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要善于把握机会

2024-05-16

职场中要善于把握机会(精选3篇)

职场中要善于把握机会 篇1

中国有句话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机遇,它会给我们带来加薪,升职等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人才网小编发现,当机会摆在人的面前的时候,许多应届毕业生,甚至是职场中摸爬滚打过很多年的职场人士仍然报有类似的想法。那么,“机会”究竟该如何理解?

案例由来:

大、小企业我该如何取舍?

Coco,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成绩中上,即将毕业步上职业之路。Coco非常喜欢计算机,平时最喜欢在电脑前钻研程序,哪怕第二天旷课也要熬通宵解决一道难题。Coco的梦想是进入外企或大型企业做一名勤奋踏实的白领,但临近毕业,仍没有接到让她满意的企业的offer,反倒是有些小企业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本着对梦想的期许,Coco没有犹豫、徘徊,拒绝了所有小企业的邀请。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Coco才真正感到了迷茫。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没有等到大公司,现在剩下的公司还不如那些成绩远不如我的同学去的公司,我该怎么办?”

Coco的问题在生活中非常的普遍,从象牙塔到职场,选择变得艰难而痛苦。尤其是当期望同现实之间存在强烈反差的时候。“到大公司上班”在毕业生的标准里成为了“机会”的代名词!其实,本质上看,“机会”一词具有非常强的相对性。相对于抓住机会的“人”,相对于抓住机会的“时间”,相对于抓住机会的“成本”,都是我们面临选择或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冷静和深入的分析,机会可能没有到来,也可能和我们擦肩而过而我们没有意识到。

我们来分析一下:

相对于抓住机会的人来讲,也就是本案例中的Coco。咨询中,coco求新求变的性格非常明显,善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也因此许多程序难题在她这里显得简单,同时,Coco熬夜编程后的旷课表现出她对于规则的漠视,更喜欢相对自由的组织环境。然而,对于Coco认定的“机会──大公司”而言,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对于小公司具有更多的流程和规则,Coco漠视规则并追求相对宽松的组织环境,可能将严重的影响其在公司内部的发展。

相对于抓住机会的时间来讲,也就是本案中“应届毕业”这个时间段。首先,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应该明确。对于没有经济基础的应届毕业生而言,生存是第一要务,大公司的招聘数量相对于求职的数量而言确实少的可怜,所以小公司不是不可以考虑,而是非常值得考虑。第二,提升自己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实力不是非常雄厚的毕业生退而求其次选择竞争相对小的企业,有效的规避竞争,提升自己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是在就业过程中取胜的一种策略。

相对于抓住机会的成本来讲,也就是本案中的时间成本,应届毕业生就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毕业证书拿到手之前,同企业、学校签订三方的劳动合同,这段时间住宿费、餐费都是最优惠的状态,从成本角度看非常的合适,同时也只有这个时间段是大、中型企业会选择应届毕业生的时间。了解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行业、职业的特点,同时了解自己的潜质和兴趣才有助于综合做出决策。

把握机会职场“小人”变贵 篇2

Maggie的顶头上司John是个中年男人,在公司的其他人看来,John不苟言笑,永远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很多人私下里都议论John是个工作狂人,还有好事的人劝Maggie趁早换部门,而Maggie对于这些总是一笑而过。照旧认真地做好自己分内的每一项工作。而John对Maggie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要温和一些,因为在他的眼里,Maggie是个做事稳妥的人。

周一的早上,Maggie把提前准备好的会议材料最后核对后交到了John的手上。与以往一样,John一边听着其他部门的总管汇报工作,一边看着Maggie交上来的材料,看着看着,John的额头皱了起来,抬起头示意停止汇报,快步走到Maggie的座位上,猛地将材料狠狠摔在了Maggie面前。原来John看到了材料上的一个销售数据和自己之前看到的不一样,在他看来,员工的工作态度是胜于一切的,所以他对Maggie的工作态度是否足够认真产生了怀疑。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听着John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除了尴尬外更多的是不大敢相信做事踏实的Maggie会犯这样的错误。

面对这场毫无征兆的“暴风雨”,起初的几分钟,Maggie心里也猛的一紧,顿感委屈,自己明明是检查了很多遍,在确认了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最后打印并且存档的,怎么会有数据的错误呢?Maggie不禁在心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但是Maggie却丝毫没有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而是迅速地起身,对耽误大家开会而诚恳地表达了歉意。

John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很矛盾,一方面是因为Maggie一向做事细致,怎么会有这样的过失?另一方面他相信自己之前看到的数据与会议资料上的数据不符。John开始在电脑中搜寻之前看过的数据,很快John发现那是前两周报表的数据,是自己弄混了而错怪了Maggie,可是Maggie却没有做出任何的争辩,还反过来向大家道歉。

想到这里,John越发地觉得Maggie既是优秀员工,又是不错的搭档。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John邀请Maggie共进晚餐。误会消除了,Maggie一如既往地工作着,而John也开始把更多的更重要的事情交给Maggie处理。经过实际工作的磨炼,Maggie越发地在工作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很快需要在南方开设分公司,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老板决定派John担任南方公司的总经理,全权负责南方公司的业务,而Maggie也随John到了南方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市场开拓的前期充满了艰辛,但是John与Maggie齐心协力还是排除了很多的阻力,不光把分公司的业务拉入了正轨,也在当地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一切稳定后,John向总公司提出辞呈,虽然总公司百般挽留,但是John还是离开了公司。

当然John不是一个人离开的公司,Maggie随他一起辞职,因为John说服Maggie与他一起出来创办自己的公司。新的公司由他们共同出资,John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销售方面的业务,而Maggie却由一直以来的助理,变成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行政。

Maggie的经历不禁让人有些羡慕,在她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努力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外,无论是在平时的正常工作,还是之后的发展,John都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职场励志:把握绝处逢生的机会 篇3

靠信念支撑克服困难

1990年从学校毕业后,瞿元庆就来到了当时的上海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一干就是十多年,从一个每天打订单的普通员工到外销员,到业务经理再到公司的总经理,在每一个岗位上,无论外部环境多优越或是艰苦,瞿元庆都是兢兢业业的。

“上海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是东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兄弟公司,都隶属于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集团是由原来上海外贸公司下属的五朵金花组成的。纺织品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创业公司的前身是服装公司”,瞿元庆介绍道。

进入单位之后,瞿元庆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他当上了助理。,公司成立了非洲部。这个部门非常小,但却是一个任务和负担都很重的部门。当时,从公司各个部门调集了11个人去这个部门,瞿元庆当上了部门经理。“我们这11个人的‘包袱’很重,有1亿多的‘包袱’,怎么扭转亏损的局面成了大家最直接也是最紧迫需要面对的。”

“对于这个重担和面临的困难,我们11个人还是蛮用心的。苦有苦的好处。我有的时候也经常在想,怎么能够在面临谷底的困难情况下,有一个质的转变。事实上,好多事情从辩证来看,到了极点以后,可能就会给你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当时,纺织品公司的情况都是不错的,但就我们这个部门差,别人总是戏称我们部门像苦菜花。”瞿元庆说,当时,部门里的11个人都是十分有自尊心的,听到这样的话后,大家就更加努力,出差、货源,每次他们总是搭乘半夜里的火车,为的是帮单位省下旅馆费,办完事情,再赶晚上一点多的火车回来了,大家都这样。

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他们抓住了机遇。他们对部门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来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跟非洲做生意,主要采取寄售、放款的做法,表面看上去利润很高,却很容易造成风险。

大家边实践边摸索,想办法改变经营方式。最后他们挖掘了一套新的模式,通过一些香港或者欧洲的中间商与非洲商户进行贸易往来,让中间商享受大部分的利润,同时也让他们承担大部分的风险。“虽然表面上我们的盈利可能会减少,但是我们的风险降低了很多,收入也趋于稳定。”瞿元庆说道。

从体制上盘活老品牌

在改变经营模式的同时,瞿元庆和同事们开始重新打造公司旗下的“银河牌”棉涤纶。他介绍:“这是一个比较老的品牌,1973年就有了,过去一直没有经营好。我们把这个品牌重新运作了起来,而且有了比较好的反响,最低的时候,它的出口额大概只有3000万美金,而经过几年的努力,银河牌棉涤纶1年要出口2亿多米,多时甚至可以达到1亿美金,把银河这个沉淀了的品牌,发挥了他的作用,树立了新的竞争力。后来,公司进行改制,成立了华达公司,在体制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整个经营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瞿元庆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有一种信念。大家从一个好的部门,来到一个经营环境相对比较差的部门,能够同甘共苦,都很不容易。找到好的途径,好的切入点,利用好了‘银河’这个品牌,改变经营方式,把这个部门搞好,真的做得很不错。瞿元庆说:“我们都是憋着一口气,总是相信这个部门会好起来。别人觉得是无药可救的,我们就要做起来,说实话,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出乎我们自己的意料。”

通过网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外贸政策的不断调整,由老服装公司演变而来的创业公司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公司主营业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职工的情绪普遍比较低落,

为增强职工信心,瞿元庆决定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建立了公司的内部网站,他将TCL总裁 的文章“鹰之重生”结合创业的具体情况发表了个人文章,提出了“重塑创业公司企业文化”的倡议,与职工进行交流,倡导企业全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规范,并希望在公司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关键时刻,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员工们也接受了他的真诚和坦率,纷纷在网上畅所欲言,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职工们的肺腑之言往往很直率,有的甚至有点尖刻,但瞿元庆要求自己积极平等地参与讨论,并针对相关主题发了10多个帖子,他还认真阅读职工们的每一个帖子,并真诚地表达了他对职工的感激之情,瞿元庆说:“嬉笑怒骂,对我,对创业皆为良药”。

网站开通以来,有关公司发展和管理方面的文章就有90多篇,有120多人次参加了讨论,论坛点击次数也达到了8200多次。此外,公司还制订了“双月交流会”制度,每两个月确定讨论主题,他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一一作答。

瞿元庆说:“我尝试以平等的态度与职工网上网下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职工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度,也增强了职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及时纠正职工提出的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采纳了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增强了员工的信心,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

最看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为企业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的忠诚,有职业道德,这个是第一位的。是否有职业道德也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第二位才是注重才能。瞿元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在我们这个企业中,每个年轻人都有各自特点,我们并不是只需要博士生。我们公司有博士,但这个不是做生意的博士,他们对策略研究有思路,这些人就不能安排搞业务,我们需要让他们在企业发展,在管理等方面出一些点子。而有些年轻人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们有生意头脑,擅长与人交往,我们就可以给他做业务员。不同类型的人到我们公司后,我们会进行不同的分析。如果你哪方面有优势,就安排做什么,不是光看学历,如果他具备的能力不适合在我们的行业里,对大家来说也是浪费的。”

上一篇:借景抒情的片段150字下一篇:放假安排时间表:除夕不放假 2月19日放假到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