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2024-09-04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精选15篇)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的脚步近了。

寻着清香,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荷花池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荷叶,好似碧玉的玉盘,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旁边。

荷叶形态各异,挨挨挤挤,有的刚露出水面,有的高高举起,还能看到许多小鱼和小虾在下面嬉戏,还有的沉在水里,青蛙把沉在水面的荷叶当做水中的小亭子,和我玩着捉迷藏游戏,蜻蜓煽动翅膀发出的声音似乎是一首夏天的舞曲。(想象力丰富)

在荷叶的映衬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美丽,耀眼。有的已经完全开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只是花骨朵,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

荷花颜色各异,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胜雪。这一朵白色的荷花中有一个黄色的小蓬蓬,就像一盏散发着微光的油灯,更像一双张开的手掌捧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闻一闻,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几只蜻蜓早早地立在了菏尖上。我不禁想到了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碧绿的大树,杨树笔直,就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样威武。柳树的柳枝像少女的头发,密密的,不留一点空隙。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2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 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 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 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 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 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 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 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 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 下班就回家, 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 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 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 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 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 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 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 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 同一句话, 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 心里默念道:“语文书, 语文书呢, 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 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 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 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 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 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 中学生要仔细体会, 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 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 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 人物形象呆板、干瘪, 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道:“鬼才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 开了口, 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 他和张小勇在玩, 拿扫把大闹天宫, 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 董小天一火, 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 结果张小勇一躲闪, 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 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 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 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 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 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 懂小天的蛮不讲理, 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 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 不怕得罪人, 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 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初中作文的语言描写 篇3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中学生要仔细体会,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人物形象呆板、干瘪,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懂小天的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不怕得罪人,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总之,人物的语言描写丰富多彩,好的语言描写能够传神地表现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在语文作文中,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场合、年龄、职业、心情、性格等,同时借用动作、神态和标点符号等辅助表达,准确描绘出人物的形象。

描写夏天的初中生作文 篇4

一大早上醒来,用不着闹钟,太阳的温度已经搅扰了北京人的回笼觉。在夏天的这三四个月里,太阳大抵“上班”都是这样早的。关上吱呀作响的电扇,在竹编的凉席上打一个激灵,这夏日里的一天便算是真的开始了。

大裤衩和背心是出门在夏天,北京人中的必备款。脚上踩着拖鞋,在北京,我们管这叫“塔拉板”,因为它走起路来一“塔拉”,一“塔拉”的声音。当风不经意间吹过,从脚底板涌入脚掌脚心,别提多凉快了。

倘若不是在夏天,绝没有早上这般多的叫卖声,包子、炒肝、豆腐脑,再添上老板娘新切的几根水嫩的咸菜,舌尖上的北京也可以拍成一部纪录片了。

北京的夏天,中午的太阳是红彤彤的,在我的印象中比那端午节的鸭蛋黄还要红。还好,不怕太阳的“毒辣”,故宫边有一条护城河,河道和城墙中间种的全是树,以杨柳为主,那儿便是中午纳凉的最佳选择。漫天飞舞的柳絮将人置身于一种梦幻的境地,但过不了一会儿,连连的拍手叫好声又把你拉回到了现实中。原来,树的荫庇下,正有人在石阶、石凳,下着棋,被汗水浸湿的后背也无法阻止那颗想赢,不服输的内心。徘徊在林荫路上,蝉鸣的声音即使再大,传到我耳畔也变得模糊了许多。

当夜幕降临时,就算是夏天,也应披上了件薄外套,更别提在什刹海游转了。是湖,也是“海”,风拂过水面荡漾的阵阵波纹令人置身沙滩一般。如今的什刹海是夏日里北京人放松自己的桃花源,点一杯酒,听着伤心抑或是开心的歌,忘记了一天的烦心事。记得我姥姥对我讲过,她和姥爷就是在什刹海旁的“烤肉季”相识的,那天也是一个夏日,天气格外的热……

初中关于描写夏天的记叙文作文 篇5

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可以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小蜜蜂和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菜地的后面是一排整齐的窑洞,这就是奶奶的家,来到窑洞后面,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一眼望去,满眼的绿色,仿佛来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这里是大片大片的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有杏树、胡桃树、核桃树、柿子树、山桃树等等,品种丰富,数量繁多。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果树全是野生的,没有一棵是人工种植的,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呀!

清晨,你能听见喜鹊那清脆的叫声,能够看见鸟儿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牧羊人早早赶着羊群来到里,羊儿悠闲的吃着草,牧羊人高兴地唱着《信天游》。

小山村的夜空格外美丽,可以看到很多污染严重的城市看不到的景象,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漂在河上的航标灯,每到夜晚,我就爱躺在奶奶家麦草垛上,听着蟋蟀的叫声,寻找着我能认出的星座。

描写夏天的作文:多变的夏天 篇6

暑假的一天,天热的厉害,太阳毒辣辣的烘烤着大地。一整天没有一丝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生气。知了拼命的叫着:“热.....热......”,地面上连蚂蚁都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

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地上的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老天爷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是这么大的雨点,刚开始就有黄豆粒那么大!雨点不断的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但是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闪艘白色的跑道。砸到人身上还真有点疼呢!我浑身上下淋得像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的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的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这是雷公在助威呢?/p>

过了半个小时,雨小了---更小了,最后是轻轻地蹦着雨星儿。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苍翠欲滴。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7

基于我校已初步构建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三环·三学”教学模式。即一般按“预学环节→研学环节→验学环节”三个学习环节来组织课堂教学。以下我以一节作文指导课《记叙文之细节描写》来谈谈“三环·三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在语文学习中, 很多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很单一、贫乏, 有大、空、抄的弊病, 缺乏真情实感, 只有叙述没有描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节课教学设计为: (1) 预设目标:明确细节于记叙文之重要性;领会并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2) 通过实例来指导方法。 (3) 实战训练。 (4) 归纳总结。

一、预学环节———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学。学生首先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然后按照“学案”独立思考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学案以一个学生写她的外公外婆为例来明确细节于记叙文之重要性。

【病例语段】

……到了晚上, 外婆也赶到医院, 她站在外公的病床前, 眼睛愣愣地看外公。我又看看外公, 他也是看着外婆, 一言不发……

思考:你觉得这个语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请作出简要评价和修改。

小组交流后达成共识, 明确细节于记叙文之重要性, 并开始尝试修改。

本环节学习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紧扣学习目标, 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写作文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他们都想学到如何把作文写具体生动的方法。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这个问题以及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研学环节———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研学”指的是在课堂上, 在学生“预学”的基础上,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解决“预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预习”已经就学案的“病例语段”存在的最大问题作出评价, 如没有什么细节描写, 感染力不强等。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呢?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于是教师利用两个典型片段对比, 让学生分析其值得学习的地方。

语段一的对比:

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朱自清《背影》

B.只见他爬过铁道, 买来几个橘子。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爸爸真是太好了, 看着爸爸的背影, 我的眼泪又来了。

语段二的对比:

A.一只干枯如柴的手伸到我的面前, 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抬眼望去, 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蓬乱的头发像积满灰的稻草一样堆在头上, 那干裂得像松树皮的嘴唇轻轻地蠕动着, 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掏出一元钱放在他手中, 他那死灰般的眼中突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 他一边说着:“谢谢你, 好心人。”一边转身走向远处。———《血色残阳》

B.一只手伸到我的面前, 我抬眼望去, 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头发蓬乱, 他的嘴唇轻轻地蠕动着, 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掏出一元钱放在他手中, 他一边说着:“谢谢你, 好心人。”一边转身走向远处。

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片段精彩之处加以分析, 通过这两个片段的对比, 学生交流后很快就找出语段一A的动词用得好, 感染力强, 语段二A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然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并且各个小组展示改后的作品, 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本环节研学的针对性强, 学生就“预学”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学习小组、全班学生或教师请教, 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生与生、师与生不是孤立的, 是彼此互帮互助, 最中达到共赢共长;解决的问题是选择那些的确具有价值性、普遍性、规律性、生成性的问题。

三、验学环节———当堂训练反馈提高

所谓“验学”就是在课堂上, 在“预学”和“研学”的基础上, 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与“教”的内容作出反馈。

在本节课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细节描写的方法时, 老师马上出示训练题:

1.下面一段文字写小明的动作行为过于笼统, 请你运用“细化动作”法进行修改, 使之具体。

小明右手把饼干放进嘴巴, 左手放在下巴接着, 吃完饼干, 把左手上的饼干碎也吃掉了。

2.下面文段写我得到老师赞许的眼神过于笼统, 请运用修辞辞对画线部分进行修改, 使之更具体。

我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他表扬我“:说得非常好!”并且向我送送来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 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 我回回敬老师一个微笑。

当堂训练的形式, 如, 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提提出新的问题;学习小组的相互提问;教师选一些典型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反馈提高具有以下特点: (1) 及时性, 在课堂上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反思性, 通过多种训练的形式, 促进了学生的反思, 明确自己的掌握情况。

高效课堂, 不是一种形式, 需要的是实质的体现, 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备课, 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摘要:以一节研讨课为例子, 阐述了对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些许看法。立足于高效课堂的理念, 实践“三环·三学”的教学模式, 在45分钟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发挥其主动性, 使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紧扣学生的学, 使教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作文细节描写;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在文字描述上更加的细腻,在情感表达上能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给读者的感受更加的具体可感,容易让读者感作者之所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学生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愿就要很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把握好细枝末节并且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对于农村初中教师来说,要对症下药,从而提升学生在作文中细节描写的水平。

一、走进生活,注重观察

农村中丰富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灵感的来源,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表达,多练笔,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写作文的水平。在农村,许多景色都是城市生活所没有的,如小桥流水、春播秋收冬藏,甚至一只麻雀、一窝蚂蚁,许多的见闻和感受往往可以成为农村初中生作文中的独特内容,细致观察、用心体会,抓住对细节的刻画,描绘出农村的田园诗画,必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所以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观察。

例如,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个 “观察庄稼人吃饭”的片段写作,在交上来的学生习作中有这样一篇:“他见菜上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口中的米饭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仔细一看,一颗米粒调皮地挂在嘴角,让人看了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场景在农村中极其常见,然而这段描写却非常成功,通过对吃饭时庄稼人的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妙用,传神地表现出了干完农活后庄稼人的那种饥饿的状态。

二、准确描述对象的特点

初中生作文的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细节描写得细腻、透彻,能够使所描写的人物活起来,并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农村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细节描写的课堂,因为农村这块天然去雕饰的天地中,人们的行为活动也更为自由和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准确描述所观察对象的典型特点,将所看到的典型行为进行描写。

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卖菜的阿姨拿起了放在篮筐中的一把韭菜称了称,递给顾客,然后接过了顾客手中的钱。”对于这段描写相对比较空洞,并且细节不够详细,不能够准确的描写出卖菜阿姨的人物特点。老师首先可以对学生的这段话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这段话描写的不足之处。其次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比如可以参考《变色龙》中契诃夫对奥楚蔑洛夫的官员气派的描述,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抓住人物的核心特点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出来。学生在启发下将原来的文字改为:“卖菜的阿姨告诉了顾客韭菜的价格,麻利地从篮筐中翻找,找了一把新鲜的韭菜,随手一甩,韭菜上迸溅的水珠在空中闪着晶莹的亮光。她骄傲地对顾客说道‘看这把多新鲜哪!顾客接过卖菜阿姨手中的韭菜,认可地瞧了瞧杆秤上的斤两,于是从口袋中掏钱递给了阿姨,卖菜的阿姨接过钱数了数,满意而大声地说道:‘正好正好,下次再来!”改后的文字就生动的刻画出了卖菜阿姨的特点。

三、多种角度集中描写

对于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为了避免描写单一,还要训练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集中描写。教师可以通过对《社戏》中驾船去看社戏这段描述进行分析讲解,鲁迅先生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将月夜行船之景、伙伴们的精神状态等多角度地描述了出来,使这段描写成了文章的一大亮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以此提升作文细节描写的水平。

例如:学生有这样一段描述:“毕业后,她来到农村的医院工作,农村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由于生活条件差、药物非常有限,很多病人在医院没法医治,对此这位姑娘感到很难过,她凭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首先教师可以指出这段文字存在的问题,文字只是单方面地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描写,使得语句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多种角度地进行描写从而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学生思考后改为:“以前,农村的卫生条件是非常落后的,通常人们得了病,小病就在床上挨着,大病就直接叫上儿女交代后事了。医院常常冷冷清清,人们看急诊一般直接上医生家去找人,而护士们在医院里扎堆儿干自己的私活。当她刚来到医院时,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惊叹:‘专科医学院的学生到这里工作,这可真是一只凤凰落到山窝窝里了。就是这样一只从大城市飞来的凤凰,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十年。”这样一改,从环境、语言等多角度加入的细节描写,使得表达更加的生动,也更富有层次化。

四、结语

农村初中生作文细节描写受到当地的教学条件和环境的诸多限制,这就更需要教师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细节观察的能力,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在写作的时候多进行思考,使用适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提升作文中细节描写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波.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J].南方论刊,2010(3).

夏天描写夏天的作文1200字 篇9

水的深情,如一面镜子,照着春姑娘的姣好的容颜,白云朵朵,倒映在水面,随碧波荡漾,火列鸟站在水中央,单腿站立,长长的櫞轻柔的摩挲着红白相间的羽毛,金黄的鲤鱼在水中游来串去,一会儿在水底三五成群的缓慢散心,一会来到水面呼吸新鲜的空气,顺便跟春姑娘打个招呼。水的深情,这是对生命的呵护与温暖。

草的想像,如痴如醉的把你带进绿的梦幻。美丽的大草原,牛马成群,牧民们亮着高亢的嗓音,歌唱着春姑娘的美丽。强壮的汉子骑着膘肥体壮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驰,无边无际的绿色圣地,养育了多少草原儿女,那香甜的马奶酒,就是来自这又嫩又新鲜的绿草。草的力量,就是对生命的关爱与哺育。

蓝天的纯净,使人们冬季寒冷的心又再次明亮起来。鸟儿在天上自由的飞翔,幼雏长出羽毛,老鹰搏击长空,不时,下起了绵绵细雨,如针,如钱,如银色的珠帘。大地万物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等待已久的春雨,鸟儿放声歌唱,花纵情绽放,人们在春雨中插秧洒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老翁独钓江中,是怎样的悠然自得,闲情逸致!天空的眼泪,是对生命的滋润与守护。

花的热情,烂漫了人们的眼,人们的心。大红的木棉,于早春灿烂的怒放,三月,木棉掉落,孩子们喜欢捡起它们,用绳子串起来,于初夏挂在阳台上晾晒,用它们来煲汤,有去湿的功效。玉兰花,白得晶莹剔透,光滑鲜嫩,香飘万里,把它们做成花环,挂在脖子上,或单独收藏,有一种说不出的花语与心情。花的盛放,是对生命的活力与寓意的展现。多情的春天,使我寂寞的心对世间万物有了感激之情。

时光飞速,很快到了夏天。太阳猛烈起来,雷雨、暴雨、阵雨,一下就是好几天。空调的轰隆声、雷声、知了的叫声、鸟儿的歌声、蛙声阵阵,一派热闹的景象。太阳明媚,光线充足,男生穿着短裤、女生穿着泳衣,在游泳池中玩耍嬉戏。孩子们在太阳下玩着泥沙,堆起了小人和城堡。清晨,凉风习习,下起了小雨,人们到江边看日出,放风筝,跑步,散步,骑车,欢笑、汗水、雨水融合到一起,心情之花、生命之花开始绽放。

日出江山红胜火,在这热火朝天的季节里,汗水、泪水难免要从脸上留下,难免心情烦躁。可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有益心情的调节,在生命的循环里,你会看到一切美丽的事物。

初夏,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荷塘里,孕育着多少生命。一天的大雨,使肥绿的荷叶疯长,整个荷塘,挤满了1米多高的荷叶,它们随风摇摆着闪着珍珠般闪光的绿色裙摆,田田的荷叶,连连的衣裙,这时,人们纷纷拿着相机,从各个角度拍摄。清纯艳丽的荷花,被风吹歪了脑袋,好似变小了许多,原本是主角的它似乎变成了荷叶的配角。

大红花,妖艳的跳起了红色的舞蹈,牵牛花,紫色瀑布般流泻下来,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鸡蛋花儿正是怒放的时节,挂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上,对着天空高歌,那洁白中带着嫩黄的鸡蛋花,有五片花瓣,多一片,不好看,少一片,不成型,那香味也是远闻清淡,近闻浓烈如酒,醉得你的脑海一片轻飘飘的愉悦。这个充满了热度、汗水、雨水、光泽与热情的夏天,是那么的使人心醉。生命在运动,心情也在运动,比起春季的潮湿,如火如荼的夏季,使我的心更加的开阔开朗宁静热情,没有了寂寞,多了份心灵的释然。

夏天描写夏天的作文1300字 篇10

——题记

夏天给我的感觉就是闷热,好想去海边吹吹风泡泡澡,却因一个人害怕寂寞,就一个人待在家里。

有时觉得时间很漫长有时却觉得时针跑得太快。这个夏天,我们都离开。

整天对着手机发呆,看看他们的忧愁读白,原来这就是80后的悲哀!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脸庞。

唱一首忧伤的歌,拉动昏黄岁月的齿轮,一坎一坎陷得很深。

小艾打电话来说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校园里精彩,人们都是带着五颜六色的面具在生活,少了份天真的纯洁。高楼大厦比不上平房温馨。围城的故事不是每个人都懂,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很矛盾。

我总想,夏天来了是不是应该去外面跑一跑?阳光、沙滩、椰子树,很值得人想恋。不过广东应该没有椰子树吧?记忆中我总觉得椰子树是海南所特有的。海南是个很好的旅游地,在热带穿过的海域,阳光暖暖打在皮肤上,任海风吹拂散乱的发,也不想去梳理它,这也是一种惬意。

海南比广东热很多,毕竟热带与亚热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恃无忌惮的暴露在太阳底下,不怕皮肤的黝黑,还好友清澈的水有美丽的岛。想玩得好就要学会舍弃另一方。

还有一个多月夏天就要过去了,在秋天到来我会适合那萧瑟的凉意吗?我会为落叶难过,我会为不能在水里游泳而惘惜。有人说夏天是女孩子的季节,我想是吧,女孩们能够卸下厚厚的冬装,惬意地换上自己喜欢的裙子,然后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炫耀一方,也不管会不会被太阳晒黑。她们会说,年轻真好,再过几年裙子也只能当做是珍藏。

青春易老,在这个时节很多人都会感伤。即使和喜欢的人表白过,即使在喧闹的街热烈的拥吻,然而美好的也只能是记忆。

年轻的时候,曾为记忆刻下美好时刻,打开依旧崭新的纪念册,笑脸依旧抵不过岁月的苍老;疯狂的时候,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洒出浓烈的酒,为离别唱出最后的离歌;不想听课的时候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呆,等待宿管的到来,一个谎言便换来了一午的时间。风扇忙碌地转了起来,很多人抱怨时间停不下来。

酒吧从来都不打烊,在不同的时刻总有人来有人离开。青春是一座候车月台,有人等待有人离开,登上开往各自的春天。在蒙太奇时代,一个人便是一段精彩。

这个夏天的到来让我回到了孩童时代,好久没有这么多时间睡觉玩耍了,或从初中一年级或从小学六年级,时间一直都很忙。现在可以一觉睡到十点,没有人来烦,然而这些都是短暂的,它们都随着夏天的离去而离去。

每个晚上,我都会拿着手机上上网、聊聊天,倾听他们的真情对白,直到无意识的自动睡眠,手机不知掉在哪个角落,早上醒来再通通忘掉。

我想我对这个网络很迷恋。印小落?一个给人忧伤的名字,不知何时起喜欢看着她的日志然后感动了一遍又一遍。《这个夏天我们一起毕业》,这个夏天指着谁寂寞的脸?印小落,你的夏天会一去不返吗?谁的忧伤会深埋在栀子花里?傻傻等待被青春遗忘?谁的青春伴着夏天的到来走到了尽头?

旧操场、泥瓦房。抬头一个侧脸,泪水落了下来,刻落在人走夕阳斜!是痛?是伤?还是怀念?土壤爬满枯藤,不小心就就会拌倒在里面,曾经被窝过的地方伤还在吗?他们会不会恨我?卧着草地对着蓝天,土壤夹着枯草的味道弥漫不散。睡一觉,称现在还有时间,就当做给它们的补偿。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刻落,或许是为了遗忘抑或是为了铭记。

80后的青春开始在这闷热的夏天打烊,来往匆匆的人只是青春的顾客,买了点东西忙忙回家。

初中课文中鲁迅作品里的色彩描写 篇11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有关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还有各色各样的菜花,鲜艳美丽的珊瑚珠样的盆子……。你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多么美丽,多么绚烂!而这一切又都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的。难怪它对儿童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难怪童年鲁迅称之为自己的“乐园”了。再看三味书屋,作者是这样写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请注意那个“黑”字,黑色似乎总是带给人神秘,带给人不安。这是不是也暗示了童年鲁迅即将告别自由自在玩耍的孩童生活,进入私塾读书时内心那惶恐、惴惴之情呢?因为上文中就写到孩提时的鲁迅是将家人送他进私塾读书看作是对他顽皮的一种惩罚的。难怪先生家那扇黑色的竹门对童年的他来说是个神秘莫测的未知数了。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的生活,《社戏》中的色彩描写也是极为成功的。小说中最富有诗意,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莫过于夜间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几个片断。而这几个片断中恰恰都有极为传神的色彩描写。如白篷的船、碧绿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油油的罗汉豆,这一切简直就是一幅清新迷人的春夜江南水墨图,真是美妙极了!而少年们的趣事便发生在这幅美丽的风景画中,景美、人美、情更美,怎不叫人心弛神往!而春夜的社戏在作者的笔下则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戏台是灯火照耀中的,是满被红霞罩着的。戏台上的人物是红红绿绿地动、有穿红衫的小丑,有套了黄布衣的跳老虎,有蒙了白布的蛇精,这一回却又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杨柳青年画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表现了江南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短短一篇社戏中,不管是清新淡雅的春夜水墨画,还是色彩斑斓的杨柳青社戏画,都那么不着痕迹、恰到好处地镶嵌在行文当中,不知不觉地给读者以最美好的艺术享受,读来美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样的文字怎不叫人低吟徘徊、流连忘返呢!

如果说《社戏》中的色彩给人总的感觉是清新迷人、轻松愉快的,那《故乡》中的色彩则沉重暗淡了许多,当“我”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见到的是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这单调沉闷、毫无生气的色彩不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的旧中国的真实面孔吗?中国闰土的脸是灰黄色的,这暗淡无光的颜色不又是深受层层盘剥,苦苦挣扎着的旧中国广大农民的共同脸色吗?故乡先前也有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这一切多有生机多有活力,可所有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的颜色统统被旧时代这张大嘴无情地吞噬了,剩下的只是苍黄的天、灰色的脸,灰暗的色彩几乎弥漫在读者的眼前,也弥漫到了读者的心里,故乡中的色彩描写与人物形象、人物心理配合得天衣无缝,对表现小说主题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小说《孔乙已》中,作者则借助主人公的脸色来反映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刚出场时,孔乙己的脸色是青白色的,那是因为好吃懒做,不晒太阳却又半饥不饱的缘故、这脸偶尔也有泛红的时候,那是在遭人取笑时“涨红了脸”,因为到底是读书人,还没有修炼到厚颜无耻这一步。待被人揭到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短处时,脸上又“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不正是这位就科举场上的失意者的真实精神面貌吗?等到被人打折了腿,孔乙己的脸上是“又黑又瘦,已经不成样子。”如果说以前还因为自己是读书人死要体面,脸上还能洗得干净些,现在被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只不过是爬上去了)摧残得以手代脚,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丧失了的人,他的命运便注定只剩下黑色的了, 他的脸上除了黑色,还能有其他颜色吗?他只能悄悄地死去,走完他最后的黑色的人生道路。这青、白、红、灰、黑,虽是寥寥四色,却充满了鲁迅对一个旧时代的落魄知识分子的唏嘘怜悯之情。

当然,先生在别的文章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意味深长的色彩意蕴,大家不妨自己去领悟品味,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12

成功的细节背后,是作者体物入微的观察和审美的能力,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深厚积累,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如果说思想是一篇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则可以说是记叙文的血肉丰满、立体可感的关键了。

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地样子……”(朱自清《背影》)。文章就是通过对父亲的朴实无华的衣着打扮与形象的艰难动作的描写,体现父亲对我的关怀、疼爱之情与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因此,我们注重记叙文细节描写的学习,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去体验、感悟,开启心智,丰富情感,进而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二、记述文细节描写的学习要注意哪些

1. 抓住细微性

细节描写要做到细微,一是要取材小而具体,二是要描写细致入微,有时还可以调动多种感官。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抓住桃花源中人的正常有序的耕作、朴实的衣着打扮与快乐的老人与小孩的细节描写,就体现了农耕社会下无战争与压迫的桃花源的幸福自由的生活,并由此批判了现实社会的窘迫与黑暗,从而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

2. 抓住生活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用有情的眼光去打量世界,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投入生活,你的文字,你的细节描写才能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因为那是浓缩提炼生活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源于生活,发乎真情的文字才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鲁迅先生写《孔乙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穷酸迂腐的悲剧形象,这其实是他长期深入细致地思考与观察社会现实的结晶。

3. 体味修辞美

恰当的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能够把你的观察与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出来,能够使文学语言更富形象性,情感也更浓烈,从而产生一定的美感,极具艺术魅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他把“细雨”形象生动地比作密密地斜织着的“牛毛”、“花针”、“细丝”,这些比喻修辞的运用很细微地写出了雨丝细密的特点。

4. 为主题的服务性

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事物主题服务,这也是作家写作的目的所在。

例如,我们所学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出现了九个事物。这九个事物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用九个诗词“意象”组合诗词“意境”,打通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融入这些事物的主观情感,借此表达了作者孤独游子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因此,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围绕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匠心独运的写作行为。细节描写不仅仅需要细致入微的语言表达功力,它更需要通过细节的设计来承载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宇宙的思考与情怀。这样的细节描写才有深度,才有意义。

三、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学习

1. 体味形象生动的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通常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一个神态,一个行为,一句话,皆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从一个人物的衣着外貌,言谈举止,神情状态,我们便能揣摩他的内心世界,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杨朔《铁骑兵》)

“班长的脸颊抽动”与“骂”,我们可以看出班长的“激动”,“刀伤”是班长奋勇杀敌而留下创伤的见证,以示战士们抗击日寇的无比坚定地信念,班长的脸像“月牙”,这是作者对八路军战士的热爱与崇敬,这一句话综合地体现了作者对八路军战士的热爱与崇敬,也体现了八路军战士对日寇的无比仇恨之情。这一句综合性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极富个性。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语言环境来准确认识人物的各种描写。要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往往就是他的感情、脾性、品质,而心理的流露自然要通过他的言行态度来表示。有的学生不明白肖像描写(外貌与神态)怎能表露人物的品行,其实,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作者都是刻意的、有目的的。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肖像的描写:“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把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我们别小看这一简短的肖像描写,其实它为我们呈现了孔乙己的几个方面的生活现实,表明他有谋生的条件,然而却处于半饥半饱,也因偷东西时常遭受肉体上的摧残,也体现他年岁已大,生活穷困潦倒。鲁迅先生每一处描写都是用来揭示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的。因此阅读时,我们就要认真阅读,细心体悟这些肖像描写。

2. 分析不可忽视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不会作纯客观的描写,它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

“一过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上就飘起大雪来。就在一个落雪的夜晚。在左云附近活动的一连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杨朔《铁骑兵》)

这一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为八路军战士出场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预示他们将会遇到严峻的考验,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

描写夏天的优秀作文:迷人的夏天 篇13

夏天是彩色的。雨后的绿柳像穿了一身亮装,在风中翩翩起舞。盛开的喇叭花,有白的、有红的、有紫的,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池塘里的荷叶是碧绿的,荷花是粉红的。

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天气是那样火热,仿佛一点星火就引起爆炸似的。夏天的天气像孩子的脸,时而阳光灿烂,时而乌云密布。

这就是迷人的夏天,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14

在这个漫长的夏天,尽管多数人会选择宅在家里享受空调的怀抱,但是公园里的人一定不会少。尽管人群也不熙熙攘攘,但夏天池塘里的荷花正开放,再怎么热,也至少会有些许有兴致的游客去观赏荷花。

荷花呢,不过于娇艳,也不太素雅,或许这是碧绿而又清澈的池塘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吧!不但引得众多行人驻足观望,就连偶尔路过得几个行色匆匆的人,也会惹不住停下一两秒多看它几眼。花瓣上泛着淡淡的粉色,除了几朵含苞待放的花,其它的荷花,都展着笑颜迎着每一个行人,这样的荷花,又怎么会不讨喜呢?

有时会看到,那几棵高大的树下常常坐满了人,欢声笑语成一片,坐在树下乘乘凉,谈谈家事,在这夏天里有时也感受不到炎热。

在夏天,这么炎热的一个季节,其实选择去江边看看景。吹吹风也是不错的。傍晚不同于白天,感受到的不是炎热而是闷热,天空一片红,偶尔让人感到心情莫名沉重。江,清澈见底,凝视着它,这条江,仿佛就像一对深邃的眼眸,看不见底,也看不出有什么。晚上倒是会吹来徐徐的微风,也会使人感到惬意。

描写夏天的初中作文 篇15

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细节描写,“金刚怒目”式地将如匕如枪的文字刺向腐败的社会生活,塑造出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初中课文鲁迅小说中有着像生活一样真实、鲜明、典型的细节描写。

一、小说中外貌细节描写的刻画,让人物形神兼备

细节描写也常在外貌描写中使用。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只需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并对其加以描绘就能达到“借一斑观全貌”的目的。鲁迅在小说中常采用人物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主人公便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着力于环境物件细节,深刻揭露人物性格命运

人物离不开活动的环境,人物的一举一动,往往带有特定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如《故乡》中“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这一细节勾画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凄凉的心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的巨大变化,为下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环境。

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自己所使用的物件也有一定的联系,鲁迅先生注重使用典型物件道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如《故乡》中:“下午,他拣好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中年闰土特地挑选了“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表明闰土已经信奉神灵,希望神灵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再联系前文,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闰土,不但接受并遵从了封建等级观念,而且已经虔诚地相信了鬼神,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鬼神来安排。这样更加突出了闰土的悲剧性格。《孔乙己》中,孔以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三、引用典型语言表现人物心理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就是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习惯,能透露出人物的社会地位、思想观点、职业特点、心理状态,使读者听其言如见其人。如《故乡》中对杨二嫂刚出场的语言描写:“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通过这些语言,生动准确地刻画出她尖刻势利,爱搬弄是非的小市民嘴脸。《孔乙己》中作者描写孔乙己跟酒客们辩解时这样写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这一细节中,孔乙己他把“窃书”与“偷”“读书人的事”与别人的行为区别开来,在字面上作辩解,其实是无力的,只是玩弄概念。他想清白做人但事实上清白不了,事实上不清白又偏要争面子,竭力掩饰自己的劣迹,表现了他可笑可悲的矛盾心理。另外,在写掌柜子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时,“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一句话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一方面描写了掌柜子刻薄的心理,另一方面衬托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四、动作的描摩,表现出深沉厚重的思想内涵

塑造人物,渲染环境,都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社戏》中“摸”豆的动作细节,“月夜偷豆图”,展现的不仅是淳朴乡村少年的善良,更寄托了鲁迅的理想。这里所描绘的,“实在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故乡图景。“摸”豆偷豆的少年天真淳朴,活泼热情,几乎没有受到世俗的沾染,保持了“童心”,鲁迅赞扬不失童心的真正的人,恰恰与那令人窒息的市侩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乙己在众人的笑声中,在“摸”出四文钱的窘境中惨然谢幕。凄惨的图画,悲酸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穷困潦倒而又清高迂腐,善良无能而又可怜可气。放弃与命运抗争,逆来顺受,自甘堕落。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管如此,对社会黑暗和冷酷的揭露,以及对群众麻木的的批判还是相当深刻的。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越生动传神,人物的个性就越鲜明突出,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我终于尝到失败的滋味小学作文下一篇:道德品质是什么怎么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