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2024-07-10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共12篇)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1

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表象。表象是我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映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回忆时多数是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表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形象性。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多是以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出现。例如,当我们游览了一处名胜之后,那里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都会在我们头脑中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迹;在回忆时,这种印迹就会表现为鲜明的表象。回忆一节课堂教学的情景时,教师讲课的形象、大致的教学内容以及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活动等都会浮现在我们的头脑里,这些都说明表象具有形象性的特征。表象的第二个特征是概括性。

表象来自感知,又不同于感知。感觉、知觉是我们对眼前存在着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表象所代表的却是过去感知过而眼前并不存在的事物。这种表象通常是由有关事物或字词所引起的。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于过去多次感知过的同类事物,在表象中留下的只是这些事物的一般特点,而事物的个别特点都消失了。例如,种种树木、种种房屋、种种人等都是我们多次感知过的。当重新提到它们时,我们头脑里出现的常常不是哪一座具体的房屋、哪一棵具体的树木和哪一个具体的人,而分别是他们的一般的概括的形象。表象与直接知觉的对象的区别是:第一,表象不如知觉对象那样鲜明,总要模糊、暗淡一些;第二,表象不如知觉那样完整,在表象中出现的只能是客观事物的某些突出特征,而不能反映客体的一切特征或属性,这叫做表象的片断性;第三,表象也不如知觉对象稳定。表象通常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当重新唤起时,它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又有了改变。

当然,这些并不意味着表象仅仅是知觉的一种贫乏的、模糊的副本。表象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概括化了的形象,这一形象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经常的、共同的特征或属性。就这一点而论,表象较知觉更恰当更有效地代表了客观事物。

表象可以是单一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等是单一的表象。单一的表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人有着鲜明的视觉表象,对以前看过的东西的色彩、轮廓都能有清晰的形象。如画家的视觉表象常常是十分鲜明、稳定的,他们好像“在内心中看到”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曾经感知过的熟悉的事物。有些人有着鲜明的听觉表象,对以前听过的声音有着清楚的印象,甚至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地步,如音乐家的听觉表象常常是异常清晰和稳定的。有些人则有着鲜明的运动表象,对别人表演过的动作能清晰地回想起来,准确地模仿出来。

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通常,各种单一的表象,由于感知时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可以互相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综合的表象。例如,在回忆一位熟人时,他的音容笑貌、谈吐举止,都会浮现在我们的脑中。这种表象就是综合的表象。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2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你是谁?从何处来?到哪里去?”莱纳德患有顺行性失忆症,于是这些问题都不再虚无缥缈,而变成他每次醒来都迫切解决的问题。他可以凭借字条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但永远不清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或做过什么。这与黑色电影的话题不谋而合:个人行动的毫无意义性;个体的异化、孤独与世隔绝;生命和虚无之间充满问题的抉择;生命的荒谬、无意义与毫无目的;个体的绝望,走向混乱、暴力和偏执。1《记忆碎片》被划分为时下流行的心理黑色电影,因为它兼具自我意识和后现代的表现形式。

根据施拉德的研究,许多黑色电影偏爱使用纡曲的时序。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对于时间空间的处理方式的不同是区分导演风格的重要依据。若斯特认为,只有时间得到重新的安排,叙事才存在。现实中的时间,是单向流动和不可逆的。但是在影片里,子弹可以回膛、照片可以退回宝丽来。叙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一种时间兑换成另一种时间,叙述者可以将时间变为多维的和可逆的。“叙述者总是在无限可能性的世界里选择他所感兴趣的时间,然后挂在影片的时间的‘挂衣线’上”。2

“对时间的操纵,不论是轻微还是复杂的,都常用来强调一种黑色精神:‘如何干’永远比‘干什么’重要”。3进入21世纪后,《穆赫兰道》等一批在叙事上做足功夫的黑色电影涌现出来,探究人心理的迷宫和无尽的失落。黑色电影的讲述的不再是简单的欺骗和他人的不可信,而变成我者的不可信。愈演愈烈的非线性的、碎片式的叙述在提供多种可能性和理解桥梁的同时也消除了差异和对立。越来越关注人思维方式及心理困境的当下电影越来越多的采用断裂叙事结构,从打乱思维习惯变成习惯性打乱思维。

去中心化和碎片化是后现代叙事的两个主要特点。在《记忆碎片》的特例上这种叙事方式和电影主题得到了天衣无缝的结合——形式即内容。本片的成功之处在于碎片化的叙事形式即是莱纳德的心理纪实,这不仅是一种形式的突围,更使形式脱离技巧进入表意层面。《记忆碎片》并非内含一个叙事迷宫的电影,电影本就是一个迷宫。碎片式倒退的彩色叙事段落部分,黑白部分的记忆是彩色部分的前史,基于莱纳德的病症,黑白部分的记忆是将无限相似的循环下去的。全片采用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将不到两小时的电影剪出了黑白相间的四十多个片段。每一个碎片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指向无限多种可能。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即是将“原本线性的时间在不同平面中交叉甚至颠覆,叙事在不同平面上不是被集中而是零散化地呈现出放射形状”。4莱纳德的记忆碎片联接在一起呈现出结构上的并置,但仍具有线性的整体形式和逻辑。这两种既不复杂又不新奇的叙事方式的创意组合显著提高了全片的逻辑理解难度,使观者处于导演时间不定向但高度风格化的世界之中。细心地观察本片除了在叙事结构上对时间的顺序进行了天才式的设计,对时间的选择和对时间的变形也作了认真处理。电影的整个叙事部分只是莱纳德生活的众多碎片之一,不久就会被遗忘。莱纳德所遗忘一个人一件事的速度因为他心理时间的变形而忽快忽慢。叙事线索和时间的混乱复杂表象更助长了观者对于莱纳德的无望世界和狂乱内心的理解。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注重表达严酷的现实和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诚然,每一次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都会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莱纳德的失忆症和思维方式似乎是当今人类社会思考的趋势。21世纪,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代人的思考模式渐渐发生类信息化的转变。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布尔逻辑(Boolean logic),鼓励人们对这个信息构成的世界提出质疑。布尔逻辑是具有高度抽象性、象征性的系统逻辑。叙事围绕一系列信息进行建构,然而提供各种开放性的选择。“阅读一代通过类比加以理解的叙事是在‘词和世界’之间建立联系,而新的电脑一代以数字方式理解叙事,则是从一个信息窗口移动到另一个信息窗口,无需在他们之间建立线性的或是时序上的联系。”5这种思考模式的核心是推翻原有的世界设定,特点是海量信息。试想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眼中的世界和成人后的世界面貌是大相径庭的。随着知识的丰富,各种用以佐证、修正的客观信息的存储我们眼中的生活和世界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面对这一切变化不变的是我们的本能,深植于每个人性格中的本能反应是驱使我们熟练应对变化的根本。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认为“人脑或心灵天生有将零碎、片段进行‘完形’,主动综合成整体的能力”。6这也是莱纳德十分骄傲和信任的“没有消失的思考能力”的本源。

《记忆碎片》中男主角的失忆与整个故事的叙事展开恰恰是布尔逻辑和反布尔逻辑的共同作用产物。布尔逻辑不依赖于记忆,这于男主角的状况十分有利。男主角失忆,只能靠宝丽来快照、纹身和笔记来记录自己的行为,他的追凶过程就是不断建构全新的世界的过程。在几乎无法恒定的客观世界中莱纳德以为本能反应和逻辑思维能帮他解开谜团找到凶手。我们都知道,会进行逻辑思考是高智商动物的特有属性,它依赖大量的记忆存储。大象可以活七十岁,巨大的头颅可以帮它们存下许多经验教训,而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甚至记不得刚刚弄伤自己的那个鱼钩。两者谁会更成功的躲避灾难一目了然。同理,莱纳德在记忆不断丢失的过程中很难做出正确的理性判断。

本片中诺兰大费周章的在呈现这种思考模式和心理困境——当我们拥有许多记录真实的手段后,我们该如何组装还原事实,我们能否抵达真实?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法亲自去验证其真伪,这种情况下各种迅捷的新兴科技手段会将人类社会导向何方?我到底可信么?这种“心理的黑色”,无疑是一个“不可信的世界”的升级版。而莱纳德的无数碎片拼成的世界也就更显得没有力量,面对冲击无能为力。

然而就整部影片的理解来讲它又要求观众采用反布尔逻辑的办法,依据正常的逻辑联系建构出电影的故事全貌。这需要大量的记忆和时序性的思考,而“黑白—彩色”相间的形式极大的干扰了观者对情节的记忆。黑色电影始终是电影工业化的产物,虽然由于黑色电影在摹写粗粝现实和传达表现性的偏执、背叛上所具有的天赋使得很多人将之与艺术电影画上等号,但就包括本片在内的大部分黑色电影而言,叙事时间和空间的构建依旧是为了再现因果链条。因而诺兰讲述的依旧是一个工业体制内的流畅叙事的故事片。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本片在极力制造叙事迷宫可是却给出许多合情合理的蛛丝马迹,经得起推敲和回味。比如影片开始7分钟时莱纳德对旅馆大堂波特讲述自己的病情,波特说“那一定很糟,所有的事情都回去了,你知道要去做什么但不记得做过什么”;14分钟时我们就看到莱纳德身上的纹身“相信真相,记忆误人”;35分时娜塔莉看着莱纳德的纹身说出“它是倒退的”……这些设计缜密环环相扣的细节使真相到来的时刻,一切都可以被理解但无能为力。

“黑色电影通常表现的是压抑闭塞的内爆而非扩散性的爆炸。”7片尾莱纳德不知第几次,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得知真相时,他有那么一瞬十分惶恐无措。他在心中细碎的自问自答自我肯定“我要相信世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要相信我所做的一切依然有意义,即使我不记得做了什么。我要相信即使我闭上眼睛世界仍然存在”。莱纳德的扮演者盖·皮尔斯此处的表现得十分到位,表情木讷而眼神飘忽,最终坚定地将车停在纹身店门口。他要去创造一些新证据,一个新约翰·G,这一切远未停止。或许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贝尔顿,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 米静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林黎胜, 电影叙事研究与电影叙事学[J], 2001, 12, 25, 视觉中国网站

[3]. (美) 凯文·杰克逊, 施拉德论施拉德[M].黄渊,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P113)

[4].范志忠, 当代电影思潮[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P244)

[5]. (美) 约翰·贝尔顿,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 米静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P390)

[6].宋家玲, 宋素丽, 影视艺术心理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P73)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3

试论词汇学与心理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的五种方法

从词汇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特征和英语学习者的记忆特点,探讨了将其综合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的5种方法.

作 者:郑萌 ZHENG Meng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四川,成都,610225 刊 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1(5)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词汇学   心理学   大学英语词汇   记忆  

记忆 教案 基础心理学 篇4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游戏互动,讨论分享,让学生体验与掌握记忆的含义,环节,分类及神经生理机制理论和记忆测量方法。教学形式:讲授 游戏活动 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游戏热身 寻找记忆大王(9分钟)

(一)游戏规则: • 选出四位小伙伴 • 各自准备笔和纸 • 然后开始“看图说话”

• 谁答对的最多 就可以获得神秘奖品一份

(二)讨论

冠军发言,谈自己记忆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导入新互动

在黑板上写下记忆两个字 让学生自由组词 然后一起讨论记忆的概念是什么

(四)教师总结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

记忆与感知的区别

(一)分组讨论(2分钟)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2分钟)

三 记忆的环节,类比计算机的存储过程(2分钟)四 记忆的作用

(一)学生讨论发言,假如没有记忆,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5分钟)

(二)教师总结

记忆和其他心理活动如知觉、解决问题等密切联系。

记忆连接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条件。五

记忆的分类(10分钟)

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个体为了完成当前的任务,有意识地提取信息。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方式不同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关于一些具体的事情和情形的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分别举出例子说明 六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理论讲解

详细解释定位论的概念,呈现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示意图。(3分钟)

(二)介绍癫痫(3分钟)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大脑病变的神经细胞过量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暂时性大脑功能紊乱,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由于病变神经细胞的部位不同,发作症状多种多样:常见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意识障碍,也有感觉、精神或行为异常,少数会有腹痛、呕吐、头痛等表现。

•潘菲尔德(W.Penfield,1952,1963)

–在医治癫痫病人时用电极刺激右侧颞叶,引起患者对往事的鲜明回忆:儿子在院子里玩,不时的有院子附近的汽车喇叭声和狗叫声。

(三)理论讲解

详细解释整合论的概念,与定位论做比较。(3分钟)

(四)详细介绍开颅戒毒(定位论和整合论存在争议的典型案例)(3分钟)

吸毒成瘾 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病 吸毒成瘾的原理

开颅手术戒毒:

•在现代医学设备——CT、核磁——脑磁图的精确定位下,•打开患者头颅部,将射频针等插入颅内。•以冷冻或热毁损,•将相关大脑神经组织细胞破坏,从而切断形成异常低频活动的脑神经回环,即摧毁毒品依赖的“病理性犒赏性中枢”。

(五)小组讨论:开颅戒毒,真的有效吗?(3分钟+课间十分钟)

(六)教师总结,介绍杨勋骨灰里发现的生锈的螺丝

(3分钟)2000 年,开颅戒毒手术在广州亮相,引来一片“ 奇迹” 的惊呼,2004 年这一手术被推至高潮,众多吸毒者将其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截至去年11 月2 日,卫生部紧急叫停此项手术时,全国已实施手术500 多例,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历年累计的300 多例。广东、湖南、四川等10 多个省市进展如火如荼,有吸毒者的家属甚至跑到医院跪在地上哭求医生做手术。

• 开颅戒毒争议不断

5月30日,四川省卫生厅科教处陈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泸医附院一共做了158例,只出现了十几例投诉的,这很正常,四川省总体手术效果非常好,泸医附院说很多人给他们送了锦旗。”

对于16个“失败者”,陈处长表示医学伦理最重要的是“知情同意”:“据我所知,手术前,医院将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包括复吸、记忆力衰退、人格改变等都告知了患者,患者同意并公证过。”

但是记者找到的几名接受手术的患者,他们却称性格大变,生不如死。

• 余柯志,22岁,成都市人,去年9月手术,出院后即复吸,术前每天注射毒品四五次,术后却要注射十几次才能满足需求。

杨明,32岁,成都市人,去年9月手术,两个月后复吸,记忆力急剧下降,沉默不语,变得非常胆小,现在云南戒毒。

• 周勇,29岁,都江堰人,去年9月手术,第二天复吸,六亲不认,拿着刀追砍父亲,差点掐死女友,并一拳打掉了母亲的三颗门牙,并多次自杀,曾一刀插进自己腹部,后因毒瘾发作,盗窃被抓,5月26日被判刑6个月。

武勇,26岁,绵阳人,去年9月手术,十余天后复吸,剂量增加,无嗅觉,脾气暴躁,术后被强戒一次,自愿戒毒两次。

王伟,27岁,攀枝花人,去年9月手术,十余天后复吸,头胀痛、无嗅觉、性欲下降。

(七)总结定位论 整合论的区别(1分钟)

(八)理论讲解

详细解释记忆的SPI理论的概念,并详细讲解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3分钟)

(九)详细介绍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假说(3分钟)

(十)理论讲解

详细解释记忆的突触生长论的概念(3分钟)

(十一)讨论(3分钟)脑大聪明对不?

(十二)教师总结(2分钟)

• 专家们发现了许多“ 脑” 大但愚蠢的人,同时亦找出许多“ 脑” 小却有超凡智力者。头大并非一定聪明,头小并非愚蠢。这一有创见的发现表明,脑重并不绝对是衡量智力的参考标准,即脑重并不绝对与智力相关。促进记忆力的根本举措是增进脑细胞间相互联系的智力环境,只要是促激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就能增强记忆力。

(十三)理论讲解

详细解释记忆分子论的概念(3分钟)

(十四)讨论(3分钟)核桃为什么补脑

(十五)教师总结(2分钟)

•核桃确实有补脑健脑的作用。这是因为核桃中含有大量优质的化学结构非常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这种脂肪和蛋白极易被人体吸收。据测定,一斤核桃仁相当于5斤鸡蛋或9斤牛奶或3斤猪肉的营养价值,它所含的蛋白质中含有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赖氨酸,所含的脂肪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这些物质对大脑神经的更新极为有益,所以患有头晕。失眠、健忘、心悸、食欲不振,腰酸腿软,四肢无力等症状的神经衰弱病人,以及年老体弱的人,每天早晚各吃2~3个核桃,就可达到补脑健身、强健体魄治疗效果。

核桃仁还含有磷、镁、钙、铁、锰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B、C、E等多种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防止动脉硬化,并能使人延缓衰老。

七 游戏互动(5分钟)

•下面将呈现连续的几张图片,呈现结束,请马上写出你能记住的词语 八 导入记忆测量的内容

美食心理学:舌尖上的记忆 篇5

记得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女士来到我的心理诊所,希望我能够帮助她解决被“剩下来”的问题。

咨询过程中,我们谈到一道菜的时候,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继续交谈得知,这道菜是她妈妈生前在一个特殊的节日为全家人做的一道菜肴。后来妈妈去世了,爸爸又迎娶了一个后妈,因为相处得不是很和谐,小小年纪她就出来闯荡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不能很好地经营亲密关系的背后,和一个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咨询中所谈到的这道菜,就是深埋在她潜意识里的情结的具体体现。每个人都会有一道菜,在内心代表着独特的意义,解读背后的意义,可以让生活更幸福。《今日说法》曾有一期特别节目,关于一个从小被拐卖、19年一直寻找自己的亲人和家乡的孩子的故事。永勇7岁那年,跟随妈妈和弟弟去集市赶集,不幸遇到心狠手辣的人贩子,他和弟弟目睹母亲被两个贩子抓着手和脚,按在地上,在背上插了无数刀的残忍画面。多年以后,他不记得父母的名字、母亲的样子,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不记得老家在哪里,却一直记得那个血腥的画面。

从7岁被卖入所谓的养父家,到13岁跟随养父到广东打工,永勇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弟弟和家乡。经济状况稍有改善,永勇就开始去各个地方,试图在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的刺激中找回失去的记忆。不停地找,不停地走,满目所及,依然都是陌生的风景,家在何方?遍寻无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永勇在一个四川籍的朋友家里吃饭,朋友做了两道菜——四川腊肠和凉拌折耳根。熟悉的味道刺激着他的味蕾,记忆的闸门也仿佛一下被这两道菜冲开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家乡可能在四川。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的记忆不断修复,想到一条龙,家乡每年春节会有的舞龙和花船,进而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的样子,有几间瓦房,房前有一个池塘,自己小时候经常掉到池塘里„„

2012年9月,永勇踏上了回四川、重庆的寻亲之路,离开多年,他终于知道自己家乡的样子。此后,几经波折,在志愿者、媒体、警方的帮助下,一个大雨天,永勇的爸爸和他的乡亲们,在村口拉了大大的横幅:“欢迎宝贝赵永勇回家”。永勇在众人的陪同下,走进村口,一路不住地哭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寻亲之路,走了19年,所有记忆都已模糊,身体的记忆告诉永勇,家在何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菜,一道顺着我们的身体记忆、味觉记忆被深深印刻在心里,背后有着一个动人故事的菜。舌尖上不只有美食,还有丰富的心理意义,顺着这道菜,去回味它带给您深刻记忆的原因,去重温那个美好的故事,会让您更清晰自己心灵深处的想法和呼唤。看到这篇文章的您,心中的那道菜是什么?糖醋鳜鱼、酸辣土豆丝、剁椒鱼头、酱板鸭、酸菜鱼?还是馒头、饺子、油条、牛肉面疙瘩? 心理学解析:

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里,有一些由味觉勾起的回忆,一杯咖啡或一块薄饼的味道,都会引出一段往昔的故事,或尘封已久的生活场景。别以为普鲁斯特具有非同寻常的味觉记忆,其实任何人皆是如此。所不同者,一般人对与某种味道有联系的往事只能述其大概罢了。

一个人平时喜吃什么,或厌吃什么,味觉的记忆当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实他爱吃的食物,未必就是什么奇珍美味,而厌吃的食物,也未必就如糟糠般难以下咽,真正决定其好恶的,恐怕是隐藏在味觉深刻记忆背后的难忘的故事或特殊的背景。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组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世界似乎也就相应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人建构意义通过一个个的符号。在所有符号里最影响我们的是胃部记忆的符号。

最新一期英国《神经元》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在所有感觉记忆中,气味感觉最不容易忘记。视觉记忆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淡化,而产生嗅觉和味觉的事物却能令人记忆长久。

表象训练研究进展与展望 篇6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休因 (R.M.SUINE) 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 是指利用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既利用有关运动的所有适宜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 味觉等以及和运动经验有关的情绪或心境状态, 在脑中进行演练, 如重现过去的运动经验, 创造新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境。简言之, 既有意识的积极利用自己的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等创造自己的动作。目前随着心理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心理技能训练成为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

表象训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训练方法, 充分发挥了心理功能对技能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因而是促进技能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表象训练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促进技能的形成, 更为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表象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智力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可以帮助那些经常习惯于运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的人, 均衡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结构。表象训练是学生体育课上和运动员在训练的心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保持和加强动作表象, 是中枢神经间的联系更加灵活, 对效应器的支配更加协调。与传统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思维, 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加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可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效果, 保障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完成。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没有特殊要求、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有利于实际操作。

2 表象训练研究进展

2.1 表象训练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目前普遍认为表象训练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大多数的实验是这样的:进行实验前,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 包括运动成绩和技术评定, 随后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再进行相同指标的测试,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但是表象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能力, 并且可以缓解赛前焦虑并增强自信心。关于这方面的心理指标却没有在实验中出现。但研究中发现, 这些指标是衡量表象训练效果的必要的指标。美国的心理学者研究发现, 放松与表象训练有助于克服赛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并且提出了表象训练的步骤:①对运动员的表象能力进行评价, 采用马滕斯 (Martens, 1982) 制定的“运动表象问卷” (SIQ) 。②准备状态的表象, 使运动员进入低沉的放松阶段。③将各种感觉整合在一起。④实现目标策略。同时提出表象训练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和严格的控制。另外提出对心理训练的效果的评价应该更加全面。近年来, 一些心理学家开始采用某些生理指标的测试手段, 配合某些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的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力图更客观、更全面的检测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正确评价心理训练的作用。国内著名的运动心理专家丁学琴 (1998) 通过多年的运动心理训练的研究提出:①通过放松-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 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 从而显著增强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的心理能力。②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应采用生理和心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可采用的生理指标有前额肌电值 (EMG) 、心率 (BVP:HR) 、手指皮肤电值 (SC) 、手掌心温度 (ST) 、指端血容波幅 (BVP AMPL) 。可选用的心理评价指标有动觉误差、表象清晰度问卷 (CASI2) 。注意能力的测试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丁雪琴所得到的结果为我们今后的实验性研究中如何制定正确的实验方法、确定变量和对心理训练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基本的栏框, 是十分有益的。

2.2 表象训练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心理训练与体育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较晚, 并且目前尚处于探索的阶段, 所以研究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但关键是我们如何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一般认为理论导向的正确、研究假设清晰是进行高水平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的一些实验性研究缺乏正确的理论导向, 只能算是非理论的研究。许多研究只是任意选择一个量表或生理指标进行测试, 得出统计结论, 对号入座, 这显然, 没有把理论指导放在第一位。总之, 理论的研究应该是研究的出发点, “一切定律和理论本质上都是试探性、猜测性甚至是假说性的。” (波普, 1986) 在我们没有发现更好的理论之前, 先接受它为最佳的, 但作为一个研究切不可无理论的指导。

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存在疑问。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大多源于外国, 经国内修定常模。这些常模的信度和效度是否真的可靠, 是否适合我国的实情, 存在疑问。借鉴是可以的, 但完全的生搬硬套就值得怀疑。另外, 国内的学者也制定了问卷, 但应重视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对于心理训练的效果的检验缺乏正确的手段。生理与心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加正确有效地反映心理训练的效果, 而单依靠一方面的指标反映似乎“证据”不够确凿。

对心理实验的实验条件的控制不够严谨, 心理训练是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再加工的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的控制,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施心理训练的时候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从而能够研究心理训练的真正效果。

3 表象训练研究的现状

把心理训练用到体育教学中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所以在运用过程或此类研究中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还有许多没有接触的领域。这需要在总结已有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实验性研究中, 进行表象训练主要集中在篮球 (陈京生, 1990;李芬作, 1996) 、体操 (宋宝峰, 1990) 、跳高 (侯力健, 1998;夏蒂, 1995) 、滑雪 (王丽莉, 1995;赵云宏, 1996) 、武术 (顾雪林, 1994;沙中立, 1997) 、跨栏 (李演, 1992;滕振波, 1995) 等个别项目的研究, 理查森 (Richardsom) 和科宾 (Corbin) 对评价表象训练影响的研究做了广泛的检阅, 他们得出了结论:表象在学习和运用动作技能的过程中是有作用的。马滕斯 (Martens) 做了追踪调查, 调查了1970年——1982年与运动行为有关的表象研究, 他得出结论:表象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技术, 表象训练对下列运动项目有促进作用:篮球罚球、足球踢定位球、游泳起跳、标枪投射、高山滑雪、空手道技术、排球罚球、网球罚球、高尔夫球、自行车运动等。从中不难发现, 表象训练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动作技能比较复杂的项目中, 而在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中表象训练的实验性研究几乎没有, 比如短跑、中长跑和一些耐力性的项目。

4 结束语

对近年来的大多数实验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象训练, 是建立自动理想反应的一种学习方法, 可以提高动机水平, 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 “表象训练可以使知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 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与实际训练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息, 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颜军, 1995) 。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动作技能的改善。

实验对象进行表象训练的实验中, 心率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这表明表象训练可以缓解实验对象的紧张情绪, 且提出心率曲线可以作为心理训练最为敏感可靠的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了解被试者心理训练情况的有效检测手段。心脏的调节受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前者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后者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动作表象训练及暗示控制等心理手段, 能够通过语言暗示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从而使心率下降。心率同时受心态的影响, 心理训练积极主动地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 使神经活动主动迅速地转为抑制, 出现‘松弛反应’, 排除高焦虑的干扰, 消除紧张情绪, 使心率下降” (颜军, 1995) 。

这项实验证实了心理训练手段对控制体育学习焦虑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研究表明,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可以解决学生动作练习过分紧张、动作掌握不稳定等问题, 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高程度的紧张状态焦虑, 从而, 提高了教学及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季浏.当代运动心理学[M].西南师范人学出版社, 1994.

[2]于雪琴, 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文津出版社, 1997.

[3]Using Mental Imagery to enhance Athl.performance.Strateryie 91.15. (2) .

普通心理学 记忆 篇7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错误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的定义 记忆的种类

一、记忆的定义 定义: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环节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保持时间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运动记忆 –情感记忆

情感记忆

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有什么奇怪的么? 情景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形成 一.感觉记忆

图像记忆(映像记忆)Sperling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procedure)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

部分报告法

实验结果

图象记忆(看10秒)你能从这幅场景中记得多少? 1.最下面的小女孩拿着什么工具? 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

3.右下脚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 声象记忆

声象记忆(回声记忆)1 Darwin, Turvey & Growder的三耳实验 5-10秒

感觉登记的特点

刺激以感觉痕迹的形式登记下来,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在0.25到2秒之间。有何意义? 容量要受感受器生理解剖特点的限制,在9到20个左右,但多于短时记忆。编码形式:直接编码(感觉编码或按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二.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

–1分钟左右

容量

–7±2组块

编码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语义编码

遗忘

短时记忆的瓶颈 组块

组块作用的实验

***110111 小实验:组块化(练习)***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AEEEGGIIIILNNNNRRSSTT

LEARNING IS INTERESTING 听觉编码

呵呵 呼呼 咕咕 啪 DVBETF 视觉编码 AA Aa 语义编码

床 梦 毯子 打瞌睡 枕头 午觉 打鼾 垫子 闹钟 休息 睡觉 床单 摇篮 床铺 躺下 头昏 小床 被子 打盹 仰卧 短时记忆的遗忘

干扰说

–N.C.Waugh & D.A.Norman的实验

下面四个单词中哪些是前面出现过的“旧”词? 哪些是第一次出现的“新”词? 沙发 睡眠 卧室

床罩 厨房 台灯

N.C.Waugh & D.A.Norman的实验 三.长时记忆

1、保持时间与记忆广度 保持时间:

–1分钟以上,至几个小时,至几年,乃至终生不忘。

记忆容量相对无限

2、长时记忆组成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神经生理学的有关研究

这二类记忆的区别不总是那么清楚,但二者的区别或多或少具有普遍性。海马受损造成的记忆缺失症病人,完全不能再学习新的事实,却能保持学习认知技能的能力,这就提供了区别二种记忆的很好证据。

海马回与长时记忆 记忆三阶段比较 第三节 记忆的提取

记忆重现——再认与回忆 遗忘

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一.记忆重现 回忆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策略与影响因素:

–编码

–联想(接近、相似、对比、因果)–定势与兴趣

–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与干扰作斗争(舌尖现象)

编码与提取的环境一致性 与记忆效果 二.遗忘 2、遗忘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识记材料的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 –学习程度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识记者的态度

记忆的痕迹

记忆效果与编码时的提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过度学习的遗忘曲线 系列位置效应 自由回忆实验 情绪与记忆

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

三.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应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第四节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

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于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内隐记忆:

–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启动效应:

–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它往往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请判断下列每一对反义词是否恰当 文雅——粗鲁 热情——冷淡 聪明——愚蠢 机敏——迟钝 内向——外向 善言——寡语 活泼——沉默 善良——刻薄 幽默——鲁钝 勇敢——胆怯

第五节 错误记忆 记忆扭曲 编造的记忆

目击证人证词的真实性

编造的记忆

心理健康课《记忆小窍门》 篇8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对学生记忆力的测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记忆力所在的位置,能够在学习中寻找记忆的规律,并且应用它。

(二)态度与情感目标:

愿意快乐地学习,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

(三)行为目标:

努力做到快乐地学习,不断地寻找记忆的规律。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记忆能力,并且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记忆。教学难点:

学习记忆的规律,在学习中应用它。教学方法:

1、情境体验法。

2、游戏法。

3、行为改变法。

4、实践操作法。

5、量力而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如何?请看下面三行数字,每行12个,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并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出示数字材料:

85 34 27 59 48 92 47 12 75 28 41 76 29 59 24 67 19 83 49 23 91 12 46 58 62 87 93 25 98 28 32 45 16 73 51

记忆结果评价:如果把每一行中的12个数字正确的写下来,记忆力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个数字以上,记忆力可得优;如果能写下4个数字,记忆力只能算一般:如果写下的数字在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

小结:通过刚才的测试,我们都知道了自己的记忆能力所在的位置,我想大家一定愿意让自己的记忆力成为惊人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实现它。

二、心灵对对碰(感知)

1、一个人聪明与否,与记忆力是否有关系? 2、在学习生活中,你觉得最难记住的是什么? 3、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记忆是否有规律? 4、平时生活中最容易记忆的是什么,为什么? 小结:看来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最容易记住,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学习的内容变成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我们才能最快的记住它。

三、活动万花筒(体验)

活动一:词语记忆比赛,同学们请用一分钟记住以下词组,然后请大家默写下来。

太阳 母亲 夜晚 儿子 河流 星星 稻米 湖泊 祖父 耳朵 眼睛 父亲 手臂 玫瑰 棉花 雪

1、全班同学同时默写,另请4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2、请默写较好的同学谈谈记住的方法。

活动二:用形象的故事将记忆的内容串起来(限时5分钟)57 马 23 狗 1997 枪 大楼 草地

电脑 树 学校 朋友 玩具 生活

小结:通过刚才的记忆比赛,我们从中学习了一些好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一休聪明谷里还告诉了我们哪些好方法吧!四、一休聪明谷(方法)

*记忆的规律有:1、中间的内容较难记住。

2、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3、理解的内容容易记住。*记忆的方法: 1、谐音记忆法。

例如: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一巴掌一巴掌打得呜呜哭)2、联想记忆法:例如将几个词语串成故事。

3、重复记忆法:反复多次记忆同一内容,才能真正记住。重复是记忆之母。4、比较记忆法:宽wide——窄narrow

长long——短short

新new——旧old 你还有哪些好方法,请记录下来。*记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新内容,要及时反复复习才能真正记住。2、把握自己每天最佳的记忆时间。(如睡前,早晨,上午9:00,下午3:00,晚上7:00,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3、除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外,你的自信心、目的性、记忆的原因,兴趣和情绪等因素对记忆也有重要的影响。

小结: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我们一定对自己的记忆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一定想让自己的记忆力特别强,现在我们再来试试吧!

五、毛毛实践园(应用)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快速记忆,看谁记得又快又准(时间均为2分钟)1、苹果 梨 芒果 西瓜 桃 杏 香蕉

葡萄 石榴 柚子 橘子 山楂 大枣

2、学生 汽车 裤子 沙发 老师 椅子 袜子

家长 飞机 衬衫 柜子 摩托 围巾 3、运用谐音记忆法华丽下面数字编口诀。00544 521383 6264338 3365176

六、心语冰淇淋(内化)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

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窍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练习——记忆的成果 勤奋——记忆的阶梯

观察——记忆的伙伴

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篇9

一、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作用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 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 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 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运动技能的掌握, 不仅包括肌肉活动的训练, 而且包括对大脑的心理技能的训练。或者说, 运动技术的突破不完全依赖运动场上练习次数多少, 更与脑中技术动作的形象有关。任何技术动作的学习, 不可能脱离心理因素的主导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对运动技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 这种作用更大。表象演练同时还能在纠正错误动作方面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比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在外显形态上的不同, 比较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在运动感觉上的不同, 表象训练能为我们提供许多靠身体练习难以获得的反馈信息。

表象训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掌握有直接的作用,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成功的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 增强自信心。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运动员比赛的具体情况, 通过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进行调整, 适当提高或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水平至适宜的范围, 有利于运动员在最佳的竞技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所以, 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 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

二、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表象训练研究涉及的运动项目领域越来越广, 包括游泳、跨栏、射击、射箭、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跳高、撑杆跳高、网球、排球、篮球、足球、拳击、跳远、铅球、标枪、滑雪、武术、健美操、乒乓球、散打等。相比较而言, 技能类项目对表象训练的研究分量更重一些, 而体能类项目涉及得比较少, 表象训练较适合于对复杂项目的研究。

表象训练有助于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水平方面的研究是表象训练在运动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王海景在《竞技运动中降低运动员焦虑的表象认知—行为干预的运用》一文中提出焦虑不是环境刺激的产物, 而是人们对环境进行消极思维的结果, 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运动员的焦虑。王海景指出, 要控制应激反应, 首先要控制自我认知, 表象训练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对改变运动员的认知有积极作用。他还介绍了视觉运动行为演练、压力预防措施、压力控制训练、表象转移训练、成功情景表象训练5种表象认知—行为干预措施, 为我们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了一些依据。

心理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它的实施必须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 树立心理训练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指导思想, 并充分运用这些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克服外界干扰和生理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也是科学研究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此外, 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 尤其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大多是表象训练, 对运动技能学习掌握有辅助作用, 主要以运动成绩和技术评定作为评定表象训练作用效果的指标。表象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是指运用表象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运动技术, 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基础上, 把回忆技术动作作为练习的重要手段, 在对技术动作的反复回忆中, 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要领和精确的肌肉感觉。这其中对方法的探讨比较多, 比如, 表象训练的基本过程和教学程序, 学生独立进行表象训练, 提高自我控制意识的能力。

表象训练对于成套动作的项目 (如武术) , 巩固的机械动作 (如体操) , 以及较复杂、难以掌握的动作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从表象训练的特点和体育教学实践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的。例如, 成套、固定的动作都严格规定了方向、幅度、力量等;对于含有重复的感知和要求有较好的视协调因素的动作, 虽然动作复杂, 方向路线多变, 力量不同, 教学难度大, 但学生把分解的动作在脑中重现, 仔细体验每个细节和程序, 反复练习, 能加深动作印象, 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象训练的理论

表象训练的理论主要是对表象训练的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一直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有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心理技能理论、三重编码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及、注意唤醒理论。这六种理论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 但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表象训练的机制, 研究者们也各有观点。

(一)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Psychoneuro muscular Theory)

心理训练的心理神经肌肉解释已有较长的历史。该理论认为, 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 主体可以主动地去想象做某一动作, 从而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 兴奋经传出神经至有关肌肉, 引起难以觉察的运动动作。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因为生动的表象事件所激发的肌肉活动与实际的身体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 在表象过程中的肌肉活动虽然很微弱, 但它却是实际行为模式的模板。[2]

(二) 符号学习理论 (Symbolic Learning Theory)

该理论假设, 表象可以发挥编码系统的功能来帮助人们理解或获得运动模式, 通过表象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成功完成动作的中枢程序或蓝图。表象训练可以强化这种心理蓝图, 从而使动作更加熟悉、更易达到自动化。符号学习理论认为表象训练的效果在于其认知学习, 可以推断表象训练对于认知成分高的运动技能的效果好于认知成分低的运动技能。[3]而且表象训练在运动学习的不同阶段其效果也不一样。

(三) 心理技能理论 (Mental skills Theory)

心理技能理论认为, 表象训练是通过发展或强化心理技能而影响到行为表现的。这些心理技能主要包括注意集中技能、降低焦虑技能和增强自信心技能等。[4]表象是发展这些心理技能的重要手段。表象训练的心理技能理论将表象训练对动作或运动表现的作用归结为心理技能的改变, 这克服了一些表象训练理论要么只能说明表象训练对技能学习的作用机制, 要么只能说明表象训练对技能表现的作用机制的缺憾。但缺陷是这一理论并没有说明表象训练是如何发展个体的心理技能的。

(四) 信息加工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 映像是一种贮存于人脑中的按功能组织的有限命题集。人们对一种映像的陈述包括刺激命题和反应命题两类。刺激命题是对表象情景内容的描述, 反应命题是对这种情景反应情况的描述。同时, 映像也包括指导如何进行反应的运动程序。[5]外显的行为与生动的表象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的变化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外显行为中的生理变化与表象训练时的生理变化的一致性是表象训练起作用的原因所在。相关研究也发现如果表象训练中既包括反应命题的因素, 又包括刺激命题的因素, 比仅有刺激命题的表象训练所激发的生理反应更多。

(五) 三重编码理论 (Triple Code Theory)

三重编码理论由Ahsen提出, 他认为表象包括3个重要的部分:映像、身体的反应和映像的含义。映像可定义为中枢唤醒的感觉, 它包括所有感觉的特征, 但同时又是内部的。映像对外部世界的表征使我们在与它相互作用时就象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一样。身体反应是与表象训练相伴随的生理反应。某一映像对每一个体而言其意义是不一样的, 由于每一个体在表象时都会将他自己的独特经验纳入其中, 因此, 相同的表象训练指导语永远不会使不同的个体产生相同的表象经验。

(六) 注意唤醒理论

在运动竞赛中, 能否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线索上与运动者的唤醒水平有关。过低或过高的唤醒水平, 都会使运动员注意到与任务无关的线索, 只有中等或最佳的唤醒水平才能提高知觉的选择性。表象演练将注意集中于与任务有关的思维, 排除与任务无关并可能干扰当前操作的信息线索。

四、表象训练的方法

想象中完成动作能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 首先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当想象中的训练和实际中的训练结合起来, 即在实际完成动作之前, 先在想象中完成该动作, 训练的效果就更大。

在实践中表象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放松训练和念动等, 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建议在表象活动前进行放松, 进而促进对表象的控制能力。首先是使自己的肌肉尽量放松, 并达到全身松弛。如卧姿或自然放松的坐姿, 闭目, 想象自己最舒适的情景, 这样能排除其他信号的输入, 为表象活动作准备。丁雪琴提出:通过放松—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 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 从而显著增强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的能力。

如果说放松是表象训练的准备阶段, 那么念动就是真正唤起表象的过程, 运动员根据训练的要求唤起实际训练或比赛的动作表象, 多次重复再现, 与此同时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 发展自己的动作表象。随着实战的发展, 念动训练形成有序的成套练习。

五、结语

表象训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进行了许多研究, 国内外对关于表象训练的基本内涵和基础理论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表象训练效能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这使表象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并且其效果也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中得到体现, 今后的研究应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和赛前心理调整的需要, 探讨符合不同运动项目, 符合不同类型运动员的表象训练方法, 使之更加具体化、精确化、实用化。

摘要:本文对表象训练的概念、作用理论进行了评述, 并对表象训练的功能及常用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表象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心理科学, 2004, (27) 2:258-260.

[2]王东良.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兰州学刊, 2004, (2) :288-289.

[3]宋丽波.表象研究新进展及其思考.教育探索, 2004, (12) :75-76.

[4]刘耀荣, 时倩.论表象训练原理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1) 2:178-179.

[5]王珉.试论表象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55-57.

[6]李年红, 章建成等.影响表象训练效果的因素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6:132-135.

[7]唐征宇.论自我谈话技术在应激控制中的运用.湖北体育科技, 2003, (22) 1:56-58.

[8]漆昌柱, 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 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体育科学, 2001, (21) 3:76-80.

[9]金尧, 赵秋菊.竞技运动中的表象训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30-31.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10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记忆实验报告,成为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和其他心理学家做实验一样,艾宾浩斯做了记忆实验。不过实验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以小猫小狗,不是以自愿者,而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整个实验花费了5年时间。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记忆效果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他发现刚刚记忆完毕,记忆量为100%。20分钟后,记忆量为58.2%。1个小时后,记忆量为44.2%。8到9个小时后,记忆量为35.8。一天后,记忆量为33.7。2天后,记忆量为27.8。6天后,记忆量为25.4。一个月后,记忆量为21.1。然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材料的数量,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简单吗?一条曲线,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但你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吗?花费5年的时间,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分析和总结,

也就因为他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笨”地坚持学术的严谨性,才能坚持下来,要是我们“聪明”的中国人,早就说以此类推,所以如何了。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

那培训讲师在授课时,要怎么做,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讲师的水平再高,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以后,一定被遗忘,这是不改的事实,被学员记住的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讲师的作用是尽量加大这一部分,让核心的授课内容,成为这一部分。于是讲师要把课程分成模块,基本上以1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要回顾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尤其是核心的内容,一定要反复强调,加深学员的记忆。我在授课时,还把核心内容,写在大白纸上,粘贴在教室旁边的墙上,可以方便地带领学员回顾,加强记忆。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 心理学原理在班级工作中的应用

★ 心理学学习指导方法有哪些

★ 沙画学习的技巧方法

★ 数码相机与全站仪集成原理与方法

★ 历史新授课中的教材处理方法

★ 浅谈基岩溶洞的探测方法原理与分析

★ 浅谈全站仪补偿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11

活动背景设计:

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昨天上课听懂的东西,今天就不记得了?英语、语文学科记忆内容背了十来遍都还记不住?为什么有些同学临时抱佛脚非常有效„„这些问题都和记忆有关。

众所周知,人的记忆潜能是无限的,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出来的。很多学生记忆力不好,并不是他(她)不够努力,很有可能就是没有意识到记忆的潜能,没有去发现记忆的规律,运用记忆的方法。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给予学生在记忆力方面的一些必要指导,激发学生认识大脑的记忆潜力并有意识的去探索记忆方法的兴趣,建立愉快的学习体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对象:初二学生。活动目标:

1.了解人的记忆的潜能是无限的,激起学生成为记忆达人信心。

2.探索记忆达人的成功途径,体会潜能的发掘很重要,体验记忆有方法的。3.通过交流、活动体验,理解并掌握一些记忆的好方法和技巧,寻找成为

记忆小达人的方法。

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人的潜能无限,记忆有方法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增强学生信心,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方法和技巧提高记忆力。教学过程:

一、最强大脑——潜能无限

引导语:同学们看过《最强大脑》吗?

日本的心算高手土屋宏明,挑战18位数除以11位数,以7秒47的时间打破了这一领

域的极限!

全球脑王,15岁的陈志强用90分钟记忆88幅建筑沙画及其细节,评委从中任意抽取1cm*1cm的局部,他用极短的时间,正确答出沙画所在的位置,他们的表现真人让人难以置 信,我们真正体会到人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体验和观看视频,体会土屋的记忆运算能力是超常的,他的光环是很多的,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与学生年龄相仿的15岁小将陈智强所发挥的记忆能力,更是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以此切身体会到人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

二、芝麻开门——达人探秘

引导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也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我们通过文字资料了解陈志强是怎样成为全球脑王的。

15岁的陈智强,背课文、背单词、背公式等一两遍就能记牢。陈智强背诵背诵历史和政治,自己独创了一套记忆方法,把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他甚至能将内容所在的页码都记下来。他和妈妈都是最强大脑的忠实粉丝,妈妈制作各种各样的道具来训练儿子的记忆力,比如曾在最强大脑节目上出现过的二维码匹配电话号码,图书条形码等等,这些记忆小游戏他都能轻松完成,并且乐在其中。

看了陈智强的成功经历,我们发现除了天生聪明还不够,还要多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设计意图】:通过脑王的成长过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他是如何成功的。找到成功的因素,结合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带给学生的是思考!通过分析对比,学生的信心是不够的,这需要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激情。

过渡语:毕竟如此聪明的孩子并不多,我们背课文也许需要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怎么可能成为如此厉害的记忆达人呢?请同学们看记忆大师吴天胜是如何成功的。

课件展示:

世界记忆大师吴天胜,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中下游水平,语文、英语等常常背不下来。大二时,他受一则“脑力开发”新闻的影响,上网自学有关记忆的技巧,如速读法、图像法、导图法。之后,他不断地自我探索和训练,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神奇记忆法。

总结语:是的,人的记忆潜能就像一个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我们所用的仅仅是大海中的一、两滴小小的水珠,如果我们寻找到了神奇的记忆妙方,那么这片辽阔的海洋定会喷涌出智慧的波涛,让你成为一个最强的记忆达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记忆之门,踏上成为记忆达人的旅程吧!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记忆达人的成功历程,层层挖掘他们成功的秘诀。使学生意识到记忆达人的成功,不仅仅靠天分,更重要的是主动发现记忆方法,主动训练自己的记忆力。

三、记忆方法—循规觅径

1.歌诀记忆法

同学们,你能快速记下这些省的名称吗?顺序可以打乱。

湖南、青海、广东、河南、山东、江西、新疆、宁夏、广西、浙江、辽宁、湖北、陕西、甘肃、江苏、河北、山西、黑龙江

告诉你一个记忆的小窍门,可以将这些名称分类别,提取关键字,形成歌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二宁青陕甘。

(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是不是很好记呢?记忆有方法——歌诀记忆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记忆地理地名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提高记忆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真实体验到歌诀记忆法的神奇,激起学生继续寻找记忆妙方的欲望。

2.谐音记忆法

过渡语:同学们,这些历史问题你能答出来吗?怎样记得更快更牢?这位同学用的谐音记忆法。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1894(一拔就死)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陈独秀 蔡元培(葫(胡)芦(鲁)里(李)盛(陈)菜(蔡))3.洋务运动的代表人:

奕忻、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一心(奕)到洞(之洞)里(李)翻糖)在历史记忆中,我们不知不觉应用一些巧妙方法。这样既提高了记忆兴趣,又降低了记忆难度。其实,只要善于发现,那么同学们感觉有难度的科目也蕴藏着花样繁多的记忆妙方!

3.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引导语:记忆不同的内容,方法也不尽相同。记忆王国里还有很多记忆妙方需要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找寻记忆规律,寻觅记忆佳径。请看下面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关键词记忆:戴,穿,走,探,穿,爬。攀,缩。分段记忆:穿着,走到铁道,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联想记忆:一边记忆一边联想画面。(分段记忆 联想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记忆一段文字,在寻找记忆佳径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记忆方法灵活多样,要在实践中根据记忆内容去探索,发现,找到记忆良策,同时激起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探索新方法的兴趣。

四、分享收获——达人支招。

过渡语:同学们,除了这节微课我们找到的记忆方法,你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记忆小窍门要和大家分享?

理解记忆、音乐助记忆,重复记忆„„ 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记忆的真谛,那就是:

记忆是宝藏,应用真神妙

勤学巧记忆,收效自然到。

【设计意图】:分享记忆小窍门,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的记忆秘诀,让学生逐渐懂得,记忆潜能无限,提高记忆力不仅仅靠“诀窍”,同时也要靠勤奋努力,不断地有意识的训练。

五、挑战班级脑王(大字,课件)

找到了记忆的真谛,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开始挑战: 记忆一组数字:(限时10秒)***37281888 恭喜你,成为班级脑王!

结束语:同学们,经过这次有趣的达人之旅,我们知道了人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找到记忆的妙方,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为令人敬佩的记忆达人!可能下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就是你。

【设计意图】:

《心理学》:记忆与表象 篇12

标志是创造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创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关键在于确定标志, 以标志表达企业的内涵与精神, 确立企业和产品的差别并表达其市场销售地位。“表象”即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形象特征, “里象”即物体所传达的意义和精神, 而标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形象, 更多的是通过视觉的形式语言传达了一种信息思想、思维观念, 即“有内容的形式”。这种有内容的形式即是表象与里象相结合的手法, 将表象手法运用到标志设计中的研究很多, 但是将“表象”与“里象”结合起来分析标志设计的研究较少, 所以本文以标志设计为例来分析设计中的“表象”与“里象”的关系, 对设计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表象”“里象”的历史来源

标志在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它的社会角色的历史转换和功能价值的变化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1.部落图腾—家族的识别标记;2.商品标识—推销商品的重要工具;3.形象识别—企业身份地位的展示;4.财富象征—名牌标志的金色光环四个基本阶段。所以部落图腾是标志设计的原始雏形,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部落都有各自不同的图腾, 当原始人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之后会对该地区一种与他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产生崇拜, 这一事物就被称为原始图腾, 它被视为该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 是严格的氏族形象, 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和标识性。最古老的原始时代结绳、刻石、刻树等记号标志也是表象手法在标志设计中的雏形运用。

原始社会的仰韶型 (半坡和庙底沟) 和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 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 由再现 (模拟) 到表现 (抽象化) , 由写实到符号化, 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 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表面看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 但是此时原始人类的感受并不是只停留在具有对称感的构图, 而有了更深层的情感寄托和想象, 从动物形象到几何图案的陶器纹饰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审美”, 而具有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 通过这些图腾形式, 能够反映出此时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 早期的陶器纹饰体现的是氏族部落全民性的观念和想象。而原始社会晚期以来, 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 战争愈来愈频繁, 规模愈来愈巨大, 打破了原有的稳定和谐, 早期奴隶制度的建立, 统治者披上宗教的外衣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青铜纹饰应运而生, 青铜纹饰溯源来自原始图腾, 但此时主要体现的是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和意志,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纹饰不同于几何抽象纹样, 它们是具体的动物形象, 是兽面纹, 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 它们以神秘威吓的形象来巩固统治者的地位, 体现新生阶级对自身的肯定和期待, 也暗示着当时人类正经历着血与火的野蛮时代, 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是“表象”与“里象”方法的历史来源的最早期的阐述。

二、“表象”“里象”的结合提升标志的内涵

标志具有很强的销售力, 能将产品信息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间传递给目标消费者, 成为一种最直接的促销手段。怎样让消费者看到标志后联想到它所代表的企业和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将质量形象和价值形象蕴含其中, 不仅关注它的图形和样式, 同时关注它的意义和内涵。

表象手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性和概括性, 是对生活中具象事物的概括、加工和提炼, 强调事物的特点, 体现其最有意味的形式, 表达简洁, 易于识别。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 表象来看采用中国传统印章形式, 实质传达出来北京张开双臂, 欢迎八方宾客, 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大家所熟知的苹果企业, 联想到苹果品牌大家自然会想到那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标志, 从表面外形来分析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从自然中来的苹果, 首先用表象手法对真实苹果进行外形概括, 与此同时从“表象”看到“里象”, 消费者会思考它为什么会被咬掉一口呢, 咬掉的缺口唤起人们的好奇, 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这也能体现苹果产品的创新精神, 使消费者记忆深刻。麦当劳作为快餐行业的领头羊, 发展速度惊人, 在它的标志上也能体现自己的优势, 麦当劳标志从表象分析来看是黄色双拱门, 简洁概括, 而传达出来的意思则是象征着欢乐与美味, 象征着麦当劳像磁石一般不断把顾客吸进这座欢乐之门, 当人们饥饿难耐的时候看到这个黄色双拱门, 能自然而然被它吸引和选择消费。

综上所述, 阐述了在标志设计中“表象”与“里象”方法结合的运用, 不仅提升了品牌的价值, 而且提高了品牌的竞争力。设计师在做设计过程中主要关注内外关系创建、文化属性与创新、物性与非物性、要素选择、附加价值几个方面, 而物性与非物性是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怎样将表面语言与背后内涵相结合在当今设计中尤为重要。标志设计只是在大设计内容下一个小的方面, 其他的设计门类也应如此, 在创造表象符号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内在含义, 让消费者在欣赏设计作品时不仅留恋于它的外表, 更能读懂它的内心, 达到一种互融共鸣状态, 这也是设计创造中的一种好的表现形式。

摘要:“表象”常被人认为是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形象, 而“里象”则被认为是物体所传达的意义和精神。现代设计中常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来设计作品, 尤其是标志设计。本文通过标志设计中的表里象结合手法的运用来浅析设计中的“表象”与“里象”的关系, 探究将这一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做设计之中。

关键词:标志设计,表象手法,做设计

参考文献

[1]胡柳.标志是有内容的“形式”[J].美术观察.2012 (05) .

[2]张雪.后现代标志设计.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3 (40) .

上一篇:巷道验收标准下一篇: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