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2024-07-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精选8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篇1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林乐昌 武天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爱)和Sophia(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因此,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叫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系,世界观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是从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门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哲学的产生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 1 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可能是哲学。

其次是由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的,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斗争的历史。

再次是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最后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必须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党性原则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党性就是其派别性。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党性原则,指的是在哲学的基本派别斗争中,应当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还有阶级和认识方面的根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和其他的哲学形态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它是建立在当代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因为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科学是揭示某个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为它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使人们唯物地认识 社会历史现象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19世纪40年代西方的无产阶级已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要求有自己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

2、科学知识条件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有三个伟大发现,这些知识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自然知识基础。另外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知识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逻辑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直接提供了思维方法。

3、理论思维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思维条件,或者说是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最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扬弃了自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实践观点中既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吸收了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它在事物的肯定性中发现了事物的否定性,因而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它为无产阶级进行彻底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正确地概括了各门科学知识,而且还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它是开发的理论体系,不是封闭的理论教条。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

1、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使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旧哲学的灭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以往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方面,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时代潮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变革;三是全球化浪潮所产生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分子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成就向近代科学的决定论思想提出了挑战,非决定论思想崛起,引起了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潮泛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

一方面是科学主义思潮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另一方面是人本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发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历史根源)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物论、辩证法、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民本主义的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新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方面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帮助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会用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4、学会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哲学理论学习还须特殊的方法

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初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学习哲学理论的特殊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很快地适应哲学学习。这里提出几点想法,仅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是要准确理解概念,切忌含混不清;二是要全面掌握观点,切记孤立记忆;三是以理解增强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四是要活学活用理论,切忌本本主义;五是要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培养理论兴趣。

第一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7)客观唯心主义(7)主观唯心主义

2、理解

(1)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难点

(1)什么是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

三、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第一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

3、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

5、客观唯心主义

6、主观唯心主义

二、区别范畴

1、哲学和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三、简答问题

4、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有那些?说明了什么?

6、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分析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

2、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1、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哲学分歧

世界本原问题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共同本质问题的思考,归根到底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答案: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因而世界是统一的,这个统一的本原派生出万事万物,用这个统一的本原可以说明一切事物。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一元论者。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不是统一的,世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这些本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派生和说明的关系。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是二元论者,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笛卡儿和波普尔。(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在一元论的阵营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精神,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

(3)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的对立

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由于对物质本原认识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历史形态和不同哲学流派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我们重点考察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物质本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1)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2)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

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

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缺乏科学根据,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形态。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2)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这种物质观仍有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

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理学革命引发的哲学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原子被打开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深入到原子的内部,比原子更小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概念的提出,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造成危机,只有提出新的物质观,才能概括新的科学成就。

3、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

列宁根据新的科学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确立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是指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

化和过程。因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现代科学可以证明。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事物的静止状态,它把静止理解为运动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机械运动中的位置没有移动情况;一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它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利用事物;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是一维性的,而且是由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流逝,因而具有不可逆的特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现实空间具有三维性特性。认识时空的这些特性,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首先,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实在内容。离开特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时间就是一个无法存在、不可想象的东西,(如年、月、日等);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空间就成了空无一物、不可想象的虚空。其次,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必须有时间性,即过程持续的长短和过程发生的先后;运动着的物质必须有空间性,即存在着体积的大小和坐标的方位。(3)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

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为此就必须批判时空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也必须承认时空的相对性,即把时空的具体特性看作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在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借相对性来否定时空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念;二是反对相对性来固守形而上学不变论的绝对时空观。

(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则是无限的。承认整个物质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对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对时空无限性的证明则是一个无限的认识过程。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物主义对世界的本原问题所给出的答案,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完满,它不但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且还认为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这个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其次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最后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历史观等问题上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科学和哲学证明

(1)科学依靠实证一方面要证明万物的同源性和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要证明意识的派生性和物质根源性。

12(2)哲学依靠世界观一方面要揭示“天国”的虚构性和现实根源性,另一方面要说明意识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3)科学和哲学的证明都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不断地证明。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性,但它承认这些的目的则是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在它看来人类只有依靠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因此,实践活动就成为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要了解这个现实基础,就必须首先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是标志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范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因此,生产方式就成为人首要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个方面是人和人因物质利益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了进行生产劳动,人和人必须联合起来,结成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因此,交往方式就成为人必要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交往方式;二是政治交往方式;三是思想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一种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显然,第一种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第二种实践活动是在第一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除此之外,还派生出了两种实践活动形式:一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派生的科学实验活动;二是从社会交往活动中派生的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变革活动。

(3)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三个:首要的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社会变革活动都是客观的现实性的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活动过程,还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其次是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人的主观意识的自觉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是人主动发起的活动;最 后是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必须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个人不可能进行这些活动,而社会交往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性,使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因而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同时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历史条件,推动着历史发生变化。

2、人类和动物在生存方式上的区别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但人类诞生之后,就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界,并最终和动物相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生存方式上,就是人依靠实践活动而生存,动物则依靠本能活动来生存。具体地说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依靠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而生存,人创造的世界属于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动物依靠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这种本能不能创造世界,因而动物只能在自然的世界中生存,动物的本能只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为了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生存,必须进行社会交往,组成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人类世界;动物本能的生存着,因而只须发生自然交往,形成一定的种群,这种种群维系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保持住自然世界的一个物种。

(3)人类为了创造世界,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不断地扩大社会组织力量,为此就要学习、创新、实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就要改进、完善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动物自然地生存着,因而它就只能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去进化。

以上区别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动物的存在方式有本质的不同,二者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的存在被称为生存。但在生存方式上,前者是依靠社会实践方式而生存,后者则是依靠自然本能方式而生存。因此,我们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人类世界是人所创造的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前提,因而它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 14 优先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它肯定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但它进一步认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生存的,人必须生存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

(1)人类世界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化自然界,即被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即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所建立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精神世界,即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基础上,通过精神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世界。

(2)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人化自然界”。被人类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物,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直接依靠这种“人化自然界”而生存。

(3)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发生社会关系,并建立起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形成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使自然界发生“人化”。

(4)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了人们的主观世界,有了主观世界,人们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2、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

人类世界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因而它就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自然的、自发的;人类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人为的、自觉的。因为人类世界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是依靠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2)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人是人类世界的目的,人类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创建的世界,是以人为核心所建立的“为我性”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才是自由的;自然界没有目的,也不以人为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人类世界具有“组织性”。这里所说的组织性,必须结合以上两个特征来理解,人类世界是人们自觉地组织起来的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主动建构的世界。因此,人类世界的组织性不同于自然界的结构性,因 为它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

以上特征说明了人类世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依靠人的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这里所说的现实基础,一是指直接根源,二是指物质原因,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发生和存在的直接的物质的原因。

(1)实践活动首先造成了自然界的分化,使自然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为“人造物”,即“人化自然物”,一部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即“自在自然”。人造物、人化自然物、人化自然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实践活动还是“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统一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自然”。

(2)实践活动还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分化,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以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力量独立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

(3)最后实践活动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意识或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人类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意识,形成精神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世界才能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但它是辨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涵盖了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

1、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它还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的辨证观点,要求人们辨证地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都包含在实践观点之中了,因为实践活动既要 16 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求人们根据主观设想行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发挥能动性。

2、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贯彻了唯物辨证的观点,它既承认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具有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也包含在实践观点中,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形成了社会历史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发挥和实现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3、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但他更进一步认为,只有实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条件,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根据。只有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认识人类世界,改造人类世界,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类世界。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应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进化程度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形式,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它源于低级的反应形式,我们把这种高级反应形式称为反映。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资料,人们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这个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非生命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2)第二个阶段是从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

(3)第三个阶段是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到人类的意识活动。人的意识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其次 是反映形式不同;再次是反映内容不同;最后是反映功能不同。因为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但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自然进化只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是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人类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它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据。

(1)物质生产活动使意识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人类的生存方式要求人们的反映形式必须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必须进化为人的意识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也能够产生高级的反映形式。

(2)社会交往活动使语言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产物。没有社会和社会交往,就不可能有语言,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意识。

(3)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类人猿的动物脑进化为人脑,有了人脑,意识的产生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不仅是量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质上的。这种质的区别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成的。

(2)意识产生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现象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意识活动的生理过程和机制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人脑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

(3)人工智能的创造和使用,一方面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地模拟了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 的产生不仅仅是人脑中所发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过程,我们不应该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产物,只能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具有的一种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人脑具有意识的机能,这个机能的实现即意识的产生,必须有客观世界对人脑的刺激和人脑对它的反映。人脑是意识发生的生理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加工改造的原料则是客观的,即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

三、意识的功能

1、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它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从高低层次看,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别,在显意识中又有感性和理性的区分;从反映的领域看,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认知向外,情感指内,意志把内外结合起来,直接控制人们的行动。

2、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的行为中、在人的生理活动中、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意识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可以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3)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造客观世界。

3、正确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坚持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既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能动性的观点,也反对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性的观点。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这种世界观变为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坚持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不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就不可能作到实事求是;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客观规律,也就难以作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

(1)朴素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物质(4)运动(5)静止(6)时间(7)空间(8)实践(9)意识

2、理解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6)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8)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难点

1、列宁的物质定义

2、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三、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物质

2、运动

3、静止

4、时间

5、空间

6、实践

7、意识

8、人类世界

二、区别范畴

1、运动和静止

2、时间和空间

3、人类世界和自然界

三、简答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5、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6、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7、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功能

四、论述问题

1、试述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试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观点。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的本意是通过论辩揭露对方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论辩术;后来引申为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2、形而上学的本意是哲学,即研究超验对象的学说;后来演变为和辩证法相对立的发展观,即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它们是对立的,具体说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对立:

(1)辩证法是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

(2)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

(3)辩证法肯定矛盾的存在,用全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用片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

二、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古希腊的辩证法思想。(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说。)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古老的阴阳八卦说;五行说;矛盾概念)

2、近代唯心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的辩证法学说)

3、现代唯物辩证法

三、辩证法存在的基本形式

1、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辨证法,这是辩证法的自在形式。这种辩证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成为推动客观世界辨证运动的客观力量。

2、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的自觉形式,是以人的认识和概念的辨证运动形式而存在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高级形式就是概念辩证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3、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是人用运概念辩证法把握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后,以自己的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在人的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社会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矛盾,人的活动就是在这些矛盾推动下,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辩证过程,贯串与这个过程中的辩证法就是实践辩证法。因此,实践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古代朴素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简单描述;近代唯心辩证法是对主观辩证法的自觉总结;现代唯物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这是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四、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1、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辨证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辨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这种客观普遍性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理解: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2)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为了正确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状态,我们在把握普遍联系原理时,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等等。

3、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用条件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认识事物。条件性原则就是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认识的原则,也可以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把事物当作由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 23 体的原则,这种原则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引起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状态中存在着一种前进上升的趋势,唯物辩证法把这种趋势叫做发展。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这种存在状态。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是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事物的质变。(2)发展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到高低阶段、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3)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辨证运动过程。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条规律要求我们坚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事物。

六、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由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和辨证思维方法构成的。

2、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贯彻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所有范畴的中心线索;是辨证思维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和掌握所有辨证思维方法的钥匙。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 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由事物的质所确定的量的变化范围或数量界限。

2、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是间断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和成长;质变意味着事物的非存在和转化。因此,量变和质变是两种对立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生的前提。

(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的情况;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现象。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产生新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

4、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为地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5、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右倾保守主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

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的矛盾推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辨证矛盾。辨证矛盾是标志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要理解辨证矛盾,就必须进一步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性质;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除、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以矛盾斗争性为前提。割裂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 25 争性的辨证关系,就会歪曲辨证矛盾,或者导致绝对斗争性,或者陷入抽象同一性。

3、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掌握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一分为二”或“两点论”的方法分析问题。

4、矛盾的存在又是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认为:每一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点;事物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上的矛盾也都有其特点;简单事物中的矛盾双方各自的地位不同,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别;复杂事物有两个以上的矛盾,由于矛盾地位不同,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由于每个事物的性质不同,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必须不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和“重点论”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矛盾。

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被矛盾普遍性所规定,二者不可分离,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避免犯“折中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把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称为肯定,把处于被统治地位且同事物性质相反的矛盾方面叫做否定。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不可分割,但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的发展,所以更看重否定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对否定的理解是辨证的,是以肯定和否定的辨证统一关系为基础的。这种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它物的否定;是单纯 26 的否定;是否定一切。

3、掌握辨证否定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事物由于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就是概括这个过程的哲学范畴。这个过程具有规律性,就被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周期性。内容是:(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趋势,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2)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路径,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曲折过程。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趋势和曲折性道路是辨证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曲折性道路,才能实现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上升运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才能被称为曲折性道路。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错误观点。

6、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规律,只有正确理解这个规律实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坚持它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展开和体现,只有抓住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真正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

7、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在对待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问题时,才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意识道路是曲折的,磨炼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普遍联系称为因果联系。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我们把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显然,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因后果是原因和结果的明显区别,但引起和被引起则是原因和结果的本质区别。

2、原因和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包含,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

3、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否定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反对把因果联系神秘化而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提前,把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正确地提出行动目标。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这是两种对立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际存在,但能实际存在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存在性。

2、可能性范畴比较复杂,应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 28 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就没有现实性;可能性是孕育在现实中的发展趋势,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可以变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4、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放眼未来、树立理想,争取把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脱离现实的理想是空想;没有理想而忙于现实是事务主义者。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一堆要素;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

3、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

4、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内容的决定作用,根据内容选择形式,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形式的反作用,利用适当的形式巩固内容、促使内容的发展,批判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或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有抽象本质和具体本质之别。现象是个别的、易变的、外部的东西;本质是一般的、稳定的、内在的东西。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关系是: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即随着认识的发展过程,人们由现象进到本质、又由本质回到现象。

3、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的,本质和现象的辨证统一又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1、归纳是思维由个别的经验认识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认识的方法;演绎是思维由一般的理论认识下降到个别的经验认识的方法。归纳和演绎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2、辨证思维要求把归纳和演绎两个相反的思维方法统一起来,因为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的大前提;演绎又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就无法确定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归纳和演义是相互补充,不可分离的。

二、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组成要素、并对其组成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组成对象的要素结合起来,并对这个结合起来的整体加以研究的方法。一个重在分,一个重在合,二者相对立。

2、辨证思维要求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因为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又是分析的前导。分析和综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抽象和具体

1、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些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它属性的逻辑方法;具体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抽取出来的各种规定性综合起来,形成思维中的具体。

2、思维活动由感性的具体经过理性的抽象,才能由现象进到本质;由理性的抽象经过理性的具体,才能由抽象本质进到具体本质,达到理性具体。因此抽象和具体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法,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具体;而没有具体,抽象就是片面的认识。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历史一方面是指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

2、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种逻辑体系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概念演绎过程,而是按照研究对象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特别是在总结概括了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史之后,才能建立起正确反映历史的逻辑体系。

3、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理性认识依靠逻辑力量能动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理性认识的逻辑不可能简单地描述历史事实和过程,而是要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关系。这样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不是完全的一致,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辨证联系(2)形而上学(3)辨证否定(4)主要矛盾(5)矛盾同一性(6)矛盾斗争性(7)矛盾普遍性(8)矛盾特殊性(9)否定之否定(10)量变(11)质变(12)矛盾(13)发展

31(14)肯定(15)否定(16)原因(17)结果(18)内容(19)形式(20)现象(21)本质(22)归纳(23)演绎(24)分析(25)综合(26)抽象(27)具体(28)逻辑(29)历史(30)必然性(35)偶然性(36)可能性(37)现实性(38)辩证法

2、难点

(1)矛盾同一性(2)否定之否定

3、重点

(1)矛盾特殊性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三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辩证法

2、形而上学

3、辨证矛盾

4、辨证联系

5、辨证否定

6、主要矛盾

7、矛盾特殊性

8、矛盾普遍性

9、否定之否定

二、区别范畴

1、量变和质变

2、原因和结果

3、现象和本质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6、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

三、简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

四、论述分析问题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2、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3、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并指出这对范畴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从活动的角度看,意识和认识是相同的,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在第二章我们分析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意识的发生既不能离开人脑这个生理基础,也离不开物质世界这个客观内容。在本章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揭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和实践构成了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发生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脑直接从物质世界得到的反映只能是动物式的被动感受,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不可能是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映,才是人的认识活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因为:(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认识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被实践活动纳入到人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的客观世界。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机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生,34 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为认识活动的发生产生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在理解这个观点时,必须搞清三个关系:一是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三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类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个观点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此处从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践在认识中处于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抓住实践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为实践论。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需要回答:首先是世界能否被认识?其次是世界怎样被认识?最后是世界能否被正确的反映?对这三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中不同的哲学派别,形成了对立的认识路线。

2、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可知论,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驳倒了不可知论,因此,它是彻底的可知论。

3、在世界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反映论 35 的观点,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4、在世界怎样被正确反映的问题上,存在着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决认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理解这个本质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唯物反映论)二是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认识论)三是认识过程的矛盾性。(辩证认识论)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引入了认识论,才使它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进一步揭示了,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更证明了能动反映论的正确性。2、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的诞生,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成为人们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概念。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要靠能量传递,靠物质才能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属性等表征。

3、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实际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对客体所呈现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全部信息,也不是把所选择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移入头脑。

4、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有本能选择和自觉选择的区别,人们的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本能的,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选择机制。而人脑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则是自觉的,它是根据人的需要、意志、兴趣等主观愿望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5、主体对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进行重组,即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把所选择的新信息建立在这个结构中,使它和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就会发生双向的

变化:一方面是所选择的信息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这种双向的变化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推动下,认识的发展过程必然发生了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是第一次;由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

2、实践活动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也是人们的感性经验认识活动。因此,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又表现为认识活动内部的矛盾,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基本形式存在。

4、理性认识是依靠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形式存在。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中存在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这种相互转化实现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6、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实现这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大量的反复的感性经验认识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2)必须用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是实现飞跃的途径。

(3)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回到新的感性经验中去。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但实现了认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检验、修正、丰富和补充理性认识。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4)理性认识能否成功地指导实践,首先必须是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只能

导致实践的失败。

(5)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因为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理论要回到实践,就必须让群众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活动。

(6)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实际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的,而理论则是普遍的、抽象的。普遍的理论只有和特殊的实际对象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地改变对象。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根据,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必然导致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存在着规律性,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体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中有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推动的,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个简单的事物来说,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就基本完成了认识的任务。但对于较复杂的事物和整个世界来说,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源于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实践活动虽然是客观的活动,但却是经验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获得的经验认识具有狭隘性和表面性。因此,必须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但它却是主观性的东西。只有把理性认识下降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理性认识,才能相对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

4、彻底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必然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和认识只能在具体的条件下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要想二者最终统一,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就

等于取消了认识过程。

5、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只能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把理论认识统一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保守力量,超越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盲动冒险错误。

6、认识的辨证发展规律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变为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意志、情感、幻想、想象和直觉(即顿悟或灵感)。这些非理性的因素类似于感性认识,但又不能等同于感性认识,它们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生存意志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起着定向作用,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下降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没有意志的作用,认识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

3、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兴趣和献身等作用。人类有来自动物遗传的对外界感知的特征,但要把这个特征发展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却十分艰难。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离开情感,人的认识过程就无法进行。

4、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

5、因此,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人们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但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这种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化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特别是用“实事求是”的典故给以中国化的解释和发挥,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理论创新。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2、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 40 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观点,还必须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和真理相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

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是:(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原因在于,谬误是真理认识的前导,批判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3)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利用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2、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要求,把实践标准看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惟一性、至上性和绝对性,即惟有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即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1、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2、认识的价值性就是指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性认识,而是价值性认识,或者是认识的价值性。它是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主体性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义的判断。

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确定行动目标。

3、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的肯定性评价。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不同指向的认识活动,但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于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又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为归宿。

4、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

第四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一、知识点

1.识记(1)认识主体(2)认识客体(3)感性认识(4)理性认识(5)客观真理(6)绝对真理(7)相对真理(8)唯物主义反映论(9)唯心主义先验论

(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11)经验论(12)唯理论(13)真理(14)谬误 2.理解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2)认识的本质和反映机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43(5)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和意义(6)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7)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0)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1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

二、难点

1.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重点

1.认识的本质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一、解释概念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客观真理

4、绝对真理

5、相对真理

6、反映论

7、先验论

8、能动反映论

9、真理

思考练习题44

二、区别范畴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4.认识的真理性和认识的价值性

三、简答问题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简述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4.简述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7.简述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

四、论述分析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原理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依此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

3.试析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中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社会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类社会不但有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混乱的,它一方面用自然条件或自然人性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居住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人的心理和性格又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这是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它们又用人的意识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认为人的意见支配着世界,这又滑向了唯心史观。

3、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唯心史观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神秘化的神学历史观或宗教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绝对精神、理性、意志”等精神性力量推动的。

4、无论是自然主义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他们共同的错误是没有看到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唯物史观把实践看作是社会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实践首先是指物质生产活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2、首先,实践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一切其它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源。物质生产活动使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4、最后,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不在自然界,也不是神秘的力量,而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力量。人类自身的活动包含精神力量,但不能归结为精神力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实践活动最终推动 46 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1、实践作为社会的本质,还可以从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中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概念源于生物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够进行自我更新的存在物。

2、在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实践活动起着决定作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的更新,引起了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更新;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又引起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导致社会意识结构的更新。

3、社会意识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更新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促进生产方式更进一步的发生更新。人类社会就在这个不断进行的更新过程中实现着自我发展和完善,这个自我更新机制的起始点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要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首先必须分析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能力,是社会改造和控制自然以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教育、管理、科技等要素。

4、生产力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变换中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在这个变换过程中,人一方面必须付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又能动地借 47 助于自然之力来改造自然。因此,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力被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过程。

5、因此,生产力首先具有属人性的特点。它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它存在于人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其次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个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只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再次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特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要素,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生产力的最后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后生产力具有历史性特点。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的经验积累、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可以把它看作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本身直接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我们所说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3、现代生产活动就是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活动,因此,只有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

4、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首先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其次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资料的性能和状况;再次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最后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整体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5、当代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当作兴国的战略来看待。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1、广义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和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包括物质利益合作关系和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2、所谓物质利益合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在具体的个别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进行的劳动能力的交换或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才能把一个具体的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是指,在整体的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同劳动产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或合作,只有这种合作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3、所谓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首先要明确物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对劳动产品如何进行分配,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4、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上面所说的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其中交换关系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合作关系,而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则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5、此外,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生产关系,有以往社会残留的生产关系,也有未来社会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还有决定现实社会性质、从而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该社会的一切生产关系。

6、认识一个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社会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并支配其它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还应进一步抓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用这个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未来公有制社会,并根据私有制社会的所有制特征,把私有制社会进一步划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7、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和生产力相联系,成为生产力实现的社会形式,即依靠经济结构把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和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意识结构相联系,成为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8、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也就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现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阶级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的不同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49 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阶级就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它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社会管理机构演变来的。原始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是氏族或部落大会,日常事务由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或部落的成员都能参与社会管理。

2、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管理机构脱离了社会全体成员,演变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即国家。因此,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物质设施。

3、政治法律制度是由统治阶级对社会各阶级的权利和义务所作出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它以宪法和具体的法律规定要求社会各阶级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活动。

4、与政治法律制度相配套的物质设施是指,政治组织机构(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从政人员(政治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强制设施(法庭、法场、监狱等)。这些物质设施是制定、执行和落实政治法律制度的现实力量。

5、社会政治结构是人和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结成的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政治关系实际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因此政治结构的实质和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权问题。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那个阶级就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6、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政治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而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起保护和服务作用。唯物史观把政治结构称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篇2

一、技工院校学生哲学底蕴现状

技工院校学生的哲学底蕴到底如何?为了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我们对学生大一的新生的十几个班级6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哲学知多少”的问卷调查。根据数据显示, 大一新生中, 只有30%的学生能够对哲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学生基本上是高中时期的文科生。有40%左右的学生对哲学知识不完全认识, 老师“蜻蜓点水”地教, 学生也没有全心全意去学, 根本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30%左右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哲学。因此, 对于这种现状, 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 务必让技工学院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认识。

长期以来, 技工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过于突出强调技能的训练, 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忽视对政治理念的教育, 导致学生对对哲学知识认识不高, 个人素质不高, 与当代学生所具备的的知识结构差距很大。

二、“马哲”课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应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如何做人的学问, 它能够引导人们从世俗事物中超脱出来, 从现象中看到本质, 让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为生活提供更积极健康的指导, 从而不会迷失方向。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袁隆平说:“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的那样,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怎样的态度, 他们总还是处在哲学的支配下, 因而自然科学家取得了成功的科学实践。”研究科学家人生方面的哲学思维, 令人信服地表明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对于科学家实践科学创新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 哲学是一门大学问, 大道理。它能够使你从中受益匪浅,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 有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技工院校“马哲”课的功能定位

现在的学生很注重素质教育, 但对于素质教育有一个认识误区, 认为应用性强的课程才是提高素质的, 对于应用性不强,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教育不予重视, 技工院校对于这种课程教育也存在不足。因此, 为了能够培养技工院校学生道德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 对于“马哲”课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就十分必要了。

(一) 科学知识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科学理论, 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 对其进行研究以及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关系, 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保持着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珍贵的智慧源, 是当代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二) 培养道德情操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是中国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哲学, 能够让人提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文化修养, 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养成廉洁自律, 坚持准则, 提高技能的美好道德情操有重要意义。

(三) 启迪人生智慧

哲学意谓爱智, 系统性批判性地检查我们判断评价与行动的方式, 目的在于让我们自己拥有智慧, 更能对认识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 自我反省成为更优秀的人。有那么一对年轻夫妇对面搬来新邻居, 妻子跟丈夫说邻居衣服洗得不干净, 一个月后, 妻子惊奇地跟丈夫说道邻居衣服很干净, 学会了洗衣服。然后丈夫告诉妻子是他一早起床把玻璃插干净了。通过例子启示我们:在我们做出任何判断之前, 首先要检查自己的窗户是否干净, 我们所看到的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我们要能否看到对方好的一面, 前提是我们能否客观看待问题, 审视对方。哲学包含了许多创新意识的要素, 这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培训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创新意识, 开启智慧之门。

(四) 提升精神境界

不难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 文化底蕴浅薄, 人文知识缺乏, 开设“马哲”课的任务显然任重而道远了。开设这门课, 通过教师系统化的讲解, 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种概念、来源、基本特征、功能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通过对各种事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把他们带入哲学文化的殿堂。君实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与研究, 一生中出版了多本哲学书籍。他曾经说到:“当前真正缺乏的是人文精神, 而不是人文知识。”学习“马哲”课可以弥补他们哲学文化修养的严重不足, 从而让他们接受时代精神的文化熏陶, 净化心灵,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四、结束语

哲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 必须纳入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范畴, 这不仅提升技工院校教学效果, 同时也保证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做到在技能实践活动中实事求是, 懂得从哲学的高度去思考各种现实问题, 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不断提升自我, 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摘要:《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各大高校、技工院校的必修课程, 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过调查发现, 许多技工院校的学生哲学知识浅薄。面对这种现状, 有必要对技工院校的“马哲”课进行正确的定位, 其功能定位应该是科学知识传播、培养道德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

关键词:技工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李成旺.从马克思哲学的展开逻辑看其无神论特质[J]科学与无神论.2011 (01)

[2]张天勇.理想信念的哲学视域-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的理想信念维度[J].文教资料.2010 (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生发展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仅从以下几点哲学原理谈谈对人生发展的启示。

一、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②,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不同存在形态。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只有有了人脑,才有了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而是自觉能动性的反映。“所谓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性和能力”③。人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许许多多自然界本没有的东西,从而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目的的变化。但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启示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从客观实际出发,即包括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又包括从社会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体能、学识、智商、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因素。在工作和学习中如果缺乏了兴趣和爱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相反,有了兴趣和爱好则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质和潜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仅有兴趣爱好,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或者自然禀赋,再好愿望和设想下的人生选择也是不适合自己的。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是指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考虑社会实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等,例如,如果没有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杨利伟的“飞天梦想”也很难实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启示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并不意味着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为了承担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鲁迅“弃医从文”,他用“呐喊”唤醒精神麻木的国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目的是为振兴中国的军力而学;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初只是一位小学教员,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走向了研究军事和指挥战争的道路,最终成为闻名中外的军事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思想家,成为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领袖。为此,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选择好一条更能适合自身成长和造福于他人及社会的成功之路。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造积极的人生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④,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是运动的结论。恩格斯指出:“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他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相互作用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和性质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东西的出现和旧东西的灭亡,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设积极的人生。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人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顺境和逆境,也有成功和失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顺境为人生提供发展的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成功又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和自尊;逆境和失败会给人生发展带来挫败和困惑。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逆境和失败也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促使人创造条件使逆境和失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在顺境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于人生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忌安逸懈怠和骄奢放纵;在成功时忌沾沾自喜和忘乎所以。在逆境和失败时,我们用顽强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必胜的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避免心灰意冷,自惭形秽,从而战胜逆境和失败,创造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

三、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积极解决人生中的有关矛盾,促进人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既内部矛盾,是指“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⑥;外因既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生也如此,例如:成功与失败并存、优点与缺点同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正视和善于解决人生中不同的矛盾。由于人生发展中的矛盾既表现为内部矛盾,又表现为外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人生的发展既受制于内因,又受制于外因。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又要不断地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或改变创造外部条件,使不同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和处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发扬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把自身的优点和优势作為人生发展的生长点,用自身的闪光点照亮自己人生前进的路。

四、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⑨。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⑩。实践决定认识主要表现在: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得认识所需的“第一手材料”;间接经验,同样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还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认識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指“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人生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获得并且表现出来。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我们掌握丰富的知识。知是行的要求,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同时,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必须开展实践活动。如果只是重视知识的积累,没有自己的亲自实践,人的各种能力就不能从一种潜在的状态转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在中国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初期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的。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人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自身能力的高低,如果我们没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生的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个人及其活动对自身的意义;社会价值是个体及其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及其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一种现实的物质活动,真正的成功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个人超强的“武艺”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锤炼,反过来,如果空有一身“武艺”却不为现实生活的实践服务,这“武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下农村、下厂矿,访军营、进商店,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从而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增长知识,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发现自身的不足。只有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才能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社会提供种类繁多的劳动成果,也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23.

②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③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④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

⑤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

⑥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⑦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⑧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⑨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60.

⑩罗华江.哲学与人生[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8:70-71.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 篇4

答: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然而宇宙中同时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有合理之处,表明“过去”不同于“现在”,“我”已发生变化,体现着运动的绝对性;但是,“我”仍然是“我”,依然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保持着质的稳定。既然“我”仍然是“我”,那就有还账的义务,毕竟,人的历史不能彻底割断,不能绝对否定。借口“我”已变化而彻底割断、绝对否定过去,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相对主义必然导致诡辩论。显然,欧布里德就是一位相对主义者,而邻人痛打欧布里德之后予以否认的理由,也是相对主义的,这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2.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做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1.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答: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这个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不断解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状况,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2.(分析题)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把它摆成两摞五十的,也可以把它摆成四摞二十五的,还可以把它摆成十摞十个的。

答: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决定历史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使历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起作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的意识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本命题用一种比喻鼓吹唯意志论。唯意志论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唯意志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1.(分析题)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2.下列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材料: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摘自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6月2日)请回答:(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什么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现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有利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第一,有利于我国从外部获得短缺的资金;第二,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第四,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一句话,有利于我国在未来20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全球化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首先,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经济和一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传导到我国,引起国内经济的波动。其次,在开放型经济中,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需要权衡的因素增加。第三,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可能性,二是战略性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对风险要充分估计并做好应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中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分析题)“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答: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c、既可能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 2 认识的客体是指 d、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 3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 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5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 6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7 表象 d、属于感性认识,是对知觉的再现 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b、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激变论在哲学上属于 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11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篇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精神的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 正确答案:C

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正确答案:C

3.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正确答案:A

4.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 C.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 D.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 正确答案:A

5.从阶级划分的角度来看,阶级是一个()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思想范畴 D.广泛的社会范畴 正确答案:A

6.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B.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对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在社会心理上的根本对立 D.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正确答案:A

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正确答案:B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正确答案:A

9.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正确答案:D

10.“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B

1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远大前途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正确答案:B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C

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 正确答案:B

14.从本质上看,国家是()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 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D.调和社会矛盾的机关

正确答案:C

15.根据社会意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进步意识和落后意识 正确答案:A

1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B

1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商品的交换方式 正确答案:A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D

1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A.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合 正确答案:B

2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B

21.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C

22.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劳动对象系统 B.信息传递系统 C.生产工具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 正确答案:C

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A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D

25.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正确答案:C

2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C.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D.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统一 正确答案:B

27.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正确答案:A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8.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9.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C.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D.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D

3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C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发展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ABD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实现了()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正确答案:CD

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正确答案:ABCD

5.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交往是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D.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D

6.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产品的分配方式 正确答案:ABD

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AD

8.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答案:ABC

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有()A.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认为英雄创造历史

C.承认人的自觉活动有重要作用 D.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ABD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 正确答案:ABC

11.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有()A.工人在工厂织布 B.警察追捕逃犯 C.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D.教师在教室讲课 正确答案:AB

1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在()A.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正确答案:BCD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3.生产资料包括()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运输设备 正确答案:BCD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BD

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BCD

16.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导致()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思想僵化 正确答案:ACD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黑格尔的辩证法 B.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C.康德的认识论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D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D.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答案:ABD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B.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C.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正确答案:BCD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正确答案:AD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 篇6

近日研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书,颇有小感,使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好的帮助,同时对我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没有创立一个完整的辩证法学说,马克思的辩证法很大程度上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辩证法的书,或许马克思认为,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必要再去创立一个新的独立的辩证法学说。然而诚如黑格尔辩证法所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了“扬弃”,作了修正。正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说的:“我的辩证方法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人脑的活动过程,即他以‘理念’的名义而且甚至把它转化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外部的现象形式。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人的头脑所反映的并变成思维形式的物质世界。”也就是说,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从属于精神的普遍中介的;而在马克思那里,任何对自然界的辩证知觉是服从于历史实践的辩证法,即人和自然之间的辩证法的。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

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高中哲学部分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于辩证法的概念就是从那里得到的,但我一直有疑问,这个疑问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黑格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什么的,得到一个发展的概念,或者说概念的运动,但在逻辑学里,其体系又否定了个人的自由活动,而表现出,似乎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一切都研究完了,你只能照着他的做,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到这个时候再回过头了看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感性活动,才理解了马克思所谓的辩证法不是别的,就是这个实践,这个人的对象性活动。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统一,是虚假的幻影,对立是虚假的对立,那么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又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人”这个孤零零的概念。自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到黑格尔是个高地,也是个结束,它永远不能解决自身这个矛盾。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人为的、现今尚无法完全突破的对立,但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认知能力,某种程度上,二者又可以统一;因为意识,从来都是人的意识,而不是石头、泥块的意识;物质从来就是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说白了,就是讲人和人之外的东西的关系!

人的感性活动,它是人和他的活动对象的统一,这个统一除了人的活动,没有别的联系能把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个统一体里,人和他的对象以及这个统一体都一刻不停地同时处在变动中,人的活动作用于对象,使对象发生变动,同时人的活动也随着对象的改变而变化,人、对象以及人的活动都处在一种变动的关系中,因此人和对象就不是准确地一致关系,而是只能在一个范围里大体相符,但这个范围随着这个统一体的发展,也是不断变化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两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什么前面要加上“现实性”三个字?“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什么是人的现实性的活动?其实这是人对自然界的活动。这个社会关系必须有这个现实性,才是马克思说的是人的本质。否则就会倒退到意识和精神的抽象上去。”

举一个例子,从《国富论》里的货币说起。交换脱离了物质直接交换的阶段以后,开始以媒介物做中介进行交换。媒介物的选择,刚

开始是笨重的其他日用品,但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金属因其不易磨损和可分性使用方便,因而选择金属作为货币;金属在日常使用中,称量麻烦,因而铸币,铸币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或故意减少分量,因而法币。在这一个历史过程中,因人和货币这个对象始终处在一个变动的关系中,并因为人的活动而互相作用和影响,两个方面都不断在变化。

感知,或认识,其对象不是别的,就是体现在自然那里的人自己的活动,所谓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行动。感知,就是人的活动的理论化,可描述,从而可遵守执行,从而可不断完善。所谓的真理,就是不断完善人自己的行动,因为辩证法就是真理,而辩证法就是人的这个感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篇7

学习哲学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不同。科学的历史是一个知识积累的历史, 如果仅从应用的方面来说, 我们只需要重点了解科学的最新成就而无需再一步一步地把科学的发展历史“实验般”和“理性般”的显现出来, 但哲学却不能抛开它的历史而“独善其身”, 因为哲学是由问题和各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组成的, 没有哪一个哲学理论或者学说能够代表整个哲学, 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代表整个哲学, 它也只是哲学发展链条上的一环, 只不过这个“一环”在继承以往哲学发展的基础上转换了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这里, 人们经常引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改变世界”的哲学要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批判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 它是由前人所走过的许许多多的道路所组成。当哲学家们面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时, 他们各自都开辟出了独特的解决之路, 每一条道路都具有不可超越的独特价值。

诚如上言, 我们认为, 《原理》课程的讲授要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阈中讲解,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上讲解基本原理, 让学生真正弄懂“如此哲学理论何以可能”, 即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 切忌仅就知识点谈论知识点。

二、构建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 如果我们在《原理》的教学中从内容上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 那么, 教师就不能独自一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而要努力构建起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过程指导等环节, 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固然可取, 但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中, 我们还要讲求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双主体互动中, 共同探讨或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解释和验证问题, 最终生成教学双主体期望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我们认为, 教师开展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注意营造平等对话、和谐讨论的课堂氛围。《原理》课程作为哲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哲学理论素养, 以便使一部分同学能够在专业领域内“登堂入室”, 为以后继续深造甚至成为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 我们必须要强调用哲学的视阈来解读哲学。

第二, 开展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当堂分组讨论择优者站上讲台阐述他们讨论的结果, 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问一些同学, 然后让另一些同学评价前者的观点, 还可以提前布置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 充分重视教师在规划、指导、点评环节的作用, 突出回应的环节。教师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和进程安排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规划和总体安排。最好在课程的第一次课就可以向同学提供该课程专题的具体安排和内容要求, 列出相关文献引导学生阅读, 并根据学生建议和课堂效果及时调整和补充。

三、重视教学艺术的运用

教学方法固然重要, 但仅仅重视教学方法还不足以使教学精彩、生动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因为教学还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我们认为, 高校《原理》课程的教学艺术的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要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揭示的“期望效应” (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就体现了师生情感状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 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 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 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 变得自信、自尊, 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以避免对方失望。

其次, 要在语言和表情上下些工夫。一是要练就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不仅吐字要清晰, 而且音色要比较好;二是要在遣词造句上略带文采,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避免讲解时语言过于专业化、学术化而使得学生感觉很枯燥或望而生畏。

再次, 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使学生对感官提供的直观材料做形象化的处理, 从而使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以及定理或定义达到“茅塞顿开”式的理解。教师可借助于比喻、类比、仿拟、描绘以及多媒体所具有的图、文、声一体化等艺术手法, 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

第四, 要理论联系实际, 切忌理论空对空地讲授。哲学理论尽管很抽象, 似乎远离实际, 但它都是实际生活的反映,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由于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而, 它更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 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把哲学道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不但能够真正地让学生理解理论, 而且也会让他们发现理论的实际用途, 增强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讲授应该突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哲学素养的化育”, 要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阈中讲解, 要让学生真正弄懂“如此哲学理论何以可能”, 即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为此, 教师应该着力构建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哲学,哲学史,双主体互动,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篇8

关键词: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琵琶演奏

一、唯物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的,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

在琵琶演奏的学习过程中,物质与意识之间就相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要正确认识琵琶这个乐器,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琵琶独有的特质,这也是体现琵琶的独一无二性与不可替代性的基础。其次,依据琵琶的本质特征对不同乐曲的背景、内容、风格、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它所独有的文化底蕴做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意识。再次,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根据琵琶特有音色制定演奏指法与方法,并融入个人对曲目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与曲风的把握,进行深层次、有感情的演绎。

二、认识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也是辩证关系。首先,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与训练的综合型音乐人才,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丰富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对众多琵琶曲目的背景、内容、演奏技巧有详细的了解,懂得如何去恰当地表现音乐。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演奏技能在演奏实践中能否得到很好的体现,就需要通过演奏活动来验证。通过各种艺术实践,如参加演出和比赛等活动,演奏者可以通过艺术表现来体现音乐的内涵,但能否体现到位就要以实际的演奏效果来评判。正是这样的亲身体验让演奏者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演奏经验,再将这些难得的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把它改良成更合适的处理方法来指导下一次的实践。由此可见,正确的理论、经验将对我们的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错误的理论、经验对我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取得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对于正确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理论、经验,我们就要坚定地继承下去,相反我们则要进行改正、克服,坚持在艺术实践中寻求、把握和发展演奏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次的演奏,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辩证法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1.联系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首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其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领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这要求我们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同时,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还要注重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的观点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中,也体现在音乐演绎中。从创作角度看,do、re、mi、fa、sol、la、si这7个简单的音符在创作中能够连成华丽的乐章,靠的是作曲家对它们进行新的具有节奏韵律的排列组合,演奏者再对其进行复杂的演奏处理。而这看似简单的7个音符之间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可以随意组合,呈现出不同的音调和旋律,而且它们每个音之间分别存在全音或是半音的关系,形成“度”的空间感,实现与节奏上形成的时间感的交叉。同时,作曲家和演奏者根据乐曲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再对乐曲快慢、强弱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演绎角度来看,完美演绎一首乐曲不是一两日就可达到的,靠的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学习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积累许多独立的演奏法,它们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组在一起可能是曲不成调,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充满了联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联系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来对待演奏。

在众多联系相互交织中,整体与局部这对辩证关系对琵琶演奏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一首乐曲若想表现欢快的情绪,我们大多采用快速的演奏方法。相反,若想表现悲伤的情绪,我们大多通过中速或慢速来演奏。可在实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哪怕是谱写一首极其悲伤的乐曲,很多作曲家也会采用一连串的快速、猛烈的炫技演奏。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以局部的几个乐句的色彩来判定整首乐曲的色彩基调,它只是具有渲染整体气氛的作用而已。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把握好乐曲的整体情绪色彩,重视局部色彩变化的修饰作用,以推动乐曲整体情绪向高潮的迈进。

2.发展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首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其次,质变与量变之间是辩证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相反,质变又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实证明,最初接触新作品我们可能都会觉得很新奇,通过由句到段、一点点的摸索还是比较容易做到顺畅的演奏,但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那么平坦,要想真正弹好一首曲子也没那么简单,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被速度上不去、音不够准确、情感投入不够、韵味把握不到位等难住,认为自己无法完美演奏此作品,甚至有时候认真刻苦练习也换不来对音乐美感的体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表达出乐曲内在的情感,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面对困难与瓶颈,我们需要咬紧牙关,坚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实现质的飞跃创造条件,相信当自身的练习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有质的突破。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坚定必胜的信念,又要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重视量变,不要急于求成。

3.矛盾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琵琶演奏艺术中,一个简单的指法运用就能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首先,不同的指法在同一背景下可演奏出相似的音响效果就体现出了它的普遍性。例如:轮指可以演奏连绵不断的曲调,同样,滚指、摇指也可演奏出这样的音响效果。其次,同一种指法在不同的乐曲背景下可演奏出不同的效果,这体现了它的特殊性。例如:扫拂这种指法若是运用在歌颂性的乐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要采用由弱到强的处理手法;若是运用在描绘战争场面的乐曲《十面埋伏》,我们则采用突强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同时存在的。我们要承认并分析矛盾,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的方法看问题,将演奏细致化,情感也就自然而然更加细腻。

总之,初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我们可深刻认识到在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在继承与发展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琵琶演奏艺术正在以一种更完美甚至是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大众。它在不失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先进性,为大众呈上了一场匠心独运的音乐盛宴。

参考文献:

[1]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金晓楠.艺术与哲学、宗教的关系[J].艺海,2012,(8).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戴志敏.琵琶演艺知识300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上一篇:最熟悉的人的作文下一篇:我累了谁知道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