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聆听花开的声音

2024-06-10

蹲下身聆听花开的声音(通用8篇)

蹲下身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1

------关于给小学生作文写评语的一些思考

[摘要]

评语,也叫批语,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优缺点并分析原因或给予提示的话。作文评语是教师对一篇学生作文所做出的总的评价。但是现在许多学生越来越不关心作文的评语了。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要转变观念,切实尊重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把孩子当成知心朋友,充分信任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一步一步的搀扶着孩子迈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

尊重

欣赏

激励

精彩的作文评语会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作文评语为老师和学生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让老师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教与学的乐趣。一直以来,老师不仅全批全改,而且还精批细改。孰不知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学生收获却甚微。原因一,对老师细致的眉批与总评,大部分学生并没去认真思考、研究,只是一看等第了事;原因二,学生不知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原因三,修改后的文意并非是学生本意,久之,老师绞尽脑汁写的批语,做的修改就不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效果,还会渐渐产生抵触的情绪。

那么如今学生习作应该如何改,特别是对刚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作文,我们应该如何改,才能更好的实践新课程教学目标?

一、师生共批互阅中品尝快乐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文,若看着自己分下来的作文被全批全改,“大好河山,一片红”,他肯定很难为情,认为自己不是块写作的料,就大大打击他的自信心了,使他的写作兴趣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他们还会有兴趣再写作文吗?

《新课标》在设定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时,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自信心上,目的是首先要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差异的,学生的习作也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个别,注意因材施教,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其潜能。因此,对习作我们可以采取评赏性的评改方法,就是教师首先要当好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在不同的层次上针对不同层次的习作进行不同层次的批改,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一)条精彩的评语对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激起孩子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我们可以用欣赏的角度去修改他的文章,错字和病句这一定得改,这对于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来说挺重要的,孩子毕竟还小,对于纠错的文字和语句接受能力还是挺快的,看了老师的修改后,他下次也不易再犯了。

(二)对于中等作文的批改。我们除了抓那些确实有毛病而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的地方加以批改,写得好而值得赞扬的地方,加以适当的眉批,给予鼓励,“批”与“改”都用到点子上,还可适时地给他提些小小的要求,能否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手法把文章句子写得更生动些?

(三)对差等习作来说,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差生分析作文的得失,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要拉直文章的语句,多给他一些鼓励,以他们消除习作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让他们乐于写、敢于写。差生的文章再怎么面目全非,也是他们的心血之作。改太多了会挫败他们的兴致,伤他们的自尊。

所以,我认为,我们批改学生的作文,对于不同层次的文章需进行不同层次的修改,不全批全改,只抓“精”批“细”改,写贴心的评语。

除了老师批改外,偶尔也可以让学生互改,让学生有个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促进的机会,互改后老师再收起来修改一下。当然这种情况不宜多用,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只是利用这种形式让孩子体验批改作文的乐趣。

不管用什么方式批改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都要及时,尊重儿童的实际,能蹲下身子,倾听花开的声音,不能以成人的意识代替儿童的童心童趣。

二、让学生在阅读评语中品尝快乐

三年级的孩子才刚触摸“作”文,刚学“作”文,面对刚学写作文的他们,老师的评语如何写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开始练习习作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也就是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强调真实表达,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可以发挥评语、评分的更大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存在的问题及怎样修改。比如,我对学生的游记习作评语:“看到你写了这么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老师恨不得马上飞过去去感受下你的快乐,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的旅行快乐,你能否试试?”又如,对学生平时习作给等第时,宜多“纵比”(学生现在跟以前比),少用“横比”(同学跟同学比)。评分时,我们不能用优生的“尺子”来衡量中等生或差生的作文成绩,对那些尽管还有某些不足但已基本达到本次训练目标或有鲜明个性创意的习作,都应给高分甚至满分。同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分别对待。

因此,作为老师就要学会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心声,领略孩子的心情。写的评语要通俗易懂,要从孩子的角度来写,与孩子同感受,多鼓励、表扬他们的优点。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句生动的语句、一个逼真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都应给予肯定,增强他们习作的兴趣,只有这样才更贴近孩子的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中明白道理,提高认识,品尝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快乐作文;只有捧出真心,才能收获到一片炽热的童真„„当孩子们阅读到这些评语时,无不为老师的理解、欣赏而陶醉,无不为自己的杰作而骄傲。

三、品尝作文成功的喜悦

追求成功是人的天性。成功的快乐最甜美。成功能让人精神焕发,对自己充满信心。充分让学生在成功中品尝快乐是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批改作文中,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还可以把学生的佳作展示在班级学习园地,往校刊《小点心报》投稿,或投到其他报刊杂志上,以点燃他们的写作火花。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习作至关重要。我们写评语,一要站在学生的思想高度和心理水平上看学生的作文,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基础水平客观地评价;二要做到语言简练,有针对性地直截了当地指出一篇作文最突出的优点和最突出的缺点,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求面面俱到,;三要在评语中充分表达出老师对学生信任、期望和勉励的情感,老师的信任是学生的最大心愿;四要指出具体的修改任务和修改方法,以便学生在修改中确定努力的目标,使他们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作文的兴趣,逐步形成学习作文的内在动机,最后达到经过锻炼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一条精彩的评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认为,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要准确,恰当,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针对性、文学性、趣味性、情感性和启发性。

(一)评语的针对性

宋朝诗人叶绍翁有一句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独具匠心,抓住一枝红杏来写满园春色,以少胜多,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做为语文老师,就应该折下这“一枝红杏”加以欣赏与点评,其次,学生习作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或优为主,或劣为主,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去点评,抓住一点,切中要害。再者,针对性还在于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在评阅作文时要注意写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带着这一针对意识去批阅。

(二)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尽可能地具有适当程度的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赞叹老师的才华,从而成为他们自身仿效的榜样。我们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文彩,那我们的评语就应该首先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比如:主题不鲜明、“难识庐山真面目”,“似曾相识燕归来”、内容平淡、“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写评语讲究文学性,关键是语言要有“文味”。另外,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还要看接受的对象,决不是盲目地卖弄词藻。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重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

(三)评语的趣味性

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多是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能说会道的,给学生写评语也是一样,一条有趣的评语,学生会竞相传阅,仔细体会评语中的“味道”,最终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不正是我们写评语的最终目的吗?

记得野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会考,文章中错将“枇杷”二字写成“琵琶”,结果,主考官提笔批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得琵琶能结果,满城尽开管弦花。”这位主考官的评语实在妙趣横生,难道我们不可以借鉴吗?

(四)评语的情感性

中国有句俗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在评语中,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指导学生的作文,还应该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爷爷”生前对他的疼爱,写得质朴感人。我读后,动了真情,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爷爷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们写评语就应该像温馨的春风,带着我们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智慧的心田,拨动学生感应的心弦。

(五)评语的启发性

在教育过程中,只教学生“知其然”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一条评语若仅仅指出了习作的得失,让学生知道了文章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思索的冲动和再创作的欲望。这才是一条真正有作用有价值的评语。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启发性的语气。常言说:终生为人之师,难免一时有错。为人师者应以谦虚为美德,特别是对待自己的学生。教育学生最好不使用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语气,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顺从心理或逆反心理。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最好用启发性、建设性的口气。例如我写过这样几条评语: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呢?将题目换成《未来的房屋》是否更加妥当呢?对于这样的评语,学生能不为之思考吗?。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连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那么,写好评语应把握好哪些分寸呢?

鼓励为主。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留心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在评语中应该指出来,给予肯定的赞扬。有时优点并不容易发现,甚至要教师带着放大镜去看。即使是对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也应该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们分开行吗?”等。而要尽量避免一些判决书式的冷冰冰的评语。如:“语句不同,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会挫伤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鼓励绝不是盲目的吹捧、廉价的赞扬,而是事实求是,恰如其分。例如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条评语:“你的文章如春雷般唤醒沉睡的大地,为新的一天增添新绿„„”很有诗意,也很美,但对小学生来讲,太深奥了,他们不懂其中的真正意思。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长。”把握好鼓励为主的原则,写好评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和乐趣。

评有所指。这里的“所指”,即是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吕淑湘先生曾谈到他读小学时一位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批改重点。有人错别字多,就着重批他的错别字;有人说话罗嗦,就着重批他的罗嗦;有人说话不照前顾后,就着重批他的失于照应。

这段话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小学生初学习作,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毛病,我们不能从文学的高度去要求同时们,也不可能指望一次评语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应因文而异,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各个击破,最终取得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评语的针对性还要做到因人而异。小学生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有人骄傲,有人谦虚,有人进取,有人懒惰,因而导致了他们对接受事物有不同的一面。所以,写作文评语时,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品味你写的作文评语会给他带去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对易骄傲的学生应诚恳地向他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殷切的希望,才可让他清楚、正确地认识自己、改进自我。对懒惰的学生应在勉励中加一丝认可方能让他认识到习作的可取与不可取之处。

生动有趣。评语的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也要掌握分寸,否则使学生认为老师在讽刺他,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那样就弄巧成拙了。

合乎规范。作文评语是写给学生看的,是对学作文和人的评点和指导。其目的之一就是要给学生做出一个榜样。所以教师在写评语时,各方面都要做到合乎规范。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首先要做到。

老师写的评语,卷面要干净、整齐,使人看了感到舒服;遣词造句要力求准确、生动;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恰当,合乎规范;书写汉字要正确、工整,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如果老师龙飞凤舞的写上几个字:字迹不工整,错别字太多。很难想象学生会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的启示。

蹲下身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2

Youth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season, the season of every student is a budding flower others, experiencing the sunshine rain and dew, sweet, experiencing the attack of wind and rain, the suffering of the night, to meet the beautiful bloom. In the process, need someone to share, need someone to help. The flower of youth only one season, and as a teacher in charge of communication with your heart, I appreciate with love, with love, listen to the voices of flowers.

第一, 用心沟通

班主任工作中有时不自觉就以教育者的身份, 居高临下, 或批评, 或教育, 或指点人生迷津, 或指出缺点和失误, 不自觉地就带上了说教的口气, 总觉得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青春期的花儿是敏感而自尊、冲动而激情的, 他们的心像一把上了锁的大门, 任再粗的铁棍也撬不开, 轻易不让人进去, 唯有关怀才能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 进入学生的心中。真诚的沟通才能去除心灵之间的围墙, 得到关怀和尊重, 得到宽容和理解。作为班主任,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就必须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呼声, 了解学生的疾苦, 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做什么? 有什么高兴的事, 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 有什么困惑; 是方法的问题, 还是心理的问题; 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 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就可以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沟通从心开始。开学新组建的班级, 同学之间大都不了解, 师生之间也存在着隔阂, 我开展了“精彩二八精彩的我”、 “我多想说”等活动, 增加了学生间的了解, 消除了师生间的一些隔阂。当我的急躁和学生的言行发生了冲突, 我愤然离去, 学生为我们举行了一次 “心与心的沟通”。那天我带着委屈来到教室, 一刹那我惊呆了: 黑板上大大的三个心, 带着笑脸手拉着手, 书写着 “心与心的沟通”, 学生一个个站起来说着自己的感受, 说着对这个班级的信心, 说着对我的感觉, 那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所有的误解悄悄融化在心的沟通中, 所有的矛盾消失在彼此的包容中, 心中的感动在快乐中蔓延。

第二, 用爱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 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用心沟通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这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 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 而且要学会接受学生的缺点和失误, 允许学生犯错误, 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快速成长。“世界上没有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说 “人没有不良品质, 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每一朵花都是可爱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优点。只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 欣赏学生, 就一定能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放大优点, 缩小缺点, 给予一定的鼓励, 就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也建立起他们对老师的理解和信任, 对美好人性的热爱。或许有的孩子成绩不好, 但他却有表演天赋; 或许有的孩子纪律性不强, 老迟到, 但他极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或许有的孩子内向不善交流, 但他剪得一手好剪纸; 或许有的孩子年少不更事, 参与了打架, 但他事后努力改正, 我们可以欣赏他的人际关系好, 有号召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渴望走好自己今后的路, 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善于观察, 一句话, 一件小事, 都可能成为我们欣赏孩子的一个机会, 加之耐心地向正确的方向引导, 不断的强化优点, 相信孩子的自信心一定会大大增强, 一定会明辨是非, 改正坏习惯, 逐渐绽放成一朵绚丽的花。

第三, 用情赞赏

用情浇灌的花是有动人的, 用赞赏培养的花是灿烂的。用情赞美是欣赏的结果, 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 是对沟通和欣赏的巩固。赞美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 是增强自信的有利措施。赞美可以是当面的, 直接的说出孩子的优点, 也可以是间接的, 在学生背后的赞美。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本学期我建立了 “感动本”, 学生轮流记下心中感动的人和事, 每次读来心中都暖暖的。班上两个孩子闹矛盾出现点小摩擦, 成了两个互相仇视的人, 如何能把彼此的心结化开呢? 我让每个人写出对方的所有优点, 然后我分别交给对方, 当时拿到优点的孩子表情一怔, 后来这两个学生分别找到我时说了相同的一句话:“老师, 我错了, 当时我要是忍一下就过去了, 其实他也挺好的。”就这样矛盾烟消云散了, 恩恩怨怨也归于乌有了。学生不小心犯一些小错误时, 我会让他写其他同学有具体的事例的优点作为惩罚, 我自己也常常观察着感悟着, 记录着, 积累得多了, 整理出来, 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在特殊的日子送给相应的同学。用心的交流不是假的, 用爱的欣赏不是做作出来的, 当学生听到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时会从内心深处感动, 会信心十足的自觉地在正确的方向上, 迈出步子。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3

是谁在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业务大比拼中独领风骚,连连摘桂……

是谁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上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弘扬着法治的时代价值,打造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她,就是全国十佳公诉人、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主诉检察官、湖北省“优秀公诉人”向华同志。她2000年被授予鄂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光荣称号;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公诉人”,被共青团鄂州市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被鄂州市委政法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检察官”,并被湖北省省院记二等功一次……

如果把荣誉比作鲜花,把名节比作花香,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向华同志的世界,去聆听一种花开的声音……

一身正气嫉恶如仇

作为公诉人,与邪恶的较量是永恒的。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公诉人在法庭上所闪耀的光芒,却很难想像法庭外他们与邪恶的较量竟也是那样的激烈,有时甚至是十分残酷的。

2000年7月,向华承办了“12·6”熊海平故意伤害一案。犯罪嫌疑人熊海平是长期在鄂州市鄂城区一带为非作歹的犯罪团伙——“太和帮”的一号头目,此案带着明确的涉黑性质,案情重大、背景复杂。通过初步审查,她发现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岂料公安机关因人事变动,该案已几易人手,成了无人过问的“老大难”。于是向华同志主动请缨自行补查。通过补查,发现公安机关和法院均在相关案件中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公安机关遗漏了重要的嫌疑人,法院对一名已判决的同案人量刑畸轻。

从1998年案发到2002年部分嫌疑人陆续到案,“12·6案”三年悬而未决,检察机关依法追捕的对象迟迟到不了案,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事项一条也得不到落实,所有的迹象都向向华表明,自己在和一种看不到的强大力量作战,单凭个人力量是无法使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必须得勇敢地站出来,将案件背后的种种丑恶揭露出来晒晒太阳!

就在这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面对她说:“你年纪轻轻,前程远大,可要走好哇!”该案的涉案同伙也时不时地往她家里打恐吓电话。她失眠了,思想斗争激烈到了极限。但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却又时时在提醒着她,告诉她不能也不应该放弃。终于在2002年3月23日晚上,她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这样犹豫下去了,别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仅仅发发牢骚了事,我却不行,我是承办人,依法监督是法律赋予我的职责,我不站出来就是失职,就是对法律神圣的亵渎!”于是,她连夜开始起草关于“12·6案”真相以及该案涉嫌司法腐败的报告。第二天一早,她就等在了鄂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袁建军的办公室外。

袁检察长看了报告震惊了,拍案而起,马上令鄂州市检察院渎职案件侦查局介入此案,会同公诉处共同查清“12·6案”的真相和案件背后存在的司法腐败。渎职案件侦查局的介入,仿佛平地一声惊雷,惊醒了那些企图以金钱开道保太平的不法分子,震慑了那些三年来一直充当涉黑保护伞的执法人员,他们纷纷收敛起羽翼。由此,“12·6案”发生重大转机,由向华亲自展开的补充侦查工作势如破竹。到2002年底,检察机关终于彻底查清了买凶伤人致死的全部真相。因为向华在办理此案中的突出表現,她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授予“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论语》言:“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一切坚韧,源于宁折不弯;一切正气,源于嫉恶如仇;一切光芒,源于超越升华。向华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注解!

对法律的忠诚

“对接手的每一起案件,我都将它作为一次严峻的考验,像工艺品一样去雕刻,不容有半点瑕疵,为的是让是非善恶清晰淋漓。”向华办案有一个准则:要么不办,要办就办好。缜密的分析判断、深刻的演绎推理,是向华得天独厚的优势。办案中她充分发挥女性“细致”的特点,往往能发现被人遗漏的重要线索,从而取得关键证据。

1999年6月,向华承办了由监所检察部门转交的保外就医的罪犯徐涛特大抢劫案。按理说,该案经过了监所部门的审查,而且监所部门的承办人甚至将起诉书都拟好了,如果工作图简单,本案只需例行公事去办有关手续即可。但向华没有草率从事,而是重新认真对该案进行了审查。结果发现,原监所部门认定的被告人徐涛,伙同他人在浠水至武汉的客车上抢劫乘客钱财一事,虽有同案人供述和部分证人证言证实,但被告人徐涛自归案后一直拒不供认,此笔事实的证据不充分。向华分析除了案卷上提供证言的受害人外,应该还有别的受害人可以提供证据。她不畏困难,积极地与这些受害人取得了联络,从而完善了证据锁链。最后,被告人徐涛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只好认罪。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徐涛死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一名优秀的公诉人注定是一名优秀的猎手,除了要有一双锐利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头脑外,更要有一种执着的求真精神,向华具备了这些。而这一切均源于她对公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对正义的无限执着,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检察官的情节

“我是一个平民子女,凭着自己认真读书获得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我十分珍惜和热爱我的职业,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每当有人问起向华:“为何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而不觉辛苦劳累”时,她总是笑着这样回答。

2001年6月,公诉处添置了一套多媒体举证系统,因为向华懂电脑,处长安排她用这套设备开个试点庭。这套设备虽然开庭时用着方便,但庭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却令人难以想像。“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来”,向华决定将这套设备用在孟卫平、姚震挪用公款、受贿案的庭审举证上。她用“十一”国庆节放假之机加班加点,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账证、视听资料尽数输入电脑。在那一个星期里,她把白天,晚上、吃饭的时间全都利用上了。到该案开庭时,因为采用了多媒体举证,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审判长连连点头说:“这样好,以后就这样开庭。”然而他哪里知道,为了这次开庭,向华付出了多少汗水!

向华整天忙得像打仗。忘我的投入,常常让她忘记了自己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应当承担的责任。母亲病了她没法孝敬在床前;丈夫工作上遇到困难,她没顾上送去一句安慰鼓励的话;儿子需要母爱,她没法抽出时间去考虑,以致每当夜深人静回到家中时,常常会听到儿子在梦中的呓语:“妈妈,今天不加班好不好?” 望着儿子睡梦中发自内心的哀求,她的心又酸又疼,多少次她都只能俯下身子,抱着儿子,轻声地说:“儿子,妈妈对不起。”一任两行热泪悄然滑落。

从检8年来,向华所做出的牺牲没有人能用具体的数字进行统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是在汗水中泡过来的、趟过来的、拼过来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一位平民子女、一位女检察官的检察情结。

挑战司法腐败

只要参加过向华出庭旁听的人都说,向华在法庭上不温不火,镇定从容,有种非凡的震撼力和威慑力。

1999年10月,原鄂州市华容区法院告申庭负责人赵火木、原中级法院法医潘少明徇私枉法案在雷山法庭开庭,向华和公诉处副处长徐向京出庭支持公诉。由于两名被告人的特殊身份,开庭时旁听观众大部分都是法院工作人员。他们对检察机关查处法官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偏激,还未正式开庭,参加旁听的法院系统中就有人对审判长说:“开个什么庭,直接宣判无罪算了!”开庭时,三名辩护人异口同声地作无罪辩护,并大肆挑剔起诉书的遣词造句,指责公诉人水平低,指责检察机关搞错案。在这种庭审气氛下,向华和徐向京检察官巧妙配合,综合反驳辩方观点。他们抓住辩护人自相矛盾的观点,迫使其中一名辩护人当庭放弃无罪辩护改作轻罪辩护。最后,向华又结合案情痛斥了司法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取得了参加旁听的法院系统人员的理解和认同。

理直则气壮,义正必辞严。一名公诉人在法庭上把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把庄严的检徽牢记心间,这种公而忘私的情韵所爆发的威力,岂能不让犯罪分子胆战心寒!

绽放一路鲜花

“为了不让自己的青春岁月被贴上平庸的标签,对待学习,我不曾有丝毫的懈怠。”

1995年9月,向华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分配到鄂州市检察院。当时,她头顶汉语言文学和法学“双学士”的桂冠,加上她是一名女同志,领导有意安排她在办公室从事比较轻松的文秘工作。但她自加压力,主动要求到任务最繁重的业务部门公诉处工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一方面虚心向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请教,自己也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另一方面主动要求多办案,办大案,在办案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4

巴马县第二小 罗谚茗

班主任工作是精心、繁琐而复杂的,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又涌上心头。我热爱这份职业,所以我始终觉得快乐。哪怕是很多的麻烦和心酸,过后也便是甜蜜的回忆。

今年我担任的是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曾带过几届毕业班,对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算是了解。不过,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对社会,家庭,环境的了解更深,还有留守儿童很多,这些孩子通常是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的,很多孩子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要想当好这个班主任还真是不容易。我努力地接近他们,去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把自己融进儿童的天地。于是,我和我的学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喜欢这群孩子,他们各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文静,有的活泼,有的见解独到,有的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心胸宽广,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关心他人……

我们这个班是内宿班,两个周才能回家一次,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也很少有家长来探望,学生的点点滴滴都得你班主任过问。为了当好这个班主任,说确切些,为了能和学生融洽地生活、学习在一起,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她便是温馨的、温暖的。每当同学们有困难时都愿意和你说说心里话,把你当亲人、朋友看待,毕业时都对你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说真的我觉得好幸福,因为我付出的心血都有了效应,他们也都认可了我。那么,我是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的呢?

一. 用“爱”架设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这个爱字可不要随口乱说。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从上个学期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以来,我都在努力这么做。

1.厚爱后进生和“问题”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和“问题”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 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黄丽娇同学吧,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和后妈冲突很大,性格有点变异,还常和家人撒慌,自从她前个学期转到我们班来,就很少见她笑,但上课很爱讲小话,学习成绩不怎么样,数学测验还常不及格。了解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开导她,不断地鼓励她,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母亲般的关爱,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渐渐地她开始喜欢上我了,把我当成朋友看待,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学习也慢慢跟上,前个学前期末双科都考了90分,我还特意给她发了进步奖。这学期,因为和后妈关系不好,快要升学考的最后一个月里,情绪时好时坏,学习也很不稳定,周末回去还向她后妈撒了一个很大的慌,说学校要收他们每人100元钱的毕业考费,于是向她后妈要100元钱,钱没拿到,就向她爷爷、叔叔告状,说后妈欺负她……闹得家里人的关系很紧张的,害得她后妈跑到学校来问我情况。我说:“你来对了,没这回事,我是交代他们这次回去,回来每人交两张一寸的免冠相片给我,还交每人1.5元的义务教育证费,其它的没有了。”后来通过和她妈妈聊聊,才知道了事情的原由。真是气死我了,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她的。过后我极力做她们母女俩的思想工作,特别是黄丽娇的思想工作,我一点也不敢怠慢,过了两个星期她后妈来看望她时很是感激我,说;“自从上次你教育了黄丽娇后,她回家开始和我讲话了……” 看到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我也有说不出的快乐。这次毕业考黄丽娇以双科总分221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县一中重点班,我们大家都皆大欢喜。还有我们班的陈向贵同学,是全校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上学期,对他我虽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有违纪现象,这学期开学初,语文老师都要求他转学了,在他父亲的极力要求下才接收了他。这学期期初,我让我们班同学以投票的方式选举班干部,出乎我的意料,在选纪律委员时,陈向贵的得票数最高,于是我趁火打铁,一不罢二不休,大声在班上对他表示祝贺,并对他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不要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还真管用,依靠大众的监督力量,他这学期再也没违反过纪律,而且还配合老师和其他班干部把班级管理得很好,因此我在班上常表扬他,鼓励他。看着他在进步,我暗地里庆幸:这招真可谓是以毒功毒的了。毕业时他还特意给我送了份礼物,在接过他的礼物时,我的心 是甜的……说句心里话,每当看到我的学生进步了,懂事了,我就觉得无比的开心和快乐!爱:能逾越鸿沟,能架起桥梁,能融化冰山……实践证实,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班级工作就如同雨后春笋,春意盎然,到处是一片生机。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偏爱谁多一点,处事哪里不合适,他们心中有数。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其中一点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班上的黄永和和韦崇山同学,有一天晚饭后,两人在洗漱间洗碗,本来是嬉戏你推我我推你做玩耍的,但地板铺的是瓷砖,很滑,由于不小心黄永和挨跌伤,送去医院检查用去了100元钱。当晚上晚自习课,就为这事,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俩。同时也告戒其他同学:“还记得我开学初跟你们说的话吗?凡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正因为有你的这样……才有他的那样……象今晚的黄永和和韦崇山同学,正因为有你们的嬉戏,才有摔伤这事,黄永和你也不能怪罪韦崇山,他不是故意的;而韦崇山你虽说不是故意的,但已造成了黄永和受伤,你也负有责任,你也要承担一定的医药费。我平常也给你们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道理,许许多多的大事都是小事引起的,希望你们引以为戒。”过后我怕韦崇山不服,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让他知道到对自己的过失也是要负责任的,我还给他举了很多例子,他听后心服口服,意识了“责任”这两个字的分量,第二个周就拿来了50元钱,一起付黄永和的医药费。通过这事的处理,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公正,对我很信服。过后一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就这样,和谐的音符在师生间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在班级里的开展就很顺畅了。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在今天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在接任这个班一段时间后的一节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作了一下交流:我说:“我给你们上了这么久的课,你们觉得我怎么样,喜欢我吗?有什么意见或看法要告诉老师的?”“喜欢!”同学们显得很兴奋。“能告诉老师吗?我可是你们的朋友哦!”“你上课时不会板起面孔,说话声音很响亮……”“你上课很风趣、幽默……”“你上课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强调着重点……”“你上课爱笑 ……”“你不会骂人……”“你字写得漂亮,人也很时尚,我们喜欢听你的课……”教室里气氛很活跃,同学们都争着说。“我有这么好啊,都没缺点?”“没有。”同学们还是很兴奋。“那你们还没把我当朋友看。”班长这回站起来了,同学们觉得很吃惊,所有的眼光都聚焦到班长身上,屏息聆听。“老师,我想向你提个意见,你在上课时,语速能不能慢点。”“看你那傻样,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见呢?”同学们都冲着他笑“呵呵,我是实话实说嘛……”教室里又恢复了热闹。同学们天真无邪的发言,使我感悟很多: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多与少、先知与后知的差别,没有人格上的区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火药味”浓,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如猫鼠,教室里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哪还谈得上爱学习?因此,改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氛围,实行民主教学,使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同频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共鸣;既有教师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输出,又有学生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深刻领悟的信息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交往,关系融洽,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对学生充满关爱和信任,学生会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对学习倍感兴趣,从而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师生间能彼此心心相印,水乳交融,这也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最佳境界。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5

“你望白月长,乡在海茫茫”。如今很少回老家了,牵挂的只不过一株门前的栀子花。俯下身去,新开的花,真比少女的脸颊还要洁白无瑕。玉般的瓣儿,挺立在花茎上,层层叠叠,或是百花仙子中最好的雕刻品。

这当然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它的香气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比桂花多一点纯净的,比百合多一点内敛。它的香要你凑近了去发现,不比腊梅那般浓烈,是一种温柔的,直触心底的,如少女般的香。是任何高明的调香师都调不出的。

栀子花不似冬梅一样的孤傲清高,不似桂花那般团团簇簇的热闹,更不似紫罗兰般伏在地面生长。它不高不低、不傲不卑,开在你我最易看见的高度。

风来了,雨来了。我紧忙跑到屋檐下躲雨,心里生出一种深深地悲悯——这花,怕是要落了吧!于是,静坐、听雨、看花,又想想风吹得栀子花左右摇晃,冷雨打得新叶纷纷落下,一株栀子也被风雨摧残的破落不堪。

终于,风停了,雨停了,彩虹出了,很绚烂。我连忙跑近栀子花,本以为风雨后只有光零零的枝干。谁知?那花依然是花,还是那样的倔强,那样的洁白。只是叶少了些许,便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吧,少了叶的花却显得格外素雅。

晶莹的露珠,落在这如玉的花瓣,还是那样纯净的香,夹杂着丝丝泥土的气息。“留得残荷听雨声”,那这一幕,也称得上是“留得栀子听雨声”。一番风雨,却让它格外显眼、娇俏。折断了的枝干,便是挫折留下的痕迹。

栀子花无畏无惧地开在风雨中,风雨是她经受的磨砺,雨后的露珠是它梦里的泪花。

在风雨中开花吧!无所畏惧!风雨只是暂时的,而香气和生命的姿态却是永存的,那是一世的风景。挺起胸膛,像栀子一样开花吧!

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6

一花一世界,世界因为有音乐而变得充实有生气和幸福。花儿是孩子,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在开放。做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聆听,用心来听孩子所思,所想,使孩子们的内心得到释放,变得开朗热爱生活„„

在奥尔夫音乐培训之前我是有顾虑的,因为第一:我不是学音乐的会不会影响奥尔夫音乐的认识;第二我节奏感不好会很难理解奥尔夫的精髓吗?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上了半小时的课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奥尔夫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歌唱、动作、游戏、即兴。语言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它的精髓在于学习的快乐过程,而不是枯燥的学习结果。当抛开这些顾虑我发现培训变成了一次轻松地聚会交流。

通过培训我发表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想: 第一:奥尔夫的观念是让孩子自己去学。

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大家注重的是:对孩子进行知识点的传授知识,老师在上面教,孩子在下面听,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然后去表现一下。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让孩子愿意的去学东西。第二:奥尔夫会让孩子自发的学习音乐。

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听的,当段老师在带领大家一起做《快乐岛屿探险》的游戏时我被它的魅力吸引了。她把全体老师分成两组:一组老师用乐器打节奏表演浪花;另一组则表演船上的人,在各种状况下的情况。我们一起在玩游戏时不仅感到音乐有趣,情景设计也很吸引人。它可以在无形中吸引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对音乐的实地演习。

三、试着将奥尔夫与英语结合。

虽然幼儿园没有开设关于“奥尔夫教学”这一类课程,但是我可以试着经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慢慢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这只是一个设想,我会努力的一点点探索,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从而使孩子们爱上英语和奥尔夫。

蹲下身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7

一日, 刚进教室, 看见一位教师在斥责一个男孩:“拿了人家的东西为什么不还?你每天就知道捣乱!”男孩子不断申辩:“我没有拿, 是她给我的, 不信你问苗苗。”经苗苗证实, 那女孩先把铅笔送给了男孩, 后来又想要回来, 男孩不给, 便告诉老师说是他自己偷偷拿了……老师听罢, 留下“没偷也还给人家”一句话便走了, 男孩一脸气愤, 倔强地瞪着老师的后背, 眼里写满了不服气……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许多, 在不同的成人和孩子身上不断地重演着:成人错怪或误会、冤枉了孩子, 知道真相后, 没说什么或只搪塞几句, 就一走了之, 留给孩子的总是不满、委屈、愤怒还有迷惑……

其实, 大人们知道自己错了, 但是在一个“小”孩子面前又怕丢了面子, 以“他懂什么”为由为自己开脱了, 这种方式实在是有些冷漠、简单和粗暴。殊不知, 这会伤孩子的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抹不去的影响。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类似的不当处事方法。如果有一天, 孩子错怪了别人会怎么做呢?试想,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被这种情绪所压抑, 他会不会变得粗暴、冷漠、焦虑而又自卑?他的人格会不会错位扭曲呢?如果有一大批这样的孩子, 我们的家庭、我们社会的和睦与和谐又将从何谈起呢?

其实, 处理这样的事情非常简单, 只需你蹲下来, 看着孩子的眼睛, 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那么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 他会因此而接受你、理解你、尊重你, 你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会更加伟大。

一、增进与孩子的关系, 使你与孩子的感情更加亲密

众所周知, 人无完人。成人同样会在孩子面前犯错误, 既然错了, 就应勇于承认, 并及时向孩子表达歉意, 这样不仅无损于你威严的形象, 而且会使孩子更加敬爱你, 会把你当成他的朋友 (因为小朋友之间发生误会也会承认错误, 从而成为更好的朋友) 。我曾经询问过80个孩子的父亲, 当他们误会孩子时, 主动承认错误的不到30个,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我们大多数家长总是把自己的自尊高高举起, “我是爸爸, 错了又怎样?”有的家长没意识到要向孩子承认错误, 还有的家长觉得难以启齿。所以, 许多孩子承受着一次次的委屈、不满、气愤, 但又敢怒不敢言, 只好敬而远之, 无形中疏远了你与孩子的关系。试想如果上例的父亲能蹲下来, 看着孩子的眼睛对他说“对不起……”, 我相信他的孩子会高兴地牵着父亲的手或亲密地搂着父亲的脖子, 绝不会委屈和不满, 更不会与父亲产生隔膜。

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会使你了解孩子更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 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曾听说, 一位妇人带着孩子去购物, 刚走不久孩子便又哭又闹。妇人硬拉着孩子走了一段路, 可孩子还是吵闹不止, 甚至坐在地上不走, 于是, 妇人去抱孩子, 她蹲下来一看:眼前只有来来往往行人的裤腿、鞋和许多玻璃柜。妇人这才明白, 孩子为何吵闹不止。同样, 我们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孩子, 何谈理解呢?如果你肯像那妇人蹲下来, 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与孩子是平等的, 孩子看你的目光是平视的, 你会从他的眼睛里读出许多东西来, 你会从他的视角发现许多新东西, 所以适当的时候请你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教孩子做事。

三、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 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

蹲下来不仅是身体的简单动作更要从思想、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放下成人的“架子”, 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看待事物;蹲下来, 就要与孩子保持同一水平线, 体会孩子的想法, 揣摩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会使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坦率、理解、真诚与尊重, 会使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主动与你交流;蹲下来会使你更快的读懂孩子。

四、为孩子做出表率, 培养更多优良品质

在孩子做错事时, 家长和老师往往都会引导孩子向别人道歉, 但扪心自问, 你在孩子面前做的怎样呢?你曾真诚地向孩子道歉了吗?孩子从你的身上都学到了什么?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 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典范, 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这样会胜于你千万遍的提醒和说教。我们发现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缺点和错误都与我们家长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我们很少有人主动教育孩子去做“恶人”, 孩子却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欺软怕硬;我们从来不主动教育孩子讲粗话, 孩子却突然对别人恶语相向;我们从没让孩子“享受孤独”, 孩子却不知不觉变得性格孤僻……·约翰·洛克曾说过:“优良的品性是内心的真正财富, 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奥维也曾说:“使一个人伟大, 并不在富裕和门第, 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可见良好的品行在一个人成长和成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 敢于承认错误, 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身范言教, 从正面影响孩子, 孩子才会谦逊、诚实、热情、乐观, 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并勇于弥补和改正。

四、消除心理压力, 为今后的教育打下基础

现在提倡健康教育, 所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人的身体健康会给人带来生命的充实感、安全感, 给人带来充沛的精力,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同样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朝气蓬勃、情绪稳定、乐观豁达, 对生活、对事业充满热情, 会充分发挥人体力上的潜力,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会更加快乐、自信、善良、正直、热情、坚韧、而又富于爱心。要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必然要求他身心和谐统一, 因此必须帮助孩子避免或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或感受, 还包括引起这种状态和感受的事件。如前所讲的那位教师只是简单地扔下“没偷也还给人家”一句话就走了, 她何曾想过这样的处理会给男孩造成怎样的心理压力。他会想:老师是不是讨厌我?不喜欢我?时间一长就有可能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我明明没偷, 女孩错了老师却不批评她, 产生受挫感, 引起愤怒情绪;老师错了不承认, 我错了为什么就一定要道歉。同样, 时间一长就会产诸多迷惑, 并形成钻牛角尖的人格特征。孩子的心理压力没有或无处释放, 长期积累就可能会导致脾气变坏, 易暴怒, 不听劝告、自卑、退缩、孤僻、不合群、不信任别人, 并且可能会伴有一系列破坏性行为, 这样会使教育工作平添许多烦恼和忧愁, 甚至搞得你焦头烂额。如果那位老师肯蹲下来, 对孩子说声“对不起……”那个男孩绝不会倔强地瞪着她的后背, 布满一脸的不服气。他不仅会欣然接受你的教导而且会明白更多的道理, 进而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他会更加敬爱老师, 听你的话, 这对你今后的工作将是非常有利的。

五、使孩子更加自信, 充满活力

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自信心越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会越强。自信的人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身心轻松;自信的人开放、幽默、勇敢、果断。当你做错事时及时向孩子承认错误, 不仅会使孩子得到心理满足, 而且会使孩子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他会想“那件事我是对的”, 他能从你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上获益, 充满自信, 心情开朗, 从而更加热情、乐观、活力充沛, 逐步形成对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品格, 这将对孩子人格发展和品德教育有深远意义。

生活中人人都会犯错误, 如果在你与孩子之间, 孩子错了, 可教育他及时向别人道歉, 并加以改之;如果你误会了孩子、错怪了孩子、不小心伤害了孩子, 请蹲下来, 看着孩子的眼睛, 真诚地对他说“对不起……”你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提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孩子。”任何一个人只要受到尊重, 便能发挥潜能。因此, 自尊的需求是人的天性, 是帮助孩子自信、自尊的好方法, 是培养孩子养成独立人格、独立性格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尊重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职责。

关键词:尊重,教师,家长,孩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简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聆听花开的声音 篇8

【关键词】聋生;律动教学;情境教学;节奏教学

律动,顾名思义是指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律动课是聋校专门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1-3年级聋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律动教学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补偿其生理和心理缺陷。如何根据聋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律动教学特点,最大限度地矫正、补偿聋生生理和心理缺陷,是我们特教音乐老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聋生的心理特点

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是律动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每堂课设计教学内容,应从聋童心理特点出发。虽然聋童听力残障,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有着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激发聋生这种求知欲望,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能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随乐而动。如教学模仿动作《拔萝卜》,教者导入(通过手语):同们今天我们接到森林里山羊爷爷的邀请,去帮他收萝卜,你们想去吗?聋生好奇心被调动了,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在拔萝卜的开心游戏中,聋生不但舒展了肢体,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还让聋生在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集体的凝聚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聋生幼小的心灵中得到确立。

教学过程的展开要符合聋生的生理特点

(一)以情景教学为切入点

针对聋生生理特点(听力和语言残障),在教学活动中教者运用手语、实物、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聋生积极学习的情感,聋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了聋生的心灵。如儿童舞蹈《嘀哩嘀哩》一课的教学设计:

1.首先让聋生自己来布置一个美丽的春天,在这一环节中,主要目的是让聋生“热身”,聋生在自己动手装扮的过程中,体会美感和实践后的成就感。

2.在“寻找春天”这一教学环节中,让聋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到春天,并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通过教学配套内容,有针对性的初步解决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舞蹈教学设下铺垫。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聋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了,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3.在舞蹈教学中,同样贯穿了“春天”这一主线,展现舞蹈的情境。在聋生对舞蹈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运用自己对春天的感知和已学过的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境。

4.拓展情境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聋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具体表现为对舞蹈的创编。教者为聋生准备了几组美丽的春天画面,让聋生根据这些画面进行即兴发挥、自由创编,画面上花、草、树、木、可爱的小动物都是聋生创编的对象。通过创编表演让聋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春天无处不在,创编表演让聋生感受到了快乐,从心里领悟到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妙,使聋生从心底萌发出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以節奏教学贯穿律动课堂

由于聋生的听力残障,节奏教学在律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发展聋生振动觉、残余听力、协调能力以及节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运用律动和节奏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聋生对节奏的感知力。例如,在上课开始时,教者用明快的节奏引导聋生进入教室,聋生在踏鼓的指引下做种种合拍的动作,极富生气。在琴声中随着踏鼓的节奏,聋生所做的各种动作使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处于感知音乐欢快的节奏氛围中。为了使聋生更好掌握节奏,教者组织了小型的打击乐队。打击乐器有:双响筒、响板、三角铁、沙锤、碰钟、铃鼓等。如在教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伴奏时,教者选用了铃鼓、三角铁、碰钟和双响筒四件打击乐器。在合奏之前,第一步先让聋生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在练习时让学生强拍拍手,弱拍拍腿,感受三拍子的特点。第二步在教者指挥下,拍手练习伴奏谱。第三步讲解示范四件打击乐器不同演奏方法。第四步把聋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齐奏,用手势提示聋生配合一致。第四步为歌曲《洁白羽毛寄深情》伴奏。待伴奏熟练后,让部分聋生演奏,部分聋生舞蹈(之前聋生已学习了这首歌曲的舞蹈)。这样不仅增加了聋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复习了舞蹈,还培养了聋生协调一致、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聋生的特点

音乐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音乐形象难以直观,增加了聋生对律动的感受和理解的难度。这就要求聋生的律动课堂教学形式、方法要多样化。课堂里多媒体的引进,大大拓展了聋生律动课堂的空间、视野,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律动教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艺术教育。如教者在教学藏族民间舞蹈《手捧哈达献亲人》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将藏族的服装、民间习俗等风土人情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给聋生,使聋生原本对藏族陌生的感知转化为形象而又真切的视觉感受,增进了聋生对藏族风俗习惯的了解。为了让聋生感受到藏族音乐、舞蹈风格的特点,除了示范外,教者还准备了一段藏族舞蹈视频,让聋生体验到了藏族舞蹈上身惯于松弛并稍稍前倾,与下肢流动连贯的动作形成悠然自如的舞蹈风格。

总之,聋生律动教学应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灵活的方法,使传统的律动课堂变得新颖性和感受性,让聋生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上一篇:公司秘书简单工作计划下一篇:明尼苏达大学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