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2024-06-29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精选8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1

2.周敦颐的《爱莲说》: ①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 )的人。 ④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⑤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⑦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作者心胸开阔,朝气蓬勃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2

【快乐假期】2013七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练习及答案

1.下列整式:― x,(a+b)c,3xy,0,―5a +a中,是单项式的有,是多项式的有.2.多项式― a b―7ab―6ab +1是 次 项式,它最高项的系数是.3.温度由10℃上升了t℃后是 ℃.4.如图1,已知直线AB、DE相交于B,DE、AC相交于C,4=90,那么:(1)1与3是 角,1=;(2)1+2= 度,1与2是 角;(3)5= 度;(4)2与3是 角,3与A互为 角,1与A互为 角.图1 图2

5.如图2,若1=2=55,则3=,直线AB、CD平行吗?(____),理由是.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某种生物细胞的直径约为2微米=________米.(2)某种动物细胞近似看成圆,它的直径约为1.3010-6米,则它的周长约为________米(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100张面值为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厚0.9厘米,则1张人民币厚约为________米.(4)一位出纳员数钱的速度是2.5104张/时,则这位出纳人员数一张人民币用________小时.(5)已知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则太阳光照射1米所用的时间约为________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6)某市有50000名学生,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在学校用午餐,每次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已知每次消耗木材0.05立方米,则每位学生一次消耗木材________立方米.7.正方形的面积是2a2+2a+(a-)的一半,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2)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若(m-1)xyn+1是关于x、y的系数为-2的三次单项式,则m=________,n=________.2.请写出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使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3,常数项是2,则这个二次三项式是________.3.如图是某大桥下一涵洞,其上部是一个半圆,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猜测它的面积是________.4.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①0.85417(精确到千分位)=_______________;

②47.6(精确到个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4976(精确到0.01)=__________________;

④0.03467(保留3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____;

⑤75326(保留1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______;

⑥73524(保留2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____.3.回答

①0.03086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②2.4万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5.小明身高1.7米,如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应写为________米.6.初一年级共有112名同学想租用45座的客车外出旅游,因为11245=2.488,所以应租用________辆客车.7.小亮称得体重为46千克,这个数是________.东风汽车厂2000年生产汽车14500这个数是________.8、如图,按图填空:

(1)由1=E,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3=_______,可以得到AB∥CD,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3)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下列计算正确是()

(A)a2nan= a2(B)a2na2=an(C)(xy)5xy3=(xy)2(D)x10(x4x2)=x8

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则BOD的度数等于()

(A)30(B)35

(C)20(D)40

3.在一个暗箱里放入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的3个红球和11个黄球,搅拌均匀后随机任取一个球,取到是红球的概率是()

(A)311(B)811(C)314(D)1114

4、下列各题的数,是准确数的是()

A、初一年级有800名同学 B、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为38万千米

C、小明同学身高148cm D、今天气温估计28℃

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B.C.D.6.请你将下式化简,再求值:(x+2)(x-2)-(x-2)2-(x-4)(x-1),其中x=-1.7.如图,如果AD//BC,B=C,那么AD是EAC的平分线吗?请说明你判别的理由.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4)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近似数0.009精确到百分位.B、近似数800精确到个位,有一个有效数字.C、近似数56.7万精确到千位,有三个有效数字.D、近似数 精确千分位.2.如图,已知AB=AC,E是角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1个(B)2 个(C)3个(D)4个

4.某地区植树造林2007年达到2万公顷,预计从2008年开始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植树1万公顷(2008年为第一年),则年植树面积y(万亩)与年数x(年)的关系是()

(A)y=2+0.5x(B)y=2+x(C)y=2+2x(D)y=2x

5.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1)(2)(3)(B)(1)(3)(4)(C)(2)(3)(4)(D)(1)(2)(4)

6.如图(1),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出发沿河岸画一条射线BF,在BF上截取BC=CD,过D作DE∥AB,使E,C,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道理。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法,并在图(2)上画图。

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5)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线段AB、CD互相垂直平分,则AB是 CD的对称轴,CD是AB的对称轴

(2)如果两条线段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

(3)如果两条线段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条线段平行

(4)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A)4个(B)3个(C)2个(D)1个

2.图2是某市一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天15点时温度最高

(B)这天3点时温度最低

(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 ℃

(D)这天21点时温度是30 ℃ 3、1与2互余,2与3互补,1=63,那么3=.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

5、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中,事物所呈现的对称性能给人们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我们的汉语也有类似的情况,呈现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请举出两个例子,笔画的粗细和书写的字体可忽略不计).6.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四个交通标志图形,请从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角度找一下,哪个图形与其他的三个图形不同?请你指出这个图形,并说明理由.这个图形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画出下图中△ABC的中线AD、角平分线AE和高线AF.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6)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将1369725000精确到百万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有效数字是 ______。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102毫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米,它的体积是___________立方米。

3、有两根长3㎝、4㎝的木棒,选择第三根木棒组成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第范围是__________。

4、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人购进一批苹果到市场上零售,已知卖出苹果数量x与售价y的关系如下表,写出用x表示y的关系式____。

数量x(kg)1 2 3 4 5

售价y(元)3+0.1 6+0.2 9+0.3 12+0.4 15+0.5

6.如图7,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DE//AF,若要使△ACF≌△DBE,则还需要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7.下表是佳佳往往小姨家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标准记录:

时间x(分)1 2 3 4 5 6 7

电话费y(元)0.6 1.2 1.8 2.4 3.0 3.6 4.2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你能帮助佳佳预测一下,如果她打电话用的时间是10分钟,则需要付多少电话费?

(3)从表格中,请写出x(x为正整数)分钟与所要付的电话费y(元)之间关系式?

8、如图,已知:AB =DE,BE = CF,要使△ABC≌△DEF需附加一个什么条件?说明理由。

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7)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⑴则AOE的对顶角是 ,⑵AOF的邻补角是。

2.如图,⑴若AB∥CD,则相等的角有。

⑵若6=8,则 ∥。

3.如图,AB∥CD,A=110,FDA=50,则CDE= 度。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哪组数能构成三角形()

A、4,5,9 B、8,7,15 C、5,5,11 D、13,12,20

6、下列不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的是()A、顶角的平分线;B、一边的中线 C、底边上的中线 D、底边上的高线

7、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5㎝,则它的周长为()A、14 B、13 C、14或13 D、无法计算

8、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列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柿子下落过程速度变化情况()A.速度 B.速度 C.速度 D.速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0 0 0

二、计算

1、x2-(x+2)(x-2)2、992-1

3、(2a+b)4(2a+b)2

4、(4a3b-6a2b2+2ab)2ab

5、[(x+1)(x+2)-2]x 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8)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5a5=0 B、(-bc)4(-bc)2=-b2c2 C、y5+y5=y10 D、(ab4)4=a4b16

2、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则此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如果(3x2y-2xy2)M=-3x+2y,则单项式M等于()A、xy B、-xy C、x D、-y 4.已知 和线段a,用尺规作△ABC,使CA=2a,B=2,AB=a。5.图,AB=AD,AC=AE,BAC=DAE,则B与D相等吗?说明理由。6.完成下列证明 如图,已知ADBC,EFBC,1=2.求证:DG∥BA.证明:∵ADBC,EFBC()EFB=ADB=90()

EF∥AD()

1=BAD()

又∵1=2()

DG∥BA.()

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9)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在北京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60 000 000帕的钢材,请你将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帕;

2、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下面的数据,()是精确的

A、2002年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每月耗费10亿美元;B、地球上煤储量为5万亿吨以上

C、人的大脑有11010个细胞 D、这次半期考试你得了92分

3、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

A、B、C、D、4.已知 的值为7,代数式 的值是()

A、0 B、2 C、4 D、6

5.①计算: ②化简求值:2(x2y-xy2)-2(x2y+3)-3,其中x=-2,y=2.。

6、如图,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每日轻松做一做暑假作业(10)

完成日期 月 日 家长检查

1、下列代数式中:①3x+5y ②x2+2x+y2 ③0 ④-xy2 ⑤3x=0 ⑥ 单项式有_____个,多项式有_____ 个.2、单项式-7a2bc的系数是______, 次数是______.3、多项式3a2b2-5ab2+a2-6是_____次_____项式,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4、3b2m(_______)=3b4m+1;-(x-y)5(x-y)4=________;(-2a2b)2(_______)=2a

5、(-2m+3)(_________)=4m2-9;(-2ab+3)2=_____________

6、如果1与2互为补角,1=72,2=_____ ,若3=1,则3的补角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x∣=1,∣y∣= ,则(x20)3-x3y2的值等于()

A、-或-B、或 C、D、-

8、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a∥b 的是()

A、2=6 B、3+5=180

C、4+6=180 D、2=8

9、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个

A、0 B、1 C、2 D、3

10.计算题

⑴-3(x2-xy)-x(-2y+2x)⑶(x+2)(y+3)-(x+1)(y-2)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3

(1)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

(2)这位伟人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你知道这位伟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吗?他所创立的学派体系被后人称为什么学派?(4分)

(3)秦、汉两朝统治者对待他的学说持怎样不同的态度?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6分)

(4)这位伟人的教育思想两千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你觉得你老师的教学方法或你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等有哪些与这位伟人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6分)

2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引自教材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5)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2分)

2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4分)

(3)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5)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2分)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4

七年级思想品德品味生活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提议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有一位优秀学生,从小就有多种兴趣爱好,下棋、弹琴、书法、诗词、打篮球、登山、旅游等他样样喜欢。当他以全省理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他用怀念的语气说:“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兴趣爱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从下棋里,我学到了大局观和均衡感;从书法里,我学到了结构和章法;从诗词里,我学到了音律美和对称美……”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事实说明了

①情趣源于兴趣②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③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从这名同学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功课和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之间的关系是()

A.只要合理安排,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B.是互相矛盾冲突的关系

C.提高成绩要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

D.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要以牺牲学习成绩为代价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册答案 篇5

一、1.D2.C3.D

二、1.02.1,-13.0,1,2,34.-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负分数集合:{,-7.2,…}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6,0,2.1,+5,+10…};

2、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3.(1)(2)0

1.2.2数轴

一、1、D2、C3、C

二、1、右5左32.3.-34.10

三、1、略2、(1)依次是-3,-1,2.5,4(2)13,±1,±3

1.2.3相反数

一、1.B2.C3.D

二、1.3,-72.非正数3.34.-9

三、1.(1)-3(2)-4(3)2.5(4)-6

2.-33.提示:原式==

1.2.4绝对值

一、1.A2.D3.D

二、1.2.3.74.±4

三、1.2.203.(1)|0|<|-0.01|(2)>

拓展:有理数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的倒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6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其重要原因是()

A、怕影响自己的生活B、会触犯法律C、不良习气有损人格D、没有时间

多选题(6分)

1、关于“自尊”的最全面的理解是()

A、即自我尊重B、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C、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D、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我们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对外活动中,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应该()

A、在国际交往中自信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

B、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C、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决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国格的事情

D、想尽一切办法,多赚外国人的`钱,以增强国力,增强民族的自信

问答题

1.一天,小明又一次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认为老师的批评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你同意他的观点吗?(6分)

2、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8分)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7

1.《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里得到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

菩提老祖;东海龙宫;如意金箍棒。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什么?

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3.“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而来,他作出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个猴子,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用“悟空”这一法号。

4.玉帝封悟空什么官?悟空干了哪些为天庭所不容的事?

弼马温。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中的金丹,逃回花果山。

5.悟空用什么方法打败四大天王?

分身法。

6.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斗了哪些变化?(请列举两个出来)

两人变得身高万丈;悟空变麻雀,二郎神变鹰;悟空变大鹚老,二郎神变海鹤;悟空变鱼,二郎神变鱼鹰;悟空变水蛇,二郎神变灰鹤。悟空变庙时,尾巴变旗杆。

7.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斗,最后谁输了?为什么会这样?

悟空输。菩萨用净瓶助二郎神,老君用金刚套打了猴王头一下,又被哮天犬咬了,跌了一跤,才被抓住。

8.孙悟空与如来打了个什么赌?结果怎样?

能翻出如来手掌;赌输了被压在五指山下。

9.《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谁投胎转世的?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父亲是状元陈光蕊;玄奘。

10.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第一难是什么?又是被谁解救的?

在双叉岭遇到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太白金星救了他。

11.请把沙悟净、白龙马被贬下凡的原因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沙悟净在蟠桃会上打破琉璃盏因而被贬;白龙马在婚礼上打碎玉帝所赐夜明珠,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

12.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并分别给徒弟们取了什么名字? 五行山就悟空,高老庄收无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1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请简要叙述经过。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孙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

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

15.《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变化成为哪三个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

一一识破?

美女,老妇,老翁。

16.《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铁扇公主刁难。

17.孙悟空变作什么来骗红孩儿?红孩儿是怎样识破的?孙悟空请谁收服了红孩儿? 牛魔王;问悟空自己是何年何月生;请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

18.三清观的大仙分别是哪三位?

虎力、鹿力、羊力。

19.国王命唐僧和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赌哪些比赛?悟空如何帮唐僧战胜三位大仙? 赌赛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虎力与唐僧各在一高台上坐禅。虎力变出臭虫咬唐僧,悟空变成蜈蚣叮虎力大仙,使他跌下;猜赌柜中之物,赌砍头剖腹、油锅洗澡等;由于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20.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而至。

21.《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22.“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23.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例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24.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成正果。它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25.简要概括天竺收玉兔情节。

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子原来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与父母团聚。

26.子母河边,师徒中哪两个人饮水怀胎?

唐僧、猪八戒。

27.通天河的寿龟为何将师徒淬入水中?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唐僧没有代问何时得托本壳,修成人形。

28.简要概括三借芭蕉扇情节。

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到小须弥山。二借时,孙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扑火。

29.简要概括盘丝洞除妖情节。

唐僧去化斋,在盘丝岭被七位女子捆起来吊在茅屋梁上。这七个女子是蜘蛛精,悟空救出了唐僧,火烧盘丝洞。师徒们来到黄花观,遭道士在红枣中下毒当场晕倒,悟空勇斗道士,打死了七个蜘蛛精。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制服了道士。

30.下面的语段节选自《西游记》,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裙钗”指的是谁?

罗刹女公主。

(2)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作善财童子,与罗刹女母子分离。

(3)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31.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32.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挑唆。

33.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

示例: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3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童年》阅读题

1.“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染坊失火的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什么悲惨的事情? 娜塔莉亚舅妈死了。

2.教神学课的神甫为什么讨厌阿廖沙?

一是阿廖沙没有《新旧约使徒行传》这本书;二是由于阿廖沙喜欢学他的口头禅来讥笑他。

3.阿廖沙第一项独立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在花园里建造小窝。

4.阿廖沙为什么会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阿廖沙三岁在阿斯特拉罕患霍乱,他父亲马克西姆看护他,不幸染病身亡,阿廖沙只好随母亲回到外祖父家。

5.“小茨冈”在外祖父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因为什么事情而死去? 小茨冈是外祖母的养子,他在家里是主要劳动力,替阿廖沙挨打。他因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被压死。他是一个快乐、积极向上、懂事的孩子,他处处替外祖母着想。

6.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经常因为什么原因而吵架?

他们想瓜分外祖父的财产、母亲的陪嫁。

7.外祖父的染坊失火了,据外祖父推测是谁放的火?救火之后谁死去?

是舅舅米哈伊尔;舅母娜塔莉亚因难产而死去。

8.默默工作的戈里格里最后结果如何?

流落街头,沦落为乞丐。

9.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请简述一两个。

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却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被活活压死了„„

10.主人公同样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从文中找出几例简要描述。

(1)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戈里格里。

(2)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

(3)外祖母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

(4)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纳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5)外祖父破产后,阿廖沙和同学一起去捡破烂,他也在学校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

(6)当阿廖沙挨打时,外祖母总会救他。

11.外祖父专横残暴的例子有哪些?

(1)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2)幼小的阿廖沙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12.《童年》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请简要概述。

(1)他在自己家中知道他父亲死去的时候;(2)在外祖父家的生活;(3)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4)母亲死后,被外祖父遗弃,走向人间。

13.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认识他“私有者的灵魂”?

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说“私有者的灵魂”是因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14.外祖父家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这种气氛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矛盾是财产问题;主要原因是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15.欢乐的聚会中,雅科夫舅舅为什么会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他想到了妻子惨遭自己的虐待而死,他喝醉酒后,便想起了往事,因为害怕,所以泪流满面。

16.阿廖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母亲并不是强有力的,她和别人一样,也怕外公?

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在染桶里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只有外婆一个人护着阿廖沙。母亲并不是强有力的人,和别人一样,也怕外公。

17.未分家前,每逢节日之夜,家里就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大家都聚在一起,大人们聊天,准备年货,打扫房子,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要放鞭炮。

18.外公第一次毒打阿廖沙是为了什么?

因为雅科夫舅舅的孩子萨沙怂恿阿廖沙把柜子里准备过节时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之后却又向外祖父告密。于是阿廖沙第一次挨了外祖父的毒打。

19.外公为什么要抽打雅科夫家的萨沙米哈伊尔?

舅舅唆使雅科夫家的萨沙把顶针烧得滚烫,本想戏弄格里高利师傅,结果外公戴上了这枚顶针,此外,萨沙还告密。

20.能说明外祖父吝啬贪婪的例子有哪些?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文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篇8

1邓稼先

【夯实基础】

1。D(A选聘pin,B殷红yan,C紫带ying)2。C(死而后已,“已”应理解为“停止”)3。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因为谣言,应该用“耸人听闻”)4。B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这句话是指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4.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详细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和贡献。其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

二、片段研读。

1.(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核武器试验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

(2)“撑”字很有气势,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2.连续用“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来发问,驱使读者去想象邓稼先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之情,更能发人深思。3.

(1)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2)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4.答案示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由:这句话能够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拓展阅读】

1.(1)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牺牲自我。

2.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3.不行。这段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4.答案示例:中国:张衡发明地动仪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等等 外国:诺贝尔研制炸药等等 【文化传承】

1.① 已经 ② 曾经 ③ 足够、充足 ④ 才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专心致志,刻苦勤奋。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他长大后,知道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整整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D(沥:“流淌”错误,在这里“沥”应为:滴。)3.D(记—计)

4.B(①“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②是暗喻,③“人家”和“我”的对比,④引用对杜甫的评价。)【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4.这种性格反差还是合理的。因为闻一多先生“沉寂”下来做学问,也是想从探索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这和他的爱国的激情是一致的。

二、片段研读

1.承上启下(过渡)说 做

2.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3.(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4.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拓展阅读】 1.修辞手法是排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

2.前一个“李公朴”指李公朴本人,后一个“李公朴”指像李公朴一样的革命者。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

3.不矛盾。

① 从说话的对象改换和内容的变化看,讲演者先是向人民群众剖析敌人的本质,所以用“他们”,后来转向直面敌人,痛斥敌人,宣布敌人的死期来临故用 “你们”。

② 从感情的发展看,面对会场上的特务,直接用“你们”痛斥敌人更有力,感情色彩更浓。语言组织要严密周全,效果更好。

4.两文比较,写法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赞美的,而《最后一次讲演》是直面痛斥敌人的演讲稿,重于说理。内容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两个方面赞美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而《最后一次讲演》通过言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文化传承】

1.抗清事业难成,今日却已经踏上死亡的道路,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因此心中对故园和亲人充满留恋之情。

2.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3回忆鲁迅先生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该用“不以为意”,即不放在心上。)

3.C(A约数之间不用标点,去掉顿号;B第一句也是问句,逗号改为问号;D书籍用书名号,引号改为书名号。)【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

2.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线索是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

3.这些生活场景是为了体现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这不是记流水账。文中撷取凡人琐事,是为了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的伟大的特点,尤其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同时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二、片段研读

1.① 乐观开朗 ② 敏捷果断

2.结尾一段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3.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拓展阅读】

1.三件事:鲁迅先生对“我”穿着的议论;鲁迅先生对“我”头饰的否定及“我”对鲁迅先生关于“女人穿衣裳”问题的提问。共同点: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面。(意对即可)

2.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协调)。(1)服饰颜色搭配要协调。

(2)服饰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利用视觉偏差,有所矫正。(3)服饰要与场合、气质协调。

3.插叙。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加丰满了鲁迅先生的形象。(意对即可)

4.三件事主要是对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除了具有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一面外,还有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富有情感的一面,表现了他开朗、真诚、直率、细腻等性格特征。(意对即可)【文化传承】 1.(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2.短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谦虚,不骄傲自满,向身边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参考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 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4孙权劝学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但当涉猎獉獉:粗略地阅读)

2.D(一般指读书人,有素质有志向的人。)3.D(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4.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孙权劝学的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语重心长。

2.吕蒙是知错就改,虚心好学的人。

3.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4.① 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二、片段研读

1.C(A动词,掌握/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D副词,非常/形容词,长)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3.(1)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

(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 “学”的可能性。

4.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拓展阅读】 1.(1)经过(2)拜访(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但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的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国家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这些孤儿。接连上书多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数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文化传承】

1.诗的后两句运用典故,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的意思。

2.诗的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5黄河颂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A(B哺育,C浊流宛转,D英雄气概)2。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A("我站在高山之踞,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此句总领下文,因此朗读时停顿要稍长,4。(1)比喻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比喻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全文分为: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4.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画面美:刻画黄河的形象,一幅幅地展现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二、片段研读

1.句中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2.一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二是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三是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

3.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写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用第二人称的作用是为了拉近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作者是直接与黄河对话,这样对黄河的赞颂更有说服力。而用“她”或“黄河”都无此作用。

【拓展阅读】

1.《黄河船夫曲》气势豪迈,《保卫黄河》气势宏伟。

2.一方面,它结合主题来写,主题是写黄河船夫的,这几句的多次重复恰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黄河船夫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主题是表现黄河船夫团结一心、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的,一再重复,给人一种紧张、急迫、激烈的感觉,从而把黄河船夫在越来越高涨的汹涌波涛面前那英勇无畏、团结向前的豪迈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3.黄河船夫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 艰难险阻 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抗日的浪潮

4.不能。因为一般的民众总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进而去保卫更大的领土,所以不能调换;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里也体现出一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

【文化传承】

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不赞成。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 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6最后一课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A(B督dū学,C字帖tiè,D钥匙yàoshi)2.(1)B(2)C(3)A(4)D 3.C(“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4.D(注意根据语境选择同义词。“温和”形容性格,“柔和”形容说话语气,“暖和” 形容天气。)【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小弗郎士作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能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情节。3.小弗郎士从贪玩、不爱学习转变为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还从幼稚、不懂事转变为爱祖国、恨敌人。变化的原因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思想的教育。

4.小弗郎士三次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深爱祖国,深爱祖国的语言,深爱自己的职业,却不得不离开;韩麦尔先生又说小弗郎士“可怜”,是说小弗郎士还没学会祖国的语言,且再没机会学习了。

二、片段研读 1.前两段交待了今天上课前教室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置了悬念,渲染了氛围。

2.表达了小弗郎士的懊悔和对不能再学法语的伤心之情。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4.这节课上,小弗郎士学会了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仇恨侵略者。他长大了,懂事了。

【拓展阅读】 1.(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2.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作用: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作用: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3.(1)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

(2)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里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发愣的神情;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 的心领神会)。

4.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课。作用:

1.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是文章的线索。2.“集中营”和“课堂”两个场所构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3.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将集中营变成了反纳粹的课堂,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

【文化传承】 1.A(有的人)

2.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参考译文: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将军每到驻军修养的时候,都会要求将士上土坡、跳战壕,而且都是穿着沉重的铠甲练习。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缕麻来捆马草的,立刻处斩示众。士卒们夜间住宿,百姓愿意开门接纳士卒入内,士卒也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军队有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有的士卒病了,将军亲自为他调制药品。手下的诸位将领去远方征讨,岳飞的妻子便问候照料他们的家人,对不幸战死的人,为他痛哭并收养他的遗孤。凡是上级有所赏赐,岳飞都会平均分给自己的将士,一丝一毫都没有侵占。岳飞作战擅长以少敌多。但凡有所行动,会召集所有统制,谋划定当而后出战,因此岳飞的军队所向披靡。因而敌人为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吟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立功后辞谢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7土地的誓言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1)“泛滥”一词本义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义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句中是贬义褒用,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到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地步。(2)“埋葬”一词本义是掩埋尸体。引申义为埋藏已经死去的事物。句中指作者的欢笑是在被侵略之前留下的,现在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所以说欢笑被埋葬了。3答案示例

①下联望家园,凶倭寇,恶太君,伪黄协,丑陋无比。雄赳赳,气昂昂,抗联豪气万丈。③身为母亲战斗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因为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2.前一段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是为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后一段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是为表现故乡的美好,在深情怀念故乡中暗含忧伤、愤怒,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这片土地上洒满了作者成长的喜悦和欢乐。作者在她的哺育下成长,这片土地上留有作者成长的痕迹,这就是作者的故乡情结,这是让作者刻骨铭心热爱她的根源。

二、片段研读

1.白桦林、红高粱、马群、蒙古狗、黑土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说明了东北物产的丰富,更能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2.“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3.不同意。不删的理由:在作者笔下,这些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向望;作者如数家珍般给我们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恰恰反映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热爱。同意。可删去的理由:排列太多,显得复杂、累赘,让人阅读时应接不暇,跳跃性强,不适宜一般读者阅读。

【拓展阅读】

1.C(分别对应不同季节的特点。)2.五彩缤纷(或五彩斑斓、五色焕然等);从土地的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从春夏秋冬四季;从土地的内心。

3.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土地的神奇色彩,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示例2:排比的运用。如第③段中土地不同形态的不同颜色,第④段中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第⑥段中土地遭受的破坏,都用排比来铺陈,使句子整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此外,还可以从用词的准确,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思匠心独运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合文章特点,表述清楚即可)4.(1)全民行动,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控制污染源,变废为宝,合理开发优质资源。(2)畅想土地美好的未来,眼前将出现一幅幅“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山色如黛,碧波似锦;小桥流水,花香鸟语;高楼林立,龙腾虎跃;风调雨顺,明珠璀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着美丽和殷实,人们生活在孕育生命、包容一切、万世永续的神奇多彩的土地上。【文化传承】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是从视觉、听觉(色彩、声音)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8木兰诗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D(A当户dang、胡骑jiC著我zhuo)2.A(“去”动词,“头”名词,不对偶)3.B其余都是对句互文,就是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句,上句里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上下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4.C.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此诗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

①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为何愁?

② 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平时的木兰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少女,参军后的木兰是一个英姿飒爽的战士。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概。4.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略写征战的过程。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二、片段研读 1.(1)对着(2)只(3)买(4)早晨(5)战争(6)北方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C(A对偶/互文,B夸张,D反问)4.(1)因为此诗主要表现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精神而非她作战的英勇,在古人看来,女子打仗英勇应该是不能过分推崇的,而这种父慈子孝才是封建伦常所弘扬的。

(2)并不繁琐。这是诗歌中常用的“互文”手法,作用有: ① 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

② 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 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拓展阅读】

1.① 隶:隶属 ② 朔:北方 ③ 屯:驻扎 ④ 殊:不同 2.① 早上屯兵在雪山下,夜晚在青海旁扎营。② 如今看到的木兰,说话声音与过去一样,容貌却不一样了。

3.喜的是木兰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悲的是想到女儿在战场上历尽辛苦折磨,生死系于一线。

4.木兰诗的结尾是运用比喻,以雌兔雄兔难以分辨来比喻木兰女扮男装,赞扬她的机智;本诗是直接赞扬,赞美木兰为国奉献、孝顺父母。参考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着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早晨屯兵在雪山之下,夜晚扎营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文化传承】

1.① 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2.都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先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再对此事进行评论。都赞扬了木兰的英勇无畏的品质,揭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

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9阿长与《山海经》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B(注意和上下文的搭配)3.C(全体:全身)4.A(“黄胖而矮”是外貌描写,这里不能看出长妈妈的性格特征)【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实在不大佩服她;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

2.课文前面的几件事情看似和《山海经》无关,但它们丰富了文章内容,使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

3.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4.“我的保姆”意味着与她亲密的关系,“长妈妈”“阿长”在此处与“我的保姆”连起来称呼,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它抒发了鲁迅先生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二、片段研读

1、阿长见我如此念念不忘,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表现阿长对我的关习和爱护。

2、表现我得到《山海经》时的震惊、喜悦和感激之情。

3、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都做了,为我买到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4.因为这四本书是阿长出乎“我”意料之外买来的,虽然有些粗拙,但却是在很多人不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 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拓展阅读】 1.养母为“我”挨门挨户找衣服;养母对客人与亲人的不同态度;养父临终时养母很伤心;养母为养父与“我”祈祷。

2.用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养母看着亲人吃饭时的情态,表现了养母的爱心是无私的、忘我的,她是最有奉献精神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已经到了没有自尊心的程度。

3.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我”后来对养母的爱的理解。

4.“纯粹的人”即真实的人,能够深切关爱自己的亲人的人,不矫揉造作,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人。

【文化传承】 1.“密”写出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怜爱。“新” 是说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2.可以看出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以及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10老王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A(惶恐:惶惧惊恐)3.(1)语言描写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4.示例: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我是一朵云,就要给干涸的大地送去甘霖。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

2.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老实厚道、淳朴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讲仁义、知恩必报的人。

3.作者是一个善良、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活;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4.前四段以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写:老王的职业、不幸遭遇、居住条件。接下来的三个片段,按照时间顺序,写老王的工作与为人。全文还以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使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片段研读 1.苦 善 2.(1)“强笑”一词准确含蓄地表现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老王因病重而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状态,也为下文老王的去世做了铺垫。

3.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4.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拓展阅读】

1、做事精心,对别人充满信任;老王热心帮我修车,送修电视;性情豪爽,自然淳朴;老王有事回家,在摊位上竖个牌子。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王比作洁白的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老王的淳朴、不做作,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不能删。本段描写了以老王为代表的这些外乡人的生活环境,突出他们生存的艰辛,又引出下文对老王的描述,衬托老王的形象。

4.议论。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中心,高度赞美外乡人朴素、善良而豪放的情怀,并发出号召:希望城里人和外乡人都付出真情,温暖彼此,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文化传承】

1.渡头卖柴;涧底磨刀。

2.樵夫每天辛苦打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这样艰苦的生活一天天地重复,表达了作者对樵夫辛勤劳累但仍不能保证温饱的同情。

11台阶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D(若有所失不能作状语修饰“感到”。)

3.A(没有对事物特征夸大或缩小,不能算夸张)【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因而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下定决心,开始准备,他砍柴卖钱,省吃俭用,拣石备料,准备了大半辈子。建屋造台阶时,他搬砖搬泥,筹划材料,终于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任劳任怨的农民,他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渴望得到尊重。

二、片段研读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台阶造完了,父亲老了,内心失落,连头发都失去了生机的模样。2.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 旦不干活儿,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他感到若有所失。

3.“父亲老了”收束全文,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拓展阅读】 1.温老汉的戏班子唱秦腔;农家人过年请神、拜神;爷爷及其父辈们执着地耕种。

2.勤劳、淳朴、热情、乐观、执着。

3.总结全文;含蓄地揭示主旨;赞美这片土地沐浴着秦腔的热情奔放;赞美勤劳淳朴的农民祖祖辈辈扎根于这片热土;赞美土地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赞美这片土地代表着西北粗犷而执着的农耕文化。(主旨写出一点即可)【文化传承】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之事,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2卖油翁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2.A(A以:用。B射:射箭;射箭的技术。C而:表顺接;表修饰。D自己;从)3.D(A矜,动词,夸耀。B射,动词,射箭。C释,动词,放下。D颔,名词用作动词,点头)4.(1)(他)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却没有沾湿。

(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陈尧咨开始对卖油翁看他射箭时的表情很反感,既而又很恼怒。后来,当他看到卖油翁从“钱孔”中酌油而钱不沾湿,感到十分佩服,就认输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娴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2.陈尧咨:骄傲自负,盛气凌人,但知错就改。卖油翁:谦虚沉着,不卑不亢。

3.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苦下功夫,多思多练,就一定能取得成绩。

4.文章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二、片段研读

1.自夸 曾经 放下 斜着眼看 2.(1)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3.不行。“睨”表示斜眼看,有不以为意之意,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只是一般地“看”,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D(本文在描写卖油翁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拓展阅读】

1.擅长 把„„当作 每天 打碎 2.A(及:等到)3.(1)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2)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参考译文: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文化传承】

1.钱财 写 有时 只

2.欧阳修自身勤奋努力,读书废寝忘食,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或抄书看;他的母亲也教导有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参考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

上一篇:爱情励志的话语下一篇:冶炼企业生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