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

2024-06-25

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精选8篇)

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 篇1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题

(一)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吕渭老①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 篇2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关注度很高, 但是对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版块不太重视。 “研讨和练习”设置的初衷是协助教师的教学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习题设置时, 要考虑到学生、新课标要求和它的实践性等因素。 虽然题量不多, 可是包含了很多知识点, 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掌握和吸收情况。 下面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和必修四, 结合新课标诗歌鉴赏要求, 对诗歌单元的课后习题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必修三和必修四的第二单元课后习题概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学习唐代诗歌, 一共有四课, 共十五道的课后习题;必修四的第二单元是学习宋词, 四课有十四道课后习题。 为了便于学习和探究, 可以大致将其分成整体理解类、品读揣摩类、拓展延伸和写作训练四类。

由上表可知, 针对不同时代的古文诗歌鉴赏, 习题的设计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唐诗部分, 课后习题注重诗词句的品读揣摩;宋词部分, 课后习题注重整体理解感悟。 由习题设计看, 两册书都注重写作的训练, 这是对学生学习诗歌后应用能力的训练和考查。

二、课后习题对诗歌鉴赏的影响

新课标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何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说, 在古诗歌学习中, 学生要做到知人论世, 析意象、品意境和悟情感及欣赏诗歌用字之妙。 所以, 必修三和必修四的课后习题的设置围绕新课标的要求, 重点放在诗词句的品读和整体理解感悟的鉴赏上, 并且也是适当拓展延伸, 从课外获得对诗人或者作品的重新体验。 最后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于写作之中。 这样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还未消化的知识点, 将所学内容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 真正提高学生的古诗歌鉴赏能力。从必修三和必修四的第二单元的习题分析, 探讨课后习题设置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能发掘课后习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促使教师和学生更关注和重视课后习题。

1.课后习题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 从必修三和必修四的课后习题的分类来看, 有整体理解、品读揣摩、拓展延伸和写作训练, 这能很好地贴合新课标对古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必修三为例。必修三单元导读部分要求学习本单元, 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进入诗歌的情境, 感受古代社会的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 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 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本单元的课后习题, 是根据导读部分的要求设置的。 如第四课《蜀道难》的课后习题:

“一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说说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二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 ‘奇之又奇’, 试以第一段为例, 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 奇在何处。

三这是一首乐府诗, 句式以七言为主, 杂以其他长短句, 参差错落, 如行云流水, 一气贯注。 试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并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1.噫吁嚱, 危乎高哉!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又问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5.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四唐代孟棨《本事诗》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 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 首访之, 既奇其姿, 复请所为文, 由是称誉光赫。 ’试发挥联想和想象, 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

第一题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全诗的基本情感和理解诗人情怀, 体现了新课标诗歌鉴赏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符合导读部分的理解诗意基础上, 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第二题的问题模式在这一单元比较常见, 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由别人的体验或者体悟理解和感受整首诗。 借助一些诗评或者是诗词引导学生, 循循善诱, 引经据典。 让学生在别人的感悟中有新的情感体验。 第三题是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语法修辞的掌握, 此训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文体, 感受诗歌的气势。 最后一题是先引用课外的一个小故事, 让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大概了解,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想象写作能力。

第五课、 第六课和第七课都跟第四课的习题设置差不多。 导读中的“理解诗意”、“审美情趣”、“创作风格”和“感悟能力”等要求在习题设置中都体现出来了, 而且可以看出这些习题设置十分贴合新课标的要求。 紧扣上课学习的目标, 课后习题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做到了协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课后习题设置的合理性表现语言的委婉亲和。 以“试着”、“试发挥”、“你认为”、“你能……” 等言语表达形式, 让学生觉得你是在与他平等对话, 无勉强人之意。 学生在看完题目后, 可以尽最大努力或者能尝试性地思考这个问题。这可以让学生心理上先卸下部分压力, 减轻作业的心理负担。 有些学生本来就讨厌做作业, 问题的语言也是有艺术性的, 如果问得好, 就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厌恶感。 如果课后习题的语言强硬, 没有亲和感, 不人性化, 那么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任务, 导致学生被动地解答, 对学生的思维的扩散和创新想法的产生有阻碍作用。

最后, 题目的适用性强, 有基础和提升题, 适合大部分学生, 涉及面广。如第四课《蜀道难》的课后习题, 这道四题课后习题, 由整体到局部, 再拓展, 由浅入深。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 这是可以接受的。

2.课后习题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后习题设计在整体上是合理的, 但是它的设计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问题本身来说, 知识点的引申不够;从问题的设置来说, 与生活不够贴切;从教学实践来说, 课后习题利用率不高。

从问题本身来说, 知识点的引申不够。 纵观必修三和必修四的两个诗歌单元, 问题设置的高度没有超过课本, 设置题目的重点没能让学生从高于课本的角度学习, 只是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及自己的情感体悟, 没能跨越诗歌内容更好地领略诗歌魅力。 而且问题的提问语言过于宽泛, 过于冷漠, 思路过于固定、死板, 提升部分还需要以具体的指导性语言更好地引导学生。

在问题的设置上, 与生活不够贴切。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 要发挥它的生活实用性。 诗人对诗歌的体会是来源于生活的。 在课后习题的问题设置上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在现实中找寻诗歌的情感体验或者启发新的人生感悟。 这是响应新课标要求的。 但是, 在这两个单元中, 并没有发现与生活紧密联系, 习题都是通过其他诗文或者是别人的点评让学生体验, 而不是从生活的角度启发学生。 如:必修四第七课的第二题, “二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 自愧弗逮, 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 忘食忘寝三夜……这是易安作也。 请结合全词, 为这三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这是从诗人的相关背景故事对“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进行阐释分析。如果从生活的角度解释这三句的意境, 让学生体会李清照的情感, 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 更真实。 对于它所设计的《醉花阴》的故事, 其实不看也罢, 照样能解题, 似乎有点多余累赘了。 在设计题目时, 这是可以加以完善的。

从教学实践来说, 课后习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一方面是教师对课后习题这部分的认识上的误差和作用上的忽视。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时间都花在了文章学习上, 而对课后习题解析部分, 他们一般都是布置学生当课后作业完成, 然后交上来。 极少会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业。 有的甚至直接在课上蜻蜓点水般点拨, 没有进行及时的讲解和知识巩固。 总体上看, 教师在课后习题部分花的时间最少。

学生对课后习题不是很在意。 在学生意识里, 觉得只要把课文掌握了, 作业就不用在意。 或者学生在完成过程中, 往往是敷衍了事, 并非用心思考和认真完成。 即使课后习题设计得再完美, 如果教学对象没有参与, 就很难发挥出真实作用。 从师生使用习题的情况来说, 不太理想, 师生都忽视课后习题的作用, 并没有引起重视。

课后习题的作用必须引以重视, 对课后习题的研究和利用更要更深层次地挖掘。 从生活的角度设计, 增添它的实用性。 叶圣陶说:“语文是为了应付生活之需, 语文不是外在于生活的, 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课后习题的设计也要紧紧跟着实用的脚步。

三、结语

在新课标改革下, 习题的数量有所缩减, 材料上有所删减。 但是, 在习题的人性化的前提下, 不能降低课后习题的质量。 从诗歌单元的习题分析看来, 课后习题的设置和使用情况还不是很理想。 在课后习题的研究这块, 还是不够完善和具体深入。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解决和不断探讨。

对课后习题, 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 不能忽视它的影响。教师更要增加重视和利用。课后习题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习题包含的信息量很多。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后习题导入新课, 还可以从习题中看出教学的重难点, 揭示文章的写作主旨, 等等。 这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等等。 因此,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其军.高中语文课后练习的有效利用[J].当代教研论丛, 2014.5.

[2]赵晓春.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处理初探[J].考试 (教研版) , 2008 (11) .

[3]吴红云.高中语文新教材课后练习评价[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04) .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 篇3

一、炼字题

1.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意。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产生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2.名词。考生可以通过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意象名词连用时,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特别是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歌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3.动词。鉴赏诗歌时,考生要重点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同时诗歌中也会出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结合文言文中动词的用法,考生可以快速分析出诗歌中动词的“潜台词”。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这两个动词在这里都是使动用法。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作者溅泪惊心罢了。

4.形容词。形容词具有形象性、富有表现力的特性,所以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在摹写情态的同时,增强意象的气氛感,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反映思想感情。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展现出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甚为壮观。

5.“诗眼”。“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在诗词的关键之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表难表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鉴赏诗歌的“诗眼”,既要从字眼的表层含义上去理解,更要结合诗歌的上下文从深层的内涵上去揣摩;既要从字眼所用的技巧手法上去分析,更要从该字眼所在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上去探究。

常见题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炼句题

在古代诗句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句子,在运用时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音词,形象地勾画出作者晚境凄凉、内心悲凉的特点。

2.倒装。一般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表述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通过倒装突出了星之稀少,雨之小。

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将六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作者对家的思念。

常见题型: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句诗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代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旋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能真切表现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 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進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宿甘露僧舍[注]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僧舍: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2.怎样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诗?

答:

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阳关曲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①无声转玉盘②。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银汉:银河。由无数星星组成,夜间像银白色的光带,故称银河。②玉盘:指月亮。中秋的月亮最圆。

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

答:

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此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楚国攻打郑国,战败,楚人钟仪沦为战俘并被送往晋国关押,虽然做了阶下囚,他依然戴着南方楚国的帽子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分析。

答:

2.请赏析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答:

3.请结合全诗分析“凄清”二字的作用。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注]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

1.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答:

2.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作一具體分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 篇4

一、课堂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四)。

2、谒 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女仙,曾自称在短时间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①“触景生情”是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这“景”当是

诗人登山远望,见夕阳西下、水去云回之景。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要点:景、情、境

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流水东去,白去归去的景象,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沧海来阻止时光的流逝,(步骤一、二)诗人的想像新奇,整个画面奇幻而瑰丽。(步骤三)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怅恨(步骤四)

3、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起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即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景色: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分析: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情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迈。

二、巩固练习

4、【2009·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考点】第一问: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 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个性解读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5、【2009·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考点】第一问: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第二问: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思路分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诗歌鉴赏】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诗歌鉴赏之语言练习题 篇5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诗歌的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2、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学会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风格。学习重点: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难点:学会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风格。【知识准备】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朦胧晦涩),李贺(奇丽)。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浪人物。

滚滚长江奔涌而来,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表现了历史涤荡千古风浪的奔放气势,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简洁明快,壮怀激昂的气魄如在眼前。

(5)含蓄(委婉)。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简洁。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⑦奔放:直率有气势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自主探究】

探究:诗歌中语言风格考查题型的设问模式及答题规律。【典题导航】

1、(2008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2、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题只要抓住表达技巧(对比写法)和语言特色(语言含蓄,讽刺性强)两点作答,意合即可。参考答案:一是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二是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巩固提升】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解析】宋词的上片往往是写景,下片往往是抒情。从内容上看,上片一二句分别写了浙东之水、山,眼波、眉峰二喻形象生动,突出了景美;下片点明题意——送君,“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极富诗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

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步骤①刘诗含蓄深沉;吴词温婉悲凉;赵曲明快直露。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篇6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诗歌鉴赏解题方法之我见 篇7

一、恰当的阅读方法是解答鉴赏试题的基础

要准确、全面答题, 就必须准确读懂诗歌的内容。像读一篇文章一样, 读懂一首诗, 也有它相应的步骤和方法。可以先局部理解, 然后是整体感知和把握, 最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关注局部考点。对此, 应指导考生在阅读时注意以下5个方面:

1. 研究题目, 挖掘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诗文信息最为凝聚的地方。它往往点出诗歌所抒写的人物和事件, 暗示着诗歌的类型与意境, 还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信息。这些信息, 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从题目“枫桥”“夜”我们可以推知, 诗歌所描绘的是枫桥夜间的景象。从“泊”可以推知, 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漂泊情怀, 羁旅情思。根据题意, 再结合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和内容,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抒发了羁旅者孤独凄愁的情怀。

2. 关注作者, 知人论诗

阅读一首诗歌, 作者是谁, 他是什么样的人, 处于什么时代, 处境如何等, 对理解这首诗能起引导作用, 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王维的诗歌, 语言清新自然, 诗中有画, 在内容方面主要写山水田园生活, 尤其是那些清静优美的自然景物, 如《山居秋暝》等。如果考试时选用的是王维的诗, 我们就可以朝这方面思考。

3. 利用注释, 掌握隐含信息

从高考诗歌鉴赏的试题来看, 后面加注解的少, 不加的多。难懂的词语加注解, 为考生扫除理解障碍;生僻的字加注解, 便于考生识别;典故标明出处或内涵, 便于考生理解;对前人有争议的列出双方的观点, 供考生参考。总之无论什么情况, 注解是诗歌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机、背景等重要信息, 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的。所以决不能轻易放过, 要认真阅读, 好好利用。

4. 抓住关键词语, 理解诗歌内容

诗有诗眼, 句有句眼。品味诗歌的语言, 就要抓住那些关键词, 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如王维《过香积寺》一诗中“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两句,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这两句意思是:山间的流泉, 遇危石而发出的低弱声音仿佛呜呜咽咽的哭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 因山林的阴暗而显得特别阴冷。“咽”和“冷”二字, 绘声绘色而精练传神地写出了香积寺山中的幽僻和冷寂。

5. 品味诗歌意境, 把握作者情感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两个方面。我们在阅读欣赏诗歌时如能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就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感情, 从而准确地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意境, 首先要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 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 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其次, 要抓住意象, 反复揣摩。再次, 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此外, 诗歌阅读还可以借助风格把握诗作的思想倾向和诗人的情感流程;分析并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 有助于披文入情或披象入境;利用前人的评点, 帮助我们打开诗歌的艺术宝库;调动知识积累, 如艺术技巧或表现手法包括那些等, 更能准确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和特点。

二、审清题干, 明确步骤, 采用恰当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阅读是基础, 读不懂根本谈不上鉴赏。在读懂的基础上, 掌握恰当的方法, 是成功的关键。因为不同的考查角度, 不同的提问方式, 有不同的思考步骤和答题方法。《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 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1. 鉴赏表达技巧

这类题的提问方式往往是: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题原则及步骤要点:原则是问什么答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步骤要点: (1) 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2)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所表现的内容; (3) 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的原因; (4)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出怎样的旨趣。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山路见梅有感而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 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 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 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 何因把一杯。

问题: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 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 一作“峰”。请你从具体表现的诗意来分析, 说说选用“蜂”或“峰”的理由。

第一步, 准确指出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主要运用的是寓情于景 (融情于景) 的手法。第二步, 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所表达的内容。第三步,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出怎样的旨趣。诗人借梅的寂寞冷落来表明自己的失落。依照上面的步骤要点: (1) 选用“蜂”, 着眼于表现梅花馥郁的香气。 (2) 梅花尽管是在山中冷僻之处开花, 仍然有蜜蜂光顾, 这就凸现了梅花的魅力, 表现出梅花的香气。 (3) 借此表达诗人认为只要有才华, 自有知音的意蕴。同样, 选用“峰”着眼于表现梅花高洁的品性;梅花生长在偏僻的山中, 自有山峰映衬, 超凡脱俗;诗人借此来抒发孤高自傲的情怀。

2. 鉴赏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答题步骤和要点: (1)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 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或孤寂冷清, 或恬静优美, 或雄浑壮阔, 或萧瑟凄凉……注意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 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向, 水寒更有未眠鸥。

问题: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一步,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诗中描写了“荒馆”“月”“砧声”“莲叶”“鸥”等景物。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月夜, 借宿在驿馆之中, 捣衣的砧声撩起了诗人思乡的情绪, 深夜却无法入眠。“深夜无风”, 何来枯荷的响声, 原来未眠水鸥也辗转反侧, 弄得枯荷沙沙作响, 使人听了倍感孤寂伤感。第二步,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特点。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可概括为:幽静, 荒凉, 冷清。情境的氛围特点可概括为:凄凉悲怆。第三步,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环境的人应是愁肠百结, 乡思无限的, 应是孤独、寂寞、伤感的。然后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3. 鉴赏诗眼型

提问方式:某字 (词) 是全诗的“诗眼”, 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 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和要点: (1) 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 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 指出该字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梧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 全诗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赏析。依据上面步骤要点: (1) 本诗以“乱”为诗眼, 情景交融, 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2)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 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 点明“乱”的部分原因, 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写忧国之思, 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 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 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3) “乱”实际是全诗的线索, 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 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4) 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古典诗歌语言鉴赏 篇8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能力层次要求最高的一道题,为E级。分值一般为8分。高难度、高分值,对同学们的表述能力要求也很高。平时训练中,一些同学一见诗歌鉴赏题便避而不答,另一些同学即使读懂了诗歌,也往往因表述不完整,不能得到较高分数。这样就导致许多同学对诗歌鉴赏题望而却步。

这里将就这个问题谈谈诗歌鉴赏题尤其是语言鉴赏题答题时的一些规律性技能。

一、动词

例1.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第二联特别为后人传诵,这两句中,又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算得上是诗眼,试问是哪两个字?其妙在何处?

赏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两个字很容易分析出是“掬”和“弄”,但这两个词使用的妙处需仔细把玩这一联内容方可知晓。

首先分析句义,用手掬起水,那月便清晰在手中,可见诗人是描写泉水的清澄明澈,能照见月亮;品玩欣赏花儿,花儿的香气便溢满全身,是写山花香气馥郁。其次便能揣测出诗人写这两句不仅写了景,而且写了人,勾勒出了物与人和谐的画面,营造出清幽可人的意境。最后便参透本诗表达的诗人对春山夜月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到这里,这两个词使用的妙处就非常清楚了。

我们从这一题中,领悟出了一种做题的思路,那就是:先分析字意和句意,用形象的语言把句意描述出来;然后再揣摩诗人营造的意境;最后把握全诗的主旨感情。只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答题,就会有思路,表述也就全面了。

这个答题思路是否正确和全面呢?我们再看两首诗。

例2.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冷清清的落照,只剩一树柳弯腰。(孔尚任《哀江南》)

试分析“剩”字使用的妙处。

赏析:孔尚任的《哀江南》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典范之作,通过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文人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覆灭的历史悲剧。

首先分析句义,“剩”有“残存、残余”之意,“只剩一树柳弯腰”令人想到昔日之繁华,“剩”的时间性,表达了一种昔盛今衰的变迁感。再看意境,胜景不在,秋水长天,人烟稀少,夕阳残照里,只剩一树柳弯腰,营造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最后诗人的感情就非常清晰了,表达了主人公深切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由此看来,古诗鉴赏涉及炼字、用语巧妙之题时就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作答:

字意、句意——意境——感情。

例3.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赏析:诗眼”分别是“咽”“冷”。

首先分析句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再看意境,“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表现出诗人向往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趣。

以上这个规律也适用于一些修饰词的考查。

二、修饰词

例4.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赏析:先分析句义,此闺中少妇本是精心打扮一番,兴冲冲地上得高楼欣赏春光,忽然望见与夫婿话别之地,顿时想起当年离别情景,当初是杨柳青青,两情依依,而今只剩她一人独上高楼,怎不教人平添一翻新愁呢?再看意境:“忽”勾勒出这位少妇思夫的哀伤情感,“忽见陌头杨柳色”便营造出了一种哀怨的氛围。最后看情感,自然就抒发了登楼后的怨悔之情,“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一“忽”字就完成了少妇的情绪上的几个变化,由先前的兴致冲冲到后来的哀伤再到最后的怨悔、兴致全无。这个“忽”字功劳不小,把这位少妇情绪上的变化勾勒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三、意象组合名词

例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描写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赏析:十八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巢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瑟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气氛,从正反两个方面牵动着游子的愁肠,引起他无限乡思。

以上规律只提供了一种答题的思路,心中有它,不会导致答题无章法,但要用得灵活,切不可凡题都生搬硬套。有的词语简单,就可以直接指向意境和情感。

上一篇:个人专长下一篇:母亲生日讲话稿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