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2024-08-08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篇1

对于教师方面,本节课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而乘法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几个几的和的问题。所以围绕乘法的本质,为了突出几个几相加的教学,我从两个层次出发:

第一层是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相加的表象。我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为学生提供多个几个几相加的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获取的信息来实现。例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跳啦啦操的一共有多少人?”时,当学生说出“5+5+5+5+5=15”时,我有连续追问“这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是5个3相加?”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引导学生说出“每组3人,共有这样的3组,所以是5个3相加”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第二层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例如:在解决完三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他们的加数都相同,及在整节课课中我不断的在反复追问“这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或文字信息来说一说,让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改写乘法算式时,帮助学生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桥梁,并让学生说一说一个乘法算式的表示什么?在改写乘法算式时需要找到谁和谁?等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在对这三个情境问题的处理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四能”。例如:让学生来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思路、让学生给自己的同桌出一道题目并批改等等。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三道层层递进的常规题目和一道拓然题目,通过常规题目的练习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通过拓然题目的延伸,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 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并列出相应的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 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列连加算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及个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作业纸、黄花图、五角星图、方格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找找规律涂一涂。想一想, 每题分别是几个几个地数。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原有的跳着数数经验与技能, 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新授教学

1.今天我们要学习数一数。那么, 今天学习的数一数, 跟以前学习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2.教学黄花图 (每行5朵, 3行)

(1) 请你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朵黄花?

(2) 学生展示, 教师借机提炼出横着数, 竖着数。

(3) 写出加法算式。3+3+3+3+3+3=15 5+5+5=15

(4) 教师小结:看来, 不同的数法, 会有不同的加法算式, 按不同的角度观察 (横着看、竖着看) 同一幅图, 算式不同, 但结果相同。

3.教学五角星图 (每行9颗, 2行)

(1) 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你是怎么数的吗?

(2) 在板书 (9个2相加) 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9个2相加等于18。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5个3相加等于15。

(3) 用行与列叙述

利用加法算式得出:横着看, 每排9个, 有2排。竖着看, 每列2个, 有9列。

同理, 用排和列来表达黄花图。

(4) 小结:像这样的方阵。

可以横着看, 每排有几个, 有这样的几排。

可以竖着看, 每列有几个, 有这样的几列。

4.教学方格图 (每行10格, 3行)

(1) 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用算式来表示。

(2) 根据算式, 猜一猜他是怎么数的?

设计意图:给出不同的情境, 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 通过3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逐步引导学生简化语言,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5.大家来表演

(1) 请出4个学生, 张开手掌。看着他们的手, 数一数。写出算式。比比谁写得多。

预设:8个5相加等于40个手指。4个10相加等于40个手指。

4个2相加等于8只手。4个1相加等于4双手。

(2) 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说出意思。

(3) 小结, 同一幅图, 因为观察点的不同, 所得的算式也会不同。

(4) 展开:如果有这样10个小朋友。算一算, 共有几只手。咱们全班有几个人, 共有几只手?要有几个2相加?如果要算100个人, 1000个人共有几只手, 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的话, 你认为会怎么样?你有什么感觉?

(5) 我们能用一句话, 把这个长长的算式, 说得清楚明白。数学也有语言, 这么长长的一个算式, 一定会有一种数学的方法, 让它写起来很简单, 你知道这是什么办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开放的问题设计, 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简洁的好奇心。

三、回顾总结

回想一下, 这节课, 你都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1.24个圆形的排列成不同的方阵图。 (12×2、8×3、6×4)

横着看, 每排__个, 有__排。算式________ () 个 () 相加等于 ()

竖着看, 每列__个, 有__列。算式________ () 个 () 相加等于 ()

(1) 学生独立练习后校对。

(2) 观察比较, 你有什么发现?

同样是24个圆形, 因为排列成了不同的方阵, 所以出现了不同的加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认识;乘法;感知;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70-0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出不同,初步感知新知

师谈话:同学们,王奶奶有几个问题,希望我们全班同学帮帮她,你们愿意帮帮王奶奶吗?(愿意)

课件演示:

1、王奶奶在超市买东西,香皂3元,拖把20元,饼干5元,王奶奶一共花了多少元?

2、王奶奶今年81岁,小明6岁,他们一共几岁?

3、王奶奶家吃樱桃,王奶奶吃了7颗,王爷爷吃了3颗,王叔叔吃了6颗,王阿姨吃了10颗,他们一共吃了多少颗?

4、王奶奶摆小棒:每堆2根,摆6堆,有()个2根。(老师带领学生把问题一一解决,并板书:)

3+20+5=28(元)

81+6=87(岁)

7+3+6+10=26(颗)

2+2+2+2+2+2=12(根)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一个算式非常的特别,你能找出来吗?它为什么特别,特别的地方在哪儿呢?能说说吗?(我认为最特别的算式应该是第四个。因为它的加数都一样,都是2。)师表扬:你真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那它由(?)个2相加。(由6个2相加。)

二、动手操作演示,列出同类,强化感知

师:像这样特别的算式,你们猜,何老师能再变出像这样特别而又和它不一样的加法算式吗?(能)

(老师边摆小棒边说边写,每堆3根,摆3堆,就是3个3,3+3+3=9(根)

师:何老师能变出像这样特别的算式,那你们也能变出更多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吗?(能)那何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像何老师一样边摆边说边写,写出更多的特别的算式来。

让学生汇报情况:1+1+1+1+1+1+1=7

8+8+8=24

5+5+5+5+5=25

10+10+10+10=40

0+0+0+0+0+0=0

100+100+100=300......

三、借助直观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解新知

让学生再一次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加法算式,它們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小结: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便的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乘法”。

那怎样用乘法来表示呢?我们大家来分析第一个算式:它的相同加数是几?(2),再看有几个加数?(6个加数,即6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2 ×6=12或6 × 2=12(强调:用一个小叉即×表示乘号)。读作:2乘6等于12或6乘2等于12(教读)。让学生试着完成剩下的题(会读会写),完成后,让学生比较两种算式,哪一种更简便呢?(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四、借助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有n个9相加的算式,以及有n个a相加的算式,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再一次深刻体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用乘法来表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体会数学中的一种极限的思想。

五、利用层层深入的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1)、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16

6+6+6=18

12+12=24

3+3=6

(2)、判断下列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能的在括号里打勾。

3+3+3=

2×2×2× 2=

4+4+4+3=

5-5-5-5=

2+5+6+4+3=

(3)、这里有几朵小红花?(分别摆有1朵、2朵、3朵)请列出加法算式。

这道算式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移动一朵小红花,使它能够用乘法计算出来呢?

(4)、7+7+7+7+6+8=?这道加法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你能想想办法把它变成能改写成乘法的算式吗?

六、课堂小结: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篇4

“认识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来源和含义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材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主题图是草地上小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或不同的数相加,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接触较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课时课题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教学流程设计: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教师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2+2+2=6(只)]

师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想让你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列式,比较讨论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类特殊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相同),为理解乘法做好铺垫。〕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绵宝宝)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海绵宝宝,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海绵宝宝。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海绵宝宝?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3个5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相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题纸上)

师:同学们,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太麻烦)

师: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算式太长的问题,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张电脑桌让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课堂训练与达标检测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5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集体交流订正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题:你会将下面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1)12+12+12+6=()×()

(2)6+6+6+3=()×()

(3)10+10+5+5+10=()×()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小朋友们说一说吗?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兔的只数:2+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

3个2相加得64个3相加得12

2+2+2+2=8(4个2相加)4+4+4=12(3个4相加)

5+5+5=15(3个5相加)3+3+3+3+3=15(5个3相加)

电脑的台数:2+2+2+2=8(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2=8或2×4=8

乘数乘数积

教学反思:

认识乘法教案设计 篇5

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算,认识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学校去参观。(演示课件)

2、 算式分类:

(1)师:刚走进动物学校,小燕子就碰到了一个难题,它想要把这6道加法算式分成两类(播放声音),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怎样分呢?

(2)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认识几个几。

1、 难题解决了,让我们进入动物学校,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2、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为什么要这样数?(引导学生说一说兔子是几只几只站在一起的)

有几个2只?(板书:3个2)

3个2只是几只呢?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算一算。

板书:2+2+2=6 3个2是6

3、鸡有几只呢?你是怎样数的?

为什么要这样数?(引导学生说一说鸡是几只几只站在一起的)

是几个3?(板书:4个3)

4个3是多少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算一算吗?

板书:3+3+3+3=12 4个3是12

4、 小结。

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两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小动物每一堆都是同样多的,每堆有3只,有这样的4堆,我们就说是4个 3 ,每堆有2只,有这样的3堆,我们就说是3个2。

5、 摆一摆。

像这样的几个几,你们会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吗?

(1)请大家拿出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看看摆了几个2?(4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2+2+2+2=)

(2)再请每堆摆4个圆片,摆2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2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4+4=8

(3) 请学生自己摆,自己先想好几个一堆,摆这样的几堆。

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摆了几个几,求一共摆了几个几,加法算式是怎样的?

再指名说:一堆摆几个,摆了这样的几堆,是几个几?算式是怎样的。

6、 动物学校的动物也摆了一些花片。

小动物们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看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横着看,每排5朵,有3排,一共的朵数是3个5相加。5+5+5=15;竖着看,每排3朵,有5排,一共的朵数是5个3相加。3+3+3+3+3=15)

请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吗?为什么呢?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他们的得数是相同的。

三、认识乘法

1、师:我们再来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

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2、4、6、8这样数出来的;我是加出来的;)

根据回答板书:2+2+2+2=8,这里有几个2相加?板书:4个2相加。

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可以写成24=8, 也可以写成42=8,带学生示范写。

看了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

请小朋友一起来课件上小豆夹的话,找到后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这个符号叫什么?(板书:乘号)

2 4怎么读?(板书:2乘4)。

4 2 怎么读(板书:4乘2)

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分别板书:乘数)

= 后面的数叫什么?(板书:积)

2、这间电脑教室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2?(10个2)

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用加法算:2+2+2+2+2+2+2+2+2+2

用乘法算:210或者102

3、在动物学校还有一个更大的电脑教室,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显示100个2)

你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小结:看来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四、应用拓展。

1、试一试

动物学校的小动物邀请小朋友来玩长绳。每组有多少人?(5人)

你能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独立填写69页的下面的算式。

指名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一起读一读,比较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2、 想想做做1。

小朋友们在参观中学到了不少本领,动物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

师:1盒钢笔有几枝?一共有几个2枝?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呢?1束花有几朵?一共有几个5朵?先用加法列式,再列乘法算式。

学生填书、汇报、交流。

3、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12位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台下学生一齐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说2点钟,台上小朋友就2个2个站在一起,3点钟,台上小朋友就3个3个站在一起,请台下小朋友说一说台上小朋友站成了几个几,乘法算式是怎样的。

请12位小朋友到台上,老狼分别说2点、3点、4点、5点、6点,学生活动并列式。

师小结:小朋友们游戏做得真棒,听听大灰狼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录音)

五、沟通联系。(机动)

联系欢迎牌上的算式和新课学习中的主题图(鸡和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算式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

六、应用升华,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它叫乘法。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篇6

小学生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会非常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是相当的踊跃,教师容易调动气氛。但是相反的小学生自制力差,一节课四十分钟,到课快结束时,学生就变得有点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我明显感觉在一节课最后要一直维持纪律,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对于这方面我处理的还不是那么的好,没有能使学生一节课都全神贯注。

数学课上有动手操作的部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摆小棒。当我让他们动手操作时,学生们开始讲话,会下位子,开始出现小问题,等我进入下一问题,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快恢复到听讲的过程中,还对摆小棒意犹未尽。对于这一点我也没有调控好。

每一节课四十分钟,我基本任务是能够完成,但是最后有些时间紧凑,没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课堂上前两个问题的改进也许时间就没那么紧了。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篇7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乘法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由加法到乘法, 无论是从概念抽象程序上, 还是从思维难度上,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要做到整个教学活动不被乘法算式的外在结构所牵扯, 而把重点回归到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上.我在教学中, 关注学生心理, 优化教学环节, 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引入———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关于学习过程, 美国著名认识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更是这样.因此, 探明学生已掌握的旧知, 从而使新知之舟泊于其锚桩上并随时准备起航, 成为了学生获得新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生活在万千信息的社会里, 生活中无处不见的数学现象无时无刻不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 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所以, 现在所指的旧知, 并不是只包含教师所给予的“旧知”, 而应该包含学生在一切活动中获得的旧知.

对于“乘法”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更是发现了个别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或接近了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是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应面对的以下, 便是我在“了解起点, 引入概念”这一环节中的师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加法和减法, 今天我们将认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板书) .关于乘法, 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会背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

师:真了不起!会背口诀了, 知道它的意思吗?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生: (在实物展台下摆上图型:) , 我摆了3堆, 每堆有2根小棒, 用了6根小棒.用加法算是:2+2+2=6;用乘法算是:2×3=6, 口诀就是二三得六.

师:是啊, 像这样摆3堆, 每堆2根, 也就是3个2, 有相同的加数, 可以用乘法2×3=6来表示.谁还能来摆一摆.

教师在这节课中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 展开教学, 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 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链条,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模型建立———用鲜明的表象滋养儿童的思维

表象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概念的掌握, 公式的推导, 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等都离不开表象的参与.总之,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获得常常离不开具体实例的充分感知.因而教学时, 我们应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中表象的建立, 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乘法概念建立的环节中, 表象的作用不言而喻.

操作: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画画、摆学具、做动作, 等等, 表示加法和相应的乘法.

巩固意义:在小方格中涂色表示乘法的意义.

体验乘法的简便: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摆、画、涂等方式写了很多乘法算式, 其实小朋友身上也有乘法呢.

学生受到启发, 表演动作, 如:三下三下拍手, 拍五个回合等.其余的学生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师:数小手指也有乘法!如果10个10个地数, 全班小朋友一共有几个手指呢?

生1:10+10+10+…, 40个10相加.

生2:10×40.

师:比较两个算式, 有什么感受?

生:用乘法简便多了.

乘法意义认识的关键就是对相同加数的认识.本环节强化了相同加数的表象.有了表象, 也就可以发生比较、联想等智力活动.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表象的形成、积累、深化以及应用等,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巩固与发展———万变凸显其宗

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能得以形成.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绝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要经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感性向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中, 除了提供常态的标准材料, 还要变换材料的非本质属性, 提供充分的事物变式让学生感知、比较.

在《乘法初步认识》的巩固练习阶段, 我通过一系列的变换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具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一认识.

改写:把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成乘法算式.

游戏:

(1) 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 拍3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 找朋友:把意义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编儿歌:

学生观察图形, 自编儿歌, 如下图形, 学生是这样编的:

﹡﹡﹡﹡﹡﹡﹡﹡﹡﹡﹡﹡﹡﹡﹡﹡﹡﹡﹡﹡

仔细看, 每份 (行、列、组、排、盘, 等等) 是5.

几个5?

4个5

4×5, 5×4.

“自编儿歌”这样的形式无疑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利用这种充满童趣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学生的思维没有漫无边际地“乱跑”, 活跃而高效.然而, 万变不离其宗, 其目的, 都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与发展.

四、综合运用———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儿童学习活动中, 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及已有认识联系最密切的事物, 学生最感兴趣.在综合运用阶段, 我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到生活中找乘法算式, 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学生积极性很高, 他们的收获也很大.

生1:我的水彩笔盒上标有12×2, 我猜可能是表示这盒水彩笔有两行, 每行有12枝.打开一看, 果然是这样.

生2:每板银翘片上都标有4×3, 就表示每板银翘片有3行, 每行有4粒.也可以说每板银翘片有4列, 每列有3粒.

从学生已感知的事物引入学习新知, 用新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事物, 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始终贯穿, 犹如一汪活水.

教学心理学理论阐释往往是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切入, 是对鲜活的、成功的教学实践的心理学提炼, 教师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又用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理论, 意义深远.

摘要: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呈现出富有学科特性的师生双方心理活动的现象和规律, 教学实践呼唤着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用心理学理论指导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初步认识》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做到教学环节的优化,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教学环节,优化

参考文献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上课之前刘老师想教小朋友们几句《弟子规》,想学吗?

师: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吧。(生随音乐读。)

…………

【设计意图:在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辨别声音,寻找规律

师:这节数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一个动物乐园里看看,想去吗?

…………

师:小动物们都很有礼貌,都争着要和小朋友们问好。下面就比一比谁的听力好。

1.听青蛙的叫声。

(1)师:(课件出示一只青蛙。)快看,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它叫了几声?(播放青蛙叫。)

生:这只小青蛙叫了 4声。

(2)师:(出示两只青蛙。)下面难度提高了,来了两只小青蛙。听,它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呢!(播放:每只叫4声。)每只小青蛙叫了几声,它们一共叫了几声?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每只小青蛙叫4声,两只小青蛙一共叫8声,加法算式是4+4。(板书:4+4。)

师: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

生:是2个4相加,因为每只小青蛙叫4声,有两只小青蛙,就是2个4相加。

2.听小猫的叫声。

师:小青蛙的叫声可真响亮。看这是谁?它们也要向同学们问好呢!

生:小猫。

师:小猫一共叫了几声?算式该怎么列呢?你们听——(4只猫,每只叫3声。)

生:小猫一共叫了12声。算式是3+3+3+3。(板书3+3+3+3。)

师:这是几个几相加?

生:这是4个3相加。

3.听小狗的叫声:

师:可爱的小狗也来了……

…………

师:(小结)在刚才听声音的活动中,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听得清楚,记得准确,表达完整。接下来咱们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

二、引入乘法,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连加法,加数都相同。

师:这3只小狗的问候声引来了一群小狗(9只)。如果每只小狗都叫5声,9只小狗一共会叫多少声呢?

师:现在请你来动笔写一写:9只小狗一共会叫多少声呢?(生在本上写9个5相加。)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太长了,很麻烦……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不写这么长的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用乘法5×9。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乘法吗?

生:课前预习知道的。

师:课前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听、数小动物的叫声,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2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感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建立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三、学习新课,解决问题

1.列式学乘号。

①列出算式

师:请你来板书算式。(5×9。)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写吗?

②学习乘号

师:这个小叉是什么呀?

生:是乘号。(板书“乘号”两个字。)

师:它读作乘,你能读读这个乘法算式吗?大家一起读一遍。

③讲解意义

师:谁知道这个5表示什么?

生:5是相同的加数。

师:9表示什么呢?我写成10或者8行不行?

生:不行,9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乘号前面和后面两个数一个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另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5×9也可以写成9×5,在这里他们都可以表示9个5相加。

2.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把前面3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自己写一写,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重点说清几个几。)

3.练习反馈。

师:我们已经会把长长的加法算式,变成短短的乘法算式了,下面我们做几个小练习检查一下你们掌握的情况。

①读乘法算式: 3×24×35×32×5

②写乘法算式:2 + 2 + 2 + 2 + 24 + 4 + 4

( )×()( )×()

5 + 5 + 53 + 3 + 3+ 3

( )×()( )×()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读乘法,将加法改写乘法算式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唱一个拍手歌,请同学起立。(生表演唱。)

师:在我们刚才作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我发现我们每次拍2下手,一共拍了3次,算式是2×3或3×2。

…………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愉快的活动,体验乘法就在身边,同时训练了发散思维。】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问一问、写一写。

师: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认识了乘法,现在它们又来到了一个热闹的游乐园,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游乐园里,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哪些能用这节课所学的乘法来解决?自己试试写一写。

师:你提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列算式的?谈谈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响亮,表达最清楚、完整。

生:我看到小火车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坐2只小猫,就是4个2,所以可以用4×2,2×4来表示。

…………

2.看一看、写一写。

师:小动物们不但向同学们问好,而且还要为大家表演节目。它们已经分好了组,根据每组小动物的数量,想一想:用乘法算式求小动物的总数量。(出示动物图。)

…………

3.摆一摆、写一写。

师:现在小动物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就藏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快打开看一看,数一数。汇报你们有几个什么小动物。

生:12只小猫,12只小兔,12只小狗……

师:这些小动物要乘船去湖心岛游玩,遇到了乘船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坐几条船。每条船坐的小动物要一样多,最后把坐船的情况填在记录单里。(生小组活动。)

生汇报:

每条船坐( 2 )只,坐( 6 )条船,就是(6 )个(2 ),写成(6)×(2)。

每条船坐( 6 )只,坐(2)条船,就是(2 )个( 6),写成( 2 )×( 6 )。

…………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但解决了小动物的乘船问题,还写出了乘法算式,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想一想、说一说。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课前读到的《弟子规》,现在就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段一共有多少个字?就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吗?(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相照应,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乘法的作用。】

…………

师:你身边还有哪些?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来上课的同学,每个人10个手指,全班40人多少个手指?(10×40或40×10。)

…………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学会了乘法。

生2:我觉得用乘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在动物乐园玩得可真高兴,不但认识了乘法,还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继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生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评析:

前些天刚刚读了郑毓信教授的关于“教师的三个基本功”的文章,文章里面谈到了举例、提问、优化这三方面。关于提问在昨天我们的研讨中其实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而今天的课与我们研讨的主题“如何读懂教材、如何使用教材”恰恰是与举例和优化有关系,下面我就具体谈谈。

1.举例——关于情境的使用。

情境换种说法其实就是一种举例,一种数学知识蕴涵其中的例子,这一点无论对于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师而言都是一样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创设了多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弟子规》的交流引入及结尾的再次处理相呼应;开篇的动物乐园小动物欢迎的声音引入乘法;中间的唱歌互动;再到后面练习中数蝴蝶与分配游船人数。可以说这些情境都是教师细心思考、巧妙设计的结果,既符合学生较容易把握具体形象事物的认知特点,又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其实对于情境而言,教师怎样选择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是基于充分的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情境的呈现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是不是过于考虑兴趣的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再仔细来看看本节课的情境。在新知的引入(乘法)环节,刘老师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游乐园的情境,而是自己举例,采用的是听声音说算式、找规律的方式,而且是连听三组。可以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样一个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参与,学生的兴趣高涨,全情投入。但仔细想想这里又有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听相同加数”这样一个活动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加数,它显然缺少整体的和(积)的认识,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发现算式的规律。而这恰恰是书中情境的优势,教材中的游乐园情境画面,提供给了学生数、比、算更多直观的感知,既可以了解到不同事物的结果,又可以发现了不同算式的相同之处,学生更容易把握了此类加法的特点,为由“几个几”引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这样的情境选择还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是不是可以把观察与倾听结合起来,综合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合适的情境。

2.优化——关于乘法。

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乘法就是对于加法这一运算的优化。具有相同加数的一些加法用乘法计算更简便。那么这种优势恰恰是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感受的,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刘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写加法算式、读加法算式、算加法等多种方式体验此类加法的烦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引入新的运算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然!

在短信互动中看到很多老师在问:“乘法在学生学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还有必要再讲吗?还需要数一数和摆小棒这样的活动吗?”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也一直以来困惑着很多老师。但我想很多情况下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必须的!

众所周知,对于知识而言“知道”仅仅是最浅层次的。还应该有了解、掌握与熟练应用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课前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学生学前通过其他渠道已会的关于乘法的知识,是不是仅仅只是‘知道’?”“对于乘法的意义他真的深入了解吗?对于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生真的都能够明白吗?”通过课堂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可能真的只是“知道”,而且这种知道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更有一些曲解。像本节课中学生对乘法的读法出现的“乘以、乘于”的情况,就是一种提前获取知识的反馈。再举个例子说说,练习这样一道题“0+0+0+0”,改写成乘法算式,记得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后我设计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就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写成0×0这样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只在得数和形式上认识乘法,对于“几个几”的意义理解不够造成的。再比如就本课而言,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那么不同加数的加法能改写成乘法吗?如“2+4”“3+3+6”等等,这也同样是对乘法几个几的深化,是不是可以在学生知道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呢?又如一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那乘法算式都能改写成加法吗?“1×1”“0×0”呢?含义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呢?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9

交川小学 陈会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师生一起看图。指导学生回答。

师: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师;这个同学摆了几把小伞? 生:1、2、3、4把小伞。

用同样的方法说出其他几位同学摆图案及所用的木棒。(2)看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生:正方形、房子、八边形。师:每种图案一共用了几根木棒?

师生:每个4根,一共用了4+4+4+4+4=20根 每个6根,一共用了6+6+6+6=24根 每个8根,一共用了8+8+8=24根

师:把老师摆的其他图案

(3)教师叙述:求4个5或5个4相加是多少,4个5或5个4,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4)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师:要求5个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4+4+4+4+4=20 ”,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5乘4或4乘 5”。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板书:3×2=6或2×3=6。)

师: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师生: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写出第三个例子的其中一个乘法算式,分别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作:5乘4等于20。

师: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动动手、动动脑

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2.我会读

4×5 6×5 5×2 2×4 3.我会做

(1).做教科书“

(2).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 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3).做教科书“ 4.我会改

师: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12 6+6+6+6=24 2+2+2+2+2=10

四、全课小结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紫岩小学 唐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孩子们,这是哪儿?(游乐园)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喜欢)

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有的小朋友在坐小飞机,有的小朋友在坐小火车,有的小朋友在坐过山车,还有的在骑木马……)他们玩得真高兴!

其实,游乐园里还藏了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去探究,好吗?(好)

二、新课探究

(一)教师指导学生找信息、提问、列式,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1)明明今天也来到了游乐场,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坐小飞机。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3个人)有几架小飞机?(5架)

(2)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课件: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板书:3+3+3+3+3=15(人))

(3)观察为什么都是3呢?(因为每架小飞机上坐3个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圈)

有几个3相加?(板书:有5个3)(1个3、2个3、3个3……)

(4)小结:每架小飞机都坐了3人,有5架小飞机,所以有5个3。

(二)学生自主研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游乐项目,按照刚才研究小飞机的方法,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研究小火车的举手,研究过山车的举手,还有旋转木马呢?先请研究小火车的同学先来汇报。

1、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1)你观察到什么数学信息?(每节车厢里坐6个人,有4节车厢)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怎么列式?(板书:6+6+6+6=24(人))是几个6相加?(板书:4个6)

(2)每节车厢坐了6人,有4节车厢,所以是4个6。那如果增加一节车厢会是几个几相加?(5个6相加),再增加一节车厢呢?(6个6相加),再增加一节呢?(7个6相加)同意吗?

小结:那也就是说,有几节车厢就有……谁能完整地说?(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6相加)

2、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除了有研究小火车的,还有研究过山车的吗?

(1)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每排有2人,共有7排)

(2)提出的问题?(过山车共里共有多少人?)怎么列式吗?(师板书:2+2+2+2+2+2+2=14(人))等一等,老师没听清楚,你说的几个2?(7个2)

(3)你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太长、太麻烦了)老师和你有一样的感觉。

7个2相加都有点麻烦,那如果是10个2相加,20个2相加,100个2相加呢?你又有什么感觉?(更麻烦了)

(4)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黑板)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我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课件)

(5)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4、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认识乘号、读法。

(1)以 “2+2+2+2+2+2+2=14” 这道题为例,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是2×7=14或7×2=14。(板书:2×7=14或7×2=14)这里的2表示相同加数,7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我们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7个2

(2)(指着“×”)你认识这个符号吗?它叫乘号(板书:乘号)(读2次、写2次、板书:×)。(介绍乘号的由来)

(3)乘号在乘法算式里读作“乘”,这个算式读作: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4、你能把上面两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 用乘法怎么表示? 板书:3×5=15或5×3=15 3表示,5表示

6+6+6+6=24 用乘法怎么表示? 板书:6×4=24或4×6=24 6表示,4表示

5、孩子们,今天游乐园里除了小飞机、小火车,还有过山车,还有哪一项娱乐项目呢?(课件:旋转木马)谁研究的?

(1)提问——列加法算式(课件:3+3+3+2)

(2)这个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加数不相同)

你有什么办法吗?(提示:这里只有2个人。)(增加1人;减少2人)(3×4;3×3)

6、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草莓)。说说你观察到的信息?谁能列式?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7

15+15+153、按要求摆一摆。

(1)一次摆2根,摆4次

(摆好后问是你摆的几个几,课件出示4个2)一共有多少根?课件出示算式。

(2)摆6个2(问你是怎么摆的?直接增加2根)一共有多少根?课件出示算式。

(3)摆10个3需要多少根小棒?(这次我们不摆你能直接列出算式吗?加法算式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算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算式写成两种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比较简便。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乘法,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人)3×5=15或5×3=15 ×

2×4或4×2

2×6或6×2

6+6+6+6=24(人)6×4=24或4×6=24

4个6

2+2+2+2+2+2+2=14(人)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个2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乘号

3+3+3+3+3+3+3+3+3+3

10个3

3×10

上一篇:销售返利账务处理下一篇:优秀作业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