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2024-05-05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共8篇)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篇1

现状与发展初探

史玉兰

[内容提要]:发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本文紧紧围绕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 教师队伍 建设 现状与发展

在全国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的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全教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的口号,会议一致认为,在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伟大实践,是集中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着眼于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创新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保持我国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教师的高素质,与我国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教师的素质,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教育系统,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如何真正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也是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农村教师队伍,又是我市农村教育立足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全面推进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力度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以免试直升为特征的中小学教育也成迅猛发展之势而为社会所关注。可是,我市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极不均衡、不和谐、不全面。这就使得免试直升引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积聚在了初、高中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造成了初中阶段教育的“青黄不接”现象。这种局面使得本身就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存在许多不适的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明显。

一、教师人员紧缺,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按照新编制标准核算,目前我市农村尚缺教师909名,各县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部分临时代课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每期开学只要能按学科凑足人数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教师素质的高低,比如我所在的西峰区温泉乡的巨家塬小学共设有六个年级,而教师只有7名,只能按学科分配人数了。近几年,由于高中急功近利的改招、扩招,对初中、甚至是小学教师的拔高使用过多,致使农村初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越来越少,2005年全市评选的15名教育名师中,初中教师仅有1名。我市农村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小学教师第一学历是普师的较少,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距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弊病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我市农村教师普遍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思想不新,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应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意识,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仍禁锢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连“讲明白,教正确”都很难全部达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照本宣科式”的课堂传授现象在我市农村中小学相当普遍。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不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我市的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是教小学不离村,教中学不离乡的“乡土教师”,由于地域条件的关系,大部分不是邻里,就是乡党,相互之间都较为熟悉。“白天教学生,晚上干家务”,长此以往,教师很难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像这样一心二用的工作态度的教师,他本身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很值得怀疑。责任心不强,敬业心不强的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毁人一生。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学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教师进城风愈刮愈烈,“跳槽”现象司空见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教师生活状况差,工资水平低,而现在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部分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已对我市农村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市农村教师每天早晨6:30就得准时到校,直到晚上10:30下晚自习,几乎是“全天制”的工作,从清晨到深夜,甚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农村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算一算,农村教师一天的净工作时间有14个小时之多,而城里有哪一个教师能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呢。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患病率却大大高于其他人群,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其中未到退休年龄即死亡者人数很多。而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换来的却是少得可怜的报酬。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现象已是见多不怪。不仅如此,就连教师的各项政策性增资、职称晋升等都很难及时兑现,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也很难实现,这又怎能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呢?

五、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代要求不符。我市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无所适从,在用足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部分教师由于学识水平的限制,难以弄懂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很难学会现代教育技术。所以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影响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部分教师很难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严重影响了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因此,我市农村的教育要发展,我市农村教育要满足广大农民子弟上学的愿望和要求,光靠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必须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农村教育结构合理、纪律严明、素质优良、和谐上进的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在政治思想上,应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进入新世纪,我市的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任务更加艰巨。要通过大规模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教育为公、教育为民。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不断地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战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使我市 广大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素质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学校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着眼点,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实干型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应常抓不懈、以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行业法律法规为学习重点,将政治学习制度化。坚持政治学习,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学校应将政治学习和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组织教师研讨。在工作中“比品德、讲奉献,比能力、讲成绩”,在职业道德方面,开展“铸师魂、修师德、塑师表、练师能”教育活动,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同时,把学习榜样作为对教师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大力宣传身边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教坛保尔”张学成的感人事迹,在教师中树立榜样作用。

二、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组织管理上,应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

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村教师培养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师生公认、坚持用人唯才、无私正派、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把那些政治思想上靠得住,教学工作上有本事,生活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能够充分施展自已才华的教学工作岗位。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教师、培养教师,保证对广大农村教师的有效管理和监督。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基本方针,德才兼备、注重实效、师生公认和用人唯才、无私正派是基本原则,而“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四化”方针和德才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素质教师标准的新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一是校长应公推公选,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测评、实绩考核、审查任命等程序产生校长,然后由校长提名班子成员,使一批懂教学,会管理的业务骨干参与教学管理,领导班子得到优化,管理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应细化教师聘任、管理、考核、培养、解聘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三是实行岗位责任制,按需设岗,一人一岗,一岗多职,上至校长,下至教师,人人分工明确,个个责权清晰,既发挥了目标管理效能,又达到了自我约束的目的。四是结构工资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工作量,工作过程、工作效益、并参考教师工作岗位职责的覆行情况,统筹定等发放,适度拉开了教师收入档次,从根本上扭转“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真正实现“能者上,闭者让,庸者退”的竞争机制。

三、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工作作风上,应是求真务实,爱岗敬业。

必须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部分有一定教学成绩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农村教育搞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是一个大熔炉,实践是一所大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安排部分年轻教师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支教,到人民和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长与群众间的感情,只有这样,我市农村的教师队伍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我市要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既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又要加强老年教师的观念转变;既要重视专业教师的跟踪培训,又要提前开展非专业教师的理念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工作,要采取座谈讨论、专题演讲、书面测试等形式检查教师培训的效果,并记入业务档案,要建立教师教育培训培养和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教研部门要多组织农村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比赛,给农村教师多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农村教师多构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要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观念转变作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长抓不懈、创新学习方式。

农村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全战场也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村教育办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大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出口,学生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家乡的小康建设大计。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增强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为加快全市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更大贡献。由于诸多因素,比起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脚步是落后了,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性,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认识到并开始关注这些问题,2005年10月由市教育局牵头在华池召开了专门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卢化栋局长谈的最多的就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改变我市农村部分边远山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由市教育局牵头,先后两次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择优录用了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基本清退了临时代课教师,这极大地优化了我市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其实,在老百姓的眼中,素质教育搞得怎么样,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们能否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教师队伍,让庆阳市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高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更好一些,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快一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不是模糊的、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国家针对于农村而实行的“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可以说是给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送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教师队伍建设要保持高素质,就是广大农村教师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在政治思想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组织管理上,团结协作,纪律严明;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尤其是要突出三种教育发展观,即“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使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均衡、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立足于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抓业务,出成绩。广大教师要勤奋工作,在工作中保持高素质;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构建高素质;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开创高素质。争当觉悟高、作风硬、素质强的教学第一线精兵强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教育服务,尽心尽力为教学服务。工作岗位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高下之别,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教师要借助这一载体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和人民所赋予自己的神圣的职责,广大农村教师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履行好岗位职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实干中使自己的业务本领和成绩贡献为社会所认可,被社会所接受,才能体现出自身的高素质。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学生第一位,其实应该是教师第一位,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从前提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国大力开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之下,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从打造美好庆阳的全局出发,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方针出发,从“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出发,全力围绕“教育好教师,管理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发展好教师”这一教育目标做工作,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庆阳教育美好的明天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一、《 求实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二、《人民教育》.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三、《甘肃教育》. 2006年第8.10.12期;2007年第2.3.4.5.6期

四、《庆阳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

五、《西峰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六、《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科学技术概论》. 胡显章 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走进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九、《解读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篇2

正在大力开展的以学习和践行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全市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是庆阳市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伟大实践,是集中解决我市教育系统,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着眼于保持教师队伍的创新性、纯洁性,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保持教师队伍的创新性与基层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教师队伍的创新性,就应该明确提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创新性。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村教育教学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笔者认为,庆阳市的教育系统,亟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真正成为贯彻全市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和践行者,是农村基层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也是农村基层教育者的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农村教师队伍,又是我市农村教育立足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全面推进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二、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以免考试直升为特征的中小学教育也呈迅猛发展之势,为社会所关注。可是,我市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发展极不均衡、不和谐、不全面。这就使得免试直升引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积聚在了初中、高中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造成了初中阶段的教育青黄不接的现象。这种局面使得本身就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明显。

(一) 教师人员紧缺,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按照新编制标准核算,目前我市农村尚缺教师近1000多名,各个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历不达标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每学期开学只要能按照学科凑足教师人数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教师素质的高低,比如我所在的西峰区温泉乡的巨家塬小学共设有六个年级,而教师只有7名,只能按照年级分配人数了。近几年,由于高中急功近利的改招、扩招,对初中,甚至是小学教师的拔高使用过度,致使部分农村初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越来越少,2010年全市评选的15名教育名师中,农村教师只有1名。

我市农村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小学教师第一学历是普师的较少,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够合理,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距离新课程的要求甚远。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开展推进,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弊病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缺乏紧迫感和创新精神

我市农村教师普遍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思想不新,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缺乏应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仍禁锢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连最基本的讲明白、教正确都很难全部达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照本宣科式的课堂传授现象在我市的农村中小学相当普遍。

(三) 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不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我市的农村教师,大部分是教小学不离村,教中学不离乡的“乡土教师”,由于地域条件的关系,大部分不是邻里,就是乡党,相互之间都较为熟悉。上学进学堂,放学进农场,白天教学生,晚上干家务,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很难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是这样一心二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那么他本身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很值得怀疑。责任心不强,敬业心不强的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毁人一生。

(四) 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学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教师进城风愈刮愈烈,跳槽现象司空见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教师生活环境差,工资水平低,而现在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这导致部分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已对我市农村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市农村教师每天早晨六点就得准时到校,直到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几乎是全天制的工作,从清晨到深夜,甚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农村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算一算,农村教师一天的净工作时间有14个小时之多,而城里有哪一个教师能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呢。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患病的几率却大大高于其他人群,平均寿命只有70岁左右,其中未到退休年龄即亡故者很多。而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换来的却是少得可怜的报酬。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现象已是见多不怪。不仅如此,就是教师的各项政策性增资、职称晋升等都很难及时兑现,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也很难实现,这又怎能调动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呢?

(五)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代要求不符

我市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所适从,在用足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部分教师由于学识水平的限制,难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所以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影响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部分教师很难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严重影响了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三、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市的教育要发展,我市农村教育要满足广大农民子女上学的愿望和要求,光靠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农村教育的结构合理、纪律严明、素质优良、和谐上进的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 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组织管理上,应该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

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全面贯彻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农村教师培养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师生公认,坚持用人唯才,无私正派,把那些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在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教学工作岗位。

在学校管理中,推进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重要内容的四制改革。一是校长应公推公选,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测评、实绩考核、审定任命等程序产生校长,然后由校长提名班子成员,让一批懂教学、会管理的业务骨干参与教学管理,领导班子得到优化,管理效益则会明显提高。二是结合学校实际,细化教师聘任管理考核培养解聘、细则的具体办法,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三是实行岗位责任制,按需设岗,一人一岗,一岗多职,上到校长,下到教师,人人分工明确,个个责权清晰,既发挥了目标管理效能,又达到了自我约束的目的。四是结构工资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工作量、工作过程、工作效益,并参考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统筹定等发放,适度拉开教师的收入档次,从根本上扭转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

(二) 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思想理念上,应该是积极进取,求实创新

进入新世纪,我市农村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任务更加艰巨。要通过大规模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真正树立“教育为公,教育为民”的思想,使我市的广大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教育素质始终紧跟。

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学校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着眼点,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的业务学习应常抓不懈。学校应将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组织教师研讨。在工作中比品德、讲奉献、比能力、讲成绩,在职业道德方面,开展铸师魂、修师德、塑师表、练师能的教育活动,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同时,把学习榜样作为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应该大力宣传身边的典型优秀教师“教坛保尔”张学成的感人事迹,在教师中树立榜样作用。

(三) 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职业道德上应该是尽职尽责,爱岗敬业

必须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部分有一定教学业绩的教师到农村教育搞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是一个大熔炉,实践是一所大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安排部分教师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去支教,让教师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只有这样,我市的教师队伍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我市要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既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又要加强老年教师的观念转变;既要重视专业教师的跟踪培训,又要提前开展非专业教师的理念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用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开展工作,要采取座谈讨论,专题演讲、书面测试的形式检查教师培训的结果,并记入业务档案。要建立教师教育培训培养和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教研部门要多组织农村教师各个学科的教学比赛,给农村教师多多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要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观念转变作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创新学习方式。

近年来,党中央针对农村而实行的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可以说是给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送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三种教育发展观,即均衡发展观、和谐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的教育观,教师要立足于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抓业务,出成绩。广大农村教师要勤奋工作,在工作中进步,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进步。争当觉悟高,功底硬,技能精的教学第一线的精兵强将,要诚心诚意地为教育服务,尽心尽力地为教学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农村服务。工作岗位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没有高下之别,优劣之分,重要的是广大农村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好,维护好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广大农村教师只有立足于自身实际,履行好岗位职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实干中使自己的业务本领和教学成绩为社会所认可,被社会所接受,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农村教育是义务主战场和最前沿,也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村教育办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诸多因素,比起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脚步是落后了,而这种滞后性,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到并且开始关注这些问题,比如说,市委市政府每年有计划,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考一部分教师,其中绝大多数都充实到了农村教育第一线,这很好地解决了我市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在每一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领导和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农村教育问题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农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出口,学生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家乡的小康建设大计。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增强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为加快全市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学生是第一位的,其实,应该是教师第一位,只有把教师放在了第一位,从前提倡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市重视农村教育的大好形势之下,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从构建和谐庆阳的大局出发,从打造魅力庆阳的全局出发,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大计出发,全力围绕教育好教师,管理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发展好教师这一教育目标做工作,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教师育人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庆阳教育美好的明天书写辉煌的篇章。

摘要:从甘肃省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入手, 深入探讨庆阳市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即:教师人员紧缺, 整体素质不高, 结构不合理;教育教学观念滞后, 缺乏紧迫感和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意识不高,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工资待遇低, 教学条件差, 工作强度大, 生活状况差, 心理压力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代要求不符。在此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期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使农民病有所医,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 户籍在本市的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

第四条 新农合基金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筹集、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 市卫生计生委员会负责全市新农合工作,各县区卫生计生局负责本县区新农合工作。

市、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负责办理具体业务。

市、县(区)财政、民政、审计、发改、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新农合相关工作。

第二章 基金统筹

第六条 新农合基金收入包括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七条 新农合基金筹集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根据政府财力状况相应调整。

第八条 农民申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凭户口簿向所在乡镇政府登记缴费,乡镇政府向参合农民出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专用凭证。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由各乡镇按周汇总上解到县区新农合基金专户。

第九条 农民参合资金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缴纳完毕,次年享受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

第十条 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中其他类别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资助参合费用由县区民政部门代缴;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参合费,由县区卫生计生部门从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中全额代缴。

第十一条 鼓励家庭对即将出生的胎儿提前缴纳参合费用。

当年出生的新生儿未缴纳个人参合费用的,可以享受参合母亲同等新农合补偿政策,与母亲合并计算一个封顶线。

第十二条 政府财政补助资金应当在每年12月底前拨付到各县(区)新农合基金专户,按照实际参合人数决算。

第三章 基金使用范围

第十三条 新农合基金分为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大病保险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

(一)住院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普通住院、单病种付费、重大疾病等补偿;

(二)门诊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门诊特殊病以及普通门诊费用补偿;

(三)大病保险统筹基金用于为参合农民缴纳大病保险保费;

(四)风险基金用于防范新农合运行中基金支出风险,从筹集基金中提取,由市财政新农合专户集中管理,风险基金规模应当保持在各县区年度基金总额的10%。

各县区可以申请使用风险基金,使用后应在次年补齐。

第十四条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慢性病防治、新生儿26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等公共卫生项目,应当先执行专项补偿,剩余部分的医疗费用再按照新农合规定给予补偿,合计补偿金额不得超过住院封顶线和患者实际医疗总费用。

免费治疗项目,不得纳入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

第十五条 新农合基金补偿项目包括治疗费、化验费、影像诊断费、治疗必需的药品费、手术费等,不得用于自购药品费、伙食费、取暖费以及其他与治疗无关的费用。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新农合基金不予补偿:

(一)自杀、自残的(精神病除外);

(二)斗殴、酗酒、吸毒等违法行为所致伤病的;

(三)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医疗事故等明确由他方负责的;

(四)工伤明确由他方负责的;

(五)有关规定不予补偿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补偿标准和模式

第十七条 新农合补偿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大病保险的补偿模式。

第十八条 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按照下列标准补偿:

(一)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150元,封顶线为15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85%予以补偿;

(二)在县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400元,封顶线为3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80%予以补偿;

(三)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1000元,封顶线为5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70%予以补偿;

(四)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3000元,封顶线为6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55%予以补偿。

参合农民年度累计补偿金额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九条 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一类、二类保障对象,持有一级、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在乡享受抚恤定补的各类优抚对象(1-6级残疾军人除外),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等六类人员,住院补偿实行零起付线,补偿比例在统一补偿标准基础上提高10%。

贫困人口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者的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

第二十条 《甘肃省农村重大疾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的50种重大疾病,实行单病种限额费用管理,按医疗费用的70%补偿,不计入参合患者当年新农合住院封顶线。

克山病按照前款标准进行补偿。

第二十一条 普通门诊应当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就诊,参合农民每年度普通门诊人均补偿额为100元,补偿额度以户封顶,年度不结转。

普通门诊费用补偿实行零起付线,补偿比例在县、乡(社区)、村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60%、70%、70%,当日门诊补偿封顶额分别为50元、40元、30元,实行现场补偿。

第二十二条 参合农民特殊病的大额门诊费用按照下列标准补偿:

(一)尿毒症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60000元;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恶性肿瘤放化疗、精神分裂症、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20000元;

(三)18周岁及以下儿童苯丙酮尿症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14000元;

(四)高血压(Ⅱ级及以上)、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慢性肾炎、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重症肌无力、耐药性结核病、强制性脊柱炎、脑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帕金森氏症、银屑病等慢性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3000元;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篇4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和《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管理办法》,这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提出的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启动。

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对象为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园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经营管理等行业工作,在区域或行业内有一技之长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身份为农民的人员。主要包括生产能手、农村经营能人和农村科技人员等农村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每三年认定一次,坚持公开、平等、择优及德绩并重的原则,按照公布条件、逐级推荐、资格审查、领导小组认定、公示审批、备案登记等程序,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方法进行认定。

农村实用人才职称是表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的称号。指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园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经营管理等行业工作,身份为农民并已被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分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四个等级。其中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为初级职称,农民技师为中级职称,农民高级技师为高级职称。

已被认定为农村实用人才者可申请评定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按照个人申请、组织推荐、条件审查、资格评审、通知资格等程序和分层管理的原则进行。职称评审材料自村委会、乡镇、县(区)人社、农牧部门依次进行审查。资格评审由市、县(区)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申报等级分级评审。评审结果由省人社厅、省农牧厅,市人社局,农牧局、县(区)人社局、农牧局分等级发文通知。获得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者由市、县分级建立专业技术档案,并列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进行管理。

获得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享受9项优惠政策:

1、各县(区)财政按初、中、高级每年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确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优秀人才可纳入市、县(区)评选表彰范围,适时择优予以表彰奖励。

2、村、组干部和乡镇企业的主要技术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由具有农村实用人才职称人员担任。

3、农业服务体系招聘农业技术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从有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中择优推选。

4、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享受技术津贴和有关待遇。

5、优先与生产单位或农户签发有偿的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合同。

6、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7、可优先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8、优先获得有关部门的学术、技术资料和提供的良种、农机具设备、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xx市建设新农村经验探讨 篇5

半月谈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您如何看待中国农村正在进行的这一轮变革?潘

逸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我们先后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农村税费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感受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标志着“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们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能力。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迎来了改善基层干群关系的一个“黄金时期”。以前,农村基层干部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催粮要款,部分干群之间存在对立,有的地方“针尖对麦芒”。农业税取消之后,导致干群矛盾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得以解除,这给基层调整干群关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今年上半年,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组织万名机关干部下到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有效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半月谈记者:赣州市从去年开始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有的实践体现了怎样的工作思路?

潘逸阳: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科学切入。赣州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将“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现在,赣州许多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乱搭乱建的房子和土厕所消失了;牛栏、猪栏被统一易地重建,人畜不再混居;新修了环村水泥路、排水沟,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有的村庄配备了农民健身器材,有的则修建了农民休闲绿地。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初步得到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努力。“三清三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我们适时把重心转移到整体推进“五新一好”的建设上来:

──建设新村镇,由政府投入资金,逐步对所有乡镇、村庄进行规划编制和农户住宅房型设计,实施村庄建设和改造;

──发展新产业,制定农业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扶持新经济组织,重点解决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组建、轻运行,重形式、轻效果,重生产、轻流通”、对农民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培育新农民,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塑造农村新风貌,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建乡(镇)村好班子,引导乡(镇)村干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抓服务、促发展上来。

半月谈记者:为了将这一新农村建设思路落到实处,你们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潘逸阳: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事由谁来干,二是钱从哪里出。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政府主导。一方面是大力宣传发动,另一方面是集中财力物力支持。市、县两级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财政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投入机制。改变过去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涉农资金实行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把政府资金与农户的积极性挂钩。这些措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民间资金一下就被撬动了。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5亿元,其中农户自有资金占绝大部分。

二是农民参与。吸收村民代表参与村镇规划,鼓励农户自主申报改造项目,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三是理事会运作。过去农村干群之间没有缓冲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赣州的创新之处是,引导村民选举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里有威望的老者担任理事会成员,由理事会来主持新农村建设和调解农民之间的纠纷。

四是全社会支持。比如,要求城镇教师和医生轮流到农村支教支医,邀请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帮助编制村镇规划,等等。

半月谈记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您认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潘逸阳:我认为要防止“三种倾向”:一要防止以村镇建设代替整体建设的倾向。中央的要求涵盖了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整体推进。

二要防止政府包办的倾向。应该切实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

众,让广大农民成为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三要防止急躁冒进的倾向。农村的落后面貌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彻底改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指导思想。同时要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篇6

1 庆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 截止2009年9月, 庆阳市耕地流转总面积为16127.87hm2, 其中集体耕地流转面积3868hm2, 占流转面积的23.9833 %, 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12259.87 hm2, 占流转面积的76.0167%。具体的流转面积和比例及带动农户数见表1。

2 庆阳市土地流转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取

土地流转涉及内容较多, 本文主要从流转方式、流转规模、流转方向、流转模式等方面的选取相应的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见表2, 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庆阳市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2.2 分析方法与原理

2.2.1 原始数据的规格化

P=X/T= (pij) , 即pij=xij/T

式中:T为n×p个数据xij的总和 (i=1, 2, …n;j=1, 2, …p)

2.2.2 计算协方差矩阵Z

undefined

2.2.3 因子分析

1) R型因子分析

计算矩阵Z′Z 的特征值λ1≥λ2≥…≥λ3, 并求相应的特征值u1, u2, …, ur, 并使之单位化。按其累积贡献率的大小, 确定因子个数k, 从而得到因子载荷矩阵

undefined

在因子轴F1与F2构成的平面上做变量点图。

2) Q型因子分析

对R型因子分析中所得r个特征值, 计算对应矩阵Z Z'的特征向量

V1=Zu1, V2=Zu2, …, Vr=Zur 将特征向量单位化, 得Q型因子载荷矩阵

undefined

在与R型因子分析相应的因子的因子平面上作样品点图。因子轴记为G1和G2。

2.3 实证分析

为了更加切合实际, 用土地流转面积的原始数据除以本地区现有耕地面积所得比例 (见表1) , 在excel中进行有关计算, 再利用spss软件得样品和变量的因子载荷矩阵, 因子的特征值及贡献率, 表3、4所示。

由于前两个特征根的累积贡献率的百分比分别已达74.226%和81.218%, 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已能代表了变量与样品中的主要信息, 表3反映的是各变量和样品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 利用载荷矩阵作相应的散点图, 得到图1。根据这个图我们将样品点和变量点分为三类:

Ⅰ类:变量点为:x3、x4、x5、x8、x9、x10、x13、x14。

样品点为:1、3。

Ⅱ类:变量点为:x1、x7、x16.

样品点为:6

Ⅲ类:变量点为:x2、x6、x11、x12、x15、x17。

样品点为:2、4、5、7、8。

3 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1) 在Ⅰ类中, 变量为流转方式中的互换x3、出租x4、入股x5, 流转规模中的1.33~3.33hm2以上x8、3.33~6.67hm2以上x9, 流转方向中的农业x10, 流转模式中的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x13、各类农业合作社x14;县区有宁县和西峰, 宁县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丰富, 流转规模相对较大, 逐步向集约型的流转方向发展, 西峰的土地流转以出租为主;宁县和西峰的土地流转规模较大, 按照流转面积从小到大呈递增趋势, 在3.33~6.67hm2以上所占比例最高;土地流转方向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 种植玉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土地流转模式以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各类农业合作社为主, 宁县的农业合作社有12个, 其土地来源比较广泛, 主要有转包、入股, 经营面积达2232hm2, 涉及农户14717户, 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果业的生产, 西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8个, 以出租1133.33hm2的土地经营面积, 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 涉及农户5667户, 农业合作社有52个, 出租886.67hm2的土地, 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 涉及农户4433户。

2) 在Ⅱ类中, 变量有流转方式中转包x1、流转规模中的1.33hm2以下x7、流转模式中的农业种植大户x16, 县区是合水, 合水是个小县, 其耕地面积相对最少, 只有23526.68hm2, 但土地流转率相对较好, 在流转方式中转包所占比例较大;流转规模以家庭承包经营耕地为主, 1.33hm2以下所占比例最大, 涉及经营单位或个人数目4490个;流转模式中农业种植业大户所占比例较高, 排列于全市的第二位, 以10亩以下种植大户为主, 有4530户, 转包813.33hm2, 经营方向是种植粮食、瓜菜等经济作物。

3) 在Ⅲ类中, 变量有流转方式中转让x2、其它x6, 流转于工业x11、第三产业x12, 流转模式中的农业龙头企业x15、农业养殖大户x17, 县区是庆城、镇远、正宁、花池和环县, 这几个县的土地流转比例相对较低, 不过庆城和环县的流转方式比较丰富, 镇远和花池的流转模式比较全面。

3.2 建议

3.2.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基层干部与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

要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 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 土地不仅仅是就业和生存的手段, 更是一笔有投资价值的资产, 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2 构建以中介组织为核心, 农村基层组织为补充的农地流转服务体系

大力支持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或创办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以便更好地为日益规模化、区域化的农地流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鼓励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到农地流转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导向作用。

3.2.3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拓宽就业途径

动员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术培训;大力改善就业环境, 逐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设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 强化信息发布、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务推介、就业咨询和维权保障等服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3.2.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在充分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多渠道兴办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农村社会救济及优抚安置、农村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在内的形式多样、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为农民解除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鲜开林.大连市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2) :76-80.

[2]刘成玉, 杨琦.对农村土地流转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10) :48-52.

[3]葛丽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7) :25-27.

关于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7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市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及成效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科学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支农惠农政策有了充分了解,农民对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格外高涨。目前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健康有序、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和运行着。

二是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坚持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去年全市粮食总产102.12万吨、油料总产15.13万吨,生猪饲养量达到604万头,茶叶产量10280吨,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万亩,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文秘杂烩网80多家。全市农业总产值150.49亿元,其中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5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元,同比增长22 %。

三是农村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编制完成了市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91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5.59万口、人饮工程865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www.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逐步建立,一些长期影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实现我市率先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以培育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和科普“双百”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 “文明新村”、“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系列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场所635个,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尽管三年多来,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底子薄,增收后劲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二是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规划建设滞后,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四是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市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实践论证,制定了××××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17个专题规划,确定了××××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全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重点镇、村实现新农村阶段性建设目标,建设新农村示范户1.5万户。到2020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积极实施四大战略:

(一)科学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目标定位上,一定要从市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在规划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在建设速度上,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积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和谐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既要加强农村基

三是农村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编制完成了市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91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5.59万口、人饮工程865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逐步建立,一些长期影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实现我市率先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以培育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和科普“双百”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 “文明新村”、“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系列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场所635个,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尽管三年多来,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底子薄,增收后劲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二是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规划建设滞后,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四是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市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全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重点镇、村实现新农村阶段性建设目标,建设新农村示范户1.5万户。到2020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积极实施四大战略:

(一)科学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目标定位上,一定要从市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在规划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在建设速度上,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积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和谐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既要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条件的改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走上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融合,积极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分批实施、梯次推进战略。××××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基础设施较差,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遍地开花,要采取抓点示范、分批实施、梯次推进的办法,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要选择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建设效果较易显现的村,集中人力、物力、才力,用上3到5年时间进行重点建设,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达到阶段性标准后,经过验收,再实施下一批试点村镇建设。通过分批实施、梯次推进战略,辐射带动全市整个农村,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力争在30—50年内,使××××的2400多个行政村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在实施四大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的关系,从长远着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同时要围绕改善民生,解决好农民最急、最盼的问题,使长远发展和当前工作统筹兼顾。二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真正使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处理好坚持标准与突出特色的关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城郊型、产业带动型、旅游景区型、文化生态型等各具特色,各种类型的新农村。四是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也要抓好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建设,更要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让他们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五是按政策办事与创新工作机制的关系,在认真落实中省政策的同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三、××××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素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各级干部和农民的培训,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正确处理好发展、建设与群众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建设和受益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群众支农惠农政策、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宣传和培训,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抓好规划编制,推进以60万亩茶叶、60万亩柑橘、600万头生猪为重点的“三个六”、“四个优”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切实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为重点,继续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实施绿色“汉”字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品牌重组和整合,打响大品牌,开辟大市场。抓住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和十(十堰)——天(天水)高速公路、城(成都)——西(西安)高速铁路近年将开通机遇,大力发展山水休闲、田园休闲、古镇休闲、文化休闲等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善和发展农村民生。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抓住八大民生工程、“十大工程”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旅游活市”。战略的实施,抓好高速公路及境内交通干道沿线、景区周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通讯等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实施“绿色家园”和农民安居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年”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针对我市农村基础薄弱、投入需求量大而资金来源狭窄的实际,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以“五个三”为主要内容的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确保宽覆盖、多投资、快建设。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市县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生猪、茶叶、柑橘产业发展资金各 500万元,西乡、宁强、南郑、城固等县区每年分别配套不少于200万元,镇巴县不少于100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三农”的资金要达到103亿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农村资源、筹措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制定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资源项目整合。以县为主,以项目为平台,尽可能地归并整合资源项目,统筹安排,重点投入,发挥资源资金聚合效应,推动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试点,引导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做好乡村债务化解工作。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行“双议”(“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形式的议事形式,探索兴办公益事业项目申报制和农村劳力外出信函议事。积极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群众组织化程度。切实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农民以林权、农机具、主导产业和《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证书》进行抵押的有效方式,推行贷款“一证通”,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

(五)坚持抓点示范,进一步加大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力度。抓住新启动新农村重点示范村镇建设被省、市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机遇,按照“试点先行、基础突破”的思路,继续抓好示范村镇建设,每年新启动示范村85个。一是继续抓好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二是抓好项目建设。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整合资源、项目,集中支持示范村建设,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力争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成效凸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民生建设不断强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四是在抓好当年示范村启动建设的同时,编制新启动示范村建设规划,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协调衔接、有序推进。

吕梁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从吕梁实际出发,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十村示范、百村试点、双百推进、千村治理”工程,完成400个新农村的建设任务。一年多来,吕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一、吕梁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就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去年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搞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狠抓组织领导,强化各项措施,着重从组织保障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产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使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市、县两级都及时成立了由党委“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切实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十条》、《全市新农村建设意见》、《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各成员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细化量化。市委书记聂春玉、市长动洪运、副书记张九萍、常务副市长丁雪峰、副市长王盛章等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坚持政府主导,搞好科学规划。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吕梁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确定新农村发展思路,认真组织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吕梁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农村建设 “百村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百村行动计划”将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产业发展为支撑、完善功能为重点,整合社会资源,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打造500个高标准新农村,使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村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成为领跑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截至目前,全市新农村总数发展到1023个,其中试点村117个、重点推进村906个;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1885个,农民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29.1平方米,累计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975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293元增加到2009年的3426元,年均增长16.5%。

3、强化政策措施,形成良好氛围。吕梁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财扶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不断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吕梁实际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项目推进建设新农的良好氛围。

为了正确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市、县分别出台了《资源型企业帮扶建设新农村的决定》、《捆绑涉农项目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和《整合支农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目前,以煤焦、钢铁等为主的资源型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势头,成为吕梁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中阳钢厂近两年直接投资上亿元扶持3个农村建设,董事长袁玉珠被当地群众称作“帮扶领袖”。据统计,全市共有11个县市的288户规模以上企业于247个村结对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试点村62个,重点推进村94个,其他村91个,共投资7.88亿元。

4、突出重点,示范带动。

根据农村自然条件、发展状况都不尽相同的现实,吕梁市从实际出发,对经济基础较好的工矿型、城郊型村,采用资源型企业帮扶、加速城镇化建设等做法,加快其高标准、率先发展的步伐;对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型、农业型、移民搬迁型村,坚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以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重点整治村容村貌。通过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实践,全市形成了汾阳贾家庄、离石区严村、临县林家坪、孝以西王屯、中阳枝柯、方山马坊新村、石楼罗村等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县县有示范、乡乡有典型、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势态。

二、吕梁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

1、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深,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是一个有机阿衡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生产发展”是手段、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是目的。现阶段吕梁市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应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在有的县市、有的部门,尤其是一些村级两位干部对此理解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是一次运动,当作指标任务来完成,只重视“盖新房”、“刷白墙”这些形象工程和表面工作,没有把工作放在发展生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这个重点上来。

2、规划缺乏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只重村庄建设而忽视产业发展。

制定科学规划,对搞好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产业特征各不相同,制定规划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有特色。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村的规划文本模式如出一辙,内容也大同小异,与农村实际情况极不相符,没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拿着规划无法下手。还有各家只注重村庄建设,而忽视产业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这一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及早纠正。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小资本、小流通不仅难面对千遍万户的大市场,更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村级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接的组织者,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目前,“空壳村”面临基层组织运转难、社会保障兑现难、村级债务华解难、公益事业建设难、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难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正在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4、新农村建设发展极不平衡。

不同区域类型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平川地区比山区农村起步早发展快;不同经济类型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工矿型好于城郊型,城郊型好于集镇型,集镇型又好于农区型和移民搬迁型。发展快的在盖新房,发展慢的在“刷白墙”。

5、只重视建新村,忽视旧村改造,引发建新房与节约保护耕地的矛盾。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试点村都建起了新房,有的甚至是搞开发新区,占用了很多土地(大多是耕地或是基本农田)。为了节约和保护耕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倡以改造旧村为主,慎重对待建新村,建新房也要量力而行。

6、新农村建设存在资金短缺困难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需求大量建设资金,就吕梁情况看,两级财政拿不出太多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农村建设资金,很难避免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而且不同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集中投入,发挥应有的投资效益。

上一篇:维修改造竣工验收报告下一篇:生命的长度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