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26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通用9篇)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1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王晓燕

内容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而且教师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本论文从识字写字的意义及误区、要求及策略几个方面来谈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意义 要求 策略

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课程,都于识字写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最直接的就是阅读;其次,就是数学,小学1~2年级的学生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因为不认识字,而无法做数学题(除计算题外)。因此,上好识字写字教学这一课,对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刚入学,刚接解新鲜物、知识,对于识字写字,每个学生都是好奇——爱——怕,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重视汉字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误区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所谓“为学必先识字”,“人生聪明识字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新的课改也重视学生识字的培养,注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新课程的识字的教学,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写字。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脑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部分人认为现在可以用电脑来替

代手写,人们尚未知道这样的方便将会带来怎么样的弊病。汉字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记载工具,每一个汉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传承这一文明。写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汉字的笔画优美华丽,在写字的过程当中对人可以产生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如果用电脑替代写字教学,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对汉字手写产生失忆,这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带来诸多的困难,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有可能会写的歪歪扭扭,令人难以辨认,这就会带来诸多的误解。书写对人们的思维培训和形成的良好习惯是电脑无法取代的,人们写字的过程当中,汉字笔画对人的大脑能形成一种抽象的思维,使人印象深刻,这是电脑输入无法产生的效果。而我们教师更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小抓起,对他们写字的坐姿严格要求,从而能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服务的,是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内容,非常关键。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识字教学不被重视,流于形式,不少学生自我识字的能力不强,生字的 回生率较高,学生的错别字多,影响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时下识字写字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1.方法陈旧死板,缺少创新意识。小学1~6年级均有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在非公开的随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学生不理解字的基本意义,混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象严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也有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语的(照《字词句篇》等资料读词的并不少见)。只是字字如此、课课如此、期期如此,似乎都少不了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学习资料,连 一年级学生也背着沉重的书包。学生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创新意识几乎扼杀。究其原因,教师受多年来应试教育和传统教法影响太深,采用的仍是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意识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缺乏民主精神。一句话,无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及全面发展教育的结果,使学生思维方式

固化了。加之照本宣科、闭门教学的弊端,不照顾学生的实际,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成绩就上不去,教师再罚读罚写,这样就更会使学生厌学,甚至逃学、弃学,又何谈“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2.盲目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落空。此现象多为公开课上所见。为了“改革创新”进行“思维训练”,执教者标新立异,将课上得花里胡哨。本为学生熟悉或基本理解的内容,甚至已达到师生“对答如流”程度了,还要组织热热闹闹的讨论(有的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两三次);或做些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的游戏;或让事先打扮得漂漂亮亮,穿戴整齐的学生上台“即兴”载歌载舞──“做课”现象明显。而作为1—2年级教学重点的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张冠李戴,将这个字读成那个音,而执笔、写字姿势更糟。有的人认为田字格只是学生写字中的一种形式,学生把字写小些或大得出格了也无妨;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本子上的字形对了就行,根本不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和基本功训练,以致学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近视率也不断上升。

有此倾向的人,起码对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关系认识模糊,对课程标准似懂非懂,并未领会其精神实质。众所周知,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可见夯实基础至关重要,切不可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若是“谈基础知识教学而色变”,只盲目地随意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那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或沙上石塔了。说穿了,这

是从只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另一个极端。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

识字与写字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转变观念,由“认写同步”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大纲到教材,都片面强调识字的“实”,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由于要求“四会”,要求“认写同步”,教材中每册本来不大的识字量,由于认写等要求一步到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识字与写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既是识字教学要求的变化,而且也是识字教学观念的变化,即由“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以便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的阶段。“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策略,使小学生直接利用汉字阅读差不多提前了一年,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课程,对于视野的开阔和智力的开发,都有不可低估的好处。

2、写字要加强指导,提高质量。“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写得少,便容易写,写得认真,写得好。那么,写字与识字的安排怎么个不同步法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识字就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放在前面学,基本不上考虑字形难易;而写字,则严格按照书写的规律在编排上体现出由易到难,由科到繁由笔画少到笔画多、由独体到合体。由最基本的练起,有规律地练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

3、重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 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在识辽方面也有体现。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识字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一条腿是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多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在生活中自主认字。其实,小学生之中蕴藏着很大的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一)关注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1、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音标。它本身并非语言符号,学汉语拼音不应成为目的,目的是会读字音。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不认识的汉字,能借助于汉语拼音掌握字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就完成了。儿童一入学,最渴望的是以字形为凭借进入汉字阅读。所以,课程标准削减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降低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如果将汉语拼音学习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学会拼读音节”,目的仅在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不要拔高学习要求,够用即可;同时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主动性,维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实用性,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情境,予以强烈的刺激。形象化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汉字形体的图画性、字理的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又与儿童的思维相适应,这就有利于借助于多种媒体创设生动的识字情境,突现汉字形体的美、字理的趣和字音的多变。只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留下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使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能充分展示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字理趣的情境。

3、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已有的汉语语境给学生以丰厚的汉字经验,这是识字教学的巨大财富。如果承认学习是学生经验不断丰厚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已有汉字经验的调动。所学的汉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某个部件是学生熟悉的,具体到字音与字义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另起炉灶,而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经验,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拙为趣。

4、在运用中复现巩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够用即可的拐棍,以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又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予以内化,识字教学是否可以完成了?不是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通过不断复现予以巩固、扩展、深化,最终达到灵活自由地存取。学生言语实践中出现的错别字、误读音,往往是一些学过的生字,证明识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让学生多次认识,多次学习。复现是最好的巩固方法,运用是最终完成识字的必由之路。

(二)关注情感体验,培育自主识字写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如果说汉字形体的繁杂是识字的最大障碍,那么,汉字固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又是识字的最大优势。繁杂只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构成障碍,对汉语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儿童算不了什么。图画美、意境美、理趣美的优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而对中国儿童却一点就通,一拨就能心领神会。当教学充分展示、利用了这些丽质,识字兴趣必将盎然,汉字情感必然纯正。所以,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深厚宽广的汉字功底,既能参悟字理,又能表现字形。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学习过程的成功是维持、强化学习动机、内驱力的关键要素。感兴趣的事很多,但兴趣往往只限于兴趣,难以形成自信,甚至于最终失去兴趣,因为过程是失败的。兴趣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兴趣只限于有趣时候。只有学生能快乐地识字,成功地识字,才能有识字的自信。识字失败可能因为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也可能由于方法机械,缺乏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3、玩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带学生进入“快乐园”,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

形声字时,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把一些偏旁和独体子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大量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启发学生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这些形声字。例“妈、奶、娘、姑”等他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表意的“女”字旁,但这些字的右边分别为表音的“马、乃、良、古”字旁,其读音跟“妈、奶、娘、姑”的本身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尽量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这些形声字时,再让一部分学生出示手中的卡片“找朋友”,指名学生说出这些“朋友”的读音,又使学生记清了这些字的组成。

此外,用顺口溜,儿歌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去掌握生字,寓教于乐,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既提高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

势,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持久的任务,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教学生读一首《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也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所教的写字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耐心细致地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必能终生受益。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

(四)关注语言环境,拓展多维度识字的时空。

1、在生活中学。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也是有限的。课外识字是无序的,也是无限的。一个学生识字水平的高低、识字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识字的时空是否宽广。学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在汉语汉字的世界里,耳闻目睹均是汉字的音与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汉字,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一方面会给课内有序识字提供丰厚的经验,也会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2、在生活中用。学生是以汉语为工具生活、交流、思考的,经过学生口耳手脑的汉字是大量的、多样的。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汉字,但这是下意识的,是自然状态的。我们所说的在生活中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用,咬文嚼字地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用学过的字词,增加使用的机会,增强

运用汉字的成功感,丰厚运用汉字的经验。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写字。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5版

2、孙少静《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贵州教育学刊 2008年9月 第9期

3、李玉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探》 小学研究 2007年4月 第4期

4、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 中国教育学刊 2005年3 月 第2期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2

识字与写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明代《教学良规》中就明确指出“教小儿须先令其认识所读之书之字”, 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也强调“蒙养之时, 识字为先。” (1) 可见识字写字教学为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除先秦时期文字以刻画符号、甲骨文为萌芽形态且教育学术官守以外, 从秦朝到清朝, 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先以识字与写字为教学, 继而学习文章典籍等。

二、当前识字写字教学的误区

尽管从古至今, 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有很多, 但众多方法容易使教师产生迷惑, 甚至走极端。从我国识字写字教学现状来看, 存在以下误区:

(一) 盲目追求速度与数量。

虽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在2500字左右, 而约定俗成的观念也认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量在1600字左右, 但我国并未规定学生必须在一年内识多少字, 所以“一年识字三千五”更是无稽之谈。而教师在教学中盲目追求识字写字的数量, 更是对片面追求识字速度、数量的附和。

(二) 教学方法单一。

新中国成立后,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思想被推上公众平台。汉字教学法所诞生的“流派”无疑是大语文教育下的良性产物。但由于一些具体教学法以个人或单位的形式被推出, 为了强调个性、特色, 于是刻意求异。而这些“流派”流入校园, 也在宣告“同化汉字教学法”的到来。因为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模式, 使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程序固化。汉字教学中过分模仿, 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最终导致教师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被社会的洪流所吞没, 从“我”变成“我们”。

(三) 书写的搁置。

我国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的行书、楷书, 汉字的书写早已形成多“体”。例如欧阳修体、颜真卿体等。如今, “书法”已经成为国粹, 但是由于受电子科技、世界文化交融的影响, 书法教学逐渐被削弱。尤其是书写规范、整洁———这一最基本的要求被人们忽视。我国目前中小学生书写存在笔顺错误、错别字、书写不端正等现象。而中小学语文教师因为缺乏汉字理论知识或是本身汉字功底不扎实, 所以在教学中采取远而避之的态度。

三、合理使用识字写字教学法

(一) 识字量的科学定位。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会汉语拼音, 学会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阶段特征, 科学规定识字量具有必要性。而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 一些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去“早教班”, 孩子被接受大量汉字。而这一时期孩子由于接受不合理的识字内容, 会对后期学前所学的汉字产生冲突。所以,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汉字教学是科学的。

(二) 正确讲解字理。

科学解释汉字, 不能违背汉字的规律, 要在汉字的形态发展的基础上, 对汉字结构的意义进行阐释。这需要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汉字知识。

在讲解汉字构造意义或对同类汉字进行归纳总结时, 不能仅因形体相同而归类。在讲解汉字时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声符系统和表意系统归纳, 形成“字串儿”。例如, 声符系统的“青”, 可以将“情”“请”“晴”“蜻”等字归纳为一个声符系统, 形成“青部字串儿”。

不能随意嫁接汉字的结构意义。有些汉字是简化字, 而有些教师在讲解汉字时虽然使用了汉字的字理, 但往往是生搬硬套、肆意编造理论。例如, 对汉字“体”的曲解, 有教师把“体”字分解成“一个人累了, 靠在大树旁休息, 休息完后在大树身体上划了一道儿作为记号。”而事实上, “体”字和大树无关。对字理的运用, 并非都是一一可解的。对没有把握和构形意义不明确的字, 宁可不知也不可妄加分析。

(三) 对汉字教学流派的理性效仿。

我国汉字有较长的历史, 汉字在集合成文, 传播人类文化的同时, 对汉字教学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部件识字法、注音识字法等。而这些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却陷入了极端, 比如有的教师不切实际照搬流派的做法造成个性汉字教学法的缺失。所以, 笔者建议教师可遵循以下原则使用:

1. 一法多用、多法参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在汉字教学中摸索出一个恰当、合理的方法是影响学生识字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旦探索出好方法, 可以多次使用。但切记不可“一成不变”, 也不可“变化无常”, 而是要把握“度”, 形成“汉字教学主导法和辅助法”的使用规律。

2. 依阶段特征选择方法。

在汉字教学中, 可以在不同阶段进行多种方法的相互使用。例如初期学汉字, 可采用朗读法和构图法来联接字形与语义。而中期积累汉字阶段, 由于学生对汉字意义的加深以及对汉字构形已初具识别能力, 所以可采用部件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等。随着学生汉字识字量的增加, 为了巩固所学的汉字, 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分散识字法, 即随文识字法, 比如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

正确学汉字, 合理教汉字。在汉字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融会贯通、还要有勤于研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课程·教材·教法, 2002.

[2]周有光.周有光语文论文集第二卷[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

[3]王宁.汉字构形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3

一、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性认识

1.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特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改革创新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方法,切实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整体效率。课程标准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识字写字教学思路。

2.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

“识字与写字”目标的全面性,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能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了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把字写对、写美观。而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审美性,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于识字、写字,对于阅读和写作,乃至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字与写字存在的问题与问题分析

1.识字形式单一

教材中固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的方法,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如教学《蚕姑娘》这一课,老师在教生字时,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脱离了课文,没能结合课文教学生字,使学习生字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

2.针对生字特点设计教学环境意识不强

“音、形、义”是构成一个字的3个因素,但在教学时,面面俱到的现象多,使重点很难实现,难点更不易化解。有些生字的“音、形、义”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进行分析把握,不用教师分析到家,但对于较难把握字的“音、形、义”应重点提示。如第六册的《海底世界》中的“底、窃、私、汪、危、肌、缩、途、旅、甲”这些生字基本上是左右或上下结构,因此学生自己会分析。但老师在教生字时似乎不放心,对很多生字的音、形、义进行了分析。其实重点教学“缩”和“旅”就够了,其他的字可以放手让孩子自行分析。

3.同音不同形的生字区分不清,易混淆

很多学生在组词或写作文时常常出现错别字,其实主要是同音字的混淆,如“采”与“彩”这两个同音字,什么时候加撇,什么时候不加撇,有的孩子就区分不开了。特别是写文章时“的”“地”不分。其实这两个字并不难,主要是孩子还不能灵活运用。

三、优化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的对策

1.通过活动、游戏练习拼读音节、认读汉字

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帮助孩子认读音节、识字,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这样效果会更佳。如“碰碰车”式:让参与的学生组成红、蓝两个代表队,红队“驾驶”(戴头饰)b p m f 号“碰碰车”,蓝队以同样方式“驾驶”a o 号“碰碰车”。按照拼音规则让两个代表队队员依次碰撞,并指导拼读。

2.通过多种途径巩固练习汉语拼音

在课堂教学之后,还要以多种多样的途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如采用做“名片”法,让学生在纸片上用拼音写自己的姓名并设计图案,制成名片,然后同学互相交换,练习拼读。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广告、商标、包装纸等上面的拼音内容,制成“拼音八宝袋”,自己练习拼读,并互相交流欣赏。

3.寓教于乐识字法

在教学生字时运用游戏、活动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识字效果。比如“寻找朋友”:将几个合体字拆开分写在两种颜色的卡片上,让一部分成员拿着偏旁,另一部分成员拿着独体字,然后两部分成员根据自己手持的偏旁或独体字,快速“找朋友”,拼成合体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成为出色的表演者,获得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地推行,全国上下大中小学教育都在进行改革,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的重要性,思考小学生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的策略,反思长久以来我国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改革,希望对语文教学改进能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策略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好汉语是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而对于如何学好汉语,学好汉字必定是第一步。识字和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多年研究表明,写字在小学阶段必须要被充分地重视,如果写字只是流于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写字又不得法,那么学生从小学起基础就打得不牢固,这必然会引发以后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习和生活。识字和写字教学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着重加强各方对这方面的关注。

一、阅读是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困难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实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识字存在问题。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概括起来也就是识字、阅读、写作三大部分。我们的课堂教学生识字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精细识记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务必要记住汉字的每一个细节,过分强调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只要求学生能丝毫不差复现这些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

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如果他辨认清楚第一个汉字,读出后,再去辨认第二个汉字,他注意的焦点就是字词的辨析。字与字的联系完全由他对每个字的熟练程度来决定,他势必不能顾及词义与句义,最终就达不到对整篇阅读材料的理解。

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年幼,刚接触课堂和学习这类陌生但又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时肯定会产生兴趣。教师就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让课堂轻松快乐起来。

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大前方,小学生学习知识基本以记忆为主,学习的动机就是各自的兴趣。教师要采用趣味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自主探索、自主尝试。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这么引导学生:你瞧“轻”字令人有飘忽感,“笑”字令人有欢快感“,哭”字一看像不像流眼泪? 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千多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具体而又生动的画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查阅资料后,在课堂上再现一些字的原始形态,帮助学生在记住字形的基础上理解字义,让小学生从小就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识字量平均每天在二十个。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些特点决定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不能单一,不然课堂上刚刚点燃的兴趣之火花就会被死板的课堂氛围所熄灭。

三、写字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据调查,写字在小学阶段不被充分重视,或者写字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长大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万事开头都是兴趣。同样的,写字一定也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写字的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正确;二是写得规范;三是写得整洁;四是写得端正;五是写得整齐;六是速度。

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对写字教学认识欠缺,力度不够和识、写分离的问题。教师没有把写字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会认会写即可。至于书写姿势、书写结构、字体笔顺和书写速度是否达到要求,就不在教学范畴。识、写分离就是传统上的重识轻写,课堂上把识字和写字分离开来,重点只要是学生认识字就行,写字任务就全被安排在课下进行。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反复抄写,学生于是大多数也就是应付了事,不讲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时地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比如:小学生握笔距离笔尖较近时,手就会把所写的字迹遮挡掉。久而久之,小学生养成了坏习惯就会影响到其视力和身体的发育。老师要时刻强调并亲身示范良好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脚平”。写字时不督促学生,让学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表扬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教师教导学生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充实自身书法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独特的书写规律。小学语文教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一个人以后语文的学习乃至走向社会都至关重要。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篇5

1)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音、形、字三步走”教学方法强调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阶段,以掌握字音为主,渗透字义和字形;理解课文阶段,主要是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学懂课文后,以识记字形为主,巩固字音、字义。这种识字教学的三步法彻底改变了过去孤立识字的弊端..2)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量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笔画、结构分析法。一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随着学生学习的合体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级,大量的生字要采用结构分析法教学,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由于好多独体字,如“木、子、米”等作偏旁时,某些笔画要发生变化,所以,采用结构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笔画的细微变化。第二,组字归类识字法。

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可以是形近字归类,也可以按相同偏旁归类。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

对字形学习,小学生一般缺乏精细的分析比较能力。在学习中,常常对一个字其中的笔画安排和组合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作仔细的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渴”和“喝”,人渴的时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第四,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三种。

象形联想。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鱼、山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指事联想。指事联想主要用于指事字的教学。如教学“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画作指示符号,指示树根的部位。“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会意联想。如把“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很小的土就是“尘”,“不”和“正”组合在一就是“歪”„„教学时,应先讲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其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第五,形象识字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儿歌、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第六,结合生活识字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识字教学还必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以从看书、读报、看电视中识字;可以从各种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如娃哈哈、旺仔牛奶、椰子汁等;可以从各种路牌、单位门牌、广告牌中识字„„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七,游戏识记法。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识字教学之中。拼一拼。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画一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我们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识字与画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

编一编。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班级中开展编猜字谜比赛,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朝,又在村中——树,一月长半斤——胖,一刀将牛和角分开了——解„„尽管学生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却在活动中高涨起来。

说一说。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再如,学生编的儿歌:“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3)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第一,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规则。第二,培养学生“读”字的能力,把字写端正、美观。第三,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朱子家训》中把写字要领概括为“身正、心静、气顺、自然”。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从一年级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最基本的要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面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在平时写字和作业中,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训练。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6

单位:江南大学

作者:姚鸿滨 张志新 李振云

发布时间:2004-5-12

摘要:文章介绍了“九五”期间至今,江南大学师范学院和无锡市一批江苏省实验小学,在计算机辅助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开发汉字写字教学软件《怎样写汉字》普及版,进行教学实验,以及坚持计算机辅助识字、写字教学“日常化” 所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和实验的打算。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汉字书写;识字、写字教学 汉字写字教学中的难点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写字是小学生要练好的基本功,写好字也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内在的联系。

汉字是方块字,是象形文字,而学写汉字,不仅要学会写形态各异的笔画,而且汉字还有笔顺及间架结构的问题,每学写一个汉字,等于在学画一张形态各异的简笔图。按照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而在小学一、二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汉字中同音字、近音字比较多,这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混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由于教学过程平淡、单调,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和畏难的情绪。因此,识字、写字教学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电脑和软件帮助突破难点

针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上述难点,“九五”期间,在无锡市教委领导和无锡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江南大学多媒体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所(由江南大学师范学院主办,主要成员单位有:无锡师范附小、无锡连元街小学、无锡扬名中心小学、无锡五爱小学、无锡崇宁路小学等)组成了“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组。利用电脑和软件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辅助解决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2.1《怎样写汉字》软件的开发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开发一批合适的教学软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在九十年代初,课题组曾开发了一个演示写汉字笔顺笔画的软件,并开始在一些小学中试用,经一段时间的改进,形成了一个教写汉字的名为《怎样写汉字》的教学软件。在广泛听取老师们的意见,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之后,使得该软件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而且使他们在电脑上美观字体的不断熏陶下写好字。改进后的软件,增加了重写、闪烁、改变书写速度、改变笔画颜色、按照部件写等功能,还增加了书写生字卡片,书写汉语拼音,写出生字结构等的功能,满足了写字教学基本环节的的需要。同时,在国家标准笔画笔顺颁布后,遵照该规范及时修改了笔画笔顺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部分。《怎样写汉字》软件成了小学教师都能很方便地掌握的写字教学软件;软件有助于小学生识字、写字、写好字;并考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怎样写汉字》软件不仅有适合上课演示的“教写字”的内容,还有适合学生自己操纵电脑模拟“描红”的“学写字、练写字”的内容。当时的《怎样写汉字》软件普及版有如下的优点: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方便,与教学结合紧密。该软件对电脑的软、硬件都没有特殊的要求,即使十分低档的电脑,该软件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版本,这符合目前的国情,有利于推广使用。

《怎样写汉字》的普及版不需要任何汉字平台的支持,在西文环境下能显示汉字和运行。并且在DOS和WINDOWS环境下都能运行。即使对计算机不熟悉的人,也能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学会使用这个系列软件。

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识字、写字教学,究竟实效如何,如何正确看待电脑和软件的作用。在“九五”期间,课题组进行了实验。

2.2 运用《怎样写汉字》软件的教学实验 2.2.1 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的实验、测试和调查

从1995年9月起,课题组用《怎样写汉字》软件在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一年级中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识字、写字教学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详细情况:

(1)实验设备

在教室中安装一台电脑,利用转换卡,将电脑中的显示信息转换到一台大屏幕彩电上。(2)实验方法和内容

①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班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教师的水平均等、学生的素质和家庭背景均等、学生人数相同、教材及考卷相同,且采用统一备课和统一作业要求。所有试卷由教导处统一命题,上课的老师都不参与命题工作,且统一阅卷。

②实验周期:一个学期。

③实验内容:写字的准确率,笔画笔顺的正确率,写字的美观程度等指标。写字准确用20分计分制测定;书写工整、美观采用10、8、6、4、2五级计分制测定,笔画笔顺的正确率采用14分计分制测定。实验前后的假设检验和统计分析表明:

实验前,两个班的原有水平无“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班规范写字的满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在书写工整、美观等指标上“极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在书写笔顺、部首划分的满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班。

2.2.2 《怎样写汉字》软件在识字、写字教学应用中的特点(1)演示过程的交互性强

《怎样写汉字》软件,不仅动态地模拟人的书写过程,并且,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意的调整书写进程,包括随时从头开始。这样,在演示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面部的反应,及时地使用红色、重写、闪烁等来演示难写的笔画,加深学生的感知。(2)改变定势,强调规范性

运用《怎样写汉字》软件中不同颜色代表一个字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形成对比强烈的结构演示,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改变学生的错误定势,不仅使学生正确认识字形结构,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有利于突破难点,提高教学的实效

汉字教学难点的实质是笔画笔顺问题,用《怎样写汉字》软件解决难写字的笔画笔顺问题时,可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该字的书写过程。难写的笔画,可通过换颜色来显示,或通过闪烁来显示。《怎样写汉字》软件醒目地将难点加以突出,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4)指导书写,具备示范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记忆的效果,写字是识记字形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科学示范和合理指导。《怎样写汉字》软件采用标准的楷体演示,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准确、端正、清楚、匀称、美观的汉字,使得学生写有范本。2.3 正确看待《怎样写汉字》软件的作用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活动,尽管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对于电脑和软件运用不当,或提高到不恰当的地位,则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一些负面效应。对于这个问题,经过研讨,课题组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电脑和软件是一种新型的教具,尤其是在写字教学中,电脑的辅助作用是显著的,但是,其定位应当是一个“辅助”的地位,电脑不可能代替学生本人用手写字,因此,教师在运用《怎样写汉字》一类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绝不应当忽视对于学生写字时间的安排和指导。相反,由于运用了电脑和软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由于掌握好了“辅助”这个度,课题组教师代表用《怎样写汉字》软件开的研究课,公开课,在历届全国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研讨会上,都得到了好评。

“九五”,期间,研究所参加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级课题组的鉴定和验收,鉴定会专家组对于所开发的《怎样写汉字》等软件的评价是:“……在计算机书写汉字的技术方面,……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小学写字教学方面具有较大的突破,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3.1软件和教学模式的推广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要指导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应当及时推广应用。否则,将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为此,课题组的实验成果,在课题组的实验小学,首先得到了推广使用。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一、二年级12个班;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一、二年级13个班都在教室安装了电脑,使用了该软件。在无锡市五爱小学的低年级也普遍使用了此软件。此外,无锡市的南站小学、塘南中心小学、崇宁路小学、后西溪中心小学、江阴市青阳中心小学、宜兴市城北中心小学等,在当时也都采用了《怎样写汉字》软件。锡山市电教馆为下属小学一次配置了一批《怎样写汉字》的软件。不仅如此,《怎样写汉字软件》在北京市,河南安阳市,江苏苏州市、泰州市,上海市,深圳市,厦门市,哈尔滨市等地都有用户,并得到用户的好评。

1999年《怎样写汉字》软件获得了江苏省教委颁发的《树勋奖》。3.2难能可贵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日常化”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尤其是电脑和软件的使用,要真正起到作用,贵在能够坚持使用和普遍使用,仅仅在公开课上使用一下,或在有人参观时,“点缀”一下,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

课题实验及鉴定、验收已经有两年了。但是,在研究所的一些实验学校,如连元街小学、扬名中心小学、五爱小学等,使用《怎样写汉字》软件,辅助识字、写字教学的活动却是始终坚持进行,做到了“日常化”,并取得成效。“日常化”包含:“经常”性,指凡是上语文课,教写字时就用;“普遍”性,是指在一、二年级都用,老中青教师都用。进一步的研究

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尤其是在教育部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改革要求提得更高了,改革的议程也更迫切了。由于电脑的日趋普及,不仅在教室里运用电脑进行演示教学。而且利用电脑教室,让学生进行操作的操作型的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网络进行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探索,在研究所的学校中,正在进一步的开展。《怎样写汉字》软件的提高版,即完全基于WINDOWS的多媒体的版本。也正在开发和完善之中。

当前,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各地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作为识字教学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直接决定随后的阅读教学的质量。目前,一些地区的识字教学流派提出了:先识后读,识写分流,尽量加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尽早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观点,成为当前国内识字教学改革的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加大识字量的同时,并不会降低写字教学的难度,并且,根据研究所中一些小学进行过“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在小学低年级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产生错别字量加大的问题。

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的今天,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无纸化办公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会对识字尤其是写字教学的要求产生直接的影响。

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尽管在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版中,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但是,教育部有关方面已经明确规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知识不作为考试要求。不列入考试的内容,往往会被忽视,或在教学中被马马虎虎地带过。

加强素质教育要求时间: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需要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减少一些教学环节上所化的时间。

因此,如何化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基础要素:笔画笔顺,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牢固,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了。为此,仍然和在“九五”期间一样,寄希望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一矛盾。

汉字输入,是一个在学校运用信息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能否利用这个工具,不仅用来输入汉字,而且能够与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笔画笔顺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完全结合起来。是一个很有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

什么样的汉字输入法适合中小学生,尤其适合小学生使用,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易学、规范、有较快的输入速度”。

从九五期间开始,研究所就已经开发了“汉字工具箱”软件包,除了包括《怎样写汉字》软件之外。还致力于适合小学生使用,并符合语文教学要求的汉字输入法。目前,已经开发成功两种汉字输入法,一种是与汉字笔画笔顺教学要求完全吻合的“学生写字输入法”(“写字式汉字输入法”的教学版);另一种是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完全吻合的“学生拼音输入法”(“正规拼音汉字输入法”的教学版)。希望通过这两个工具软件的使用的实验。真正达到既解决了汉字输入,又能对小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和汉语拼音起到巩固和促进的作用,这就是研究所在“十五”期间,要进行的“整合”实验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和国内同行们的交流,多媒体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所办了一个网站:“汉字工具箱”,网址是:。

本文执笔人:姚鸿滨 张志新 李振云

国内的下列书刊和文章,介绍了《怎样写汉字》软件:

《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教材(试用)》.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教研室编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小学生学电脑》.朱益敏、董长洪、孙加莹、杨佩芳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低年级识字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邹敏.上海《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杂志1996年第3期.“关于计算机教育的实验和探索”.温菊英.《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基础教育研究专辑.“《怎样写汉字》软件的教学实验及应用”.姚鸿滨 邹 敏 柳德钟.《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三期.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7

一、创设情境, 加深记忆

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小学生的直观理解、形象思维能力较强, 结合这些特点和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等, 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 在教学“哭”的时候, 我运用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小孩子哭的样子, 同时, 写出一个“哭”字与之对照, 告诉学生, 哭上面有两个口, 这两口就是汉字所寓意的人的两只眼睛, 口字下面有一个点, 是表示眼泪的, 只有掉眼泪了才能代表哭, 所以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加上点。通过这样的讲解, 学生加深了记忆, 很快记住了“哭”字的写法。

二、开展游戏, 激发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 特别喜欢游戏活动, 我们要充分结合这一特点开展识字写字教学, 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 解读汉字的奥妙, 激发识字写字的乐趣。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注意多收集一些素材, 多观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结合课文的要求, 精心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 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

比如, 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识字3”时, 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对画贴字”游戏, 我在一块图板上贴上了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等与课文中的文字相应的图画, 再在另一个图板上打乱顺序, 并用图钉钉上这些字, 让学生对照图画, 在另一个图板上把说明图画的字找出来, 贴到图画下面。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复习了这些字, 巩固了知识。再如, 开展猜字谜游戏:“比鸟少一撇, 脸上没有点, 奔跑快如风, 遇敌勇往前———马”, 等等。教学实践证实, 这样会很好地帮助学生识字, 同时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写更容易掌握字的特点。

三、注重方法, 引导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是学生走向知识海洋的第一步, 如同孩童一样, 他们的步履蹒跚, 既需要老师的扶持, 也需要老师的鼓励, 只有在老师正确方法的引导下, 他们才能渐渐走稳, 走好, 跑起来, 跳起来。因此, 教师要充分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还不够全面, 他们对事物的特征及联系的观察不够敏感, 往往因此在写字中出现减少笔画, 混淆字的结构等问题。对此,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 让字形十分清晰地烙印在脑海中, 能够准确地牢记字形, 掌握一些近形字之间的不同之处,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的特点, 让学生记住哪些笔画长, 哪些笔画短, 每个字的结构, 每组字的位置一般在田字格的那个部位等, 在仔细观察后, 引导学生仿写, 并观察仿写的字与范字有什么差别, 之后再继续写, 这样一遍遍重复下来, 学生的写字水平自然会有效提升。

四、鼓励阅读, 整合资源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 阅读教学也是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课内外阅读, 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要将阅读训练和识字写字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写字, 并由此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进入一个由阅读促识字写字, 由识字写字促阅读的良性状态中。比如, 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 在班里举办故事会, 要求学生把最近读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但是, 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保证自己都认识故事中的字, 有不认识的要查字典, 或者向老师、家长请教, 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用字的无穷乐趣, 充分调动起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注入活力。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8

一、创设情境,加深记忆

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小学生的直观理解、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结合这些特点和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等,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哭”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小孩子哭的样子,同时,写出一个“哭”字与之对照,告诉学生,哭上面有两个口,这两口就是汉字所寓意的人的两只眼睛,口字下面有一个点,是表示眼泪的,只有掉眼泪了才能代表哭,所以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加上点。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加深了记忆,很快记住了“哭”字的写法。

二、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喜欢游戏活动,我们要充分结合这一特点开展识字写字教学,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解读汉字的奥妙,激发识字写字的乐趣。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多收集一些素材,多观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游戏,结合课文的要求,精心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识字3”时,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对画贴字”游戏,我在一块图板上贴上了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等与课文中的文字相应的图画,再在另一个图板上打乱顺序,并用图钉钉上这些字,让学生对照图画,在另一个图板上把说明图画的字找出来,贴到图画下面。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复习了这些字,巩固了知识。再如,开展猜字谜游戏:“比鸟少一撇,脸上没有点,奔跑快如风,遇敌勇往前——马”,等等。教学实践证实,这样会很好地帮助学生识字,同时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写更容易掌握字的特点。

三、注重方法,引导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是学生走向知识海洋的第一步,如同孩童一样,他们的步履蹒跚,既需要老师的扶持,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只有在老师正确方法的引导下,他们才能渐渐走稳,走好,跑起来,跳起来。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还不够全面,他们对事物的特征及联系的观察不够敏感,往往因此在写字中出现减少笔画,混淆字的结构等问题。对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让字形十分清晰地烙印在脑海中,能够准确地牢记字形,掌握一些近形字之间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的特点,让学生记住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每个字的结构,每组字的位置一般在田字格的那个部位等,在仔细观察后,引导学生仿写,并观察仿写的字与范字有什么差别,之后再继续写,这样一遍遍重复下来,学生的写字水平自然会有效提升。

四、鼓励阅读,整合资源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课内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要将阅读训练和识字写字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写字,并由此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入一个由阅读促识字写字,由识字写字促阅读的良性状态中。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在班里举办故事会,要求学生把最近读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但是,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保证自己都认识故事中的字,有不认识的要查字典,或者向老师、家长请教,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用字的无穷乐趣,充分调动起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注入活力。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9

通过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发现低年级语文教学问题还是集中在识字写字教学上。识字写字教学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上,一是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二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三是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问题一: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个问题在刚使用课标实验教材的时候就提到过,使用多年以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最困惑老师的问题依旧是这个问题。六年识字量的一半都要在低年级完成,确实很大。课程专家们之所以要安排这么大的识字量,大家都知道是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是为了让学生及早地进入阅读。既然如此,对低年级语文老师来说,识字教学任务真的是重任在身啊!识字教学做不好,她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所以,这么大的识字量任务是必须得完成的。“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五点做法:

1.识字备课要细致,识字教学时间要充足。

要谈识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老师备课时不可轻视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不要只重备课文的理解、分析,还要备到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要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是重点指导的,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等等这些都要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2.归类识字是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途径之一。

归类识字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和指导方法。在教材中,一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比如,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也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像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比较进行记忆,在《小鱼的梦》一课中就要求认识“被”和“波”,这两个字就容易混淆,教学的时候就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读音、从字形分别进行比较,说说哪儿相同哪儿不同,再通过组词、语境中选字训练进行区分……其实,随便翻看教材每一课后面的生字,都可以找出有几个字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1 都可以把它们按归类的方法进行指导,所以,这样归类指导识字也是可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

3.识字指导要有轻重之分。

除了归类是好办法外,我认为识字指导的重点要突出。字字都详教,字字都平均用力,那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并不佳!学生对简单的、常见的字能记住,但对那些字形复杂的、陌生不常用的字就很难深刻记住了,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先在课前心中有数,这一课中的这些字,哪几个字是学生难记的,哪几个字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时就要重点指导记忆那些难记的字,想出一些更好的、更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它,而对那些熟悉的字不必花费太长的时间下功夫。

4.语境识字便于加强巩固记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对认识的这些字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用它多来组组词、说说话,通过组词说话加强对字的认识和使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有意地出示一些含有这些字的语句,指名学生通过读语句,在语境中辨析、巩固记忆这些字,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途径之一。

5、通过磨课,不断提升识字写字教学质量。低年级将主要任务确定在识字写字教学上。如何磨: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教师在确定磨课主题后可以上网搜集资料,阅读名家课例,进行个体研究,设计教案,尝试教学,之后通过小组研究,完善设计,再次实践,最后群体总结,资源共享,个体提升。在这种教研活动中,不断提升识字写字教学质量。

问题二: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每天的语文课,老师不要一上课就急于带着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定要把每节课的前几分钟留出来用在复习生字上。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在谈这个大问题之前,我想先就“书写质量”这四个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对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来说,“书写质量”应该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规范”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一笔的占位等等);第三个方面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如果让我们来衡量学生的书写质量的时候,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针对低年级语文生字书写指导这个问题,我概括为: 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

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书写指导、书写时间

2014年10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计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的结合,是一种集算理、算法、计算、推理、转化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计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图形各量之间的计算求解等.计算能力包括分析计算条件、探究计算方向、选择计算公式、确定计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问题: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暴露出:(1)方法会但计算结果不对,低级错误多;(2)、计算繁琐的问题半途而废或直接不做;(3)计算过程繁冗不堪,计算速度慢。

原因一:学生解决问题时,“懒”字当头,只满足于打开解题思路,只列式不运算或者不想运算,老师也常常为了让学生思路更加活跃,为了让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把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放到次要的位置,把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看成是浪费时间。

原因二: 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

原因三: 老师的要求不到位,学生习惯的养成不到位。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运算。

重视口算、心算、笔算能力培养,作为老师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榜样,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具体就是要求学生要做到:(1)熟记必要的一些重要的定义、定理、数学公式和法则,采取一些比赛激励学生去记忆。(2)正确理解概念,并能掌握公式的推导。(3)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应多关注后进生。(4)每次测试后要求学生作出统计,对于那些由于计算不准确的失分做准确的统计,使学生由此感到心痛,从思想上重视运算。

二、加强解题训练

通过解题训练逐步达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三要求:

①计算的准确性

计算的准确性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中老师做

好示范作用,每解一个题,认真审题,每个题粗读一遍,至少细读一遍,然后整理条件分析方法,把解题过程详细写出,不单重过程而且重视结果的准确性,先慢来,逐步形成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认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如何做到细心呢?我相信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反复化,帮学生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坚持四对: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其次老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让他们把每做一道题完完整整的做下来,直到做正确。

②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

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较高要求,(1)课堂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通过方法的选择让学生体会题目如何做更合理,用什么样的方法更简捷更迅速。(2)不定期不定时地让学生限时解题,训练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如课前5分钟做三个选择题,看谁做得快且准确,或课后10分钟解一道综合的解答题,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的方法最好且结果最正确。(3)顺口溜辅助教学。如在估算中,出示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重视估算,估算在计算的准确性、迅速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

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高标准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每学一部分内容时,一要掌握它独特的东西,而且要寻找它和其他知识的联系,它有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讲解例题时,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多角度观察,如何抓住已知条件,如何计算才是最优的。

③老师在讲评试题时,重视多种解法当中简捷方法的优先性.

三、建立纠错集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是一个不断出错的过程,错误出现了,要及时反思和改正,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免再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把错误记录下来,避免再犯,最大限度地减少解题的错误,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掌握好所学的知识,进而端正学习态度,促进良好的学习心态的养成,树立信 心,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建立“纠错集”。

所谓“纠错集”,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做作业或考试以后,把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分析错误,并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当然,还包括对其他一些题目的收集。

那么,怎样建立 “纠错集”呢?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即“纠错集”不只是收集错题,还要注意收集一些正确的题。有些题目做对了,但或许是你猜的;或在做题过程中有点犹豫,有点迟疑,有点拿不准;还有些很典型“好”题,包括有多种解法的题目,或是一时想不到更好解答方法的题目。这些都需要你记录下来,使你的知识点更牢固。当然,也不能将所有错题都抄下来,如果经过思考做出来了,而且以后也应该不会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的错题就没必要再记下来,否则会影响学习效率;也不能一个题目不抄,这样以后复习时没有反思的载体。总之,过分纠错不注意方法,只会加重学习的负担;过分强调方法而不注意纠错,便可能影响对方法的掌握。

(二)、搜集错题时,可以用“抄题”或“剪贴”的方法,最好将这些题目按考点归类,而且每次都要注明错因分析。这样到总复习时相当于易错类型的题都兼顾了,便能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分配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纠正错题时,包括找错、析错、改错和防错几个步骤。即剖析错解,反思错误成因,分析解题思路,写出正确解答过程,注明注意事项和相关题型。这样可以正视自己当时的错误思维,加深对这类题型的印象,通过对一个错误的解读便可以去复习旧的知识,巩固新的知识,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以便举一反三。

(四)、纠正错题时,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注明。纠正错题的这栏最好不要太拥挤,方便今后在阅读过程中加入注释、反思或是心得等。

(五)、学会在纠错本中“淘金”。即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要经常拿出“纠错本”浏览一下,对着错题栏再做一遍,这样就会使“纠错本”真正发挥出其最大效果。时间一长,可以大胆地 划去已经很有把握的部分,这样“纠错本”上的错题就会不断地变少。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六)、相互切磋,从同伴那里吸取教训。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所建立的“纠错本”也不同。课外要多多交流和切磋,从别的同学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可以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也可以互相提醒、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七)、当然,做这些一定要坚持。遇到典型的错题,一定要在当天写进“纠错本”,及时纠正。建立“纠错本”是一个持续性工作,要求有耐心和毅力,做到持之以恒;不能仅凭一时热情,要长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

所以,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收到成效。

上一篇:结婚登记手续 结婚手续下一篇:民主评议基层单位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