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信

2024-06-25

来华留学生信(精选9篇)

来华留学生信 篇1

第一条 为加强外国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经费的管理,规范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经费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留学生经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所设立的专项经费。

第三条 留学生经费实行“包干使用、专款专用、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

第四条 我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包括生活费、学杂费、住宿费、医疗费、其他费用等。

第五条 留学生的生活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凡享受我国政府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以下简称“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期间,由所在学校发给每人一定数额的生活费,用于支付留学生伙食费用及日常生活的零星开支。

生活费以人民币支付,具体标准按国家教委、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经费由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

(二)在华学习时间满一学年的学生第一个月加发___个月的生活费,不满一学年的第一个月加发半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安置和冬装补助费用。

(三)生活费自学生入学之日起发给,当月___日(含___日)之前注册的,发给全月生活费;

___日以后注册的,发给半个月生活费。毕业生发至学校确定的毕业之日以后的半个月。对临时决定休学、退学或结业回国的,如已领取当月生活费,不再收回。在学校规定的假期之内离校休假时,生活费照发;对未经学校批准逾期不归者,不发给超假期间的生活费。

(四)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期间,如带配偶、子女,其配偶和子女的一切费用,均由派遣方或学生本人自理。

第六条 留学生的学杂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给学校相应的学杂费,用于与学生教学相关方面的支出。

(二)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实习,其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参照中国学生外出实习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留学生要求进行超出学校教学计划的专业实习时,所需一切费用由本人自理。

(四)奖学金生来华、结业回国、学习中途出境休假以及退学、休学回国的国际往返旅费均由派遣方或学生本人负担。

另有协议者,按协议办理。

(五)来华和结业的奖学金生应尽可能选择距离所在院校最近的出入境口岸或国际交通工具终、始点入出境。

自出入境口岸至所在学校的城市间旅费,由所在学校按火车硬座(通宵乘坐火车可购买硬卧)、轮船三等舱位开支报销。途中伙食费用及行李超重费用自理。

(六)奖学金生根据教学安排在我国境内转学的城市间旅费,由转学前所在学校按上述规定开支报销。

(七)对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可由学校发给奖品或奖状,所需经费在学杂费中开支。

第七条 留学生的住宿费由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给学校,由学校集中掌握,用于留学生宿舍的日常运转和管理、服务、设备更新(单台件___万元以下)及维修等项支出。

第八条 留学生的医疗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核拨给学校相应的医疗费,用于学生门诊、住院医疗、必要的体检等支出。

核拨标准按每人每月___元计算,由学校统筹使用。

(二)留学生需住院治疗时,应安排住一般外宾病房。

(三)门诊挂号费、住院伙食费;

留学生镶牙、配眼镜、分娩、人工流产、矫正生理缺陷、购买营养滋补品以及治疗来华前已患有一般性慢性疾病的费用;学生因违反校纪、法律(打架、斗殴等行为)造成伤亡事故,所支付的有关费用;均由学生自理。

(四)学校可参照对本校中国学生的规定,要求留学生自理一定比例的医疗费。

第九条 留学生的其他费用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核拨给学校相应的其他费用,用于学生假期活动、宣传等项开支。

(二)为增进留学生对我国的正确了解,学校可为在华学生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安排假期活动,经费按每人每年___元掌握。

除免学杂费外的部分奖学金留学生、自费留学生如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假期活动,其费用由学生本人自理。

(三)各学校用于为留学生阅览室订购报刊、组织留学生文体活动、参观、联欢和其他友好活动的费用,可按每个学生每学年___元的标准掌握。

第十条 留学生的国际旅费按协议由我国政府提供的,由所在学校于学生离校前两个月上报国家教委,由国家教委统一安排购票。

第十一条 享受我国政府部分奖学金的留学生,按协议规定享受免学杂费、教材费、住宿费和医疗费的全部和部分项目,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中、外双方对奖学金的标准和开支办法另有协议的,按协议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自费留学生的经费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来华留学生信 篇2

一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留学生教育一直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留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 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留学所在国家文化的影响, 接收或认同全新的价值观念, 从而对其留学国家产生感情, 最后把这种感情表现在政治立场和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上。这些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会在他们今后从事的各项工作中表现出对曾经留学国家的友善和倾向性, 也会极力促进本国与该国经济、文化的友好往来。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 表明了他们对中国的信赖和友好。我们在培养来华留学生成才的同时, 更应帮助他们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 增强他们对中国的情感, 加强他们与中国人民的友谊, 使他们成为联系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1. 有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目前, 国际局势相对不太稳定, 中国的周边环境不太安全, 对中国存在偏见或认识不全面的国家很多, 发展留学生教育对于让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有着重要作用。以中美两国的交往为例, 新中国成立20多年, 中美两国基本不来往。直到20世纪70年代, 中美两国的交往才走上了正常的道路, 而这一历史性的突破除了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外, 也离不开一批谙熟对方事物的“美国通”和“中国通”的努力。尤其是美国当时有一批因家庭或个人原因在中国待过或学习过的学者, 这些“中国通”“知华派”在推动尼克松打开中国大门和卡特总统决心与中国建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他们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为促使美国历届政府保持对华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 若能将这些未来在对华关系领域中掌握话语权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成客观的“知华派”和“友华派”, 从长远来看, 他们会让美国民众对中国有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当然, 这不仅需要少数精英的相互熟悉, 而且需要一代人的相互了解。培养大批真正了解中国的“中国通”, 可以从来华留学生抓起。

2. 有利于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较之美国等西方国家, 中国的历史文明更为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几千年连续不间断文明的国家, 其丰富的文化成就举世公认。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作为软实力的中华文化也日益引起世界的重视。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首先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大战略, 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培养更多了解、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友好人士, 为中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一个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因此, 我们应努力培养一大批对中国文化有兴趣和好感的来华留学生, 通过有效的教育, 培养出一批从事中西跨文化交流和研究的学者和新闻工作者, 使他们能成为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专家, 然后通过他们来推介中国文化。我们可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马可波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西方介绍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 能激发起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节吗?同样的, 如果没有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等许多扎根在中国、生活在中国的国际友人常年向世界客观报道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 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中国国家地位能冲破西方的封锁, 而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同情和认可吗?我们应看到, 国际友人在推介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是居功至伟、无可替代的。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来华留学教育, 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对于后期的培养和毕业有很大的隐患。

有人片面地认为, 学生的学术水平体现在毕业论文质量和发表文章数量上, 其实不然。这两者只是学生学术水平的某些方面, 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可以说明学生的学术水平。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应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培养环节加强学生的学术水平, 而不是在最后毕业时用学位授予标准的硬性标准来要求学生达到“学术水平”, 这样致使很多来华留学生无法按时毕业, 不利于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很多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的学位授予上要求与本校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标准。特别是研究生阶段, 要求学生在期刊发表文章并用中文完成论文撰写, 用中文完成论文的答辩, 这些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学术水平, 但会造成很多学生无法顺利毕业, 原因也许不是专业理论和知识没有达标而是中文水平不够, 无法完成中文论文的撰写及用中文答辩等硬性要求。来华留学生来中国三四年, 要完成专业的学习同时还要兼顾中文的学习, 这是十分困难的。笔者认为, 来华留学生的学位授予可以不完全按照中国学生的学位授予条件, 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弹性要求来华留学生, 以吸引培养来华留学生对华友好,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对专业知识了解的亲华友华的国际学生。

三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实现途径

由上可见, 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原则优先兼顾学术原则,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 规范入学考试制度, 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

制定合理、科学的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是保证中国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但中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高校或放弃考试, 盲目“宽进”, 或各自设定入学考试方式, 导致考试标准不一、考试内容各异的现状, 这样不利于广大来华留学生的报考, 也不利于高校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 同时给后期的学生培养带来困难。我们应在参照先进国家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统一的、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制度。

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大多采用预科考核的方式, 通过几年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中国对自费的留学生却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笔者认为, 先要把对自费生的学习要求以大纲形式统一确定下来, 才能把考试难度与公费生预科考核区分开来。由教育主管部门开发统一考试, 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但必须符合自费留学生的学习大纲。首先, 主管部门做好调研, 把握好命题尺度, 制定相应的大纲和试题库。再者, 主管部门将开发好的内容发给高校, 然后看能否得到各高校的认可, 即各高校是否愿意把它作为标准进行录取操作。同时参照国际留学生入学考试的规律和趋势, 做到简化、重视考察综合能力及文理科的综合渗透。

2. 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根据中国教育制度的教学计划, 结合派遣国的需要和留学生的不同情况, 培养他们成为能掌握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 身心健康, 了解中国和对华友好的人士。”

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应在培养环节加强, 而不是硬性地以为学位授予标准来要求。如完善留学生的课程体系, 采取多元化的课程;强化教师的外语能力, 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水平;编订属于来华留学生的教材,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中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公选课;建立一对一的辅导机制, 为留学生更好地了解适应中国提供辅助;建立专业的教授委员会, 为留学生答疑解惑等。这样可以为来华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及实践的环境。

3. 适当放松学位授予标准

目前, 中国学位授予标准对来华留学生而言过高。尤其是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关于论文方面的要求。为更好实现政治原则优先的来华留学生教育, 在提高生源质量和加强培养力度外, 可以对学位授予做出如下调整:

对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有所要求, 但程度上可适当放宽, 根据派出国生源的实际可灵活变动。

由于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有限, 而中国教师外语水平也不高, 学生学习交流有困难, 在规定的学制内来很难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这种情况下可允许学生延长一定的时间 (半年到一年) 补修或重修有关课程。

学位授予应以课程学习为主, 但论文要求可适当放宽, 如做一个小论文或论文设计, 能表明学位申请者基本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即可。对来华留学生必须发表文章才能获得答辩资格这一条件不做硬性要求。

除了汉语言专业学生, 其他来华留学生在学位论文用汉语撰写和答辩有困难时, 可用国际通用语言撰写和答辩, 但必须能用汉语写出论文摘要, 同时要求学生能使用中文生活用语, 基本能阅读专业汉语资料。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人数显著增加, 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发展留学生教育对中国而言十分重要, 但中国的留学生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我们应该在政治原则优先兼顾学术原则的前提下来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政治原则

参考文献

[1]郭玉贵.从国家利益角度更有效吸引美国学子来华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

[2]刘玉珂.学位教育比较研究——关于授予来华留学生中国学位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 1991 (4)

来华留学生年均增长20%等 篇3

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五”期间(2001—2005),中国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1998年,来华留学人数为4.3万人,2002年增至8.6万人,到2005年,来华留学人数已达14万余人,涉及190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目前中国具有接收来华国际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达568所,并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协议。

中国政府将长期推广海外华教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教宣传司副司长雷振刚近日表示,中国在海外推动华文教育工作,并不会设立“终极目标”,而是一脉相承给予长期的协助。中国会按各国和地区不同的需求给予协助,确保华文教育在海外地区能发扬光大。他说,中国去年编印160万册教科书免费发放到世界各地,作为关心海外华文教育的实际措施。中国也在着手编写教师和校长管理的课程,加强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工作。

老凤祥入全球珠宝百强

最近揭晓的全球珠宝100强榜单上,首次出现了一个中国内地品牌——上海的老凤祥。依托人才、技术这些软实力,老凤祥这几年市场表现活跃,销售额从2001年的7.5亿元增至2006年的40亿元。目前,老凤祥的国际品牌战略已经全面拉开,与意大利著名品牌“米罗娜”签署了合作协议,最近又与欧、美、日众多著名珠宝商及矿产资源商洽谈品牌、技术与产销合作。

中国2.4万姓氏剩400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中国姓氏统计》日前完成。据悉,此次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基本涵盖全国,找到约4100个姓,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姓达2.4万多个,也就是说,中国已有2万个姓氏消亡了。在全国目前使用的约4100个姓氏里,除去双姓、三姓,绝大多数是单字的姓。在这些姓氏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可以轻松辨别的字。

百余人以“优才”成为港人

香港自去年年中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来,迄今已有近150人获得批准,以“优才”身份成为香港居民。他们主要来自金融、资讯、科技、商贸以及体育运动和艺术文化等行业。此外,2003年底推出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已批准1200多名投资者成为香港居民,他们为香港带来超过74亿港元的资金。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将重新开放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典藏丰富,不少典藏文物号称“全球唯一”。位于台北市中山南路的旧国民党中央党部,虽已转手,但国民党史馆仍以签约10年的方式留在原地,今年整修完毕后,将重新开张。该馆搜罗了中国国民党创党至今77年间,有关国民党的政党历史、党务发展文献,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档案原件及名人用过的文物,是研究国民党历史、民国历史及中国近代史相当权威的档案机构。

内地青年在港

就读就业超过2万人

香港回归祖国近10年来,在港就读、就业的内地青年已超过2万人。香港特区政府从2003年开始实施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具有专业认可资历的内地优秀人才赴港工作,在行业上没有任何限制。在招收内地学生方面,从2002年开始,香港8所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内地自费生。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已将非本地本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上限提高到10%。

港12所高校今年内地招生

从教育部获悉:2007年香港共有12所高校在内地25个省份招生。其中中文大学、城市大学仍参加内地高考统招,并列入提前录取批次。而港大、科技大、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教育学院、树仁大学、公开大学、演艺学院和珠海学院,将参考考生高考成绩在内地自主招生,并于7月7日前结束录取,被上述10所香港高校录取的学生,内地高校将不再予以录取。

每年5000亿台湾资本进大陆

虽然台湾当局不允许民众投资大陆股市,但因有利可图,台湾人透过各种管道纷纷“钱”进大陆,包括直接到大陆去开人头户、绕道香港去投资、透过第三地投资或购买境外基金投资。近日台湾“金管会”主委胡胜正表示,台湾资本大多数都是透过第三地投资,“金管会”很难统计。不过,台湾一年投资金额高达19.5兆元新台币,其中5000亿元新台币投资到大陆和香港的股市,应该有可能。

华人博物馆将在美利允市揭幕

美国北加州美利允市在3月24日举行了“北加州在美华人博物馆”的揭幕仪式,这家此前由华侨成立的华人博物馆,通过旧照片和历史文物,回顾在加州淘金热时代的华埠旧貌,向民众展现早期在加州谋生华人的生活点滴。博物馆内布置有永久性的陈列展品,分别以“美利允—加州淘金热时代最后一个华埠”、“在美华人历史十要点”、“三埠豆芽场”等为主题。博物馆前半部分也有一间原样布置的早期华人杂货店。

马新社诞首名华裔总编辑

马来西亚官方通讯社马新社总编辑阿兹曼乌江2月27日被委为总经理,而执行编辑翁书雄则升任马新社总编辑,他也是马新社的首位华裔总编辑。翁书雄于1974年8月起在马新社担任见习记者。他拥有美国弗吉尼亚新闻中心的新闻文凭,也曾在2000年担任马新社经济新闻组主任,并在2004年8月1日出任执行编辑。

意大利华人移民企业数居第二

据意大利商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意大利外国移民企业增长12.6%,增加了25184家新企业,占意大利2006年新增企业数(73333家)的34.4%。而华人移民企业的数量也达到了26431家,位于意大利外国移民企业排行榜的第二位,居第一位的是摩洛哥,排在华人移民企业后面的为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瑞士。

美阿市招募华裔警员

近日,美国阿罕布拉市市长沈时康透露,阿市现对外要招收5名警员和多名兼职治安人员,目的在于希望华人积极参入维持阿市治安队伍,尤其是鼓励华裔居民有事要报警,才能得到警方的巡查和帮助,同时也促进阿市治安的维护。拥有50%亚裔居民的阿市,华人占大多数,可华人参与协助治安的却很少,而且居民区内的看护对维护平日小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更多华人的兼职和义工加入。

中医针灸在法国

有了国家级证书

法国政府将正式授权有关高校颁发中医针灸国家级学位证书,以全面提升法国的中医针灸教学及治疗质量。根据法中签署的有关合作协议,中国方面将从技术和科学上全力帮助开设针灸课程的法国高校,并协助评估针灸教学质量。据了解,目前法国已有6所高校为具有行医资格的医生开设了针灸培训课程,培训期为3年。

100优秀农民工将赴德受训

全国首个专门服务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的境外培训项目——中德青年DCC培训合作项目2月12日正式启动。据悉,该项目计划在2007至2016年的10年中,每年选拔10名国家或地方重点工程,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赴德国接受为期2个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中国留法学生学历将通行欧洲

法国教育部部长吉勒·德罗宾日前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新的“中法互相承认学历协议”意向书,并有望于新学期开学前达成正式协议,未来中国留法学生文凭将获得欧洲通行的学历认可。同时,新协议还将扩大到法国求学的中国学生的范围,包括一些接受成人职业教育的学生。根据法国官方数据,目前有16000名中国留学生在法深造。

英国老牌超豪华酒店

将首度进军中国市场

有140余年历史的英国老牌超豪华酒店朗廷酒店,将于不久后首度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成立于1865年的朗廷酒店位于伦敦市中心,以超豪华设计和体贴挚诚的服务著称于世,一直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球六家朗廷酒店分布于香港、伦敦、波士顿、墨尔本、奥克兰五大城市,均秉承了尊贵豪华的酒店传统。香港的朗廷是其在亚洲的唯一酒店,正发挥着其进入内地的桥梁作用。

香港成为亚洲最受欢迎

影视娱乐节目交易中心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影视娱乐节目交易中心。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在香港的业务回升,电影及娱乐业整体气氛转好,并指整体业绩于来年会有更正面的增长,当中以数码娱乐业尤为显著,香港是亚洲的内容供应、制作、发行、交易及电影融资中心。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去年曾在香港采购影视娱乐节目,其他热门采购地点依次为中国内地、日本、韩国及泰国。

中国将继续支持外资

银行直接在华设立机构

中国银监会近日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说,中国将继续支持外资银行直接在华设立机构,同时完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银行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截至去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

伦敦中国企业落地

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旨在为中国企业在伦敦开展业务提供优惠便利落地服务的“伦敦中国企业落地服务中心”,近日正式向中国企业开放,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有意落户该中心。该中心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最长期限为3个月的免费办公桌和租金优惠25%的办公场地。迄今为止,伦敦投资局已经协助41家中国公司落户伦敦,创造了约1000份就业机会。

“澳门菜”将名扬美国

美国大型上市中菜饮食集团“华馆”,今年9月在美国旗下的155间中菜馆将举办为期约4个月的“澳门滋味”推广活动,预计有1700万名客人在美国各地可以尝到“澳门菜”。“华馆”连环推介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道美食,在推出四川及云南菜之后,此次特别选择澳门菜,将会推出四至五款菜式,并为客人推介合适的葡萄牙酒配以品尝。

中国首个境外民营经济

贸易合作区在俄成立

近日,中国首个境外民营经济贸易合作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在俄成立。该合作区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分生产加工区、商务区、物流仓储区和生活服务区四部分。届时,将有鞋类、服装、家居、木业、建材、汽车、汽摩配、家电、烟具、皮革等60多家以温州企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入驻,实现中国优势产业向境外的梯度转移。

美国华人在南加州

地方选举连连告捷

旅美洛杉矶的华人近日在南加州地方选举中捷报频传,8个城市14人参选,其中有9人胜出。年富力强的这一代华人精英,参加今春3月初的南加州地方选举力挫群雄,其中5位获最高票。9位公职获胜者既有连任的,也有新登科的,今后多座城市将出现两位华裔市议员,也将出现多位华人市长。华人领袖长久为社区服务终于播种收获。

马来西亚官方宣布“关闭华人

学校”的国家目标不再适用

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探索论文 篇4

1.2非洲留学生宗教信仰虔诚。非洲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三种:传统宗教(拜物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统宗教是非洲黑人固有的、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社会基础的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后来从外界传入非洲的宗教。②非洲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绝大部分人高度忠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生活中恪守教义,甚至有人会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就地进行祷告等宗教仪式。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人们对于这些近乎严苛的虔诚的仪式,多多少少会有些不适应,甚至会有些人觉得他们行为古怪。

1.3非洲留学生性格豪爽,群体凝聚力强。非洲留学生的性格特点比较鲜明,他们爱憎分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和好恶,习惯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不免尴尬;另外,他们常常统一行动,有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就结成小团体,群体凝聚力很强。

二、提高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尊重非洲留学生的民族感情,多谈中非友好。对于非洲学生的民族情怀,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多了解学生的国家概况,在和他们接触中多谈谈他们国家的优势项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要结合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多谈中非友好,增强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他们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友好,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服从学校的管理。

2.2尊重留学生的宗教信仰,不妄论,不妄为。宗教信仰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块暗礁,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非洲留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管理教师要始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尊重他们各自的宗教信仰,对于他们合法的宗教活动,不可妄加评论,更不能随意干扰,横加干涉。当然,管理教师始终应保持警惕,不允许留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任何的传教活动,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2.3抓住重点学生,发挥群体内聚力。非洲留学生的性格豪爽,喜欢抱团行事,这有时确实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换个角度考虑,我们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个情况,抓住重点人物开展工作。在非洲留学生中发展重点人物,应综合考虑宗教信仰、国别、学生个人威望等因素。重点学生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态度友好的留学生老生了解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本地生活,留管干部可以安排老生带新生,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2)非洲人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家庭富裕的学生经常会资助经济困难的本国留学生,所以在本国留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能够帮助老师处理发生在本国留学生之间的矛盾;

(3)班级里的活跃分子。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别,许多留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因此,留管干部应注意观察,用好班级里的活跃分子,让他们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有了这些活跃分子的带动,其他留学生也会渐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三、结语

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加强,非洲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要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留管教师要加强学习,认真了解非洲文化和非洲学生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提高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来华留学生信 篇5

这位主管入境管理局事务的官员在和中国外交部、公安部、教育部有关部门进行连日对口磋商之后,接受在京媒体采访。他表示日本各界可能加强对在日学习遇到生活困难的优秀中国留学生的经济援助。

他同时对十几年来日本不断发生中国留学生非法滞留、非法就劳乃至恶性犯罪现象表示忧虑,他认为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前需要提高对日本学习、生活费高昂的认识。

他否认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吸收十万人留学生”计划是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他说:“增加留学生目的是使外国人不仅看到日本经济发展一面,还能增加对日本文化、社会和生活状况的理解”。

但是随着留学生政策的“门户开放”,日本人发现了身边多出了大量非法滞留、非法就劳乃至恶性犯罪者,媒体的渲染使他们更加惴惴不安。涌入日本的亚洲的留学生发现求学并不容易,就劳却有可能所斩获,部分身负重债的留学生铤而走险。据日本官方统计,现在日本约有二十一万九千人非法滞留者,其中来自中国的有三万三千人,居各国第二位;去年有四万五千名外国人因违反入境法被遣返,其中中国人有一万两千名,首次跃居首位。

来华留学生信 篇6

来华长期进修留学生语言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留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在听说读写各种形式上不平衡,在不同水平、不同地区维度上存在差异,具有成人化的特点.

作 者:刘芳芳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100089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1(6)分类号:H195.1关键词:长期进修 留学生 语言学习策略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篇7

1 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何谓跨文化适应?Redfield (1936) 认为从心理学角度跨文化适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及成员在直接地、持续地相互接触中所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双方面变化过程”。王亚鹏 (2004) 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迁和适应过程”。

根据沃德 (Ward, 1993) 的理论, 跨文化适应由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部分组成, 前者是指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获得了幸福感和满意感等积极的心理情感反应。后者指的是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获得了适合新文化的知识和技能。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分为负面效应和正面效应。正面效应表现为个体能与东道国的人进行有效的交际以及具有较高的适应东道国的文化环境的能力。个体在跨文化接触中没有或者比较少出现焦虑、孤独和抑郁等消极情绪。负面效应表现为留学生在东道国文化环境中出现的心理的不安和行为不适等现象。

2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 从一个自己十分熟悉和适应的本国母语文化环境进入到我国这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由于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英语口语水平、汉语语言水平、认知模式、性格特点、来华留学的目标和期望值、社会体制、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差异以及缺乏亲朋好友的陪伴, 他们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从而导致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状态因人而异。

根据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留学生班主任的了解, 南昌航空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出现的孤独、寂寞和失落感等消极的情绪反应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都有个体差异。总体而言, 男生比女生的满意度要高, 性格开朗外向的国际生比性格内向沉默的国际生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要少, 肤色浅的留学生比肤色深的留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要少。比如, 一位非洲籍的女生表述到她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 邻座的中国籍学生看到她用手抓饭吃, 表现出很惊讶和嘲笑的态度, 认为这是很脏的行为。类似的这些经历使得大多数像她这样拥有黑色皮肤的来华留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与此相反, 另外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利兹, 性格外向, 街舞也跳得相当不错。他在来南昌航空大学某某专业学习的第一个学期就顺利的在南昌市的一家酒吧同时在一所民办的英语培训学校找到了兼职工作, 学习生活和业余生活都如鱼得水, 他对中国生活的满意度非常高, 甚至有毕业后永久定居中国的打算。

3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遇到的主要问题

3.1 文化冲击问题

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模式等有极大的差异, 很多留学生刚来到中国, 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 首先会遇到的就是文化冲击问题, 导致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预想不到的障碍, 甚至是误解和冲突。比如来自印度的一位女性留学生曾经跟留学生管理人说到, 刚来中国的时候, 去商场逛街的时候, 很多服务员一直盯着她看, 带着异样的眼光盯着她身上穿的衣服和头上戴的发饰, 这让她感到很不自在、很尴尬。同样, 在中国校园里, 刚开始的时候, 中国籍学生也不是很乐意和她走近, 他们认为肤色黑就代表“脏、粗暴”。

3.2 生活适应问题

住宿方面, 大部分来华留学生被安排住在学校宿舍。根据班主任的了解, 他们对宿舍环境的满意度因人而异。学习动机特别强的留学生对宿舍条件满意度高, 他们认为宿舍离学校教室和图书馆距离很近, 方便去自习和查询资料;宿舍配有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 服务态度也很好, 住宿舍让他们有很强的安全感。相比之下, 学习动机不强但生活期望值过高的留学生却抱怨学校宿舍没有提供足够的私人空间, 生活电器配备不够齐全;学校宿舍规定了晚上作息时间, 活动不够自由等等。

饮食方面, 大多数刚来的留学生满意度很低, 他们抱怨:每逢下课用餐时, 学校食堂就挤满了学生, 每个窗口都排着很长的队伍, 没有留学生专门窗口;不习惯南昌口味的菜, 大多数都很辣、油腻。特别是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的留学生, 在饮食上可选择的范围很小。然而, 在中国留学时间超过两个学期的留学生对学校饮食的满意度有上升。

日常生活用品购买方面, 大多数留学生反应在中国买不到他们本国经常使用的物品。学校超市和商场里大多数物品没有英文说明, 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物品。

公共交通秩序方面, 大部分留学生反应中国的交通秩序非常混乱, 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经常不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 乱闯红灯现象很严重, 他们害怕独自过马路。

3.3 汉语语言水平问题

据统计, 南昌航空大学的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 绝大多数留学生处于初级水平, 小部分达到了中级水平, 极少数达到高级水平。语言上的障碍使得他们在中国留学的初期阶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南昌航空大学一位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 来中国学习后患上了阑尾炎, 在宿舍室友的陪同下去学校医院就诊, 而校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无法用英语和他们顺畅交流, 他们也无法完全听懂汉语, 使得他们不知所措, 学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时赶到, 事情才得到顺利解决。另外一名巴基斯坦国籍飞行器制造专业的留学生表示学校图书馆很多专业书籍都是中文版本的, 没有相对应的英文版本。因为自己的中文水平不高, 只能查阅英语版本的书籍, 非常不利于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来拓展专业知识。有些留学生甚至因为语言障碍还产生了挫败感。一位尼泊尔籍的学生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术活动和中国籍教授主持的学会会议或者是研究项目, 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用中文对外通知的, 而且活动基本上都是用汉语来进行的, 他们中文水平非常有限, 无法及时有效地参与。

4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让这些外国留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文化, 提升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在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主要从学校和留学生个人这两个方面着手。

4.1 学校的应对策略

1) 开学的初期安排特殊培训课程, 专门针对留学生, 向他们介绍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国社会的礼节以及各种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难, 同时介绍相对应的各种解决方法和建议;安排新老同学见面会, 让新来的留学生有个榜样参照, 以后遇到问题, 可以及时请教学长;给新的留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小组, 每个小组配一个外语口语能力较强的中国籍国际交流学院学生作为班主任助理, 在留学生初期的校园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2) 在留学生渐渐适应中国学校生活后, 鼓励留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校社团活动, 加强他们与中国籍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特色文化组织安排各种留学生校园活动, 比如说南昌航空大学近几年联合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等学校组织了好几场留学生专场足球比赛。

3) 学校除了开设汉语基础听、说、读、写课程之外, 还应该开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到中国文化与他们本国文化的差异。同时,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跨文化交流活动, 创造机会让留学生互相交流并与教师互动。

4) 学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 尊重并理解来华留学生的本国文化特点、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 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上给予及时的关注, 建立起相互尊重、协调融洽的师生关系。

4.2 留学生个人的应对策略

1) 保持良好心态和适度的期值望:留学生应该理解在异国他乡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跨文化交际困难, 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保持平和的心态, 避免因为过高期望值和现实的中国生活相差太远而导致过度的焦虑和失望。

2) 制定明确留学目标, 加强学习动机:留学生来中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顺利完成学业。学生要清楚自己来中国学习的目的, 有了目标, 才能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从而克服跨文化适应困难, 比如说设定目标通过HSK考试, 拿到留学生国家奖学金等等。

3) 多种渠道了解中国:留学生除了与课堂教师、管理人员和专职班主任交流, 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电视节目或者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和协会活动, 比如太极拳社团和书法协会等, 和中国籍学生成为朋友, 充分利用各种合适、合法的渠道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4) 及时求助:留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自己无法处理的跨文化适应障碍时, 应该及时得积极主动地向教师、管理人员、专职班主任、留学生老生或者是中国学生求助, 及时地解决困难,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 真实地感受并学习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

5 结束语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的外国留学生的课堂观察和个人谈话的方式来研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 从学校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对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对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Redfield R.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 (38) :149-152.

[2]Ward C, Kennedy A.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 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A comparison of sec ondary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3, 28 (2) :129-147.

[3]王亚鹏, 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04 (3) .

北京语言大学:来华留学生最多 篇8

北京语言大学创办于1962年,1964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北语大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

据了解,学校累计为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5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目前,每年都有来自近140个国家的一万多名外国留学生这里学习,是中国所有高校中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而每年在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只有5000多名。该校来华留学生人次前6名分别是韩国、日本、泰国、美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近几年,学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实现了跨越,2009年留学生人数还只有4400多人。将近5年的时间里,学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了1倍多。

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该校设有汉语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英语教育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还设有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被确认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抢眼专业

汉语言教学以及汉语言文化相关专业是北语大最热门的专业。据了解,最受来华留学的本科生青睐的专业分别是: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化、对外汉语以及汉语言文学4个专业。而研究生方面,国际政治学(英文授课,国际经济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最为热门。博士生方面,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专业也受到追捧。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核心基地,学校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招收了第一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立了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成立了第一个专门对国内外汉语教师开展培训的教学机构——汉语教师进修学院。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学校从短期速成教育、长期进修教育、网络教育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学科层次齐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国内外好评。

来华留学生信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国以英语授课形式开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来华留学生以英语授课形式开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三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应按照我国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与我国医学本科生趋同培养,达到我国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留学生来源国家对医学的要求以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适量增减有关课程和调整课程学时。

第四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基础医学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规范、职业素质良好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基础,也为他们在医学研究、卫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学制六年。医学本科留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学习成绩合格者,经审核准予毕业,由所在医学院校为其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英文副本可为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

第二章 培养标准

第六条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培养应坚持以下原则:

(1)医学知识授课应基于科学原理,使本科毕业生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相应临床技能及良好职业道德。

(2)医学本科教育注重医学科学基本原理与基本业务技能以及基于证据及经验之上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而非仅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传授。

(3)医学本科毕业生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基本医疗实践,并通过进一步接受职业教育,成长为独立执业者。

第七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备如下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

(1)愿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坚持原则,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5)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

(6)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7)具有创新意识。

(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9)依法行医,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第八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备如下知识:

(1)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

(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心理状态。

(4)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5)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6)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7)掌握正常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医学知识。

(8)掌握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有关知识。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

(9)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1)基本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

(12)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树立整体观念。

第九条 医学本科毕业留学生应具有如下能力: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8)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调动病人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与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10)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11)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 课程计划

第十条 招生学校必须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按照教育部有关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及其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明确课程设置及其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 学校应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两者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学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医学留学生课程计划管理,在学校相关部门指导下规划并实施课程计划。

第十三条 课程计划应包括三个部分:

(1)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包括: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等,要求各门课程考试或考查合格。

(2)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要求各门课程考试合格。

生物医学课程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还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形式的课程。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等。

预防医学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社区预防、职业卫生安全、环境与健康、药物毒理学、食品卫生学、营养与疾病、少儿与妇幼保健以及初级卫生保健等。

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等。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临床见习应在就学学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完成。

(3)学校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年(不少于48周),安排在学校教学医院或国外卫生部门认可的教学医院进行。学校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制订实习内容及实习要求,必须掌握毕业实习情况。留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必须参加就学学校的毕业考试。

第十四条 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

第四章 授课与督导

第十五条 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提倡采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第十六条 学校必须建立留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必须进行考试方法的研究。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评定体系和终结性评定体系,形成性评定体系包括测验、观察记录、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体系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

第十七条 学校的评价活动必须确保并强化培养目标和课程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应该进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考试数量和性质的确定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

所有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考试分析,分析结果应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水平。考试分析可以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分析。

第十八条 学校应建立课程计划的监查和评估机制,教学质量的督导机制,建立英语授课教学督导小组,以监督课程计划实施及留学生学习进展,并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十九条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第五章 招生与录取

第二十条 申请来华接受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外国公民,应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成绩良好,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必须提供其中小学全程英语学习的证明或英语能力考试的证明,同时必须承诺在华学习期间能够遵守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所在学校的校纪校规。

第二十一条 申请来华学习者应有可靠的经济担保和在华事务担保人,必须承诺按学校规定购买在校学习期间的医疗保险。

第二十二条 录取工作应严格掌握招生条件,对申请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保证生源质量,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合格者予以录取,并由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将《录取通知书》和《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寄送学生本人。

第六章 学校基本条件

第二十三条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同时具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第二十四条 各个学科均应具有英语授课以及用英语讲授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课程能力的教师。外藉教师的授课学时不得超过总学时的20%,且每位外藉教师承担的主干课程不得超过一门。外藉教师应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学科所规定的学位级别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临床实践课程的外藉教师应具有在我国行医的执照或临时执照。外藉教师的聘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学校有严格的教师队伍资格审查和师资培养遴选制度,对授课教师必须在上岗前就授课能力、英语水平、留学生政策水平进行培训,合格者上岗,并为教师的进修深造创造条件。

第二十六条 具有与留学生教学的课堂讲授、辅导讨论和实验课相适应的教学设施。

第二十七条 学校图书馆应收集并保存足够的英语参考教材与专业资料,以满足实施授课计划以及留学生和教师研究的需要;图书馆应有相应人员指导留学生,并提供计算机查询服务。

第二十八条 有临床教学基地供留学生开展临床教学和实习,临床教学基地必须为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其中医院提供给本科留学生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病床数量与留学生数量的比例应达到我国医学本科生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收费标准: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计委)《关于调整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的通知》(教外来 [1998] 7号),医学本科留学生的学费应比照文科本科专业留学生的学费上浮50%-100%。医学教育英语授课可按上限上浮。

第三十条 教育部将委托全国医学(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对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合格的学校名单及招生规模。未列入名单的学校不得招收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留学生。

申请招收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留学生的学校经全国医学(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评估论证,符合条件者将列入下一年度名单。

第三十一条 口腔医学专业及其它专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上一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立体几何(文科)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7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