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2024-06-15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共6篇)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1

7、推和拉

教学目标:

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2、观察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找出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 样。

教学重点: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力,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 样。

教学准备:课件、生活中有关推力和拉力的图片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儿歌:

小脸蛋,捏一捏,表情丰富有变化。小气球,压一压,一不小心会爆炸。小弹簧,拉一拉,长短弯折变魔法。他们变这又变那,你猜都是因为啥?

2、自由朗读儿歌,边读边思考这段话最后提出的问题:你猜都是因为啥?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都是因为力的作用。

4、教师小结:是的,这些东西发生变化,都是因为力的作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用力以后。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7课——推和拉。

5、板书课题:

7、推和拉 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识拉力和推力。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推,什么是拉吗?谁来做一做动作。学生做一做,推和拉的动作。

2、教师:当我们做着推和拉的动作,并把它作用在物体上的时候,就产生了推力和拉力。

3、出示课本第22页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图中,谁在推,谁在拉?

4、学生观察插图,思考问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5、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图2人和大象推车子,图3老爷爷在推超市的购物车,图5推土机在推土,这三幅图都是推的动作,用的是推力。

图1马拉车,图4学生拖着箱式书包,图6拖车拖一辆小轿车,这三幅图是拉的动作,用的是拉力。

6、我做你猜,进一步认识推力和拉力。

(1)刚才大家初步区分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做的这个动作是推还是拉? 动作一:教师在教室门外推门而入。动作二:教师在教室里面拉开门出去。

(2)学生辨别老师同样是开门,哪一个用的是推力,哪一个用的是拉力。

(3)全班交流,教师讲解:是的,刚才老师同样是开门,但是在外面用的是推力,而在门里面用的是拉力。

(4)教师重复刚才的两个动作,引导学生确认老师的用力。(5)下面请同桌之间合作,一个人做动作,另外一个人来猜一猜,看一看你们猜的准确不准确。

(6)同桌之间做一做你做我猜的游戏。

(7)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游戏进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8)教师根据刚才巡视了解的情况,有选择的邀请2到3组同学上讲台做一做你做我猜游戏。其他同学评价,进一步区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9)邀请一个学生做一做拉开抽屉和关上抽屉的动作,全班同学交流讨论:这两个动作用的分别是什么力?

(10)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式拉,用的是拉力。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11)板书: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学生读一读,明白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拉力大比拼

1、同学们,拉力有大有小,有的拉力大,有的拉力小。下面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班上谁的拉力大,谁到哪里小。

2、(出示拉力器)老师这儿有几个拉力器?哪些同学愿意来比试一下,看看谁的拉力大,谁的拉力小?

3、邀请3到5名同学进行拉力大比拼,看看谁的拉力大,谁的拉力小。

4、比赛开始,其他同学观看比赛,并且给他们排一排谁的拉力最大。

5、教师感谢参加比赛的几位同学,并表扬拉力最大的同学。

(二)推力大比拼

1、不但拉力有大小,推力也有大小。(出示课本第23页最下面的表格)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推力最大,谁的推力比较小,给他们排个序。

2、交流排序的结果。

3、教师小结:在长征一号、长征2号f、长征7号这三种运载火箭中,以长征7号的起飞推力最大,它可以产生约七千二百千牛的推力。

(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力的结果的影响。

1、出示课本第24页最上面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你的依据是什么?(1)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问题。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究竟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关键是要说清楚自己的依据是什么。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左边的箱子产生的推力大,右边的箱子产生的推力小。因为左边的箱子是父子两人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去推这个箱子,所以产生的推力是爸爸的加上儿子的推力的总和,因此箱子是向左移动。右边的箱子是爸爸和儿子朝相反的方向推这个箱子,他们有一部分力已经相互抵消掉了,因此产生的推力是爸爸的推力减去儿子的推力的差。箱子是向右移动的。

2、出示课本第24页的下面两幅拔河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哪边的拉力大?你的依据是什么?

(1)学生仔细观察两幅插图,边观察边思考问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左边拔河小队的拉力大,因为因为绳子中间的红布条是朝左边移动的,说明左边这一支拔河队的拉力比较大,把绳子朝自己这边方向拉动。

3、教师小结

由这几幅图看来,拉力和推力不单有大小,它还有方向,你朝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在用力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力的大小,还要注意力的方向。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推和拉》,了解了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了推力和拉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力的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五、课后作业

观察一下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

8、形状改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生活中有关力的科学现象。

3、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教学准备:橡皮筋、气球、橡皮、铁丝等、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力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教学过程:

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5到6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

3、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的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让我们的脸发生了变化?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形状改变了。

5、板书课题:

8、形状改变了

6、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带一些东西到学校来,比如橡皮擦、铁丝、橡皮筋、海绵、气球等等。大家带来了吗?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

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尽量使同一种东西的形状发生不同的变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讲台演示自己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操作方法。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使物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有的同学还使同一个物体形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家做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是的,这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这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大小的关系。

1、教师引导:力的作用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那么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呢?

2、学生预测结果:有关系,没有关系

3、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橡皮筋的小实验,探究一下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

4、出示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钩码3到5个、挂钩、一块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实验的方法:出示课本第26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的方法。

6、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1)注意黑板上挂钩的高度要一样,便于我们记录。

(2)橡皮筋要用新的,这样弹力差不多,便于我们统计实验的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8、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论。

9、教师表扬学生在实验中认真严谨的态度并小结:正如同学们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小。力的大小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1、同学们,用力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用力不同,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传统用力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的物体形状的方法产生的结果。

2、出示课本第27页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和比较,思考一下,传统的用力方法和现代用力方法产生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观察图片,仔细比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气,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小。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变得更容易,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可见,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

5、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五、课堂总结

刚刚大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是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就比较小。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9、动起来与停下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

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

教学重点: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的现象,初步思考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慢慢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公共汽车,又开始启动,继续向前开。

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继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

9、动起来与停下来

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

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叫你们让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

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

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与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与小汽车的重量有关。

3、师生共同验证第一个假设:玩具小汽车停下来与小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

(1)教师指两名学生上台操作,一名学生控制小汽车的速度,让小汽车用快和慢两种速度向前行驶。另外一名学生用力使小汽车停下来。(2)学生开始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3)完成之后,教师采访另外一名同学:你让两种不同速度的小汽车停下来,用的力气是不是一样大小?如果不一样,那么哪一个用的力气大,哪一个用的力气小?

(4)学生回答问题:让速度不一样的小汽车停下来,用的力气是不一样的,速度快的小汽车,用力比较大,而速度慢的小汽车,用力比较小。

(5)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亲自验证一下小汽车停下来与小汽车的速度有关。

4、下面还有一个假设,请全班同学分小组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小汽车动起来与停下来是不是和小汽车的重量有关。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做相机指导。

6、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小汽车的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停下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大;小汽车越轻,停下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小。

7、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主要的和小汽车的行驶速度及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与动起来,而小汽车越轻,速度越慢,越容易停下来与动起来。

8、引导讨论: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关于安全行车,同学们,你想对重型卡车的司机说些什么呢?

9、理解重型卡车,所谓重型卡车是指体积庞大,载重量大,动力大,速度快的卡车。

10、全班交流讨论:你认为要想安全驾驶重型卡车,司机叔叔们要注意些什么?

11、教师总结:要想安全驾驶重型卡车,司机朋友们就应该注意,一、卡车的速度不能太快;

二、卡车不能超载行驶;

三、司机朋友不要疲劳驾驶;

四、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三、吹球游戏

1、玩吹球游戏,探究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哪些改变?

2、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第30页上面的文字,了解游戏规则。

3、教师强调:吹球就是对球用力,请同学们在玩吹球游戏的时候,边玩边想一想,力使乒乓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4、引导全班同学分成两人一组,玩吹乒乓球的游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游戏情况。提醒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不要忘记思考问题。

5、小组同学之间交流讨论问题。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在力的作用下,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可以这样说,力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

7、讨论交流:踢足球时,运动员是如何对足球用力的?在力的作用下,足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改变?

8、全班交流讨论,弄明白在力的作用下,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九课《动起来与停下来》,了解用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并且知道了用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后,其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发生了改变。

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

10、明亮与黑暗

教学目标

1、知道明亮与黑暗是由于光的原因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的地方就是明亮的,而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暗的。

2、知道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3、明白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4、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明白手电筒离得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离得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教学重点:知道黑暗与明亮是由光线产生的,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亮一些,哪些地方需要暗一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教学准备:一个封闭的暗箱、手电筒、一张深颜色的卡纸等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光线暗和光线亮的场景,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小诗,引导学生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首小诗写了什么东西?

我无法尝到闻到摸到光,但我可以看到光。蓝光、红光、绿光,阳光、灯光、烛光⋯⋯ 有了光,生活才变得多彩; 有了光,世界才变得明亮。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东西?(光)

光有哪些特点?(无法尝到,无法闻到,无法摸到,但可以看到。)光有什么作用?(有了光,生活才变得多彩,有了光,世界才变得明亮。)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奇妙的光,了解有关光的知识。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十课——明亮与黑暗。

4、板书课题:

10、明亮与黑暗 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明亮与黑暗的产生与光有关。

1、(教师出示一个封闭的纸盒,上面有几个小孔)同学们,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纸盒里面放着一些东西,纸盒上面有几个小孔,下面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能在不打开纸盒的情况下,弄清楚纸盒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吗?

2、全班交流讨论,学生提出自己自己的方法。有条件的可以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

3、教师引导,用手电筒照射小孔使封闭的纸盒里变得明亮起来,然后透过小孔就可以看到纸盒里面有哪些东西了。

4、指几名学生上讲台体验一下,用手用手电筒照射纸盒上的小孔,使封闭的纸盒里边变得明亮,透过小孔看一看里面有哪些东西?

5、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验证,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纸盒里面有哪些东西,这就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方法里面起着关键作用的东西是什么?

6、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刚才的小实验中,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是明亮和黑暗产生的原因。有了光,周围就会变得非常明亮,而没有了光,就会变得黑暗。这一点每个同学都有都有体验。

三。探究生活中光的事例

1、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非常明亮的光线,而有的时候就需要暗一点的光线,那么大家知道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2、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全班同学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亮一些,什么时候需要暗一些。对于有些问题学生提出来的一些情况,可以做适当的解释。预设:

看书写字的时候,要亮一些; 看电影的时候要暗一些; 睡觉的时候要暗一些; 开会的时候要亮一些……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我们看书写字的时候需要怎样的光线?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无论是过亮的光线,还是过暗的光线,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4、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们怎样才能保护眼睛呢?

出示课本第33页的五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保护眼睛必须做到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弄清楚在这几种情况下怎样做才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并且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5、情境讨论:同学们,如果在室外,你会选择在哪里看书?为什么? 教师出示三个情境:

一、阳光下;

二、树荫下;

三、昏暗处。

6、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先说一说自己会选择在哪里看书,再说一说为什么。

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要想保护眼睛,最好选择在树荫下看书。因为在阳光下看书,光线太强;而在昏暗处看书,光线太暗。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都会伤害眼睛,所以我们要想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就要避开阳光下或者昏暗处看书。

四、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1、教师演示:用手电筒照射一张深颜色的卡纸,学生会发现卡纸上面会出现一个光斑。

2、教师引导:同学们,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会有变化吗?它的变化与手电筒放置的位置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的关系。

3、出示材料:一个手电筒、一张深颜色的卡纸。

4、引导学生看一看课本第34页的操作方法,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5、教师强调:尽量固定卡纸,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然后仔细观察卡纸光斑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操作时,记好实验记录。

6、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并相机做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7、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和实验结果。

8、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9、引导学生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学生做出自己的心猜测,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明亮与黑暗》,了解了明亮与黑暗的产生与光有关,光线照射到的地方是明亮的,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是黑暗的,同时还知道了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我们要想保护眼睛,就要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还通过实验,探究了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明白了手电筒离得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离得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六、课后延伸

同学们,课后的时候,大家可以认真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与光线有关。

11、透明与不透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不同透明程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3、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并能分别说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了解光照到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上,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

教学准备:透明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不同透明度的灯泡以及线路和其他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透明的,哪些物体是半透明的,还有哪些物体是不透明的。这些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各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玻璃、毛玻璃和瓷砖。)同学们,这三种物体大家认识吗?大家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在这三种物体中,玻璃是透明的,毛玻璃是半透明的,而瓷砖是不透明的。

3、引导学生了解什么叫透明,什么叫不透明?

像玻璃这种物体,能透光的,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不透光的物体,就叫不透明物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

4、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有些却是不透明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研究这些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5、板书课题:

11、透明与不透明 学生齐读课题。

二、根据透明与不透明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1、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带一些东西到学校来,大家带来了吗?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

2、大家带来的这些物体,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不透明的,下面请大家来用透明与不透明的标准,给这些物体分分类,看看哪些物体可以归为透明的一类,哪些物体可以归为不透明的一类,而哪些物体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归为半透明的一类。

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辨别物体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35页下面的文字和图画,了解辨别物体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方法及标准。

教师小结:辨别物体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我们可以隔着这些物体看木块。如果能够清楚的看到木块,那表明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如果完全看不见木块,那就表明这个物体是不透明的;而如果看到的木块是模糊不清的,就表明这个物体是半透明的。下面,大家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辨别一下本小组学生带来的东西究竟是属于哪一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小组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物体,按照透明与不透明的标准来分类。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5、全班交流,学生分别展示本小组的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和半透明物体。

三、探究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和半透明物体的透光度。

1、教师出示两种灯泡,一种是白炽灯,灯泡是透明的;一个是磨砂灯,灯泡是半透明的。同学们,这两种灯泡有什么不一样呢?

2、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灯泡的玻璃,弄明白这两个灯泡一个是透明的玻璃,一个是半透明的毛玻璃。

3、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教师动手操作,把灯泡接上电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透明玻璃的灯泡发出的光比较亮,感觉刺眼,而磨砂玻璃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一些,但是光柔和一些。

4、不仅灯泡如此,生活中其他许多材料也是如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出示课本第36页的下面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

5、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其他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

7、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透明的材料,有的时候却需要选择半透明的材料,还有的时候需要选择不透明的材料,这个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探讨家庭装修中材料的选择。

1、我们家里在装修的时候,很多地方要选择透明的材料,还有些地方要选择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2、出示课本37页上面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的看一看,思考一下:这些地方在装修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说清楚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做一些指导。

4、全班交流讨论:

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原因是透明的玻璃,不会阻挡光线,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

卫生间的门选择半透明的玻璃,那是为了保护人的隐私,避免尴尬。卧室里的衣橱都会选择不透明的材料来做门,原因是衣橱里面一般放的是衣物,具有一定的隐私性。用不透明的门可以避免从外面看到衣柜里面的东西。

装饰柜的门选择透明的玻璃,那是因为装饰柜里面摆放的艺术品,是用来供人观赏用的,选择透明的玻璃,便于供人们欣赏里面的装饰品。

5、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书房门、书柜门、窗帘呢?请你们来说一说你的理由。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相机完成活动手册11页上面的表格。全班交流讨论,其他同学相机评价并加以补充。

6、教师小结:刚才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一些相应的材料来制作书房门、橱柜门、窗帘等来装饰自己的小书房。不管怎么装,都是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的。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了解了生活当中的透明的、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材料,并且认识到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材料各自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相信学了这一课,对大家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有一定的帮助。

12、玩玻璃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教学重点: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准备:白色芭比娃娃玩偶、红绿蓝三种颜色透明玻璃纸、手电筒、卡通小狮子的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6、板书课题:

12、玩玻璃纸

7、学生齐读课题,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秘密

1、教师出示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小狮子有什么特点?

这只小狮子身上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

2、教师引导:本次实验的材料除了这只小狮子,还有两张玻璃纸,一张是红色的玻璃纸,一张是黄色的玻璃纸。我们先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这张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透过红色玻璃纸,图案中的哪些部分发生变化了?

3、教师动手操作,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之后说一说,透过红色玻璃纸,这只小狮子有没有发生变化?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4、学生交流讨论:小狮子变成了小狗。

5、引导学生比较小狮子和小狗,比较一下,从小狮子变成小狗,哪些部分不见了?这些部分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从小狮子变成小狗,狮子头上的毛、尾巴上的毛不见了,还有眼睛胡须都不见了。而这些地方,都是红颜色的。)

6、再引导学生用黄颜色的玻璃纸蒙在小狮子的图片上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与前一种情况一样?

7、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通过实验、观察以及讨论,我们发现,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部分不见了。

四、探究消失的英文单词

1、教师出示一张英文单词卡,单词卡上有红色的英文单词以及对红色单词进行解释的黑色的文字。

2、引导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的玻璃纸,蒙在单词卡片上,引导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红色的英文单词消失了,只剩下黑色的文字。

4、教师小结:从小狮子变身,再到英文单词的消失,我们发现,当我们有色玻璃纸蒙在物体上的时候,与玻璃纸颜色一样的物体部分,就看不见了。那下面让我们带着有色的玻璃纸到自然界中去看一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现象呢?

五、玻璃纸后面的世界

1、引导学生每人带2到3张玻璃纸到外面去看一看,透过玻璃纸看看外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有结构的看,先看白色的物体,再看与玻璃纸一样颜色的物体,然后再看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分别说一说看到的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学生带上玻璃纸到外面去看各种物体,看看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并作相向机指导,提醒学生按照先白色,再同色,然后不同颜色的顺序去观察,同时要完成活动手册。

5、全班交流讨论:自己观察了哪些东西?观察的东西发生什么变化没有?

6、教师小结:大家刚才带着玻璃纸,观察了外面的景物。发现无论哪种颜色的玻璃质看白色的物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而看与玻璃纸同色的物体,颜色则不变,再看与玻璃纸颜色不一样的物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这个结论,跟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探究狮子变身的现象以及单词消失消失的现象是一样的。

六、课堂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2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3

课题:冷和热

复习内容:第16页至第29页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复习目标:

1、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4、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6、能的表现形式,热现象。

7、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0、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

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

么是凝结。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课时计划:

1、冷热与温度

2、热的传递

3、加热和冷却

4、吸热和散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1课时

复习过程:第二单元 第一课 冷热与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我们知道的温度计有()、()、()、()等。

2.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是,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非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一杯水会逐渐变凉,其过程是()。

第二课 热的传递

1.热总是从()向()传递的。

2.热在固体中,从()的地方传到()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5.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来实现的。

6.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7.烈日下的物体烫手是太阳的热()到地面的物体上来了。

第三课 加热和冷却

1.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冷却后又凝结成()。

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的固体,温度升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状态。

3.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4.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根据气体的()现象于1603年造出了()温度计。

5.在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设计了()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

6.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的事情有:()、()、()。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1.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同一种物质,表明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2.物体在升温时会()热量,在降温时会()热量。

3.()色物体比()色物体吸热和散热都快。

4.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

5.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回答:()②.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回答:();③.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回答:()。

6.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

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第五课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雾、雨、露、雪、冰都是由空气中的()变成的。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中现象叫做()。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

4.水蒸气凝结成细小水滴,在低空中是(),在高空中就是()。

5.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6.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落到地面变成()和(),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过程。

7.为什么烧开水不能加太满?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4

1.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挣、洗、恢、复、恩、散、喂等字,还有认读7个生字。

2.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能遵循汉字的书写原则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

3.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积累并运用词语,丰富语言,激发写话兴趣。

教学重点:灵活的运用识字方法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决生字。

教学难点:“散、喂、复等字的字形的记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吧?你们知道吗,有很多很多小动物他们都很通人性,就是你对它好,他也一样会报答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这样的小动物——小海豹。请大家打开书第8课(幸运的小海豹)

二、初读课文

1.请你自己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把字读正确,做到不丢字、不多字。(生自己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你们读了一边课文认识这些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了吗?抽卡片读一读。

3.请你们再读一遍课文,找到你们刚刚读过的生字宝宝,并且用铅笔圈出来。

4.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宝宝呢,你能读准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词语。

海滨 感谢 挣扎 恢复 喂养 依依不舍 救起

你们读的真准!哪个词语你还不理解?(大家讨论词语的意思)

你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快试一试。

5.练习正确朗读。

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正确读课文。

6.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生练习读并扩词。

2.生结合笔顺各自学生字,分析字形。

3.交流记字方法。

指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偏旁记忆字形。你还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

争——挣 灰——恢 舌——舍 因 ——恩 先——洗

重点:喂,让学生都说一说右下的笔画,不能多一笔“撇”

复,中间的“日”不能写成“目”

散,左边让学生说一说笔画,左下是个变形的“月”

4.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自己描写一个字熟悉笔顺和间架结构。

(2)说说在写的过程中那一笔不好写,自己独立写一个。教师引导观察,修改。

(3)重点范写:喂、散。观察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5.生写字,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读(卡片)生字词语。

2.读词抄写。

五、作业:抄写生字并查字典一字组多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在理解课文中学习两个生字“依、舍”,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依依不舍”“幸运”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保护动物。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两个生字“依、舍”,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依依不舍”“幸运”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再次读一读认读字词。

海滨 感谢 挣扎 恢复 喂养 依依不舍 救起

2.拿出课堂听写本,听写词语。

挣扎 洗手 恢复 恩人 喂食 散开 幸运

3.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幸运”什么意思?

导入:出示课题:幸运的小海豹 大家齐读课题,为什么说是幸运的小海豹呢?认真读一读课文你就会找到最正确的答案。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请你认真的读课文,想为什么说是幸运的小海豹?画下来,读一读。

2.小组里说一说

3.个别发言。个别读一读,用你的语气来表达。

4.海豹伤好后,丽沙把它放回大海,小海豹恋恋不舍。一年后,小海豹居然回到了丽沙的住处,见到丽沙小海豹如何表现?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

5.再此,出示:依依不舍 谁给大家读一读,然后齐读。这个词语中有两个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能自己用的方法记住他们吗?

观察这个词语:依依不舍 有什么特点?(前两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不一样)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这样的词语如(洋洋得意、欣欣向荣……)

6.出示最后一句话,“见到丽莎,它抬起前肢,啪啪啪的拍打,嘴里愉快地叫着,好像在感谢救命恩人……”你如果现在就是那只幸运的小海豹,你会对你的救命恩人丽莎说些什么?

7.复述全文。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你能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吗?要求:不能背诵课文,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教师县师范复述。

8.反问:现在你明白小海豹为什么是幸运的了吧?请你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

除了这只幸运的小海豹通人性,通过课下的调查,你来说说还有那些故事也讲述了小动物是非常通人性的。大家讲一讲,师讲:善人救一灵猴,灵猴救一村的故事

四、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再读一读。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5

【课前思考】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记叙了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考察,发现了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探索的严谨作风,同时揭示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列的道理,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须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昆虫图片,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请孩子们想想自己想做岛上的哪种昆虫,为什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重点句子,从中发现文章的要义所在。

4.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课前准备:

有关课文的图片,词语黑板。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有趣的发现”。1.“趣”字正音,学生齐读。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理解中,“有趣”是什么意思。2.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回答:是谁的发现?发现了什么? 有趣在哪里?这个发现的作用?)

4.好,那就请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课文,注意老师是怎样把音读准的,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二、自读课文

1.小朋友一定也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吧!那就请大家在自己轻声读课文的同时,做到(出示自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B.读完课文后,读读课后生字表。C.给课文标上小节号。D.边读边思考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中的字音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出示小黑板)

考察 昆虫 反复 比较 原来 生存 容易 消失 重要 研究 自由读——领读——开火车读

三、指名读课文

1.小朋友通过刚才读课文,数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4个自然段)

2.那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把文章读一读,其他小朋友来听听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听边再想想这些问题。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评议

4.初步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理清课文脉络。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达尔文。第二自然段:达尔文的发现。第三自然段:这个发现有趣在哪里。第四自然段:这个发现的作用。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的是谁的发现?(学生回答:达尔文)[卡片] 提示学生注意“达”“文”两个字,请学生说一说“达”字的结构。

师:外国人的名字和我们不一样的,他叫达尔文,并不是姓“达”。跟老师读好这个名字。2.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有关达尔文的情况。

达尔文是英国有名的生物学家,他从小就喜欢收集植物标本,最后写出了《生物起源》这本巨著。(3)教师引导读第一自然段。(4)指名读,评议。(5)集体读。

五、教学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写两个生字

2.理解重点句子,从中发现文章的要义所在。句式:三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因为„„就„„”,“因为„„也„„”,“„„便„„”。这三个复句强调了昆虫的体形特点与适应生存的关系。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像达尔文那样仔细观察事物,学习他认真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发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是谁有了有趣的发现?对,是达尔文。出示习题:达尔文 科学家 英国 著名 一百多年前

你谁能用上老师这儿给出的词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自己练,指名说)(例: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达尔文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2.是啊,(出示图、句)一百(bǎi)多年前,英国有位著(zhù)名的科学家叫达(dá)尔文(wén)。

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经过坚持不懈的考察研究,他花了20多年的心血写成巨著《物种起源》,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他的名字,可见他十分——“著(zhù)名”。3.多了不起啊,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向客人老师介绍这位令人尊重的科学家。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1831年12月开始,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进行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研究,当他来到一个小岛上时,达尔文发现了什么呢?这个发现有趣在哪里呢?课文的第2、3两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小朋友们拿起书读这两段。(学生齐读2、3两个自然段)2.听上去还挺有趣的,想不想跟着达尔文一起乘船到海洋中的小岛去仔细观察观察?好,那赶紧坐坐好,我们出发啦!(播放海浪声、海鸥叫声)

3.到啦!你们瞧!达尔文正在花草丛中仔细观察,他发现了什么?

4.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男生读。

5.小朋友们,你们平时见过哪些昆虫?(蝴蝶、蚂蚁、蜻蜓、蜜蜂„„)他们有的翅膀大,有的翅膀小,有的没有翅膀,可达尔文却发现岛上的昆虫——(引说)(板书:翅膀特别大 没有翅膀)小朋友,看到这些,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6.达尔文和小朋友一样,他心中也有很多的问号,感到很——奇怪。

出示句式: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指名填空)

是呀,翅膀小的昆虫去哪了呢?真是奇怪!

谁来读好这句话?读的时候会加上表情表示“奇怪”吗?(指名-齐读)

三、讲读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 达尔文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yīn)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yān)死(sǐ)。而(ér)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yīn)为能顶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2.这段话里写到了几种昆虫?(三种)

3.补充板书(翅膀小的)。当大风来临的时候,它们各自会有怎样的遭遇呢?我们跟着达尔文一起去考察。(课件演示)

4.谁先来演示一下,再告诉大家,你都遭遇到了什么? 预设:

(1)小蚂蚁,现在刮大风了,你害怕吗?(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了,我就躲在岩石下、草丛中,仍然可以继续爬行。)

蚂蚁多幸运,幸运就幸运在没长翅膀。女生来读读这句话。

(2)大蝴蝶,风这么大,你要不要先躲起来歇会?(我最自在,没有风的时候,我自由的飞翔;大风来的时候,我就飞到安全的地方。)

瞧,翅膀大也有翅膀大的好处,男生来读读这句话。

(3)小蜜蜂,你怎么愁眉苦脸的?(我的翅膀太小了,狂风一吹,我的小命就难保了。)

翅膀小的昆虫多可怜啊!因为翅膀小,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所以逐渐消失了。一起读。

5.小朋友,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现在你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吗?谁能学着刚刚任老师的样子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要是能用上“因为„„所以„„”就更好了!指名说。

6.我们知道了昆虫能不能在岛上生存,都与大风有关。因为,岛上经常刮大风,能顶得住大风,就能生存下来。不能顶住大风,就逐渐消失了。达尔文发现了,岛上的昆虫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板书:适者生存)这就是课文的有趣所在。7.那么,达尔文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呢?

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达尔文得到这个答案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1)“许多”(数量多、种类多)

课前你们捉一只虫容易吗?达尔文要捉来许多各种各类的昆虫,岛上经常刮大风,也许还经常(引导想象)——下大雨,捉虫时还可能——,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多辛苦啊!

(2)“反复观察比较”(一次又一次地细致观察那么多数量、那么多种类的、小小的昆虫,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不厌其烦)

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3)“终于”

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8.历尽千辛万苦,达尔文不懈考察,终于找到了答案,真正感受到了发现的有趣,真为他感到高兴!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感受达尔文的认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引读第四自然段:

1.达尔文可真爱动脑筋,小朋友,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2.正因为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他才会成为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他才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且这个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也起到了非常(引说)——重要的作用。好,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

3.其实我们的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问号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去动脑筋解决呢。老师希望小朋友今后遇到难题,能多用用自己的小脑袋去认真思考,多用自己的小手去动一动,相信你的发现会更多。你们愿意吗?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篇6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二)、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1、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2、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3、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4、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5、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探究研讨 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教学准备:直尺。

1.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二、探究研讨。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4)打开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教学例4。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估计。(2)再测量。(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认识米,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二、探究研讨。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4.完成“想想做做”4。(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口答,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十

教学内容: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课堂练习1.我会填:

填“米”或“厘米”

床长2()粉笔盒高8()黄瓜长20()旗杆高15()2.我会画:

(1)先估计红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2)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3.我会算:

完成红习十第5题、第6题。

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进行解答。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4.学生动手,完成长方形纸的测量,教师进行指导。

三、全课总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题、第4题。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

教学内容: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第68-6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加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五、全课总结。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二)、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1、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2、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3、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4、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5、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探究研讨 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教学准备:直尺。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二、探究研讨。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4)打开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教学例4。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估计。(2)再测量。(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认识米,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二、探究研讨。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1)出示米尺。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4.完成“想想做做”4。(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口答,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十

教学内容: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课堂练习1.我会填:

填“米”或“厘米”

床长2()粉笔盒高8()黄瓜长20()旗杆高15()2.我会画:

(1)先估计红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2)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3.我会算:

完成红习十第5题、第6题。

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进行解答。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4.学生动手,完成长方形纸的测量,教师进行指导。

三、全课总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题、第4题。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

教学内容: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第68-6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加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五、全课总结。课后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二)、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1、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2、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3、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4、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5、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四、探究研讨 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教学准备:直尺。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二、探究研讨。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4)打开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教学例4。(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估计。(2)再测量。(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认识米,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二、探究研讨。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4.完成“想想做做”4。(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口答,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十

教学内容: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课堂练习1.我会填:

填“米”或“厘米”

床长2()粉笔盒高8()黄瓜长20()旗杆高15()2.我会画:

(1)先估计红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2)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3.我会算:

完成红习十第5题、第6题。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进行解答。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4.学生动手,完成长方形纸的测量,教师进行指导。

三、全课总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题、第4题。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

教学内容: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第68-6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加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特种汽车用处大》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幼儿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