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2024-06-04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精选8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1

减数分裂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第一部分。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解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然后让学生连线(时期、细胞图像、特点连线),投影,让学生评论。

2.播放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动画。

3.播放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思考: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吗?为什么?

染色体数目减半了,顾名思义,那是什么分裂?

1.学生观看动画和图片,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然后相互讨论

2.学生集体回答不是,染色体数目少了,是减数分裂。

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并与减数分裂对比。对减数分裂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引出减数分裂的定义。

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什么是减数分裂?

让学生朗读课本16页黑体字减数分裂的概念。

并完成学案,然后讨论

(1)

范围:

(2)

特点:

(3)

结果:

(4)

时期:

然后教师找一位学生代表回答,并加以指正。

学生完成学案,前后桌同学相互讨论。

让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具体过程打下牢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场所(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

人的皮肤细胞会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吗?那在什么地方?

教师播放人的睾丸和精子图片,然后讲解:

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存在大量的精原细胞,它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精原细胞。又能进行减数分裂逐渐产生精子。

学生回答不会,在生殖器官。

然后学生观察图片并仔细聆听讲解。

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在生殖器官中进行。生殖器官中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

(一).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减数分裂的动画。

思考: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吗?

(二).看了动画,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十分复杂,为了对减数分裂清晰的了解,人为的划分了各种时期。

观察课本17页图片,并阅读18页第一、二段,完成学案:

(1)间期:

复制和

合成。这样精原细胞就变为。

(2)减Ⅰ前: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注意点:

①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叫做同源染色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由着丝点连在一起。

③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就叫做联会。

④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

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⑤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间发生交换现象

(三).讨论:前后桌4位同学为一组,讨论:

下图是减数分裂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回答: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有哪些?

(2)图中的非同源染色体有哪些?

(3)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否就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2.联会和四分体

(1)有丝分裂中有联会现象吗?

(2)上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3)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上图左边的四分体中:

(1)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

(2)交叉互换发生在哪些染色单体之间?

(四)播放减Ⅰ中、后、末,减Ⅱ前、中、后、末图片,学生阅读课本18页3、4、5段。

完成学案:

(3)减Ⅰ中: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成对的排列在上

(4)减Ⅰ后:

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

自由组合。

(5)减Ⅰ末:染色体分别到细胞两极。这样,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

。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6)减Ⅱ前: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此时细胞内已无同源染色体。

(7)减Ⅱ中:着丝点在上整齐排列。

(8)减Ⅱ后:

分裂,每条染色体分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数目)

(9)减Ⅱ末: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个精细胞。

种精细胞。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五)变形

播放精细胞变形动画

可以看出细胞质大量减少,体积大大减小。变形成精子后,呈蝌蚪状,细胞核位于头部,线粒体位于尾部,靠尾部的摆动使精子游动。

1.学生观看动画。很多学生会回答有细胞周期,教师要指出没有,因为不能连续分裂。

2.学生看书,完成学案

3.四位学生为一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和其它小组点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在学案上。

4.学生仔细观察各时期图片。然后完成学案,教师投影学生填写的学案并加以补充讲解。

5.学生观看动画,仔细聆听。

1.让学生对减数分裂具体过程有个整体认识

2.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听众

3.让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不要弄混了。

4.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各时期特点。

5.理解有一个变形的过程,这样可以便于运动

典例讲解

指导学生完成并讲解

【典例1】.减数分裂连线

【典例2】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典例3】参照有丝分裂后期,请画出减Ⅰ后和减Ⅱ后:

减Ⅰ后

减Ⅱ后

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典例。

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题型。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

辨别各类细胞所处时期

分辨方法:

【典例4】指出上述各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学生思考并练习。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区分有丝分裂、减Ⅰ、减Ⅱ。

课堂小结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小结:

1.什么是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场所是?

3.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能描述出来吗?

学生反馈

回顾课堂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反馈练习

见学案课后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习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读图、识图、析图和模型建构等环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改进: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效果可能更好。

十、板书设计

2.1

减数分裂

一、概念

二、场所

三、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减Ⅰ前

3.减Ⅰ中

4.减Ⅰ后

5.减Ⅰ末

6.减Ⅱ前

7.减Ⅱ中

8.减Ⅱ后

9.减Ⅱ末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2

一、合理预设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讨论的成败。合理预设讨论问题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讨论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度等因素。问题要难易适度, 量学生学习基础之力, 问学生力所能及之题;同时也要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二是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新课程的教材每课的文字少, 但隐性知识多。在预设讨论问题时要充分挖掘教材, 找出教材中或明或暗、存在一题多解、看法多样, 方法灵活的知识点, 如一些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课中, 教材的第一目是“铁路与铁路”, 重点介绍近代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二目是“水运与航空”, 重点介绍了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和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第三目是“通讯工具的变迁”, 重点介绍了近代邮政、电报业、电话业的发展。通读全文可知, 教材对修铁路与反对修铁路行文较多, 这实际暗示了一个很好的讨论题:该不该修铁路?况且该讨论题自然地将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 双方很容易“交锋”。加上教材提供的材料较多, 学生的“话匣子”也容易打开。如果在“水运与航空”“通讯工具的变迁”中选取一个设置讨论题, 一般也就是“你如何看待水运与航空的发展”或“通讯的发展有何影响”之类的话题。

吴老师预设的讨论问题是:该不该修铁路?并将它作为本课的重头戏。这充分体现了吴老师独具慧眼, 这也为他这一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石。事实证明:该不该修铁路这一问题命题多角度、新颖, 可供选用的资料多, 学生比较容易进行分析、比较和辩论, 即使作为反方的材料也易寻, 又不易限入“被攻击”的境地。

二、有效提供辅助“史料”

在讨论课中, 针对与讨论主题相关的知识点, 适当地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史料”扩展学生学习视野,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更加深刻、更加容易地理解教材内容, 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从而扩展学生讨论时发言的内容。如果学生只是照本宣“论”, 学生就会乏味。倘若适当补充课外史料, 就会为历史课堂讨论注入新的血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知识的渊博, 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开展讨论前, 吴老师先补充了相关史料:“18世纪70年代, 洋务派上奏朝廷建议修筑铁路。但遭到反对, 认为机车会震动皇陵。后来, 洋务派阳奉阴违, 于1880年擅自修建了唐胥铁路, 建成后才上奏朝廷, 还不明言, 只把铁路说成‘马路’。1881年, 唐胥铁路通车。但由于老佛爷有不许使用蒸汽机车的命令, 当局只得使用骡马拖带, 因而成了‘马车铁路’。18世纪80年代初, 洋务派等主张续建该铁路。由于临近京城, 引发了长达十多年的铁路之争。”

通过上述材料引出“铁路之争”, 随后为了让“反对派”即不主张修铁路的同学“有话可说”, 吴老师又进一步补充了“近代反对修建铁路理由”的史料: (1) 夺民生计。“铁路一开, 津通舟车尽废, 水手、车夫、客店、负贩食力之人, 终归饿莩”。 (2) 引起民怨。“铁路所经之处, 尽毁田庐坟墓, 必致民变”。 (3) 有利于外敌入侵。“一旦祸起, 即直达京师”。 (4) 破坏风水, 特别是会惊动龙脉。 (5) 耗费银两巨大, 财政根本无法承担, 且由于得购买外国原料、雇佣洋匠, 导致白银外流。万事俱备后, 吴老师才抛出讨论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该不该修铁路呢?该, 为什么该?不该, 为什么不该呢?”

通过课堂讨论的激烈程度可以看出, 提供课外辅助“史料”是比较有效的, 它们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的“话语”, 让学生“有话可说”, 也进一步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但提供的“近代反对修建铁路理由”的史料无疑太过“有效”, 使持反对修铁路观点的同学基本是围绕老师提供的5点理由做文章, 鲜有新意。

三、教师引导循循善“诱”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唇枪舌剑”的激烈度如何, 教师的“导演”作用最为关键。这时, 教师要“眼观六路, 耳闻八方”, 消除不利于讨论的因素, 将课堂讨论持续下去。教师不仅要听正在发言学生的观点, 同时要分散一些注意力去听下边同学的小声议论, 还要把目光扫视到那些不爱发言学生的举动。“诱导”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 多积极思维, 多发言。

要做到“循循善诱”, 一是要创造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不要过于严肃, 学生可以站着说、坐着说、抢着说、大声说, 努力营造一个热烈的氛围, 让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二是要创造“竞争”的氛围。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适当地分组或变动座位, 视发言人数或精彩程度给予一定的“加分”, 这可以起到鼓励参与和方便沟通的双重效应, 利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争辩的热烈氛围, 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三是要恰当合理运用“诱导”语言。“诱导”语言在讨论“冷场”“短路”“熄火”时最为关键。“诱导”语言一忌过分吹捧, 不让人感觉虚伪、肉麻。二忌打击, 哪怕学生说错了也要鼓励。三忌不礼貌, 让人感觉老师修养差、素质低。

在本课的课堂讨论中, 吴老师很注重学生的感悟, 善于“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如“那你认为该怎么办”“你反对他的观点, 那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等, 不仅语气平和, 而且非常具有“诱导”性, “引诱”学生“吐出真言”, 课堂讨论气氛也空前热烈。

四、讨论话题收放自如

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过程, 老师要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当课堂讨论开始出现争辩的场面, 老师就要“放”, 要“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当一方力量削弱时, 教师应该帮忙助阵, 鼓动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 寻找对方的弱点, 以充足的论据进行反驳, 不当“逃兵”, 不轻易“缴械”, 据理力争, 即使“败”也要败得自己心服口服。但老师也要注意“收”。尤其是当课堂讨论开始偏离讨论的主题, 讨论又变成无目的地漫谈的倾向时, 或者课堂讨论过分热烈、参与发言的人数过多时。

在本课的课堂讨论中, 学生相当踊跃, 共有20多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对于只有40分钟的一节课而言, 人数显然是“超多”了。而吴老师由于没有注意“收”, 一味让学生讨论, 导致时间分配把握不太好, 讨论环节花了过多时间, 下课铃声响起才“收场”, 并因此严重影响到了后边的教学环节, 导致没时间进行小结和主题的升华, 原本设计好的“学业评价”环节也没有进行, 只好草草下课。这也是本课最大的失误。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f(2-x)的解集。我把f(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比高,要相同条件,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一般的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子,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的第二部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⑵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⑴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⑵比较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对学生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目标: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方法】

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反馈式评价。

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

【 教学手段】借助影片、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及目标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舟舟”的视频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基因的载体能否发生变异?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视频,对视频内容兴趣盎然,思考问题。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提出本节问题,学生自学并回答染色体结构变异。

教师总结:

缺失:把由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而引起的结构变异简称为缺失。

重复:把有染色体中重复某一片段引起的结构变异简称为重复。

易位:把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引起的变异,称为易位。

思考:简述分离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在什么样的染色体之间,互换后染色体的变化如何? 交叉互换与易位有何不同?

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发生颠倒引起的结构变异称为倒位。

提出问题:回忆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何影响?

请据此推测,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完成自学攻关,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发言总结,教师补充。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的概念三、二倍体多倍体

四、单倍体

本节小结

生活实例引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1三体综合征

性腺发育不良

组织学生活动:模拟果蝇减数分裂过程。

提出问题:

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卵子中的这些染色体是否携带了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呢?

师生总结:我们把这样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即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呢?

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总结,展示下图,学生观察图片,作出判断。

如果给定细胞的基因型,我们如何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呢?出题:以下选项表示生物个体的基因型,请大家根据下列个体的基因型判断一下该个体有几个染色体组:AAaaBBbb

师生共同总结判断规律:图形题,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基因型题,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分大小写)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卡片活动引入二倍体概念。

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举例: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多倍体在植物中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提出问题:那么多倍体植株什么特点呢?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草莓与野生状态的草莓相比有何优点?展示下图,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特点。

总结多倍体植株特点:果实种子都比较大、营养成分含量较多外,通常茎秆粗壮、叶片也较大。那我们如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呢?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伏笔。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仅可以成倍地增加,还可以成倍地减少。回忆初中了解的蜜蜂家族成员引入单倍体概念。

单倍体:不受精的配子是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我们把这种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特点:长的弱小,高度不育。

提出问题:根据单倍体的概念,比较二倍体或多倍体的区别?

单倍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或一定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正确吗?

让学生填写概念图。归纳本节知识点。

通过实例,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卡片模拟果蝇减数分裂过程,通过前后内容的复习串联,从而建立其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

学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行判断。

依据二倍体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多倍体的概念。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观察图片结合蜜蜂发育知识概述单倍体概念。

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巩固重点知识。

知识巩固

提出问题:多倍体单倍体各有优点,有何应用?为下节课讲解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作铺垫。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

3、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比较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发展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两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基于前面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学生们对于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集中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类比推理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图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问题:知道性状为什么会遗传以及性状在向后代遗传时所遵循的规律。知道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环境有关。而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归纳小结: 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不同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可遗传的变异: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其后代将继承这种改变。

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三种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展示资料:简单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⑵、比较正常血细胞和镰刀型血细胞肽段上的差异,提出疑问。

⑶、讨论课本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填图,寻找产生镰刀型血细胞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引导学生发现,DNA上的碱基对与转录产生的mRNA上的碱基以及翻译出的蛋白质上的氨基酸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

红细胞    圆饼状      镰刀型  蛋白质     正  常       异  常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mRNA      GAA         GUA   DNA      CTT  突变   CAT

GAA         GTA

②分析产生镰刀型血细胞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得出基因突变的一种类型,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基因的结

构的改变。

多媒体展示基因突变的类型,让学生观看,并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2、结合前边学过的知识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基因突变原因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并列举生活中可能引发基因突变危害健康的例子,比如经常吃腌制的菜和剩菜,咸菜等腌制食品必须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如果含量过高,可能会致癌。长期从事放射性的工作,夏天不注意防晒等等。进行归纳总结: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内因 : 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遗传信息。

讨论: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吗?

归纳总结: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能遗传。

③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成癌细胞。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突变的五个特点: 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④有害性⑤ 不定向性

四、基因突变的意义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归纳总结基因突变的意义

1、基因突变能否产生新基因?

2、这些新基因的新性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个体生存下来?

4、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有什么意义?

课堂巩固

五、基因重组

引导学生回顾基因重组的概念和类型

①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基因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等位基因交叉互换。

课堂巩固

课堂小结

再次简单复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加强学生记忆。

作业布置 :一轮复习资料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重组

一、变异

二、基因突变: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⑵说明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能力目标

⑴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⑵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和DNA指纹技术的应用,培养热爱科学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可用1课时。本节内容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第4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基于以上考虑,目标1侧重在知识方面,也是本节教学的核心。目标2侧重于运用数学方法的技能。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序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同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因此应将目标2的技能要求与目标1的知识要求结合起来。目标3是在前两个目标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也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在本节中,教材提供了实证、探究和联系社会实际三个层面的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组织教学。

1.充分利用“资料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仔细品味“资料分析”中的4个材料,可以发现这些资料主要是从遗传现象和数量关系这两方面提供推理依据,引导学生得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结论。资料1、3,主要是从数量关系上说明基因是DNA分子的片段;资料2、4分别提供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小鼠体内的肥胖基因的相关信息,主要是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在教学过程中,上述资料可以根据需要多次使用,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从实例中逐步得出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结论,最终获得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综合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提供的讨论题,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重新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沿着上述逻辑推理过程,得出结论。

在推理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探求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确立事实、推理、结论之间的正确关系,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

2.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本节的探究活动有别于实验探究。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借助于数学方法,所以要侧重数学技能的训练,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物学问题。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到一个问题,即所有的碱基排列的概率计算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所有碱基对的随机排列都能构成基因)。因此,在将数学模型迁移到生物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生物学现象的特殊性和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关于概率的教学,可以事先向数学教师请教,以保证不出科学性错误,但不宜涉及过深的数学知识,以学生能理解碱基排列多样性为宜。在将数学模型迁移到碱基排列序列的多样性问题时,应注意分析遗传信息多样性与DNA分子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3.通过介绍DNA指纹的应用,体现STS教育。

在进行理论探讨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介绍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奇妙应用。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假如你是一名法医,你将如何利用DNA指纹技术来处理案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简单介绍一下DNA指纹的有关知识,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以为DNA指纹就是人的基因。实际上,DNA指纹的特异性主要是由于在人(或其他生物)的染色体DNA中,不表达的碱基对中存在着的一部分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介绍了DNA指纹的法医学用途之后,还可以将视野拓展,介绍DNA指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孑遗物种的保存和孑遗动物的繁殖、亲子鉴定等。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提示:本节“问题探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二)资料分析

1.生物体的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这说明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的。

2.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遗传效应的含义,并不要求惟一答案。可以结合提供的资料来理解,如能使生物体发出绿色荧光、控制人和动物体的胖瘦,等等。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三)探究

1.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提示:在人类的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多样性表现为每个人的DNA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别身份。

3.提示: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分析基因为什么不能是碱基的随机排列。

(四)练习

教材P58(题略)

1.(1);(2)×。

2.C。

3.提示:从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来分析:(1)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进行复制;(2)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能够贮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4)结构比较稳定。

拓展题(题略)

1.提示:并非任何一个DNA片段都是基因,只有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才是基因。

2.提示:DNA包括基因与非基因的碱基序列。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7

一、表达交流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

表达交流包括书面与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口语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具体说来,表达交流在这套教科书里表现为三个方面:

1.“阅读鉴赏”模块中的“表达交流”训练。

“阅读鉴赏”中的每一篇课文后边都有“研讨与练习”部分,在这个部分设计了相应的写作与口语交际练习,意在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写作方面,有些课文练习会要求学生写札记、读书笔记,或者让学生摘抄文中精彩的语句等;口语交际方面,大多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一题都会要求学生朗读、熟读、背诵、复述课文,最后一题上还会让学生举办演讲、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这样穿插在阅读鉴赏中的表达交流训练,让学生在平时阅读鉴赏中读写结合、说写结合,训练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表达交流”训练的专题板块。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的五本必修中,每一本都有专门的“表达交流”板块。在这五个板块中,为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设计了二十个写作训练,五个口语交际训练专题,也就是每本必修中配有四个写作训练和一个口语交际训练。“表达交流”的训练是综合性训练,是对前边“阅读鉴赏”中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归纳和总结。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为例:本书“阅读鉴赏”中前三个单元分别是写景状物散文、古代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因此,“表达交流”板块中就相应设计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四个写作训练。四个写作训练的顺序都设计成“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的步骤,让学生学会抓住话题中心,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内容得体、结构合理地进行书面表达;相对的,第四单元为演讲词单元,所以“表达交流”板块中设计了演讲的口语交际训练。这个训练包括“指导与探讨”和“实践与交流”两个部分,让学生真正了解演讲相关知识,感情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中的“表达交流”训练。

这两个板块中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研究性写作和口语交际练习。比如,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围观缩影》的课外延伸:“在不下万条的成语中,四字成语占绝大多数,而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成语很少,这是为什么?试探讨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再如,必修3中《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的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就一个或几个问题写一篇关于对文学作品个性化阅读看法的短文,等等。这些训练表达交流的题目,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初步思考和探究,引发学生对写作和口语交际更为浓厚的兴趣,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由此可见,表达交流训练在必修的五本书中,既有单独的专题训练,又贯穿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板块中,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表达交流练习。

二、如何训练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训练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一要靠学生自主学习,二要靠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出现预期效果。具体建议如下:

1. 教师恰当引导。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的“领”很重要。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把学生领进语文知识大门后,告诉学生脚下的路要怎么走,路上应注意些什么,如何快捷到达目的地等。如写作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化做书面语言,写出真实的、绿色的、创新的文章。

2.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表达交流训练,关键让学生爱上表达交流。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激发写作和口语表达兴趣,调动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表达、去说、去写、去思考,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框架,给予他们赞赏与鼓励。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日记、周记,利用网络鼓励他们建立班级论坛发帖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建立自己的博客抒发情感,等等。只要学生不断地说,不断地写,养成表达交流的好习惯,表达交流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

3. 应以实践为主。

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如果一味跟学生讲关于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理论知识,而忽视表达交流实践训练,效果恐怕就会事倍功半。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理论不重要,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平时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积累,自然行文如流水,出口能成章,让其真正懂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与真谛。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显然,这套教科书对“表达交流”的设计基于之前教材的编写经验,又做了一些大胆尝试,把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对语文教师能否紧跟课程改革步伐,能否打破之前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只有理解和接受这套教材对于“表达交流”的编写意图,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大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浩波.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研究[S].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周承平.高中语文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篇8

1、学生通过教师引领,自主构建“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三个活动的参与,自主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能以此思路设计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在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中,主动选择运用物质分离和提纯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等各种实验技术。

(二)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反思

【问题导入】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以假说演绎的方法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谁控制的?

20世纪初期,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什么推论?

这个推论又是谁通过什么实验证实的?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成分)组成?

那么基因是什么?DNA或蛋白质?这是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谁是遗传物质?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课堂引入不宜耗费过多时间。采用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发展史,通过设疑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引入课题,同时训练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的思维方法。

【合理过度】教师分析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蛋白质和核酸的认识,并介绍当时科学家的推测: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引出质疑:无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是“DNA是遗传物质”需要事实来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的讨论不能仅放在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贯穿于思维中。要搞清谁是遗传物质则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让学生自然产生探究心理活动。

【活动一】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挑战的首先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他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

学生自学课本。填写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时的两种肺炎双球菌的比较表。

教师引导实验过程。投影P43图示的动态实验过程,边投影边分析。

注射

(A)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B)S型活细菌→(注射)小鼠 →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A、B两组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C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注射

(D)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D组实验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

活的S型肺炎双细菌哪里来的?

是谁导致了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肺炎双细菌?

知识构建一:(格里菲斯的推论)

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一定含有一种促使无毒性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性S型细菌的活性物质。

学生通过自学,主动构建肺炎双球菌的知识体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格里菲斯的主动探究过程,并获得单因子实验思维渗透。教与学过程中,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渗透图文信息转换,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活动二】

台阶一:“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呢?分析S型细菌的物质组成——多糖、脂类、蛋白质、RNA、DNA、水、无机盐等,其中谁是转化因子?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分析、讨论、表述。

学生学习单因子研究方法,亲身感悟为什么分离DNA与蛋白质后,就能推测出遗传物质是谁的逻辑思维。肯定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在遗传中的作用。肯定学生所选择的实验观察指标:通过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来反映R型细菌有无转化为S型细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更为能尊重生命的方法来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再次讨论,最终选择:观察菌落的形态来判定R型细菌有无转化为S型细菌。

这段教学对话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交融,是导学的完美展现。

台阶二:教师归纳探究的一般过程,幻灯出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步骤)、预期结果、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回顾总结刚才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这是点睛之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但对于高一新课来说,时间必须控制,不宜展开过多论述,如果时间花得太多,就可能影响知识的整体性,从而成为败笔。

台阶三:幻灯演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在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做了如下实验:把S型细菌的组成物质全部分离,并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得到如下结果:

知识构建二: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在突破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这个知识难点和重点时,设计了具有层次感和思维递进关系的两个活动和三个台阶,让学生在体验活动和自主行进中自然地顺利登上顶峰,并在过程中学会了攀岩的方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形成,并构建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活动三】艾弗里发现DNA的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但由于当时分离技术所限,分离的DNA并不十分纯,所以,DNA是遗传物质结论并不是有了充分证据。那么有无比细菌更好的实验材料了?投影T2噬菌体模式图,并介绍其结构,并强调:T2噬菌体是由头部和尾部组成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组成,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它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幻灯动画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全过程。强调噬菌体将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在噬菌体内利用细菌所提供的原料复制合成组装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

噬菌体的那种成分进入细菌体内,这种成分就是其遗传物质。那么是DNA?蛋白质?还是DNA和蛋白质?我们怎么知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谁进入细菌体内,而谁没有进入?

如何跟踪?(分别标记什么元素?分析DNA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哪种元素是DNA所特有?哪种元素是蛋白质所特有?可否用14C18O标记他们?为什么?)

如何获得32P标记DNA的噬菌体?如何获得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

幻灯出示赫尔希和蔡斯的两组实验

分别用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进行大肠杆菌的侵染实验。幻灯出示两组实验过程示意图。

A组,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短时间保温。

(短时间?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的目的分析讨论)

检查放射性:上清液中放射性很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很弱。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放射性。说明什么问题?

B组,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短时间保温。

检查放射性:上清液中放射性很弱,沉淀物中放射性很强。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放射性。说明什么问题?

比较两组实验的现象,总结讨论。

知识构建三:DNA是遗传物质

通过活动三的铺垫式设计,让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物学上的应用;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推理确定标记元素;联系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推理获得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先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模拟动画展示,让学生体验噬菌体的寄生生活,再提出遗传物质是谁的探究问题,这便于学生对沉淀物或上清液中放射性产生原因的理解,便于学生思考和研究试验设计的思路及实验观察的指标。

【活动四】

设疑:遗传物质是否只有DNA一种呢?学生阅读教材P46可知:除了DNA外还有RNA,如烟草花叶病毒,它不是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在这两种成分中,推测谁是遗传物质?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强调设计思路:将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怎么分开?

如何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出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构建知识四: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活动五】

幻灯出示HRV病毒的蛋白质和TMV病毒的RNA重组类型,感染烟叶后,能分离得到什么病毒?

但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构建知识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活动四和五是对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检验,其目的是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活动六】课堂小结:大多数生物以_____为遗传物质(分析生物类型),少数生物以_____为遗传物质(分析生物类型),所以_____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复习核酸的类型),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_____是,不是)遗传物质。

情境设计合理,学生获得体验。采用四个检测性问题简单勾勒遗传物质的探索史,直接引入课题,耗时少、目标性明确;活动一、二和活动三还原格里菲斯、艾弗里、蔡斯的经典实验情境,学生可亲临其境合理探索;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活动四、五的生活情境,以检验学生对两个经典的实验的掌握程度。这些情景设计合理,并环环相扣。

教师的主导性突出有余,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欠缺。学生的活动大多按老师预设而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跟着感觉走”,教师教得很有成就感,学生是否学得很有成就感,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很多问题教师的指导性意见给得太多。

教师的设问设计合理,回答对象选择欠妥。思维型设问共33个问题,检验性设问共10,侧重点在思维的训练,而且几乎人均1个问题,问题的密集程度适宜。但问题的回答形式多集中于集体或个人的抢答,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思维的速度的快慢性,教师总以最快的学生的回答为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可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合理判断。

上一篇:只有有心生活值得期待的杂文随笔下一篇:冬天暖心经典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