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2024-08-26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通用11篇)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1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角6分=( )元 1米5分米=( )米

6厘米=( )米 1.45米=( )米( )厘米

2. 小数点的( )边是整数部分,( )边是小数部分。

3.在小数中,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

4. 8角是用分数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 )元;6分米是用分数表示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13.5是( )位小数,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6.2.1里面有( )个1和( )0.1.

7.读(写)出下面各数

89.30____________________ 7.08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点零七_____________ 一百点零零一______________

8.1个10,1个1和1个0.1组成的.数是( )。

9.用6、3、1、0 这4个数组成的小数最小是( )。

二、判断。

1、整数都比小数大。 ( )

2、20.02是四位小数。 ( )

3、33.33读作三十三点三十三。 ( )

4、1.8比8.1小,比0.81大。 ( )

5、0.20比0.2大。 ( )

三、比较大小

○0.71 ○0.21 ○0.9 ○0.2 元○80角

○0.56 ○0.32 ○0.69 ○0.734 米○5厘米

1.23○1.24 6.245○6.2 10.87○1.087 12.7○12.700 3.56○5.36

四、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6.9,比一个数多3.1,另一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10.02,另一个数比他多3.56,另一个数是多少?

3、另个数相差0.34,一个数是6.34,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小明身高1.45米,小东身高1.38米,他俩谁的身高高?高多少?

2.下面是三(2)班4名同学50米跑步成绩统计表:

单位:秒

姓名 李明 张小东 王波 刘小林

成绩 8.3 8.4 8.7 8.1

请你把前三名运动员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3.妈妈带20元去超市买东西,买洗衣粉用去8.4元,买牙膏用去了3.5元,买毛巾用去2.7元。

(1)妈妈买东西共用去多少元?

(2)妈妈带的钱有剩余吗?如果有,剩余多少?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2

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认识了小数的各部分名称后,请学生试读“65.65”。一连请了5个学生,都错读成“六十五点六十五”,无一出现正确读法。我紧接着示范正确读法“六十五点六五”,并要求学生们比较——“听出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了吗?”……然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依旧读错。

二、探究小数为何难读?

1.学生的起点

学生们不是有丰富的购物经验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总不陌生吧?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中不是接触过以元为单位小数的读法吗?小数为何如此难读?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我随机找了我校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各20名孩子,以“1.50元,请你读出来”为题进行学前抽测。通过问话收得数据如下。

虽然这40个孩子还不够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仅代表部分学生的情况),但是也能给我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①学生可能缺乏读小数的意识。从表中看出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用意义来读的占到50%以上。可见,关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孩子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1.50元的认识只限于价格(表示一元五角),当我追问“有没有不一样的读法”时,他们则是一脸茫然。

②缺乏读小数的经验。虽然一年级学生在人民币单元中初识价格牌上的小数,我在教学中也会介绍小数的读法,但看来学生们并不领情。他们在三年甚至更长久的数学学习中,习得的都是有关整数的读法。受整数读法的负迁移,学生把小数“像整数那样”错读也是情理之中。

2.课堂为何会如此“尴尬”

①重视程度不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无疑是本课的重难点,而小数认读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贯穿着整节课的教学。大多数孩子缺少认读小数的经验,又受整数读法的负迁移,加上我的麻痹大意,蜻蜓点水式地走过场,造成课堂上学生反复读错的尴尬。

②设计起点过高。课堂上应让学生先尝试读整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再读整数部分有两位的小数,而上述课例中我则直接让孩子试读“65.65”,相比而言难度系数高出很多。在调查中,我对能正确认读1.50元的学生进行追问,让他们读65.65元,发现他们在读65.65元时又有反复出错的现象。看来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正确认读整数部分是一位的两位小数,但当整数部分是两位或以上的两位小数时就产生了一种认知冲突,使其认知在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之间摇摆不定。

③预设学情不足。上述课例中我高估了学生,总认为下一个学生能读对,未能及时调控,一直请到第5个学生,以致出现一边倒的状况,最后仍需亲自示范,降低了本环节的教学效率。

④民主意识过泛。上述课例中我对学生的错读采用延迟评价。却未想到本课中第一个读出“六十五点六十五”的学生是平时发言积极的女生。这样的学生在班级里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平日里的榜样力量在读小数的时候也发挥出来了。在我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六十五点六十五”一开始便成了一种导向。

三、实践中该如何教学小数读法?

1.充分预设,及时调控课堂

我认为针对学生试读小数应做到以下预设。

①如果都能正确认读,那么应该回避错误读法。我又上这节课时,课上试读竟然无一错读。然而我却再三追问“有没有不同读法”,在比较了两种不同读法后,学生从“会读”变得“不会读”了。事实告诉我们,课堂追问也要做到“见好就收”,当学生并未形成、巩固乃至熟练掌握技能时,应避免出现错误的干扰信息,影响知识的构建过程。

②如果出现错误、正确两种读法,那么可以通过同伴交流,实现学生互学,在比较中形成正确的读小数的技能。

③如果接连都是读错小数,老师可以在前两个学生试读错误后及时追问:“你有不同意见吗?”有不同意见表示对这种读法不赞同,它所导向的是提倡、鼓励学生说出心中不太踏实的想法。这样,即使错误在前,正确的读法也容易出来;即使出不来,也是学生的真实起点,那么教学小数读法也不乏是省时高效的教学手段。

2.加强对比,扎实掌握读法

①在对比中知难而退。当学生出现两种不同读法时,我通过不断增加小数部分的数位(如“3.141596……”),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小数部分若像“整数”那样读太麻烦了。通过对比加深体验,巩固读法。

②在反问中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们读小数是受整数读法的负迁移,那么我们不妨用整数的数位知识来打破思维定势。鉴于在四年级下册将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小数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会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读法,本课只是小数的初步认识,所以对小数的读法不宜让学生做深入的探究。当学生把65.65读成“六十五点六十五”时只需反问:都是六十五吗?小数部分的6也是在十位上吗?那么还能不能读作六十?……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感悟小数读法再按照“整数”那样读是行不通的。

小数的意义课后练习题 篇3

①5.3米 ②503米 ③5.03米

(2)下面的数去掉“0”之后,大小不变的是( )

①8.10 ②810 ③0.801

(3)3个一,4个百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①3.45 ②3.450 ③3.045

(4)把5.6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是( ).

①5.676 ②576.6 ③56.76

(5)6.3里面有( )个 0.01.

①63 ②630 ③6300

(6)大于0.2小于0.3的小数( )。

①有9个 ②有10个 ③有无数个

(7)4.106中,百分位上的数是( ).

①4 ②1 ③0 ④6

(8)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

①0.1 ②0.9 ③0.99

(9)在0.89、0.88、0.808、0.809中最小的数是( ).

①0.89 ②0.809 ③0.808

(10)把一个小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0倍的实质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4

一、口算。

245=100-23.56=1.50.4=0.850=

8125=1-0.48=2.651=0.2500=

2.54=3225=1216+816=

二、运用运算定律填空。

0.42.1=○0.4

(12.34)2.5=○(2.5)

(8+0.4)25=25+25

9.8124=(-)124=-

三、简便计算。

0.125640.681013.265.7-3.260.7

55.699+55.61.252130.819.625-(4.379+9.625)

3.425.7+4.33.428.7511-8.759.9212

四、用数学。

1、王叔叔买了梨和苹果各45千克,梨每千克0.8元,苹果每千克4.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游乐园的成人票每张4.5元,儿童票每张2.5元,成人票和儿童票各买12张需要多少钱?

3、张阿姨家平均每月用电25千瓦时,照这样计算,她一年用电多少千瓦时?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5

一、口算。

1.8+1.2= 3.9-1.8= 5.6+0.3= 4+0.4= 0.7+0.8= 2.2-0.2= 2.7-2.5= 3-0.8= 0.8-0.4= 5.7-0.5= 10.1+1.3= 2.5+2.5=

二、填空。

1.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2.小数点的()边是整数部分,()边是小数部分。3.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4.12.10020读作()

5.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6.5个百分之一是(),9个千分之一是()。7.()个0.1是1,()个0.01是1。8.0.3的计数单位是(),如果它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写出来的数是()。9.3.78是由3个(),7个()和8个()组成的。10.20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十二点零五写作(),0.065读作()。6个0.1是(),1.9里有()个0.1,34个0.01是()。1角5分=()元 2米2厘米=()米 1.53元=()分 0.98米=()厘米 14.7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15.5角4分写成分数是()元,写成小数是()元。16.小丽高1.40米,爸爸高17分米,爸爸比小丽高()分米。

17.0.5米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1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0.068、0.68、0.806、0.608、0.6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入适当的小数:

<()<()<()<()< 1.5 三、练一练。

1米=()分米 1分米=()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分米 1米=()厘米 1厘米=()米 1千克=()克 1克=()千克 4 分米 =()米; 6 厘米 =()米; 65 克 =()千克;

340 克 =()千克; 3 角 5 分 =()元; 1 米 4 厘米 =()米 69克=()千克 1 米5分米=()分=()元 1千克50克=()千克 15平方厘米=()平方米

四、比较大小。

0.75 ○ 0.8 5.69 ○ 56.9 7.217 ○ 7.22 6.04 ○ 6.004 0.9 ○0.839 3.50 ○ 3.6

五、选择填空。

1.百米赛跑中,小明的成绩是15.6秒,小刚的成绩是16.1秒,小军的成绩比小刚好,比小明差,小

军的成绩可能是()秒。

A.14.5 B.17.5 C.16 2.比1大比1.5小的小数有()个。

A.100 B.1000 C.无数个

六、竖式计算。

2.3+13.9 10.8-7.9 8+7.8 65.5-6.9

七、解决问题。

1.小华身高1.5米,比小芳矮0.3米,小芳身高多少米?

2.小华身高1.5米,小芳比小华矮0.3米,小芳身高多少米?

3.地上有一桶水,连桶带水一共重15.3千克,倒掉半桶后,还剩8.3千克,桶和各种多少千克?

附加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人们的认识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否认了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下面不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是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6.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7.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二、论述题

请论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割裂二者的错误。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辨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7

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这个分数化成百分数是()。

2、分数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它比最小的质数小()。

3、40厘米是1米的();5千克的是4千克的()。

4、在0.49、1、、1.4、111、π、六成、0和19中,()是自然数,()是质数,()是合数,()是百分数。

5、写出四个大于而小于的分数()

6、一个数是由6个一,2个十分之一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用百分数表示写作(),读作(),它的单位是(),含有()个这样的单位。

7、8里面有()个,()个0.8,()个8。

8、把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9、()÷6=12÷8==()s4=()=()[小数]

10、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扩大6倍,这个分数的.值就();如果它的分子不变,分母缩小10倍,这个分数的值就();如果分子缩小2倍,分母扩大4倍,这个分数的值就()。

小数除以整数课后教学反思 篇8

传统的计算教学枯燥往往是练习时要求的单一化造成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呢?

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让练习层次化:第一层次的练习是:商的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出发练习,并引出验算。第二层次的练习是:巩固验算,并引出商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除法,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商的整数部分为什么是0?第三层次的练习是综合性的练习。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9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氧气和液氧                 B.和

C.C60和金刚石                 D.HClO和HClO3

2.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A.abR

B.a-2a+b-2R                                   C.a+2a+b+2R                                   D.a-2a+bR

3.“嫦娥四号〞使用了

94238Pu

核电池,核素

94238Pu的中子数为〔

A.144                                       B.94                                       C.238                                       D.332

4.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戴维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5.碘131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以下关于

53131I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质量数为131                   B.质子数为78                   C.核外电子数为78                   D.中子数为53

6.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开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奉献在于〔

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7.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

11H

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克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A+m

(A-N+m)mol            B.aA

(A-N)mol            C.aA+m

(A-N)mol            D.aA

(A-N+m)mol

8.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假设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m>n,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c=m-n

B.b-d=m+n

C.a>b>d>c

D.a

9.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Rb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整的第7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6周期相同。假设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那么以下预测合理的是()

A.它的中子数是118       B.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C.它是第8周期元素       D.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10.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                     B.H2O和H2O2                     C.1H和2H                     D.乙醇和二甲醚

11.以下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与臭氧                       B.甲烷与丙烷                       C.乙醇与二甲醚                       D.11

H与

H

12.以下各组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是〔

A.CH4、H2O、Na+          B.F2、Ar、HCl          C.H3O+、NH4+、Na          D.O2﹣、Mg2+、Ne

1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他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14.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良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SiO2                                 C.Al2O3                                 D.Ca(OH)2

15.与Na+具有相同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的微粒是〔

A.CH4                                    B.H3O+                                    C.NH2-D.Cl–

二、综合题

16.①Na2O2

②O2

③HClO

④H2O2

⑤Cl2

⑥NaClO

⑦O3

七种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请答复以下问题: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__种。

〔4〕Na2O2、HClO、H2O2均能用于制备O2。

①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O2和HCl,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

②写出Na2O2与H2O反响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③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备O2。假设6.8

g

H2O2参加反响,那么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O2体积为________L。

17.〔1〕Ⅰ.以下物质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

〔3〕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液氯和氯气

②白磷和红磷

④3717Cl和3517Cl

⑤(CH3)2CHCH3和CH3(CH2)2CH3

CH4和CH3CH2CH3

〔5〕Ⅱ.现有6种物质:①MgCl2

②HCl

③SO2

④K2CO3

⑤CaO

⑥NaOH。请根据以下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

〔6〕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18.有A,B,C,D,E,F

六种短周期元素,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E的单质可与酸反响,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F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答复以下问题:

〔1〕元素的名称:B________;

〔2〕画出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写出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D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漂白液和漂白粉,写出制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4〕B的同族上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为________(化学式),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方程式为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用________做枯燥剂。

19.观察以下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化学用语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

〔2〕其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

〔3〕A元素的某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8,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6.A

7.A

8.B

9.D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1〕②⑦

〔2〕④

〔3〕2

〔4〕;;1.204x1023或0.2NA

;2.24

17.〔1〕③⑤

〔2〕②

〔3〕④

〔4〕①

〔5〕②③

〔6〕④⑥

18.〔1〕磷

〔2〕

〔3〕第三周期第ⅦA族;Cl2+2OH-=Cl-+ClO-+H2O;Ca(ClO)2

〔4〕NH3;Ca(OH)2+2NH4Cl

△__

CaCl2+2NH3

↑+2H2O;碱石灰

19.〔1〕O2-

〔2〕Ne

〔3〕35Cl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 篇10

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的内容及第80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3.7+6.3= 5.4+4.6= 8.53-6.53= 0.18+0.82=

2、情境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3练习:71+42+29+158 你能又快又准的把结果算出来吗?

4、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4.7+2.6)+7.4○4.7+(2.6+.4)(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思考: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你准备怎样计算呢?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

(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0.6+7.91+3.4+0.09 =(0.6+3.4)+7.91+0.09)=4+8

2、连减计算,三次尝试。

(1)指出:整数加法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不仅如此,整数运算中的减法性质对小数运算也同样适用。(2)出示:5.17-1.8-3.2 9.24-1.03-2.24 问:这两道题有简便算法吗?谁来说说。

问:为什么要先把1.8和3.2相加?为什么要先用9.24减2.24,再减1.03? 要求学生按刚才的思路练习,指名板演。

(3)问:解答第一道题,要注意什么呢(添上括号)?第二题实际上是“减数换位差不变”,谁跟谁交换了位置?

(4)小结:连减计算中的简算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习。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6.7+4.95+3.3=6.7+ +4.95 1.38+1.75+0.25=1.38+(1.75+)

2、我是小法官,判断对错。

①(17.5+3.56)+6.44=17.5+(3.56+6.44)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②4.9+0.1-4.9+0.1=5-5=0()

③16.9+5.1+3.9=16.9-(5.1+3.9)()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88+2.3+3.713.7+0.98+0.02+4.3 5.17-1.8-3.24.02-3.5+0.98

4、一个书包的价格是65.8元,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14.2元,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5、拓展练习:开心超市

四、总结,谈收获。

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准确定位,提高课堂效率。本班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减简便计算,根据这一认知和技能水平,教学中不以复习铺垫旧知来实现知识迁移,而直截了当引放新课的情境,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通过有激励性的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4、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小数乘法练习题 篇11

一、填空

1.4×4=( )+( )+( )+( )

2、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

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6.5×10= 0.56×100= 3.78×100=3.215×100= 0.8×10=4.08×100=2、用竖式计算4.6×6=8.9×7= 15.6×13=0.18×15=0.025×14=3.06×36=

三、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上一篇:县委领导在第四届“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稿下一篇:皮山县质监局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