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2024-05-09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实录

淮南二十一中

郭涛杰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作者鲁迅。首先,请大家看一下标题。标题中有一个错别字有没有看出来?

生(一齐):记。

师:对。“纪念”的纪应该是绞丝旁。请大家注意一下。并不是说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写了错别字,而是因为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个别字词的使用还没形成规范。

师:我们课前布置了预习。我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你对鲁迅有怎样的认识。(教师指向一位同学。)这一排同学吧。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师:这是对鲁迅的详细介绍。鲁迅的杂文非常多,看过吗? 生:看过一些。

师:嗯,有机会还是要多看看。第二位同学。

生2: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人。诗人臧克家写的那首《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是纪念鲁迅的。

师:这位同学很博学呀。这首诗中还有个名句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请下一位同学讲讲。

生3: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生4:他为改变国人思想而弃医从文,他为唤醒麻木群众而著作等身。师:这个句子拟得好。如果把“麻木群众”换成“群众灵魂”,结构更合适。生5:鲁迅的小说很有趣,杂文很犀利。有人说他是“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黑暗灵魂的舞者”。

师:哦。那你认为呢?

生5: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有些时候,读鲁迅的文章,会触动内心。师:好。请坐。大家说得都不错。鲁迅先生去世时,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和写了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从这副挽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对时人,尤其是在青年学子心中的影响。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记念刘和珍君》也可以说是鲁迅文章中感情激越的一篇代表作。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细读文本,来感受一下人物形象。

(指着幻灯片。)这就是刘和珍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她应该是温婉和善的。我想问一下大家,鲁迅为什么要纪念刘和珍?

生:因为刘和珍是伟大的。师:对。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6:她死了。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刘和珍 师、生:牺牲了。

师:对。那本文中直接描写刘和珍牺牲的是哪一段? 生6:第五节的第二段。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段。这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齐读一下。学生大声朗读第五节第二段。

师:细读文本,仔细思考,才能发现文章语段中的深刻内涵。请大家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讲讲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思考,让你有所触动。

学生思考,偶尔有轻微的声音传出。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从哪些字、词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隐含信息。好,这位同学。

生7:这一段话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情景。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却遭遇了罗网而牺牲。请愿,说明她的爱国情怀;欣然,则表明她的热忱,利国利民之事,她都愿意去做。“欣然”这个词甚至还能让人想到,刘和珍在请愿时的表情,应该是激动的、带些许喜悦的。

师:(教师点头。)很具体。还有吗?

生7:下句中,“但”表示转折,“竟”表示诧异,超出意料。说明执政府的这种行为,超出了意料,没人会想到会发生杀人的事。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向来是以文笔犀利著称的,是以批判国民的思想著称的。连他都没想到,说明惊讶之极。

师:对,后面有一句类似的话,也说明了他的惊讶,更是愤怒。生7:“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

师:对。鲁迅自认为已经把执政府想得很坏了,没想到他们却更坏。好,你请坐。还有哪位同学讲讲?

生8:最后一句“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中弹后没有立即死去,却又被兵给用棍在头部、胸部猛击,可见士兵的残忍。“猛击”一词很有画面感,让人气愤。

师:嗯。这位同学立即举手了,想说什么?

生9:我补充一下,“于是死掉了”,应该是饱含作者的情感的。师:什么情感?

生9:作者似乎是在平静地叙述。表面很平静,但内心很悲愤,很压抑。让人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应了下文中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说的太好了。还有吗?好请坐。

生10:刘和珍中枪,张静淑去扶她,中了四弹,立仆。杨得群又去扶她。可见她们几人之间的友爱和相互救助,危难时的救助更见人心。

师:对。面对牺牲,几人有这番胆色?还有吗?我给大家一个提示:“从背部入”是什么意思?

生11:枪是从后面打的。师:你能想象一下那个情景吗?

生11:请愿群众走到执政府门前,被阻拦。士兵开枪,群众四散逃跑。士兵继续攻击,像对待敌人一样赶尽杀绝。简直就是虐杀啊。

师:这确实就是鲁迅文中说的虐杀啊。

生11:能让人想象到当时混乱而不堪的场景。执政府和士兵都太可恶了。师:只是士兵么?

生12: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

师:对。说明卫队上下是得到了命令的。这就是“罗网”、“虐杀”。通过描写执政府的残忍,更反衬出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沉着勇敢,团结友爱。好,本段我们通过探究字词义,联系上下文,调动个人积累,才能深入理解文本。那,文章中还有哪些对于刘和珍的描述呢?

生13:第一节,艰难的生活中预定莽原;第三节,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我的讲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师:表明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3:这些表明刘和珍是一个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责任心的爱国青年。

师:文中除了这些事外,还着重描写了刘和珍的一个什么特点? 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师:这样写的目的是?

生14:我觉得应该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善良。这样的一个女子,为国请愿,却惨遭执政府的虐杀,更显执政府的残暴。

师: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是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几句诗,可以借以赞美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和蔼善良、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责任心的爱国的刘和珍君。

师:可以看出,作为一篇杂文,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是片段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作为一篇悼念性的文章,作者开篇先写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会上碰见了程君,他建议鲁迅写一篇文章。鲁迅写了吗?

生:写了。

师:对,就是这篇文章。当然鲁迅纪念“三一八惨案”的不只这一篇。还有《死地》、《无花的蔷薇之二》、《可惨与可笑》、《空谈》等几篇文章。我们看,鲁迅听了程君的建议,直接就写了吗?

生:不是。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15:我注意到一点。刘和珍牺牲于3月18日,追悼会在3月25日,本文的写作时间是4月1日。

师:这说明?

生15:肯定不是写不出来。无关乎能力。生16:鲁迅的内心是矛盾的。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16:这些语句:

文章的第一节第二段第三段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二节第二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四节第五段:……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五节第一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第七节第四段:我说不出话,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师:对,从语句上来看,这确实是矛盾的。那是怎么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 生16:鲁迅一直在重复地强调,“有写的必要,”却“无话可说”,应该是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极。

师:说的太对了。这个时候的鲁迅是矛盾的。说与不说,这“自相矛盾”的说法正是作者悲愤情感的外化。

生17:鲁迅这时的情感是深切而复杂的。师:怎么说?

生17:从那些抒情、议论的语段就可以看出。

师:对。那我们具体来看下。先给大家看个视频。(播放视频《无声的大国——三一八惨案》。)通过视频来看,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三一八惨案”的出现似乎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各小组讨论下,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鲁迅内心的情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

生18:我代表第三组发言。我们小组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一是悼念和赞美逝者,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表现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二是批判执政府,鲁迅说他向来是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的。然而这一次,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可见执政府的凶残。

三、期望唤醒麻木的群众。虽然哀其不幸,却更怒其不争。时间流逝,洗涤旧迹,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让庸人们暂得偷生。

四、批判所谓学者文人。鲁迅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可见愤怒之极。

五、表达内心的歉疚和决心。鲁迅说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最后一段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虽然他赞美刘和珍等人是“真的猛士”,他也肯定自己将奋然前行。

生19:我代表第六组发言。有一位名人说过,在历史的车轮里,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上存在着三种势力:反动、进步、沉默。因此我们小组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三:

一、表达了鲁迅对刘和珍的怀念和对她勇毅精神的赞赏。鲁迅怀念刘和珍君以及对她这种中国女子所具有的勇毅精神的赞美。

二、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文中几处情感强烈,发人深省的句子所言“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它们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和反动。

三、唤醒民众,号召大家奋勇前进。作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鲁迅将这种存在几千年且愈演愈烈的民族劣根毫保留地揭示出来,他伤感于世态炎凉,深深地为这种麻木民族彷徨而呐喊,所以唤醒民众也应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

生20:我代表第一组发言。我们组基本认同第三组的观点,但还有几点想补充一下。这篇文章批判了执政府和无耻文人,但也看到了造成这种类似亡国灭种局面的外部根源,就是外国侵略者。文中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讽刺意味尤为明显。所以鲁迅的情感中还应有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另外,第六节中“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句话,是不是在说明徒手请愿并不是鲁迅所提倡的。他让我想到了毛主席的名言,面对革命,“枪杆子里出政权”。

师: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鲁迅于悲愤中写下本文,是对死难者的悲和敬,对健忘者的恨和哀,对当局者的恨和痛,对流言者的鄙视和悲愤,对苟活者的深深自责,对前行者的希望和信心,对青年的关爱和引导,对民族的深爱和呼唤……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纪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纪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2

河南省从2008年到2011年已完成了新课改的第一轮。2008年, 我参加了河南省首轮新课改培训, 对其诸多理念和做法都存有疑问。

在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和研讨之后, 我发现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知识必须要靠老师的讲解传授;语文素养就是方法和能力, 培养方法和能力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教师一点都不用讲。两种观点的碰撞如此激烈, 让我不禁疑惑:新课改到底怎么改?

三年下来, 我找到了答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 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也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中心思想。

有位名人说, 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 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提高生命的质量。我要说:我不能给学生未来, 但我可以给学生选择未来的思想!作为语文老师, 我知道, 阅读的对象不单是文章, 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也正因为如此, 那些饱含思想性、人文性的文学作品, 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也正因为如此, 那些作品才会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难度。

《记念刘和珍君》就属于一篇比较难懂的课文。其实, 作品中难以理解的部分主要是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 学生才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难以理解的问题。

所以, 在备课的过程中, 笔者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提高概括整合能力, 把握文意,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 提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 (3) 树立人文精神,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 笔者也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对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的把握和对文章语言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笔者决定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思路开展教学。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我设计这一课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简单补充一些课文注释中没有的背景材料, 然后由学生自读课文, 归纳文章各小节的大意, 并对文章进行层次归纳, 意在提高学生的概括整合能力, 把握文意;第二课时首先展示学生自读的成果, 理清主人翁的形象, 然后仍然由学生自读, 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画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并进行同学间的讨论, 争取弄懂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第三课时即展示第二课时中自学的成果。

这一课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师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固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 探寻文学作品的魅力。但是, 在探寻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光让学生说——就像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牛广田老师说的“老师一点都不要讲”那样——固然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但课堂上会出现混乱现象。

所以, 笔者决定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哪几类人,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后练习第1小题和第3小题, 用课后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和把握情感的方法, 避免学生发言的混乱。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思想, 就是大力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但是, 语文新课改绝对不能放弃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我们既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也要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既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也不能单是教师的“一言堂”。

“杜郎口模式”之所以成功, 原因就在于他们真正的工夫并没有下在我们能看见的展示课上, 而是放在我们看不见的预习课上。他们真正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是杜郎口中学获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原因所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

然而,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和讲解, 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将可能难以开展。不可否认, 有些程度好的学生, 能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时是需要老师引导的。高中教育依然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就在于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中的独立程度不一样。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相比,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但是还没有达到独立完成的程度。因此, 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若没有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之前, 就给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同时,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 教师若仍不加以及时引导, 学生就会难以继续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另外, 教师若没有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完成之后进行及时讲解, 学生也难以改正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体会 篇3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而“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也必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就是必须遵循语境原则。“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教师教学用书》)

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境入手,去揣摩在特定的语境下词、句、段的表现力和修辞、语法的作用。如在第一部分对“正告”的理解,第一、二部分里“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三次出现,所指对象分别是什么?每个词语都有它的词典义,“正告”的词典义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正告”就是郑重告诉,“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别是针对刘和珍、魑魅魉魍的世界、忘却的救主,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对敌人的揭露、对庸人的唤醒。再如文中曾四次写到刘和珍的微笑,每次表述又有所不同,其一意在说明刘和珍是和蔼善良的青年,其二是以刘和珍的善良反衬反动派的凶残虐杀,其三是以一当十,侧面表现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

对语段中的关键词语,采取增减、调换等方法,有利于学生揣摩语意,增强语感。第四部分抒写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采用删掉虚词和保留虚词的对比朗读后,让学生体会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文章所带来的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

靠语法不能解决阅读上的根本问题,但阅读到了一定程度,语法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先让学生找出主干,把“明证”改为“证明”,再找出“证明”的宾语;然后理出这段中三个句子的关系,主要是理清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仅凭文章本身去理解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课前,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来渲染教学情境,使课文语境与课堂情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在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之前,不妨用这样的导语:“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让我们打开课文,通过字里行间,用心去感受这血泪凝成的同声一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笔者将“必须敢于正视,这样才可以敢想、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这句话用投影打出,学生纷纷回答,分析鞭辟入里:正视是首要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的斗志,才会为改变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屠刀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作者对请愿态度的理解是教学难点,让学生读《空谈》中有关内容:“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作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对请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

一篇鲁迅的杂文,在语境的训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唤起了学生的同感,文章被学生解读得几乎淋漓尽致,这是难以想象的。借用鲁迅先生文中的话语“奋然而前行”,语文教学也应当“奋然而前行”。但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潜心挖掘开辟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其实在作者文本的这片家园,训练语境,咬文嚼字,体悟情感,这最本真自然的方法,应是我们要探究的方向、目标。入乎其内领悟意蕴,出乎其外探求规律,教师和学生都应合理地研读文本,躬耕语境的园地。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4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高二语文

孔静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距当今时代较远且文字深奥,很难为当今学生接受,不如不学,但是我认为在物质经济发展的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正好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德育教育。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直面挫折、挑战厄运的能力,而且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这堂课是建立基础积累、理清写作思路等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的,所以再分析刘和珍君形象、理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就较为顺理成章。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一些特点:

第一:取舍得当。一篇文章可学内容很多,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结构、选材、语言都可以自成一家,深挖探索。如果面面俱到的话,老师费时费力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到不到好的教学的效果,所以本节课只选取了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感情两个角度。

第二:问题的设置比较合理。尤其是分析人物形象的两个题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学生能够很快明确答题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小片段写作上,我认为也是一个亮点,既能够加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也能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同时积极踊跃答题;在写作交流环节,学生饱含感情,一腔热血。

第四: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机会太少,像小结人物形象特点、总结

本节课内容都可以大胆放给学生去做。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5

这节课,我上的是《记念 刘和珍君》的第二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解读刘和珍的人物性格,学习她的爱国精神,和深入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节课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检查昨天晚读和今早早读的内容,主要是名句背诵,成语辨析,文言小语段中的重要词语;

(2)检查回顾昨天课上的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第一部分重要语段的理解。

(3)课文研析,主要是人物形象分析和重点语句的赏析。

现在就这节课的情况做一个反思总结:

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和早晚读的效率意识,很多同学在早晚读时有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效率意识,虽然早晚读也有检查,但是力度明显不够;根据记忆规律,知识的记忆需要反复地刺激强化,才能记得牢;课上有检查,还有利于同学把课前几分钟高效地用好。有鉴于此,我始终坚持这一做法。

这也得到了邵校长的认同。邵校长也针对这一环节的不足给我提出了非常有效地整改意见:就是在提同学回答问题之前,先把问题提出让全班同学都做思考,然后再提同学回答,这样就能让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否则,就只有被提到的同学在思考,而其他同学就会觉得事不关己而不能够积极参与。

《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抓住能表现文脉的语句,理清思路,感受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是非鲜明的思想者的风采。

2.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对文中重要语句揣摩品悟,引领学生对鲁迅不屈于专制邪恶、敢于担当的精神与人品产生爱与敬重的感情。[课前准备] 1.交代高中语文学习应具备的各种习惯、规范和方法,强调预习。2.诵读课文,落实字词读音及意思。

3.学生自行或分 组收集“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文化人的反应等资料。[教学步骤]

一、介绍背景 除注释外,补充两点: 1.此时的“政体”北洋军阔统治。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棍乱不堪,从1912年到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的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居住10多年,其间时局动荡,“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管政府如何变,不变的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阅仰仗外力,置人民于水火之中。

二、检查预习

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天之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学生分组汇报所收集的材料:惨案发生后,很多文化人都高度关注,鲁迅也连写多篇文章,一再表现出对枪杀事件的始料不及,越如此,越说明段政府的无耻和凶残。据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很有秩序,当人们发现段不在政府,准备去段公馆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

鲁迅把“三•一八”叫做“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几年后的上海龙华,许多杰出青年相继血染大地

三、理清感情脉络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找出来加以体会。

(相关文字见课文不同章节)面对暴行,说还是不说,怎样说?都在严酷地检验着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勇气。课文的这些翻来覆去叙说的话语,让人深切感受到鲁迅心中的悲慨痛惜和愤激不平。

四、品味关键语词,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感情

抓住上面梳理出来的重点语句,在相关语境中,联系旧有知识具体品评。(一)第一、二节:叙说文章写作缘起和目的。

第一节“我也早……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也” “早”为副词,表示“写一点东西”是自己内心之需要,并不因别人的提醒。它针对追悼会上程君的“正告”。作为教师出席学生的追悼会,何其惨痛!何况这样的学生“爱看先生的文章”,且不惧“生活艰难”,“预定《莽原》”!所以,对鲁迅而言,“写一点东西”,是为安慰生者,更是为纪念死者一一这寂寞逝去的优秀青年。

可又为什么“无话可说”呢? “实在”传达出鲁迅内心的极度悲愤和无奈。在第3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血,洋溢”,又一方面说“......阴险的论调,尤使我......”一一“洋溢”“尤”,一实一虚,这是强烈的精神剌激,学生的死难和恶势力的无耻,让鲁迅深感悲愤,“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悲凉”。

第二节“我也早……的必要了”“我正有......的必要了”。

“也早”“正”,显现一种紧迫感,见出鲁迅作为一个思想者难能可贵的晶质:他不仅仅是痛情学生的死,愤恨专制的恶,更把批判的锋芒对准庸人。“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的客观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庸人的大量存在。他们或许也有悲痛,也有不满,但是,他们不敢爆发,容易遗忘,而遗忘则是对野蛮的纵容,对罪恶的漠视,对自我的放弃。“写一点东西”正是为了给庸人以当头棒喝,为了反抗平庸,拒绝遗忘。

由此,第一、二两节就把惨案发生以来短时间内方方面面的反应写了出来:正义力量、执政府、卑劣文人、庸人。可以这样认为:鲁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二)第三、四、五节:回钮死者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为什么会说不出话? 先要看他所纪念的是什么人。

第三节追忆刘生前的几个片段。她热心学生运动,为人正派,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反抗精神,不愧为“为中国 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回忆时反复突出几个关键词“态度很温和”“常常微笑”“始终微笑”一一一位可爱的青年。特别是“我才见……泣下”,在斗争最艰苦时,作为先驱者的刘和珍是擎大旗的人物,可这几句又分明看出她的寂寞与失落。她关注母校前途,赶走一个校长,而旧势力还在,制度没变,还会有新的艰难。在旧中国,反抗恶势力的群众运动往往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鲁迅明白刘的忧虑,但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迅说过,他最感悲哀的就是可爱的青年的死。国民有爱国热情,国民有想法要申述,这有什么错?不但遭杀害,且还极尽污蔑。“我向来是不惮……推测中国人的”,连在黑暗中洞若观火的鲁迅也没想到,政府竟会对这样温和的学生开枪,作者当然说不出话!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但是”转折,掷地有声,高亢激昂,“还有”一词凸现鲁迅不甘沉默、倔强不屈的性格。面对这样的杀戮,政府还振振有词,文人还为之辩护,国人竟平心静气地麻木,作为一个斗士,鲁迅怎能昧着良心缄口不言?!这一节作者详叙刘和珍等烈士请愿死难的经过,意在揭穿真相,暴露罪恶,展示段政府的凶残。

(三)第六、七节:讲述烈士死难的历史意义。

这部分应关注几句话:第六节“至于……很寥寥”,第七节“倘要......意义就在此罢”。

鲁迅为烈士而痛,颂其英勇壮烈,却并不意味着同意其斗争方式。鲁迅看透了反动政权的本质,认识到恶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他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段话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第七节讲了三点“意外”,重点落在“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上,鲁迅甚至认为“倘要……意义就在此 罢”。

鲁迅不赞同请愿的方式,可得知学生遭屠杀,他立刻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表现出一个思想家的理智与情感。19世纪70年代末,巴黎工人准备起义,马克思认为条件不成熟,不主张行动,而公社起义后,他们立刻坚定地站在起义者一边一一因为这是立场问题。

五、设计几个练习题,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可由学生预习时提出,教师加以整理,并与课堂 的讨论生成结合)

(一)揣摩几个句子中虚词和实词的意味。

1.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解说:这段文字用了多个虚词。虚词起连接语词、表达语气的作用,但不能仅作表层理解,还须结合语境弄清其具体含义。上述文段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对学生请愿并不知情,是事后得知消息的;一是听到噩耗后的心理反应。从黑体字词性看有连词、有副词。连词不只起连接作用,更有表意功能,如“但”“然而”“况且”等词所传达的内心极度震惊和怀疑;副词的表意功能更强,如“才”“便”等副词表明请愿是临时发生的,并没有经过“预谋”,而惨案发生又多么突然。“居然”“竟至于”“更何至于”等都真实再现了作者内心的惊和疑。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解说:要理解猛士性格,需把握两个动词的意义一一“直面”和“正视”。“直面”就是直接面对,不回避;“正视”就是不推语,不漠视。正因对残酷现实和淋漓鲜血敢于直面和正视,才有改造的激情和勇气,才有无所畏惧、不避牺牲的勇者风范,有宽容博大、悲悯众生的仁者情怀。

(二)理解几个单句、复句的意味。

1.至于这一回……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解说:这是文中一个很复杂的单句。理解此句不妨简化:事实则更足为明证。此句写出了鲁迅对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更写出了鲁迅对以刘和珍等青年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女子身上所表现的勇毅和友爱精神的高度赞美。

2.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解说: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它指出了沉默的两种前途:要么爆发,要么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作者以充满哲理性的语句,表达了对暴虐者的警告,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三)理解几个长句、短句的意味。

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解说:长句以其复杂结构传递出丰富信息和感情。此句状语部分很长,试加诵读,有喘不过气之感,它与追悼会现场沉重悲凉的氛围合拍。同时,状语部分还清楚地指出这一天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天,照理,这样的民国政府应该是民众的政府,可现在却沦为屠杀民众的凶手,这是怎样的民国政府呢?

2.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解说:短句的修辞效果在于它的简洁干脆,能较好地表现特定情景中人的心态。这句话一字一顿,气断声吞,声声泣血,字字含悲,人只有在极其悲愤的心境中才会有如此不连贯的表达。

(四)理解几个句子修辞手段的运用。

1.当三个女子......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解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反衬。作者将善恶两极并置,在赞颂三位女子之后,一转“赞扬”“中国军人……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武功”,则中外杀人者之凶残卑劣的嘴脸暴露无遗。

2.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

解说:鲁迅是深刻的思想者,但他从不作枯燥说教。此句以形象比喻表达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思考。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是需要斗争,需要付出大量牺牲的。但徒手请愿只会造成无谓的流血,让人痛惜。

六、讨论小结,从整体上把握本文要点

1.鲁迅的品格:敢爱敢恨,也会爱会恨。①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难寄予无限哀思。②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

2.研讨提升对文章的总体认识。①鲁迅的思想:对庸人的批判。作者将锋芒直指反动势力和走狗文人的同时,还特别提到了“庸人”,这三者有没有关系?他为什么很注意“庸人”的存在?他的笔触为什么涉及“无恶意的闲人”? 庸人的不自觉维护是专制制度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这些庸人苟且偷安,冷漠麻木,不可能投入变革现实的运 动;从皇民变国民,他们脑袋后少了一根辫子,但一样是奴隶,奴性人格没变;他们谈论英雄被杀,却不懂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时有五分钟热度,但狂热过去,很快将一切遗忘……鲁迅对恶势力不抱希望,他曾寄望于民众觉醒,然而他一次次失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的运用 篇7

白色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常见的色彩, 如清白的脸色, 乱蓬蓬花白的胡子, 半头白发……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白色也多是一种凄冷、伤感的色调, 给人一种悲凉、寂寞的感觉, 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白色还往往象征着恐惧、虚无和死亡。

显现艳丽色彩的句子在先生的作品中也是有的, 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闰土“紫色的圆脸”, 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到海边捡贝壳, 红的绿的都有”。这里纯净、亮丽而又活泼的色彩, 构成了一幅“神奇的图画”, 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是少年心灵状态的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然而这些色彩是主人公记忆中的色彩, 跟作品中现实灰暗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凸显了现实中的压抑, 主人公心中的迷茫。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最基本的色调仍是阴冷灰暗的色调。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 先生运用了“浓黑”、“鲜红”、“绯红 (淡红) ”等色彩, 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 有着强大的表达力量。

一、浓黑———时代的底色

鲁迅先生写作《记念刘和珍君》目的之一为揭露执政府的残忍暴行。当时的执政府是怎样的执政府呢?我们还得从“三·一八惨案”谈起。

军阀混战, 外寇入侵, 爱国群众想借助请愿的方式向段祺瑞执政府施加压力, 让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然而面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 卫兵向群众开枪, 并用大刀铁棍追砍打杀, 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三·一八惨案”后, 反动文人又对烈士们进行污蔑, 说他们是“暴徒”, 是“受人利用的”。

“然而墨写的谎言, 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中国只任虎狼侵食” (《无花的蔷薇之二》) , 群众的爱国请愿遭到执政府的虐杀, 虐杀后还要污蔑。这就是执政府的作为,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反动的政府, 吃人的社会, 让鲁迅先生悲愤至极。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黑色是一种色彩, 是当时的时代底色———何况又是着一“浓”字。浓黑, 它让人看不到光明, 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压抑, 让人恐怖、痛苦、窒息。我们也许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但是看到“浓黑”, 就能想到地狱———鲁迅先生把当时的社会气氛称为“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浓黑, 让我们触摸到无处不在的恶的气息。世界为何如此的浓黑?因为统治的黑暗。这才有文章中对执政府虐杀群众的详细描述。“浓黑”让我们毛骨悚然, 对于作恶之人恨之入骨, 而又时时担心美的毁灭。浓黑, 又让我们敬佩于志士的勇气。浓黑中处处充溢着死亡的味道, 懦弱者只有紧闭眼睛, 在虚无的梦中苟且偷生, 而真的猛士却睁大眼睛, 寻找光明。猛士的勇气在浓黑中熠熠生辉。

二、鲜红———血染的风采

《记念刘和珍君》 也是献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希腊神话中,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世界能拥有光明和温暖, 不畏宙斯的惩罚, 把火送到人间。他的奉献和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就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淤积的凝血, 在浓黑的时代里寻找光明。民族危机之时, 她们欣然前往请愿, 寄希望于执政府。然而, 徒手的请愿者却遭到执政府枪棒的虐杀。面对执政府血腥的屠杀, 她们拒绝退缩与逃避, 终于在执政府门前喋血了。

鲁迅这样来评价烈士:“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文中也多次提到“鲜血”、“喋血”、“杀人者脸上的血污”、“血色”———鲁迅又给文章增添了另一种色彩———鲜红色。

鲜红是青年的热血, 是有温度的;鲜红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体现了中国女子干练坚决, 百折不挠的气概, 更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与反抗的精神;鲜红让我们看到烈士精神的高贵!鲜红是浓黑中的希望之色。为了正义, 猛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敬佩, 而刽子手的凶残也就跃然纸上了。鲜红让鲁迅先生的爱与憎更加的清晰。鲜红更是火的颜色, 引领着我们在黑暗中前行。鲁迅先生说:“石在, 火是不会灭的。”浓黑中的鲜红, 恰如普罗米修斯之火, 虽然周围的世界并未因它的蔓延而成燎原之势, 但它是属于灵魂的, 它的光和热启迪着人们。时间的迂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 但人性深处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只在黑暗和寒夜里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三、绯红———微漠的希望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唤醒善于遗忘, 安于现状的庸人们。

然而, 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以时间的流驶, 来洗涤旧迹,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 又给人暂得偷生,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时间的流驶使烈士的鲜血慢慢变淡, 成为绯红……还在继续变淡。希望之火也在浓黑的底色中渐行渐远, 在人们的遗忘中越来越渺茫, 烈士们牺牲的意义也变得似有似无。这一过程, 先生用了“绯红”一词。

绯红, 暗示了庸人们的矛盾心理。鲜红象征着青年的热血, 由鲜红变成绯红是热血渐渐冷却的过程。烈士滚烫的鲜血或多或少会感染与温暖周围的民众, 使民众苍白冰冷的心有了温度, 有了同情、悲哀。然而, 作用也仅仅是使庸人们在其间咀嚼自我的渺茫与悲苦而已, 骨子里的懦弱与麻木让他们绝不会立刻拿起武器反抗。时间在流驶, 热血渐渐冷却, 鲜红变成绯红, 绯红再次冰冷, 民众的心还会回归苍白与冷漠。

绯红, 表达出国民性的弱点。绯红是鲜红与白色的混合色:鲜红是流血、牺牲, 也是希望;白色是民众内心的虚无与冷漠, 是麻木与愚昧的民族劣根性。红色的热血与希望是有限的几个烈士的流血牺牲引发的, 而苍白冰冷的民族劣根性却是普遍的, 是根深蒂固的。有限的鲜红遭遇大片的苍白, 红色必然会变淡成为绯红, 任时光流驶, 终会消逝, 只剩下虚无冷漠的麻木灵魂———这就是民族劣根性。

让绯红不再变淡, 凸显了先生的革命理想。面对黑暗反动的恶势力, 鲁迅先生一直是针锋相对, 宁折不弯的。然而他并不主张青年徒劳的流血牺牲, 当然也就不赞成徒手请愿。鲁迅先生不是缺乏勇气, 而是他更注重斗争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唤醒民众的觉醒来不断动摇反动派的统治基础。“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对国民性弱点形象的揭露, 让庸人们看到自己麻木的灵魂, 从沉睡中清醒, 拿起武器, 共同投入反抗浓黑的战斗。只有用民众的希望与热血冲刷浓黑与冰冷, 鲜红才不会变淡, 热血才不会冷却。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是动态的。在浓黑的时代底色中, 烈士的流血牺牲留下一抹鲜红, 鲜血仍在流淌, 在扩大, 浸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驶, 鲜红在庸人们苍白冰冷的心里越来越淡, 变成绯红、淡红……而夜色又再慢慢加浓。

《记念刘和珍君》写了一场色彩的战争。红色的对手是浓黑与苍白———实力的悬殊显而易见∶有限的几个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鲜红怎么能对抗的了几乎是整个令人窒息的浓黑的时代, 还有那些庸人们苍白冷漠的心灵呢?但是鲁迅先生是清醒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 这几缕鲜红将会渐渐地消失, 红色将会被浓黑吞噬, 世界将会再次陷入浓黑。

浓黑悲凉的时代需要一束光、一点温暖。先生来了, 阳光般温暖的心, 在浓黑中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他以辣笔披荆斩棘, 在浊世中步履坚定不移。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麻木的心灵, 照亮苍白的灵魂, 他要使民众苏醒、反抗、战斗。如果这样, 绯红就会变成鲜红, 鲜红就会不断扩大, 最终将这个黑暗的时代变成一个红色的世界———这是先生的革命理想。

然而, 那时要唤醒的“民众”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他们依然快意于沿街围观行刑的热闹, 无人理会坟上安放一束花圈的“曲笔”;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地把鲁迅先生叫作“另类”。“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先生的心不曾有一丝暗淡与冰冷———他是温暖的阳光, 炽热的火焰, 虽然孤独, 但永远耀眼。

不由想起那个追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 夸父跑啊跑啊, 拼命地跑, 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 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 燃烧。他喝干了渭河里的水, 仍然饥渴难耐, 终于訇然倒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尘埃落定, 奋力朝太阳的方向扔出他的手杖。那手杖不停地追逐太阳, 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金黄的轨迹, 没入大地, 化成了开满桃花的树林。

《记念刘和珍君》 篇8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记念刘和珍君》 篇9

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好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水旱频发,家破人亡,百姓可怜,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动力,“哀痛”是刘和珍们的战士本色!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巴金曾说:“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而庸常者却往往仅以追求物质满足为活着的目的。刘和珍们没有奢华的生活,却有崇高和坚定的信仰: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有了这样崇高的信仰,他们还会在蝇营狗苟中戚戚不已吗?他们会因革命的挫折而“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是“始终和蔼而微笑着”吗?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理想的实现者。

真正的战士不是空想家,而是实践者。面对黑暗,他们可以显出自己的“桀骜锋利”;面对血腥残暴,他们从不畏缩后退,他们真正做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若他们九泉有知,知身后定会是“山花烂漫”,他们怎么不会在“丛中笑”?他们怎么会不感到幸福,不感到快乐呢?

《记念刘和珍君》 篇10

明确:

“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

“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这句话用了反语、借代的修辞方法。“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抹杀”则指制造这次惨案的段政府的下劣凶残比“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

⑤“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明确: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说明了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所以作者主张积聚革命的力量,采用更为革命的方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得更大的胜利。

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篇11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佳作,学习本文,要品赏散文的一般做法、特殊技巧。品析本课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典故的综合运用,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用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背诵第2、4节。

过程与方法:

1.引入范例,曲径通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那个时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在解读鲁迅作品时候,多从政治学、思想史、社会学的角度进入,这自然让学生难以理解。本导学案将坚持学科原则,从语文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合作探究

本文文体属于记叙文,以叙述为主,亦有描写、议论、抒情、用典。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妙处,我们先来参阅梁衡《文章五诀》,再回到课文,一起赏析。(原文略)

1.《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作用①:写明刘和珍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2.《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作用①:动作描写。表现了安琪瑞执政府士兵的残忍,揭示了段祺瑞执政府反动本质。

示范内容②: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作用②:肖像描写。以外部表情,突出刘和珍的善良和蔼,以此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卑劣。

3.《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作用①:议论一个人或一件事,最能反映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4.《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作用:作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5.《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用典?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作用: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用典的妙处在于找到了刘和珍与这首诗的相同点,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刘和珍游行示威遭遇死亡的意义。

6.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谈谈《记念刘和珍君》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的妙处。

明确:本文的叙事,简明扼要,扣人心弦;本文的议论,极有说服力;本文的抒情,强烈深沉,极富感染力;本文的描写,精细准确,充满真实感。本文的用典,庄重典雅,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三者交织渗透,推移起伏。从全文看,哀痛和悲愤之情既渗透在叙事之中又笼罩全篇,写到第五节时,悲愤之情达到高潮。在第二、六节侧重于议论,但和三、五节的记叙交织结合,抒情的成分又十分浓烈。但从单个小节来看,描写、叙事、抒情、议论又是相互结合运用的。如第四节开头在记叙之后紧接着议论,以后又接着记叙和议论,到结尾又抒写悲愤到极点的心情。总之,为了悼念死者,需要介绍她们的事迹并揭示惨案的真相,这就离不开记叙;为了抨击敌人,赞颂烈士,总结经验教训,这就离不开议论、抒情。而浓烈的抒情诗贯穿全片始终的一个特色。

总结: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本导学案从散文表达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课文。同时,本导学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现在发展区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能力训练。希望本导学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12

一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的原因

1. 对语文学科性质存在偏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专家学者指出:“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运用能力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特点。许多教师只是看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根本没有看见“统一”, 主观地认为阅读教学体现了“人文性”, 写作教学体现了“工具性”, 完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分开进行。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面对这样一篇文章, 有的老师会着力梳理全文的结构, 有的老师会全力分析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这样的思路, 老套呆滞, 只从文本内容出发, 不注重文本精神的探讨, 不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氛围不活跃。把能读懂文本作为终极目标, 阅读只是阅读, 根本没有深入地思考阅读背后的“工具性”知识。

2. 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存在误解

新课标和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要包括语文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能力要包含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为知识比较显性, 和以前的大纲教学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有的前线老师就把知识作为重点教学对象, 从而忽视了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 老师把文学常识、字音识读、概括段落大意、疑难句理解作为了教学重点, “穿新鞋走老路”, 不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朗读能力, 不去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 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粗略了解文章内容, 没有站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来设计问题。

过程和方法是一个被人忘却的维度。虽然新课改一直都在强调其重要性, 而老师们却一味关注结果性的东西, 从而忽视过程性的东西, 所以才会导致学生发现不了文章的“美”。老师引导不到位, 以至于学生只得“浮”在文章表面, 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写作特色。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是很难有独到的见解的, 那么学生就很难从文中去发现、挖掘写作的技术和艺术了。

情感态度, 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没有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支撑, 学生是不会理解刘和珍等烈士为什么要赤手空拳地去请愿, 就不会明白鲁迅先生的悲愤之情, 毕竟学生所处的时代和那种动乱不堪的年代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生就很难独立思考, 挖掘素材的内涵, 所以学生觉得能读完文章就算任务完成, 至于读没读懂, 读没读透, 读后有没有感受, 学生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生又怎么从阅读过程中收集写作的素材, 学习写作的技巧呢?

3. 教师创新意识不到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广大教师, 要率先垂范, 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 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多么重要。

拿到《纪念刘和珍君》, 老师们根本没有从文章整体来观察它, 其实, 我们是可以从阅读的过程中抓出写作的点滴的。从文体上来说,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 我们可以借鉴鲁迅先生是怎样组织全文的;从内容上来说, 我们可以从阅读过程中学习怎么描写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从语言上来说, 我们可以学习文中的很多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以及犀利的语言风格。

然而, 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这些, 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关于写作技术与艺术的意识。他们只是把《纪念刘和珍君》完全当做了一次阅读教学。

由于这三点缘由, 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出现了大沟壑, 那么到底怎么来跨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鸿沟呢?我们能不能跨越过去呢?现浅谈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二 针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提出的对策

1. 备课前:精确分析教材内容,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 不要忙着去确立教学目标, 首先应该做的是解读教材, 看看这篇文章属于哪个单元, 看看单元说明, 提取有效信息, 定位好这篇文章的性质。其次就是啃文本, 晋朝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写道:“人有从学者, 遇不肯教, 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就是说多读, 文章的意义就会跃然纸上。所以我们要反复阅读文本。然后才是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何为“合适”?那就是必须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 要遵循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只有老师有这种目标, 阅读教学时才会融合写作指导的过程。

比如, 在设计《纪念刘和珍君》的目标时, 我就反复读了文本十遍以上, 最后发现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 分别由“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七个部分的小标题。我又联想到学生平时作文的一大现象——很多学生都在采用小标题式的结构方法来作文。于是, 我把小标题作文作为了一个重要教学点。再仔细品读, 我发现文章的第四部分有许多的虚词运用, 而且我们作文中正缺乏这方面的写作方法, 于是我又将现代文中的虚词运用作为了另一个教学点。再深入去品读文章, 我发觉文章的个别语句特有韵味, 饱含了鲁迅先生的悲愤之情, 于是我又把感情真挚作为了第三个教学点。这样, 三个教学点紧紧扣住写作教学指导, 而这种指导不是独立的, 而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一实现的。

2. 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为学生搭桥铺路

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教学的管理者和班集体的领导者。教师设计了恰当的教学目标还不行, 还必须一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文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要实现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指导的转变, 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才能从阅读过程中发现美, 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可能挖掘出写作的素材和技巧。

我在《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过程中, 时时刻刻都在引导学生思考。在新课开始时, 我问学生:“你们以前在初中学过哪些人物传记?作者是怎么来记叙这些人和事的?”学生马上就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作出了回答, 接着我就总结出古代的人物传记的一个特点:平铺直叙地记叙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并附加作者的评价。然后我让学生思考《纪念刘和珍君》是不是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写作的, 这样很自然地就过渡到文章写作方式的学习。

除了引入新课之外, 我还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文章的亮点。于是, 我就让学生首先浏览全文, 结合注释给字词注音, 并谈谈他们最明显的发现是什么, 这时学生有点无所适从, 我又提示在文章结构方面有什么明显的特点。于是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 分别由“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七个部分的小标题。这样, 很轻松地就过渡到了本文预设的教学目标上来。这还不够, 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来代替“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小标题。发现学生有点困难, 所以我又把问题转化为“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然后添加小标题”。每一部分我都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学生既思考了问题, 又阅读了文本, 还锻炼了概括的能力, 何乐而不为?关于文中虚词的教学, 我采用的是教师示例分析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和其他学生合作探究。最后我总结出学生小标题写作必须注意的事项:新颖性、概括性、简洁性和逻辑性。尤其强调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逻辑性, 学生就可以从阅读思考过程中吸收小标题写作的精髓了。关于语言的教学, 我只是让学生自己朗读, 然后体会其修辞手法及其思想感情。这样, 我步步引导, 学生慢慢步入正轨, 完成了从阅读到写作的一个小尝试——小标题写作。

其实, 不只是《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现代文才能作为跨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鸿沟的范例, 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文、文言文都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挖掘写作的宝藏。譬如从《小狗包弟》中可以汲取对比、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荆轲刺秦王》中可以挖掘塑造人物形象和叙述故事情节的写作技巧。关键是教学实践中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

3. 教学后:布置作文训练, 强化写作素养

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在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最终要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 还必须靠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体会到。同样, 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的写作点滴还必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反复地练习,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写作知识, 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才能真正联系在一起。

为了强化学生小标题写作的能力, 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之后让学生写了一篇名为“令人难忘的细节”的记叙文, 要求必须采用小标题样式, 作文收上来后, 和以前的周记相比, 写作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要跨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的鸿沟, 并非易事, 还需要广大学者专家和在第一线拼搏的教师们的继续探索。《纪念刘和珍君》是一次小小的尝试, 我相信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 我们的语文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精彩!

摘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两个环节必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点, 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严重脱节。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 具体分析出现脱节的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跨越,阅读教学,写作指导,鸿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语文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1

[3]张庆林、赵玉芳.心理发展与教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9:205~206

上一篇:数控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九上语文人教版《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