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2024-05-23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共8篇)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1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

1、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因此,它是货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额可转让存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4、贷款政策:

5、补偿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20%)的最低存款余额。从银行的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降低贷款风险,补偿遭受的贷款损失。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6、利率敏感资金:指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利率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

7、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融资方法,借款人通过循环发行短期票据,达到中期融资的效果。它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签定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银行以承购连续性短期票据的形式向借款人提供信贷资金的协议。

8、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 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得及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是证券。

9、贷款承诺: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对合同签订之后可能发生的事项,作出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保证的条款。

10、远期利率协议:是买卖双方同意在未来一定时间(清算日),以商定的名义本金和期限为基础,由一方将协定利率与参照利率之间差额的贴现额度付给另一方的协议。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5分)

1、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答:(1)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

前提性作用;基础性作用(支付中介的基础,信用中介的基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据<<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负债提供了银行92%的资金来源。(2)是保持流动性的手段。(3)把闲散资金转化为资本。

(4)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现金+存款)(5)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

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答:对于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不良贷款,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扩大,减少风险损失,并对已经产生的风险损失作出妥善处理。1)督促企业整改,积胡催收到期贷款。银行一旦发现贷款出现在产生风险的信号,就应立即查明原因。

2)签定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1)贷款展期。(2)借新还旧。(3)追加新贷款。(4)追加贷款担保(5)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作出限制性规定。(6)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4)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或经过银行努力催收后仍不能收回贷款本息的,银行就应当依靠法律师武器追偿贷款。5)呆账冲销。经过充分的努力,最终仍然无法收回的贷款,应列入呆账,由以后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冲销

3、简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渠道。

答:影响因素:(1)存款波动;(2)贷款的发放与回收;(3)其他因素:向央行借款、同业往来、法定存款准备金、信贷资金调拨、财政性存款。调节途径:(1)同业拆借;(2)短期债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3)通过中央银行融资;(4)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5)出售其他资产。

4、简述商业银的功能和地位

答: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为基本业务的综合性银行。商业银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是组成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银行为客户和客户之间因商品交易、服务收费、资金借贷等所产生的钱款收付进行清算了结的服务,就是转账结算。我国银行在转账结算中,主要使用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等作为结算工具。通过转账结算进行支付,具有以下优点:客户可以节省大量现金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安全性也大为提高;国家可以节省大量印制货币的开支;银行可以通过提供转账结算服务收取手续费。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大。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

5、简述资产管理思想三种理论的核心观点。

答:资产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分配来协调、维持资产流动性,实现银行经营目标。资产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及预期收入理论等几个阶段。

(一)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对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早期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理论强调银行贷款与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且期限也短,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理论缺点也很明显:

(二)资产转移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二十年代末,它是一种关于如何保持银行流动性的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商业银行能否保持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能否在金融市场上不受损失地及时变现,即银行的资金应当用于购买可以立即出售的资产,这类资产一般要具备如下条件:

1、期限短;

2、信誉好;

3、流通性强。因此,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便是商业银行投资的首选对象。

资产转移理论为商业银行应如何实现流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而积极的方法。该理论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由单纯的现金、短期贷款向证券投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看到该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即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短期证券能否及时变现取决于金融市场状况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如果变现不了,流动性风险便不可避免。

(三)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只要借款人有可靠的预期收入,贷款偿还就有保障,即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是借款人能否取得预期收入,如果能,贷款期限长一些也没有关系,如果不能,即使短期贷款也不能发放,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未来收益实现来安排贷款期限、方式、金额。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投资短期证券、短期贷款,还可以投资于分期偿还中长期设备贷款及不动产抵押贷款。该理论使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范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只要贷款项目能获得预期收入,商业银行都可以涉足,这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当然,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即“预期收入”难以测定,特别是针对较长期限贷款其预期收入能否实现受很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自身难以控制,这必将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6、简述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1)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4)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5)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7、简述创立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哪些条件?

答: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的章程 2有符合商业银行法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备 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

8、简述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含义、意义及每一类贷款的特征。

答: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五级分类制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

9、简述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的原则。

答:

(一)规范性原则。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也就是说要依据银行存款所固定的功能进行设计,对不同的利率形式、计息方式、服务特点、期限差异、流通转让程度、提取方式等进行选择、排列和组合,以创造出无限丰富的存款品种。

(二)效益型原则。存款工具创新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即多种存款品种的平均成本以不超过原有存款平均成本为原则。银行存款创新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为目标,若因成本过高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甚至亏本,显然与银行的经营目标相悖。

(三)连续性原则。银行存款工具创新是一个不断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开发、连续创新的原则。

(四)社会性原则。存款工具创新还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10、简述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特征及经营意义。

答:一是对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短期借款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有明确的契约规定,借款的偿还期约定明确,商业银行对于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在时间和金额上即可事先精确掌握,又可计划地加以控制,为负债管理提供了方便。

二是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短期借款不像存款对象那样分散,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金额上都比存款相对集中。

三是存在较高的利率风险。在正常情况下,短期借款的利率一般要高于同期存款,尤其是短期借款的利率与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密切相关,导致短期借款的利率变化因素很多,因而风险较高。四是短期借款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

1、试从效应分析的角度论述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机,并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阐述国际银行业并购后的影响

答1.同一银行内部的机构合并:通过银行的内部并购来调整现有的经营布局与人员规模,进行内部经营机构、管理机构的撤并,发展网络银行。推动银行内部组织体系的再造,走集约发展的道路,是银行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那些已经或者即将出现支付风险、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来寻求银行退出市场的方式,从而为建立一个良性的金融体系打下基础。目前的金融体系由于退出机制不完善,经营再不善、效益再不好的机构也难以被淘汰出局,而过高的准入条件又使那些可能胜任的机构难以进来。这种好的进不来、坏的出不去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其结果必然是严重损害金融体系的健康性,并最终危害到整个国民经济。

2.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购:从金融发展未来趋势看,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打破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分业经营的限制,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将是必然:在条件成熟时,商业银行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向保险和证券投资领域渗透,培育全能化的超级金融集团,实现服务多样化、资产多元化、利润最大化。

3.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通过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可以变分力为合力,提高它们与国有银行的竞争能力。虽然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情况好于国有银行,但毕竟规模对比悬殊,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哪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单打独斗”,都无与匹敌,无法撼动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这也是国有银行无所顾虑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并购,在壮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的同时,增大国有银行的外部竞争压力,才能对国有银行改进经营、提升效率发挥促进作用。

4.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通过并购,将业务开展不好的分支机构予以撤消,使金融供给总量在区域层次上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总量相适应,解决银行组织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矛盾,提高银行的效率和竞争能力,增强其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5.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国有银行现行的组织制度是计划体制的产物,在网点分布、市场份额、资产规模和信誉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组织成本高昂,而且容易受政府行为干预。而股份银行有灵活经营策略、以追求最大利益为主要目标、不容易为政府行为干扰,两者的并购相互受益,既可以完善经营方式,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金融体制的变革。

6.国内外银行相互并购: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本来就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之结果的银行并购,对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完全混为一体,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将引起国外银行业对国内银行业的并购,以及国内银行也并购国外银行业。

2、“存款越多越好吗?”试从存款规模控制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不对。

银行的存款是靠利差收入的。如果只有存款,代款跟不上,等于银行只付利息而无收入,相當于银行代人保管财务,同时还要倒付錢,肯定是真心亏本买卖。

银行存款多, 並非是絕對的好事,主要有是相對于哪一面來說:

1、對于商業银行來說,银行存款一方面是银行代款指標的來源,你不想想银行利用很多資源來競爭客戶存款,你就知道其目的了與重要性了;

银行存款另一方面是银行的負債類科目,银行存款利息更是银行成本的重要組成部份,商業银行它自己會有一套完美的管理機制,充分使自己存代比例協調發展,産生最大的經濟利益。

2、對于央行來說,人們的银行存款,和商業银行的存款都一樣,央行主要行駛其中央银行的管理職能,協調全國經濟態勢,協助國家穩定經濟,協調發展。

當全國經濟不景氣時,央行會采取積極的政策手段,加以調控,如采取利率政策,下調存款利率和代款利率,令更多的貨幣注入市場,繁榮經濟。

當全國經濟高漲,有可能産生通貨膨脹時,央行亦會采取宏觀調控手段,采取利率政策等手段,上調银行存款及代款利率,緊縮银根,防止經濟過熱。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 例如阿里小额贷款、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金融、P2P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的新型理财模式是对传统理财模式的有力创新和补充, 提升了理财业务的便捷性。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渗透, 融合发展, 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民生和实体经济。一是拓宽了范围, 大大扩充了信贷对象, 发展困难的小型企业也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得融资;二是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 满足了零散理财需要;高效整合了理财、支付、交易等业务;三是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 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明显提高, 将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互联网金融逐步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发展

1.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互联网金融的对象广泛, 特别是深受广大草根阶层的欢迎和支持, 为那些未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的便利,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形成就巨大的冲击力, 加剧了个人借贷、小微信贷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一方面, 随着第三方支付内容的逐步完善,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将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 还将会较大地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

2.冲击了商业银行的融资领域。对于信息不透明、管理不够规范、数量众多的“草根”企业, 获得银行产品、服务的可能性低, 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较大。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大量草根企业将目光转向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借“网”而生, 发展十分迅速, 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了上千家, 数量仍在快速上升。它的发展满足了草根民众的金融需求, 帮助小额投资者走出困境从银行取得资金, 小额资金拥有者较强的投资理财欲望得到满足, 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3.冲击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领域。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在以移动互联网支付结算系统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系统扩张侵蚀下正逐步受到威胁。互联网支付业务直接冲击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 以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货币价值结算的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呈爆炸性增长, 正颠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支付中介地位。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 商业银行应顺势再出发

1.实行理念创新, 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水平。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水平, 促使由“单一”到“丰富”, 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改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倒逼作用, 促使商业银行进行深刻变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 改变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 实行多元化的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结构调整, 打造多元协调的收入增长模式。

2.以互联网平台的整合为契机, 全面升级业务流程。从战略上, 商业银行要转变认识, 不断提升网银的地位, 深挖扩展网银功能, 全面升级业务流程。商业银行自身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优势, 可以为客户提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服务, 成为各类电商进行网上交易的支付平台。另外, 商业银行要走综合经营路线, 着力打造“金融超市”, 强化与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小额贷款公司、电商等的合作, 如将贷款打包出售给小额贷款公司, 由小额贷款公司做零售, 实现互利共赢。

3.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目标, 改进经营理念。互联网金融具有操作便捷、参与度高、透明度强等特点。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 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充分整合客户需求, 减少乃至避免客户的大量流失。要提高服务效率, 简化业务操作流程, 提升客户的体验, 开发出更多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 为客户提供更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4.实行人才工程计划, 组建金融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团队。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 集网络信息技术、金融业务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网络工具运用技能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极大。商业银行要快速适应时代发展, 加大人才工程建设。一方面, 要建立复合型的互联网金融团队, 加强对现有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另一方面, 要善于挖掘优秀复合人才, 吸纳新鲜人才血液融入现有团队。

大趋势来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渗透势不可挡,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赢得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商业银行运营体系, 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商业银行要居安思危, 实现自身的转型与改革, 在变革创新中积极应对, 在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合作中构筑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系统, 实现商业银行的长久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喜, 赵明地.网络金融中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及功能定位[J].商业研究, 2014 (8) .

[2]张惠.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 2014 (4) .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1.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构架没有实质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来说,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在形式上基本健全了“三会一层”及相关专业委员会,但是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要求,“三会一层”运行质量不高,风险监管部门未能真正有效履行职责。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对本机构与风险相关的业务、所承担的各类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特别是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外的其他类别风险知之甚少,所以,要确保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相当困难。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将组织构架没有健全,只重形式,没有实质。

2.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薄弱

(1)风险监管的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时间相对较短,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2)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由于目前大多数机构的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未规划或初始开发阶段,数据积累匮乏,难以满足有效风险控制的适时、精确、高效的需求。

(3)风险监管的文化建设落后由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机构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普遍存在以机构风险支撑个人业绩、以未来风险支撑眼前利益的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存在的风险

资产、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银行经营最为重要的三要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最欠缺的也恰是这三要素,这些正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所在。

1.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偏低,容易导致经营危机

按照信贷资产无级分类,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偏高,资本金不足。再者,受区域经营限制及业务拓展水平等因素的困扰,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化解、资本积累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单凭积累资本增长,难以跟上风险资产增长速度,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此外,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能达到外部监管、内部风险缓冲的要求,因此,一旦出现较大额度非预期损失,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覆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决策不力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框架虽然已经建立,但尚未完全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不明晰,影响风险管理执行效果。内部审计稽核部门权威性、独立性不够,审计过程中合规性检查多,内控、风险稽核少。

3.内控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效能低下

农村商业银行某些业务缺乏操作细则,内控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滞后于业务和形势的发展,尚未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内控制度动态管理机制等。有时表面上各项制度齐全,但实际执行中控制效果差,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效能低下。

三、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1.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

由于结构性过剩引发的整体性过剩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管理首先应转变观念,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再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然后制定适当的信贷制度,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信贷产品,同时要加大对农业领域的信贷投入,并且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2.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驾驭风险的产品、建立灵敏的信息和预警系统,能够从整体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風险的能力。

(2)创新农村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产品

第一,根据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

(3)建立灵敏的信息、预警系统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三章练习 篇4

一、名词解释

1、活期储蓄

2、定期储蓄

3、储蓄存款

4、同业拆借

5、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6、回购协议

7、交易账户

8、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

9、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

10、自动转帐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是()

A.发行债券 B.吸收存款 C.同业拆借 D.再贷款

2、客户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事先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额的个人存款种类是()

A. 零存整取 B.定活两便 C.存本取息 D.通知存款

3、我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是在()年建立。A、1984 B、1996 C、2000 D、2007

4、单位存款人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帐户办理。A、基本存款账户 B、专用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一般存款账户

5、我国同业拆借资金可用于()A.弥补信贷缺口 B.长期贷款 C.投资 D.临时资金周转

三、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借款负债中,属于短期借款负债的有()A、同业拆借 B、发行金融债券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回购协议 E、存款

2、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成员有()

A、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 B、外资银行 C、农村信用社 D、证券公司 E、保险公司

3、单位存款须在银行开立()账户 A、基本存款账户 B、专用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通知存款账户

4、下列身份证件为实名证件:()

A、居民身份证

B、户口簿

C、军人身份证件

D、往来内地通行证、来往大陆通行证

E、护照

5、下列存款利息计算规定,正确的是()

A、存款天数算头不算尾

B、活期储蓄每年6月30日结息1次

C、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D、存期全年按360天,每月按30天计算 E、定期存款到期日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

四、判断改错题

1、商业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2、定期存款中,只有整存整取可办理一次部分提前支取,其余储种只能办理全部提前支取。()

3、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各个交易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是CHIBOR。()

4、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可以用于投资。()

5、再贴现使用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是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

五、计算题

1.计算资金的边际成本:

假设若对存款人提供7%的利率,则银行可吸收2500万美元新存款,如果提供7.5%的利率,则可筹集5000万美元资金,计算其边际成本率。

2.假设某银行准备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形式新增筹资1000万元,预计新增利息支出为50 万元,新增其他开支为5万元;(1)求这笔新增资金的边际成本率;

(2)若新增资金中有20%用于非盈利资产,求这笔新增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率。

六、简答题

第五章 投资银行经营与管理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是()。

A.信用贷款

B.证券承销

C.资产证券化

D.并购重组

2.若公开发行股数在()股以上的,参与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应不少于50家。

A.1亿

B.4亿

C.5000万

D.50亿

3.()是一种不主要依赖发起人的信贷或涉及的有形资产,而主要是以项目本身的效益和项目的资产与现金流量为支持的融资方式。

A.风险投资

B.项目融资

C.资产证券化

D.兼并收购

4.在证券承销结束后,投资银行代表着买卖双方,按照客户提出的价格代理进行交易,这时投资银行扮演的角色是()。

A.证券经纪商

B.证券发行商

C.证券交易商

D.证券做市商

5.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投资银行进行的金融创新不包括()。

A.组建特别目的机构

B.分散规避风险

C.信用构造及提升

D.资产组合再包装

6.将未来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量的非流动性存量资产转变为在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是投资银行的()业务。

A.证券发行

B.证券经纪

C.基金管理

D.资产证券化

7.以下不属于投资银行业务特征的是()。

A.专业性

B.广泛性

C.创新性

D.流动性

8.()是指并购公司采取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增加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交换目标公司的股票。

A.善意收购

B.交换发盘

C.杠杆收购

D.混合并购

9.在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业务中,不属于其业务流程的是()。

A.股票登记、证券存管、清算交割交收

B.进行交易委托

C.股票询价

D.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

10.按照(),交易委托可以分为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

A.委托价格的不同特征

B.委托数量的不同特征

C.委托人的不同特征

D.委托性质的不同特征

11.债券私募发行的特点不包括()。

A.多采用直接销售方式,可以节省承销费用

B.因有确定的投资人,不必担心发行失败

C.私募发行的债券可以自由转让

D.由于私募债券转让受限制,债券的发行条件由发行人和投资人直接商定

12.()是一个或几个公司并入一个存续公司的商业交易行为。

A.新设合并

B.吸收合并

C.控股与被控股关系

D.管理层收购

13.允许客户使用经纪人或银行的贷款购买证券的资金账户是()。

A.现金账户

B.保证金账户

C.个人账户

D.法人账户

14.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客户卖出向投资银行借来的证券,此时投资银行向客户提供称为()。

A.买空的融资业务

B.卖空的融券业务

C.卖空的融资业务

D.买空的融券业务

15.关于证券账户开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开户人的不同,开立的账户可以分为个人账户、法人账户和机构账户

B.个人投资者可以凭本人身份证开立多个账户

C.法人投资者可以与个人开立联合账户

D.投资银行开展证券自营业务必须以本公司名义开立自营账户

16.投资银行的信用经纪业务是()的结合。

A.融资业务与经纪业务

B.承销业务与经纪业务

C.承销业务与担保业务

D.理财业务与经纪业务

17.()是靠交易所会员直接从事大宗上市股票交易而形成的市场。

A.场内市场

B.柜台市场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18.投资银行按照议定价格从发行人手中购进将要发行的全部股票,然后再出售给投资者,最后将所筹集的资金交付发行人的股票销售方式是()。

A.余额包销

B.包销

C.尽力推销

D.余额代销

二、多项选择题

1.股票私募发行分为()。

A.客户分摊

B.股东分摊

C.第三者分摊

D.公开分摊

E.混合分摊

2.现代投资银行业务能力包括()。

A.良好的产业分析能力

B.敏锐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动向的研制能力

C.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应变能力

D.强大的金融产品配销能力

E.正确的设计及执行投资机会的能力

3.按持股对象针对性,并购可分为()。

A.要约收购

B.协议收购

C.横向并购

D.纵向并购

E.混合并购

4.按照目前上市品种和证券账户用途,证券账户可以分为()。

A.个人账户

B.股票账户

C.债券(回购)

D.基金账户

E.法人账户

5.信用经纪业务是投资银行的融资功能与经纪业务相结合而产生的,是投资银行传统经纪业务的延伸。关于此项业务描述正确的是()。

A.信用经纪业务的对象必须是委托投资银行代理证券交易的客户

B.信用经纪业务主要有融资和融券两种类型

C.投资银行对其所提供的信用资金承担交易风险

D.投资银行通过信用经纪业务可以增加佣金收入

E.投资者可以通过信用经纪业务的财务杠杆作用扩大收益

6.根据股票供求双方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可以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股发行方式分为()。

A.询价方式

B.固定价格方式

C.余额包销方式

D.竞价方式

E.混合方式

7.按出资方式划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类型可以分为()。

A.交换发盘

B.现金购股

C.要约收购

D.管理层收购

E.现金购资产

8.相对于公募发行而言,证券私募发行具有的优点是()。

A.简化了发行手续

B.证券流动性好

C.缩短了发行时间

D.避免公司商业机密泄露

E.发行价格有利于筹资者

9.投资银行的功能有()。

A.媒介资金供求

B.构造证券市场

C.优化资源配置

D.促进产业集中

E.稳定物价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投资银行的业务。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活动,是投资银行为公司或政府机构等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证券经纪与交易同样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活动。参见教材P77

[答案]:B

[解析]:若公开发行股数在4亿股以上的,参与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应不少于50家。

参见教材P8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项目融资的概念。参见教材P79

[答案]:A

[解析]:作为证券经纪商,在证券承销结束后,投资银行代表着买卖双方,按照客户提出的价格代理进行交易,这种证券经纪行为是最传统的证券交易业务。参见教材P78

[答案]:D

[解析]: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投资银行进行的金融创新有:组建特别目的机构、分散规避风险、信用构造及提升和现金流量再包装。参见教材P80

[答案]:D

[解析]: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原始权益人或发起人(卖方)具有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非流动性存量资产,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参见教材第79页。

[答案]:D

[解析]:投资银行的业务特征包括:专业性、广泛性、创新性。参见教材P8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交换发盘的概念。参见教材P92

[答案]:C

[解析]:证券经纪业务的流程包括:开立证券账户、开立资金账户、进行交易委托、委托成交、股权登记、证券存管、清算交割交收。参见教材P88—90

[答案]:A

[解析]:按照委托价格的不同特征,交易委托可以分为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参见教材P9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债券私募发行的特点。参见教材P8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吸收合并的概念。参见教材P91

[答案]:B

[解析]:保证金账户允许客户使用经纪人或银行的贷款购买证券。参见教材P8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融券的概念。融券是指客户卖出证券时,投资银行以自有、客户抵押或借入的证券,为客户代垫部分或全部的证券以完成交易,以后由客户归还。参见教材P8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开立证券账户的相关规定。选项A的正确表述是“按照开户人的不同,开立的账户可以分为个人账户和法人账户”;选项B的正确表述是“个人投资者只能凭本人身份证开立一个证券账户,不得重复开户”;选项C的正确表述是“法人投资者不得使用个人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参见教材P88—89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投资银行的信用经纪业务概念的理解。信用经纪业务是投资银行的融资功能与经纪业务相结合而产生的,是投资银行传统经纪业务的延伸。参见教材P89

[答案]:C

[解析]:第三市场又称为“店外市场”,它是靠交易所会员直接从事大宗上市股票交易而形成的市场。参见教材P8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包销的含义。包销即投资银行按照议定价格直接从发行人手中购进将要发行的全部股票,然后再出售给投资者。投资银行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内,将包销证券所筹集的资金交付给发行人。参见教材P82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BC

[解析]:股票私募发行分为股东分摊(股东配股)和第三者分摊(私人配股)两类。参见教材P86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投资银行业务能力。参见教材P94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并购的分类。参见教材P93

[答案]:BCD

[解析]:按照目前上市品种和证券账户用途,可以分为股票账户、债券(回购)和基金账户。参见教材P89

[答案]:ABDE

[解析]:选项C应该是投资银行对其所提供的信用资金不承担交易风险。参见教材第89。

[答案]:ABDE

[解析]:根据股票供求双方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可以将2.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股发行方式分为:询价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混合方式。参见教材P83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并购的分类。按出资方式划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类型可以分为交换发盘(又称用股票交换股票或换股)、现金购股、现金购资产、用股票购买资产。参见教材P92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证券私募发行的优点。相对于公募发行而言,证券私募发行具有的优点有:简化了发行手续;避免公司商业机密泄露;节省发行费用;缩短了发行时间;发行条款灵活,较少受到法律法规约束,可以制定更为符合发行人要求的条款;比公开发行更有成功的把握等。参见教材P87

[答案]:ABCD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6

2006年1月《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补修试题答案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0分)

1、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范围内从事信贷业务。

3、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计划加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货币差额、商业银行通过对利率的预测,可以采用不同的缺口战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4、骆驼评级制度是美国一个影响力较大的银行评级制度,其具体内容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从资本充足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资产流动性等五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检查,然后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级并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5、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

议》。该协议于1987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中央银行行长签署,目的是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本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备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该协汉主要由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和过度期实施安排等四个部分构成。

6、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规定的,要求商业银行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二,填空(每空1分,计15分)

1、1,52、借人负愤,结算中负债

3,10,14、项目投资,股权投资,信托投资,债权投资

5、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6、民事,刑事,行政

三,判断(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15分)

1、错误。(2分)

我国的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行一级法人制,总行具有统一对外签约权。但是,分支机构对一般的契约,如一定金额以下的贷款、开立银行账户等经常性业务契约,享有签约权。(3分)

2。正确。(2分)

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与资产规模相比,其自有资金很少,资金运用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负债。因此,负愤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3分)

3、错误。(2分)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增加能够降低经营风险,但也会对银行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资本金数量过大,会使得银行财务杠杆比率下降,导致未来收益的减少。所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应保持合理水平,并非越大越好。

四,问答(计30分)

1、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目标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维护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

二是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是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效率。(3分)

各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预防性监管;另一类是保护性监管。

其中,预防性监管,包括下列五个方面:市场准人监管;资本充足性监骨;资产流动性监管;贷款集中性监管;对其他业务活动的监管。(5分)

保护性监管,包括两方面: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2分)

2、网上银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网上银行是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机构;(2分)

(2)网上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2分)

(3)网上银行具有低廉的成本优势和高额的回报;(2分)

(4)网上银行在市场竞争上也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差异;(2分)

(5)网上银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从以物(资金)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2分)

3、影响银行存款变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1)存款计划与实施;(2分)

(2)存款利率;(2分)

(3)服务水平;(2分)

(4)实力和信誉;(2分)

(5)社会关系。(2分)

五,论述题(计10分)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2分)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2分)

(3)政策性贷款的影响;(2分)

(4)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2分)

(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2分)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7

(一) 房产新政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有利影响

1、首付款比例和利率的提高将使商业银行增收减压。

继去年初开始, 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实行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即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而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则不予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的提高, 将使新增贷款的利息收入加大, 给商业银行带来更高利润。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对新增贷款的发放更加审慎, 并且实现了利率的大幅上浮, 从而降低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2、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构成与国外相比, 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靠商业银行贷款。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了金融机构。目前全国房地产商业银行贷款依赖水平在50%左右, 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高于80%。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护经济健康发展。过去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和个人购房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商业银行, 现在则有所约束, 这将部分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风险。

(二) 房产新政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

1、存量信贷资金风险加大。

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资金链中, 商业银行信贷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销售、居民住宅抵押的整个过程。房地产行业和商业银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商业银行在分享房地产行业发展成果时, 房地产行业也把部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 使商业银行承担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风险。这其中蕴藏的潜在风险是巨大的, 一旦房地产市场形势逆转, 将对商业银行的存量信贷产生重要的影响。

2、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我国每年有大量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 还是购房者都和银行资金有密切联系。三方是利益的矛盾体, 在博弈中演绎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起落沉浮。总体上, 房地产行业需要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也乐于将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 特别是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还是处于过剩的情况, 信贷资金缺少有效的运作渠道, 资金投入房地产交易中给商业银行带大了巨大的收益。政府调控之后, 无论是开发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款, 其发展势头会得到约束和抑制, 实际上降低了商业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3、房贷业务的收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

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房地产金融的大力支持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 经济增长与房价上涨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的繁荣。目前来看, 京、津、沪、穗、深五个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和成交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这五个城市的二手房已经占据房产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 因此市场调整在二手房方面反应的最明显。五大城市中、高档二手商品房价格也全线下降, 北京由4月中旬的近20000元/平方米回落至目前的18000元/平方米左右, 上海由26000元/平方米以上回落至25000元/平方米左右, 其他城市的价格均呈回落趋势, 回落幅度在5%至6%。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动用准备金率这个市场调节手段收缩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 使得商业银行的房贷业务出现较大幅度地下跌, 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正确看待房产新政,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商业银行要对房贷业务严格监督和管理, 坚决执行新政。要识别各种形式的假一套房, 严把信贷资金关口。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商业银行要将土地抵押贷款/价值比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严格执行, 必须确定借方股权资本的真实性, 确保非房地产贷款不会转移到房地产行业。同时, 商业银行也要区别对待消费目的购房和投资目的购房, 一方面鼓励消费性购房, 另一方面抑制投资性住房, 应是未来政策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发掘新的赢利点

商业银行要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优化信贷资金结构, 规范房地产信贷业务操作, 提升风险内控水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如规范住房公积金贷款行为, 将住房公积金贷款纳入房地产调控范畴之内;规范信托等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等。这样既满足存款客户的需求, 又能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

(三) 提高住房贷款风险管控能力

纵观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 房价迅速上涨时, 商业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往往会被忽视。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中, 虚假按揭以及信贷把关不严现象比较严重, 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较容易地得到贷款, 这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业按揭贷款风险的源头之一。因此,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积聚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业必须健全信贷运行预警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住房贷款风险管控能力。

三、结论

面对新一轮楼市调整政策的出台, 商业银行不能从一时利益出发, 而应该放眼长远, 立足于防范房贷风险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按照国家的调控政策, 加大对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双赢”。我国房地产行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依赖度相当高,

摘要:房地产行业和商业银行具有密切的联系: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要银行资金的注入, 购房者也离不开银行的房贷。银行业在承担部分风险的同时获得高额回报。房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 间接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本文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房产新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继而提出了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房产新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段学亮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体制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9年9期

[2]、赵晓红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商业银行管理与经营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理论实验融合

本文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一、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金融机构领域应用型人才

目前,经济金融在飞速发展,金融机构一方面面临着多种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所以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于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沿袭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训练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实施的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验教学割裂开来,理论部分由负责理论教学的老师来讲授,而实验部分则由实验老师来操作,这一模式并不能使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也不能使学生用实践去印证和深化理论学习,结果与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理论与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理论、实验及研究相结合,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金融机构领域高素质人才

目前,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也成为了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理论、操作经验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据理论教学的进度,积极地进行实验操作培训,反过来再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实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性为其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课程教学的实施带来了挑战。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二者是割裂开来进行教授的,这一教学方式使二者的融合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且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1.理论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理论教学仅限于理论的讲解,陷入了纯粹的介绍,脱离了实践,枯燥乏味,实用性差。在实际金融业务中,金融业务是多方面、立体、动态的。仅柜台业务就有对公和对私业务,对公业务中有存款和贷款业务,对私业务中有储蓄、理财和贷款业务等;这些内容丰富但繁杂,如果不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式,将枯燥乏味,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实验教学缺乏拓展思维训练

目前,实验教学的定位为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基本业务流程,熟练进行基本业务操作,并且能够通过面试的应用型人才;但金融機构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课程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程序模式化,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验教学常常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软件里的金融业务进行处理,完成“录入—核对—打印”的循环。缺乏独立思考,机械的按程序操作。(2)内容安排单一,缺乏基于整个学科体系的思维视野。实验是验证型的,实验内容和操作程序由教师规定,学生只要操作得当,就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虽然这种操作是重要的,但和理论脱节,使整个学科体系变得不完整。(3)将商业银行课程实验规划为单一活动。比如将金融简单归类为银行柜员的工作,从而变成了熟悉银行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员。因此这种实验教学将严重封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的定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而经济越发展,商业银行越重要。如何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中,将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金融机构需要的人才,是课程设立的初衷。

目前,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导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实验教学应完全以商业银行运作的实际业务流程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全真模拟实验室场所,同时辅之以理论知识的穿插,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知道怎么操作,也知道操作背后的理论意义,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同时,由于实际中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实验室很难模拟所有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流程,这样人才的培养和实际还是会有所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反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中强化金融的最新动态,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部门密切合作,掌握最新的变化信息。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实验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加强实验室教学的同时,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商业银行实习,开展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理论与实验融合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进行“实验性教学”和“研究性实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无的放矢,无所适从,他们认为理论知识的讲述流于形式,实际去做的时候全然用不上。所以,我们的理论讲述就不能只是生搬硬套理论知识或模型,而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验或实践中去模拟理论知识,演化推理理论知识,直至掌握并加以运用,即“实验性教学”。

实验教学不能单纯就软件本身进行流程化的操作训练,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办理业务,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遇到了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所以,本文提倡探究性的实验,倡导发散思维,对于操作中遇到的知识点和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既注重实验的应用性,又强化以实验来深化理论学习的目的;更进一步来讲,以实验来推动学科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创新精神强,层次高的教学团队是实现商业银行融合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强的老师来实施,而且需要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来配合,如何在理论和实验中灵活转换,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这对师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以往对实验室教学认识的不足,相关政策的不配套,所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异常匮乏。而这种低水平的运营状态不适应当前的金融发展与改革的要求。因此,要提供配套的政策,设立重点岗位,并落实岗位职责及相应的待遇,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活动,甚至可以到金融机构实习或挂职锻炼,以了解最新的金融动态和金融创新,进而充实到实验室教学中。

同时倡导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并吸收和带动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出基础扎实的创新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精干、稳定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与实验融合式教学改革真正见到成效。

(三)完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课程的教材已然很多,知识体系也比较完善,但是未能考虑到实践教学的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对于实验课程的教材很少,多数都是对柜台业务的描述性介绍;实验软件的开发商提供的操作指南,内容也非常的机械单一。至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材则是凤毛麟角。所以,完善课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就非常的必要。

对于如何設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文认为应以实验内容为轴心,以理论课程知识为红线来进行安排。第一,就整个知识体系做一个整体的介绍,然后对基础理论的理论沿革做系统分析,对前期理论进行精讲介绍;第二,在实验室中安排商业银行基本业务操作训练,比如开户业务,储蓄业务,对公存取款业务等;第三,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业务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加以拓展;第四,就理论的发展动向,金融工具创新的动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内容体系具有较强的有效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够使学生擅长知识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比如就储蓄业务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先对储蓄业务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沿革做系统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熟练操作;接着对其操作中的关键步骤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储蓄业务的现实发展进行拓展;再接着对储蓄理论的产生、发展、创新进行串联,激发学生在中美储蓄业务作对比的基础上,就现实的银行所面临储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对讨论结果加以汇总分析,鼓励他们设计出适合国情的储蓄理财产品。

(四 )优化实验软件配置

本人主要使用过东方迪格和广州金电图腾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使用过程中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软件方也都提供了相应的帮助和服务,把问题一一化解,指导老师也针对教学需求、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工具创新给予了反馈。高校在选择实验室软件时应关注公司是否具有软件构建的丰富经验,能否保证软件使用的稳定性;还应关注公司是否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能否保证软件的及时更新;最后,还要注意软件的易操作性和仿真性。软件方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跟踪指导工作。

(五)提高融合教学的开放度

融合教学应该是多方面的融合,除了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软件的融合,还要有多方面教学资源的融合。应充分发挥学院、系及个人的人力资源优势,定期邀请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银行工作人员,基于学院提供的实验室环境和资源,开展商业银行实务培训、执业资格培训、模拟交易大赛、专题讲座等。扩大实验室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将教学与实验结合的融合扩展为教学、实验、培训和实践相结合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柴洪,杨丽娟.论金融实验教学建设的定位与发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3).

[2]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

[3]余柏英.以“融合”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1(11).

[4]鄢敦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13).

上一篇:欢度六一四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西塘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