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4-09-11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6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篇1

考 号: 班 级: 姓 名: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课本中, 画∠AOB的角平分线的方法步骤是:(如图1)①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点,交OB于N点;②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③过点C作射线OC。射线OC就是∠AOB的角平分线。请你说明这样作角平分线的根据是()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2、如图2,直线a、b、c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3、如图3,△ABC中,AB=AC,AD⊥BC,点E、F分别是BD、DC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4、如图4,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5.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

6、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角和夹边

B、已知两边和夹角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7.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10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则的度数为()

A.60°

B.75°

C.90°

D.95°()

8、如图(8)AB⊥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有()个。

①△ABD≌△ACD

②AB=AC

③∠B=∠C

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1

B、2

C、3

D、4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cm

B.3cm

C.7 cm

或 3 cm

D.5cm

10、在直角坐标系中,A(1,2)点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到B点,则A与B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轴对称D不确定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4分共32分)

11.如图,线段AC与BD交于点O,且OA=OC,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OAB≌△OCD,这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已知如图(2):∠ABC=∠DEF,AB=DE,要说明ΔABC≌ΔDEF.(1)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2)若以“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13.如图3,已知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_________度.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____.15.如图3,在△ABC中,∠C=90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16.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4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cm

17、如图(5)所示,∠B=∠D=90°要使△ABC≌△ADC,根据“HL”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18、如图(10)已知P是△ABC角平分线的交点,点P到BC的距离PD等于3,△ABC的周长为12,则△ABC的面积为。

三、用心解一解: 19.(8分)如图已知:OP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20、如图,在网格纸上,分别画出所给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8分)

21.(10分)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EG∥AF,_____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证明:

22.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 且 AE∥BC.求证:(1)△AEF≌△BCD;(2)EF∥CD.

23、(10分)如图∠ACB=90°,AC=BC,BE⊥CE,AD⊥CE于D,AD=2.5cm,DE=1.1cm,求BE的长。

24、(12分)学完“轴对称”这一章后,•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图14所示,点M,N分别在等边△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

(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5分)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许多问题,如:

①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篇2

方法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体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等因素影响.据此, 如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加强这些因素就成了关键在数学教学中, 结合学科特点, 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让学生明确自学的优越性

苏科版教材从内容的安排上比华师大版更紧凑, 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内容安排上有一定的深度, 学生不易掌握.如果课前预习, 则学生上课时很难真正地掌握一节课的内容.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初, 学习“平行线性质及判定”时, 课本上安排了3节课的内容,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来教, 结果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一次次的挫败, 学生渐渐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感.经过集思广益, 我们决定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每一节课都布置预习作业:先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自学, 把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勾出, 试着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带着问题听课.这样过了一个学期,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他们最喜欢上的就是数学课, 课后最先做的就是数学作业, 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下面我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为例, 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二、指导学生课前自学

“学贵有疑”, 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时, 以发现学生预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 (自学提纲) , 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同学 (老师) 质疑.

自学提纲:

1.看教材第74页到第76页, 生活中有哪些是旋转现象?列举4—5例.

2.什么是旋转?一个图形的旋转由几个要素确定?分别是哪几个?

3.旋转有何特征? (从边、角等角度研究)

4.完成课本第75—76页上的练习.

5.通过预习, 你会解决下列问题吗?

(1) 如图, △AOB中, OA=3, AB=1, ∠AOB=24°, ∠A′OB=36°, 如△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A′O′B′, 则旋转角=____, OA′=_____, A′B′=____.

(2) 如图, 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 如AB=4,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____, ∠D′AB=____, ∠D′DB=____.

6.将下面的图形绕点O连续旋转72°后的图形.

“自学提纲”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或设置台阶,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 (读书) 、自学、思考、探究, 使学生通过自学对教材先有一个初步了解, 发现问题, 完成第一次学习.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课改前, 一节课能“讲”完的内容, 现在却很难完成.于是, 一些老师抱怨这套教材, 认为教材在七、八年级的前三个学期内容较难, 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殊不知是我们的教学态度出了问题, 而非这一教材不科学.试想, 在我们占有绝对主动权的课堂上, 学生作为“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 由我们“讲懂”, 但是真正有多少学生“听懂”, 恐怕不得而知.学生自学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带着问题学习, 老师可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

出现这一问题, 我认为, 主要是学生课前自学不充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实施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预习不充分的课或预习效果不好的课不上这是他们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成绩的根本原因.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动机决定行动.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禀性不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 指导学生自学时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探究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洞察, 对于学困生, 要适时予以必要的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课前自学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只要学生坚持, 就能学有所获.

三、指导学生课上自学.

通过课前自学,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 再在课上指导学生自学, 即导学.导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 根据学生课前自学情况, 包括学习意向、学习情绪、学习障碍等, 真正把握住学生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及思维的激发点.

现代教育学认为:由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的学习过程, 才是积极的、理想的学习过程.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如果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 导学时教师就要注意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遇到学习障碍等, 教师就要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 部分同学把握不住旋转的三个特征:1.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对应顶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对应顶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相等, 即旋转角都相等.其中的第二条、第三条不太好理解, 针对这一情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同桌两人剪出两个完合重合的三角形纸片△ABC, 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大头钉钉住叠在一起的两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C, 将上面的三角形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 下面的三角形不动, 同时教师在电脑上用动画演示, 观察这两个三角形, 指出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变?哪些角是旋转角, 它们有何关系?同桌交流讨论,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总结结束后, 让学生继续画图:如果△ABC绕着任意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任一角度, 则上面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带领大家再次画图探究.让学生明白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这样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老师一味地传授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

“成绩出自课堂, 能力来源自主”, 通过在课堂上对“自学提纲”的再学习,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地鼓励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这一环节自己的表现直接决定着讨论的深度、交流的广度, 以及他们所在的小组在班级中的位置, 就会开发他们的潜能, 收到更好的效果.课上自学,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是“自主学习”.为了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在解决了自学提纲上的所有问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 E是边CD上一点, F是边CB延长线上一点, 且DE=BF.

(1) 你能说出△ADE是如何旋转到△ABF的吗?

(2) △AEF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你能求出四边形AFCE的面积吗?

(4) 取AD的中点M, 你能求出点M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吗?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表明, 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越学越好, 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一位学生这么跟我说:“看数学书是一种乐趣, 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 做数学题比吃一块爱吃的红烧肉还要过瘾!”

四、指导学生课后自学

通过课前自学和课上自学—讨论—交流—反馈, 学生对本节课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但此时不应放松.上课不是简单地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 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据此, 要进行课后拓展延伸, 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体现有效学习的全过程.课堂学习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 而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则很难兼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我认为课后拓展延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在“自学提纲”的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 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归纳概括的笔记.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老师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一位学生在学后记上写道:图形的旋转中, 一个图形在绕点旋转的过程中, 每个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两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 那么这个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距离在旋转前后是否仍然相等呢?多么好的问题, 我深深地被学生的好学精神、钻研精神感动了.

2.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 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如图, 画出四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

变式:在画好的图形基础上, 如擦去点O, 你能作出它们的旋转中心吗?

对于这个问题, 要让学生先充分理解旋转的第二个特征:对应顶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即旋转中心在对应顶点连线的中垂线上, 对应点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就是旋转中心给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在课后探究, 真正地将学习延续到课外.

3.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 以及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 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例如, 为了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使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 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用旋转知识为班级设计一个体现班级文化及班风班貌的班徽.

为《图形的旋转》的第二课做准备, 让学生画出一个图形绕点旋转180°后的图形, 为下一课中心对称图形埋下伏笔.

“重复是学习之母”, 课前自主学习、课上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有力保障.

八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篇3

A.1 B.2 C.3 D.6

图1 图2

2.如图2,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 )米.

A.6 B.■ C.15 D.■

3.如图3,在△ABC中,∠A=50°,AD为∠A的平分线,DE⊥AB,DF⊥AC,则∠DEF=( ).

A.15° B.25° C.35° D.20°

图3 图4

4.已知a+■=3,则代数式a2+■的值 为( ).

A.6 B.7 C.8 D.9

5.如图4,在△ABC 中,AD=DE,AB=BE,∠A=110°,则∠DEC= .

6.如图5,已知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x-y+b=0kx-y=0的解是 .

图5

7.在△ABC中,AB=15,BC=10,CA=20,点O是△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ABO,△BCO,△CAO的面积比是 .

8.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1与■<5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

9.完成下列运算

(1)先化简: ■÷(a+■),当b= -1时,请你为a任选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3.

10.如图6,在△ABC中,AB=AC,∠A= 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

(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图6

11.小鹏的家距离学校1600米,一天小鹏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了拿,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学校门口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鹏速度的2倍,求小鹏的速度. (答案见本期)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篇4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溃退(kuì)

泄气(xiè)

绯红(fēi)

颁发(fēn)

B匿名(nì)

畸形(jī)

仲裁(zhònɡ)

妄图(wànɡ)

C悄然(qiāo)

不逊(xùn)

颠倒(diān)

锐不可当(dǎnɡ)

D翘首(qiào)

娴熟(xiún)

遇难(nǎn)

深恶痛疾(wù)

2、下面表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曾子曰:“慎中追远,民德归厚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6.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7、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A.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巨大,影响深远。B.发起‘微公益’行动民间组织力量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C.发起‘微公益’行动民间组织力量坚持走走街串巷做好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D.发起‘微公益’行动民间组织力量将爱心传递,体现了仁爱之心。

8.按提示填写横线上的句子。(共8分,每空1分)

1)少壮不努力。

2),猎马带禽归。

3)士别三日。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5)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6)《黄鹤楼》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二、阅读(42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同,开

中。

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9对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B、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C、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D、“不是风”,其实就是夜风送爽,不过是作者感到太热罢了。

10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B、“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

C、本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

D、本诗的意像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二)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清乾隆元年进士

A清乾隆/元年进士          B清乾隆元年/进士

C清/乾隆元年进士          D清乾隆元/年进士

12、解释加点词(4分)

1)

值岁荒,人相食    值:

2)

或阻之

或: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王牌老师

(1)那日,我记得很清楚,教室外大雨滂沱,而我的心也阴霾如窗外的天空。他们一个个瑟缩在椅子上,眉眼低垂,而我则立在讲桌前,望着摊满一桌的考卷,气的脸色发青。

(2)那年九月,正是我出褪去学子的青涩,意气风发的执起教鞭、踏上讲台,正式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

(3)我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以宽容对待他们无心的过失;以耐心聆听他们或许曾被疏忽的心情。但是,我却忽略了“成绩”才是别人评定你是否为“好老师”的唯一标准。在第一次考试后,我所任课班级的导师,急冲到我办公室桌前,抛给我一张班级成绩排名表,并且当着四周的同事,用那高八度的声音对我说:“我们班怎么最后一名?你到底会不会教呀?”当时,受伤的自尊心让我有了一个念头:等着瞧,要比成绩还不容易!

(4)从此,课堂上我板起了脸,凡不会考的我不教。什么作者生平轶事,算了吧!倒不如叫他们默熟单字解释更为重要。小考标准90分,月考标准85分,当然,那个少一分就克那个一下。果然第二次考试,他们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其他老师纷纷涌向我打听“秘方”。我尝到了为人师表的虚荣,原来这虚荣是可以如此轻易建筑在学生的分数上的。

(5)所以,我开始“乐此不疲”,只为维持那虚幻的成就感。直到那一天,我准备发考卷,并把那几个老是考不好的“害群之马”叫出来,好好整顿一番时……

(6)考30分的那个有轻微智障的学生,慢吞吞地走到我面前,平举双手,同时慢慢抬起头。我的棍子正要落下,她突然极其迟缓、口齿不清地注视我的眼睛说:“老——师——对——不——起!”刹那间,我如遭电击,手足无措。

(7)叫她回到座位后,我慢慢环视那紧张的坐在椅子上的孩子。第一次我开始明白,我是如何残忍地牺牲他们的求知欲及上课兴趣,来换取名次上的高位,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呀,孩子们!

(8)现在,我不在乎是否成为一名所谓的王牌老师,因为,我知道,要当一名能自我肯定的好老师更难!

15、浏览全文,请说说文章是以什么为顺序来结构全文?(2分)

16、细读全文,说说开头一段中“我气得脸色发青”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摘录文中“我”的神情变化的短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8、第(6)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19、请先摘录文中的议论句,然后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好老师”的标准。(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时光只是落满尘灰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20.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3分)

发现“破烂”→

→被“教诲”→

→获“奖励”→坚定“梦想”

21.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不可回收:

22.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3分)

2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2分)

24.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4分)

三、综合性阅读(6分)

(一)、为了提高学生们得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准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25)

请你为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6)

请你就“环保知识”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你的调查目的。(4分)

甲问题:

目的:

乙问题:

目的:

四.作文(50分)

1、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写自己的经历。内容具体,立意正确。2.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运用多中表达方式。3.不少于600字。

4.不能出现真实姓名以及真实校名。

2021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7.B

D

C

D A B A

8.1)老大徒伤悲;

2)牧人驱犊返;

3)即更刮目相待;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不使学;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阅读

(一)9

D

10 C

(二)11、B12、1)遇到,正赶上 2)、有的人 13.(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1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三)15、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文。

16、因为班上学生考得差,“我”所任课班级的导师当众奚落“我”不会教书。

17、意气昂扬——板起了脸(脸色发青)——手足无措。

18、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被学生纯洁善良的童心所震撼的情景。

19、示例:第一次我开始明白,我是如何残忍牺牲他们的求知欲及上课乐趣,来换取名次表上的高位,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呀,孩子们!

“好老师”的标准应该是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的老师。

(四)20.偷“破烂”;受“惩罚”。

21.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22.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23.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24.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三、(一)25﹑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6﹑甲问题:在你的身边存在着哪些环境污染的状况?

目的:调查同学们对身边环境污染的了解状况。

乙问题:你都知道有哪些方式的污染?

目的:调查同学们的环境污染知识掌握情况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篇5

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1、5□325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2、6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为( )度,5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为( )度。

3、一个数除以95,商是4,并且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这个数最小是( )。

4、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 ),余数是(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 )度。

6、一个数加上3以后再乘2得26,求这个数。列综合算式为( ),这个数是( )。

7、在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的纸片面积是( )。

8、过直线上的一点可以画( )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 )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9、已知 □÷☆=△,△×☆+□=150。则 □= 。

10、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12,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为77,则被除数是( ),除数是( )。

二、仔细斟酌,做个小判官!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

2、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3、在计算400÷50×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 )

4、一条直线长4厘米,它的一半是2厘米。 ( )

5、一个角的度数为20度,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度数为200度。 ( )

三、精挑细选,你最棒!

1、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12错写成21,结果得到的商是17还余3,正确的商应该是( )。

A、30 B、360 C、3

2、小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80,则正确的商应是( )。

A、8 B、80 C、800

3、□26÷42=1□……□,被除数里的□可以填的数有()种情况。

A、3 B、4 C、5 D、6

四、你是计算小能手!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篇6

一、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从内容上看,本次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第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试题覆盖量全面,题型较广,包括填空、判断、计算、解决问题,试题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本年级学生参考人数388人,年级平均分88.83。

三、答题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主要体现在:

1、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还是不够,准确计算对率相对比较低,导致学生对计算失误。

2、学生缺乏对应用题题意的理解,分析题意的能力。导致整体成绩水平下降。

从部分题来看,存在着以下不足:

1、在做题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粗心、马虎等原因失分较多。如计算题,有漏得数没写,加号和减号不分,竖式计算进位和退位不分,或者混合。

2、长度单位相关题目,主要体现在单位计算,单位换算和填空

3、解决问题中学生没有明白题意,学生没有仔细读题,体现在比一个人多几和少几的问题上,没弄明白是用加法还是减法,用蒙的做法来做,导致整体成绩水平下降。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加强学生计算训练,特别是口算和竖式计算。

2、加强长度单位的复习,主要是单位换算和填单位

3、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老师要十分重视书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和习题,老师要善于研究这些题目,要学会分门别类。

上一篇:中班美术活动《小蜗牛》下一篇:征婚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