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

2024-08-27

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共8篇)

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 篇1

根据近日《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孔雀东南飞”一语所描述的中国劳动力候鸟式迁徙,似乎也受到了当前最恶劣经济气候金融风暴的冲击——民工返乡潮提前拉开序幕,有关部门已于本月初派出调研组,分赴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广东与江苏等劳务输出或输入大省,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进行一次大摸底。报道称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共发送旅客117.4万人,同比增长了12.9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来自返乡民工。这一数据表明,以往在临近春节时才会掀起的民工返乡潮极可能已经提前拉开序幕。

农民工返乡,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减少,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被解雇的农民工选择返乡。二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随着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应声上涨。报道称,受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最近两个星期,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全线上涨。这正好使返乡的农民工看到了希望。三是农民进城打工一般是成群一起出来,当一部分人结队返乡后,其他农民工也会返乡。

可以预计,未来返乡的农民工还会增加。农民工返乡不是坏事,政府应顺其自然。

从理论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流动是正常的事。农民工返乡与农民工进城一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

最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工返乡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是有利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城市要有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要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要为农民提供一定社会保障,城市要能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等实际生活需要。如果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历史上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很多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工作,因为城市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城市没有准备好。结果,这些农民成为城市“游民”的主体,城市不堪重负。有人说当时伦敦的游民占全市总人口的25%,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是个考验,对中国的就业形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拉动内需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不正是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并缓解就业压力的愿望吗?此外,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吸引农民工返乡种粮,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率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帮助的。农民工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获得了现代社会的理念,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式,学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经验,他们返乡后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这些东西融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

现在要问的是,农民返乡,政府做好准备了吗?

首先,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民返乡的动向,掌握农民返乡的规模和速度,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在近期以及更长的时期内,农民返乡的数量会增加。其次,应毫不动摇地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返乡的农民有事可做。再次,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最后,应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农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条件等。

民生问题应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民工问题。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时刻关注社会各方动态,关注民生问题,使自己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也为早日加入党组织奠定扎实的基础!

汇报人:xiexiebang

推荐更多的思想汇报:

2013思想汇报: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2013思想汇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

2013思想汇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 篇2

一、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外贸依存度从2000年的43.9%上升到2003年的60.1%,2005年达到64.51%,2008年达到70.0%。与同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比,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速度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2005年的外贸依存度为160.7%。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存在大量的、几乎是处于无限供给状态的剩余劳动力,从而使我们能够在较长时期拥有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现阶段是在技术缺口与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对外经济开放,加之区际贸易壁垒的存在、要素市场的扭曲、国内市场的不完善,与这一基本态势相吻合的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成为必然。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性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从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紧密相关性,从其外贸依存度来看,把其视为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更接近事实。

二、出口导向增长模式问题分析

综观世界大多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一样,多数以廉价劳动力优势与FDI结合,这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市场的过度供给。过剩的低技术产品之间恶性竞争,使得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价格不断下降。近年来劳动力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已占发展中国家出口的70%。在制成品出口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制成品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没有相应提高,有的国家甚至下降。显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灵活的工资制度,刺激了全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增加 (生产) ,加剧了价格竞争,从而使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工资的竞争。

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大量制造业被固化在“加工装配”的位置上,80%的加工贸易企业始终被定格为“组装车间”。大多数制造业活动处在价值链的末端,由此也决定了出口产品的结构与盈利能力较低。在我国向世界的制成品出口中,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1997年占56%,2002年仍占44%左右,中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从17.66%上升至18.78%。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至2004年,尽管我国工业品出口产品结构有所变化,但是若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标准对中国产品所进行的划分,仍然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型的出口产品结构。这种结构,在国外需求比较稳定,国内农民工工资总在低位运行时,尚能支撑一段时间,因而对农民工有较大的需求,以至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工荒”,而当面临2007下半年至今的金融危机,国外需求萎缩时,便经受不了这种打击,纷纷裁员甚至关门、破产,使得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形成所谓的“返乡潮”。

三、农民工流动行为分析

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依赖农民工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来维持,但是,地区之间劳动力流动是建立在劳动者对收益和成本的判断基础上的。根据我们对不同阶段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现象的考察,对农民工的流动分析并没有超越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的解释范围:劳动力迁移主要是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贴现净值的函数,即:

V (0) 代表迁移者在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Yu (t) Yr (t) 分别代表t期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率,n代表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托达罗把它解释为反映迁移者的时间偏好程度。C (0) 表示迁移成本,Q (t) 表示一个迁移者在t期中现代部门获得工作的概率。公式中Q (t) ×Yu (t) 表示迁移者在城市中可能获得的工资,该贴现值减去迁移成本C (0) 后即为贴现净值V (0) 。若V (0) >0,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城市净流入人口就增加;若V (0) <0,则迁移者不愿意流入城市甚至从城市倒流入乡村,于是,城市净流入人口就不会增加,甚至减少。由于托达罗假设的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流动的完全市场,与我国农民工市场的现实有很大距离,因此,为了进一步解释民工短缺现象,我们在托达罗模型中加入表征制度的变量,例如用工制度与环境、劳资关系等,使模型更贴近我国真实的农民工市场。我们对上述模型进一步修正如下:

其中,A为制度变量,表示制度环境对劳动力流动的约束,在数量上可以由农民工享受的制度利益的程度来表示,其数值介于0和1之间。劳动力流动内生地取决于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A作为外生的制度变量对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函数起着减缓的作用。一般而言,A值随着农民工的制度利益的改善而增加,随着农民工的制度利益的恶化而减小。

在现实中,影响A值变化的因素首先来自于企业方面。企业通过推迟工资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违反最低工资标准与逃避参加社保等手段,以达到尽可能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的目的,最终导致企业的农民工的大量流失;其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也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务工的收入预期。类似工业革命时期的血汗工资的企业行为不断产生,其后果必然恶化用工环境,导致制度变量A的值不断缩小,即城乡收入差异贴现净值的函数值减少。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利农政策的出台,产生了农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务农的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的积极效果。与快速增长的农村收入相比,民工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农村收入增长幅度;相对于一些地区十几年不变的工资,不断上升的务农收入无疑增强了民工返乡的吸引力。由于非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的提升,意味着农民离开农业的机会成本加大了。在国内,资本的强势一度可以使企业为转移产品竞争对利润侵蚀的压力而挤压农民工工资,以确保资本回报,于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反而变成劳动者贫困的条件。不断增长的农村收入与过低的农民工工资使得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加上其他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减缓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势头,甚至出现了劳动力向农村回流,从而引致农民工短缺,产生2004至2007下半年所谓的“民工荒”。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两大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与国内劳动力市场,都属于过度竞争的市场。两个市场的同一性质,决定了在我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者和农民工一样,同样缺乏价格的决定权。在过度竞争的国际市场,一旦遭遇需求减少,遭到如新《劳动合同法》之类的要素成本控制,便只有听天由命,被动减员以至破产关门,从而出现上文所说的“返乡潮”了。

四、结论与对策

1. 尽快进行增长方式的转型,走创造内需的道路。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追求经济强国的目标中在对外贸易战略上不能一味强调出口创汇的出口导向战略,而应着眼于国内改革和国内技术进步,走内涵型经济增长的道路。过分强调出口导向,使出口规模扩大,可能使出口规模的数量增长和利益增长相分离,甚至造成资源配置失当,贸易利益下降。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中,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两方面支持条件,即国外需求的较大规模和控制劳动力单位成本。前者正遭遇越来越多的竞争,而后者也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诸多经济理论和史实都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向前推进,工资必然向上运动,劳动力相对资本而言将变得更加昂贵。让“人”变得“昂贵”,这是必然要发生的趋势。再考虑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结构、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FDI的结构导向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加速产业的升级,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型,走创造内需的道路。

2. 高度关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动态化问题。

在国际经济范围内,一国的劳动力要素禀赋特征往往决定国际生产的分工格局,即产业类型和生产网络的层次。因此,在加速产业升级的同时,加快我国人力资本的结构性改造更为重要。FDI的流动表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状况与结构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本是一致的。政府对农民工的教育投入、公共政策对“干中学”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我国广大农民工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农民工就业较为稳定。

3. 加快国内经济市场一体化。

从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来看,自由化已被证明可带来贸易国福利水平的提高。但这种贸易利益的实现有以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一是国内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即国内商品市场是一体化的;其二是国内生产要素是充分流动的,即国内生产要素市场是一体化的。如果国内市场不统一,区际贸易的障碍所造成的国内市场分割,必然结果是国内价格的扭曲,就会出现国际贸易对国内贸易的替代,这种替代贸易会导致贸易转向,使本可以在国内进行的贸易转向了对外贸易。一个贸易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分割使贸易转向国外,导致规模虽大,但出口贸易条件却恶化,则会产生更大的福利损失。这种扭曲不仅会带来微观经济利益的损失,而且会对贸易的长期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为使增长模式顺利转型,使农民工就业稳定,国内市场的统一,区际贸易障碍的消除,是其重要条件。

摘要:2004年到2007年下半年,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 时至2008年, 却变成了“返乡潮”, 文章认为, 是我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导致了这一结果, 是依靠要素市场扭曲、低要素成本吸引外资, 依赖低价格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必然出现的困境。突破这种格局的根本途径是加速国内市场一体化, 加快产业升级, 加快该地区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型等。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工荒,返乡潮,出口导向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蔡, 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增订版)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王雷.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财贸研究, 2003 (5)

[3].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一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 2001

[4].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重庆涌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篇3

返乡创业潮中的三个开县弄潮儿

开县是重庆闻名全国的“打工第一县”,全县170万人口中,近7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十二五”期间,开县每年都有超过1万多名打工仔、打工妹返乡创事业,创办的经济实体已超过2.7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75亿元。

谢世洪:“成都小吃”店主玩转新科技

大多数北京人并不知道,京城800多家“成都小吃”,90%都是重庆市开县人开的。这些开县人中,相当比例是——或曾经是——农民工。今年46岁的谢世洪,就曾是“成都小吃”店主中的风云人物。而今,他早已鸟枪换炮,试图在高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他和合作者创办的重庆开县特飞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航空特殊动力材料,得到国家发改委“高精度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获得了轻型航空发动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和应用等50多项发明、130余项外观设计、22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他们开发的双转子回转式容积泵,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1986年,初中毕业的谢世洪成为开县赵家镇长安村第一批“打工仔”之一。他一边为师傅放牛一边学中医,然后去建筑工地拉板车,再返乡结婚——刚步入社会的谢世洪,重复着与其他打工仔大同小异的故事。

看见别人当厨师能“半年前穿补丁衣服出去,半年后打领带回来”,新婚的谢世洪也去镇上学厨师,然后辗转漂泊10多个省打工。在成都锦江宾馆,经过一些类似于电影中“偷师学艺”桥段后,他成了大师的徒弟,成了厨师长,终于可以“打领带回来”了。

有一次,谢世洪出差到西安,走进一家小吃店吃午饭。他看着别人吃几元钱的小吃,而自己吃几十元的炒菜,还喝着酒,心里不免有点优越感。但小吃店老板却不高兴地埋怨:“你坐在这里慢悠悠地吃炒菜,起码让这张桌子少进账好几百元。”谢世洪有些生气,认为炒菜比小吃贵得多。但是老板却说:“这张桌子本来可以坐5个人,吃小吃都吃了几轮了。”谢世洪惊讶地了解到,这家小投入的路边小店,其实比很多大酒楼的利润高得多。

受到震撼的谢世洪,成为最早一批去北京开小吃店的开县人。

2002年,开县人陈代利在北京第一个以“成都小吃”开店并赚了钱,这让在北京的开县人备受鼓舞。谢世洪也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在北京西站附近开了家近100平方米的“成都小吃”。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流水有1万多元。

这一时期开“成都小吃”的开县人,80%都赚了钱,买房买车的都有。谢世洪却决定把钱用来开分店。他一边在北大进修MBA,一边管理着7家店——最大的店有700多平方米。

2007年8月,在京的800多个开县小吃店老板,加入新成立的开县商会。邓文忠任会长,谢世洪等任副会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谢世洪在一次接待中结识了程中云,两人在“做飞机项目”上一拍即合。他们合开的公司开发出世界首款超轻型、可折叠的水上动力冲浪板,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和CE等多项专业认证。

肖华:打工仔创办的鞋厂产品销到了国外

42岁的肖华,这名曾经的开县“打工仔”,如今在家乡开县拥有一家鞋业公司的一半股权,而该公司的资产超过1亿元。

1991年,19岁的肖华离开家乡,去福建晋江鞋厂打工,靠勤奋好学做到了销售经理,每月能有两三万元收入。他由此挣得第一桶金。在那个年代,七八十万元的积蓄已经足以为更大的梦想搭上起跑器。1998年,外出7年的肖华回到家乡,希望从正在推进的三峡迁建中找到机会。他承包了开县橡塑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企业整体改制时,他和志同道合的下海青年杨勇一起,买下整个公司,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成立了勇华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老家,人脉、政策都有一定优势,比如有三峡后期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其中一些政策在沿海地区是无法享受的,土地价格也更低。”肖华说,“这让我们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己做。” 肖华说,每年12月6日至次年1月6日,邀请销售商来公司开会,将来年需要的品种和数量确定下来,支付定金后,公司按计划生产,“经营风险也不大”。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每双鞋带来的利润很低,但积少成多,仍能累加出极其可观的数额。

几年发展下来,公司日渐壮大,现有资产1.0157亿元。去年生产了800多万双鞋,其中有一部分出售到西亚和东南亚国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纳税200多万元。

更大的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公司现有员工686人,在农闲时的用工最高峰期间,有1029名工人在这里挣钱,其中以四五十岁的妇女为主。在开县,在鞋厂工作所得到的薪酬,足以让员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还能兼顾家庭。

曾汉宇:水里养的除了鱼,还有谋求上市的梦想

40岁的开县人曾汉宇,已跻身于重庆水产行业的最前沿方阵。

出生于开县厚坝镇大坝村8组的曾汉宇,1997年从合川水产学校淡水鱼专业毕业后,去师兄创办的通威集团打工。懂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进步神速,很年轻就成为片区经理,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当绝大多数人只能骑自行车时,这个农家子弟就开上了汽车。

nlc202309081154

曾汉宇发现,高温天气时,鱼的损耗非常大,侵蚀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减少运输中转,仅仅是节省下来的损耗,就是非常可观的收入。“鱼场必须有规模,但也不能太集中,要靠近市场终端,假如有自己的鱼场就好了。”一个念头在曾汉宇心中腾起。

2009年,开县举办首届乡情会,出台了返乡创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曾汉宇听到这个好消息返回家乡,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将厚坝镇闲置的3000亩山坪塘进行改造升级,让“死鱼塘”成了“聚宝盆”,还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在湖南,他也有2000亩养鱼基地。

“仅靠能吃苦还不够,科学养殖才是王道。”曾汉宇推行轮捕轮放的养鱼模式,每次放养的鱼种、大小、品类都很有讲究,实现了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成品鱼销售。

2011年,曾汉宇又进行了“水上种蔬菜”的尝试,套养了珍珠蚌,提升了效益。

2012年,一场大洪水让曾汉宇的鱼跑光了。渡过难关后,他再一次加强了对基地的改造,2014年,他又投入七八百万元进行“小改大”“浅改深”的改造,“往后,还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喝着茶就能知道鱼是否缺氧”。

曾汉宇说,他在重庆的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量近千万斤的规模,去年的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虽然投入大,但利润也不少。”踌躇满志的曾汉宇说,重庆的水产品每年的市场总量在50万吨左右,而重庆的自产能力不到30万吨。“这是一个直接连结到老百姓菜篮子的行业,有很好的前景。”

曾汉宇的企业吸引了风投的关注,注资额以千万元计。而今,曾汉宇正积极筹备公司上市事宜。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连锁效应

过去,农民工“打工一人,致富一家”,对于社会的效应,被业界称为“做加法”。而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则成为业界口中的“做乘法”。从“加法”到“乘法”,返乡创业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成为“全民创业”中一块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

在重庆,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究竟有多大?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重庆市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09万人,“转移就业率超过95%,基本实现应转尽转。”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70.3万人。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说:“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不仅对自己有价值,对整个社会也具有价值。”黎勇介绍,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规模,相当于市内农民工就业总量的40%。“全市每年返乡的30万农民工中,有近5万人在返乡创业企业就业。”他说,比如开县兴泰电子有限公司,450名员工中,从广东返乡的占80%以上。

“这些人创办的企业,为留守务农的农民而言,也带来了价值。”黎勇说,很多农业产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和存量劳动力,既发展了农业,反哺了农村,更带动了农民增收创收,推动了精准脱贫。如云阳县红霖食品有限公司,与周边1000户养殖户签订长期养殖回收合同,仅养殖一项每年每户农民就能增收1.5万元。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返乡创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黎勇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创业形成的集聚效应优化了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配套和相关产业均得到了协同发展。如合川区农民工李万明创办的“石丫”鸡蛋品牌,产品远销西南各地,其蛋鸡饲料需求,带动了周边300农户发展种植玉米、蔬菜等饲料类配套产业。

忠县、奉节、秀山等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陆续打造了新型“淘宝村”,构建起云智网商城,将个人网商和数百家企业组织起来,在线下建立实体展示店,打造出覆盖县城、辐射乡镇的24小时物流配送体系。目前,这3个地方约有1万余名农户在家当起了供货商,形成了产业发展集群。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处处长张德祥介绍,出身农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并非一窝蜂地盯着农业领域创业。他们创办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承接了东部地区梯度转移产业,有的是整厂迁移,有的是部分产品生产基地迁移,有的是产销链条的一个环节迁移。“尤其是电子加工、服装生产、小五金等制造行业居多,形成了市内建厂、市外销售的互补发展模式。”而且农民工创业,“并非都是‘大老粗’,有相当部分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张德祥说,比如开县馗旭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验室有博士14名,汇聚了5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成果。可见,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推动力量。

“除了这些经济方面的效应外,我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农村社会问题。”黎勇说,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据测算,全市约有9万留守儿童、11万空巢老人问题,因农民工返乡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效益非常突出”。

开县厚坝镇大坝村主任李远林说,村里的年轻人,70%倾向于留在本县打工,“这和以前真的不同了”。

重庆开全国先河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早在2008年,重庆就开全国先河,率先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件,此后,13个省市先后前来学习经验。

为了让农民工创业扶持落到实处,重庆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上进行了细化。引人关注的是,微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三权抵押”等多项“干货”政策向农民工开放。农民工开办个体工商户,除经营建筑业、娱乐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行业外,其余均可享受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前几年,只有女性农民工才有资格享受小额担保贷款。重庆突破这一点,在2015年将贷款对象扩大到所有农民工。在贷款额度上,从2008年前的3万元逐步统一提高到15万元。

对于很多返乡创业农民工而言,工业园区门槛高、要求严、入驻难,他们只能望而却步。重庆则另辟蹊径,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市、区县、乡镇三级返乡创业园区(创业街)。在园区,推出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比如,吸纳农民工100人及以上就业一年以上的,可享受贷款利息补贴,最高可补贴60万元。近4年来,全市累计为156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5500万元。

重庆还组建市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全市累计为8.9万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73.9亿元。

重庆将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参训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近年来累计对7.5万名农民工进行了创业培训。

市、区县两级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有300余名企业家、大学教授、科研院所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咨询服务。

在返乡创业园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有人力社保、税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为创业者提供行政代办、综合审批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如巫山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标准化厂房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减半收费的优惠政策。征收的所得税,属于地方留存部分,实行先征后返。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介绍,“十三五”期间,重庆将集中力量推动返乡创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据《中国青年报》)

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报告 篇4

创业是艰辛的,不仅需要很多的先决条件,而且还要很多内在的因素,至少创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必须要好。创业有风险,投资有回报,创业相当于做投资,只是雇佣了自己做员工。经过这次暑期对我所在的乡镇有过打工经验回乡创业的部分创业人员的问卷调查,我对打工经历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80%以上的创业人员,他们创业以前的打工经历都对创业有很大影响,而且是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调查问卷上反映的数据意外,打工经历对于创业人员的内心都有很大的帮助,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心里素质创业,对创业,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每件事情都有得失,何况是创业这样充满风险的事情。创业人员能够创业,并且很多人可以将事业做得相当的出色,这是他们创业道路上的成功,也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成功。

因为我的调查是针对农村创业的,而且创业对象的年龄都相对较大,所以我调查的对象几乎都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75%的人离开学校,直接进入社会,他们从基层做起,打工,挣钱,一开始可能都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他们打工的阶段可能都是青春期。但是一年一年的挫折和艰辛,以及不同的工作带给他们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经验。身体和身心都到受很大的锻炼和鼓舞,为他们返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50%的人在打工期间都不曾想过要创业,那么他们创业的想法是如何生起的呢?调查显示,90%的人并不是因为不能就业而选择创业,他们在创业以前有稳定的工作,并且25%的人已经在外地打工了很多年才选择回到家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义无反顾放弃稳定的工作,开始有风险的创业呢?调查问卷显示他们回到家乡创业,而不是去其他地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选择,就是返乡创业,为了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创业成本较低,另外部分原因是因为家乡有自己的家人,喜欢家乡的环境等等。创业需要大量资金,他们大部分在打工期间积累的资金都用于创业,少部分人是借的家人朋友的钱。但是数据显示,打工积累了他们创业很大一部分资金。为了回到思念的家乡,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把握赚钱的机会,加上政府大力支持,在外多年的农民工抓住了时机,将自己打工的资金利用起来,挑战新的人生,开始创业。

在这样的小城镇,他们创业在意风险,他们将风险降到很低,进行投资不是很大的个体经营。

其中50%的调查对象创业所选择的行业,都是他们曾经打工的行业。之所以选择曾今做过的行业,一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该行业的技术,市场行情;二是因为他们了解了家乡的资源,家乡缺少什么,什么能够吸引顾客,满足城镇人民的需求。经过多年打工的经验,在大社会中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他们都已经有了很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村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篇5

秘网免费公文网

本文采用深入实地调查、与返乡农民工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调查方法,对位于中西部地区,xx市xx乡xx寺村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外出就业对农民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近80%的农户有着决定性作用,但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大量存在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造成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受挫。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万。xx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

一。

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xx资源丰富,物阜品优。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等储量大、品位高,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此逐步形成了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超化镇是闻名国内外的耐火材料专业镇,大隗镇被誉为全国造

纸第一镇。农特产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xx区位优越,环境优良。xx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紧临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郑少高速横贯东西,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通信能力已跨入全国百强。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正在崛起。

二、农民工提前返乡情况

xx乡xxx村位于xx市北部山区,面积9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是一个省级重点扶持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村。2008年底,全村总人口256户,954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耕地 不足1 亩,常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没有特色支柱产业,附近没有任何厂矿企业。外出务工人员300人,占总人口的34%,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人均纯收

入750元,其中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举家外出务工的有10户,外出务工人员中,输入到乡外省内占25%,省外占75%;男性占80%,女性占20%; 16—25岁的占70%,25岁以上的占3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输出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郑州、广东等地。目前,农民工返乡200人,有10对夫妻同时返乡,在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00人准备过完年继续出去打工,有50人准备就在xx附近打工,有15人准备在乡自主创业,有20人决定不出去打工在种地,剩余15人暂时不确定自己来年的计划。

三、农民工提前返乡原因

xx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在耐火材料企业打工的,由于上游钢铁企业受到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停产或者减产,造成耐火材料企业停产放假;二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并停工停产、减员减薪,昂

贵的城市生活花费使部分农民工在务工地留不下来;三是临近年关,建筑行业疲软,建筑工地停工,少数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工 没有活干,自己又不能够胜任其他工种而被辞退;四是个别在外务工人员利用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决定返乡自主创业、自谋发展。

四、农民工返乡后存在的问题

xx村作为省级贫困村,位于山区,缺乏资源,主要是靠劳务输出支撑。从目前情况,xx村返乡农民工带来的影响还不大。一是春节临近大家主要集中在过年;二是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是领到工资返乡的,暂时手头宽裕,还不急于寻工作。

将来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社会稳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工厂倒闭、破产或企业裁员,外出务工的农民提前返乡,由于临近年关在本地难再找到工作,而青年农民工不懂耕作也不愿耕田,以至返乡后无所事事四处

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 篇6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部分县市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给当地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返乡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到有关部门、乡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了解到了一些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提出几点对策。

(一)、返乡农民工反映强烈的几个诉求

一是社保诉求。返乡农民工反映最多的是社会保险问题,这是他们最大的顾虑。大部分农民工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务工多年,所在务工单位基本上为农民工交纳了社保金。但农民工返乡时,无法将社保关系转回本地接续,单位缴纳部分不能转出,只能退回个人部分,损失很大。他们要求尽早实现社保统筹,返乡后能够正常接转社保关系。

二是创业诉求。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中,有意继续外出务工的19人,占40.5%;希望在附近找工作的5人,占10.6%;希望在家务农的13人,占27.7%;希望自主创业的10人,占21.3%,比如搞养殖和种植业,但资金问题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其次是技术和项目。某村民返乡投资生猪养殖,已投入10多万元,当前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据他反映,金融部门发放的“惠农卡”贷款门槛较高,手续复杂,难以拿到贷款。

三是其它诉求。主要是增加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就业;简化户口、签证、身份证等证照办理和补录手续,方便外出务工和生活;简化农村合作医疗程序;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力度;降低高中阶段教育收费等等。

(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春节过后,当地组织了一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76家单位(其中沿海地区12家)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300个,工资待遇在800-1200元左右。据统计,有1万多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120人,现场签订就业协议2853人。据劳动部门反映,当前返乡农民工求职就业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农民工求职不够理性,普遍对企业降薪不太适应,好高骛远。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存在“有事找不到人、有人没事做”,如某纺织企业招人就乏人问津,不愿意干。即使有,都是年龄偏大,属“4050”人员;而1家企业招2名会计,却引来近50人应聘。

三是高薪、高技术职位招人依然困难,农民工技能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如2家公司招聘的经理、主管和锅炉工程师等无人问津。

四是本地就业比例高,在签订协议的2853人中,有2250人是本地企业,占79%。五是农民工希望获得培训。招聘会期间,有711名农民工报名参加培训,目前已有1384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免费培训。

(三)、农民工返乡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1、矛盾纠纷呈现增多趋势,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1)土地承包纠纷集中。土地承包纠纷在各地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后,由于生活困难、利益驱动等原因,强烈要求收回原承包土地,与现承包人多次发生矛盾,引发毁损青苗、打架斗殴等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由于政策法律与农村现实出现冲突,加上这些返乡农民工外出时间很长,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基层干部为此头疼不已。当前土地纠纷主要为三类:一是返乡农民工与各类移民之间的矛盾;二是返乡农民工与在家农民之间的矛盾;三是返乡农民工与村里之间的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过去为了逃避繁重的税费、提留,对自己的承包土地长期抛荒,有的时间长达XX年以上,致使村里将抛荒的土地重新调整给当地农民和移民,有的还经过了消赤减债处理。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口头协议居多。三是土地升值产生的利益驱动,土地由“包袱变财富”。一方面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大,不但不用上交税费,还能获取补贴;另一方面由于各类建设加快,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加大,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另据预测,土地纠纷爆发的高峰期将出现在三四月份的春耕期间以及十月前后秋冬播期间。

(2)债权债务纠纷严重。农民工返乡后,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碰头,引发纠纷。主要是村集体与返乡农民工之间的债务纠纷,其次是返乡农民工之间、返乡农民工与留守人员之间的债务纠纷,再就是返乡农民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债务,比如企业等。某村返乡农民工李某,给当地某企业借款10多万元,因该企业经营不善,多次讨要未果,面临血本无归的可能,而且和他一样借钱给该企业的农民工还有7个左右。(3)户口婚姻矛盾突出。一是户口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流动频繁,与所在地户籍部门长期失去联系,错过了几次户籍整顿,加上故意躲避税费而销户,以及违法生育等原因,致使户籍资料不全、遗失,口袋户口、黑户口现象增多。部分农民工在外结婚,因为没有户口,未办理结婚证,导致小孩上户困难。某村返乡农民工要求补录户口11户,有8户无结婚证。二是婚姻矛盾。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加上工作难找、工资不高,返乡之后,婚姻矛盾增多,特别是本地与外省市通婚较多,出现纠纷调处较难。某乡司法所春节期间调解纠纷7起,其中涉及返乡农民工2起,且都是婚姻纠纷。(4)邻里之间的老纠纷爆发。农民工返乡后,接触磨擦增多,因耕地、宅基地、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引起的邻里纠纷上升,特别是“算老帐”的多,报旧怨的多,私了的多,大多数不经过法律程序。返乡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借返乡之际把在外期间不能了结的纠纷做个了断的想法,突出的是要了结留守老人或孩子之间的纠纷,极大地增加纠纷调处难度。某村2户留守老人(其子女均外出务工),为宅基地纠缠不清,发生冲突,多次扬言等子女返乡后,要作个了结。(5)交通事故纠纷不容忽视。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人流、车流增多,特别是农村以摩托车居多,车辆手续不全,性能不强,安全意识欠缺,致使交通事故多发,引发纠纷。

2、侵财性犯罪案件上升,破案难度加大。尽管和往年相比,刑事、治安案件没有明显的上升,但是仍然呈现高发案趋势。而农民工集中返乡后,导致矛盾迭加,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极个别人在生活压力下,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破案难度加大。

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 篇7

一、全县农民工返乡规模及现状

据初步统计, 2008年9月以前, 我县有外出务工人员#万余人, 其中到沿海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人数的70%,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在外贸企业特别是电子、服装、羊毛衫等从事纺织、制造业等行业工作的居多, 受金融危机影响, 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面临降薪、裁员等问题。据估计, 截至春节, 全县返乡人员达到3万人左右,目前有60%左右已返回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另有1.2万人左右留在家里创业就业。

二、应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的措施

为有效应对此次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 我县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 解决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就业问题。

1.积极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

近年来, 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先后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和正邦集团落户, 培植做大了横江葡萄、肉鸡、生猪、肉牛、松脂五大特色产业, 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 2008年总产达1.5万吨, 产值达1.2亿元, 辐射19个乡镇, 带动农户3800余户, 其中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600余户。肉鸡产业依托吉安温氏和吉安正邦, 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养鸡, 全县合作养鸡户达3600余户, 辐射15个乡镇, 年肉鸡出笼量达到2000余万羽, 合作养鸡户户均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生猪产业依托吉安正邦公司, 仅一年多时间, 建成了登龙、安塘、凤凰3个大型种猪场, 存栏母猪1.2万余头, 年繁育仔猪25万余头, 通过“公司+农户”形式, 发展合作养猪小区7个, 发展合作养户86户, 新建猪舍5万余平方米, 已出栏生猪3万余头, 存栏生猪2.6万头 (农户每头猪平均纯赚90余元。肉牛产业新培植了一批常年存栏80头以上的育肥大户和肉牛贩销大户, 年出栏肉牛达11万余头。松脂产业拥有全省最大的湿地松森林资源, 全县现有湿地松林70余万亩,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金安林产公司今年又在县工业园西区新上了共混树脂生产线, 填补了国内空白, 公司现已达到年产1.5万吨改性树脂、1万吨共混树脂生产能力, 带动林农8000余户。打工返乡人员有一定的资金积累, 且思想观念较前卫, 有经营头脑, 最适合从事投资不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全县一大批的打工返乡人员都选择了养鸡、养猪、养牛、种葡萄和湿地松造林等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据估计, 今年全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预计可吸纳打工返乡人员创业1500余户, 其中横江葡萄300户、温氏合作养鸡200户、正邦合作养鸡300户、正邦合作养猪300户、肉牛100户、湿地松造林和采脂300户;可吸纳打工返乡人员就业4600余人, 其中横江葡萄1000人、温氏合作养鸡600人、正邦合作养鸡1000人、正邦合作养猪1000人、肉牛200人、湿地松造林和采脂800人。敖城镇2008年第四季度共有13户农户加入温氏合作养鸡新建鸡舍, 其中有9户是最近打工返乡的人员, 消洲村的左金刚、大村的王敢祥一次性建鸡舍900平方米以上, 每户一批可养鸡1万羽, 年出笼肉鸡3-4万羽, 年纯收入可达5万多元, 比外出打工还强。固江镇古巷村的朱桂太原在广东打工, 去年8月份返乡后与正邦合作养鸡, 第一批养鸡1万羽, 11月下旬肉鸡出笼纯赚2.78万元。在他的带动下, 从外地返乡的9位亲朋好友全部参加正邦合作养鸡, 共同组建了一个近6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养鸡小区, 目前鸡舍全部竣工并进了鸡苗, 年出笼肉鸡可达20余万羽, 年产值360余万元, 平均每户可获年纯收入4万余元。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到工业园就业。

近年来, 我县园区建设也取得较大成效, 目前已有124户企业正式注册, 协讯、博硕、浩汉、华亿等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我县, 县工业园新区 (凤凰园区) 的规模大、标准高, 现已有排名世界500强的华硕、排名行业百强的先歌等大企业落户, 2个企业的用工量达1万人以上, 落户工业园西区的浩汉电子、麦凯婚纱、新名婚纱、仁源艺品等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现在还在扩大生产规模大量招工, 据初步估计, 县工业园区企业2009年招工需求可达5000-10000人, 基本可消化全县打工返乡人员的就业。

3.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

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 为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 在用地、收费、培训、工商登记、税费服务、担保贷款等方面扶持农民工创业。如县劳动部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介, 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 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 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县教育部门成立教育便民服务中心, 集中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县人才劳动力服务中心举办了返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 共有5000余人进场, 达成意向协议2100余人, 录用2500余人。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对策

1、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

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动态, 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利用节假日期间在外创业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 动员在外创业人员多招收家乡的农民工。依托县劳动力服务中心等组织, 多渠道推动农民工就业。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借助县境内工业项目建设增多、用工机会增加的机会, 引导农民就近在工业园区企业、城镇建设工地就业。

2、扩大本地就业容量。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政策机遇, 争取新上一批项目, 扩大就业容量;抓住沿海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督促已引进尚未开工企业尽快开工, 已开工企业尽快投产, 投产企业力争扩资增股, 为本地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 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工进入科技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现代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 引导返乡农民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 依托龙头企业,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业和“农家乐”旅游经济, 实行多形式、多渠道创业和就业。强化创业服务,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 在用地、收费、培训、工商登记、税费服务、贷款担保等方面扶持农民工创业。

4、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开发。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创新工作方法, 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 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基础, 针对农民种养习惯, 为农民提供实用的技术培训, 培养一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 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的建设者;重点加大对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人力资源市场、驻外劳务机构、各劳务协作组织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广泛发布各类用工信息;举办各种层次的招聘服务活动。加大力度, 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建立完善就业信息评估机制, 定期对输入地就业岗位及需求进行评估, 对可能出现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 指导、组织务工人员有序外出, 合理流动。

6、做好维权服务。

应对民工返乡潮必须突破歧视眼光 篇8

新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由于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陕西,截至目前有无返乡人数方面的统计数据?

江波: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返乡人数应该不少。据农业部部长孙政才2008年8月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十分之一的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200万人。这个数字很庞大,影响也很大,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看来短期内不会雨过天晴。

新西部:您怎么看待这股返乡浪潮?

江波:我国的出口主导型经济,一直以来以压低生产要素、压低价格来作为与他国产品竞争的手段和资本,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被一压再压。这使得众多农民工一直处于仅够温饱、无法积攒资本进行自主创业的困境,形成低级打工者代际传递的贫困链条。加之农民工失业不纳入官方失业率统计口径,严重的就业压力被掩盖了。事实是,民工就业占据了制造业的几乎半壁江山,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民工被迫卷铺盖回家,这只能说明我国失业情况非常严重。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金融动荡,宏观经济状况明显恶化,今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特别是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民工被迫返乡的情况不可低估,劳动力输出地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尽早做好应对工作。

新西部:有观点说,民工大量返乡,势必对劳务输出省的就业形势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几率。您怎么看?

江波:社会上将民工返乡潮说成是导致突发事件与犯罪增多的因素是一种歧视。民工作为“他者”的图像不仅过去存在,现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都不是正面的。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被再次贴上了新的、有“替罪羊”之嫌的标签,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请允许我从社会学角度谈这个问题,“农民工”与“民工返乡潮”现象都具有社会意义。农民身份变为工人身份具有社会变革的意义,同样,民工返乡也具有社会意义。他是社会需求与文化、制度权利运作在农民群体中的反应。民工返乡潮虽有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和经济原因,但更要看到其深层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原因。

新西部;该如何应对这股返乡浪潮?

江波:我以为,民工返乡潮提供了新农村建设所必须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是以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新农民的教育与组织为基础的,在“3860”(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热点的现实情况下,农民尤其是青壮年的回流,恰恰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经营农村的主力资源,更利于新農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不少农民工在外摸爬滚打了许多年,手头也积攒了一部分余钱,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新的就业。

上一篇:报纸招聘广告下一篇:4《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