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提示语

2024-07-01

安静的提示语(精选13篇)

安静的提示语 篇1

2.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3.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4.在失败面前一百次感叹,不如一次实干。

5.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6.学须静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

8.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0.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11.你的文明,大家的需求

12.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注:请保持安静)

13.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1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5.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录像教材提示语的设计 篇2

在设计录像教学的提示语时,应考虑它的特性,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1.目的性

学生在观察录像教材中的事例时,由于引导者选用不同的提示语,观察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提示语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或集中在不同的观点上,从而产生不同的知觉和想象。所以,在使用录像教材时首先应研究提示语的目的性。选用录像教材时首先把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吃透,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结点;然后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确定选用录像教材的目的,据此目的设计提示语的内容。教学《翠鸟》二、三自然段时,使用录像教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仔细观察翠鸟的动态,感知它行动的灵活,思考翠鸟的动作与外形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在观看录像时容易被翠鸟美丽的外形、灵巧的动作吸引,而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此,提示语可以是这样:翠鸟捉鱼的动作怎样,为什么能这样?这样的提示语就把学生引向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点上,启发学生由翠鸟的动作特点,思考动作与外形之间的必然联系,由外部的表面现象的观察深入到内部联系思考,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

2.启发性

录像材料色彩鲜明、音像真实、动感连续、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兴趣,使之思维顺畅,想象丰富。提示语就应利用录像教材的这一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使教材、录像、提示语,三者相辅相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学生从电视中看到了董存瑞拉燃导火线的一刹那的动作、神态,听到了董存瑞的呼喊,之后,启发学生思考:董存瑞为什么会这样做?学生在回忆录像读课文时,就会把已感知的多种渠道得来的丰富的表象运用于思维并与课文内容密切结合,体会董存瑞的内心世界——英雄行为的原动力:为了战役的胜利,為了中国的解放。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必然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形象上升到抽象,由现象过渡到本质。

3.顺序性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顺序,教材不存在没顺序的文章,录像的画面是按顺序线性流动的,学生的语言、心理、认识能力的发展也都是有顺序的,所以提示语也要具有顺序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想象。如教学《翠鸟》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描述的是翠鸟外形的美丽。作者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写,那么在观看录像时,不但要提示观察的内容,还应提示观察的顺序,可这样提示: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观察合适呢?这样,学生在观察翠鸟的外形之后就很自然地回味观察的顺序,使学生思维的顺序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相对性

录像材料是声、色、形和动态同步的多种信息的综合媒体,信息含量庞大,而学生在相对时间内大脑承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使用录像教材时,提示语应具有相对性,在诸多信息中确定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学《称象》一课时,称象的过程蕴含的推理过程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讲读到“画线”和“画线的地方”时,先后使用录像机的定格功能,使画面静止。同时提示: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画线?这样,学生在这一相对时间观察到的就是这一事物,思考的就是这一问题。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时,学生头脑中就有明晰的表象做支柱。

5.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提示语出示的时机应从教学整体上把握,不要从个人习惯出发,把提示语放在最需要、最能发挥录像教材作用的地方。出示提示语的时机有四种情况:看前、看中、看后和学习当中。那么提示语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出示更科学?过早学生忘了注意什么,过晚又不能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应是根据需要而定,所谓尹才而异。

一般情况下,教师喜欢在放录像之前出示提示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可教师往往忽视在看中看后和学习当中的提示。

在看录像过程中,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一般不出现提示语,但有的录像教材的设计不甚清楚,或画面声音没有按学生心理发展设计,那么放录像时,就必须予以提示。如教学《赤壁之战》时,火烧曹营是分几步进行的,而录像教材中,这几步是不很清楚的,播放录像时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在相应的地方用手势示意一、二、三、四。这样,学生再给课文分层时就比较容易了。但应注意的是,此时提示的语言一定要简洁,音量要小一些,有时可以用手势,也可以用教鞭指点一下。

在看完录像以后出示提示语,适合用于那些欣赏性的录像教材。有些时候,提示语可以在学文当中出示,起到开拓思路,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上课伊始,即放白求恩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一名中国的八路军伤员的录像,然后讲读课文,当学生认识的白求恩是一个为了抢救伤员、不顾个人安危的医生后,提示:你还知道哪些白求恩的事?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的是刚上课时播放的录像,并由此进一步思考。

提示语是中介,它联系文字教材与录像教材,使两者融为一体;它联系教师和学生,使两者围绕同一个主旨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它连接教学过程的主动者(教师、学生)和被动者(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使两者熔为一炉。

录像教材的提示语有着区别于其他提示语的特性,这些特性不是读了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运用录像教材进行教学时,提示语应从宏观上把握,从微观上设计。

请安静的提示语怎么写 篇3

2. 你的文明,大家的需求

3.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注:请保持安静)

4. 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5.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6. 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7.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8. 散布知识,散布生命。

9.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0.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11.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2.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 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

14.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保持公共场所安静的提示语 篇4

2.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

3.不学猴子乱蹦跳,要学大象好好走;不学小蛇左右游,要讲文明靠右走。

4.不推不挤,爱人爱己

5.不要跑,不要跳,不要打闹向右靠

6.不要跑,不要跳,不要打闹向右靠。

7.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

8.你谦我让脚步轻

9.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10.宁绕十步远,不抢一步险

1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12.微笑的你最美,会学的你最好,健康的你最棒!

13.排队学大雁齐齐的,走路学小猫轻轻的。

14.文明用语常伴口,春风迎面路好走。

桌面提示语风波 篇5

艾玛精灵在打扫办公室过程中,有一个灵感:建议每个小精灵在自己的办公桌面上放一块牌子,上面写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提醒自己。

建议很快得到大家的支持。仙子姐姐写了一句:每日新,日日新,创意之流川流不息。仙子姐姐介绍说:“我希望大家的创意不断。这个‘川流不息’原来说的是‘河水流动不停’,我借用说你们的创意,就像水流一样,持续不断。”大家纷纷鼓掌,心里特别激动。

仙子姐姐带头,小精灵们纷纷行动啦。

黑莓精灵想了想,觉得团结很重要,写下:众志成诚,不断进取。

提出建议的艾玛精灵,也写下:日新月益,再创佳绩。

围观的小精灵们纷纷点赞,正当大家准备各自书写的时候,仙子姐姐让大家再看看,这两句话中,各有一个差错。“最强大脑”的挑错比赛,居然在工作室里拉开序幕……

古力精灵经验丰富,一下子看到了黑莓的“众志成诚”有问题,说道:“这个‘众志成诚’写错啦。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众志成城’。”

黑莓问道:“不可能吧?难道和‘城墙’有关系?”

“哈哈,还真有点关系。”古力说,“这个词啊就是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你想想,如果大家团结一致,不就能克服更多的困难了?所以啊,记住牢固的城墙,记住这个词。”

黑莓听得很认真,赶紧拿起笔,改动后,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艾玛问古力:“你也给我看看。”

古力看了半天,好像没问题,没想到西奇接茬儿道:“问题很隐蔽,就在这个‘益’上。”

艾玛和古力都疑惑了,这个字还有错?

西奇说:“这个‘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就好像我们的工作室,发展进步这么迅速,几乎每天都出现新事物,都有新气象。这个词真的很合适,但是这里的‘异’指的是‘不同’的意思,而不是‘好处’。你想,是不是这样呢?”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都觉得西奇说得有道理。艾玛行动迅速,很快就改好了,在自己的桌面安放了座右铭。

仙子姐姐看着大家伙这样的热情,不由自主地为大家鼓掌,工作室里很快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温暖大家庭啊,一起工作这样开心。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语-温馨提示语 篇6

2.美丽辽宁我的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3.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

4.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5.普及食品科学知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6.普及饮食安全知识,创造精彩健康生活。

7.齐心协力抓食品安全,真心实意保群众健康。

8.责任是佳肴中最美味的添加。

9.掌握就餐常识,打好健康基石。

10.珍视健康,拒绝无证食品。

11.重视食品安全,关爱生命健康。

12.自制饮品调料需公示,保障食品安全要落实。

13.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14.食品安全,百姓安康。

有趣的提示语 篇7

2、预防为主教育在先注重实践狠抓落实。

3、下课不疯跑,细心被摔倒。

4、危险地方我不去,学会保护我自我。

5、跨进学校,走进平安,建设平安学校,你我共同的职责。

6、伤害别人,等于伤害自我。

7、护栏保安全,翻越最危险。

8、措施到位学校安全有保障。

9、上楼下楼靠右走,遇到混乱手牵手。

10、营造学校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11、前面混乱我看见,不要走过去添乱。

12、不要跑,不要跳,不要打闹向右靠。

13、快欢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14、同学摔倒楼梯上,自我伸手快帮忙。

15、以人为本,平安为先,加快建设平安学校。

16、深入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17、安全伴我在学校,我把安全带回家。

18、让火灾远离学校,让平安与您相伴。

19、自我摔倒不要慌,大喊呼救叫帮忙。

20、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21、加强领导健全安全工作职责制。

22、教师就像我妈妈,安全知识要听她。

23、安全关系你我他,学校安全靠大家。

24、此刻安全学文化,将来当好接班人。

提示语、警示语之辨析 篇8

这两种语言现象的共性表现为:句式简短、整齐,表意明确、简洁,易诵、易记。其差异性则表现为:

一、缘起、性质、作用方面的差异

提示语是为了强化人们的文明意识,规范公众行为而发出的提醒性语言。如草坪提示语“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图书馆提示语“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教学楼提示语“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思凝”等。它缘起于要纠正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大声喧哗、践踏花草、浪费水电、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排队等。其性质为提醒。其作用在于强化人们的文明意识,规范公众行为,匡正社会不良风气,培育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使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一类实用型的提示语,其旨在于指导人们的操作、行动。如计算机操作中的提示语“你输入的密码有错”、“打印结束”,公共场所的提示语“吸烟室在前方”、“已停电,业主请走楼梯”等。这类实用性提示语只需客观简明地陈述,编写非常简单,在高考中不会涉及,本文在后面也不再论及。

警示语是缘于一些险情而向人们发出的警告性语言。如公路警示语“前方弯大坡陡,请放慢车速”,电力设备警示语“有电危险,严禁攀爬”,施工警示语“施工重地,有高空坠物,请绕行”,公交车内警示语“请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等。其缘起于险情,性质为警告。其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避免危险、悲剧发生。险情可能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储、运输,危险的路段(如公路中的连续下坡、急弯等)、处所(如高坎、因暴雨而引发的滑坡地段等),人们易犯的违规且危险的动作(如乘车时,有的乘客喜欢把头手伸出窗外)等。

二、表达方面的差异

提示语和警示语在缘起、性质、作用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表达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一)表达风格的差异

提示语的提示功能要通过受众的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来实现,为此提示语在表达上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满人文关怀,用语亲切、温馨。似和风,唤醒百花;似细雨,绿满天涯。提示语还可写得富有文采,含蓄、幽默、风趣,在受众会心一笑中,感受到书写者的智慧、善意和真诚,从而心情愉悦,内化为向上的动力。

如交通提示语:“母念妻等娇儿盼,愿君平安把家还。”对生命的珍惜,对家庭的眷念,可以说是无论贵贱之人、无论贫富之家的共有之情、心底之情、至爱之情。动之以情,莫过于动这样的人之常情、人之至情。这样做,可以带来最博大、最深沉的情感认同和共鸣,驱赶情感的力量来参与理智的行为,一定会更完美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又如爱护草地的提示语:“昂首阔步时,我在你脚下呻吟。”小草“呻吟”会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怜爱之情,从而爱护小草。节约用水的提示语:“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时,那就是我们的眼泪。”用假设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因浪费水而出现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让人震惊、猛醒。保护课桌的提示语:“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用拟人及夸张的手法,含蓄幽默地批评了对课桌实施“武力”攻击、乱写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警示语是针对险情而发出的警告,用语应直接、简短、有力,甚或可以严厉。因为危险在即,刻不容缓,应出语迅疾以形成当头棒喝之功效,制止人们及时“刹车”。

如交通警示语“前方有滑坡,行人、车辆注意安全”,加油站警示语“请勿吸烟,请勿接打手机”,车后窗警示语“我是新手,请别靠近”等,这些警示语都直接、简明,很好地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二)表达“禁区”的差异

提示语和警示语在表达上都有“禁区”,而各自的“禁区”又有差异。

提示语的表达“禁区”——板起面孔生硬地说教或通过严厉的训斥来下“猛药”。说教或训斥不但让人难以接受,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造成对立情绪,最终导致事情的恶化。如校园内提示语“严禁在楼梯处追逐打闹,违者罚款”,且不说管理者无罚款的权力,单就“严禁”一词就拉开了管理者与学生的距离,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又如“在此倒垃圾全家死光”,或许有人本不想在此倒垃圾,但为了还击你的诅咒,可能真要在此倒垃圾了。

警示语的表达“禁区”——冗长、含蓄。冗长含蓄的警示语传达信息的速度慢,不能及时有效地起到警示作用。笔者曾在一急弯处见到这样一段颇为“幽默”的警示语:“超速行驶,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中心。”司机看完这么长的话,再分神琢磨一会,可能车就翻了。此警示语就不是在警示,而是在干扰司机了,此时的温馨、幽默,就是对司机的伤害。再如一汽车后窗的警示语:“中国最后一台可以在公路行驶的蒸汽机车。”本警示语意在警告后面的车辆:我的车速很慢,请你也放慢车速。但其冗长含蓄令人费解,不能及时地将警告信息传递给后面的驾驶员,也就失去了警示的作用。

警示语简洁、平实,极易写就,故考试中一般不会涉及警示语的编写。然而在现行的一些语言运用的检测中却常常要求编写警示语,如有一考题为 :下课后,有三五个学生在追逐打闹,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拟写一句警示语,希望他们文明休息。从命题者创设的语境来看,此时的“警示语”应该是“提示语”,究其实质是命题者未把握“警示语”和“提示语”的区别分辨清楚,而将其混为一体了。

关于健康的提示语 篇9

2. 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总在倾诉中!

3. 敞开心中一片天,放飞心理健康梦!

4. 开心笑一笑,幸福来报到!

5.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6.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7. 心灵约定与你您牵手,敞开心怀,拥抱快乐。

8. 水一点一滴都是情,我们一举一动都有意。

9. 走进心灵的后花园。

10. 健康的心理,为你天上飞翔的翅膀。

11. 为您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为我们的沟通搭起一座桥!

12.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13. 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

14. 家家争做文明家庭,人人参与创建活动

15.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16. 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

17. 吸烟有害健康,强化控烟意识

18.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19. 讲文明讲卫生,小处处处不随便,大家家家是窗口

启发性提示语在解题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启发性提示语;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37-03

【作者简介】董荣森,江苏省怀仁中学(江苏无锡,214196)教师。

启发性提示语是对波利亚提出的“元认知提示语”在数学教学上的补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元认知提示语对学生进行启发外,还可借助认知提示语进行启发。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明确指出:第一,必须理解题目;第二,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到直接的联系,需考虑辅助题目,最终找到解题方案;第三,执行方案;第四,检查已经得到的解答。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解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启发性提示语来审题,认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深入分析条件中的各个元素,在复杂的记忆系统中找出需要的知识信息,建立题目的条件、结论与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为解题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其次根据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运用启发性元认知提示语来寻找解题思路,探索解题的途径,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尽可能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类型,选择最优解法、最佳解题方案,经检验后作修正,再确定解题计划;再次将计划的所有细节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通过与已知条件所选择的根据作对比后修正计划,然后着手叙述解答过程的方法,并且书写解答与结果;最后回顾反思,在求得最终结果后,运用启发性提示语来检查并分析结果,探讨实现解题的各种方法,研究特殊情况与局部情况,找出最重要的知识,将新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由启发性提示语转换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文字浏览和在思想上的一掠而过,而是对每一个对象的意义、性质、不同对象的关系的深入思考与探究,特别是能否转化为其他的意义与关系。这些思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贯穿于上述所有问题之中的。这是用于数学解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当然不是万能的方法。

一、“启发性提示语”在理解题意中的应用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表示第一阶段的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如何利用“启发性提示语”来理解题意,需明白,深究是对题意的深究,转换是将形式转换。然后思考如何深究、如何转换。对“它”进行思考,从而真正明确“它”的本质意义。

【案例1】已知A,B是椭圆 + =1上两点,F2是左焦点,AB中点到准线距离为 ,若AF2+BF2= ……①,求椭圆的方程。

【分析】

(1)它是什么问题?求什么?

解析几何问题,求椭圆方程。

(2)有哪些材料?已知①中的两点在椭圆上,A,B怎么表示?

设A(x1,y1),B(x2,y2)。

椭圆的基本量是什么?

椭圆方程带参数a,半长轴为a,b= a,c= a,e= 。

AF2+BF2表示什么?

A,B到左焦点的距离之和。

线段AB中点怎么表示?还能怎么表示?

设M(x0,y0);x0= ,y0= ……②

左准线怎么表示?M到左准线的距离怎么表示?

左准线方程:x= = ……③

M到左准线的距离为x0+ = ……④

(3)有哪些工具?怎么运用这些工具?

椭圆的第一定义:AF1+AF2=2a,BF1+BF2=2a……⑤

椭圆的第二定义:

=e= 化简得AF1= x1+a……⑥

=e= 化简得BF1= x2+a……⑦

(4)这些工具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

中点M的横坐标x0有②④两种表示,因此可以联列得x1+x2=3- ……⑧

由①⑤得AF1+BF1= ……⑨;

由⑥⑦得AF1+BF1= (x1+x2)+2a……⑩;

再由⑧⑨⑩可得 = (3- )+2a,解得a=1。∴椭圆方程为x2+ =1。

【反思】利用启发性提示语仔细地对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对象逐个理解、表示、整理、寻找联系,包括过程中出现的新对象,要在理解题意的同时,基本得到问题解法。当然对提示语的掌握也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断领悟,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二、“启发性提示语”在拟订和实施计划中的应用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的第二阶段中的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探索解题方向和途径的积极尝试,是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调整过程;第三阶段的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过程的实现,它包含着一系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达,是解题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其中元素的关系。深入地分析并思考题目叙述中的每一个符号、术语的含义,从中找出习题的重要元素,在图中标出(用直观符号)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并试着改变一下题目中(或图中)各元素的位置或表达形式,看看能否有重要发现。尽可能从整体上理解题目的条件,找出它的特点,联想以前是否遇到过类似题目。仔细考虑题意是否有其他不同理解,认真研究题目提出的目标。通过目标找出哪些法则同题目或其他元素有联系。如果在解题中发现有你熟悉的一般数学方法,就尽可能用这种方法的语言表示题目的元素,便于解题思路的展开。

【案例2】(2011年江苏高考题)已知1=a1≤a2≤a3≤a4≤a5≤a6≤a7,a1,a3,a5,a7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a2,a4,a6成等差数列,公差为1,则q的最小值为 ?

【分析】

(1)这是一个什么范畴的问题?求什么?

是一个数列问题,奇数项成等比数列,偶数项成等差数列,求公比q的最小值。

(2)有哪些材料?表示什么?

1=a1≤a2≤a3≤a4≤a5≤a6≤a7,a1=1各项依次递增不减。

(3)有哪些工具?a1,a3,a5,a7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它还能怎么表示?

a3=a1;q=q,a5=q2,a7=q3;a2,a4,a6成等差数列,公差为1,它还能怎么表示?

a2,a4=a2+1,a6=a2+2;1=a1≤a2≤a3≤a4≤a5≤a6≤a7还能怎么表示?具体化1≤a2≤q≤a2+1≤q2≤a2+2≤q3……①还缺什么?缺少a2,q。

a2有什么性质?1=a1≤a2,q有什么性质?怎么表示?由①1≤a2≤q,要使得q最小,则1=a2=q,将其代入①得q3≥3 q≥ ,所以公比的最小值为 。

三、“启发性提示语”在解题反思中的应用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第四阶段的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的结束,同时包含另一个新的思维活动过程的开始。

【案例3】已知函数f(x)= + (a>0)是偶函数,求a的值。

【分析】

(1)已知什么材料?已知条件偶函数,理解题意“它”是什么?怎么表示?

(2)问题是什么?求a的值。a是什么?a是参数。f(x)是什么?与自然函数、分式有关的比较复杂的函数。

偶函数是什么?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f(-x)=f(x)。

本题中, f(-x)和f(x)分别是什么?怎么表示?

f(-x)= + ,

由f(-x)=f(x)  + = +  (a- )(e - )=0,

从而得出a- =0,又a>0,所以a=1。

【反思】(1)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结果)?

可以检验,当a=1时,f(x)=e + 满足f(-x)=f(x),此时f(x)为偶函数。

(2)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

特殊化法,由f(x)为偶函数得f(-1)=f(1)  + = +  a=1。

(3)你能不能把这个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

对于解决求含参数的问题,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定义法,运用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定义得到一个恒成立的等式来求解;二是特殊值法。

酒店用餐的提示语 篇11

2. 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3.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4. 有序用餐,文明用餐

5. 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6. 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7. 耐心是一种美德,意味着许多的等待。

8. 节约就是美德。

9.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0.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11. 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12. 相互礼让,自觉排队。

13. 《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14. 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15. 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16. 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17. 当患有传染疾病时,应避免共同进餐。

18. 用膳后应自觉清理剩菜残羹。

19. 爱护公共设施,尽你我应有责任。

保护眼睛的提示语 篇12

2. 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3. 让”视“界充满爱。

4. 让眼睛更明亮,让世界更精彩。

5. 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6. 时时刻刻爱眼,健健康康生活。

7. 视力.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8. 天天做眼操,天天眼睛好。

9. 万里江山眼底收,大千世界目中明。

10. 我荒废眼睛,眼睛就把我荒废了。

11. 心灵窗户,用心呵护。

12. 眼·绎精彩,科·求完美。

13. 眼睛是心灵之窗,请保护它。

14. 拥有好视力,生活更给力。

15. 拥有眼睛就等于拥有美好的世界。

16. 用眼有度,光明之路;科学用眼,美好无限。

17. 珍爱视力,光明人生。

18. 整天看电视,肯定会近视。

19. 眼睛在戴上它们的那一刻变得更清楚明晰

20. 戴出时尚精彩每一天

21. 繁花似锦,只待你把花儿折下戴

22. 睛彩,由此呈现!

23. 戴上它,世界(视界)就是你的

24. 一次满足你眼睛的多个愿望

安静的提示语 篇13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一篇情真意切的感人文章,课文大部分是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新课程中过分重视人文性的现象作了纠偏,充分关注提示语,努力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较好地统一起来,同时根据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目标,突显并加强工具性教学。

一、关注提示语,感悟人物内心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习得语言,在习得语言的基础上提升人文修养,使语言和精神得到和谐共振。本课中我抓住提示语,引导学生品读、比较、揣摩,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感触他们的精神实质,得意又得言。

本文中的三次人物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关注到提示语中人物的语气、动作、神态,从而去感悟到人物的内心。

文中“我”的话,抓住一个“轻轻地问”,让学生联系前文,找到关键词“不知所措、惶恐”,从而让学生体会“我”之所以“轻轻地问”,其实是为了消除小女孩的这种情绪,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我”其实也是个亲切的人。在第二次对话中“我”的话是没有了提示语,这时候我追问:“你认为他的话应该如何去表达?请你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学生在前文的学习中能体会到人物的情感,自然在此处也就有了合理恰当的回答,“轻轻地”、“亲切地”……

让学生边读提示语边想象,从中体会小女孩的懂事。例如在体会小女孩爱花时,抓住提示语中“舍不得”“不好意思”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小女孩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在感受小女孩听话时,继续抓住提示语中“闪动着泪花”,让生谈谈这是怎样的泪花?这泪花中包含着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我珍视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

二、体会提示语 表达人物情感

语文不能脱离“语言”,语言有意境,意境需要体会、品评、涵咏。而“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中,因为我对提示语的教学加大了力度,所以学生对人物内心情感方面有了很深的体悟,而之后的朗读则是水到渠成地把人物情感表达出来。

人物的对话要求分角色朗读。我采用了两个形式,一开始展示在学生眼前的是有提示语的三次对话,由学生合作,进行角色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这应该不难。然后则是去掉提示语,让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把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个要求就提高了。学生要在充分朗读,深入感悟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把角色扮演好。所以对于提示语的关注,不仅是指导好朗读的一种途径,也是一种感悟文本的很好的方式。人物语言要读好,提示语关注少不了;人物语言要读妙,走进内心更重要。

这个方法既引导了学生细读文本,又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品味了人物的特点。

三、运用提示语,引导学生表达

说话、练笔,是一种表达的需要,是情感的渲泻,更为重要的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得巧妙合理。学生通过文中相关词句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小女孩的懂事,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探寻文本的空白处,通过创设情境,让生展开合理想象,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的爱花时,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抓住提示语中“舍不得”“不好意思”等词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舍不得,不好意思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知月季花的美丽,再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花的美,接着让学生关注到小女孩的话后面的省略号,让学生猜猜,小女孩没说完的话是什么。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得到了具象,对人物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再如,课本最后写作者在小女孩的感染下,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母亲的阳台上。在此,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把两盆花送给小女孩与他母亲时,分别会说些什么?给学生人物对话卡,填空式完成。要填的内容,除了有人物的语言,还有就是本课训练的重点:恰当使用提示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生发挥想象,再加上之前三次对话的练习,给予了学生深入思考与言语表达的训练,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

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前面习得表达方法的检验与巩固,更深化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的认识。

上一篇:汽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下一篇:带翻译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