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族

2024-07-10

温州民族(精选7篇)

温州民族 篇1

时值十月之交,落叶缤纷。2008年开始的温州市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已按照规划实施了两年。在此时走访各帮扶民族村,将有利于解决帮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帮扶工作成效,同时也能进一步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帮扶实施绩效的总结评估和其他工作。

天时

牵一发而动全身——

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在2008年6月3号出台的《中共省委统战部关于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按照一个重点、两个阶段、五年完成工作目标的规划蓝图。紧接着,温州市委统战部也拟出《温州市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并印发至各县(市、区)委统战部、市级统战系统各单位,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帮扶项目,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阶段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低收入村调查、帮扶村确定;宣传发动、资源整合。第二阶段:2009年。民族村帮扶项目申报,帮扶项目对接、实施。

第三阶段: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帮扶工作指导、督导,帮扶项目评估。第四阶段:2011年下半年。效果反馈、总结评估。温州的少数民族帮扶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凤凰”的翅膀——

畲族是一个勤劳淳朴、风俗独特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民族。全国现有人口80余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的丘陵地带。

对温州而言,畲族也是温州少数民族迁入最早、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隋唐之前畲族先民已居住在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凤凰山区,并把广东潮州凤凰山作为其民族的发祥地。畲族大量迁入温州,当在明清之际的万历至乾隆年间200余年里,共159支。其中明代38支,清代121支。迁徙路线由广东经闽东北罗源、霞浦、福鼎、福安等地迁入,迁徙形式是一家一户或几个支族结伴同行。随后,又从温州各地迁往本省景宁、桐庐等20来个县及福建福鼎、霞浦,安徽宁国,江苏宜兴等地。

历经数百年繁衍变迁,畲族遍及温州山山水水。从雁荡山麓到瓯江、鳌江、飞云江畔,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共同致力于地方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共同感。丝绸之路的回音——

温州的回族大多在元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建泉州登陆,后辗转移居至瑞安和洞头等地定居。

寮顶回族村是洞头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归属东屏镇,地接东南大龙山尾,与岱仔、后寮村相接。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005人,其中回族人口350人,占总人口34.9%,全村面积0.76平方公里,村民大多在外从事铝合金安装行业,留守的以海水养殖业为主。瑞安市马屿镇后姜村式一个典型的回族聚居村。后姜村地处飞云江南岸,交通便捷,56省道从村北贯穿而过。全村村民268户,共1029人,其中丁姓回民占总人口的73.7%,村里至今仍保留着过节回福建祭祖的习惯。1993年7月后姜村集资建立“回族乐馆”,后经不断扩建和修缮,至今面积已达28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娱乐室、健身室等,其中图书室内的报刊、书籍等藏书已达千余册。村民通过在馆中的娱乐互动增强了族群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了回汉两族百姓的交流。如今,回、汉两族人民和谐共处。正是这种民族之间的团结融洽,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少数民族的各项建设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地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少数民族村在帮扶期间充分利用帮扶机遇,在巩固原有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经济作物,旅游等多种特色产业,各地纷纷涌现出不少生动的先进例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九岱村是温州最大的纯畲族村,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区,全年季节较明显,雨水阳光充沛。常年有鲜嫩的天然坡地绿草,具备生态养殖牛羊的有利条件。

雷顺迎早年当过代课教师,后曾外出经商。拥有中专学历且在外打拼多年的他看起来颇具沧桑感。在对九岱村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往养殖物种进行细致的研究后,雷顺迎于2008年冬天大胆的引进原产山东的优良种牛——鲁西黄牛,放养到九岱村的山头上,并在同年冬天购进了一批亚洲黄羊,这些外来物种对九岱村的气候环境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力,雷顺迎试养首获成功。

2009年在乡镇府的帮助下,雷顺迎共投资50万元,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以1000元每股的低入股门槛吸纳8户低收入农户,成立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尽管养殖基地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雷顺迎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规划着把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并增加养殖的种类,如毛兔、油茶等。目前存栏改良生态亚洲黄羊150只、鲁西黄牛30头,对九岱村的农户脱贫致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永不言弃,有志者事竟成——

提到平阳畲族民族企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雷金翠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位企业家。她所创建的平阳县兴顺畜禽养殖场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还为帮扶项目提供了新的模式。

种鸽养殖最初是政府决定的帮扶项目之一。1999年,顺溪村合作社向每户农户提供50对种鸽进行养殖。在度过两年的蜜月期后,2003年的种鸽收购市场大幅下滑,收购价格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五。这种颓势一直持续了两年,不少刚开始与雷金翠一样怀着致富憧憬的农户开始动摇,纷纷退出种鸽养殖市场,另谋他路。

压力即是机遇。雷金翠大胆的逆市而上,投入五万扩充厂房,并购空置鸽舍,前后筹资三十万对种鸽养殖技术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机遇总是提供给随时准备着的人,种鸽市场在2005年下半年全面回暖,收购价格比往年的鼎盛时期还高出百分之二十。到2009年中期,雷金翠的种鸽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到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内建有种蛋鸽场合养鱼池,成为集种鸽繁育推广、蛋鸽生产、观赏鸽经营、淡水鱼养殖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748.6万元。

饮水不忘掘井人。雷金翠推广“鸽场+基地+农户”模式,带动顺溪山区1000多农户发展养鸽生产,使800多农户走上致富奔小康道路。在雷金翠的带动下,蛋鸽养殖业目前已成为顺溪山区畲族广大村民的一条重要致富门路,雷金翠自己也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实践出真知,创新出效益——

碑排乡苏北村的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当地广为人知,特色产品“毛花”和“红阳”以出色的口感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占领着猕猴桃市场的一席之地。

据村支书彭尚进介绍,苏北村的猕猴桃养殖可回溯至1986年。早期的猕猴桃养殖以村民的自发行为为主,市场行情最好时价格能达到10元一斤。力量分散和抗灾害性低下导致产品难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能摆脱困局,带领全村人民走上致富之路,彭尚进开始了漫长的探索。

1994年彭尚进从嫁接技术中得到启发。在查询药书的过程中得知山上的一种野生水果“毛发”具有和猕猴桃相似的药用价值,于是萌发了把猕猴桃与该野生水果嫁接的点子。在经过一系列不懈的试验努力之后,成功的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猕猴桃品种,“毛花”应运而生。

“毛花”的绿色基因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不仅内销,还外销至新西兰等国家。苏北村为此特意开辟了五十亩的“外销产区”,同时另设五十亩进行旅游采摘活动。到2009年底,苏北村新增猕猴桃基地220亩,集体投资经营50亩,其余170亩采用农户投资投劳为主的方式分户经营,涉及少数民族农户68户,其中低收入农户35户,项目投资50多万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社会效益。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2005年,得益于市场对保健油的需求增大,小源村组织325户,共937人成立了“苍南县山野茶油专业合作社”,对原有的油茶进行了低产林改造,建成了苍南首个10000多亩连片的茶油核心基地。

苍南籍在外温商林允华和李悌仲也闻讯加入了油茶树“复活”队伍。2005年7月,在吉林开办仲兴食品有限公司的李悌仲,回到苍南桥墩镇小源村对2000多亩低产林进行改造,2007年果子收成达到1万斤。华州集团总裁、华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允华也到小源村投资1000万元,用于开发油茶产品。

经过各方努力,小源村的油茶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实现了以深加工(榨油)为主,苗圃出口为辅的产业链,荣膺省级定点良种基地。合作社规模也相应的进一步扩大,并作出十年规划,力争一年增收一万公斤。

到2009年底,基地收成油茶干果20多万公斤,加工纯茶油6万多公斤,并投资280万建成油茶加工厂一座,产能可达每年加工油茶籽1000吨,产油250吨。在油茶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以我美景,惠尔嘉宾——

我不在西坑,就在去西坑的路上。

西坑位于文成县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景区刘基故里、铜铃山峡、百丈飞瀑和龙麒源四大旅游景区的中心枢纽。西坑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畲族语言、畲族山歌、畲族舞蹈、畲族婚俗、畲族药膳等民族传统文化。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西坑提供了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绝好条件。

2009年,西坑畲族镇党委以“打造生态旅游强镇”为战略目标,以“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为发展思路,以“农业产业化、旅游主导化、集镇精品化、文化特色化、社会协调化”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特色文化旅游作为西坑的主要产业进行扶持。

2010年4月25日上午,第二届“三月三”畲乡风情节暨“印象西坑、美丽畲乡”大型画展在龙麒源景区拉开帷幕。西坑把这次风情节作为展示畲族文化魅力,对外宣传的一个契机。著名画家陈冰心教授历时一年创作的《印象西坑》组画用国画形式全景展示了畲乡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及“和谐”之美,秀美豪放、气势磅礴,成为了西坑发展文化特色旅游业的一张金名片。

西坑镇经济在2008年突破亿元大关后继续高歌猛进,在确立特色文化旅游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在4930元基础上以每年14.2%的速度递增,综合考核一跃从文成县第28位上升到第6位。

人和

一方扶持,八方支援——

在帮扶行动开始后,温州全市的统战系统,包括市、县(市、区)各级统战部、民宗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侨办、台办、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海外联谊会、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市宗教团体等纷纷对口帮扶对象,从帮扶民族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出谋划策,提出新兴项目。

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发挥智力财力优势,积极向民族同胞奉献一己之力。他们或出资建设,或引进新产业,帮助低收入村民进行创收,更派出技术人员,全程提供养殖、维护方面的援助工作。

除了结对援助,村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募股集资等方式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村委会大多实行村民合股与外来扶持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使扶持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路与水,光与影的合奏曲——

由于历史原因,畲族同胞从平原居住地往山上搬迁,山区恶劣的生存环境,落后的居住条件,严重制约了畲族同胞的生产发展。

要富庶,先修路。苍南县霞关村全村200多户、888人村民生产以海上作业为主。2009年在温州市侨联的帮助下修建了小码头,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养殖生产。同样,洞头的寮顶回族村原本也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面貌较差的村。为了提升村庄品质,从2008年至2009年在外界的帮助下寮顶村前后共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硬化路面1.5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达25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水是生命之源。洁净的用水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在本次帮扶行动中,对基本的民生工程改造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层面。

鹿城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与罗阳镇白溪村结对,2009、2010年共落实帮扶资金14万元,其中政府对村民每户补贴8000元。罗阳镇的四个自然村通过下山脱贫和危房改造,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饮用水工程等。其中完成危房改造25户,修建防洪堤730米,蓄水池1个。

文成县周山畲族乡周垟村的饮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悬而未决,其中有一个100多人口的自然村,村民共用一条小塑料管道直接引用山泉水来作为该自然村村民饮用水,缺乏起码的澄清、消毒等措施,给全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在本次帮扶行动中,太平寺慈善功德会与该村结对帮扶,改建全村饮水工程。该工程由输水管网、配水管网及水池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水池由净水池、澄清池、过滤池组成,总投资达到了37.76万元。该工程建成后,及时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改善村民的饮水质量,从而提高当地村民的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快了当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除了对道路和饮水工程的改造,本次帮扶行动同样在对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实施力量。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关注下一代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鹿城区委统战部民宗局与泰顺县仙稔乡民族村结对,2009、2010年共落实帮扶资金12万元,用于毛竹低改、饮用水改造、学生补助、困难慰问等。其中用于学生补助、困难慰问资金1.5万元。

苍南县桥墩镇小沿村在温州农工民主党的鼎力支持下,对村基础设施进行了翻新改造,并积极引入新产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救助郑许修一家3盲人。郑许修父子在做了复明手术后,父亲已经能正常生产,但是儿子郑瑞树仍然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需要进一步治疗,温州农工民主党准备继续对郑瑞树的眼睛健康状况保持关注,并通过持续医疗来根治眼疾。畲歌畲语入学堂——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弱势的一方将渐渐被同化。畲族和回族独有的民俗文化在一代一代的无声流逝。各民族村的领导人无不忧虑的表示,新生代的畲族人大部分已经不会讲畲语,畲族文化正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为了挽救日渐消亡的民族文化,各县市纷纷建立民族学校。其中苍南县民族中学和文成县富岱乡培头民族小学最具特色。

苍南县民族中学创办于1986年8月,是一所正在茁壮成长且蕴含民族特色的初级中学,2008年该校被命名为“温州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目前,学校已经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校情特色发展之路,在开发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1年成立的校蹴球队在省内外各项大赛上屡创佳绩,同时学校也非常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承和发扬。

苍南县民族中学开展剪纸艺术特色教育活动已有十年之久,苍南点色剪纸已成为该校颇具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校本课程。学校不仅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还创建了剪纸主题网站,对濒临灭绝的点色剪纸工艺进行保护、挖掘、推广和普及。在历经数年的努力下,剪纸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品牌,剪纸工作室也成为该校的展示窗口。2009年上半年,苍南县点色剪纸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苍南县民族中学被评为温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在语言教学方面,富岱乡培头民族小学首创特色双语教学。学校从在校学生70%为畲族学生的实际出发,开设畲语课程,采用学校自编的校本课程。

温州民族 篇2

温州南拳是浙江南拳之一。明嘉靖年间何良臣著《阵记》与万历年间《岐海琐读》一书记载此拳。据温州拳械录载:此拳与福建南拳有密切关系, 且与内家拳、太极拳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1 9 2 9年在“浙江国术游艺大会”上, 瑞安谢忠祥表演了温州南拳代表套路“六步拳”, 经专家考证为明代古拳种。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展览会上, 被列为全国129个拳种之一。由于历史的变迁, 温州的南拳逐步形成发源于平阳盛行于瑞安的格局。那时的平阳几乎村村设拳坛、男壮皆练武 (南拳) , 单从武进士的比例来看占全温州83%。因此平阳自古被人们称为“温州的拳窝”。清光绪十六年 (1887年) 瑞安县董田乡出了一位名震全国武林南拳高手——陈朗清。他不仅以自己练功心得创编了精习传统的南拳技法, 包括挡拆、破解、进退、力压千斤及72长打、37短拆的南拳刚柔法, 一一授人。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崇高的武德教授弟子。艺传于广, 浙、闽、黔诸省, 成为当时浙南一代南拳宗师。目前, 民间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特别是在农村。温州南拳作为温州地方武术的特色, 也正一步步被世人所淡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西方城镇文化、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给农村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 对在农村群众中的开展以及民间武术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温州南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不够重视, 对温州南拳文化价值缺乏科学评估, 保护观念滞后, 缺少专业人士正面引导和相应保护资金, 对温州本土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消失状况认识不清, 因此, 农村空间是民间传统武术主要扎根的地方, 温州南拳逐渐被挤出村民的生活领域, 原因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温州南拳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一些民间武术拳种由于缺少了传统的言传身授的活态传承, 又加上没有文字历史资料, 再加上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故去, 带走了许多拳种, 许多民间武术文化特性也随着他们的逝世在失传、流失。而相关部门在教育、文化、体育等对民间武术教育、活动开展也不重视, 人才的培养体系、民间武术文化教育的缺乏、传承渠道不畅等, 导致许多民间武术拳种远离了农村学校教育, 对新生代农村学生来说本土民间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

平阳武术文化历史悠久, 其中尤为南拳流传最为广泛。“男壮皆练武, 村村有拳坛”, 平阳素有“拳窝”之称, 亦被称为温州南拳的发源地。特别是南宋期间, 出了13名武状元, 276名武进士。平阳南拳发展至今, 已衍变出许多具有平阳特色的拳种拳法, 现有功柔、五鸡、鹤法、刚柔、飞熊、擒柔、牛角等多种拳种拳法。各家各法, 风格各异, 各有特长, 如“功柔的硬, 五鸡的赖, 鹤法的腿”等。但据平阳南拳协会会长伍其亮等人总结, 众多的平阳南拳拳种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平阳南拳在形成之后, 经过历代拳师的发展和创新, 技法更加严密复杂, 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比较, 平阳南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拳种拳法众多, 内容丰富, 有适应对抗性练习的如“盘拳”、“对打”, 也有适应表演的各种拳法;所用的柴棰、板凳、扁担、竹篙等器械, 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平阳南拳随时随地可以练习, 可谓是“拳打卧牛之地”, 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和器械的选择, 并且可赤膊上阵;在时间上不受限制, 无论春夏秋冬、时间长短均可练习, 一般一个套路习练时间在一分钟左右。由于其适应性广, 且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的价值, 平阳历史上曾出现“男壮皆练武, 村村有拳坛”的盛况, 南拳在平阳民间长盛不衰,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民国时期, 平阳曾专门成立了“国术馆”, 并开展以平阳南拳为主的国术活动, 参与者达500人之众。县城和鳌江等地还开设国术班, 教授群众习练南拳, 而农村拳坛更是比比皆是。宋桥、郑楼、榆垟、鹤溪、麻步、青街等地每逢传统的集市庙会, 一般都会举行俗称“排殿”的南拳表演。每逢此时, 常常会见到台下人山人海的情景,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到了清代后期, 平阳南拳更是成了反抗暴政的有力武器。震惊清政府的平阳金钱会起义, 其领导人平阳钱仓人赵起就是一名精通南拳的武林高手, 他慷慨好义, 以武会友, 团结了江湖武林中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创立了金钱会。并于清咸丰十一年 (1861) 发动起义, 反抗清廷暴政。当时平阳有众多习练南拳的武林人士参加了起义, 并在与清军和当地的地主武装团练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平阳水头籍的张永厝、张永猛两兄弟, 武功高强, 在起义军与温州城南和守城的官兵作战时, 以一当十, 用手中的柴棰就能将官军手中的盾牌挑飞, 为起义军顺利攻入温州府城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金钱会起义军的队伍中, 有一支由朱秀三率领的穿黑衣、打黑旗的“鸦军”, 队伍组成人员大都是熟习南拳的武林人士,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平阳宜山籍的陈成开、陈正强父子。陈氏父子由于武艺惊人, 英勇善战, 深得赵起和朱秀三的器重。

而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平阳老一辈革命者中, 更是不乏擅长平阳南拳的好手, 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武装斗争中, 精湛的武功对于革命者来说, 无疑是如虎添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温州专署首任专员的平阳凤卧人郑海啸, 从小习武, 武艺高强。据当年跟随他闹革命的老人回忆, 郑海啸在部队行军时也都随身携带一根柴棰, 以便随时抽空习练。革命烈士、曾任平阳武运部长的平阳山门人林瑞清少年时跟当地名拳师习练南拳, 20岁时就成了十几个人不敢近身的武林高手, 敌人畏之如虎。林瑞清还善于利用平阳南拳做群众工作, 在队伍驻扎时, 他通过向慕名前来请教的当地中青年教练拳术, 对他们启发教育, 提高阶级觉悟, 从而指引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如今, 平阳南拳在平阳仍有群众基础, 但习练南拳的年轻人已经不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老拳师的相继去世, 平阳南拳已逐渐式微。2006年8月平阳南拳被平阳县人民政府列为平阳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阳南拳的优秀成分有待于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保护。近年来, 平阳各类武术协会和团体相继成立, 在他们的努力下, 已经消失多年的民间“排殿”活动又得以恢复, 平阳南拳有望重新焕发青春以身报国、除暴安良是中国传统武术所推崇的武德。

温州南拳要以乡镇为中心扎根在农村。而乡镇经济相对较好, 又是各村落的中心地带, 便于温州南拳活动开展, 温州南拳在乡镇的开展可通过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村落。因此, 根据本地经济条件, 在各县体育局的积极配合和温州市体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下, 各乡镇可给予适当资金资助, 聘请村落老拳师担任乡镇武术指导员, 通过老拳师的传授来培养年轻的接班人, 为以后乡镇武术活动持续开展、温州南拳传授准备力量。在城乡大力宣传温州南拳的历史和健身保健作用, 并开展各种以拳会友等各种活动, 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温州南拳这宝贵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流传和保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摘要:温州地方武术的特色就是温州南拳, 它正一步步被世人所淡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西方城镇文化、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给农村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 对在农村群众中开展民间武术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温州南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不够重视, 对温州南拳文化价值缺乏科学评估, 保护观念滞后, 缺少专业人士正面引导和相应保护资金, 对温州本土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消失状况认识不清, 因此, 农村空间是民间传统武术主要扎根的地方, 温州南拳逐渐被挤出村民的生活领域, 原因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温州南拳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 许多民间武术文化特性也正在流失。而相关部门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对民间武术教育, 活动开展也不重视, 人才的培养体系、民间武术文化教育的缺乏、传承渠道不畅等, 导致许多民间武术拳种远离了农村学校教育, 对新生代农村学生来说本土民间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

关键词:平阳南拳,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体委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浙江武术拳械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2]徐昌文.南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3]丁丽萍.吴越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7.

[4]王广西.中国功夫[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经济论文 篇3

市场经济是个性经济,市场取向是改革就是要在承认人的个性的基础上,改革那些不适合于人的个性的体制。温州模式正是温州人选择的适合于温州人个性的市场经济体制。

温州人的个性表现在广大的普通温州人的身上。有这样一个使一位北方的大学生很受启发而对于温州人来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1983年,西北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学生让校门口一位十八岁的温州姑娘补鞋子。大学生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中学毕业干这个,不怕人家看不起吗?姑娘也以同样的口吻反唇相讥:你穿双破鞋就被人瞧得起吗?大学生又问:你被鞋打算补到什么时候?姑娘嫣然一笑:补到人人都打赤脚为止。玩笑开过之后,大学生正式问道:说真的,将来打算干什么?姑娘一本正经答道:想开一家小店,自己当老板。大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好大的口气,你有资金吗?姑娘似乎对这个书呆子有些不耐烦:你没看见,我这不是正在攒钱吗!

温州人个性的某些特征,在这个补鞋子姑娘的身上已经表现得淋淳尽致。首先是传统的身份等级观念淡薄。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完整发展阶段,前资本主义的身份等级观念仍然严重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干部、职工和农民身份的终身制甚至世袭化,更加强化了人们的身份等级观念。

而温州在历史上由于地处东南一隅,从而较少受到正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建国防大学来温州则由于地处海防前线,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了计划经济从备战需要出发配置资源的“弃儿”,从而较少受到计划经济文化的影响。因此,与多数中国人比起来,温州人的身份等级观念要淡薄得多。补鞋子姑娘并不认为自己在人格上低人三分。这也是温州人较早进入那些历来被认为低人一等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商业服务业领域从而率先致富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温州人生活态度的顽强、洒脱。据这位大学生以后的回忆,补鞋子的温州姑娘在生活的重负以及他认为的心理压力面前仍然不失幽默,特别是她说要补到人人都打赤脚的那句话,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温州人生活态度的顽强、洒脱,在1994年8月的那场毁灭的17号台风面前表现得更为典型。台风过后不久,来温的外地人甚至很难从温州人生活的表面上看出,这里刚刚遭受一场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死亡1000多人的百年未遇的浩劫,更没有什么人在各级政府门前哀求救济。

再次是温州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强。传统的计划经济要求人成为一切听从安排的“驯服工具”,个人没有身份自由和选择权利。但改革前的1978年,温州国有工业的总产值就只占全市的35.7%,不用说农民,连城市居民也多数没有被国家包下来。而温州的人均耕地在那时就只有半亩,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面临就业和生存的巨大压力,逃荒要饭现象时有出路,从而养不成依赖国家的自主意识。姑娘外出谋生喜欢独立自主地补鞋子,将来有钱了喜欢独立自主地开店当老板。

在这方面,对外出的温州人与来温的外地人在职业选择上的倾向作一对比,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温州人与其他地区的人在个性上的反差。在600多万温州人中,外出的温州人不下100万。这些人从补鞋子或在市场上摆个摊位到投资数百万甚至上亿元办企业或市场,基本上都是独立经营的。例如兰州,自称是“西进淘金者”的温州人季中良,先是承包了国有企业兰州第三毛纺厂的服装分厂,继而出资1000万元创办了西北地区最大的西服企业;在包头,温州吴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敏与另外两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5000万元建立酶“光彩事业包头投资公司”,在新疆吐鲁番,以涂云飞为董事长的温州银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兴建了年产万吨红矾的企业;在北京,有温州人投资2700万元创办的龙渊商贸批发中心和投资1800万元创办的天顺综合批发商场等市场;

温州民族 篇4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简称“温大”,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温州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温州近代著名爱国爱乡人士黄溯初先生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1987年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简称“温大”,位于浙江温州,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荣获广州日报全国应用大学排行榜第一名,并且入围校友会全国非211高校百强榜单。

学校占地总面积2352亩,分茶山校区和学院路校区。茶山主校区位于温州高教园内,南眺罗山群峰,北蕴三垟湿地,山水灵秀与翰墨书香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绝佳所在。

学校建设

截至10月,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环境工程领域)2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支持学科,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支持学科。化学学科连续三年进入ESI全球1%,浙江省内化学学科排名第3。

截至月,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4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特色(国际化)专业;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省级精品课程,6部国家级规划教材、31部省级重点教材,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

温州大学是几本

关于温州大学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及家长共同存在的疑问,不得不说明的是,温州大学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和录取批次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问这个问题前要根据自己的生源归属地去问。

招生地域 录取批次

河北本科 二批

黑龙江本科 二批A段

江苏本科 第二批

浙江 第一批

浙江 第二批

浙江体育 第一批

浙江艺术类 第二批

安徽 第二批本科

江西本科 二批

山东本科 二批

河南本科 二批

湖南本科 二批

重庆本科 第二批

甘肃本科 二批

通过上述表格,大家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温州大学在各省份的招生和录取批次情况,温州大学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答案,温州大学应该是二本院校。

温州大学宿舍

温州大学学生宿舍非常好,大部分四人间和六人间,有独卫、空调、热水器、阳台。

温州大学有几个校区?

温大分三个学区:步青学区(A区)、超豪学区(E区)、溯初学区(C区)

温州大学学生宿舍怎么样?几人间?

宿舍分为ACE三个区,大部分为四人寝和六人寝。

温州大学学生宿舍有独卫和空调吗?

全部上床下桌,空调可以租(4年1800元),有独立卫浴,有热水器,有阳台,寝室空间很大!

温州大学学生宿舍几点断网?

网络和电脑问题,新生可以带电脑,周日到周四晚10:30断网,早上8点来网,周五周六晚不断网。节假日是这样的,第二天有课,当晚断网,第二天没课,当晚不断网。没必要买不断网账号,因为一般用不上。

温州大学学生宿舍几点门禁?

寝室11点整关门,11点以后大部分楼栋刷卡可以进,但是有记录,a区,c区一般11点以后回来没什么大问题。

温州大学新生转专业要换寝室吗?

不一定,如果你原专业和现专业在一个学区,你可以选择换寝室或者不换,如果不在一个学区,必须换,确实相处了几个月的室友换掉很可惜。

温州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大学浙江211、985大学名单

温州模式演变速写 篇5

近期温州老板们的频频跑路, 几乎无一不是被民间高利贷所压垮。而这背后是温州模式从实业起家到集资投机放贷的结果所致。温州经历了“小商品大市场”到“高利贷利滚利空对空”的模式演变, 是偶然还是必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自发先行者, 温州成功与否对全国民营企业经济转型都具有示范性作用, 而这转型之路或将付出高昂学费。

产业末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温州人以敢想、敢闯的姿态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从打火机、皮鞋到眼镜, 再到各种小商品, 温州成为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草根力量崛起。

2009年曾有一则关于温州周大虎打火机厂的报道:虎牌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外壳气体防风高级打火机的名牌, 可这个世界名牌卖不了高价。低成本、低利润的温州模式, 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最重要理由。

那时, 中国入世已经8年, 这8年中, 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国制造, 正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2006年, 中国国家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达到10663亿美元。那时,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 5年后这个数字会翻三倍, 到达3.2万亿美元。

在如此繁荣的景象面前, 很多危机已经浮现, 像周大虎打火机厂这样的世界龙头, 也只能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那么行业中排名靠后的企业, 其利润率将更加微薄。当他们在这个行业中找不到更多的投资机会时, 资本的逐利冲动必然会驱使它涌向新的领域。

模式的转变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 那时温州老板们开始坐着飞机四处找寻投资机会, 从云南的水电站到上海的房地产, 从越南的打火机厂到迪拜的批发中心, 世界的很多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而这种冲动, 会在后来的人民币渐进升值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按照2005年汇改启动前1美元对人民币8.27元的汇率计算, 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9.68%。这样的升值幅度, 基本上可以侵蚀掉一个世界龙头企业的全部利润, 何况行业中排名并不靠前的企业。这进一步驱使着这些积累的资本涌入新的领域寻找机会。

除去产业利润微薄和人民币升值对利润的侵蚀外, 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各方面成本上升, 环保进步带来的成本提升, 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 都成为了“低成本、低利润”的温州产业模式很难逾越的门槛。

实业的利润日趋微薄, 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产业升级, 另一个是转战其他高利润产业。在浙江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比如杉杉集团之所以能够转型成功, 除了在整体实力上有优势外, 也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支持。

但是, 绝大多数民企没有这么幸运, 也没有这个实力。产业升级无路可走, 进入新领域又风险极大。

这是一个残酷而冰冷的事实, 依靠产业的原始和粗放式发展积累了雄厚财富的温州, 面临着产业化的末路。而那些在产业化过程中积累的资本, 又有了强大追求利益的冲动。事情开始起了变化。

地产狂欢

从1998年到2009年, 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史上最辉煌的黄金年代, 房价在短短十年内翻了4~5倍。

敏锐的温州资本, 就在2004年到2005年开始纵横中国大地, 在2004年的时候号称有上千亿的温州资金炒房团在上海楼市疯抢房子。那时候, 温州炒房团的名声开始在神州大地蔓延和传播开来。

和丰厚的房地产利润相比, 实业的利润太过微薄, “开千人大厂利润不及老婆1人炒房所赚的1/3, ”和千人大厂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相比, 从不下跌的房价以及超额收益, 无不诱惑着温州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这个过程中, 杠杆化则加大了温州资本的炒房收益, 即便按照首付三成的按揭计算, 温州资本的杠杆倍数也达到3倍, 每10%的房价涨幅, 都能够给本金带来至少30%的回报, 更何况在早期, 有零首付或者一成首付的出现, 这让温州资本的杠杆比率达到了10倍, 如此高的杠杆比率, 投入价格只涨不跌的房地产市场, 这几乎成为资本的必然选择。

所以, 令人谈虎色变的温州炒房团, 何以横扫大江南北, 屡战屡胜, 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房地产价格近十余年的黄金大牛市。

习惯了在一年一倍或者数倍利润下生存的温州资本, 自然可以支付得起年息20%-30%的资金成本, 这是所谓的温州民间高息借贷能够持续多年, 并且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游戏终结

游戏本来应该在2008年终结, 但是, 幸运的是, “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爆发了, 华尔街摇摇欲坠。

在这样的背景下, 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 鼓励银行发放贷款, 让大量的货币再度涌入房地产领域, 房地产价格因此在2009年一年内暴涨接近1倍。这更加刺激了追逐利润的资本们的野心。

一位来自温州的青年才俊, 他身为教师的父母, 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业, 就是投钱给熟人, 参与炒房, 享受高额的回报。这样的风气, 在当时的温州, 十分盛行。

本来, 这个游戏还可以持续, 可是遭遇了2011年如此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标的价格的松动, 成交量的减少, 开始让这些依靠高息资金周转获利的温州资本, 开始进入入不敷出的局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去借更多的钱, 来周转, 还上之前的钱, 指望着2008年的局面重演, 这是大部分炒房资本的想法。

不过一些现象已经悄悄在起变化, 炒房团的资金难以为继, 这让民间金融风暴的到来如期而至, 游戏的终结几乎不可避免。

当房子、煤炭、大蒜等标的最后政府出手干预后不能炒时, 他们转向了最后的标的——“金钱”, 于是金钱本身成为最后的游戏筹码, 这便是高利贷的来由。当然, 温州投机的逻辑, 建立在其投资的标的本身, 可以找到下家, 其获取的利润足以弥补高额的资金成本, 可是, 当只剩下钱可以炒作时, 钱本身并不能带来更多的钱, 于是之前搭建的海市蜃楼轰然倒塌, 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转型之困

改革开放以来, 温州虽涌现出宝丽华、恩华、威华等一大批“大船式”的名企。但也应该看到大多数还是“小舢板”, 而且还是资源型、粗放型、家族型为主的多, 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流动资金短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有学者认为“旧温州模式”中, 温州企业家族管理制度对现代企业表现出不适应性, 以小商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 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家庭管理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 弊端日益凸显, 既没有垄断资源又不吸收市场资金以投资进行企业转型, 仅依靠资本运作是无法长期发展的, 这是温州模式的悲剧。

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消失、低端制造业转移, 长期积累的经营模式的弊端以跑路潮的形式展示给世人, 转型再一次提到日程上来。其实, 早在2008年, 温州市政府就颁布了《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 但是, 温州当地一位官员坦言, 温州仅仅是稍微改变了以往定位于“低档、劣质”轻工消费品的市场扩张局面。“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转型中, 仍然困难重重。”

“在未来10年, 温州经济将经历难言的转型阵痛。”但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转型, 只有规模企业才有可能走上产业升级或转型之路,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结局应该是行业的横向并购或重组, 形成大的企业, 如果盲目转型也并非好事。”

在周德文看来, 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林之所以跑路, 就是盲目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 “2008年转型做光伏产业, 结果投进去6个亿, 现在几乎是颗粒无收。”

在下一阶段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内, 周德文认为需要温州政府加大管理体制、行政体系和政府职能创新力度, 在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中, 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对于伤城温州来说, 下一站在哪里呢?

亟待制度救赎

“温州今天之祸, 绝非投机炒作那么简单, 而是金融抑制、改革不彻底和实业生态恶劣等一系列制度因素引发的结果。”

“炒房团”的出现是一种现实必然的结果。

实际上, 这些民间资本如果可以在能源、新技术等各种领域寻找机会, 也不会孤注一掷的在房产市场中如此跌宕。但是在能源领域面临着垄断国企设立的高门槛, 民营资本且不说实力不济, 即便是拥有进入的实力, 也很难迈过政策门槛, 因为一切所谓“国计民生”的产业, 都必须控制在国企手中, 事实证明, 这些产业是中国最赚钱的产业。

为何房地产市场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并获利呢?主要是城市化进程中, 对于资本的要求量太大, 国有企业不足以完全满足这块市场的需求, 而且房地产的销售链条长, 产品单价高, 国企只盖房子是不行的, 必须有人去接盘。

“温州炒房团”把房价炒高, 地方政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 所以, 在这个领域, 政府默许了炒房团们的存在, 并且还一定程度上利用和纵容他们。

有丰厚利润的行业被权力之手垄断, 在这个基础上, 要求那些微利产业进行升级?完全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

此外, 由于金融抑制的长期存在, 使得民间金融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财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有数据显示, 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到40%的国有经济部分, 获得的贷款资源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70%以上, 而对国民财富贡献高达62%的非国有经济, 只能从主流金融机构拿到不到30%的贷款。国内外学者的估计, 80%以上依靠民间借贷生存, 目前中国民间借贷的借款总量占全部信贷总量在33%~45%之间。

所以, 温州病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制。救温州易, 治温州病难, 难在体制。

“现在的关键不是温州该不该救的问题, 而是借此机会, 推动民间借贷的合法化, 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至国家基本国策的高度出台长期性的扶持政策, 留住中国经济的血脉。”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表示。

温州民族 篇6

一、人民监督员的设置和职责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检察院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外部监督制度,符合条件的公民通过选任程序成为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提出意见,进行监督。人民监督员分为省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以下简称:省级人民监督员)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以下简称:市级人民监督员)。市级人民监督员监督市级人民检察院和县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由市司法局负责选任管理。

二、选任名额和地区分配

本次共选任温州市市级人民监督员124名,其中市本级14名,鹿城区10名,瓯海区10名,龙湾区10名,乐清市10名,瑞安市10名,苍南县10名,永嘉县10名,平阳县10名,洞头县10名,文成县10名,泰顺县10名。

三、任职期限

人民监督员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省级人民监督员和市级人民监督员不得兼任。

四、报名条件

(一)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年满二十三周岁; 4.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5.身体健康;

6.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7.市级人民监督员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监督员。1.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正在受到刑事追究的; 2.受过行政拘留处罚的; 3.被开除公职或者开除留用的。

(三)下列人员不宜担任人民监督员: 1.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负责人; 2.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在职工作人员; 4.人民陪审员,以及其他因职务原因可能影响履行人民监督员职责的人员。

五、报名方式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推荐报名;

(二)个人自荐报名。

六、报名时间 3月2日至3月11日。

七、报名地点

温州市司法局及各县(市、区)司法局(联系方式附后)。

八、选任程序

(一)发布公告。在温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温州市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和温州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发布选任公告。

(二)接受报名。报名时须提交:1.近期一寸同底彩色正面证件照6张;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或居住证原件(现场审查后退回)及复印件3份;3.学历证书原件(现场审查后退回)及复印件3份;4.《浙江省人民监督员报名表(市级)》一式3份(可在报名现场领取,也可从温州市司法局门户网站自行下载)。

(三)资格审查。选任机关对报名者的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的,取消其选任资格。

(四)组织考察。选任机关对候选人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发现有不符合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的,取消其选任资格。

(五)确定拟任人选。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温州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温州市市级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我市市级人民监督员拟任人选。

(六)社会公示。人民监督员拟任人选名单将通过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浙江省司法厅门户网站()和温州市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温州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分别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七日,公示期间发现有不符合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的,取消其选任资格。

(七)选任公布。拟任人选经过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由选任机关作出选任决定并颁发证书,当选人民监督员名单通过新闻媒体、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浙江省司法厅门户网站()、温州市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温州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温州市市级人民监督员报名点联系方式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温州市司法局

2015年1月28日

温州民族 篇7

(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发表时间:2006-7-15 17:20:00

阅读次数:349

(2006)温行终字第5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刘万瑞等49人(名单附后)。

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府大道。

法定代表人邵占维,代市长。

委托代理人应海桐,温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

刘万瑞等49人因诉温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补偿复议一案,不服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 0 06年3月1 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 006年4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王宝杰、王汉文及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应海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定认:2004年11月12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三方签订了一份《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协议约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次性向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支付补偿费469.928万元,征地补偿到位后一星期内,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需交出土地。刘万瑞等49人于2005年1月14日向温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 005年1月18日做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于2005年1月23日送达给原告等人。原审法院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性特征。温州市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故判决维持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上诉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属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实质是征用上诉人承包地的行为,该征用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请求撤销原判,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判令温州市人民政府限期受理复议申请。

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在法定期间内没有提交答辩状,庭审中辩称:《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申请复议范围,不予受理复议申请正确。

法庭审查时,双方当事人围绕《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审查重点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本院综合各方当事人的意见,认定如下:

2004年1 1月1 2日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由用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甲方)、征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乙方)和被征地单位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丙方)签订,三方针对开发区滨海园区丙方所征地范围内的所有地面附属物进行一次性政策处理补偿而订立的协议,属行政合同范畴的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但刘万瑞等人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具体行政行为,与事实不符;其主张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的实质是征用其承包地,也没有相应的证据印证,本院均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刘万瑞等49人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

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申请温州市人民政府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范围,温州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现温州市人民政府仅以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与法不符,本院予以纠正。原审法院认定《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与事实不符,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月18日作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三、责令温州市人民政府依法就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 否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 具体行政行为。

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80元,合计180元,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舟 审

烈 代理审判员

成荣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00六五月十日

书记员

项 岳

上一篇:朱良小学优秀班干部评选下一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