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2024-06-23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共12篇)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1

http:// 2011年04月07日 13:38 中国教育报

文学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曹晓东 摄

本来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不矛盾,但是,某些现行教材奉行的语文教育理念造成了二者的分裂,逼迫语文教学二选一。

特级教师周益民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中指出:“现在小学语文界一个所谓主流的观点,就是小学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课,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为主。”可以看到,当前语文教育现场呈现出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学教育的倾向。

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理念

【虽然从比例上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居了主体位置,但其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以及练习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与文学教育有一定距离。】

文学教育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理念。我曾做过一个教育部的教材项目《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在该项目研究中我提出的“文学教育”这一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及其操作方法,得到了该项目的两位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吉林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栾的充分肯定。在“审查意见”中,他们认为,“文学教育”理念的提出,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普遍缺乏文学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文学教育’的提出,会引起小学语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形成新的认识。”“从‘文学教育’入手,可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因为‘文学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以及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符合小学阅读教学的规律。”

所谓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能力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是一张纸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从比例上看,文学作品占居了主体位置,但是,从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到组织语文练习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与文学教育有一定距离。如果文学教育不能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理念,问题重重的小学语文教材就不能回到它应该站立的坚实的根基。

还孩子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语境

【字词应当通过语境学习掌握。由于教材编写者忽视了语境的重要性,课文被简略、压缩。然而对于儿童来说,一个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故事是更容易感受、体会,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的。】

识字、解词都应该放在语境中,在阅读中完成,而不能孤立地学习。每个字词的意思,要根据它在文本中不断出现的位置去揣摩、猜测,也就是在具体的语境里,通过阅读去学习,这是儿童学习字词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的一些教材,字词却不在阅读中去教。比如《秉笔直书》一文,本是不错的历史故事。但是,关于该文的教学又是怎么设计的呢?“比一比,然后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我到课文中查了一下,除了“直言”,其他几个词在课文里面都找不到,也就是说,“美言、谎言、谣言、忠言”和这篇课文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教材编写者却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还有的教材设计了“读读背背”这样的练习,孤立地让学生背成语,把白衣天使、玉洁冰清、处变不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等,一一罗列出来。有的教材甚至下力气教学生孤立地记忆词组的AABB(浩浩荡荡)、ABAB(溜达溜达)、ABB(黑黝黝)、ABCC(人才济济)一类结构。这真是在教无用的死知识,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写文章时,需要先考虑我要用个AABB、ABB或ABCC这种结构的词,然后再写吗?如果是这样,我相信,所有的作家都不会写作了。无论怎样了解词组的结构,甚至把字典上的词全都背下来,如果没有在语境里理解这些词,还是不能获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离开了具体的语境,离开了具体的形式,离开了语言系统,孤立地教一些僵死的词语和无用的“知识”,这就是一些教材编写者所理解和实践的语言文字教育。也许他认为回到语境,那就是教文学了,把词提取出来单独教,这才是教语言,是语言文字教学。但是这种做法,是非科学的,也不会奏效。维果斯基在《思维与语言》中就说:“实践经验也表明,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效果的。一位试图如此做的教师,除了空洞的言辞和儿童鹦鹉式地背诵外,一无所成。”他还以列夫·托尔斯泰教授农民的孩子学语文为例,认同托尔斯泰的观点——“儿童需要的是一个从普通语言的上下文获得新概念和词语的机会”。沿着托尔斯泰和维果斯基的在语境的阅读中学习语言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回到文学教育的立场。

由于孤立地、机械地看待语言的存在,很多教材编写的做法是尽量使“语言”简单化、平面化、明晰化,反映到语文的文学教材上,就是将文学矮小化。语文教材在文学上出现了简略化、压缩化、概念化的倾向,把文学本来特有的一个复杂的演进过程,发展的曲折和波澜,细腻的心理描写,复杂的性格,等等,全都删掉,认为这样好把握。然后就剩下了非常简单化、平面化的语言文字。他们以为这样处理,儿童就容易掌握。所谓的容易,是我们教材编写者自己的感觉,可是对小孩子来说反而更难了。因为对处于文学期的儿童来说,一个故事里面丰富、细腻、具体的文学信息是更容易感受、体会,更容易理解、记忆的。不信,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将洛贝尔的《等信》缩写成200字的《小雨蛙等信》这篇台湾教材和1200字的原作都拿给二年级孩子,看看他们对哪个故事更有兴趣,对哪个故事有更清晰的记忆,从哪一篇里能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

文学教育是真正促进小学儿童语言发展的语言教育

【文学教育是最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的语言教育。就像幼儿学唱儿歌比学习日常交际语言更容易一样,教文学的阅读、文学的表达,小学生容易学。因为对他们来说,文学并不是高深的语言,而是他们的身边语言和生活语言。】

文学教育包含三个层面: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养成。这三个层面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不仅如此,文学教育还是一种真正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语言教育,最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的语言教育。

我把文学理解为依靠形象思维的语言,借助想象力来表现人类在生存中所体验到的思想和情感的作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我们用逻辑和抽象的规则来认识物理的世界,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而体现人类智慧的这两种文化不只是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协助,其中故事(形象思维)的智慧还是整个智慧的芽苞或种子。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是高深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大众教育,所以用一些日常实用语言,让学生学会对话、交际和简单写作就可以了,教文学也就是教教阅读就行了,不必教文学那种有创造性的表达。教文学的创造性表达的,是精英教育。之所以有这种观点,是因为论者不了解小学生处于文学期,不了解他们多么擅长文学性表达。对小学生来说,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是高级语言,但并不是高深的语言,而是他们的身边语言、生活语言。

1994年我到南戴河去开会,留住在一家海滨招待所里面。房子不隔音,就听到隔壁那边有人大声说话,一直说到很晚。一个小孩的妈妈提意见,说怎么这么没有教养啊,双方就吵起来了。这时,那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说:“我们家的小狗,到了晚上都知道大家睡觉了,都不吵不叫了。”那边一听,马上就不出声了。这个孩子一语双关,但并不是在骂人,他只是运用情境联想,将他独特的感知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明他的观点。在儿童的生活中,这种事例不胜枚举。所以,教文学的阅读、文学的表达,小学生反而容易学,就像幼儿学唱儿歌比学习日常交际语言更容易一样。在小学阶段,文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教育,是应对儿童的文学能力,指向所有孩子的普及教育。只有到了缪斯能力退化了的成人阶段,文学教育才具有精英教育的色彩。

文学语言的教育具有多元功能。虽然文学是整体感性的,但是文学也有理性化的东西。小说,故事,甚至诗歌都有理性蕴含其中。而且有些文学作品既有阅读的乐趣,又有思维的训练。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其中没有对事物认知的训练吗?它也是在讲事物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一个整体的事物不是每一个局部的相加。图画书《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七只瞎老鼠》也都是典型的具有认知功能的作品,对培养孩子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是大有帮助的。包括儿歌,比如问答调《什么尖尖尖上天》,语句间的结构和场景都是重复出现的。看到重复出现的结构和场景,儿童的思维就会开始推论,就会利用前面出现的信息,猜出谜底。文学对思维是有引导性的,可以训练儿童联想、归纳、判断、推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与语言能力息息相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两种语言系统,那就是文学性教材所体现的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语言系统和说明文教材所代表的以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语言系统(这一语言系统与初中之后的议论文或者论说文形成对接)。我主张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理念,并没有排斥说明文教学的意思。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工作也是不能耽搁的。本文所谓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等,均针对文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而言,这一用心还请读者明鉴。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2

针对动画专业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比较强这个特点,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主要偏重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在对动画软件的熟练掌握, 不断提高制作三维动画的技能上。由于三维动画软件种类繁多, 并且更新速度快, 学生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对三维动画软件的学习上, 迫于追求新软件和新功能。尽管软件掌握的是不错, 最终制作的作品却缺少创意和内涵。例如在三维场景的设计与制作课程上, 有些学生制作的作品乍看上去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就是缺少主题思想, 不知道表达什么, 只是将物品毫无目的的加以拼凑, 这样的作品是毫无意义的。

我并不排斥三维动画软件的重要性, 技能教育在三维动画教育中至关重要, 社会也需要真正实用性的人才, 没有技能教育, 学生的就业就成问题。但是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 我更倾向于素质教育。因为技能需要经过职业培训和工作环境的磨炼以及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那么动画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由于动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 因此, 对动画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动画人员, 需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较强的造型能力与想象力, 时间与动作的把握能力, 视听语言的设计能力, 团队的合作能力等等。在三维动画教学中, 如果能够将技能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 那就更好了。好的三维动画作品, 是娴熟的动画技能与良好的艺术修养结合的产物。

作为一个三维动画人员, 应该具备设计、制作、完成三维动画项目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种思路, 在三维动画的教学中, 可以施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在项目制作中贯穿学习理论知识, 再将理论学习运用到项目制作当中。项目由简到难, 每个项目都包含有完整的制作流程。例如:制作一个三维动画短片, 从最初的剧本构思, 分镜头、场景和角色设计到模型、材质、灯光、动画、渲染、合成, 包含三维动画短片的整个制作流程, 使学生独立完成三维动画短片的制作能力得到提升。

随着动画专业三维动画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像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导教学法等等。在三维动画课程学习中, 对于初学者来说, 最枯燥的莫过于软件命令的学习。如果单纯的给学生进行命令讲解, 上课不但枯燥, 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将命令结合典型的案例来讲解, 则学生可能就容易掌握多了。从学生角度来说, 学习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三维建模课程的学习中, 有些学生学会制作一个苹果, 如果让他制作一个香蕉就不行了。这些学生只是死记制作步骤, 没有很好的理解建模工具的涵义。

如何学习三维动画呢?我总结为三多, 即多看、多做、多问。多看就是尽量多的看一些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 分析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是如何制作的。当然, 好的三维动画教材和辅导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做就是尽量多的进行实例操作, 多做一些作品, 也可以临摹制作一些优秀的作品。只有多加练习, 才能巩固并提高自己的动画制作技能, 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多问就是尽量多的提出疑问, 经常与他人交流制作经验。遇到问题, 一定要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例如, 在maya的移动物体的操作中, 按下w键后, 操纵杆没有出现, 难道快捷键不好用?有些学生就一直不耐烦的敲击键盘, 这时就应该考虑是不是键盘的大写锁定键开启了, 或者是此时的输入法是中文输入法, 或者是操纵杆已经出现, 只是偏离了物体的中心, 出现在视角画面之外, 或者是电脑反映慢, 出现死机的情况。如果将这些情况都考虑到了, 以后再遇到就容易解决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教给学生的并不单纯是制作一间房屋, 调节一段动画那么简单, 而是一种制作思路, 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思路来开展三维动画教学。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成熟, 三维软件如3ds max、maya等在影视、广告、游戏等制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使业届对动画人才需求大量增加, 如何培养三维动画人才?是素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这一直是三维动画教育的一大难题。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3

关键词:实践经验;供需矛盾;适应社会需要;适合教师现状

目前,我们国家的会展教育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全国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也是逐年扩大,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也能发挥出较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会展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社会对会展人才的要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院校与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社会广泛缺少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院校每年输送的大批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失业”。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得不让广大的会展教育工作者深思:“会展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还是让教育适合教师现状”?会展教育问题近年来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一、会展教育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

中国的会展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引导下,会展教育迅速扩张,时值今日,中国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已达200所以上,每年招生人数已达三万多人,会展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然而,透析中国会展教育进步的背后,多数仓促上马会展专业的院校,看重的是专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几个院校是真正根据市场及社会的岗位需求而开设专业,加上高等教育自身带有的局限性,使得培养的设计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致使大量的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改行,而市场上多数企业还急需会展专业人才,会展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产业的需要,已经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在《中外会展》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全国会展业职业经理人(北京)中级研修班上,作为特约嘉宾的博汇创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峰谈到当前会展教育的突出矛盾时说:“很多院校的会展教师没有从事过会展,而社会上真正做会展的人是不愿意去做教师的……”。一方面,每年激增的会展专业毕业生数量和有限的社会就业机会形成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全国各院校还在不断扩大招生,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师资队伍质量很不平衡。

打开各大院校的招生宣传网站,几乎所有会展专业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事实上,没有几所院校真正关心一纸就业协议背后的事情,也没有几所院校愿意花时间跟踪学生貌似就业后的真正去向。不择手段网上签约、不择手段地把学生推出校门、不择手段地扩大招生规模,生产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培养着学科落后的“会展人才”。这不是中国会展教育的悲哀吗?

二、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成为制约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

中国的高职教育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高职会展教育也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却成了“营养不良”的代名词。一方面企业需要有技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的甚至翻版本科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尤其在师资方面,普遍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成为制约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

有人对中国高职高专的师资结构作过调研,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4.8%,引用《国内高职高专师资队伍情况调查报告》,作者刘铁雷,2001年6月1多数专业教师缺少应有的社会实践。可悲的是,教师自身对这样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缺少危机意识,对于存在的问题好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甚至“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从不关心所教的知识是否实用,是否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基本需求。

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新开了社会上最热门的专业,比如:国家大力扶持的动漫专业和朝气蓬勃的会展专业等等,事实上各院校上这些专业之前、几乎没有一个是先具备了办学条件的师资以后开设的,师资缺乏严重地影响了专业的良性发展,凤毛麟角的几个所谓内行老师,实践经验更是少得可怜。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在更短的时间内成长”。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3页1会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或科研型人才,客观上要求专业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与职业技能挂钩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专业教师首先具备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把当前最实用的专业技能带到课堂上来,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社会上用得上的专业技能。

三、会展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还是让教育适合教师现状

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中国的会展教育能否“知人”和“自知”,会展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勇敢地改革,还是让教育适合教师,安于现状?这是摆在每个有志于做好中国会展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很难迈进的门槛,主管部门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求教师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两年试用合格后才能正式成为专业教师,为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成为全世界学习借鉴的典范。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会展教育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院校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尤其在中国这个人事制度比较特殊的国度,教育界的腐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职业显然可以成为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职业,许多有社会背景的教师甚至可以使得教育适合自身的现状,有的学校可以因教师设立课程,兼顾教师的现状更改教学计划,教育的体制改革、课程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面对快速发展国民经济,面对全社会亟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呼声,教育的格局也在不断变革,职业教育的前景已经无法守株待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教育的竞争越来越呈现白热化,谁能走出重围,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职业教育的路子,谁就是获胜者。职业教育要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赢得教育质量的声誉,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紧跟行业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使命。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陈宜民:《中国古代格言大观》,重庆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330页1可见,要想解决中国会展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教育者自身抓起,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使职业院校的教师向“双师型”迈进,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走出误区的必然选择。“大力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是职业院校适应需要、满足要求的努力目标,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要自觉地向这个目标进取。”

作者简介

史建海;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是继续抱还是让他自己走教育随笔 篇4

国庆节休假期间,我在翻阅教师的教育笔记时,看到了大一班薛老师九月份所写的这篇教育笔记。

我班的京京,大概在7月8日做了治疗疝气的手术。这学期开学后,他奶奶嘱托我们要多关注京京,不能让他运动,上下楼梯时要麻烦老师抱他,不能让他自己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按京京奶奶嘱咐的去做,他奶奶很感激,经常向我们表示感谢,并希望我们能继续这样做。今天已经是9月25日了,京京动手术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我和另一个老师想,每天抱他上下楼梯,不让他有自我锻炼的机会.是否对他的健康不利?巧的是我班还有一个孩子差不多和京京同时做了同样的手术,而那位孩子的家长从开学第一天起就一直让孩子自己上下楼梯,目前孩子身体恢复得不错。于是,今天我们试着和京京奶奶沟通,建议以后可以让京京适当地做些运动,如上下楼梯可以让他自己走,教师则在旁边给予关注。没想到听了我们的话,京京奶奶不太高兴,误以为我们厌烦了,不愿意抱孩子了。为此,我们很困惑,不知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了这则笔记,我想,教师将自己的困惑写在笔记中是对园长的信任。作为园长,我应该给予帮助和引导,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我想到,类似事情可能其他教师也会碰到,所以可以组织全体教师来讨论,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国庆休假一结束,我就向两位老师了解京京的情况,得知京京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孩子出院后一直由奶奶带着。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理解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之心,也明白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奶奶。于是,我提醒两位老师,在京京奶奶还没有想通之前,还需抱孩子上下楼,不能流露出不良情绪,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引起家长的不满。

下午,刚好是全体教师例会,我请薛老师做主持人,大家就京京的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基本形成三点共识。

1.要从医学角度了解,京京手术后需要多长时间的恢复期,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恢复期也有长短。疝气这种病虽说很普通,但如果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所以还是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复查,听听医生的建议。

2.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摆脱依赖心理。例如,上楼梯时老师抱他,下楼梯时他自己走,或者上下楼梯时都由老师或同伴搀扶着他走,最后过渡到让他自己上下楼梯。

3.祖辈宠爱孩子的心理特别强烈,尤其是对留守的孩子。京京奶奶可能过于疼爱孩子,所以比较难沟通,我们不妨与京京父母进行沟通,问题可能容易解决一些。

听了大家的`意见,薛老师决定先与京京奶奶再沟通一次,请她带京京去医院复查,听听医生的意见。

第二天,我向薛老师了解情况,薛老师说她已跟京京奶奶沟通过,但老人似乎有些不高兴,嘴上答应去问医生,实际上只是在敷衍。可能她还是误以为教师在推脱。于是,我向两位老师推荐曾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的教育随笔《俯下身子做一座桥》,希望他们能像文中的王老师一样爱孩子,不要怕麻烦,遇事要想办法去解决,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时,我建议:既然家长不太乐意与医生沟通,那么就由教师去向医生咨询。

第二天,薛老师向京京的主治医生作了咨询。医生明确表示,像京京这样手术顺利,术后两个星期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上下楼梯。当然孩子术后在家和在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活要规律,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多喝水。二是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三是教师和家长要多关注京京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解小便时要用力才解得出来或有咳嗽现象,都要及时就诊,以防因腹压增加而让疝气再度复发。听了医生的话,薛老师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刚巧,当天京京妈妈回来看望孩子,薛老师就将此事与京京妈妈进行了沟通,京京妈妈非常赞同老师的意见,表示会配合老师做孩子和奶奶的工作。

两天后,京京妈妈又去外地工作了,早上由奶奶送京京来园,薛老师又将医生的意见及在妈妈接送期间京京的表现告诉奶奶,并向奶奶保证,教师一定会多观察、关注孩子,如发现孩子身体不适,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送孩子就医。当我们问及京京奶奶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做时,京京奶奶不好意思地说:“这段时间辛苦两位老师了。其实孩子在家时趁我不注意也会自己上下楼。是我多虑了,总担心万一有个好歹不好向他爸妈交待。他妈妈也说我过于保护孩子只会害了他。你们放心,这个道理我懂,我不会怪你们的,我知道你们是真心诚意为孩子好。”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还是在一次全体教师例会上,我让薛老师跟大家说说处理这件事情的体会。薛老师感触很深:第一,当自己遇到困难时,非常感谢园长与同事们的帮助,感到非常温暖,也很有归属感。第二,遇到类似需要家园配合、沟通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怀着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只有负责地、诚恳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才能消除家长的误会,家园间才能更好地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探究 篇5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逐渐得心应手,积极调动了儿童学习动力,使学生充满学习好奇心。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利用效率还应继续提高,做到完全熟悉儿童文学领域。

本文针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资源中的利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效利用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形象生动、语言简明规范、富有情趣等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能够丰富儿童语言养分,逐渐形成语感,掌握语文学习中的基本语言和方法,为学生将来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儿童文学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但其应用效率还有待提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效率做出分析,供教师今后教学参考。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不同于儿童读物,儿童文学同小学语文教育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儿童读物泛指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儿童文学是将相关知识内容整体融入进儿童审美世界中。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高于儿童读物文学性,是以一种整体、有机的审美构成。

儿童文学能够作为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有利于达成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形式是神话、寓言及童话等,引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快融入进语文学习中。

小学生通过接触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逐渐形成自主化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儿童文学以拟人化形式进入到教材中,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掌握知识的理智感,引起学生高度注意,使大脑思路逐渐清晰,思维印象更加深刻,加固学生记忆力。

同时兴奋愉快的记忆能够减少学生疲劳感,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接受学习。

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语文及发展具有非凡意义,儿童文学正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

因此,儿童文学促使小学生阅读能力、知识水平获取能力有了稳步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资源中的有效利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新课标体制改革下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编中,童话、神话、寓言、小说等多种儿童文学体系相继出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所占比例逐渐提升。

为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的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几项教学策略:

1.分析儿童文学赏析特点:根据儿童文学欣赏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欣赏是指儿童在看、听某一文学作品时产生的精神活动,引发艺术上的审美和思维,是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认知过程。

由于儿童具有年龄上的显著特点,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体现出特异性,因此,提升儿童审美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儿童阅读质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儿童知识经验有限,其文学欣赏水平较低,通常对一些奇特、新颖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而对抽象且理性的问题比较反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儿童理解他们主动跳过和不感兴趣的部分,对于儿童理解的部分可一带而过,做到语文教学中整体性和语感的要求。

2.儿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通常对感兴趣的部分会投入感情,不自禁地参入进作品中,情绪随角色的变化产生变化,甚至会将自己编织进作品中,与人物共同呼吸,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故事情节。

结合这个显著特点,教师可以进行换位思考,保持童心未泯,全方位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及美学的价值,充分利用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信息资源,为小学生营造审美氛围,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学色彩,提升利用效率。

3.根据儿童文学文体特点:目前我国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少考虑儿童文学的独特文体,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归为一体,多数语文教师缺少儿童文学文体知识,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断章取义,将儿童文学本应充满童趣的理论知识分解,将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变成枯燥的说教,使小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资源涉及多种体裁,包括童话、寓言、神话、诗歌等,儿童文学体裁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每种体裁都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因此抓住儿童文学的体裁特点就等于抓住语文教学的基本核心,是构建语文教学资源高效化进程的重要突破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儿童文学文体知识,妥善处理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和实质之间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使其充分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提高儿童文学语文教学资源中的利用效率。

4.使学生真正融入进儿童文学作品中,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注意使用儿童喜爱的方式进行阅读,使小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学习的乐趣,阅读时标注并摘录相关词句,增添阅读情趣,给学生自我释放的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连通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理共鸣,使学生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提高利用效率。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6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儿童文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属于少年儿童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也属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是终身的。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内涵和真实情感是小学生了解现实、了解生活、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形成基础写作、阅读能力,通过教育在小学生思想中树立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教育目的统一性来说,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此外,小学生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可以了解语言文字,形成基本的读写能力,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保证之后,小学生可以更好的涉猎儿童文学,也更容易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深刻的含义,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儿童文学的引用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学基本要求,否则会造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引用不科学现象出现,无法很好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首先,儿童文学作品的选用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行为、认知和成年人比起来更加具有可塑性,同时小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引用儿童文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性;其次,保证儿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十分丰富,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惊人,而小学生理解抽象性的内容却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比较难接受抽象的事物,只有形象性的事物才能保证少年儿童更好的接受到相关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引用还要具备形象性特征;最后,小学语文教育中引用儿童文学应该保证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科学知识。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分析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疑问教学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加注重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引用,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教学内容站到了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六成以上,较以前比例大大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作品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精卫填海》、《小蝌蚪找妈妈》、《皇帝的新装》、《农夫与蛇》等,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还具备了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讽刺意义。例如《皇帝的新装》中就是对虚荣心、自欺欺人行为的一种大胆讽刺,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文中的小孩子的行为能够教育广大小学生要诚实守信,对待人要真诚,《小蝌蚪找妈妈》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小蝌蚪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小蝌蚪不停的寻找自己的妈妈,向学生展示了亲情的可贵。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而且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丰富教育意义,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

首先,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小学生阅读目标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课外阅读共同完成和实现,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读写能力。通过很多实践证明可以发现,凡是阅读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知识面广的学生,大都喜欢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收获丰富。在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儿童文学,这是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儿童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可读性强,而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常常在内容和思想上远离实际,思想性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少年儿童阅读这些作品很难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因此,儿童文学读物自然就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其次,儿童文学读物是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材料。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所进行的听书读写实践活动。他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更好发挥小学生的活泼好动,观察细微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爱好。而在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作品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如儿歌、儿童诗歌、儿童小说作品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文学读物开展歌唱比赛、朗诵会、诗歌表演、儿童戏剧表演等内容,此外,优秀的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范本,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3.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得力助手

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其趣味性强,适应儿童阅读能力等优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去更好的了解学生和亲近学生。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阅读哪些儿童文学,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语文学习。此外,通过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和兴趣爱好,保证教师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深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保证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语文教学,拓展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02)

[2]程淑莲.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 科技创新导报. (13)

[3]台君.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导刊.2015(16)

[4]刘莉.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18)

[5]史杰.略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J].情感读本.2016(11)

[6]梁修琴.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07)

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文学熏陶 篇7

一、现状:语文教育文学荒漠化

著名作家赵丽宏在《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概十年前, 我接待过英国作家莱辛, 她的一句话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也使我产生共鸣。她说, 在英国, 有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这些‘野蛮人’懂得最先进的科技知识, 能操纵最复杂的机器, 却缺乏情感, 缺乏情趣, 缺乏宽容博爱的精神。造成他们‘野蛮’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不读文学作品。这样的话出自一位文学家之口, 也许有人认为失之偏颇, 但她确实是指出了一个在现代社会具有的普遍性的现象。”是的, 文学作品之于人的精神世界, 犹如雨露之于原野。假如原野没有雨露的滋养, 假如精神世界缺乏文学的滋润, 结果就只能是文化荒漠的出现, 人格品德的弱化, 人文素质的退化, 进而就是精神家园的荒芜。

随着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商业化,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生存竞争、出人头地的欲望所造成的沉重身心压力, 出现了喜欢娱乐刺激、诙谐轻松的文化选择的倾向, 影响到青少年的阅读取向, 产生热衷感性娱乐文化而冷漠、疏远文学作品的现象。同时中小学生能用于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 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中小学生文学荒漠化的现象。如果年轻一代这样成长起来, 那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很可能走向浮躁和浅薄。

在文学荒漠化的大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教材的选文上, 名家名篇的数量太少。一个学期, 学习的课文大约是二、三十篇, 而极富有文学性的课文少之又少。林语堂先生认为学生在校“所读非书”, 他说教科书“算不得真正的书”。二是教师缺少引导孩子阅读文学作品的意识。教师的兴趣点在课文的讲解上。笔者认为仅以此作为语文营养, 孩子们将会营养不良。三是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指出, 许多家长只允许孩子读那些如何写作文的书, 却不允许他们读文学作品, 认为这些东西对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并无直接的帮助。如今孩子们即使有随心所欲阅读的条件, 家长能否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

二、呼吁:小学语文教育不能缺失文学熏陶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类文化之一。熏陶是指由于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 (多指好的) 。为什么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文学熏陶?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师名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比如鲁迅先生, 是小说家, 又是散文家、文艺批评家、思想家;郭沫若先生, 戏剧、诗歌、史学、书法无不精通……从教育的角度看, 这些大师在成长的历程中, 其中最重要一点是他们从一起步就在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下成长, 在学生时代对名著的熟读成诵, 既是语言文字的积淀, 更是与先哲前贤对话, 此营养是极为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 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

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散文家黄宗江曾说:我十多岁时, 当时的课文, 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冰心……诸大作家的名文都有, 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也在课本中, 古典的唐诗宋词, 古文观止的选篇也有不少, 初识了《陈情表》、《出师表》……从我自己的经验感到, 我们少年时的课业比较多彩多元, 而又重视经典、古典。

原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舒芜也说:我在十二岁之前读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说唐》、《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影响更长远的, 还是那些新文学书。我在进初中之前就能时时亲近这些, 熟悉这些, 受到新的文艺空气的熏陶, 是一大幸事。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讲师曾昭奋曾说:小学五年级时, 老师把《与吴质书》、《陈情表》、《兵车行》、《岳阳楼记》……抄在黑板上, 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 跟着老师朗诵, 课余背诵。几十年了, 不时记诵它们, 由不懂到懂, 由浅入深, 反复体味它们的文化、道德的内涵和作者们的爱心, 它们已经成为自己文化、道德修养和感情的组成部分。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则说:小时侯接受的教育犹如建房的打桩工程, 做人的基础夯得扎实, 面临任何风雨不飘摇;文化基础打得扎实, 如手脚在自己身体上一般, 运用自如, 终身受益。

大师和名家都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在告诉我们, 少年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就会形成扎实的文化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首先指出的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教育不能缺失文学熏陶。

三、实践:进行文学熏陶的策略

有人担心, 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是否太早。非也!前文中提到的大师名家, 哪一位不是从懵懂时就接触了并不太解其意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化讲究的就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曾给青少年们提出忠告:读古典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 是长远受益的, 它会影响你的情趣, 扩大你的心胸, 使你用多元的角度去独立思考问题、观察事物, 具有欣赏人世间丰厚的文化遗产的能力。

1. 丰富教学的文学意味。

由于在教材的选文上, 富有文学味道的名家名篇很少, 在教学中就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来丰富课堂教学中的文学意味。

(1) 介绍背景激发兴趣。学习一篇课文时, 课文下方的“本文作者是……, 选入课文有改动”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和兴趣。作者是怎样的人?还写过什么作品?原文是怎样的?各种期待在孩子脑中盘旋。此时, 介绍作者及背景能激发孩子了解作家、学习课文、阅读作品的兴趣和欲望。

如教学老舍先生的《猫》, 从“老舍”这个名字开始介绍, 还有老舍先生的爱好、生活经历、作品、文风等, 孩子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住, 他们不一定能全部理解, 但至少一位大师开始在孩子心里扎根了。学习了《猫》, 老师所介绍的《养花》、《骆驼祥子》已经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期待。

又如教学古诗, 很多古诗孩子在学习前已经朗朗上口, 老师就可以在理解诗意、感受诗境的基础上, 讲解诗人的有关背景。像《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 为什么会将这首词写得如此凄清深沉?随着老师对纳兰性德生平的介绍, 孩子被深深感动, 对诗有了更深的体会。

(2) 扩充内容, 突出文学感觉。教学一篇课文, 还应补充一些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更多的文学感觉。如学习《少年闰土》, 可以补充《故乡》的内容进行阅读;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就可以把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读给学生听。每一次“回顾拓展”的“日积月累”里, 出现了很多选自经典文著的语句, 像《老子》、《庄子》、《论语》等, 老师就可以再找一些里面的传世佳句或篇章呈现给孩子, 带着孩子走进经典。

(3) 诵读积淀文学语言。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 对于诵读的意义、作用有精辟的见解:“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等等。而且对诵读的要求、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朱熹的“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诵读方法既符合语言文字的特点, 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以说, 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诵读的运用。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 先抓住时间把文学经典的篇章或片段输入学生大脑, 逐步理解它们的思想情感内涵, 从而积淀下文学语言, 形成文学语言习惯, 这对塑造学生的文化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课本中的必背篇目外, 教师应补充一些适宜的名篇供学生选读背诵。

2. 创设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

(1) 发挥教师的自身魅力。俗话说“言传身教”, 一个经常阅读文学作品名家经典的老师, 其文学底蕴和文学修养在言行、教学、品格中处处呈现, 时时对学生起示范熏陶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其次, 师生共读经典, 能够消除师生之间审美的距离, 最大程度地避免教师按个人主观意愿为孩子选择书目, 使孩子阅读处于“非自由”的状态。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 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拥有共同的语言。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保证交流的通畅。只有共同的密码, 孩子们与老师的交流才会充满了欣喜, 老师和孩子的交流才会充满魅力, 只有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使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持续下去。

(2) 营造浓郁的文学气息。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间, 对孩子进行文学熏陶, 还要营造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浓郁的文学气息。

学校里浓郁的文学气息的形成, 可以借助班级的“读书角”。在“读书角”放置文学经典, 在在墙壁上张贴经典名句, 在图书室进行阅读, 都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进行熏陶默化。家庭环境是否有文学气息也是很关键的。购置文学作品, 家长和孩子进行共同阅读, 才能形成浓郁的富有文学气息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文化素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如英国文学史上的勃朗特三姐妹, 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 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她们的父母经常陪她们共同阅读优美抒情的文字, 消遣漫长的冬夜。春暖花开的时候, 她们常常聚集在野外, 朗诵自己或别人的诗作。文学的种子自此就深埋在她们的心底, 这正是她们能写出《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源泉。

3. 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

(1) 结合教材, 推荐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课外读物丰富多彩, 其中也不乏一些无聊乏味的东西, 如果不加选择, 那读的效果也是一般的。因此, 要根据课内阅读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文学作品。比如上完《猫》, 就可以推荐老舍的散文和小说;学习《祖父的园子》, 可以把萧红的《呼兰河传》介绍给学生;至于学习《草船借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 更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好时机。

(2) 充分发挥阅读指导课的作用。如果说结合所学课文给学生推荐文学作品属于零散推荐的话, 那么阅读指导课则可以“批发”推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数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以及现实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作品, 还可以利用导读课就文学作品阅读要求和方法作适当的指导。

(3) 有效开展多种阅读竞赛活动。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学作品活动是很有实效的,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开展“走进文学长廊”写读后感活动、“古诗文诵读”活动、美文诵读活动等。通过一个阶段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学生有了自己的“所得”以后, 就应该及时创设条件, 搭建平台, 让学生的成功体验飞扬起来。当学生感到阅读有意义时, 就会越读越起劲, 越读越愿意读。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来充实孩子纯朴的心灵, 为他们打下一生发展的基础。孩子在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 语文教材上那些简短的课文对他们来说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语文教育将成为与人类文化长河连接着的溪流, 顺着这条小溪, 孩子们可以溯流而上, 寻找语文的源头, 寻找知识的源头, 寻找生命的源头。

参考文献

[1]赵丽宏.永远不要做野蛮人[J].少年文艺, 2002, (11) .

[2]李振村.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J].小学语文教师, 2003, (3) .

[3]王丽.我们怎样学语文[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2.

“狼式教育”是回归还是偏离? 篇8

当然,不同的观点、迥异的声音也纷至沓来。一时间,“狼爸”的教育方式甚至被解读出了那么点“血腥味”;“狼爸”的行为与“自私的教育观”挂上了钩,“家庭暴力”、“泯灭童心”等一顶顶巨帽无私地馈赠给了“狼爸”萧百佑。

两种使现代人困惑,且形同水火的教育观,随着“狼爸”的出现而狭路相逢!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同时,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狼式教育”是回归还是偏离?

首先笔者认为,一切教育的前提和目的都要突出一个字——爱,一切教育方式被实施后都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父爱、母爱、师爱都是人类应无私、无怨、无悔地赋予下一代的,正所谓“至纯至真的爱”。

有了“至纯至真的爱”作为教育的基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便涌现出诸多的“狼爸”、“狼妈”。孟母教子以“德”;岳母教子以“忠”等不胜枚举。其中更是运用了现代人为之色变的“残忍”手段:诸如打手板、打脚板、打屁股等不一而足的体罚方式,结果呢?打出了报国英雄!打出了廉洁好官!更是打出了中国历史的礼、义、廉、耻、忠孝双全!进而这些孝子贤孙们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青史留名。可是反过来看,这种动则行使“狼”权的封建家长制的教育方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的发展!鲁迅笔下的阿Q,不就是那个时代陈旧的教育模式之缩影吗?

所以时代不同了,人类社会进步了,人们赋予下一代的“至纯至真的爱”也有必要进步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名”人,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开创精神的新一代“有用”之人!

与此同时需要指明的是,“开创精神”由来于人类了解自然、探求自然的天性。陈克正“玩学习”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三个博士姐妹;江苏常州的“捯饬鬼”女儿在爸爸的地盘上撒欢,大学三年级就设计9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欧美数十个国家。所以,只有具备了“开创精神”,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9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4月17日电 针对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将许多小学教学内容纳入幼儿教学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幼儿教育如果只求速度而不按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对幼儿的成长不利,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教育误区。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为维持或扩大生源,采用“速成”式幼儿教育方式,一味地迎合家长,将许多小学教学内容纳入幼儿教学,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到大班后纷纷退园,转到学前辅导班学习小学课程。

针对这些情况的存在,学前教育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杨飞龙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小学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相契合,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教育误区。

杨飞龙说,幼儿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变成“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小学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都学了,孩子上小学时一开始学习成绩会不错,但几年之后,就容易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 篇10

今天(3月26日),在寒冷的日本北海道有一个名叫“旧白滝站”的小车站关闭了。本来这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不起眼的火车停靠点,但是它的关闭却引起了远在中国的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广泛关注。

因为关于这个小车站有一个温暖的故事,它被称为“一个人的车站”。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上白滝站”(实际上应该是旧白滝站)是日本北海道一个古老的车站,位于偏远的纹别郡远轻町。因为人口锐减,近年来乘客越来越少……本来三年前,当地的铁路部门打算关闭这个小车站,但是听说有一个名叫原田华奈的女高中生,还要使用这个车站,她还需要每天乘坐这趟班车上学,于是他们决定为这名唯一的乘客保留这个车站,直到她高中毕业……所以这个车站被称为“一个人的车站”。

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情,仿佛如宫崎骏经典动画一样,能够戳中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能够把人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也有人说这纯粹就是一个充满漏洞的“鸡汤”故事。那么,这到底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真实事件,还是一个传说中的“鸡汤”故事呢?见闻君进行了一番详细考察,下面就听我把考察得到的结果向诸位慢慢道来。

真实的原田华奈与真实的旧白滝站

见闻君找到了由人民网日本频道,于2015年1月8日编译的一篇来自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大致介绍了故事的基本情况。

原田华奈17岁(2015年),是北海道远轻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她的家距离旧白滝车站有5分钟车程。每天早晨,父母用车将其送到旧白滝车站,然后再让她独自乘坐石北线去上学。

旧白滝站被铁道迷称为“秘境之站”,其附近只散落着几家民居,铁路线的上行线每天有3趟车经停此处,下行线则每天只有1趟车停靠,也就是原田华奈每天早晨上学搭乘的那趟车。如果错过了这趟车,她就要去距离此处大约6公里远的(上)白龙站,乘坐9点左右停靠的列车,当然那样她就会迟到。

据《朝日新闻》的那篇文章描述,每天一趟开行的列车由2节车厢组成,在过了旧白滝站后,车厢里的乘客已经有十多人,都是远轻高中的学生。在前往远轻高中的列车上,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一个“潜规则”,一二年级学生乘坐第一节车厢,三年级学生乘坐第二节车厢。这个规矩在被远轻高中的学生接受后,一直延续至今。

好了。到此,整个故事已经大致清晰了。第一,这是一个静谧的充满了田园色彩的小站,对于厌倦了大都市生活的人们,它拥有难以抗拒的魔力,所以他是火车迷的挚爱;第二,原田华奈所乘坐的列车并非专为她而开,她那些远轻高中的同学都要乘坐该次列车上学;第三,旧白滝站也并非专为原田华奈所保留,因为包括原田华奈所乘坐的列车在内,共有4趟列车停靠旧白滝站。

那旧白滝站能被称为原田华奈“一个人的车站”吗?严格意义上当然不能,因为她既不是她乘坐列车的唯一乘客,她所乘坐的列车也不是这个小站的唯一一趟列车。但是她却是她所乘坐列车在旧白滝站上车的唯一的那个人。从这角度,将旧白滝站称作“一个人的车站”也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添加了一些煽情元素的真实故事。但是……

戳中泪点的事实却是虚假的

但是,这个故事最戳中人泪点的,既不是旧白滝小站令人神往的充满田园色彩的静谧,也不是原田华奈孤孤单单一个人站在小站里等待列车到来的美丽画面,而是日本铁路公司原本要停掉这座小站,却为了这个要上学的高中生,生生地又经营了三年。

但是很抱歉,这个戳中泪点的关键事实却是虚假的,而且是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想象,想当然的生造出来的,而不是日本人。当然这也造成中国人对这个故事的关注度,要比日本人还要高。这是中国人借助一个优美的日本故事给中国同胞精心熬制的一碗美味的鸡汤。

首先,逻辑上分析。前面已经说了共有4趟列车使用这个小站,原田华奈所乘坐的列车并非唯一使用这个小站的列车。其次,旧白滝站的停用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北海道铁路公司整个铁路运行图调整的一部分,3月26日当天停掉的车站并非只有旧白滝站1个,而是共有9个。这是一个统筹考虑整个北海道铁路运行的整体计划,而非只是为某一个人、某一个站,因为这一天、也就是3月26日的今天,北海道新干线要开通运营。停掉这9个车站,是为了要给北海道新干线的开通运营让路。所谓三年前就要停掉而为一个人刻意保留三年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3月26日要停掉的9个车站。

再次,旧白滝站为原田华奈保留三年的说法,只见于中国媒体以及中国的自媒体,日本关注此事的媒体包括《朝日新闻》、《北海道新闻网》、NHK电视台均未提及为原田华奈保留三年的说法。尽管如此……

这个故事本身依旧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尽管我说这个故事本身被添加了许多虚假的成分与内容,但是并不影响真实的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打动人心的力量。静谧的北海道乡下,一个小到只能算是一个小木屋的旧白滝站,原田华奈在风中孤零零等待属于她的那班列车到来的画面,足以美得令人心醉,这是宫崎骏的完美画面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呈现。

此外,关于旧白滝站的设立与存废,周边学生的上学问题确实是其中重要的考量因素。据NHK电视节目的介绍,旧白滝站当年之所以设立,就是因为当地林业工人想要确保孩子们的上学的交通。而随着人口的减少,铁路使用率的大幅下降,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很多小站都需要关闭,但有些小站能够保留或者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以保留,确保学生能够继续使用铁路交通上学,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当然,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考虑就是旅游。这些小站是很多中国人到北海道旅行赞叹不已的存在。

在低使用频率的车站已经给铁路运营带来负效的经济影响时,企业在考虑车站的存废时,仍旧把学生上学交通问题当作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得不说这里面的温情的力量还是很让人感动。另,据NHK报道,一位名叫丹羽范史的60多岁的老人,也曾经是这个车站的使用者,虽然后来他已经不再使用该车站,但是他有时候仍旧会主动去为这个小车站去义务除雪。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那位叫原田华奈的姑娘,据中新网援引日本媒体报道,就在车站关闭前的26天,也就是3月1日,原田华奈乘车去她的高中学校参加了毕业典礼,并将于4月份前往东京继续求学,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护士。

文学是一场自我教育 篇11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艺术家只有一条:为艺术牺牲一切,人生对他只是一种手段,此外再也没有别的了。他第一个要役使的人,是他自己。”当福楼拜喃喃说出以上的话,并未想到一百多年后,有位中国青年果真毕生忠实践行,而这践行的信念,来自福楼拜另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

新近出版的《1989-1994文学回忆录》,大规模展示了木心先生被文学、被艺术所“占有”的程度与体量,此书,将是大陆读者认知木心先生的又一珍贵文本。

——顾文豪

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事实上可能马谡并未被斩,在这一切背后,潜藏着另一个阴谋……马伯庸潜心研究三国故事二十年,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线索,以悬念迭出的小说笔法,抽丝剥茧,连缀成文,让最深藏不露的三国配角,以及他们隐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秘密阴谋,全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寻找家园》所编为非虚构散文,是广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不拘记叙、抒情、议论、不限文章、日记、书信,重要的是同大地的关联。这其中,有泥土的沉重、朴实、芳香与苦涩,有水的柔润,也有干旱及焦渴。这是一代学人的心灵史,是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书中作品沉重如山,灵动如水,是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

本书以“礼”、“乐”为纲,枝蔓到诸如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文明制度、易经、宗教、革命、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制度、科学、文学、雕塑、绘画、歌剧、古典音乐、摇滚乐。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这是常识之书,文艺普及。

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状解析 篇12

一.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

定了位才能谈得上到位。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究竟应处于什么位置?有论者认为“‘语文’与‘文学’之争是现实的, 也是深远的, 至今还远未‘到位’”[2]。首先是人们对“语文”名称的具体所指理解不一。“语”, 大家都一致认为其所指是语言;对于“文”的理解, 大家的看法不一, 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不同观点。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 认为“语”是指“口头语”, 文是指“书面语”。其实, 我们稍加分析, 不难发现, 说“文”是指“文字”, 不可能是指一个个单个分散的字, 它必然少不了“文章”;说它是指“文章”, 那么写文章则一定离不开文字;说“语文”是由口头语和书面语组成, 这书面语当然包含文字和文章, 因此这几种不同的说法, 所指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学者指出:“‘语文’这个名称太含混, 不鲜明”, “对于语文教育发展史来说, 是总结了一个世纪的经验, 造成了半个世纪的混乱”, 时至今日, 语文学科“仍然没有摆脱几千年传统的综合性社会学科、文章学科 (包括文学) 的羁绊, 没有成为明明白白的语言学科, 所以造成了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内容以及教材和教学体系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已经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结”[3]。因为对“语文”具体所指的理解不一致而造成了语文学科性质的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可我们从未见有将文学性作为其学科性质特征提出来。人们可以一致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性质, 可是对于其文学性却很少有人论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中小学开设语文学科的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个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一致认为语文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提到文学性, 人们要问,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以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反映人类生活、揭示社会现象本质的, 具有形象的生动性、可感性特点, 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特的情感思想模式和主观审美评价的反映。我们认为提出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特征, 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 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文学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 从而养成纯正高雅的文学欣赏能力。

由于对“语文”涵义及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长期以来无法达成共识, 因此人们关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大分歧,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无关”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 “语文还应该是语文”[4], 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集中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过于突出强调文学教育只会造成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多元化, 顾此失彼, 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观点对文学教育的意义持根本否定的态度, 在当前凸显人文教育、加强语文课程人文性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 这种观点显然具有片面性。

2.“手段”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文学教育是为语言教育服务的, 从属于语言教育, 即语文知识教育或语文能力教育, 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实施的”[5], “语文教育实质是语言教育,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一般意义上是作为语言教育的手段而存在”[6]。这种观点虽然肯定文学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语文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关系, 但只是把文学教育当作达到知识教育或能力培养的手段, 实际上也是从根本上否认了文学教育独立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3.“部分”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既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教育也理所当然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全部”[7], 质疑“文学教育能包打天下吗?”[8]这种观点固然认识到了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但并没有赋予文学教育以明确的地位, 也没有认识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将语文学科分设为偏重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的“语言”课程和偏重人文情感的“文学”课程, 是解决当前“语文”涵义众说纷纭和文学教育定位问题莫衷一是的最好方法。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文”的真实学科面目, “语言”课程, 注重它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运用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及能力培养, 至于涵养学生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方面的学科目标内容, 可以在另外开设的“文学”课程中得以实现。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学”两方面不是互不相干的对立, 而是都有着连接自身的丰富外延, 都有彼此可资借鉴的经验, 只是未能有明确分科设置的形式。当然, 分设“语言”与“文学”两门课程, 仍需面对各种各样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语言”课如何选择语言材料, “文学”课怎样设计, 如何培养师资队伍, 如何调整语文考试评价体系等等, 但这一切, 在分别设置“语言”、“文学”课程之后, 都会变得更加明确。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实践问题突出

上述中小学文学教育理论研究、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到位, 致使中小学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存在诸多矛盾

由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没有科学明确地加以区别, 两者至今仍然混杂在一起, 致使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语文课“包打天下”, 兼职太多, 耗时低效

语文课除了语言听说读写运用能力训练外, 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政治伦理、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这一类的教育, 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但是, 由语文这一门课程来承担这么多教育教学的任务, 只能是不堪重负, 是不能够完成的, 所以要分设课程, 每门课程承担各自的任务。各门课程互有联系与各司其职、各有特定任务是并不矛盾的。当前的语文教育, 把文学教育和语言训练搅合在一起, 实际上只能是互相削弱, 所以要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任务并列开来, 否则, “只能使这门课两不像, 两不沾, 两败俱伤”[9]。

2.语文教育目标与语文教材不协调

一方面语文教材选文要选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要选经典的文学、文化名篇, 其中占很大比例的是优秀文学作品, 另一方面, 又有论者警示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事实上, 长期以来, “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 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 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 连古典作品也不例外”, “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 两败俱伤的做法”[10]。

3.语文教师处在两难矛盾境地

语文教师处在以上两种自相矛盾之中, 切实无奈地感到语文教学的艰难处境, 既无法利用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名正言顺地进行现代科学语言知识的教学, 不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能力, 因为要张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又无法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 因为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内容制约着方法, 语文教师按两不靠、两不像的方法在耗时低效中摸索。广大的语文教师无奈感叹: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

(二) 功利化阐释盛行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长期趋向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 具有“重集体轻个人”的教育文化传统, 这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价值追求把社会、国家、集体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考虑的较少, 这种价值观积淀于人们的心中, 无形中控制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在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无处不在, 它使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方法、文学阐释话语、教育评价等都被刻上了功利化的烙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文学阐释话语系统的片面功利化。

首先是对文学作品纯知识的肢解分析。文学作品成了语文考试的附庸工具, 成了一只只被解剖的青蛙, 语文教师也成了肢解高手, 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词语、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几大块切分下来, 就算万事大吉。有的教师甚至按照考试的出题模式把文学作品分解为几道题, 让学生去背记标准答案, 这种对文学作品的纯知识化分解从根本上损坏了文学作品形象具体性、情感感染性、审美愉悦性的基本特性, 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僵化、冰冷的讲解分析中, 无法获取对作品情感的整体感受, 更谈不上获得审美愉悦, 结果学生原本可能产生好感的文学作品反而变得枯燥无味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文学作品整体的形象美, 不能得到作品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体验, 既不可能培养起丰富的想像力, 又不能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 这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采摘花瓣的人, 得不到花的美丽”。

其次,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阐释评价过于单薄。教学参考书本来只是用来教学的资源之一, 但是却助长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惰性心理, 有的老师甚至视教学参考书为“圣旨”, 进行知识的机械传输, 成为教材知识的“搬运工”。由于长期受单一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国的语文教材、教参的阐释话语系统本身就显得单薄而功利, 比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化身, 《孔乙己》是反对封建科举的代表作, 《红楼梦》被解读为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小说, 《项链》的主人是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受宗教信仰的感化被认为有思想局限……这种种单一片面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政治化说教意味, 它无视文学作品中丰富与复杂的人性, 忽无视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 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严重扭曲或者丧失。“文章阅读讲究‘笃行’的时效, 而文学阅读着意陶冶情操, 并不急于追求立竿见影的近效, 可以陶冶于主观世界的感染”, 而对文学作品的单一片面化解读正是违背了这一规律, 走向急功近利。同时, “文学阅读是对文本许多‘未定点’构成的‘召唤结构’所做的想象性充实、填补和建构, 呈现出形象、含蓄、空灵的特点”[11]。可见, 单一片面化的阐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解读, 忽视了文学作品阐释的多元化空间。

(三) 文学理念滞后

多年来, 我们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文学理论界的文学研究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 当代文艺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对中小学文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首先是文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当前, 文学观念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鼎新之中, 人们开始从多个维度诠释文学的内涵:“文学是世界的一扇窗口”, “文学是心灵的绚丽之花”, “文学是奇特的语言之果”, “文学的创作过程由读者完成”等等, 这些新的文学观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 填补了我们理论视野中的一些空白盲点。文学是一种开放的多维语言结构, 涵盖着关于文学的历史的和当代的有益认知, 并且这些观念还在继续发展演变之中, 而现实的语文教育却看不到这种变革, 把文学看作认识的工具和载道之器传统的观念仍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深刻的影响, 制约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 这些旧的传统观念把文学作品变成了思想道德的载体, 无视文学作品的审美艺术特质, 致使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观念不能同时革新, 对于文学作品的感知、领会和理解自然也不能与时俱进。

其次是缺乏文学鉴赏知识。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说, 除了被反复循环利用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知识点, 事实上已没有其它更多可教的理论了;诗歌, 在整体感知、朗读背诵以外, 只有体式特点 (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 、对偶、押韵等为数不多而且极为肤浅的知识;散文, 只是翻来翻去地强调似知识又似套话的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说法, 以不变应万变;戏剧, 除了简单介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以外, 也不见有什么知识更新。我们在指责当今语文教学流行的“知识泛滥”的同时, 需要作更加理性的具体分析。我们所说的“知识泛滥”的本意, 应该是指从小学到中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就在这么狭窄的框架里来回折腾, 这种低水平的重复, 我们还美其名曰“螺旋型”。在西方国家的语文课程里,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紧密地联系中小学文学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编排了丰富多样的关于文学、文学鉴赏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例如美国一个州的课程标准中八年级“文学反应与分析”所吸纳进的“文学鉴赏”的知识如下[12]:

3.1决定并清楚地表述不同形式的诗的目的和特点之间的关系 (如ballad民歌、couplet抒情诗体、epic对句、ode颂歌、sonnet十四行诗) 。

3.2评价情节的结构要素 (如亚情节、平行片段、高潮) 、情节的发展及冲突是怎样表述和解决的。

3.3比较与对照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学人物碰到同样的情境与冲突时的动机和反应。

3.4分析背景 (如地点、时间、风俗习惯) 与文章情绪、语气、意义的联系。

3.5识别与分析传统和当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如好的与邪恶的) 。

3.6识别体现一个作者的风格的文学手法 (如暗喻、象征、方言、讽刺) 并用之解释作品。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 语文教师并不一定直接去灌输这些知识, 学生去机械背记这些知识, 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时, 可以对知识的处理和呈现方式作多种多样的选择, 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文学教学的最迫切的问题, 正是缺乏真正有用的文学鉴赏知识即知识的除旧纳新, 也正如语文课程教材专家研讨出的令人泄气的结论:“文学鉴赏能力如何具体化, 理论界还缺乏研究”[13]。

上一篇:尚志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主题班会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