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2024-09-12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共8篇)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1

2009-11-09

点击率: 8

5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江汉区民政局 余军平

2008年11月2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改善民生问题提升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指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改善民生,其中包括基本养老问题,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认真研究和探索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途径。现结合江汉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老龄化社会与家庭养老的矛盾

按照国际惯例统计一个国家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表明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根据江汉公安分局统计,对全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口进行分析比较,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区总人口数为456362人(不含水上公安分局人口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72885人,占总人口数的15.97%。从年龄段来看,其中,60-69岁有35464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48.65%;70-79岁有27234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37.36%;80-89岁有9090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4.72%;90-99岁有1051人、100岁以上有45人。而且59岁准老年人为25852人,占总人口数的5.66%。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江汉区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3000人左右;二是人口高龄化来势快,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迅速增加;三是老城区人口密集,老年人口多,比率高。

我国人口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据统计,1953年我国家庭平均人中为4.33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大体稳定在4.23-4.43人之间。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家庭意识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2005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目前,在城镇最典型的“421”模式家庭(一个孩子、夫妇两人、上面要赡养四位父母长辈)越来越普遍。再上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高负担,令现在不少的中青年人实在难以照顾周全。

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数众多的老年人如何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丞待解决的社会化问题,社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功能。

二、现行社会养老服务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例如江汉区社会养老服务的格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国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是1964年由政府投资兴办由区民政局管理,属于事业单位。1996年

以前福利院床位仅87张。1996年政府投资新建了三栋7层楼老年公寓,至2008年福利院在职员工181人,其中,定编人员37人、超编人员9人、合同聘用人员135人,入住老人465人,其中,供养“三无”、“孤寡”老人40人,代养老人425人,入住率100%。在财政补贴下收支平衡。2006年,区政府投入3770万元,扩建了一栋17层楼集养老、康复、娱乐于一体的公寓大楼,总面积15500平方米,新增床位377张。2008年又投入500万元对旧公寓楼进行维修改造,新老福利院共计床位842张。有利方面:区社会福利院是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管理规范、服务周到、托养老人收费合理,老年人入住的愿望高。不利方面:政府受财力和城区土地的限制,难于进一步扩大规模,满足不了老年人入院养老的需求。

(二)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

从1982年至2006年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8家,其中,街办3家、企业单位兴办2家、民营2家、社区居委会兴办1家,共有床位数479张。供养“三无”老人5人、代养老人364人,入住率76%。2007年至2008年,由于政府出台对社会兴办福利机构给予政策性补贴的错施,两年间新增民营社会福利机构7家,新增床位470张,代养老人256人,入住率54.47%。15家社会福利机构共有床位949张,员工200人。按政策给予新建福利机构每床位补贴1000元-1500元,对合格的福利机构中住满6个月以上床位,每床每月按100元(市、区财政1:1)的标准给予补贴,2008年共发放补贴金54.48万元,激发了社会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热情。有利方面:可大量利用社会人力和财力资源兴办福利机构,缓解政府兴办福利机构不足的矛盾,提供部分城市居民就业岗位。不利方面:由于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条件要求严,床位数起点较高,且大多数是租赁房屋和场地,成本较高,而收益相对较低,加上经营管理和服务难于达到代养老人的要求,至使入住率较低,制约了民营福利机构的扩大。

(三)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江汉区由政府购买服务的“三无”老人有36人、“独居”老人有23人。从今年5月起,还对“三无”老人服务费标准由原来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250元;对“独居”老人服务费标准由原来的每月150元提高到每月200元。同时,不但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覆盖面,将我区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在580元以下的独居老人纳入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并建立补贴标准逐年递增机制。全区已建有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97个,共有养老护理员352人,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800余人,已为525位老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利方面:能有效利用老年人自有住房条件和家庭环境提供养老,社会成本低,可因人而协商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利方面:由于护理员和服务员都是社区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并且服务员收取的服务费较低,积极性和责任心难于提高。特别是身患疾病的独居老人24小时需要人服务,而收入较低者,在现有居家养老政策条件下难于得到较好的服务。

三、提高社会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建设规范化的养老福利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有所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养老机构更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把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有计划地兴建社会福利机构。

1、长远规划。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分时期、分地段把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规划进去。在规划的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养老福机构。例如,开发居民住宅小区时,可根据开发商设计规划入住率,按该地区居民人口数量,确定一个标准建造福利机构。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投资,财政有计划地积累资金,从财政的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福利机构建设和福利机构补贴基金。二是民政

部门在主导的慈善机构中设立养老基金,解决养老机构发展的资金需要。三是利用开发商资金。四是招商引资。政府给予一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开发商兴建社会福利机构。

3、建立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建设资金是政府支出,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经营,或者对社会出租或出售经营。建设资金是开发商或者是招商引资支出,政府可通过与开发商协商,进行回购,也可由开发商按政策规定自主经营管理或者对社会出租或出售经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效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小型福利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2月转发国家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开办床位数。从现有兴办的民营福利机构来看,规模有大有小,有个人出资兴办,也有合伙出资兴办的,经营场地大多数是租私人住宅改造成福利院。由于面积小、房间有限,按现有兴办福利机构标准,难于达到要求,主要是受开办床位的限制。可在现有规定的30张床位基础上降低床位数到25-20张,能有效地促进民营福利机构的兴办。

2、确实落实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精神,确实落实社会福利机构用地、用电、用水、电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少福利机构营运成本。提高政策性兴办福利机构补贴标准和居家养老服务员生活标准,并建立递增补贴机制。同时,相关部门要协调解决民营福利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小规模企业一样融资和贷款问题,推动民营福利机构稳步扩大和发展。

3、建立民营福利机构等级考评机制。由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进行考核评定,以兴办规模、设施标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为基础建立考核标准,可设为每两年进行一次进级考评,通过考评进级提高政策性补贴标准,促进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正规有序地发展。

(三)加强行业技能教育培训,创新和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要求在逐步提高,不论是公办福利机构,还是民营福利机构,以及居家养老的服务工作,都面临着规范化、专业化、全方位的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1、大力培养服务人才。要充分得用现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阵地和师资力量,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的社会工作者和老年人服务队伍,核发职业证书,充实到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加强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国办福利机构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营运、服务等机制,为民营福利机构运作和居家养老服务起到指导性作用。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2

21世纪,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世人不争的事实。据联合国预测, 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 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 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会达到11.5%,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老龄化社会带来生理、心理等一系列需求变化, 如老年如何达到群体内部全面健康与老龄化社会的和谐,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价值以保障老年生活的尊严与价值。同时也包括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生活圈子狭小, 少有社交娱乐, 越来越多的老人孤独感增强。从受众需求层级角度看, 老年受众生活中的休闲时间较多, 对于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强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会自然过渡到更高层次发展的追求, 基于爱和归属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是老年人必然的精神依附。在大众媒介环境下, 这些需求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予以丰富的服务供应。

二、老年节目的媒体供应

当下针对老年受众的媒体供应还未形成规模。从媒介使用趋向来讲, 相比其他媒介老年受众对广播更为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广播传播的平民化特质, 不受文化程度因素的制约, 任何人皆可接受。再者就是广播媒介的便捷性特点, 晨练、聊天、家务都可以伴听。老年收听群体经历过广播的繁荣期, 对广播有一定的情感, 同时老年人有大量闲暇时间, 加上“视觉退化”等生理原因, 老年人会选择伴随性强的广播作为娱乐消遣的工具。节目内容上, 广播注重互动性、参与性, 采用有声读报、怀旧歌曲、养生建议、情感倾诉等方式, 通过受众与广播的交融互律动来扩大传播的社会效果。

虽然广播在老年群体中传播效果较好, 但从媒介总体来看, 对老年受众的需求关怀仍显不够。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统计, 我国目前拥有电视频道数量达到三千多个, 但“开办老年栏目、播放老年电视节目的电视频道不足2%, 每个频道每天播放的比较合适老年人观看的电视节目时间长度平均不到2小时”。虽然有专门的老年节目播出, 但能赢得收视率和口碑的节目也远未达到普遍的程度。面对白色浪潮, 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覆盖低, 精品少, 反映出电视媒体长期以来对老年受众重视不够, 定位不明确。

随着传统媒体在媒介版图中地位下滑, 老年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地位尤为弱势。移动互联时代到来, 新媒体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已习惯运用传统媒体的老年受众活动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 习惯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的人不断加入退休行列, 老年人在信息革命的参与度会增强。但现在新媒体为老龄化社会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老年受众现阶段精神需求服务的落脚点还是在传统媒体上。

三、老龄化社会的媒体应对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扩大, 媒介需肩负起老年受众群体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 完成老龄化社会转型的媒体应对变革。因此, 老年受众的媒体地位必须得到提升。而主要途径应是在媒体内容供应上更多为老年受众“量体裁衣”。

(一) 老年节目频道化

在大众传媒繁盛发展接近饱和的今天, “分众化”、“小众化”、“频道化”则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鉴于日益增长的老人群体和分众化的媒体传播趋势, 老年节目频道化是体现媒体对老年受众关怀的一个必然路径。相比于电视媒体, 广播则略微领先一步。在窄播趋势下, 电台会提供专门节目供应老年受众, 也有为老年广播设置的专业频率或准专业频率, 如江西台健康老年频率、长春电台少儿与老年广播等, 但数量较少, 影响力也不大。老年频道应该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分支, 首先, 专门化的频道会成为老年人融入社会、人生的新舞台, 也会成为社会了解和关心老年人的窗口, 体现出媒体的社会责任。其次, 频道化要求针对特定受众的特定生产要求, 也有利于媒介内容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再次, 对老年受众的分众化传播也会使媒介受惠于“银发经济”, 带来的巨大效益。

(二) 老年节目专业化

应该看到, 老年人忌大悲大喜并不是无悲无喜, 修身养性并非无欲无求。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 老年受众同样有情感、健康、颐养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因此, 媒体内容提供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等方面体现出专业化的操作, 通过丰富的节目以慰藉老年心理。步入高龄, 虽各方面生理机能退化, 但老年人思维能力不降反升, 理性思维能力更为纯粹。短平快的信息不能满足老年受众需求, 深度性才能与其精神希冀吻合。这就要求媒体通过专业策划, 提升老年受众关注度。提供内容丰富的专业操作和重点突出的专业策划, 老年受众才能从媒介中得到精神寄居。

总体上来说, 老龄化是当下国情, 针对老年受众的媒介供应不足是当代现实。庞大的老龄人口创造出巨大的消费市场, 而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新媒体等对老年群体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作为社会公器, 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发挥出信息传递、娱乐休闲、知识教育等基本功能, 为老年人获取外界新信息、进行精神交往服务, 以最大的敬意尊老敬老。

摘要:敬老爱老是我国的悠久传统, 老年人是人际社会情感所系, 也是社会宝贵财富。中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与妥善的应对社会老龄化现象是分不开的。老年人也是媒体的重要受众群体, 媒介产业健康发展, 并不只是取决于其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 也要看它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当前大众媒体, 对于社会老龄化的回应存在“真空”, 空白亟需填补。

关键词:老龄化,媒体,应对

参考文献

[1]党培.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J].改革与开放, 2010.

[2]徐晓红.低收入受众传媒生态失衡及其优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4) .

[3]张帅.媒介生态环境失衡的探析[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2009 (7) .

[4]周喆.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及应对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陈志峰.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夕阳红》节目的改版与定位[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6 (3) .

老龄化社会该如何应对 篇3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增长的老龄化趋势着实令人担忧。“明天谁来为我的养老买单”,诸多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被披露,更引发了公众深切的忧虑。近年来,各种悲观的论调充斥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传播媒体中,甚至显示出“关心则乱”的迹象:“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活着,钱没了”,“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不一而足。

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最重要的是在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上做好战略性的规划。如果能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适时改革经济体制和转变产业结构,适度调整社会政策和调节社会分配,顺利度过老龄化的高峰并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势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做得到的。

在当今世界上,“十亿级别”的大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的唯有中国。老龄化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当是缺乏劳动力。但在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50%左右,但绝对数还有7亿多。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足以支撑多大的经济规模?所以,首要的战略性决策,是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人力资源数量的减少。当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很重要,如果中国的经济届时能够建立在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基础上,度过老龄化高峰就有了经济上的保证,而老年人作为中国社会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然,在老龄化过程中,中国的劳动者群体会出现平均年龄逐渐偏大的趋势。因此,国外普遍采用、国内呼声渐高的一刀切的“推迟退休年龄”的对策不可取。因为这会使劳动者群体年龄更加偏大。同时,中国就业市场还有两个“特殊”现象,一是非正规就业占据了相当大比重,而且在年青人中更大。二是提前退休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企业和劳动者“合谋”的结果,一般而言他们是“双赢”的。

相应的对策,应该是使更多的年青人进入正规就业的行列,而把非正规就业的岗位让给中老年人,相应的制度安排就是退休时间实行“有约束的弹性化”。一方面,在正规的就业市场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确定其退休年龄的上限,另一方面,鼓励退休人员进入非正规就业市场。譬如鼓励退休的教授、医生入职乃至创办私立大学、私立医院(诊所),鼓励技术人员入职乃至创办私营企业;政府对此可给予税收优待。当然,对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单位也可以在“编外”续聘。这样做,可腾出“编制”,让年青人,尤其是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正规就业。

应该按量化的基本生活需求,确定基本养老金标准,但在退休金领取上也可以“弹性化”。譬如,如果选择50岁退休,则领取基本养老金标准的50%;60岁退休,可以领取80%;然后到70岁,可以领取100%;80岁及以上,则领取120—150%。

鼓励一般的退休职工进入服务行业,这本身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小保姆可换成大婶级别的,小保安则换成大叔级别的(会监控和报警就行),甚至空姐也可以换成“空嫂”。养老服务领域更是大有可为,为非亲非故的老人服务也许有障碍,为自家老人服务总可以的,由政府给他们发“社会工资”,这就可以解决养老服务的大问题。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对于老龄化,唯一的选择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将其妖魔化,吓唬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还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要做明白人,要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公众的担心,恐怕主要也在于此。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4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0日结束,主要数据已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即“未富先老”,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形成明显对比。因此,解决问题较发达国家也更为艰巨。

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人口的数量控制上,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类寿命大大延长。

这两个方面造成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因此,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主要从对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着手。

就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在于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过去的20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备率,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结构也将变成“上有老,而下无小”的非正常社会结构,这将会使发展中的社会陷入劳动力短缺的状况。特别是对于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国家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模式也有一定影响,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俗话说“老有所养”,而这“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从经济保障方面来说,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养老,老龄化的加剧,都将增加经济负担;从生活照料方面来看,老龄化的加剧,子女们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夫妻双方均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更会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重大影响。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须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虽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但还是以老年人口的规模及比重为主要衡量标准。因此,老龄化的加剧,会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增大,加重社会负担,使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加,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

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一样。老

龄化人口增加在对社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有着巨大的养老和社会保障建设需求,这也将创造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比如说老龄消费。无疑,老年人的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空间,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遇,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信贷、财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探索老龄产业发展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产生越来越多具有品牌号召力、社会影响力的养老服务机构。

四、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

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之一在于劳动力缺乏,所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密集型将不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加快经济转型,让经济增长方式从低劳动生产率转向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为应付老龄化社会提供充足的经济基础,以便我们用更少的劳动生产力支撑起更加庞大的老龄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面临着如今这种老龄化的社会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坚持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过去理解计划生育就是独生子女

政策,但是现在这个观点需要不断改变,少生并不是说“只生一个”,我们不仅要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要重视社会人口结构分布。

另外,我们要完善养老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防护体系,创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中国老年人口》2007年4月田雪原

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1990年曲海波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2月13日至2018年2月27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7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哈继铭: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 篇6

哈继铭 [ 2011-05-20 ]

老龄化将在2015年到来

2015年以后,中国老龄化问题会变得非常明显。

我国在解放初期是鼓励多生多育的。在1950年代、1960年代,乃至于1970年代的上半期,我国的出生率都很高。当时鼓励生育,部分原因是解放前中国经历了长期战争,解放后需要补充人口。因此,高出生率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约有20多年,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称之为“婴儿潮时期”。

在这之后,我国的人口政策出现了180度的转变,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一个。从197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我国的出生率都非常低。

人口政策的巨大转变,势必导致人口年龄结构也出现巨大转变。“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在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初之后进入了青年和中年阶段,因此劳动人口的比例很高,而且在持续上升。这个时期的人口结构是“橄榄型”:老人不多,婴儿也不多,而青壮年劳动人口占比非常高。在此之前的1950年代到1960年代,人口结构是一个“左三角型”:青少年和婴儿占比大,中年人口占比较少,老人占比更少。以后会逐渐演变为 “右三角型”:老人占比急剧上升,而青少年占比明显下降。这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结构。从“橄榄型”转变为“右三角型”的拐点,我们预测是在2015年。1950年代初出生的人到2015年前后进入了法定退休年龄。这标志着中国老龄化到来,数量指标是劳动人口占比达到峰值,接下来会急剧下滑。

现阶段已经显露出一些老龄化的迹象。例如,这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比显著提高。从一些社会和经济现象中,我们也能发现这样的迹象。例如,很多地区——不仅是沿海地区,也有内陆地区——都出现了民工荒或者说招工难,工资上涨压力大。这与十几二十年前形成了鲜明对照,那时中国是以劳动力价格长期低廉为特征的。

如果我们人口政策不变,2015年老龄化肯定会到来,而且会来得非常剧烈、非常迅猛。

人口结构转变的三个阶段

在“婴儿潮时期”,小孩子多,中老年人少,这时社会发展速度比较慢,也可能比较贫困,因为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家庭储蓄比较少,更没有剩余资金用来购买房地产、股票。储蓄率低的话,投资增长速度就比较慢。

在“橄榄型”的阶段,人口红利不断释放。夫妻都有工作,只须抚养一个孩子,家庭负担比较轻,社会抚养比也比较低;而劳动力非常充裕。所以,这时社会的储蓄率比较高,而且在持续上升。储蓄率上升,起初可能是以银行存款大幅度增加为表现

形式,这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金融业还不是很发达,购买耐用消费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蓄,因而银行存款不断膨胀。银行存款的膨胀,使资金较为充裕,利率水平比较低,因此投资增长速度加快。

并且,这个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年人更加不敢消费,因为他担心不能靠儿子养老,必须在工作期间攒钱。这个阶段还经历了国企改革,原来由国企提供的福利取消或者减少了,而国家和社会承担的福利尚未完善,这又增加了所谓谨慎性储蓄的愿望。

这多种情况导致资金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利润迅速增长,因而国家税收也快速增长。出口产品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再加上国内不敢消费,进口较少,导致外贸顺差不断上升,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经济现象。在人口结构的“橄榄形”阶段,国家经济增长处于鼎盛时期,这是人口红利集中释放带来的高增长、低通胀阶段。

随着金融信贷的改革和开放,更多的信贷工具涌现出来,例如房地产贷款等。这时,大家就不一定把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一些人会去购买房子。再加上房地产商品化,私人可以拥有房子,就促成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因此,储蓄表现为多种形式,除了银行存款之外,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价格因此被推高。当房价上涨时,人们会认为房地产是比存款更好的投资途径。这势必会造成房价大幅度上升。还有大量资金会进入资本市场,推高股价。如果仅以政策手段、行政方式抑制价格上涨,而不解决高储蓄率带来的资金过剩问题,资金又会流向其他领域,例如农产品、奢侈品、黄金等。总体而言,这个阶段是流动性非常充裕,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扬。

当人口结构变为“右三角型”时,社会储蓄率会下降,因为这时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他们的储蓄较少;而青壮年人口占比下降则导致劳动力供应紧张,因此,资金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会上扬。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放缓,可能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也会放缓,国家税收的增速也受到影响。同时,通货膨胀压力会比较大。与之前的高增长、低通胀相比,在人口结构“右三角形”时期,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慢一些,通货膨胀高一些”的现象。

这时社会进入小康或者是中产阶级较多的阶段。人们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之间会进行更为科学的选择,而不是像贫困时期那样一味追求发展。所以,对环保的要求会更高。各种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出口竞争力,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而消费会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进口增长速度会保持稳定。因此,外贸顺差会减少,汇率升值压力有所减轻,经济外部失衡会得以改善。

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也会出现一些新现象。前期大量购买房地产的中年、青年逐渐进入老龄阶段,他们对房地产的需求减弱。而下一代人的数量少于上一代,对房地产的需求也会比上一代少,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从父母那里继承房地产。这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房价有下降的压力。另外,因为储蓄率下降,银行存款增长速度下降,银行贷款的增长也会放缓,一些融资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市场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股权类、债权类,还是租赁,都会有比较强劲的需求。

这时经济增长的形态会改变。过去每年增长10%,这时会明显低于10%。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开始增大。通货膨胀不是由暂时性的因素造成。如果不加以治理,它可能变成常态,造成人们通胀预期上升,从而使得通胀很难控制。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当转变,适应新人口结构下的经济形态。可能人们会担忧,我们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持续低增长、高通胀的阶段?经济要硬着陆,通胀又很高,是不是会发生滞胀?我认为,应该是用较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治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防止经济大幅下降。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不是体现在投资方面,更多地是要要消除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应该是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包括保障房的建设,让人们放心消费。

另外,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时候,仅有需求管理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有供应方的政策,把供应曲线向外拉。也就是说,要通过制度上的改革和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会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在制度改革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应该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企业的规模效益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我们还可以寻找更多的方式,来向外推移供应曲线。这是治理低增长高通胀的有效方式。

人口老龄化肯定会到来,到那时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下降压力,我们如何应对?我们现在就要未雨绸缪,防止人口红利过度释放推高房价,防止今天大起明天大落。所以,现阶段就应当防止房价过度上涨。这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供应方面。政府已经在花大力气建设保障性住房。二是需求方面。可以采取一些价格型的手段,例如提高利率水平,这可以抑制房地产需求过度膨胀。根据黄金法则,经济增长和利率水平应该相一致,而我们现在的利率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前的利率水平也低于通货膨胀率。无论用负利率标准还是黄金法则来衡量,我国的利率水平都是过低的,完全有上升的空间。现在的一些政策,比如限购,也是在抑制需求,但这种方式行政色彩比较重,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有效,但不一定能够治理根本,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错配。

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无益于应对老龄化问题

有人提出,要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大家生两个甚至更多。但我认为,现阶段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并不能避免未来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当老龄化到来时,老人占比上升,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但小孩占比并没有上升。如果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就是老人的比例上升,青壮年的比例没有增加,而小孩的比例增加。在后一种情况下,社会抚养率上升得更快,不仅要负担老人,还要负担更多的孩子。这样的话,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大。以房地产为例,如果年轻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家庭负担并不重,他们会有相当的储蓄购买房地产;但如果他们有多个孩子,家庭负担很重,那就根本没有家庭储蓄,未来老年人抛售房产,年轻一代根本接不下来。

当然,这是从一个周期来看,如果看得更远一点,多看几个周期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认为,我们应当用其他方式缓解老龄化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考虑移民政策。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跟这个国家几乎没有移民有关。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老龄化

问题较轻,跟他们从其他国家移民有关。所以,当我们国家劳动力供应不足时,我们可以考虑从周边国家吸纳一些移民。

更重要的可能不是人口政策,而是如何用改革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改革红利体现在城市化方面。现阶段,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最终可能又回到家乡,因为他在城市没有社会保障,享受不了医疗、教育这些福利;他没有自己的房子。城里人1998年得到福利分房,如果将来想改善居住,把这个房子卖掉,至少可以把首付款搞定,而农民工没有支付首付款的能力,家乡的宅基地没有商品化,他不能把宅基地变卖筹得首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土地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土地改革会为未来的城镇化带来更大空间。户籍制度改革也能对推进城市化做出贡献。这些改革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而且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还有老生常谈的社会保障。现在政府在完善社保体系,但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政策。在养老保险方面,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是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部门的商业化养老保险也应该有很大发展空间。养老保险资金要实现保值增值,需要依托于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应该放在相当优先的议事日程中。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7

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从我国老年人口的现状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来看, 与世界其他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相比较, 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老年人口基数大。

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1950年占世界的20.34%, 2000年占世界的21.29%, 占亚洲的40%。预计到2050年, 我国的老年人口会增加到4.3亿以上, 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 占亚洲的35%, 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总和还多。

1.2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

从1980-1999年,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上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过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从1950-2000年, 预计世界老年人口增加144%, 而我国增加211%。从2000-2050年, 预计世界老年人口增加225%, 而我国增加240%。从1950-2050年的100年间, 世界上新增加的老年人口23%是来自我国。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人口平均寿命由60岁提高到70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7.4%增加到10%, 仅仅用了20年左右时间, 这是世界前所未有的。

1.3 老龄化地区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科技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人口发展控制的程度也不一致, 因此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有较大差异。1990年, 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89%, 在内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 有12个省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5个省市超过10%, 进入了老年型地区, 分别是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天津。

1.4 人口老龄化滞后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占64%,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11, 是已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的1/26。由于对急骤的人口老龄化到来疏于防范, 因此缺乏必要的思想、物质、组织等准备, 呈现出“先老后富”的局面。

总之,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 来势猛, 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有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并存在着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

2 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的规模大、速度快、不平衡和“未富先老”等特点,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中国面临的挑战或者说压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2004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 比2000年增加了65.5%, 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二是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 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 占基金收入的75.5%, 比上年增长31.6%, 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 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 中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比较明显。2005年, 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超过1600万人, 纯老年人家庭占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城市约为40.3%, 农村约为37.8%, 并在继续增加。加上老年人中的病残人口, 需要照料服务的数量是很大的, 而现有社会服务的发展相对滞后。

四是与城市相比, 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同时, 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 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 人口老龄化则凸显和加重了这些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3 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应对的措施

3.1 制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人口发展规划。

目前, 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3亿, 庞大的人口基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我们必须认真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保持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同时, 在农村的总和生育率不变的情况下, 适当提高城镇的总和生育率, 使城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二胎, 防止家庭结构“四、二、一”格局的出现, 减缓城镇的老龄化速度, 降低对老年人的供养系数。这既能控制人口增长, 又可以防止老龄化速度过快, 推进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2 大发展经济, 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极不协调。在2020年之前, 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将始终处在60%以上, 虽然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在提高, 但在劳动力的总量上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 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 大力发展经济, 使社会财富日益丰富起来, 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 为适应老龄化的高速发展和高龄社会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

3.3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安老体系。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应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 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照料服务体系、老龄政策法规体系, 使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4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提高老年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可以使一部分消费人口转化为生产人口, 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逐步提高退休年龄。b.鼓励低龄老人再就业。c.提倡健康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 不但可以促进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并且可以减少医疗开支, 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结束语

总之,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 养老、医疗、长期照料等问题是在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同步爆发的, 解决起来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 而且这些问题相互交错、相互影响, 在整体上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这是我国老龄问题的特殊性、紧迫性和尖锐性。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 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老龄化社会及其应对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高校 社会科学视角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15-04

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可以看出,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从 1982年的4991万人上升到 2013 年的13161万人,老年人口绝对数净增加了8170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 4.9%上升到 2013 年的9.7%。中国的老龄化具有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未富先老等特点。为了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在养老保障、老年医疗卫生保障、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建筑、老年交通、老年旅游、养老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提供管理、引导服务老年市场,这些政策、保障、管理和服务均离不开相关人才的配备,而人才就离不开教育的立体规划、精准设计、具体落实。本文查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各省最大一两所综合大学共60所,了解我国高校应对人口老龄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对策进行初步探索。

一、高校中与老龄化相关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现状

(一)我国处在建立老年学一级学科起步阶段。2003 年中国人民大学首先设立了老年学专业,将老年学专业归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并置于法学学科门类,标志着我国老年学专业二级学科地位的确立。我国老年学主要培养老年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多是在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老年医学等专业下发展的,特别是老年医学发展相对较快,主要培养方向有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老年卫生保健、老年医药、抗老防老临床研究、长寿调查与研究、老化的免疫改变等。尚没有设立独立的老年学一级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专科领域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快速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我国应该发展建立老年学一级学科,其依据是我国老年学已经有了成熟的四大分支学科,包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及老年社会学,随着国家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重视,高校还涌现了多学科渗透老年学研究的趋势,产生了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老年营养与食品、老年政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体育学、老龄政策、老年(老龄)产业等新的分支和研究领域,对应批量高校老年教材日益本土化,如《老年经济学》(王爱珠著)、《老年心理学》(肖健等著)等,初步为教学、科研和实际应用培养了一些高级老年专业人才,但远远滞后于井喷式老年市场的需求;1989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带动了各地各种涉老研究中心(所)纷纷成立,大量本土老龄研究专著不断呈现,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状况研究》等;涉老期刊已有22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出台,老年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综上所述,积极推进我国老年学一级学科的建立,更有利于涉老专业逐渐倾向于覆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形成系统性老龄化教育、研究、管理与服务。

(二)高端老年学社会人才培养稀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教育规划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至今尚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学教育体系。从查阅的60所综合型高校来看,12所(20%)大学开设了本科老年社会工作,13所(21.67%)大学招收老年社会相关的硕士,一共设立了21个方向,按一个方向收3个人一年也就63个硕士生,仅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老年社会相关的博士点,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有3个老年学博士生导师,而北京大学每年也只招几个博士生,每年的老年社会博士生是屈指可数的。而我国老龄工作的组织、制度和规划需要老龄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对老年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教育部门专门立项研究,构建完整的老年人才培养体系。高端的老年研究、管理和服务人才欠缺,既影响老年学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老年学科的前进,更没有满足老龄化市场的需求。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即已将老年学教育纳入正规课程,并设有老年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很值得我国高校借鉴。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开始在人口学专业下招收老年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三)实用型老年专业人才培养数量稀缺。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逐步加强老龄委建设与老年社会管理,不断出台政策、投入资金,鼓励建设和完善老年医院、老年病科、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等;有些私企也积极进入涉老产业,如建设营运养老产业、老年休闲房地产,开发老年医疗保健产品、交通器械,开展老年旅游业、养老保险业,参与老年文化娱乐及健身场地建设等,从而需要大量专业对口的各级、各层次老年管理人才、老年医疗保健护理康复人才、老年服务人才、老年产品研发人才,因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 21 世纪是一门有着广阔前景的朝阳专业。从调查的学校来看,明确提出老年产业与服务的高校仅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在60所综合高校中有12所高校本科阶段开设社会工作课程,8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研究方向。全国大约有200余所各类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招生和毕业的学生分别在万人以上。许多高校刚刚开设社会工作课程,这一新兴职业并没有受到社会的认可,每年被民政部录取成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本专业学生不足2%,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零。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硬搬国外相关学科、课程设置,没有形成本土化实用课程与教材,教师从大学学习到大学任教,毫无实际工作经验,没有对应实习基地锻炼,培养的学生出去工作找不到方向感;另外,初级老年市场给予新兴老年社会工作者待遇极低,对高级老年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怎样建立我国特色的老年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怎样编制实用教材,怎样建设第一代既有理论水平更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师资队伍,边实践边发展,逐步形成老年社会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系统,是值得高校、教育部统筹攻关研究、规划设计的。总的来说,目前办学层次低,多为中专或大专,本科层次的老年教育是一大空白;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率先在国内开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陆续有近20所学校开办了同类专业,但每家年招生人数一般不足100人,甚至低至20-30人。各高校并没有设置老年服务管理专业,这与我国养老服务队伍的专职人员数量需求1000万人存在巨大差距。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市场需求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教育部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管理与服务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

(四)高校老年研究方向重复多但涉及面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开设的老年学专业专业课设置有老年学概论、社会老年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社会保障、老年教育学、家庭老年学、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老年护理学、老龄工作管理、国外老年学研究新进展和比较老年学等。而其他学院设置的比较简单,老龄问题是复合性问题,既是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生态问题,从调查的60所高校来看,它们设置的专业主要包括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等分支学科,北京大学设立了老年健康学硕士方向,而老年伦理学、老年体育学、老年教育学、老年法学和老年哲学等专业都没有明确设立。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在人口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意义上,对人口老龄化进行多层面的剖析研究,已经成为涉及12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健康科学(老年服务)专业是澳大利亚唯一的一门把老年人服务管理与痴呆护理服务相结合学习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可以为各综合高校培养老年学专业教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做好教育铺垫。

(五)老年学人才实训基地稀缺。老年社会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我国目前尚无国家级的老年学人才培训基地,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专业实验室,社会学系应规划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与教研基地,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应注意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论相结合。这点我们可以向美国学习,更深切关心实际状况如何和价值偏离问题,注重社会学的应用,这种培养方式促使种种经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现场观察法、阅读法、交谈法、调查法,这些技术方法上的发展趋势恰好与统计学的迅速发展相吻合。这促使美国型的老年学迅速发展为一门经验的科学。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为老龄化问题实际管理、服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当然就很少建立老年学人才实训基地的规划,出现社会急需而高校拓展不够积极的现象。

二、对策

(一)重视教育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行先导作用。教育部应重视教育在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下先行先导作用,部署研究社会急需哪些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其层次、数量、区域分布,加强构建老龄社会下老年社会工作学院、老年学专业、老年学师资、老年实用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计划等的顶层设计,鼓励高校积极参与相关的老龄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老龄专项规划、老龄政策、老龄法律的制定,促进建设各老年专业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中职与继续教育完整配套教育体制,有目的地专项培养一系列的各老年社会专业的第一代优秀教师,专项资金吸纳一批一线老年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成为实训基地的第一代实习带教师资。在初步产出少量老年专门人才的基础上,及时对人才培养效果和缺陷进行研究评估,发现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老年社会工作各色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使培养的人才逐步适应并逐渐引领老年社会工作,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学一级学科。老年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老年生命运行规律的科学。由于国外老龄化出现较我国早,对老年学的研究比较深刻和全面。在国际上,老年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特定的研究视角,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群。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较迟但未富先老,问题更严峻,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我国自身的实际老龄化情况,形成中国特色的老年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老年学的本土化理论建构。老年学是一门跨学科性质的学科,单独对其研究起不到实效,应该走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道路,鼓励跨学科研究生的报考、培养,产生新研究领域、新研究方向和综合性人才。信息与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老年学学科也不断创新。近三十年来,中国学术界较为关注和思考的分支学科是老年经济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社会学和老年心理学四个方面。同时也应关注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如老年伦理学、老年体育学、老年教育学、老年法学、老年哲学、老年人才利用学、老年保险学、老年建筑学、老年志愿互助体系和老年用品开发等,特别是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病预防和诊治及康复、老年护理、老年社区服务等学科的完善,从注重基础理论建构到实用分支学科建设,确立老年学学科的独立性。建立我国老年学一级学科,有利于老龄产业发展,有利于老年学研究快速发展,高校积极参与老年学研究,必定促进老年学二级学科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三)策划培育我国老年工作优秀师资队伍。在我国快速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工作者需求日益增多,因而老年学二级学科快速分化形成,老年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高等院校60余所,形成了一支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参与老年教育的教师来自各行各业,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尤其是职业教育缺少经验丰富的老年专业教师。教育是关键,师资是根本,教师是高校的第一人力资源。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老年专业教育师资队伍已成当务之急。

由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来培养老年专业师资,质优但是数量太少,显然跟不上快速人口老龄化形势发展的需求。仅凭学校或教师个体半路出家而不经过系统专业培训,教师能力良莠不齐,照搬教材的多,有真知灼见的少,有实际应对能力的更少。因此,由教育部牵头,由某大学承办,开设为期半年到1年各二级学科“老年专业师资培训班”就显得非常必要。师资班进行系统老年专科理论学习、示范实践基地训练、科研方法强化、现代化教学技能演练、各国老年实务进展讨论及至开阔眼界到国外参观学习等。培养出来的师资必须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务实的角度去服务老龄化社会,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学习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趣味性及社会责任与担当。教师的成长不论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而言,还是对经验和经历而言,都应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进而教好学生。有了大批优秀老年专业人才服务社会,我国才能和谐发展,共享文化、经济繁荣的盛宴。

(四)发展服务老年市场为主的实用型教育。英国老年社会学教育非常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如实习在教育环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额,本科实习时间均规定为130天,在两年内完成,其分配方式为:第一年50天,第二年80天。我国老年学建设以来,学术界基本上都专注于老年学的基础理论建构,鲜有从实证角度去考察我国老年学的发展问题;注重从国外引进养老模式,忽视中国老年人对子女的养老的价值依恋;养老选址注意养老绿色环境、建筑安全细节的客观需要,却忽略了亲朋好友时时交流才能维系亲情友情的主观需要。真正做过养老服务业的人知道,养老服务需要护理技术,但学院式护理技能还远远不能胜任老年人专科护理,至少老年人生理、心理和安全需要有别于其他人群。我国还存在老年学理论研究与实际发展的不一致性,如此便无法指导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政策解决老年化问题。所以从纯粹理论研究转变为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是关键,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深入了解业界当前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行业部门对职业能力的特殊要求。规划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与教研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与当地实际工作者互相交流、切磋授课内容,学生参与当地老年社会工作的方式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训练技能。

中国老年产业刚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老年产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变化为指南。中国老年产业应当包括卫生健康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业、保险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教育产业、咨询服务业、其他特殊产业等十个方面。其跨学科人才,需要综合高等学校增加研究方向,边研究边实践,开拓更多选修课,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需要,带动老年产业的整体发展。

(五)破解涉老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高等院校60余所,但是每年培养的专科学历的毕业生不足3000人,且到养老机构的毕业生更少。由于职业稳定差、职业认同感差、职业环境差、职业回报率差,而工作强度大,职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缺乏职业晋升通道,造成养老专业毕业生流失率高,学生不愿报考养老专业,养老专业招生难成为普遍现象,养老机构后继乏人。如老年护理保险、老年意外保险、养老产业、老年医院、老年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老年社区护理、老年大学等涉老保障、服务、管理、教育均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关键就是老年保障容易亏损。涉老服务业属于低收入行业,存在社会急需但保险业不愿意做老人业务、高校教育不愿意设立涉老专业、职业教育涉老招生难及就业后被吐槽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经济价值市场导向问题。老年人群是向社会索取大于对社会贡献的特殊群体,而和谐发展是必须面对的共存法则,发达国家的解决办法是政府保底一部分、社区解决一部分、个人支付一部分、爱心捐助一部分。我国应该根据国情制定保底的部分,老年退休保障、老年医疗保险已经初步解决保底问题了,这里特别强调老年意外保险,其应该作为国家强制保险业务,普及认识老年人是最容易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群体,应解决涉老产业常常因为老人意外发生极端纠纷而后危及产业生存的瓶颈问题。其次,教育部应免除养老服务业学生的学费,吸引家庭困难的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并采取最低(下转第42页)(上接第17页)月薪制保障涉老工作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尝试建立年轻老人免费学习养老服务的机制,吸引他们参与养老行业,换取将来等值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王亚敏.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与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3]杜鹏.中国高校第一个老年学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培养老年学博士和硕士[J].人口研究,2003(3)

[4]贾书磊,何雪莹,何朝珠,等. 我国专业化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全科护理,2013(11B)

[5]王思斌.我们的社会需要怎样的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0-06-28

[6]吴水丽.香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J].社会福利,2007(1)

[7]孙颖心,张开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2)

[8]姜向群.我国高校建立老年学专业的重要意义[J].人口研究,2003(6)

[9]柳华盛.终身教育视域下城区老年教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以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

[10]张华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1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程德华.教师分类: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师资保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

上一篇:化工新材料下一篇:给男朋友甜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