉了各种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B.意义:

1在政治经济学整个科学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上,劳动的二重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3为剩余价值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再生理论等奠定了基础。

8.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9.A.劳动生产率的含义:指劳动的生产能力或效率。

B.劳动生产与率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而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C.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劳动组织是否合理;生产设备的组合和效能;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

10.A.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B.原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分工的存在。

11.A.货币产生的四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B.质的飞跃: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12.A.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

B.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13.A.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B.两大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4.A.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决定规律,价值实现规律)B.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会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

15.A.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

B.三个主要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C.最核心的机制:价格机制

16.A.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课本P58 B.资本流通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C.资本的含义:课本P58 D.资本的本质:课本P58 & 60 17.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2个):课本P58 18.A.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3个):P59 B.影响因素:历史的、道德的

1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特殊性P60 20.剩余价值的含义:P61 由雇佣工人创造;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2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22.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 A.概念不同:

1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假啊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B.两者对应的概念不同: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23.A.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意义:P63 24.A.剩余价值率的含义及表达公式(2个):P63 B.剩余价值率的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6.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途径(5个):P66 27.A.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途径:P66 B.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P67顶端补充 2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基本形式(2个):P70 29.A.资本积累的含义:P77 B.资本积累的主要原因/必然性:P78 C.资本积累的因素:P78 30.A.资本有机构成含义P79 B.资本有机构成的前提:个别资本的增大 C.资本有机构成的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P80顶端 31.A.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原因(2个):P81 B.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P82 C.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的原因:P81 32.A.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P87、88)B.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P87)33.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关系:联系与区别P91下端

B.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才能节省预付资金,增加盈利。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等。34.A.资本周转时间的含义在:是指资本从其出发点开始,经过一次循环再回到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资本通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B.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P91上端)C.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P92中间

35.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B.固定资本:指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C.流动资本:指投在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

D.区别: 1价值转移方式不同;2价值回收方式不同;3价值周转时间不同;4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36.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1划分根据不同、2划分目的不同、3划分内容不同(P93)37.A.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1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资本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P91)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B.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影响:P95 C.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重要指导意义:资本周转原理指导我们认识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1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才能节省预付资金,增加盈利。

2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38.A.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P96 B.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总生产三部分&两大部类(P97)

39.A.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个):P98 B.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个):P99 4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P102)4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阶段:P103 & P104.42.利润率的含义、公式:P109平均利润率的含义、公式:P111 4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P109中间段落。44.A.平均利润的形成:P110 &P112 B.生产价格的形成: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

45.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和价值的背离并没有否定价格规律的原因(3个):P113.46.A.商业资本的含义:P114.B.商业资本的作用:P114 积极作用(4个ABCD);消极作用。47.A.借贷资本的形成:P116 B.怎样理解利息与利息率(决定因素):

1利息:a.含义: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c.来源:剩余价值。d.反映着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2利息率:a.含义: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b.公式: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量c.反映的关系:两类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即用,借入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利润)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比例。48.A.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原因(4个):P118 B.股份公司的功能(3个):P118 49.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P119 50.股票价格决定因素(3个):P120 股票价格与股票决定因素的相互关系:P120 5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P121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P122 & 123)、绝对地租(P124)52.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2个)(正比反比);相互关系(P126)53.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两个过程: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P126)

再次分配的途径(4个):P127 54.垄断的含义:P133 垄断的必然性/原因:(可能性&必然性):P133 55.垄断的基本形式(4个)(二战后的基本形式——混合联合公司):P134 56.A.垄断价格的含义:P134 B.垄断价格的基本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P134)57.A.金融资本的含义:P136 B.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P136上端

人大经济学题库 篇5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个人偏好; C 其他商品的价格; D 个人收入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量减少; C 需求增加;

D 需求减少;

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 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 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4、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5、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A 需求函数的斜率;

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

性()。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A 正确; B 不正确; C 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 D 难以确定。

1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 ; B 富有弹性; C 单一弹性; D 难以确定。

二、名词解释(微观部分)1需求量 2需求函数 3供给量 4均衡价格

三、简答题

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计算题

已知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a,b为正常数。(1)求市场价格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2)当a=3,b=1.5时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量。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A x 和y是互补品; B x 和y是替代品; C x和y是正常商品; D x 和 y 是劣质品。2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 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 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 C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 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

3、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A 正; B 负;

C 零; D 难以确定。

4、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产品的()。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A 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 恒等于1; C为其斜率值; D难以确定。

6、下列哪中情况不正确?()

A 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B 如果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将下降; C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 D 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7、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将出现()。A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 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销灵减少;

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

8、均衡价格随着()。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上升;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9、蛛网模型以下列哪个假定为前提条件?()A 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B 供给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C 消费者改变对未来的价格预期;

D 生产者按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

10、假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那么收敛型蛛网的条件是()。A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B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C 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 D 一上均不正确。

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的大小()。

A 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 B 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 C 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 D 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无关。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的大小()。

A 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 B 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 C 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 D 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无关。

二、名词解释

1、需求的价格弹性

2、需求的交叉弹性

3、弹性系数

4、均衡价格

三、简答题

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四、论述题

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类型,说明厂商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

五、计算题

1假定同一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厂商,他们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Py=1600-4Qy和Px=1000-5Qx,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为100x单位和250单位y。(1)求和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2)假定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单位,求厂商的交叉弹性是多少?(3)假定Y厂商的目标是谋求收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策略?

X3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效用达到最大时()。

A 边际效用为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负。

2、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4、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房 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 D 边际成本之比。

5、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 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6、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 不变动。

7、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A 商品x的价格上升; B商品y的价格上升;

C 消费者收入下降; 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

8、预算线反映了()。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 消费者的偏好; C 消费者人数; D 货币的购买力。

9、在消费者均衡点以上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A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 B 小于预算线的斜 C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零预算线的斜率。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则会()

这种商品的购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改变; D 增加或减少。

11、假定x和y的价格不变,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 增购x,减少 y; B减少x,增购y; C 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

12、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商品时,他愿

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A 1/2 B 2 C1 D 1.5

13、消费者剩余是()。

A 消费过剩的商品; 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 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大于货币的总效用部分; D 支出的货币总效用。

1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 实际所得; B 主观感受;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 D 消费剩余部分。

15、某劣质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驾轻就熟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16、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 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线; B需求曲线; C 收入—消费线; D无差异曲线。

18、需求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 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

二、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基数效用论

3、序数效用论

4、无差异曲线

5、预算线

6、替代效应

7、恩格尔曲线

8、收入效应

三、简答题

1、试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有何区别?

2、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

3、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P68页,第26题)

4、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说明,如果牛肉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必然会增

加?

四、论述题

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请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悖论。

五、计算题

1、一个风险回避者有机会在以下两者之间选择:在一次赌博中,他有的概率得到1000元,有75%的概率得到100元;或者,他不赌博可以得到325元。他会怎样选择?如果他得到的是320元,他会怎样选择?

2、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4元时,试问:(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是多少?(3)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六、分析题

1在中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与这种方案有关的下列问题:(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影响?(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2假设某消费者用一定收入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商品价格下降时,该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试指出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和不正确的命题,并说明理由(1)x是正常商品;(2)x是劣质商品;(3)y是正常水平;(4)y是劣质商品。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A 生产函数;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 总成本曲线; D平均成本曲线。

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A APl是递减的; B APl为零; C MPl为零; DMPl为负。

3、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A 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 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5、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A 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 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 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 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6、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左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 水平()。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报持其他要素不变; D 上述都正确。

1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

将()。

A 增加10% ; B 减少10%; C 增加大于10%; D 增加小于10%。

11、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A 总收益为零; 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 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 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12、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二、名词解释

1、经济成本

2、正常利润

3、明显成本

4、平均成本

5、固定成本

6、变动成本

7、成本函数

8、边际收益

三、简答题

1、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P96页,30题)

2、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

四、论述题

运用生产理论分析说明理性的厂商应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A 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 原有厂商要退出这个行业;

C 既没厂商进入也没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D既有厂商进入又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2、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 以上都不对。

3、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一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A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 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 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D 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 P=AR; B P=MC; C P=MR; D P=AC。

5、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就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 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 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B 他没能获得最大利润;

C 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 他一定亏损。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 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8、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A 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 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C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9、在最优短期产出水平,厂商将()。

A 取得最大利润;

B 使总亏损最小; C 使总亏损最小,或使总盈利最大; D 使单位产品中所获得利润最大。

10、厂商在停止生产点()。

A P=AVC;

B TR=TVC; C 企业总亏损等于TFC;

D以上都对。

11、当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时()。

A P=MR=SMC=LMC;

B P=MR=SAC=LAC;C P=MR=LAC的最低点;

D 以上都对。

12、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 向下倾斜的;

B 向上倾斜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13、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A 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 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小收益;

C 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 以上都不对。

14、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A Ed>1;

B Ed<1; C E=1;

D Ed=0。

15、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是因为()。A 当利润最大化时,总收益超过总成本; B 当利润最大化时,价格超过边际成本; C 当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 D 当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

16、一垄断者如果有一线性需求函数,总收益增加时()。A 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增; B 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减; C 边际收益为负值; D 边际收益为零。

17、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 总收益最小;

B 总收益最大; C 总收益递增;

D 总收益不变。

18、当垄断市场的需求富于弹性时()。A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较大; B 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较大; C 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为0; D 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较小。

19、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

A P=MR=MC;

B P>MR=AC C P>MR=MC;

D P>MC=AC。

20、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

为平均收益曲线斜率的()。

A2倍;

B1/2倍;

C1倍;

D4倍。

21、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平均成本;

D平均可变成本。

22、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

A 收支相抵;

B 取得最大利润;

C 发生亏损;

D 上述情况都可能发生。

23、在完全垄断厂商的最优产量处()。

A P=AC;

B P=SAC的最低点的值; C P最高;

D MR=MC。

24、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A 可以施行差别价格;

B 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C 既能也不能实行差别价格;

D 上述都不对。

2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A 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 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 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

D 以上都正确。

26、在垄断竞争行业中,竞争是不完全的,因为()。A 每个厂商面对着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 B 每个厂商做决策时都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映; C 每个厂商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D 厂商得到平均利润。

27、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A 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 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

D 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27、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A 厂商一定获得超额利润; B 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 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 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A 上升阶段;

B 下降阶段;

C 水平阶段;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9、在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超额利润会趡于零,这是由于()。A 新厂商进入该行业容易;

B 产品存在差异; C 成本最小化;

D 收益最大化。30、当垄断竞争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时,()。

A 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B 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C 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

D 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

3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唯一区别是长期均衡多一个条件()。A P=AC;

B P>AC; C 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D 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

32、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A 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 品质竞争;

C 广告竞争;

D 以上途径都有可能用。

33、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 同质的;

B 有差异的; C 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D 以上都不对。

34、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 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 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 C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 以上都不对。

35、在囚犯的两难选择中()。

A 双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结果限于最不利的局面; B 双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好的选择; C 双方进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二、名词解释

1、垄断市场

2、垄断竞争市场

3、寡头垄断

4、博弈均衡

三、简答题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既可以表示为MR=MC,也可以表示为MC=P?,3、简述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4、简述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5、垄断竞争厂商均衡有何特点?

6、简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四、论述题

1、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由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其行业需求曲线是否也由厂商的需求曲线加总而成?

2、当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AR曲线和MR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3、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五、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1Q³³-2Q²+15Q+10。求;(1)当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利润是多少?(2)当市场价格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 固定成本; B 隐含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生产成本。

2、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A平均成本上升; B 总成本下降; C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A 规模报酬有关;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 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

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A 规模报酬有关;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 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

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5、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 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6、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时由于()。A 规模的不经济性; B 规模的经济性; C 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D上述都正确。

7、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A 上升的; B下降的; C 垂直的; D水平的

8、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AC()。A 是最小的; B 等于MC; C 等于AVC+AFC; D 上述都正确。

9、LAC曲线()。

A 当LMCLAC时上升; B 通过LMC曲线最低点 C随LMC曲线下降而下降; D随LMC曲线上升而上升。

10、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A 总是对的; B决不对; C 有时对; D不能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

定向下倾斜;

B 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趡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趡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D 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

二、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3、等产量曲线

4、边际技术替代率

5、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6、经济成本

7、变动成本

8、最大利润原则(P=MC)

三、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Pl=4,Pk=1时,求:(P96,35题)(1)厂商的最佳要素组合(2)最小成本是多少?

2、已知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²。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A 前者比后者平坦;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 前者与后者重合;

D无法确定。

2、108、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则()。A 存在买方剥削;

B 存在卖方剥削; C 既存在买方剥削也存在卖方剥削; D 以上均不正确。

3、局部均衡分析是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A 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B 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忽视其他市场; C 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D 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

4、当最初的变化的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5、帕累托最优配置被定义为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资源配置?()A 总产量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C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 D 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

6、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各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要求称为()

A 生产的效率; B 分配的效率; C 产品组合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A MRTxy=Px/Py;B 甲与乙MRSxy=Px/Py; C(MRSxy)甲=(MRSxy)乙;

D MRTxy=(MRSxy)甲=(MRSxy)乙

8、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紧急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xy)甲=(MRSxy)乙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lk)x=(MRTS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xy=MRSxy D 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9、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 B 支出了最小成本; 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 以上均正确。

10、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A 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11、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A 消费契约曲线; B 效用可能性曲线; C 社会福利曲线; D 生产可能性曲线。

12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A 转换曲线; B 消费契约曲线; C 社会福利曲线; D 效用可能性边界。13、下列哪一个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 B 生产的效率;

C 产品组合的效率; 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

二、名词解释 1、一般均衡

2、帕累托最优条件 3、帕累托改进

三、简答题

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论述题

、为什么完全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五、计算题

假定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TC=40Q。求;(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其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又各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A 派生需求;

B 联合需求; C 最终需求;

D A,B两者。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递减;

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 以上均不正确。

3、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Z的投入两、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 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 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D 以上都不对。

4、洛伦茨曲线代表了()。

A 贫困的程度;

B税收体制的效率; C 收入不平均的程度;

D税收体制的透明度。5、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茨曲线与()。

A 于横轴重合;

B 与45°线重合; C 与纵轴重合;

D 难以确定。

6、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茨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A 洛伦茨曲线向45°线移动;

B 不平均的增加; C 不平均的减少;

D 不平均没有改变。7、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A 1.0; B 0.50; C 0.25 ; D 0.。

8、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上述情况都存在。

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A 限制的; B 支持的; C 有条件加以限制的;D 放任不管的。

10、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A 不加管制的; B加以管制的; C 尽可能支持的; D坚决反对的。11、对自然垄断的管制通常使价格等于()。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平均成本; D平均收益。

二、名词解释 1、洛伦茨曲线 2、基尼系数

三、简答题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一般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四、论述题

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起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这与产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

五、分析题

假定某一方面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 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S增加,分析:(1)X商品的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2)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A 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 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

C 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 D 以上都对。

2、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5元时,每周200元。现在每小时10元,每周挣300元,由此可以断定()。

A 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 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起作用; D 无法确定。

3、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A 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B 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C 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 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4、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这将导致()。A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名词解释际工资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三、简答题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个人供给曲线为何会向后弯曲?

四、计算题

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³+6L²+12L。求:(2)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应使用的劳动人数。(3)劳动边际产量最大时的产量。(4)假定每个劳动者的工资W=360元,产品的价格P=30元,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应使用的劳动人数。

第十一章

一、选择题

1、假定某球星的年薪30万元,但他若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2万元,那么该球星 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A28万元;

B30万元; C2万元;

D难以确定。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 霍布森 B 庇古 C 帕累托 D 埃奇沃斯

3、当经济学家关注经济中所有成员的福利状况时,他们用下列哪一个概念?()。A 效率; B 名义工资; C 实际工资; D 货币收入。

4、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的描述,那么()。A 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 B 紧急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

C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以上说法都正确。3、准租金()

A 等于企业的总利润; B 大于企业的总利润; C 小于企业的总利润; D 以上都有可能。

二、名词解释

1、准租金

2、经济租金 3转移收入

三、计算题

假设一垄断生产产品A,其单价为16元,月产量为2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平均不变成本为5元。求该厂的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第十二章

一、选择题

1、正常利润是()。

A 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B 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C 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D B和C两者均对。

2、下面哪一种情况有可能带来经济利润?()

A 商品供给很大;

B 商品的需求很小; C 厂商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供给; D 以上均对。

二、名词解释 1、经济利润 2、正常利润

第十三章

一、选择题

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 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A 水平相加; B 垂直相加; C 算术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3、一个寻租行为发生的例子是()。

A 一家公司设法增加在自己所有的财产上收取租金; B 政府设法剥夺一家公司的垄断租金; C 政府设法找出一家公司垄断租金的大小;

D 公司投入资源去劝说政府阻止新公司进行它的行业。

4、投票悖论提出()。A 中间投票人将决定结果;

B 投票总是产生一个决定性结果; C 政府的行为不总是一致;

D 多数投票原则不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非竞争性 3、非排斥性

三、简答题

公共物品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第十四章

一、选择题

1、被称作外部经济效果的市场失灵发生在()

A 当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一项交易的所有成本和收益时; B 当竞争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上时; C 当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 D 当市场不能完全出清时。

2、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是指该活动的()。A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 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3、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A 公共产品; B 负外部经济效果; C 交易成本; D正外部经济效果。

4、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存在()。

A 正外部经济效果; B 信息不完全; C负外部经济效果; D逆向选择。

5、当正外部经济效果发生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时()。A 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的生产; B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D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6、从社会角度来看,效率要求()之间相等。A 社会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收益; C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 D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

7、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A 价格低于有效率的价格; B 社会应减少产品的生产;

C 私人有效率的结果也是社会有效率的; D 社会应增加产品的生产。

8、一旦产权被分配后,市场将产生一个有社会效率的结果,这种观点称为()。A 有效市场理论; B 看不见的手; C 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9、按科斯定理,分配私人产权()。A意味着产权不能交易; B赋予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

C确保决策者考虑社会收益和成本。

10、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性是()。A 当存在大量厂商时最有效; B 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 D 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11、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因而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适当的税收

政策是征税,征税额等于()。

A 治理污染设备的成倍; B 私人边际成本; C社会边际成倍和私人边际成本之差; D社会边际成本。

12、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例子()。

A 逆向选择; B 搭便车问题; C 自然选择; D 道德陷阱。

13、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A 道德陷阱; B搭便车问题; C 信息不对称问题; D逆向选择。

二、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者

2、外部经济效果

3、科斯定理

4、政府失灵

5、社会福利涵数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外部经济效果是怎样会导致资源配置失效?

四、论述题

1、试述市场失灵原因及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2、政府解决外部经济问题的方法有哪些?解决外部经济只有依靠政府吗?

五、分析题

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退伍军人的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A 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

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A 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 GDP B NDP C 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3、国民生产净值

4、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

三、简答题

1、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

2、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3、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有哪些缺陷?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利用它判断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

五、计算题

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求该国的GDP与GNP。

第十六章

一、选择题

1、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A 消费增加,储蓄下降; B 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C 消费增加,储蓄增加; D 消费下降,储蓄下降。

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提高。

3、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 自发性消费; B 总消费; C 收入; D 储蓄。

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 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 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A 大于1的正数; B 小于2的正数; C 零; D 等于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A 大于1的正数; B己于人小于1的正数; C 零; D等于1。

二、名词解释

1、投资函数

2、消费函数

3、平均消费倾向

4、边际消费倾向

三、简答题

1、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

2、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

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第十七章

一、选择题

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那么()。A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C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 D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2、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不确定。

3、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A 770亿元; B 4300亿元; C 3400亿元; D 7000亿元。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成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 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边际消费倾向为0.4;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5、投资乘数等于()。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D(1-MPS)的倒数。

6、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

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A 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B 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C 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D 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

7、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

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A 500亿元; B 50亿元; C 10亿元; D 30亿元。

8、“消费之迷”是指()。

A长期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B长期消费倾向小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C长期消费倾向等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D二者关系不确定。

9、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A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二者关系不确定。

10、根据相对收入假说,若某年收入下降,则该年APC()。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不确定。

11、若净投资大于0,则资本存量()。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不确定。

12、若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A 偏大; B 偏小; C 适中; D 不确定。

13、根据加速原理,引起净投资的原因是()。A 产出增加; B 价格提高; C 利息率下降; D 工资下降。

14、根据加速原理,在无闲置资本的情况下,引起总投资的原因是()。A 设备更新; B产量增加; C 价格提高; D 工资下降。

二、名词解释

1、政府支出乘数

2、税收乘数

3、转移支付乘数

4、通货膨胀缺口

5、通货紧缩缺口

6、平衡预算乘数

三、计算题

1、设某三部门经济中有如下资料:

C=80+0.5Yd, Yd=Y-T, T=-20+0.2Y, I=50+0.1Y, G=200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水平。

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为T=250。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均预算乘数。

第十八章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 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支付; D 增加转移支付。

6、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7、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 二名词解释

1、宏观财政政策 2、预算平衡 3、预算赤字 4、赤字财政 5、边际税率 6、内在稳定器

三、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

1、扩张财政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第十九章

一、选择题

1、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 B 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2、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A 活期存款; B 储蓄存款; C 旅行支票; D 其他支票存款。

3、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以上任何一种。

4、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

5、人们在()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

A 债券价格趡于下降; B 债券价格趡于上升; C 债券价格不变; D 债券收益率不变。

6、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7、货币成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 法定准备金率; B 现金存款比率; C 超额准备率; D 以上都是。

8、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 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B 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9、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

币总量为()。

A 20000货币单位; B 80000货币单位; C 15000货币单位; D 60000货币单位。10、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二、名词解释

1、灵活偏好

2、交易偏好

3、预防偏好

4、投机需求

5、准货币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四、论述题

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第二十章

一、选择题

1、若以货币表示的国民收入是8000亿员元,货币供给量是1000亿元,则货币的流通速度等于()。

A 1/8; B 8; C 4; D 6。

2、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A 不变; B 受影响,但不能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 C 下降; D 上升。

3、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将是有效的()。

A 对利率的变动的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 B 对利率的变动,非常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是敏感的;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是敏感的; 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二、名词解释

1、流动性陷阱

2、法定准备率

3、货币创造乘数

4、投资边际效率函数 5、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三、简答题

1、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十一章

一、选择题

1、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难以确定。

2、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A 增加和利率的提高; B 减少和利率的提高; C 增加利率的降低; D 减少和利率的降低。

3、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 提高贴现率; B 增加货币供给;

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4、降低贴现率的政策()。A 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 将制约经济活动;

C 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 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7、法定准备金率越高()。A 银行越愿意贷款; B 货币供给量越大; C 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A 实际利率很低; B 名义利率很低; C 实际利率很高; D 名义利率很高。

9、“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

A 增加较多; B 增加较少; C 减少较多; D 减少较少。

10、“双紧政策”使利息率()。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不确定。

11、“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A 提高很多; B 提高很少; C 下降很多; D 下降很少。

12、“松财政紧货币”使国民收入()。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不确定。

二、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

三、简答题

1、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是什么?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

1、扩张财政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为什么在凯恩斯陷阱区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最大?

第二十二章

一、选择题

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2、IS曲线表示()。

A收入增加使利率下级; B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 C利率下降是收入增加; D利率下降死收入减少。

3、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动; D斜率增大。

5、在萧条经济中,如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6、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A横截距增加; B横截距减少; C纵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6、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A过剩; B短缺;

C均衡; D过剩或短缺。

7、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8、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

A为正; B 为负; C 为零; D 可正可负。

9、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攻击的非均衡组合。

10、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A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 B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

C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率息率提高; D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

11、水平的LM曲线表示()。A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大; B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小; 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 D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

12、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 D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13、IS曲线左上方、LM曲线右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15、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16、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右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17、IS曲线左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18、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余。

19、总需求曲线向右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结论均正确。

20、在凯恩斯区域内,()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 C 财政政策无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21、在古典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二、名词解释 1、IS曲线

2、LM曲线

三、简答题

1、简述IS曲线和LM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

2、怎样利用IS曲线判断国民收入的变动趋势?

3、简述IS-LM模型。

四、分析题

1、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

2、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十三章

一、选择题

1、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2、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回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3、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难以确定。

4、当价格水平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 C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6、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

A价格水平提高; B总需求增加; 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7、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8、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9、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 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最大; 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 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最大。

10、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技术进步; D需求增加。

11、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A供给; B需求; C工资; D技术。

12、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供给; B需求;

C产出; D以上均正确。

13、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供给; B需求;

C产出; D以上均正确。

14、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价格水平()。A提高;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15、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A提高;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16、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A水平的; B向右方倾斜;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17、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A水平的; B向右方倾斜;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18、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A水平区域; B向右方倾斜区域; C垂直区域; D难以确定。

二、名词解释

1、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四、论述题

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第二十四章

一、选择题

1、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

2、奥肯法则说明了事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

A始终不变; B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

C只适用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D以上均不对。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4、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

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D通货膨胀率处于5%-10%之间。

4、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人员; D离退休人员。

6、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A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情况;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的情况; C20世纪50-60年代的情况; D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情况。

7、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8、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A只存在于短期; B只存在于长期;

C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在长、短期均不存在。

9、认为在短期与长期都不存在事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恩斯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10、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 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二、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通货膨胀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

6、理性预期

7、滞帐

三、简答题

1、失业类型有哪些?

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3、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

4、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

四、论述题

现代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五、计算题

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4年为107.9,1995年为111.5,1996年为114.5。求:(1)1995年和1996年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2)若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算199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3)若199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第二十五章

一、选择题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价格的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入的波动; D就业率的波动。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此为()。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萧条、衰退、复苏、繁荣。

3、中周期的每一个周期为()。A 5-6年; B8-10年; C 25年左右; D50年左右。

4、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在于()。

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

C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陷入萧条;后者说明经济怎样走向繁荣。

二、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

2、合意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

4、乘数-加速原理

三、简答题

1、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2、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四、论述题

1、凯恩斯学派怎样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2、乘数-加速原理是怎样解释经济周期原因的?

第二十六章

一、选择题

1、已知资本-产量比的值是4,储蓄率20%,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该是()。

A 4%; B 5%; C 6%;

D 10%

2、假如要把产量的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时,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应达到()。A 28%; B 30%; C 32%

D 20%。

3、若想把产量的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储蓄率为30%的情况下,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资本-产量比约为()。

A 2;

B 3;

C4;

D 5。4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是()。A哈罗德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C哈罗德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 D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5、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均衡点()。A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B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C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D整个社会的积累正好用于装备新增加的人口。二计算题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篇6

科目名称:政治经济学(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职能资本

2.参与制

3.资本社会化

4.企业经营机制

5.期货市场

6.扩张性财政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简述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结合我国近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实际,说明我国当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注重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企业之间的利润率水平就不会再有差别。

2.发展中国家应当依据比较成本优势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举例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人大政治经济学就业 篇7

吴邦国委员长所作的工作报告, 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我完全赞成和拥护。具体来讲, 报告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科学求实, 坚持从实际出发, 注重实干, 讲求实效。二是重点突出, 无论是去年工作的开展, 还是今年工作的部署, 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三是主旨明确,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措施有力, 所部署的工作,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既有大的要求, 又有具体的措施。五是文风朴实, 报告有概括、有分析、有实例, 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而且通俗易懂, 这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优良的作风。总之, 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这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 篇8

张 维: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保障人大依法履职 宁县人大常委会张维撰文说,中共甘肃省宁县委督促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为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一是用制度规范县委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中共宁县委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意见》,规范完善了县委加强对人大工作领导的规则和程序。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县委常委会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项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人大开展的专项审议、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人代会等重要工作,解决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先后批转县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报告7次。2011年6月,宁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司法、卫生、环保三个部门的工作报告,县委专题听取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汇报,并对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坚持重大事项征求县人大常委会意见。对涉及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宁县委在决策之前,通过召开常委会、常委(扩大)会、四大班子联席会等形式,征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切合县情实际。对重要干部的任免,县委都事先听取并征求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二是坚持联系协调人大工作。坚持县委副书记联系协调人大工作制度,通过参加或列席人大常委会例会,参与人大代表视察、专项工作调研和执法检查,走访联系代表,参加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等活动,了解人大工作开展情况,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人大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对全县经济社会运行和法律执行情况,要定期向人大报告;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事项,要主动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要认真办理。各乡镇党委也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把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不断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其他各部门也要支持人大及人大代表开展工作,尊重和保护人民代表的民主权利,主动为人大调研、视察等活动创造条件,虚心接受监督。三是保障代表活动经费,确保人大代表活动开展和人大工作环境改善。县政府积极落实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将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代表开展各项活动有足额的经费保障。对无固定收入的人大代表,参加代表活动和人代会,及时发给了误工补贴。四是合理交流,大胆使用县乡人大干部。在最近召开的宁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在会议闭幕式上讲话要求,今后,要将人大各专委会等同于县委、政府一级工作部门,同对待、同管理、同考核,文件发送、参加会议等也要一视同仁,县委对专委会各层面干部要拓宽入门、敞开出门、合理交流、大胆使用。在县委的重视支持下,县人大常委会增设了正科级建制的信访室,常委会工作机构达到“四委两室”。2010年以来,县委提拔使用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3名、调入干部2名,并选拔热爱人大工作、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干部担任乡镇人大主席,使乡镇人大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

胡凤玲:人大的威信要靠自身卓有成效的作为来树立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胡凤玲撰文说,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但不等于直接给了人大威信。要把人大的威信真正树立起来,还需要人大自身卓有成效的作为。首先要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更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最根本的政治方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的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工作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决定重大事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目的是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所采取的方式,都是从人大的职责出发,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求汇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决定,坚持做到与党委思路同心、政治同向、工作同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开展工作,使人大的各项工作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只有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按照党委的决策部署,把为人民服务的事做好了,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配合,才能树立人大的形象和威信。其次要代表民意。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见,人大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权组织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大的这一根本性质就决定了人大必须始终代表民意、始终为民谋利。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大代表组成的,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分子和中坚力量。他们最知群众情、最晓群众苦、最懂群众盼、最急群众需。因此,各级人大要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利用大量的时间、集中大量的精力,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经常深入基层联系走访代表,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呼声,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真实反映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代表和群众通过人大充分发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只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人大的形象和威信就能真正树立起来。再次要加强学习。当今,科技文化知识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无论做任何工作,要认识本质、抓住关键、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思想认识,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才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学习,作为监督“一府两院”的人大机关更要学习,而且要学得更广泛、更深刻、更透彻,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监督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实有效、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要深入调研。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说过:“沒有调查,就沒有发言权。”任何有见地的建议都来自基层一线、来自实践的最前沿,只有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到基层最生动的实践中去,才能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探索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大的监督一般都是事后监督。“一府两院”是党的政策的执行者,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比起人大来,“一府两院”对所做的工作更早接触、更早熟悉。因此,作为监督机关的人大要提出更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就必须更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更多地掌握实情、更广地了解民意、更深地研究问题、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人大的调查搞得不深入、问题研究得不透彻、建议提得不准确,所见的情况只是个别而不是全部,所列的问题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所提的建议只是重复而沒有创新,人大的工作就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添乱。长此以往,人大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降低。第五要破解难题。与“一府两院”相比,人大的工作任务相对较轻,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细致地研究一些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落实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和依据。因此,人大要本着“抓大事、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大事项中,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选择几件有影响力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度探究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很好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只要人大的意见建议能够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切准问题的要害,破解了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人大的工作成效就自然凸现出来,人大的形象和威信就会自然树立起来。

上一篇:有关于家乡的小河800字作文下一篇:生命的原生与本能的力量-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