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4-07-23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共13篇)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他认为美育的作用是陶冶情感。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则认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美育成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各界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由此可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1986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审美教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大纲”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仍然没有变。可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工具,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审美光辉往往被忽视了。尽管最近几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之下,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改变那种把语文当作智育、德育的工具而忽视其美育功能的局面,但是,至今那种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急需具有创新人才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那一篇篇古今中外的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都构筑了一个个精致、完整、丰富、生动的美好世界,那里有美丑的交锋,有优美的人性和风景,有崇高的人格和景观,有人生的悲和喜,也有世界的幽默和滑稽„„它们不仅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性,而且自身就令人留连忘返,赏心悦目,情感激荡。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审美教育。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敏锐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感知力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的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感情认识、自身的倾向或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写景较为突出的散文和小说,要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景物美、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物美的篇目很多,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等。这些课文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虽然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自然,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自然美的某些特征。朱自清在《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中,抓住景物的主要物征,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写春花,突出花多、色艳、味甜,并由春花联想到秋实,开拓了更美的意境。写春风,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芳香、悦耳等特点,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有感。写春雨,运用排比、比喻等修饰手法,突出了雨多、细、密、薄等特点。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景物的美分析透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心中贮存起丰富的间接表象,最终使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发展。

(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形象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内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形象的过程。而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象,它的形象不像现实美和图画那样具有直观性能,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浮现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园脸,头戴一顶 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说话脱口而出,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而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年轻的杨二嫂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脸上擦着白粉,终日坐着。中年时却变成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站着像“细脚伶仃的圆规”,说话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势利的人。这些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对这些人物形象作认真的分析,学生就会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产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鲜活的“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作品中的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审美情感的培养 “文章不是无情无物”,文学作品更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披文入情的分析,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各种亲情、友情以及对敌的憎恶之情等等,使他们的情感领域得到扩大,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父亲在失去亲人和工作的情况下,还安慰家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再三嘱咐”后仍不放心茶房送“我”,决定“自己送我去”,并在临别前不顾自己身体的肥胖,步履蹒跚地到月台上为“我”买桔子。这些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对艺术作品中暗含特殊意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故乡》时,不但要通过透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真正用意,即通过闰土、杨二嫂等命运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的萧条景象,揭示了中国农民落后的思想面貌。闰土要“香炉和烛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不知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道理。这正是当时中国农民思想上的共性,是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主要根源之一。作者对闰土这个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用文艺来“改变精神”主张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样透过表层的深刻的分析,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五)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受教育主体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总之,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密切关系,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2

中学英语教师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 既要有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有教育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一定得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美学知识, 并且要对教学的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具体措施如下:

1.实现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美育价值, 即阅读教学不仅有实用功能, 而且有教育功能。阅读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既要有直接目标——吸收文章中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又要有间接目标——开发、磨练智力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和创造力;还要有潜在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选用多种内容新颖、难度递增的阅读材料, 特别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为一体的阅读训练教材。

3.阅读活动是作者和读者的心智转换和情感交流。一方面, 作者借助语言将思想得体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 读者通过语言表象准确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容。有学者认为:文章的意义不再于文章本身, 而在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阅读理解的关键, 取决于读者能否将文章中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背景只是联系起来。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要用美的言行愉悦学生, 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 唤起学生的美感,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将两者与所读文章的语言符号直接起来, 以此构建最佳组合, 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只读课本的“偏读”, 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他们课外阅读简易读物、英语辅导杂志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英语语言的内容美、形式美及情感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为了避免一知半解式的阅读, 必须强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和美育功能, 变肢解课文的“析读”, 为整体感知的“意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或学生在读较难的文章时, 可适当采用局部策略, 即“自下而上” (bottom-up) 的阅读策略, 就是学生于着眼于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句法结构和内容细节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局部策略的过多运用, 学生的阅读速度难以提高, 阅读效率会大打折扣, 久而久之, 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殆尽;对于已有一定词汇量的学生, 在阅读中等及以下难度文章时, 应广泛采用全局策略, 就是学生通过结合相关背景知识, 抓住中心大意来对文章进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知文章的整体出发, 通过整体关照的局部分析, 达到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综合理解, 帮助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学生在美的愉悦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强化了对词法、句法和语法的理解, 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3.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样, 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性好”这个生理优势, 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对口、笔头表达有用的、自己感兴趣的精彩句子和段落, 多积一些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文化知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十分重要。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以后, 有了成功感, 自信心增强, 就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三、阅读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仪读”机制, 提倡“讨论式阅读”

具体步骤是:

1.阅读前的讨论。教师在阅读前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 创造美的情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各种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词汇知识和背景知识, 使之产生联想。这样,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不自觉地就预测要读文章的内容, 这就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 降低了阅读材料的难度, 提高了阅读效率。

2.阅读后的讨论。阅读后, 教师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将阅读从“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可采用师生之间或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要善于对待学生的错误, 用优美的语言四两拨千斤, 让学生从中得到鼓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鉴别美、欣赏美的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的测试中, 不应让标准化试题主宰, 要降低客观性试题的比重, 确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标准化试题死板、机械、抑制学生的创造力, 助长少数学生懒惰和侥幸心理,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必须减少其分量退为阅读试题的辅助成分。而且, 标准化试题难以解决阅读鉴赏、阅读前一等能力的科学测试, 只有主管性试题才能真正检测“见仁见智”的阅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可以考虑这样一些主观型试题:简答题、图标填空、写总结句或概括中心思想、判断正误并给出理由等等。这些主观性阅读试题重结果又重过程, 重认知又重感情, 重精确又重意会, 学生的主体创造潜能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范蔚,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审美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5) .

[2]黄渊柏。主题讨论循环阅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5) .

[3]毛荣贵, 翻译教学呼唤“美育”[J].北京:中国翻译, 2003, (1) .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3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座位上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其内涵不仅仅限于“审美”或“美感”。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它是令人愉快的,是让人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它是动人内心的,是从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其目的就在于培养人,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意识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审美观点、美的创作等。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见诸语言文字中,也存在于课文之中。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丰富他们的审美理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呢?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文,发掘文中美的因素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蕴藏着丰富的因子,如果能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这些“美”拓学生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都大有帮助。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是一首纪念鲁迅的诗,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诗人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专吃人肉、喝人血的剥削者作对比,这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而鲁迅虽然死了,但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战斗思想却永远活在人民心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鲁迅形象塑造得高大美好,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人格,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美学教育

若能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强化现代教学手段,力求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形声结合,营造美的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的魅力。如讲解郦道元的《三峡》时,因学生都没有到过此地,很难和作者沟通,产生作者的感受,此时如果放上一首气势雄伟的《长江之歌》,学生眼前立刻可以有惊涛骇浪的长江景色,美感自然而然生成了;如学过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即可做些小练习,题目可拟作《再驳中国人失去自信了》《鲁迅驳论之特色》,等等,也可让学生自行拟题,这样将审美的欣赏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常抓不懈的训练中,培养了一定的审美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加强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见诸语言文字中,也存在于课文之中。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主要谈一下五个方面

1.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关于情境教学,我认为不应拘泥于生硬地再现文中的情境。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扔下书本,直奔讲台,以手扳住讲台,双脚努力向上缩起,来模仿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模样。在教学《散步》时,更要背上个学生方显中年人负重前行的艰辛处境……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大可不必越祖代庖。要相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过多依赖上述事例中直观而浅薄的形象展示,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忽视了学生是审美主体的地位,如若教师的表演又不幸拙劣了些,那么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情感的诱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我认为: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有平仄、对偶、押韵等,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3.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在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4.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阅读文章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会自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心理特征和深层的心理特征,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向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那“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淡紫色”的“瀑布”;那“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每一朵盛开的花,“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毫不活泼热闹”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稠;那笑着嚷着的“我要开花,我要开花”的拟人写出了花的活泼和繁盛;那“浅紫色的”“香气”等通感的运用,使花的色与花的味联系了起来。但是,这仅仅是表层的美,通过与“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却“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的“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花的对比,却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美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若能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艺术美,就会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陶冶情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吸取营养,才能不断丰富美育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

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教学论文 篇5

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般形态下,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台上唱一句,学生在台下学唱一句,抑或老师打节拍指挥,学生在下面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简简单单地去模拟音乐的发音。这么僵化的教学讲授模式,只能使学生不断地失去此中的乐趣。假设把一方传输,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模式,变化成为两方能够进行互动交流的模式,把学生变成老师,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这样就会在心中得出平时不一样的感觉,就会找到其中的差别,进行自我学习和感受。音乐教育的要领要本着两方面发展、分析选拔、标新立异的主旨,深刻开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在个体对音乐的见解中凸显课程的意义,为这些标新立异的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改变重实践、轻扮演的传统状况,增进表演的课时,将讲堂教学与舞台魅力融合起来,为学生上舞台,实现实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机会,促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达到学生对音乐的磨练、个人唱功及表演能力的综合性提高。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家只重视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练习,而忽略了联想、愿望、创造这些情感的因素。疏忽了音乐关于审美育人的目标以及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育,从而致使音乐教育不但索然无味并且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任何乐趣。对于音乐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这一点,身为音乐教育的我们来说是必须要明确和知道的,教师这时的使命并不是让自己的学生成为音乐家、艺术家,而是更多地应该为很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才能的音乐文化艺术的喜爱者,并且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一种快乐的情绪,能够对音乐发出一种由心而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常常带着浓浓的喜爱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坚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并有愉悦的体会,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三、音乐教育的一项基本使命是对学生审美才能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音乐讲授大纲上所提到的关于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同其余的学科来比较,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美育要素,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美育教学体验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点和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音乐的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作用,并且是唯一不可替代的一个功能。对于学生审美才能的培育,除了那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必须要掌握的.艺术基础知识以及了解艺术体现的方法和窍门外,并且对艺术欣赏类的活动还要大力鼓励学生去参加,培育学生对美的追求,加深对美的了解。

四、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重要手段

人们只要对某事物产生快乐喜爱的情绪,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快乐和喜爱,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只有培育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抓住其注意力,进而提高其才能、思维才能和标新立异的才能。因此,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其最好的路径、最有效的法子,便是举行音乐欣赏讲授。对于美的喜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音乐演奏作品中,声乐曲也罢、器乐曲也罢,这些都存在许多许多美的要素。就好像一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在音乐响起的一开始,在不安静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马上就安静了下来,那婉转朴素的旋律,流转多变的节奏,小河流水的演奏,就仿佛学生来到音乐景象中去了。由此可见,经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五、音乐欣赏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艺术活动

音乐欣赏是孩子的听觉感知、感情体会、欲望遐想、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练习手段。这类艺术手段,可以陶冶孩子的艺术音乐观赏能力,培育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学生用倾听的方法来进行音乐的欣赏,这里面只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态感触才能,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调式速度、力度、曲式的听辩才华,很多学生都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了,这就需要学生从开始一点一滴学起,从最初级的到最高级的,先要对音乐进行自我赏识和感触,然后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六、结束语

学生在参与理论验证的机会非常少的情况下,很多的演出或比赛就会演变成突击排演。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校举办音乐角逐大赛、手艺大赛,等等,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接触社会,不断地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举办活动,还能够为学生积累很多的演出经验,通过不同的专题和题材,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为今后音乐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6

【内容摘要】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发掘教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等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谐,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审美情趣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缺失的原因

1、教师不重视审美情趣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运用“灌输式”等讲授法,对小学生运用单纯而冗长的讲授,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句子意思等,导致学生抛开文本,使学生没有更多时间仔细欣赏优美插图、品读好词好句、分析精美段落,无法在插图、词句、段落中发现美,感受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没有落实。

2、学生审美情趣的缺乏

学生普遍缺乏审美情趣。他们以明星、音乐为美。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出现偏差。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个性及创造力,他们逐步失去审美情趣。

3、“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教育。很多语文教师翻阅参考书,抄写教案。课堂上充分利用 40 分钟,把抄写的教案在课堂上做一番演讲。开始学生勉强听,可是后来学生缄默不语,或做其它事,甚至打瞌睡,整个课堂没有生气和乐趣。“应试教育”给语文教学所受的影响最大。因为语文教学以情感见长,然而一旦它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它便丧失了其优美语言情趣优势,变得僵硬死板。结果不能使学生享受美育的熏陶和神思飞扬的乐趣。

二、小学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

(一)、充分发掘教材,培养审美情趣。

教材作为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的文本资料,其承载着重要功能和发挥优势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应由此才能找到突破点。语文教育,说到底也即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当中进一步强调审美教育具有长远意义。深悟课本所蕴含的美育源泉,让小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愉悦在优雅的语词审美氛围中,开启他们智慧和灵感的萌芽,我在实际教学也尝试一些做法:

1、凭借插图展现美。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如《月亮湾》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后面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山坡上长着茂密的梨树和苹果树;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水和小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上,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还有绿油油的大片农田。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月亮湾的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学生看图读文,声情并茂,丰富了对美好形象的感知,更唤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品味词句,体味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桂林山水》,作者描绘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作者用三个“真”字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突出了山的奇美。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水绕山转,山映水中,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无限热爱和倾心的赞美。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3、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东方之珠》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香港真繁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香港去看看,有的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学生从此感悟文章意境,从中享受美的熏陶。

(二)、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力求凸显语文教学人文优势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学科的教学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课堂上,要尽量淡化语文知识的输出教学思路,将教授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志趣,开发他们天赋,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上。

(三)、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小学生受生活圈子限制,要善于引领他们去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自觉陶冶在美的情景中,激发其潜藏的审美萌芽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延伸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较为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驰骋想象,开拓他们的审美创造空间。比如,让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的美文。小学生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

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

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实践活动的契机,注重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美感。无比广漠的宇宙、灿烂辉煌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往往能给人们以丰富无限的美的享受。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对我国的大好河山作了难以计数的描绘。古代文豪,现代大家,皆情不自禁地把笔墨伸向了壮丽的河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充满激情的诗句,使欣赏者领略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感。这些客观资源,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极好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社会考察等机会,指导学生欣赏祖国的自然美景,考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春游时机,可以让学生领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勃勃生机。多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生活中去寻找闪光点,激发潜在的愉悦,这也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情感上升华的效果。

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肖衍豪.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

2、林春梅.小议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教育》2013年第1期

3、马碧珍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7

一、通过对比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 学习一篇课文,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让他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 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想象拓展意境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 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展开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我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通过诵读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 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 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 学生模仿自读, 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 通过引读, 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美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中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 “扑入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 绿的是麦田, “和风吹送, 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麦浪”, “黄与绿主宰着,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通过反复的朗读, 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它的色彩美, 更会体会到它的“壮美”。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 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 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10

一、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主要借助中学语文教学这一方式或手段,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对美的事物的一种热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美,并且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审视社会、他人和生活,并且最终提高自身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种积极心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感觉到美的存在,同时及时地缓解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因素而存在的消极情绪。

第二,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社会与生活。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真正融入活动,融入作品,情真方能意切,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才能更真实地体会作者的意境和感情。

第三,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去挖掘周围生活中的美,并且及时地表达,从而对生活进行重新审视,并且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去调整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逐步走向“完美”,成为一位真正在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个体的同时,又不乏自我的鲜明特点,充分彰显自我个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初步尝试

第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体会到一种“和谐之美”,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做一位具有明显时代气息和鲜明个性,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此,我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观念,一改传统的教师形象,更多地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不断增强自身的亲和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的不再是压抑、沉闷,而是收获轻松与快乐。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构建美的场景,并且利用场景的迁移和对比,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场景之美”。教师讲课时情真意切,神情投入,融音调、表情、姿态、手势于一体,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以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营造的课堂氛围,能使语文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升华,对审美教学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生鉴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领会文章的精髓,领略文章的风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时,我没有开门见山,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一些记忆中的场景,如当你第一次离家远行的时候,父亲(或母亲)为你送行的一些场景。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感觉到生活中亲情的珍贵,在这种感受下再去理解《背影》中父亲的形象,以及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就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好地培養了学生的感恩情结。

第三,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体会学习中的快乐。 比如指导学生读美文佳作,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等方面得到熏陶,能感受美、欣赏美,但我更注重指导学生写作相关的文章,促使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又用真情来歌颂美。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学生通过美读、研读全文,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我鼓励学生仿写,用自己美的语言来颂扬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母亲形象;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然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形象,歌颂美的情操。例如,几个学生一起结伴去通天岩,饱览了美景,由衷地赞叹家乡的美丽,我建议他们把此行写下来,这就是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美,抒写了自然美;有学生在比赛时扭伤脚,两位队友主动放弃比赛,上前救护,若用钦佩的笔调把它写出来,这就是作者感受到了人情美,抒写了人情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充分利用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9

封丘县赵岗镇初级中学 杨卫华

内容摘要 在呼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努力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审美的殿堂。本文主要从想象和联想、感受和表述,朗读和体会等几个方面来谈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想象联想 感受 朗读 多媒体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的确,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有美的山河,美的图画,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心灵。语文课文描绘自然,介绍知识,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自然有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这些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审美能力去感受和体会。这种感受和体会的能力,有待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去培养。

语文是教学内容极为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编者选择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形象、精炼优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用各种不同的体裁来描绘大自然,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物思想。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语言特色的美,说理抒情的美,提高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美育素质,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能感知课文中所展示的各种美,在讲课中能运用恰当得体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感悟到语文中存在着美。总之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知识的丰富美,言行举止的师表美,教态仪表的文雅美,板书语言的规范美。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想象是审美活动的灵魂。美育的重点就是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把讲解、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去体会课本所包含的美(如: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和艺术美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激发他们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力求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如在讲《白雪歌送武派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这两句诗借助奇特美妙的联想,新颖贴切的比喻,以春花喻冬雪。在作者笔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寒冷,而是欣喜和温暖,如果不让学生驰骋想象,很难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好景象,再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让学生想象日月包罗万象,雄奇壮观的景象,从而感受诗人阔大的胸怀、伟大的抱负,以及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熏陶。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述课文所展现的美。朱自清的名篇《春》,多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把一个浑然一体的春天形象推到读者的眼前。老师就要恰当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然后再让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草、花、风、雨,怎样赞美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能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以及由优美的语言组成的一副副美好的图画。再比如《与朱元思书》这篇山水小品文,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中哪些字用得好,怎样好。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感受到了文章语言的美,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文学作品所流露出的或婉约、或豪放、或悲怆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鱼塘江潮的宏伟景象,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受美、热爱美。比如《安塞腰鼓》,擂鼓时那种激昂的场面,雄壮的鼓声就要读出来,读出力量,读出黄土高原的厚重,读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坚强;有些文章节奏和谐悦耳,韵味无穷。比如《三峡》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风光,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美不胜收,语句韵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不借助朗读就无法让学生领略到三峡的美景语言的精妙。再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通过描写杜甫自己的痛苦,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不借助朗读,就无法感受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就是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感知课文美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多媒体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通过声、光、电的强大交互功能,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的情境,收到情感体验、美文欣赏、语言积累等立体化的审美效果。以《春夜喜雨》一诗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将“好雨知春”、“和风细雨”、“黑夜明火”、“繁华潢城”设计成四幅画面,然后将其逐一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印象,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认知,使学生渐渐融入意境,将四幅画面整合为一,感受诗的美,接受审美教育。又如教学《沁园春·雪》,从网上下载语文课件,将长城的美景、悦耳的音乐和动人的朗读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书、画、音乐”一体的意境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来欣赏文章的美。

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的。学生在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加的压力,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审美爱好,以排解繁重的学业压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所制定的目的和目标。同时,新课改提出,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其个性化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等教育教学理念。本文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讨论,突出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为其他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审美教育;朗读;领悟;感知

语文学科的两大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具体的书面语言获得知识的建构。书面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美学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途径。语文教学虽不像美术那样具有直观的审美教育,但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风光美、人格美、情感美等等,都具有审美性,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诵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是给读者阅读的,如果没有阅读的经历,那么对文章中的美学价值就无法体会和感悟。在朗读中发现美,在朗读中感知美,这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充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美,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高尚情操,感受生活美好带给人的愉悦。文学艺术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文字后,联想和感悟,从而体会文本内部的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和领悟美,树立自己的审美信心。朗读是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必须要通过阅读来感受。朗朗的读书中感知文章中的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觉是对学生渗透审美经验的先锋官,没有感觉和感知就没有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在理解中感悟美

教材中收编的经典美文,每一个句子都透着美,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感知到这种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初中生因为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美的感知一般是从主观出发的,所以主观色彩非常浓厚。教师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从文字中寻找美好,把作者塑造的最美艺术形象印在学生的脑海里。精美的文字读起来常常令读者感觉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这就是美的感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首先自己要具有较高的美学素养,对文章的感悟和领悟都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带动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美。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良好的感受美的能力, 能改变一个人的不良想法, 纠正一个人的错误行为, 有助于激发中学生今后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还可以给人以愉快的心情, 有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 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水粉画, 文中勃发的春草、争艳的春花、和煦的春风、润泽的春雨构成了一幅明媚艳丽的春天画卷。作者描绘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有蓬勃的生机美;像小姑娘, 有艳丽的容颜美;像健壮的青年, 有矫健的身姿美。这就把抽象的春天, 描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 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如《济南的冬天》, 作者笔下的小山、薄雪、绿水、小城, 色彩和谐, 却像韵味十足的水墨画。再如《周庄水韵》里的雨雾朦胧、雪后初霁、春夜水中倒影等, 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优美的图画, 使其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当然, 教材中那些描山绘水的诗歌、散文也可用同样的手法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鉴别美的能力

鉴别美就是对美的判断和识别。鉴定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非美的, 它是感受美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教师在讲授《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 能找出鉴别美这一教材与教学的结合点, 则能更好地分析和讲解这篇文章, 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才是高尚的人, 才是有道德的人, 才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才是有益于人民的人。文中四种鲜明的对比歌颂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批判了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 对人民自私自利的人, 肯定了白求恩无私奉献的美, 贬责了自私自利的丑。又如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引导学生分清是与非, 学会对不完美的现象给予理解与包容。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是非、美丑、善恶的鉴别, 从教材中获得健康人生观的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要培养学生的自省审美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省审美习惯,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欣赏, 能够时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 并拿自己的行为与作品中的先进人物加以对比, 检查、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伦理标准和时代精神。朱自清的《背影》, 字里行间深深渗透着的是父子情深, 父亲的背影使儿子热泪盈眶。季羡林的《永久的悔》, 通过回忆家庭生活:年幼不懂事, 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 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 母亲就永远地走了, 自己永远不能尽孝, 每当想到此作者就会心肝俱裂, 眼泪盈眶。文章抒发了对母亲浓浓的依恋和深深的悔意, 使我们真正懂得了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道理。通过这两篇散文的教学, 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对父母、对师长、对兄弟姐妹的行为态度, 从而教育学生理解伟大无私的父爱、母爱, 珍惜浓浓的亲情, 懂得孝道,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大量阅读优秀的作品, 不仅能开发学生心智, 使之获得启迪, 而且会让他们得到美的陶冶, 使之善良、正直、真诚。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创造美是要求学生对美进行再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可结合语文科特点,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通过作文训练,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感受美的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艺术之美。其次,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表现之美, 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最后, 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活动, 把心中、眼中那些美的感觉, 如自然美景、生活中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美、人性美等述诸笔端。对学生的创造活动,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评价, 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3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深度探究、比较鉴赏、重视审“丑”,并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鉴赏;审“丑”;比较

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品词析句,夯实审美鉴赏的基础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和存在形式,自然也是文本中各种美的要素的载体和存在形式。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施。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赏析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

所谓品词析句赏析语言,是指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品味、揣摩,体会其丰富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鲁迅的《祝福》,有两处叙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 另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文字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加了一个标点,换了一个标点,变了一下语气,却把祥林嫂的心情巧妙地传达出来。前一处是请求旧主人鲁四奶奶收留自己,她强压悲痛,努力克制自己,以平静的语气陈述事实。后一处是在她饱受世人冷眼,精神备受折磨,极度想念阿毛的情况下脱口喊出的。“我叫,‘阿毛!’”她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爱子。标点和语气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母亲紧张、急切地寻觅孩子的情景。品析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比较,通过删、换、改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删一词语比比看,删一标点比比看,删掉辞格比比看;换个词语比比看,换个句式比比看,换个语气比比看;改变词序比比看,改变句序比比看,改变人称比比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删、换、改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夯实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升华对文本的审美理解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感知美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文本的一种直观的、外部的、整体性的认识,而鉴赏美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考察。它需要走进文本深处,也需要跳出具体文本。为此,审美鉴赏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入乎其内”。鉴赏美不仅要从审美视角对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文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敲,体察作家遣词造句之匠心、布局谋篇之巧妙;而且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究,把握其深层意蕴。如苏轼的《赤壁赋》,从表面看,抒?l了旷达洒脱、寄情山水的情怀。但透过文本的表层结构会发现,在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由此而生的深沉苦闷与悲凉。尽管苏轼努力让自己寄情于眼前的清风明月,但残酷的现实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都使他无法真正解脱。所以,苦闷和悲凉才是《赤壁赋》的情感内核。

二是“出乎其外”。鉴赏者要能够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探究文本所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广阔、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巴金《小狗包弟》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和特殊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扭曲[1]。这种理解缺乏审美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所反映的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进入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小狗包弟》固然是对特殊时代现实人生的观照,但它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一般来说,在审美感知阶段,审美主体往往只能直觉美是什么,而在审美鉴赏阶段,审美主体则要明了美之为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把握美的规律。如《再别康桥》的审美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对于它美在哪里不甚了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

三、比较鉴赏,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真伪、分优劣、明异同。在语文审美鉴赏教学中,比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是求同比较。求同比较是探求不同文本共同特征的鉴赏方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一为政论,一为文赋,但内容上却有重要相似点,可以进行比较鉴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是考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借古讽今。

二是求异比较。求异比较是探求文本之间不同之处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异,了解和把握文本独特的个性美。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写出的千古美文。文中都多次写到“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中的“乐”饱含着压抑和苦涩,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才是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三是求同辨异比较。求同辨异比较是一种既探求不同文本的共同之处,又探求其相异之处的鉴赏方法。例如,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柳永的《雨霖铃》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都是借景抒情。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感情基调上:从意境上看,《沁园春?长沙》是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开阔、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而《雨霖铃》则是一幅色调暗淡、笼罩着凄清氛围的深秋别离图。在感情基调上,《沁园春?长沙》积极向上、豪迈奔放;而《雨霖铃》则低沉感伤。

四、重视审“丑”,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

美与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描绘美、歌颂美,固然能够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暴露丑、鞭挞丑,通过对丑的否定和批判,同样能够体现审美理想,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审美鉴赏不仅不排除丑,甚至其本身就包含了丑。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丑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自私冷酷、一意孤行的焦母;《孔乙己》中自恃清高、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变色龙》中恃强凌弱、谄媚无耻、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虚伪的官员、狡猾的骗子;《范进中举》中前倨后恭的胡屠户、阿谀逢迎的张乡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文本通过对“丑”的生动刻画,讽刺和鞭挞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和行径,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鉴赏“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人物肖像上分析。文学作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丑”的肖像,以突出人物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别里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雨伞、穿雨鞋、用棉花堵住耳朵„„这幅肖像突出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特征。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活脱脱地“画”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丑陋形象。

二是从人物言行上分析。作家往往用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来暴露“丑”的嘴脸。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对侍萍的一往情深,称侍萍“贤惠”“规矩”,要为侍萍修墓,保留当年的旧衬衫,侍萍当年住过的房子不让人进等。但当侍萍就站在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可能造成巨大威胁时,他立刻撕下伪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声色俱变,伪君子的本性暴露无遗。

三是从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分析。为了突出“丑”形象的特征,作家还常常拿美的形象与之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阳光活泼、追求新生活的华连卡与保守顽固、害怕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纯真无邪的孩子?c自欺欺人、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

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审美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如《诗经?蒹葭》,教材中把“伊人”注释为:“那人,指所爱的人。[3]” 这就把《蒹葭》局限为一首爱情诗。“美是抽象的诗意。”《蒹葭》之美,正是其意蕴的抽象朦胧,把它仅仅定性为爱情诗是武断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伊人”可以是“我”求之若渴的贤达之人;“伊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人们想要追求的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第三章 民兵营(连)建设下一篇:毕业论文我国创业投资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