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有关青春的电影

2024-09-04

推荐有关青春的电影(共10篇)

推荐有关青春的电影 篇1

当时看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已经流下来了,我真的特别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王校长,她为了学校能够建起来,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教育,她付出了很多,她从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想过,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孩子们和学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孩子们和学校的前途。她付出的这些,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还有是她的儿子山娃,因母亲王校长咳出血,不能吹风,但窗户破了,他为了母亲能够好起来,他将自己的作业本撕下来贴在窗户上。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注意到了,我看到山娃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还有两位来松坡小学支教的青少年志愿老师,让我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爱心,人间处处有爱,同时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淳朴、可爱以及他们的善良、敬师,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上大学,对美好未来充满斗志和信心的勇气。那些孩子们给封老师端饭给他吃,其实除了上面都是米饭,下面全都是肉,令封老师特别感动,也令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这部大片飞扬的青春,可以算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推荐有关青春的电影 篇2

一、台湾青春电影的缺乏认同与归属的昨天

台湾电影在九十年代政治“解严”之后一直处于迷失与寻找的状态,电影中人物都是处于无助和彷徨的状态。这也源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侵台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观众在看九十年代的台湾电影会出现语言的错位,同一部电影中会出现多种语言,国语,日语,英语,地方方言,多样的语言在这个岛屿上汇集,而电影正是台湾当地民众真实生活写照的缩影。同样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本处于迷茫期的台湾电影更加如履薄冰。台湾地区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台湾电影在原有的传统模式的运行中,远有好莱坞电影的大量涌入,近有香港和大陆电影的引进,使得新世纪之初的台湾电影几乎没有在本土的立足之地。

而对于作为台湾电影最为核心的观众,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视野也为之打开,观众已经无法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写实电影。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观众的观影习惯和期待也随之变化,无法在是生硬的场景和故事来填充的。而台湾电影原本在这一时期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而忽视商业性与娱乐性也是此时电影低迷的原因。

台湾电影自新浪潮运动后,受巴赞电影理论的影响,长镜头、固定拍摄成为了台湾电影的一个基本的镜头语言,导演们对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可谓到达一定高度。继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和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艺术电影的创作深深影响着之后的台湾导演,也使得台湾青春电影曾在九十年代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之后在蔡明亮导演的 “水”中三部曲中展现的是几对青年人迷惘的青春故事,电影采用了生硬写实的影像风格,晦涩的剧情让观众难以认同和喜爱,电影中更是将水的艺术象征性发挥到了极致。电影《爱情万岁》中象征情欲的浴缸里的水,《河流》中流淌着死亡意味的脏水,《青少年哪吒》里压抑与反抗包裹着房屋的雨水, 然而导演这类电影手法的应用并没有吸引观众。这一时期台湾电影导演们过分追逐电影艺术上的创作而忽视了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得此时台湾电影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很多,但国内票房则惨淡至极,没有哪位导演希望自己拍摄的作品无人问津。然而电影一直以来就是艺术和商业性的融合,所以电影人不能只抓住一边而完全忽视电影的商业性。 电影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需要的观众的支持和导演的创新, 因而重拾台湾电影的商业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寻找到青春电影艺术和商业上的一个平衡点是当时电影人所首先考虑的。在此之后受到日韩电影的影响,台湾青春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影像风格中都脱颖而出且数量可观。在青春电影中台湾不在是阴冷潮湿,暗色调的城市,而变成的清新润泽,充满浪漫和奇迹的地方。

2008年,一部电影的问世让台湾青春电影重新焕发青春,国境之南的《海角七号》以4.6亿新台币的票房让我们看到台湾青春电影的未来潜力。

二、台湾青春电影转型多样化的今天

台湾电影在经历过低迷大背景下开始逐步寻找属于本土电影的转型之路。电影商业性的重塑是电影人们首先所要考虑的,这时期电影人开始关注观众期待看到什么类型的电影,随之对电影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变。同时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支持下台湾电影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电影人则更开放思路,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和想像。而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恐怖电影,纪录片发展现状都有所突破。而台湾青春电影则是该时期数量最多,最受观众喜爱的一个类型。原本台湾青春电影中的灰色在新时期转型之后则变成彩色。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会搬上荧幕,不仅受到台湾本土居民的喜爱,也影响着许多周边地区。说起近些年来的台湾青春电影,观众可以叫的上名字有很多,继《海角七号》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观众记住了九把刀和沈佳宜,台湾青春电影的前景是乐观,丰富和多彩的。

(一)题材的单向性转为多样化

青春电影主要围绕着青少年青春、迷惘、彷徨时期的成长历程,自然而然爱情在懵懂的青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里男生女生之间的羞涩感情在台湾电影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尽管电影中故事是娓娓道来缺少轰轰烈烈但却让观众为之心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使观众陷入深深的回忆,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依旧舍不得解开。再如电影《天台爱情》、《近在咫尺的爱恋》、《一页台北》讲述得都是纯纯的青春爱恋。这类电影之所以让观众印象深刻是因为在那里,爱情总是那么美好,就如观众所期待和憧憬的,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任何的杂质,回归最初才是爱开始的地方。当观众还在为少男少女的故事所触动之间,伴随着青涩的同性之爱闪亮登场。台湾相对于大陆地区对同性恋的宽容度和认可度要高出很多,台湾同性之爱的电影早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 《青少年哪吒》都有或多或少描写同性之爱的片段和主线。近些年《蓝色大门》、《盛夏光年》、《花吃了那女孩》、《刺青》、《女朋友,男朋友》等越来越多的同性题材出现在大荧幕上,这类电影通过平稳的叙事,展现潮湿的街景,描写止步的爱情,观众或多或少的了解目观这个群体之间的爱恨纠葛,电影让观众用平常的心态来认可和感受同性之爱。同样青春时期,有爱情也有为之热血的梦想,对于梦想的坚持和向往在新时期的电影里迸发而生。电影《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关于寻梦,无论现实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只要有信念,坚定自己的梦想就会有奇迹的发生,生命只有一次,梦想不会只有一次, 这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从电影中所领悟的有关梦想的力量。与之相凑巧的是《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将音乐元素融为电影的主题。台湾青春电影在这些年突出的体裁则是音乐电影的出现,这类电影的主人公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如《不能说的秘密》、《逆光飞翔》,又或是音乐表演者如《海角七号》 和《听见下雨的声音》。无论是海边的沙滩音乐会还是室内的钢琴合奏,音乐在电影中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跨越国界, 可以实现自我,可以穿越时空,美丽的音符宛如绵绵的细雨浸入电影中。

(二)人物角色设置的多样转换

题材的丰富性来自于故事角色的多样性,台湾青春电影尽管同样描写校园生活的男生女生,但人物角色的设置相比之前的电影中边缘化的人群,新时期电影在关注边缘人群的同时,将描写对象进行横切面的扩展,观众在这类作品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新人物。《逆光飞翔》中的阿翔看不见花花绿绿的世界,但他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听说》中,尽管男女主人公都不是聋哑人,但是由于开头的误会彼此认为对方听不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没有声音但真挚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观众在电影中更是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人物,然而整部影片导演所有用画面呈现出来了的也看似合情合理。之后有《艋舺》描写一群暴力少年用义气和兄弟情谊谱写青春。多样的人物设置使得电影总能出现创新力,每看一部电影,就如同一次新的人生体验,和剧中的主人公一起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百味。多样的青春絮语和成长历练被观众认识和领悟,因为如此,更多的人物形象有待导演们的不断发掘,似一汪富有创新力的泉水不断注入电影中。

(三)影像风格的转化和标识

台湾,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充满绿与蓝,电影中给我们所呈现的台湾总是那么美与怀旧。尽管早期电影中画面风格也是平稳流畅,却总是被压抑在社会大背景的环境下。近些年的台湾青春电影也有一个雅致的别名———“小清新”电影, 借以清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抒情的叙事让台湾青春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影像标识。电影《爱》中是由四个平行故事所组合而成,影片开头导演用一个将近10分钟的长镜头把四个的故事的主人公串联在一起,舒缓流畅的镜头让观众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职业和身份,还有他们彼此多样的爱情。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单独的叙事,导演用极其娴熟的视听语言将每个故事都诠释的十分贴切,虽然四个故事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无论你是否到过台湾也可辨别说,看台湾青春电影, 与镜头向北向南,一起欣赏台湾独有的风景和影像。

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创新后,无论是主题,类型或是影像风格都带有自己独有标识,深受观众的青睐。而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青春电影,数量上与日俱增,然而在票房和口碑上不能得而兼之。

三、大陆青春电影的快餐与重建

大陆青春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迸发激情。九十年代的青春摇滚,披散头发,拿着吉他,大声吼叫的青春记忆在《头发乱了》、《长大成人》和《北京杂种》都有体现。同时期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青春成长故事,之后几年,大陆青春电影如白纸夹在大陆电影史中。在2008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大陆市场引发热潮之后,大陆青春电影则一夜间突如其来。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被搬上大荧幕,而且在获得充分的商业效益后,口碑和票房并不是得而兼之的。

电影“重复化”。在《那些年》之后,大陆青春电影都是充满回忆性质的叙述,感慨那段遗憾的匆匆岁月。在此之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包括今年的青春喜剧《夏洛特烦恼》,剧情模式大致是一样的模式,都是成长为成年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不满和愤懑,通过对青春的回忆来感概青春的短暂和无知。电影中的青春仿佛都有作为群体中的男生或者女神出现,而主人公总是充当的追逐的角色,而剧中人物总是出于利益的驱使选择了分开的结局。也正如《夏洛特烦恼》中在平淡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开始回忆过去的青葱岁月。而主题单一,题材重复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让大陆电影观众对青春题材的电影从开始的热衷到现在已经缺乏好感。电影“快餐化”。由于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导演看到来拍摄青春电影的商机,简单创作一个故事,找一些炙手可热的明星的,几乎很快的时间内可完成一部电影的摄制。同时电影的宣传营销策略的加强,使得青春电影的票房水涨船高,但是观众对这一时间青春电影的评价却和票房的增长不能正比。电影变得像快餐一样,制作得快,观众消化得也快。看过电影的观众对自己看过的电影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相比与台湾青春电影在很多年的今天,观众依然会想起那些年的女孩和故事。电影“曲解化”一些青春更是为了吸引观众满足,更是剧情低俗,或是不切实际错误的引导青少年而近些年尽管以“青春”命名的电影的出现很多,类似于《青春期》《青春如诗》《正青春》,这类电影层出不穷。然而故事只是简单的拼贴,内容上更显空白,一味的追求市场和迎合大众猎艳的态度,全然歪曲青春成长的意义。观众对于记忆中的青春是迷惘、反叛和任性,并不是近几年的电影所讲述和描写的青春是多么现实、如何上位和尔虞我诈。青春作为最值得回忆的阶段,它应该是值得回味,有所触动。相比于台湾青春电影的蓬勃朝气,大陆青春电影应从台湾电影中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大陆青春电影应该不只看到电影的强大的市场驱动力而忽视电影的艺术性,应该在台湾电影的多样转型中找到自己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并加以创新。

(一)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并重

和台湾青春电影过去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大陆电影,大陆电影在近些年由于在商业上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电影《小时代》更是通过四部电影的形式来吸引观众赢得高额的票房。然而在观众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根本无法懂得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主题。只是让观众记住了电影里绚丽的场景和华服。如果长时期这样的局面持续的话,观众会对大陆电影逐渐失去信心,最后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大陆电影的长期发展。电影作为第七门艺术,其也是融合了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制作者应该要更好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用通过电影来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市场上的盈利。大陆青春电影可以借鉴台湾青春电影的多样题材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青春电影不是只有爱情,如台湾青春电影可以有梦想、有坚持、有执着、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正如台湾电影所传达的青春,梦想,近些年内地描写青春成长的电影往往远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观众的判断和审美。电影制作人应为电影接受的主体寻回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是像电影里看到的有钱人才会有青春,长得漂亮的人才会有青春。青春电影应该贴近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让观众看到熟悉的场景和似曾相识的故事,再次看到电影会有所触动和怀念。电影尽管作为大众消费品,也应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应该创作观众自己喜欢的电影:同乐、同哭、同青春。相比台湾电影中的青春梦想,平凡的小镇居民可以办一场精彩的演唱会,看不见的阿翔可以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青春是属于每个人的,你我的青春会散发属于各自的光彩。

(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台湾电影中,尽管只是隔海相望,观众却能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还有台湾当地人的在地精神。电影中会出现带有本土特色的夜市、语言、音乐、民俗等等元素,看完整部电影观众仿佛和剧中一样从台南到台北领略着属于台湾的本土文化。在90年代的大陆青春电影中,导演也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摇滚标识和地域特点。《长大成人》、《头发乱了》中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北京话都与人物故事的发展紧密融合。与之相比现在的青春电影放在任何城市或者校园都可以拍出一样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很多民族化的东西完全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大陆电影缺乏一个本土化的认证,将本地区本民族的地方结合起来,创作和描写地区所特有的电影,焕发出新的青春火花。台湾电影从过去到现在正经历着最好的时段,丰富的创新和想象力正如一股隽永的血液倾入电影中,《星空》中小美的想象,《不能说的秘密》中导演的想象,《宝米恰恰》中少女的想象,《等一个人的咖啡》中爱情的想象。大陆青春电影应该增加题材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的想象,加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焕发青春的光彩。

(三)全球化与个性的彰显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电影也相互融合,想要赢得全世界的青睐。而中国电影要想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应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电影的模式,而是在融合了自身元素后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而作为这些年异军突起的大陆青春电影更是应该发挥属于自己的特有标识。这些年台湾青春电影在转型期的成功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和日本韩国的青春电影比较,台湾青春电影也以青春怀念和阳光街道让观众每次观看都可以陷入其中感觉温暖。在电影中,观众会看到了台湾美丽的街景、田园、大海他们总是润物细无声般润泽在电影中,如同真正的青春场景和故事发生在生活周围。 而相比于大陆青春电影,却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标识。正如大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青春故事,可以发掘的青春电影有很多,电影人应在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找出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影像特征。就如同台湾电影中的夜市或者是在地文化的坚持俨然成为台湾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与元素。相比与大陆青春电影近些年一直在向外走,总是想要展现外国一些美丽的场景,仿佛只有电影中出现了国外才是一部高大上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 大陆青春电影完全可以发挥本民族的特长和特色,观众想看到的青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周围真实的青春,有些或许快乐或者悲伤但依然内心暖暖的青春电影。

一位导演曾经说过:“当你站在山脚看风景,身边树木的种类是繁多的,当你到达半山腰时,所看到的植物会少了一些,当你达到山顶,所看到的植物都是一样的。”正如拍电影, 你站在山脚下,身边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当你爬到半山腰, 电影的确会凸显出主题,主题则显得相对较少,而当你到达山顶,完美的掌握的题材和主题,电影就如一个共通的语言, 所有人都会爱看。电影永远倾向于艺术的创新力和情感共鸣性的统一。大陆青春电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也可以追梦,寻找理想,青春不是金钱堆砌的青春也不是尔虞我诈,青春是怀念、是记忆、是无与伦比。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子?青春电影等 篇3

按照常见的划分方式,这部电影无疑属于“残酷青春”系列,它们都有着残酷模式化的情节:同性恋、禁果、师生恋、暴力、金钱……在这部电影里一切的语境都是灰色的调子。或许这就是回忆的颜色——其实,我知道,这一类电影讨论的社会暗语,家暴、遗弃、贪腐、以及学校体制牢笼的象征,无疑不时刻贯穿在中国孩子们的生活里。

而几个月前同样在东京电影节闪光的电影《观音山》,无疑也延续了这种语境。由于在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舒展,这部电影无疑显得更具震撼。在这里,观音山指希望或寄托。不过在电影的最后,庙倒了,佛像毁了,人也就失去了依靠和希望,而随着观音庙的重建,内心的希望无疑得以延续。

有人说,在中国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中年人的心态,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不可否认,无论是与泰国的《初恋那件小事》的欢乐相比,或是与美国《这就是我》里面关于宽容、勇气的表述相比,甚至与日本北野武、岩井俊二作品里的奇情相比,在中国青春电影里的孩子,色调无疑显得更单一。

当然,有关青春,没有人给它一个死板的定义。一个人的青春,是自己掌控的。因为可贵,谁都没有权利过问。顶多走过的时候,问一声,你的青春是什么样子?

《初恋这件小事》

简介:初中生小水相貌平平,家境一般,所以在学校里并不受重视。但是她心地善良,又有一群死党,日子过得倒也开心。某天,她遇见了帅气的学长阿亮,春心萌动,无法遏制。他们的恋情会由此展开么?……

《这就是我》

简介:书呆子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看得太多了,但实际上,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比如切斯·埃利森饰演的小主人公安迪,一个处处受人欺负的书呆小少年,但是在后来与一名同样不受欢迎的同样呆的老师交往中,他学会了宽容与勇气。

《怦然心动》

简介:二年级时的一天,布莱斯一家成为了朱莉·贝克一家的邻居,在看到布莱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朱莉的心就被他击中了。从此,布莱斯成为了萦绕朱莉整个童年的那个她所期待的“初吻”。然而,直到小学毕业,布莱斯都对朱莉没有任何好感,他试图用各种方法摆脱朱莉……

《观音山》

简介:在四川的小县城里,彷徨着3个充满迷茫的年轻人,因所租房屋改建,他们辗转租住了京剧演员常月琴的房子。这个女人因为命运的坎坷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更不要说这几个与之同住一个屋檐下、有着莫大鸿沟的孩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都从彼此身上感受到了些微温暖……

中国的逻辑

那个叫加藤嘉一的日本人

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加藤嘉一什么没有写到过?在这本书的简介里,说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无疑,这样的人真是讨人喜欢。

因为日本人身份的缘故,加上长期生活在中国,国人对他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特务,也有人说他是狡诈的投机者,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朋友。其实,这些定位都是从功用的角度来评价,我们习惯于将人看成是某种工具,所以特别喜欢从工具的角度来概括人。

他不是许知远,也不是韩寒,他只是他。

《中国的逻辑》

作者:[日] 加藤嘉一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定价:28.00元

西夏旅館

乱针刺绣

“乱针刺绣”是骆以军自己对《西夏旅馆》的形容,这自然是一个逼真的比喻。乱针绣中,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线条呈抽象且交织,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绣品形态变幻多姿。

他在11世纪的西夏王朝和20世纪的台北之间倏忽往来,只为书写“一个南方的、离散的、因为彻底失去原乡而绝望妖幻长出的繁丽畸梦。”骆以军说,西夏旅馆可作为自己所在整个岛屿的意象隐喻;而对于观者,其隐喻的沉痛与晦涩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旅馆有无数个房间,一间连着一间,每一个门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那些故事都是破碎的,散落一地,人们听得惊心动魄、不能自已。

《西夏旅馆》

作者:骆以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6

定价:78.00元

生命如歌

这里就是布隆迪

一个女人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又在逃亡途中遭到士兵强奸。好在她苟延残喘生存了下来,并且幸运地遇到一位同样家破人亡的男人。他们结了婚。可是很快,女人生病了,被查出是得了艾滋病——她清楚,只可能是那个强奸了她的士兵传染的。男人没有离弃、继续照顾她,直到死亡带走这个可怜的女人。临终前,她感谢了男人并微弱地请求原谅她“把艾滋病传染给了他”。数年后,这个男人关于这件事只说了一句话:“我真的很想她。”

《生命之歌》这个故事的心酸在于:如此可怕的经历,当事人竟然没有怨言,坦然接受了这悲惨的一切;而更悲惨之处是,他们也只有默默地承受命运不公这唯一的一条路——《生命如歌》是一本非虚构类小说。它发生在布隆迪,一个被强权政治博弈和玩弄的国家。

《生命如歌》

原作名: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作者:[美] 特雷西·基德尔

译者: 刘莉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3

青春校园励志电影推荐 篇4

1、初恋这件小事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3、歌舞青春

4、重返十七岁

4、贱女孩

5、野孩子

6、青春失乐园

7、灰姑娘的故事

8、热血高校

9、留级之王

12、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

13、校门外

14、那时的他们

15、我们毕业在上海 job hunting

16、季节变幻

17、足球尤物

18、高校天后

19、绯闻计划

20、此间的少年

21、女男变错身

22、大学新生

23、美国派

24、恋爱刺客

25、女校**

26、毕业那年

27、我恨你的十件事

28、毕业舞会

29、大学之旅

30、初恋的回忆

31、牛仔裤的夏天

32、青春舞会皇后

33、匆匆那年

以下是精选的国内大学校园原创电影,拍的就是我们真实的大学生活,看有你的学校吗?

1、《毕夜》——这就是大学

2、我们今年二十一二岁

3、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令人深省

4、4分钟让百万人潸然泪下的亲情短片《最好吃的饭》

5、《时间都去哪儿了》校园版【毕业版】

6、我们都还太年轻-辽宁大学

7、这是我们的父亲、母亲!

8、《那一年的梦想》—让700万大学生泪流满面的视频

9、《彼岸》校园原创电影——最感人的校园原创

10、《未曾雕刻的时光》——西安交通大学

11、《因为有明天》——山东工商学院

12、《以毕业的名义》_原创校园超清微电影

13、《DOTA&TA》-DOTA和TA该如何选择?——北京理工大学

14、《那时的他们》-华北电力大学——很现实,发人深省

15、《断弦》校园原创电影——华中科技大学

16、《我们的故事》校园原创电影——荆楚理工学院

17、《那年花落》

30部青春励志电影推荐 篇5

众生浮世绘,平常一日;一沙一世界,一日一生。我以百分之百的诚意,推荐这部电影,它其实不是电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最真实的感动,永远来自于最平凡的生活。这是上帝的杰作,远胜于人造的故事。

2、《穿越时间的声音》

蝉噪林逾静,月出惊山鸟。跟随镜头,我们看到儿童,看到纯净,看到少年,看到欢笑,看到青春,看到美好,看到恋人,看到甜蜜,看到中年,看到踌躇,看到老年,看到安详。当你驻足、凝视、倾听,你会被每一张生动的面孔,每一缕穿越时间的声音所感动,忘却营营,生命值得经历。

3、《自由的幻影》

结构酷似《儒林外史》,讽刺有过之无不及。布努埃尔堪称吴敬梓的异国晚辈知己。

4、《天地玄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有大悲不自知。每一个镜头都美到极致,胜过一切言语以及文字!

5、《太空漫游》

人对宇宙的想象力,到此为止。最后半个小时,近乎癫狂。本片让我对电影产生敬畏之心。

6、《生命之树》

生命无价,生命无常,生命的真谛,大爱无疆。这是一部只能以伟大来形容的电影,儿女情长,宇宙洪荒。

7、《趣味游戏》

哈内克对人性之恶的揭露无人能及。观看这部电影,是一种极端的体验。能够摆脱这种暴力圈套的人寥寥无几,佛陀算一个,耶稣算一个,或许还应该加上甘地。

8、《无姓之人》

事关选择、回忆、时间、偶然、平行宇宙、蝴蝶效应……,比任何一部同题材的电影都要复杂,叙事手法完全打破常规,尤为难得的是拍出了美感。

9、《遁入虚无》

采用空中俯视的视角匪夷所思,主观镜头极好,观念来自佛学,探讨的是生死、轮回、真实与虚幻。

10、《反基督者》

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开场由此诞生。

11、《我是古巴》

天下第一长镜头当之无愧!冲这牛逼的镜头,怎么溢美都不过分。

12、《阿涅斯的海滩》

看哭了,爱你,瓦尔达,八十岁了,你越活越通透;对影像天生的好感觉,永恒的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我眼里,你近乎于神。

13、《黄色潜水艇》

音乐、画面、色彩、造型、想象力全都无懈可击,披头士歌曲与波普艺术和动画的结合,空前绝后。

14、《极乐同盟》

史云梅耶的电影是独一无二的,之前不曾有过,之后也不会再有,连模仿都不可能。

15、《神秘列车》

贾木许拍出了人生的常态:无聊!无聊的人生,却有好听的音乐。《神秘列车》也许不是他最好的一部,但是没办法,我对三段式的结构情有独钟。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崛起 篇6

大众文化产生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一种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它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以通俗小说、大众化报刊杂志、通俗音乐、舞台、MTV、影视文化、服装文化以及电脑网络文化为主要代表。大众文化产生后,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以其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流行性等特点风靡全球。

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推动大众文化发展与流行的同时,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大众文化色彩。在所有大众文化传播中,影视媒介由于充分利用了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作用,以声音、画面等多种形式扮演着传播角色。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故“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影视文化逐步发展为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在影视文化这一支大军中,商业电影则顺应了消费时代、市场经济,其地位愈加重要和稳固,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电影生产制作的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商业电影的中国化道路愈加清晰,而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在近两年的电影市场中异军突起且有渐行渐佳的态势。

2 新锐导演号召力为青春电影的商业之路保航

青春电影的崛起之路上,新锐导演的不断探索发挥了明显作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一代导演逐渐成为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鲜明的风格和边缘人物典型人物表达,使他们的影像风格更为凸显。

《致青春》是赵薇的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小时代》是郭敬明根据其自身创作的同名小说《小时代》系列改编的处女作;《同桌的你》则是80后新锐导演郭帆的作品。赵薇演而优则导,郭敬明写而优则导。除去《中国合伙人》的导演陈可辛外,另外三人都是导演界的新人,新锐导演“处女秀”集体向“青春”致敬,虽影评界对其作品褒贬不一,但三人集体向“青春”致敬的影片票房却不低。致青春内地最终票房7.26亿,观影人次影史第五;郭敬明的导演处女作《小时代》累计票房超过4.8亿,《小时代2》入账2.94亿;《同桌的妳》票房过4亿,让导演郭帆跻身亿元导演行列。

除去电影本身质量口碑不谈,《致青春》和《小时代》导演的票房号召力不容小觑。赵薇导演由演员出身,因《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角色一炮而红,凭“小燕子”时代打下的良好基础,“赵薇”两个字成为了《致青春》的最大卖点,收获了高票房和较好的口碑。《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导演郭敬明,国内目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小时代》在拍摄之前,就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小时代1》的版税收入破350万,发行量超过100万册。两位新锐导演的票房号召力,给两部青春电影的商业之路,打了一剂强心剂。

3 青春电影可谓国产片找到的出路之一

商业电影中,各种类型片为人熟知,它作为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批量生产的产物,遵循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目的和原则,承载了许多主流认同的思想观点,其关注点跟大众心理息息相关。而青春校园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类型片,随着近年来几部以青春为宣传标语的校园怀旧电影收获的高票房,青春电影开始被主流制片投资市场重视起来。可以说,青春电影是国产片创作不断摸索中找到的一条出路。

银幕上挥洒恣意的青春,总让观众情不自禁投射自己的回忆,2013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青春三部曲”票房狂赚约18亿元,直接说明问题。2014年,卢庚戌导演的《怒放》用20年的跨度展现“梦想照进现实”,讲述一帮大学生为爱疯狂、活得恣意潇洒,而步入中年后却面对生活的迷惑,茫然不知方向;高晓松监制的《同桌的你》邀请到周冬雨、林更新饰演一对“同桌”,两人的情谊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延续到毕业后的10年,从北京、厦门,一路走到纽约、费城,展现了两人纯净又坎坷的情感历程。这都可谓是在追赶着青春电影的热潮。

青春片逐步成为支撑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让国产电影票房扬眉吐气。这些影片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爱情,一个是梦想。这些影片是青春片,但也不仅仅在讲青春。它们中更多的是讲述如何在经历青春之后,摒弃中年的困惑,怒放当下的梦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影片都没有停留在怀旧与回忆,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开更远,将人到中年的困境也描述而出,带给观众更多的共鸣,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主力自然愿意掏腰包买单。

4 总结

在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对作为其重要部分的影视文化的消费越来越融入大众生活。而新锐导演层出不尽,各类导演、制片通过自身的光芒保证着青春电影的票房和质量,为其商业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了道路。因此,青春电影通过其特殊的形式展现国产电影的崛起,逐步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重要的一份子。

摘要:青春电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影类型,自诞生之初便在世界影坛绽放着光彩。而近年来,随着内地涌现的如《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等一批怀旧类青春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收获高收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口碑,青春题材电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青春电影,新锐导演,大众文化,国产片

参考文献

[1]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J].中国文化研究,2002(2).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篇7

街头足球是很多巴西球星曾经的最爱,而且由于家境贫寒,他们都是光着脚在街头玩耍。卡洛斯的话代表了大部分街头足球参与者的心声,“我们这些踢街头足球的人所做的事都让人难以相信,街头足球帮助我提高了控球技术,速度对我来说不成问题,但在坑洼不平的场地蹋那种塑料或半塑料的皮球确实让我更好地掌握了控球技术。”

谈到街头足球,罗纳尔迪尼奥也非常兴奋,“我在街头足球中所做过的一切都最终反映到足球场上。在街头足球中,我感到幸福,而且一点压力感也没有。那是快乐的时刻,是头脑中怎么想脚下就怎么踢的时刻。很多我在足球场上付诸实践的盘球动作,都是从街头足球中得来的。”

在罗纳尔多看来,在街头足球中,最重要的是自娱自乐。而如今在正式比赛中,就得体现出职业精神了,“但两者之间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人总想着要赢。”罗纳尔多说道,“我总是与里贝罗的那些儿时伙伴一起玩耍,不穿球衣,还光着脚,有时踢球一直踢到太阳下山,当下午上学时,我总要旷上一个小时的课,引得妈妈不得不来街上找我。直到今天我蹋街头足球也不穿鞋,尽管我现在是个职业球员,但当所在俱乐部成绩不错时,我踢起比赛来仍然好像在踢街头足球。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般踢的是旧球,橡胶的或是其他材料的。街头足球都没有什么规则可言,球队人员时有变化,球门也很小。正是在街头足球中,我学会了在狭小的空间里盘带,直到现在我还把这项技艺应用在绿茵场上。”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出身低微,球技出众。扬名豪门,挥金如土,绯闻不断——这是很多巴西球星的成名之路,和他们相比,卡卡是个异类。他出生于巴西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一即便如今成为知名球星,他也依然低调,在生活中非常节俭,而且与绯闻绝缘,一心爱着妻子卡罗琳娜。卡卡从小就是个简单的孩子,不喜欢呼朋唤友地大搞派对,就连巴西的狂欢节都吸引不了他。在学校里,卡卡的学习成绩很好,特别是数学,要不是选择走上足球之路,他一定会去国外深造。

罗本小时候也是标准的好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在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老师对其他同学讲话时经常把“向罗本学习”挂在嘴边上。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他擅长多个运动项目,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总是渴望在各方面做到最好,一旦什么方面被别人超过,他就会闷闷不乐。然后就一直努力实现反超。罗本的父亲汉斯是当地一所学校的物理学和运动学的教师,曾经是运动员,他的母亲玛丽奥是教运动学的教师,而他的妹妹维维安则是一名体操运动员。正是这样的家庭让罗本从小就对运动有极大兴趣。那时候在学校300多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的国际象棋能够下过他。罗本还曾差点去打网球。如果不是选择足球。他会成为一个国际象棋高手或网球大师也说不定。

提起学习就头疼

在学生时代,贝克汉姆就读于伦敦东部的一所小学,他最喜欢上的是音乐课,凡是写写算算的科目他都不喜欢,一些老师甚至批评小贝上课时爱走神这直接导致他学习成绩糟糕,尤其是数学,一道题他经常算上半天也得不出一个结果来。小贝的父母总是为儿子的功课头疼,因为每回考试贝克汉姆的目标都是及格万岁,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不及格,最后他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抱任何幻想了。以至于现在他辅导儿子布鲁克林的家庭作业都有些困难,布鲁克林的数学题经常要妻子维多利亚帮忙才行,“最近他家庭作业的难度是如此之大,我上学的时候可从没做过这么难的题。你知道,我只能说‘我的上帝,我实在不会’。”不过,贝克汉姆上学时在科学、手工劳动、设计、科技和人性学等方面成绩还不错,尤其运动细胞发达,所以在带着孩子玩耍时,贝帅哥绝不会被儿子难倒。

田径赛场上的健将

1989年3月16日,沃尔科特出生干贝克希尔乡下的康普顿村。上学时,他展示出了惊人的体育天赋,在贝克希尔地区的运动会上,14岁的沃尔科特跑出了百米11秒5的成绩,打破了郡运动会的纪录。这要得益于遗传——他的父亲唐恩年轻时就是短跑选手,所以速度对沃尔科特来说不是障碍。有趣的是,他小时候对足球并不感冒,他喜欢练田径,倒是短跑运动员出身的唐恩坚持让儿子选择足球作为职业。直到现在,这位阿森纳小将还经常和人打趣说:“如果不踢球,我也许能打破200米短跑的纪录。”

阿德巴约一直是卡努的狂热崇拜者,他的生活方式和成功的道路几乎都延续着偶像的足迹。像卡努一样。阿德巴约也是由练田径“半路出家”投入到足球运动中的。在很小的时候,这个像竹竿一样瘦高的孩子就以惊人的田径才华让人为之惊讶。要不是洛美体育俱乐部足球学校的教练看到了这个“竹竿”的足球天赋,并将他招入队中,阿德巴约的名字很可能出现在多哥的田径队中。

受处分的老实人

贝利这个名字如今家喻户晓,可曾经,球王还因为别人给自己起这个名字而打了人家一顿。巴西著名球王以前是个好学生,更是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连一只苍蝇都舍不得杀,但一名同学管他叫“贝利”,由于这个词的发音在葡萄牙语中像是婴儿的喃喃呓语,这下子激怒了他,马上跳起来结结实实地揍了对方一顿。为此,贝利被学校停课两天。如今,人们永远记得足球历史上有一个伟大的球员叫“贝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

齐达内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便得到父母亲、一个姐姐和三个哥哥的悉心照科,无论对生活还是对教育,他们始终遵循自己的原则,一家人和睦相处。齐达内性格十分温和,经常表现得非常腼腆,但要来了兴致,他会一直说个不停,有的老师对他的评价竟然是“太碎嘴”。虽然成长在一个美好的家庭,但他们一家一直生活在一个纷乱的街区里,尤其是小时候,齐达内的脚法很臭,常常砸碎邻居的玻璃,在球探前来观看比赛之日还有过穿档过人失败的丑事,经常受到周围小伙伴的欺负和排挤。齐达内一度打算放弃足球,他想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卡车司机经常送糖果给小孩子吃,甚至还曾刻苦练习他最热爱的运动项目柔道。是父母帮助他坚持了下来,他们虽然收入不高,但还是做出牺牲,花钱送他到收费培训班里训练。等球技突飞猛进后,齐达内踢球时又频频遭到对手侵犯,别人因为抢不到球,还经常把怒气撒在他身上。有一次,在比赛中屡受侵犯的齐达内终于忍不住了,他一怒之下就打了那个蹋他的家伙,被少年队的教练罚扫三个星期的地。这似乎也注定了齐祖职业生涯的轨迹——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但忍无可忍时也会露出魔鬼的面容。一如2006年德国世界杯,他在拯救了法国队之后,以一“顶”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爱的主打歌

以爱情作为学生时代的主旋律是很多球星所选,鲁尼和科琳就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他们两个人的家离得很近,上学时也在同一所学校。鲁尼和科琳的浪漫史早在2002年暑假就开始了,当时鲁尼刚刚离开男子中学,学

习成绩不错的科琳则计划继续在女子中学读书。因为科琳的父亲曾经负责一家健身房,鲁尼经常跟爸爸和叔叔去那里打拳击,他开始偷偷喜欢科琳。直到有一天,科琳的自行车坏了,鲁尼鼓起勇气走过去帮科琳修车,两个人的爱情才开始。如今,不到五年的时间,这对小情侣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鲁尼由埃弗顿的毛头小于,摇身一变成为全英国最受关注的球星,科琳由一只丑小鸭升级成时尚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们的爱情也即将在今年夏天修成正果。

欧文和妻子路易丝认识得更早,在幼儿园时他们就已经知道彼此了,后来又一起上的小学,中学也是在同一所学校。但他们的爱情并不是在朝夕相处时开始的,而是在欧文被选拔到威尔士足总的足球学校后,14岁的他开始疯狂思念路易丝。一年之后,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欧文成名后,不知有多少比路易丝漂亮、性感的女孩投怀送抱,但欧文始终不为所动。全心全意地爱着相貌平平的“邻家女孩”路易丝,在英格兰足坛传出一段佳话。

与欧文一样,卡拉格的妻子妮科拉也是和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人自小就十分要好投缘,非常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别看卡拉格在球场上防守对方球队的前锋时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但在私底下对待妮科拉却是极其温柔,而妮科拉也非常支持卡拉格的事业,每次有卡拉格的比赛都会到现场为他助阵加油。熟悉他们的人都认为,卡拉格夫妇非常般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举手投足都十分默契。

没有任何绯闻的好男人皮尔洛每次进球之后都要亲吻他的结婚戒指,因为上面刻着妻子“戴博拉”的名字。皮尔洛对妻子的感谢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正是青梅竹马的妻子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帮助,这种同甘苦,共患难的信念也使他们情比金坚。

范尼与伊斯拉亚茨这对儿时的玩伴在经过了八年的爱情马拉松后,终于在2004年7月结婚。生活中的他们为人低调,不喜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们更愿意在家共同准备一顿晚餐,尽享家的温馨。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会有一位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女人,巴乔背后的女人叫做玛利·安德蕾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9岁的小巴乔撒着娇跟父母吵嘴,原因是父母不许他参加漂亮小女孩苏珊娜的生日聚会。那次冬天里的“家庭对峙”最终以巴乔的失败而告终,他打碎了自己房间的玻璃以示抗议,结果不得不挨冻,直到巴乔的爸爸一个月后重新装上玻璃。此后,他不再任性。而是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巴乔还在家乡卡尔多格诺的少年队踢球时,一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和一帮足球少年埋头在烈日下的操场上奔跑着度过的,直到他注意到了安德蕾娜靓丽的身影,训练在巴乔心中不再那么枯燥。他们两人是邻居,而且同在个学校读书。一次舞会后,巴乔送安德蕾娜回家,告别的时候安德蕾娜羞涩地亲了巴乔一下,从此,这个吻把他们的一生联系在了一起。在经历了七年的爱情长跑之后,1989年7月2日,王子与公主终于在众人的祝福中走上了红地毯。巴乔不上夜总会,不嗜酒,种种对于其他球星来说叫做诱惑的东西一概与巴乔沾不上边,对于安德蕾娜和孩子们来说,巴乔已经给予了一位巨星父亲能够付出的最大程度的关爱:在退役之后,巴乔终于实现了整天陪伴在家人身边这一再普通不过的梦想,低调的夫妻俩都享受这种平淡而平稳的生活。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有关青春成长励志书籍推荐 篇8

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思想聚焦/十点读书/有书/悦读/慈怀读书会/简书/喜马拉雅FM

各大新媒体倾力推荐

江罗初次发文,即刻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引起数百万次转发,创造了数千万次的阅读量,成为新晋励志一哥。

他始终相信:命运不会亏欠任何人,只要你真的付出了努力。

不管当初被怎么嘲笑,

你都要活得更努力,

不要忘记初心,放弃自己。

总有那么一天,

你曾经所面对的嘲笑,

都会成为你日后所调侃的骄傲。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看的成功励志书。作者通过自身两次考研失败的经历,向读者传达内心对梦想的坚持和努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生发展的方向。他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相信这个世界会认可每一个人的每一点努力。相信自己,不惧怕远方,不惧怕任何人的嘲笑与不屑。作者用文字把自己的故事讲述给年轻朋友们听,希望能给暂时失意的年轻朋友传递一些坚持努力下去的力量。年轻人总怕努力了没结果,总觉得有很多人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拥有很多东西,而自己很可能努力半天却还是一无所有。现代年轻人的内心很容易慌乱和不安,他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努力吧,命运最不会亏欠你的付出。

作者简介

江罗,原名罗锋。因为一篇考研心路文——《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首,成为喜马拉雅_FM广受好评的热门文章,引起数百万次转发,创造了数千万次的阅读量,使其成为新晋励志一哥。他目前是微信公众号悦读的签约作者,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等各大微信公众号的领读达人。

曾经,他是一位默默的生活记录者,写过不少关于乡村文化的小说,忠实地记录了一代人的成长。之后,停笔数年,开始旅行,期望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在旅途中,他见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经历了与朝九晚五不一样的人生。

无论人生路如何曲折,他一直希望能考研成功,走进梦想中的大学——他做到了。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梦想总是要有的,因为坚持下去,有一天就会实现。

《中国合伙人》青春励志电影推荐 篇9

中国合伙人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该片浓缩了一代创业者的成长历程,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电影剧情

电影开始于80年代,成东青(黄晓明饰演),农村出身的土鳖,两次高考落败,眼看就要屈服于当农民的命运,他最后一搏,背下整本英文字典,从明眸变成近视眼,第三次试考,考上燕大;孟晓骏(邓超饰演),精英知识分子,强烈自信,内心认定自己永远是最优秀的那个。王阳(佟大为饰演),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样子俊朗,热爱文学,一生梦想是当个诗人。这样三个各走极端的人在燕大相遇,戏剧性的建立友谊,共同走过人生的变化。

三人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申请签证的结果是:两个成功,一个被拒。

孟晓骏成功留学美国,准备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助教任务只当了不久就辞去,只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理想与现实的冲击,让他重新去审视自己。

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贯彻其浪漫派个性;

成东青签证被拒,眼看两个好友出国完梦,他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一无所有的成东青,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英语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渐渐吸引了不少学生。这是命运的安排,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补习班渐成规模,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同时,成东青邀请孟晓骏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个人魅力,包括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空前成功。

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控的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去,二人渐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

推荐有关青春的电影 篇10

一、泰国青春电影的特色

1、真实中取材,告别天马星空

电影和媒体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各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渠道。一部好的影片,仅仅靠视觉冲击与大场面是不够的,没什么比一个能触动心灵的故事更容易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泰国青春电影善于捕捉真实细节,将其进行艺术刻画,通过影片表现出来,令观影人在欣赏影片时会不经意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寻找与猜测的过程中,将故事慢慢展开。这一点不同于别国青春影片,大都基于想象,多由漫画改编。泰国影片中少男少女的表演,不仅引起青年观众的共鸣,中老年观众也是如此。影片折射出他们的年轻时代,其中很多的细节都是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经历过、幻想过的,编剧细腻地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们内心深处最怀念、最美好、用情最深的懵懂纯真岁月紧扣在一起,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回味年轻时的那份情愫、那份愚蠢,看着他们可笑的举动回想自己的青春岁月,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影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有点像物理学上的共振,我们与电影达到了共振,从而产生了共鸣,震动了自我的心灵。这也就是清纯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如《初恋这件小事》这部影片,剧情上虽然只是简单讲述青春期少男少女单纯而又青涩的初恋故事,这种故事架构并没有太多新意,但编剧在细节处理上却下足了功夫。有一个场景是当阿亮无意间叫出小水的名字,小水兴奋地站在湖边的单车上左摇右摆地高呼着,“阿亮学长知道我的名字!”这种夸张的表达让人忍俊不禁,确实有些傻气,然而初恋时候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片中的许多小场景、小动作,或是年轻人之间平常的对白,虽然情节有些平淡,却会让人不禁回忆起自己在年青时同样做过的那些傻事,回味起初恋时的甜蜜与酸涩,当人们对号入座的时候就会明白这就是初恋,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泰国青春电影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将人们内心不愿意表露的心理活动,通过片中人物尽可能地夸张和放大,从而达到与观影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而并非单纯地讲述故事,这种故事情节与观众内心情感的交点,使其所要表达的情怀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平凡,毫不浓烈,毫不做作,才很自然地打动无数人的心。

2、“佛性”贯穿始末

泰国的国教是佛教,佛教中“空”的思想运用在青春电影中,就使其展现了人们最本真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以“纯净”和“不可言说”为主,恰恰反映了青春的特质,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可以说是具有亚洲文化特色的处理方式,极容易在亚洲文化圈内得到普遍认可。与这种情感相对应,影片只是用最朴素的词汇和最简单的旋律,让影片呈现出一种未经电影语言处理的真实感,简单、有趣、扣人心弦。泰国青春电影中的“佛性”在三个方面较为突出:长幼间、朋友间、恋人间。

(1)长幼间:泰国青春电影中的长者,不论是外表严肃的父亲、母亲,还是和蔼可亲的老人,都不是那种盛气凌人、食古不化的形象,相反,他们给孩子以宽容和支持,没有娇纵,没有阻挠,只是尽到了父母应有的引导、教育职责,建议的方式给予孩子成长的帮助和爱的滋养。影片中的家庭滤去了家庭中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只留下了道德与亲情,从而给予我们极强的亲切感。这种做法比较清新,一部能够折射普通人最平常的情感,对平等尊重的期望和追求的故事走俏银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观中国电影,往往以矛盾、代沟为主要描述对象,因而长幼之间的隔阂和对立情绪无疑地被畸形化、夸大化,这就背离了青春电影所要传达的纯真、纯净、纯情的意义,一切变得灰暗化,失去了青春电影应有的魅力。更甚者,因为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指导意义,因此当青少年不知如何传达爱,传达的爱不被理解时,整个民族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2)朋友间:泰国青春电影往往“去政治时代化”、“去创伤体验化”,“擅长于描写一种纯化的阳光般的互帮互谅的情感友谊,彻底还原了青春期少年的纯真情感原型,在感动中给予我们净化。青春的理想与善意,在这里开放出最璀璨的花,而一切又那么澄净、本真,令人沉醉”[1]。

相比之下,大陆的电影正在好莱坞式大片和新加坡的无病呻吟式文艺片中徘徊,基本没什么特色。中国青春电影在描写友谊时大多偏向于政治时代背景的选择(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并且喜欢描述创伤性体验(如《长大成人》),这种偏好使得青春电影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况且青春时代,都是十多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心机,那么多政治考虑,那么多支配与服从。

(3)恋人间:泰国青春电影恋人间的爱情几乎完全游离于家庭和社会,家长的干预也是适可而止,几乎纯粹是自我情感的表达与释放,并逐渐走向自主与成熟,多以圆满快乐结尾。它所要表现的爱情是东方人的婉约、细腻的表达,十分耐人寻味。因此,观看这些电影得到的最鲜明的感受是纯净。以往看过的青春电影大多走悲情路线,以韩国青春电影为典型。因为“悲剧往往更能吸引人”,情感创伤具有很强的煽情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影片中所描写的悲情往往和青少年的年龄不相匹配,过分成熟化。

暴力场面是青春片中基本都会涉及的场面,泰国电影的表达方式更适合青少年的年龄,更像十多岁孩子做的事情,恋爱中耍的小心计都是无邪的,因为他们只属于青春。所以他们的打斗更可爱,更富有青春感。不像日韩、欧美的青春电影,一旦不称心,要么刀刃相见,要么雇凶威胁,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达到震撼的情节表达。

在中国的电影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非自主的、现实性的。男女之间的分和合,大多是出于家庭、经济条件等的现实原因,而非是男女主人公的自主性选择。但观察现实中青少年的恋爱,基本没有谁会去考虑家庭、经济条件等等这些现实原因,简单的说是还没到年龄,没有到双方家庭出面的年龄。因此这种过分成熟化的表达造成了中国电影纯真情感的丧失和无力表述。

3、俊男靓女赚取眼球

明星的相貌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名气,同样,青春电影中演员的相貌也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影的票房。泰国青春电影要求演员一定要俊男靓女担当,因为青春本身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何况这些青春电影以表现纯洁的爱情为主题,因此从内到外兼美的演员更能给观众强烈的美感。

“泰国人喜欢看漂亮面孔,所以影星大多是俊男靓女”。《美丽拳王》的导演亚格差乌干腾如是说。泰国电影和电视剧在选演员方面多数要求相貌必须出众,因为泰国的历史背景,所以有很多混血儿,女演员多数是美人胚子,男演员也是相当帅气,充满异国情调。与此同时,目前泰国的造星机构也已十分成熟,专门打造混血的俊男靓女,为泰国近年来主打的青春牌影视业输送人才。泰国青春电影中的少男少女,依借其靓丽的外表,吸引了无数受众的眼球,对影片的商业化运作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促进泰国影片走出国门,在世界影视业占据一席之地。如《初恋这件小事》和《暹罗之恋》的热映,使得 Mario 成为泰国当下最受欢迎的青春偶像,这位泰国籍中德混血儿俊朗的外形和精彩的表现,更加凸显了影片的清新风格,将泰国青春电影的纯净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我国青春电影的改进方式

1、市场调查,寻找新的故事着眼点

目前青春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获得广泛好评的大都描写男主角冷漠帅气,女主角热情活泼,以男主角对待女主角不同的态度达到对爱情的诠释。但这种灰姑娘找到真命天子的童话般故事已慢慢开始失去它的吸引力。现在的女孩子越来越自立自强,帅气的女生在校园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吸引力,不仅对异性,对同性也是如此。所以跳出单纯强调女性柔弱特点的影片应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影片的定位要基于现实。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青春电影数量不少,但拥有影响力的影片却屈指可数。台湾青春电影,日韩青春电影,欧美青春电影等在中国影坛大放异彩,而内地优秀青春电影的缺位又为上述影片提供了继续扩宽市场的可能。我们知道,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往往是那些能够满足大批受众需求的产品。因此,在制作青春电影时不妨先去校园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搜索具有特色的可以进行艺术加工的素材,之后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这样不仅拥有中国校园特色,从各国青春电影中脱颖而出,使中国青春电影的海外市场扩张成为可能,还可以吸引大批观众,同时为研究现代我国校园文化提供参考。不可否认,现在的制片人在制片时往往凭经验主观臆断,没有谁会愿意像当年美国制作《怪物史莱克》那样投入巨资,不惜几年时间做前期市场调研,因此生产不出优秀影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2、改变“寓教于乐”的创作观念

应试教育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老师和家长往往是命令型的,孩子在社会希望的所谓的正确道路上发展,因此中国的大部分青春电影着力强调理想教育、励志教育,往往离不开差生问题、叛逆问题,总是以训导者的面孔,意识形态过于浓烈,缺乏欢快的基调,更别提青少年应有的活力。整理中国青春电影,描写学生生活的是少数,以学生爱情生活为主线的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崇尚佛教的泰国被称为“微笑的国度”,青春电影中的少男少女将这种微笑展现到了最美,这里剧情节奏轻快不沉闷,没有命令、训导,让人看了十分舒心。

众所周知,大部分人看电影是以消遣为目的的,没有人愿意花两三个小时看一部板着脸孔训导你的影片。况且现在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的成熟度大大提高,自尊心越来越强烈,学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训导就已经足够了,影片的义务是让他们在学习后能够得到放松。因此那些能够真正展现他们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影片会获得他们的极大追捧。这是中国电影需要进一步突破的方面。应当改变“寓教于乐”的创作观念,基于现实,利用前期市场调研的资料,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地去表现青少年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力求把青少年的可爱、纯情、真诚和活力展现给观众。这也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3、完善造星机制

演员是影片的核心元素,青春电影中的演员最好由十多岁的孩子担当,因此完善的造星机制就必须建立。由于年龄和特质相关,电影学院的学生相对影片所塑造的人物就显得过于成熟,换句话说,寻找潜力演员的重任就落在了造星机构身上。造星机构可以通过在微博、各大电视台、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及重要活动中做广告选拔新人,避免极力寻找却无人知晓的局面产生。

4、鼓励青年导演、编剧拍摄青春电影

目前我国高票房的影片大多是知名导演执导,大腕饰演,依名气卖片,非以内容取胜。电影产业强烈需要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青春电影,要想真正表现青少年人物心理,恐怕只有“涉世未深”的青年导演、青年编剧做得到。如第17届泰国国家电影大奖“素潘娜宏”奖(金天鹅奖,相当于泰国奥斯卡)中,摘得最佳影片奖项的《暹罗之恋》就出自26岁的年轻导演楚卡•萨克瑞科之手。导演楚卡和影片男主角饰演者Pchy是泰国Montfort学校的校友,两人的合作使得17岁的Pchy将主角Mew的朝气、阳光清纯和不羁近乎完美地演绎出来,同时Pchy较好的外貌也为Mew这个角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制作青春电影时,青年导演、编剧更能把握影片人物的特质,表达理想与心灵,而非商业化的利益驱使。青年导演、编剧最丰富的经验积累就是校园生活,最珍藏的情感积累就是懵懂的爱情和深深的友情。在校园里,不良因素少,所以他们思想单纯,情感纯真,也就可以将故事透过影片予以诗意般的表达。这种对青少年心理准确的把握才能将青春影片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1]万传法《论泰国青春电影的艺术魅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万传法:《论泰国青春电影的艺术魅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张仲年:《泰国校园青春电影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年报》,2011年第1期。

上一篇:古诗词知识竞赛题答案下一篇:2023年中医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