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工作总结

2024-06-17

农业信息工作总结(通用9篇)

农业信息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在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的具体指导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局系统广大信息工作者,克服了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通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级交办的农业信息工作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我局党委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今年我局专门成立了“仙桃市农业局农业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颜泽灿任组长,副局长王彦舟任副组长,市场信息与对外合作科科长及市直所有事业单位信息责任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市场信息与对外合作科,信息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了强化信息工作的责任,局党委将农业信息工作纳入了各单位一把手年终考核的内容,并分别与局直各事业单位和镇办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信息责任人签订了工作责任状。

二、建章建制,实行制度化管理。为了确保我局农业信息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制定了仙桃市农业局“十五”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做到信息体系建设按步就班,有的放矢,不走弯路;二是与所属各单位信息责任人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强化对信息工作队伍的管理;三是制定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范化管理办法,保证信息来源和发布畅通,从而提高信息的实效性。

三、狠抓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党委十分重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特别是今年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工作,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市有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镇办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村有农村信息员的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以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为中心,网络城区*个涉农部门、*个产业化龙头企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局所属*个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市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二是在杨林尾、毛嘴、胡场、郭河、彭场等*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网络了所在乡镇的农业“五站”、所有中介组织及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村级在种养殖大户、农业经纪人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目前全市村级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名。

四、加强信息队伍建设。我们在发展壮大信息队伍的同时,更加注重信息员素质的提高。在此,今年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举办了信息员队伍培训班。我们从上到下先后举办了三期信息员培训班,共培训信息员*多人,培训的内容涉及信息采集、信息发布、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专业知识。二是开展了信息员工作交流活动。十一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次全市农业信息员信息工作交流座谈会,请信息工作出色的信息员在会上介绍经验,通过典型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信息工作的开展。三是建立了信息员档案,加强规范管理。对全市每一个信息员自然情况和信息工作开展情况,我们都进行登记造册,由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集中管理,使农村信息员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五、创新信息服务方式。为切实为“三农”搞好农业信息服务,今年我们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多途径地开辟信息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信息服务。一是开通仙桃农业信息网,开展网上信息服务。仙桃农业信息网于今年*月中旬开通,开通近半年来,网站访问量达*人(次)。二是举办农业信息专栏。今年,我局继续在市电视台、市报社分别开辟了农业信息之窗专栏,累计发布各类农业信息*多篇、共*万多字。同时,所建立的五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均在各镇的电视差转台开辟了农业信息专栏,在各自所辖的村开设了信息公告栏,转载市级发布的各类农业信息。三是印发信息资料。全市信息资料以市农业局主办的《农业信息》和《仙桃植保》两个刊物为主,信息刊物由市级统一编辑、印刷,然后由市、镇、村三级信息工作人员逐级发行,直至到村到户。今年,全市印发《农业信息》*期、共*万多份,印发《仙桃植保》*期、共*多万份。四是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我市现有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多个,中介组织走南闯北,深购远销,在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同时,还能大量的双向传递各类信息,因此,我们积极动员各类中介组织成为我们的网员单位,在中介组织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同时各乡镇办农业信息服务站主动与中介组织联合开展各类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和组织农产品网上销售等工作。

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是引导产销,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否则,就会误导“三农”。因此,今年我们在信息服务中十分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切实为“三农”搞好信息服务。一是引导农民调整结构。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渔北牧中蔬菜”的农业发展思路,依此我们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农产品市场动态和价格行情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上,侧重于蔬菜、畜牧和水产品,促进了畜牧、水产和蔬菜生产的发展。二是引导农产品销售。今年*月份,我们组织部分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参加了全省农产品产销衔接会,签订农产品产销合同*份。仙桃农业信息网开通后,我们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尤其是*月份,我们组织全市*多个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全省农产品网上展销会。这对引导农民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引导农民推新技术。今年,我们在《农业信息之窗》和《仙桃市农业信息网》上,向全市农民发布了《关于*年主要农作物推广品种的公告》和《关于*年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的公告》,较好地引导了农民推广应用优质优良品种,实现增产增收。四是为领导决策服务。今年,我们在搞好调查统计向省厅上报各项农业数据的基础上,还为全市各级领导提供了可靠的各项农业数据。特别是我们在收集部分乡镇引进大雁鹅养殖成功的典型后,通过因特网查找了大量的有关鹅养殖的信息资料,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发展大雁鹅产业可行性报告,为市领导决策我市大力发展鹅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业信息工作总结 篇2

2016年3月24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2期培训班上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要求加强农业市场与信息化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稳步扩大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范围。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快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没。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注重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四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

大安市农业局农业信息工作显成效 篇3

经过几年的努力,依托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提供的虚拟主机服务建立的吉林农网二级虚拟动态网站—大安农网,达到了“五个一”的标准(有一套设备,有一条电话专线,有1~2名专兼职人员,有一套组织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构筑了大安市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上联省、市农业信息网,下联全市18个乡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的农业信息网络。上半年在大安农网上发布农业要闻、农技推广、综合分析及各类农产品信息1000多条,有效地为农民朋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品销售参考。

大安市始终把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摆在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一件大事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在全市18个乡镇农经站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占乡镇总数的100%;在223个行政村设立了信息服务点,占行政村总数的100%。建立健全了市、乡两级网络管理机构,把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了乡(镇)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大安市以乡(镇)站所为依托,在全市各乡(镇)的农业站、农经站、畜牧站及企业、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中发展了301名信息员,并加强信息员的培训工作,采取租赁网吧、指定信息中心人员包保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半年来共举办信息员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每名信息员都能熟练地上网,为有效开展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市有平台,乡有服务站,村有信息员”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面向广大农村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服务活动。

为全力解决信息“一公里”问题,大安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通过各乡(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在各村的村务公开栏中设立信息专栏,发布零公里信息,既解决了信息入村问题,又提高了信息的反馈和传播速度。二是在通往各村的主要交通要道处设立供求信息板,将信息在信息板上张贴,农民也可以将自己所需的信息写在信息板上,再由各乡(镇)的信息员通过服务站把农户所需的供求信息以信息简报的形式反馈到信息板中或发布在“一站通”上,农户可以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方便了群众。三是利用媒体发布。充分利用网上农业信息量大的优势,精选信息并通过在媒体(电视、广播、报刊等)开辟的专版、专栏、专题等向基层和广大农民发布。为46名农村经济人和18个农村信息服务站注册应用了“一站通”,实现了信息的一站上载、多站发布。为种植、养殖户在“一站通”上发布供求信息近200余条,可促成销售农副产品30多种,交易量达50万公斤,成交额达200万元。广大农民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改变了当地商贩压等、压价左右市场价格的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4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依照“扎实推进,逐步完善,发挥职能,有效服务”的原则,不断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注重充实信息员队伍,初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宣传政策、传输技术、传播信息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一、主要建设成效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我局先后购买了设备、配备了专职人员,以“北京农信通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单位,建起了“内乡县农业信息网站”,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电话,并与移动公司结合,在全县建起乡镇信息服务站12个,培训基层信息员50多人,培训农村生产经营大户100多人,健全了服务机制,充实了人员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内乡农业局党委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成立了农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内乡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建立目标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创新机制。为更好发挥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果,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一是以“内乡农业信息网站”为依托,以“三农政策”、新技术、新成果和农业农村典型经验为重点,定期制作网页,发布实时动态信息,不断强化网站互动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上连省市业务网站,下连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二是及时编发农业信息,结合农时季节,围绕生产实际,以宣传好经验、好典型,推介新成果、新品种为重点,年编发各类《内乡农业信息》50余期,编印各类技术手册、宣传页、技术明白卡30万余份,加快各类现代农业信息传递,适时服务农业生产,受到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三是与气象和移动通信部门联合,根据不同季节,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及时向全县农民朋友发布良种、化肥、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价格及气象信息。四是充分发挥“12316”服务热线功能,实行专家技术科技人员坐席接听,及时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相关咨询服务,架起专家与群众、技术与生产、产品与市场的“惠农桥”。

(三)强化队伍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的根本在于服务“三农”,服务水平高低,取决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为此,经局党委研究,由农业局系统3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种子、栽培、植保等六个农业专家服务组,研究制定重大规划方案、会商解决重大生产问题;成立以局办公室为主、各二级单位选定2—3名专职农业信息员,组成专业化农业信息队伍,定期开展信息编写培训,不断提高信息人员素质,年组织培训先后3次以上,同时,县农业局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乡村级信息员50人,产销大户100多人。

(四)搭建有效平台。按照省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整体部署,我县结合本县实际,由移动公司负责,对乡镇信息服务站进行设施完善、人员培训,确保全县16个乡镇级信息网站达到“六个一”标准,全部正常运转,服务三农生产。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与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在推进农业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信息服务不完善。二是投入不足,农业信息服务设施落后。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

四、2011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工作机制。确保我县农业信息上传下达渠道畅通。

二是继续搞好“内乡县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制度,健全定期采集上报制度,强化责任,努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重点采集推介宣传现代农业新技术、新理念。同时,创新信息服务方式,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我县茶叶、食用菌、蔬菜、林果等特色农业在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提供积极的信息支持。

三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更好地服务农民增产、农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利用信息化培训基地对乡、村基层干部及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信息化认识水平,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内乡县农业局

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5

我市有关部门从7月份开始筹备此项工作,四个月来,开展了方案论证、设备招标、信息员培训等前期工作,终于让全市99个乡镇政府全部用上了电脑,并可以通过因特网了解和发布农业信息。此次发放给每个乡镇的包括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以及上网的相关软件和设备,总价值7000元。其中,市政府补贴3000元,四市二区政府补贴3000元,乡镇出资1000元。

××市海南镇是我市的水产养殖大镇、蚕桑生产大镇,前来领取电脑并接受培训的该镇党委副书记、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总经理苏俊香告诉记者,市政府的此项措施解了乡镇和农民的燃眉之急,

总结

他说,近年来,农民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市场信息,基层干部在指导农民调整时也显得办法不多。镇政府曾考虑通过上网打通信息“瓶颈”,但由于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实现。现在在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镇政府实现了上网,将能更好地发挥水产养殖和蚕桑生产的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乡镇领导都表示,回去以后,将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信息收集和发布,并组织干部群众学习网络知识,真正使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生产。部分乡镇还准备设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促进农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

农业市场与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6

农业信息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窗口,也是各级领导了解农情,科学决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据。2020年上半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局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现将开展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学习,严格把关日常工作

深入、系统、全面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知识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着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素质之外,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周二大讲堂以及学习强国app软件等学习,从思想上强化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切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二、按照省市部署,配合我局以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整合各类有效资源,搭建多方参与的服务平台,以益农信息社为依托重点,大力推进信息入户工程建设,为全县农村、农民、农业信息服务。出台服务全覆盖方案并对已建成的163个站点进行了摸底梳理。

三、积极与其它工作部门积极协作,较好完成了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迎检省级责任单位实地延伸考核工作、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评价工作、2019年度“菜篮子”县区长责任制考核工作中的相关部分。

四、重点工作梳理

2020年的工作重点有两项:一是继续推进信息入户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节点要求完成全覆盖工作任务,配合发挥益农信息社专业站拥有的物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指导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是积极申报知名农业品牌,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结合市场育品牌,以品牌带动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进一步打开工作新局面,结合“互联网+”新农业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有利契机,加大与商务部门、电商市场的协作,打造农产品名片,利用多元化服务,助力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上行。农业市场与信息化工作总结2

2018年,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项目进行开展。

一、重点举措

1、高度重视。宿城区高度重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为强化政府推动力,确保信息社建设落到实处,宿城区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原农委主任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19年2月,由于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我们将对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及时进行调整。

2、有序推进。为确保信息社建设有序推进,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划分职责、排定计划,同时为了高效便捷的开展工作,建立了政府部门、运营商、服务商、各乡镇具体负责人参与的“信息进村入户微信工作群”。自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先后召开运营服务商座谈会、乡镇培训会、推进会、信息员培训会,强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抓牢抓实信息社建设工作。

3、加强交流。我们建立了“宿城区信息进村入户”微信群,群内人员涵盖了政府主管部门、运营商、服务商、各乡镇具体负责人,在群内发布项目实施各阶段相关信息,方便各乡镇人员及时交流;

同时,经市农委组织,前往周边兄弟县区学习交流项目实施经验。

二、工作取得成效

2017-2018年我区建设益农信息社标准站86个,选择交通便利、农户密集、人流量大的地区,依托村综合服务中心、声誉好经济实力强的农村商业网点以及运营商、服务商自有营业网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进行建设。站点建设要严格执行“六有”(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标准,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实现服务周到、运营规范。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运营情况良好,于2018年上半年通过验收。2018年10月,下达我区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56个,目前已向市级上报建设村,现在正对建设地点和信息员进行遴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涉农街道问题。宿城区是涉农大区,同时我区也有一些涉农街道和社区,我区目前有10个乡镇6个街道,6个街道里,有4个街道为涉农街道,还有一些乡镇的一些村离市区较近或者是乡镇政府所在,就改为行政居委会,其实和原来称为村没有差别。要做到益农信息社全覆盖,就不能把街道和社区排除在外。建议在选择益农信息社建设地点时,选择涉农行政村居,而不仅仅是涉农行政村。

2、门头牌问题。益农信息社的主体一般为村部(办事大厅)或者农资经营、商超等,对于村部,区领导明确提出要求,不能再加门头;

而农资经营户、商超一般原先就有门头,临路的,因为文明城市创建,都是做的统一的门头,不容易修改,而其他的一些,也都是和供货商签订了相关协议而做的门头,也不能更改。因此建议修改门头牌的设计,根据建设地点实际情况,不要门头牌只加铜牌,或者改为竖牌子,或者在原先的门头牌上加字,这样也可以节约项目资金,避免浪费。

3、设备安装问题。设备安装较慢,尤其是网络,可能也是实际情况所限,难以保证安装速度,而且有一些反应,安装后不能使用。建议在前期建设地点选择的时候,广电能够做好沟通对接,对网络无法到达的建设点及时进行更改。

四、2019年工作计划

1、示范带动,抓好益农信息社建设。在现有信息社的基础上,以“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和开展“四类”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为要求,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推广益农信息社,做到全覆盖,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2、合力推进,抓好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集中优质资源,才能顺利推进。一是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加强与运营商、合作商的合作,共同打造信息社软硬资源建设;

二是加强政府资源整合,积极同各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发改、人社、农工办、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是加强服务资源整合,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三资”管理等行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到12316平台上来。

农业信息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网站,就业信息,高等院校

一、引言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 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图书馆网站。“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延伸和拓展了传统图书馆业务, 已成为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手段。”①利用图书馆网站提高网络信息应用检索能力, 已成为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 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网络等信息技术自身优势, 积极配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 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重要的特色信息服务工作。

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文献信息保障和选择, 而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搜索信息提供了便捷支持, 宽敞的场所则为就业洽谈、招聘等提供了方便。各学科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畅通的网络资源, 迅速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动态、各地就业 (创业) 政策、各个人才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等。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各高校图书馆网站了解不同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这大大方便了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避免了就业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 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先进技术设备, 而且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他们具有熟练的、专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利用等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 能就某一专题迅速地找寻、组织相关资料, 这些为不同年级学生就业 (创业) 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信息资源保障。

现在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包括就业信息检索能力) , 深深懂得学生实验 (实践) 动手能力是走向社会 (用人单位) 获得职业机会的核心竞争力, 因而既重视生源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越来越强调毕业生的就业率, 这是衡量一个大学高层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同样也是检验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个重要硬件。②但是具有这种信息资源优势的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 在为不同专业、层次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特色服务方面还为数不多。以下就我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开展就业信息特色服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对策及对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逐一论述。

二、我校图书馆以网站为平台, 大力开展就业信息特色专题服务现状分析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我国GDP的增长幅度, 呈现出扩招起步快、增长不平稳、大起大落的态势。毕业生出现了总量供大于求, 即就业中的“卖方市场”, 在就业机会一定的情况下, 不仅研究生之间竞争日益激烈, 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竞争也白热化。③因此,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高等院校各层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矛盾问题已经呈现出来。网上调查:“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呈多样化, 如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61.90%) , 校外招聘会 (61.30%) , 校内招聘会 (50.60%) , ……就业网站 (30.60%) , ……人才中介机构 (1. 90%) 。”从中可看出, 大学毕业生通过就业信息网获得的就业信息服务就占了将近1/3。④说明网上就业越来越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这对具有普遍上网能力和网页制作水平的毕业生来说, 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 并显示了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开展就业信息特色服务专题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在此背景下, 我校图书馆在这个就业信息革命中不可避免地要走进网络时代、数字时代, 迎接就业网络环境新挑战。

具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高校图书馆, 在面对我国大学生 (研究生) 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面比较、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今后毕业生不同就业行业的就业前景、社会对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供求比例和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 即:一份适时高质量的就业前景分析和预测报告, 对于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市场及家庭和有关专家学者, 都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⑤

因此, 我校新图书馆建成后,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新时期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发展以及需要大力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创建了特色馆藏 (包括就业信息资源建设) , 文献资源综合总量已达250余万册, 其中纸质图书110余万册, 纸质期刊10万余册, 电子图书90万册, 数据库 (含电子期刊) 68个, 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 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 形成了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 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 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 我馆为了更好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者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从2004年开始参与了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与近期就业前景预测》《湖北省不同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比较研究》、《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和《网站 (页) 上大学生就业信息应用研究》等5个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课题的就业信息专题服务工作。⑥根据不同阶段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将不同调查表挂在图书馆网站, 对校内外广大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 以便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又为了方便读者, 基于网络的就业信息服务延伸了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网络每天24小时开放, 校园网用户可自由地利用电子文献信息, 访问校内外各相关就业网站就业信息数据库,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E-mail, QQ, BBS, FAQ) 应用广泛, 已有部分就业信息特色数据库发布使用, 并且建立了配套的就业专题阅览室, 按照某一专题组织资料, 有利于学生读者的阅读查找, 避免了读者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专题性收集相关就业信息, 无形中给学生读者指明了目标, 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同时我馆情报人员开展校内外就业情报对口服务, 在就业网站导航、就业课题信息跟踪、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利用培训、就业书刊推荐等方面为校内外开展了更为广泛深入的服务。

这些做法, 说明了我校图书馆网站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中, 不是就业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 而是开发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将大量支离破碎的就业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综合、分析, 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就业信息咨询人才。而且我校图书馆网上就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就业信息的开发利用相比其他图书馆, 有自己的特色, 与我校学生工作处 (部) 开发的就业网站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各有特色。我们认为学生就业工作, 同时也是一种就业信息检索及咨询教学实践活动, ⑦更是毕业生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其开展大学生就业信息开发和利用的思路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发校内外就业网站就业信息数据库, 提高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网站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就业信息资源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基础, 也是大学不同层次、专业毕业生得以利用的必要前提。我们图书馆网站在信息数据库建设之初, 就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学生读者上网若没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资源, 就会对上网大打折扣, 也会影响他再次踏入这个网站。所以, 必须提高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以促进学生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网络就业信息资源。

2.我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数据库建设,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与校学工处建设的就业网站数据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即各有侧重。因此, 我们图书馆网站大力开发了这方面的数据库, 与维普、中国期刊网等同视之。这实际上也是完善图书馆数据库类型, 使图书馆网站更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使我馆就业题录+就业文摘库向就业信息全文库过渡。而且我们图书馆网站还尽量定位在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及专业的就业机构上, 尽量与政府部门网站、可信度高的企 (商) 业网站、私人网站和有关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链接, 以便学生了解整个就业市场高校的就业情况, 至少同一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状况, 做到知彼知己;⑧同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实现微机信息联网, 达到了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并逐步实现了就业信息化。

3.开发和利用就业信息可以广泛宣传自己的图书馆网站。我们图书馆将网站作为就业信息活动的传播者, 吸引学生读者首先做好网络就业信息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网站各类宣传媒体, 如图书馆主页、校报、宣传栏等, 同时发挥学生图工委骨干作用, 增强学生读者就业信息观念, 培养他们网络就业信息意识, 及时了解网络就业信息资源的动态。

4.注重对学生读者网络就业信息资源检索能力的培训, 是提高学生读者利用网络提高就业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办法。我们图书馆网站配合学校有关部门从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起就对学生读者进行职业信息检索教育, 开始帮助他们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帮助学生读者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 参加相关活动, 进而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读者了解用人单位资料、市场需求, 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利用就业网站开展的网上就业信息咨询服务活动, 使他们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等有关信息进行专题训练, 帮助毕业生了解需求信息, 参加无形就业市场活动实践。这些已是高等院校开办就业网站的共识, 于是我们图书馆网站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每年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读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就业信息资源系统培训, 年年递进, 这样每个年级段的学生都能接受网络就业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从事图书情报检索教学的教师更是作为教学重点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信息检索能力。我们深刻认识到, 只有深入开展对学生读者的信息导向教育, 才能使他们了解和认识网络就业信息的类型、特点、功能和作用, 并掌握有关网络就业信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检索方法, 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网络就业信息获取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图书馆网站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各种设备, 使学生更方便利用网络就业信息资源, 比如我们新馆建设提供了足够的公共检索机, 连接学生宿舍的网络设备等。与此同时, 我馆具有网络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咨询馆员更是积极对学生读者开展就业信息咨询服务, 并设立了指导站, 做好了网络就业信息查寻后的服务工作 (即“售后服务”) , 帮助和指导学生读者有针对性地利用图书馆网络就业信息资源, 使他们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具体帮助, 增强了他们利用网络就业信息资源的信心。

5.图书馆网站拓宽了就业信息服务领域如就业信息传递、代查和代检等。这类服务不但能充分利用网络就业信息资源, 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还可解决大学生就业信息查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避免大学生因查找不到图书馆网站有特色的就业信息资源而放弃利用图书馆网站和查找的就业信息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图书馆网站在无形就业市场中配合学校其他部门进行网络全程就业指导远远不如有形就业市场。我们图书馆面对就业网站巨大的学生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 虽然提出就业信息指导要全程指导, 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就业信息资源优势, 从学生一年级开始到毕业, 每个年级分别有不同的指导目的、内容设置和培训技巧, 甚至把网站作为一个平台, 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教学内容。⑨但图书馆网站在就业信息资源开发上不如传统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有些人认为毕业生就业只是少数人的事情, 并作为一种行政事务性工作来处理, 与图书馆无关, 图书馆只要搞好教学、科研文献保障就可以了。所以网站上进行全程就业指导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馆网络就业信息资源, 来开展深层次的就业信息咨询服务。没有与校内外就业网站、用人单位广泛联系, 更没有多种形式的合作, 其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和指导往往只是一般化, 不能根据用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2.图书馆员全员关注就业的氛围没有形成。在就业市场中的网络就业信息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图书情报人员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参与学生读者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规划, 是较有优势的。可是我们图书馆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就业工作氛围, 图书馆内部有些人认为, 这应该是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和就业课指导老师的事情。所以就业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图书馆网站在就业信息数据库开发和利用上也得不到持续发展。

3.图书馆网站就业信息定位不明确。图书馆情报人员尽管掌握了信息服务理论知识, 但缺乏相应的网络管理技能, 仅仅认为网络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相关政策的解释, 重复一些已有的就业方法、技巧知识和心理咨询理论。因此, 图书馆网站上就业信息内容服务的层次还比较低, 没有明确图书馆网站的定位——以学生读者的就业信息服务为本, 对高等院校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要有深刻的理解。

4.图书馆网站就业信息软硬件环境有待完备和完善。我们图书馆网站在就业软硬件环境信息宣传上还不能够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即:没有将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重点突出农业部门如农科院、农业局、农科所、乡镇农技部门人才需求信息。只有善于宣传和突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使图书馆网站吸引用人单位和学生读者, 并立足于无形就业市场, 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其实,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相当于企业的产品, 是产品就要宣传和推销。图书馆网站是为学生读者服务的, 一个网站建设得再好, 如果没人访问将没有任何用处。

5.图书馆网站的管理维护、安全和内容的更新得不到重视和保障。图书馆网站需要信息的不断传递, 各大高校图书馆网站都是建在校园网上的,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 网站的维护管理、信息内容的实时更新及拓展、往来信息的安全性及识别性等还难以做到。可见, 通过图书馆网站搜集新就业信息还有一定困难, 这除了支撑就业信息数据库网络技术设备更新较慢外, 还与我们图书馆情报人员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关。

四、结语及启示

以上现状和问题对我们高等院校图书馆界的启示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已经成为网络就业信息环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平台, 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有效开发高等院校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克服图书馆网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大学生 (研究生) 就业群体成为用人单位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 其图书馆网站在大学生 (研究生) 高层次人力资源信息开发中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具体如下:

1.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已经成为大学生 (研究生) 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 其发展道路不是孤立的, 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即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之间要加强联系, 广泛形成各种形式的就业信息数据库网站 (如以上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不同就业信息数据库和挂在网站上的调查表, 然后有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站、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网站和中国研究生人才网站先后链接了这些调查表, 为我校多个就业课题获取了大量样本数据, 取得了较好服务效果) 。同时还要与政府部门人才网站、用人单位人才网站紧密合作, 在大学生 (研究生) 就业信息服务中要努力借鉴传统的有形人才市场、媒体市场 (信息杂志、报纸广告等) 成熟的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在他们相对完善的人才信息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图书馆网络就业信息环境下大学生 (研究生) 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服务, 深入开拓网络就业市场服务和就业信息服务功能, 打造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使丰富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互为利用, 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的特点和优势, “使之成为吸引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

2.高校图书馆实现高素质人力资源信息开发的网络化要全面建设以采集大学生 (研究生) 信息为主的“人力资源信息库”, 构建教育部、各省 (市) 、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三级人力资源开发的信息网络。要在合理定位各自信息采集重点的基础上, 依托互联网等各类传媒、人才市场、中介组织, 相互形成优势互补, 汇集一股合力, 全面的、深层次和持久性地开发丰富的高校大学生 (研究生) 人力资源库, 向用人单位提供优质人才信息服务, 实现有效就业信息覆盖。

3.“全员关注就业”的氛围从图书馆就业情报科研这一角度实现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的发展创新。图书馆全员关注就业应该包括图书馆领导、各个部门负责人、经验丰富的就业情报咨询服务人员、学科馆员、教学一线的检索课教师 (包括吸纳思想政治、人力资源、网络信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法律、艺术、英语、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和图书馆一般人员组成网络就业信息科研队伍, 开展图书馆网站就业信息特色服务工作机制建设、网络就业信息指导理论研究、职业发展体系建设、网上职业素质评估咨询等网络就业信息环境下的就业科研工作重点, 形成这样的氛围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 (研究生) 就业理论、就业观念、就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向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次和各个专业的深入。

4.有资料数据支撑的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前景预测。高校图书馆每年应该要有这方面的调研, 因为有数据的就业前景指导才更有说服力, 其调查数据可以在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相互共享, 使其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所以高校图书馆有了翔实的资料数据就可以向大学生 (研究生) 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 分析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发布各地接收大学生 (研究生) 的相关政策及优惠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等。还可以预测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 使大学生 (研究生) 充分认识到就业现状, 职业目标准确定位, 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5.条件成熟的高校图书馆可尝试设置专门就业指导管理机构。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其他部门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情报人员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人才优势, 顺应就业形势需要, 设立就业指导咨询专门机构, 深入开展就业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工作, 让专业人员搜集、整理、加工相关的就业信息资源, 使之具体化、专题化。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工作部门深层次就业情报的不足。

注释

1尹宁园等.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站开展就业信息专题服务的现状及思路[J].现代情报, 2006, (2) 207-208.

2尹发跃等.高院就业网站成为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开发平台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12) 168-170.

3尹发跃等.我国研究生就业趋势研究[J].中国研究生, 2008, (1) 44-47.

4尹发跃. 高校就业网站 (页) 管理创新服务探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05, (4) 100-103.

5尹发跃.我国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思路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94-100.

6尹发跃. 研究生就业前景调查[EB/OL].http://lib.hzau.edu.cn/, 2007-05-31/2008-03-06.

农业信息工作总结 篇8

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省12316热线平台、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短信平台、省农业信息化综合平台;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长春广泽乳业公司、双阳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双阳区奢岭街道双胜村信息服务站;四平市伊通县智慧农业数据采集点、县农业和畜牧业管理局等地实地调研。

多年来,省农委一直把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加强顶层设计,从资金、项目和人才上,全力支持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2013年,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电子商务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信息示范基地,同时,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连续多年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包括“智慧型农业”在内的“六型农业”发展新要求,从2013年开始,省农委谋划了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以推进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业和物联网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目前已建成吉林省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玉米和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建成玉米和水稻物联网应用示范点4处,同时启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建设,在建玉米、水稻和设施蔬菜物联网应用示范点26个。目前,可通过微机、平台大屏幕、手机等实现对上述产业的农情监控、生产信息管理、产品溯源等,并对示范点15项数据指标进行自动化采集、分析应用和预警处理。

调研组详细听取了省、市和县(区)、企业等有关负责人关于农业信息化情况的汇报,并观看田间测土配方施肥实时视频,就智慧农业信息怎样发布、怎样利用好智慧农业、如何得到市场认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认知度等方面问题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探讨。调研组还走进伊通智慧农业数据采集点现场观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现场演示,并拨打12582农业信息人工服务台进行土地定位,了解农田相关知识。

调研组对我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农村信息化具有前瞻性,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没有农村信息化就没办法实现农业现代化。

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指出,农业信息化是件大事,当前我省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化建设工作。农业信息化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培育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企业,把这些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连在一起,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通过现代化手段了解市场需求,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各地区都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信息化了解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富民强省。

农业局法制信息科半年工作总结 篇9

一、农业信息方面

(一)、积极开展“三品认证”申报工作。

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工作,对县内其它龙头企业或单位的产地按照条件积极受理,并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认证的组织推荐工作。目前已申报绿色食品7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个。

(二)、狠抓网络维护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己建好的局工作内网(办公系统网)、局域网、大足县农业信息网三网以及一站通的作用,进一步树立了大足县农业局的网上形象,组织和规范网络建设,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降低了办公费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增进了单位之间和单位内各部门间的联系,基本实现了乡镇、局属各单位、以及涉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文件上报、下达,发电子邮件等无纸化办公,也为各部门之间交流工作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途径,更好造福于民、服务于民。同时信息法制科派专人负责网络的维护与日常的.管理工作,针对网络自身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性,采取了密码验证、安装杀毒软件、硬盘备份、文件备份等工作,及时为各科、站、室排除电脑故障,保证了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转。

(三)、大力实施“三电合一”,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以电话语音系统建设为重点,依托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以“ 农网广播”和“移动农网”咨询热线进行农业信息服务。

1:“ 农网广播”

利用重庆市农业局和重庆电信联合开办的“ 农网广播”11896789 咨询热线进行电话农业信息服务。 “ 农网广播”11896789是通过电话网和互联网对接的形式 , 专门为农业企业、农户和农业系统人员开通的服务热线 , 该广播热线为用户提供当前农事、政策快讯、劳务信息、市场行情、实用技术、咨询问答等 6 个栏目信息。 “ 农网广播” 推出后 , 由于其收费低廉 ( 每月仅 3 元就可不限时拨打 ), 内容丰富 , 受到本地农户的欢迎。据统计 , 我县已有少部分农户开通 “ 农网广播” 。在县、镇 ( 街道 )乡 、村各级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大力宣传下 ,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通过 “ 农网广播”11896789 电话热线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今年6月已开通1500余户。

2:“移动农网”

“移动农网”是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和重庆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的,以移动手机为传输载体、以手机短信为主要服务方式,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新型服务形式。该业务热线为用户提供农网热点、价格信息、市场分析、农业科技、政策快讯、劳务信息、食品保健、供求信息、专家坐诊、预警信息10 个栏目信息。农网用户资费:月租费10元(含来电显示),打全市范围内电话网内每分钟0.10元,网外每分钟0.20元,拨打全国长途0.3元/分钟(拨号前加17951),接听所有电话免费,拨打12590110咨询电话每分钟0.10元。发短信点拨农业信息每条0.08元,包月定制单项信息费每月1.00元,包月定制全部栏目信息费每月3元。目前,我局同县移动公司在全县大力宣传“移动农网”。由于其收费合理, 信息服务内容丰富 , 受到本地农户的认可,目前已开通6000余户,

总结

二、法制方面

(一)、加强领导。县委县府在机改中批准我局建立了法制科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组织结构上给予了保证。我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农业法制执法工作,明确提出农业局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结构调整和科技示范,局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如何加强法制和执法工作,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专题听取汇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二)、积极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我们协同县府法制办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列入全县普法的内容,全年利用新闻、报刊、流动宣传车、送法下乡等形式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共出动宣传车辆120台次,印发宣传资料 5000余份,印发举报监督电话XX余份。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录像、 互联网等形式宣传,起到了警世作用。同时我们加大对广大在职干部、职工、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在对农资经营者的培训中,局统一办理培训合格证,增强了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三)、加强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管理。建立农业执法监督机制,做到执法与经营分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缴分离,调查取证与处罚决定相分离,增强了执法的公证性,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先后出台了《大足县农业局行政执法责任制》p《农业执法人员手册》、《大足县农业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批制度》、《大足县农业局行政执法办案处罚程序》、《主办人员责任制》、《农业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备案规定》、《种子生产、经营、备案、证照管理有关规定》等制度,并严格遵守。经市政策法规处同意农业执法人员必须经市、县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办理执法证件。今年以来,我局将贯彻实施《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重庆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暂行规定》,推行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治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农业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合法、证据基本做到了充分性、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文书标准化、处罚时均告知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执法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文明执法,案件处理基本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今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

(四)、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办事。执法必须要自己首先懂法、守法、依法办事。我们做到了能不收费的坚决不收、收费有依据、不乱收费。严格推行“五公开”(审批内容、审批程序、审批条件、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公开)和“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今年未发生一起违法审批行为。

三、下半年的打算

1、加大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对照差距,加大农业法制宣传力度。农业法律、法规纳入了我县普法的内容,要近一步制订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创造性地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自觉遵守、贯彻实施农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2、开展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建设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新增培训100人。

上一篇:圣诞节贺卡祝福短信下一篇: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