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产销统计

2024-05-10

工业企业产销统计(共6篇)

工业企业产销统计 篇1

关键词:产销系统;信息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078-02

1 工业企业产销系统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背景研究

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包括两层主要含义,

一是工业企业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

二是工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要和国家信息产业化的战略发展保持一致性。

1.1 外部背景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在国际竞争过程中,工业企业必须学会运用信息化战略来不斷优化和完善自己,提升竞争能力。

1.2 内部背景

生产和销售体系是工业企业的核心系统。生产和销售体系中含有大量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用于决策和生产企业相关的信息支持。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战略,以确保正常,有序运行稳定和安全运行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工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合同。

企业标准是桥,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系统紧密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生产质量。

从工业企业的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来看,以产销系统为主的信息化战略,是工业企业发展战略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工业企业一切规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 工业企业产销系统信息化规划分析

2.1 企业信息化功能分析

以某厂要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功能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2.1.1 统一布局,规范管理功能

一个健全的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不仅能够支撑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信息往返渠道,还能保障各生产单位子系统的信息通畅,信息资源最优化,最终实现以产销信息为核心的信息的共享。

2.1.2 全面收集,精准反馈功能

良好的企业信息系统还应该能全面收集各种内外部信息,最终使管理层面能够、全面地了解及时反馈的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地处理公司的经营生产的问题,尤其是突发应急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失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终达到完善企业管理的目的。

2.1.3 系统设计,减少成本功能

健全的企业信息系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缩减人员的成本。

2.1.4 提前预知,优化库存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在保证必要供给保障的前提下,能够给出库存的合理范围,最大化减少资金的占用率。

2.1.5 系列优化,合理生产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根据销售合同,可以制定出较为清晰合理、完整精准的的生产计划,在生产时间和生产计划中,更是交货期由按月提升到按周,使得企业的服务的质量能够不断提高。

2.2 企业产销信息化需求分析

销售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支撑系统,企业中的一切生产和管理都要围绕合同执行。企业销售订单和采购材料是合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时,按照客户需求,将销售订单具体要求分解成生产任务,最终形成项目管理。

在项目的执行情况中,按照质量规范,发出产品信息要求,跟踪监督产品形成,并最终在生产任务完成。

在整个生产项目管理环节中,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及时反馈,精准生产,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为下一个生产任务的及时交付做好准备。

技术质量管理和实验室管理要求对信息不正常的物料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处理时间根据检验项目有一定的要求,对超过要求时间未及时处理的提出警告,并要求说明原因。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的一体化管理,加快物料周转,从而加快工序间的物料周转。上工序产出的表面判定合格的产品,可以在不入下工序的原料库的情况下,通过预排计划,直接进入下工序机组进行生产,缩短生产库存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作业管理要求机组根据生产计划严格执行,对生产过程中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完善,完全符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信息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给出相应的信息反馈,有助于管理人员能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减少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滞留时间,影响合同的执行兑现。

2.3 企业信息化优劣分析

企业产销系统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跨越式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基础环境入手,打好根基,才能做到与企业战略融合共进,并为信息系统的建设铺好路、领好路。

根据企业跨地区的特点,认真从二级企业甚至三级企业的内部网络建设入手,做好设备配备,网络优化等工作,使系统的应用有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从而一举完成了企业信息化单点应用模式的进化。

3 工业企业产销系统信息化战略规划保障

3.1 人才保障

现代大中型工业企业,除了拥有技术上的优势,还有较为成熟规范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大量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这些优势能够促使工业企业拥有强大的信息化战略规划队伍。

3.2 评级考核保障

虽然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化水平评价和考核模型,但是在企业内部,应该有意识地对信息化建设前后的一些可比数据进行采集,结合实际做一些评估,并分别从系统本身的实施绩效、业务绩效等方面进行一个综合考评,以进一步激发集团高层和员工对信息化的信心。

对工业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以及评估,首先要分析大型工业企业当前业务能力,其次要分析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分析就是指要对工业企业管理活动以及业务特征和工业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运作的模式,探索通过产销系统信息化改进生产问题的方法。

3.3 组织管理保障

在组织管理方面,大型工业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并且在自身的行业里处于领导地位,能够对行业业务规范进行主导,使其可以面向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改革。

4 结 语

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工业企业战略目标。但是,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并不意味着工业企业简单地提升和改进技术手段,工业企业必须用自己的管理和行业特点,整合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与信息化战略全面实施改造相结合,只有做好工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才能推动健全和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对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规划,在分析的时候,要明确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工业企业的发展总目标,明确企业自身每一个核心部门实施的工作。在这一基础之上,确定应用信息技术驱动因素,实现企业战略和信息化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利,张俊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决策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2015(7):106-107.

[2] 叶琼伟,张谦,王鹏.大数据视角下基于项目管理的资源型企业信息化

博州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调查 篇2

工业是博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博州新型工业化建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处在深化拓展、提质增效、加速发展、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形势下扎实做好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博州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及时准确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至关重要。

一、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目前,博州有工业企业166家,按地区和隶属关系分布:博乐市67家、精河县56家、温泉县29家、阿拉山口口岸14家。按企业规模分:规模以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47家,规模以下企业119家,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27家。

2010年博州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全州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7家,千万元以上企业67家,企均实现产值超过2000万元。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我们对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4家新建较大工业企业调查,企业统计人员队伍较为稳定,有专职统计人员的11家,由会计兼职统计的36家,但也存在由一名会计兼任多家企业统计工作的情况,最多的一名会计兼任4家企业统计。在调查的51家企业中,统计从业人员48人,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21人,占43.8%。规模以下企业中,个别企业无人从事统计工作,不愿意上报统计数据,上报的数据随意性较大,他们

1的理由是规模小没必要配备专职会统人员,更怕税务部门以统计报表为据收税。

二、目前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㈠ 领导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可有可无,表现为不愿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州工业的主题,许多民营业主认为统计可有可无,统计机构的设置和统计人员的安排不到位,大多数企业的领导将统计工作岗位设为兼职岗位,而且有的统计员身兼数职,认为一旦企业进入了规模以上的“笼子”,会无形中增加“负担”,而且一举一动都在统计局的“监视”之下,因此他们对企业的统计工作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不理解不支持,有的甚至是特别反感。客观地讲统计为宏观经济服务更多一些,对微观的作用较小,因而大部分民营企业老板认为报送统计报表是额外负担,不愿报送统计报表。

㈡ 对于自身利益考虑过多,瞒报统计数据,特别是敏感指标漏报多,表现为不肯报。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我州工业经济的主力军。但部分民营企业怕露富、怕交税,不肯报统计报表,担心填写真实数据会加重税收负担,有意瞒报。还有些企业的管理不够规范,企业仅设置了财务人员,收支没有规范健全的台账。他们对工业总产值、产量等指标基本上能如实填报,而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敏感指标瞒报、漏报现象就比较严重,在财务报表方面,除了极少数企业领导为了显示其优秀的管理能力,利润指标偏大外,大多数企业为了少纳税,利润指标一般普遍偏小,甚至常常是亏损的,绝大部分企业常把利润作为负数处理。

㈢ 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表现为不会报。部分民营企业统计人员不稳定,大部分统计员身兼数职,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来学习业务知识,致使统计指标概念不清、业务不熟,经常出现不会报表、错报报表等现象。

㈣ 企业统计工作任务重,表现为不想报。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壮大,由2006年的19家发展到目前的47家。同时,各级领导、社会对工业经济信息的需求加大,工业统计面临的任务不断增加,从规模以上工业来看,月报、季报、年报,涉及工业生产、销售、库存、效益、能源、劳资等多种不同的统计报表。而且,数据上报集中在次月1-15号之间,期间企业兼任统计工作的会计人员既要向税务部门报税,又要向经贸委和统计局上报数据。由于企业统计力量薄弱,有时出现企业上报数据未经准确核实就匆忙上报,造成各部门数据不一致,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几点建议

㈠ 提高认识,扎实做好工业企业统计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工业企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博州工业经济总量占全部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比200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达到了57.9%。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还很轻,较全国、全疆低30个百分点左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未来十年的发展勾画出了美好蓝图,博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出路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州党委、政府提出了举全州之力,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只有统计数据准确,各级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才能

3更好、更快,因此,做好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业企业统计的紧迫感。今年以来,博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整体运行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主导行业、重点企业拉动减缓,工业用电量增速放缓。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全面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整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工业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压力仍较大。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㈡ 强化宣传、提升执法,依法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针对当前工业统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大《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在思想上对统计的认识和配合梗阻问题,让广大企业理解统计、配合统计、支持统计。对一些配合程度低、态度恶劣的统计调查单位要坚持依法统计,联合工商、税务、法制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树立统计权威,防止瞒报漏报。

㈢ 强化统计能力建设

一是要加强工业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完整的原始记录、规范的统计台账是提高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把好入口关,是提高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是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利用一切平台开展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要对规模工业企业尤其是新增规模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促其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了解指标含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㈣ 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

按照统计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实行统计直报制度,减轻工业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一是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胜任统计直报工作;二是要开发更简单更实用的应用软件,以便于基层操作,保证工业企业只要具备上网条件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即可实现网上直报。

㈤ 提高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特别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统计数据质量倍受各界关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数据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1.加强报表审核。企业上报的各种统计调查表,报出前须经企业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人员审核,经企业领导签字并加盖企业印章后方能报出。一是在填表和审核时,应严格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企业有生产,就应有财务指标、有原材料消费、有职工工资发生,各表各指标之间应有关联关系,要严格审查核实,把差错消灭在基层。二是要特别注意工业增加值生产法与收入法的计算。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比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小。在生产法中,有些投入项目没有核算进去,中间投入核算偏小;在收入法中,有些企业少报利润、劳动报酬数据,致使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差距。因此,要重点关注构成收入法增加值的各项指标,从基层表抓起,防

5止漏报。要对生产法与收入法增加值的差距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完善计算方法,缩小两者的差距。

2.要加强工业数据与相关数据的审核。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工业用电量、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行业的增长、工业增值税等情况,加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的评估。同时,还要把握好工业生产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库存变动的衔接关系,确保工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在审核中,当前要重点关注几个指标,比如工业用电量。电力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也是全社会各行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用电量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间存在着必然的、十分紧密的联系。工业企业是电力消费的主角,工业电力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工业用电量的变动情况基本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增减趋势。因此,在审核工业发展趋势时,应结合工业用电量的增减情况来分析研究,使工业增长速度与电力增长速度相吻合。通过联审相关指标,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工业运行态势十分必要。

㈥ 加强统计分析,服务工业经济科学发展

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利用掌握大量信息的优势,围绕当前工业发展、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等情况及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及时提供翔实可靠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工业企业产销统计 篇3

【分类号】221009199501 【标题】 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煤炭工业部

【颁布日期】 19950214 【实施日期】19950214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安全

【文号】煤安字〔1995〕第50号

【名称】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 【题注】 【章名】通知

各煤炭工业管理局、省(区)煤炭工业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华能精煤公司、华晋焦煤公司、北京矿务局、伊敏煤电公司:

部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并针对当前安全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1995年起,安全统计在执行《煤炭工业伤亡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规程》(能源安保〔1990〕735号)的同时,要按照新《规定》要求,进行统计。

二、1995年的安全控制指标仍按原《规程》统计口径的百万吨死亡率下达和考核,按新《规定》统计数字作为参考。

三、各煤炭管理机构要将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部安全司。附: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执行《统计法》、《矿山安全法》及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时准确报告、统计煤炭行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状况;为进行安全决策、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提供依据,特制定《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煤炭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从事煤炭生产、基本建设、地质勘探、机械制造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在生产区域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不论用工形式)伤亡事故,均按本《规定》统计。第四条 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有负责安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并配备计算机等必要的事故管理、统计工具,统计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术职务。

企业法人代表对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统计人员依据本《规定》要求和《统计法》赋予的职责权力,进行统计。

第五条 对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和故意拖延报告的,除责令补报外,根据情节对该企业及企业法人代表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取消企业评选先进的资格,评上的要撤销其名誉称号。

第二章 伤亡事故的分类

第六条 职工所受伤害程度分三种:

一、轻伤:指负伤后,需休息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

二、重伤:指负伤后,根据国家规定经医生诊断为重伤的。

三、死亡。

第七条 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和死亡人数分为以下六类:

一、轻伤事故:指事故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二、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含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三、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至二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

四、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至九人的事故。

五、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十至四十九人的事故。

六、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五十人(含五十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万元及以上的事故。事故死亡人数指事故直接死亡的人数和波及其它区域、其他矿井死亡的人数。

第八条 企业伤亡事故按行业生产特点分为以下八类:

一、顶板:指冒顶、片邦、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二、瓦斯: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

三、机电: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四、运输: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五、放炮: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六、火灾: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七、水害: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八、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当事故分类发生争议时,由安监部门仲裁。

第三章 伤亡事故的报告

第九条 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死亡事故,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将情况报告企业,企业要在二十四小时内逐级报告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并依次报至煤炭工业部,同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伤亡事故报告指二十四小时快报内容和格式。

各安监部门对全国煤矿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要掌握情况,并及时报告煤炭部安全司,对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要在三天内续报一次事故抢险救灾、初步调查处理情况。

第十条 伤亡事故按《矿山安全法》和国务院34号、75号令要求,由调查组写出调查报告,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复。

第十一条 企业伤亡事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理结案。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及其它国有企业所办各类具有独立井口的煤矿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和乡镇集体(含个体)煤矿发生的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必须在结案后15日内将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批复等资料一式两份报煤炭部安全司。

第四章 伤亡事故统计

第十二条 煤炭行业伤亡事故按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国有煤矿开办的具有独立井口小井、乡镇集体煤矿分别列项统计。

国有煤矿井口下不分经营承包形式和用工制度,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一律以井口的所有制性质统计;国有煤矿企业开办的具有独立井口的各类形式小井发生的事故单独列项由企业统一统计。

军工(垦)、劳改及其他系统县级以上单位开办煤矿按国有地方煤矿统计,分别由各省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汇总上报煤炭工业部。

乡镇、私营煤矿及其他县级以下单位开办煤矿按乡镇集体项统计,必须逐级统计上报至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汇总报煤炭部。

第十三条 煤炭企业伤亡事故按企业分为:煤炭生产、基本建设、地质勘探、火工及机械制造。

一、煤炭生产事故分为原煤生产事故和非原煤生产事故两部分

原煤生产事故包括:1.正式移交生产矿井,企业所有井下生产(不分所有制形式)和技术管理人员(不分用工制度)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生产矿井开拓延深发生的事故;3.生产矿井地面工业广场原煤生产系统指煤外运

装车前和原煤材料第一次卸车后的生产服务系统,如:矿井压风、通风、排水、选煤、供电、调度通讯、矸石山、支架(柱)检修、矿灯房、自救器房等发生的事故;4.救护队处理矿井隐患发生的事故。非原煤生产事故:企业从事原煤生产以外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企业直属基建、机厂、火工品生产、电厂、洗煤厂等单位从事非原煤生产发生的事故;企业内煤质化验、环境保护、救护队抢救事故过程中发生事故等。

二、基本建设事故:正在施工的新建矿井、分期投产尚未移交部分发生的事故。

三、地质勘探事故:煤炭系统省级以上煤田地质勘探企业在生产中发生的事故;煤炭生产企业所属的地质测量单位不在此项。

四、机械制造事故:煤炭系统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生产发生的伤亡事故。

五、火工事故:火工品生产发生事故。

第十四条 煤炭工业伤亡事故报表报告时间规定如下:

1.各省煤炭安监部门要在每月三日前(遇节假日后延,以下同)将上月伤亡事故调度数及三人以上事故明细电传部安全司。

2.国有煤炭企业、地(县)煤炭主管部门每月三日前将上月统计表报省(区)煤炭主管部门。3.省(区)煤炭主管部门每月十日前将汇总表报煤炭部安全司及有关部门。

4.部直管矿务局(公司)所属各类煤矿发生的伤亡事故,要在五日前将报表报煤炭部安全司及有关部门。5.十二月份报表代替年报,可推迟5日报出。

第十五条 工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计入事故总死亡人数;上月报表报出后死亡的,只在死亡的月份报一次死亡,上月报的负伤事故不再修改,到年底一次性更正。

第十六条 外单位承包矿井内的生产、基建、安装、发生死亡事故由发包单位按本企业伤亡事故根据本文规定统计报告。基本建设施工企业比照煤炭生产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第十七条 生产区域内的交通事故:生产矿井以更衣、洗澡为界,职工上班更衣后、下班洗澡前乘坐本单位交通车发生的事故计入原煤生产事故。乘坐交通部门车辆或其它交通原因造成的事故由交通部门统计。

第十八条 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企业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外统计上报备案。1.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2.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3.职工在生产岗位直接原因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4.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第五章 伤亡事故分析和计算

第十九条 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坚持月、季、年进行伤亡事故的分析,特别是每年一月份将上一年的伤亡事故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一、按事故类型分析:

1.顶板事故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巷道。采煤工作面按支护方式分为综采支架、单体液压支柱、摩擦支柱、木支柱、其它。掘进工作面和巷道按支护方式分为砌碹、锚喷、金属支架、混凝土支护、木支护、裸体、其他。

2.瓦斯事故按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分析。瓦斯(煤尘)爆炸(燃烧)事故按地点和引爆(燃)火源分析。

3.机电事故按触电、设施(设备)伤人分析。

4.运输事故按提升运输、轨道运输、输送机运输等运输方式分析。5.放炮事故按违章放炮、触响瞎炮伤人分析。

6.水害事故按地质水、老空水、地面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分析。

7.火灾事故按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井下火灾又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8.其他事故,即以上七类事故意外的事故。如捅溜煤眼、火药储运过程中的爆炸事故等。

二、按事故发生地点分析:

分地面和井下。其中井下分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大巷(平硐、阶段运输和回风巷)、采区上下山、井筒、其它等6种。

三、按伤亡人员的文化程度分析:

分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专及以上等五种。

四、按伤亡人员工种分析:

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含瓦检)、救护、干部、巷修、其他等9种。

五、按事故原因分析:

分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等四种。

六、按伤亡人员的工龄分析:

分5年以下、5年以上至10年、10年以上及15年、15年以上至20年、20年以上等5种。

七、按伤亡人员年龄分析:

分20岁及以下、20岁以上至25岁、25岁以上至30岁、30岁以上至35岁、40岁以上至45岁、45岁以上等6种。

八、按发生事故的时间分:

每年分12个月,每月分上、中、下旬,每日24小时分早、中、晚班分组分析。

九、按所有制形式分析:

按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国有煤矿开办的全民集体煤矿和乡镇集体煤矿4种。分析时,对每起事故及伤亡人员只填每项分析中的一种,涉及几种的只填报其中主要一种。

第二十条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影响产量(进尺)和直接经济损失。

一、影响产量(进尺)的计算:

导致工作面停止生产的事故影响产量(进尺)的计算公式: 停工小时数×日计划÷24

没有导致停工的不计算影响产量(进尺)。

二、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破坏工程、设备价值(应予折旧),丧葬抚恤费(一次性估算),休养期间的工资及补助费(估算)。第二十一条 伤亡事故分析比较时,使用以下几个公式计算:

一、千人伤亡率:表示报告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发生事故造成的重伤率、死亡率、伤亡率按下式计算:

事故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人数 3

千人伤亡率=----------------×10平均职工人数

式中:死亡、重伤、轻伤指企业全部因工伤亡数。平均职工人数按财劳司《煤炭工业计划与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计算。

二、百万工时事故率计算公式如下: 百万工时事故率分企业和原煤生产两种。事故死亡人数 6

百万工时死亡率=---------×10 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 死亡+重伤+轻伤 6

百万工时伤亡率=---------×10 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

式中:事故死亡人数和伤亡人数(死亡+重伤+轻伤)指报告期内企业(或原煤生产)所有因工伤亡人数。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指同一报告期内企业人员(或原煤生产人员)总的工作工时数。

三、百万吨、万米伤亡率: 事故伤亡人数 6

百万吨伤亡率=-------×10 原煤产量(吨)

式中:统计的原煤人员与生产产量要相对应。事故伤亡人数 4

基本建设万米伤亡率=------×10 成巷米数

式中:成巷米数指基本建设实际成巷米数。

第二十二条 伤亡事故指标的使用规定:煤炭生产(含基本建设)单位使用百万工时死亡率和百万吨死亡率(万米死亡率)。煤炭企业和非煤炭生产单位使用百万工时和千人伤亡率。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煤炭工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四月一日开始试行。附:

一、职工因企业发生事故所受的伤害,分为三种:

1)轻伤 指负伤后,需要休工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

2)重伤 指负伤后,经医师诊断为伤势严重的伤害。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作为重伤事故处理:(1)经医师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

(4)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的;(6)手部伤害:①大拇指轧断一节的;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轧断一节的;③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曲的残废可能的;

(7)脚部伤害:①脚趾轧断3只以上的;②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的残废可能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凡不在上述范围以内的伤害,经医师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会同基层工会作个别研究,提出意见,由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3)死亡 职工伤亡事故,按照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为以下5类:(1)轻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只有重伤(多人时包含轻伤)的事故。(3)死亡事故:指死亡一至二人(多人时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至九人的事故。

(5)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十人及以上的特大伤亡事故。煤炭工业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为8类:

(1)顶板:指矿井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底板掉矸、露天矿滑坡、坑槽垮塌。(2)瓦斯: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3)机电:指触电、机械故障伤人。

(4)运输:指运输工具造成的伤害,车辆撞、挤、轧人,斜井跑车、竖井蹲罐、溜子皮带伤人。(5)火药放炮:指放炮崩人,打响瞎炮伤人,火药、雷管爆炸。

(6)水灾:指老空水、地质水、洪水灌入井下,井下冒顶透地面水,巷道或工作面积水伤人,冒顶后透黄泥、流砂等。

(7)火灾:指煤层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直接使人致死或产生的有害气体使人中毒(煤层自然发火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应算作瓦斯事故);地面火灾。(8)其它。

二、非伤亡事故

企业在生产进程中发生的生产中断、工程或物资损失的事件称为非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虽然没有伤亡人员,但和伤亡事故只是毫厘之差的问题,两者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据有关专家的统计表明,事故中无伤亡的事故占90%以上,比伤亡事故的概率大10倍以上。况且,非伤亡事故造成了工程、物资的损失,并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应同伤亡事故一样对待,分析事故,查明原因,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为加强非伤亡事故管理,实现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伤亡事故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把非伤亡事故划分为一级非伤亡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和三级非伤亡事故三类。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8h以上或采区停工3昼夜以上;(2)瓦斯煤尘燃烧、爆炸;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50t(含50t);(4)井下发火封闭采区或影响安全生产;(5)水灾使矿井全部或一翼停止生产;

(6)采区通风不良,风流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7)采煤工作面冒顶长10m(含10m)以上;(8)掘进工作面冒顶5m(含5m)以上;(9)巷道冒顶10m(含10m)以上。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2h以上,但不足8h或采区停工8h以上,但不足3昼夜;(2)井下发火封闭采掘工作面;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10t(含10t);(4)因水灾使采区停产;

(5)采掘工作面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6)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7)掘进工作面冒顶超过3m(含3m);(8)巷道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1)凡所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30min至2h或使采区停工2~8h;(2)通风不良或局扇无计划停电,使风流中局部瓦斯聚集,瓦斯浓度超过3%;(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在10t以下;(4)范围不大的井下发火;

(5)因水灾使一个采掘面停止生产;

工业企业产销统计 篇4

日前去某直销企业,得知该企业正在为一件事情纠结:直销产品主要依赖自己研发生产,还是做一家渠道商,通过贴牌委托加工生产,提供给业务队伍销售?

这原本不足以让企业纠结的问题,但现在却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是这家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打开各大直销企业网站的产品介绍,尤其是内资直销企业,会发现系列化产品越来越多,除了少数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外,绝大部分为贴牌委托加工生产。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多达几十种,涉及保健、美容、护肤、家居、厨具、小家电等领域,一些企业拥有的产品种类甚至超过了安利、完美等老牌直销企业。

适当地引进好的产品快速扩充直销产品线,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部分内资企业似乎越来越热衷引进产品,渐渐忘了自己研发生产产品的事情,大有变身为销售渠道商之势。

某直销企业高管坦言,企业产品线的扩充全都来自于产品引进,遇到比较好销的产品便会引进,或者意识到什么样的产品好销,就主动到市场上寻找相应的产品加以引进。他坦言长此以往,企业的产品线会变得“大而全”,成为一个类似于综合超市的销售途径,唯一的区别是人员销售而非卖场销售。

引进产品的利弊

直销企业引进产品,可以快速补充产品线,为业务队伍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不但有助于提高业务人员的业绩,也有助于企业业绩的快速增长。这是众多直销企业热衷引进产品的主要原因。

此外,随着各大直销企业队伍整合力度的加大,在整合业务队伍时,会顺势引进业务队伍带来的产品。例如,绿之韵整合西安越洋科技,获得了后者的低碳系列产品;康力整合法蕾雅,获得了后者的竹纤维系列产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在产品引进过程中,如果仅仅为了短期业绩提升而不进行缜密的规划,不但会引起企业产品线紊乱,而且会给业务队伍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总体来说,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

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凡卓越的直销企业,其核心产品无不是自己研发、生产的,凭借卓越的研发实力确保产品的独特功效,凭借卓越的生产条件让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尤其是雄厚的科研实力,让自己的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塑造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如果企业寄希望于引进产品而不再自己研发产品,将无法拥有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尽管有可能引进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但因为没有获得产品的知识产权,这种竞争力将会随着合作的终止而消失(除非购买了知识产权),甚至有可能是给人做嫁衣。

尤为重要的是,一些直销企业存在盲目引进产品的问题,哪些产品有市场便加以引进,将会导致产品线紊乱,为产品文化塑造等埋下隐患。

企业资源不匹配

在引进产品的时候,企业首先考虑的应是自己配置资源的能力而不是获取利润。通过OEM过多引入产品,不但考验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也考验自己的产品运营能力。对于直销企业而言,另一个重要的考验则是业务队伍的市场运营能力。

部分直销企业期望通过引进种类繁多的产品,让自己变成渠道商,甚至想成为沃尔玛。但角色的转换,并不是仅仅因为有了销售渠道就可以成为成功的渠道运营商。渠道运营商讲究的是微利下的规模效益,强调的是精细化管理。目前直销企业的管理现状相对而言要粗放得多。管理能力是否匹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直销企业引进产品以贴牌委托生产为主。尽管会有严格的品质控制要求,但毕竟不是自己生产。相对于安利、玫琳凯等企业自己的生产基地生产而言,直销企业贴牌委托生产产品,质量品质的保证性要低很多。如果因产品质量导致问题出现,直销企业将成为首要的责任承担者。

产品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篇5

【摘 要】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工业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工业统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工业统计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工业统计的发展,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工业统计;经济管理;数据统计

工业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命脉,工业水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管理的方面较多,普通的管理模式根本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行工业统计管理方法。工业统计对企业的技术掌握状况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所研究,而且对于企业运转的各种资金状况,企业的生产消耗成本和企业所创造的各种利润价值也都进行研究,并且以工业统计为基础途径还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完善的数据支持,以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由此可见,工业统计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工业统计能够发现市场潜力,扩展企业的销售市场

工业统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的各项产品销售额进行充分的整理调查,并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就不难发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度的大小,市场占有率越大就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度,通过工业统计的相应分析,就能够发现企业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来扩大企业的销售新局面,从而扩展企业的销售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

2.工业统计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工业统计的运用,对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各项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企业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最大化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工业统计能够加强对劳动资源的管理,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

工业统计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劳动资源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并不断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各项劳动资源的分配是否达到最优效果,有效加强企业对各项劳动资源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工业统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的统计活动遍布上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长期稳定地搜集并提供各种统计经营管理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资料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度和运行状况,可以考核计划,任务的执行情况,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敦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调整部署,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等等,统计在这里就起到了检查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存在许多种类和职能都各不相同的部门,而且各部门之间在工作中都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和问题,而不会对企业的总体发展进行考虑,因此,就需要工业统计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够制定出符合企业情况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对工业统计的一些建议

1.数据质量的提高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工业统计需要根据数据才能够进行合理的判断,因此,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统计数据时刻都在变化,根据统计地区的不同、统计人群的不同、统计时间的不同统计结果都会发生改变,因此,统计数据质量倍受各界关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2.加强统计工作的完善

想要加强统计工作的完善,首先就要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统计能力,保存统计的原始数据,规范统计台账,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进行工业统计。其次,还要强化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经常性的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基础知识,解答统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疑问,从而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善工业统计的工作。

三、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1.企业管理层对工业统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却没有得到企业的管理层应有的重视,工业统计是近年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新的概念,因此,企业管理层对工业统计的了解程度不高,只是单纯的将工业统计当做普通的统计汇报工作,而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工业统计对市场销售和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企业管理层对工业统计的重视性不足导致工业统计不能够完全的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阻碍了工业统计的发展。

2.企业内部的工业统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工业统计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需要使用相当多的专业的知识,而且工业统计的工作较为繁杂,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拥有很好的耐心一直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的企业中大部分的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而且知识的水平也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以至于在进行工业统计的工作时,经常会出现统计方法错误、数据处理错误以及分析错误等问题,使得工业统计的结果的真实性降低,因此,企业需要对工业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定期对工业统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使得工业统计人员的知识水平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工业统计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完善工业统计方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五一,苗晓宇,游家兴.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工业企业统计调查制度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04).

[2]张群.浅析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18).

工业统计工作总结 篇6

**县工业统计总结

2005,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工业专业统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圆满地完成了2004年**县第一次经济普查、2005年月报,季报工作,从基础工作和报表质量看,取得明显进步,基本做到了三个满意,即领导满意、上级业务部门满意、基层统计人员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统计基础,努力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前提是统计基础的完善,因此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完善了统计基层工作,包括统计网络的健全和规范化,工业主管系统的统计考核,统计台帐的健全,使工业统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1、进一步健全工业统计台帐。

针对工业统计制度内容的变动,继续加强工业统计台帐建设,通过台帐的健全,保证了统计资料的客观与正确。同时,对纳入500万统计的企业,参考经济普查台帐的有关优点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全面布置统计规范化建设台帐;对新进入500万以上企业,及时布置台帐,并组织适当的方式及时进行指导。

2、继续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在今年年初,即结合经普业务培训开展了对全部工业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暨05年月报的部署工作,采取方式为以会代训,其中

县本级企业由县局召集在我局召开,各镇属企业集中在南北湖进行封闭培训,共计培训规上企业约500人次,规下企业约1500人次。

同时,又结合今年统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契机,对新从事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统计基础知识以及统计实务培训。今年的专业培训工作也提上议程,目前已经做好教材的编辑工作,并已付印,预计于下月实施。

再则,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各镇统计中心业务人员会议,交流工业统计经验,讨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做好04经普审核工作,并对经普结果进行评估。

二、加强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

针对今年工业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加强对工业形势、趋势的分析是各级领导较为重视的热点,因此在搞好报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数据的详细分析。目前已撰写统计分析4篇,统计简讯16篇,统计分析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对相关指针有趋势的分析,在深层次原因和特点结构上进行分析,有内容、有原因、有说服力。在加强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在提供统计信息上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统计信息的优势。专门出刊每月一期的主管局、乡镇工业总量和七项经济效益指针排名,并且每月通过电视台和**日报进行公布,提高了工业统计的知名度和社会威望。

三、开展统计执法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严肃性。

1、已经有针对性地对规模以上18家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并立案14起。

2、对一家累计迟报企业,两家拒报企业立案查处,维护了统计工作的严肃性。

3、积极向市局提供检查线索,配合市局进行检查。

四、当前工业统计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随着企业改制力度的加大,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企业转制后,人员进行了分流,统计人员调动较频繁,这对我们抓好基础工作带来了难题。

2、企业建帐不规范较普遍。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年报上报过程中,对工业增加值核算由于建帐不规范,造成了填报困难等。

3、统计改革应与其他改革相衔接。当前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企业财务与统计的不配套,财务的滞后与统计的提前上报。

总之,我们应保持现有成绩,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向先进学习,明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县统计局

2005-10-21 篇二:统计局上半年工业统计工作总结

统计局上半年工业统计工作总结

在本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上半年较好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上半年工业统计工作回顾

(一)、狠抓基础工作,规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 报表数据来源于基层,我县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单位较多,而且面广企业基础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报表难以收集。今年在局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狠抓了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基础工作。一是采取了由乡镇统计办公室统一收集、审核、汇总上报的办法,并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纳入《县乡镇统计工作考核评选办法》中,保证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要求乡镇统计办公室建立各工业企业统计台帐,内容要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做到企业、统计台帐、上报报表三者数据统一。三是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工业统计基本知识培训,为搞好乡镇工业统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加强部门联系,相互协调工作,是搞好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我局一直与各部门保持很好的关系,特别是工业统计与商务局的关系更为密切,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到企业调查和开展统计工作。今年四月我们会同商务局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进行了摸底和了解,并指导企业统计员如何填好统计报表和上报统计报表的基本要求。我们与部门之间基本做到了任务共担、资料共享、情况互通这样的格局,是搞好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对规模以下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监控,试行工业统计报表预告制 对规模以下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监控,试行工业统计报表预告制。一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经营情况,二是可以为上规模工业企业打下牢固的统计基础。今年初,我们会同商务局确定了 10 家规模以下重点工业企业,先后对它们布置了统计报表任务,视同规模以上企业每月上报工业统计报表,试行工业统计报表预告制,及时了解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若达到规模以上工业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范围。

(四)、认真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 根据州统计局《关于加强全州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局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认真开展了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其主要做法:一是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二是乡镇统计办落实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三是对有关乡镇统计办实行奖惩制度,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抽样调查工作。

(五)、整理统计年鉴,建立统计台账 整理了 20××年工业、商业统计年鉴,建立了统计台账。

二、当前工业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作量与人员之间存在矛盾。目前工业统计工作任务重、人员少,难以应付大量的统计报表任务和各项调查任务。二是市场经济与调查对象配合度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成份日趋复杂,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降低,使得我们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面临极大挑战,比如,个体工业统计现尤为突出;三是统计制度方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现行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统计调查方法还不够灵敏、科学,调查结果时间相对滞后。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狠抓工业统计基础工作,完善工业统计考评制度和工业统计企业台帐。二是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保证企业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搞好工业统计服务工作,及时反应工业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工业的热点和难点。真正做到统计的监督和参谋作用。篇三: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2007年在公司行政在党委和工会的协调配合下,紧紧围绕公司奋斗目标,抓机遇、求发展,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顽强进取,大干快上,各方面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全体员工充分发扬了“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力倡导“精、细、实、高、新”的管理理念,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超额完成了生产经营计划,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全年生产尿素吨,比上年同期增长;完成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完成销售收入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税突破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工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员工年均收入为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并对一届二次职代会所提出的17件提案,全部予以落实。完成上述指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狠抓安全不放松,重视环保求发展。

安全生产和对环境的保护是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矗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们以江泽民同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讲话为指导,做到人员落实,制度落实,机构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坚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坚持制止各种违章行为;坚持加强员工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习,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坚持每周五、节假日前的大检查以及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加大安全硬件设施投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提高安全人员待遇等,全年未发生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2007年,公司在环境管理工作上有了较大突破,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加大了环保投入,环境纠纷赔偿额比上年下降了25%,同时,为了实现工业废水“三年内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完成了《工业废水与循环水综合治理工程》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修订工作,并列入国家的环保治理专项资金项目。

2、整合“两大体系”,提升企业形象。

“质量是生命线,环境是健康源”,这句话深植于每个员工心中。2007年,公司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绿色经营之路,建设质量、环保型化工企业,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公司在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从年初就着手两个体系的整合工作。编制了《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并于七月份发布实施,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于10月份进行了内部审核,对查出的18个不符合项和30个观察项进行了评审整改。在11月下旬北京中质协对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后,公司被推荐继续使用两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形象。

3、坚持技改不停步,扩大生产创效益。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产长周期运行,公司坚持技改不停步,向技改要效益。2005年公司共投资600余万元,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分别对一、四车间冰机冷却系统、尿素合成塔、循环机等8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既降低了能耗,又达到了增产和环保的目的,保证了生产长周期安全运行。通过技改后,年可新增产值1400万元,可创利润400万元,尿素日产由上年的320吨增加到345吨。通过技改,降耗、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05年全年5次打破日产记录,3次打破月产记录。

4、强化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矗

(1)节能减耗降成本,狠抓质量上台阶。

2007年,公司面对生产原、燃、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设备严重老化的挑战,着力于节能减耗降成本,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节约一滴油、一方气、一度电做起,加大现场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管理,精心操作,减少跑、冒、滴、漏。公司在做好节能降耗的同时,严格按照体系要求,紧紧围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主题,坚持每天对产品质量以及包装重量进行抽查,决不让不合格品流入市常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尿素产品一级品率达到98.3%,优等品率达到63.5%,合格品率为100%。

(2)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发展至今,一是抓住机遇,靠灵活机动的生产、经营战术,二是靠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严格的制度管理。2005年,公司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新制订了《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办法》、《市场营销管理办法》,修订了《劳动用工、工资福利待遇管理办法》。同时还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每个月末的办公会上就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动全体管理人员对制度的修订完善,使公司制度建设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执行制度上坚持人人平等、奖惩逗硬,同时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人本管理机制,把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真正实现把约束机制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3)加强财务监督,保障资金需求。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发展、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2007年,公司进一步对资金使用实行分级计划、分层把关,总经理严格审核,保证资金统筹安排合理运用,同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用好用活资金。一是对银行贷款及时采取先还后贷,避免了贷款的逾期;二是加强了存货资金的管理,对库房材料实行了定额管理,原材料实行以耗定进的办法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三是加大了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坚持每周一对应收账款明细逐一核查,编制销售周报表,督促销售人员对货款的回收,使应收账款降到最低水平,减少呆坏帐损失,加快了流动资金周转。四是由于2007年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利润逐月上升,公司强化资本运营管理,通过科学论证,先后控股、参股的

几家企业运营正常,投资回报前景看好。五是资金及时支付,利用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网上银行的功能,准确、及时、安全、高效保障资金需求渠道畅通。

(4)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改变传统的办公方式,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在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管理的同时,加快了计算机信息化工程的进程。与重庆宏声新思维公司一起完善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统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和财务接口管理等模块,并要求员工尽量“事事都在网上做,少费纸张少用墨”,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2007年11月,公司通过了市信息产业局组织的信息化工程验收,使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了新的跨跃。

(5)切实加强物资供应,保证采购物资质量。

为了确保正常生产和2007年初制定的一系列目标指标的实现,供应处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库房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库房物资数量的动态情况,尽量减少物资压库。在采购中,千方百计实现比质比价采购,对采购市场进行咨询了解,逐一排查,分析掌握生产厂家资质和技术力量,从产品的实用性等多方进行比较,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始终坚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进销差率。通过努力,2007年供应处全面完成了年初提出的计划,外购物资按时到货率达到了98.46%,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进销差率>1.1%。

(6)抓住市场,调整营销策略。

为提高产销率和资金回笼率及销售价格,2007年公司认真对全国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分析,准确地把握化肥走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销售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销售策略,建立诚信的客户网络,不断提高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尿素产销率和资金回笼率均达到100%,在用户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产品销价在同行业中长期处于较高价位。

5、着眼未来,注重员工综合素质提高。

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学习能力,一个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和创新型的员工队伍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2007年公司根据年初制订的培训计划和各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培训,全公司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高级工、中级工培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整合培训和新一轮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以及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培训等18项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劳动保护、民主管理、档案管理、化工专业技术、安全消防知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通过培训,既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又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

6、实施资本运作,追求财富最大化。

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也给工业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公司作为一个高耗能的化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围绕2006年追求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抓住发展契机,以求实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灵活的经营战术,不断强化资本运作水平和质量,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多品种、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战略,先后出资控股机械公司、农资公司、车用天然气公司、精达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参股经营了江津佳禾燃气有限公司、四川开元化工有限公司。目前这些公司(除精达公司外)运营正常,发展前景较好,为提高我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奠定了基矗

7、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三个文明”健康发展。

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矗2006年,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党政工齐抓共管,将企业文化建设定格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上,把企业精神作为员工的精神力量,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继续深入、持久地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争创文明车间、文明处室、文明班组、文明科室、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广泛开展了工会系统建家活动;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员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同时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公司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经过全公司上下一心齐努力,我们公司不仅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成绩斐然。公司继续保持了江津市“文明单位”称号,公司党委连续四年保持了江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公司工会继续保持了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公司团委再次被评为江津市“五四红旗团

委”,公司九个处室和3个车间继续保持了文明车间(处室)称号,30个班组(科室)继续保持了文明班组(科室)称号,537名员工继续保持了“文明员工”称号。2006年,公司评出两个先进集体,六个先进班组(科室),十名先进个人。两名员工获特殊贡献奖。他们是我公司众多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代表,他们为公司全面完成二00四年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我代表公司党、政、工再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一,部分员工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转变较慢,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其二,个别员工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其三,个别管理人员创新意识较差,管理水平偏低,管理工作缺乏新的突破。其四,虽然销售形势喜人,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高,但产品单一,终端客户的需求调查、信息反馈欠佳,市场存在潜在的危机。其五,员工培训虽多,但仍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其六,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配合欠佳,以致于出现工作脱接、效率低、质量差的现象。其七,管理制度和办法难以持之以恒执行,执行力较弱。存在的上述差距,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篇四: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做法

xx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我公司统计工作在上级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统计法》,按规定及时准确统上报统计数据我们主要做了以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加强统计工作,配齐统计人员。公司在财务部门设立一名专职综合计划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全公司综合计划统计工作,侧重做好工业生产、劳动工资、财务成本、安全生产等项综合计划统计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车间、各科室的业务统计工作,统一管理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机关各部门和生产车间配备兼职统计人员,兼职统计必须以统计工作为主兼做其他业务,全面完成部门和车间的统计工作。经营部门承担着从供方——企业——到顾客价值链(或称供应链)的管理业务,因此,配备了一名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的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按照国家统计法和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按要求定期向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上报统计报表资料,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统计工作。

2、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确保数据及时上报。积极组织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培训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人员。定期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 1 产、供、销、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核算,实行统计监督,为公司领导指导工作提供依据。1)车间统计:由质检人员兼任车间统计。主要负责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生产进度的统计和产品质量的核算;负责原材料、燃料、设备、动力消耗的统计及单位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的核算;负责对工人出勤、劳动工时、生产定额、设备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2)经营部门统计:负责公司或分公司原材料、燃料、设备、零配件和外协配件等生产用或非生产用物资采购、供应、调拨、库存的统计、记录和核算。主要负责全公司或分公司合同订货数量、金额、合同执行情况、货款结算情况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产品销售量、销售额的统计与核算;负责营销广告发布数量、广告发布费用的统计;负责建立产品用户调查档案和客户档案3)质量部门统计:负责公司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返修率、焊接合格率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及赶超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记录;负责原材料、产品及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查情况的统计和记录。4)财务部门统计:主要负责产品销售收入、净产值、生产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和利息的统计;负责公司企业资产、负债及营业外收支情况的统计,负责公司质量成本的核算和统计;5)综合管理部门统计:负责公司机关人员的劳动工资统计和技术、业务培训方面的统计业务。

3、运用统计数据,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现代企业管 理,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统计数据和统计记录,那么要建立起 2 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要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就应该从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入手,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业务学习、培训机会与条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以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各部门在调换统计人员时,必须事先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人员,办理好统计业务衔接和交接手续。在统计年报期间内,原则上不准调换统计人员。近年来,企业在认真做好统计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企业服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以前,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统计上来的数据只是作为上报给统计部门使用,企业并没有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浪费了已掌握的资源。在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不能通过数量分析来揭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这已经成为导致企业管理混乱,费用失控,经济效益低下的关键所在,导致在管理措施上只治标、不治本,在经营上感情用事,盲目决策、瞎指挥。使企业的管理水平长期低下、粗放。因此,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成为改进经营管理,完善经济核算、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企业重视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都达到了统计部门的要求,2010被评为先进单位,综合报表统计员被评为先进个人。3 篇五: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xx有限公司统计工作总结

准确的统计信息是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近年来,公司的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人员、经费落实情况好,部门配合顺畅有序,善始善终安排好统计的各项工作,公司的统计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逐步完善。近年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在统计体制改革、人员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加了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完善了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统计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数据源头工作质量。

二、扎实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近年来,围绕“人员专职化、台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调查法制化、手段现代化、经费有保障”的“五化一有”目标,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统计工作部门具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同时配备了微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和统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综合统计管理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数据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及保密制度;建立企业各级专兼职统计、记录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

三、按时完成统计工作,为公司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认真做好各项年定报的贯彻落实。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报表有关规章制度,虚心向统计局有关领导专家学习,积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系统地调查研究,对待每一个统计数字和统计调查分析,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及时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充分了解公司的经济运行态势,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从而为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公司领导经营决策、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统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提高基层数据质量。规范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出有据。统计报表有关数据直接从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取得的,报表数据和有关记录项目保持一致;统计报表有关数据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相关数据加工后取得的,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为依据。

五、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建立规范的、统一的、可核查的统计台账,是统计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统计台账依据原始记录和相关数据,按照统计指标的含义填写,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台账,和统计台账保持一致。统计台账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整理,年终汇总表册存档。

六、严格统计资料管理工作,报表档案利用科学化。我们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统计信息化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每年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考核规定,坚持从严规范、从细抓起,持续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综合服务水平。在档案基础管理方面,坚持多管齐下,狠抓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加大考核力度,以经济的手段,保证报表资料的真实完整。在档案资料的接收、借阅复制工作中,严格遵守档案的保密制度、交接制度和借阅利用制度,认真做好收存、借阅登记。同时,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服务作用,为公司提供可供查阅参考的资料,使档案工作由收集保管向开发利用转变。

上一篇:经科信局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程序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