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

2024-06-23

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精选12篇)

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1

它沐浴在阳光下,渐渐有了睡意。

睁开双眼时,映入它眼帘的已是那被落日染红的天空。

它一个激灵,跳了起来。它又一次卯足力气向前滚,这一次,它成功了。

它继续慢悠悠地向前滚着,它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错过了那么多风景。

过了一会儿,它在前面的草丛里发现了自己丢失的那一块。

它欣喜若狂,心想,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它迫不及待地把那一块修补上。它又是完整的了!

它哼着歌向前滚动。可是它的速度太快了,周围的一切景色一晃而过。它想要停下,却停不下来。终于,过了许久,在与一块石头的碰撞下,它停了下来。在那之后,它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之前补好的那一块拿下来。

又是那条路上,它哼着歌,慢悠悠地向前滚着,它忽然明白:有时,残缺的人生也可以比完整的人生更精彩。不必着急去弥补什么,因为自己还拥有很多!

作者: 钱雨彤

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2

忧与爱

老王蹲在墙角, 两手对插在袖筒, 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 就在老王所住公寓后, 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咬一口, 那儿又吐出来, 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而老王进城一年多了, 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 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噫, 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 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 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 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 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 只好当破烂扔了, 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 只有被寂寞逼疯的草在向上生长。

那块地, 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 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 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老王是个粗人, 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 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 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 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 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 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 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是利箭进入皮肤, 因为深, 所以痛。

老王渴望重回故土, 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 一个失了根的农民, 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慰抚自己的, 还好, 还有一把锄头。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老太太前做着示范, “好, 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 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 他稍一迟疑地也就答应了。

因为他肩扛锄头时, 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 那块干旱的心地才如久旱逢甘霖———滋润起来。

最近, 老王又开始了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 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 正如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骆冬青教授的点评是这样的:

一篇堪称惊警的短小说。娓娓道来而内含的忧思反而更加凸显。作者善于细节勾勒, 于细节中灌注情致, 蕴含深思;全文亦自细故入手, 小小锄头中承载着对于农业文明远逝情境的阔大思虑。由于落实到了农民的感觉之中, 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

其实, 这篇作文不过是李文君同学在平时作文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下边就是她的初作。

重拾锄头/李文君

老王蹲在墙根, 两手对插在袖筒里, 百无聊赖地看看天, 又看看地, 习惯性地朝手心啐了一口, 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小区这两天又在搞绿化, 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楼后, 挖掘机整天轰隆隆响个不停, 这儿咬一口, 又在那里吐出来。一捆捆的长青植物规规矩矩地躺在路边, 就像是等着上台的龙套演员。

“堆了这么点儿土就硬说是山, 假山也不能这么假吧!”虽然已经进城一年多了, 老王还是不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 一见到大片大片的草坪, 他就忍不住摩拳擦掌, 唏嘘不已:“噫!这么好的地, 种上庄稼该多好!”

老王以前可是个种田好手, 只是因为摊上拆迁, 才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住进高楼。那些平板车啦、铁锹啦、耙子啦没地方放, 只能送人的送人, 卖破烂的卖破烂。唯有一把心爱的锄头老王实在不舍得扔, 就带进城来。可是城里也没有田给他种, 他只好把锄头收进了车库。

离开了锄头的老王就像荒废了的耕地, 只有被寂寞逼疯了的野草在拼命地生长。

小区里戴眼镜的老头老太们还真不少, 每天早晨都浩浩荡荡摆开阵势在门口晨练。老王看不惯他们甩胳膊扭屁股的样子, 所以从来没有加入过他们, 当然也没有人邀请过他。

忽然有一天, 邻居老孙一大早就敲响了老王的门。“王师傅, 有个事儿您可一定要帮忙啊, 您在这方面可是行家!”

原来现在城里开始流行一种“锄头健身操”, 小区的老头老太们离开土地时间已久, 于是, 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老王。老王矜持地整了整衣襟, 很低调地说了句“我试试吧”, 低头进了车库。

第二天, 人们看到老王威风凛凛地站在一大群扛着锄头排列整齐的老头老太们面前, 一边做着示范动作, 一边字正腔圆地喊着口令:“举———前———落———收———”

老王教得认真, 老头老太们学得也认真, 大家很快都进入了状态。不知不觉的, 城市里的这块水泥地上竟然重现了若干年前田野里集体劳动的场面。

毕竟锄头放下太久了, 虽然不是真的刨地, 一会儿的功夫, 老王也出了一身汗。他放下锄头, 用袖口擦了把汗。朝手心啐了口唾沫, 又抡起了锄头。老头老太们也纷纷啐着唾沫, 继续做“锄头健身操”。

重拾锄头, 老王忽然觉得脚下的水泥地有了泥土的清香, 心里的那块旱地也像迎来杏花春雨般的滋润起来。他隐隐约约地想, 或许到了秋天, 这里也能收获些什么吧!

李文君同学将《重拾锄头》较好的在高考作文中移植, 获得满分的好成绩。她的成功或许只是个案, 但是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作文要写第二遍

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一般每道作文题只写一遍, 老师讲评完之后又开始写下一篇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每一篇作文都没写好, 没有成就感。老师的讲评因为没能派上用场, 也全都白费了心血。

在作文训练中一般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至少写两遍, 直到写得自己满意老师也满意为止。比如这篇作文事实上李文君同学已经写过三遍, 算上高考时写的那一遍已经是第四遍了。开始的时候,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半命题作文《重拾……》, 李文君同学写的是《重拾锄头》, 写一个农村的老人, 随儿子进了城, 看到原本该种庄稼的土地都被闲置被占用, 自己又因为离开了土地觉得无聊, 所以非常苦闷。后来城里突然开始流行“锄头健身操”, 就是挥动锄头来锻炼身体。老人通过这样的健身操, 重拾锄头, 又找回了昔日的感觉。

李文君同学写的第一遍作文并没有“锄头健身操”这个情节, 只写老人在城市的各种不适应, 对农村的各种想念。当时老师跟她说, 虽然你的作文看不出什么缺点, 但是也没有优点, 情节有点空洞, 有点俗套, 必须找到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情节来。结果她写的第二遍作文里就出现了“锄头健身操”这个情节, 老师告诉她有了这个情节, 这篇作文就算成功了。老师打算把她的这篇作文作为范文, 于是又和她进一步推敲这篇文章, 丰富了一些细节, 比如老人因为珍惜土地, 看到城里的草坪就想到这些草要是庄稼该多好, 还有挥动锄头之前往手里吐口唾沫这样一些细节。根据商量的结果, 李文君同学又把这篇作文写了第三遍。

正是有了把同一篇文章写了三遍的经历, 李文君同学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 对故事情节每个可能的发展方向胸有成竹, 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改造, 贴切地把“忧与爱”的主旨融入到了这个故事中去, 得到了骆冬青教授“堪称惊警的短小说”这一高度评价, 成为网上公布的为数不多的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之一。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尝试每个作文题写两遍的做法, 第一遍训练的时候只公布作文题, 不作任何提示, 限时完成, 以此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能力;第二遍训练之前老师就第一次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审题、立意等问题进行详细评讲和提示, 再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修改旧作或者重写新作。争取每次作文都能让学生写出一篇最满意的文章来。

二.作文指导要重视个性化

现行的作文教学中, 所有的作文指导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审题方法、立意方向、构思途径、选材技巧统统面向全体学生讲授, 不管这些学生能否掌握, 是否感兴趣;评讲的时候也只能就学生作文训练中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进行点评, 无论坐在下面的同学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使在作文评语中有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但是一来批改的时间有限, 无法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盘托出, 另一方面因为不是跟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自己提供的这些建议也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 致使这些评语不能收到实效。

面对面的批改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当然, 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 根本无法做到对所有同学的面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选择、分批次地进行面批, 还可以把存在同样问题的几个同学叫到一起, 以一个同学的作文为例, 进行小范围的集中面批, 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为李文君同学平时就喜欢写作, 经常跟老师讨论一些写作上的问题, 所以老师对李文君同学作文的批改基本上都是面对面的批改。老师在指出她作文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也注意听取她的解释, 根据她的解释再确定最佳的修改方案。

三.要注重突出学生的特长

李文君同学进入高三的时候, 老师发现她的议论文写得不够好, 尤其是论证过程, 缺乏层次性, 但是选用的事例却写得很生动。老师认识到她擅长编故事, 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编故事的能力, 同时也逐步提高她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防高考时指定议论文文体。

根据她的特长, 老师在面对面批改她的作文的时候, 特别注意指导她追求立意的新颖和构思的圆满, 同时提醒她在点题扣题和详略问题上多加注意, 使她写出的每一篇记叙文基本上都能成为其他同学的范文, 极大地增强了她的信心, 到后来也能写出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了。

以等待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3

——题记

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问过别人,更没有问过自己。或许有这样一个梦境。

“一个颀长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影子在周围晕染开来,背对着我。我呼唤他的名字,他缓缓转过身,凝望着我微笑。霎那,满城的野蔷薇都开放了。”

他是谁?我不知道。只是在游离中的一个幻影,吉光片羽,模糊不清。但那城蔷薇,我却记得。

樱花、玫瑰、雪花、铃兰、满天星、郁金香、香水百合、野蔷薇、牡丹、月桂、芍药、腊梅。这么多名字,我一一记下。

以争议为题的作文满分 篇4

争议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邵逸夫华语电影的拓展者,1965年,他进军电视业。在电影业开始下坡时,他毅然投身于无线电视。面对他人的质疑,他笑骂由人,我行我素,最终他的无线电视屹立于全球。面对他人的质疑,他懂得了坚持,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最终他取得了成功。

争议是一个人杰出的标志。现如今仍名扬于是人之间的,无一不是饱受争议的人物。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忠与奸,二者一直系与其生,不知他终究属于何者。然而这些争议去来自于他的才华。“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敢作敢为;统一中国,他尽心尽力。忠与奸的争议不是对他的指责,而是对他一代豪杰的赞誉。

争议是一国改革的铺垫。20世纪,历经“”的洗礼,中国一直围绕“自与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国家斗争的源泉。面对如此争议,我国领导人开明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一国两制,由此而生。不可调节的矛盾却被结合,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可是中国却用香港、澳门的发展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并非不可。因为争议,才会改革,只有改革才会发展。

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5

那天具体是什么时间,记不真切,也许是午后,也或许是晚上。因为我有胃病,每次胃痛时间都会让我痛苦难熬,也许是无数次的胃痛让我习以为常——我知道无法解除这种痛楚,只能任他横行。那天,突如其来的胃痛让我头冒冷汗,身子像一只大虾似的弓了起来。爸爸妈妈都在忙着准备上地收割庄稼,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只得选择起身去我的小书房经受病魔的折磨。

热水袋的温度宛如妈妈的安抚,缓解了疼痛。脑袋浑浑噩噩的,我就沉沉的睡了过去,我醒了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了。爸妈都去上地了,我想去找点吃的。我打开冰箱时,无意间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是妈妈的字迹,上面说:”你昨天下午胃病又犯了,不能吃凉的,昨晚没忍心叫你。锅里有我给你蒸的馒头和煮的粥,趁热吃!”我连忙跑到厨房一看,粥和馒头都是热的,还冒着热气呢。我可能是因为昨晚没吃,所以吃的比平时多了些。之后把锅洗了,就想去玩一会儿游戏放松放松,当我拿起手机时,发现手机屏幕上也有字条!原来是爸爸写的,爸爸知道我会打游戏就贴在这儿了。爸爸写道:“你吃过饭后,茶几上放着我给你买的药,吃过再去玩!”我看到爸爸把要吃的药分类放在茶几上,心中愈发感动了,我眼前一怔,隐隐约约记得昨晚有人抚摸我的额头,料想他们一宿肯定守护在我的床头。

也许是我的忽略,竟不知父母何时发现我胃病犯了;又或许是我觉得这点小事不用他们的关心,而他们——却为这点小事忙碌了一夜。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竟然觉得生病也不是多悲惨的事情。

阳光正好,微风正妙。我会心一笑,手里感受着着爸妈的“温馨”,回想起过往种.种。我衣柜中的衣服不知从何时由厚变薄;被子由厚实的棉被变成单薄的毯子;冬天的棉鞋也变成了夏季的凉鞋,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事情……我想这就是关心的“爱”吧。它永远时不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爱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往往一件小事,也可以感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以补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6

一、随笔教学的重要性

2010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笔者发现的那一篇满分作文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让人难忘:“慕容天天, 一个以行为艺术家自居的女孩, 曾一度赤裸着身体在铁笼内宣告人体之美。而她竟然说服了自己的母亲, 与之共同拍摄那些所谓艺术的照片。在角色转换之后, 他传授的是什么文化?不是扯下了一块遮羞布, 就能成为一种文化。”笔者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后就被它吸引住了, 并毫不犹疑地给它打了满分。但是, 当时还有一些老师却提出了很多意见, 主要观点是文章语言太随意。最终批卷组长提出主张:认为这是一篇文学性很不错的散文, 像这样的散文在写作上都喜欢使用隐喻、象征、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富有形象性。同时也承认满分作文不是十全十美的, 只要能体现学生的生活情味、语言生动就应该给予肯定。

是啊, 我们的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还有多少生活味呢?有多少文章是老师训练下的套作?再翻开学生的随笔, 是否觉得多少还能让你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的真实生活。有位学生曾经在随笔中这样写道:“有感而发, 这是我写好作文的唯一途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已好久无‘感’了。对于堆砌华丽文辞的句子, 狂用比喻排比的句子, 我毫无兴趣且厌恶……我还是喜欢看朴实但又不失表达技巧, 能打动人心引起心灵共鸣的文字……可是我写不出, 一是我尚无表达技巧可言, 第二也是最致命的, 我已经无‘感’了”。这正是无感时代的文字堆砌。

文字堆砌已经成了当下学生习作的痼疾, 是一种显而易见却又无法根除的情感危机。然而笔者认为, 并非时代真的“无感”了, 更多时候是写作者忘却“有感”甚至拒绝“有感”。“无感”的情感危机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的泛泛而谈, 华而不实, 甚至干涩无味, 纯粹应付。因此, 凿出生活中的一汪清泉, 确属当务之急。那么就让随笔回归吧, 在随笔训练中让学生积累情感, 才能在高考中厚积薄发左右逢源。

二、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随笔教学模式

有人说随笔即“随意之笔”。随笔可以不拘题材与形式, 大事小事皆可入文, 闲趣偶思形诸文字, 意到笔随, 言尽笔止。随笔是灵动的、活跃的, 但在终极意义上随笔写作更应该尊奉一种“随”而“不随”。这个“不随”的真正内涵是要求写作者能够写出心灵的真实, 舍去过多的忧伤盲目, 沉淀下属于自己的文字。然而在当前的随笔写作中, 我们不得不直面这样的尴尬处境。

本人在随笔教学中, 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首先是个数量问题,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本学期开学至今本人已经批阅学生随笔1000多篇, 它们大多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多样性的特点,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70%左右的随笔有内容, 有一定文学性, 达到了写作练笔的要求, 对提高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左右的随笔文情并茂, 主题深刻, 文学性强, ?立意新颖, 是习作中的佼佼者, 这些作者的作文成绩普遍较高, 属于在写作上有特长的一部分。当然, 也有7%左右的学生对随笔不以为然, 写出来的东西无中心、无主题, 甚至像流水账;还有3%左右的随笔存在抄袭行为, 有的抄自报刊杂志, 有的取材过去旧作, 态度敷衍, 应付了事, 纯粹是“随便写一笔”, 确确实实不会写。

要避免随笔的名存实亡, 要让随笔真正为提高写作能力和为高考作文打基础, 那就必须要有合理的随笔教学模式。

1. 要求写真情实感。

写随笔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智慧。通俗地说, 随笔能够满足人们的表现欲望。正因为如此, 学生将随笔视为自己的朋友, 也有学生把随笔当成与老师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老师充当一个忠实的、耐心的倾听者, 默默地和学生一起分享幸福, 承担痛苦, 共同度过人生中的一个个的难关和一道道的坎。同时, 我们老师也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比如看一次电影或电视, 读一本有趣的书, 得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 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趣的事、难忘的事、有感触的事, 生活中的烦恼、思想上的困惑、父母的唠叨等, 留心自己身边人的举动、描摹他人的个性等等, 一切的一切皆可入文。真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如陈小月同学的随笔《信仰》写到:“梦想, 只不过是人生的某个站点, 甚至无从知晓是否真的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而信仰是每时每刻存于心中, 不休不止提供力量的支柱。”这样的随笔, 说的多真实而透彻啊。

沈月欢同学在《门前的一棵树》中写到:“这株树苗与以往不同, 显得特别的纤细柔弱, 似乎风一吹就会倾倒, 树干上绑上了厚厚的麻绳, 四周还用木棒将树支撑起。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我对这树起初不抱任何希望, 只是默默的哀叹它的苦命, 我想它不久也会一命呜呼……”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并且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他的另一篇随笔《喝一杯苦茶》中, 学生写自己到外婆家, 喝茶时的感受:“怀着尝试的心态, 我再一次端起茶杯, 喝上一口, 霎时, 又有一股浓浓的苦涩袭来, 但慢慢地苦涩变成了淡淡的甘甜, 一股茶香久久萦绕。我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 苦茶不苦, 只在于品尝者是否用心在品茶。”这正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啊!外婆家的苦茶让他对生活有了感悟, 于是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 长此以往, 坚持数载, 还愁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吗?

王琰同学在随笔《老宅》中, 写自己到亲戚家玩, 发现一处老宅:“望过去, 老宅的墙壁高高的, 白色的墙面已经泛黑, 几扇木框的窗户嵌在墙上, 墙壁上毫无修饰, 因此窗户看上去特别小, 木制的窗框因为风吹雨淋已经有些发霉。……老宅已经被闲置, 它经历过岁月变迁, 已饱经风霜, 它就是一个老人, 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看着周围的一切改变, 回忆着过去的一切美好回忆。它很幸福。”语言很朴实, 但却道出了老宅存在的价值。

学生的读书生活相对单调, 除了少量的文体活动, 教室———寝室———食堂, 三点一线, 走出去, 请进来的机会不多。为此教师要围绕语文课的特点多出点子, 花样翻新, 尽可能创设轻松的写作氛围。针对刚刚进校门的高一新生, 可以围绕“我的学校”这个话题来写文章, 形成一组“我”的系列随笔, 让“我”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 新集体当中去, 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 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蔡伊人同学就写到:“最喜欢莫过于同学几个共同漫步在寝室后的小径上。第一次来新学校, 望着那曲折似盘虬的小路, 我忽有置身公园的感觉——‘曲径通幽处’恐怕也正是如此吧?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弯弯的小路被两边的树木装饰得极为秀丽。恐怕也只有这里的树会如此体贴, 为忙碌的我们提供一片休憩之地吧?”作文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心悟, 从平时单调的生活中挖掘, 从身边事物来积累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吧。

2. 要重视给随笔写评语。

批语是随笔写作的延伸。

批语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学生对老师的批语, 最关心的往往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 而是颇费心思从评语的字里行间中窥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有位学生写道:“每次随笔一发下来, 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看老师的点评。对于不足。我总会改正, 要是看到老师对这篇随笔的认可,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有两类评语是学生最欢迎的: (1) 激励性批语。譬如, 教师在学生优美、精彩的语句画几串圈圈或写上这样的一些批注:精彩, 这是不同寻常的见解, 你用精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让我陶醉, 见解有新意。特别是写作较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性的批语, 如恭喜你, 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 继续努力哦。像这样一些对学生充满热情期望的激励性批语往往可感染学生, 使学生更加努力奋发。 (2) 交流性评语。学生在随笔中往往表达着成长的苦恼, 青春的欢乐与忧愁, 表达着他们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见解等, 有时会有难以解开的困惑和迷茫, 有时会有书生意气的偏激和臆想。那么老师就要和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评语中可以写上老师的见解, 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每一次随笔都能看到老师的意见, 都能得到老师的指点, 定能让学生从中找到写作的乐趣, 长此以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此带动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 感悟生活。

三、随必要重讲评

讲评是随笔写作的再指导。

每次把好的随笔或写得有进步的随笔拿到课堂上读, 读的过程中要指出该随笔好在什么地方, 有那些不足, 怎样修改可以更好。老师的讲评既鼓励了学生, 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又在写作上给予他们指导, 同时又鞭策了其他学生, 让他们产生写随笔的欲望。随笔是学生感情宣泄难得的窗口, 是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的“宝贝”。也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 尝试着让学生朗诵随笔, 自我推销展览, 自批互改。由于时间关系, 课堂上不可能把优秀的文章都读给学生听, 本人就把学生的优秀随笔收集起来挂在教室里让学生翻阅, 并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这样做就在班里形成了浓厚的写随笔的氛围, 学生会越来越爱写作。当然这样写随笔也是为以后的高考作准备。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看, 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从高考作文的内容看, 例如浙江省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2010年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可讲述故事, 抒发感情;2009年‘绿叶对根的情谊’;2008年作文题是‘触摸城市或感悟乡村’这些题目都贴近学生的生活, 和平时学生的随笔内容极其接近。再将高考作文与随笔要求放在一起比较, 其基础等级要求为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这些可以视为对随笔的一般要求;而发展等级要求的深刻透彻、生动形象、富于文采、有创新, 则可以作为对平时随笔写作的各类题材、体裁的特殊要求。随笔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构思精巧, 推理或想像有独到之处, 材料新鲜, 见解新颖, 富有个性特征, 这些自然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时努力效仿的榜样。

选择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7

——题记

愁思,愁思是那留离在倾城美人身后的黄沙,万里;愁思;愁思是那飘荡在冰封江面上雾气,千层;愁思,愁思是那徘徊在滚滚波涛中的高歌,百吟。

黄沙·出塞·思乡泪

“泪眼闪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她满眼的思乡泪扬扬洒洒在漫漫黄沙之中,她将成为历史上流芳千古的英雄,可只有谁知道这过眼烟云般名号的背后,换来是一生的思乡泪,蛮夷之地的西域,因她的到来社会地貌在为改观,她的西出阳关,却也使得边塞长期安定平和。

昭美人,在愁思的影响下,含着满眼的乡思泪,踏上了出使西域,蛮夷之地的古道,轻舞的黄沙在狂风中,且歌且泪,但美犹在,后人几多颂词赞昭君。

沧海·白帆·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潇洒,他放荡,他不羁,天宝三年“贵妃磨墨,力士脱鞋”,在一切风光之后,唐玄宗目光黯淡了,平日里嗜酒如故的太白,面对那“斗十千”的美酒值万值珍馐,却也难以下咽,“停杯箸”拔剑四顾心中太多太多苦与恨,还坚信着我定让那此趋炎附势的小人得到应有惩罚。

李太白,在愁思的寄引下,怀着坚定的信念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沧海的白帆在波涛中,且行且止,但美犹在,后人以诗仙之名冠之。

以快乐为题的满分作文 篇8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农夫,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忙碌,却然不富裕,倒也和美快乐。有一天农夫在耕坛中挖到了一个金罗汉,所有人都为他高兴、快乐,可农夫却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别人问:“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怎么还不满意?”农夫说:“我在想别的十七个罗汉在哪儿呢?”农夫得到了一个金罗汉却失去了往日的快乐,从此金罗汉再也换不回快乐了。快乐和金钱哪个更好呢?

钱乃身外之物,只要够用就行了。因为钱太多要泛滥,而快乐能使人平易近人,就像你喜欢一个和和气气的人,不喜欢一个凶巴巴的人一样,别人肯定会喜欢你的。所以我认为快乐>金钱,你如何认为就在留言板上写吧!还有一个故事:小镇上有对夫妻,男的公司生意红火,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儿子去了很远的地方读书,女人孤身一人,日子过得很不快乐。男人让她去和亲戚们聊聊天、打打麻将,但一段时间后,她又不开心了。有一天,她对男人说:“我想开家花店,一定能赚钱。”花店不久开张了,她每天很忙碌。来买花的人很多,女人也很高兴很快乐。但是,男人算了笔细账,发现不但没赚,反而亏本了。有人问他:“你的那间花店还开吗?”他说:“还开。”“是赚还是亏”那人又问。他说:“赚”。“赚多少?”他悄俏说:“赚的是快乐。”对于这对夫妻来说,金钱<快乐>

以乡情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9

——题记

我的家乡在桥林,这是南京十大古镇之一。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华,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民风的纯朴与静谧。这个历尽沦柔的古镇呵,承戴了我太多儿时的回忆……

恩绪飘啊飘风,跟着白云飘回了几年前。那时的,我小小的。正值农忙时节,跟着外婆在农田里。我乖巧的坐在田垄上,看着外娑在田里忙碌。虽是午后 太阳并不太强烈,照得人暖暖的。外娑弯着腰,弓着背,伏在田中,忙弄看她精心养护的庄稼。这里四处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味儿,沁人心脾。那些庄稼也不辜负外婆的期望,精神挺拔,素面朝天地站立着。生机勃勃。这里的草木生长在青山秀水之间,汲取日月之精华,自然要长得更俊倘!每逢收获的季节,外婆总是忙碌,却笑咪睐的。她边手脚麻利地干着农活,边慈祥地笑着,仿佛在抚摸她的孩子。那笑的呀,连袖口、裤管、肘弯都起了皱,脸上笑得愈发像朵绽放的菊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那满是皱纹的脸已被我裁剪成美丽的图画,装于心间,成为我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初春的石碛河,风景优美宜人。河水轻快地流着,清澈得能够看见河底的水藻。河水不时撞击在河边的石墩上,激起朵朵水花。河两岸的草木鲜翠欲滴,沿岸的垂杨柳好似构成了“绿色的屏障”,保护着这片水草丰美的清静之地。石碛桥下的“长桥步月“之美景,我也有幸观赏过。在每年冬月十五左右,若正逢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夜晚的石碛桥下,便会出现一奇丽的美景——长桥步月。此时,若漫步在桥上,向两侧现望,只见天上皓月倒映在水中的倒影,恰被桥一劈两半,左右各一。此刻,就仿佛立之于明月之上,故名——长桥步月。此时的湖面,水平如镜。明亮的月光如流水一般洒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月初上,人未寐,夜未央,天上人间间仿佛都融化在这迷人的月色里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我将我的故乡藏于心间,奔赴茫茫前程也不害柏。

以车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10

终于有一天,爸爸下定决心要买车,于是就定了一辆黑色的起亚。过了一个月之后,车开回来了,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立刻飞奔下楼去看一看。当我见到我们家的新车时,高兴地说不出话来,实在是太酷了。它全身黑亮亮的,又长又宽。爸爸说,这款K4是今年的新款,比一般的轿车更宽敞,它还不用钥匙开锁,当车感觉到智能钥匙向它靠近的时候,反视镜会自动调节,车门就可以打开。

爸爸开了车门,我坐上了新车,呀!里面真宽敞,我可以躺在后座上睡大觉。爸爸按了一个开关,哇!还有天窗,我可以看到蓝天,还可以把头伸出去欣赏路边的风景呢!

有自己的车真好,可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元旦假期,爸爸妈妈约朋友去乡下玩,我们开着自己的车飞奔在马路上。下了车,我们去爬山,乡村的美景令人陶醉。大人们边走边聊天,我们几个小孩子捉小虫、摘野果子,玩得不亦乐乎。快天黑了我们才下山享受了一顿美食。爸爸说,有了自己的车,以后每个周末都可以开车去玩,还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旅游。

妈妈说,我出身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人们能买一辆几千元的摩托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十年过去了,很多家庭都可以买十几万或者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元的汽车。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发展得很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第一次拥有车的感觉真好!

以车站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11

一下子,站前广场就变得热闹起来,有的载歌载舞,有的闲庭信步。喷泉里的水冰冰的,就好像在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明亮的路灯投射下来,一家家小摊卖的烤肉串香喷喷的,吸引了不少来来往往的乘客。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汽车又要前往下一个地方了,我的心快冰冻了。“再见吧,温暖的时光!”我情不自禁地走了,心中留有一丝伤感。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了,我们走进了温柔的梦乡,车站也安安静静地入睡了,让我们一起摘下那最美的成功之花吧!在梦里,才会有相聚时的欢乐,不会有离别的忧伤。

以亲戚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12

第一次在班级里参加进行演讲,就这样狼狈收场。演讲结束,我骑着自行车慢慢向家中驶去,耳边依然传来老师批评我的话:“同学,你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观点?你还想不想参加下个月正式的演讲比赛?”看着夕阳下我和自行车的影子,我不由回忆起几年前母亲教我骑自行车的情景,许多个日子里,也是这样的黄昏,当我同自行车一并倒在地上不肯站起时,母亲总是一遍遍地对我讲:“孩子,要勇敢,要把所有的坎坷当作你的亲戚!”

今时今日,演讲落败,我明白了何谓真正的亲戚。其实真正的亲戚,不是甜言蜜语,而是种.种坎坷。只有勇敢地面对并战胜坎坷,才能得到最终来自亲戚的温暖与喜悦!我下定决心,我要再次投入到演讲练习中,反正我还有一个月时间。从此每天我都会早起床半小时,随后来到小区的公园中,大声背诵自己准备的演讲词;每天晚上我会晚睡半小时,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我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讲,并让他们纠正我的手势及神情;每个周六日我会把要好的同学请到家中来,让他们做我的评委,指出各种意见。

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再一次的演讲比赛开始了,我大步流星,信心满满,站在讲台上,望着教室里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我的心中突然又恐惧起来,窗外摇曳的树木无言,室内的人却目光似箭。短暂的恐惧之后,很快我眼前闪过夕阳下自行车的身影,闪过每个清晨小公园里郁郁的花草,闪过同学们那纯真友善而充满鼓励的话语。啊,坎坷!啊,我最亲爱的亲戚!你们再次来到我身边,一面是想着要将我击倒,一面又准备给我带来成功的喜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演讲,而且奇怪的是,一旦我不再害怕,一旦我变得勇敢,语言也更加流畅,手势也潇洒自如,我甚至加入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进一步证明我的论点。我的姿态如此从容,仿佛此时并非参加比赛,而是悠然自得地坐在舟上观看水中的游鱼,又如悠哉游哉地行于岸上欣赏荡漾的涟漪。当我演讲完毕,教室里满是热烈的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知道我终于战胜了坎坷,我终于得到了亲戚的温暖与喜悦!

上一篇:乡镇纪检书记学习贯彻下一篇:公众号建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