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08-17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5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进行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关的标志。

3、初步渗透地图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入千米

课前:

1、说说已学的长度单位进率怎样?选择一个单位说一句话(同时用手势比划1米、1分米等)

2、安吉到杭州的距离?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3、千米用来计量较长的距离。

课始:

谈话揭示路牌,用数学的眼光,你看到了什么?

书:千米(km)。你对“千米”了解有多少?(自由谈),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

二、联系生活,感知千米

师:我们先来研究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屏幕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教学楼,200米跑道

(1)读图:介绍一下你看到的。

(2)提出目标:请你借助这些材料,在小组内研究1千米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1千米到底是多长。

(3)反馈交流

分别出示:1000个1米是1000米。

10个100米是1000米。

沿跑道走5圈是1000米。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案

2、师:100米长得路你体验过了吗?结果怎样?照这样推算,你走1000米大约要几步?沿跑道走5圈感觉如何?结果这样?

3、师:感受了校园里的1000米,咱们再去公路上溜溜?

4、展示:(从学校到浙北大厦大约1千米)

5、现在老师不提示,请你把刚才想过的这段再在你脑中闪现一遍,把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也闪现一遍,比较一下,是超过1千米,还是不到1千米(指名答)

6、搜索生活中看到的“千米”。(辅以课件示:路牌、限速牌等)

7、讲了这么多的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

书:1000米=1千米(指名读,巧用停顿读)

看来“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知道了进率,你会对它们进行换算吗?

三、加深米和千米的联系

1、完成作业纸

一、填空

2、校对前4个,说说后两个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巩固

师:至此,我们已学了几个长度单位了?

1、谁能有序地排列?

2、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综合应用考查(完成二、填上恰当得长度单位。)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2

第一次教学

【教学片段】

进一步认识1 毫米, 建立表象。

(说明:前面刚刚学习了尺子上的1毫米)

1.用手比画1毫米。

师:1 毫米究竟有多长, 你能用手比画给大家看吗?

2.借助学生卡比画1毫米。

师:不好比画吧?老师教大家一个好方法。拿出你的学生卡, 这张卡的厚度是1 毫米, 请你仔细看一看, 用手捏一捏这张卡, 你有什么感觉?用手捏住, 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 把卡抽出来。这时, 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的宽度大约就是1毫米。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同步操作。

师:换一只手, 不借助学生卡, 用手势表示1毫米。再把学生卡插进去, 比照一下, 看自己表示得对不对。

3. 找生活中的1毫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铅笔芯的厚度。

生:蚂蚁的长度。

生:头发丝的厚度。

生:学生卡的厚度。

……

学生举例后, 教师再出示收集到的物品 (光盘、1 分硬币、部分纽扣、身份证、学生卡) 。

4. 测量几张白纸的厚度是1 毫米。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好吗?这是一张纸的厚度 (手上展示) , 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5张。

生2:10张。

生3:4张。

……

师: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数学书除封面外, 从数学书中量出1 毫米, 然后数一数有几张, 量的时候要注意, 把纸捏紧。同桌两人合作, 一个捏纸, 一个量。 (学生量, 并汇报)

师 (小结) :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 把它捏紧, 10 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 毫米。

【教学思考】

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能看到的, 粗一看, 这四个环节都非常好, 用四种不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 但仔细思考, 这样的教学设计真的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吗?

1. 缺乏标准的建立。

数学表象是通过感知获得的, 没有感知数学表象就不能形成。感知来自于具体的形象, 来自于标准的建立。因此, 没有具体的形象、标准就很难建立表象。

尺子上的1 毫米和实物中的1 毫米,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是有差距的, 尺子上的1 毫米虽然抽象但是精准 (或者说标准) , 实物中的1 毫米虽然形象但存在误差。因此, 学生刚刚初步感知了尺子上的1 毫米, 还尚未建立起1 毫米的精确表象, 这时教师希望通过“用手比画1 毫米”“借助学生卡比画1毫米”“找生活中的1 毫米”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就显得有些急于求成。我们不妨作如下思考:这样做, 是否有碍学生对1 毫米的标准的理解?是否有碍学生正确建立对1 毫米的表象呢?事实上, 在实际教学中, 当教师让学生用手比画1 毫米的长度, 学生比画的结果五花八门也不足为奇;当教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1 毫米, 学生举了“铅笔芯的厚、蚂蚁的长、头发丝的厚、树叶柄的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 缺乏可操作性。

平时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喜欢借助学生卡来比画1 毫米, 因为直接用手比画难度太大, 所以想借助参照物来比画,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但笔者做过实验, “用手捏住, 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 把卡抽出来”。这个动作说说容易, 做起来非常困难, 当把卡从两手指间抽出的时候, 两手指由于惯性会不自觉地碰在一起, 所以教师说的操作过程是非常理想化的状态,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再者, 当学生卡拔出后, 这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整体 (两个手指和缝隙) , 不是只有一条缝隙的宽。课堂上, 教师往往会提醒学生去关注那条缝隙的宽, 但由于干扰太多, 学生到底是关注缝隙的长多一些呢, 还是关注缝隙的宽多一些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让三年级的学生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那条细缝的宽上去, 估计是有难度的。

3. 缺乏估的“尺子”。

通过“测量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让学生感受1 毫米的厚度, 这个活动本身出发点和意图都很好, 但是在测量之前, 教师请学生猜一猜“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这个提问站在学生角度讲, 和前面环节———请学生举例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 毫米, 学生举例一张白纸的厚度, 是矛盾的, 前面学生还认为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现在教师又来问学生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歧义。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先估再测量, 而从实际情况看, 他们不能较准确、有方法地估, 他们是凭感觉乱估。因此, 在估之前, 有必要先给学生提供估的“尺子”。

第二次教学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 笔者对这些环节重新进行调整, 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教学片段】

1.充分利用教学材料, 建立标准1毫米的表象。

材料准备:1 号学具袋:学生卡、一元硬币、白纸、4 厘米厚的纽扣、泡沫纸各一份;2 号学具袋:一小叠A4 白纸, 约20 张。

第一次估:刚好是1 毫米的实物。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 下面我们来活动一下, 好吗?请拿出抽屉里的1 号学具袋。学具袋里有一元硬币、学生卡、白纸、纽扣、泡沫纸。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记在脑海里的1 毫米, 判断一下, 这些物品里, 哪些物品的厚度刚好是1 毫米呢?如果记忆模糊了, 可以一边看尺子上的1 毫米, 一边判断, 就是不能量, 看谁的眼力好。

学生反馈, 认为是学生卡和泡沫纸的厚度刚好是1 毫米。

第一次量。

师:到底是不是呢?请用尺子量一量, 检验一下。

生:是的。

在建立有效表象之前, 首先建立标准1 毫米的表象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特点是以具体、直观为主, 因此, 教学中不再需要学生凭空想象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 毫米, 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 先以尺子上的1 毫米为参照,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 在比较、调整中帮助学生建立标准1毫米的表象。

2.充分运用参照物, 巩固1毫米的表象。

第二次估:大于或小于1毫米的实物。

师:剩下还有3 样东西, 这3 样东西里, 哪些厚度是大于1 毫米的, 哪些是小于1 毫米的呢?

生:一元硬币和纽扣的厚度大于1 毫米, 白纸的厚度小于1 毫米。

师:学生卡的厚度我们知道了, 刚好是1 毫米, 那你能不能用学生卡的厚度作参照, 判断一下一元硬币的厚度和纽扣的厚度呢?请从抽屉里拿出这张表格, 把你估的数填在表格里。

请生介绍估的方法。

生:一元硬币的厚度是借助学生卡估的。一元硬币大约有2 张学生卡的厚度, 所以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 毫米。

生:纽扣的厚度也是借助学生卡估的。

生:我不是用学生卡估纽扣的厚度的, 我是用一元硬币估纽扣的厚度的。我看了看, 大约2 个硬币的厚度刚好是纽扣的厚度, 所以纽扣的厚度是4毫米。

师:你的方法很好, 当纽扣比较厚时, 你立马换硬币作参照进行估。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参照物。

第二次量。

师:估得到底对不对呢?检验一下。把测量的结果也写在表格上。

学生测量, 全班反馈。

对标准1 毫米的表象有了感知后, 通过运用, 强化这种感知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 笔者通过不断运用参照物, 巩固标准1 毫米的表象。这种运用首先体现在“估”上, 利用标准1 毫米的参照物估比1 毫米大的和比1 毫米小的物体, 在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 培养学生估的意识和能力。然后体现在“量”上, 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过, 才能建立深刻、丰富的表象, 所以, “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光有助于学生建立表象, 还能使建立的表象更深刻。最后体现在“变换”上, 估纽扣的厚度时, 既可以用标准参照物估, 也可以用一元硬币的厚度估, 在变换中, 不仅有助于建立1 毫米的表象, 同时也助于建立2 毫米、4毫米的表象, 让学生感受到, 适时调整参照物, 可以让估更简单、更准确。

3.充分利用对比, 强化1毫米的表象。

第三次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师:还剩最后一样东西———白纸, 白纸的厚度比1 毫米小, 那白纸的厚度为多少呢?请你测量一下。

学生操作, 请学生谈感受。

生: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的厚度相差有些大。

第三次估:几张白纸的厚度是1毫米。

师:既然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相差比较大, 那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呢?先请你估一估。

生:8张。

生:10张。

生:11张。

第四次量。

师:到底估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请拿出2 号学具袋, 同桌两人合作, 一个人捏白纸, 一个人量, 量出1 毫米, 数一数到底有几张。注意, 量的时候要捏紧。

学生合作测量, 最后得出, 大约10 张白纸的厚度是1 毫米。

师:看到这个结果,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本来觉得1 毫米挺短的, 但和1 张纸的厚度比, 1 毫米也挺长的。

师:1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我们知道了, 但还是没有解决刚才的问题啊, “一张白纸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让学生自由谈感想。

生:白纸的厚度太小了, 用毫米也测量不出来。

生:需要用到比毫米更小的单位, 才能测量出白纸的厚度。

从学生角度讲, 学生一直认为1 毫米是很短的, 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教师特地设计“估、量几张白纸厚度大约是1 毫米”的环节, 通过对比“10张纸的多”和“1 毫米的短”, 让学生感受到“1 毫米的长”, 从反面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最后, 教师再次提问“一张白纸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让学生体会到, 为了实际测量的需要,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为了强化这种“对比”, 教师特地先让学生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通过测量, 让学生感受到一张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打破学生认为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的错误想法, 同时也为“估几张白纸的厚度为1 毫米”做好铺垫。

综观两次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环节目标都非常清晰, 都是想建立1 毫米的表象, 但是第一次教学由于不清楚表象建立的特点, 所以设计的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实现环节目标, 而第二次教学正弥补了它的不足。在第二次教学中清晰地知道表象的建立必须借助形象, 而且只一次运用形象是不够的, 必须经过多次变换、反复运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概括起来就是“先建立标准表象, 然后用标准表象去‘量’”, 在“量”的过程中, 又反过来有助于标准表象的建立和巩固。教学上作如此处理, 不仅适用于“毫米的认识”的教学,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计量单位概念的教学。

摘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重视表象的教学, 这既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也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有效建立认知表象概括起来就是“先建立标准表象, 然后用标准表象去‘量’”, 在“量”的过程中, 反过来又有助于标准表象的建立和巩固。教学上作如此处理, 不仅适用于“毫米的认识”的教学,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计量单位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认知规律,标准,参照物,有效建立,认知表象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2]童彤.建立长度单位表象的三点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 2014 (10) .

[3]李先梅.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表象[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13 (1~2) .

[4]华旦玲.数学表象的建立和运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 (小学教育教学) , 2015 (8)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3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千米的认识(修改版) 篇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8页《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已学的计量单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测量教室的长——米 3.导入千米

师:如果要测量你家到爱山小学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生:米)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如果是家离学校比较远的,用米这个单位就比较短了。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师: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1千米有多长? 预设: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2、出示米尺,说说米尺量多少次才是1000米?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位写就是

1000米=1千米(板书)

3.回顾100米的长度,说说1000米应该有几个这样的长? 预设:10个

师:所以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4.出示学校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

1)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1圈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师:你们跑过1000米吗?在我们学校的跑道上跑1000米要跑几圈?我们学校的跑道 一圈是几百米?

2)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6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2圈半,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沿操场(一圈400米)走2圈半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5.师: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6、单位间的化聚。

师: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1)计算:3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师: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几个1000米? 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 6 千米 30米=()米 练习后生说说想法。

2)尝试练习:5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师:你为什么这么填,有什么依据吗?

追问:1000米是1千米,所以5000米里面有几个1000米? 再练习: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3)试一试: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7、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三)、巩固应用

1.我们已经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你能用千米这个计量单位来估算一下,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吗?

2.你是怎么估算的?

3.那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1)出示公路图 说明:“37km”指的就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37千米。

(2)公路路标图

说明:从这里到前方的唐山有144千米的路程。(3)摩托车仪表图

说明:指针到20位置,就是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4)限速标志

说明:这是要求机动车在景区内每小时不能以超过10千米的速度行驶。4.书上练习

五、说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题: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5

一、填空。

1千米=()米

6000米=()千米

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

9厘米=()毫米

40分米=()米

70厘米=()分米

9米=()厘米

15米=()分米

100厘米=()米

4分米=()毫米

3千米=()米

80毫米=()厘米

1米=()分米=()厘米 57分米-17分米=()分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8千米=()米+()米

38米+54米=()米 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二、在○里填上> < 或 =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6毫米()4厘米

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

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

5毫米()1厘米-2毫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7、10张纸厚1()

8、旗杆高9()

9、课桌高65(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

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

13、课桌的高大约是8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16、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17、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18、从寿光到潍坊的路程大约是46(),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

四、下图是小飞学具盒里的小棒,你知道它长多少毫米吗?

五、1、画一条比2分米段9厘米的线段。

人教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1、游戏导入,连接新旧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拍手接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费时少,为后续的新知学习和练习留出更多时间。

2、情景教学,提高参与兴趣。

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摆小棒,加深对新识的理解。摆小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与同桌讨论交流的过程既加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学习热情更高了。

3、巩固练习,多种方式结合。

与平时只为了答出问题不同,本次的练习先让学生继续用摆小棒的方式回答,动手的同时也巩固了刚学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安静的完成后续两题,留出思考的时间。像这样动静结合,做到寓教于乐。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乱感,最后的拓展还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中有几个几”是“倍”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反过来思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也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7

一、从教材的编写变化解读文本

“小数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认识小数有两条基本的途径:第一是从记录花钱的数量发展而来的,第二条是使用米制系统的经验。但在现实生活中,“分”几乎绝迹,因此,教材不约而同地选取“米、分米、厘米”作为教学素材,更符合社会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013版教材与2002版教材相比,2013 版本已经摈弃了“米、厘米”的教学编排,只采用“米、分米”的教学编排。《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显然,课程标准已经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明确了小数的认识应以一位小数为主。教材这样处理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从教材的素材变化解读文本

小数不仅仅在商店里购物时会遇到,事实上在超市、文具店、医院、车站这些地方学生都会接触到小数。因此,对于小数的情境导入,不能仅停留在商店购买东西的层面,而应将情境引向超市、文具店、医院、车站等,这样的情境导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教材的编写应关切生活,2013 版教材与2002版教材相比,它的课程内容更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教材的情境图从单一图表向多元图表过渡,凸显了“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仔细解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2002版教材中出现的小数有5.98、0.85 和2.60,而且还在后面加上表示“( )元( )角( )分”;而2013版教材出现了3.45、0.85、2.60、36.6、1.2 与1.5这六个小数。2002版教材中出现的都是两位小数,而2013版教材出现的既有两位小数也有一位小数,更加突出了小数类型的广泛性。但2013版教材与2002版相比,明显地少了小数的意义表示这一教材编写的“拔高”环节。就教材的螺旋式编写而言,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不宜涉及小数的意义。因此,2013版教材在这点上更正了2002版教材的失当之处。教材的一少一多,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解更加到位、更加准确。

三、从教材的增删变化解读文本

对于小数的概念,2013版教材与2002版教材做了不同的处理。2002版教材与2013版教材对于小数定义的界定相差无几,但是对于“小数点”的处理却折射出不同的教材编写理念。2002版教材以“.”叫做小数点”的方式引出小数点的概念,而2013版教材还是以箭头指出小数点的方式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小数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

对于“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这个问题,2002 版教材和2013版教材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编排思路。2002版教材提示了三个生活中的小数,这样编排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状态,缺点是学生很容易受到暗示。2013版教材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采取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思路,仅仅保留小精灵的“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这个提示,让学生放开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数学意识。教材的一增一删,体现了“以生为本”数学理念在更广的层次上得到贯彻。

四、从教材的教法变化解读文本

对于“小数的认识”而言,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0.1 的形成,2013 版教材和2002版教材均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用米制系统进行教学。但二者处理教材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2013版教材增加了线段图,通过线段图以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突破0.1 米的认识。把1 米平均分成10 份的线段图,为学生用小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了直观支持。

许多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小数的认识”这课主要是让学生具体感知小数,因此在教学中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教学,比直接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2013版教材借助线段图,使学生在分数与小数之间打通思维通道,明白把1 米平均分成10 份,表示这样的1 份是0.1 米。显然,在图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更有效。这一变化体现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五、从教材的题图变化解读文本

从文本变化的角度来看,主题图也有一些有趣的变化。2002版教材与2013 版教材都提了“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的问题,这点两个版本教材存在共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2 版教材里面出现了六个小朋友,而2013版教材里只出现了两个小朋友。其实,题图里小朋友的多少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将1 米30 厘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的情境。六个小朋友的编排很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转向人数,不利于较快地进入思考,显得有点儿杂乱。因此,2013 版教材采用两个人物,使学生将目光直接投向问题,而不是被枝枝叶叶所迷惑。教材的一扬一弃,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思考。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8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认识8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掌握8的组成,正确书写8.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40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

师: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2.出示

☆☆▲□▲☆☆▲☆▲▲☆☆☆

一共有颗☆.

在左起第()个.

在右起第7个图形下面画√.

任意圈出3颗☆.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9

济水西关段军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唤醒对1的探究热情

A①×=②×=③×32=④×=

⑤×=⑥62×=⑦×=⑧×=

⑨×=⑩×=

B①×1=②×1=③×1=④×1=

⑤×1=⑥1×=⑦1×=⑧1×=

⑨1×=⑩1×=

C①÷1=②÷1=③÷1=④÷1=

⑤÷1=⑥÷1=⑦÷1⑧÷1=

⑨÷1=⑩÷1=

(课前,将三组口算练习题分别发给同桌两人,其中把A发给坐在右边的学生,把B、C发给坐在左边的学生))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口算练习卡,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口算比赛,做完后请起立,两分钟时间,现在计时开始。

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做两组的比做一组的还快呀?学生交流后,再屏幕出示口算题让学生找找原因。

师:看来秘诀就在1这个数上。1在运算中有一些特点,任何数乘1还得原数,如果除以1,也是这样。所以这个1,在数学运算中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板书:1想一想,谁除以谁会等于1呢?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二、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提问:谁乘谁等于1呢?板书:×()=1

在练习本上写几组乘积是1的算式,时间1分钟,看看谁写得多。

交流:把学生的算式分类排列。(整数、分数、小数)

小结:3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中大家的智慧,让我们把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观察:这些等于1的乘法算式,因数有什么特点?

预设:

1、在有分数的算式里,分母和分子都颠倒了。(他用了一个词颠倒,很好的概括了这些因数的特点。这样的两个分数相乘都等于1吗?能不能再举出一些例子来?)真的很有意思,分子分母颠倒过来的两个数相乘等于1.在数学上,知道这样的两个数叫什么吗?(板书:倒数)

2、很形象,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通俗的讲就是倒过来了。那现在谁能简练的概括一下,什么是倒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理解:

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觉得哪些词比较重要?为什么?

预设:

①乘积是1,强调了只能是乘法计算的结果,加法、减法、除法的结果是1的两个数就不能说是互为倒数。

②两个数也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不能是3个、4个或更多个数的乘积,只能是两个数的乘积是1.

③互为也很重要,互为是互相的意思,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练习:

现在我们通过几道小练习来检测一下大家是否弄清了倒数的意义。

1、×()=1

2、判断:

①因为×=1,所以是倒数,也是倒数。()

②××=1,所以、、互为倒数。()

③×的乘积为1,所以与互为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倒数,那给一个数,你会找它的倒数吗?同桌两个人互相出数,然后想一想,怎样求这些数的倒数?

全班交流:

①分数(多找几对同桌先交流结果,再说一说找分数倒数的方法)

②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或用1除以这个数)有研究1的倒数的吗?0呢?

③小数(先化成分数,然后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质疑:

有研究带分数的吗?带分数怎样找倒数呢?(举例验证,总结方法。)

四、分层练习,形成能力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课本24页做一做)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

2、若m×=1,则m=()。

3、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

A真分数B假分数C不确定的数

4、游戏:找朋友。

①请4个同学到台上,给每人戴上一顶帽子,上面有、、0.5、2各数,本人看不到自己头上的数,但可以看到其他三个人的。

②5个不同的数:、、1、、3,每个数的倒数都在其中。

五、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0

几何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在学习了古典概型之后将会接触的又一重要的概率模型, 它将古典概型中等可能事件数量从有限延伸到了无限, 进一步完善了人类对概率模型的认识, 直接影响着人类现实生活和数学本身的发展。

一、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概念引入的比较研究

概念的引入方式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学生对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认识往往是从回忆相关的具体实例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始的, 对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理解, 视其是否能举出适当的正例或反例。两个版本教材都通过实例引出新概念, 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人教A版教材采用了由数学到生活的导入方式, 从已知知识出发,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尚存在着一些无法用现有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 进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这样的设计较能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直接从相关的生活实例入手, 提出相应的概率计算问题, 新问题与之前学习的古典概型有相同点, 即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 却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去解决, 于是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其次, 由于苏教版的两个实例较之人教A版的实例叙述完整、形象生动、问题指向明确, 所以更容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有助于学生对“几何概型”知识从联系实际入手形成良好的数学表征;人教A版教材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类比和联想, 发现已有知识的不足, 从思辨的角度引出新的思考, 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概率知识结构。

再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思维总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 苏教版教材融问题和思考于具体实例之中, 在实例呈现之后, 会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其中, 有三处以问句形式提出明确问题, 有两处具体的讲解。而人教A版教材偏向讲解, 虽然没有提出明确问题, 但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具体实例, “有理有据”、“娓娓道来”、“环环相扣”, 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考, 况且“几何概型”的概念本来就比较抽象, 适当的讲解是完全必要的。

最后, 从实例所涉及的数学问题来看, 两个版本教材的实例都是关于可度量的线段与面积, 没有给出可度量的立体图形, 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

二、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概念提出方式的比较研究

在概念的提出环节, 人教A版通过对一个新问题进行探究, 抽象概括出几何概型的定义, 苏教版直接对概念引入环节的现成问题进行分析, 归纳出几何概型的特征,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从引例的合理性来看, 人教A版的实例涉及到一个圆盘, 圆盘被等分成若干区域, 求指针指向某几个区域的概率, 而这样的实际背景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面积, 而不是弧长, 进而产生用面积的测度去解决问题的想法, 与应该用弧长的测度去解决问题的思路正好相反, 这种认识冲突对初学者来说不是太好的, 容易造成概念的泛化;相反, 苏教版的引例比较恰当, 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所以, 在概念的引入环节, 宜设计一些简单但能体现概念本质的例子, 所谓“小问题反映大道理”。

其次, 从概念的语言表述来看, 人教A版的叙述比较直观化、生活化, 有助于学生的形象理解, 但数学的形式化程度显然不够, 如很少用到概率统计的专业术语和数学语言去表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适当的生活化和直观化可以对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这种引导如果过度则不利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 苏教版的概念表述则更有数学味, 更加严谨, 如“可度量区域”、“基本事件”、“随机”“机会”“测度”等, 都是经典的数学用语, 每个数学用语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数学背景, 都能引发学生一定的数学思考。在新课改逐渐表现出“去数学化”的极端情况的今天, 我们呼唤着“更有数学味”的教材的出现。

三、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例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例题一般出现在基本概念介绍之后, 好的例题设置, 有助于强化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的应用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几何概型”概念的学习是为了渗透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的思想, 两个版本教材的例题设计及其分析探究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例题的探究过程是对几何概型相关概念的具体分析和应用过程, 正确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概率模型, 即判断题目所涉及的区域测度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人教版有一例用到区域长度, 其他三例用到区域面积;苏教版有一例用到区域长度, 两例用到区域面积, 一例用到区域体积。可见, 关于区域面积的几何概型问题比较多一点, 这一点也反映在课后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 过多地关注其中一种情形 (面积区域) , 会造成对其它情形的忽视。

其次, 两个版本教材在例题讲解上也颇具特色。首先, 人教A版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如前三道例题都用两种方法来解决, 一是利用几何概型的公式, 一是用随机模拟 (动手设计或计算机模拟) 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几何概型的认识与深入思考;其次, 人教A版注重引导学生从动手试验的角度解决问题, 如例题中的“思考问题”是:你能用圆盘等设计一种方法模拟实验吗?例题中的“思考问题”是:你能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 近似计算上面事件A发生的概率吗? (包括手工的方法或用计算器、计算机的方法) , 例题中的方法二指出:我们可以做两个带有指针的圆盘, 标上时间, 分别转动两个圆盘, 记下父亲在离开家前得到报纸的次数……

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 根据笔者的经验, 例题中的设计似乎有一定难度, 如用公式法解决该问题时, 学生对事件A为什么表示成这样的形式很难理解。《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 解读》指出, 介绍几何概型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满足随机模拟的需要, 但是对几何概型的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这样的例题不妨放到课后练习,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材料。相比较而言, 苏教版的例题设置比较容易理解, 能很好地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 体会几何概型的基本思想。

四、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习题是中学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题配备得好不好,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波利亚曾指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题目, 但是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都会有点滴的发现。”可见, 习题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教A版与苏教版的习题都是由练习题和习题两部分组成, 练习题紧扣基本概念和例题, 注重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习题的编排较练习题难度有所增加, 注重探究和创新。以下是两本教材习题数量和结构层次的统计。

首先, 从习题的结构设置来看, 苏教版习题数量明显多于人教版, 且题目设置呈现一定的层次性;从习题性质来看, 人教A版中的题目比较注重基础,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简单应用, 因此每道大题往往由若干个性质或难度相近的小题组成。就本节的知识目标来看, 人教A版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 》要求的, 即对几何概型的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但由于题目类型比较单一, 较难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和文化价值;而苏教版的习题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层次性的特点, 相同性质的题目不会重复出现, 并且个别题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究性。

其次, 从题目的背景来看, 人教A版的题目多以实际生活为背景, 如向靶子射飞镖、计算豆子落在不同图案上的概率、红绿灯中的概率问题、船舶停靠中的概率问题等;苏教版的题目背景比较丰富多彩, 有以数学问题为背景的 (共6道) , 如用模拟方法计算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点落在不同形状几何图形中的概率等, 也有以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为背景的题目, 如:在10000km2的海域中有40km2的大陆架储藏着石油。假如在上述海域中任意一点钻探, 钻到油层的概率是多少?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1

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

=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那么我们就说是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是的倒数,也就是说和互为倒数.

和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互为倒数?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3.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为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1与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例:写出、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能不能写成,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三、训练、深化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1)

(二)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2)

(三)判断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3.0没有倒数.()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8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1

六、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点评

这个教学设计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倒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新知形成能力的过程。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认真观看动画"认识钟面".一组同学观察时针的走动,另一组同学观察分针的走动;结合阅读课本第62页第一段,使学生懂得时针走了一个字是一小时,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钟;这两根指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所以1小时=60分.

4.结合生活实际,领会1小时、1分钟分别大约有多久.

(1)1小时等于1节课的时间加课间活动20分钟的时间.

(2)1分钟有多久?请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音频“梁祝片段”).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5.讨论.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钟面上用时针与分针表示时间.

(1)“整点钟”的表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正.

(2)“几点几分”的表示.结合学习课本第62页第二段,认真理解“时针刚过数字几……”的意思,从而导出结语.

6.归纳正确表示钟面时间的读、写方法,并小结.(教师把新课学习内容编成快板,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读.)时针走1字1小时,分针走1格1分钟.1小时=60分,60分就是1小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点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全班抢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读时间.

8:25,11:50,12:00,6:55,4:53.

(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学生写出时间.)5:10,6:05,2:31,7:59,9:02.

人教版二上《山行》教学设计 篇13

1. 借助拼音读准“刘、菊”等10 个生字, 特别是“残、橙、斜”的读音。

2. 正确书写6 个字, 重点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

3. 借助画图和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 喜欢背诵古诗, 并积累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和想象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 时光老人的脚步总是不断前行。春夏秋冬来了又去。有人说, 春天是绿色的, 因为春天啊, 那嫩绿的小草、树叶, 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 冬天是白色的, 因为雪花给天地间的万物都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如今, 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能不能说说,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生说)

唐朝文人的眼中, 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山行》, 共同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美丽。

2.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后面的这个“行”字, 读得绵长一点, 就更有诗的意味了。自己试试, 一起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知道?谁了解他?

二、初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

1.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先自己读一遍,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相机讲“斜”的读音)

3.现在, 老师想要提高一点要求, 你有信心做到吗?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每首乐曲都有动人的节奏, 那你能读出诗的节奏来吗?先看这句话“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句话应该在哪儿停顿, 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还应该在哪儿停顿?照这个样子, 自己读读试试! (真了不起, 同学们读得像音乐一样动听!太好了!)

4.那第2 句, 谁会读?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5.第3 句,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然后两人一起读一读。一会儿我请同桌起来展示, 老师来给你们当指挥。

6.最后一句, 大家一起读!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情画意

1.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 (音乐响)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读到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 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诗中有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这首意蕴无穷的诗配一幅意趣无尽的画, 有信心完成吗?

3.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行。想一想, 我们要在这幅画上先画点什么?好好读, 读明白诗的意思才知道画什么。 (寒山。)

什么是“寒山”? (什么是高山?什么是青山?)

谁来帮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还要添上什么? (石径。)

什么是“石径”?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看看诗里面怎么说的?“斜”在现代汉语中, 就是“倾斜”的意思。比如, 这只笔, 这样拿是直的, 这样就是斜的。但在这首诗中, “斜”字的意思是——— (弯弯曲曲) , 那这条石头小路就是弯弯曲曲的。谁来帮老师贴上小路?现在谁来说一说这幅画的内容?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远远地向山顶延伸。) 同学们, 深秋时节, 这深深的大山, 还有这冰冷的石头小路, 会给人什么感觉啊?第一行诗中哪个字, 最能表达这种感觉?就让我们把这种深深的寒意带到朗读中去。

还应该画什么? (白云。)

好。老师把白云贴上。还有什么? (人家。)

这个“人家”应该贴在哪儿呢?好好读读这句诗, 读懂了, 才能贴得对, 看看谁能读明白。

你为什么贴在这儿啊?白云生处有人家, 从字面上看, 是说在白云产生的地方有人家居住。也可以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同学们, 想象一下, 作者赶了一天的路, 十分疲劳。此时, 夕阳西下, 暮色降临。劳累中的诗人, 忽然看到山上的小屋, 看到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还有纸窗里透出的暖暖的灯火, 诗人心里又会感到怎样啊? (温暖。) 那就读出这种温暖的感觉吧!

(前两行小结) 老师描述诗意, 同学们读古诗, 男生读第一行, 女生读第二行, 看老师的手势, 好吗?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有一条石头小路, 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男生读———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 有人家居住。女生读———

这深秋的大山, 给人深深的寒意。男生读———

这云深处的人家, 又温暖着路人的心房。女生读———

自己读一读这一行, 看看是什么意思?有不懂的字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 所以停下了车子。那枫林中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月的花呀, 是春天的花!春天的鲜花是怎样的?你能形容一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说: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春天的花呀, 姹紫嫣红, 满目缤纷。但这一切, 在作者的眼中, 都比不上这秋天的枫叶。想不想欣赏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幅美妙的图画?谁来帮老师贴上去?正是这样的美景, 让作者流连忘返。 (贴作者) 在作者的心中, 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秋天, 最美的色彩莫如这经霜的枫叶!齐读, 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四、总结朗读, 共同充实图画

1.诗中有画意, 诗人短短的28 个字, 却让我们读成了这样一幅意蕴悠长的画。请大家凝望着这幅图, 体会着诗人的情感, 深情地吟出这首诗。自己先试试。谁想来当小诗人?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 枫叶流丹, 层林尽染, 这夕阳下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还有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 尽显秋的韵致。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 在山中慢慢行走。且行且歌, 唱出这首秋的颂歌。一边诵读这首诗, 一边走上前来, 将你手中的枫叶贴到这幅图上, 我们共同完成这样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胜景。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实例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整数,1和0的倒数的求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引出课题

1.让学生读完汉字,说说你的发现。吞———吴 杏———呆 士———干 根据你的发现填数学数字。4/7— — —(/)3/2— — —(/)1/2— — —(/)

学生观察填空,指名回答,并说出是怎么样想的。2.学生观察板书的几组分数,看看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3.师:能根据每组中两个分数的特点,给这几组分数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理由是什么?

生:倒数。因为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教师揭示课题:倒数的认识。(板书)5.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1)什么是倒数?(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3)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和动力,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问题。1.探究倒数的意义。

(1)先计算,再观察

3/8×8/3= 7/15×15/7= 5×1/5= 1/12×12= 2/9×9/2= 6/13×13/6= 1.观察上面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两个数的乘积是1.生2: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生3:整数乘整数分之一结果也是1.生4: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也满足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2.请你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3.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 生:可以写,能写无数个。

(2)师:同学们,在数学上,我们给这样的两个数取了共同的名字—倒数,你能试着给倒数下个定义吗?

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倒数。

生2: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的两个数叫倒数。生3: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师:你为什么加上互为二字?

生3:因为这两个数是分不开的,它们互相依存。师:非常棒。掌声响起来。

师揭示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教师板书)师:谁再试着说一说。生说。

师:你觉得这个概念中哪些条件很重要? 生1:乘积是1。生2:两个数。生3:互为倒数。师:怎样理解互为呢?

生4:就是一个数离不开另一个数,两个数互相依存。生5:就像两个人是朋友一样,不能单独说一个人是朋友。(3)举例子:3/8×8/3=1,所以它们互为倒数。还可以怎么说?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生1:3/8是8/3的倒数。生2:3/8的倒数是8/3。学生再举自己刚才写的例子。

(4)小练习,巩固倒数的意义。① 填空。② 判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倒数。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1)学习例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5 6 7/2 5/3 1/6 1 2/7 0(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找倒数的方法。

①: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提醒书写格式。

②: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板书:3/5 的倒数是 5/3,7/2的倒数是2/7。

③:学生交流求一个分数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④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一个分数的倒数了。整数的倒数呢? 小组派代表回答。(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3)教师引导质疑:1的倒数是几?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学生讨论释疑。

1×()=1,所以1的倒数是1。而0×()=1呢? 生: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1。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师板书)

通过看大屏幕,梳理分数,整数的倒数的求法。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探究知,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应用,拓展深化。

同学们,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了,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好不好?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16/9,35,7/8,4/15 学生在课练本上写出这些数的倒数,指名回答,并说出是怎么样求的,集体评价。

2.争当小法官,明察秋毫。小红和小亮谁说得对? 小红:因为4/3*0.75=1,所以4/3的倒数是0.75。小亮:分数的倒数不可能是一个小数。3.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35 0.2 1.75

生1: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生2:把0.2化成分数 1/5,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生3:也可以根据倒数的定义来求,1除以0.2结果是5。生4:把1.75化成分数 7/4,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师:能不能也用1除以1.75来求倒数呢? 生先试求,再回答。

生5:不能,因为1除以1.75来除不尽。师:你有什么想法?用除法算可以解决所有求倒数的问题吗? 生6:不能,有的除不尽,所以我们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求倒数比较保险。

师:说的真棒。请看最后一道压轴题。

4.先说说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1)3/4的倒数是()(2)7/2的倒数是()2/5的倒数是()9/4的倒数是()4/7的倒数是()13/6的倒数是()(3)1/2的倒数是()(4)3的倒数是()1/10的倒数是()9的倒数是()1/12的倒数是()15的倒数是()由学生说出各数的倒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看能从中发现什么,发现得越多越好。师:小组间可以先互相说一说。汇报:

生1:我从第一组中发现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生2:我从第二组中发现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生3:真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假分数的倒数大于1。生4:不对,假分数的倒数也可能等于1。生5:我发现分子是1的分数,也就是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1,整数的倒数是分数单位。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觉得你们都非常棒,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倒数。

生2:我知道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求出它的倒数。生3:我学习到了1的倒数还是1。

生4:我知道了倒数是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的关系。生5:我还知道0没有倒数。生6:我学会了怎样求小数的倒数。生7:学习了倒数后怎样应用呢?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对于我们的疑问,大家可以课下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5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例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折圆纸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圆的一些特征。这样的组织教学,使整节课充满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现代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学生学习背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课例的教学设计还着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时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年龄在1112岁。他们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圆学生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接触,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同时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强的交流与表达的愿望,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可能。

三、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P5558页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在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圆的认识》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这一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很重要。

四、教学阐明: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合作、探究、游戏等活动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七、教学媒体:

硬件环境: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 、《圆的认识》自制课件

教师准备:教学用大圆规、直尺

上一篇: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部2014-2015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青岛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及复试通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