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2024-09-11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共8篇)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1

【摘 要】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务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单位,2010年底,改革项目获批立项。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的各项保障机制,对高职院校未来如何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9年。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8所高职示范院校之一,2010年10月,国务院将学校《政企校联盟办学模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办学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各项保障机制,为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坚持“两要”的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坚持“不能超值地满足企业用户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两要”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用户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依托一汽,服务行业,全面培养适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探索“政府主导、校企共建、学校自励”办学体制

2009年学校由一汽集团移交给长春市政府管理,在理顺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政府主导、校企共建、学校自励”的办学体制,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

(三)形成“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办学特色

学校一直把国家、民族和企业的建设宏愿凝聚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博学笃志、建功立业”的校训、“永求领先”的核心价值观、“改善人生”的经营理念和“革新挖潜”的创造意识,以激励教师和学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职业教育特色。

二、建设校企合作培养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素质精良、技能超强“复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服务。不断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托企业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一)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教师水平

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通过与米其林及中德五家(宝马、奔驰、保时捷、大众、奥迪)SGAVE项目的合作,学习企业标准、生产工艺、管理模式、培训的方式方法,建立国际高端订单培养项目18个,促进了学校高水平国际化双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二)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做到“四个一”。为深入教学改革,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按学校要求教师需做到“四个一”,即到企业“结交一个以上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朋友;把握一套现场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熟悉一项生产现场现代化管理方法;提出一个结合企业实际教育学的改进方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教师提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三)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近年来,学校通过人才绿色通道等特殊政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专家,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技能融入教学,提高双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开展企业服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承担企业培训任务和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在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问题的同时,将企业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引入教学改革,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依托一汽集团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依托一汽集团具有我国汽车行业大量、高水平技术人员的资源优势,与一汽集团共享专家资源库,聘请李凯军等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融入教学内容,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对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培养做出具体规定。

三、建设系列化的开放性实训基地

学校校内实训基地32363平方米,建有理实一体化教室32823平方米,设备价值总数为7437万元。

(一)校内实训基地

1.自建工厂化特征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汽车装调、焊接等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实施车间式教学,班组化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要求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技能培养与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一体化,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养成一体化,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

2.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重视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为了实现毕业生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和培训企业员工的要求,也注重对学校实训基地的投入。根据一汽大众C6生产自动线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PLC与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和“智能检测实训室”。学校与一汽集团公司共同开发以模拟捷达轿车车门生产线的自动化实训室,由一汽集团公司出资200万,一汽大众赠送2台kuka机器人,由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安装、调试完成。根据米其林订单班的要求,米其林公司为学校投入200万元,合作开发了“米其林自动线实训室”。学校与一汽集团营销管理部共同建设了全功能、三位一体(营销、管理和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由一汽集团投资500万元,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

(二)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一汽集团行业优势,本着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理念,在自主企业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轿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设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从汽车设计、制造、整车装调、汽车后市场服务一条龙的汽车产业校外实训基地群,为企业高技术用工与学生就业实习之间的衔接形成了无缝对接。

一汽大众的发动机、变速器、总装、焊装、冲压、油漆六个训练基地全方位对我校学生开放,近三年来接受培训的学生人数就达4000多人次,选择在一汽大众就业人数达1600人,直接进入高技能岗位的实习学生500多人,这些学生在迅速成长,很多已经成为生产骨干。

【参考文献】

[1]姚志峰.高校都是个性含义、意义及实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2]陈妙娥.后喻文化视角下高校都是课堂教学语文的转变[J].江苏高教,2011,(5).作者简介:魏影(1979-―),女,吉林长春人,科研职教所所长助理,讲师,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2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名师培养的基石

首先,要多读书,让浩瀚的知识海洋来滋养和丰富自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想有更多的成就和作为,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教师就要读学术著作。在教师知识的大海里,教师所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名师的教育技巧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名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导致名师个人素质的提升,衬托着教科书的背景越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其次,要主动地提升专业技能,为出色完成工作奠定基础。学科专业功底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支撑教师职业的核心支柱。教师要有一缸水才能灌满学生一杯水。当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而且要能了解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并且能将本学科放在与邻近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考虑。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科专业功底,而且需要人文类学识、科技类学识、工具类学识、艺术类学识、劳技类学识等。当前如何整合资源、挖掘潜能、综合搞好教育教学与拥有学科专业功底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教育科学研究是名师成长的前提

教育科研提升了名师的职业素养和内涵,扩张了名师的个性表现力和个人影响力。系统的科学研究既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又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实践发展成理论,理论演绎成新的实践。如此,不仅能实现先进的理论与科学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又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名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又是教育科研的过程。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使教育科研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使这些学者型名师自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教科研是名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参加教科研的必要性在于:一是能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从而懂得教育规律,这是名师的理论功底。二是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教改信息,自觉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需要,这是名师的时代修养。三是明确教改的实质,更好地成为教改骨干,这是名师的成就所在。四是提高科研兴校的意识,改变自身的角色,这是名师成为研究型教育家的关键。教师参加教科研的做法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强调合作。

三、自我反思探索是名师发展的途径

名师应具有自我反思精神。要懂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把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经验进行交往的过程,并且能够从本身的教学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与评估,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善于反思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不断反思,否则,教了几十年的书,只不过是在机械重复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是勇于自我反思,主动回顾重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调整。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正因为勇于反思,名师在自我完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他们在不断加强各方面修养,因而也能够很快战胜困难,适应新的环境,执着坚定地追求人生的成功。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反思的重建,是教师个体发展的保障。通过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将面对真实的自己、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获得真实的自我更新。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9年。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8所高职示范院校之一,2010年10月,国务院将学校《政企校联盟办学模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办学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各项保障机制,为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坚持“两要”的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坚持“不能超值地满足企业用户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两要”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用户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依托一汽,服务行业,全面培养适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探索“政府主导、校企共建、学校自励”办学体制

2009年学校由一汽集团移交给长春市政府管理,在理顺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政府主导、校企共建、学校自励”的办学体制,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

(三)形成“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办学特色

学校一直把国家、民族和企业的建设宏愿凝聚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博学笃志、建功立业”的校训、“永求领先”的核心价值观、“改善人生”的经营理念和“革新挖潜”的创造意识,以激励教师和学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职业教育特色。

二、建设校企合作培养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素质精良、技能超强“复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服务。不断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托企业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一)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教师水平

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通过与米其林及中德五家(宝马、奔驰、保时捷、大众、奥迪)SGAVE项目的合作,学习企业标准、生产工艺、管理模式、培训的方式方法,建立国际高端订单培养项目18个,促进了学校高水平国际化双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二)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做到“四个一”。为深入教学改革,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按学校要求教师需做到“四个一”,即到企业“结交一个以上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朋友;把握一套现场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熟悉一项生产现场现代化管理方法;提出一个结合企业实际教育学的改进方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教师提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三)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近年来,学校通过人才绿色通道等特殊政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专家,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技術技能融入教学,提高双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开展企业服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承担企业培训任务和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在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问题的同时,将企业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引入教学改革,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依托一汽集团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依托一汽集团具有我国汽车行业大量、高水平技术人员的资源优势,与一汽集团共享专家资源库,聘请李凯军等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融入教学内容,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对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培养做出具体规定。

三、建设系列化的开放性实训基地

学校校内实训基地32363平方米,建有理实一体化教室32823平方米,设备价值总数为7437万元。

(一)校内实训基地

1.自建工厂化特征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汽车装调、焊接等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实施车间式教学,班组化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要求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技能培养与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一体化,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养成一体化,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

2.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重视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为了实现毕业生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和培训企业员工的要求,也注重对学校实训基地的投入。根据一汽大众C6生产自动线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PLC与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和“智能检测实训室”。学校与一汽集团公司共同开发以模拟捷达轿车车门生产线的自动化实训室,由一汽集团公司出资200万,一汽大众赠送2台kuka机器人,由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安装、调试完成。根据米其林订单班的要求,米其林公司为学校投入200万元,合作开发了“米其林自动线实训室”。学校与一汽集团营销管理部共同建设了全功能、三位一体(营销、管理和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由一汽集团投资500万元,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

(二)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一汽集团行业优势,本着服务、融合、精益、创新的理念,在自主企业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轿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设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从汽车设计、制造、整车装调、汽车后市场服务一条龙的汽车产业校外实训基地群,为企业高技术用工与学生就业实习之间的衔接形成了无缝对接。

一汽大众的发动机、变速器、总装、焊装、冲压、油漆六个训练基地全方位对我校学生开放,近三年来接受培训的学生人数就达4000多人次,选择在一汽大众就业人数达1600人,直接进入高技能岗位的实习学生500多人,这些学生在迅速成长,很多已经成为生产骨干。

【参考文献】

[1]姚志峰.高校都是个性含义、意义及实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

[2]陈妙娥.后喻文化视角下高校都是课堂教学语文的转变[J].江苏高教,2011,(5).

作者简介:魏影(1979-—),女,吉林长春人,科研职教所所长助理,讲师,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4

叶杏迟新杰

【摘要】当前,农村卫生诊治水平低下、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尤其是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加强农村卫生卫生人才队伍建议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考核与扶持“双管齐下”、构建新型医联体、运用“导师制”提升农村卫生人力素质、强化基层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深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等。

【关键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策略

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决定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实现效果。当前,农村卫生诊治水平低下、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尤其是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既加剧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形”,推动城市综合公立医院的“虹吸”效应,又严重阻碍了医改目标实现。

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要求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强硬件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就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基层卫生服务改革的突破口中。因此,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各级各有关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从当前医改方向和可操作层面探讨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建设长效机制的发展策略。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财力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匮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卫生院、城市医生任职交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享受特殊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卫生人员匮乏的状况,但一些体制机制仍制约着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农村卫生人力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人才引进难。新毕业生不想到乡镇医院工作,近4-5年能来个全日制本科生简直是个“宝”,来的几乎是3+2的 1

大专生,基础差,有的来了3-4年值不了班。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医院都位于乡镇区域,无论是地域还是待遇均无法对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晋升要求高、难度大,常常出现现人才跳槽、调动等人才流失现象。三是小专科专业人才不足。如眼科、耳鼻咽喉、皮肤科、口腔等,对于这些专科,基层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明显不够。四是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现在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大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常常由于工作过于繁重而无法按规定正常休息,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职工怨言很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工作想法颇多。

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农村卫生人员306.1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55万人,注册护士93.98万人,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人员数和注册护士人数分别为3.18人、1.32人和0.98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学历普遍偏低,中专学历占52.2%,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5.6%;职称构成方面,中级及以上仅占15.3%,初级占76.5%;医生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到10个病人,医院病床使用率仅为37%。

2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策略

2.1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考核与扶持“双管齐下”。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把基层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将农村卫生工作和卫生队伍建设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并组织“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制定包涵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诊治服务项目指标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动态客观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挂钩,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各级政府应制定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加快卫生人才资源开发,使卫生人才总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改善人才结构,提高医疗质量。对基层医院定向培养专业人员,在政策上及经济上向基层医院倾向,尤其在职务晋升中予以照顾,便于基层医院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2.2鼓励城市医院与农村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

目前,城市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人满为患,都在寻求扩张与发展,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又渴望提升医疗技术,如根据地理位置、学科发展、合作意愿等条件,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或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联盟,一方面三级综合医院可利用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同时医疗联盟的建立可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提供能进修深造和“双向流动”的机会,可稳定和吸引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2.3运用“导师制”提升农村卫生人力素质。

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各医疗卫生机构中都有一批德高望重、医技精湛的管理专家和医疗专家,他们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财富,建议建“中国医疗卫生专家导师库”,让基层医疗机构的院长、科主任、中青年医生与专家导师“双向选择”,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并将医生个人的成长、所在科室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与导师“绩效”挂钩,并给予导师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激励政策,促进“导师制”长效良性运转,实现通过一个人的成长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带动一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提升,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2.4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为解决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受所在医疗机构水平的限制问题,吸引并留住高学历医学生走进基层,建议由政府出资,凡在基层工作的本科以上医务人员,享有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全国重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3年系统培训的权利,培训期间依法享有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享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合同约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并与所在医院签定聘用合同,培训后在所在医院工作6—8年以上,逐渐培育一支高水平的基层医疗人才梯队。

2.5深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

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运行机制,把乡镇管理方式转为县管为主的体制,改革现行体制下的进人和用人机制,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能够真正参与到人才引进工作中去。同时,重视基层卫生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机制,改“任命式”为公开选拔机制,面向全市、全省、全国,向社会公开选拔,使具有领导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卫生法律法规的人才到领导岗位上来,带领卫生院科学发展。

作者:

[1]叶杏,264008,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91号。

[2]迟新杰,264003,烟台市卫生局,烟台市莱山区海韵路10号。

通信作者:

叶杏,女,1976年6月出生,公共卫生硕士,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宣传科副科长,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中级)。

工作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91号,邮编264008。

Email:820386483@qq.com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5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XXXX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社会英才而用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人才队伍,为打造XXXXX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适应新常态,坚持标准引进人才

XXX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人才管理责任制,采取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面向社会引进紧缺人才。一是依托招聘引进人才。充分运用公司员工推荐、校园招聘、网络招聘、人才交流会、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紧缺人才。仅2017年,XX引进各类人才XXX人,其中新招收高校毕业生XXX人,本科XXX人,大专XXX人。二是依托企业引进人才。XXXX充分发挥在人才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加大了人才投入力度,结合单位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紧缺实用人才。三是依托项目引进人才。重点围绕XXXX,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引才和聚才,做到在洽谈项目中洽谈人才,在考察项目中关注人才,并围绕项目建设需求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实现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的“双丰收”。XXX目前,XXX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XX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XX人,本科XXXX人。

二、营造新氛围,创造环境留住人才

根据XXX目标任务和“专业化经营、资本化运作、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战略所确定的重点工作,着力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一是建立实训基地。XXX等单位与疆内外院校进行合作,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及实行订单式培养,以更好地满足集团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XXX针对新招入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导师带徒”传帮带,及时传授技能和经验,帮助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公司的岗位需求。近年来通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每年考取各类执业资格的人数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三是创新育才方式。通过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XXX授课、作报告,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开展项目咨询、技术开发等活动,争取上级部门智力支持,以产业对接带动人才引进等措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作为,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足够的空间,也为XXX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关爱凝聚力量。XXX坚持“逢喜必贺、逢病必探、逢年必访、逢难必帮、逢恼必解”;坚持节日期间慰问优秀员工和困难员工;坚持每年为员工办几件实事。XXX各单位建立领导直接联系和定期走访人才的长效制度,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实际情况,倾听意见和建议。通过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感情投资,创造了留才好环境。

三、建立新机制,完善制度管好人才

XXX各单位不断调整完善用人、留人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热情。一是搭建成长平台。XX制定了《中层干部选拔聘用办法》《XXX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办法》,XXX等单位制定了《争先创优评选表彰办法》等激励机制,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懂经营、会管理,具备高级职称等资格的高端人才队伍。XXXX人,拥有一支知识密集型、管理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优化奖惩措施。制定了《人才流失处罚规定》《XXX员工内部流动(调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企业留住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坚持和完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依据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提拔、调整、低职高聘等手段,激活人才队伍。

四、展现新作为,着眼长远用好人才

XXX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重点在用好人才、用活人才上下功夫,注重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特点,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适宜的岗位上,让人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是用其所专提拔重用人才。对业务素质全面、群众基础较好、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有意让他在多岗位经受锻炼,适时提拔使用。同时,采取举办青年干部论坛或专题研讨班等方式,组织优秀人才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帮助优秀人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实践锻炼重用人才。通过下派到基层、上挂到上级机关、选派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参与XXX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督办跟办以及到“访惠聚”工作队锻炼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优秀人才的实践锻炼。加大优秀人才轮岗交流的力度,使他们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对参加实践锻炼的优秀人才,有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实行跟踪考核调度和期满考察制度;对在锻炼期间表现突出、能力水平提高较快或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及时推荐提拔使用。近三年来,XXXX。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牢牢把握人才集聚大举措,在大力实施《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落实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要求,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坚实的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大力激发用人主体和各类人才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注重制度创新。聚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人才制度的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在改革中释放制度新红利,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财富链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效率最优化和人才价值最大化,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扩大人才开放。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放眼全球、对标国际,深化人才开放与国际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厚植上海原创优势,全方位提升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

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力推进下放权力、放大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率先确立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二、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

(四)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深入推进中央和本市“千人计划”,完善上海地方“外专千人计划”,加强上海“千人计划”创业园建设,充分利用驻海外各类机构、社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加大对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外籍专家的引进力度。

优化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扩大申办范围。取消对申请人就业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限制,放宽居住时限要求,健全完善市场认定人才机制。对在本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的外籍人才,经工作单位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推动将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团队成员纳入直接申办永久居留证范围。

完善永久居留证申办途径,探索从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化衔接机制。对入选中央和本市“千人计划”等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政府向公安部推荐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对经本市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人才,可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申请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加注“人才”),工作满3年后,经工作单位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探索对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双自”地区)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或者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充分发挥R字签证(人才签证)政策作用,扩大R字签证申请范围。扩大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口岸和境内申请办理R字签证的范围,为其提供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对经上海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人才或者其他邀请单位出具证明属于高层次人才的,允许其在抵达口岸后申请R字签证,入境后按照规定办理居留许可;持其他签证来华的,入境后可申请变更为人才签证或者按照规定办理居留许可。

实施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政策。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双自”地区就业的外国留学生,经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或者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出具证明,可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在国内高校毕业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国留学生在上海创业,可申请有效期2年以内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其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按照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允许注册在“双自”地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聘用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来上海就业。探索非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国留学生在上海就业。

进一步简化来上海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手续。持有工作许可证明来上海工作的外国人,入境后可直接凭工作许可证明申请有效期1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向抵达口岸的签证机关申请Z字签证(工作签证),入境后按照规定办理相应期限的工作类居留许可。计划来上海投资或者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可凭投资证明或者创业计划、生活来源证明等,向抵达口岸的签证机关申请S2字签证(私人事务签证),入境后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制定实施港澳居民特殊人才及家属来上海定居政策。对已获得永久居留资格或者持有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签发相应期限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完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制度。根据不同条件适度延长B证有效期限,最高期限可到10年。对科技创新人才放宽申请条件,进一步发挥B证的引才、留才作用。持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可直接办理B 证。进一步提高持B证人员的市民待遇,持B证人员在本市购买的商品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可按照规定暂免征收房产税;子女在学龄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可按照规定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可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离开本市时可办理提取或者转移手续;工薪收入所得及创办企业(法人)合法利润所得可兑换成外汇汇至境外。

(五)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完善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籍、直接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才机制。重点引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引进重大科学工程、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高层次人才。

完善居住证积分政策。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市场认可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等,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

完善居住证转办户籍政策。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至5年;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2至5年。

优化人才户籍直接引进政策。对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在本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落户引进。

(六)健全人才引进的便利化服务机制。

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试点,建立一口受理机制,为外籍人才来沪工作提供更大便利。

对已连续在本市申办过2次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外国人,第3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时,可申请有效期为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探索将来沪外籍博士后纳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办范围,为境外高校在读外籍研究生受邀来沪实习提供出入境便利。

逐步建立海外人才网上预约申请、电子审批及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机制,提高办理效率,缩短永久居留证审批周期。

优化引进人才申请“社区公共户”审批流程,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先期审核、公安部门办理手续的工作机制。完善个人承诺、网上申请、网上备案的居住证签注和积分确认机制。

允许持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凭居民身份证在沪申请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赴港澳台定居除外),进一步为非上海户籍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

(七)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科研院所在海外建立科研机构,鼓励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并购、建立研发中心和高端孵化基地,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

吸引海外一流高校来上海开展合作办学,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学术论坛落户上海。争取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培养更多人才进入国际组织工作。

充分发挥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浦江创新论坛、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平台作用,组织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年、人才峰会、人才实训等活动,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创新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八)深化“双自联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

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平台,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为全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和服务先行先试平台。推动设立张江科技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试点建立“学科(人才)特区”,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

加快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科研管理改革等重点难点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推动重大前沿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多主体协同创新,充分激发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深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多层次离岸创业服务支持系统,探索创新离岸创业托管模式,为海外人才营造开放便利的创业营商环境。

(九)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保障高校、科研院所用人自主权,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引进人才到岗后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相关事项。深化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

(十)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在自主招生、教师评聘、经费使用等方面开展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创新。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学科,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建立本市高校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不低于同类型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增量部分向本市重点发展学科和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倾斜。建立本市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优化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特点。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深入推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落实创业贷款担保、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培训见习、税费减免、初创期创业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措施。

(十一)改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支持方式。

建立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健全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模式,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互融,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

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建立若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集中开展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专项培训。推动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高校、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联合建设工程师学院,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聚焦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深化首席技师制度,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培育工匠精神。

改革人才计划选拔机制,探索人才资助计划的社会化管理,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才发展计划的规划、政策研究、评估和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人才资助机制。调整完善全市人才计划,建立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建立人才计划备案制度,市财政部门根据备案情况安排资金。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资助信息申报平台,整合单位和个人申报、评审评估、资助奖励、社会监督等功能,避免重复资助和交叉资助。

(十二)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拔资助力度,“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向企业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优化博士后培养机构运作机制。推动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和企业科技创新“四平台”(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发展。通过政策、资金、人才、服务叠加,在高端人才发现、博士后人才培养、技术项目研发、院所与企业导师互聘、青年科研人才实践等方面,形成人才、项目、产品相互融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深入实施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鼓励支持研发能力强、产学研用结合成效显著的企业独立招收博士后。吸引国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沪从事博士后研究,扩大外籍博士后招生规模。

(十三)推进人才分类评价。

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支持用人单位自行探索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应用研究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注重创新创造业绩贡献,不将学历、论文论著等作为限制性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十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置条件,可由用人主体自主确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深化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职称直聘办法,完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直通车”。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政府部门建立职称评审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用人主体、行业组织等,引导建立由行业组织或者龙头企业牵头,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企业共同参与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并逐步与相关福利待遇脱钩。

(十五)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双向流动。

允许科研人员在岗或者离岗创业。完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岗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所得收入由个人、单位协商分配。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并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创业孵化期内(3至5年)返回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对担任职能部门处级以上(含处级)领导职务的,可在辞去领导职务后以科研人员身份离岗创业;创业孵化期内返回原单位的,单位按照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做好相应的岗位聘任工作。鼓励高校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依据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等有关政策和以现金出资方式,创办科技型企业并持有企业股权。

探索人才柔性双向流动。支持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才兼职。鼓励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并允许适当增加工资总量。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每年引导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教授向企业一线有序流动。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工程类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十六)促进人才向重点发展区域和基层一线流动。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深化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能级,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各区根据产业发展和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试验区,强化政策落地,优化人才服务。引导人才向本市重点发展产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和区域、基层、远郊流动。推进城乡人才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七)优化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管理方式。

完善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因公出国管理。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中的专家学者出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术访问和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执行国际学术组织履职任务等教学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单位和个人的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根据任务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出国开展上述活动应当持因公护照,特殊情况需持普通护照出国境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报批。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信息公开。

完善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兼职管理。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经批准可兼任与教学科研领域相关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等职务。根据工作需要,领导班子正职以外其他成员经批准可在本单位出资的企业或者参与合作举办的社会服务机构兼职;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经批准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担任编委或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兼职,兼职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科研院所领导班子成员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担任领导职务后,其兼职情况不再按照领导人员管理。高校、科研院所所属院系所及其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兼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所在单位自行管理。

优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高校、科研院所所属院系所及其内设机构负责人,探索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聘任的干部在任期内按照合同管理,通过合同进一步明确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十八)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

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者备案。

高校、科研院所与研发团队可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可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

探索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发明人或者发明团队之间,可通过约定方式,分享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权利和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以股份或者出资比例方式进行奖励。

(十九)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院所制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时,要按照规定充分听取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并在本单位公开相关制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其处置过程中直接费用后,其净收入的70%或者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收益分配事先有规定或者约定的,按照规定或者约定进行。研发团队收益具体分配方案,由团队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协商确定。

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是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除领导班子正职以外,可按照规定获得股权奖励,获得股权奖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不当利益。

落实高校对成果转移转化个人和团队的股权奖励登记。对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

(二十)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试点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者转让股权时纳税。

高校、科研院所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待取得分红或者转让股权、出资比例时,再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现金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探索按照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十一)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机制。

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协调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促进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国有技术无形资产可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和培育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机构和人才。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决策行为规范,完善工作制度和决策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价过程中,单位领导决策和实施过程合规,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未谋取非法利益的,不因后续价值变化追究决策责任。

(二十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

按照行业分类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建立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用人主体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引导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通过公开竞标获得的科研项目中用于人员的经费等收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等所需人员经费,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落实国有企业董事会选人用人权,推进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市场化进程。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拓宽国有企业科技人员晋升渠道,鼓励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给予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二十三)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探索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简化预算编制,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深化完善本市科研项目人员经费的相关政策,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差旅会议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强化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经费审计方式,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二十四)完善创新创业法治环境。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人才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轨道。

依法妥善处置科研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争议和矛盾,探索建立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国资、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工作沟通机制,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五)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将专利质押登记权下放至上海,简化质押融资流程,拓展质押业务。完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功能,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信托交易和证券化业务。

(二十六)拓宽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

逐步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支持个人和机构开展天使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鼓励天使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建议,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补偿比例和条件设定机制。

完善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天使资本的投贷联动模式,缓解人才创业初期融资难题。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担保、再担保等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促进大众创业。

支持保险机构通过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者与国内外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等方式,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创新保险产品,分散创业者创业风险。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外汇结汇、直接持有境外关联公司股权及离岸公司进行返程投资等有关审批手续。

发挥主板、创业板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场所功能,畅通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建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长期性、市场化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创业投资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加大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二十七)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人才摇篮。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吸引国际孵化器入驻上海。推进事业单位孵化器改造,鼓励国有孵化器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深化集中登记、一址多照等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三证合一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市场准入提供便利。进一步深化创业导师和创业学院建设,开展创业服务品牌活动。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加强对众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资助,加大政府购买创新创业服务力度。

增强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发展技术交易、经纪、投融资服务、技术评估等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完善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政策,培育扶持学会、研究会和民办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作用,鼓励行业组织发起组建行业研发机构。加强技术经纪人培育,发展技术经纪人行业组织,促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对创业团队和科技企业使用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仪器设备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创新,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深化上海国际人才网建设,打造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政策和生活服务信息综合门户网站。

(二十八)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破解人才阶段性住房难题。加大保障房配建、集中新建、代理经租等公租房筹措力度。规范优化外环内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房主要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租赁住房使用。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鼓励各区、产业园区和用人单位向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施租房补贴、购房贷款贴息等形式的人才住房资助。

优化海外人才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外语能力,在本市部分三甲医院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

扩大国际教育资源供给。在海外人才集中的区域,增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试点社会力量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便利。鼓励本市中小学为外籍人员子女随班就读创造更好条件。

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和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十九)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意识,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企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级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健全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完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部门“三定”方案。

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作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研修、专家休假、服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建言献策等活动,增强专家人才对党情、国情、社情、市情的了解,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积极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浓厚氛围。加强与组织工作、统战工作的联动,推进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吸纳,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增强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十)推动人才工作责任落实。

深入实施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涉及改革的相关政策、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将责任落实到位。

军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讨 篇7

在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时, 要严格按照胡锦涛主席关于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上, 突出建设重点, 加大创新力度, 全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切实以科学制度和有效机制保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发展。目前, 我军针对科技人才已建立四项基本制度和十几项配套制度;同时, 考评使用机制、培养提高机制、竞争择优机制、引进保留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也基本形成。这些政策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 涵盖了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 其特点构成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整体, 保证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但是, 对比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和管理制度, 我军又显得有所不足。需要通过借鉴学习, 并结合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 找出加快我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更好方法。

一、超前培养机制

对比现有科技人才的利用, 发达国家在超前培养方面有一整套的措施, 他们从基础教育入手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科技人才, 他们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国防科技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国防科技兴趣, 选拔其中的优秀者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军事技术领域学习、科研以及实习等。源源不断地为军队输送基础好、素质高的科技人才, 奠定了军队科技人才队伍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虽然, 我国也建有少年军校用于培养青少年的国防意识, 招收学生作为“后备”指挥官的动向也很活跃。但是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操作上, 都需要改进:一是部队在国防基础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缺乏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和长远眼光;二是政策宣传、思想教育不够到位的问题, 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介, 开辟专门网站等形式, 建立部队、高校、社会有机结合的宣传体系和机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三是拓宽选拔渠道, 选择一批教学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重点中小学, 协商建立军队科技人才生源基地, 既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苗子, 又强化广大青少年的国防意识, 扩大社会影响。例如军队某重点大学, 为确保优秀学生, 与全国近百家有名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将继续增加合作学校为大学推荐优秀学生。同时, 该大学还要求入学新生在假期回到母校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军队院校等等。

二、依托社会培养

我军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不断完善军队教育体系, 还积极采取措施, 通过各种渠道来保证军事科技人才的培养规模和科研能力, 如我军同地方院校合作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但是由于起步时间晚, 开展仅四、五年时间, 国防生毕业数量还没有形成规模, 部分领导机关对国防生培养工作停留在一般性业务工作的认识上, 缺乏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和长远眼光, 主动抓、合力抓的氛围不浓。地方高校由于所站的角度不一样, 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不积极, 在认识上还需要逐步深化和统一。因此, 我们要努力学习西方各国在军事科技人才培养, 尤其在运用社会资源培训军队科技人才的先进做法。

1、利用地方院校培养军队科技人才

利用地方教育资源, 可能是军队培养科技人才最理性和方便的手段。以美军为例, 美国防部在全国各地方院校中, 设有531个后备军官训练团, 专门为军队培养科技人才;同时, 美军对毕业后有志从事军事科技工作的地方大学生提供贷款和奖学金, 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为军队服务。

2、依托地方院校提高官兵学历

美军还通过函授和进修等形式在地方院校为科技人才获得新知识和新学历。美军积极与高等院校建立军人教育学院网络, 来提高官兵的教育水平。在操作上, 合作院校针对军队人才的特殊情况, 对军队科技人员采取许多便利政策。例如, 实行累计学分制, 通过把科技人员的军事技能训练折算成学分, 把获取的专业技能证书和工作经历折合成学时等手段帮助军队科技人员获得学历。

3、利用民间资源培训官兵专业技能

西方国家军队根据其商业合同惯例, 广泛利用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先进培训机构, 这一免费培训资源提高官兵的技能水平。这项措施在提高军队技术能力的同时, 也大大减小了军队教育的压力。

美军利用地方教育系统培养军队人才, 不但可以保证军队人才的充分补充, 而且可以减少军队的机构和人员, 节约大量经费。美军专家估算, 西点军校培养一名军官要花费20万美元, 而通过地方院校培养只需3-4万美元。

三、加强交流机制

对于科技人才来说, 人员的流动往往意味着知识的流动和信息的流动, 是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进行人才管理时, 要从长远的角度理性的去看待人才交流。通过人才交流, 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改善学缘结构, 促进人才在多种环境中经受锻炼, 是激发人才活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交流更是解决军队科技人才既少又缺的“相对短缺”现象, 尤其是高层次关键技术人才缺少的最好手段。美国学者库克 (Kuck) 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个人价值) 的角度, 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如图3.1所示的库克曲线, A~B段表示新环境的激励作用, 促使人才的创造价值快速成长;B-C为人才价值发挥峰值区, 这一峰值水平大约持续一年左右;C-D表示初哀期, 价值发挥开始下降, 持续时间约一年半;D-E表示哀减稳定期, 价值发挥持续下降并稳定一个固定值。如果不改变环境和上作内容, 价值发挥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为激发人才的价值, 应保持人员的合理流动。 (见图1)

1、正确认识交流

做好人才交流宣传工作, 阐明人才交流的定位, 明确人才交流的意义, 消除科技人才的思想误区正确对待交流工作。

2、加大交流程度

科技人才交流要不断的扩大范围, 不搞形式、正确对待, 真正做到锻炼人才、提高能力。一是要实现部队与科研单位之间、部队与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二是要跨地区、跨军兵种进行人才流动;三是要重点选拔技术精、潜力大、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交流。

3、做好交流保障

把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使用、奖惩全面挂钩。对在交流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科技人才要给予优先送学、立功和提前晋职晋衔等奖励;相反, 对抵触交流、破坏交流工作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四、完善考评机制

针对当前科技人才考评标准不够具体的问题, 建议从对象、内容以及运作等方面构建科学的考评标准体系, 制定工作业绩细化标准和评分细则。根据每个任职岗位的具体情况, 对科技人才的科技能力进行多层次量化考评, 逐一得出量化的数据, 并依照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 真实反映出科技人才的工作状况。同时, 要增加考评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力, 接受监督、公布考评结果。通过考评, 完成对科技人才的能力考核和岗位配置的调查。 (见图2)

科技人才考评要坚持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科技人才评价模式属于奖惩性评价, 虽然存在不少缺点, 但是只要正确运用, 适度把握, 基本可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改变考评方式把科技人才外出学习和考察调研等更多专业发展的机会等发展性评价考虑进去, 既关注结果, 更关注过程, 通过评价发现教员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 也可以对存在问题的科技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1、采取预防措施缩减考核误差

(1) 开展科学调研, 由于被考核者同事的自身素质、个人认识、与被考核者熟悉程度、职务高低等方面存在差异, 其反映的被考核者信息往往主观色彩较浓。所以要广泛, 科学的进行调研, 减小考核误差。

(2) 提高考核者素质。围绕提高考核准确性这个中心, 选择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参加考核上作。

(3) 严格考核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干部分别制定和他们的能级岗位趋于一致的考核标准, 提高考核的准确性。

(4) 改进考核方法, 首先要注意针对考核对象的特点, 尽可能多地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被考核者做出综合评判, 注意横行比较, 提高考核上作的科学化程度, 避免地给考核结果带来了误差。

2、运用统计方法校正考核数据

(1) 确定样本容量。考核中各种原始分值都是出自情况反映者之手, 反映情况的人越多, 考核结果越准确, 但费用也越多, 考核一般都是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选择费用最少的方案或在一定的费用开支条件下, 选择误差最小的方案。一般来说, 1000人以上单位抽样100人左右, 1000至200人的单位40人左右, 200人以下抽取25人左右。实践证明, 如果抽样人数少于25人, 样本不再呈常态分布。

(2) 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定量考核, 每一个情况反映者对关于被考核者的M项考核内容都打出了分值, 即这样一组数据, 如果共有N个人参加考核, 可得到N组数据。用数据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 求取第i项考核内容的修正分。

抓好反馈整改措施。把考核结果和反馈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核意见反馈后没有进行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的, 必须加强跟踪督查, 对基本称职的科技人才, 实行一段时间的诫勉期, 对诫勉期内无改进或又出现新问题的, 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五、改进激励机制

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上, 要针对科技人才的特殊身份, 参考地方的待遇水平和激励措施, 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采取一些有利于单位发展和人才保留、成长的灵活措施进一步激活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

1、提供优厚待遇

在科技人才交流社会化、市场化的今天, 在全军实行统一工资待遇制度前提下, 考虑在局部对军队科技人才采取按岗取酬、按业绩取酬的分配方式, 允许其科研和学术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使知识成为个人创业的重要资本。以外军为例, 瑞典军方为引进和保留科技人才, 对其实行高薪政策, 还对关键技术人才实行特别补助。美军为防止人才流失, 每隔几年就提高津贴标准或增加各种补贴, 例如对掌握特殊专业知识的人才每月提供150多美元的“职业津贴”, 对学习军队所需专业知识的人员每年给予大约1.2万美元的“签订合同奖金”等。

2、优化人才环境

部队是一个特殊性组织, 工资性支出的弹性不大, 对科技人才除了提高物质待遇外, 尤其应该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价值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内的人才环境, 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调动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六、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相应的法规,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规范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使其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在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下, 加强综合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完善管理策略, 改革科技人才工作, 加大总部统管力度, 提高科技人才的质量和队伍建设的质量;二是从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 加强各单位的协调合作, 发挥整体职能优势, 有效解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

军队科技人才的培养、交流、考评、待遇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将极大的提高科技人才管理的效率, 最大限度的调动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推动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摘要:为了促进军队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论文结合外军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 在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加强和完善军队科技人才的管理模式, 为加快我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于雷, 刘君.军事变革呼唤科技人才——外军重视装备技术人才培养[J].中国国防报2003.07.22

[2]、王宁亦, 郭晨.军队科技人才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3]、朱宏军.把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向新阶段[J].解放军报.2001.12.11

[4]、张煌.论中国特色军事人才成长之路[M].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1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篇8

一、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内涵

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是指对高级技能人才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是对技能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一种追加教育。通过继续教育,能促使高技能人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和行业发展形势,提升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国家对于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政策要求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人才强企”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指出,要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加强继续教育监管与评估。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高技能人才规划》)作为《人才规划纲要》六大专项配套规划中的两个,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专业技术人才规划》指出,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以建设专家服务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为基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其中,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基地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预计到2020年确定200家左右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2月,人社部批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等20个单位设立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高技能人才规划》指出,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其中,2015年年底前,建成40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到2020年年底前,全国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和其他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20年年底前,全国建成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关于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机制建设的思考

(一)企业要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1.明确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管理的职责分工。继续教育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与分级分类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总公司作为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继续教育工作。总公司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总公司制定继续教育规划,组织举办学术研讨、技术交流、新理论讲座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对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和具有1~2级职业资格技能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并协助总公司完成各项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2.实行周期学习制度。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按3~5年一个学习周期开展,每个学习周期内,按年份、分项目、分期次统筹安排学习内容,要求技能人员在一个学习周期内系统地学习相应专业(岗位)课程体系内的课程模块。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高技能人才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一个周期累计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3个月。

3.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和“菜单式”培训课程体系,对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设置合理的学分,实行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完成每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继续教育学分由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组成,一个学习周期内,对应技能人员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实行学时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高技能人才参加的培训班、研修班、进修班、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等均视为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可将其按参训学时设置学分值。通过学时学分积累与转换,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5.实行继续教育证书注册管理制度。对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进行证书注册管理,按学习周期安排,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者,予以续发继续教育证书并进行注册登记管理。

6.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档案,记录每年参加继续教育项目、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及学习考核情况,进行证书登记、审核、认定、核发、查询,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继续教育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管理。

(二)构建高技能人才能力素质模型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框架下,从战略层面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建立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其核心能力要求和专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目标,为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地开展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提供支撑。

构建能力素质模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人力资源开发工程,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工商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借助社会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同时,素质模型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应该随着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及科技水平进步而变化。

(三)完善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个人选修科目三类,专业科目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指导,深入挖掘各岗位能力需求,合理设置固定课程,设置体现专业岗位发展需要的前瞻性动态课程,形成以科技知识更新、管理机制创新、专业技能提升和个人职业发展为框架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四)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框架体系

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分析归纳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层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形成以工程师研修、技师进修为重点的培训项目框架,依据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每个培训项目针对培训对象急需提高的能力,形成“菜单式”和“模块化”培训课程,使培训项目由零散的岗位业务培训为主,转变成以员工素质提升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体系。每个培训项目在一个轮训周期内实施多期,每期培训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一个轮训周期内完成课程体系中对应的所有科目。

(五)完善实训设施

实训条件和设施对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建设先进的、与生产同步或超前的机器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建立虚拟工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先进实训环境,由培训机构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当于或超前于企业生产线设备的技术技能培训,一方面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可进行全方位的动手实践锻炼,提高员工的高技能水平。同时,设备厂家的机器设备也能得到推广,可节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成本,构建企业、设备厂家、培训机构三方互利互惠的多赢环境。

(六)丰富继续教育模式

高技能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以脱产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进修班作为主体形式,加之多种辅助形式,如到大师工作室进修,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接受远程教育,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方式等。

(七)完善继续教育的监督考核机制

构建有效激励、切实保障、合理流动的技术技能人才使用机制。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衔接,将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列为技术技能人才晋升职称的必要参考条件之一。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以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完善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激发技能人才岗位责任感和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技能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使用机制。

四、结语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应从制度上规范约束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以不同专业、不同工种培训对象为主线,以能力素质模型为依据,以课程体系为框架,以考核、聘任、有效激励为手段,以信息化和现代教育培训技术为依托,以提高高技能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企业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体系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培训上水平,从而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上一篇: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下一篇:永远记住那一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