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鲁迅有感

2024-05-22

观鲁迅有感(共9篇)

观鲁迅有感 篇1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篇小说、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看了《鲁迅》这部电影。电影一开始,是鲁迅在向同学们演讲。那慷慨激昂,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懂得:学生是知识阶级的预备军,并终将成为它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知识阶级永远是精神界的战士,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顾利害,因而永远都处于痛苦,并随时预备作出牺牲,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正是需要这样的,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的真正的知识阶级!演讲结束后,有同学问鲁迅:“先生,你还是夜晚写作么?”“是的。”“为什么?”“因为白天比夜里更黑暗!”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啊!在同学们琅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先生缓缓里去了。

杨杏佛先生带他的儿子外出游玩时,遭到暗杀,杏佛先生用生命保护了儿子。在它的葬礼上,记者问鲁迅:“听说你也会面临和杏佛先生一样的危险?”鲁迅先生颇有感触:“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见过太多人的死,甚至都不会流眼泪和悲哀了,而且死者都比我年轻,我算是长寿了!”听到这句话,我的鼻子酸了。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死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毕竟都是一条条生命啊,就这样死去,不是太可惜了么,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残忍。

先生是一位伟人,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反倒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或开玩笑或讨论心得,这一点是我非常敬佩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忙碌而充实:为革命而奋斗。他把自己称为“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的利益胜于一切,当然,这个“一切”包括生命,他认为,预期多活几年而不工作倒不如多做工作少活几年。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私精神吗?

在电影的结尾,鲁迅先生终于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为什么还要等待呢?难道只有等到生命尽头才能懂得时间、生命的重要性么?

观鲁迅有感 篇2

“如果用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去衡量”五四”时期作家创作的悲剧作品, 或者直接分析和评价鲁迅的悲剧作品, 就会惊异地发现很少有几部作品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悲剧。”我们在分析鲁迅的悲剧作品时, 也会发现两个矛盾现象, 一方面坚持要求悲剧要有崇高感, 要写出悲剧人物的斗争精神, 从而怀疑《药》、《故乡》、《阿Q正传》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作品。另一方面又每每称这些作品是悲剧。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 文学有发展和变化, 文学批评也应该随之发展和变化。因此, 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鲁迅的悲剧观和他的创作实践。鲁迅的悲剧作品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也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 这些悲剧作品不是以“崇高”、“悲壮”感动读者, 也不是单由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体现对抗和冲突, 而是以“真悲”的美感激励读者, 它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基于中国现实、合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剧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梳理和分析, 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一.从“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到“几乎无事的悲剧”

二十世纪之初, 东西方文化剧烈地大碰撞, 撼动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学, 作为时代的先驱者和启蒙者之一的鲁迅, 敏锐地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 早年鲁迅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研究和吸收中, 深受尼采悲剧观的影响, 同时又对俄国果戈理式的悲剧描写手法极为赞赏, 在1908年发表的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里, 他叙述了摩罗派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并评析了他们“力主抗争、发扬真美的写作风格。”他略析俄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 感觉到我国十九世纪末也有类似的情形, 接着指出十九世纪前叶“果戈理者以其不可见之泪痕悲色, 振其邦人。”这之后, 鲁迅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社会的“死相”、“国民灵魂的沉默。”他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沉痛地勾画了当时悲剧性的社会现实, 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剧, 如果显得觳觫,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在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 他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中致命的一个弱点正是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的粉饰和修补, 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著名观点, 并预言“中国如十景病尚存, 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 而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悲剧家或讽刺诗人。”在这篇文章中, 他向我们表明, 他不认为中国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或喜剧或喜剧诗, “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 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在这里, 鲁迅并不单纯地把悲剧性的问题看作是文艺问题, 而是认为中国文学最缺少悲剧精神乃是由于中国文化缺少现实的批判意识, 并直接造成了中华名族的国民劣根性。而新的文艺要想真正成为“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 就必须从‘瞒和骗’的陷坑中解放出来, 必须领会和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不能真心领会痛苦, 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使鲁迅把现实社会的悲剧实践和人物熔铸入他的创作实践中, 并出之以果戈理的“伟大写实本领”, 虽然不见泪痕, 也不会使人触目惊心, 然而会使读者在深思之下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产生革旧立新、改造社会的勇气和行动。

鲁迅在晚年抱病翻译了果戈理的《死灵魂》的第一部, 在其后所著的《几乎无事的悲剧》、《且介亭杂文二集》里, 他评析了地主罗士特来罗夫要求乞乞科夫摸狗和狗的鼻子这一细节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 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 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在这里, 鲁迅最终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概念。关于鲁迅有关悲剧的发展脉络, 我们对鲁迅的悲剧观可以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首先, 鲁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就是将“极平常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毁灭的原因是内在的、复杂的, 很不容易觉察。”其次, 悲剧人物是“非英雄的”、“一般的不同的”人们。第三, 因为是“无声的言语”, 悲剧冲突并非是明显的人物行为、言语之间的斗争、对抗, 而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颉颃。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之时, 鲁迅先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 进而又结合自己的创作, 融合西方特别是俄罗斯“为人生派”的悲剧思想, 独树一帜, 成熟地奠定了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悲剧创作实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二.鲁迅悲剧观的美学意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分析中对一般的悲剧艺术精辟的概括性的论述。而“几乎无事的悲剧”观是鲁迅的开拓性的独创的见解。“几乎无事的悲剧”具有一般悲剧的共性审美特征, 但它又是一种更触及到深层结构意义上的悲剧, 具有特有的美学特征。

1.具有“真美”的内蕴

《庄子·渔父》篇中有这样一段话:“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真悲者无声而哀, 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这段话透彻地揭示了“真悲”的美学含义。

鲁迅赞赏果戈理善于“用平常的事、平常的话, 深刻地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 以及善于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中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手段, 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多有取法。比如《风波》写的是因“张勋复辟”在鲁镇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文中谣传皇帝要复辟了, 要将没有留辫子的人杀头, 七斤没有辫子, 赵七爷对此幸灾乐祸。正当七斤惊恐万状之时, 复辟丑剧湮然落幕。“风波”过后, 人们依旧回到本来“平静”和麻木的原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乎无事的悲剧”, 其中人都是“极平常”的人, 事也是“极平常”的事, 但在这平常的近乎纯客观的叙述中, 潜藏着作者内心深处沉重的“真悲”, 它引发读者的感受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深沉的对历史和现实的哀婉和沉痛。

2.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

鲁迅的悲剧中通常含有喜剧因素, 其目的是以喜衬悲。在这些悲剧中, 鲁迅以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受害者—劳动群众和封建知识分子中的悲剧人物为描写对象, 像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喜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思想意识的否定, 悲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生存权利和生活权利的肯定。在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中挽救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是这两种因素融合的内在思想本质。鲁迅对这一类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因此作品中不仅写出了他们政治地位的低下, 物质的贫乏, 命运的悲惨, 同时还揭示了他们精神的麻木和愚昧。悲剧性地位和命运强化了他们的封建观念的不合理性、荒诞可笑性, 悲剧中有喜剧因素。他们封建观念意识的荒诞可笑愈加显示了他们处境的悲惨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用喜剧因素反衬悲剧。我们可以用别林斯基评价果戈理的一段话来评价鲁迅悲剧的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 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这里有多少哲学, 多少真实。”

3.悲剧取材于平常的人, 平常的事, 主角都是弱者, 小人物。

鲁迅致力于对中国社会思想意识进行客观的、实际的改造, 他同时还要“让人们意识到整个中国社会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意识到旧道德的虚伪、冷酷和陈腐, 唤醒被禁锢在封建思想和传统道德的铁屋子中的快要闷死而又几乎无事的人们,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耗自己的血汗、青春和生命。”鲁迅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 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是弱者和不幸者, 他们对命运无力反抗, 甚至逆来顺受, 紧紧抱着腐朽的枷锁不放, “不是在麻木中苟活, 就是无可奈何的死去。”前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疯子、《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离婚》中的爱姑等, 后者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鲁迅认为这些小人物的悲剧比英雄悲剧更能全面地揭示社会本质, 更有启蒙与警世的力量, 将“谁也看不见的地狱”展示在人们面前, 忧愤更广。因而使读者惊异地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到了鲁迅的作品中便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获得巨大的美感享受。

三.鲁迅悲剧观的现代意义

鲁迅从文化方面探究中国悲剧缺失的原因,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传统文化是人性压抑的罪魁祸首, 中国老百姓沉默的灵魂“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 已经有四千年。”悲剧就应该写出黑暗的社会重压、毁灭了的有价值的精神悲剧。他对悲剧成因的关注并没有止于历史的关照, 而是指向了现实, 不是逃避、解脱, 而是直视、面对, 从而达到唤醒人们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鲁迅也曾经接受过尼采的美学思想, 但并没有笼罩在尼采思想的阴影里。他把尼采的“超人”变成了社会的叛逆者和抵抗者, 从那里汲取了现代主义对人类心灵探究的特征, 终身致力于勾画和剖析国民的灵魂, 是尼采使他尽快与封建文学告别, 然而鲁迅没有在尼采的思想面前止步, 他接受了苏联的“为人生”的文学观, 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悲剧, 无产阶级文学观的成熟使他完成了与资产阶级文学观的决裂。鲁迅的悲剧是平凡现实的人生写照, 但却是有价值的, 这与他早期所崇拜的尼采的悲剧观不同。鲁迅用“几乎无事的悲剧”表现社会最底层的弱者、最平凡和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是不幸的, 但大都是善良的。鲁迅的悲剧观不是现实向审美的逃避, 而是一切为了现实, 完全表现现实, 使读者在深思现实和历史中, 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革旧立新。鲁迅认为形成悲剧美感的并不是因为任务是否具有反抗精神, 而是由于代表正义、美和善的力量的毁灭。因而他提出了符合现代美感的悲剧观, 这种悲剧观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 这也使他的悲剧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生活真实, 又有现代主义的内心开掘, 具有现代性和超越性。

参考文献

[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92-194

[2]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108.

[3]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28.

[4]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61-168

[5]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75.

[6]鲁迅.坟.且介亭杂文二集[A].鲁迅全集: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9.

[7]庄周、东篱子.庄子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47.

[8].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2.

鲁迅妇女观略谈 篇3

关键词:妇女观;女性;鲁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01-01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中华民族从“北京猿人”到进入奴隶社会,曾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的历史阶段。当农业和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男子成为主要生产力、母权制为父权制所代替后,妇女的地位就急剧下降了。妇女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重点和焦点,思想家鲁迅对此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从平生第一篇白话文论文《我之节烈观》到他逝世前一个月写的《女吊》,对妇女——特别是中国妇女的作用、地位、性质等情况,有着深刻的观察,形成了具有独特见解的妇女观,下面略作分析。

勤劳、勇敢、善良的伟大母性形象。鲁迅从历史和文化的高度,以科学家的眼和诗人的心,热情歌颂了女性在人类的创造和文化的创造上的伟大作用。作者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来写小说的第一篇便是《补天》,塑造了人类始祖女娲勤劳、勇敢、善良的伟大形象,歌颂了她再造乾坤、抚育人类的伟大母爱的情怀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女娲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以大海一样的气魄,以寰宇一样的胸怀,造人、补天、立极、止水、教化,以至当她“被灰水泼满全身,变成泥土的颜色,终于作出最后的呼吸”之后,也还魂化肠道,供人踏行,这种甘于奉献的伟大崇高的人性和母性的形象是作者极力颂扬的。

为国家为民族勇敢斗争的青年女性。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文章中,对不畏强暴、勇敢斗争的青年女性作了极力的赞扬和推崇。对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等同学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喋血表示极大的愤慨”。“我目睹中国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指出了她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的意义。《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作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青年作家写的。其中有一位是冯铿女士,他们为追求光明、抨击黑暗现实不懈地努力,作者“忍看朋辈成新鬼,努向刀丛觅小诗”,抒发了自己悲愤的心情。

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这是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心。作者揭示了在“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人误国”等思想统治下,女人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捆绑着的悲惨命运。鲁迅在《我之节烈观》《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明天》《祝福》《离婚》等文章中,表明了他同情妇女、竭尽全力为妇女昭雪冤屈的感情和立场。鲁迅指出,中国妇女所遭遇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毒害达到世界空前的程度,并提出反抗、斗争的出路。他写道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旧式婚姻”制度下,男人得到永久的终身的活财产,当新妇被人放到新郎的床前的时候,她只有义务,她连讲价钱的自由也没有,何况恋爱。不管你爱不爱,在周公孙圣人的名义之下,你得从一而终,你得守贞操。男人可以随时使用她,而她却要遵守圣贤的礼教,即使“只在心里动了邪念,也要算犯奸淫的。”鲁迅曾悲愤地比喻说:“如果雄狗对雌狗用起这样巧妙而严厉的手段来,雌狗一定要急得跳墙;然而人却只会跳井,当节妇、贞女、烈女去。”这里虽语出诙谐,然而只要稍加品味,就会发觉它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血泪啊!

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列宁说过:“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鲁迅在小说《伤逝》中,塑造了子君、涓生,“五四”时期初步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是旧制度的反抗者和叛逆者,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影响,勇敢地争取婚姻自由的权利,他们纯真相爱,勇敢无畏,弛聘于反封建礼教的疆场上,后子君变得平庸,不懂得“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个性解放没有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悲剧是难免的。也批评了爱情至上主义。《伤逝》告诉人们,妇女没有经济地位,那么走后为生活所迫,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坟.娜拉走后怎样》)

具有严重劣根性的妇女形象。阿金,旧上海一个娘姨,一个半殖民地的流氓化了的女洋奴,和人相骂,可使二十间门面以外的人们听见,有几个姘夫,自然也引起纠纷。鲁迅在文末郑重写道:愿阿金不能算了中国女性的标本。鲁迅还批判了女性中奴性化传统:“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幸而自立以后,又转而凌虐还未自立的人……”。还批判了“寡妇主义”和“豆腐西施”杨二嫂尖刻自私的小市民习气。

总之,鲁迅对关于妇女的学说为中国妇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列宁说:“能够把妇女从这种(被称作奴隶的)地位中拯救出来的只有社会主义。”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探讨妇女工作时,在研究妇女应如何自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等问题时,学习了解鲁迅妇女观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用.《鲁迅全集》教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j】鲁迅研究月刊,2001

鲁迅的读写观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篇4

鲁迅先生虽然并非语文教育家,语文教学并未作专门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为我们留下许多关于阅读、写作的宝贵论述,的真知灼见不但能给文学青年以教,也能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以启。

启示之一:不要让读书“变成苦 ”。

读书至少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讲功课„„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书拿到手,就道“我在读书了%” 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事了。———鲁迅《读书杂谈》

《读书杂谈》一文,是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的演讲稿。由于是在学校的演讲,所以对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教师以阅读教学为苦差,学生以阅读为苦事,并非自今日始,也并非 个别现象。其原因何在呢&是因为带了“利害关系”,是因为没有做到“随随便便”。读书成了职业的读书,而不是嗜好的读书。教师每教一篇文章,必定要条分缕析;学生每学一段文字,必完成思考题若干。课外阅读篇目也受到了指定,甚至哪些精读、哪些泛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此一来,学生不能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地读书,自然视阅读为畏途。读书于是也就沦为了“苦事”。应对策略:’、读书自主权适当下放。让学生自己选一些感兴趣的书读。!、灵活增删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可以于教材之外,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例子”。学生从中总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减轻阅读负担,多搞一些“零思考题阅读”或“不求甚解式阅读”。师生都不刻意追求其效果,吸收了多少是多少,而效果自在其中。学生一旦将“职业的读书”变成了“嗜好的读书”,就会出现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理想效果———“他在每一天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 启示之二:不提倡“硬写”。“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 ———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做不出的时候,我也决不硬做。”———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确实普遍存在着“教师硬要学生写”与“学生硬着头皮写”的现象。教师硬要学生写,是为了完成作文教学的量化任务,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文的题材、体裁、题目、篇幅等限定得过死。!、作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与速度要求,什么时候作,什)!时间范围内作好,都有规定。不作不由学生决定。一般带有强制措施,如:批评、扣分等。在这种况下,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写。他们 于压力,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只好在创作兴趣不浓、创作准备足、思维激活不够的状态下,搜肠肚,图解主题,拼凑素材,堆砌文,来应付交差。“硬写”是一种违背创作规律的 法。“硬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作兴趣丧失、创造激情泯灭;无病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概念化、式化的平庸之作、矫情之作、空洞作大量涌现。学生几乎都成了炮制文快餐的高手。应对策略:

!出题前作一些“可写性论证”,出无根基之题。尽量出那些学生感趣的、有生活积累的、有感可发、话可说的题目,少出偏题、难题、题。

"让学生充分占有材料,不写无备之文。只有生活经验丰富,头脑贮存大量信息的人,他的脑海里才出现浮想联翩、文思活跃的情况。一次作文前,都必须让学生作好材的搜集、整理工作。写议论文,要用上网、油印、口述、互相交流等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占有一些事例 据与道理论据;写散文,要给予足时间让学生针对文题“精骛八极,游万仞”,让一些尘封的记忆重现,一些被忽略了的细节发出光辉;写状物,作文前要组织或布置学生观 实景、实物或相关图片;写人记,要让学生在作文前对相关人物进“明察”与“暗访”,掌握第一手材。

“临阵磨枪”授写法。通常的法是为学生提供范文并作写法评。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写法菜单”,供学生参考选择。例如:写《春雨》一文,我们可以为学 生提供一份这样的写法菜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写人记事;)、其它。有了这样一个写法提示,学生就不会面对文题,茫然不知所措了。

$营造良好的创作心境,激活创作情绪。例如:作文的时间最好要在文思通畅的上午;作文课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上,也可以安排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作文课前或课中不妨听一听 轻音乐;课前不要批评学生,制造压抑和紧张气氛;作文不一定要当堂完成,当有的学生实在写不出来,冥思苦想仍不见效时,可以允许他们暂时放一下,让文思在潜意识中酝酿,等到酝酿成熟后再写,课前可以作一些心理暗示,让学生放松心情、集中心神;写抒情散文前,教师还可以采用“播放歌曲”、“吟诵诗文”、“激情导入”等方式“煽情”„„ 启示之三:在比较中揣摩“应该这么写”和“不应那么写”。凡是已有定评的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应该那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好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的。你看哪,它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从鲁迅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作文教学的好方法:在比较中求进步,在差异中悟窍门。

(一)比较名家的原作与定稿。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稿与定稿的比较中,悟出一套选材的窍门。魏巍最初搜集了近三十个事例,但最后却只选择了三个事例。学生细加比较,深入 品味,自然就会明白,材料不在多,而在典型。再如:研究鲁迅手稿也可以让学生大获启发。这里仅举一例。《藤野先生》中,“„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原稿的 “精通”原为“熟识”。这一改有如下好处:作为与“时事”配搭的词语,“精通”比“熟识”更为贴切;更重要的是,“精通”二字用在这里,饶有讽刺与挖苦意味。

读鲁迅散文有感 篇5

李绍姒欣欣完小六二班:刘成我爸爸拿在手上翻看的一本书就是《鲁迅散文》。对于我来说,鲁迅写的文章术深奥了,我觉得自己读不懂它。后来,出于好奇的心理,我拿起那本书来读一些,觉得也不是完全不懂,就断断续续的读了好多篇。

我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很有趣,写以鲁迅小时候的情景,原来鲁迅小时候的童年和我们一样,而且爱画画儿。

鲁迅在我心中是一个革命者,一个思想家,一个勇敢的斗士,读了他的散文,我觉得鲁迅先生也有很生活化的一面,他常常写自己的故乡,写故乡的一些人和事。所有的题材经过鲁迅的妙手生花,都好像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变得不寻常起来。

读了鲁迅的一些散文,我觉得他在写作方面,一个十分突出的地方,就是文笔很简练,还有一点就是从不多加一个不必要的字。还有一点就是鲁迅的散文写得很真实,态度很客观。他常常写自己的家人,朋友,萍水相逢的人,通过一些事来回忆他们,比如说他的父亲,润土,阿长等等,但从没有见他彻底地表扬过谁,也没有很明显的批评文字。不过如果细细体会琢磨一番,就能感受鲁迅的体会。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比较 篇6

1.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简介

在我国,虽然早在佛经翻译之初就已有文质辩,但真正出现归化与异化之争乃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比如鲁迅于1935年7月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指出:“动笔之前,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他极力主张异化,认为“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如果还是翻译,那么“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他又说:“凡是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他不主张“削鼻挖眼”的归化,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不难看出,这里的“洋气”、“异国情调”、“宁可译得不顺口”等实际上就是异化的另一种表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用“欧化”这个术语,指在外语译成汉语时,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与文化特色,即“保存洋气”,与我们现在用的“异化”并无本质的不同,但它特指从外语(尤其是印欧语系的语言)翻译到汉语而不包括把汉语翻译成外语的情况。“因为范围比较狭窄,所以逐渐被‘异化’所代替”。

在韦努蒂的理论话语中,“异化翻译”是绝对的核心词。其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的概念来源于德国哲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和法国翻译家、历史学家兼翻译理论家伯尔曼。韦努蒂对主导西方翻译史的归化翻译法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指出,这种突出流畅性的翻译策略,是为了体现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及文化帝国主义的价值观,用其来归化外国文本。一方面,它满足了文化霸权主义的需要;另一方面,使译者和译作处于一种“隐身”状态。异化翻译旨在限制归化翻译所带来的“种族中心主义的翻译暴力”。

2.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不同点

2.1 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积蓄着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文化冲突和政治冲突交织在一起,各种力量的较量在文化斗争中突出表现出来。这正是鲁迅先生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历史背景。

韦努蒂是在跨文化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平等的背景之下提出异化翻译的。在《译者的隐身》中,韦努蒂用批判的观点,全面考察了西方从17世纪以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揭示了“通顺的翻译”策略主导着西方300多年的翻译实践,它形成了英语文学中翻译外国经典的主要方法。“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批评家们在评论翻译作品时,通常使用的字眼是‘流利(fluent)’、‘行文流水(flows)’等,而带有外国洋腔洋调的语言、行话、俚语就是翻译腔,这是很明显带有贬低性的评价”。韦努蒂认为,以往的翻译传统,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的,就英美文化而言,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2.2 不同的目的

鲁迅与韦努蒂倡导“异化”的翻译策略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体现在语言目的和政治目的两方面,而且语言目的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但两人的目的各异。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白话文还很不成熟,鲁迅的“异化”翻译法从语言的角度看,在于丰富大众的语言,促使汉语现代化。因为,他认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翻译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需要用不同于文言价值观的异质语言因素来更新换代。而在韦努蒂看来,“英语太霸权了,因此在用英文译外国文本时,需要用异化的翻译来抵抗它对他者话语的压制”,因此韦努蒂并没有对目标语言英语改良的目的。从深层目的上看,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都有很强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但由于两人处于不同的政治语境,其政治目的也不同。

鲁迅从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改造社会服务。鲁迅的翻译选择,多为以反映人们疾苦和社会黑暗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来启迪人们,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开启民智。虽然鲁迅的思想意识在人生各时期有很大的变化,但“开启民智、救国救民、移情益智”始终是他翻译的目的与宗旨,其翻译的政治目标就是要“自强”。韦努蒂主张在英美国家采用异化翻译,就是要向英美输入文化他性或差异,冲击或挑战英美的主流价值体系,最终颠覆英美的霸权意识,在世界政治和外交格局中建立一种真正民主的地缘政治关系,借鉴我国学者王东风的观点,即“自抑”。二者都认识到翻译具有带来本土语言、文化的更新以及社会变革的功用,但韦努蒂探讨了翻译在文化殖民化进程中的作用,把翻译的社会功能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2.3 散论与系统化

翻译在鲁迅的文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活动是以翻译开始又以翻译终结的。他一生译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他译介的作品涉及到俄国、英国、西班牙、日本等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体裁包括文艺、美术、小说、诗歌、童话、杂文等多个类别。鲁迅对翻译理论并没有专著论述,他所提出的异化观称不上系统,多散见于他的译序、通信及论战中。

而韦努蒂以“译者的隐身”、“症候式阅读”为铺垫,提出“异化归化”这一对二元对立的两种“极化”策略。通过批评透明、通顺的“归化”翻译,韦努蒂大力推行“异化”翻译;接着,他精心设计了走向译文异质性即异化的两大具体策略:反常式忠实和对抗式翻译,并列举大量的翻译实践加以证明,这是其异化翻译的内部系统。在外部系统中,韦努蒂首先提出了翻译所受到的耻辱(scandals of translation)的概念,并通过考察产生诸种耻辱的根源,提出对抗译入语文化的语言剩余与少数族语言的翻译。韦努蒂又推出了“存异伦理”和“化同伦理”分别做为“好”的翻译与“坏”的翻译的标准。最后他提出因地制宜伦理。而因地制宜伦理是能够按照翻译的根本目的判别好坏的翻译伦理。由此可见,韦努蒂系统、全面、深刻地探讨了异化翻译。

3.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相似点

3.1 异化的内容和传达方式

孙致礼教授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中指出:“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传达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二是尽量传达原作的异语语言形式,三是尽量传达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这种异质性的体现也是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核心。

3.2 翻译的政治

随着二十世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的论断越来越被人认同,“翻译的政治”这一术语广见于学者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从文中频繁出现的其它语汇中把握‘翻译的政治’的本质,即权力关系、暴力、政治议程、挪用、形塑和建构等”。国内有学者,如朱建平认为,鲁迅所主张的异化主要是集中在语言形式,而很少涉及文化因素;也有学者,如刘泽权在比较国内外异化论在渊源和内涵上的区别时指出,韦氏异化论属文化政治理论,国内异化/归化之争是翻译方法的讨论。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鲁迅与韦努蒂一样,都深刻认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问题。

4. 小结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知,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翻译目的的不同,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观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同,但两人的观点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深刻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问题,发挥翻译更新本土语言、文化以至社会变革的功用。而且有学者指出:二者翻译观的相似并非纯属偶然,因为韦努蒂研究过鲁迅的翻译思想,他的参考书目中不仅有杨氏夫妇翻译的鲁迅选集第三卷,还有其他学者研究鲁迅的文献。这也间接表明,鲁迅的异化翻译观不仅为我国输入了原质的外国文化、执行着时代所赋予翻译的急切救亡使命、领导了作为新文化建设之一翼的翻译的方向,而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在半个多世纪后仍能为西方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者提供借鉴。

摘要:鲁迅和韦努蒂分别是东西方异化翻译的倡导者,本文对二者的异化翻译观进行了比较。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在异化的实质和传达方式、视翻译为一种政治和文化行为等关键特征上很相似。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语境不同,他们的异化翻译观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区别,鲁迅异化翻译的目的是改良汉语和救国,而韦努蒂异化翻译的目的是要抵抗西方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和政治、文化霸权;韦努蒂系统、全面、深刻地探讨了异化翻译,而鲁迅所提出的异化观称不上系统,多散见于他的译序、通信及论战中。

观鲁迅有感 篇7

【关键词】鲁迅 女性形象 妇女

引言

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鲁迅先生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生活的同时,鲁迅也对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坚韧的战斗。

1鲁迅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解析

鲁迅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一阶段为蒙昧不知,浑然不觉自己的悲剧命运是历史和社会的悲哀,她们的思想紧紧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禁锢;二阶段为开始觉醒,但反抗力有限。这些女性已然意识到了自己应该而且可以为自己的权益去争取,或至少去做些什么,但由于对封建制度的认识有限,最终还是屈从在封建制度的高压之下;三阶段为奋起抗争。这些女性受过新思想的熏陶,深刻地认识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渴望通过自身的斗争来获得人格的独立和个人的自由。她们具有民族责任感,不仅希望女性得到解放,更希望整个中华民族得到解放。

1.1封建社会的女性形象—蒙昧不知

《祝福》中的祥林嫂与《明天》中的单四嫂是封建社会的悲剧角色。

《祝福》中描写展示出:祥林嫂勤劳、善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想过反抗。即使是她反抗再嫁,也仅仅是维护封建“节烈”观的一种表现。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将自己的辛苦所得拿去捐一条门槛,任万人践踏。最后,在人们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明天》中的单四嫂形象是:她也是个寡妇,靠着纺纱养活自己和儿子,她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儿子身上,但是当宝儿病了以后,她求过签,许过愿,求何小仙,最后宝儿是吃了何小仙的药而死去的,但是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同情她,单四嫂无法忍受这样精神上的悲哀只求能在梦里与宝儿相见。

这两部作品表明出是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将她们置于死地的,仔细研究作品会发现像祥林嫂她们这样的妇女,从来没有想过争取做人的权利。鲁迅揭示她们受着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她们疯狂的奴役和压迫,以及她们在意识形态上的精神创伤,说明当时许多像祥林嫂那样麻木生活的女性还是大有人在。

1.2反抗与妥协的雏形—开始觉醒

鲁迅要为这些受歧视和压迫的女性解除冤屈,揭示问题所在,因此在《离婚》、《风波》、《肥皂》这些作品中,鲁迅成功塑造了像爱姑、七斤嫂,这些敢于公开抗争而又泼辣刚烈的妇女形象。

《离婚》中的爱姑虽然是个泼辣敢于抗争的妇女,但是在婚姻的问题上她还是一个失败者。当她的丈夫姘上了寡妇要离弃她时,她整整闹了三年,并与兄弟一起拆了丈夫家的灶,出了恶气。但是在七大人、卫老爷等官僚地主的威压下,她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最终在“七大人”面前,精神防线轰然倒塌。其实,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勇于反抗到妥协,这就是她的经历。

而在《风波》中的七斤嫂对自己的亲人和好心人个个是横眉冷对,非怒即怨,无比霸道;而对待仇人却小心翼翼、客气讨好,见到赵老爷“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跳”,“竭力陪笑”,这样亲痛仇块的事,她做起来可是自然无比。由此可见,七斤嫂是个一股凶悍之气,语言粗俗,个性扭曲,欺善怕恶的精神上的空虛与,感情上的苍白人物,这就是鲁迅对她的写照。

从以上这些形象来看,鲁迅通过刻画这些中产阶级中的女性,虽然她们也是在反抗,以自己的言语,自己的行动,对当时那个社会中的不满而表现出来,很泼辣很蛮横,但是在那样的环境里,男性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社会不认可她们,不管她们怎样的反抗,结局还是悲剧的,这只能说明即使是中产阶级的女性还是逃不了被社会的践踏,她们的身上虽然有进步的地方,她们的反抗意识已经慢慢浮现。

1.3女性觉醒的代表—奋起抗争

在五四运动后,女性觉醒或者是妇女解放的提倡都显得越发强烈,而在鲁迅的作品中,女性的觉醒与解放意识的升华,这一转变,在《伤逝》与《纪念刘和珍君》中是最为突出的,其中的子君与刘和珍君更是定义为当时的新女性,都是知识分子,也由此作为女性觉醒中的代表典型。

子君与先前所提到的形象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在《伤逝》里,她是为了争取婚姻自由,不顾一切非议与讥笑,勇敢地冲出家庭,在她这形象中,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最坚强的。但是个性的解放却离开社会的解放而单独解决,没有远大理想的爱情也就失去了基础,例如:涓生和子君由于社会的压力,经济的逼迫,思想性格的弱点,最后还是被迫分手,社会的困窘,使得她的幸福是短暂的,最后还是幻灭。

鲁迅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描写,鲜明而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妇女地位和形态,并希望她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命运,认识自己灵魂中沉重的奴隶意识,争取和男人平等的地位,争取做人的价值,真正摆脱被奴役的处境。然而,怎样才能使女性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意识到女性个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个性自由和权利的确认,是女性获得解放的必要条件。

2鲁迅的妇女观

鲁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

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历来主张进行坚韧的战斗。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女主人公们的挣扎与反抗。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习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结束语

鲁迅先生的妇女观为女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女性的解放包括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两方面。经济独立是基础,思想独立是前提。女性的独立首先要有独立的意识。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女性才有了争取的动力,才可能去为了人身自由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读《鲁迅小说》有感 篇8

读完《鲁迅小说》,至今还意犹未尽,这本书有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怀旧》四个小说集,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通俗易懂,语句精炼,极富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愤怒而又带有鼓劲的语气,激励着当时沉睡的中国人。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先生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如《故乡》、《药》、《祝福》、《肥皂》和《孔乙己》等等。

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鲁迅小说》这本书的时候,更增添了我对鲁迅先生深层次的了解和崇敬。透过《鲁迅小说》里所有文章内容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和文章的真正内涵。一口气读完它方知:鲁迅先生的《呐喊》,旨在感召当时的中国人民能够迅速觉醒过来,为一个全新的中国而抗争。鲁迅先生的《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篇》,“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我最喜欢读鲁迅的《彷徨》这一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

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9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在这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冲突是难免的。然而,却有一批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在启迪民智的路上踽踽前行。其中最突出、最有斗争意识的,就是鲁迅先生。

这一年,恰逢废除科举制度十周年,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封建势力残存,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举制——这给与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以美梦和渴望的制度,依旧残存于民间。

为“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拍案而起,撰文《白光》、《孔乙己》等文章,以饱含同情与愤懑的心,将利刃付诸笔端,辛辣地鞭笞着科举制之弊端,揭示了封建科举“吃人”之事实,在那些愚昧且抱着‘进京赶考’幻想的落后知识分子的头上猛浇几盆冷水,泼醒了他们的春秋大梦。

比如《白光》里的陈士成很好地启迪了民众:‘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地复述道:“右弯!”……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

这可怜的读书人真是中了科举的毒了,然而除了科举,还有封建迷信毒蛇般盘在那里。

陈士成又受到白光指引,跑去“山里”了。他惨然奔去,眼见所念的大好前程就要到手,然而作者却给了个阴惨的结局:‘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并无人去看且认领这浮尸。

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篇目,刻画了许多小人物。而《白光》着重描写了一个想中举快要入魔了的疯癫读书人,因入仕执念未果而赴死。无疑,这迂腐的读书人与封建社会无数入仕者一样,还对科考制度怀揣一丝希望。可是这制度已经腐烂了,如果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就是堵塞了发展之路。注定要毁灭。

《呐喊》中常见这样故事性强、趣味横生又富有讽刺协和斗争性的小说。所以说,鲁迅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杂文家、批驳家和斗士,还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他智慧地将一个个新思想的萌芽洒落在小说这片通俗、广阔的沃土上,让广大民众以’娱乐’而非‘枯燥’的方式去接受它,传播开来。并且给民众以深刻印象。他的‘战线’在无形中被拉长了。

尽管鲁迅先生是旧官僚家庭出身,但由于聪敏善学,其思想的进步性是远高于其同一时期的某些安于闲逸的教授的。也得益于紧跟时代潮流的思维 ,思想认知也随之不断更新。他那敏锐的天性,犀利的笔触都是那样难能可贵,是那个思想变革时期的最强音!

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君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得啦。”如果说是民国政府剪掉了民众头上的那根辫子,那么旧思想的剪辫人非鲁迅先生莫属。《呐喊》等皆为鲁迅的名作,其蕴含的进步思想及意义,至今读来,仍令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好钢用在刀刃上。”鲁迅穷极一生,完成了作为‘钢’的使命。他用饱含深意的笔端铸就的民族魂,将永被被铭记。

上一篇:高四小学冬季安全责任书下一篇:病区护士长及教育护士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