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物理实验研究

2024-06-05

国内物理实验研究(精选8篇)

国内物理实验研究 篇1

1、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如密度和压强等概念的建立、浮力产生的原因、大气有压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欧姆定律等,这些问题离开了实验,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而不能体会到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和物理概念建立的必然性。

2、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

原《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初步具备的实验能力,主要是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误差的概念,会写简要的实验报告”。因此,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种学实践活动”。

国内物理实验研究 篇2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是其他许多自然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 而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物理中的基础一环,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的能力, 更加可以培养细致、敏锐、准确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创造力以及运用其他各个学科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随着教育的改革, 物理实验被重视的程度日渐加深, 而对于这个重要的学科, 不仅各所高校教学各有不同, 国内外也是差异明显。

1.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外对于物理实验相当重视, 美国、日本、加拿大的一些大学物理实验课都非常重视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双向交流非常活跃。

在国内, 物理教学也是很受重视的, 像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就很注重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结合, 学校负责出资, 安排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教师一起指导大学物理实验。

西方的实验类教学一直领先在前沿,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内对于实验科研的投入增加, 实验的环境和器材也更新的很快, 教学进步的水平相当迅速。

2. 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

国内外教学各有特色, 本文仅选取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三个比较突出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1关于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差异

在教学内容上, 国外的实验教学基本上属设计性实验, 且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经典型的, 属验证性实验多, 设计性实验仅占10%左右, 这是我国实验教学差距较大的一环。

在学时安排方面, 国外实验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 一般约为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 有的高达三分之二。而我国的实验教学大多从属于理论教学不独立开设, 实验学时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少, 一般约为10%—20%左右。

而在我国, 很多高校结合物理实验学时需要, 将每个模块设有一定的选课要求。但总学时仍旧控制在24--26学时, 较之国外明显较少。

2.2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差异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对学生要求很高又不敢放手,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在传统实验教学中, 学生往往也过分依赖教师指导。这种僵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外高校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已经是一种制度, 给予做实验的学生在时间、地点上自由选择的权利, 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去做实验, 这样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 我国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 传统、经典的实验多, 表现古代技术的实验少;内容单一的实验多, 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少, 且多为验证性实验。而在发达国家, 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 由学生选择实验题目、拟定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完成报告, 对实验的时间和最终结果不做硬性规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及兴趣来安排。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关于教材的差异

国内外高校物理实验教材的差异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系列差异的必然结果。我国教材理论引入较多, 现代概念未能及时编入教材, 问题介绍不够详述。而国外高校物理实验教材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避免重复脱节, 重点突出, 注意与现代概念的衔接。

三、对中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我国的物理实验教学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 所以教学的水平和方法上都有欠缺。根据如上的研究, 我们提出几点意见:

1. 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

物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大学物理教育应该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式从单一的授受转向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学, 通过实施创新型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和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对理论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 运用讨论法教学、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新异见解, 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营造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

我国的大学物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 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再是以制度的形式鼓励学术自由, 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和密切交往中发展智力, 完善人格, 推进学说。

3.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国内大学物理教育应该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为培养优秀杰出人才打下了基础, 国内大学也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通识教育, 拓宽学科的基础上, 凝炼专业主干, 综合考虑二者的结合点, 使其有合理的比例。

4. 注重实践学习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 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鼓励并支持学生做"自己的实验"。

5. 制定独具特色的物理教学模式

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其独具特色的物理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大学实际情况, 合理借鉴国外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 制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物理教育教学模式。

四、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 我们分别针对物理专业的学生和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提出如下教学方案;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分别是模块教学, 自主学习, 课时分配, 期末考核。

模块教学:首先将物理实验按类型 (预备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网络模拟实验) 划分成六个模块, 每种类型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依照自己专业要求选择所学内容, 在完成专业所需实验的基础上,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模块内其他的物理实验自由学习, 如文科类学生可以更多的选择预备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 计算机类学生可以更多选择网络模拟实验,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软件实现实验模拟, 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原理的同时也提高了软件设计水平。物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物理实验能力较强, 模块选择以提高性实验和设计研究性实验为主。

自主学习:对于专业所需实验, 学生可根据所选实验自由分组, 以便实验时进行讨论。实验前, 学生根据所选内容学习预备性知识, 熟悉实验流程, 自行完成实验, 实验时记录下出现的问题, 完成实验报告。试验结束后, 由老师统一讲解实验重点并答疑。再次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实验, 加深印象。物理专业课内涉及物理实验部分较多, 物理实验中可以做到“全程无讲解”实验, 教师只负责仪器的维护, 整个实验过程完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课时分配:课时分配上可以选择更自由的分配方式, 让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预约实验, 根据自己当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来预约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安排在周一到周五, 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实验中尽量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 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实验结束后老师立即进行实验重点讲解和答疑。另外根据学生的专业和空余的时间分配来调整几种实验的时间分配, 普通实验对时间要求比较高, 演示性实验由于不需要学生亲自动手, 可以跟理论课合在一起以讲授的方式进行, 模拟实验对时间没任何硬性要求。

实验考核:由于非物理专业人数较多, 而且实验也多以小组形式进行, 所以期末考核时, 老师可从专业要求的实验中为每个小组随机抽取实验进行考核, 给出每个小组的基础分数, 再结合平时自选实验的状况给小组内成员进行打分, 依次作为最终成绩。由于人数较少, 实验考核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加点对点化, 例如:由教师准备一个全新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原理、完成实验过程, 教师对其评分;也可以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全新的实验进行评定。

参考文献

[1]卢惠林.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构想[M].北京出版社, 2000年10月.

[2]杨中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M].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1日.

[3]王继新.师范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2第1期.

[4]万纯娣.普通物理实验[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8日.

[5]李茂京等.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代化改革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6]胡波.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初探[J].物理教育, 2002年9月.

[7]姜琳.贯彻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普通物理实验教学[J].高等教育, 2004年1月.

[8]熊永红, 任忠明等.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实验, 2005, 2.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国内研究现状 篇3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虚拟实验慢慢发展起来了,它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文章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期刊中对虚拟实验的文章数量、作者情况、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对目前我国虚拟实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虚拟实验;研究现状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在化学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1]而当前实际的情况,由于经济的原因、安全的原因、环保的原因,传统的实验不能完成这一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化学虚拟实验逐渐发展起来了,少数已经运用到了学习生活中。[2]本文针对化学虚拟实验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做一个总结性的研究,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1.研究资料的来源与统计

我国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内现状分析的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类期刊,选取了《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学代表期刊,使用万方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跨度为2003年到2013年,以主题为“化学虚拟实验”进行检索,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十年虚拟实验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文章数量、作者情况和所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目前虚拟实验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分别针对以上六本杂志进行分别搜索,在除去重复文章和非教学领域的文章,得到有效文章13篇,因此,本文最终应用的文章有13篇。2003年至2013年中每年发表数量如表1所示。

笔者针对这几篇文章的作者和所在单位进行统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对化学虚拟实验进行研究的单位大多是高等院校,占总数的77%,对虚拟实验进行研究的人员大都是高校的理工科的研究生,一线教师参与其中进行研究的不多;(2)对化学虚拟实验进行研究的地区极度不平衡的,大多集中在吉林、陕西等地。

2.研究现状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分析,这13篇文章可以归纳为化学虚拟实验的设计开发、教学模式、理论介绍、开发工具介绍、应用研究、平台介绍这几个方面。如表3所示。其中教学模式占总数的31%,虚拟实验设计开发占总数的23%,理论介绍15%,开发工具介绍占15%,应用研究和平台介绍分别占总数的15%。文章没有专门的介绍开发工具的筛选情况,因为就文章作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大都是教育技术专业。使用的开发工具二维虚拟实验居多,例如使用Flash、Actionscript语言、Flash3D进行的开发,也有使用Virtools进行化学虚拟实验开发的,相对来说,使用三维虚擬实验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的不多,由于沉浸性不强,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强度不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理论研究居多,而实际在课堂中的运用,反馈,反思则不多。另外,设计这个虚拟实验平台的人员大都是信息技术专业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欠缺,也没有相关专业人员的加入,是目前虚拟实验系统开发的一大缺陷。

3.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虚拟实验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功能全、协作性、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不受时空的限制。但是,在开发使用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以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3.1研究人员方面

总体来说,对虚拟实验进行开发的人员大都是高等院校的专门研究机构、研究生或企业开发,专业功能较强,学科背景偏向计算机,是虚拟实验研发的主力军,与课程完美结合的产品不多见,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3]而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化学教师却很少参与到虚拟实验的研发中来。化学虚拟实验的研发主要是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以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为主的研发人员由于大多数无化学学科背景,切缺乏实验教学经验,在虚拟实验内容的安排上通常选择参照初中化学教材和相关文献。这样一方面会导致最终研发的虚拟实验内容安排生硬、过时、灵活性大打折扣;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研发的虚拟实验多是对真实实验的重复,照本宣科,毫无新意。[4]

而一线教师由于本课程自身的任务,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虚拟实验的开发,他们具有丰富的实验经验,高校的研究人员可以邀请一线教师加入其中,在虚拟实验的开发过程当中,向一线教师请教专业的学科知识方面的问题,做出来的系统可利用价值就比较高。

3.2开发工具的使用

化学虚拟实验开发工具使用的最多的是Flash,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创建数字动画、交互式Web站点、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创作和编辑环境。Flash广泛用于创建吸引人的应用程序,它们包含丰富的视频、声音、图形和动画。Flash动画是一种演示的动画,可以使用ActionScript 3.0开发高级的交互式项目。使用Flash和Actionscript开发出来的化学虚拟实验是二维的虚拟实验,沉浸性不强。

法国拥有许多技术上尖端的小型引擎或平台公司,Virtools是其中的一款,Virtools可以制作具有沉浸感的虚环境,它对参与者生成诸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信息,给参与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种新发展的、具有新含义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但是不能在其中进行模型的建造,需要使用3ds max进行建模。三维开发工具开发出的虚拟实验沉浸性有所增强。优秀的三维开发工具还有很多,目前运用到化学虚拟实验上的三维开发工具太单一,而且学习周期长,关于开发工具的选择,还需要继续寻找,达到学习周期短,沉浸性强的目的。

3.3教学设计方面

教学设计方面的文章占论文总数的15%,其中在《基于初中化学虚拟实验的“双案”教学设计》,张学军和梁相梅提出“双案”教学设计,既有原来教师的教案设计,又有“学案”设计。教案和学案合在一起简称“双案”,其中“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知道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5]

张学军和王阿习的《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进一步探讨》,给出了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结合起来使用的理论指导,减少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6]徐妲,钟绍春和马相春的《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一文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的可交互的虚拟实验环境,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到系统中进行虚拟实验。可以避免危险性的实验,观察微观的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等等。[7]

3.4实际运用方面

在化学虚拟实验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理论的文章占总数的31%,在化学虚拟实验投入到课堂使用的教学模式设计方面的文章比较多,实际运用方面的文章很少,只占总数的8%。实际投入到课堂中使用的虚拟实验大都是二维的虚拟实验,沉浸性不强,深入到微观层面的分子运动的实验系统也很少,关于使用后的反馈相关文献就更少了。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加大实际运用的力度,及时得到反馈、改进。

4.结语

通过对化学虚拟实验在相关期刊上论文的数量来看,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开发的研究人员要与一线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开发出灵活、可扩展、深入到分子运动微观层面的平台,运用相关的理论,在课程中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修改维护,投入新一轮的使用。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4]朱敏,刘鹏飞.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3.

[2]张冰.化学实验虚拟软件在农村初中应用中的体会[J].教育技术,2013.

[3]王基生,于平太,李莹,孙苗苗.虚拟实验平台开发和应用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

[5]张学军,梁相梅.基于初中化学虚拟实验的“双案”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

[6]张学军,王阿习.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进一步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篇4

一、课题背景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同时,全球在“物理教学”方面的共同声音是:“世界范围内的物理教学效率低!”;在中国,普遍的反映是——“物理难教”、“物理难学”!“怎样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既是物理学习论的孜孜所求,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现实之惑。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据统计,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中,有74%的是因实验而获奖的,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实验能给学生学习物理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由于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物理实验能使学生知晓科学家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因此,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由于实验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结合实验进行教学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另外,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物理实验对学生物理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促进机制。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广大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有着越来越深的认识。实验教学的自觉性正在逐年提高,“粉笔加黑板”的物理教学方式已几近绝迹。

然而,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表面上看就存在着诸如实验开出率低、以讲代实验、或黑板上画实验、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复习课不见实验等现象;从效果上看,也存在着实验走过堂、追求形式而收效甚微、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差的现象。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想通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的研究,从思想上引起广大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实验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改革实践。实验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起到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它有利于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化,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实验考试的科学性,保证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改进实验教学。大面积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使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二、课题界定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就是高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是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验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操作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和情感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就是根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它包括如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类型、教学目标等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等,这里蕴含实验设计策略、实验创新策略、多媒体辅助策略等。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就是对实验教学评定其价值高低,主要通过对学生在认知领域、操作领域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考查来实现。考查的方法主要有试卷型、操作型以及试卷和操作结合型等。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物理学习,是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与物理环境作用的过程。物理实验,是学生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最频繁、最直接、最迅速的形式;是学生形成概念、探索规律的基础;能有效诱发学生认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本质,能深刻地影响物理问题解决,能使认识由直观变抽象、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实现认识上的两次飞跃。

2、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物理实验,是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的重要的教学手段。“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教学中高度重视、积极运用物理实验,对学的“悟性”启发、教的智慧寻找都是一种内生性的基质焕发,也只有重视实验基础,才能让窘迫的物理教学焕发出智慧的生命与实践的活力。

3、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江阴高级中学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教育理念,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将此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真正地促进学生素质全方位发展。同时,通过本课题研究,将更好地促进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四、理论依据

1、理论假设

通过确立现代实验教学思想,建立灵活多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库,培养掌握现代实验教学理论的新型物理教师队伍,可以构建起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2、理论依据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是丰富而深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传递过程。传播者、受传者与教学传播媒体是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遵循信息传播、反馈调控的原理,整体性和有序性的整合原则,强化教学媒体传递的力度和作用,优化组合传播者、受传者与教学传播媒体,是提高受传者主动接受转换信息的有力措施,是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有效方法。

物理教学法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为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规律性这一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说,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自觉运用,那么,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运用过程中教学媒体的综合。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就是最为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一中教学手段。

心理学理论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教育媒体的心理意义在于它通过物理刺激量的加强来增加心理感受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心理实验表明,感觉本身包括运动和变化的成份,它包括内导环节,又包括外导环节。感觉将言语符号的积极译码作用包括在自己的成份中,而知觉过程的积极性质更加明显,对象知觉不仅具有多种感受器的性质,而且依靠一系列分析器的协同工作而更积极地把运动和变化的成份包括在自己的组成之中,而感知物理现象恰恰是学习物理的第一步。

五、研究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分类与教学目标研究。

2、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包括学生实验的教学策略、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中的实验教学策略、校本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策略等,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研究设计各类实验教学模式。

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

六、操作要点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属于行动研究法,辅以教育实验法,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

七、研究过程

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⑴学习有关理论,积累资料,成立课题研究组,拟定研究方案。

⑵将课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相关老师负责,形成研究与实施网络。⑶编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⑷组织相关老师学习课题研究理论知识。⑸建立好课题研究档案。

2、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9年1月)

⑴各子课题研究小组根据所选研究内容,按照课题研究的总体要求,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实施计划。

⑵各子课题根据计划开展研究。

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研讨活动,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⑷将研究成果物化到教学实践中去,每学期由相关老师开设两至三堂实验研究课,并由此开展相关讨论研究活动。

⑸将研究成果物化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去,预期在三年时间内开发成功一套校本教材《物理趣味实验》等。

⑹组织好阶段性评估工作。

3、评估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⑴通过各种方法,全面评价课题研究效果。⑵汇编研究成果。

⑶撰写研究报告,迎接专家结题。

八、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徐汉屏、那中兴、肖国龙、王静、杨凤楼、王剑、余寿、赵俊、汤海湘、刘雅妹等老师组成。

2、师资保障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自觉进行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研究水平。课题组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加强切磋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聘请学科专家作理论讲座,定期汇总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思路。

3、硬件保障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如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等,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4、经费保障

按规定申报课题研究经费。

九、预期成果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论文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案例评析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展示

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普通物理实验考核;创新;改革

普通物理实验是各大高校理工科专业一门传统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风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1-2]。由于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学习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考核中,实验课与其它课程相比也不够重视[3]。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者对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做了很多研究,有的强调操作考试的作用,有的强调多元化考核的作用,有的推行无纸化在线考核[3-6]。本文就我校近几年对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7]。

1普通物理实验考核的基本内容

国内物理实验研究 篇6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品德素养,促进科学世界观形成的需要。离开了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很难完成的。要想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验技能以及对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实验教学的能力。加强物理实验和教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物理教学及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在实验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意愿和为其努力的目标。

本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工作与学习起指导与帮助作用。作为一名已经走上教学岗位的中学物理教师,必须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掌握必备的实验技巧,具有一定的实验素养和从事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的教学工作。因此,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中,在职教师必须在实验、技能、教学方面不断学习和提高,开展和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2、掌握实验教学的教法

3、了解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

4、了解计算机辅助实验和一些虚拟实验软件的应用

5、探索实验能力的评价方法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概述,物理实验教学技能,演示实验的要求与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与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物理课外实验与教学技能训练,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

本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在第三章演示实验的要求与教学技能训练里包括了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和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摩擦力和平跑演示实验、静电演示实验、电磁综合演示实验、阴极射线管、稀薄气体放电演示实验/光路的演示与相差分析。在第五章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与教学技能训练里,包括了重力加速度测定方法的研究、碰撞与动量守恒研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小灯泡功率实验、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设计与实验、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透镜成像与干涉、衍射教学研究。

(四)教学建议

1、培训对象:适于高级中学物理教师选修。

2、学时数:30学时。

3、教材:自编教材。

4、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

5、考核要求: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或一篇实验教学设计。

6、课程类别:专业课。

二、教学纲要

第一章 物理实验研究概述(3课时)1.1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的目的

1.2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3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第二章 物理实验教学技能(4课时)2.1 物理教学实验的类型及作用 2.2 演示实验教学技能 2.3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技能 2.4 随堂实验教学技能

第三章 演示实验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技能训练(6课时)3.1利用斜面、小车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 3.2 摩擦力和平抛演示实验 3.3 静电演示实验 3.4 电磁综合演示实验 3.5 几何光路的演示实验 3.6 阴极射线管的演示实验

第四章 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与教学技能训练(7课时)4.1 重力加速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4.2 碰撞与动量守恒研究 4.3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研究

4.4 伏安法测电阻和小灯泡功率实验 4.5 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设计与实验 4.6 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 4.7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第五章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研究(3课时)5.1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5.2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实施原则 5.3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

第六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4课时)6.1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评价的要求 6.2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内容

6.3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类型、方式、方法 6.4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命题要求及改革 第七章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3课时)7.1物理教学演示中的信息化 7.2物理实验中数据采集的信息化 7.3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的信息化

三、参考文献

国内物理实验研究 篇7

1.现状

当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取得了一定进展, 探索出一些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 并且开发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受到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视, 也涌现出一些优秀作品。但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还不够系统, 存在很大差距, 具体现状如下。

学生应用情况:

(1) 学生接触到知识传授的多, 基本是教材的媒体化。

(2) 学科内容比较完善, 没有注意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3) 网上学习大多不过只是文本的阅读, 缺乏教师指导和学生协作。

教师应用情况:

(1) 在学科应用中比较多, 能够应用互联网络搜集相关学科信息, 能够应用常用软件Power Point、Front Page等进行课件制作, 但基本是单机应用水平, 没能发挥网络优势, 共享性差。

(2) 传授知识的资源比较多, 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的资源比较少。

(3) 部分学校和教师建设了物理专题网站, 但系统性差, 对知识内容体系关注较多, 对物理实验关注较少。

2.存在的问题

物理实验教学自身的特点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 学生实验的个性化需求与实验教学“一齐化”的矛盾。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的个性需求是多样的, 而现行教材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都是统一的, 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必然是一致的。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到实验室做实验变成了“走过场”。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看实验”的局面。

(2) 学生实验操作的渴望和实验条件局限的矛盾。

学生对实验操作普遍具有好奇心理, 都渴望进行自主操作。可是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有些物理实验内容本身的限制性, 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任意操作。

(3) 学生活动的局限性和物理研究内容广泛性的矛盾。

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大到天体物理, 小到微观粒子都是教学内容。而学生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 因此他们建构诸如天体物理、微观粒子等物理内容时缺乏直接经验。

(4) 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和物理实验原理抽象性的矛盾。

许多物理实验的原理非常抽象, 如波的干涉、波的衍射、波的叠加、光电效应等。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直接经验, 对这些实验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5) 学生记忆的短暂性和物理实验现场不可恢复性的矛盾。

每一次物理实验操作完成后都无法再现同样的实验现场, 而学生不可能完全记住实验信息, 而这些信息对整个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当实验记录出现错误时, 再恢复实验现场是不可能的。

(6) 对实验分析的任意性要求与物理实验过程连续性的矛盾。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有时我们希望在分析实验时可以进行任意暂停, 在任意位置和角度观察实验, 而真实的物理实验是连续的, 是不可能实现上述要求的。

(7) 对信息化环境的需求和物理实验环境单调性的矛盾。

例如, 在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过程中, 为了便于分析简谐振动的本质, 我们希望能够营造在任意位置显示振子的受力方向和大小、速度方向和大小以及加速度方向和大小的信息化环境, 而在传统的实验室环境和教室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

3.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具有可交互性、可计算性、可控制性、可图示性、实时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检索性、大容量性、可扩大性、可程序化、可模拟性、可仿真性、可智能性、可组合性等特性, 这些优势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物理实验教学呈现如下趋势。

(1) 虚拟实验室。

虚拟物理实验室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室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模拟出来, 将无法实现的效果一一再现。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入虚拟物理实验室,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完成模拟实验的“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虚拟物理实验室不受传统物理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的限制, 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开放的“操作”环境,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决了困扰物理教师多年的实验教学方面的不少难题, 也使学生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

(2) 软硬件结合。

为了快速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数据的直观显示, 在传统物理实验中加入传感器、电脑及实验软件。信息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电脑做终端, 接口电路、传感器和常规物理实验仪器共同组成新的智能化实验仪器。利用传感器、通过接口电路完成一些物理量的测量, 其优点在于提高了数据测量的精度;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时, 可以把实验数据的曲线绘制出来, 直观性强。传感器进入中学物理实验室, 不仅成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而且还能突出物理学科重实际、重应用的特点, 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实验教学理想教学过程的设计

1.基本概念

所谓理想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是指在不考虑教学条件的情况下, 突破时空限制来构思课堂教学的步骤,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设计的原则

(1) 要以学生能够高效接受的形态提供知识和信息, 设计学习内容有效呈现形态, 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2) 要建立学生系统运用知识的环境。当学生不断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 就会驱使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完善化、活学活用化, 进而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确定领域、发现问题、抽象问题、分解问题、选择方法、提出方法、应用方法、验证方法。重点关注演绎、归纳、类比等推理能力的培养。

3.理想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1) 营造理想的实验操作环境。

理想的实验环境可以为实验者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优良的实验空间、合适的实验操作步骤、适宜的实验结果处理方法。实验环境是进行实验的大前提, 它的好坏程度决定了实验的成败。

(2) 实现实验操作的任意性。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任意播放、随意分解, 直到教学效果完美为止。

(3) 数据采集的自动性。

物理实验一般要求当堂测量数据, 根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传统的手工数据处理方法要耽误许多时间, 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理想的实验过程应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分析, 同时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即时得出结论, 如果发现数据错误, 学生可以当场补测某些数据;同时可以使教师当场评价学生的实验数据, 这样减少了教师批阅实验报告的时间, 使教师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别的教学工作。

(4) 实验分析的直观性。

理想的数据处理应可以把实验数据的曲线、图形绘制出来, 便于实时对比分析, 直观性强;能够直观演示抽象的实验原理。

共性整合点诊断

(一) 整合点概念

在完成理想情况下的教学设计之后, 就可以进行整合点的诊断工作了。整合点的诊断过程, 首先要分析每一个理想教学步骤是否能够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下完成, 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如何;然后分析信息技术手段对每一步的支撑情况如何, 是否比运用常规教学手段质量或效率高, 如果确实高的话, 该步骤就可以诊断为整合点。

(二) 整合点诊断的基本方法

一节课的整合点应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诊断, 其他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即便有整合点,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些整合点的问题, 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所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一节课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对于其他的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 是否分析整合点, 要根据这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

整合点的诊断,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理想状态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及教学步骤。即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情况, 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结构,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安排哪些教学步骤。在此基础上, 诊断常规教学手段在支撑教学活动时, 哪些步骤中存在的困难, 确定出可能的整合点。

整合点的诊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 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整合的方向。整合点诊断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一, 从教与学可能具有共性规律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分类, 将具有共性规律的内容分为一类, 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 不同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子类或多级子类。

步骤二, 系统研究每种内容类型有效的教学结构确定、教与学模式设计、教与学过程安排、教与学策略选择等方法。

步骤三, 系统分析运用常规手段实施所安排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步骤, 并进行系统归类。

步骤四, 分析哪些困难步骤信息技术能够支撑, 确定出整合点。

在上述步骤当中, 教与学模式及过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设计的不合理或不够科学, 那么, 在此基础上所诊断出的困难可能根本就不是困难。

(三) 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点分类及解决办法

1. 物理实验的共性整合点及解决办法

(1) 物理模型的模拟。

物理模型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学生对它缺少感性认识, 一般只是凭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去想象。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可使这些模型直观化, 有利于学生头脑里形成形象化的概念。

例如, 热学中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模型, 可以用Flash制作动画, 模拟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特点。画面既简洁, 对比性又强, 对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微观分子模型给予了很大帮助。

(2) 瞬间发生的物理过程的慢放。

演示实验是物理现象的真实反映, 它可使要研究的现象重现在课堂上, 但对于一些瞬间发生的复杂物理现象, 只能观测到其结果, 而无法观察其变化的具体过程。采用Flash制作成的动画课件, 可以形象逼真地模拟物理现象瞬间发生的变化过程, 使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清晰的物理图像。

(3) 实验细节的展示。

有些物理实验的现象, 读数和结果细小而不易观察,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大屏幕投影放大展示, 可以弥补这类实验的不足, 教学效果较好。

例如, 在游标卡尺的使用及其读数的教学中, 仪器小、刻度细微、精度高, 给教学演示带来较大难度, 运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及智能性, 设计课件来模拟游标卡尺的测量过程, 测量值随机多变, 具有真实感, 并将仪器尺寸和刻度线充分放大, 方便了讲解和学生学习。

(4) 实验情景创设, 实验现象模拟。

为了克服对实验分析的任意性要求与物理实验过程连续性的矛盾, 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情景, 模拟实验现象。

例如, 分子运动特点,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模型,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 可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实验, 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5) 历史实验的重现。

一些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物理实验, 有的受条件限制, 在教学中只能靠讲解与图形来描述, 对学生的说服力不强, 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实验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 α粒子散射实验, 将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制成三维动画, 重现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难学, 对原子核式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 还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危险性的演示实验, 既能避免事故发生, 又能收到良好效果。

(6) 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实验原理。

为了克服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和物理实验原理抽象性的矛盾以及对信息化环境的需求和物理实验环境的单调性的矛盾, 可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展示物理实验原理。

例如, 示波管原理的介绍,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平抛运动的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简谐振动, 光的干涉、衍射、电动机原理、汽油机原理、发电机原理等的演示和讲解等。

2. 物理实验的分类及整合点解决办法

(1) 物理实验的分类。中学物理学生实验主要有练习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2) 每类实验整合办法。

(1) 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学生实验。

此类学生实验是专门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 如练习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等。此类实验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因此, 对于此类实验, 可设计开发专门的软件进行模拟, 重点要放在交互性和指导性上, 学生可通过调节参数进行实际模拟操作训练。

(2) 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的学生实验。

此类学生实验是观察和研究某些物理现象的, 如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机械波、水波的干涉,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等。此类实验的教学重点是展示物理现象以及解释形成现象的原理。因此对于此类实验, 重点是设计开发现象的演示和原理的讲解的软件。

(3) 测定物理量的学生实验。

此类学生实验是为了测定某些物理量, 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等。此类实验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的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拓展等。因此对于此类实验, 重点是设计开发交互性和指导性强的软件, 学生可通过软件模拟实验操作。

(4) 验证物理规律的学生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物理;实验;主动和积极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它的规律都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观察和在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总结得来的。而实验能力又是高考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要求考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物理實验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①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②通过加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逐步学会物理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笔者在几年的高中物理实验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实验考查监考中,发现很多问题,主要有: (1)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①使用某些仪器不知道调零或不会调零;②不明确仪器的测量范围,不会正确选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③没有掌握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④不能正确地读取数据。 (2)动手操作能力差。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程序颠三倒四。例如,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时,电路图能够画出,但实际连接电路时便错误百出。因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认识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将是一句空话。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让学生来唱主角,老师从旁指导,并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提出问题和质疑;但是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行做。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好的教师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的作用是使比赛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犯规了,就得响哨,如果裁判成为一场比赛的明星,或者成为场上的焦点人物,我们可以断定,那场比赛的裁判肯定有问题了。同样,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始终是一个帮助者。在学生学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或是出现技能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以指导,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二、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实验教学启发性,要求实验能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积极思维。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设计“铁球碰鼻”的实验,将大铁球用绳子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铁球拉离平衡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向学生“打”来时,学生一齐惊喊起来,被“打”的学生被固定住了,无处可逃,吓得叫起来,但铁球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荡”回去了,学生顺利“脱险”。这一实验把自然界的秘密(机械能守恒定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着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客观世界。再如钢针扎气球 吹胀气球,用钢针慢慢刺入气球,针插入了一半,气球竟然没有爆裂。再将气球在空中摇晃几下,插在气球上的钢针也在空中摇晃,可气球还是没有爆裂。接着,将钢针慢慢拔出,气球仍没有爆裂。又将钢针尽量从原插入孔插入,气球还是完好无损。

利用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这个实验老师也能好的把要得知识融入进去这个小球之所以扎不破事由于吹胀的气球顶部(吹口的对面)的壁要比周围其他任何一个部位都要厚得多,因此,这个部位的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也比其他位置大得多。当我们用钢针从此处慢慢插入时,尽管此处的壁发生了形变,但它的厚度仍比周围的厚,所以,气球不会从此处爆裂;当针刺穿之后,针扎周围的橡皮由于弹性会很快挤拢来将针包住而不至于漏气。钢针拔出不漏气也是同样的。

启发性与趣味性是紧密相连的,有趣味性,也就有启发性,二者有机结合,就能吸引学生,这要求我们设计实验要内容典型、立意明确、仪器简便、操作简单、现象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启发性和趣味性两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思想的总结,开拓学生思维的开发性

每一个实验都有各自的设计思想,一个成功的实验,其设计思想总包含着对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构思。引导学生领会前人的实验设计思想,是一条培养学生具有设计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固原市庆“七一”“六五”普法有奖知识竞赛试题下一篇:2022年度公司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