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

2024-06-25

文言文虚词(共11篇)

文言文虚词 篇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文言文虚词 篇2

复习时, 教师要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 以高中语文课本 (含归类练习) 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 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 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 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 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 避免烦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 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 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 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

2. 精选好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 仅仅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 必须将其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中去阐释, 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 达到互相印证, 相得益彰。

精选典型例句, 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 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目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典范作品, 而且还因为, 这些作品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作品。近年来, 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 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 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2007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39个例句中就有近40%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 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精选过程中,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例句, 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 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 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 不要“旁生枝节”, 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 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 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为此, 师生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 选出意义和用法 (不) 相同的一组”的题型,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可适当加大训练量, 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 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 让考生既寻同又析异, 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 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 通过双向迁移, 反复比较, 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新增文言文虚词指导与训练 篇3

一、乎

1.作助词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用在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如: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⑥作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作介词用

相当于“于”,可译作“在”“对”“比”“向”等。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语气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者

1.作结构助词用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魏公子列传》)

④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⑦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乱者四应

D.此三者,吾遗恨也

二、语段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A.是岁,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C.①灭名不如报德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参考答案

1.A(例句和A项均表测度语气,吧;B作词尾,“……地”;C表反问语气,呢;D介词,相当于“于”)

2.D(例句和D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B表判断语气,可不译;C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3.B(例句和B项均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A用于否定词后,“……的话”;C用在动词后面,指人;D用在数词后边,“……件”)

4.C(例句和C项均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A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B表示肯定语气的;D表示感叹语气的)

5.A(例句和A项均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B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C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D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常用文言文虚词 篇4

知识点总结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篇5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

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如“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复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知识点2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方法指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知识点3 文言文翻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具体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若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显然荒诞,因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辞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布衣之怒”的“布衣”应翻译为“平民”,“伛偻提携”应翻译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运用互文的句子,应将几句简化合并,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再如,古代把国王或王后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说成“填沟壑”,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我们在翻译时都应根据其意义译成今天的用语。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言文阅读满分。

【例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2)涂:同“途”。(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6)寤:同悟

【题干】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2)圣人非所与熙也()..(3)摄衣冠谢曰()(3)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

【答案】(1)到(2)同嬉,开玩笑(3)道歉(4)这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熙”是通假字,“谢”“是”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题干】

2、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入闺久之 ..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所以然者何 颓然碧窈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项中“于”皆为“在”。【题干】

3、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答案】(1)难道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吗?(2)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

【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第一句“得无„„耶”反问的语气要译出来,“善”字在理解准确。第二句先根据注释了解“缧绁”的意思,再译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题干】

4、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善于辞令 能言善辩 知错就改(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解析】借助注释,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从性格、精神品质方面表现分析人物形象。

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 篇6

一、常见实词

1、值:遇到、正好、价值

2、去:离开、距离、除去

3、引:牵,拉、伸长

4、执:拿着、掌管、固执

5、走:跑

6、益:好处、更加、增加

7、是:这、判断动词、正确

8、若:如果、好像、你

9、悉:全、都

10、佯:假装

11、徐:慢慢地

12、颔:下巴、点头

13、尝:曾经

14、危:高、危险、端正

15、举:选拔、全、发动

16、居:停留、处在、居住

17、比:等到、靠近

18、鲜:少,鲜艳

19、诸:几个、兼词

20、向:从前、先前

21、已:停止、罢了、通“以”

22、讫:完结

23、并:一起

24、予:给予、我

25、负:背、违背、凭借

26、莫:没有、不要

27、再:两次,第二次

28、但:只是

29、孰:谁、哪个、通“熟”

30、盖:大概是、原来是

31、田:田地、通“畋”打猎、通“佃”耕种

32、顾:看、回头看、拜访、难道

33、斋:屋舍、祭祀前清心洁身、素食

34、子:子女、对人尊称、你

35、闻:听说(使、、听到)、听闻、用鼻子嗅味道

36、既:已经(之后)、既然、既、、又

37、谢:道歉、推辞、凋谢、感激 固:原来、坚决、巩固、顽固、固守、固然

39、亡:逃跑、丢失、灭亡、死亡、通“无“,没有

40、及:到、等到、赶得上、以及

41、就:靠近,接近、欣赏、完成、从事

42、许:答应,赞同、地方、拟生词、表约数,相当于来

43、具:器具、具有、准备、通“俱”全、都;详细

44、胡:古代少数民族通称、为什么

45、徒:光,空、白白地、只是

46、方:刚好、正好;才、当、、的时候、方圆、方正

47、善:好、好处、擅长、善于

48、贾:商人、买卖、通“价”价值

49、直:与“竖”相对、只、仅仅,一直、通“值”价值

50、因:于是、就,凭借、顺着、按照、因为、通过

二、常见虚词

而(六种连接关系)

1、而:连词,表顺承;(前后关系,相当于“就”)

2、连词,表并列;(相等关系,相当于“和”)

3、连词,表修饰 ;(主次关系,相当于“地”)

4、连词,表转折;(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

5、连词,表因果;(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6、连词,表递进;(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1、的 (后为名词。例如:藐小之物 )

2、代词 (前为动词。例如:昂首观之)

3、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前为名词、代词;后为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到(后为地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5、音节助词。(句末,尤其在时间词的后面。例如:久之,目似瞑)

苏教版初中重点文言虚词巧解 篇7

在语文考试中始终离不开文言虚词的考查, 同学们经常也被它们搞得云里雾里。笔者针对近几年在中考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词进行归类, 特别是“之、其、以、于、而”的几种用法进行了归纳, 以供大家参考。

一.“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字词, 但就其用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 、“它” (它们)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义,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2.用作助词。 (一) 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名词) 之间, 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二)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 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三)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译时可省去。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又如《幼时记趣》中“心之所向……” (四)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 译时应省去。如《狼》中“久之,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如《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

二.“其”的常见用法。“其”作为文言词有以下几种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 (们) 、“她 (们) ”、“它 (们) ”。如《幼时记趣》“使其冲烟飞鸣”。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的) ”、“自己 (的) ”。例如《幼时记趣》“常蹲其身”。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怎么”。《马说》“其真无马邪?”。4.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如《核舟记》中:“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

三.“以”的常见用法。“以”作为文言词用法非常复杂, 具体总结归纳如下: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 译为“用、拿、把、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再如《赵普》中“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如《赵普》中“普跪而拾之以归”, 《黔之驴》“船载以入”, 这种用法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极为罕见。表示目的, 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 “因为”, “由于”。例: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再如《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3.用作副词, 译为“已”, “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这种用法是属于通假字的用法。当然苏教版语文书上还有一些关于“以”的特殊用法, 这里列举一二, 希望有用。“以”理解为“如”的意思, 在《三峡》中“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以”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的意思, 在《捕蛇者说》中“以啮 (niè) 人, 无御之者”。

四.“于”的常见用法。1.表示对象, 译为“对, 对于, 向”。如《愚公移山》中“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2.表示处所, 译为“在, 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表示处所, 译为“到”。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五.“而”的常见用法。1.表示并列, 相当于“而且”、“又”、“和”, 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2.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并且”、“就”, 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3.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4.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动词和状语, 相当于“着”、“地”等, 或不译。如《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中“围而攻之而不胜”。

文言虚词练习 篇8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1.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A.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诱而杀之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蟹六跪而二蟹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3.下列句子中的“何”与例句中的“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A.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B.大王来何操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

4.下列句子中的“何”与例句中的“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A.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B.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妇语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5.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6.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祛犹在,女其行乎

A.臣谓君入也,其知之矣

B.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C.其如是,孰能御之

D.吾其还也

7.下列句子中的“若”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其可得乎?”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三》)

1.下列句子中的“若”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A.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

2.下列句子中的“乎”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

A.相与枕藉乎舟中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

3.下列句子中的“乎 ”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因鬼见帝,其可得乎

A.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B.日食饮得无衰乎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

A.荆轲废,乃引其匕手提秦王

B.事情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A.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D.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6 题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

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葘。

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下列句子中的“且”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连兵且留齐,南面王齐

A、不出,火且尽

B、燕王乃使让乐毅,且谢之曰……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下列句子中的“且”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下列句子中的“所”与例句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妇女无所幸

D、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4.下列句子中的“所”与例句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C、盖余所至,尚不能十一

D、从弟子女十人所

5.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

A、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B、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

C、将军自为计则可矣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自放为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参考答案

一、1.B(例句和B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或省去;A项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等;C项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D项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

2.C(例句和C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然后”等,或省去;A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B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等,或省去;D项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然而”、“但是”、“可是”等)

3.B(例句和B项中的“何”均为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可译为“什么”;A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C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哪里”等;D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D(例句和D项中的“何”均为副词,可译为“多么”、“何等地”等;A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B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C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5.D(例句和D項中的“其”均为指示代词,可译为“那”;A项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B项为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自己”;C项为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

6.D(例句和D项中的“其”均为副词,表示期望、祈请语气,可译为“还是”;A项为副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也许”、“或许”、“大概”等;B项为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C项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

7.A(例句和A项中的“若”均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B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C项为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如此”、“这样”等;D项为助词,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样子],译时可省去;)

二、1.C(例句和C项中的“若”均为动词,可译为“像”、“似”、“如同”等;A项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B项为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等;D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等)

2.D(例句和D项中的“乎”均为介词,相当于“于”,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时可省去;A项为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可译为“在”;B项为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或省去;C项为助词,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译时可省去)

3.A(例句中的“乎”和A项中的“乎”均为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B项为语气助词,表示测度,可译为“吧”;C项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可译为“啊”;D项为语气助词,作形容的词尾,译时可省去)

4.C(例句和C项中的“乃”均为副词,表示事情的前后相承关系,可译为“才”;A项为副词,表示事情、动作行为的前后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于是”等;B项为副词,在句中起加强肯定的作用,可译为“是”、“只是”;D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5.B(例句和B项中的“乃”均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出乎意料的,可译为“竟”、“竟然”等;A项为副词,表示转折,可译为“却”;C项为副词,表示事情的前后相承关系,可以为“于是”、“就”等;D项为副词,表示所述事实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只”)

三、1.B(例句和B项中的“且”均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等;A项为副词,表示情况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将要”等;C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既……又”等;D项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将要”等)

2.A(例句中的“且”和A项中的“且”均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可译为“暂且”、“姑且”等;B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一边……一边”、“一面……一面”等;C项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况且”、“而且”等;D项为副词,表示情况将要出现,可译为“将要”、“将近”等)

3.A(例句中的“所”和A项中的“所”均为助词,它们先与介词“以”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跟动作行为相关的原因,可译为“……的原因”;B项为助词,先与介词“以”结合,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以译为“……的人”;C项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的人”;D项为名词,表示处所,可译为“处所”、“地方”等)

4.B(例句和B项中的“所“均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的事情”、“……的情况”等;A项为助词,与介词“为”合用,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C项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可译为“……的地方”;D项为量词,表示约略估计之数,可译为“左右”、“上下”等)

5.C(例句和C项中的“为”均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A项为动词,可译为“成为”;B项为动词,可译为“做”、“作”等;D项为介词,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6.C(例句和C项的“为”均为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A项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为了”等;B项为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D项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出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等)

文言文复音虚词用法 篇9

复音虚词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是故

是以

以是

以故

连词性结构,用于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所以”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虽然

表示明显的转折关系时,相当于“虽然如此”“虽然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表示假设虚拟的情形,转折关系不明显时,相当于“即使如此”“即使这样”

虽然,每至于族

然而

常用在句首表示转折,相当于“(虽然)这样,可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然则

然即

用在句子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代词“然”和连词“则”构成,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表示转折关系,即连词“则”作“而”,相当于“然而”

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无以

相当于“没有用来……的”“不能”“无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有以

相当于“有用来……的”

项王未有以应

不啻

表示不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但可以根据语境灵活表意,一般可译为“不止”“不亚于”“无异于” “无异”“不仅仅”“至多”

①虎之力与人不啻倍也

②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比及

比至

逮至

介词性结构,用来表示预期的时间或已至的时间,可译为“等到(了)”

比及三年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逮至圣朝

何以

相当于“凭什么”“靠什么”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何如

奈何

若何

即“如何”,述宾式结构,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什么样”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②好乐何如?

如…

…何

译为“对……怎么办”

如太行、王屋何?

奈…

…何

译为“把……怎么办”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若夫

述宾式结构,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相当于“至于”“像那”“要说那”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

且夫

助词性结构,放在句首,表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为“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庶几

相当于“差不多”“几乎”“大概”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向使

相当于“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何其

胡其

曷其

奚其

一何

代词性结构,可以表示询问或反问,与“何”用法一样,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也可以表示对程度的询问,兼有感叹意味时,可译为“为什么这样……”“怎么这样……”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副词性结构,用于感叹句中,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有间

副词性结构,相当于“不久”“过了一会儿”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少间

无何

既而

未几

顷之

而已

助词性结构,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可以

“以”是介词,相当于“可以凭借”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以”是连词,不译,相当于“能够”“应该”

学不可以已

以为

相当于“认为”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相当于“把……作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相与

副词性结构,相当于“一起”“彼此”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有所

相当于“有……的(人或物)”

荆轲有所待

无所

相当于“没有……的.(人或物)”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何…

…为

译为“还要……干什么”

我为鱼肉,何辞为?

不亦

……

译为“不是……吧”

不亦悦乎?

何所

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简述式,可译为“……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卖炭得钱何所营?

安所

表处所,可译为“什么地方”

将军安所归乎?

孰与

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①吾孰与徐公美?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与…

…孰

所谓

相当于“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是

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相同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于……此” “在这”“从这” “在这种情况下”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表时间,“在这时”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对此

于是余有叹焉

从此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无乃

与语气词配合,用委婉的语气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认识,一般表示询问,可译为“恐怕”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得无

得亡

得微

表达揣测性疑问语气,可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等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表达反问语气,可译为“能不”

而后

副词性结构,表示经过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后方能怎么样,可译为“才”“方才”等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

连词性结构,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常含有反问语气,可译为“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可得

助词性结构,“可”与“得”同义并列,一般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可译为“可以”“可能”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可得而

可得以

若此

述宾式结构,常用于疑问或反问句中,可译为“如此”“这样”

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然后

连词性结构,用于句首表承接,相当于 “然后”,“然后才”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足以

助词性结构,用于动词前表示有条件、有能力去做某事,可译为“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

①是心足以王矣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若属

译为“你们”“你们这些人”

若属皆且为所虏

庸…

…乎

译为“难道……吗”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其…

…乎

孰若

译为“哪里比得上”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有…

…者

译为“有个……人”

邑市成名孝,操童子业,久不售

唯…

…是

由副词“唯”和助词“是”组成。“唯”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是”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可译作“只……”

①唯命是听。

②唯余马首是瞻!

何以

……为

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

敌未灭,何以家为?

非…

…则

表选择,可译为“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

其…

…其

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且…

…且

由两个连词“且”组成,表示并列关系,有时候前一个“且”字可省略。可译为“一面……一面……”“又……又……”“边……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言于

……

译为“对……说”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何…

…之有

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何有”之间嵌入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诘。可译作“有什么……呢”

①宋何罪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何有于…

表反诘,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之谓也

可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②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之谓乎?

其…

…之谓也

其…

高中文言文虚词何为 篇10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一)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3.”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文言复音虚词莫小视 篇11

一、知其源流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其基本规律之一。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又经常同时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它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固,演变成为一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语言的古今差异,不要以今律古,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虚词连用的结构理解成为双音节的虚词。例如:

1.虽然

[现汉]连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某一事实,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之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古汉]即使这样,虽然如此。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虽”,连词,可译为“虽然”、“即使”;“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此”。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2.不必

[现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如:我自己能做,你不必帮忙了。

[古汉]不一定。是两个单音节虚词连用。“不”,否定副词;“必”,语气副词。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非常

[现汉]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如:非常时期;副词,十分、极,如:非常努力。

[古汉]“非”是一个否定副词,“常”指一般、永恒之意。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从而

[现汉]连词,连接原因、方法和目的、结果等;因此就。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古汉]是两个单音词连用。“从”,动词,是“跟随”的意思;“而”,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或“并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5.其实

[现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如:这个问题从表面看好像很难,其实不难。

[古汉]是两个单音词连用。“其”,代词,“实”,名词,“其实”之意为它的果实。如: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二、细心辨析

有一些文言复音虚词在不同的文言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这就需要我们小心地力加以辨析,特别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文意的妥贴。

1.于是

第一,介词“于”可以引进原因。“于是”即相当于“由此”。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所以,也可以不译,或译为“因而”、“从此”、“便”等等。例如: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馮援不复歌。(《战国策·冯援客孟尝君》)

第二,代词“是”代表此时、当时。“于是”相当于“在当时”,可译为“那时”、“当时正……”。例如: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左传·祁奚荐贤》)

第三,“是”代表“这件事”、“这里”。“于是”可译为“在这方面”、“在这里”、“对这件事”。例如: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召公谏厉王弹谤》)

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2.以为

由于介词“以”的不同功能,“以为”也具有不同的用法。其中介词“以”的宾语有的已经提前,有的则省略了。

第一,“以”介绍对象或工具,其宾语通常前置或省略。“以为”可译为“把……当作”、“用……作为……”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第二,“以”作动词,其后宾语经常省略,“以为”可译为“认为(其)是……”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一篇:备案需提交资料下一篇:建桥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