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公开课教案

2024-06-01

三年语文公开课教案(共12篇)

三年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1

公开课教案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考题都是一句诗,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课件出示“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受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他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主考官一见之下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2.引导学生思考:主考官为什么一见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总结:是呀,蝴蝶绕蹄翻飞,恰恰暗示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引得蝴蝶前来凑热闹,含蓄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十分精妙。这位考生比别人多动了脑筋,才会如此的别出心裁,受到主考官的表扬。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有创意,就应该想别人没想到的。

3.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下列句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画师让三个徒弟____________,看谁____________。大徒弟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而三徒弟____________,却得到了画师的高度赞扬。

请学生按照句式的提示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主要让学生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 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课文哪一段是写这个问题的,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2.画师考的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学生自由读这段话,思考:根据这段话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话却点头称赞?)

3.学生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勾画出来。4.交流阅读感受,对比探究,重点感知三徒弟的画面。

(1)大徒弟画的什么?要读出多应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些字词看出多?指名答(板书:许许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3)三徒弟是怎样画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后提问:小徒弟画的多吗?哪里看出不多(板书:两只 一只 另一只)5.对比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更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画出更多的骆驼脚印。指名说。)6.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1)读一读画师的话,指名读,齐读。

(2)理解“若隐若现” 好像隐藏,又好像呈现。形容看不清。

用(虽然„„但„„)造句。

指名回答。

1、虽然雨很大,但是我还是会去上学。

2、虽然我考了一百分,但是我还是不能骄傲。

3、虽然我成绩不太好,但是我也不能自暴自弃。

4、虽然我生病了,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去上学。

(3)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画中那只若隐若现的骆驼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小徒弟的画)学生发言后再齐读画师的话。

(4)从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恍然大悟”。意思:一下子就过明白过来。恍然:

悟 :

他们悟到了什么?用“恍然大悟”造句。指名回答。

1.这道题目经老师一点拨,我顿时恍然大悟。2.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恍然大悟。

3.看了她的日记,我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个聋哑人

4.等到看清事物后,我恍然大悟,原来,那是一朵紫蔷薇啊!

(5)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却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才会得到师傅的赏识。

四、拓展练习。

1、你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吗?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2、回忆一下你学习过的课文,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充气雨衣等故事,学习他们都有哪些创新的经验。

五、练习。

1、词语接龙,看看自己能接多少。例:画师——师生——生活——活动

召集——集会——会场——场面——面粉„„ 得意——意见——见到——到底——底下„„ 神情——情分——分外——外头——头脑„„

2、照样子写词语。密密麻麻

大大小小

高高兴兴

弯弯曲曲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老老少少

前前后后

来来去去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板书设计

大徒弟: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二徒弟:许许多多

果然

三徒弟:两只

一只

另一只

有限

三年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2

一、导入

同学们,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 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 文题中“绿”指什么? (常春藤) 2. 题目为“囚绿记”,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请用两个字概括。 (寻绿 (1—4) 观绿 (5—7) 囚绿 (8—12) 放绿 (13) 怀绿 (14) ) 3. 作者囚绿后放绿, 放绿后又怀绿, 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 (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 学习囚绿 (8—12段) , 齐读, 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 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 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 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 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 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 (装饰, 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 这里移用, 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 依旧攀缘, 依旧舒放, 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 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变得柔绿, 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 变成娇弱, 好像病了的孩子。) (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 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向往光明, 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 体味作者的用意。 (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 学习 (1—6段) , 自由诵读, 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 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 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 是什么原因呢? 2. 为什么如此爱绿呢? 3. 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 4. 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 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 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注意重音, 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 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暗示作者境遇不佳, 他的生活缺乏绿色, 缺乏希望, 缺乏慰安, 缺乏快乐, 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 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 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齐读5—6段。

(三) 学习 (13—14段) , 老师范读, 完成下面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 (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 2.在绿枝条上, 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 (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3. 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 (自强不息向往自由向往光明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 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4. 作者怀念绿, 还怀念了什么? (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 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 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圣贤可以当之无愧。”1942年4月, 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 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 查封了书店, 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 亲自去巡捕房交涉, 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 敌宪问 :“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 “不赞成 !”敌人又问 :“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 年仅34岁。“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陆蠡, 一介书生, 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 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 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 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 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探讨:本文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 写作上是什么手法?我们所学哪些课文采用这种手法?学生自由讨论 (托物言志) 。

(五) 课堂迁移

《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篇3

【摘要】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关键词】公开课;教案;《囚绿记》;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对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早自习预习、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文题中“绿”指什么?(常春藤)2.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两个字概括。(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3.作者囚绿后放绿,放绿后又怀绿,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学习囚绿(8—12段),齐读,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装饰,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这里移用,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往光明,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体味作者的用意。(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学习(1—6段),自由诵读,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如此爱绿呢?3.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4.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注意重音,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暗示作者境遇不佳,他的生活缺乏绿色,缺乏希望,缺乏慰安,缺乏快乐,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齐读5—6段。

(三)学习(13—14段),老师范读,完成下面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在绿枝条上,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3.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自强不息 向往自由 向往光明 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4.作者怀念绿,还怀念了什么?(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圣贤可以当之无愧。”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陆蠡,一介书生,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探讨:本文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写作上是什么手法?我们所学哪些课文采用这种手法?学生自由讨论(托物言志)。

(五)课堂迁移

同学们,绿色到处都有,在生活中我们不是缺少绿色,而是缺少发现绿的眼睛,希望大家用眼睛去观赏,去体味,去感悟,让生命之绿、希望之绿、慰安之绿、快乐之绿充盈我们的生活。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学生自由讨论。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4

学段:初中 年级:初三 学科:语文 课题:文言文语法复习

一、时间:2011年4月14日上午

二、地点:胶州市第十一中学

三、授课教师:杨志亮

四、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运用语法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别并判断文言语段中的语法现象。

2、能力目标: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从而提高答题的目的性与准确性。

3、德育目标: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六、教学内容分析:语法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文言文语法的体系性不强,需要在大量日常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有所认识。文言语法内容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古今异义、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等内容。明确中考试题中隐含的语法因素并注意运用,可以帮助提高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准确答题。重点:文言句式、词语活用 难点:语法因素的识别与处理

七、教学对象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文言文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些词法、句法知识,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七八年级四册教材的复习,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梳理明确中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初步学会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

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原因是构成语言的要素语音、语汇、语法发生了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文言语法的变化做一些比较系统了解,希望对同学们提过阅读能力能有所帮助。

二、考题初探(青岛2010中考文言文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8.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C.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

(2)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2)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13.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

三、考点点击(考察什么)

1、词语解释(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文言语句翻译

5、文章内容理解

四、重点突破(识别与应用)

(一)词类活用:有些文言词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

有以下类型: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二)文言句式

1、文言文中有常见的特殊句式:

•倒装句(A、宾语前置句 B、介宾短语后置句 C、定语后置 D、主谓倒装)•判断句(A、用“„„者„„也”表示判断;B、用“为”、“乃”、“则”等词表示判断)•省略句(A.主语省略B.谓语省略C.宾语省略D.介词宾语省略E.介词省略)•被动句式

五、练习巩固

(一)词类活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识别词语活用并加以解释:

1、养豕,食肉,衣其皮。《史记•夏本纪》()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

3、然得而腊之以为饵()4.春风又绿江南岸。()5.非学无以广识。()6.尉果笞之 《陈涉世家》()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8.贼易之。()9.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10、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二)文言句式

识别下列文段划线的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贾十倍。”

2、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3、某鼠恶,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

4、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中特殊句式的语序。1.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8.开小门于大门之侧()9.赵急,请救于齐()

六、课堂小结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5

读懂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僻词语。

二、预习内容

(1)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孩子长到十八岁,为人父的杨子在文章中既有自己情感的流露,又对孩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那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又寄予了孩子什么希望呢?

(3)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那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3.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

探究二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 篇6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诵读、讨论、探究、点拨式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陆游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一生经历和爱国情怀导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二、赏析示例:《书愤》

1、整体感知、融入体验

(1)(看题目,明大意。)

先赏诗题,引导学生明白诗歌大意,弄懂感情基调。请一生初读,达到读准字音、读懂大意的境界。

(2)(看意象,明意境。)

重点介绍中间两联,颔联六意象连用,创雄壮豪迈之意境;颈联塑造自己壮志未酬、衰鬓先斑的爱国者形象。

(3)(看诗眼,明感情。)

自由讨论,分联探究,融入体验,分析概括。

补充诗眼的作用。答案可能丰富多彩,让学生课后探讨。老师概说。

哪一联最能体现作者的抑郁、悲愤之情?让学生用原文词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板书:愤——空自许(壮志未酬)、鬓先斑(英雄老迈)

然后进入自由讨论探究环节,时间三分钟。请学生探究这种抑郁、悲愤之情还在那些地方体现出来,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请一生融入体验,朗读该诗。

情感没有充分读出,引出“知人论世”法。

让学生知其人(看作者,明风格)和论其世(看注释,明缘由)。

请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情读此诗。

点评后老师做诵读示范。

2、把握内容主旨

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品味感情。

读得好,是因为解得妙,是因为不自觉地运用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

三、赏析指导

(一)先了解什么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法,再指出其作用。

(二)小结:“诗鉴五看五明”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关系。

四、自主赏析《蜀相》

(一)知人论世

(二)自主赏析四问——自由组合小组,讨论探究,畅所欲言,三分钟后每小组推举同学代表发言。

1、此诗颔联的诗眼是什么?

2、颈联中诸葛亮形象有何特点?

3、尾联的英雄指谁?有没有包括自己?

4、颈联尾联各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5、把握内容主旨

请同学们齐读此诗,不仅要音读,意读,更要情读,用声音来表达美。

五、总结

千秋诗圣惟子美,亘古男儿一放翁。倡导读其诗,品其文,怀其人!

六、作业

(一)课余熟读《书愤》,背诵《蜀相》。

(二)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

由语文公开课说开去 篇7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是由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所以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课堂上有可能涉及的每个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其次,多媒体的应用使得课堂的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教师仅仅扮演讲解员的角色,注意力常常放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上,这就使得原本应该由老师和学生扮演主体的课堂,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所操控,阻碍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另外,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但也有弊端,内容多,课堂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考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

所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更好地体现其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让多媒体课件牵着走。

二、课堂内容的安排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就是一堂优秀的课,第一步必须有一个好的导语,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但遗憾的是,许多公开课的导语往往显得牵强,不着边际,纯粹做做样子,成了一种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的华丽的形式。其实,每一堂公开课之前,学生大抵知道要讲的内容,所以实在不必再兜一个大大的圈子,有的时候,简单反而有一种独特的美,简洁明快的导入语也会让听者感觉耳目一新。

导入新课结束之后,第二步老师往往会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或自己读,或听老师,录音读,但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带着问题读,如果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就一定会被认为是外行。这是不符合我们平时的阅读习惯的,很难想象,每一次阅读都要带着问题,阅读将会变成多么累人的一件事情。当然,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让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开动脑筋。可这样就难以全面欣赏课文所带来的美感,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留意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就难免破坏文章的整体感,课文会被各种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且教师先入为主设计出的问题,往往会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把学生引入已设定好的圈子里,使得学生难以有别的见解,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读课文,从而失去了阅读的个性。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教师,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走向独立,发展自我。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课堂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变教法为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学习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引导学生自学,而不是以教参为权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而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解疑,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深度的挖掘

窦桂梅老师提出了“深度语文”的理念,反响甚大。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变得厚实、隽永,充满了文化气息。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突破,但是这“深度”是不是也应该有界限呢?

当下,为了追求深度,有些语文课被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这样的课堂往往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张扬人文性,其结果多数是知识点太浅,而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深究思想内容,过分注重思想意义的挖掘,议论过多,脱离文本,对于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一带而过。久而久之,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会慢慢变淡,语文也会丧失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深度不能脱离文本而单独存在,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注重情感的抒发,有的侧重思想的深度,还有的强调知识点的介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根据课文本身的侧重点决定课堂的深度,而不能一味地强调深度,让学生迷失了方向。

语文公开课现状刍议 篇8

一、语文公开课应该表现学生还是表现老师

当前,新课程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教学当然主要用来表现学生,老师的“教”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如果说要表现老师,主要不是指表现老师主宰课堂教学的居高临下的位置,而是用来表现老师是如何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表现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有效关注学生的。必须要明确的是,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表现是否成功,必须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真实自然的体现。

但是,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还是发现有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习惯于表现自己,这种自我表现或多或少地压制着学生的表现,使学生仍然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被动学习的身份并没有被改变。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公开课教学不仅不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载体,反而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

二、语文公开课应该完美无缺还是存在问题

一般来说,老师总是希望自己所上的公开课是完美无缺的,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堪称典范。事实上,任何一节公开课都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如果哪一位老师真的能上一节完美无缺的公开课,那么他的课便失去了研讨的价值。

笔者认为,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进行评课研讨的出发点。公开课教学中的成功之处确实能让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受到鼓舞,而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屬于个别老师的问题,往往更有属于老师们在教学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先进的教学观念、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这种碰撞中逐步渗透到老师们的思想中,从而促进老师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三、语文公开课应该展示平时的教学还是刻意雕饰

有一位老师,他平时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可这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原来他为了使课堂变得“热闹”些,用了完全不同于平时的教学方法,结果却适得其反。

每当有老师在上公开课过程中责怪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教学,我总是断定这样的老师平时从来就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过。老师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学,是旧观念的表现。对于语文课教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之,语文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必要的。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9

题:15一路花香

执教人:章祖银

执教时间:2012年11月13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挑水工说的一番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涵。

4、通过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2、出示句子:那只完好的水罐„„感到十分惭愧。

(1)指读这句话,说说这两只水罐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吗?从哪体现?(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3)指名说(4)师评议并小结

3、齐读挑水工和坏水罐之间的对话

(1)联系第三段,想想挑水工为什么让坏水罐看路边的话? 指名说说并评议

(2)从挑水工和坏水罐之间的对话,你体会到什么?师引导学生回答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齐读,明确这一段写了什么?

2、当破水罐再次感到伤心、愧疚之时,挑水工又是如何劝说的?

3、从“难道、只长在你这一边、早知道、利”等词的运用中说明了什么?

4、出示句子:如果没有你„„美丽的花朵呢?(1)这句话强调了什么?换成陈述句应怎么说?

(2)从这句话中你又看到破水罐有什么自身价值?

5、分角色读一读

(三)拓展

1、联系好、坏水罐的话和挑水工的话想想好、坏水罐都应怎么重新认识自己?

2、理解课题“一路花香”

三、总结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呢?

四、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一路花香

好水罐:骄傲自大

对自己了解不全面,偏于一面 坏水罐:惭愧、自卑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10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主题,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旅行可以让人们心胸开阔,生活丰富,意志坚强,理想崇高。

2、激发学生阅读游记的兴趣。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难点:掌握围绕一个主题,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表达的方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节与预设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师生畅谈)

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也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名人游历生涯的文章《壮哉,少年游》。

二、板书课题,齐读。

三、教师范读

听老师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四、学生自读,扫除生字障碍。

1、自己读,画出读不好、难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交流,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重点讲解“真挚”“撰著”“踏勘”“阅历”等词。

五、自学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

用心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在文章中,你对谁的游历生涯最感兴趣?走进文本,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儿感兴趣,再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自学探究,进行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预设

第3自然段:司马迁20岁时就到祖国各地旅行,为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自然段:徐霞客从青年时代起,三十多年从未停止过旅行,从而写下专著《徐霞客游记》。

第5自然段:白居易登山时写下精美诗句。

第6自然段:沈括游山解开心中疑惑。

3、小结

本文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论述了“壮哉,少年游”这一主题,从而说明了旅行可以让人们的心胸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意志更坚强,理想更崇高。

4、对于议论性文体的叙述方法适当作一说明。

五、拓展

中职语文公开课之断想 篇11

断想一:公开课“实话实说”离我们有多远

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导致语文公开课流于表面,甚至成为表演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职语文公开课距离实话实说有多远?反省自己多年教学生涯,并进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和学生交谈,逐渐理出一些头绪:其实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或是多了那么一点,导致中职语文公开课难以实现实话实说。

(一)先说“多了一点”。

由于缺乏对公开课的正确认识,一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多了一点展示,公开课前,每个教师都竭尽所能,到处搜集资料,制作教具和课件,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开课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整个课堂上充满了精妙绝伦的图片、清脆悦耳的音频、活灵活现的动画,充满了教师荡气回肠的演说、行云流水的书法。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几乎成了公开课的套路,结果是“课堂轰轰烈烈,课后空空洞洞”。

多了一点表演,上公开课之前,常常要上一堂或几堂模拟课。同样的内容要用几节课来演习,一切程序化、规范化,包括提几个问题,问题该怎样回答,应找谁回答,都预先设计,预作安排。一些执教者为了刻意体现对教学大纲的认识深度,课堂上多了点脱离实际的自主学习,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等等;多了点虚假的合作探究,问题不论难度,即使是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在形式上都做小组讨论,有时讨论尚未真正开始,已在教师催促下草草结束。

(二)再说“少了一点”。

语文公开课上,对文本深入探究少了一点,为了达到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教师对精彩语句、精美文段品读不到位,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体会不深,对所教内容整体把握不够,往往就课讲课,不能前后贯串,不能引领学生细细咀嚼文本精妙之处,甚至无法给出充足时间和安静环境来让学生仔细体会课文。

少了一点面对学生,为了使课堂教学程序流畅,教师大多是从自身教的方面考虑教学设计,其简单化质疑难以活跃学生身心,程序化教学过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心力交瘁,学生却收获寥寥。教师有时还故意避开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免学生不能及时回答而影响课堂进度。

这“多了一点”,如同天堑,难以征服;这“少了一点”,如同沟壑,不易跨越。这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这“多了一点”和“少了一点”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与“实话实说”之间的距离。中职语文公开课的实话实说因此而受到制约,但要补上这“少”的“点”,去除这“多”的“点”,决非易事,任重道远。

断想二:公开课核心在哪里

公开课讲究的是立足学生真实水平,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获取教改新思路和教学新成果。公开课不可能停滞于“热热闹闹,迷迷糊糊”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神话,那么如何才能在公开课上做到“实话实说”呢?笔者认为公开课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理解语文教育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自身教育教学基本功作为课堂支撑点,以教改新思路作为课堂关键点,真正以人为本,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自主参与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公开课则是课堂教学精华之体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论是传播知识、训练技能,还是培养能力、陶冶性情,都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诗意境界,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灵都淋漓尽致地得到张扬。这样公开课,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可见,公开课既是一种研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教师教改新思路,只有通过公开课的实践检验和同行的共同观摩,在检验、观摩、分析、探讨、修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践出较成功的教改新思路,从而将这一教改成果应用于常态教学中。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公开课就承担了检验教改新思路的重任。可见,教学改革最初实践于公开课堂,而最终推广于常态课堂。从这种意义上说,公开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评价公开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是否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更要看它是否运用教改新思路进行教学。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都知道,一堂好的公开课肯定要包含一些不确定性,作为公开课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不确定性是课堂精彩纷呈的亮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沟通的契机,是教学改革着力注重的突破口,具有独特教育价值。倘若公开课仅仅以常态课的形式呈现,满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知识层面的交流,满足于课堂效果的完美和课堂气氛的热烈,而脱离开教改思路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脱离开学生现实状况的需求和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

断想三: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语文公开课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它是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执教者是智慧型教师。公开课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任何追求个性的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智慧型教师。所谓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状态。提出这个目标的目的是期待唤醒所有教师的教育智慧。智慧无极限,智慧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没有客观标准,它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商”——智商和情商。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机智,又要具备熟练驾御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要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既要尊重学生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一个智慧型教师,必然对教育内涵有独到洞察,必然对教育实践有独特方法,也必然能使公开课达到“实话实说”之境界。

执教者是思考型教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公开课执教者不能按部就班按照教材安排,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积极主动思考。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每一部分知识?思考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思考课堂关键点是什么?思考课堂所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素质的提高?公开课需要教师思考的地方有很多,通过反思,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教学思考越来越受到关注,“思考着往前走”,正是教改期间专业型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每一节公开课都能使“多了一点”的东西少一点,使“少了一点”的东西多一点,贯穿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乐意向着不确定性开放,使课堂成为教改新思路的“实验田”,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那么中职语文公开课一定会在新一轮教改和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实践中发挥大功率动力引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俊宇.对公开课的审视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7,(12).

[2]周一贯.公开课:坚守“家常课”的优良品格[J].语文教学通讯,2007,(30).

[3]张汉琴.公开课上老师迷失了自己[J].中国教育学刊,2007,(7).

[4]金坤荣.为公开课鸣不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7).

[5]钱雯雯.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篇12

一.教育叙事:听评一堂公开课的别样视角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 很多的研究错位于为理论本身而存在。为避免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论语言所修饰、遮盖, 本文选取了高度符合教育教学联系生活实践要求的教育叙事研究视角来看待一堂语文公开课。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叙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 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这对关注差异个体是非常有用的。面对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个体, 我在课堂观察中采用了积极学科情感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选取实例从“课堂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观察, 以时间为单位, 记录教师的教学流程, 重点记录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表现, 并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同表现进行赋值, 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处在高学科情感水平。

为了弥补研究者与叙事的割裂, 我以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教师 (以下简称赵老师) 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作为研究对象, 与赵老师一起立足于语文公开课生成的现实场景, 努力做到真实记录、深入了解, 从而探索本节语文公开课向现实教学实践回归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

二.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故事

2013年12月11日9:00, 武汉某中学多功能演奏厅, 赵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盛宴。参与听课的有赵老师的学生、各校优秀教师和华师学科教育 (语文) 专业学生。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是《“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系列学案》中“研讨交流”的上篇。一共涉及四篇卡夫卡的文章: 《骑桶者》《变形记》《饥饿艺术家》与《乡村医生》。系列学案分别为:学案一、阅读“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资料;学案二、信息整合与文本研读;学案三、确定选题, 搜集资料;学案四、研讨交流。这节课, 赵老师尝试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结合起来, 力图做到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 教会学生探索的本事。

1.课堂主角的个体表现

公开课上, 赵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 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制将同学分为六个小组, 课堂展示了前三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研讨话题是卡夫卡小说中的象征。由第一组第一个学生做提纲式发言, 其他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篇卡夫卡文章中的象征进一步发言。

在九点十分到九点十七分, 我观察了第一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A) 。

在短短七分钟里, 学生A一共做了六十个小动作, 课堂中多处于完成任务状态,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所学内容, 长时间的处于较低学科情感水平。

在九点十八分到九点二十五分, 我观察了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B) 的行为。

学生B在这七分钟里也是长时间的小动作不断, 观察时抵制状态稍向冲突状态转化,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课堂, 学科情感水平低。在九点五十二分, 学生B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 其动作是:站起来, 左右摇头, 双手胡乱的翻课本, 双手向下扯衣服, 坐下。可见学生B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低学科情感水平, 且没有明显好转。

2.课后交谈、反思与点评。2013年12月11日10:20, 在多功能演奏厅走廊, 笔者与两位可爱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学生C和D告诉笔者, 这节公开课展现的是赵老师的教学常态, 有个性的赵老师对于喜欢的文章会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指导学生做专题研究, 对于不重要的就干脆不讲, 而她们所在的理科重点班也会在语文科目上拿到全年级第一。学生表示对赵老师导学案形式下的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从陌生到享受是存在一个过程的, 赵老师有意识的训练, 小组合作中个人任务明确制都让她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经过短暂休息后, 大家对刚刚的语文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是赵老师做了课后反思。他将这节课定位于展示课, 目的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将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相结合。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但赵老师也坦言其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然后是一位特级教师做了主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赵老师这节课的不可多得, 对赵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课堂极强的把握调控能力表示了赞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探究学习在公开课里得到了整体高效的体现, 其作为一个展示性质的课是成功的。但他也认为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 一堂高水平的课, 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 老师获得经验, 我们获得方法的三赢。

三.公开课的实践转向:教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可能路径

公开课可以帮助老师获得能力上的锻炼、高质量的教学示范、宝贵的研究素材等等, 这是它虽然饱受争议却一直没有消亡泯灭的重要原因。经过对这堂“讲形式”、“可回归”、“有效果”的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抢镜的形式。这是一堂讲形式的公开课, 但也不能把它简单归为表演作秀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都能自信、从容、准确、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内容也非常精彩。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即兴追问, 展示了其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机智。但导学案在这节课上是限制了赵老师的, 面对学生还需深加工地回答, 赵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引导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功能。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课堂, 传授知识都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法摘下知识朦胧面纱的课堂, 是再华丽的形式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让学生局限于自主学习的有限所得, 而无法激励帮助学生敢于擅于质疑解惑, 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个性的回归。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大家也已经理解、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重要意义, 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回归的有效策略。通过与公开课学生的直接对话可知公开课所展现的就是赵老师平时的教学常态。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堂、课本、学科的内外等多个维度, 而且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梳理模式, 力图教给学生探索的本事。但考虑到学习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回归与推广是有条件的, 是个性而非共性的, 是长期而非即时的。只有面对与本堂公开课情况相似的学生, 这堂公开课才具有回归生活现实、实现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打折的效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检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可反应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 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在学习中启发思维, 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学生A与B在课堂上长时间地小动作不断, 学科情感水平低下, 学习积极性差, 学生B更是在被提问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赵老师开展此类专题研究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何为合作学习, 不是单纯的分组, 小组讨论, 各自完成, 课堂分享。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那么探究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 《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3]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M], 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版。

上一篇:音乐感言生活语录下一篇:跨境电商实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