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024-08-20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共8篇)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即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我们可以看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而同时,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是有内在的统一性的。

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的,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拓展和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2

我国社会的信仰形成, 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部分;另一部分则为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都在奉行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由来已久, 是历史的沉淀。由于历史的惯性, 传统文化不会轻易消亡, 而是会继续作用于我们日后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则为中国送来了无产阶级的胜利, 为劳动人民带来了一次春天。而社会主义的实现则是梦想与终极目标, 我国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很远很远, 但是尝到了第一次无产阶级胜利甜头的人们, 不考虑当前情况, 形成了狂热的左倾错误思想, 对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绞杀。时至今日, 许多表象上的东西和单纯的直接对比, 忽视了综合因素的考虑,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 同时西方在文化意识形态上也在步步紧逼, 向我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许多不良思想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 致使国民陷入思想上的混乱、信仰缺失。同时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上, 许多媒体的不良导向也致使人民的价值观受到影响, 淡化主旋律、过分宣传物质生活、轻视文化, 这些都无可避免地对我们的国民精神、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等产生消极影响。

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改革之中, 其政策、领域的关系势必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是两种体制交替之时所不可避免的。因为体制的不同, 其运行规律与内在逻辑存在冲突, 为了实现折中, 以达成制度的交替过度, 就会出现边缘地带, 致使一些人或抱有侥幸心理, 或出于迷茫状态, 而模糊了是非的评判标准, 忽视了应守的行为规范。这虽是社会改革的一种必然, 但我们仍要积极去克服。在现实社会中, 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节奏矛盾, 改革规划的统筹不完善, 社会推崇的信仰与现实不契合, 无法实现。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应该尊重民主的多元化发展。而在我国当代的政体下, 无疑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也为信仰者提供一定的社会优势, 这就不难产生了信仰的虚假性以及投机性。一些人本着利害关系而投身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 实际上对于信仰体系的构筑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极易腐蚀其他想要投身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火种。所以, 我们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 应当合理、妥善地处理信仰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以促进和谐共处, 实现信仰建设的繁荣发展。如不对这一过程进行疏导, 任其矛盾自由发展, 或者强行遏制, 则会阻碍思想的解放和国家的建设, 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先力已竭, 后力未续之时, 信仰问题尤为敏感, 也极难控制, 其发展趋势和发展形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但是, 可以确定的是, 信仰的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它可以介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小到公平交易、和睦家庭, 大到稳定团结、发展建设, 都需要坚实的信仰基础来支撑。而我国当今的信仰问题, 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响应, 自发自觉, 自律自强, 提升个人精神境界, 圆满个人信仰。这期间的路还很艰难, 但只要大家同心戮力, 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二、从外因看:对物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

1. 实用职能。

实用职能, 是指物品具备使用价值, 用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双方面需求。例如, 购买一台缝纫机, 用以满足我们缝制衣物的需求, 就是实用职能的物质层面;而购买一株盆景, 用来愉悦自己的心情, 则为实用职能的精神层面。

2. 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为物质自古以来就具备的职能。由于人们的不同需求无法以自产自用的形式来满足, 于是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 这时物品就具备了交换价值, 也构成其经济职能。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职能的异化是物质欲望极端膨胀的原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在社会劳动中获取与自己劳动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匹配的工资, 再通过货币交易实现物质需求。而某些时候, 人们利用市场规律, 谋取了不正的得益, 以实现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恰恰是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的成因之一。

3. 文化职能。

除了具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 物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承载了人类的科学与人文。物是知识、审美、生活的物化。许多收藏家收集古玩并不是期待其增值, 从而谋利, 而更看重其承载和内涵, 因为这些物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同时也包含许多精神, 体现了人们对于某种抽象事物的喜好。为满足物质需求而制造的物品, 在物品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 一般要经过时间的过滤, 才能实现其文化职能, 而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而制造的物品, 则以其文化职能为主导职能。

4. 中介职能。

中介职能实为物品之经济职能的延伸。之所以将其单独作为一项职能强调, 是因为该职能涉及人与人之间通过物品形成的关系。物品是一种人们交往的工具, 人们正是借助这一工具建立了或远或近的联系。各国之间建立的普遍的联系就是通过物品实现的。借用科甘的一句话, 物品是我们彼此发生关系的物品。

5. 贮藏职能。

商品的价格是在商品价值划定的范围, 根据供求关系在一定区间内波动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物品进行投资、贮藏来实现现有财产的保值, 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贮藏职能。有些人积蓄财力、增加珍宝为的是彰显其地位和财富。

6. 门面职能。

门面职能是一种抽象职能, 这也正是其特殊性之所在。依财产之多寡所划分的社会阶层, 往往过着不同品质的生活。富有的人使用更加优质和贵重的物品, 即便这些物品与其他物品拥有同样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所属社会集团。例如, 民间饮酒用瓷器, 达官显贵们饮酒用银器, 而宫廷皇族则用玉器, 甚至由更加名贵的金属和宝石打造的盛器。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社会地位, 这就是物品的门面职能。需要强调的是, 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物品, 而并非拥有什么样的物品就是什么样的人, 二者不具有可逆性。而对二者概念的混淆导致在追求“门面”的过程中曲解“门面”, 造成“商品崇拜”。

而今, 人们在物品上附加了远远超出了其自身职能, 将物的职能过度夸张, 乃至神化它。人们只有认清物品的职能与属性, 才能体悟到, 在社会生活中人是主导。虽然物品可以以种种形式反映人, 人在许多情况下也成为被物所指对的对象, 但归根结底, 人才是主动者, 是根源之所在。人只有转变观念, 其对物的态度才会有所转变。

从以上对于物质需求不正常发展的解构、分析可知, 树立社会主义新信仰, 健全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学说, 正是当代社会所亟需的。其中的任何一方都需要我们社会全体共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也知道, 树立信仰面临着哪些问题, 哪些问题是我们所亟待解决的。同时我们也清楚了物品的基本职能, 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物品职能的异化。最终, 通过我们自身的内修, 和国家各个部门的统筹管理的外部限制, 实现重塑信仰, 完善学说, 最终消除商品拜物的宏愿。

摘要:当今我国商品拜物现象严重。究竟因何造成了当前的状况, 笔者从信仰缺失和关于物品的认识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论述, 解构、分析了信仰缺失和关于物品的认识歧化。期望通过二者的结合, 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境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商品拜物,信仰缺失,物品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琼苑.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解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

[2]闫顺利, 赵红伟.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鸣[J].社会科学家, 2009, (7) .

[3]王金福.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阶级观

马恩阶级观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社会范畴

首先,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认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其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再次,阶级是一个社会范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指出“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斯大林肯定并继承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同时他提出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阶级观

1.重视阶级和阶级斗争

毛泽东1925年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将中国社会分为5个阶级以此来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他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打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邓小平继续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的长期存在。江泽民也指出“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胡锦涛在新时期也充分肯定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2.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完成了三大改造,消灭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邓小平同样很重视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也是邓小平率先提出并创立的。江泽民认为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斗争的核心问题依然是政权问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要长期坚持下去”。 胡锦涛则提出,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审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当代意义

1.当代更应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我国经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到今天,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阶层结构不断分化,趋向复杂。

首先,基本国情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江泽民说:“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贯彻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

其次,理论价值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新中国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但是今天仍然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消灭剥削阶级的残余,消灭阶级差别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指导下正确处理我国各阶级阶层的矛盾

首先,要遵循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阶级阶层结构要动态分析,本身我国目前就是处在一个过渡阶段,这种结构也具有过渡性质和不稳定性。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状况,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其次,最根本措施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因此,要处理好当代我国道阶级阶层状况,最根本的要把经济抓上去。

最后,不仅经济上去了,同时还要处理好思想上的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一定要加强包括青年,领导干部,企业等在内的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列宁.伟大的创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8]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4

教学观的整合

摘 要: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课程改革,不断见诸于西方教育文献中的建构主义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的研究时尚,对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实践证明,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并非替代关系,两者适用的领域不同,彼此是相互补充的,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将两种教学观加以整合以指导教学。

关键词: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整合;教学设计

2O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课程改革,中国也在2001年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又一轮课程改革。不断见诸于西方教育文献中的建构主义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的研究时尚,对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建构主义教学观体现了教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正确方向,但简单地将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观对立看待,会对课程改革造成消极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策三先生曾说过:“大多数(不说全部)倡导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字几乎没对讲授说一句好话。"其实,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讲授法还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只不过在我国长期教学实践中,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法,所以,以其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观便成为了改革的标靶。我们要做的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传统教学观的特点

传统教学观是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流派所持有的教育观点,倡导以教师、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论”。传统教学观有以下四个特点。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

传统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与个体的主观经验无关联,因此,培养人才就是传授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由老师预先设定的,老师把学生看做空瓶,通过课堂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让其能够感知、记忆、理解以致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的每一步都为传授知识这一目标而服务,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消化、理解老师所讲。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是单向的,从教师传递给学生,很容易形成满堂灌式教学,而且,教学目标是为整个学习团体设计的,强调一致性,不会顾及学生认知能力的个性差异。2.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传统教学观强调师道尊严,讲究教师的权威,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介绍理论、提出并分析问题、推出结论等,以及时间的把握都由教师来控制。教师是教学的计划者和领导者,他们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大纲要求来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组织并向学生展示信 息,扮演专家角色,控制学生对信息的访问。教师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用标准化且唯一的答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3.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传统教学观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记忆老师传授的知识,不考虑自己的想法、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限于学时紧张,教师也无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是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通过表扬和批评来刺激学生学习。

4.考试是评价学习结果的唯一方式

传统教学观下“千人一卷”的考试是评价学习结果的唯一方式。不可否认,考试确实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分数决定一切,背得多、记忆力好就会获得高分的评价方法,使得学生只重视对已有知识的机械掌握,没有追求创造和创新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仅注重那些考试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由诸多学者共同构成的,来源驳杂、流派纷呈的“教堂”,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与经验,以此为基础,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主动探究、协商合作,来建构现实,从而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因此,“知识是被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人无法替代,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特点如下:

1. 主张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独立的、客观的、绝对的知识体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接纳新信息,并与周围环境以及他人进行互动,建构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自我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过程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去建构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可以简单地告知和传递信息,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传统教学忽略了情境对所学知识的影响,学习者常常难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迁 移到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中。针对这种情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 相关的情境联系,在教学中设计真实性任务,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分 析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建立起灵活迁移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学习积极主动。

3.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快乐、融洽和轻松的情绪下更容易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大胆想象、敢于实践,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这样一个没有压抑和强制的宽松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平等顺畅地进行信息和思想的沟通,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应该从主导者、组织者和灌输者向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转变,不要仅仅传授知识,而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与学生平等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所想,帮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体。

4.倡导对学习结果进行多维方式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进行广泛交互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完成较高层次的意义建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以及获取、解释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学习路径也不同,因此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取决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多少,用考试这样唯一的方式不合理,应该考虑多样化的有效评价方式,实现对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比如,可以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等。

三、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整合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经常被提起,对教师的相应培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难道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全错了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吗?建构主义一定能达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吗?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替代关系吗?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实,两者之间并非替代而是并存关系,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3]。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适用领域不同,在具体教学中相互补充[4]。我们提倡将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整合,洋为中用。1.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而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起到促进、帮助和指引的作用。因为任务性情境需要教师来创设,这其中便隐藏着他的预想;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由教师来组织的,其间需要他的明确提示和建议;学习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学习结果的评价获知自己是否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这个学习结果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控制的。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并未消失,全以学生为中心是做不到的。然而,我们要吸收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思想,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应该对立,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适当选择。建构式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具有娴熟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内容熟练掌握、对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兴趣很好把握,所以,每堂课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运用建构式方法进行教学是不现实也不必要的。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权衡时间以及教师、学生的现实情况,在讲授与情境教学中寻求平衡。

2.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

中国学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学习中呈现出与西方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不排斥竞争,但也不大愿意“出头冒尖”;他们内心希望一鸣惊人,但大多时候却表现得含蓄被动,更愿意依赖外部动机。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将西方教育方法搬到中国复制,而是需要立足中国学生自身的特点,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要以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为目的。

四、整合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实践中不应囿于某一种教学理念,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步骤流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下面我们将在传统与建构主义整合的教学观指导下,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授课过程中具有专家的性质,一定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才能高屋建瓴地对学生进行引领,对学生的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并能判断学生观点的正确与否,从而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划分出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总体课时要求,分配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根据每个模块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的具体策略,并考虑需要配套的教学资源;制定学习过程中的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准。这些准备工作越细越好,可以使教师能够在整体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和把握。最后,在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告之教学目的、具体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以及评价标准,避免由于不了解教学程序而出现障碍。2.授课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机动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首先表现在师生互动方面。上个世纪7O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要在教师搭建的“支架”扶持下,才能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师生互动式教学决不是简单的提问和回答,而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并作为一名合作者,倾听学生的内心所想,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这种引导可以是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布置任务,提倡采用“赞赏式探寻”策略来鼓励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使双方了解自己的优劣,明确努力方向。互动式教学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以合作和互动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并达到标,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学习进步。实践中的小组讨论、同桌互助等都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体现。因为“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强有力”_5]。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减弱,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指选择值得探索的问题,把某一知识点与相关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周密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多维度、多层面理解知识。这要求教师能够精心策划并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以启动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去发现和探索,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实践中的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都体现出情境教学的特点。

(3)网络辅助教学。网络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辅助平台,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外的网络辅助教学。在这里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把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发到网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学习资源以及心得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在这里师生间可以实现及时交流,教师可以布置 作业、推荐学习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发到讨论版上与大家交流。最后,教师可以将网络教学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评价阶段

学习的评价要多角度、分阶段进行,而且要依据多维的评价标准。网络学习评价的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深度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主要由教师给出评价结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点要关注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由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共同给出。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价,以促使师生双方的及时改进。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场全球性教育变革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众多特点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利器。但作为一种西方舶来的新理论,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学生的特点来活学活用,决不可简单照搬照用。传统的教育观念虽说有一些弊端,但绝非全无用处,应该将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 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06.

[2]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9(3):21—25.

[3]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23—25.

[4] MEEEIENBOER J J G V.Training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A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for Technical Training[M].Englewood Clniffs,NJ:Educational Teehnology Publications,1 997:285—288.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5

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

能否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取决于如何理解本体论。本体论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别,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存在的.终极形式、价值的终极基础和认识的终极根源,马克思哲学作为广义的现代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作 者:黄赞梅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47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3(4)分类号:B016关键词: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 物质本体论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6

新闻自由的反思与想像:对自由主义权利优先论视域下的新闻自由观的解构

环顾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俨然成为维持社会宪政民主体系、调节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社会公器之一.而新闻自由也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推崇,犹如普世价值.新闻自由的理念诞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但关于新闻自由的`定义和内涵却是杂家百言,莫衷一是.从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理论到社会责任理论,新闻自由均被透视为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及至当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权利优先论成为对权利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主流话语.本文尝试对权利优先论诞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梳理权利优先论的论证逻辑,指出权利优先论的去道德化要求和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矛盾.

作 者:施勇 作者单位:广州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东南传播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22关键词:新闻自由 权利优先论 自我 自由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篇7

据杨飞等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的研究数据:“64.18%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仅限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余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名著阅读的大学生只占21.28%。”[2]可见,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设中,课堂教学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接受特点,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环境,采取扎实有效的课堂传输非常必要。参考相关教学经验,以马列新闻论著导读、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概论等专门课程为重心,以新闻传播学其他专业课程为辅助,多形式、多角度传输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高校新闻院系传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在马列新闻教学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清华大学在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的主持下,率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邀请采编一线的资深人士和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分期主讲,凸显实践中的理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开课的第一个学期“在全校1700门网络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课程学堂的发文量名列第三”[3]。在复旦大学,童兵教授组建的教学团队走出新闻院系的授课范围,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课程作为全校的通识课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范围,为提高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做出了贡献。这门课程目前已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复旦大学最大的平台课和人文核心课程之一。每年有2000名左右本科生选修该课,超过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二”[4]。当然,由于理论研究水平、团队建设、课程平台等因素限制,清华大学模式与复旦大学模式推广的难度都比较大。因此,立足现有师资力量,在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渗透,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设应突破一门课、一本书的限制,有效融合在整个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课程的“有机运动”

马克思曾经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的说法,综合他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禁和〈科隆日报〉》《摩泽尔记者的辩护》等文中的论述,可知记者是复杂的报纸肌体的一个小小的器官,每一份报纸又是整个人民报刊的组成部分,大家分工合作,通过多角度的连续报道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报刊就通过分工,一步一步地掌握全部全部事实,这里所采取的方式不是让某一个人去做全部的工作,而是由许多人分头去做一小部分工作”[5],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报道合力。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随着高校马列新闻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并成为专业必修课,传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似乎成为这类专门课程的任务,而其他课程则主要侧重专业素质的培养,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实上,作为新闻人才的培养的体系化设置,新闻专业的各类课程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在新闻史实的评价、中外新闻理论的辨析、新闻采编实务、新闻现象评论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都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汇其中,进而形成“有机运动”。如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新闻史课程中在史实呈现、分析评价、实践指导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设计[6],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在课程实验、课堂模拟实训、媒体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意识引导[7]等,这些都为新闻专业课程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在本科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有机运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

二、重视原文,在中外新闻理念的比较辨析中呈现理论自身的魅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传播中,受众与原著的隔阂是接受的一大阻力。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论著并不了解,不能直观体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著的理论魅力和写作魅力,对现有的形势和政策关注度也不充分。由于缺乏接受和评价的文本基础,导致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疏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学习和认知。

针对上述情况,课堂应重视原文推介。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关于新闻传播都留有理论深邃、文笔优美的论述,有些已经广为熟知。如“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学生只有直面原文,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在课堂上适当引介原文,既可以拉近学生和理论的距离,也可以唤起他们对原著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独特价值,为进一步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好基础。

在原文解读时,对学生的思想和接受状况的了解也相当必要。多元的思潮,发达的媒介,让学生接受到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他们对当下理论思潮和新闻现象的判断。尤其和西方的新闻理论对比,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质疑或者困惑。这些困惑在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我国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等方面体现尤为明显。课堂可以结合原著对上述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解答学生的困惑,增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信服力。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有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新闻检查制度的论述。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体现,其现实意义与思想局限并存。也可以适当解释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新闻管制的必要性,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差异,当前中外有关新闻管制相关法令和规则及适应情境等。这样,学生所困惑的问题就会得到回应,并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的思想和方法。

与此同时,将当前新的形势和政策作为补充材料带到课堂可以让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与现实的对话,也让学生在从业之前熟悉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舆论环境、政策导向、法律法规等,做到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同修。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的调研及相关讲话等可以及时引介,丰富课堂内容。

三、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结合,凸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在社会现象认知上,问卷设计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道德等方面。而在每个问题中,选择不了解、不知道或不关注此类现象均不超过7%,最高为6.5%,最低为0.8%。这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比较关注时事,关注范围也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8]。因此,引入社会事件、热点话题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实效性。

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将理论讲授与新闻发布、社会话题、媒介现象等引入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将新闻时事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9]等探索,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平顶山学院增加“新闻播报与点评”环节,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0]。

对于新闻专业的教学来说,学生虽然不乏新闻采编实践、媒介批评等相关训练,但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相关实践内容进行有效引导。而在马列新闻类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集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新闻传播实践结合起来的做法也得到许多教师采纳。例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课程设置新闻热点评析机制,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起来;天津财经大学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设有新闻发布和媒介热点研讨环节,调节课堂节奏,并在采编实践和热点评析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增强学生新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

除此之外,还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可以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业务学习和理论发展互相促进,还可以利用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专题讲座等手段增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关注度,延伸课堂效果。总之,课堂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的重要端口,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空间,教学推进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焦新.教育部: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教材、课堂、头脑[N].中国教育报,2016-02-29.

[2]杨飞,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李彬.范敬宜与清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述略[J].中国记者,2011(6).

[4]章瑞华.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怎样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J].传媒评论,2014(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8.

[6]姚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史教学中的体现[J].新闻前哨,2014(10下).

[7]管文娟,姜小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新闻专业教学模式构建——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新闻前哨,2014(10下).

[8]洪东光.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9]丁永华.新闻时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8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3-01

一、人性概念辨析

在马克思人性观研究中的人性概念有“属性说”和“本质说”两种观点。其主要分歧点在于人性是否等同于人的本质。

“本质说”认为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質。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另一条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属性说”认为,人性不等同于人的本质。 袁贵仁在其著作《人的哲学》一书中指出,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外在差异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源。折中观点认为“人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狭义的人性”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征,根本上能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狭义的人性”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

(一)人性具有二重性——自然性与非自然性。

人性具有二重性,包括动物所具有的自然性和人所独有的非自然性。首先,人具有自然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性是无法否认的,但人的自然性不同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性,而是以人的尺度作用于自然。

人是二重化的存在。动物可以说自它生来就“是其所应事”,顺从生命本能,适应自然。而人是通过两次生成,在“做人”中成为人。在“做人”的过程中,人的非自然性发生作用,即思维、理性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理性对人的意义不严而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此外,马克思也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的力量”,“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旳的意志”。充分显示了情感、意志等在“做人”中的作用。

(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需要的概念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人性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劳动的内在动力。满足人的需要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压抑人的需要是违背人性的。

满足人的需要是人之本性,但并非所有需要都是合理的。符合人性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是指那些有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巩固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需要。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货币的需要是实在的需要,但货币终究是手段,而很多人却将之作为目的去追求,对货币的过分需要就不是符合人性的需要了。

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类: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人具有自然性,当然就有吃、喝、性等自然需要。人作为社会活动也具有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马克思那里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需要,因而只能在社会集体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例如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等。

(三)人的类本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类”是人类进入社会中通过教育、学习等行为而吸纳的人类己然形成的人性规定。动物的生存方式是适应型,人的生存方式是创造型。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劳动生产提供的。

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把劳动和人性联系起来,劳动在人的类特性过程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指出人类通过劳动,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类本性的自由。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人能劳动。而在这两者中,劳动占有更根本的地位,劳动促成了意识的产生,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活动过程。

(四)“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在“在现实性上”,是说明了人性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一切”是说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种社会关系。“总和”一词的含义,他说明人的本质不是这些社会关系的简单堆砌,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这里将人与社会联系起来,人不再是一个抽象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存在物。

三、马克思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人性,在科学人性观的指导下去教化人,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幸福。

首先,人性的自然性与非自然性决定了人性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待中国国民性问题时,要注重其内部矛盾的多元性和冲突性,在实践中真正实现马克思对人性的价值追求。其次,马克思的人性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既然劳动是人的本质,好逸恶劳就是有违人性完善和发展的,唯有通过劳动才能证明自己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关系决定人的本质,那么,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就既是对人的本性的践行与弘扬,同时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直接实践方式。最后,既然人的需要是人性进步发展的证明,那么,人就应当是要有点精神的,要追求超越、崇尚高雅、敬畏崇高,求得身心和谐,对于我们大学生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

[2]袁贵仁.《人的哲学》[M].人民出版社.

[3]卡西尔.《人论》[M]

[4]李变变.《马克思人性观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2013.03

[5]周前程.《马克思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 ,2008.05

[6]黄明理.《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 2008.02-O0004-O03

作者简介:

王冰雪,女,汉族,硕士在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一篇:读书心得优秀作文下一篇:app创业的财务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