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24-06-26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精选11篇)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1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孔村镇政府副镇长赵海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总体而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国家对农村的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随着农村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集体经济越发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发展不平衡,村级收入增长不快,各个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先天性的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这就产生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

一、增加村财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客观要求

1、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开支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内,因而无固定的经费来源。村干部的补助,村里一些必要的建设,仅靠镇政府的拨款是不够的,只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村级组织才有属于自己自由运转的资金。

2、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村级组织统一支配的财力雄厚,就有能力为全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

3、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根本保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有钱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兴民富,村党支部就会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党的形象和威信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巩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困民穷,不但不能为村民谋利,而且还要为完成上面层层下达的各项指标不断伸手向农民要钱,增加农民负担,违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这样一来,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14、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坚强支柱。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当前已达到小康标准,并向现代化迈进的村,基本上都是集体经济搞得好、富裕的村。

二、我镇的村级集体经济情况

通过调查和计算:我镇2008年村集体经济净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占总村个数的15%;收入在3万以上5万以下的村有10个村,占总村数的22%;收入在3万以下的有15个村,占总村数的33%;没有收入的有14个村,占总村数的30%。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镇的村级集体收入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近两年来我镇形成的东菜西菌的格局逐渐发展成熟。合楼村的蔬菜大棚收入非常可观,现在已经为广大村民所接受。北毛峪、李沟等西部山区发展的食用菌富裕了村民,也是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趋向。以上这些也许应该给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带来一些启示。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因素

村财集体经济薄弱原因主要是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此外,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主要是收入渠道狭窄,是制约村级增收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1、村级增收和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村财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低下。绝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观念守旧,没有开拓创新精神,过多强调客观困难,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能力较低。二是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村级收入增长缓慢。受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束缚,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还停留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圈子内,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滞后,缺乏精、深、细加工,产品基本上以“原”字号卖出,价格低,不能

赚到作为农产品大头的高附加值。三是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严重滞后。农业和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粗放低效运行,整体实力弱,导致农村经济不活跃。

2、农村税费改革后,给村级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村级收支矛盾突出,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由于集体公益事业的资金非常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集体公益事业和村级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村级债务沉重,村级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村级债务问题本来与税收并无直接关系,但税改后切断了村里一些逐步消化债务的渠道,使得村级债务成为突出问题。三是“一事一议”给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新课题。目前多数农民议事决策水平不高,缺乏集体观念和长远观念,思想难统一,资金难筹集,使得这些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给村级组织为民办事带来了不利影响。

3、政府鼓励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少。对村发展的总体规划、生产布局、资源优势、发展思路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政府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必要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扶贫资金没有起到“造血”作用,无法引导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增加村级收入发展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及时消化、吸收过去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契机,以农村社会稳定和村集体经济低风险、高效率运作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

供组织保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结合素质升级,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培训。重点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全体农村基层干部的头脑,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二是要加强政策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使村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政策法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三是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习结构调整、市场经济、金融、城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样的经济组织形式,科学管理都是第一位的,管理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上不去,多么优越的体制和经营机制也无济于事,只是空谈。

四是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

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引导村干部发展资源性和资产性集体经济。采用入股形式,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

五是借助外力作用,设法争取政策性收入,切实提高政策利用效率,为增强集体经济寻求政策性支持。税费改革政策实施后,村财的收费项目逐渐被取消,要积极探索发展思路,提高政策利用效率,实施内力与外力相结合的办法,发展集体经济。要积极争取扶持政策,依据客观、真实和准确的理由积极争取国家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种植业无偿补助项目、以及土地、林业等有关国家或省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无偿资金。要寻求外力支持。

六是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2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

前言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面积辽阔,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

1 腾越镇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腾越镇为腾冲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流通中心。位于腾冲市中南部,2015年末,全镇总人口34990户118565人,其中:男58389人,女60176人;农业16452户46061人,非农业18538户72504人。截止2015年12月底已全部消除无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其中: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社区有14个,占全镇社区总数的43.7%;3~5万元的社区2个,占6.3%;5~10万元的社区9个,占28%;10~20万元的社区2个(下勐连、观音塘),占6.3%;20~30万元的社区1个(文星),占3.1%;30~60万元的社区有2个(山源、满邑),占6.3%;100万元以上的社区有2个(秀峰、火山),占6.3%。

2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应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腾越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落实发展。镇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调研,探讨经济发展薄弱缓慢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对比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行至有效的发展政策和思路。

2.2 强化管理,提升集体经济规范化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村财组财镇管”制度,改进管理手段,严格执行并落实好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财务公开、收益分配以及管理费、接待费定项限额等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着力推进基层民主议事决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3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2.3.1 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深入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从根本上强化对村干部来源群体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创造条件组织到经济发达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2.3.2 搞活集体土地经营

大力推广“山邑模式”,对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社区,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开发经营分享收益,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2.3.3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6大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提供机耕、机播、种苗、肥料、技术指导、营销等,在信息、技术、农资等方面提供低价有偿服务,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推进农村产业建设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3.4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盘活壮大村集体资产

对村集体的各种农业资源,采取统一经营、专业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开发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对村集体生产要素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配置,通过转让、出租、入股经营等方式,引导村集体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资本增值保值。支持和引导村“两委”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

参考文献

[1]杨秋海.由农民收入结构寻求的农民收入增长对策分析——基于河南农民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6):140-142.

[2]姜红云.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11-15.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3

根据区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发展实际,特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抢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带领群众走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兴乡富民之路。

二、发展目标

从2017年到2019年,力争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找到符合村级实际的发展路子,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面消灭村集体经济空白村,使全乡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普遍达到3万元以上。

三、发展途径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1.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置房屋和校舍、机械设备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各级财政对村投入资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

2.利用集体资源。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耕地、水面、林场、未利用土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核查,通过自主经营或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四荒四边”空闲地,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庄整治和河道疏浚等,开发利用集体水土资源。

3.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村集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加强服务、指导,增加集体收入。也可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对外发包,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4.集约经营土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利用“空心村”整治、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和综合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土地整治出来的新增耕地,在确保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确权到村集体并进行经营。

5.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兴办一批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2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生产、加工和经营服务设施,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效结合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6.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创造和把握机遇,发展农业企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等各类经济实体,通过经营收益、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承接城镇开发、企业投资办厂等机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专业市场、标准厂房、商业门面、仓储中心等物业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发展物业经济。村集体可以在城镇街道、人口集聚区或工业集中区异地购置商品房、写字楼、门面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通过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

7.开展服务创收。鼓励村集体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资销售点和产业服务公司等合作组织,为村民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指导、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电商销售等服务;鼓励村集体兴办运输队、装卸队、农机服务公司、劳动力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等配套服务业,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性服务;鼓励村集体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8.鼓励招商引资。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为预留地、开发 3 区、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企业投产后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村,增加集体收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村集体可通过为企业提供招工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9.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等景点景区、服务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实施“*****”旅游新村建设,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餐饮、住宿、停车场、文化体育、休闲观光等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实施步骤

全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三年(2017年-2019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1.谋划部署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加大宣传力度,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查,搞好调查摸底,分村确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2.整体推进阶段(2017年8月—2019年10月)。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搞好督办检查,通报进展,交流经验,整体推进。通过1-3年的努力,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力争使全乡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2017年,力争实现3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18年,力争6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2019 4 年,10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80%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3.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成果。11月前,各村先自行安排验收,抓好档案收集整理,做好总结经验,成果展示等工作;12月底,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搞好经验总结推广,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并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结对帮扶和人才培养。

1.加大财政投入。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区级财政为主导,乡财政配合,重点帮扶一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对新增加、可持续、集体控股的增收项目,各村事先申报(贫困村、美丽乡村示范村要优先申报),经审核验收合格后,以贷款贴息的方式进行补助;乡财政将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补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和先进个人。(具体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办法另行制定)

2.优惠政策支持。各涉农部门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涉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乡级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予以免收。各级扶贫资金,符合规定的可结合实施整村推进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 5 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商业银行配合,适当提高涉农信贷规模,支持村级集体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实体。

3.开展结对帮扶。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对帮扶制度,乡乡班子成员每人确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加强帮扶指导;乡直结对共建单位、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发展计划,从资金、项目、人才、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探索开展村企联建、强村与弱村联建等方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经济强村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4.加强人才培养。切实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强化对村党干部教育培训,每年要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普遍轮训,村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进行经常性培训,农业、人社、科技、扶贫、林业、水利等部门各类涉农涉经涉技培训都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党员群众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监督管理

1.严格“三资”管理。乡统一组织对所辖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登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并分村健全台账,规范日常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资产、资源经营使用权限,完善乡“三资”代理程序,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使用,要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和权限,确保管理规范、账目清楚、资产安全,防止“三资”流失。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确保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2.强化民主监督。严格实行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节支、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真正享受发展成果。

3.加强经济审计。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建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集体经济项目审计,推进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案件线索,纪检等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例会,研究部署全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乡******兼任办公室主任。乡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党组织负责人主动抓,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形成工作合力。由乡组织办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紧密协作。乡组织办负责指导、协调、考评、督查等面上工作;农服中心主要负责“三资”管理、指导和监督、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审计;财政所主要负责资金拨付保障;民政办主要负责加强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国土所主要负责土地流转、发展 7 村集体经济用地保障等;林业水土站主要负责林权确认、转让,林场、林地采伐、开发,水利工程的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乡直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大服务和帮扶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问题研究 篇4

工作问题研究

当前,农村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都需要经济做基础,而村集体经济发展又适应不了农村实际工作的经济需求,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就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调研,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办法和有效措施。

一、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我乡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乡。由于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据2000年底对全乡109个行政村统计,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总量达756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441.2万元,固定资产3119.8万元,在建的各项工程涉及资金573.9万元,平均每个村拥有资产69.4万元。到2010年底全乡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量为6826万元,对比2000年经济总量减少735万元,下降幅度9.72%。经统计,2010我乡各村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占总数的4.6%,5-20万元的村有17个,占总数的15.6%,0-5万元的村有59个,占总数的54.1%,无收入至负收入的村有28个,占总数的25.7%。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依然非常薄弱,其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足。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好的村,集体资产逾百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十万。经济薄弱村无资产、净负债,村里没钱办事,人心涣散,干群紧张。

二、当前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

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像我乡这样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且日渐式微的现状毋庸讳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积淀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暴露了思想观念的滞后和机制体制的僵化。归纳起来,影响和制约村集-1-

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搞。“这一届干满,下一届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的心理包袱在大多数村干部心中普遍存在,再加上当前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困难,很多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放开手脚工作,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无力搞。各村村干部平均职数为5-7名,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上级层层安排的事务性工作上,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三是没法搞。部分村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等、靠、要、熬”思想严重,没有真正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潜,带动群众闯市场的意识不强,对于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思路,没有点子,没有办法,不知何从入手。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村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以我乡富强乡为例,2010年全乡9个行政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1万元,去除村两委干部工资24万元,剩下的17万元无力支撑9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修路、吃水、项目争取等公益事业的支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主要靠各级政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支撑。二是机动地。全乡半数以上行政村把集体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只有极少数村留有部分机动土地,可以说离开了“土地”这个平台,各村不知道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增加集体收入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差。

(四)村干部考评奖惩机制需要完善。在村干部的考评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还没有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给大部分村干部造成“发不发展集体经济都无所谓”、“集体经济发展的好不好与我没关系”的误导。此外,村干部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偏低,月工资普遍500-700元,大部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没有解决,仅在2010年有2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进入乡镇公务员行列。这使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

线的村干部在生活上没盼头,政治上没奔头,造成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五)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对本村的优势把握的也不够全面,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二是私心较重。少数村干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多,考虑集体利益的少,如在“双清”工作中,力度不够,怕因此得罪一些人,损害自身利益;三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个别村干部目光短浅,为了自身政绩,为了享一时之乐,将集体资产一包几年,形成了“前人花钱、后人还帐”的恶性循环;四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乡有些村兴办了集体企业,但由于缺乏人才,都先后被市场所淘汰。另外,有些村集体组织开发的效益农业项目也往往因经营管理不善,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少政策引导和扶持。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村屯环境得到了迅速提高和改善,农村产业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国家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惠农资金也没有专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农村的产业增收强项没有一项是村集体的,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难得到改观。

三、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积极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确保实现集体经济的合理、快速、高效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是由于我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

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树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提高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大乡村干部“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到发达地区学习观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配致富能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如果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双带作用乏力,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轻则浪费有限的村集体收入,重则使多年积累的村集体财产化为乌有,搞垮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达的村,村干部的领导素质与经济管理能力都较强,都是“致富能人”。如我乡绥东镇振东村村两委着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工作公开透明。几年来,村集体从来未报销过一分钱的饭费和小车费,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为百姓办实事上。先后为集体偿还债务70万元;投资100余万元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振东村由原来的贫困落后村,一跃而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振东村现有固定资产55万元,银行存款28万元。

(三)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指标细化、量化、层层签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工效挂钩,动态管理。对于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起色的,视情况对村干部甚至相关包村乡镇领导干部予以调整或免职。二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并对村干部的工资进行改革,推行以基本工资、奖励工资为主的机构工资制。村干部的奖励工资按当年的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的比例提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加大提成比例,予以重奖。三是在乡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以考虑进入乡镇领导班

子,解决好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调整生产结构,多村、多乡联合,逐步建立一批规模化的蔬菜、稻米、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名牌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二是包装项目争取投入。研究国家惠农资金流向,策划包装利民工程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侧重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在产业链上,以项目延伸产业链,以产业链壮大项目;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造血型”增收项目;支持村级组织与规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大户携手共同发展。三是发展有偿服务。依托产业,走“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鼓励村级组织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机械、仓储、运销、信息中介、物业、集散场地等有偿服务,实现经济增收。

(五)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走管理增值的路子。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要切实管好、用好、发展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机动地、林地及乡村干部、村民多占地,能收、该收的地一定要收回,并通过采取承包、租赁、公开招标拍卖等形式发包给农民,以此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针对乡、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清欠办法,对村民长期欠村集体的债务,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合法收回。在这当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防止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对收回的债务,在保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及时偿还村集体欠村民的债务,增强广大群众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村帐乡管”、村务公开制度。选优配强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村级组织要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发挥好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的作用,对村级

黄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篇5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到2010年下半年,村级集体收入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聚精英、拓市场,创建专业合作社

黄渊村属近郊村,毗邻荆州市开发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前,由于,本村的蔬菜经营模式存在着散、乱、小的问题,农民对市场、销路等信息知之甚少,导致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我们村涌现了一批以周永宏等人为代表的创业致富能手,通过创办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将蔬菜产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由种子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2009-2010年,本村通过采取竞标等方式,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出去,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空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预计将在2010年底为村集体净增加2万元收入。

二、搞服务、保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具体服务项目。产前,有村“两委”班子及各小组联络员深入各农户,征求所需的种植品种、种子以及生产资料,采取分门别类到种子、农资、农膜生产厂家和经销部门进行集中订购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方便以及质量保障。同时,与商家协商,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销售给农户,从中获得部分差价,增加集体收入。产中,村“两委”将利用现有资源,为各农户提供农药、技术等,帮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切实为老百姓搞好跟踪服务。产后,村“两委”将及时做好市场调查,引进和联系产品销售商贩到本村直接收货,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可以从中提取中介费增加集体收入。预计到年底,村集体可净增加3-5万元的收入

三、节能耗、创效益,兴办蔬菜加工业

本村的农业产业主要是以蔬菜生产为主,每年产量可在几十万吨以上,但由于市场行情经常波动,在蔬菜生产销售过程中,部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很多农户将蔬菜丢置、耕作、浪费,鉴于此情况,村“两委”重点围绕兴办蔬菜加工产业,把弃用的蔬菜实施转化,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四、建制度、强管理,完善村级财务机制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6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条件。为切实解决好乡村党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物质基础,根据《自治州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州党委组织部、自治州农业局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伊州党办[2003]106号)的要求,结合察布查尔县农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以资产间接经营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挖掘和发挥集体资产效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二)目标任务。力争到2008年,特别困难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其中绝大多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经济基础好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5个村要达到20万元,9个村要达到30万元,2个村要达到50万元以上;5个乡镇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1个乡达到50万元以上。

(三)工作原则。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使用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政策,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因地制宜,立足农村,面向市场,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资产间接经营为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量入为出,流动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

二、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

1、规范集体土地承包。集体机动地和开发地的承发包工作必须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及相关的政策法律规定进行。集体机动地承发包一般应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要坚决杜绝暗箱操作、随意指定耕种等非法违规行为。对于违反伊州政发[2003]31号文件规定,违法开垦南岸灌区国家所有后备土地资源,违规发包集体机动地的责任人将依法依规追究领导责任。

2、加强对集体土地资源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抢抓自治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有利机遇,争取各方面资金,对集体现有和国家所有由集体依法使用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或夹荒地、撂荒地等资源,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开发,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3、大力发展林果业。要抓住自治县水土资源优势和实施林业强县的有利时机,采取独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集体林果业。对现有果园要在改良品种,提高效益上作文章,不断提高集体收入。对现有集体防护林要加强管护,需进行变卖采伐的,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采伐手续,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提高集体林木的价格,增加集体收入。今后,在防护林等集体林木的经营管理上,要进一步明确产权,提高农民参与集体林木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双增”。

4、发展好一群畜。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要想方设法购买一群畜,通过铁畜制实现滚动式发展。已有集体畜群的乡村要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畜换大畜、品种改良等措施不断提高集体畜群的品质和效益。

5、搞好土地清理。对农民土地合同面积与实际耕地面积不相符的情况,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清理。

(二)多业并举,创新发展

1、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有条件的乡村可由集体出资规划兴建养殖小区,吸引农牧民入驻发展养殖业,实现规模化养殖。乡村集体可采取将小区用地作为股份入股或进行有偿租赁使用等形式,增加集体积累。

2、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有条件的乡村要积极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兴办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旅游等企业,组织、吸引农民入股,开发小商品投放市场,按股分红,增加收入。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等中介服务工作。

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条件的乡村,尤其是城郊乡村、镇郊村,要积极营造投资环境,盘活集体土地,兴建厂房,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兴办企业,以地租、厂租或入股分红等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4、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加快集体资金的流转。有条件的乡村要拿出一笔专项资金,有偿使用,在解决农牧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使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5、盘活固定资产。对集体投资投劳形成的房屋、机井、果园、圈舍等固定资产,可采取依法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积累。

6、兴建科技示范园。要利用农业开发项目,兴建各类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并发包给农民经营,收取租金,增加集体收入和积累。

7、以多渠道化解乡村债务。对乡村历年债务要进行全面清理,准确掌握乡村债权债务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降息减债、核算免债、协议抵债、建章立制防止新债等多种方式化解债务。

三、加强财务监管,严格资产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组织力量对本乡(镇)、村拥有的各类集体资产进行认真的清理,建立集体经济台帐,做到心中有数,帐实相符。建立健全乡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办法,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村集体收入要坚持“村收、乡管、村用”,严禁乡镇政府以各种名义平调、挪用、占用村级集体资产。认真落实村级组织民主议事规则、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党支部负责推动协调村民委员会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经济合作组织未单设前,可由村委会代行其经济管理的职能。提倡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村经营性组织领导职务,合理确定村组干部人数和补贴标准,压缩财务支出。规范会计操作管理,每年乡镇必须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审计结果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认可。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发展集体经济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正确处理好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不能无故调整、强行挤占或变相收回承包地。要正确把握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和维护农民利益的关系,不能人为地“垒大户”,对土地等资源的使用要更多地惠及大多数农民群众。

(二)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了机构改革精简分流人员可以参与农业综合开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外,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供养的人员,不允许跟农牧民争水、争地、争草场。对财政供养人员已占有的土地、草场清理出来交给当地乡、村发展乡村集体经济。

(三)乡村党组织不能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名,随意发包开垦土地。对于因随意发包开垦土地而引发社会矛盾的,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四)村干部承包集体土地,必须按照同当地农户一样的承包程序和价格去承包,否则签订的合同视为无效。

(五)合理使用集体收入。在集体经济收入的用途上,乡村党组织每年应将集体经济总收入的30%-40%用于建立“农村扶贫帮困基金”,专项用于帮助困难农户脱贫致富。要成立相关组织,建立健全有关章程,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五、积极扶持,加强组织领导

(一)各级党组织要把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乡镇要成立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工作,并有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把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创建“五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凡是集体经济年增长未达到15%以上的,取消创建资格。同时,对“空壳村”,乡镇要建立领导包扶责任制,制定帮扶计划,直至摘掉“空壳村”帽子。

(二)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和对口帮扶单位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乡村党组织一起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通过项目扶持、资金扶持等形式,积极帮助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级财政要对集体经济发展安排启动资金,并对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给予倾斜,积极扶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规划水利、道路、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布局上,要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乡村集体经济逐年发展。乡村党组织要通过包村部门“帮”一点,向上级部门“要”一点,盘活集体资产“筹”一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开发新项目,增加收入。

(三)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制度。为进一步调动乡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实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加大对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考核力度,明确集体经济的测算内容、标准,逐步建立起评价较为准确的考核机制。今后,凡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经济积累每年分别较上年增长15%以上的,可从收入增长部分的净收益中提取2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完成创收任务、工作成绩突出者。凡是未达到增长目标的(政策性因素例外),一律取消党组织和主要领导年终评先选优资格及有关业绩奖励报酬。

(四)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要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宣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抓点带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每个乡镇也要有重点地扶持1-2个典型,通过扶优扶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7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农村,土地种植面积非常广,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推进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以此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一、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一)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分析

农村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行政管理、执法监督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两个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细化管理,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还要努力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把农村的经济管理推向新的高度,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开阔眼界,立足长远,不断学习国内外榜样示范村的丰富经验,找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农民监督权利,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任务

农村经济管理要结合监督管理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审计工作,因此要强化审计职能,探索出适宜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工作广度和宽度,把先进村的经验引入到落后的贫困村,慢慢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能力,同时对于资产的管理,要把农村集体资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以此保障集体资产能够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属于农村经济管理任务的一部分。农村要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就要不断发挥农村自身优势,把服务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展开农业合作和试点单位的领头作用,利用讲座或实地讲解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知识、发展模式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认识

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完善财务管理才能维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完善的财务体系也是健全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协调农村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做到财务管理组织的稳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严于执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深化经济组织的改革,从而保障农村产业经营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根本目标在于让广大人民受益,但是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程度低、一些地区财务审计工作不健全,并且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二)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职能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因此要做好农村经济统计表的编报工作。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的落实工作,把关于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二次分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农民的上访工作进行安抚和处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云南省一些地区还存在土地荒废现象,这样一方面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优化管理工作,把荒废土地有效利用起来,种植本地区的优势农作物,这也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体系,认真落实每一个细节。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农村合作社,这样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锻炼农民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使我省的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济管理人员的努力与配合,因此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对农村经济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能够体现队伍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在我省的一些乡镇,已经实现了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还能避免一部分人员的闲置。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参与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学习中去,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关于审计方面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需要详细制定农村当地的财政收支预算计划,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执法力度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经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在执行力方面,首先确立执法人员的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人员执法工作细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执法力度,防止执法目标不明确,执法方式混乱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展开我省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农村经济工作以此制度作为基本指导,包含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处理方式、对农村合作社工作的开展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另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进行合理化的规范。

(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随时面临新的改革,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工作人员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在调查研究和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方面的能力,使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的、全面地深入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农业也开始逐步走向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责任把农村经济的可靠信息快速传达给农民,并且指导农民如何按照最新经济信息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各级当政府在考察我省农村工作时,要对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政策,而政府领导考察农村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农村经济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8

------------------

荆州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叶华强 2010-10-27 【大 中 小】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十分急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荆州实际,要切实抓好四项工作:

1、去“瘤”。村集体债务重是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恶瘤。近些年,荆州市采取各种途径控制增加新债,努力化解旧债,遏制了债务增加的趋势。但到2009年底,债务总额仍高达20.96亿元,村平82.2万元。负债100万元以上的村685个,占总村数的26.9%。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村集体超越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盲目办企业,举债上缴税费。全市村集体债权总额17.89亿元,村平70.2万元,村平净负债12万元。债权中农户欠款13.42亿元,占75%。不化解村集体债务,就很难实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化解村集体债务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但在当前,清收村集体债权特别是农户欠款是可以探索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仅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农民应尽的义务不尽,又不采取政策教育引导,势必带来农民集体主义意识的淡漠。同时,近些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户具备了偿还历欠的经济实力。

2、活“经”。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畅通集体经济这个躯体的“经络”。要认真总结过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可以将资源、资产、资金股份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村委会不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村集体每年按股分红。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农民服务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日本、台湾等地的基层农协(农会)以服务农民为己任,既方便了农民,又增加了农协(农会)的收入。台湾基层农会每年从服务农民的经营活动中创收约200万元新台币,其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村集体要探索建立便民服务中介组织,组织农民成立服务合作社,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善于经营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是村集体最大、最好的资本。近些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腾出了大量土地资源,村集体不能沿袭过去的做法“一分了之”,可集中开发和统一经营。要顺应村民适度集中居住的大趋势,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市场开发,农民认购。既节约农民宅基地,又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壮“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合法的市场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就是村集体的“骨”。村党组织、村委会都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人,只是村集体的领导机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三资”的拥有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改变村企不分、村党组织经营集体资产的老办法,建立一个合法的、具有经济上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如洪湖市洪林村、荆州区拍马村都建有实业公司,独立经营集体资产。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要注重在村党组织、村委会和农村优秀知识青年中培养选拔一批管理人才,也可借鉴沙市区立新乡荆江村的经验,从乡镇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有志致力促进农村发展、善抓企业管理的干部中选拔推荐人才,到村任职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第三,要依托村党组织、村委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国家可整合农村各类培

训资源和资金,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造就大批集体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9

一、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村集体资产清查盘活工作。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首先要盘活原有的村集体资产,重点是对原有的涉及集体承包、租赁等使用行为的所有合同进行重新理顺。具体来讲,就是对合同内容存在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等显失公平的,通过协商,提高承包价格,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增加集体收益;对合同订立过程未履行民主议事程序,或者仅有口头约定而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内容不全、表述不清的,立即补充民主议事程序,无合同的通过补签合同等方法规范理顺,实现应有收益的保值增值。

二、结合各村实际,合理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各村在经济基础、交通区位、资源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分类施策,明确规划,找好路子。

一是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皇城镇作为蔬菜大镇,每年蔬菜(以西红柿、西葫芦为主)产量巨大,农民卖菜缺乏成型的蔬菜市场。下一步,对于蔬菜产量大、急需发展蔬菜市场的村,如于家、郑家、郑辛等村,通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个人投资建设方式,发展蔬菜市场,解决老百姓卖菜难的问题,同时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依托玫瑰旅游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玫瑰谷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引导其深度发掘自身旅游资源,鼓励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比如,深度发掘许家北海银河红色旅游资源,开拓地下旅游区域,以北海银行旧币现场印刷为核心,发展体验式旅游项目,通过体验印钞、售卖纪念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在玫瑰谷沿线的崖付、于家、锡腊、高家、荣家、许家、小铁、崖头、郑辛等村,以村集体入股等方式发展集“观光+采摘+娱乐”的体验式农业,并开发农家小院,以“吃住游”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是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当前皇城镇步入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期,农业市场需求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需要的是更加高端的农产品、差异化农产品和品牌化农产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村集体经济的一大增长点。如大马、东官、前孔等村,可通过村集体入股、与思远农业开展合作等方式,向农民提供农资配送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服务等。

四是通过人才及项目引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充分发挥皇城籍在外人才优势,在“能人”资源丰富的村,采取“能人带动”模式,重点发挥该村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企业家和经营能人的作用,利用他们的资金、人脉、信息等资源,为村集体经济项目策划建设、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帮助,实现人才“输血”。借集体用地整合之机,吸引外来投资,发展一批有前景、有支撑作用的农业农村产业项目,实现产业“造血”。比如,在南卧石、油坊等村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利用好村内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在外能人回乡投资等方式,发展好村内集体产业。

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篇10

典型案例

一、基本概况

茨冲村辖19组,1106户,4338人,少数民族人口91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1.1%,劳动力2531人,村总面积约27.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4.75亩。共有党员69名,2015年拟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平均海拔高度约1680米,村内交通十分便利,大烟公路、贵昆铁路、株六复线、“六六高速”(前炉组建有匝道口)等从村境内通过,村境内有3个铅锌冶炼企业,2个铅锌洗选厂,1个矿泉水厂。根据所处地形及气温条件,茨冲村适合种植大棚蔬菜、玉米、马铃薯等;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牛为主,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项目300亩。

二、主要做法

(一)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茨冲村利用大项目征地的村提留资金进行周转创收村级积累资金,利用项目征地可以多征部分土地作为村集体预留地的优惠政策(最多不能超过10亩),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项目为村集体创收资金;按照“三变”(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和村民变股民)的要求,积极用村提留资金创办村集体公司(水城县垚鑫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全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房屋亮化工程约51万元,猴儿关公路两旁护栏约8万元,全村境内“六六高速”公路沿线精品水果种植约10万元,带动约50人就业,约120人群众参与发展,让全村村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今年年底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9万元,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

(二)盘活资源优势,创新工作载体。建立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围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臵形式,探索实行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党组织设臵形式,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盘活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给村民承包地确定“身份证”,村民就可以把自己的土地资源流转,可利用自己的土地入股村集体创办的企业或者合作社,或者通过出租、转让给承包商获得收益,真正使“村民变股民”,能解决约6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约150人群众参与发展,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 元。

二是盘活水资源优势。茨冲村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利用原有水厂得天独厚的优势,扩建水厂的二期工程,通过村级集体公司(水城县垚鑫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或招商引资的方式单建或联建组织创建村级经济实体公司,打造好一至二个在周边有一定知名度和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实体。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村级积累达到2万元以上,2016年底达到10万元以上,2019年底达到50万元以上,进入全县“经济强村”之一。

三是变“垃圾”为“财富”。按照“产权变股权”的发展思路,茨冲村将村境内大项目留下的弃渣弃土再次利用深加工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原有工厂的产房经过改造后作为村合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村合作社等以村集体经济控股的公司或合作社的固有资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把原有的“垃圾”变为村民的“财富”,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约2万元收入,带动约5名农村带头致富人致富,可以解决约2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约50人群中参与发展。

(三)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利用茨冲村猴儿关农民画、特色鸡火锅和邻近陡箐村坪箐组的自然风景,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打造茨冲村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通过创新服务方式,积极 利用现在网络、媒体和报刊等方式做好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更加积极主动将“茨冲鸡火锅”、“茨冲豆腐”向外界推广,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服务业;充分挖掘猴儿关苗族特色农民画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茨冲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打造完成后,能带动全村约6名致富带头人,可解决约18人的就业问题,加村级集体经济约1万元。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篇11

农业综合局 毕重伟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项目标要求,针对全区新农村建设如何不断向前推进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一、我区新农村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全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制定了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以“绿美亮净”为目标,通过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和大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自2006年试点到2008年底,全区村路硬化总面积达到230多万平方米,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率平均达到72.9%;建成大、中、小型沼气867座,可供2343户使用;完成农村旱厕改造7393户;村庄绿化45万多平方米,道路绿化12.6万米,村庄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95%,其中建成了30多个绿化达标村。

2、公益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村新安装路灯5225盏,新建公园和文化广场125个、公共浴池45个、农资和日用品超市175个、卫生室174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10个,目前还有40多个村正在建设和规划中。

3、农业结构调整突显特色。

农业生产彰显了石岛的传统优势,进一步突出了花卉苗木和特种动物养殖的区域特色。全区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35万亩,其中,新增花卉苗木8500亩、茶园640亩,粮经比达到45:55。各种特种动物养殖场506家,年饲养量180万头(只),禽类存栏120万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模养殖区。

4、农民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通过“绿美亮净”工程的实施,农民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而且树立起了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通过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了自觉行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前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总结三年来我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主要有四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调动起了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各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激发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三是实行包扶制度,加快了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的进程;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无论是政策激励,还是包村帮扶,大都是单项性或阶段性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村级经济发达,才是保持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区新农村建设搞得比较好的主要是一些沿海村和城控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村级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新农村建设发展后劲足。

斥山街道沟姜家村通过走工业兴村、渔业强村的富民之路,年村集体总收入近1.68亿元,纯收入870多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硬化了全部村路,建成了16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1万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广场和标准幼儿园、卫生室等。今年又投资280万元建设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每年一大步。港湾街道玄镇村年总收入近1亿元。他们高起点、高标准一次性投资460多万元,建成了5250平方米的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斥山街道尹格庄村以大项目带动村经济快速发展,年集体经济总收入800多万元。新农村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每年都有新内容,年年都有新发展。目前全村硬化道路9万平方米,人均绿地10平方米,改厕、建沼气户达到25%,建成了服务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调查显示,凡是集体经济较强的村,村级班子就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村集体经济发达,为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从另一方面看,一些内陆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年年无发展,多年老样子。有些村,即使有包扶单位的帮助,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但因自身缺乏经济支撑,导致管理跟不上,甚至出现反弹现象。例如:有的村安装了自来水,由于无力维护,导致部分瘫痪;还有的村虽然安装了路灯,但因交不起电费,几乎成为了“摆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缺乏村级自身的经济支撑将难以为继。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区经济薄弱村和债务村40多个,占村(居)总数近四分之一。这些村已成为制约全区新农村建设深入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好这类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区今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重点和方向

1、要认真做好“内陆”与“沿海”联姻的文章。充分利用内陆村的闲臵资源,与沿海村结成资源型“对子”,实现沿海的产业、技术与内陆的土地、劳力等资源的互补和共赢。例如可将海带贮存加工等项目,逐渐向内陆转移。

2、要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要充分利用我区船舶制造业的优势,引导有条件的内陆村进行船舶配件生产,逐渐提高全区船舶的地方配件率。

二要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蔬菜、果品等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到内陆建立生产基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平台。

3、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我区花卉苗木、茶叶、果树、花生种植和特种动物养殖已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要通过兴办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把零散的、单家独户的生产联合起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形成集群效益,实现集体、个体共同参入,共同发展。

4、要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这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快捷途径。特别是石岛山、甲子山和八河水库周边村,要充分利用山、水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拓展农村经济新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社团作用下一篇:策划方案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