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21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开拓创新 努力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平湖市委书记 盛全生

(2009年10月16日上午8∶30,会议中心底层会议室)

同志们:

这次全市政协工作会议,是市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嘉兴市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全市政协事业新发展,以更好地发挥政协职能作用,更加广泛地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作出新贡献。

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市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作了认真研究,并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还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平湖实际,起草形成了《中共平湖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在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发文实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人民政协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6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政协事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与全国各地一样,我市自建立政协组织以来,政协事业蓬勃发展,充满活力,成果丰硕。尤其是2005年市委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以来,平湖的政协事业在已有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较大进展。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 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政协组织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职,大力推进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市委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政协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政府主动向政协通报情况、接受监督、采纳建议并在经费安排等方面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市政协党组及时、有效地把市委、市政府的意图与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统一行动,各级政协组织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人民政协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协组织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自身建设,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认真履行职能,扎实开展工作,以民主促团结,以团结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为平湖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服务大局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招商引资、转型升级、科教兴市、城市化进程、“平安平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在凝心聚力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政协委员的作用,加强团结联谊,积极主动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主监督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推进工作理念和载体、方法的创新,探索建立了委员信箱、政协联络室、民主监督员等一系列工作载体和平台,履行职能尤其是民主监督的领域和深度得到拓展,一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嘉兴前列。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已成为我市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工作者,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处在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在充分肯定政协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政协工作与上级要求、社会各界的新愿望新期待,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之间的差距,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规范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协组织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创全市政协事业的新局面。

下面,我代表市委,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坚持这一制度,运用好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深化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新形势下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1、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实现形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推动人民政协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政协是统战机构、协商机构、监督机构、民意机构、咨询机构,是党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重要渠道,是我国社会舆情汇集机制和社会整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利于密切与社会各界特别是新社会阶层的联系,把不同党派、信仰、民族、界别的人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求良策、广谋善举的渠道,使决策更能兼顾各方要求,更有民意基础,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 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搞清楚“六个为什么”(即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来自李长春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①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②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③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④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⑤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⑥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毫不动摇地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

2、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渠道的选举民主和以人民政协为主渠道的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兼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既能够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能够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弥 补以“多数民主”、“投票民主”为主要特征的选举民主的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对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在依托各界精英人才共商发展大计、形成共识与合力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既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形式,又是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组织保障,既能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又能帮助实施;既能加强协商与监督,又能帮忙出力。因此,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对于我们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团结合作,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对于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推动各方面人士在共同目标之下增进共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着力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 治局面,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使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更加有方、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参政议政更加有为。

1、要高度重视政治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我们平湖而言,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把政治协商纳入到了决策程序之中,就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协商意识,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防止出现“想协商就协商,不想协商就不协商”、以通报代替协商、以个别问题交流代替重大问题协商、以党际协商代替政协协商等现象,统一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真正做到重大问题先协商后决策,让政协的政治协商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

2、要真诚接受民主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政协民主监督是参加政协的所有合法政党和社会各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开展的政治监督,是以 监督为手段、以支持为目的、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为主要方式的建设性监督,是以我国政治体制构架重要组成部分的名义行使的高层性监督,是依据中央有关规定和政协章程有序开展的组织性监督。我们要结合实际,大力支持政协不断探索民主监督形式,运用大会发言、提案、视察督查、重要建议专报、举报、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支持政协通过政协网站、与新闻媒体合办专题等形式,实现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效结合;支持政协委派政协委员到相关部门、单位担任民主监督员等工作,从而更好地拓宽民主监督领域,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民主监督实效,确保上级重大方针政策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3、要积极支持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有利于推动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有利于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创造知情明政条件,主动为政协提供情况、提供服务,使政协组织和委员能够及时了解全市工作重点,把握工作动向,以增强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活动,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给政协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支持政协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要认 真做好政协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对政协提交的参政议政成果,各级党政部门要认真研究,能够立即采纳的,应该立即采纳;可以采纳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要创造条件采纳;条件不成熟,难以采纳或不能采纳的,也要说明情况,增进相互理解。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为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凝聚智慧和力量

当前,我市人均GDP正向10000美元迈进,步入了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要顺应这一阶段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平湖经济板块”、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和社会和谐程度“两感两度”。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作出应有贡献。

1、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联合的组织优势,为做大做强做优“平湖经济板块”凝聚强大力量。发展,是我们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受到了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步化危为机,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要想保持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真正实现新一轮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平湖经济板块”,按照保增促调的思路,进一步深化项目推进年、企业服务年“两年”活动,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民营经济“富民工程”“两大工程”,加快实施以农房改造集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两新”工程建设。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高举大团结大联合的旗帜,增进团结、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努力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把大家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市委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咬定发展不放松、克难攻坚不懈怠、保增促调不动摇。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协团结面广、包容性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渠道畅通等特点,主动深入委员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着力当前、着眼长远,抢抓机遇、保增促调;充分发 挥政协同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人士联系密切的优势,努力做好沟通联系、牵线搭桥、推介服务等工作,为招商引资、开拓市场、扩大投资贡献力量。

2、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为优化发展环境奉献真知灼见。今年8月份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上级精神、立足平湖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对党委、政府而言,主要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开放环境、科学发展环境,而最根本的是建立健全有利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才汇聚、智力密集的优势,牢牢把握我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重点围绕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设、深化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和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等主攻方向,选择一些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协商议政活动,努力提高实际工作成效。

3、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的界别优势,为提高人民群众的“两感两度”作出积极贡献。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是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和社会和谐程度“两感两度”有没有提高。要把提高人民群众的“两感两度”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开展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发挥联系各界、渠道通畅的优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不断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点、利益关系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易发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教育引导、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进一步增进各界群众的团结和谐。要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增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全市政协工作新局面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开创全市政协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以全面回顾总结人民政协60年光辉历程为契机,深化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规律的理性把握,不断提高推进全市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领导水平。

1、要切实把政协工作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党委要把政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工作布局,统一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政治上更加关心、工作上更加支持。市委坚持每届召开一次政协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政协工作,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过问政协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明确一名同志联系政协工作,市委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在分管范围内对政协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注重加强与政协领导、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党外人士的沟通谈心、交换意见。要充分发挥市政协党组的作用,对事关政协工作的重大问题事先征求市政协党组的意见,尤其是关于政协界别设置、委员推荐等问题要充分听取市政协党组意见。市政协党组要自觉接受市委领导,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切实把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中去。政协组织中的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政协章程,大力弘扬政协文化,重和谐、讲协商、善兼容、谋创新、求实效,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努力成为合作共事、发扬民主、廉洁奉公的模范。

2、要重视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尤为重要。要重视政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坚定、作风民主、熟悉经济社会发展和统战工作的优秀干部选配到政协干部队伍中来;着力加强政协机关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注重政协机关干部与其他党政机关干部的交流,注重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 用,使政协机关干部有进有出、合理流动,不断增强机关工作活力。要加强政协组织建设,规范和完善政协专门委员会和内设办事机构设置,加强和规范镇、街道政协组织建设,合理确定机关人员编制,强化组织保障。要抓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政协的界别设置和委员构成,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热心政协工作、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吸纳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支持政协组织加强和改善委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切实加强人民政协的委员工作。同时,加强政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认真总结各级政协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

3、要积极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政协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要加强教育培训,把人民政协理论和知识作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以及各类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政协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改善政协工作条件,确保政协日常办公、会议活动、调研视察等顺利开展。要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创新,大力支持委员信箱、政协联络室、民主监督员等一系列新型履职平台建设,为政协履职为民创造条件。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其参加政协活动,合 理分配工作和任务,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确保各项待遇不因参加政协活动受到影响。要加大对政协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人民政协工作放在党的宣传工作全局进行谋划,认真做好人民政协知识和各级政协组织履职成果的宣传报道,当前重点要抓住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契机,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环境。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1 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

什么是现代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相对于传统的畜牧业就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是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 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 是饲料、兽药、种畜禽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与传统畜牧业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就我市而言, 在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 即由传统的分散养殖生产方式向适度规模养殖发展转变;由高风险、低效益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由自然形态的小生产方式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式转变。

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中政府做些什么?

一是政策引导。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 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落实好各项有关政策, 用政策的力量引导和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组织协调。科学地搞好规划, 按照现代产业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实施规划, 运用行政资源进行组织协调, 形成“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有机结合。三是人才培养。四是加强服务。

2 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突出工作重点

全市要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畜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 坚持“五化、三大”的发展原则, 健全“两大体系”, 突出“三个提高”, 壮大奶牛、生猪、肉鸡、肉兔四大产业, 大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到2010年, 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2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存栏奶牛7.5万头以上, 出栏生猪500万头以上, 出栏肉兔3000万只以上, 出栏肉鸡7000万只以上, 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水平达到50%以上, 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1, 基本实现我市畜牧业现代化。

2008年, 全市畜牧业产值要增长15%以上, 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 农民人均牧业增收150元以上;新增奶牛1万头;出栏生猪420万头, 其中DLY猪300万头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水平达35%以上, 其中, 生猪、奶牛、肉鸡和肉兔的规模养殖水平提升10个百分点;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 确保清净无疫和畜产品安全。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2.1 突出抓好奶业发展

奶业, 是眉山的特色产业。奶业发展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要按照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部署, 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力争用三年时间, 将我市建成中国南方优质奶源和牛源基地。到2010年, 全市实现新增规模存栏奶牛4.5万头, 新建标准化奶牛小区96个。2008年全市新建成标准化奶牛小区18个。

2.2 统筹发展生猪、肉鸡和肉兔产业

生猪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要把生猪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 确保2010年全市出栏生猪500万头以上。同时, 要继续抓好肉鸡、肉兔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3 抓好示范片区建设

今年, 每个区县都要确保初步建立一个示范片区, 重点抓好:以蒙牛、菊乐、妙士等乳制品加工企业为核心, 辐射带动东坡、仁寿、彭山、青神新建奶牛小区6个。以蒙牛现代牧场、新阳平、新希望示范奶牛场为核心, 辐射带动洪雅、丹棱新建成奶牛小区12个。以巨星集团为龙头, 建成106线现代生猪示范区为核心, 辐射带动东坡区尚义、白马、三苏、秦家、万胜等乡镇新建万头猪场3个, 千头猪场7个;同时建成103线优质猪示范片区, 辐射带动东坡区、彭山县和青神县新建万头猪场5个, 千头猪场15个。以温氏肉鸡为核心, 辐射带动东坡区富牛、崇礼、土地和彭山县黄丰等乡镇新发展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上的规模户500户。以九升兔业为核心, 辐射带动东坡区白马、尚义等乡镇新发展年出栏肉兔5000只的规模户150户。

2.4 抓好龙头企业发展

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关键环节, 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先决条件。坚持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就是培育一个产业的理念, 扶小引大, 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加快蒙牛乳品加工企业和现代牧场建设, 今年要建成投产。加大提升菊乐、新阳平、妙士等现有企业的产业化水平, 确保全市鲜奶日加工能力达到1200吨。积极做好巨星公司三年兴建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的启动建设, 今年要全面完成种猪场建设, 力争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 同时完成100万头生猪精深加工项目的立项工作。鼓励支持九升、海顺等肉兔龙头企业, 温氏肉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创造眉山品牌。

2.5 抓好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深化“7+1”产业化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 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共赢的发展机制。特别要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和肉乳加工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直接参与现代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并带动发展一批适度规模养殖户。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重点抓好以奶牛、生猪、肉兔、肉鸡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专合组织发展。

2.6 抓好对畜牧业的投入

要积极争取国家对奶牛、生猪等畜牧产业的扶持政策, 充分用好用活省上对建设丘区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市的一系列政策。今年, 市上已制定了2008年奶牛引种和小区建设补助政策。要充分发挥这些政策的激励作用,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资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各区县要利用各地自身优势, 抓好现代畜牧业项目招商, 确保完成奶牛小区的招商引资任务。各级都要多方面加大投入, 促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良法推广、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保险公司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业担保体系建设,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现代畜牧业建设。

2.7 抓好疫病防控和执法

按照“政府保密度, 部门保质量”的要求, 全面落实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规模养殖场的防疫和监管。重大动物疫病必须应免尽免, 确保质量。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从源头上抓好疫病防控。

3 进一步加强领导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在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一、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市是人口大市,也是老龄大市,早在198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县市的行列。全市现有总人口128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20.3万,占总人口15.8%,70岁以上老年人9.3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5%,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4名。根据预测,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进入高峰期,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快,将给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老龄工作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超前应对,充分利用2020年前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黄金时期”,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努力促进老龄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

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群体,老龄事业是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基础,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十届一次年会提出了“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求老龄事业必须保持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全面提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满足他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使他们共享全面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是贯彻“xxxx”重要思想,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老年人能否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贫困老年人。目前,我市城乡20万老年人中处于特困状态的老年人超过4000人,从整体上讲,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而贫困老年人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年人是一个难点,而贫困老年人则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因此,切实解决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老龄工作应该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老年人特别是贫困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广大老年人和全市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XX年,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在全市组织开展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的活动,这是推动我市老龄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举措。在创建活动中,全国老龄委要求各地必须做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老年政策法规落实、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老年服务设施健全、老年人文化生活丰富、敬老宣传教育广泛深入。严格对照这六项创建条件,我市老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例如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健全,人员不落实,老年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金不落实等等。全市各级要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出发,把加强老龄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切实解决好制约老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努力推动我市老龄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紧紧抓住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全市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XX年,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是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基本需求的根本性措施。在城镇,要加快建立起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确保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实际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老年人,要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并逐步提高发放标准。加快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政策,改革社区医疗管理体制,发展社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方便老年人就医的基础设施,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要大力倡导社会互助,广泛开展扶老助困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贫困老年人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在农村,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力度,加快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建立起基本覆盖农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一件惠及我市百万农民的大实事、大好事,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扎扎实实抓好组织实施和推进工作。

第二,要切实加强社区基层老龄工作。全市各级要主动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形势,把老龄工作的重心更多地放在城市社区,放在农村基层,夯实社区基层工作的基础,推动“六个老有”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要加强社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积极培育为老服务中介组织、社区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实现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动员社会各

方面的力量,把城市社区、农村为老服务设施和项目规划好,建设好,落实好,要重点发展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托老所、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社会急需的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形成以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龙头,其他所有制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居家供养为基础的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各社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方便、适用的老年人场所和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居委会有活动站点、街道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综合性老年服务机构的工作目标。在大力提供面向普通老

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面向高龄病残老人的社区生活照料和救助门铃服务,面向生活特困老年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慈善医疗、临时救济服务,面向独居和孤寡老人的“谈心站”和“一助一”志愿帮扶服务,要不断丰富和创新为老服务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大力推广以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探索一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子。

第三,要依法加大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力度。老年人是比较脆弱的社会群体,自我保障意识和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做好老年人维权工作,依据《宪法》和《老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把《老年法》纳入普法计划,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增强保护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要建立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体系,加快建设法律援助队伍,不断完善法律服务网络,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优抚、就近的法律服务。要高度重视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老年人反映的各种问题,把老年维权工作做在前面,落到实处。

第四,要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思想充实、精神愉快,才能老有所为,继续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要把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老年人深入学习“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学习科学知识和时事政策,帮助老年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创办多种形式的老年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多开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专业课程,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求新欲望。要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喜爱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丰富闲暇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志愿者公益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他们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保持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

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单 文 周(2006年2月23日)

同志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春节前,中央召开了农业农村两会,前几天省里又召开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具体部署。这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结合衡阳实际就我市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制订了“1+6”的政策文件进行贯彻落实。我们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主力军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和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去年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评析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005年,在党的“三农”政策鼓舞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 农业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了农资涨价、病虫害等各类市场、自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圆满实现了预定工作目标,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分析去年的农业形势,主要有五个特点: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大宗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在2004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面积808.9万亩,比2004年增加15.7 万亩;总产33.58亿公斤,增加0.52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经济作物面积388.8万亩,比2004年增加14.4万亩。黄花、席草、烤烟等特色产业继续发展,蚕桑、花卉等新兴产业来势较好。

2、产业化经营态势良好,农业结构调整取向合理。农产品优势和特色产区建设渐成规模,初步形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全市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42个,截至2005年底已通过认证31个,产地认定94.2万亩,分别超额完成省定任务4个和24.2万亩,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通过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的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131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了34.5%,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龙头连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有力 地推动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全市订单面积近200万亩。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00余个,带动农户10万余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

3、农业增长方式得到改进,农业经济素质有所提高。一是农业科技服务力度加大,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优质稻发展到340.92万亩,比上年增加33.11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86万亩;示范推广超级稻面积50.85万亩,比上年增加3.42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0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水果套袋等技术的应用面积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5189人,转移就业4599人,转移就业率近90%。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增强。通过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监控,全市水稻每季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亩节本增收56.84元,化学农药亩平用量减少0.28千克,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近三年下降49.65%,低于市安委会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三是农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地区间的农业合作正在形成。我们积极参与了“稻博会”、“植保双交会”、“湘粤经贸洽谈会”等节会,加强了与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产销联建,形成了地区的农业合作共识,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打下了基础。四是农村二、三产业日益成为活跃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农产品加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2 万家,年加工农产品450万吨,加工产值60多亿元。农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运销、观光休闲及各种服务业来势看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4、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各级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进经营机制创新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各项改革。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免征农业税,结束了持续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根据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各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年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引进中央、省项目资金1617万元,超额完成目标管理指标817万元。同时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在衡阳市农业信息网上开通了招商引资信息渠道,精选了28个优质项目充实项目库,编撰了《衡阳市农业招商引资指南》,促进了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今年元月举办的湘粤农业产业化经贸洽谈会,我局的组织工作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并获得二等奖。

5、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33元,比2004年增加368元,增长10.63%,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政策性增收保持好的势头,全市共拨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资金1152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9%,加上农机补贴和全免农业税,农民直接增收在60元以上,其中税费约45元。二是第一产业纯 收入创历史新高,在农民家庭经营的三个产业中,农民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获得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1716元,比上年增加243元,增长11.5%,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其中种植业纯收入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大头,为1129元,增加187元,增长14.5%。三是农民在非农行业就业增多,劳务经济继续较快发展,去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34万人,创劳务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01元,增加160元左右。

但是,我们在回顾去年的农业工作、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农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轨变型时期,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当前来看,其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干旱、洪涝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抗灾能力没有根本性提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很深,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度低,农村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形势严峻,某些大宗农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增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对这些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 民持续稳定增收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正确判断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把握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战略机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以此来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作了明确指示和要求。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强调指出:建设新农村,贵在一个“新” 字,难在一个“新”字,要重点在“六个新”上着力使劲:一是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明显增加,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的明显改善,三是农村社会事业要有新的明显发展,四是农村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明显进展,五是农村现代文明要有新的明显进步,六是农民素质要有新的明显提高。

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徐明华同志指出,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围绕新农村示范村建 设,加快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要把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趋势,这对于我们科学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有六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趋势需要我们认真把握。

一是经济社会总体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总体上讲,农业发展大环境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党全国已形成共识,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和地方惠农政策不断推出,农村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国家建设投资开始向农村倾斜,社会资金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农村建设,“少取”迈出历史性步伐,“多予”有了良好开端,“放活”正在积极推进。

二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进展,绿色生产、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等农业循环经济开始起步。农村二、三产业从注重外延式增长转向注重内涵发展,龙头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主导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三是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运行宏观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项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推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取得很大进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已经实现;农村综合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即将普遍推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农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农村经济正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四是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要求明显提高。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业招商引资和“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区域合作得到加强。农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应对国内外市场准入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受到重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电网、道路、水利、饮水、通信、沼气等各项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农村义务教育明显加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效显著,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治理方式不断改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 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和土地沙化治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尤其是乡村清洁工程试点已经展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有望不断改善,这些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是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各级各部门更加注重立足全局抓“三农”、抓好“三农”促全局,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农民群众、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法律、市场等手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认识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对于我们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研究和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都非常重要。这些新变化新趋势,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变化新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在领导、管理、发展农业方面实行重大转变。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三大战略的实施。

第一,要实施“转变”战略。实施农业“转变”战略,其着力点和目标就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科技型、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 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就力求做到“六个加快”。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人本观、坚持统筹观、转变增长观、拓展产业观、更新安全观、深化改革观、强化开放观,始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二要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抓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优化提升种植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三要加快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大治理农业污染的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四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培训和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水平,搞活县域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比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要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转轨。深化和完善农村基本体制改革、农垦改革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六要加快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牢固树立按市场经济规律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识,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工作落实制度,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按国际 通行规则办事的本领,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

第二,要实施“拓展”战略。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拓展发展视野,是谋划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必须突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势,在农业“拓展”上多做文章。一要拓展农业功能。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拓展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大力发展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农民就业的功能;要发挥农业在生产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材料方面的作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拓展农业保护自然资源的功能;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文化与休闲旅游功能。二要拓展产业链条。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促进农业增值增效;要加强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生物产业;要加强农业检验检疫、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对外贸易等各方面工作,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三要拓展产品市场。要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完善运销绿色通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省外市外资源,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四要拓展服务领域。努力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狠抓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对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产品营销、农村劳务经济、农村服务业、农村能源环境建设、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第三,要实施“提升”战略。“提升”,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着力点是“提升”五个能力。一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要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扩大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和供应;积极引进和应用重大关键农业科技成果,强化农业科技与市外、省外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保障食物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市场监测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效安全供给;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与保护,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三要提升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保护能力。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力度;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强化政策落实责任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加强农业法制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抓好农业普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要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抓住国家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以农业“七大体系”为总体框架,切实抓好 项目实施储备,加快各项工程建设;以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契机,设计大工程,谋划大项目,努力开拓建设领域;完善建设机制,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五要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民开展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最根本的是要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重中之重、中心的中心,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动摇的经济基础。2006年,根据中央农业农村两会、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认真贯彻中央各项“三农”政策,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总体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780万亩、总产30亿公斤以上、种植业总产值增长4%、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单靠传统的、常规的发展方式与手段显然是不行的,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怎样发展现代农业,从 国情省情市情出发,它要求我们必须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根据这个要求,2006年,我们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一,进一步调整区域布局,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培育和打造优势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提升我市农业经济素质的重要方面。这几年,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优势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特色经济产业带建设开始起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区域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育,提高优势经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粮食历来是我市的重要经济产业,无论是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还是从衡阳的经济发展要求来看,必须确保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关系,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要在稳定面积、稳定总产的同时,着力抓好生态优质稻生产和高产栽培。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350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

要加快推进设施园艺农业的发展。国际国内的实践证明,设施园艺农业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风险能力强、综合效益高等优势,如法国的葡萄、荷兰的花卉、美国的柑橘、山东的蔬菜、云南的花卉和浙江的茶叶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我市来看,设施园艺农业的重点,要放在葡萄、柑桔、茶叶、蔬菜、烟叶、席草、黄花和其它特色经济产业上。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重视设施园艺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作物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比重。

要规划建设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城镇专业蔬菜基地的建设已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被列为唯一的议案。加快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市、县两级蔬菜管理人员要以此为契机,抓紧澄清我市蔬菜基地底子。要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选准地点,加强城镇专业蔬菜基地的规划工作。要有理有节地推进占用菜地建设基金的收缴工作,积极开辟新的城镇专业蔬菜基地,今年要在全市建设一批无公害专业蔬菜基地,市区突出抓好珠晖区白鹭湖1500亩高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丰富市民的“菜篮子”,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各县市区都要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第二,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取得新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市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几年,自上而下都已形成共识,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产业化经营这条主线,力争有更大的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共同参与,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就是支持农业的发 展,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就是支持优势产业带的发展。农业部门的同志应该以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己任,帮助企业协调好与基地的关系,确保为企业提供绿色优质的加工原料;帮助企业与基地建立好中介服务组织,推动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取得新突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消费理念、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提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必须加大依法治农力度,提高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要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充分履行农业部门在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执法职能,不断拓展农业执法领域。尤其要围绕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重点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农产品市场整治、毒鼠强的专项整治等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与环境、生产经营不合格农产品、制售假劣农资、经营使用毒鼠强等违禁产品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全面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抓好职权清理、职权分解、职权落实,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确保依法治农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围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构建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网络、建立企业诚 信制度、强化农资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行动。今年首先在全市3—4个县开展试点,确保试点县放心农资入户率达90%以上,市场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

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环境质量定位监控工作,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信息管理和产地跟踪系统,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重点要抓好工业“三废”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建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和重金属污染改良示范区,继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测评价认定工作,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加强跟踪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好核查清理工作,确保产地环境的质量优良。

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以我市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强技术规程、产品加工、市场准入等地方标准的制定。要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创品牌、名牌为重点,在优势产业基地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区。要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实验室、有财政预算”的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完善检测体系;要突出重点,加强对蔬菜、水果、茶叶、大米等重点产品的质量监测,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抓好重点基地、市场、企业的定点监测点抽检工作,并及时发布检测结果。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重点抓好农产品 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水果的市场准入,落实入市农产品标识化流通、分类查验检测、生产基地与市场对接、市场销售档案不合格农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通过强化质量监控,确保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在上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在巩固现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1个省级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3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工作,努力完成省里下达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任务;积极开展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和名牌农产品评审推介活动,打造一批精品名牌农产品。

第四,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在促进农产品外销上取得新突破。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发生了巨变,市场变得越来越宽广,其门槛也越来越高。在现阶段,市场已成为决定发展、决定生产、决定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把市场开拓,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

要认真研究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开拓市场首先必须调查研究。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市场的调研,了解熟悉市场,明确本地大宗农产品的市场方向,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市场开拓的目标。从我市的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有品牌的农产品在省内外颇受欢迎,如“映武”牌黄花菜、“金雁”牌优洁米、“金拓天”牌山茶油等。要依托现 有品牌,积极开创新的品牌,主攻广东市场,同时拓展其它市场,把我市农产品市场扩展到全省乃至全国。

要进一步加强产销对接。我市作为全省“一点一线”地区、沿海地区的近邻,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传统市场优势,必须瞄准工业化发达地区,推动与沿海地区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基地建设,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我市农产品由以内销为主向以外销为主的角色大转换。

要大力培育和不断健全市场体系。要支持大中型农产品市场搞好信息网络平台、检验检测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物流,落实好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加速农产品流通运销。

要积极发展会展农业。去年,我们积极参与各类农业展示展销会,对推介衡阳农产品、搞好流通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今后,要继续组织各县市区参与“红星农博”、第五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等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同时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和种植业大户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经贸洽谈活动,为开拓农产品市场提供更多的“平台”。

第五,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要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 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要加强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今年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沼渣肥田、农作物轻简栽培综合配套、水稻稻鸭共栖频振式诱蛾灯、水果套袋、主要农作物标准化栽培、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10大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生态安全新技术,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50万亩。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要加快超级稻等优质高产品种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种子种苗管理,严格新品种引种把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要努力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和职业技能水平。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要把先进适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增强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搞好农村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村经纪人培训。积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发挥现代信息载体优势,拓宽农民学习知识技术的渠道。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完成培训任务1.5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发展 生产。要抓好实用型科普资料的宣传、普及工作,重点搞好《湖南农业》杂志的发行和学刊用刊,为广大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掌握农业市场信息搞好服务。

要强化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农业部提出加强“农业七大支撑体系”建设以来,我市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要继续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管理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等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十分重视,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切实抓好我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开展农技部门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试点,探索技物结合的农技服务模式,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

第六,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农业的对外开放,关键是打造平台,创新方式,招商引资,促进发展。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领域,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自己,提高我市农业经济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要认真培育对外开放平台。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和国际国内一些地区形成了很多交流合作的平台,我市的黄花菜、草席、茶叶、柑桔等很多农产品从这些渠道走向国内外大市场。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培育交流合作平台作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载体,利用港交会、湘交会等多个场 所,通过湘粤农业经贸洽谈等合作平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扩大衡阳农业的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四、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三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1、要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工作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对我们管理农业的工作部门来说,也必将在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顺应这种历史潮流,站在全局高度,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穿于“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2、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抓落实。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目标管理责任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九大行动”和省农业厅提出的“八件实事”以及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2006年农业系统的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3、要正确执行党的各项“三农”政策。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稳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支农政 策,并归纳为“五个三”,即“三个高于”、“三个终结”、“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三个高于”就是,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三个终结”就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三个强化”就是,强化粮食直补、强化良种补贴、强化农机购置补贴;“三个加大”就是,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力度、加大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力度;“三个加快”就是,加快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民培训步伐、加快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这些政策。我们一定要积极准备好项目,在争取农业部门资金的同时,还要争取发改委系统和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的支持,并把项目管好,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4、要切实为农业农村发展抓大事办实事,推进农业部“九大行动”计划。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农业部要求今年重点启动实施“九大行动”计划,省农业厅提出办好“八件实事”的具体要求,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纲要,我们要认真执行。我们 根据全市农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实施“九大行动”、“八件实事”拿出了具体意见,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都要立足全市一盘棋,强化工作责任,健全落实机制,落到实处。今年,我们根据“九大行动”、“八件实事”的要求,结合衡阳实际,提出办好“六件实事”的具体要求。这“六件实事”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产品加工“131”工程、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科技培训等。市局已经明确了“六件实事”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这些牵头和责任单位要与省厅相对应的单位进行衔接,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指标,把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分解到具体的单位,落实到具体的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实事真正落到实处,今年年中和年底,市局将分两次进行督促检查,年终进行评比考核。

5、要努力提高农业行政工作水平。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农业行政工作水平,努力增强五个方面的本领。一是科学决策的本领。要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全局,正确处理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社会需求与节约资源等各方面的关系,科学决策农业,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执行政策的本领。要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正确贯彻各项“三农”政策,积极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发 挥政策效益。三是驾驭市场的本领。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主动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加强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市场新情况,解决市场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努力推进产加销对接,从而实现我市农业由生产促进型向市场拉动型的根本转变。四是应对复杂事件的本领。要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加强农业信访工作,健全完善各种预案,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灾害性和突发性事件,努力化解矛盾,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五是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化系统内部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廉洁从政,改进工作作风。要努力提高领导农业、管理农业的水平,强化宏观决策和指导,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改进服务,多抓大事,多办实事,做人民满意公仆。

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徐柏民

2月15日上午9时 市国税局7楼会议室

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国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国税部门时不我待、积极主动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状态。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同时也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家拜个晚年,向全市国税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刚才,田亮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讲得很全面、很深刻;衢州市国税局方志良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我市国税部门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一五”期间国税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十一五”时期是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富有发展机遇的五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市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紧扣转型提升、科学发展主题,创新克难、务实奋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我市实现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个翻番”。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70.96亿元,连续10年超过全省平均数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3.1亿元、165.1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2.9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广

期间,国税部门共向上报送了2000多条信息,被衢州市级以上录用的284条。尤其是我们的田亮局长先后撰写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关于我市外向型企业税收问题的思考》、《关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思考》等10多篇调研文章,分析问题很透彻,意见、建议很及时也有针对性。像这样的文章,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三)依法治税取得新进展

国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加大规范执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合理合规,这个“度”把握得很好。“十一五”期间,推行了企业自查与重点稽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有456户企业开展自查并补缴税款1513万元,加收滞纳金214万元,占稽查总查补收入数的42%,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有力地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

(四)征管水平有了新提升

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开展税收管理创新活动,连续五年都有项目入库,共入库6个,其中4个为优秀项目。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纳税服务,特别是在近几年,国税部门不断创新服务项目,推出“一窗统办”、“免填单”、“农民办税方便卡”等,而且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像2008年元旦放假期间,国税工作人员放弃假期,为龙涛化工有限公司办理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帮助企业做成了一笔生意,国税部门 “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的服务理念受到了企业好评。

(五)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国税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税思想,深入实施国税党建、国税人才、国税文化、平安国税“四项工程”建设,做到从严治税、新功。在此,我提3点希望和要求。

(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力争实现“开门红”

据了解,今年考虑到4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将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税收收入减收5000万元的压力,省里安排我市国税收入任务是6.35亿元,比去年实绩增加1951万元,增幅2.9%。这一增幅虽然不大,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希望国税部门要站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支持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要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好国家促进科技发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配套税收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大对“4+x”特色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二要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重点来抓,希望国税部门要在服务业发展、企业分离服务业方面给与支持,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用足用好税收政策,为我市服务业提升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三要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陈市长刚来江山的时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向型经济是我市的短腿。尽管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待继续加快发展。外贸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是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国税部门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积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服务方式上,要走出办公室,多到农村、企业了解基层情况,掌握企业实际需要,做好对接,让服务更有成效。要主动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到扶工惠企税收政策;要主动对企业进行辅导,及时把可以解决、应该解决的难题给破解了。在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税收服务观,切实加强对企业、对纳税人的指导和管理,多提醒、多辅导、多规范,多给企业自查自纠的机会,并宣传好各项税收政策,努力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平台上,“一窗统办”、“免填单”等十项创新举措,还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但关键还是要提高办事效率。对不必要的审批,做到能简则简;对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做到能给则给。在服务基础上,国税部门要牢固树立“治税必先治队”的思想,大力实施国税党建、国税人才、国税文化、平安国税“四个工程”,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作为重要的执法部门,整天和钱打交道,和企业打交道,务必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维护国税系统良好形象。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高等教育方面, 主要是标准和水平问题, 与国内外先进院校相比,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都还存在差距;基础教育方面, 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 我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就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在新的历史阶段, 知识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期待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连续制定、出台《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 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只有办一流教育, 才能出一流人才, 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举措,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远见卓识, 体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当前, 如何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人才的争夺, 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并与60年前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的经济体制转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教育规划纲要》从2008年8月开始起草, 历时近两年时间, 汇集了全国5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 先后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后正式颁发。《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制度设计和具体安排, 内容涉及教育改革、对外开放、重点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 涵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描绘了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将推动真正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4. 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今年上半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6亿元, 同比增长18%, 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 增长35.2%;工业总产值8069亿元, 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2939亿元, 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亿元, 增长19.0%;实际到位外资59亿美元, 增长20.0%, 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外实践表明, 一个城市的崛起往往与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天津市建设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进程, 也必将是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必将是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

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 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为动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下半年, 既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冲刺阶段, 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对天津工作提出的“四个着力”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与坚持“三服务”、推动教育系统全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体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上, 把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1. 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这是全市教育战线当前的首要任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 抓紧制定学习方案,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宣讲团等多种形式, 组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 深入了解全国和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了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 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区县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暑期, 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学习讨论,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规划纲要的高潮, 显著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 高水平制定我市教育发展规划。

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地区和一流院校, 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年纲要、“十二五”规划和一批专项方案。要坚持远近结合、详略结合, 十年重在五年、五年重在前三年的可操作意见, 八个方面的发展任务按照分工都要认真研究, 提出具体方案。针对我市实际情况, 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重点,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发动广大师生员工提出意见建议, 使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发展共识、创新改革思路的过程。要坚持体现天津特色, 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与天津城市定位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3. 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今年初, 我市与国家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两个协议。要抓住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 确保年内高标准完成园区一期工程。要统筹协调7所职业院校年底整体搬迁、平稳入驻, 实现规模效应和集约办学。要进一步研究120多所中职学校的资源整合, 搭建职教资源共享平台, 增强竞争能力。要加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 力争早日开工。

4.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要按照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组织专门班子研究政策措施。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办好广播电视教育、老年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体系, 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提高全市的文明程度。要鼓励多方面力量投资办学, 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5.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都要研究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学思结合, 知行并重,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大学软件学院的建设, 创新了企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认真探索, 办出水平和特色。对《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个方面的重点改革项目和即将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 要主动对接、钉紧靠上, 争取把天津作为试点, 争取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帮助。要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采取多种办学形式, 学习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境外办学水平。

6. 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

强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滨海新区龙头项目, 组织科研攻关, 不断转化一批成熟的项目, 确定一批新的项目, 筹备一批前瞻性的项目, 形成科技项目的“三个一批”,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实现产业化, 变为现实生产力, 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天津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做出贡献。继续办好六大产学研联盟, 落实科技特派员计划,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7. 加快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

要按照全市奋战300天的部署要求, 进一步明确校园环境提升工程的进度要求和质量标准, 认真做好首批10所高校校园环境提升工作。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 制定完善下一步规划设计方案, 继续实施道路整修、架空线入地、秋植绿化等工作, 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逐步把校园建成全市环境最优美、最靓丽的地方。要及早动手, 加快大运会场馆建设, 全力做好大运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继续做好大学债务化解的后续管理, 推进医科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认真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 组织召开我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交流经验, 制定出台具体措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继续搞好9月份新学年第一课的教育, 组织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 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天津, 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 主动释疑解惑, 加强心理疏导, 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多方面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9.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要围绕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10月份即将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把创先争优内化为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要从实际出发设计争创载体, 根据各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争创目标和工作重点, 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争创形式。市委教育工委、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 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保证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1 0. 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十项措施, 细化测评指标体系, 组织督促检查, 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评价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要抓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继续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管理, 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落实资金、人员, 加强人防、技防,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加强对学校门卫、在建工程、公共设施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的排查, 做好暑期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等问题,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管, 及时封堵有害信息, 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把各种可能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关键在领导班子, 关键在各级干部, 关键在广大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 要树立战略眼光。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 坚持教育家的思维和视野, 把学校的建设置于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来认识和研究, 置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全局下来思考和定位, 置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下来谋划和推动, 引领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坚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善于总结发扬自己的成功经验, 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 着力增强领导班子的改革创新能力、办学治校能力、和谐校园建设能力, 充分发挥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作用。

2. 要聚集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引进一个优秀人才, 可以形成一个团队, 带动一个学科;大批优秀人才的聚集, 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感情、千方百计的招法, 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 构建人才集聚、服务和创业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鼓励创新, 善待挫折, 宽容失误, 激励成功, 尽心竭力帮助解决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学校能解决的绝不拖延, 解决不了的请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研究协调, 统筹安排, 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 要着力干事创业。

各级领导干部是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落实者, 是各自区域和学校的战略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 也是教育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的管理者。要大力提倡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作风, 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作风, 团结协作、艰苦务实的作风, 亲力亲为、钉紧靠上的作风,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中, 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办成一批有利于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要强化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 在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方面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 明确时间进度和量化指标, 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都能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广大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引导广大教师更加重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用事业凝聚教师、用实践培养教师、用真情激励教师, 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教师、教师全身心服务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

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2011年,是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桂林全市和旅游行业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措,按照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和向上争取政策两手抓,突出抓好现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全面启动了世界旅游城等旅游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对口向上争取支持,及时跟进总体方案报批工作;坚持老城区旅游改革提升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创新发展两条路径,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和综合竞争力;着力推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着力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商贸、工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林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2788.17万人次,同比增长24.12%,其中入境游客164.39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占全区比重为54.29%;全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8.34亿元,同比增长29.74%,其中入境旅游收入40.1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区比重58.72%,旅游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我市获得“2011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最美休闲城市”、“最中国文化名城”等荣誉。市旅游局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下面,我就2011年桂林旅游发展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加快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

试验区建设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大力支持。国家旅游局领导对我市建设旅游试验区提出重要指导意见。自治区成立了以马飚主席为组长的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高雄副主席为组长的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各项有关工作。

试验区总体方案批复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议事日程。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亲自带队,积极向自治区政府领导及自治区相关厅局争取支持。《试验区总体方案》经自治区主要领导审定并上报国务院,通过努力,上报文件由国办批转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将组织国务院有关部委研究以《试验区建设规划纲要》的方式给予批复。

我市列入“国家旅游产业用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国土局向国土资源部成功申报“国家旅游产业用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拉开序幕,试验区明确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2011年5月27日,自治区马飚主席亲自在桂林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的重要决策,明确桂林世界旅游城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2011年10月25日,桂林世界旅游城揭幕仪式隆重举行,自治区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为世界旅游城揭幕。《桂林世界旅游城概念规划》通过自治区批准并加紧实施,相关配套专项规划编制完善中。一批重大项目开竣工,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掀起了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新高潮。

三、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4条旅游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旅游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旅游试验区全面夯实基础。

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效益。“两江四湖”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桂林万福休闲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集中开工,资源天门山景区、神龙水世界景区竣工并试运营。加快完善旅游项目库建设。向自治区和国家发改委申报重大旅游项目7个。上报旅游配套资金项目53个。景区发展更趋多样化,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完善。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一批高端酒店形成优良品牌并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项目建设助推县(区)旅游发展。各县(区)充分把握旅游试验区建设契机,把发展旅游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阳朔县围绕“创标”工作重点加强了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临桂飞虎队遗址公园、灵川桂林东部凤凰城、兴安乐满地高尔夫D场、全州湘山寺、灌阳千家洞风景区、资源八角寨、永福金钟山景区、荔浦银子岩二期、平乐漓江小镇、龙胜温泉改造、恭城县山寨-水寨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秀峰区成功举办首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叠彩区正在推进“三大板块”建设,七星区正在规划建设桂林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象山区力促万福度假村建设,雁山区大力推进愚自乐园二期建设;旅游发展总公司加快了漓江东岸景区建设步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动感丹霞·桂北休闲旅游新地标产品。县区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2011年,阳朔、龙胜、兴安、荔浦接待入境旅游者分别同比增长16.16%、15.33%、13.64%和13.70%,永福、平乐等其他县增幅明显。

四、多渠道开展旅游营销,旅游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旅游总收入增幅持续数年超过接待游客总人数增幅,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16.34%,旅游质量效益凸显。

营销手段丰富创新。境外市场方面,积极组团开展境外针对性促销。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旅游展会10个。加强台湾市场直接促销和新马市场自主促销,复苏日本、韩国市场,紧密与印度、俄罗斯旅行商的联系,积极利用媒体资源和航线开通开展宣传促销。国内市场方面,继续开展“旅游大篷车”促销。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国内旅游展会近20个。通过举办“桂林城市名片征集活动”和网上开通“桂林旅游局”官方微博宣传桂林旅游。加强了“南方旅游城市合作体”等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了一批旅游专列来到桂林。

入境市场结构更趋完善。境外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国人份额突破百万达103.72万人次,占入境旅游者比重63.09%。南美洲、印度、中东、俄罗斯等市场增幅较大。马来西亚入境游客达17.02万人次,增长31.45%,位居我市入境客源国首位,国家旅游局领导高度肯定我市马来西亚穆斯林市场开发经验。

国内市场效益稳步提升。全市各旅行社共接待游客总人数365.84万人次,占全市总量13.12%。出游方式日益多元化,自驾游、自助游、会奖旅游、婚庆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成为居民消费热点。全市举办各类会议5000多个。各县区积极举办具有本地特色节事节庆活动,对当地经济效益的综合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五、精心打造节会品牌,“中国桂林国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五届国际旅游论坛圆满举办。来自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出席第五届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弗雷德里克·皮耶莱、国家旅游局杜一力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对论坛作出高度评价。

第三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锦上添花。本届山水节与“国际论坛”同期举行,300多位嘉宾参加活动,70多家媒体全面宣传报道,在各类媒体发表信息3万多条。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

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亮点突出。郭声琨书记、高雄副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和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等有关领导亲自出席开幕式。共吸引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界人士,专业参展商超过800家。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被评为“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50强”。

六、丰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旅游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根据国家旅游局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对这两个试点单位进行精心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阳朔县和桂林乐满地旅游标准化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称号。《阳朔民居旅馆服务质量要求与等级划分》已由自治区质监局发布实施。全市新增五星级饭店1家,4A级景区2家,22家旅行社获得星级。

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阳朔县兴坪镇、恭城县红岩村荣获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兴安忘忧谷、永福银洞村横石屯等4家单位评定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新增二星级以上农家乐35家,其中阳朔奥德克培训中心成为全区唯一一家五星级农家乐。八路军办事处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

七、不断规范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漓江景区整改强力推进。国家旅游局、自治区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漓江景区整改工作,国家旅游局有关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整改要求,自治区高雄副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自治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亲自率队到桂林指导漓江景区整改工作。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亲自部署,并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交通局、旅游局、漓管局等26家责任单位组成的漓江5A级景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李志刚市长亲自到一线检查指导。陈丽华副市长、周卫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明察暗访。有关县区及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目前,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

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显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专项治理“零负团费”工作会议,市公安、交通、旅游等10个职能部门联手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行动。建立了旅游信息舆情报告制度,全年及时处置网络舆情16起。深入推进实施新条例。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游客满意率保持在97.7%以上,旅游投诉同比下降21%。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中,我市2011年第四季度排名全国第2位,全年排名第7位。

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多次开展全市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举办多期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班及安全员执证上岗培训班。黄金周、小长假等节假日平稳度过,全市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八、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人员素质

业务培训和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举办旅游质量标准、统计、旅游安全、普法、职业道德农家乐等各类培训班98期。参加培训人员涵盖旅游企业负责人、中层业务骨干、导游等一线从业人员。我市三次援藏的导游员刘萌刚被评为“2011年中国旅游十大风采人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各部门,尤其是涉旅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旅游局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旅游发展方式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仍需大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有待大力提升,旅游发展投入总体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健全,旅游企业规模不大,旅游服务水平还需大力提升,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还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我仅就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报告。等会,陈丽华副市长将全面部署2012年旅游工作,李志刚市长将做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谢谢大家!

上一篇:社会实践部10月份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期督导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