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私立大学

2024-05-30

十大私立大学(共7篇)

十大私立大学 篇1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浙江大学: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

上海交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大1958年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该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曾称赞其为“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前身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溯源于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初衷为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

十大私立大学 篇2

但与此同时, 他们还欠缺“育人”方面的能力训练与培养。因为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 各方面相对比较顺利, 多数没有物质生活的极度困扰, 和平环境和竞争压力并存导致他们的一些明显缺陷:精神追求被一次次考试的短期目标和考大学的唯一长远目标所取代, 精神生活应有的丰富性没能得到应有的张扬, 因而精神生活贫乏;经历比较简单, 缺少机会接受人生的锤炼, 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存在断层, 因而只能从书本上而不能从社会生活中得到应有的精神启迪;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和求利原则影响了这一代人, 使他们可能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 因而产生的精神压力极大, 信仰容易残缺、心理上容易变形、思想上容易极端、行为上容易偏激, 社会责任感降低, 这是因为父辈的奋斗为他们创造着尽可能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导致他们较少考虑社会责任;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开放型社会环境的复杂化, 各种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误导了他们, 使他们产生消极心理和精神迷惘;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 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校教给他们的许多东西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的反差, 心理落差导致信念缺失。

为了使我国当代大学生未来能过上自己丰富、精彩、幸福的生活, 赢得自身的人生辉煌;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我们应继续加强当代大学生自治、自学等十大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自治与自学是首洗礼

当代中国大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 就要接受自治与自学的洗礼。因为当代大学生中的大多数有的是农村留守儿童, 有的是两大家族中的独生子女, 有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 致使自己的孩子缺乏父母应有的基本的关爱, 缺乏家庭认真严格的德行教养, 从而缺乏仁爱、同情、敬畏之心, 显得有些偏执、自私、霸道、逆反。而广大独生子女由于受到较多的溺爱、宠爱, 显得比较娇惯、骄纵,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而缺乏顾及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情怀。一句话, 缺失利他主义、博爱情感培养, 更需要民主思维营养。

尤其是其大多数有养而缺乏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从他们出生到进大学之前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都严重存在违反人的全面健康充分发展的育人成才规律的现象, 特别是存在严重违反教育规律而被动接受教育的现象。在最开始的家庭教育中, 我国有太多家庭教育采取的是独裁式培养, 最后造就的却是一批又一批叛逆者。我们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 这不是指彻底放肆, 而是在家长把握大原则的同时, 尊重孩子独立的个人兴趣与利益。而独裁教育的根本缺陷是把小孩当工具。有不少家长总是对孩子说, “你要好好读书, 将来光宗耀祖”, 这只是把孩子当“光耀门楣”和满足自我虚荣的工具。而很少有家长对孩子这样说, “你要好好读书, 有了知识和能力之后, 你的生活会更快乐、更幸福, 能欣赏以前不能欣赏的东西?”把孩子当工具的后果, 就是孩子容易逆反, 不注意道德。民族的素质取决于孩子, 孩子的素质取决于家长。现在很多家长, 自己远没有达到完美, 却苛刻地要求自己的小孩完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结果就是扼杀孩子。

因此,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首要任务去除现存的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加快学校自治、教授自治、学生自治步伐, 把学校改造成一个师生自治、民主管理的学术研究基地与育人成才的教育教学场所, 以便对大学生进行自治教育, 进行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 进行真正独立自主的民主思想启蒙。

在学习上, 要对大学生进行自学精神、自学意识的培育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要增强大学生自觉自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尤其应当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 大学生自身首先要真正变“老师、家长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我想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什么内容?对于这些问题, 必须要首先弄明白, 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学生要真正明白:读书学习的宗旨和意义绝不是为了“千钟粟”, 为了“黄金屋”, 为了“颜如玉”;绝不是盲从世俗的庸流谋稻梁、计官职、攫财色;更不应当屈于权势压力而随时畸变美好的初衷和善良的愿望;而是要启蒙开智, 要养德明道, 要追求真理, 要改造社会、创福人民, 要为国家献良策、尽大忠。

(一) 增强自治能力, 筑就法德根基

自治是做有德与守法社会公民的基本内涵。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大学生培养自治能力尤为必要和迫切。自治能力就是大学生管理自身生活事务的能力。自治能力主要是在大学生自治活动中得到培养与进一步锻炼的。大学生自治则是指在课堂外应给予学生大量的自治时间, 通过学生社团、学生组织来管理学生自己的事务。

学生自治可以通过民主实践和法制实践等途径来实现。民主实践就是学生自我管理, 自己推选班长、学生会主席。或推选, 或海选, 但要给不同的人以均等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当领导的机会, 也有被领导的机会。领导和被领导的角色要经常转换, 不能多年不变, 而是可塑性强, 需要的是人人的历炼。比如说在班里是班长, 到社团里可能就是个小兵;班里的普通学生, 也能到社团当个头。大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 容易有逆反心理。没当过头就会一直逆反, 但做了一次领导之后就知道“别人也不容易, 应该互相理解”。哪怕他对当领导不感兴趣, 他也会是个优秀的被领导者。大学生不仅要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领导者, 也要把自己培养为优秀的被领导者, 我们要改变不优秀才被领导的不正确的看法。

法制实践就是大学生自我立章建制。大学生遇到吵架、抄袭、剽窃、利益纷争等问题, 现在的方式是行政处罚, 从班主任开始一级级往上报, 最后学校决定给予一个处分。这样做不能说没有效果, 但这是外在制约, 不是内在制约。在学生看来, 这是惩罚不是教育, 你不听我的我就惩罚你, 导致逆反心理:“你们这些大人就这样”, 等他成了大人也这样。大学可以尝试建立学生组成的奖惩仲裁机构, 学生参与或直接制定规章制度, 大家一起讨论校规校纪, 定好之后就交给学生。出现违纪现象, 由学生奖惩仲裁机构决定该受到什么处罚, 如要求情也可以, 拿出事实依据来。校方不再是决定者, 仅仅是最后的认可。这样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学校也减轻很多工作压力。

当然, 学生自治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自治不是说把他往海里一扔, 撒手不管, 那不是自治, 那是淹死他们。若完全放开, 学生讨论之后决定说考试作弊是正常的, 学校怎么办?所以, 大学生自治是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体制, 然后慢慢放手, 最后彻底交给学生来做。大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远远地看着他、适时关爱他, 但不要时时操纵他。

(二) 增强自学能力, 练就终身本领

自学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持久地从书本和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和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及增长技能的能力。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 这是一项基础技能;还包括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检索能力, 以及有着重要地位的写作能力。广义自学能力还包括学以致用的能力, 即应用知识, 并最终能够把知识、技能等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实践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 去更新旧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本领的一种能力。它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 它是大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其在大学期间乃至整个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得, 思维发散,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是自发为主, 启迪为辅, 深入研究, 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满怀信心地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学以致用是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

而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 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 一直处在追求高分和升学率的压力之下, 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满堂灌”, 往往以牧师布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 从奥赛到各种形式的竞赛, 从课堂讲授到课外大量做题, 总是打题海战术, 学生总是被动地处在做题解题的重压之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自学意识和自学习惯有很大缺失。因此,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 应当以问答式、讨论题教学为主, 至少把课堂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习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服务者, 而学生应当是认真准备者、积极参与者、主动竞争者;教师做导演, 学生为演员, 甚至学生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教师是点睛者, 而学生则是画龙者, 甚至学生既是画龙者还是点睛者。

提高自学能力,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 事半功倍。当然, 最重要的, 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以及校方都要转换观念。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倡导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精神、品质和习惯。对于依赖性较高的大一新生要加强引导, 并要通过激励措施和方法鼓励并帮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好奇与质疑是原动力

弗朗西斯·培根说,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 好奇与质疑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源泉, 也是大学生得以成才成长的原动力。人类正是凭着源源不绝的好奇心和可贵的质疑精神, 才取得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不断进步, 才取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任何权威、强权都没有阻遏人类好奇、探险的欲望, 任何威胁和危险也没有湮灭人类怀疑、质疑的原生精神。好奇与质疑是人类的伟大品质所在。

相对而言, 由于受5000年农耕文明熏陶以及小农经济的束囿, 中国人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要略微弱于海洋文明、商业文明甚至草原文明浸染的族群和民族。而我国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大爆炸时代, 也是伴随电视、电脑成长的一代, 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比前代要强, 质疑精神也比前代更丰足;同时, 物质的相对富裕以及德行教育的贫乏, 使得他们的攀比之风以及追星之风更盛, 人云亦云和跟风现象也不容忽视。他们显得有自我但缺乏真正的自主, 有好奇但猎奇心更广更浓, 有质疑精神但妄加怀疑的心里也比较重。因此, 大学要对当代大学生持续不断地培育其好奇心与质疑精神。这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也是根本扭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探险与冒险精神相对不足局面的长期任务。

(一) 增强好奇能力, 永葆源泉活水

好奇心是人们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塞缪尔·约翰逊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好奇心是我们人类的天性, 人们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 就会产生三种形式的探究行为:感官探究、动作探究和言语探究。正是通过这些探究行为, 人们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 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

好奇心既是一种心理倾向, 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 也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原初性的天然性的动力。好奇心强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 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 “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 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 充分保护并开发人们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大学和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实施好奇陷阱策略、心理匹配策略等有效策略, 来强化和保持大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创设满足大学生好奇心的环境与条件, 从而把大学生的好奇心引向强烈的科研与实践创新活动。这些探究行为如果能够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满足, 还会逐步内化为个体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大学生自身也要进一步培养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 从而保持探索、探究的强烈欲望, 以及究追不舍的精神。

(二) 增强质疑能力, 提升发问水平

质疑就是利用已有的条件或证据, 提出疑问, 请人解答。“疑”源于思, 它是学习的开端, 是思维的引线, 是进步的先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大学生要想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入, 就要不断地多疑多问。大学生对书报刊上不明白的东西, 对老师讲解时没有听明白的内容, 应大胆怀疑、质疑, 不耻下问, 打破沙锅问到底。

那么, 我们怎样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质疑能力, 永葆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呢?人类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历来是人们学习的良方。孔子就提出在学习中要“不耻下问”,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应用“产婆术”, 就是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得知识。可见, “质疑”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 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化解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把要学习的知识分解为具体问题去学习、领会和掌握。实施质疑法的关键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从一般到特殊, 并从特殊到一般, 把知识的大厦从大到小, 再从小到大地构建起来。当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以后, 就应该培养他们质疑提问的能力。作为教师, 应该创造条件, 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会提出问题, 并争取自主解决问题, 或是合作解决问题。大致步骤及措施如下:

一是在情境中质疑。学习中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 同时学生特别关注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 讨论时格外投入。学生处于轻松的心境, 思维活跃, 才能点燃求知的欲望。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问,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加亲合力。因此创设情境, 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形成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使学生勇于发问, 勤于发问, 善于发问。

二是在探究中解疑。《普及科学——美国2 0 6 1计划》一书中提出:“要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 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 “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学生一旦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非简单的知识接受者以后, 学生自己质疑, 再引导学生自己解疑, 学生会倍感亲切, 乐于合作, 勇于探索, 从而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因此在学生质疑后, 教师不应简单给个答案, 而应把探究获得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要围绕问题解决展开, 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切磋学问。因此在质疑后, 一目了然的问题, 可以抽生互答, 重点问题可以分组用讨论法、实验法、画图法、朗读勾画法等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学习, 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

三是在拓展中再质疑。学生在解疑后, 往往有种收获的满足感, 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永不知足, 不安于现状, 才能不断探索, 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上不知足, 达到知识和能力的飞跃,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延伸、拓展中再质疑。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 教师及时点拨, 肯定学生正确观点, 并进一步完善, 使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 看到的样子不同;要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不仅要勤学好问, 掌握丰富的知识, 还要全方位观察, 认真分析。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 在学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正如明代著名教育家陈献章所说, “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也曾有过“无疑者须教有疑”的论说。因此教师要把大学生教出“问题”来, 让学生做“问”的主人, 让学生自己质疑, 自己解疑,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这对于培养新一代有胆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论辩与实验是主题课

培根说:“辩论使人明理”, 理不辨不明;辩论又是综合能力的训练, 才情的展示;而理论应回到社会生活、客观事实事物中去检验, 再总结归纳。这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主要课程和训练科目。而且, 真理必须经过反复的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实际实验、归纳总结等过程, 方可论证。从而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黑白的能力。

(一) 增强论辩能力, 提高达意效果

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口才好, 但口才好就是能力强的表现之一。能言善辩, 魅力无穷, 精彩无限。论辩能力的养成既靠不断的唇枪舌剑的交锋实战训练, 也靠大量的知识积累;同时, 掌握一定的辩论技巧也是取得理想效果的保证。

一是善于击中要害。在正式的辩论中, 在听明白对方的阐述, 阅读完对方的文章, 弄清对方的观点后, 要抓住对方观点中的要害问题, 一攻到底, 从理论上击败对方。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要害问题, 才能一击而中。与此相应的, 针对对方的质疑与反驳, 必要时要使用“避实就虚”的方法。当对方的问题或观点自己无法回答, 不要勉强去回答, 那样可能导致辩论的全盘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 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总之, 要合理地“避虚就实”“避轻就重”, 既要善于在关键问题上攻击对方, 保护自己, 又要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 猛攻下去, 务求必胜。

二是利用矛盾, 扩大矛盾。辩论双方往往由许多辩手组成, 在辩论过程中出现观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辩论中, 也往往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应当马上抓住, 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 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 迫使对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顾不暇, 无力进攻自己。即“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使之在急切之中, 理屈词穷, 无言以对。

三是引蛇出洞。在辩论中, 如果正面进攻效果较差时, 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 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 诱使对方乱说或者乱答, 在对方的观点上找到一个缺口后, 立即进行猛烈进攻, 瓦解对方的坚固防线, 从而沉重打击对方。

四是李代桃僵。在辩论中, 如果自己的观点或证据有些不是强有力, 可以充分运用“李代桃僵”的战术, 所谓李代桃僵就是在和对方辩论中使用模糊概念与对方周旋, 把自己某些说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的观点隐蔽起来, 使之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为了提高论辩水平, 除了讲究论辩中的技巧和策略, 还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必须讲究辩论的逻辑性。在辩论中, 辩论的逻辑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使辩论显得严谨、条理, 使自己的观点显得牢不可破。分析对方的观点和自己观点时必须要分析其逻辑关系、真实的逻辑地位和逻辑困难, 知道了双方在观点上的逻辑关系也就确定对方观点的要害之处。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 必须讲究逻辑层次。辩论时应层次分明, 第一点讲什么, 第二点讲什么, 第三点讲什么,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因此, 在辩论中应擅长进行归纳, 还需要使用归谬法。

二是尽量做到辩论生动形象、语言风趣。既要把辩论看成有胜负输赢的竞技赛, 又要视其为智慧、思想交流碰撞和个人魅力绽放比拼的快乐过程。只有在辩论中融入生动、形象、风趣的语言, 整个辩论才会充满活力, 才会更加精彩。要充分运用生活中形象例子, 尽量少使用抽象的、教条的说理。多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避免使用枯燥无味的大白话。用具体的、有据可查的数据取代经院式的说教, 在辩论中, 准确无误的数据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必须讲究进攻和防守的平衡。辩论犹如战斗, 进攻和防守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在辩论中辩护是防守, 反驳就是进攻。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讲究进攻和防守的平衡。在论辩中, 防守是基础。当对方对自己的观点或者证据提出一些枝节质疑的时候, 可以不予以回答, 但当对方对自己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时, 则必须简明扼要地回复, 并进行辩护和解释。只有澄清自己的基本观点, 才能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攻击对方, 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辩护, 进攻就会显得强词夺理, 理屈词穷。因而, 防守就是最有效的进攻。论辩中的进攻是关键。反驳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是辩论取胜的根本。只有反驳和进攻, 才有可能驳倒对方, 在这个意义上说, 反驳是最有效的辩护, 防守也是最有效的进攻。

需要强调的是, 论辩的最终目的不是非要战胜对方, 而是探究真理, 结识辩友。所以, 在各种论辩中, 尊重知识、尊重真理、尊重对手是论辩的灵魂与真谛所在。

(二) 增强实验能力, 增益科研素养

我国大学生的实验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巨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历史大背景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实验远远落后于西方。晚清和民国时期有一批批仁人志士进入了西方大学, 获得了宝贵的科研实验培育, 为我国铁路、中国碱, 尤其是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小学阶段, 家庭和学校为了孩子考大学而强化应试教育的同时,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实验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 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而言, 现代意义上的科研实验能力的培养迫切而必要, 对于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对大学生是一个锻炼,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具体而言, 实验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五种能力:

一是培养查阅文献能力。大学生在做实验前, 需要查阅文献资料, 查阅文献的方法有多种, 包括网上查询、图书馆文献查询等。在查阅文献中, 可以教他们先查最近两年的文献, 而后是近5年的文献, 总结文献资料, 编写文献综述。通过查阅文献, 看看前人都做了哪些工作, 哪些工作还没有做, 我们应该做什么, 有什么创新点。在前人大量科研工作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经验, 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有所创新, 将两者完美结合, 成为自己的东西, 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二是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大学生刚进实验室, 先要进行实验设计, 针对研究方向,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 与他们讨论实验方案, 根据前人的工作和化学实验的特点, 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的具体内容。大学生要锻炼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首先要打好知识的基础, 比如学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础实验课等, 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 进实验室做实验就有了保证。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 就没有创新成果的出现。此外, 要培养思考的习惯, 碰到困难要停下来想一想, 问一下自己怎么办?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得出解决的办法, 这样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思考的能力, 新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到。学生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 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时, 指导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 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但要时时关心, 经常询问, 指出实验方向, 这样实验才能顺利进行。

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学生进实验室后, 要给他们示范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使他们能正确地使用设备, 而后,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鼓励他们动手动脑, 遇到困难,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克服困难, 继续实验, 不要立刻告诉他们如何做, 以此来磨练他们的意志。实验有时走不通, 那就让他们自己想怎么办?想出新的思路, 继续实验。经过这样的摸索, 使他们懂得实验的艰难, 工作的不容易, 也使他们有了更宽的实验思路, 可以应用到以后的研究中。在实验中有时数据存在问题, 需要取舍, 教大学生如何补充实验数据, 如何舍弃一些数据, 使实验结果可信。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作用和方法很重要, 实验时要手把手教, 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 要注意细节, 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做到完美, 这样的实验结果才可信, 数据的分析才可靠。若实验结果不理想, 要思考为什么, 回忆实验过程, 总结经验, 重做实验, 使实验结果准确。

四是训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时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可能产生实验误差的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 实在解决不了的, 指导教师给出提示。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熟练和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要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要从实验准确性、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及时纠正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 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去做。教师要不断纠正他们的动作, 使他们养成正确操作习惯和使用方法。

五是培养写作能力。大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要写论文, 如何写?首先给学生一个论文的模版, 按照模版撰写论文, 论文要进行反复修改, 比如摘要尽量简洁, 关键词要有, 论文中的图表要规范, 论文文笔要流畅, 内容充实, 结论要总结好, 还要有文献的引用及致谢等。总之, 通过论文的撰写, 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就了解了, 对自己的实验工作更清楚了, 有利于将来毕业论文的撰写。

总之, 培养大学生的实验能力就是文献查找、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数据处理、样品表征、论文撰写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四、演说与写作是正科目

演说与写作是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面对改革开放,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 面对信息化、现代化, 无论是口头演讲, 还是书面写作, 如不能正确、准确、科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 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胸怀, 那么, 何谈经营管理、组织协调、科学研究、行政领导呢?

(一) 增强演说能力, 扩大沟通交流

大学生通过掌握和学习演讲理论, 通过对演讲进行充分准备与练习, 可以不断增强演讲自信;通过及时有效的系统支持, 使自己在面对的演讲状态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仍然要去演讲, 在仍然能感受到演讲的压力和由于演讲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包括演讲失误、演讲无效、演讲不被听众接受甚或遭致反感与反驳的情况下, 恐惧情绪获得减弱降低或转移升华。在此基础上, 客观认知个体的演讲缺失, 把准个体的具体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升演讲才能的侧重点, 以演讲的优势与实力代替对演讲的担忧和恐惧, 彰显演讲本应有的个性、活力与魅力。使自己在演讲实践活动时不断被紧张、兴奋与激动所代替, 从而对演讲产生正向情绪反应, 积极应对演讲困境, 充分调动自身潜能, 全力以赴地在不断的练习活动中持续提升演讲才能。

一是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人手。演讲中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 很大程度上是紧张恐惧消融了演讲情趣与自信, 从而破坏了积极乐观的演讲心境。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是从事演讲的基础, 只有生成乐于表达的愿望才能进入欲罢不能的演讲状态, 成为生成演讲激情与自信心的根源, 才能导引出不吐不快的开放心态。

二是进行规范、到位的体态语练习。有演讲恐惧心理的学生会出现慌乱、僵硬、呆板表现, 手势语或趋于为零或频繁乱动。体态语言是演讲语言的重要内容, 应作到规范、到位, 包括上下台步伐、站立姿势与手势动作等方面的大方得体。

三是进行自然准确、美好感人的表情语练习。表情语言贯穿演讲活动的始终, 包括眼神与面部表情。不受恐惧心理所扰的演讲者能够让眼睛表达丰富的内容, 让眼睛讲话。眼神除了应随演讲内容的不同不断变化, 不断地与听众进行交流之外, 还能善于用眼神控制或调节全场的氛围。

四是体验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在节奏。缺乏节奏感的演讲会让听众感到枯燥、单调和平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演讲也同此理。对演讲胸有成竹的演讲者, 能在演讲中游刃有余地演绎现场表达的高低快慢与轻重缓急, 做到有节奏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五是练习对声音的控制, 拥有演讲亲切感与吸引力。演讲声音萎缩不畅、呆板冷漠、尖响刺耳或声若游丝, 会使听众产生单调、枯燥、平淡之感。因此, 演讲者应根据内容选定音量音调, 根据嗓音条件选定音质, 饱含能量与激情, 增强演讲的互动效果。

(二) 增强写作能力, 掌握文本要领

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因为这一基本能力、基本素养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社会交往以及将来的就业。不少大学生难以做到最基本的顺畅地说、清晰地说、尊重地说、大胆地说, 能够生动幽默、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达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有关调查显示, 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不顺畅、不清晰、不尊重、不够大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家庭背景、社会的应试导向、学生的阅读量少、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错误观念, 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改革, 引入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本科、研究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低的问题。

一是积累材料。没有丰富的材料积累, 是写不好作文的。积累材料是创作的第一步。为此, 我要求学生做一个“三多”的人。做一个多手的人, 多读书看报, 多摘录名言佳句, 多写读书笔记;做一个多心的人, 多留心观察, 多动脑思考, 多写观察日记。

二是创设情境, 激发灵感。写作灵感的产生常常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某种特定的情景、环境, 可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 唤起其中潜在的意识, 使其和显意识沟通。那么, 教师在作文命题时, 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创设某种能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 使他们在这种情境的感染和牵引下, 唤起其已有经验 (包括从电视、书籍等接受的间接经验) , 不知不觉进入思维积极状态, 从而产生写作冲动和欲望, 以激发灵感。

三是进行轻松愉快的写作训练。长期以来, 传统的作文教学无非是出题目、念范文或说问题, 程式化、机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 也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写作基础差的状况, 写作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写作水平, 未能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导致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 由不喜欢写作到讨厌写作, 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 从基础练起, 由易入手,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产生写作欲望, 在轻松愉快的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水平。

四是改变批改模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由教师一人包揽, 极为费时费力, 而且“出力不讨好”。在教学实践中, 变这种传统的批改作文方式为教师部分范改、学生互改和师生共改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批改方式。其特点是加强教师范改的指导引路作用, 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批改。具体作法有范改、学生互改、师生共改等。

五、实践与批判是真精神

实践与批判是人类的真精神, 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大学4年中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与品质所在。经过实践的检验, 那些证明错了的理论、经验、名人名言, 都要进行批判性的解答。陈云同志讲过, “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早就有“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之论。当代中国大学生尤其是面对不平事、不公事、不正事, 面对假恶丑坏的人与事, 如果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进行应有的批判, 就是一种渎职, 是一种不道义行为, 一种不敢担当的心态, 是对自己良知良心的蒙昧, 是对社会、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一) 增强实践能力, 百炼创新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摔打一下, 在历练中弥补不足, 就成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视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如下意义:

一是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构建真实的自我认识, 有利于缩短“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差距。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人生普遍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理想状态, 与现实中的自我产生差距, 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 他们都存在普遍的困惑:我是怎样的人, 我适合做什么。通过亲身体验自己思想、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与不足, 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思, 最后帮助自己调节自身的学习方向和知识结构, 把握住方向, 不断地完善自我,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题, 活动筹备、调查研究、组织管理以及总结评估等系列社会实践项目,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四大支柱。

二是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力资源为本的时代。作为智力资源的人才, 其灵魂是创新精神。而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开拓精神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有所成就。

三是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建构。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心理健康是每个人成长的基本要求。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型,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并呈上升趋势。如学习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 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等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是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构。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转型期, 由于各种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观和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 表现为追求物质享受, 忽略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 作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一代, 他们普遍没经历过磨难, 却在父辈的纵容溺爱中单一偏重个人本位和个人价值, 扭曲了心态, 呈现出对传统道德淡漠, 社会责任淡漠的特征。

五是能够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建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 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 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 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 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 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 以“规划”促“合格”。首先, 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 (包括职业自我) , 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 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至此, 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 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 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 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 否则, 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 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 进行正确决策, 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个性等, 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 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进行合理定位。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 就谈不上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更谈不上发明创造。那么面对新时期社会的转型, 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要, 我国高校进行了扩招, 而扩招的直接结果是使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把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培养计划, 即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也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学生全体成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建构主义诠释让我们看到其深层的建构学内涵和长足性行进意义, 我们有理由看到其在高校教育中将呈现出深远的行动意义和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新趋势。

当代的学生, 在知识和信息量的累计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的前辈,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等方面依旧有所缺乏。因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对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视野提供很大帮助。但是, 在从事社会实践的活动中, 学生群体更应该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 同时也要了解和重视一些注意的事项。

一是热爱社会实践工作, 能经受考验, 用满腔热情为社会实践工作添砖加瓦。二是砥砺品格, 接受磨砺。社会实践工作者一定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眼光放远、心胸放宽, 为个人的成长进步、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勤于学习, 努力实践, 特别是要在实践中学习。社会实践者应该多学习, 多实践。珍惜每一次深入社会的机会, 在服务的过程中开阔眼界、了解社会,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四是在工作中要竭诚服务, 甘于奉献。社会实践者应把志愿奉献的美好理想与艰苦工作的客观现实结合起来, 做到思想准备到位、素质和技能准备到位, 不论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都要努力发扬不怕困难、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五是要具备积极进取, 善于创造的精神。六是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很好的耐心。七是要富有同情心, 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的语气和语言。八是在工作中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要多动脑筋灵活把握现场的突发事件。九是注重礼仪方面知识的学习, 应该注意不同场合的不同要求。最后是注意自身的安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主要是: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通过学会某种操作方式, 获得某种技能, 而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 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社会实践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 了解自身的欠缺, 以便更好的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 为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日后顺利就业而增添砝码。“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 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体验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 它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所以在我们应该在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在体验中有所收获。实践第一阶段:了解实践的环境, 工作时间和内容, 使自己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实践第二阶段:了解了工作的内容后, 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分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使自己对工作人员有所帮助实践第三阶段:在工作中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能力, 提高工作效率。

(二) 增强批判能力, 敢为创维先锋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一份名为《戴非报告》指出:“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通常具备下列特质:勤学好问, 信息灵通, 信赖理智, 胸怀宽广, 适应性强, 公正评价, 诚实对待个人偏见, 谨慎判断, 乐于再三斟酌, 头脑清醒, 在复杂的事物中有条不紊, 不懈查找相关信息, 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 专注于探究, 坚持不懈地寻求学科和探究所允许的精确结果。”

批判性思维, 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 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基石与目标, 它对中国大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 有研究表明, 我国大学生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缺乏。中国教育制度对批判性思维的忽视, 高校教师缺乏专门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的原因。

科学和艺术需要更多的特立独行的个人创见。学生在大学4年中角色转换的背景越复杂、人生经历越多, 将来的独立能力就会越强。所谓批判, 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 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 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精神, 就是对周围事物、感知对象、思想观点等的一种敢于和善于怀疑、质疑、反思、挑战、超越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勇气。它是对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弊端, 如盲从迷信、固守陈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现象的反叛。批判精神是一种反思精神, 批判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 批判精神是一种探索精神。批判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 因此批判所引申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 便远远地大于批判本身。实际上不管你承认与否,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在大学阶段培育批判能力与批判精神是人生的关键时期, 更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在当代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要保护和弘扬在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 新一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可贵批判精神, 引导他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 历史的责任感, 立足国情的方位感, 未来建设者的使命感, 坚持真理, 探索真理, 敢于超越, 勇于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具体做法可以是:

一是改进教学方法, 爱护和肯定大学生的主动的首创精神。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些相反的或新颖的观点就予以排斥或完全否定, 而要分析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 甄别学生观点中科学的成分和不科学的成分,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完善认识, 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美国人力资本理论权威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 教育有双重效应:一方面, 人们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技能, 这被称为“知识效应”;另一方面, 人们受教育后, 可以改变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提高对社会和工作的理解能力, 改变认识, 这叫做“非知识效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和激发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 就是指对非知识效应的重视。

二是改进教育理念, 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传统教育理念旨在锻造、培养、扶持人, 而新世界、新时代、新阶段的教育理念还要加上理解人、尊重人、引导人。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改革的环境使他们少有保守受旧心理, 开放的环境使他们更善于对比, 不盲目轻信。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使他们眼界较宽, 信息来源广泛, 知识面宽泛, 很少封闭, 不愿盲从。教育工作者更为艰巨的任务是用时代眼光看待他们, 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 用启发的方法教育他们。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反思批判精神, 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双向沟通合互动理解。

三是改革教学内容。本着培育新一代有科学批判精神的人的要求,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 凡是那些成熟的, 学生在各种媒体和途径中容易掌握和已经了解的知识, 就不应该再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反复讲解, 而应该多讲新知识、新信息、新内容。而且在课堂上要容许学生质疑, 多提供让学生讨论或辩论的机会。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内容, 尽量组织自学。要善于让学生对已形成共识的观点和知识产生怀疑, 即使中有些怀疑显得比较幼稚甚至荒谬, 也不必为此嘲笑、压制学生, 只要坚持以理服人, 据理力争, 让学生在辩论中明了真理, 在质疑中体会真理, 学习过程才能成为生动的提高过程。

总之, 为了有效增强大学生这十个方面的能力, 大学和政府应当努力创建良好雄厚的能力培养平台。温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高等学校要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 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教学和培养学生上。”要实现“把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本理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 以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基于个人发展的创新能力”的目标, 需要进一步优化大学生能力培养平台。大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就是实施培养计划的各种支撑条件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运用, 它不仅包括人才、经费、场地、设备等有形资源, 也包括信息、制度、环境氛围等无形资源。

为此, 通过研讨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标准及实现途径, 寻求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共建专业、共建课程的可能;构建“计算机系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明确各年级段 (大一学年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培养, 大二大三创新欲望、创新能力培养, 大四创新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 能力训练目标及评价指标、方法, 使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 完善高年级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统筹兼顾校内学业与行业技能提升的关系。以便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网络资源平台;立足现有设备资源, 加强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和组织参加各类赛事为抓手, 完善大学生开放 (创新) 实验平台建设;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 加速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基于目标驱动的能力引导平台建设;广泛联系, 重点考察, 构建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平台。

大学生的十大禁忌 篇3

2如果上午第一节有课,少睡会儿觉,不要当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你再大摇大摆的推开门走进教室。你这样会觉得自己很牛B很威风吗?你考虑过老师的感受吗?如果所有的同学都像你一样,学校会变成什么?

3进别人寝室的时候,轻点开门。不要一脚踹开,再扯着你的驴嗓子嚎几声,也许有同学正在思考,也许有同学正在睡觉休息。你觉得无所谓吗?觉得自己很男人吗?你知道别人心里怎么骂你的吗?你小时候学过思想品德吗?(尤其鄙视那些别人睡觉他大声叫唤,自己睡觉别人说句话就不高兴的垃圾)

4做人有时候要圆滑,可是不要滑的太过分;不要墙头草,势利眼;不要过分的学习那些虚伪的客套的话。你总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吗?其实让别人看出你的油滑,那就不是聪明了,这会让人很反感。记住,在社会上不是任何领导都喜欢这种满嘴抹油的人,厚道才是做人的本分1

5借别人的东西要记得用完还回去。不要总说:不就是一卷手纸吗,不就是一杆笔吗,不就是一袋洗衣粉一块透明皂吗……之类的话。更不要平时“不拘小节”,懒得去买这些“小”物品,完全靠“借”去打发大学四年。记住,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我知道你不差钱。但你在学校的行为将永远留在别人心里,不要让别人认为你爱贪小便宜,更不要说你就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记住,大大咧咧从来就不是一种美德!

6那些在校园里楼楼抱抱,拍拍摸摸的情侣们,大家都知道你们很恩爱,很幸福,很甜蜜。不要说: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们都多大了,老土……之类的话,要知道羞耻是人最基本的一种感觉。其实情侣之间的动作也可以很文明,很绅士,很淑女,这让人看到就觉得生活很美好,相反,就会让人反胃,尤其可怕的是刚从食堂出来的时候……

7不要把酗酒看作一种很men的行为,尤其是喝完酒在别人面前眯着个熊眼,脸红脖子粗的嘞嘞嘞:我喝多了,我怎么怎么样,你怎么怎么样,他又怎么怎么样…………好像这时候全世界都欠你一样,都必须惯着你一样。记住,不要把酒当作一种像生殖器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不是社交的通行证,更多时候它是流氓、废物的催化剂。父母养你这么大是让你在社会有立足之地,而不是让你毕业后几年就躺在酒桌上一命呜呼。

8做公交,坐火车要买票吗?要。这是毋庸置疑的,我知道你很牛B,你能轻松的逃票,就算点背被逮住了,不就是多花俩钱补个票吗?不要觉得这些无关紧要,要记住,这绝对是关乎素质和道德的行为。逃票,和偷与骗一样可耻!淘宝购物网向标

9女同学要爱惜自己,要分清情感和欲望的区别。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要让对方采取足够安全措施,不要不停的重复怀孕,打胎。要知道,你未来还会有丈夫,还会有家庭,还有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的责任。所以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尊严。记住,大学真爱是可以有的,但是大多数的爱情不信也罢。

十大私立大学 篇4

——报考浙江大学的十大理由

(一)东方剑桥,江南名校之首

浙江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求是书院始建于1897年,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创建初期,浙江大学广延名师、精研学术、彰显文明,成为民国时期最顶尖的四所国立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剑桥”。当时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承认中国七所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牛津大学研究生院,给浙江大学的名额排在第一位。

建国以来,浙江大学励精图治、统一壮大、创新体制,始终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前沿,是全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高等学府,成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211工程”、首批进入“985工程”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在1995年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中,浙江大学高居第三。在近年来众多官方、民间的排行榜上,浙江大学也都雄踞全国高校三甲之列,是当之无愧的“江南名校之首”。

(二)海纳百川,综合实力超群

浙江大学位于经济体制发展最彻底、市场发育最成熟、社会富有程度最高的浙江省,具有全国高校中最大的物理发展空间,在“985工程”层次的38所大学中覆盖了最大的区域GDP体量,在全国少有的若干所文、理、工、农、医综合性大学中具有最好的学科融合度,是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劲的高校之一。

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31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排名前10的学科数量列全国高校首位,排名前3和前5的学科数量均列第三位,充分展示了其全面而强大的综合实力。

浙江大学有全国高校最齐全的115个本科专业设置和312个硕士点,还有最多的4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9个博士后流动站。浙江大学现有24个国家重点学科;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还有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都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具有最精致的中华文明传统和深厚广博的科学人文底蕴。浙江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总藏书量逾600万册,在全国高校中居前两位。浙江大学是1999年通过的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7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5门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三)群星璀璨,师资力量雄厚 在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上,可谓名师荟萃,群星璀璨。早在民国时期,浙江大学的教授中就有多位堪称世界级的科学家,取得了一批令世界瞩目的学术成果。两任浙大数学系主任陈建功和苏步青开创了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微分几何领域的“陈苏学派”;物理系主任王淦昌最早提出的探测中微子的实验方法,被美国物理学家莱茵斯用来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从而使莱因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物系教授谈家桢对生物遗传学中嵌镶显性现象的开创性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的遗传学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在此启示下开展的玉米转座基因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据不完全统计,仅1945到1946年间,浙大教授王淦昌、束星北、何增禄和贝时璋在国际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有6篇,占据中国上世纪40年代发表国际顶尖科研论文的半壁江山。在1948年遴选的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有5位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新时期的浙江大学更是俊彦云集,群贤毕至。浙江大学现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各1位。浙江大学还有任学院院长和兼职博士生导师的双聘两院院士30余人。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丘成桐任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4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5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逾1000人,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设有“求是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席位,现有求是特聘教授28人,另有4位两院院士受聘为求是讲座教授。还有近百位来自世界各顶级学府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受聘为浙江大学光彪特聘/讲座教授、永谦讲座教授和包玉刚讲座教授。2006年,浙江大学成立了求是高等研究院,由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简悦威和美国英特尔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周尚林等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美国两院院士出任浙江大学的最高学术职位——查氏讲座教授。

(四)人才辈出,纵横学商政界

江南人杰地灵,自古多名士。浙江大学更是人才辈出,竺可桢、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梁守槃、梁希、蔡邦华、罗宗洛、汪猷、吴征铠、吕敏、赵九章、程开甲、叶笃正、吴健雄、李政道、路甬祥等众多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巨匠和陈独秀、马一浮、郁达夫、蒋方震、马叙伦、丰子恺、许寿裳、梅光迪、常书鸿、张其昀、张荫麟、钱基博、钱穆、夏衍、夏承焘、夏鼐、马寅初、姜亮夫、沙孟海、熊十力、陈乐素、孟宪承、郑晓沧、谭其骧、邵飘萍、刘大白、金庸等一批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都在求是园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浙江大学校友中有16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有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以及中央研究院院士20余人。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浙大校友占四分之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王淦昌、钱三强、赵九章和程开甲等4位浙江大学的校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叶笃正,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胡乔木,原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主席吕勇哉,“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总指挥张育林和著名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等都曾在浙大求学。

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林芳华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另一位校友管坤良1998年被授予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都是恢复高考以后中国大陆高校毕业生中的第一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毕业于浙大的校友中现有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7人,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还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3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2人、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特邀报告者3人,均居全国高校前五位。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等都是浙江大学杰出政界校友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浙大校友现任省部级以上高官的有20余人。2006年,国家各部委机关录取的公务员中浙大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浙大校友在商界更是人才辈出、风骚独领,不仅有大型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更有众多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成功创业者。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各大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培养院校排行版上,浙江大学高居第二。一汽集团总裁竺延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征途网络科技公司总裁“巨人”史玉柱,美国华美基金会主席李摩西,美国化工实业家汤永谦,步步高前总裁、人称“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美国硅谷网讯公司创始人朱敏和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五)硕果累累,科研经费充足

百十载的发展历程中,浙江大学精研为国,从国防科技到国民生计的各个方面,有不胜枚举的产生于浙江大学的科研成果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国际首创的双水内冷电机技术1958年诞生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是新中国颁发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一等奖。1967年浙江大学光仪系研制成功了用于记录核试验过程的超高速摄影机,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浙江大学依然在国防事业的尖端贡献自己的力量,由电气学院负责研制的生命空间保障系统是神舟系列飞船成功试飞的重要保障。

在历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中,浙江大学有3项成果入选;自2002年以来,浙江大学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都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奖成果涉及理论物理、力学、计算机、光电工程、半导体硅材料、工业自动化、能源清洁利用、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体现了浙江大学全面发展的综合科研实力。近来年,浙江大学每年发表的国际权威SCI检索论文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发表的EI检索论文和论文的总累计被引用频次也保持在全国高校前三位。浙江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纯粹与应用数学》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均被SCI检索,另有多种期刊被EI检索,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浙大学报英文版》更是全国综合型高校主办的第一份被SCI检索的学报类期刊。浙江大学科研经费充足,每年研究经费总额超过10亿元,长期以来稳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并以每年1亿元的幅度快速增长。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金额和批准项目数都维持在全国高校前两位。2006年,浙江大学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9项,其中面上项目312项,批准的面上项目数和总经费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2006年,浙大新上“863计划”专题项目87项,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近年来浙江大学获得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资助总金额也排在全国高校前三位。2007年,浙大有26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位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其中重点项目4项;立项项目总数,重点项目数和资助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

(六)共襄盛举,捐赠纷至沓来

浙江大学作为首批进入“985工程”的九所中国一流大学之一,得到教育部和浙江省总共14亿元的第一期资助,在全国高校中高居第三位。浙江大学也是全国收到各类社会捐赠总金额最多的高校之一。这些助学盛举为浙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是浙大飞速发展的源动力。

众多杰出的校友,是浙江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饮水思源,校友们通过捐赠建楼、设立学科基金和奖/助学金等各种方式回馈母校的款款深情,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也树立了榜样。薪火相传,浙大未来的发展必定更加迅速,成就必定更加辉煌。

老校友汤永谦、姚文琴夫妇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母校的发展建设。多年来,他们陆续捐赠240万美元修建了永谦学生活动中心,25万美元在材化学院设立了汤永谦奖学金,166万美元建造了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大楼。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基金,每年都向基金捐赠20万美元。

2006年,校友段永平携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及他人共同向母校捐款4000万美元,折合逾3亿元人民币的这笔捐赠成为中国高校有史以来获得的数额最大的单笔捐款。无独有偶,2007年百十载校庆之际,校友朱敏亦慷慨捐赠1000万美元助母校设立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

浙江大学也倍受各界社会名流贤士的青睐,众多社会捐赠源源不断。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曾多次捐资浙大助学,建成了附属邵逸夫医院、邵逸夫科学馆和邵逸夫艺术楼等,总金额过亿元。学校内鳞次栉比的曹光彪科技大楼、欧阳纯美科学楼、田家炳书院、周亦卿科学楼、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周厚复化学大楼、蒙民伟楼和曾宪梓教学大楼等宏伟建筑以及思源天然药物与生物毒素研究中心、林百欣脑功能实验室等新兴学科实验室的建成也都是得益于众多社会贤达的慷慨捐助。

2006年,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董事长潘方仁捐赠1亿元资助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台湾光华基金会捐赠1亿元设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是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后大陆高校的获得的第二笔光华投资。光华法学院必将成为浙大发展中新的品牌亮点。

(七)招生典范,高教改革先锋

浙江大学一直以来在全国高中考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浙大每年文、理科的高考第一志愿投档分数线,在各大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居前五名之列。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包括各地的高考状元加入到浙江大学这个优秀的集体当中。浙江大学是全国高考招生工作最透明、最公正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高校高考招生工作的典范单位,曾经多次作为代表在教育部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大会上发言。浙江大学也是最人性化、最能让你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大学。浙江大学各级奖/助学金的发放力度和资助面积在全国高校中都首屈一指。在每年大学新生的报到现场,浙江大学为贫困学生开设了“绿色通道”,为他们办理入学缓交费手续。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当场发放数百元的临时补助。浙江大学通过落实各种办法,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真正做到让贫困学生后顾无忧。

浙江大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杰出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宽、专、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多通道、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竺可桢学院和工科试验班,以精英教育模式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成才环境。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行了“四学期制”,并实施了完善的学分制,做到了与国际先进高等教育模式的胜利接轨。

浙江大学给学生们以最广阔的自由选择所学专业的空间,在这里你可以自由选择进入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学习,从而最终从事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浙大目前实行按“学科大类”的招生政策,目前设有35个学科大类。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先在各自的大类学科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在第二学年,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同时还实行了本科生专业导师制。近年来,浙江大学还根据学科的特殊性,陆续设立了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名字命名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前院长、协和医大前校长、现浙大医学院院长巴德年名字命名的“巴德年医学班”。经过数年的试点,这些特色班级已经成为浙江大学高考招生中的亮点。

(八)前程似锦,弘扬创业精神

来到浙江大学,你将拥有最广阔的就业和创业空间。这里有全国高校最为庞大的校友网络,50多万遍布全球的浙大校友们将为你提供巨大的发展支持。浙江大学一直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为他们将来的求职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浙江大学参加世界级学科竞赛的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屡屡为国争光。在1999年和200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江大学各有一支队伍荣获最高奖,为亚洲高校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在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国际程序设计竞赛中,浙江大学代表队连续3届参加国际总决赛;在已经举办的3届欧莱雅工业大赛上,浙江大学连续3年代表中国出战,并获得了首届冠军和连续两届亚军的优异成绩。2006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学生在世界三大顶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设计奖中拿下三个席位;在iF材料概念设计奖的比赛中,全球仅14件作品获奖,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就占据了其中5个席位,是唯一入选的来自中国的作品。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也是2007年度参加米兰国际设计展的中国唯一受邀单位。

浙江大学参加首届欧莱雅工业大赛冠军队伍的几名队员,在获得欧莱雅公司的实习机会之后现在都已经正式成为这家国家著名大公司的其中一员,正是学科竞赛给了他们这样难得的机会。在国际著名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大学实习生中,来自浙江大学的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微软总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夏天都会邀请10位优秀实习生前往他在西雅图的家中作客,最近三年以来都有来自浙大的学生在受邀之列,他们优异的表现给盖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浙大毕业生在就业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近100%,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据统计,2006届浙大毕业生中有近400人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其中有30多人考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国家安全部、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纪委、审计署、交通部、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有500多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其中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大型国企和宝洁、三星、飞利浦、摩托罗拉、西门子、通用电气、诺基亚、IBM等著名跨国企业;还有数十人进入麦肯锡、埃森哲、奥浦诺等世界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和毕马威、德勤、安永、普华永道等世界四大顶尖会计师事务所就职。

浙江大学是最具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百十载的浙大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创业和创新的历史,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了面向优秀本科生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实施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重点推出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与转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以创新与创业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团队资源与教学实践优势为基础,在创新、创业、科研、学习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浙江大学鼓励学生们发扬自主创业精神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训练。现在浙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不仅有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鼎立支持,还可以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的资助。浙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浙商,更是当今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商人群体。在2005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企业超过四成,居全国各省首位,其中杭州入选59家,连续4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创立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创业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数十讲,论坛邀请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和浙商代表与浙大学子展开近距离的交流,分享创新创业的经历,为浙大学子们的创新创业指点迷津。

在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浙江大学的一支代表队获得了全国金奖,浙大同时还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奖。2006年浙江大学成立了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该中心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浙江当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浙江乃至全国的创业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突出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创业环境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同时还启动了浙江大学——杭州市滨江高新区创新人才实践基地,该基地的设立,对于推动浙江省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九)蜚声海外,拓展国际视野

浙江大学是中国在海外最富盛名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在建校初期就曾经派遣大量学生赴日本留学,是全国最早外派留学生的大学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一代留**中,浙江大学出国留学深造的人数也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海外浙大校友当中,成为各行各业风云人物的可谓不胜枚举。仅以学术界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任教于欧美著名大学的浙大校友逾100人,其中不乏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

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的留学申请也备受欧美一流学府的青睐。2006年,浙大毕业生中有700多人出国留学继续深造。2007年,浙大的学子们收到来自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在内的上千份全额奖学金。“浙大制造”已经成为求学海外的一大品牌,正如浙大校友、著名化学家吴征铠院士所言,“浙大学生考80分的到美国就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浙江大学也大力推进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浙江大学与世界上数十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包括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浙江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等港台地区的著名学府也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组织多达数百名学生参加的校际互访交流活动。浙江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专项基金,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种出国/境学习交流的机会。目前浙大开展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有30多项,每年参加交流的本科生超过1000人。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各种公派留学生项目中,浙江大学的派出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2007年夏天,著名的哈佛大学Crimson夏令营走进浙江大学的校园,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的11位学生和14位优秀的浙大学生代表一起共同为110名浙大2007级预科新生授课,进行语言艺术、戏剧、视频讲座、模拟联合国、大学生活、社区活动等主题的英文课程互动学习。

在师资力量上,浙江大学也极力向国际化靠拢。原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副校长施泰恩米勒教授受聘为浙大外语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刘克峰受聘为浙大数学系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孔金瓯任国际电磁科学院浙大分院院长,原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鲍亦兴任浙大建工学院教授,联合国秘书长的前首席发言人埃克哈德为浙大本科生开设了两门新闻传播类课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陆续访问浙大并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亦受邀来访并做演讲。每年有众多的国际级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越来越多的“海归”学者也纷纷慕名而来受聘于浙大,成为浙大教学科研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浙江大学与各级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如: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国际电磁科学院浙大分院和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等。新时期的浙江大学提出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东方斯坦福”正成为浙大新的发展模式和奋斗方向。

(十)全面发展,求学西子湖畔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风景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堪称中国最美丽的城市。这里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西湖之美,四时皆可入画。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南屏晚钟,灵隐飞来,这里有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荟萃全国书画篆刻名家的西泠印社,中国顶尖艺术院校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均座落于此。青山有幸埋忠骨,民族英雄岳飞和于谦也在西子湖畔守望了千百年。杭州又是中国最浪漫的城市。雷峰夕照,分明正讲述着许仙和白娘子的动人故事;长桥化蝶,仿佛还传颂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杭州是全国最为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杭州连续三年荣登榜首;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排行榜中,杭州也独占鳌头。杭州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杭州也是最富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城市之一,正全力打造成为“中国动漫之都”,前两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均花落杭州。“最富创意的事业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世界动漫学会创始人、动漫大师德文科维奇如是说。在杭州这令人沉醉的湖光山色之间,可以找到你理想的求学圣地——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和紫金港五大校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布于杭州的各个方位。浙江大学校园广阔,各校区总面积在1万2千亩以上,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五大校区皆以水为名,未待亲临即可遥想其清新秀丽的校园风光,结合浙大古朴典雅的科学人文气息,与西湖美景正是相得益彰。紫金港新校区是本科学生在浙大学习生活的起点,毗邻著名生态风景区西溪湿地,堪称国内最为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和网络化的新式大学校园,面积逾8000亩。紫金港新校区不仅环境宜人,其各项硬件配套设施更是堪称豪华。亚洲校园最大的食堂即座落与此,品种丰富、营养合理而又美味实惠的配餐、整洁宽敞的就餐环境让众多其它高校来参观的学生老师们都不禁赞叹连连。校园一卡通的实行,寝室内24小时供应的热水,出口容量达千兆的校园网和覆盖广泛的无线网络,让你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

浙江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浙江大学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各类文体设施完善齐备,校园内的社团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给了同学们展示和提升自己才华的机会。每年学校组织的春秋两季 “浙大毅行”活动已经成为浙大课余活动的品牌,每次的参与人数都达数千人。穿行在西湖边的崇山峻岭之间,跋山涉水数十公里,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体力,更考验了大家的毅力。浙江大学文琴艺术总团更是蜚声海内外,2006年曾受邀赴联合国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洛杉矶大学等五所顶级学府进行交流访问演出,充分展现了浙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海南大学十大歌手主持稿 篇5

A: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A+B+C+D:大家晚上好!

A:这里是园艺园林学院十大歌手决赛的比赛现场,我是主持人…

B:我是主持人…

C:我是主持人…

D:我是主持人…

A:从3月底到今天,短短20多天的时间,50多位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们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今天有13位音乐达人脱颖而出获得进入决赛的通行证。B:是啊!20多天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选手们而言,等待是否晋级的消息是漫长的,而对于挑选歌曲、练习歌曲,这世界有事这么短暂。C:时间虽然紧促,但我相信今天他们展现给我们的一定是最完美的歌喉和最出色的表演。今晚的比赛一定是精彩而又激烈,但我们还是要告诉选手们:稳住,不要紧张,尽力发挥最高的水平!

D:对啊!今晚,我们不仅要选出十大歌手,还要选出特殊奖项:最佳演绎奖和最具人气奖。所以,选手们一定要努力表现自己!下面我们有请各位选手亮相,大屏幕上出现的是他们的自我介绍,也请选手们说些什么,为自己加加油!(选手上台,依次讲话,后请选手下台

A:先请选手们下台稍作调整,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的介绍今天的评委:他们是人文传播学院主席黄槚,艺术学院文娱部部长孙伯飞,张贺雪。。。B:同时也要感谢…………..对此次比赛的大力支持。

C:下面有请…………为园艺园林学院十大歌手决赛致辞

D:感谢…….的致辞,那么园艺园林学院十大歌手决赛正式开始!

A:第一轮比赛,我们会将各位选手的平均分进行排名,最后三位将止步十强。当然大众评委也会在两轮比赛中对13位选手进行投票,并取平均分,最终选出

最佳人气奖的获奖者!

B:那么让我们掌声有请一号参赛者张馨月,为我们带来《rolling in the deep》 A:没有你世界寸步难行,只有你给我温暖如春的晨曦

B: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声嘶力竭的呼喊,乞求远方那个身影快回归身边 A:你快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别让我的心空如大海

B:下面有请二号选手李文勇为我们带来《你快回来》

C:下面这首歌,不难在它的曲调和唱法间品味出佛教音乐的踪影

D:是呀!但他实际上又有别于佛教音乐的宁静清淡

C:萨顶顶的这种新式唱法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荡涤心灵的感觉

D:不知道下一位选手会不会给我们这种如置天籁的感觉呢?有请三号选手陈玮带来《万物生》

A:从你脸上绽放的笑,我知道我将不在孤单

B:有了你我的世界变得不同寻常,童话里的幸福终结了悲伤

A:如果有一天我们老去,我依然寸步不离,只是因为你

B:有请四号选手马腾带来《只因为你》

C:当黑夜清晰过白昼,当快乐赔上了所有

D:当理智熬不过放纵,错在明知是错,却只能选择沉默

C:飞不进你的梦,也飞不回原来的我,灵魂不在,只能漂浮

D:有请五号选手高云燕带来《飘着》

A:你的身影如同闪烁的星空,逐渐融于晨光之中,我的思念日益渐浓 B:只要有你相伴,永不惧怕明天会有怎样的天空

A:无论真实亦或是谎言,两个人一同度过的时光请铭记于心

B:有请六号选手鲍雅楠带来《星之所在》

C:刚刚在比赛开始时,我们就听过接下来这首歌了…这首歌结合了灵魂,蓝调,摇滚的音乐风格

D:是啊…说实话并不是很容易驾驭和演绎的,但是今天的两位选手都大胆的选了

这首歌…

C:那这就更加挑战这两位选手的唱歌和演绎水平了!

D:那我们就废话少说,赶快来看一下这位男选手的表现如何!有请七号选手刘旭东带来《rolling in the deep》

A:你编织了每一个奇迹,爱情是你独特的味道在我心中萦绕

B:你就像月亮拥抱地球闪耀,在我心中写下惊叹号

A:你的微笑拼凑爱的美妙,你的微笑我明白就好

B:下面有请八号选手陈燕带来《你的微笑》

C:你给我小雨点,滋润我心窝,我给你小微风,吹开你花朵

D:用我如火的热情燃烧一整片沙漠

C:让荒芜的沙漠开满青春之花,从此沙漠不再寂寞

D:有请九号选手肖蓉带来《热情的沙漠》

A:外面开始下雨,想你的心太多情绪

B:最想说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你是否像我一样在思念我A:一切都已来不及,如果没有你,依然会爱你

B:有请十号选手吉训秦带来《如果没有你》

C:受够了等待,你说的未来多久才来

D:从我苍白的脸上看到淡去的记忆已经不再回来,过去的甜蜜都已不再 C:所有的期待已然摔坏,碎成一片一片无法重来

D:下面有请十一号选手张慧楠带来《倒带》

A:最远的路离家越久回家的那条路就越难走

B:不能让眼泪流下,有个声音不断的颤抖,那是谁的伤口

A:伤到最深时,有最痛的沉默,我们的拥抱回不去了

B:有请十二号选手黄丁带来《回不去了》

C:你随风飘扬的笑有迷迭香的味道,让我离开薄荷味的撒娇

D:烛火燃烧,梦中眼神轻挑,动作轻盈的围绕

C:如此梦幻的感觉,有请最后一位选手,十三号的陈秋带来《迷迭香》 C:到此,13位选手第一轮的演唱就全部结束了,有请全部选手上台。

D:现在我们的计分员正在紧张的进行分数统计,那么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采访一下各位评委及嘉宾,有没有想对我们选手进行点评或者建议的呢?此时,麻烦大众评委为选手们投票,以选出最具人气奖的得主。

……………..(嘉宾表演)

C:….的表演让我们现场又一次沸腾起来了,那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第一轮的比赛究竟谁将离开呢?现在答案就在我们的手中!

D:要不要进一段广告?

C:开玩笑~~说实话,我们现在都很紧张啊!!

D:咱们就别跟着瞎紧张了啊~~那,就由我向大家公布各位选手的最终成绩及排名!.C:(放《kiss the rain》那么结果就已经出来了,第一轮淘汰的这三位选手将遗憾的离开我们的舞台,其他的选手可以先下台做下一轮的准备。

D:我觉得没什么,只要我们心存梦想就好啊~~再接再厉!明年再来~~那三位有没有话想要对剩下的十位选手说呢?

C:很遗憾啊~~但比赛还是要继续!第二轮的比赛现在开始!我们将剩下的选手分为了三组:怀旧组,潮流组和励志组进行主题演唱!

D:少年当自强,下面有请励志组十三号选手陈秋带来《壮志雄心》

A:不管受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宽广的胸怀,一切迎刃而解!有请励志组十二号选手黄丁带来《海阔天空》

B:不是只有天使才能有翅膀,有梦想的我们同样有翅膀,有请励志组十一号选手张慧楠带来《隐形的翅膀》

C:我们不怕前方的路有多漫长,不怕脚步多沉重,我们要像蜗牛,走到哪里都留下痕迹,有请励志组十号选手吉训秦带来《蜗牛》

D:下面有请潮流组的九号选手肖蓉

A:不是所有的天使都是温柔善良的,就像不是每个人都是表里如一的,总有些事是我们琢磨不透的,有请潮流组八号选手陈燕带来《坏天使》

B:有请潮流组七号选手刘旭东带来《浮夸》

C:听了这么多潮流的音乐,下面这位选手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请潮流组六号选手鲍雅楠带来《乌兰巴托的爸爸》

D:下面这位选手的声音,真的很像孙燕姿哦~~让我们掌声有请潮流组五号选手高云燕带来《绿光》

A:下面是怀旧组的表现,有请四号选手马腾带来《如果云知道》

B:这抽烟可是有害身体健康啊~~所以没烟抽,也挺好的!有请怀旧组三号选手陈玮带来《没有烟抽的日子》

C:下面这位选手要自弹自唱哦~~这是今天这场比赛第一次见到乐器吧?让我们掌声欢迎怀旧组二号选手李文勇带来吉他弹唱《夜夜夜夜》

D:这是此次十大歌手的最后一首歌了!这是一首难度很高的知名度也很高的电影主题曲,前段时间刚刚上映了3D版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大家告诉我是什么!……好的!有请怀旧组一号选手张馨月为大家带来《my heart will go on》 A:请各位选手上台!我们依然要采访一下各位评委和嘉宾,给我们大概讲讲对这次比赛的看法!也请大众评委对选手们进行再次投票!

B:请各位选手先下台休息,我们已经听了这么久的歌了,想必大家也有点疲倦,现在我们进行一个互动游戏!

(。。。。。。。。)游戏结束后所有主持人和选手上台!

C:紧张的时刻又要到来了啊~下面就让我为大家宣布十大歌手的最佳演绎奖和最具人气奖的获得者!他们是:。。。。。。恭喜!

D:那么荣获十大歌手第十名的是:……………………………………………恭喜你们!A: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恭喜他们!有请评委…………上台为他们颁奖!A: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时间,本次十大歌手决赛到此就圆满结束了!

B:这13位选手从50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到今天的比赛不过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

C:这一个星期,他们不仅要准备歌曲设计舞台表现方法,还要拍摄短片,制作PPT

D:一个星期的忙碌造就今天这场比赛的完美,选手们的努力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A:是啊!经过今天这场比赛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他们在为梦想追随的脚步!B:他们也让我们看到青春的无限活力,和不断迸发的火热与激情!

D:相信他们的生活也像今晚他们演唱的歌曲一样激情飞扬,甜蜜浪漫,对爱情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

A:看到充满梦想的他们,我们园艺园林学院帮助他们完成梦想的脚步也绝不会停止!

B:再次感谢各位评委嘉宾的光临…

C:再次感谢……的大力支持!

D:让我们明年的十大歌手比赛现场再见!朋友们!

十大私立大学 篇6

滨海新区打响“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的时代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是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背景下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区域发展规律等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从全国层面来看, 我国区域开发的进程从深圳到浦东, 由南至北逐次推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而从国家区域开发整体战略布局角度出发, 南北差距的拉大迫切需要在我国北方确定一个新的增长极, 在继承和延续深圳、浦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从区域层面来看, 环渤海地区港口优势突出、腹地广阔、资源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聚集区, 但长期以来开发开放层次不高、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经济增长动力不强, 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板块, 亟需提升。从滨海新区的发展基础来看, 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 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功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 具备成为我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巨大潜力。从这三个层面综合考虑, 滨海新区被确定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符合我国完善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要在继承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新区特色的发展经验, 开创我国区域科学发展的实践道路。具体来讲, 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探索形成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整合区域发展要素, 强化服务辐射功能, 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 带动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快速发展, 打造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大板块;二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 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 在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 探索破解之道、创新举措, 从而形成经验范式;三是形成二三产互补、内外需并举、经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模式, 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加快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继承和发展了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开发路径和改革经验, 加快了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新一轮实践, 肩负着在新时期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使命任务。这三项任务彼此联系、互为支撑, 共同组成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目标架构。其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于核心地位, 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灵魂所在和根本出发点。如何切实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历史使命, 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 滨海新区在实践中提出了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的具体做法:通过“十大战役”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完善区域功能定位;通过“十大改革”创新完善行政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破除发展的各种障碍, 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这是滨海新区落实国家战略、争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排头兵实践的具体战略路线。

滨海新区“十大战役”的实践与思考

1.“十大战役”的开发思路

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对于滨海新区来说, 挑战与机遇并存, 压力和动力同在。为实施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的战略方针。之所以称为攻坚战, 就是要正视挑战和压力, 用过人的勇气和魄力、用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 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转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 不断攻难克险, 不断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胜利。

滨海新区处于执行层面, 要以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为总目标, 以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为总战略, 贯彻落实好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就必须在实践中见功夫、在发展中看水平。因此, 滨海新区迫切需要在明确自身短板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优势和有利条件, 深挖内部潜力、调动各方力量, 在开发开放攻坚战总纲领下, 进一步细化任务, 加快区域开发建设、加快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从这些方面考虑, 基于对形势的研究, 滨海新区逐渐形成了打好“十大战役”的开发思路。

“十大战役”着眼于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 通过统筹布局区域开发, 分类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同步推进招商引资和社会事业发展;着眼于显著增强综合实力, 通过打造若干平台载体, 进而聚集更多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着眼于解决新区发展的结构性短板, 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社会结构、治理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形成结构调整与开发开放共同加速推进的新局面;着眼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全面跟进政府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措施, 打造产业竞争区域政策高地;着眼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打破部门、区域界限,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创新资本运作方式, 创新利益分配形式, 不断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 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活力;着眼于提升滨海新区的吸引力、竞争力, 力促国内外各类客商聚集滨海新区, 力促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向新区汇聚;着眼于培养锻炼干部, 让更多干部在参与“十大战役”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着眼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凝心聚力, 把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开发建设上来, 为实现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综合以上, “十大战役”构成了变问题为动力的实践载体。

2.“十大战役”的实施路线图

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认真研究, 逐步锁定了一个个潜力巨大、蓄势待发的重大区域, 局部形成了“十大战役”的基本概念, 并将这一概念不断充实放大, 形成了一套在开发开放攻坚战总纲下,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工作的系统战术执行体系, 成为滨海新区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和有力抓手。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明确, 开发开放攻坚战战略清晰, “十大战役”统筹全局、战术得当、保障有力, 三者合力构成了滨海新区繁荣发展的路线图。

“十大战役”从概念形成、目标设计、策略选择到保障措施, 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战术体系。

“十大战役”的战略目标, 是利用5-10年的时间, 通过在滨海新区建设10个具有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热点区域, 带动整个区域的开发开放与改革创新, 落实国家和天津对于滨海新区的发展功能定位, 探索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社会与环境和谐的区域发展道路, 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十大战役”的攻坚路线, 是牢牢抓住“东航运、西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的区域发展功能定位, 与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设路线与重点项目紧紧结合, 在“十二五”末, 全面完成核心城区、东疆保税港区、北塘经济区、西部区域和中心渔港“五大战役”的开发建设, 南港区域等“五大战役”的基础设施与主导产业、基础项目基本建设;到2020年, “十大战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十大战役”的战术方法, 是以“指挥部+管委会+平台公司”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战时体制作为区域开发建设的决策与执行架构, 将“先谋后动动则必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平衡综合平衡”的策略方法贯穿区域开发的整个过程, 坚持开发先期加快“启动器”建设并迅速向“吸附器”转化的建设路径, 实现区域开发的系统推进。

“十大战役”的战略定位, 是滨海新区在区域开发建设全面推开的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特殊手段。以战役的形式完成区域开发启动时期各项资源的快速有效调配, 实现区域开发建设的快速准确决策, 符合新区当期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战役模式不是常态化建设机制, 当新区“东南西北中”的区域功能定位格局基本形成, “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路线基本成型, 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 “十大战役”也就实现了攻坚战的发展任务, 将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符合新区发展阶段特征的区域发展状态与路径。

“十大战役”坚持协调但非均衡的发展思路, 通过在九大功能区中选取十个重点开发地区, 以战役的模式进行组织协调、综合统筹, 采用“管委会+指挥部+平台公司”的组织模式, 遵循先谋后动、动则必成, 有所为、有所不为, 积极平衡、综合平衡的策略方法, 通过“启动器到吸附器”的建设路径, 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从南到北整体布局, 由东到西统筹推进, 广泛涉及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涵盖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十大战役”实现科学发展的精髓

滨海新区“十大战役”的开发建设, 有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一是在区域开发中, 通过体制建设、策略方法、开发模式的统筹安排, 实现区域开发的系统推进;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服务需求来完善改革的顶层设计, 通过全方位创新政府服务来全面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三是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把改革管理体制、提高行政与服务的效率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 通过创新与完善政府职能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和谐新区建设、推动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滨海新区在“十大战役”中以科学发展的方法论为指导, 通过“战时模式”创新设计了能够促进开发建设快速有效推进的建设体制, 通过科学的策略方法来分析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通过创新建设路径来实现区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滚动开发, 形成了一整套推动区域开发系统推进的思路、体制与实施路径, 体现了科学推进区域开发思想的精髓。

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符合基层发展的需求, 改革的方案才能有生命力;基于基层的改革诉求来完善顶层方案设计、通过行政体系保证改革方案的执行, 改革才能够快速推进;按照改革的最终目的来理顺改革与发展执行部门的责权关系, 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改革的阻力, 最大可能的实现改革的预期效果。新区在“十大战役”中, 利用“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反向引导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 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与思路方法创新。

新区通过打好“十大战役”, 到“十二五”末将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外贸总额、常住人口等方面实现全面翻番。这就意味着新区政府的行政职能完善必须既着眼于解决现有经济社会体制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又必须把未来新区发展将要形成的经济社会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性需求重点加以考虑。在“十大战役”中, 围绕政府职能转换, 形成了促进改革与发展又好又快推进的核心动力, 是新区在开发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又一个创新。

滨海新区“十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十大改革”的实施思考

滨海新区快速开发建设过程中, 必然触碰到现行体制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需要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不仅是滨海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任务, 同时也是滨海新区“十大战役”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十大战役”的全面打响, 为改革提供了平台和动力, 同时也必然要求新区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突破, 先行先试。

围绕“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 加快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这一主线, 滨海新区适时推出了十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方案。“十大改革”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三大核心任务展开, 一是完善政府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二是完善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三是完善社会事业与保障制度,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改革方案既是对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任务的细化落实, 同时紧紧抓住新区在攻坚战中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十大改革”作为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的核心动力, 与“十大战役”一同成为新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重要实践创新。

“十大改革”既要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做到综合统筹, 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制度创新、行政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改革需求, 又要继承综合配套改革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的成果, 向更深层次的改革领域不断挺进。改革本身已经成为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核心动力。

2.“十大改革”的顶层设计

滨海新区“十大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服务“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总体战略, 紧密结合“十大战役”开发建设的实践需要, 根据全面综合、先行试验、统筹完善的原则, 率先建立和完善创新发展、产权清晰、竞争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 权利平等、保障全面、自治有序、分配合理的社会体制, 精简高效、公开透明、依法规范的政府行政模式, 从而全面完善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滨海新区“十大改革”在进行顶层设计之初, 便摒弃了“为了改革而改革”的导向, 而是将改革定位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破解制约“十大战役”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障碍, 将促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各方面好的做法制度化固定下来, 从而降低发展中的制度成本, 提高开发建设的效率。换句话说, 滨海新区“十大改革”的整体设计, 是以“实用性”、“基于开发建设实践需要”为导向的。

要推动经济建设与区域开发的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必须提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功能与活力、规范市场竞争、健全与规范市场监管体制、突破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就必须解决区域大规模开发以及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中的企业融资、非经营性负担、市场准入等问题, 就必须解决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合理化配置问题。

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关键是全方位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于是就必须率先建立和完善权利平等、保障全面、自治有序的社会体制, 服务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要保证开发建设与改革的各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就必须率先建立和完善精简高效、公开透明、依法规范的政府行政模式为发展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与行政治理环境。

针对这三个目标新区推出的“十大改革”方案, 在经济领域, 率先启动金融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涉外经济改革、国有企业与非公经济改革创新;在社会领域, 率先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城乡一体化改革;在行政治理领域, 率先启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这十项改革方案, 有针对性的破解“十大战役”中所遇到的最迫切、最紧要的体制机制障碍, 涉及到“十大战役”中在管理体制、要素市场、金融服务、涉外经济等方面遇到的制约因素, 着力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全面开发过程中所突出暴露的民生问题, 既体现了改革综合推进的特点, 又符合为“十大战役”区域开发形成制度配套的客观要求。

3.“十大改革”与“十大战役”协调推进

“十大改革”有机的融入到“十大战役”的整体战略中去, 进一步丰富了“十大战役”区域系统开发的思路。通过“十大战役”搭建改革平台, 将先行先试的改革成果在区域开发中快速推广, 最大可能的为改革试验提供了成功的条件, 促使改革成果以最大的可能、最好的效果落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开发建设第一线, 为加快实现转变夯实了基础。通过深化改革,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方面先行试验, 率先探索, 为新区通过“十大战役”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深化改革与加快区域开发同步推进, 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推动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实现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 加快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十大战役”全面涵盖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统筹布局区域开发、分类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强化新区发展的结构性短板, 聚集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资本运作方式和利益分配形式, 不断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 从而带动“十大改革”不断取得实际效果。例如, “十大战役”的开发体制直接推动了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战时体制以及新区政府——城区——功能区“一级政府、分类服务”的审批体系等一系列管理体制创新;在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战役中, 各项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循环经济体制试验得以全面铺开, 得以用较少的改革阻力, 使得各项先进的改革理念在新区先行试验。

结语

“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 锻造了新区开发开放的精神气质, 夯实了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形成了新区干部群众争先排头、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拓展了新区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 奠定了新区科学发展的基调和正确道路。“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吹响了滨海新区加快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冲锋号, 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滨海经验”正在形成。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仍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滨海新区的创新实践仍在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 滨海新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拼搏奉献中不断得到实现。发展无止境, 创新无尽头, 我们坚信, 滨海新区再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 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继承和发展了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开发路径、改革经验, 加快了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新一轮实践, 肩负着在新时期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使命任务。“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形成了滨海新区落实国家战略、争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排头兵实践的战略路线,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实践检验。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发2006[20]号) , 2006.

[2].中共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2009, (12) .

[3].中共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2010, (12) .

[4].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 2010, (20) :8-13.

[5].马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J].求是, 2009, (20) :9-13.

[6].郭金龙.经济增政治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7].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2) .

大学校园最赚钱的十大职业 篇7

收益:500元以下/月

技能要求:能辨别方向、认识公交线路、普通话标准。

业务描述:

这是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赚钱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刚刚从高考硝烟里走来。正是现炒现卖的好机会。因为差不多谁都能干,所以想找份好的家教工作非常难。一些城市的学校、公园附近,经常能看到一些青年学生把纸板绑在自行车上,上面写着“家教”。

家教的风险来自中介,一般他们会收取100元左右的中介费。如果介绍成功,家长将负担其中的一半,也就是50元。当然,这个价格会因为城市消费水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如果学生家太远,千万记得早点儿回来,女生尤其要注意人身安全。

No.9资源回收

收益:存在季节性差异。平均500元/月

技能要求:勤快,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业务描述:

这是最适合在夏天从事的兼职。在一个5000人规模的大学里,每天产生的饮料瓶超过2000个。如果大规模回收,一个胶瓶可以卖到两角。至于废纸,大学宿舍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个,期末考试之后去大量回收复印纸的笔记,也是一个好财源。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校园里,不同的垃圾箱是由不同的大爷大妈控制的,他们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多年。如果你真想从事资源回收工作,请先确认一下会不会断了大爷大妈们的生活来源。

No.8做商调、发广告

收益:计件或按时间计算

技能要求;口才、勇气,一些大品牌往往还要求相貌。

业务描述:

给人家做做商业调查,尤其是入户的,很锻炼能力。发送广告记得要确认该公司合法。别在大街上往人手里乱塞废纸,或者四处乱贴小广告。

去促销手机或者数码用品是件挺好的事,自己需要的时候还能图个便宜。这种工作往往是短期工作,很少能做太久。

No.7翻译或攒书

工具:电脑1台

收益:计件,勤奋者每月1000-3000元

技能要求:文笔、外语等。

业务描述:

这是文科和外语类同学比较欣赏的一种工作,和专业稍微挂点儿钩,让人少了些“耽误学业”的不安,也能够接触到一些翻译公司和出版社,对日后的就业或许会有些帮助。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文笔出色的年轻人,往往能拿到稿费比较高的活儿。如果能经常有稿子做,是自己养活自己的一条好出路。反正每天都要敲很多字,卖成钱,总比泡BBS灌水要实际一些。

No.6研究所临时工

收益:千元以上,不同专业、导师出价不同

技能要求:合作精神。

业务描述:

据说最早管导师叫老板的就是打这种工的同学,他们多数是理工或者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这类工作的收入,往往跟导师所拥有的项目数量和质量有关。学生出力帮老师干活,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费——这是一般情况,想靠给老师打工发大财目前看来还比较困难。

这份工作的好处是稳定,还有,求职时可以在简历上装点门面。

No.5校园金融业

收益:计件

技能要求:认真为重。

业务描述:

所谓金融业,其实一是办信用卡,二是代理保险。新学年之初,这两样业务非常火。尤其现在,为了在紧要关头用钱方便,不少学生都会攥一张信用卡在手里。各个银行也愿意从学生中培养未来客户。

这工作的风险是口舌纠纷。记得一定要按条款向你的客户推销,一旦承诺了条款之外的,被投诉到老板那里不算,很可能被揪上学校论坛曝光,被大家“集体鄙视”。

No.4网上开店或校园推销

资本: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电脑和手机必备

收益:看你的本事了

技能要求:营销才能,广告才能,审美水平,擅于反杀价。

业务描述:

网上开店或者校园零售要求有很灵活的头脑,不然货会砸在手里。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最好先磨练磨练,等到经验丰富了,再开始卖大宗物件。感动中国的洪战辉同学,也是从卖电话卡、圆珠笔开始自己的兼职生涯的。

No.3当书商

资本:钱不多,关键是人脉

收益:几千元/月

技能要求:沟通能力,策划能力。

业务描述:

能当上书商的,一般是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从大书商和出版社拿到活儿,组织人手,赚取差价。因为同时要对上下负责,他们往往比具体做稿子的人承担着更多压力。尤其在书商拖欠和写手要过年的季节,更是如此。

No.2状元巡展

收益:按场次

技能要求:口才,策划能力,状元出身优先。

业务描述:

当状元很不容易,一年一个省份才出俩,全国也不过60多个。加上各个省份的状元含金量不一样,如果正好当上了某高考强省的状元,这个身份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去全国各个高中进行演讲报告,替保健品广告代言,都是很能挣钱的方式。

和做出版业一样,可以先展览自己,等到路子熟了,年级也高了,可以组织队伍,展览自己的师弟师妹了。

除了高考,六级状元。GRE、雅思状元、公务员考试状元和考研公共课状元都可以“利用”一下。只要在某次考试中拿中了一个高分,恭喜你——商机来了。

No.1读书

收益:无限可能

技能要求:各个专业不同。

业务描述:

上一篇:这是我的课余生活作文下一篇:羞耻的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