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2024-06-08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共13篇)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理清百分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分析、思考、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或小黑板、“收获卡”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出示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3.2+1.68=

0.8×0.5=

14-7.4=

0.3÷1.5=

48×0.02=

4÷20=

11.2-9.8=

1.5×0.04=

43÷0.01=

0.8×125=

3.8﹪+4.2﹪=

80﹪-30.6﹪

学生汇报:90﹪、100﹪、86﹪、98﹪„„。利用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引入新课,这节课就一起来复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梳理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百分数已经不再陌生,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并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在“收获卡”上。

(二)展示成果:谁愿意把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图给大家展示?

(三)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意义(读法、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某农场去年产小麦20吨,今年增产二成,今年产小麦多少千克?

2、一种商品, 先提价20%, 再降价20%后,现价和原价相等吗?为什么?

3、某种商品,原定价为20元,甲、乙、丙、丁三个商店以不同的销售方促销。

甲店:打九折出售。

乙店:降价9%出售。

丙店:买够百元打八折。

(1)明明买一件商品花了18.2元,他是在()商店买的。

(2)兰兰买了10件这种商品用了160元,小兰是在()商店买的。

(3)如果买的多,到()商店去买最便宜。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

小组交流:

(1)百分数、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2)在实际应用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什么情况下超过能100%?

(二)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完成教材“整理和复习”第2题(师生共同回忆转化方法,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巩固)

(三)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的(多几或少几)百分之几

1.你还知道哪些常用的百分率?这些百分率表示什么意义?

李师傅某天生产的零件经过检验合格率100%。他这一天生产的产品中有不合格的吗?他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还能提高吗?

2、练习:

①一批产品共200个,经检测有196个合格,求这批产品合格率。

②一批产品共200个,经检测有4个不合格,求这批产品合格率。

③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有196个合格,4个不合格,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学生解答后对比:这三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第1题可以直接计算,而后面的题目不行?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一起来谈谈你的收获吧?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十册。

【学情与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学期有一大半以上的课程是整理与复习。而“分数乘法”是北师版六年级上期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时学生已完整地学完小学数学的全部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知识的整体把握, 提高他们的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时,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观察、对比, 让学生对分数乘法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 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并巩固倒数的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复习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概括,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 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 增强合作精神,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 学了“分数乘法”后, 你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从分数乘法的意义、法则、运算律、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复习。

【评析】上课伊始, 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轻松自然, 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

二、回顾知识, 提升认识

1.列算式, 说意义。 (屏幕显示)

(1) 一盒牛奶1/4升, 24盒牛奶多少升?

(2) 花坛里有80棵花, 其中1/5是月季花, 月季花有多少棵?

(3) 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 1/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 一辆汽车行1千米耗油约1/12升, 照这样计算, 行6/5千米, 耗油约多少升?

2.先讨论, 后小结。

(1) 学生讨论后再汇报分数乘法的意义。

(2) 通过说算式意义, 教师归纳总结出这四道题的意义实质相同: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3.先计算, 后交流。

(1) 上述四道算式让学生在练习本计算后, 分别说出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2)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 分数乘法中的所有计算方法可以用“分数×分数”的方法统一起来: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 也可以先约分后再乘。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

【评析】通过让学生先列算式后再说乘法意义, 先练习后再说计算过程。这样复习, 让学生建立统一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知识脉胳。

三、巧用简便, 提炼技能

1.电脑显示下面题目 (运用简便算法) 。

2.要求学生先观察分析思考后再计算, 并说出你是怎样简算的。

3.师总结说明整数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评析】通过一组简便计算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 不但巩固了在计算中巧妙运用运算律的算法过程, 而且明白所有整数运算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同时避免计算的盲目性, 提高对算法选择的自觉性;主动发现计算规律, 达到提高学生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四、解决问题, 提高能力

1.师提供信息 (如听课现场人数、各市参加听课各占总人数的n/ m等) ,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你们还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评析】创设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用分数乘法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条件, 使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3

教材简析:“分数的整理与复习”选自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二)”。这部分教材是整理复习“面积”和“认识分数”两个单元的内容,教材建议两课时完成。我们从关注学生系统知识的构建、便于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取舍,本节课只进行分数的整理和复习。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数的内容被安排在一、二两个学段中进行学习,这节课是第一学段学习有关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到五年级时系统认识分数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所学知识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回顾、梳理、归类,从横向的沟通去形成知识的结构网,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从分散走向集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的意义、大小比较及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注重观察、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情感目标: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的计算法则,灵活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改变了以往“重复习轻整理”的做法,将整理与复习并重,先整理后复习。在资源重组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核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为生活服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朋友。

[生倾听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

师: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再次走进分数的王国,让我们在整理中把知识分类,在复习中把知识蓄存!

[教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伟人的思考角度,不但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的能动性。]

二、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制作收获卡的任务,你们完成了吗?让我们带上收获卡去探望一下“分数”这个老朋友吧!

生:浏览学过的分数知识。

师:看望了老朋友,谁能把自己的收获卡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展示收获卡。]

师: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年纪虽小,但整理能力确很强,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养成制作收获卡的好习惯:在同学们的感染下,我也想制作一张收获卡,你们能帮助我吗?

[教师启发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懂得整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掌握整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复习拓展

(1)基础与数学

师:说到分数的意义,有一个词大家千万不能忘记,因为没有它就不能产生分数,这个词是……

生:平均分。

师:因为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所以让我们走进基础与数学再次感受平均分的形成过程。

师:把一个苹果分成两半,老师用了两种分法,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点?

生:一种是平均分。一种是不平均分。

师:谁来回顾什么叫平均分7

生:把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若于份的方法叫做平均分。

师: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了什么?

生:分数。

师:分数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你们能找到它吗?

生: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我们班级一共有40人,我占1/40。

师:分数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数这个大家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的生活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走人生活与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好吗?

[以四让四给为着手点,为学生营造自我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分数的意义,巩固分数的认读,体会了思考的快乐。]

(2)生活与数学

师:因为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东东家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吃些水果,让我们一起看看东东是怎样做的。

师:东东分瓜,4/7给妈妈,1/7给自己。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几个数学问题,并找同学解答吗?

问题

列式

妈妈和东东共吃了瓜的八分之几?

4/7+1/7=5/7

妈妈比东东多吃了瓜的几分之几?

4/7-1/7=3/7

妈妈吃完后余下瓜的几分之几?

1-4/7=3/7

东东吃完后余下瓜的几分之几?

1-1、7+6、7

一共余下瓜的几分之几没人吃呢?

1-4/7=1/7=2/7

师:了解了东东家情况的同时,我们复习了哪部分知识?

生:分数的计算。

师:谁来回顾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师:通过计算我们了解到瓜的2/7被留下了,你猜猜东东留下瓜的2/7是想做什么呢?

生:剩下的瓜分给爸爸、奶奶、妹妹……

师:你认为东东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东东是个孝敬老人、关心别人的孩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7>2/7>1/7这说明他把多的瓜分给妈妈、爸爸,少的留给自己。

师:3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相同。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生: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东东留给自己瓜的1/7是最小的一块,但是在分数的大家族中,1/7是不是最小的呢?你能举出分子是1的比1/7还小的分数例子吗?

生:1/8、1/10、1/20……

师:大家举例的窍门是什么?

生: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反而小。

师:你能运用复习的知识,完成一张练习卡吗?

要求,在60秒内完成,并根据自己所用的时间填写完成右上方的填空。

做对题数占总题数的()

所用时间占总时间的()

1/7+2/4=

4/7+1/7=

5/8-2/8=

1-2/9=

2/5+2/5=

5/6-3/6=

4/5-3/5=

3/10+4/10=

1-4、7=

1/2+1/=

师:计算完成时,你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与老师所填写的分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在时间上,分数越小说明计算的速度越快。

师:现在进入角色转换,请大

家以小老师的身份批改自己的练习卡,然后完成左上角的填空任务,并与同桌对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填的分数越大,代表做对的题越多。

师: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数学知识的取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了,只要我们够细心,就会发现数学可能隐藏在生活里,也可能隐藏在信息中,让我们一起发掘一下信息与数学的奥秘吧!

[表格习题的创新,巧妙地把分数比较大小的知识、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融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对学以致用有很强的能动性。]

(3)信息与数学

师:出示新闻短讯,你能从中找到数学信息吗?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发现3/5>1/20说明近视的人数更多一些。

师:在信息的启发下,你以后准备怎么做呢?

生:爱护眼睛。

[数学不是枯燥的,抽取数学丰富的内涵,让数学动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活起来,从趣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四、自我评价

师:老师的收获卡制作完成了,你觉得老师的收获卡做得怎么样?

生:既漂亮又有意义。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不但收获了记忆的好方法,而且还发现大家的表现十分优秀,如果要以“基础与数学”、“生活与数学”、“信息与数学”三个板块为整体,你们猜猜我准备用一个怎样的分数来评价大家?

生:3/3。

师:对!就是3/3一个满分,因为你们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能结合老师给出的提示,也用一个分数给自己打个分吗?

生:我给自己打6/6,因为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我给自己打5/6,因为我觉得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有些小……

师:在老师给的范围内,最高分是多少? 生:6/6。

师:你能把它变成一个分数是100的分数吗?

生:100/100。

师:这就是老师想对大家说的,能不能取得满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所以我提议,让我们以“拿出100/100的自信,付出100/100的努力,争取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我们的人生目标,让我们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做一个满载收获的人。

[教师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使附着的评价冲淡了整个课堂的知识含量。而是采用了“分数自评法”努力让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资源巧妙地生成。]

五、课后作业

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收获卡,并在后面写上一句自己感悟最深刻的话。

反思:

1.静态与动态共生。

本节课的教学,大量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材与资源重组。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力求超越课本的教学內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我们把内容的训练目标细化为3个版块,即:“基础与数学”、“生活与数学”、“信息与数学”。整个课堂紧紧围绕这3个版块设计,并以其为主脉,创造性地设计和重组教材,使二者成为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3.知识与评价并存。

本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每个环节都贯穿了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教师创设的让学生结合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根据给出的一个提示用一个分数自评。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4.调整与改进思考。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和练习二十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的复习。这些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通过本节课对本单元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加强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练习法 课的类型:复习课 课 时: 2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进入分数的王国,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归纳和整理。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课题,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二、整理知识

1、提供材料

2、交流

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什么?(分数的意义、分类、性质、通分、约分、化成小数、比较大小等)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材料,开放的提问,放手让学生发挥各的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从中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学生不受教师思维的限制,思维的浪花被激起,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情感的满足。

3、质疑:如果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有什么感觉?

4、整理:要想使知识有条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5、小组合作: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根据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记录。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整理得既清楚,又完整,而且有特色。(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整理的过程,让每小组的一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到张扬,更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完善知识的建构,取长补短。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表或指导学生的建议,成为合作者、引导者。

6、展示交流

同学们,整理好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整理的结果和过程。请大家认真听,再想一想,请你给它们做个评价。(学生展示,师生点评)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整理知识网络并进行板书。

8、自我检测

2、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我检测中,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弥补。学生的反思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自主学习,自我肯定,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

三、复习提高

[设计意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鼓励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与实践相联系,感悟数学的应用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自己谈一谈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和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篇5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第1---3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小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元增加2%后是多1000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80页及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普遍,学好本单元知识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就来复习整理本单元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首先我们要清楚分数是怎么得来的。课件出示: 1.一个小朋友分到1张饼。4232.8个方块是方块总数的。3.看图写分数:182、1.364.16分=()时

375立方分米=()立方米

5.学校电子琴小组有男生9人,女生1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一个星期中,工作日是一星期的()。7.有一根长4米的彩带,要做成15个大小相同的手环,平均每个手环用()米彩带。

二、整理知识

(一)整理复习分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得到的这些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其中的几份或者取这样的几份,得出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单位“1”平均分 2.分数与除法

说到平均分,我们学过的哪种运算就是平均分? 板书:分数与除法

a÷b=(b不等于0)

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是两个整数相除,用分数表示商就非常简便。如:2÷3=

20÷13=

7÷34=

29÷65= 3.真分数和假分数

大家再来观察刚才我们得到的这些分数。

31813452421

8691573103ab如果将这些分数分类,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 A.说说你对真分数的认识。

B.说说你对假分数的认识。(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C.你知道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吗?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属于什么分数? D.请将这些分数单位从小到大排列。你有什么发现?

E.练习:0.375中有()个,再添()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184中再添()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大的真分数。1518中去掉()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613中再添上()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9

(二)分数的基本性质 1.比较42和的大小,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102.约分:怎样约分可以一次约成最简分数。板书:约分最大公因数最简分数 约分是利用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最简分数? 3.通分:通分时公分母应该是多少才比较简单? 通分是利用了什么知识?具体说一说。板书:通分最小公倍数 4.给这些分数比大小。

(三)分数与小数互化

1.分数怎样化小数?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2.小数怎样化分数?小数化分数时应注意什么?

三、综合运用

1.把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2.甲3分钟做2个零件,乙5分钟做3个同样的零件,做一个零件()用的时间多。

3.大于0的自然数a、b,且a›b,那么○。

1a1b254.星光小学五(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如果全班有40人,男生有()人。如果五(1)班有男生18人,全班有()人。

5.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这个分数253是()。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7

关键词 复习课 分数 百分数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83-0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复习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内容,全册学完之后对分数应用题的一次大型整合而进行的一次整理和复习。那么复习课必须针对这一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合,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对形式各异的整理结果进行互评甚至争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主建构使学生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沟通联系,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

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过程】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温故而知新,知识若不盘点,则如置身于大漠一般茫然,将知识精华集优整合,让你轻松积累、快乐学习!

一、复习

1.关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2.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策略是什么?

3.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经验是什么?

4.我抓住分数应用题的主干——“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引导学生对其深入研究。然后“按你的理解,用图表达这条信息的含义”,来再现这句话的本质特征,并以此来体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设计这一“抽象→具体”的过程,为学生充分理解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数量关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梳理知识

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沟通联系,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这是复习课的主要特征。

如:在学生对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深入了解之后,我顺水推舟:“你还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哪些信息?

学生想了想写出自己想到的信息,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进行分类整理如下。

1.分率(百分率)

(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5%);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2.5%);

(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66.7%);

(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40%)。

……

2.比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多的比是5:3;

(2)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3+5);

(3)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3+5);

(4)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5):3。

……

3.倍数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倍;

(2)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与的倍或(1+)倍;

(3)全班人数是女生的或(1+1+)倍;

(4)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4.份数

(1)男生5份,女生3份,全班共(3+5)份;

(2)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份;

(3)男生人数比全班少3份。

……

5.等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的与女生人数的相等;

……

三、练——拓宽知识,寻求解题策略

延伸、拓宽知识是复习课的基本点,练习设计与新授课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但要有度,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多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过关键句的联系与沟通后,练习设计没有向 “深、难偏、怪”上发展,而是以“双基”为核心,力求做到从“薄到厚”,拓宽学生的思维。

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关键句补上条件和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应用题。例如分层练习:

聪明的你,开动脑筋,给关键句子补上条件和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应用题,你能想出几种?

学生:

1.某班有女生18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 全班有多少人?(或男生有多少人)

2.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 全班有多少人?(或女生有多少人)

3.某班有学生48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60%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4.某班男生比女生多12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

再以第一题为例,用多种方法解答。经过交流和整理,基本解题方法有:

经过联想与沟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一道基本分数应用题转化为整数、倍数、分数乘除法、比例等多种方法来解答,优化了解题的策略。

四、清——清理疑难问题

通过复习有关的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体系,又进行了相互联系,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解决问题时,审题不够细心,分析不到位,单位“1”找不准。量与率没有相互对应。关键要学会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分析。

2.计算的技巧有待提高。(百分数在计算时互化为分数便于约分使计算简便)

例:小明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为3:5,再读36页就读完全书的60%,全书共多少页?

解决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36页所对应的分率,即:(60%-),所以求总页数,即:36鳎?0%-)。

这一环节是清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和关键,使问题迎刃而解,给学习困难孩子一个方法的指引。

五、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总结出:理、分类、整合——形成知识网络——练——清。

百分数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8

瓜州县河东中心小学 席英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定律。

2、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学会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3、会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与分数乘法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掌握解题思路。教学难点:

能找到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关于分数混合运算,我们都学习郭哪些主要知识?

2、学生回忆,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整理的能力】

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

1、出示题目(课件)

2、完成书中的练习,并集体订正

3、说一说运算顺序

4、集体归纳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1)、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做练习时,不能盲目进行,先看是否符合简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便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计算时,先约分后计算,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练习,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解决问题

1、列式计算

(1)、出示题目(课件出示)(2)、列式计算,并思考这属于我们学习过的那种类型,(3)、思考:你是怎样想的?(找关键句,找单位“1”,看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

1(4)、看图列式,并思考:为什么都是多 4,解答的方法却不一样?(找单位“1”,看单位“1”是否已知,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方程解答。)

(5)、分析总量与部分的问题,回归到“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基本知识回顾)

2、连线(根据条件选算式)

(1)、给学生发放题卡

(2)、学生合作完成,并集体订正(3)、总结归纳方法

3、解决问题,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增强数学意识。】

五、课堂回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各自深刻的认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圆的整理复习教案 篇9

师:圆的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复习圆的知识。

二、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了圆这一单元的内容,请大家拿出你整理的作业。下面先请大家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将你遗漏的知识用红笔补充上。之后我们进行展示。

师:老师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希望汇报的同学能具体介绍一下本单元你都整理了哪些知识,二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认真倾听他的汇报,因为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如果你觉得她哪方面知识整理的还不完整,一会可以加以补充。

师:圆的认识信息窗,你有什么收获?(1)圆的认识

预设生:在圆的认识中我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包括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②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③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④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⑤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师板书圆心、直径、半径)

生:我的发言结束,谁还有疑问或补充?

预设生补充:(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 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用圆规画圆)

预设生补充:要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角应叉开几厘米?

预设生补充: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预设生点评:你说的知识点很全面,对于知识掌握的非常准确,让我们受益匪浅.........(2)圆的周长

谈话:圆的周长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围成圆的曲线圆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我们还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

C=2πr

(板书:周长

化曲为直)

预设生:谁还要补充?(圆周率,半圆周长)

预设生: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样说行吗?

预设生:半圆的周长就是这个圆周长的一半。

生评:„„

(3)圆的面积

谈话:在圆的面积中,你又学会了什么?

预设生:在圆的面积中,我知道了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我们用“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是:S=πr²(板书:面积

化圆为方)

预设生:谁还要补充?(圆面积推导过程、半圆面积,环形面积)生评:„„

(师来到黑板前)同学们能抓住主要内容,并注意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我们今天的交流,大家一定对圆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的整理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看到同学们整理的作业,老师觉得你们很了不起,你们发现了吗,半径、直径、周长、面积,这些知识要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师结:大家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看看大家应用的怎么样?..........................二、找好题:

(一)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谁能找一道你认为好的题目考考大家,并跟大伙分享一下你认为好的原因是什么?

(二)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老师这就有一道实际问题,看看你能帮老师解决吗?

1、我去吃比萨,点了一分12寸(直径)的比萨,服务员说;“对不起12寸的比萨卖完了,您可以点一份9寸的和一份6寸的,这样价钱一样,还比12寸的比萨要多。”你认为这样划算吗?(比萨的厚度是一样的)

2、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形餐桌,它的直径是2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总结谈收获:

圆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学习关键: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放

(1)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是什么?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画圆时,什么确定圆的位置?什么确定圆的大小?(4)什么叫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圆的周长?举例。

(5)什么叫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圆的面积?举例。

(6)环形的面积怎样求?举例。(7)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有什么区别?

认真预习归纳成网络图

二、学以致用

1、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2、张爷爷用31.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三、小结

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四、达标检测

一基础题(每空5分)

(1)两个圆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

直径的比是(),周长比是(),面积的比是()。(2)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3)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最大。

二、提高题

用10米长的席子围一个底面是圆形的粮囤,已知相接处重叠了0.58米,这个粮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三、拓展题

乘法口诀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11

施 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86页:乘法口诀的整理和复习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完了表内乘法,对乘法口诀基本上都已熟悉,学生基本上已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的含义,但由于二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局限,对于如何整理学过的知识还不懂方法,同时求一个数的几倍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的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好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归纳整理全部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掌握全部的乘法口诀。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经历整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设置闯关的方式,学习整理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乘法口诀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两千年前就有了。最早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也叫九九歌,七百多年前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1、回顾乘法的意义。

学生在计算本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4×5,6×2,再说说表示的意思。

2、说一说1—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出示闯关提示。

二、解疑合探,共同闯关

1、口诀关

(1)说说你是怎样整理乘法口诀的?哪个同学愿意展示。(列表记忆法)开火车把乘法口诀表补充完整。(2)横着背,竖着背有什么不同?

(3)判断: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不对)。课件展示斜着的口诀。

2、记忆关

(1)天天口诀:口答填一填。(2)小青蛙过河:按顺序说一说。

3、第三关

(1)看算式说口诀。

(2)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4、第四关:谁说的乘法口诀多,得数相同,但可以是不同的算式或口诀。

5、第五关:实践关

(1)算一算,填一填:要求学生在计算本上算一算,再来集体订正。(2)游戏园,继续开火车说一说。

(3)乘法和加法的实践应用。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6、第六关:奇思妙想

下列符号各代表几?拿出计算本试一试。

三、知识拓展

1、教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请同学自由朗读《九九歌》的介绍。

2、说一说:生活中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闯关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完成了乘法口诀的整理后,并不是生硬地讲书上习题,而是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巩固,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到灵活的实践应用,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在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使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整理的必要性与价值。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篇12

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5及相应的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教具准备: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设问导学

1、认识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9页上面的图)(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

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4)(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7、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自学检测

1、做“练一练”第1、2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八第1、2题。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第3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学生交流

认识分数复习课教案 篇13

藤县龙胜小学执教者:蒙周雄

一、教学内容:复习《认识分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3、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三、教学重点:正确找出单位“1”。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练习、启发、讲授

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出示课件)

板书:分数。问:关于分数,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练习(出示课件)

(1)读出分数,说出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找一找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3)明确问题,绿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把谁看作单位“1”?绿彩带的长相当于蓝彩带的几份?

汇报交流,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绿彩带的1/4。绿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蓝彩带的1/4与绿彩带一样长。

改题:蓝彩带的长是绿彩带的几分之几。

明确:把绿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蓝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5,即4/5。

(4)(课件)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a÷b=a/b讨论:b可以是0吗?

小结: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七、全课总结

上一篇:谢师宴对联,谢师宴对联下一篇:我流泪了初中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