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2024-08-16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精选8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篇1

(试行)

《语文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理念为建构全新的小学语文作业教学引领了方向。小学语文作业不仅要减轻学生过重过量的负担,更要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让学生愿意完成作业、喜欢完成作业、愉快完成作业,在作业中体验成功,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作业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通过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为此特制定《沂堂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业类型及要求

A、作业类型:

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基础训练、写字、大作文、写话)、课堂练习(堂堂清练习题)、家庭作业(配套练习册)、读书作业(读书摘记、日记、小作文)、语文实践作业(背诵、办手抄报、演讲、手工制作、诗配画、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

(一)课前预习作业

(1)小学低年级要勾画生字词、生字能熟练认读,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中高年级课前作业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初步理解文意;收集相关课外资料。

预习作业可作为家庭作业的一种,中高年级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或在家长帮助指导下进行。低年级可由课内教师指导预习并逐步培养,直至形成习惯。预习作业建议呈现在学生的语文课本上。

(二)课堂作业

1—6年级均设语文作业。课堂作业为统一下发的《语文基础训练》(一、二年级再加四线田格)、写字和大作文(低年级说话)。大作文完成课本要求内容。单元检测A卷可作为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1)生字本(四线田格):低年级使用,拼音和生字上下要对称,按田字格要求,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美观大方,评价分等级,不出现差号,不要百分制。要有激励性评价。一课一次全批全改,错误当面指导学生订正。有批改日期及等级。

(2)基础训练:

低年级:字、词、句的综合训练,在让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同时,继续训练学生的书写。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部分习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有改错,有激励性评价。一课一次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及等级。

中高年级:字、词、句的综合训练。学生书写规范、整洁、美观,有激励语,无差号,无涂抹,无错批漏批。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部分习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有改错。一课一次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及等级。

(3)写字:一二年级为铅笔字,三四五六年级为钢笔字。教师要有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禁使用圆珠笔、中性笔书写,每一笔做到横平竖直。写字课本中字迹不可潦草。

(4)作文

写话:培养写话兴趣,侧重句的训练,会用几句话或

一、两段话写自己想说的话。能积极地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没有学过的、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图画代替(学过的字要会写!)。每学期不少于8次;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错别字或者其它错误教师要指导学生订正。

习作:

三、四年级侧重段的训练,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完整。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套话、泛话,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五六年级在教师指导后先在练习本上打草稿,经过多重修改以后,誊抄大作文,提倡面批。每学期8篇;全批全改。

作文书写和批改常规要求:

1.作文本的第一页空出来作目录用,应认真填写每篇作文的题目。(1)第一页是目录,“目录”二字写在第一行的中间;空第二行;第三行起写“1”,再空一格后写作文题;其余以此类推。(2)第二页起作文。第一行写作文题目(每篇作文题目开头空四格);空第二行;第三行起写作文正文,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写。(3)每次作文必须新起一页。

2.每篇作文必须全批全改,批阅要精细,提倡当堂讲评。教师批

阅时使用批改符号,严禁乱写乱画,以身作则。

3.教师的眉批、间批、尾批、总批应字迹工整,评语要简洁,应有个性,有针对性,富有童趣,对学生有指导性意义。

4.书写、质量等级应打在文题的左上角,日期应记在尾批的后面。

5、教师要有倡导学生发表文章的意识,学校或是班级能够设立学生文章发表的园地,让学生有成就感。

B、书写要求:

(1)

一、二年级的学生,书写作业用铅笔。

(2)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书写作业用钢笔,严禁使用圆珠笔(中性笔)书写作业或一本作业本中用多种颜色的钢笔书写。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美观。

(4)书写时有错误之处,铅笔书写的则擦干净后订正在原处;钢笔书写的则可以用透明胶修改或用上修改符号后订正在一旁,禁止作业本上涂涂改改。

(5)凡是作业中的线段(条)均使用直尺画。

C、批改要求:

(1)批改作业用红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正确的在答案的右下角打“√”(“钩”不要打得太大,2厘米左右),错的待学生订正后,再在该处打“√”。必要时加简洁的批语给予鼓励和指导,教师的批阅字迹要规范、工整、清楚,大小要适中,体现示范性。作业批改后要注上日期,批改的日期一律写在等级之下。

(2)作业成绩以优、良、及格、不及四个等级评定,对书写好的

加“☆”或激励性的评价语,提倡低年级采用“小红花”、“小五角星”等生动的评价形式。

(3)作业批改要及时,课堂作业要教师全批全改,中高年级基础训练、写字、大作文提倡当堂批改。小学一、二年级的作业要当堂批阅,提倡面批。要布置一次,批阅一次,不得累批、隔批、漏批、错批。

(4)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分析原因,及时要求学生订正,订正后的作业要再次批改,对学困生要给予耐心的辅导。

D、作业订正要求:

(1)《基础训练》、《练习册》在错题上下方的空白处订正,订正时用铅笔,并画上直线。

(2)练习本上的订正须在老师批注的日期下一行起,不能覆盖老师的字迹,按错题号的顺序及时订正。

(三)课后(家庭)作业

以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重点布置阅读、写作、观察、探索研究、实践性作业为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制定课外作业布置批改等要求,确保落到实处。

1、作业类型及内容

学生课前预习性作业、配套巩固性练习、读书作业、语文实践性作业、单元测试B卷等。

2、课外作业量

课外作业每天作业量和所用时间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小学一、二

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语文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 30分钟。

3、课外作业要求

⑴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多层次性,提倡菜单式作业,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

⑵运用多种批改方式批改,勤写留言,勤于赞赏。教师抽批、小组长批和同学互批相结合,同时对小组长批改及同学互批情况进行及时指导调整。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篇2

能更好盘活现有师资资源, 让现有师资与场地进一步得到优化。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保障。实施走教制:即“一师多校”可以破解各村小学师资结构问题。构建一科多个板块模式, 可以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学效率。实施“两项”改革将有利于体育教育教学大纲与课程的落实。

二、实施村级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

现行有关政策支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辅助活动的通知》 (渝教基[2012]66号) 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 (试行) 》的通知、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村小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教委《关于开展“体育、体育、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管理规定等, 以及“领雁工程”、“支教工程”的实施为依据。

三、体育教育改革实施的策略

(一) 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片区体育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校长为核心成员, 其职责是加强组织保障, 协调各校师资配备情况;二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为核心成员, 负责收集整理过程资料, 加强“一师多校”、“一科多模”的研究;三是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 体育教育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 负责根据农村镇片区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重新对课程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开发, 进一步挖掘、整理、创编教材, 让其更有利于一线实际教学。

(二) 实施办法

一个体育老师承担三所或三所以上学校教学。将体育学科分解成若干板块, 一位老师根据自身特长从事一个或多个板块教学。这样, 既能弥补体育教师的个体差异性,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师资水平得到最大优化, 时间分配更趋合理。应用资源共享, 推动均衡发展。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 也将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也纳入之中。形成“一师多校、资源共享”的格局。推行专职与兼职结合, 跨学科结合等模式指导课外体育教育活动, 使活动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 统一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开发

1、精研课标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

2、推行体育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3、重组教材编写, 按低、中、高、 (若干个体系) 统一编制:打破现有对学校和学生的考核的模式, 做到几统一即《XX镇小学体育教育实施计划》、《XX镇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评价标准》、《XX镇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考试大纲》、《XX镇小学体育教育与课程计划》做到计划统一, 在此过程中推行体育教育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

(四) 组织人员重新开发村级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资源

1、做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1)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补充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 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村级小学校可以充分开发具有乡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 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请镇或县民间“能人”、“艺人”指导。可以作为大间操活动的形式, 这一做法可以丰富活动内容, 陶冶学生情操。 (2) 改进部分内容, 降低难度要求。改造部分器材, 可以使体育项目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更利于实现全体参与, 全面发展。如简易“球操”“彩带操”。有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很受小学生喜爱, 村校还可以从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适当选用。例如, 健美操、广播操、舞蹈等项目。注意应当使其成为参与性强、健康、安全的课程内容。把校本体育教育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补充。

2、做好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1) 提倡一师多能。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体育特长, 如有的教师在学生时代受过较好的体育训练, 有较好的体育特长。可以让这样的教师担任体育教学工作或者教某个体育项目。或者让有特长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让爱体育教学的教师再投师学艺或自学成才。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带头人, 承担起全校体育教学工作。 (2) 采用“一师多校”, 在村小人数较少班级合班上课。“一师多校”就是让有专业知识有体育专长的教师采用流动教学方式, 承担几个比较集中村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采用合班上课:就是采用多年级同班上大课形式, 相邻年级合班上课 (小学可按低、中、高学段) , 缓解编制紧张和体育教育师资缺乏问题。

3、做好体育教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 制作简易体育教育器材, 各乡村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 利用废旧物制作简易器材, 改善教学条件。 (2) 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 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特点确定其多种功能, 如小皮球可用来编排球操, 踢足球, 也可以用做投掷, 也可以用投篮, 做标志物等。跳绳, 可以做绳操、棍棒操、绳投掷、拉网游戏、踩龙尾、绳舞等。 (3)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空间, 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 处理好“利用”与“安全”, “使用”与“保养”的关系, 认真考察统筹规划。

4、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进行开发。

开发行走课堂:周边秀美的山川, 有历史文化沉淀的古迹等, 走出校门, 到大自然中去,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育活动。

5、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开发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合理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他们的体育教育知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 提高“课改”意识,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只要我们坚持深入研究和尝试, 一定会探索出适应乡镇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让农村体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形成体育教育主题月:如:田径、韵律健美操、跳绳踢毽等。健全统一的体育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多个体系:学生操行评定、出勤率、参与率、课外运动、体育知识等评价标准。开展“体育之星”评比体系。班级星级评比、校级星级评比、学区级星级评比。建立健全三级评比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最终形成激励机制。

整合师资、整合班级实施板块教学。村完小相邻年级 (低中高) 合班上课。体操体育类进行大课堂教学, 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在学生中常年推行“2+2”模式即有两项体育爱好、有一项体育专长、写一手好字。

四、重视与多项相关工作相结合, 借势推进

多渠道筹措经费是保障体育教育与课改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成立课题组收集过程资料。同以下相关工作相结合。

1、以“支教工程”相结合。2、以“领雁工程”相结合。3、以“课题研究”相结合;可从以下方向确定课题研究。 (1) 实施“走教制”, 对破解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研究; (2) 体育教育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 (3) 村级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4) 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的研究。4、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5、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6、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以培养教师一专多能相结合。7、以市教委“2+2”项目实施相结合, 以市教委“1+5”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8、以学校教师奖励绩效分配相结合。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如何全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仍需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如果我们教育工作都充分的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实施“一师多校”、“一科多师”制。

摘要:笔者在农村工作了多年时间, 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进行了一番调查,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现阶段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应用现有资源对体育教育全面改革——即成立教育片区制:一个老师多个学校教学, 共享师资资源;将体育教育学科以学科或单元为标准分解成多个板块, 不同板块不同教师教学, 进一步优化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让教师之间优势得到互补, 对学科教师自身素质与业务进一步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各校间统筹安排, 才能更加有效促进体育教育的顺利推进。

实施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篇3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它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以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出发,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语文活动。这样内外结合,“双轨”运行,全方位多侧面地学习语文,教师不是让学生在做大量的应试篇章或练习册,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二、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规定了清晰的上位框架。对小学语文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充分地指向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是确定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 它在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读物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并要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一般学科能力。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有它独特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其中有的属于技术,例如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书写一手好字,还有收集,整理、运用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等。一般学科能力是不要考虑的,但它们恰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称其是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动机、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情商。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不愿意学、喜不喜欢学,相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长期以来,我们的小语教学只注重了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不够,或轻描淡写,或熟视无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情感。这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于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其实,认知和情感为目的和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通过长期的培养,合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在小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方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其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师生平等,突出主体,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接受教师启发,引导的同时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课堂的主人究竟是谁?从理性上谁都不怀疑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仍然是手捧教案,(当然, 这绝不是否认备课的重要性)像节目主持人那样, 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 40 分钟看来颇热闹,其实学生无半点“自由”,相反,课上得不理想,责任还在学生“配合”得不好,怪学生“启而不发”。然而学生为主体,但主体是不能恩赐的,主体必须要有会学的本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将这些本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交流”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控程序,发现交流”的教学方法,按“感知——理解——评价”将其分为“导入初读、精读、深读、总结”几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这些程序,使之为学生所掌握,并能运用这些程序自己进行学习,进行发现交流,教师精讲、重点点拔,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面向全体,注重个性,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保证。

素质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我们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将个别当作全部的不合理现象。如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请一位同学回答,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一个学生答错了,就请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学生答对了,于是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就能代表全体学生答对了吗?显然不能。这是重结论、轻过程,面向少数人的表现。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一些学生掌握了,另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会受到批评,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提出注重个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课堂上,既要为优生搭建舞台,也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搭建舞台;既要让学生表现语言才能,也要让学生表现行为才能,既要让学生表现逻辑思维才能,也要让学生表现形象思维才能。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给优生有提高的时间,给一般的学生有理解的时间,给有困难的学生有补缺的时间.现在推广的“双分”教学以及上海一些学校研究探索的“分层递进”教学都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3、发展能力,培养习惯,这是我们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标。

素质教育旨在发展人的能力,这是与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节奏拖沓,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缺乏运用性的训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很不利。

首先,我认为科学实用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小学语文界的教学法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我们不能片面,单纯地强调某一教法好,一窝蜂地拿来用,不管它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材。邓小平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教法,或哪一种教法的某些方面,只要它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适合我们的“生”情,就可以借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其次,我们在确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个观念后,就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把现在课堂教学中花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和容量,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能有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让学生有一个“读 ——悟——问”的学习过程,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如“质疑”,它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我们不能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学生学习的权利。相反,对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精神要加表扬鼓励,激励其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养成自觉、持久、主动的学习习惯。

(二)开展素质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彻底摒弃那些为了应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式大量课业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制作卡片,摘录,写读后感等,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其次,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举行各种读书活动。如佳句佳作欣赏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书签制作表演等。

(三)创造素质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在这里,社会上的大环境姑且不说,校园里,教室内都应营造一种积极的良好的素质化的语文教学环境。我们的一些学校一到考试来临,就在校园内挂出“离考试还有 XX 天”的警示牌,使学生一进校门就噤苦寒蝉,不敢高声语,不敢随意行,一头扎进作业里。一些教师也要求学生确定追赶目标,订出成绩档次,写出保证,种种高压剥夺了学生阅读、交流的时间和权利。我觉得功在平时,本来素质教育的成果也须经过考试来验证,只要我们平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素质化的教学,还怕考试吗?

其次,教师讲台上的课堂用语,在与学生交谈中的生活语言,在批改作业中的书面语言等都应规范化,有一定的文采,不能随口所欲,教师的书写更应规范。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化的语文教学改革,是我们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才能使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峡.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天笠茂著,李季泥译.论综合学习与综合学习课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4]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5]杨再隋.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2001.

2017小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扎实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教改工作:

组 长:李强

副组长:杨前良、杨承辉

组 员:杨宗荣、杨圣靠、杨春辉、唐柳

2、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对本校教改实验的领导、组织,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种制度、职责、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

②做好教改实验宣传工作,具体组织对高效课堂教改理论的学习、研讨和执行,并做好推进教改实验的日常工作,认真组织教师的教改培训、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训工作。

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项教改实验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④组织教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⑤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教改实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典型带动,模仿适应阶段(2017年3-4月)

本阶段主要目标为:

1、做好全体教师的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能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课改实践当中去。

2、通过组织学习、网络自学、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全体教师掌握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理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适应高效课堂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付诸于实践。

3、让全体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高效课堂课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二年级语文、数学两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2、教导处准备相关资料、表册,编印并下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制度、方案、措施、理论、案例。

3、教导处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观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召开全体教师高效课堂研讨会,开展教学评议和互动交流活动。展示课分别由杨承辉、李强、杨前良承担,科学一节、数学两一节。

4、二年级语数教师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探索、模仿、实践中去。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术助理,选举学科长和小组长,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要求每一位参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总结教改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有关问题,以便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了解实施过程的困难,反馈有关存在问题,总结并推广优秀经验。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熟练应用阶段(2017年5月1日—2017年9月30日)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各学科教师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能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措施:

1、各位教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组织组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探讨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运用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此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教导处抓好教改实验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加强对全体教师教改实验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总结。要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同时,教导处和教研组要加大对备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备课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4、学校在五月份进行一次学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汇报观摩活动,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出各学科教改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第三阶段:经验推广,总结提高阶段(2017年10月1日—2017年1月)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

教师已积累“高效课堂”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定型。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工作:

1、总结经验。各位教师及时总结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论文、教育随笔、教学研讨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予以交流推广,以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创新提高。教导处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措施,以便于深入以后更进一步的使高效课堂研究向纵深发展。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5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重点,结合杜郎口中学成功的课改经验及我乡实际,现拟定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标准,以中心小学自主创新的“合作激励”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我乡实际,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激励”的课堂模式,还课堂与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全员参与型的学习模式。

二、教改实验班级:六一班 六二班 四年级 二年级

二、实施过程: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要加强宣传,营造课改氛围,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组织数学科任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进行学习讨论,坚定信心,敢于破旧立新。

(二)、制定课改方案:

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内涵,结合本班实际,学生情况,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制定好各自的课堂改革实施计划,并会同学校教研组和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对计划进行论证、分析、修改和完善。做到切实可行,灵活有效,杜绝生搬硬套,断章取义。

(三)、具体操作

1、备课: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困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性困难,都要在备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指导预习、教师解疑、拓展练习要有具体的教学设计。

2、上课:

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先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师生互动,帮助解决疑难,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听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准确、细化揭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自测,还如何自学等。还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学习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的“兵教兵”活动。

(3)、加强督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督导两个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帮助其掌握自学方法,完成自学任务。通过行间巡视、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后,进入“后教”环节,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明确“ 教” 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明确“ 教” 的要求,教师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要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明确“ 教” 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也可以让学生当“小先生”,由学生代替教师讲述部分重点、难点。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科学的知识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并放手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生共解决,达到数学生活化。

三、保障措施: 为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走向深入,改出成果,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导处数学教研组的作用,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宏观调控,发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探讨。

2、全体教师要树立我要学,我要改的课改信念,形成群体力量,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要正确认识课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配合不力,秩序混乱,教学内容庞大等问题,要树立信心,多研究,多实践,反复练习。

4、数学教师要结合平时的业务学习,教学实验,每节课后进行反思,及时把课堂上的收获,遗漏、缺憾等情况在自己的业务学习笔记上进行记录,以便收集信息,为课改提供素材。

汭丰乡中心小学

二○○九年九月二日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6

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去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人才。李岚清同志指出:“外国教学有的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学到大学二年级,一共12年,但学出来不少半吊子。中国对外开放,我们的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方法学英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恐怕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要改革。”因此英语教学工作者须以突破传统、突破书本、突破自我的理念投入到课程实验中去。

一、实施目标: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外语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评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二、实施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实施内容:

1.提早加强音标教学,防止学生英语学习的早期分化。

2.英语语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的排除。

3.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

4.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胆用英语交流。

5如何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实施方法:

定时测试、定时分析、反复比较。

学无定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课堂笔记方法、复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主要途径是课堂渗透与课后辅导。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一方面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和主体。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需要,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生动有趣的可引起学生注意、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寻找出不同的切入点来共同讨论,反复操练,使学生掌握重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外辅导也必需。

五.实施步骤:

1、调查阶段

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兴趣及对英语学科是否有畏难情绪,根据 学生的个性,年龄,心理特点,分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排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2、培养阶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进行关于学习的基本方法、目的、动力、能力等基础技能的指导,调动学习积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品德的全面发展。

3、总结提高阶段

对前面的培养实践进行汇总,写出总结报告,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下一轮实验打下基础。

六.控制措施

每周可安排1-2课时集中进行课外兴趣的辅导。对一些英语尖子生加以培养,给以一定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定期对这些学生加以辅导,并对一些问题加以释疑。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篇7

因此, 在过去一年多的课堂改革中, 我校以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引, 以学校真文化为核心理念, 落实“真教研”,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其中, 语文科组是学校最具代表性的科组, 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推动研学后教的主要抓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团队的理念, 把学习小组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学习团队, 使教师们对“研学后教”课堂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深切地感受到“研学后教”给予课堂更多的活力, 努力构建“智慧”的“真课堂”。

一、科学聚焦 定位“研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 我们科组确定“研学”的重点:一是研学生;二是研教材, 把两者更巧妙地结合起来, 就是研学的奥妙, 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它们最好的桥梁。因此, 在过去一年多的课改中, 语文科组关注的焦点在“如何科学构建学习小组”上。

二、示范引领, 感受研学

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培训实验教师的力度, 让教师对小组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一年来, 我们多次组织语文老师到深圳南山区松坪小学、成都芳草小学, 学习如何构建学习小组、如何进行小组的培训。我们还通过外聘名师来校上示范课, 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如邀请天河区名教师到我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讲座, 邀请深圳南山区育才小学名教师上示范课, 从实践中指导老师们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协调交流, 智慧共营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作, 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坚持班主任、科任老师相互交流, 共同商讨如何协调共同运营的智慧策略。如小组组建后分工指导, 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 她们最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特长, 主要负责小组成员的协调分配和思想工作;而英语、数学老师就利用学科特点, 重点指导小组汇报展示的流程和语言等, 三科老师的协调配合为“研学后教”课堂顺利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以生为本, 科学组建

(一) 确定规模

组建初期, 科组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进行学习小学的组建, 有的班是8人小组, 有的是6人小组, 有的是4人小组, 小组内都有明确的分工, 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 大家发现, 人数多的班级, 由于场地限制, 4人小组合作, 组数太多让老师很难指导, 8人小组, 交流汇报时间长, 小组长难以管理。最为科组成员推广的是4人小组和“1+2+1”的6人组合。4人的学习小组, 如唐僧师徒四人, 最佳搭配。“1+2+1”的6人组合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 由一个小组长带领两个成员组成三人小组互助互学;而后面的大“1”是指在原来的三人一小组上又加上同样组合的组成为一个六人大组, 这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拓展合作时更能集思广益。

(二) 双选促成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 基本还是以教师为主导, 人员是老师指定, 规则、任务等都是教师指定的, 这样的小组, 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的新鲜感消失了, 教师的激情消退了, 效率就不能保证了。要改变这种状况, 提升学习小组的效率, 2013学年9月, 我校邀请国培计划特聘讲师林老师进行学习小组系列培训—《小领导中的大智慧——小组长选拔背后的教育策略与性格密码》, 教师们以学生的身份经历小组长、成员双向选拔的过程, 深刻理解选拔小组长的标准、方法与策略。于是, 五六年级一些班级让学生在一定组建原则的指导下, 组员的组成及组长的选拔, 尝试采用“双选”的方式。首先是组长自荐, 然后同学来选择组长, 最后是组长来选择组员, 这是一个双选的方式, 少于3人的小组自动并入其他小组。在小组建成后, 我们举行小组长任命仪式, 给小组长颁发证书, 让小组长名正言顺。这样下来, 学生更主动学习了。

(三) 科学搭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 小组成员的科学搭配就至关重要, 我们再次邀请林老师开展《如何找到你小组的缺失——小组建设的乏力与个性奥秘》的培训, 通过体验活动, 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怎样科学组建小组, 让小组发挥最大的效能。然后各语文老师分别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性格, 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如一个热情开朗的活泼型小组长, 就特别需要一个做事有条理的成员的协助, 因为活泼的人总会多变、健忘, 做事缺乏条理, 个性的互补是搭建科学学习小组的基本原则。

(四) 团队领航

1. 小组常规团建。为提高小组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建设, 包括小组的名称、标志、口号、规则和活动方案等。

2. 制定小组契约。首先由组长组织全体成员进行讨论, 整理出不少于10条的团队活动规则, 然后由小组成员和组长签名, 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地了解活动规则。

3. 制定小组目标。每个小组设计学习和行为目标, 在每个月或者学期根据目标进行小组评价。

(五) 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践中, 指导各小组学习方法, 为小组学习排忧解难, 更好提高小组的合作能力。如小组合作要求及汇报礼仪的培训 : 我们结合学校的精神:龙腾狮跃, 敢为人先, 我们提出小组学习要求:“响亮和清楚、友礼和自信、善思和敏捷”。自信、响亮:小组汇报要自信大方, 声音响亮, 清晰。“友礼”:即是小组要友好相处, 多交流, 组间可以表达不同意见, 但注意有礼貌。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汇报的一些用语。善思、敏捷:小组学习, 大家各抒己见, 多思考, 反应要快。

(六) 指标评价

科组同年级根据不同的年段, 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 在每天、每周及学期末进行评价和表扬。如采取灵活的阅读评价方式。主要有:星级评价, 学生在得★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园地评价, 学生在喜跃龙门的过程中不断升级;证书评价, 证书由简单到精美, 不断吸引学生。

五、阶段成果及努力方向

在一系列的课堂改革中, 科组教研成果丰富: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睿智好学的特色小组建设初见成效, 教研组的课例在区里成功立项, 上送优秀学习小组100%获奖, 其中三个一等奖, 一个二等奖。小语教学阅读大赛获区二等奖, 作文录像课获区二等奖, 一学生获广州市十大阅读之星、省百佳阅读之星……学校逐渐形成一种唯真唯实, 和衷共济的良好校风。

下阶段, 科组将继续深化小组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促进活动效率的提升, 真正把小组打造成为学习小团队, 同时进一步推进小组的活动手册管理, 通过“实施手册”, 让小组学习从一种自发行为, 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行为, 让学生形成了“学习小组”的管理评价方式。

摘要: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以“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引, 以学校真文化为核心理念, 落实“真教研”,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推动研学后教的主要抓手, 通过确定规模、双选促成、科学搭配、团队领航、方法指导及指标评价等六个步骤在把学习小组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学习团队, 努力构建“智慧”的“真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篇8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小学生往往单纯以智育代替全面发展。在智育中,以单纯的分数决定学生的优劣。传统考试制度下的分数只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无法测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个性特长等,无法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百分制考试制度还人为地导致学生进行不必要的竞争,过于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考试分数竞争上,造成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与实施方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一)思想品德

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针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问题,为了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每个班特别设立星级管理评价方案,每班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展示牌。牌子上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争夺“文明星、纪律星、礼仪星”等星级。如果哪个学生被评为某种星级,然后班主任就在相应的小组位置贴上一个小星星图标。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定期进行总结,看看哪个小组小星星最多,哪组就表现最棒,理所当然地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比如发奖状、发荣誉证书等。这样,学生就会用星级管理方案上的要求做,不断约束、改变和提高自己。这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方式。

(二)科学文化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我们在倡导全面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从这三个纬度入手进行全面评价。比如:我校打破了原有的考试模式,以前的语文试卷上只有“基础知识、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习作”四个版块,现在又新增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朗读抽测”等内容。这些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内容,改变以往学生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只重死记硬背,不重应用;只重动笔,不重动手动口的倾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实际操作能力用处更广泛,口语交际这一语文能力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项空白,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开设的其他几门课程,都增设了“英语口语抽测、科学实验抽测、体育达标测试、音乐表演抽测、美术绘画测试”等,与此同时都制订了相应的新的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力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再沿袭以往的考核模式,以全新的手段,在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掌握情况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

(三)身体心理

“身心健康”这一板块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以学生为本”这一主题思想,这项内容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学生给予了评价。

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体育成绩是否达标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我们平时注重采用激励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并让学生自我评价逐步提高,让自我评价起到督导促进的作用。

针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我校提出以下评价方式:(1)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2)性格活泼、开朗;(3)不任性、不偏激;(4)具有创新精神。针对以上四项内容,班主任对本学期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予适当的建议,避免直接点破学生心理问题的尴尬,同时为学生的前进指明方向,这是一种较委婉、有效的评价方式。

(四)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创新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基于此项内容,我校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劳动课和手工课。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可对学生作出评价。另外,学校每年寒假和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各类手抄报等。期末考核时,教师根据各项纪录给学生作出评价。

上一篇:高三学生综合评语下一篇:新厂筹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