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2024-08-12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精选9篇)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篇1

申请课程:家畜育种学 申请学校:山西农业大学

2003.8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山西省教育厅:

《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家畜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动物生产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课程的教师队伍日趋合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得到较大改进,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及科研水平取得较大成绩。该课程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山西农业大学重点课程。

为了使本课程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申报建设山西省精品课程。

山西农业大学

《家畜育种学》课程组

2003.8

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简介

《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家畜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动物生产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年来一直被山西农业大学列为重点课程。

一、《家畜育种学》在动物生产学科中的地位

在动物生产中,品种是决定动物生产效益的根本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动物的生产力,家畜品种的改良始终是最主要的工作。《家畜育种学》主要介绍动物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于指导家畜育种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讲,《家畜育种学》在动物生产学科中处于基础地位,而且会影响到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家畜育种学》历来是动物生产学科中的主干课程。

二、《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

《家畜育种学》在解放前就已开设,是山西农业大学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伴随着中国农业的大发展,畜牧业开始发展兴起,养殖业成为主要的副业。畜牧专业是当时农业院校最主要的专业之一,而家畜育种学是该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以窦莲升教授为首的老一辈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对课程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当时使用苏联教材的翻译本。到了1979年,全国12所高等农业院校的有关教师共同研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家畜育种学》通用教材,窦莲升教授参与编写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并在1987年参与了第二版的修订。

第二阶段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这一阶段,周忠孝教授带领年轻教师,为课程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心血。主要加强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促进了课程的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研和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也逐渐完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课程教学的特色开始形成。在课程的影响下,一大批本科毕业生相继报考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由于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相继被批准为硕士点、博士点并批准成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这一时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获得大丰收,《家畜育种学》被列为学校的重点课程。第三阶段

从本世纪开始,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加强了对课程的建设力度,《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教学投入、教材改革、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三、课程建设情况

1.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承担本课程的教师有三人组成。其中周忠孝教授为课程负责人,刘文忠教授为课程主讲人,李步高讲师为课程合作教师。课程组教师梯队情况如下:

① 年龄结构:主要授课教师平均年龄34岁;

② 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博士),本科1人; ③ 职称结构:教授2人,讲师1人;

④ 研究生导师:博导和硕导各1人。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支主讲教师学术造诣较高、授课经验丰富、老教师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密切合作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2.教学内容

①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吸收、更新,使课程内容体现系统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在保留原有科学内容的同时,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优秀教改成果,主要来自:

Advanced Animal Breeding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美国)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美国)

DFREML: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估计软件

-MTDFREML: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估计软件

-MTGSAM:贝叶斯遗传分析软件

-BLUPF90:遗传评估软件

-VCE: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估计软件

-DMU: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估计软件

-PEST:遗传评估软件 3.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潜心搞好教学的同时,开展教学研究。近年来,参与了《动物遗传学》课程的“双语教学项目”的研究,研究发表的教学论文主要有:

(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建设(2)农科教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3)素质教育与动物科技人才的培养 4.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一直是本课程组的优势,近年来完成和在研的项目主要有:(1)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SD-Ⅰ系培育,山西省攻关项目

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

(2)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SD-Ⅱ系选育研究,山西省攻关项目

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

(3)应用遗传标记进行高产仔母系的培育,山西省“十五”攻关项目

(1997~2004)

(4)猪乳头缺陷的发生机制及综合遗传评定,山西省青年基金项目

省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1997)

(5)安哥拉山羊与本地山羊染色体研究,山西省青年基金项目(1999~2001)

(编号991036)

(6)山西省肉用绵羊的培育,山西省攻关项目(2001~2006)(编号011029)(7)马身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山西省攻关项目(2002~2006)

(编号021043)

(8)应用DNA多态性进行山羊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山西省青年基金

(2000~2003)(编号2001041)

(9)法国肉用美利奴绵羊的引进与推广,国家“948”项目(1999~2003)

(编号202089)

(10)肉鸽雌雄自别品系的培育,山西农业大学育种基金(2001~2003)

(编号200028)。

近年来,课程组的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大多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科学刊物与学术会议,部分论文被SCI收录。5.教材建设

在使用1987年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家畜育种学》统编教材的基础上,2002年将《家畜育种学》课程分为《动物育种学总论》和《动物育种学各论》两门课程,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采用“21世纪教材”授课。

基于目前高校教材更新较慢,课程组还通过更新讲义内容和向学生推荐提供新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来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由于使用高水平的教材与创新性的讲义,本课程的整体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国农业院校的先进行列。6.教学方法与手段

《家畜育种学》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抽象,而且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建设: ① 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手段

1999年《家畜育种学》被评为山西农业大学的重点课程,利用学校的奖励基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教学设施。目前拥有各种挂图、幻灯片、投影仪、电子白板、教学软件、模型、摄像机、照相机、影像带、多媒体及网络课件等教学设施与资源,利用这些教学手段和资源,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生动、形象、有趣,改善和提高了教学效果;

依托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实验条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本课程的实验开出率为100%。② 更新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对本科生的教学,在注重专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掌握知识的灵活性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创新性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考研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需要。③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将双语教学引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课程涉及到的许多经典理论与专业名词,力求使用外文原版、原话进行描述,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理论和名词的理解更全面、准确。

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起来。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利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7.实践教学 ① 实验内容建设

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和提高对课程中有关理论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并能使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课程组自己组织编写了实验指导,将过时陈旧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增补了新的实验内容,如BLUP育种值的估计方法等先进内容。实验时数也由原来的不足20学时提高到现在的30学时。② 实验室实习

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能满足本课程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③ 科研基地实习长期与课程组的教师进行合作的种畜禽场有10多个,这些生产单位既是教师的科研基地,又是课程实践教学的基地。在课程教学中或科研进行时,课程组的教师设计实习内容并亲自带领学生在这些基地进行中短期实习和参与科研及生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科研的兴趣。近年来,在毕业实习设计中,从事与本课程有关的实习内容都取得较好的成绩。8.教学效果

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评估表明,主修《家畜育种学》课程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50%以上的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不及格率低于3%。其中考取本专业研究生的比例较高,输送到各相关院校及国外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占有较高的比例,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一直从事与本课程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活动,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取得一定的成绩。9.学科建设

以《家畜育种学》课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多年来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2000年又被山西省科技厅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随着博士后流动站的启动,目前已形成了由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组成的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学科建设进入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10.教学管理

除任课教师外,还配备有一名教辅,以加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力度。课程组在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有一套完备的教学管理体系,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考核。多年来,本课程组的教授开课率一直保持在100%,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

四、今后的重点工作

1.创新机制

为了保证课程的高质量运行,要不断引进和创新用人机制与管理机制。教师队伍要宁缺毋滥,鼓励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参与课程建设和辅助教学,以补充和完善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促进和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巩固和发展课程教学的特色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教学”是多年来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今后,在巩固这一特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并进行科学总结,不断形成课程教学的优势。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篇2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情况

(1) 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情况在调查的115个县中, 共设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80个, 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91个, 县农业局 (农技中心) 内设各专业站389个。在480个县级机构中, 科级94个, 股级386个;全额事业单位463个, 差额7个, 自收自支10个。

(2) 乡级农技推广机构情况在调查的1 309个乡 (镇、街办) 中, 共设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99个, 其中农技推广区域站41个, 占乡镇总数的3.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758个, 占乡镇总数的57.9%。其余没有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乡镇, 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47个, 占乡镇总数的34.1%。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情况

(1) 县级农技推广队伍情况调查的115个县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 共有编制数5 016个, 实有5 428人, 超编率8.2%。在实有人员中, 技术人员4 454人, 占82.1%, 非技术人员974人, 占17.9%。技术人员年龄情况:30岁以下390人, 占8.8%, 31~45岁2 662人, 占59.8%, 46岁以上人员1 402名, 占31.4%。技术人员职称情况:推广研究员2人, 高级农艺师375人, 农艺师2 213人, 助理农艺师1 392人, 技术员319人, 无职称153人。技术人员学历情况:研究生26人, 本科1 175人, 专科2 098人, 中专878人, 高中200人, 初中 (及初中以下) 77人。技术人员所学专业情况:农学2 046人, 植保234人, 土化和资源环保139人, 蔬菜215人, 果树319人, 其他1501人。

(2) 乡级农技推广队伍情况调查的1 309个乡 (镇、街办) 的农技推广机构, 共有编制数4 720个, 实有3 378人, 空编率28.4%。在实有人员中, 技术人员2 969人, 占87.9%, 非技术人员409人, 占12.1%。技术人员年龄情况:30岁以下264人, 占8.9%, 31~45岁1 503人, 占50.6%, 46岁以上人员1 202名, 占40.5%。技术人员职称情况:推广研究员1人, 高级农艺师7人, 农艺师473人, 助理农艺师1 484人, 技术员637人, 无职称367人。技术人员学历情况:研究生3人, 本科334人, 专科1 018人, 中专1 221人, 高中302人, 初中 (及初中以下) 91人。技术人员所学专业情况:农学1 454人, 植保57人, 土化和资源环保17人, 蔬菜124人, 果树117人, 其他1 200人。

3.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落实情况

(1)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落实情况工作经费统计为2009年已落实的年人均工作经费。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年人均工作经费情况:运城112元、临汾177元, 晋中142元, 晋城1 067元, 吕梁248元, 太原121元, 忻州90元。长治、阳泉、朔州、大同没有工作经费。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年人均工作经费情况:运城1.2元, 临汾99.7元, 晋城6.5元, 吕梁100元, 太原53.2元, 忻州39元。晋中、长治、阳泉、朔州、大同没有工作经费。

(2) 基层农技人员工资落实情况据调查, 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平均月工资为1 555.56元, 其中县级农技人员平均月工资1 632.19元, 乡级农技人员平均月工资1 461.62元。县级农技人员平均月工资情况:运城1 090.63元, 临汾1 464.81元, 晋中1 692.78元, 晋城2 187.70元, 长治1 725.97元, 吕梁1 776.26元, 阳泉2 048.07元, 太原1 878.17元, 朔州2 269.56元, 大同1 904.82元, 忻州1 717.26元。乡级农技人员平均月工资情况:运城959.63元, 临汾1 283.73元, 晋中1 500.00元, 晋城1 798.26元, 长治1 673.10元, 吕梁1 363.33元, 阳泉1 712.01元, 太原1 275.19元, 朔州1 868.26元, 大同1 799.88元, 忻州1 217.45元。

4.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仪器设备情况

(1) 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仪器设备情况全省11个市115个县 (市、区) 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共有办公、培训、化验等仪器设备1 531台 (套) , 交通工具91台。其中:电话314部、传真95台、电脑690台、照相机181台、摄像机66台、影碟机46套、土壤水分速测仪41台、土壤养分速测仪46台、农药残留速测仪52台。

(2) 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仪器设备情况全省11个市115个县 (市、区) 1 309个乡 (镇、街办) 的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共有办公、培训、化验等仪器设备278台 (套) , 交通工具3台。其中:电话108部、传真2台、电脑119台、照相机6台、摄像机1台、影碟机15套、土壤水分速测仪7台、土壤养分速测仪6台、农药残留速测仪14台。

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设施落后, 推广手段薄弱

山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投资建设及仪器设备的配置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完成, 之后很少再有集中建设和大规模财政投入,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已经陈旧老化。调查的1 309个乡镇, 仅有108部电话, 2台传真, 119台电脑, 6台照相机, 1台摄像机, 3台交通工具。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已成为“三无站”, 没有固定的办公用房、培训教室;没有安装办公电话和传真、无法连接互联网, 没有配备照相机、交通工具和化验分析仪器等必备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没有试验、示范基地。薄弱的基础设施决定了薄弱的服务, 农业技术的推广、辐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2. 乡镇机构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顺

调查表明, 34.1%的乡镇没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处在农业技术推广最前线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还不健全, 多年来形成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在乡镇一级出现了“网破”的现象。本次普查统计虽然没有涉及管理体制的内容, 但各市普遍反映管理体制不顺是制约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 主要体现在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对下级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等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在乡镇一级, 实行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条块结合、双重管理”的体制, 形成了“双管双不管”的局面, 农技人员不能把所有精力用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 造成农业技术传播链条的断裂, 上下形不成合力, 工作脱节, 作用发挥不好。

3. 工作经费短缺, 待遇落实较差

全省调查表明, 长治、阳泉、朔州、大同4个市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没有任何工作经费;晋中、长治、阳泉、朔州、大同5个市的乡镇农技推广站没有工作经费, 最多的临汾市年人均也仅有99.7元, 最少的运城市年人均只有1.2元,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落实差强人意。而且, 基层农技人员中还有552人属于差额财政工资, 203人属于自收自支工资。近5年来, 6个市没有学生分配进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高达28.4%空编率与农技人员待遇落实不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使大部分基层农技人员思想波动大, 难以安心本职工作,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长效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同时, 乡级农技人员工资存在地区差异, 最多的朔州市1 868.26元与最少的运城市959.63元差距近1倍。

4. 人员结构不合理, 农技推广后劲不足

全省调查表明, 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的结构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30岁以下仅占实有人数的8.8%, 农技推广后劲不足;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仅有1名推广研究员, 7名高级农艺师, 基层农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困难较大;三是县乡技术人员比例不合理, 在实有人员中, 县乡农技人员的比例高达6∶4, 不符合农业部提出的4∶6的要求;四是非专业上岗比例较大, 在技术人员中, 农业专业院校毕业人员占实有人数的63.1%, 1/3强的人员属于非专业上岗。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1. 以增粮计划为契机, 建立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 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省新增1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 为山西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以此为契机, 在全省建立起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功能, 提升农技服务水平, 为山西省新增1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 以“有为才有位”为宗旨, 确定农技推广机构的定位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山西省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虽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充当了改革的排头兵, 遭受了多次的冲击和削弱, 但为各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站在新的起点, 山西省农技人员要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宗旨, 利用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网络, 发挥技术集成的综合优势, 用工作实绩来找到农技推广机构的定位。

3.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提高农技推广的能力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基层农业部门所面临的困境决定基层农技服务工作必须进行一场变革。农业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都必须转变和改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 农民将自主进入市场, 农技服务部门的服务工作必须由过去纯粹的生产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农民等各个市场主体都成为农技服务的需求对象。农业部门的服务工作要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新形势下, 政府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的农技服务都将以信息服务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

四、对山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1. 建议标准化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根据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不同职责, 制定出山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标准, 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尤其要健全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 把现有的“三无站”立项建设成“五有站”, 即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有试验示范基地。

2. 建议改革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

在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聘方面, 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基层农技人员重大优惠政策, 大学本科工作满3年可以晋升中级职称, 7年可以晋升高级职称, 10年以上可以晋升推广研究员职称, 而且不受职称指标限制,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技推广生产一线工作。

3. 农业项目申报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相结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技能型人才是农业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因此建议将农业项目的申报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部分重大项目要和人才培养实行强制挂钩制度。

4. 建议农技推广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合 融合现状 融合困难

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网友“农家女儿”关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请问总理国家将出台哪些政策来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的提问时作出如下回答: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还有一些特殊困难,对新生代农民工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社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并应用于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许多西方学者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的基础。而综观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小组从山西大学这一小范围出发,从微观角度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最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理想期望,以期为小店区的发展做一点儿贡献。

一、样本与资料

本次访谈的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样本框为山西大学范围内超市和餐厅所有符合新生代农民工衡量标准的打工者。然后,依据进城务工时间的长短进行分层:0-7年和7-15年,各选取5人进行访谈。之后随机采访所确定的访谈对象并开始访谈,时间不允许时与受访者另行约定。

二、资料分析与结果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合意愿强,融合程度高

受访者中有5人愿意继续留在城市务工或定居,4人还未打算,只有1人不愿留下。访谈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喜欢城市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也更趋城市化,城市融合的可能性很大。

(二)学历普遍较高,但技能储备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初中及以下低学历者为50%,较老一代农民工下降了15.52%;而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为50%,较老一代农民工上升了24.84%,教育结构得到改善。但他们普遍缺乏一技之长,没有核心竞争力,更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只能从事普通的服务行业。因此,学历相对提高却缺少技能储备,使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城市融合的基础。

(三)工作更换较频繁,从重待遇向重兴趣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较多考虑工作待遇,“先挣钱再图更好地发展”,职业选择逐渐从经济向兴趣及发展前景转移,这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了经济基础。一位超市售货员告诉我们:“我很喜欢省城的繁华和便捷的服务、设施,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打好立足城市的基础,实现自己的梦想,把父母也接到省城来过好日子。”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家庭养老压力小,倾向于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凭兴趣选择工作。虽然学历水平较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提高,但技能储备不足,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下降,且又愿意到工作轻松、待遇较好的岗位,因此对工作满意度低,跳槽频率高。

(四)生活方式更城市化,消费方式也更前卫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能接受城市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如访谈中刘女士说的:“在城里工作,老板要求很严格,一点儿不到位就要重新做,刚开始很不习惯。过了一段时间,也就适应了。后来,甚至慢慢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

他们的消费方式也更前卫,对高档、时尚商品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休闲消费显著增加。访谈中我们发现,近100%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手机,很多人有自己的电脑(10位受访者都有手机,其中4位有电脑)。

(五)对城市发展很关心,但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关心城市发展,热心建言献策,认为“城市的发展也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由于他们忙于工作赚钱,立足城市,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渠道都有待改善。访谈中有6人未参加过社区活动,9人未参加过选举。

(六)收入偏低,城市融合经济基础弱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重要障碍在于收入少、经济地位低,限制了其物质生活的改善。随着城镇CPI的持续走高,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通胀严重,其收入水平根本无法满足生活需要,更没有时间和财力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失去了融入城市的精神纽带。

(七)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对社会保险政策认知水平低

访谈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五险一金”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不足。受访者中办理养老保险的有3人,医疗保险2人,工伤保险2人,失业保5人,生育保险5人。

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碎片化严重,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费率的缴费标准。这种“多元格局”的社会保险体系在建立之初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但统筹层次不高为新生代农民工横向及纵向流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许多受访者表示:“太麻烦了,条条框框根本弄不清楚。”

三、访谈总结

这次访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小组只访了10位新农民工代表,但整个访谈实习的过程却让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有了十分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每个城市都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懵懵懂懂地闯入城市的天空。他们做着劳累的工作,却拿着微薄的收入。他们栖居在城市一角,心中依然怀揣理想。他们就是新生代农民工。让我们祝福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R],2010.

[2]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如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人口研究,2010(3).

[3]汪德平,杨倩.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参与与实现路径分析[J].学习月刊,2009(18).

[4]王佃利.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框架建构与调研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5]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条件和意愿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潘泽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J].中州学刊,2008(3).

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报告 篇4

(摘要)

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239家,总资产达33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16.4亿元,实现利润15.9亿元,带动农户235.7万户。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687家,其中加工型企业955家,基地型企业347家,贸易型企业182家,市场型企业203家。在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1687家企业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共计683家,占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企业总数的40.49%。其中5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亿元以上的企业76家,5000~10000万元的企业74家。中介组织1552个,主要集中在畜牧、干鲜果、蔬菜三个行业。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69个,农民专业协会53个。

龙头企业研发能力及品牌建设现状

据调查,全省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中,只有37.83%的企业设置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63.5%的企业设置有产品检测检验机构。截止2006年底,山西省农畜产品未注册和注册商标总数达584个,山西省著名商标110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商标4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71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2个。

八大产业链发展现状

乳品产业链

奶牛养殖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2006年底,全省良种奶牛及改良奶牛存栏33.03万头,其中成母牛存栏21.40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0.59%和13.42%。目前全省已建成常年饲养奶牛500头(成年母牛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示范小区60余个,1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年均递增33%,大大超过全省奶牛增长速度。全省有乳品加工企业63家,省内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3150吨,实际日处理量为2171吨。全省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17.4万吨,实际加工量60.5万吨。

乳业产业链发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在运转机制上各个参与主体没有实现以利益为纽带形成一种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2、在奶业生产环节,生产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大幅度下降;

3、乳品加工能力已经饱和,加工能力利用率不足。

肉类产业链

2006年底,全省肉牛出栏78.0万头,肉羊出栏682.8万只,生猪出栏821.3万头;肉类总产量93.55万吨,其中牛肉10.67万吨,羊肉10.02万吨,猪肉62.49万吨。

畜禽养殖的区域优势日趋明显。中南部肉牛主产区牛肉产量占到全省的67.8%;东西两山肉羊优势产区羊肉产量占到全省的46.2%;34个瘦肉型猪主产区猪肉产量占到全省的66.6%。全省已有各类养殖小区3459个,生猪、肉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9.6%、64.7%,羊舍饲养殖数量达到230多万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全省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以高平、泽州为代表的瘦肉型猪基地,以永济粟海、平遥龙海、文水大象为龙头的肉鸡肉鸡生产基地;以和顺县为核心区的肉牛繁育基地和以祁县为核心区的肉牛育肥基地;以神池、五寨、宁武、河曲、代县、繁峙为重点的肉羊生产基地。

全省现有的157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其中禽类屠宰加工18家,肉牛、肉羊屠宰加工60家,生猪屠宰加工29家。全省发展畜牧养殖类中介组织408个,参与中介组织的会(社)员34706人。全省共有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35个,正式登记注册的畜产品商标51个。

肉类产业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优质畜禽产品原料供应不足;疫病防治依然是薄弱环节;品牌建设滞后。

玉米产业链

2006年,全省玉种植总面积1838.42万亩,总产量647.6万吨,平均亩产352公斤。全省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粮食总面积、总产量的40%和60%。

我省的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刚刚起步。长治市建立了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总面积达57万亩;临汾市建成1.5万亩优质玉米基地,分别比非基地田亩均增产10% 和15%以上;忻州市建成甜糯、高油、高蛋白饲用及高淀粉等优质特用玉米生产基地共50万亩,占该市玉米播种总面积的15.6%。

全省有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玉米80多万吨。在600万吨玉米总产量中,加工量约为210万吨(含工业饲料),加工率在35%;加上传统直接饲用玉米,总的加工转化率在56%左右。目前,全省共有年产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65家,饲料实际产量120万吨,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约195万吨)的61.5%。

玉米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品种多乱杂,专用品种少;二是生产条件差,全省1800万亩玉米面积中旱地占2/3,旱地玉米中中低产田又占2/3;三是标准化基地建设刚刚起步,示范区的作用有限;四是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有待继续延伸。

高粱产业链

我省有80%以上的高粱用于酿造。随着酿造业的迅速发展,高粱品种选育和原料生产已供不应求。针对北方酿酒原料的需求,山西农科院高粱所已育成国际上淀粉含量最高的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作为饲料,高粱在国内用量较少,在国外是重要的饲用原料。美国有36%的高粱用于饲料,我国只有12%。作为优质饲草,高粱研究所已选育出刈割再生性强,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茎叶鲜嫩适口性好新型饲草高粱品种。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提升,能源紧缺状况日盛,发展生物能源已成为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有15%的高粱用于生产酒精,巴西已将甜高粱列入生物乙醇计划,印度正在示范用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菲律宾新近颁布了《生物燃油法》,甜高粱成为了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的原因叫停了玉米生产燃料乙醇。针对这一现实,山西农科院高粱所育成了能源高粱——晋甜1号,在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05年世界高粱种植面积4250万公顷,总产5780万吨。同期,高粱在全国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0.81%,降至2005年的0.37%。1971年是山西省高粱生产的最高年份,总产达118.06万吨。随着高粱用途转向酿造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一路下滑。高粱在全省粮食总产中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5.66%降至2005年的1.14%。

目前,高粱生产基本集中在太原、忻州、晋中、吕梁四市的部分县区。主干品种有晋杂101、晋杂18号、晋杂15号、晋杂12号等。酿造专用高粱生产基地建设在省内已取得进展。高粱研究所与山西省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在汾阳市、沁县建设酿造专用高粱生产基地13万亩,其中沁县8万亩(核心基地2.5万亩),汾阳5万亩。饲草高粱生产基地建设有待加强,能源高粱生产基地建设尚未起步。

山西是酿造业大省,酿造的主要原料是高粱。2006年全省高粱面积56.52万亩,总产仅11.70万吨,其中约80%左右用于酿造业(9.36万吨)。据报道,目前我省的白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和10%。按照现有酿造产出水平,省内现有高粱产量远远无法满足省内酿造业发展的需求。

干鲜果产业链

2006年,全省核桃、红枣种植面积分别为450.00万亩和550.00万亩,总产量分别为8.4万吨和65万吨(鲜枣)。以东西两山优势区域为主的核桃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2%和65%;以黄河沿岸、汾河中下游沿岸、滹沱河沿岸为主的红枣基地面积占全省红枣面积的66%。

2006年,全省苹果、梨的栽培面积分别为502.2万亩和132.00万亩,总产量分别为467.04万吨和47.32万吨,葡萄总产量为27.0万吨。五个优质苹果优势产区30个基地县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面积、总产量的72.2%和88.6%。三个优质梨优势产区15个基地县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3%和71%。

2006年,全省有干果加工企业92个,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7个,年加工干果制品33万吨;鲜果加工、贮藏企业7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个,年销售收入16.9亿元;总贮藏能力150万吨,实际贮藏量124万吨;现有苹果汁加工龙头企业9个,年加工能力40.99万吨,年实际加工量30.77万吨,年转化苹果170万吨左右,转化率41.1%。现有梨加工企业13个,年加工梨汁及系列产品6.6万吨。

2006年,全省共发展干鲜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45个,专业经纪人24.29万人,其中鲜果经纪人22.02万人,干果经纪人2.27万人;全省共有市场型流通企业203个,其中水果兼营批发市场27个,水果专业批发市场25个。

干鲜果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符合标准化生产规程的优质果园比重低;二是干果加工仍以原果和初加工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偏低。水果加工原料仍以普通品种的残次果为主,果汁品质指标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三是鲜果产后处理滞后,严重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蔬菜产业链

2006年,全省蔬菜总面积598万亩,产量1609万吨,总产值122.59亿元,占到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22.6%。同期,全省设施蔬菜的总面积(113.8万亩)、总产量(426.7万吨)和总产值(51.4亿元),占全省蔬菜播种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9%、26%和42%。全省芦笋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8万多吨,其中99.5%经加工后出口,在创汇农业中位居首位。

蔬菜基地建设呈现出高集中度发展态势。2006年种植规模在10万亩以上的县区有17个,蔬菜播种面积(包括瓜类)280万亩,占全省的47%;总产量828万吨,占全省的52%。全省无公害、绿色蔬菜认证面积分别为278万亩和19万亩。全省有15个蔬菜品牌通过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

目前,全省共有蔬菜加工企业11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个。已建成投产的芦笋加工企业共20个,年设计加工能力8.2万吨。全省共有产地蔬菜常年性和季节性批发市场711个,蔬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12个。从事蔬菜中介服务的人数达4.91万人;年销售蔬菜量1102.55万吨。

山西蔬菜产业的优势在于:一是中南部设施蔬菜在河南、陕西市场占有优势;二是中北部露地茄果类蔬菜在南方市场具有反季节优势;三是山西芦笋产品已实现系列化国际达标,产业拥有较高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受水浇地面积所限,基地面积扩大将受到制约;二是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质量问题不容忽视;三是加工转化率低,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四是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冷藏、预冷等设施不配套。

小杂粮产业链

多年来,小杂粮占山西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总产量的20%左右。谷子是小杂粮中的主要品种。2004~2006年,谷子面积占全省小杂粮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3%、22.6%和22.9%;荞麦是小杂粮中的特色作物。2006年面积、总产都有较大增长。2006年,荞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小杂粮的比重分别为1.9%和1.4%;2006年,全省杂豆类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小杂粮播种总面积、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37%和25.6%,产量所占比重明显低于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全省共有181个小杂粮原料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其中谷子30个,荞麦18个,杂豆系列62个。谷子、荞麦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沁县、汾阳、寿阳、左云等地已经起步,沁县、汾阳市被我省列为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寿阳、左云、灵丘等地苦荞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全省有小杂粮加工企业120个,带动18.68万农户。小杂粮商品率在10%左右,加工转化率只有2%。小米加工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苦荞加工技术水平领先世界,但实现产业化生产尚需时日。全省小杂粮行业农民经纪人有50090人,占全省农民经纪人总数的9.29%。其中优势产区从事小杂粮营销的农民经纪人占全省的66.82%。小杂粮中苦荞市场开拓获较大突破。苦荞米开始销往日本、乌克兰、马来西亚;苦荞面粉主要销往韩国,作为韩国苦荞凉面的原料。

薯类产业链

2004~2006年全省马铃薯平均种植面积为460.49万亩,分别占全省粮食、薯类、蔬菜种植面积的10.1%、88%和57%。马铃薯鲜薯三年平均总量258.70万吨,分别占到全省粮食、薯类总产量的5%和78%。新建成的薯类脱毒中心,满负荷运转年可供给35万亩良种繁殖用种,可满足全省60%种植面积的生产用种。2006年,全省马铃薯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中晚熟鲜食品种约占75%左右,淀粉加工品种约占15%,早熟及油炸食品加工品种约占10%。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20个,其中,5~10万亩的县有15个,10~15万亩的县有3个,20万亩以上的有2个。

目前,我省已建成薯类加工企业21个,其中马铃薯加工企业18个,红薯加工企业3个,在建马铃薯企业2个。规模以上企业10个,各类产品年设计生产规模为18万吨,全部投产后可转化马铃薯鲜薯86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30%。目前已有7家企业投产,年可加工转化鲜薯12.6万吨,加工转化率4.8%。

马铃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单产低而不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二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病毒性退化仍制约着产量的提高;三是专用加工品种少。马铃薯专用品种所占比重我省约为5%,我国为15%,国外在70%以上;四是可供加工的优质原料严重不足。已投产的7家大中型加工企业,实际生产量仅为设计能力的19%。

中药材产业链

2006年全省中药材播种面积达123万亩,总产量达到15.6万吨,产值达到9.7亿元。全省有基地型中药材企业7个,北京同仁堂一些知名药品生产企业以“企业+农户”等形式在我省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山西农科院等一些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我省的中药材GAP的研究与建设,在药源地与企业联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区,开展和探索中药材大田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全省中药材种植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新绛、闻喜、绛县、万荣四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到运城全市的75%以上。晋城市重点发展了3个GMP基地认证,建设了10个道地中药材基地,其中陵川县的同仁堂党参基地已成为我省首个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转化中药材3.3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21.1%。在道地中药材优势产区,中药材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中药材专业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社、农民中药材经纪人等中介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省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中药材种植缺乏科学规划,盲目种植、管理粗放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滥用农药和病虫害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三是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种品选育等工作滞后,造成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四是加工环节薄弱,难以带动药材种植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着力发展保健醋、醋饮料和果醋加工项目,整合小型制醋企业群体,建立食醋生产园区,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整理、保护和发展传统制醋工艺,通过品牌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引进现代技术,解决老陈醋沉淀等问题,提高质量及附加值。

重点工程

“十一”期五间,我省要根据区域资源分布、市场前景及现有基础条件,突出区域特色,区别轻重缓急,在继续抓好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基础上,以八大产业链打造为载体,重点发展玉米增量工程、设施蔬菜、标准化果园、规模化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整体提升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肉类产业链

重点发展肉羊、肉牛加工,稳步发展猪、禽加工,适度发展特种动物加工。肉羊加工以北部和东西两山为重点,肉牛加工以中南部为重点,生猪加工以商品猪基地县为重点,禽类加工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发展规模化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提高中西式肉制品总量。依托冷却肉、分割肉等屠宰加工项目,在稳步提高猪肉商品率的基础上,提高牛羊肉、禽肉加工比例。畜禽基地建设是打造肉类产业链的重点,要围绕加工,在优势产区积极推进养殖园区建设,同时要把品种改良放在首位,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作为重点,要保证加工企业有充足、优质的原料,农户也能因此获得最大收益。

乳品产业链

发挥我省乳业强势,在稳定发展奶粉生产的基础上,依托液态奶和乳饮料项目,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向品牌知名度高、规模大的企业聚合,促进骨干企业品牌化、规模化,中小企业特色化。以大型乳品加工骨干企业为主体,抓好北部、中部奶牛产业带和加工企业群建设,加快贫奶区乳业发展步伐。支持企业和农户围绕乳品加工需求,合作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改善饲养条件,提高奶牛单产,稳定奶源质量,推进乳品产业化进程,做到乳品加工业与奶牛养殖同步协调发展。

玉米、高粱产业链

要在发展饲料工业的同时,推进玉米淀粉、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及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重点培育和完善省内已有的大型深加工项目。围绕玉米深加工重点抓好玉米增量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并千方百计提高玉米单产。在玉米主产区要积极推广高淀粉、高油、甜糯玉米专用品种,建设一批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高粱是山西醋加工的主要原料,要努力提高高粱深加工的水平,推进山西醋产业的发展,以太原、晋中为重点,积极发展老陈醋,着力发展保健醋、醋饮料和果醋加工项目,整合小型制醋企业群体,建立食醋生产园区,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整理、保护和发展传统制醋工艺,通过品牌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引进现代技术,解决老陈醋沉淀等问题,提高质量及附加值。

干鲜果产业链

干鲜果产业要围绕龙头企业重点抓好标准化果园建设工程。加大外向型企业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大型加工企业的建设,带动干鲜果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干果要在扩大红枣、核桃初加工及出口的基础上,依托系列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配料和枣汁、核桃露、核桃粉等深加工项目,重点抓好东西两山红枣、核桃加工企业群及优质红枣、核桃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干果深加工上重点突破。鲜果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果汁、果酒等深加工项目,在中南部重点抓好苹果、梨、葡萄等加工企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加工型品种推广和苹果出口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要依托沙棘、桑葚、山茱萸、仁用杏、柿子等区域特色资源,加快特色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蔬菜产业链

充分发挥我省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蔬菜的产后处理能力,推行净菜上市。依托芦笋等蔬菜罐头、冻干菜、脱水菜、蔬菜汁等深加工项目,扩大出口规模。要积极推进南部设施栽培蔬菜区,中、东部越夏延秋蔬菜区,太原城郊精特蔬菜区的建设,根据加工需求发展绿色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建设。

小杂粮产业链

要围绕我省小杂粮区域资源优势,推进小米、荞麦、莜麦、杂豆等系列杂粮加工。在继续抓好杂粮初加工及扩大出口规模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杂粮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重点发展杂粮分解开发及功能成分提取项目,提高杂粮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在杂粮深加工的产品创新及规模上重点突破。要根据加工需求,在重点产区抓好优质小杂粮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名特优品种种植规模,搞好优质产品产地认证。

薯类产业链

要立足于我省马铃薯、甘薯资源优势,以淀粉深加工为主体,在稳定发展粗淀粉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颗粒全粉、精淀粉及淀粉深加工项目,开发薯类营养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解决加工马铃薯颗粒全粉的难题,搞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要围绕薯类加工,积极引进、推广优质加工专用品种,推进北部马铃薯、南部甘薯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

中药材产业链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实习报告 篇5

第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同煤塔山矿参观学习。

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由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股东共同投资组建,公司有2个工程项目──塔山矿井和选煤厂,是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龙头项目。

在进入一楼大厅后,学习的第一站便是由讲解员介绍的塔山煤矿的循环循环经济产业链。即塔山煤矿和与之配套的选煤厂、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铁路专用线等8个项目。每一个上游产业产品的废料又是下一个产业产品的原材料,实现了产业链的完全闭合。在整洁美观的培训基地中,我们又通过视频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同煤塔山矿取得的各项荣誉和成就。

同煤塔山矿目前为国内设计生产能力最大、年产1500万吨煤炭的特大型矿井。现已形成两个综采低位放顶煤工作面,在单井口产量、工作面单产、人均效率、煤炭回收率、成本利税率等方面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属于现代化的高产高效矿井。2009年创造了同煤集团发展史上的“八个之最”和十五项纪录。2010年,塔山煤矿为“十一五”的收官交上了完美的答卷,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安全管理持续稳定,煤炭生产稳健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经营管理成效突出。而与生产管理同步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也进展顺利。几年间,塔山煤矿在一流矿井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不仅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为我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煤塔山矿科学的产业链和管理方法、先进的设备让我对产业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切实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

第三天下午,全班来到金地豪生大酒店。首先在人力资源部接受了最基础的培训,了解了金地豪生酒店的创立和管理结构,接着从酒店的负一层开始了金地豪生之旅。

大同金地豪生大酒店座落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心地段,酒店主体建设高25层,按照国际五星级标准建造,融合一流的餐饮娱乐场所、会议设施及全天候恒温游泳池,拥有总统套房、各式豪华套房及客房。

在实地考察时,我们更亲眼见证了金地豪生大酒店作为五星级酒店锁拥有的优雅与豪华的气氛。酒店东靠金色水岸龙园居住区,北邻御新花园居住区,从酒店的窗户俯瞰,小区欧式的建筑风格与酒店的气质有很大的相似性,东侧还可以看到大同东城墙,视野开阔且景色优美。

金地豪生作为一家综合性的五星级酒店,配备了KTV、棋牌室、台球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按摩室等娱乐设施,为客人提供方便、愉悦的娱乐服务。在餐饮方面,个方面设施更是极具人性化。酒店设置了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酒吧、客房送餐服务、茶室、日餐厅、烧烤、韩国料理和自助餐厅。位于最顶层的餐厅在设计上更别具心思地采用了透明的天花板,大大提高了采光率,是就餐环境更加舒适和温馨。

我们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豪华套间和豪华单间。对比两套房间,豪华套间的特色在于配备了厨房、橱柜和洗衣机,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大地方便了客人的生活,迎合了客人的生活习惯,尽最大能力为客人的需求着想。两个房间的布置都体现了整洁、有序、方便、细致的原则。悉心准备的熨烫板和小礼品是酒店工作者尽心服务的体现。

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观察,我认识到对于酒店等服务行业来讲,服务质量无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的生命线.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不仅能够为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其再次光临打下基础.而且能够使顾客倍感尊荣,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酒店的服务质量是酒店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全体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管理人员更要树立服务质量观念。只有在质量观念上牢牢扎了根,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把质量真正当成企业的生命线。

第四天下午来到山西证券。由一位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三楼的办公场所。由于正在装修中,我们只见到了工作场所的一部分。

山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早成立于1988年。2001年12月,公司与省内五家信托公司证券类资产合并重组,实施增资扩募,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组建了新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13.03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专业证券公司。新公司股东构成集中体现了山西省内多家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重组后的公司业务结构更趋合理,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经营实力稳步壮大。

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现有股东12家。2010年10月2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发出的核准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正式批文。2010年11月15日,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山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率先通过IPO上市的券商。

公司经营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公司现有营业网点59家,分布在山西各地市、主要县区及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西安、宁波、大连、济南、福州等地,形成了以国内主要城市为前沿,重点城市为中心,覆盖山西、面向全国的业务发展框架,为近七十万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专业服务。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篇6

2012-06-29 15:

42为进一步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水平,提升我校基础课教学质量,6月26日下午,文理学院特邀国内知名的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教授来校作“课程与教学研究漫谈”的学术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刘庆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兼院长、教育学博士,系山西省优秀专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领域,著有《教学艺术纲要》、《教育者的哲学》、《教育知识论》、《教育思维论》、《广义教学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发表教育随笔50多篇。

报告会上,针对文理学院作为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单位,教学任务重,科学研究难,专业研究上出成果难的情况,刘庆昌教授指出,除专业研究外,教师们可在与专业研究相对应的专业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说,专业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但走向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同样可作为一项选择,同样可以有所创造,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恰当取舍。

他结合从教以来开展过的示范性结构课程改革、教育学专业的改造及广义教学论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独到视角,幽默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专业研究与专业教育研究的关系、课程与知识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求知与求善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日常思维与专业思维的关系,教师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的关系。他最后强调指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来对待,要通过改革创新让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育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报告会后,刘庆昌教授还和与会教师探讨了大学课程与教学领域可拓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勉励在座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评价、改造等研究;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研究;三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文化、教学制度、教学生态、教师能力等研究。

山西省精品课程申请报告 - 山西农业大学 篇7

2012年8月, 研究院受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 编制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整个过程历时半年。

首先他们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项目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形地貌现状等项目基本资料及工程建设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勘察, 收集和系统分析, 与设备供应商多次研究项目建设方案,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项目总平面图规划、建设内容的确定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将项目区适用的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科学、经济合理地应用, 使项目建设方案各个功能区具备各自明显的新技术、新工艺特性。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编制过程中还多次邀请省内著名农业、畜牧专家对项目的规划布局、设计理念、市场定位、投资风险及回报、环境影响、项目可能出现的多种运营模式等进行综合论证。再由技术人员进行反复多次修改。最终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项目单位和有关专家的认可。

此项目的可研报告之所以能得到各界关注和认可, 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必然联系:

一、企业是山西省煤炭企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典型

山西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 是一家为适应“转型跨越发展”要求, 由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转型的畜牧业示范龙头企业。

公司是以奶牛养殖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民营股份制畜牧企业, 也是太原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建设项目的主要承载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是奶牛养殖、原奶加工, 并向社会提供优质、放心、健康的鲜奶乳制品。

公司现有养殖园区 (一期) 是山西省确定的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和全省农业支撑项目, 被太原市尖草坪区列为18个标杆项目之一, 太原市重点扶持的龙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 2012年被选入太原市十大现代农业主题产业园, 又被命名为国家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优秀畜牧企业。

二、项目设计思路明确

项目 (二期) 总体设计以循环为核心, 建立基本生态循环平衡模式, 即:奶牛养殖—粪便—沼气、沼液、沼渣、有机肥—设施蔬菜、天然牧草—奶牛养殖—有机生鲜奶—乳制品。通过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污染零排放。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

由此思路, 将项目分为“一园两基地”, 即占地66.67 hm2的九牛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和占地153.33 hm2的设施蔬菜基地及占地2 000 hm2的饲草基地, 最终配套300个产品销售终端店。

三、建设内容合理

根据拟定的思路, 项目将建设存栏10 000头的优质高产奶牛场, 日加工生产能力400 t的乳品加工厂, 4 000 m3的大型沼气工程, 年产20 000 t有机肥、54 750 t沼液有机复合肥的有机肥厂, 蔬菜加工配送与设施园艺生产示范区和园区管理中心。

四、技术先进, 设备高端

1. 奶牛场

奶牛场使用TMR全日粮饲喂技术、冻精性控配种繁育技术、园区微机信息化管理体系、转盘式全自动挤奶设备应用、大跨度奶牛舍轻钢结构技术、奶牛舍自动清粪技术、病弱牛红外自动监测系统等。

养殖设备选用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外先进的养殖设备, 如瑞典利拉伐重型转盘式挤奶机、意大利斯达特的青贮取料上料车和TMD饲喂车、美国山猫的清粪车、德国克拉斯的青贮收割机等。

2. 沼气工程

沼气工程选择目前运行比较良好的CSTR工艺。

3. 设施园艺生产及蔬菜加工配送

蔬菜加工配送与设施园艺生产示范基地由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设施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3个单元组成。设施蔬菜生产运用了物联网技术、Web-GIS精准农业展示平台系统技术, 现代化连栋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技术、阴阳温室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气调保鲜技术。

日光温室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可变倾角屋面设计。使采光面角度从25℃增加至35℃。平均提高室内温度5℃~6℃。采用储热墙加温技术, 可使夜间最低温度提高5℃左右,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温室内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实施精细化管理。

五、运行管理先进

项目遵循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 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互利为基础, 以科技、原料、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为纽带, 发展奶牛产业化经营。

为保证项目顺利运行, 公司作为项目的龙头企业, 按照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的模式。确保蔬菜、食用菌和饲草种植农户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同时, 项目策划建设产品销售终端店 (包括奶吧、社区机关学校鲜奶直销点) , 目前已部分实施, 效果较好。

六、可研编制方法科学

在项目编制过程中, 采用总分结合的方式, 分别对每个子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 然后进行汇总测算总项目的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总项目与子项目都有各自的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方便企业进行分析及管理。

与会的点评专家认为, 九牛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具有起点高、建设标准高、养殖投入高、管理手段优、产品品位高几个特点。而可研报告整体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山西4条精品旅游线 篇8

线路一:太原、交城一日游

景点:晋祠、卦山、玄中寺。

推荐理由:时间短,体力消耗小,适当的爬山有益健康,花费也比较少。

适合人群:身体较好、腿脚利索的老年人。

行程亮点: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是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唐槐、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

注意事项:因为是爬山项目,建议最好子女陪同;有条件的话最好带旅行保温壶装热水,因为爬山途中水分消耗大,天气太凉不适合喝瓶装水;带薄外套,爬山时出汗较多,到达山顶或山脚下后立即穿上外套以免着凉。

线路二:晋商名院二日游

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三多堂。

推荐理由:整个旅途地势平坦,强度小,吃住条件都很好,传统文化景点也是老人们喜欢的旅游产品。

适合人群:身体较弱的老人。

行程亮点: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抗鼎之作。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现已被辟为“中国民居艺术馆”、“王氏博物馆”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面积4.5万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有南北情调,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注意事项:此线路较为平坦而且各种设施齐全,老人可以放心游玩。最好的方法是结伴出游,一方面互相照顾,另一方面老人之间有共同语言,能增进交流。

线路三:五台山二日游

第一天: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万佛阁。

第二天:黛螺顶、殊像寺、普化寺、金阁寺。

推荐理由:五台山是海内外闻名的佛教圣地,旅游旺季吃住花费不小,而现在去花费几乎可以省一半甚至更多。

适合人群:身体好能进行短时间运动的老人;有佛教信仰的老人。

行程亮点:有两处需要爬山的地方,菩萨顶和黛螺顶,这两个景点分两天游玩,运动量平均分开,健身又不累。菩萨顶在五台山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台山传为方殊菩萨道场,菩萨顶传为文殊居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大喇嘛居菩萨顶,菩萨顶成了喇嘛庙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萨顶住宿,书匾题铭,撰写碑文,后即动工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形式、手法及雕刻艺术,多参照皇宫宫式营造。寺居山头,地势较高,门前筑石阶108级,石级上有牌坊3间。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两侧有配殿,后部有禅院,转廊,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菩萨殿重檐歇山,副阶周匝,大雄宝殿单殿五脊,勾栏围绕,全部建筑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历经几百个寒暑,色泽如新,其中尤以孔雀蓝釉色最引人注目。寺内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用方形巨石雕成,碑高6米,每面宽及1米,用汉、满、蒙、藏4种文字镌刻。

注意事项:此时的五台山气温较低,老人最好穿薄毛衣,带厚外套,最好穿防滑效果好的厚底鞋,因为那里石板路早晚有露水,所以要防滑。

线路四:芦芽山二日游

第一天:太子殿、舍身崖、林海松涛、护林老人。

第二天:天池、悬棺、汾河源头、万年冰洞。

推荐理由:芦芽山有保护良好的原始次生林,可以说是天然氧吧。

适合人群:身体好的老人。

行程亮点:芦芽山为管涔山主峰,由石猴崖、小芦芽、卧虎岩、秀峰岭、紫峰岩等大小30多座峰峦组成,高度均在海拔2000米以上,主峰芦芽峰海拔2736米,为全晋第一高峰。前人常说,五台山三千九百丈,是徒有其名;芦芽山三千丈,是确有其实。芦芽山群峰盘踞,绵延30多公里,诸峰森列,又似芦苇尖芽破土而出,拔地而起,故以“芦芽”命名。芦芽主峰有看花台、北峰台、北岳台,号为“芦芽三台”。登上三台,俯望四境,前有荷叶坪山,后有林溪山,右有神林山,又似芦芽之屏藩。往西又有雪山,终年白雪皑皑,远望如银山一般。

注意事项:建议子女陪同,一定要多穿衣服,夏天去的时候还要带薄外套,冬春季节去的话最好带防寒服,有备无患。

山西省行贿档案查询申请 篇9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

我单位山西中力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参加的投标活动,请贵院为我单位出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

经办人:

身份证号:

山西XXXXXXXXXXX限公司

2012年2月8日

授 权 委 托 书

致:山西省人民检察院

本授权书宣告:山西xxxxxxxxx有限公司 董事长 XXX 以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授权 山西XXXXXXXX有限公司 销售部 XXXX 在山西省XXX集团招标的行贿档案记录查询过程中为我单位的合法代理人,以本单位的名义办理与查询有关的事项。

各方在此分别签字,以资证明。

单位名称:山西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授 权 人:

被授权的代理人: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计划书下一篇:行走在陆地上的鱼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