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我们一起

2024-08-28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通用12篇)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 篇1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添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O,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进行预习。

2、利用金太阳的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抓手。

3、建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们的预习充分了,课上展示起来积极活跃,预习环节真正成了四个环节的龙头。使用金太阳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了抓手,七八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借助预习导学部分能顺利完成课前自学,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巩固提升,最后利用导学测评进行当堂达标检测。这样一步步去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了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可以脱离预习导学部分,进行独立无支撑的预习了,这就是成效,这就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课前预习是课上展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课下让学生多下功夫,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高。

四、小组建设、加分机制促学习

纵观宁晋六中课堂,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以前的课改中,小组评价及加分机制一直困扰着我们,在课改前期加分机制非常管用,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但在课改中期,小组评价加分机制就会出现问题,不像开始那样有积极性了。到了后期小组加分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作用好像就不太大了,学生感觉加不加分无所谓。通过反思,以前课改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在组建小组时不够科学,小组成员分工不够明确,小组的管理与评价跟不上,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1、科学分组:以6人为一组,根据成绩平均分组。每组1号成绩最好,6号最差,各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如遇到小组成员全部或1个为男生或女生则进行微调,原则上同号调节。

2、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性别比例、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倾向、交往能力、品行状况。

3、教师分包小组。

4、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5、对小组长定期进行培训。

6、加强小组管理与评价。

7、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内小组运行的好,加分机制合理,一定会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小组评价、加分机制运行正常,才能为课改保驾护航。

五、教师课堂、示范引领明方向

五天时间里,零距离感受到了,宁晋六中“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无限魅力,每天上午8点至11:30。五天内,全体教师听课59节,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多课型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一三四”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看到了新课改模式下,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课堂目标定位精准,学生课下预习充分,课上展示精彩,教师精讲点拨到位,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当堂训练及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上的角色彻底进行了转换,教师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机智的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们能自己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知趣的隐身,当孩子们都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现身。

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在主动学到知识的同时,关键是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表现欲增强了,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我敢说、我会讲。这样精彩的课堂是我们课改真正需要的,这样的课堂为我们的今后课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取真经

不远千里赴六中,只为课改取真经。五天内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多达22节。“课上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看到了,其实也什么都没看到,课上只是表象,我们教师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向大家呈现一节课罢了,其实真正的东西都在课下。”研讨会上,董雪鹏老师说。的确如此,为了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交流会上,与会老师提出了许多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学生的预习都在什么时间进行?教师是如何检查学生预习的?小组评价怎样做才会有实效?课上教学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小组把自己的分数多加了怎么办?导学案和导学测评如何使用?学习目标在每节课前一定要出示吗?等等一系列问题。宁晋六中的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赠、不吝赐教,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通过交流,我明白了,课改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想课改出成效就必须坚持一种正确的理念,持之以恒,积极进行思考,永不停息,反复实践,静待花开。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七、集体备课、攻坚克难齐受益

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3月25日下午。宁晋六中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七年级语文《老王》和《驿露梨花》的集体备课常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上七年级组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严格按照“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反复修改,直至意见达成一致,效果最佳为止。老师们全面深入的思考,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鼓舞和感动,集体备课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推动了课改课堂的高效,让每一位教师都获益匪浅。

八、名师讲座、精彩纷呈受益多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五天内聆听教师讲座8节,结他们分别从《小组建设与导学案运用策略》《如何通过小组量化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课改在路上,稳妥扎实求高效》《我们的教研活动》《植根传统文化土壤,创建文化特色学校》《打造以导学案为平台小组合作下的高效课堂之思考》《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养成》八方面进行精彩的讲座。特别是聆听张志荣主任的《小组建设及导学案运用策略》和郭伟丽老师的《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形成》的讲座更是收获颇丰,令人佩服。他们在小组建设、导学案的运用、后进生转化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课改路上的指路明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知与她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后自己一定要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向她们学习,让自己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九、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根基

课改成败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直接关系,好的校园环境及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制度的约束规范,各种活动的开展,榜样的示范作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养成习惯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基。

十、课改路上、持之以恒结硕果

课改路上,有时我们会真的感觉很疲惫。但是,走得最难的时候往往也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放弃了你就会错过最美的风景,坚持了你就会收获成功!所以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住。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必须经受住考验,课改路上,我们累着,但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着名演员海清的一句话就是“你承担的越多,你的能力也就越强!”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 篇2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理论是实际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 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意综合性, 生活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形成整体的幼儿教育观, 并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些观念。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 我们把《纲要》精神以及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为切入点, 促使教师新旧观念产生碰撞, 激励教师对不用理念进行对比和反思, 从而提出困惑不解的问题。如:现在提倡的整合教学, 这里面包含了目标的整合和内容的整合。《纲要》中把教育目标分成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五个方面。而教育目标是教育所要表达的最终结果。那我们怎样去划分会更加适合当前的教育理念, 这对教师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 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教育意识和理念形成了冲击, 他们提出了疑问“分科教学和整合教学的差别在哪里?”“现在的这种教学形式孩子能不能学到东西?”“我们怎样上课才是最适合当前的教育理念?”等等。基于这些认识, 我们又组织了教师外出参与市区组织的专家讲座学习, 不断的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自己的不断反思。从而实现了教师观念和到行为的转变。

二、以点带面,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与骨干教师互动,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

学习令人成长, 思考使人进步。向骨干教师学习, 与骨干教师互动, 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因为幼儿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怎样把幼儿园课程精神贯彻到幼儿的日常学习中, 这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来说有些难度, 在去年参加一次珠海市的骨干教师培训, 有机会和市区的骨干教师们面对面的互动。参加这个活动使我们看到了每一位骨干教师身上耀眼的人格魅力, 她们并不以高人自居, 但她们信心十足;她们不会说绕梁三日的精美诗句, 但她们句句都是有理有据的经验之谈。在与骨干教师的互动交流后,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 我们逐渐在反思中成长。如:在开展主题教学时, 老师们开始思路不是很清晰, 但是通过学习《主题活动的创设与开展》的研讨后, 老师们开始尝试了从方面考虑慎重选题, 开展适合自己班级的特定主题活动。并对每次的活动进行反思, 生成下一个主题活动。

2) 主动实践, 共同参与, 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认识与反思上的提高会使老师们更加主动自觉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一些爱学习, 肯钻研, 悟性好的老师会随着教研活动的开展脱颖而出, 她们尝试打破分科教学, 大胆开展主题探研活动;她们改变单一的集体教学, 初步学习运用以小组、个别为主的教育形式, 将预成教育与生成教育有机结合, 将“等一等, 看看孩子是怎样学习的”与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反思与主动实践, 教师从孩子们那从未有过的大胆而充满创意的表现, 深深的感悟到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 只管按计划教学而无视孩子需要的方法, 真是太限制幼儿的发展了。

3) 贯彻《纲要》提高教师主动反思能力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过程, 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漫长的, 需要我们静下心来, 分析问题, 扎扎实实抓好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每一个环节。

4) 分析案例, 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成长

伴随《纲要》的深入研究, 每个学期每位老师都要写自己的案例, 包括教育笔记, 备课等案例。为了帮助教师学习, 反思, 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通过让教师整理自己案例, 学习、比较、反思同伴的案例, 在集体的交流共同反思案例中, 真正的使教师强化了自己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行为。并拓展了每一位教师的认识角度, 提高了认识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季湄主编《回到基本元素—走进新《纲要》上册》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季湄主编《回到基本元素—走进新《纲要》上册》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季湄主编《回到基本元素—走进新《纲要》下册》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季湄主编《回到基本元素—走进新《纲要》下册》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教师教育丛书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3) 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教师教育丛书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

故事,成长路上一起演绎 篇3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谁的心里不藏着几个故事?一组组鲜活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流下的是眼泪,震撼的是心灵。

近年来,浙江上虞市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学校与教师的参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润泽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的共同研讨。

2005年9月,上虞市成立了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学员是来自全市各乡镇的45位品德学科志愿者,班主任由市品德学科教研员担任,首要任务是开发品德课程故事资源,为品德教师提供方便。

要开发故事资源,每个老师首先就得是一个“故事资源库”,故事征集员们出发了:

学生喜欢读的故事丛书、手边的各类杂志、某个网络论坛;各类语文、品德教材……教师们精心挑选了其中的99个小故事,编写了《99个德育小故事》,并在全市各小学推广这本故事小册子,做到全市近百名校长人手一册、近600名品德教师人手一册。

在这本小册子中,故事按照“相信自己”“完善自我”“关爱别人”“懂得感恩”“学会宽容”“勇敢挑战”“快乐生活”“学会欣赏”“执着信念”等14个不同的内容板块进行整理编辑,以便于教师们有针对性地使用好这些故事。成员们不仅把这些故事送给老师,还让老师们带上六颗“心”上路,即爱心、感恩的心、宽容心、勇敢的心、快乐的心和欣赏的心。同时,送上开启成功之门的五把钥匙:更新你的观念很重要;永远充满希望;执着的信念;勤奋惜时;行动很重要。

现在,故事还在继续征集中,在上虞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的博客(http://sypd.loger.com.cn)上设置了一个“品德课程故事资源”栏目,里面有与每册教材相匹配的教学故事。每一位品德老师随时可以把自己读到或看到的故事发到博客上,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推荐感言以供大家阅读使用。日前,百合蔷薇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fzh0101fzh)“天天故事会 人人好习惯”专栏已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有关故事课题的研究也吸引了众多学校的加入,这些学校成为了品德课程故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的实验基地,它们根据本校的研究基础,凸现优势,陆续开展了相关子课题的研究。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 篇4

八(5)班蔡佳佳

时间带动着生命的年轮,一年又一年,一圈又一圈,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成长路上,我们也许会无助,也许会无措,但要相信,爱,与我们同行。

我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我的世界没有疯狂的玩劲,没有洒脱的放纵,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呆地看书,闷头闷脑地做习题。

我一直一直以为,我很孤独。

春天,风吹动着纤细的柳条,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地上留下了稀疏的黑点。

我坐在大理石的花坛边,看着同班同学嬉戏打闹。阳光柔柔地照进了每个人的心头,只剩下温暖。

“啪!”突然,从篮球场上,飞来一个篮球,不偏不倚刚好砸到了我的头上。

我顿时眼前一黑,只感觉头上一阵火辣辣地痛,迅速向全身蔓延,额头上大颗大颗的冷汗直顺着脸颊滑下来。嘴唇因为疼痛被牙齿咬得泛出点点鲜红的血。

“啊!快来,快来,出事了。”

有人惊慌地叫喊,手足无措地在原地打转。

班长左顾右盼,没有发现一个老师的影子,一时间竟想不出办法。

大家焦急地想办法,七嘴八舌地谈论着。

“我来背她去校医务室吧!”循声望去,是我的前桌。

“我也陪你,我也陪你。”

阳光映在她们的脸上,天真烂漫。

迷迷糊糊地,我被她背了起来,她走得很快,动作却是十分小心,生怕我的伤口受到影响。

耳边,还萦绕着同学的安慰声,轻轻地,暖暧地,心中没了疼痛。

望着她们,我的心中也升起了太阳,暖暖的,吹拂着心的每一个角落。

那天,我才明白,原来我并不孤独。

原来,成长路上,有你,有我,有他,有爱。

嘴角上扬,眉眼在笑,眼眶里却闪着晶亮的泪珠。

爱,穿插在生命里;爱,陪伴在你我身边;爱,无微不至。有爱,生命才会完整,让我们在暖暖的春季随爱成长。

(指导老师周雪梅)

编辑亮“见”

虽然作者选取的题材比较老套,但因流畅的叙述加之得当的抒情而加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人,遭遇很多事,但若一直有爱在心头,那即便有再大的风雨也不怕。(西西)

老师亮“见”

我们一起成长作文 篇5

―题记

夏日的傍晚仍旧有些闷热,父女俩出来乘凉散步,女孩驻足在一所学校前。

“爸爸,这所学校真大,可为什么门口挂了这么多牌子啊?”

“傻孩子,这是铁一中。爸爸的许多同事都是从这儿毕业的,那些不是牌子,上面写的是校名和荣誉。”

“哈!爸爸,我以后也上这所学校吧!”

“这是中学啊!你还早呢!”……

父女俩说着玩着,从那窄窄的大门前走过。那一年,女孩五岁……

又是一年夏天,女孩小学毕业成为了铁一中的一名学生。那时的她早已忘了自己儿时说过的话。吸引她的是大人们对铁一中的评价。女孩接受新生军训时校门正在重建,宽大的操场与广阔的校园还是让女孩兴奋不已。学生们饱满的精神更是让女孩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稍有遗憾的是操场还是土质的,一刮大风就尘土飞扬,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不好的天气,时常会听到同学们发出无奈的抱怨。那一年,女孩13岁……

还是燥热的夏日,女孩一步一步走在崭新的塑胶场地上,隐约听到有同学议论上一年济南市的状元出在铁一中的光辉历史。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学校出了这样的人才而骄傲,更多的同学在暗自鼓励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成为母校的骄傲……操场外不远处,新建的图书科技楼巍然矗立。女孩不禁想起科技楼完工不久,当时的吴官正书记曾亲自来铁一中视察工作,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为学校提了“育一流人才,创名牌学校”的字样……想着想着,女孩的心情不由激动起来。楼顶上,巨大的时钟提醒她回家的时间已到。女孩略一停顿,经过长长的林荫道向校门口走去。想着自己在铁一中度过的快乐日子,走在陪伴了自己三年的道路上,女孩下定决心了,她要告诉父母,她被保送直升铁一中高中,她还要上铁一中。那一年,女孩16岁……

现在,女孩17岁了。铁一中已不再叫铁一中了,不仅改名为济南中学,成了新一代的重点中学,而且还成立了齐鲁分校。想着自己中考时看到报考铁一中的人数之多,想着新来的同学对自己学校或新奇或赞叹的议论,想着自己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成长的点滴,女孩忍俊不禁的笑出了声来。她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在这片理想的土壤上,她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站在济南中学高大的校门前,女孩回想着自己的一切,猛然意识到母校60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了。努力搜寻儿时的记忆、小学的选择、中学的见闻……女孩像是面对着一面大镜子,那里珍藏着自己的点滴,映出了学校的变化,也见证了自己和母校共同的成长。

《让我们一起成长》心得 篇6

史晓引

当布置了“读书”这个任务,我才认识到:读书所带来的那种充实和冲击是巨大的。读书,让我们充实;读书,让我们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窦老师这本书的一些认识。窦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倡导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

第一个超越是“超越教材”,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窦老师精选了300多首古典和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她要求学生掌握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用几年的时间把这些语言的精髓引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300、200、1000,仅仅这些数字就令我们叹服不已,扪心自问,我们会这样去做吗?而窦老师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大大增加,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超出同年级学生。

第二个超越是“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这是窦桂梅追求的教育境界。为此,她奋力打开传统语文教育封闭的篱笆,把语文教育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向丰富多彩的大社会。窦桂梅请学者、教授、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她还经常带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等节目,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采访,并做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了记者团,采访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们自己动手编辑了《萌芽文集》、《诗画文集》以及《发现父母》等校内杂志。

第三个超越是“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窦桂梅说,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窦桂梅会鼓励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和老师平等对话,敢于挑老师的错误,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我羡慕,能做她的学生,真是幸福啊!看了那么多关于窦老师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她和她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两点最深的感受就是:自信和童心。也正是窦老师之所以成功的根源所在吧。

一:自信

记得窦桂梅老师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孩子,但她始终坚信“我是重要的”,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了能走上教育第一线,做一名“真正”的小学老师,刚刚师范毕业的她,去找校长、找教育局领导,希望能把她留在教育第一线。为了能上一次公开课,她主动请领导和老教师们来听课,有缺点不气馁,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在这样不断的改进中,自身的教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对照自已,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对领导的随堂听课表现得十分紧张,因为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脑子里老是想着“要是上不好,肯定要挨批评的”。所以,有时也想主动请领导来听自己上课,为自己指正,但往往又缺乏这样的勇气。“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窦老师就因为拥有充分的自信,她的潜能和才华才得以充分的发挥,也正因为自信,她才得到了“高峰体验”。她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她努力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最后终于擦出成功的火花。

二:童心在闪耀

专业成长,我们在路上 篇7

一、放慢脚步捕捉镜头,用心倾听

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老师为了孩子们的游戏区角创设、游戏材料的丰富付出了不少,孩子们玩起来,老师也没闲着,穿梭于孩子们的游戏区域之间。我想说“请放慢你的脚步,在孩子们的游戏区里做些停留,捕捉孩子们游戏的镜头,用心倾听孩子间的对话、孩子们的讨论,只有置身于孩子们的游戏中,观察记录才会有清新、自然的源头。”正因为你放慢了脚步,在游戏区里停留了,游戏中孩子们的镜头特写、语言交流等将是一手资料,借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解读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其观察记录会更有针对性。而教师的观察能力才会有所提升。有这样一个大班游戏观察记录,不妨与大家分享交流:

游戏名称:玩橡皮泥——小猫

观察对象:陈××、王××

游戏时间:2015年11月18日上午9:40—10:30

观察实况:发生了什么?

美工区里小朋友们正在玩橡皮泥——小猫,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各玩各的,陈××一会儿搓汤圆,一会儿做面条,他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捏小猫,只有王××在捏小猫。王××用大块的泥捏了小猫的头看了看后,兴奋地叫起来“看我捏的小猫,像不像?”陈××看过来说:“头有点像,就是没身体。”王××说:“好!我现在就来做身体。”陈××看到王××捏的小猫很有趣,他说我也来捏个小猫,说着就开始捏了。不一会儿,桌子上的彩泥小猫就有了好几只。陈××点着王××捏的小猫说:“你的小猫头大身体小,看我的小猫。”王××看了看说:“哈哈!你的小猫头小身体大,丑死啦!”陈××看看桌子上的小猫说:“这只小猫头太瘦了该增肥啦!那只小猫又太胖了,要减肥啦!”我接过陈××的话说:“该怎样增肥、减肥呢?你们有办法了吗?”陈××说:“橡皮泥用少点就减肥了,用多点就增肥了呗”“对呀!那你们快试试吧!”

分析评价:

陈××对玩橡皮泥很感兴趣,平时搓、捏做汤圆、面条、饼干特来劲,而对于今天捏小猫的“任务意识”好像并不太在意,因为王××捏的小猫头有点像,所以陈××的注意力才一下子集中过来。这说明陈××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这也符合大班孩子的特点:他们爱模仿、创作。而从陈××对作品大小不一的评价,可以看出其观察能力和语言发展是比较好的,但其创造性有待提高。

支持策略:

1.经过实践与观察,陈××发现小猫大小不一,这就需要合理地分泥。借用他的语言“增肥和减肥”来支招,这非常管用,孩子们一下子就领悟了其中的意思。既幽默又能让孩子们乐意接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游戏中老师的指导轻松又无痕!

2.试试提供泥工辅助工具,或其他材料,让孩子们与提供的材料相互互动,发展其创造性。

二、勤反思,才会有改进与提升

人们常说:“勤反思,才能有进步。”老师的观察记录虽然已经“加工”“整理”“分析反思”,但写好之后便前后无联系了。所以,游戏观察记录没能产生积极有效的连续作用,它只以几张文稿的形式完成了老师案头的工作,没能作为游戏改进与提升的依据。我认为:经常进行游戏观察记录的有效反思是老师的必修课。反思游戏情境的创设、反思孩子们游戏中的表现、反思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应孩子,是否科学、反思教师介入指导是否有效……要反思的切入点很多,当然反思之后就该有行动,是哪个环节要改进、哪一部分要调整、哪些材料要新增、哪些游戏孩子们已有相关经验要不断升级……纵观许多优秀游戏案例、经验总结、游戏成果展示往往是多次反思得来的结果。以游戏观察记录的反思做媒介,对孩子们的游戏做客观深入的分析研究,这样游戏才会有改进,老师的观察能力才会有提升。

观察孩子的游戏,带着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的心境,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课程游戏化的学习与理解还需仔细品味,不断实践。可以说:“专业成长,我们在路上。”认真学习六个支架,边学边做方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以上仅是本人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学习过程中,就幼儿观察记录这一方面提出的几点看法,只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孩子们尽情游戏的镜头,在老师的笔下炫出精彩,让游戏观察记录不再成为老师们任务式的包袱。引用虞永平教授的一句话:“学会观察游戏,看懂儿童游戏中的举手投足、情真意切和创新应变。”如果能真正学会观察,那我们每一次的观察记录将见证孩子每一次的成长,让游戏观察记录伴随孩子们的游戏、老师们的参与一起同行,一同成长!串出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4).

我们和女儿一起成长 篇8

草莓班葛怡杉

闲暇时,打开电脑,浏览女儿各个时期的照片和视频,时间飞逝, 感觉晶晶出生的日子还是昨天, 蓦然回首, 居然已有五年三个月的时光了, 晶晶也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从刚进幼儿园时的怯嫩的眼神到能够和你有来有去的辩驳,还有童言无忌,语不惊人不罢休,真是人小鬼大。。从歪歪扭扭的数字到工工整整的拼音也记录着晶晶在幼儿园的成长。

晶晶入园之前,我们常常记下晶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叫《晶晶的成长日记》记录着晶晶的成长,等到晶晶识字长大时,作为一个很棒的礼物礼物送给她,回顾培养孩子的点点滴滴,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首先是思想与品格培养。

《三字经》里谈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小孩从小的品格培养相当重要,首先应该从培养孩子如何做人和处事开始。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都把家里这颗苗视为皇帝公主,于是容易形成自私、霸道、娇气的性格并且挫折教育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不会与人相处、自理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我们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孩子富有爱心、同情心,正确看待自身的缺点,增加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和信心。例如我们让晶晶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过生日,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分享的快乐。还可以经常邀请她熟悉的孩子来家里一起玩,分享玩具等。关于孩子的自信问题,我们知道任何人都不愿面对挫折,更何况一个幼儿,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也要保护孩子做事的勇气。晶晶特喜欢做她擅长的事情和活动,例如拼图,找不同等,对于不擅长的就表现出天然的排斥,那就要抓住做好擅长的事情去多鼓励孩子做好不太擅长的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孩子超强的自信心。晶晶的观察能力较强,我们就送给她一些找不同的书籍,拼图卡片去加强她这种能力。

女孩天生就具备很多优点,如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能很容易地与他人和谐相处,我们的晶晶更是如此,但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也给女孩带来了很多烦恼:为了取悦他人,她常常会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了不破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她往往不会说“不”;对于这些内心还不是很坚强的小女孩来说,这也正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告诉她们:不要无原则地奉献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要总是埋没自己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对故意侵犯你的人说“不”、要学会爱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要女孩的父母故意去违背女孩的思维规律,去打破她们的思维方式。要知道,父母对女孩的提醒和教育,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她遭遇伤害的可能,或是避免伤害的发生。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好,但要学会爱自己。

其次是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

现在的家长趋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因素考虑,从孩子呀呀学语起就让孩子学习,家长们纷纷以两三岁的孩子就能背多少唐诗、认多少汉字为荣,殊不知

孩子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残忍得扼杀了,“0”在中国孩子眼里永远只是阿拉伯数字

“0”,而不可以是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个大饼„„我们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早

期教育,不要盲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兴趣,探索让孩子轻松愉快获得好成绩的方法;积极鼓励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远比教

会孩子知识来得更重要,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不能让孩子认为

学习是一件比较苦闷的事情,家长应该正面的去引导孩子的思想,告诉孩子获得

知识的过程是快乐的,可以学到丰富的有趣的知识,还可以让自己变得聪明,明

白许多事情,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能交到好多的朋友,这样

孩子才能有兴趣去学习。要让她感觉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动力。例如她特别喜欢

听我们读故事,我们当然要给我们的宝宝读啦,但也要告述她,学会识字就可以

自己去看了。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面,也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看书,因为爱学习的孩子都喜欢看书,她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认真看书的情景,也会

模仿,久而久之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所以环境很重要,当我们陪孩子在家

时,不妨关掉电视,电脑,手机陪孩子一起看点书。既丰富了自己,又熏陶了孩

子。

第三,关于习惯的培养。我们常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性。

有句古话:三岁看老。意思就是说,小孩在三岁之前的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小孩从小的习惯养成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往往很多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了直接影响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我觉得应该养成孩子闹中求静的学习习惯、养成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喜欢学习,把学习看成快乐的事。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解决丢三落四的坏习惯,比如

我们出门之前常常假装让孩子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什么。生活习惯上更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女孩子。让她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啊,玩具啊等等。要把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灌输给孩子。当然,你让她帮你时她也会蹦出“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让你哭笑不得。

另外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家长总是耳提面命地告诫孩

子:“学习是需要刻苦才能获得回报的,所以你要多多努力。”于是,孩子从小就

被灌输“学习是件苦差事”的理念,会使孩子认为既然那么苦又干嘛要学。家长应

该正面的去引导孩子的思想,告诉孩子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快乐的,可以学到丰富的有趣的知识,还可以让自己变得聪明,明白许多事情,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校

园生活丰富多彩,能交到好多的朋友,这样孩子才能有兴趣去学习。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到爱

就在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这样,她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乐观的优秀

女性。需要提醒的是,太多的非理性之爱往往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女

孩的父母,我们如何才能让女儿在自己的爱中健康成长呢?——答案只有一个,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这包括:疼爱但不包办。如,家长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但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给予她足够的指导和关注。

宠爱但不娇纵。如,宠爱她,但她犯了错误也要必须进行批评。当然,在批

评之后,父母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一定要让她知道,父母还是那样深深地爱着她。

给女儿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尤其是稳定的家庭环境,一定要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都不喜欢大嗓门的爸爸妈妈。最后给爸爸妈妈的建议:

【妈妈】做好女儿的榜样

不管妈妈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的女儿都会把自己的母亲当作模仿对

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妈妈决定着女孩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请记

住:想让女儿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妈妈的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1.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学会停止唠叨和抱怨,以一颗乐观的心对待一

切。

2.给女儿一个明智女人的形象,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压力转嫁给女儿。

3.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女儿,好的品德是父母送给女儿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爸爸】留给女儿的财富

爸爸们常常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但是如果女孩有一位关注她,并善于表达

自己情感的父亲,在父亲的关注和鼓励下,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

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要把对女儿的爱勇敢的表达出来。

此外,或许女孩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

爸爸,甚至在她们的内心也一直在向着父亲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每位父亲对女儿

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影响着女孩的性格、影响着女孩的气质。所以有女儿的爸爸们要:

1.尽可能多地陪在女儿身边,和女儿在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并给女儿带

来安全感。

2.寻找一些“情感词汇”来拉近与女儿之间的感情,如:“你真棒!”“爸爸为你

感到骄傲!”

3.爸爸的支持会让女儿更加自信和骄傲,来自于爸爸的肯定会让她重新为自

母校,我们一起成长作文 篇9

“我们的校园,嘉木参天…….”,这是我们校歌,你可能会问“嘉木”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吧,那是我们的校树――香樟树。它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日日夜夜守护校园的人。夏日,为同学们遮阴;寒冬,为同学们遮风挡雨。它代表了我们xx小学学子,正直、挺拔、永不言败的精神。

我们学校有校旗、校徽、校树、校服、校歌、校园由这些以及xx小学师生组成,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些都是老师和同学拼搏多年的结果,和我刚刚来到学校的景象截然不同,在那个时候……

我在二年级,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以前呆了两年的学校。在二年级的时候,被爸爸送到了xx小学。刚来的时候。学校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校园很小,只有一栋教学楼,但我心里默默地想:这可能是一所“袖珍”学校吧,不像有些学校,华而不实,学生成绩差,素质也差。到了现在,我发现我所选择的是对的。

在三年级下期,我学完一学期,度过了充实、快乐的暑假,发现学校有了变化,变美了、变绿了、变红了。原来,学校在暑假的时候,新修了塑胶操场、乒乓、球台、教室,就连食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学校这么爱我们,为了帮我们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肯定很多老师在暑假都没有休息吧!我们也要努力学习,让老师看到我们学习的成果!

我们的学校一直追求打造“三雅校园”,有哪三雅呢?有典雅校园、儒雅教师、文雅学生。现在,我们已经达到这个“三雅校园”的教学理念。还有两个学生代表卡通人物“文文”和“雅雅”,他们俩代表着xx小学的学生,给人一种特别雅致的印象。

学校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老师讲课到“展练式”练能课堂,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课堂的有趣,不再像以前那样乏杂、无味、让我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学校连获几年的“江阳区教学质量特等奖”呢!

老师对我们学生非常好,有一回,我们的王老师为了让我们将数学知识牢记在心中,自己花钱去给我们复印复习所需的资料,并且为了给我们改试卷,经常熬夜。冬天时,就为了给我们改作业,王老师发烧了,住了几天院。让我们非常感动;还有一次,我们班有很多凳子坏了,王老师和刘老师买来钉子,给坏了凳子钉好,同学们才有了凳子坐。

到了五年级,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很懂事了,知道努力了,不让爸爸、妈妈、老师操心了,老师们都感到很欣慰。

xx小学,虽不完全是我的母校,却胜似母校,老师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教我们学习,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我们同企业一起成长 篇10

协办:英才杂志等媒体

地点:中苑宾馆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博导李金林

香港百仕达控股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欧亚平

北京渔阳联合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集团副总裁赵琦(北理 94MBA)

湖南永州市副市长刘湘凌(北理 94MBA)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北方区总裁孙有吉

新加坡华点通集团董事总经理周仲庚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创办10年来,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满足企业有效需求的MBA人才。在新经济时代下,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迎接挑战,如何使中国经济几立于世界之林?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MBA年会、新论坛暨新联谊会以“击涛搏浪,我们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为MBA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

MBA吃什么?

主持人:MBA倡导竞争,那么MBA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李金林:MBA定位于专业学位,区别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招生时要求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学生,另外教学的定位强调的是培养职业经理人。

刘湘凌:我觉得MBA教育,不在于培养那一层的经历,主要是运用MBA学到的知识,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想主要目的还在于此。

赵琦:我觉得MBA最重要的是创造效益,光会写文章、写论文不行,要给企业创造效益。

周仲庚:上海人说过一个小笑话:一个家庭也是一个组织,丈夫是衣服的右半边,妻子是左半边,而衣服要穿起来,中间要一排小纽扣,这个小纽扣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企业要面对外面环境的不断变化,又要面对内部的相对稳定,那么靠什么机制来稳定呢?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卖点,职业经理人就是这个小纽扣的角色。

孙有吉:我认为,MBA如果将自己定位于企业的中层领导,在目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我同意李教授说的从企业招生。我想应该在学习中学到怎么为企业创造效益,不要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企业的高层或者中层。

欧亚平:我觉得MBA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市场定位,不能脱离市场。比如我在招聘的时候,会考察他是不是给我带来利润,是不是适合十万、百万的年薪,同时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框子里。

洋MBA更吃香?

主持人:各位老总,你们在用人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洋MBA,一个本土的MBA,你们更看好谁?

欧亚平:本土的好用。曾经有一个洋MBA给我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意思是我不行,可是我告诉他,我做的一个项目,很多外国人都赔钱,但是我赚了钱。中国企业应该植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

孙有吉:我偏重一点洋MBA,为什么呢?从我学习的角度看,中国的教育体制太注重考试和文凭了,而工作更注重实绩,我希望在三五年之后能把天平放正。

刘湘凌:所谓“洋”,应该是境内境外的一个区分,不能说我们境内培养的MBA,就“土”。无论什么MBA,都应该培养适应中国市场变化的MBA。现在的老板需要拿来能用的MBA,而且要考虑成本,洋MBA毕竟成本要高。

欧亚平:企业应该根据成长中的位置,选择适合企业的MBA。

孙有吉:我所有的教育都在国内完成,我并没有轻视国内MBA的意思,而是说激发国内MBA同洋MBA一较高下。

周仲庚:从亚洲来看,土洋融合需要20年。一般来说,企业要根本变化需要一个洋MBA;而需要在本土发展,则要培养本地的MBA。无论洋MBA还是本土MBA会有一个巧妙的融合。但是这个经验是否在中国适用,还要看今后的实践。

李金林:不管本土的还是海归的都强调真材实料,不管本土还是国际的,都需要学习同样的经验和条例。和老总谈,他们讲海归的并不十分好用,所以我想洋MBA要和本土结合,本土MBA需要国际化。

MBA多了还是少了?

主持人:MBA现在越来越多,我想问在座的各位,MBA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周仲庚:我要告诉各位一个坏消息:现在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MBA都是外国人,都在往中国跑,要和你们抢饭碗。我敢打保票:如果国内民营企业开出的条件是,MBA毕业,3年工作经验,月薪1万元,我想每个企业都能收到1000份简历。

主持人:这可能也是在座各位MBA担心的。

欧亚平:如果我能收到1000份简历,我会很高兴,但是我接触的现在没有这么低的价码。另外我觉得MBA怕什么竞争,怕竞争就不要读MBA。

成长的路上我们并肩前行优秀作文 篇11

小时候我们住在乡下,每天都跑乡村路,或者在树下乘凉。那时,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喜欢牵着手牵着手,你总是叫“姐姐,姐姐”,但从来不明白它的真正意义。只是觉得我们总是不分手,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玩就够了。你能记得我们在阳光下捉迷藏,在树下听奶奶讲故事的样子吗?吃完午饭后,我们冲出家门,那条不起眼的乡村道路已经拍下了我们无数的足迹。经常我们在前面跑,奶奶跟在后面,一眨眼我们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奶奶拿着扇子,扇着初夏的热气,慢吞吞地走到路的尽头。每当她到达路边那棵大树下时,我们往往玩够了,坐在下面等奶奶讲有趣的故事,她摇着扇子讲故事。我们的小心灵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起伏不定。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树下听奶奶讲故事的美好时光。

后来,我们告别乡村生活,依依不舍地上了小学,分成了不同的班。所以我们有了各自影子不离不弃的朋友,但仍然在学校偶遇时亲切地笑,但渐渐地,我们不再习惯牵手,只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指尖接触,但记不起来了,又拉了回来。(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那条乡村小路已经被遗忘了。到了晚上,我们为什么再次仰望神秘的夜空,倾听饭后认识的东西。唱歌吗?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阅读和对话上,但只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细流很长,我们在书上读到的东西和学到的东西都深深铭刻在心中。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你和我在虚幻的故事中停下来,想去书上找笑,忘记现实的苦恼,但忘记了身边有更好的意志。虽然我们也交换彼此读过的好书,但我们不再是以前无话可说的姐妹了。

现在,我们上了初中二年级,但没有意识到分班表像一条鸿沟一样把你和我隔离在另一层。我们放下书,经历了更多的苦恼,书也逐渐无法治愈我们内心的创伤,我才把眼睛转向你,往往你我发生了什么伤心的事,想向对方倾诉,得到一些安慰,但总是得不到满意的回应。眼泪染在衣襟上,脸上有泪痕,心里的不满一旦爆发,就不再感到郁闷了。这样渐渐地,我们也习惯了在难过的时候借对方的肩膀依靠,即使得不到安慰也感到满足。我们开始怀念以前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偶尔回乡下走在那条乡村路上,告诉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另一方面)。

到目前为止,我意识到我们一直很亲密。小时候,我们跑过乡村小路,笑声不断。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不是真的疏远,只是沉浸在书本里,一起进步,只是把书本上的章节当做腿穿,我们走在上面,并肩成长。(现在,我们走在那个乡村的小路上,永远笑,牵着手,永远是我心中无限的小径。

让我们与医院一起成长 篇12

我与医院共成长

1993年我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丽水地区医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7周年。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丽水共成长,和中心医院同进步。17年来,为了事业,我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劳累,华发初生,感慨颇多,我收获了什么呢?

我收获了成长的喜悦。17年来,在前辈的指导下,我从一个初级医生成为一个高级医生,从练习皮肤缝合开始到现在能主刀各类心胸外科大手术,从被动地跟从到主动地开展,从听老师讲课到给他人授课,我深切体会到职业生涯中成长给人带来的愉悦。

我收获了学习的快乐。我院各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鼓励年轻医师进修学习。就我而言,先后去了杭州、上海、北京等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每一次,领导都非常支持。尤其是在北京阜外医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心脏外科医院的学习经历更是让我的业务能力和学术视野迈上一个新台阶。北京阜外医 院是亚洲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每年有将近万例的心脏外科手术病例,在那里,我不仅受到了规范严格的专业训练,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快节奏高效率的外科服务理念。在德国学习期间,我见识了德国医生的严谨,领略了心脏外科学术前沿的进展,对于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直观的想象空间。

我收获了团队工作的乐趣。众所周知,心胸外科是个team work,单靠一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在我的医疗工作中,无论是同科室的主任、我的助手、护士,还是其他相关科室的同事,都为我整个诊疗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帮助和配合。我曾经感慨,这样的同事关系,朝夕相处,密切程度绝对不在同胞兄弟姐妹之下。

我收获了对医生这份职业的更多热爱和执着。面对劳累和辛苦,以及不可避免的繁琐和无休止的工作时间,我曾经动摇,也曾经谋到看似更风光更潇洒的职业,但经历了和中心医院共同成长的17年,我的信念比以往更加坚定:好好工作,当好医生!让我们与医院一起成长

推开窗户,向外望去,掩映在层翠叠绿中的孤岛医院被金色的阳光洒满。回首过去,她曾经的沧桑和辉煌已经载入历史的画册。展望未来,拂面的春风带来了万物生长的气息,也奏响了一曲经历了风雨和磨砺后茁壮成长、蓬勃发展的乐章。如今成长中的孤岛医院,就像破却了重茧的蝴蝶,就像雨后泛青的草木,焕发着盎然的生机。

弹指一挥间。不经意我已经在孤岛医院工作成长了二十五年,参与并见证了医院这二十五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乃至今天的成就。我想说:作为孤岛医院人,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和骄傲。这里是我的家,医院的发展也就是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与医院共成长!

记得我是1987年7月到医院报到的,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护士,内心充满着惶恐与担忧:我能行吗?然而,随着对医院的了解,通过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得社会经验、工作经验都不足的我慢慢地走向成熟。今天,再次回忆起当初的那种心情,还是像昨天一样清晰,但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对医院、对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没有了忧虑,只有憧憬;没有了彷徨,只有信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我有能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我工作后的第一个科室是内科。内科是全院最大最忙的科室之一。在这里我工作、学习了五年多的时间,不仅仅学会了临床护理工作,也学会了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呼吸机等仪器的使用与保养。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的知识明显进步了,也体会到了团队的和谐与凝聚力,大家时常加班加点,为了挽救病 人的生命,恢复病人的健康,甚至工作到通宵达旦。

作为内科的一名普通护士,我从不因工作忙嫌苦叫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节假日总是主动值班,让家远的同事回家过节。在科里,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并热情帮助年轻刚毕业的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同事和睦相处;对病人如亲人,做到了态度和蔼,服务周到,治疗及时,从未与病人发生口角,受到科室及病人的一致好评。平时我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苦练护理基本功,把学到的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熟练掌握了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并掌握了如股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等有较高难度的护理技术;无论白班,还是夜班,我都始终如一,认真负责,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交接班制度,及时巡视病房,做到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及时处理,几年来,配合医生成功地抢救了许多垂危病人。例如:我科曾收治一名叫贺宗霞的敌敌畏中毒病人,入院时病情极其危重,处于深昏迷状态,并数次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当时正值春节,人员紧张,为了抢救这位病人,我主动加班加点,日夜守护在病人身边,5分钟推一次阿托品,10分钟测一次瞳孔、心率,半小时测一次血压,一小时量一次体温,输液、吸氧„„经过几个昼夜的紧张抢救,病人终于达到了阿托品化,神志逐渐清醒,于是减少了阿托品的用量。但是在护理过程中,我发现病人出现了“反跳”先兆,于是立即通知医生,加大阿托品用量,又是一番紧张的抢救工作之后,患者病情终于平稳,最后痊愈出院。出院时,病人父亲送来一块光荣匾,虽然这个春节我没有过好,但是我却觉得过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从死神手里挽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

92年10月,我被调入儿科。儿科在医学界俗称“哑科”,病员特点是多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病情。我以一颗慈爱之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位患儿。我院儿科只设17张床,但住院患儿有时高达30多人,经常加床。在病员多、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听到患儿恐惧的哭声,看到家属心疼的泪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一手过硬的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我除了向护士长和老护士请教外,坚持认真总结每次穿刺失败的教训,调整穿刺时紧张的心态。上班时我总是争取帮其他同事打针,下班后就在一块纱布垫上反复练习进针角度和力度,有时还在自己身上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月的勤学苦练、反复琢磨,我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98年4月,我科收治一位名叫司梦雨,年仅8个月,患室间隔缺损肺炎并发心衰的患儿。患儿住院期间先后5次发生心衰。记得有一天我刚接了夜班不久,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液体渗出,需要重新穿刺,而此时患儿却出现了心衰,呼吸极度困难,大汗淋漓、口周紫绀,心率200次/分以上,需要立即用药抢救。此时是夜间,光线不好,而患儿的头皮和四肢血管都显露不清,医生和家属非常焦急,患儿正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凭着自己平时练就的穿刺技术,一针见血,一次穿刺成功,使患儿获得了抢救时机。经过吸氧吸痰、强心利尿、镇静等抢救后,患儿病情趋于平稳,心衰得以纠正,患儿的汗水也湿透了衣衫。我提醒家长得及时给孩子换一换衣服,以防感冒。可患儿家长却说由于孩子发病急重,没来得及带换洗衣服。我还了解到患儿自出生后,由于先心病,已先后在几家医院住院抢救,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她父母单位在军马场,效益不好,工资很低,欠下了几千元的债务,真是贫困潦倒、忧心忡忡。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们,告诉他们只有及早手术修补,才能彻底根治。并从家里拿来一些生活日用品和孩子换洗的衣物来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进院如进家的温暖。当我看到患儿病情趋向好转,面色红润,穿着我拿来的干净内衣时,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2000年初,我到了外科。外科是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之一,在这里,我又学到了更多的现代护理知识,拓宽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并在短期内就掌握了外科常见多发病的护理。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还参与了《利用护理程序查房》护理研究课题的实施工作。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我觉得自己的护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在遇到诸如脑外伤昏迷、失血性休克、大面积烧伤等危重急症病人时,我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做出全面评估,准确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病人的护理诊断,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主动执行护嘱,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使许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这一项目还被我院推荐为社区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在门诊换药室期间,通过听祝主任讲课、查阅医护资料、跟随医生实践等方式,我又熟练掌握了清创缝合、伤口换药、脓肿切开、拔指甲等多项技术。并坚持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病人疑问等,为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尽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虽然,我没有机会见证医院发展的每步历程,但我感受到了强劲的发展气息。新大楼即将落成,现代化病房大楼,布局流程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而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为这个优美的环境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也正在努力的争创“三甲”。医院是每一个员工的家,我们因为拥有这么好的家而快乐迅速成长,每一个员工同时也在为总院这个大家庭的发展而默默的无私奉献!医院在成长,伴随一起奋斗的日子,我也学到了,成长了,收获了。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护士,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事业。岗位平凡,但从事的职业不平凡。小草虽小,但一样能铺就绿色无垠的大草原!当初进入医院的那份自豪如今又升级成一种责任,医院是我家,家要继续发展,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任重而道远,我要用满腔的热情,百倍的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补充自我,完美自我,完美人生,与医院继续一起成长,与医院一起走向辉煌!

我与医院共成长

作者/来源:蒋玉蓉 日期:2011-1-17 12:36:31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我们每一个杨中心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家的努力终于换来医院上等级的荣耀,我的欣喜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1986年,年仅18岁的我卫校毕业后被分配进了杨中心外科病房(现在的老年医院),当时的病房条件很差,没有空调,只有办公室有台电扇,夏天做完治疗,我们都热得汗流浃背。没有电梯,手术后的病人只得由工人用担架抬到三楼。做外科护士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很锻炼人。像救治脑外伤病人,从术前准备到术后生命体征观察都靠自己一个人(当时没有icu病房),对病人的监护责任使我的脑神经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往往身心疲惫,可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感觉自己的辛苦还是值得的。

还记得90年代初,我院面临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经过全院职工齐心协力,终于我院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全市二甲医院评审中成绩名列前茅。这次我院能成功上等级,是几代杨中心人的共同愿望和期待,更凝聚了我们全体员工的心血和汗水。

风雨曾经坎坷几何,如今的杨中心,历尽沧桑与世事变迁,拥有了今日的春华秋实。现代化病房大楼,布局流程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装修一新的门诊楼,集化验、诊疗、体检、药房于一体,彰显着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而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为这优美的环境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对杨中心,我有着深厚的感情,60年代末,我在杨中心产科出生,18年后来到这里工作,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缘分呢?记得第一天来报到,就听老一辈讲我们的医院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正式建立,在这62年不平凡的岁月里,我院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发展壮大,一代代杨中心人呕心沥血,共同见证了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的风雨历程。

如今的我青春不再,却自有一份从容和自信。当我沐浴着医院荣誉的光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宿感油然而生。因为我相信,个人的命运、荣辱始终与医院的兴衰紧紧相连――没有医院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的发展。所以这次为了医院能够成功上等级,我们门诊每一位同志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加班加点,为了练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护理部每个人双休日都放弃休息来医院练习,做到人人过关„„

如果说过去的杨中心只是襁褓中的婴儿,62年后的今天,她已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无论医院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二级甲等还是三级乙等,我想,有一点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打造百万杨浦市民信赖的好医院,传承仁、诚、勤、和的医院精神。

衷心祝愿我院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沿着正确的航向,不畏艰难,搏击风浪,奋勇向前!

然而,随着对医院的了解,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让我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担心是多余的,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综合医院,在她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又是年轻人成长的摇篮,我们年轻一代在老专家的带领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做到优质高效。

“关爱,诚信,求真,探索”是我们医大一院的院训,在这一精神动力的鼓舞下,我看到了希望并怀着期待的心投入了工作。医院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得社会经验、工作经验都还不足的我慢慢地走向成熟。今天,再次回忆起当初的那种心情,还是像昨天一样清晰,但我的工作、感受却完全不一样,经过这十年来的历练,我对医院、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没有了忧虑,只有憧憬:医院是我家,我与医院共发展!我相信,我有能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2000年金秋,我被医院聘为影像诊断学讲师、主治医师,随后的三年中我收获了甜美的爱情,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老公也是医大人,我们俩认定医大一院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为她的发展更加努力学习工作!医院和科室领导考虑到怀孕和哺乳的一系列问题,照顾我让我专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照顾,让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5年我获得了本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被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我知道这是医院对我付出的肯定,是对我今后发展的勉励!让我衷心感谢的是,医大一院赋予了我成长学习的的环境和机会,又让我亲身体验了医院的骄人成绩。如果说,马晓伟院长使医大一院成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的楷模,那么李继光院长则用六年的时间为医院完成积淀,而以徐克院长为首的年轻化领导核心则带领医院腾飞了!内外科病房大楼的正式使用标志着医院诊疗环境的整体改善;作为辽宁省干部体检中心,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购进先进的诊疗设备,保证患者不出病房大楼就能完成全部检查,病人实行整体陪护,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每年承担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课题项目保持逐年增长,被SCI收录文章逐年增多,科研总体实力国内名列前茅;医院每年为国家培养的博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逐年增多,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县级骨干医师培训基地,为社会输送越来越多的医疗骨干;更好的执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使命„„一切的一切,医院的飞速发展,我见证了!医院是我家,医院稳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学习成长的十年。

在医大一院,我学会了思考。在以前的工作中,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完全处在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一直没有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习惯。但是,现在的我变了,领导和同事给了我一个宽阔的舞台,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如何能主动的工作,如何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完美。

在医大一院,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和谐与凝聚力。医院会定期为员工送上生日祝福;定期为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健康检查,关爱每一位员工的健康;医院每年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院里和科室定期分别组织医疗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并进行横向交流;年年派送优秀员工赴国外学习深造;每年进行的科研奖励„„这些都是医院文化的体现,它不但是关心体贴员工的健康,其实也是在培养员工对待工作和人生的态度,把工作做到人性化,多替病人着想,多替他人着想。在医大一院这个平台上,我觉得自己的业务知识明显进步了,团队意识提高了,协作精神增强了,医院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更是推动医院快速前进的催化剂。

在医大一院,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它能够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感受到医院丰富多彩的文化,你能感受到自由、快乐与激情。给我感触很深的是,从我走入医大一院至今,放射科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永远是徐克教授(以前是科室主任,现在是院长),而其他科室的学术带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楷模呢?因此,一院众多的员工在他们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多年来时常加班加点,为了科研,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恢复病人的健康,甚至工作到通宵达旦。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我也懂得了奉献,发现奉献是一种快乐!医大一院是每一个员工的家,我们因为拥有这么好的家而快乐迅速成长,每一个员工同时也在为一院这个大家庭的发展而默默的无私奉献!

医院在成长,我看到了,伴随一院一起奋斗的日子,我学到了,成长了,收获了。十年前,因为进入医院,我觉得自豪,现在,自豪中又多了一份责任,医院是我家,我家要继续发展,要走在国际舞台的前沿!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任重而道远,我要用满腔的热情,百倍的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补充自己,完美自我,完美人生,与医院继续一起成长,与医院一起走向辉煌!做医大人是我的荣幸和骄傲,也是我 不变的人生,我坚信:医大一院的明天会更好!

我与医院共成长

魏巍

走过收获的秋,寒冷的冬,希望的春,终于迎来期待的夏天,终于等到了实现我梦想的一天„„

就在2009年的那个炎热的夏天,我走进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成为其中的一员。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蜕变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也深深的感受其中。新城市的陌生感,对新文化的认同,对医院的归属感„„在刚来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在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路感激。

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我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旅程。挥汗如雨,那是盛夏劳动的果实;与老师们说说笑笑,我了解到另一种生命的体验,看到老师们一张张笑脸,终于明白原来劳动可以如此的自信与光荣。每个寂静的夜晚,躺在床上,工作中让我感动的一幕一幕像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我记忆中反复播映。工作中一张张纯朴的脸,那是天使的脸庞;他们用双手诉说一段段创业的故事;的确,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平时也许不善言辞,不说大话,从不认为自己能做出突出贡献,按时上下班,遵章守纪,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也非常的普通。但是就是在这些普通员工身上我感受到一种敬业奉献的执着追求。医院的稳定,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要靠这些人的,他们这些平凡人才是医院真正的中流砥柱。当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责任凝聚起来的时候,就汇集成了整个医院的责任,使医院的发展顺利,稳定。感动在金字塔的底层,感动在真实中,感动在劳动中。

所谓感激,我想首先感谢医院提供给我工作的机会,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的平台。使我能够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成长。初来鄂尔多斯市,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住宿问题,因医院扩建,无法提供住宿,我们只能自己找房。鄂尔多斯市的迅速发展使得租房价很高,这对初步社会的我们来说很困难,得知这些后,科主任首先给我们找了旅店,给我们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住宿,这段期间科里老师们也尽其所能帮我们找最适合我们的房子,我们最终也有了理想的住所。工作期间,各药房组长很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时不时叫我们出去吃饭玩耍,这使得我们闲暇之余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也开阔了身心,能更好的投入工作中。工作中很多的事情让人感激,其中一件让我印象最深刻。我们一起来的这批同学,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大学期间有很多同学都是靠贷款完成学业的,最后毕业学费有些补不上,导致毕业证在学校扣留,来到工作中,有些事情正好要用毕业证,回学校取学校又不给,了解到这些,科主任自己掏腰包,拿出一万元给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取回毕业证。现在我们转正了,工资也提高了,还有吃饭补贴,老师们说你们现在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要归功于医院的壮大啊,是啊,医院在快速的发展,这要归功于我院领导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啊!没有领导们正确的方针政策,医院就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广大员工也就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所以我们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服务患者,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感激在同事之间,感激在领导之间,感激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每个角落。

医院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尽管每个人的职位,岗位,工作各有不同,但我想只要不遗余力的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把自己工作干好的基础上,去尽量帮助别人,为医院尽到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最好的报答。

就我而言,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将这个大家庭当成了我生存的基础。大河里有水小渠才不会干涸;医院兴旺,员工才有可能受益。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持久良好的工作,为了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要努力奉献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医院为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土壤,我要用满腔的热情,百倍的精力,不断的探索实践,补充自己,完善自我。我要与医院一起成长,与医院一起走向辉煌!我坚信: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明天会更好!

我与优质护理共成长

发布日期:2012-01-05 来源: 作者: 点击:457--工作三年护士的年终感悟

我是来自急诊外科的程义飞,很荣幸能在下半年出院病人满意度评价中以88票的成绩被病人评为最满意的护士,这让我倍感欣慰又深受鼓舞。

2009年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护理系,进入省立医院工作,2010年定科于急诊外科,面对科室急、忙、危、重的病人,有时候我真的担心害怕得有点吃不消,但在科室团结协作,积极向上、认真严谨的气氛里,我勤奋好学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向科室优秀护士看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护理这个行业里体现自己价值,用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在优质护理开展之前,我的工作局限在打针、发药,大多数都是按医嘱执行,都是分工分活。但新的护理方式让我成熟了,我明白,我就是病人的责任护士,我要去全面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全面护理病人,我要有促进病人康复的能力,用我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提供安全专业的照顾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没有当责任护士前,病房里遇到造口或疑难病人,我都会依赖高年资护士,但现在我会主动学习尝试去解决问题,并能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与知识,在这半年中我已经护理了3例造口病人,为病人更换造口袋的技术能较熟练的掌握,并能给予病人有效的健康指导。我想这样持之不懈,再过2年我也会逐渐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了。

现在我会主动与床位医生进行沟通,主动读片,了解治疗方案,参与病人的诊治,让病人从内心里真正的佩服护士,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医生。我们也许不能把患者当亲人,但我们可以把他当熟人、当朋友,用最真诚的爱去关心他!

有一位出院患者家属在我们的出院满意度调查表上这样写到:我很满意护士的护理工作,他们都很辛苦,每天都在不停地穿梭在病房中,对待病人也是热情周到,但是,我有一方面很不满意:为什么护士要干护工的活?洗脸、刷牙、泡脚给家属做就好了!刚开始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把优质护理想象的和刚才的那位家属一样,简单的理解为为患者洗脸、泡脚、擦浴,认为这种护理是把我们大材小用了,内心也有不满与怨愤。上班时间的调整、工作程序的变动、基础护理的加强,也曾一度让我在适应期中迷茫。但是在护理部及护士长的带领下,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对文件精神的不断学习与理解,把文件变成实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从内心里真正认识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起初阶段的紧张情绪慢慢消退,失而复得的自信取而代之。一些最简单的基础护理可以拉近护患的距离,也可以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原来的心态改变了,工作起来就会更深入,我把优质护理作为护士的天职本分,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患者,付出我的爱,收获来自病房里的感动!

每天早上7:30,我都会面带微笑来到病房,为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带来最真挚的问候,整理床单元,有些病人私人物品很多,堆得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满满的,为此我一遍遍地帮助他们整理,保持病房整洁。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会评估病情,协助他们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并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病床前,我会亲切的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等让患者倍感亲切。病房里,或开心交谈、或作细心疾病指导、或给予体贴的梳头、修剪指甲、理须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样我和病人、家属之间就多了份亲切和理解。小夜班,我会根据级别护理要求,为卧床病人擦洗、洗头,主动的解决他们所需的护理。大夜班,我会根据病人的病情有计划地巡视病房,哪个病人需要时时去关心,哪个病人病情平稳不至于打扰其休息,我心里都一清二楚。虽然疲惫,但从未放松过。

急诊骨科卧床的患者经常会遇到便秘的难题,虽然我们平时给予健康指导,但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 题。有次我们了解到31床李大爷有习惯性便秘后,当即就指导患者做了按摩、饮水等护理工作,可一直三天没有效果,最后孙医生决定,使用开塞露纳肛,灌肠,尽管我按规程操作,但由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还是没能立竿见影解决通便问题。正在我正准备抠便时,家属一时间很不耐烦,马上翻脸说:“你们这些医生护士吃什么的?连大便都搞不好!”这时我并没有反驳,毫不犹豫的戴上手套,帮老人家摆好体位后,开始将大便一点一点的抠出体外。黑色大便伴着恶臭在高温里飘散开、加上家属的催促,不一会我已全身是汗!老大爷看着我面上落下的汗珠,眼睛湿润了,说:“姑娘难为你了!不好意思,太谢谢你了”!旁边的家属也许是因为内疚红着脸离开了病房。

在优质护理开展以来虽然基础护理量增加,但护士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分工更合理,护士能真正的回到患者身边,了解患者,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护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现在在病房里呼叫铃少了,安全隐患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护患沟通的话题多了,患者的康复训练更有效了!初步统计,今年通过鼓励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拔除导尿管、尽早发现肠造口并发症的事例比以往明显增加,并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主任说全年病人投诉比以往大幅度下降,不能不说是优质护理为病人筑起安全之墙、和谐之光!

其实我做的只是一个护士应尽的工作,但我会更加努力,用天使爱的翼去呵护每一位需要我们的人,并将爱化作力量,感染每一个人!我要脚踏实地,把优质护理落实到行动中,做扎实,适合病人所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病人、医生、社会最满意的护士!(文/程义飞)

我与医院发展同成长-------儿科 赵晓伟 日期:2011-3-30 点击率:324

我是一名普通的儿科护士,从事儿科护理岗位已经十多年了。我从初中毕业就想做一名白衣天使,多年来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培养,成长为一名儿科骨干护士。儿科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得到了很快、很高的提升,也得到了科室同事及患儿家长的高度赞扬。

孩子患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儿科护理专业俗称“哑科”患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痛处。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就需要护士细心观察患儿不舒适特征,需要输液技术更加精湛,无论穿刺难度多大的血管都能一针见血,不给患儿增加穿刺痛苦,这就需要我不断学习。平时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大专基础知识,琢磨头皮血管穿刺成功技巧,积累穿刺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科专业技术水平,用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我的最高追求。

参加工作至今,我收到了多封患儿家长送来的感谢信,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认可,荣誉是对我工作的促进与提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上连班,120送来了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接诊时发现患儿因腹泻严重脱水已处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双眼窝凹陷明显,双眼不能闭合,全身皮肤发花且弹性极差,病情十分危急。孩子只有一位已经哭得泣不成声的奶奶陪同,进入抢救室前,孩子奶奶就跪倒在地,哭喊着哀求道:“大夫,求求你们,快救救我的小孙女吧,他爸妈都不在家,这孩子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跟他父母交代呀„„”老奶奶反复重复着这几句话。我赶忙扶起老奶奶,并告诉她:“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救治孩子。”随后就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孩子的现场当中。患儿脱水时间长,危重,十几个小时没有尿,液体及时输入成了抢救患儿的关键。血管瘪,难找,血管穿刺成了最大的困难,稍不留神就会穿破血管。抢救时间急迫,我来不及多想,选择好一根头皮静脉小心进针,一针见血,穿刺成功,为抢救严重脱水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大夫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全力综合措施抢救,患儿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血压逐渐上升,尿量增多,脱离了生命危险。孩子奶奶找到护办室,说“小同志,谢谢你们,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孙女就没命了。”几天后患儿父母给科室送来了感谢信,说我们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我听到了这样的话很感欣慰,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护理人员该做的事,却得到患儿家长给我们如此高的评价,使我感受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精神”的神圣,正是这封感谢信一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从而练就了自我过硬的专业技术。

记得有一件事,有位住院患儿小,血管极度不好扎,换了三个护士都没能穿刺成功,家长也很急躁。电话打到门诊,让我上病房参与,到了病房,看到患儿那满是针眼的小手背,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定了定 神,系上止血带,认真反复摸了摸血管,凭着多年穿刺血管的感觉,小心的进针,一针成功!家长连连道谢,护士长也称赞我技术熟练。有一天我在家休息,科室打来电话,一个小胖子手背的血管很难扎,而且还发高烧。我二话没说,立刻赶往医院。又被叫到病房扎液,又是顺利的一针。同事们开玩笑说:“行呀,小伟,你都快成‘赵一针’了!”从此我就有了这个“赵一针”的绰号。

作为护士光有穿刺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视患儿如亲人的态度与爱心。

在儿科病房工作时大夜班上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夜里两点一位11个月的患儿高烧不退,持续在39.5以上,用了各种途径的退烧药效果都不明显,因为患儿本来就是高热惊厥入院,再次发烧家长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情绪也不稳定,孩子妈妈抱着孩子不知所措的哭得像个泪人。我一边安抚家长紧张的情绪,一边为家长讲解小儿高热的护理常识,并找来毛巾和热水,帮助家长给患儿擦全身血管丰富处进行物理降温,并耐心的示范动作、擦式方法,擦式力度不能过大教着家长,还不断的揉搓着患儿冰凉的手脚,增加血液循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小时降温,患儿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家长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我忙说:“不用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你们一定记住给孩子多喝白开水。行了,都忙了一夜了,现在孩子体温下来了,你们也该放心的歇会儿了。如果有事可以随时来找我,我一会儿再来看孩子。”谁知早上刚一上班家长就找到护士长向她说了夜里发生的事,还叮嘱她一定要好好表扬表扬我。护士长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每年秋冬季都是儿科最忙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每天输液的队伍都是从早上排到晚上,我们就得从早上扎液到晚上,最多时一天一个人要扎一百多个孩子的血管,因为长时间不停重复着扎液这个动作,一个班下来拿针的手指都会发麻,没有时间上厕所,更没有时间吃饭,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每天都拖着精疲力竭的身体回到家,连饭都不想吃。科室人员少,患儿多,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轮到休息时,我还是会主动到科里帮忙,有些人善意的说“你上班还嫌不累呀?就休息这么一天还来加班,你图什么呀?”我笑笑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就能让排队的家长少排一会儿队,让生病的孩子早点儿得到治疗?我们做护理工作不就是图个让患儿早日康复吗?”就这样,我的行动也带动了身边的同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主动加班的队伍中来。

上一篇:2016工程技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