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2024-05-31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共8篇)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1

幸福生活,莫忘安全。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安全是民生之本,安全是执政之要。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今年X月是全国第XX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最大程度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最大力度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坚持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绷紧安全“思想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深刻揭示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作为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化城市,我市辖区内有多家大型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及一批地方中小企业,拥有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集输、装备制造等门类齐全的石油石化产业链。人口相对集中,资源分布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推动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今年,既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也是我市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起步之年,我们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责任感,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深刻吸取“X·XX”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等事故教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二、坚持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必须严查隐患风险、严把安全“执行关”。预防和遏制事故,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永恒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我市要立足于查风险、除隐患,突出抓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好企业安全风险“大体检”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强化源头治理,狠抓事故预防,全方位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专家查隐患制度,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治理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既要紧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及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又要努力把“想不到”“不知道”等问题纳入视线范围,下大力气发现隐患,下真功夫管控住安全风险,坚决做到隐患风险零容忍,跟踪问效,盯紧看牢,一抓到底。

三、坚持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必须强化责任落实、筑牢安全“主阵地”。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是抓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什么是最严格?就是要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全市要坚决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把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红利、最好的发展基础,贯穿于谋思路、做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根红线。各经营单位、企业要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XX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X分钟讲话制度,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企业日常运行中,把主体责任深入脑海、融入血液、化作行动,细化到企业最小工作单元和每个工作岗位,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个到位”。各区、各部门要精心组织专业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兼具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深化主题宣教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活动,普及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广大市民既要主动学习安全和应急知识,更要监督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安全生产人人了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自律,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必须严肃监管执法、守好安全“防护墙”。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责不要姑息迁就,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抓好安全生产,必须扬起严格监管执法的铁鞭,时刻以事故为戒,把严监管、重执法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生命线,防止安全监管中推诿扯皮和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要坚持标准,不徇私情,敢于出重拳,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依法严惩漠视法规、罔顾生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解决专业监管能力不足问题,真正将监管执法的力量压上一线,集中曝光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惩治处罚一批非法违法突出问题,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问责一批失职渎职责任人。同时,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政社联动的监管机制,最大限度整合监管资源,最大限度提高监管效率,最大限度形成监管合力。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2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国务院有关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主要精神、当前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有关精神

去年以来,国务院就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的紧迫性。去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8月30日,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2015-2016年)行动计划》,12月17日,印发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今年1月30日,又印发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务院相继印发了以上5份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文件,这在我国标准化工作历史上是空前的。以上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明确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回答了标准化工作“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主要精神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总体要求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改革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二,明确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6项主要措施。一是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国务院标准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标准化改革。二是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通过对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的“转、修、废”,将能够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不能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转为推荐性标准或予以废止,逐步改变目前由国家、行业、地方多头制定和发布强制性标准的模式,实行强制性标准由国家统一立项和发布。三是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逐步改变推荐性标准包罗万象、一般产品和服务标准占比过大、公益属性不突出的现状,将一般产品和服务标准交由市场自主制定,政府主要主导制定公益类标准。四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改变以往政府单一供给标准的现状,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团体标准,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五是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切实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六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第三,明确了标准化工作改革“三步走”的实施战略。第一阶段:2015—2016年,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第二阶段:2017—2018年,稳妥推进向新型标准体系过渡;第三阶段:2019—2020年,基本建成新型标准体系。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标准化改革工作,去年6月1日,国务院建立了由王勇国务委员为召集人、39个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于7月2日和12月30日,分别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议,王勇国务委员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持续推进标准化改革、积极推动“标准化+”行动计划、大力提升标准化国际水平、抓好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落实4个方面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当前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

省政府对标准化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7年9月,省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去年以来,国务院有关标准化工作改革文件下发后,李小鹏省长、高建民常务副省长和原副省长张建欣都做了重要批示,并于去年9月17日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3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山西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实际,省政府又调整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并将成员单位由37个部门扩大至59个部门。去年11月11日和29日,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这几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年2月22日,省政府专门在省长碰头会上听取了标准化工作有关情况汇报,4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昨天,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罗清宇副省长到任以来,对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多次就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作出指示批示,7月14日,专门听取了我局关于编制《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关情况的汇报,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亲自起草的下半年分管部门的工作要点中,特别指示: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标准化改革工作;在工程建设、工业产品、养老等服务业方面,制定出台一些规范性标准,以此引导品牌创建,促进行业发展。

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集中体现在:

(一)标准制修订数量大幅度提高,标准化工作领域不断拓宽

2001年以来,我省共制定地方标准809项,农业方面的495项,占61%;工业方面的90项,占11%;节能环保方面的68项,占8.4%;服务业方面的30项,占3.7%;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108项,占13.3%;其他方面的18项,占2.2%。“十一五”期间发布了152项地方标准,绝大部分为农业标准。“十二五”期间,发布了563项地方标准,除农业和工业方面的标准外,服务业、社会管理方面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标准明显增多,563项标准中,节能环保方面有50多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有70多项。标准化工作从工业、农业领域已扩展到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二)重点领域标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业,批准发布了覆盖我省主要蔬菜品种的无公害种植系列标准40余项,覆盖养殖场建设、饲料质量、养殖技术的养殖系列标准70余项。从去年开始我们还加大了小杂粮机械化耕种、人工种植中药材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围绕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循环经济“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的目标,批准发布了山西省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基础标准8项,批准发布了包括社会、园区、企业3个层面,覆盖钢铁、发电、煤化工、水泥等我省主要行业的12项循环经济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围绕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批准发布了54项覆盖我省主要耗能行业的能耗限额、能源管理、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地方标准。

——围绕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率先发布了《车用压缩煤层气》《车用甲醇汽油变性醇》《M5、M15车用甲醇汽油》等11项地方标准。《煤层气》《车用压缩煤层气》两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湖北、贵州、福建等8个省份先后来我省学习。

——围绕道路交通发展,针对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湿陷性黄土多、采空区多、长大桥梁隧道多、重载车辆多的“四多”情况,批准发布了53项严于覆盖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方面的地方标准。

——围绕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制定发布了用水定额、污水再生利用、水平衡测试等方面的地方标准9项。

此外,我们还批准发布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为促进发展旅游业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明显,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

虽然近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纵向比较,进步较大,但与兄弟省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按照地方标准有关管理规定,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地方标准项目提出、组织起草、技术性审查、征求意见等工作,省质监局负责地方标准制(修)订的立项、审批、编号、发布等工作。从近几年的实际工作来看,有的部门和单位对标准化工作特别是标准制(修)订工作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提出的标准制(修)订项目没有完全符合和满足本领域发展需求,个别单位甚至片面认为标准化工作主要是质监部门的事,影响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省质监局作为标准化主管部门,尽管近几年来,我们着眼于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更加注重问题和需求导向,更加注重主动作为,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尤其是在标准立项上,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征集,变重点不分为聚焦中心,通过发文、座谈、登门、上网等方式向各相关部门、行业、社会组织广泛征集标准项目,立项数量逐年大幅增加。但是,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没有相关部门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标准化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我们不可能也做不到全面了解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标准化工作的所有需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提出标准制(修)订项目,促使标准制(修)订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这也是国家及我省成立标准化领导机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推进标准化工作,除了各行业、各部门主动承担起本行业、本部门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等外,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建立起本行业、本部门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只有这样,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才有人抓、有人管,才能真正落地。为此,从国家到各省市都十分重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全国共有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1284个,北京市已建成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个,山东省已建成45个。而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落后,目前,我省承担的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只有7个,占比仅为0.55%;省级专业技术委员会只有1个,为山西省文物保护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因此,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已成为制约标准化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是地方标准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目前,我省共有现行有效地方标准780多项,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单一、零散的标准,没有构成体系、形成合力,限制了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构建重点领域地方标准体系、有效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二五”期间,有7个市完成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市建设任务。太原、长治、晋城、运城4个市一次性完成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建设任务,国家标准委于2012年12月在我省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交流会。此外,还在农业、循环经济、旅游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完成了158个国家级、139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完成,既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推广传播了标准化理念、方法,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省政府制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抓好这些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实。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3项任务:

一是加快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2项重点任务落实。在已制定出台《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培育发展管理办法》《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以适应改革需求、保障发展举措扎实落地。

二是加强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罗清宇副省长的指示要求,结合《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完成特色农产品、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建筑、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社会治理、“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围绕上述体系建设,要在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以“标准化+”为抓手,积极推动“标准化+”行动计划,重点做好相关领域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标准化激励机制等工作。

三是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加大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涉及国计民生领域标准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部门联动,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严惩;将市场主体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标准实施监督成效;加强标准的培训、解读、咨询、技术服务,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推动标准化服务业发展。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行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通过标准的落地,充分发挥标准“树标杆”,标准“划底线”的引领和兜底作用,促进我省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提高,使标准化工作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4

刚才,会议通报表彰了去年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对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保汉同志的工作报告对去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管委会与各镇(街道)及有关责任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请同志们切实抓好落实,确保一方平安。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安全生产。1月6日,在中央政治局会上专门强调“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3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产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秦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安全生产任务的艰巨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居安思危、常抓不懈,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安全生产“红线”作为守护生命安全的保护线,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构筑安全防线,真正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万无一失。

一是要坚持警钟长鸣。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去年发生的“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和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强调”教训及其深刻,必须认真汲取”。我区安全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安全隐患在不同行业领域仍存在较多,特别是危化品、建筑施工、机械行业是事故多发领域。1月28号,位于我区米庄镇清河村的中油优艺环保科技公司,发生一起废碱储罐爆燃事故,造成一电焊工死亡。这是发生在我们自已身边的血的教训,也是今年给我们敲响的首例安全生产警钟。这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违规动火、违章操作所导致,但同时也暴漏出我们监管、执法及行业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做到警钟长鸣,尽职尽责,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靠天凭运气。“打非治违”必须坚决、隐患整治必须彻底、 “一岗双责”必须落实到位,否则,就可能出大问题。

二是要坚持安全发展。20**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区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机动车数量、园区道路通车里程大幅攀升,发生各类事故的风险也随之提高。高新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果我们的安全事故频发,此起彼伏,不仅造成无数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挫伤人们实现科学发展的信心,要想加快发展,也是一句空话。

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抓发展与保安全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因抓发展而忽视安全生产。要强化红线意识,提升安全生产“摆位”,要教育和促使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企业负责人,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坚决纠正发展观上的偏差,任何时候都不能碰触红线。不能为了追求一时发展而降低安全门槛,放宽安全标准。不能谈起GDP增长滔滔不绝、充满激情,谈起上项目津津乐道、头头是道,谈起安全生产知之甚少、不在状态、无所作为。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去年,随着高新区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深入,安全生产工作率先成为机构和职能全面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工作。取销安监局,将监管、执法、审批分开,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改革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去年一年工作情况看,我区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开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安委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几项硬性指标(责任事故死亡,“两化”体系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等)都达到了要求,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死亡指标,控制在市下达的三个以内。从整体情况看,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守住了底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安委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实际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我们的监管人员少,监管、执法、审批职能职责还没有完全理顺;“两个全覆盖”工作推进缓慢,基础较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没有全面落实到位,一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安全发展的意识和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以安全发展示范社区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

习曾告诫我们:“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得太潇洒,准要出事”,这些话语重心长,催人警醒。安全生产有隐患、有问题不可怕,怕就怕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怕就怕遮遮掩掩、欲盖弥彰。抓安全生产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必须直面问题,敢于亮丑,敢于碰硬,要根据我们查摆出来的问题开展工作,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逐步补齐短板。如对安全生产麻痹松懈问题,要多搞一些警示宣传教育,定期搞一些应急演练抓住一些事故严肃处理;对于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限时整改;对于监察已发现的安全隐患,置如罔闻拒不整改的,执法部门要从重从严处罚,该停产的必须停产。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

20**年,高新区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守安全红线,强化“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企业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区域全覆盖)“两个全覆盖”工程,健全完善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三个责任体系。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各项指标持续下降,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发生,杜绝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围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安全发展示范区基本成型。

(一)全面争创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是全市安全生产重大战略,去年2月5日,市委专门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动员大会。我区要积极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活动,在全市创建工作中争先创优。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内容涵盖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安全。安全生产是其中的主要方面,可以说,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内容涉及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了创建工作,也就抓好了安全生产工作。各园区、镇(街道)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也要参与创建活动。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区,就是要通过创建安全示范镇、安全示范社区、安全发展型企业、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保障城区,从而提升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提升安全发展保障能力。各园区、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我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的责任和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管领导,组建工作专班,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创建活动。区安委会办公室要定期对各单位创建情况进行督办检查,收集情况,每季度要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情况,研究解决创建中的问题,并通报一次创建工作情况。要将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作为安全生产考核的主要内容,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融入到创建工作之中,凡是年度创建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是事故的根源,抓住了隐患排查治理,就抓住了事故防范的“牛鼻子”。一是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要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本措施就是不断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湖北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扩大隐患排查面,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和水平。要把握不同行业、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安全隐患特点,不断加强隐患排查与整治力度。二是坚决迅速开展隐患整改。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把企业“两化”创建作为执法部门的必检项目。凡不认真排查治理的企业要从严处罚,促进企业严格自律,并突出做好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备的安全监管和动态监控。三是认真落实年度执法计划。严格事故隐患查处,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通过下达整改指令书、挂牌督办、建立信息管理台账等措施,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无缝隙、无滞留。四是坚持开展专家查隐患专项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家对危险工艺、危险部位、危险环节进行全方位排查,把脉问诊,确保隐患不演变成事故。

(三)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开展专项整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要坚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狠抓整治,促进整改。根据我区实际,要继续深化建筑、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和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深入治理烟花爆竹非法运输和超量储存,道路交通“三超”和酒驾、毒驾,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和现场管理不到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通道不畅和人员培训不落实,特种设备违规安装使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强制推行安全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保障系数。加强危化品、特种设备、学校、水利、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保障生产经营安全条件。

(四)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是安全生产领域引发事故的突出问题,必须长期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执法部门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巩固去年已经取得的良好成果,坚持露头就打,并将非法违法企业列入区安委会的“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二是对于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擅自生产、关闭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等非法违法行为,“三超”、“三违”现象,以及园区建设中不办合法手续、不履行安全“三同时”手续开工建设行为,按照“四个一律”要求,该关的关,该停的停,绝不手软、绝不含糊。三是坚持严格执法,牢牢抓住年度执法工作计划、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故查处和执法监督五个重点,不断推进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四是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打非治违”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五)全力夯实安全基层基础。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重心落在基层,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有的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有名无实,主要在干别的事情;有的本来就只有一名兼职人员,还调来调去,导致安全工作落实不力。这两年,基层安全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特别是今年镇园合一后,园区安全监管、“两化”建设,“网格化”监管建设,安全发展示范社区创建等都要在基层落实。所以,必须加强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这里强调一下,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要明确,安全监管人员要落实,并且必须要以安全管理为主业,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分管领导和安全监管人员要有主业意识,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要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加强与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结合实际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同时,要认真贯彻全省在我市召开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会议精神,加强镇(街道)和社区网格化建设,特别是网格员业务培训和工作考评,最大限度发挥网格员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打牢安全生产基础。二是要抓好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建设的核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要对过去已经实现标准化的企业来一次复查,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标准化资质,促进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五个到位”。三是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要加快推进重点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等安全技术示范工程;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确保企业硬件达标、管理精细,夯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根基。

(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应急教育,让职工群众掌握必要的避险逃生技能,人员密集场所要架设大喇叭,设置安全出口标识,安装安全提示电子显示屏,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序、安全疏散。二是要加强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深刻汲取上海踩踏事件教训,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审批报备制度,对群众自发形成的集聚活动,加强预警研判,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安排足够力量,加强巡逻值守、安全防范和应急响应,确保安全。三是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危化品、建筑等高危行业和规模企业强化应急救援管理,提高企业自救能力。四是要完善信息报送网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强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警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按照“分级监控、适时预警”的原则,加快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镇、街道、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务必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习提出,抓安全生产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从执政党牵头总揽、勇于担当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20**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体现出更严格的监管和更严厉的措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全区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思维方式,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常态”,牢固树立“安全是发展第一原则”的观念,牢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部门属地监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切实做好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担当起保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安全生产不管讲得再多、再严,如果监管到不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就是一句空话。安全生产不是嘴上说说,责任落实也不是手指点点,而是要实实在在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高新区先行先试改革中,实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监察执法“三权”分离,这是一种监管新模式,监管和执法如何相互配合?如何无缝衔接?综合执法局和承担日常监管的部门要重点研究,决不能出现监管真空,决不允许谁都能管,谁又都不管的情况发生。

管委会与两镇四办和行业主管部门等17个单位签订了20**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军令如山倒,军中无戏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任书确定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监控体系和落实体系,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落实到部门、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要坚持安委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安全事故发生规律,找准关键,对症下药,确保安全生产指标在控可控,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要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做到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缝隙。尤其是镇、街道作为落实安全责任的基层单位,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严格落实部门管理职责,各级安委会要充分发挥牵头揽总、统筹协调、综合监管作用,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综合执法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消防安全隐患,来制止在安全生产领域里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紧紧扭住每个监管对象、监管部位和监管环节不放松,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始终盯住“操作层面”,把安全生产所有的工作要求、工作部署、工作措施落实到生产岗位、生产责任人和一线监管人员,把安全生产的检查机制、奖惩机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确保工作做实、做细、做深。

三是要严格目标考核。把安全生产工作考评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挂起钩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优劣,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对履职好的领导班子,记入班子和个人绩效档案,对履职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要采取诫勉谈话等必要的组织措施。要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将重大隐患整改不彻底、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打击不力等纳入 “一票否决”,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最大的祸根是失职,在责任追究上送人情就是送人命。要按照“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主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责任不落实,特别是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要按照“打到痛处”的要求,从严查处,从严追责,决不手软。今年,省政府出台的“责任追究办法”中,大部分内容是对在公共安全上出现不尽职、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为此,党工委管委会也印发了“关于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利于各级各部门更好的履职尽责。

20**年“12.31”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事故中,黄浦区书记、区长等11名官员被严肃问责;天津港8.12爆燃事故中,对123名责任人进行了追责,对74名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省部级5人,厅局级22人,县处级22人,科级及以下25人等。这一系列血的教训足以警醒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字字烁金。必须织牢责任之网,这张网要由省、市、县向乡镇、村、社区和企业铺开,并且要越织越密,只有这样,安全之基才能在一次次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严厉追责之下打牢、夯实。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5

同志们:

这次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深刻汲取XX事故教训,迅速采取扎实措施,全面消除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希望每位同志都深刻认识XX事故的严重性、影响的恶劣性,以及给全市工作带来的被动性,彻查原因、稳妥善后,深刻反省、扎实整改,狠抓责任落实,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刚才,XX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要逐条对照,严格落实到位。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高度警醒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福祉和安全”“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都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告诫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突发性和长期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的弦、守牢安全生产的底线、压实安全生产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松懈大意。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四大家领导分包联系、部门派驻监管、专家排查等一系列措施,但XX事故的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一些企业和单位在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上存在诸多严重漏洞,安全红线意识不牢、安全责任不实、安全检查不细、隐患整治不力、监管执法不严、安全标准很低,部分同志对安全生产不上心、不尽职、不到位,安全责任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各单位、各部门务必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坚决在整改落实上下更大功夫。

一要进一步认清严峻形势。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各单位、各部门在生产组织、交通运输、人员使用等方面,都不同于常态,这确实对安全生产工作增加了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隐患。大家务必要以这次事故为镜鉴,逐项对照,深入具体分析各自辖区、各自领域在安全生产上出现的新变化、新风险,主动及时采取切实可靠的新举措,对安全生产隐患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坚决整改发现的问题,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二要进一步汲取事故教训。事故教训是惨痛的,出现问题,说明我们思想认识上还有很大差距、重视程度上还有很大差距、行动力度上还有很大差距、责任心上还有很大差距。类似的事故决不能一而再地发生,大家务必要按照总书记强调的“一方出事故、多方受教育”的要求,深入分析事故背后的原因,查一查、摆一摆本辖区、本行业、本部门有没有类似问题存在,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防患未然,坚决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要进一步提高抓落实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安全生产各方面的责任、要求和措施,总体上都是很明确的,关键是要盯紧抓牢、落实管严。从面上讲,不论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户,即使是没有经过审批的,都要全覆盖、管到位,决不能有监管盲区存在;从效果上讲,落实就要细化、具体化,就要“一竿子插到底”,决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决不能“一查了事、一关了之”,有一个问题就要动真碰硬解决一个问题,有一处隐患就要一管到底地去消除隐患。

总之,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容不得我们有任何侥幸和松懈,大家必须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些、把风险考虑的更严重一些、把措施落实得更周密一些,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成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

二、紧盯防范重点,全面排查消除隐患

当前面临安全生产、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多条战线,各类灾害风险不断加大,企业事故多发易发的可能性较大,广大干部群众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懈怠情绪,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大家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始终紧盯“三个重点”不放松。

一要紧盯重大安全风险不放松。要加强分析研判,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对突出问题要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安委会各明察暗访组要加大明查暗访、重点督导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量,加密执法频次,提高执法质量,同时,还要组织专家开展精准服务,“一企一策”进行指导,坚决防止工作简单化、一刀切。

二要紧盯重点行业领域不放松。危化品方面,要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对重点部位逐一落实安全包保责任;煤矿方面,要强化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非煤矿山方面,要重点开展地下矿山、尾矿库安全检查;交通运输方面,要加强对事故易发重点路段安全管控,道路交通执法要向农村延伸;消防安全方面,要对各类“九小场所”、宾馆饭店、大型综合体等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严防“小火亡人”。刚才,XX同志已经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的关键是各单位、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不折不扣抓落实。安委会、应急管理局要对各单位、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执行不到位、落实不严格、成效不明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三要紧盯自然灾害和应急准备不放松。要强化林区火源管理,落实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发生火情要及时“打早、打小、打了”,尽快完善科学规范的现场指挥机制,严防扑火伤人事件发生。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雷电等自然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提前落实防汛抗旱物资和防范措施,出现险情要及时组织人员转移避险。

三、落实“三个责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XX特别指出了“非法违法问题”“违法分包转包问题”“资质管理问题”“用工方式改变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属地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比如,企业分包转包、卖资质、以托管方式解决用工问题,就是只重经济利益不顾安全,只想赚钱不想履行责任;比如,有的行业部门只管合法的不管非法的,只管报备的不管不报备的,只管有证的不管无证的,只管生产的不管关停的、技改的,这些行为就是只在形式上、走过场上抓落实,就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本质上都是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持续压紧压实“三个责任”,真正消除责任落实上存在的盲区漏洞。

一要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各片区、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好“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新换届的同志要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引进一个项目、发展一项产业,都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保障。凡是有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坚决挡在门外,决不能以所谓的发展经济为借口,枉顾人民的生命安全。各单位班子成员都要认真全面查找分管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亲自过问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了没有、各类市场主体监管全覆盖了没有、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到位了没有、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制定了没有,要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去抓工作,去解决问题,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位。

二要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各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扎实按法定职责履职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是对全行业的所有企业,无论是发证的合法企业,还是无证经营的非法企业,都要管到位。一旦发生事故,主管部门失职失察的责任是跑不掉的,请大家在珍惜群众自然生命的同时,也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只有真管真严,才是真落实、真担当、真正解决问题,才能把应尽的责任切实扛起来,这既是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三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推动企业增强落实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执法,以严抓严管来倒逼企业责任落实。要重点清理不具备资质的违法企业,重点打击违法转包等问题,对合法的、具备资质的企业,要全面核查主要负责人是否在岗、是否具备安全管理经验等情况,确保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企业主体责任清单20条》等法规制度运行,绝不允许脱管、漏管的企业存在。要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在安全培训等方面要真正做到位,尤其是要加强外包队伍、劳务派遣工等的安全教育和现场管理。要全面加强对企业用人的监管,特别是高危行业,决不允许不审查资质、不开展培训、“今天招聘明天上岗”等现象出现。要严格安全培训、员工资质的执法检查,一旦发现假培训、假考试、假证书、违法用工的,要对员工、用人单位、培训单位一并依法处罚。

四要坚决落实最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若干制度的要求,及时实施安全生产通报、提醒警示、挂牌督办、约谈、巡查、重点管理等手段。要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对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部门和单位,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被追究领导责任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暂缓提拔使用。要以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坚持用铁的标准抓安全生产、用铁的手腕整治隐患、用铁的心肠进行问责、用铁的办法实现本质安全,凡因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力,造成相应事故的,一经查实,第一时间按规定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对负有责任的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6

今年9月3日至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召开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介绍,与20**年相比,2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0%和64.2%,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1%和73.4%。今年1月至7月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7起、48人,下降16.0%和11.9%;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6起、28人,下降66.7%和19.2%。

9月3日至4日,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在****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的督促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全力攻坚、深化整治,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渐趋好转。然而,煤矿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煤矿职工和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煤矿瓦斯事故仍然多发频发,重特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瓦斯治理利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发展煤层气产业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一些经济政策尚未落实到位,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还比较薄弱。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7月在全国煤矿各类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较大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分别占58.5%和58.4%;全国煤矿发生2起特别重大事故,均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共死亡108 人。

**强调,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日趋旺盛、煤矿企业高产超产的冲动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尤其要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要结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行动,严惩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严惩“三非”“三违”和“三超”等行为。

——要把煤矿瓦斯专项整治与深入开展整顿关闭工作结合起来,将那些瓦斯灾害严重、整顿无效、达标无望的小煤矿纳入关闭取缔对象。

——要加强对整合技改煤矿的监管、严防在资源重组和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事故,加强对已关闭小煤矿的`监管,严防死灰复燃。

——要把瓦斯防治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三同时”监管的重要内容。凡存在重大瓦斯隐患或瓦斯治理措施不配套的煤矿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没有编制瓦斯抽采方案的应抽采矿井,不予通过安全设计审查;达不到瓦斯抽采规定标准的,不予通过验收。

**要求,各级安全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重点地区、重点煤矿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和专项督察。要紧紧盯住那些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整合技改矿井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矿井,实施重点监管、跟踪监察,对那些系统不完善、监控不正常、抽采不达标、管理不到位的煤矿,要限期整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要依法采取行政处罚、停产整顿等措施。要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一个时期以来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和其他事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继续坚持安全生产见面约谈和警示通报制度;继续做好事故分析工作,用科学的态度总结事故教训,把握瓦斯事故的规律、特点和瓦斯防治工作的主动权。要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行动向纵深展开,为国庆60周年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把辽宁的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 进一步坚定这样的决心, 辽宁一定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辽宁教育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在今天的会上, 王珉书记和陈小娅副部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大家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全面落实。

这次会议上, 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希望全省上下都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省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教育公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 基础教育取得了新进步

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1.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完善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成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940所, 改造960所城区薄弱学校, 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农村寄宿学生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改扩建农村高中111所, 提高高中教育办学规模,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位于全国第六位, 改革高中招生办法, 实现省重点和示范高中指标到校85%以上。十五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 高出全国平均年限1.7年。

(二) 职业教育实现了新跨越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建设国家级中高职实训基地104个、省级中高职实训基地221个, 完成7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74个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设, 建成51所农村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 推动9大类22个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优化中职学校布局, 由917所调整到492所, 扩大了校均规模。职业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百万高素质的劳动者, 也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 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

(三) 高等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了办学基础条件建设和规模发展任务, 全省拥有107所普通高校, 其中本科院校达到63所, 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五年为国家和省输送高级专门人才105万。狠抓了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国家级科技平台24个, 一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高校高端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四) 教育对外开放有了新进展

高校与1000多个国外一流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 开展学术交流和访学进修活动。先后组织30期, 累计达450名高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到世界名校培训、做访问学者。目前, 来我省留学人员达到1.3万人次, 遍及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 学历留学生达到5200多人, 来华留学规模按省位列全国第四位。

(五) 教育民生工程有了新成效

不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了完善的大中小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和政策体系, 实行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宏志班”政策, 建立高中助学金制度, 对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比例逐年增加, 在高校设立了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 实行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和生活费临时补贴, 5年累计190万人次的学生受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平均就业率达到90.7%, 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使4.7万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040个。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校招生考试, 近五年累计录取118.2万人。

教育的大发展,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奠定了改善民生的坚实基础, 增强了全省的综合竞争力,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国家教育部等国家部委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 得益于全省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这里,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努力实现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 王珉书记和陈小娅副部长都提出了要求, 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和规划纲要也写得十分明确。这里, 我只强调几个重点。

(一) 推动学前教育规模化发展

学前教育关系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系每个家庭的未来希望。

近些年, 我们在学前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 数量偏少, 规模偏小, 水平参差不齐, 政府管理和调控难度较大, 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改变这一现状, 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 而要实现规模化, 就要推进连锁发展。只有连锁发展, 才能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才能提高标准, 统一标准;才能吸引社会投资, 增加数量;才能使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提供帮助。

实现学前教育连锁发展有三条出路:一是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优质幼儿园, 通过资产收购、参资入股等多种方式, 兼并整合弱势幼儿园。二是鼓励支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志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企业投资幼儿园建设, 并实现网络化。三是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开发幼儿园地产, 形成幼儿教育地产品牌。我们期盼由以上三条途径, 破解我们的难题, 走出一条新路。

幼儿教育的连锁发展, 不仅在城市可以做, 在农村照样可以做。各地区一定要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务求突破,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全部责任。几年来, 我们的各级领导在义务教育中是尽了力的, 成效也是明显的。但确实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 就在于深化改革, 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必须做到在市区范围内, 在县范围内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首先是校长和教师队伍的统一配置。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不应该也不是学校所有, 而是应在县、区的范围内, 由主管部门统一调配校长, 统一调配教师, 统一平衡师资力量。只有校长和教师配置均衡了, 义务教育才能均衡发展。

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其次是要求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环境条件等硬件的统一配置。必须统一标准, 统一达标。既不能高, 也不能低, 如果要提高的话, 必须同时提高上去, 否则又会形成新的差距, 这就不可能均衡发展, 就不可能解决择校问题。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 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及。这就是近年来, 我省一些县探索将初中集中到县城来办, 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 学生和家长是欢迎的, 不仅提高了质量, 拉动了城镇化, 更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积极支持这种探索。有人担心原来建在乡镇的初中如何处置问题, 其实, 我们的教育资源不是过剩, 而是不够, 完全可以用来办好小学和学前教育, 也可以办其他教育。

(三) 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

高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更关注的部分。希望受到更好的高中教育是人心所向。高中教育要讲求特色, 要讲求竞争。

要达到这些目的, 就必须允许高中在市域范围内实行跨县区的统一招生。

高中在市域范围内跨县区统一招生, 有利于维护学生自由选择就读学校的权利, 有利于保障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均等, 有利于提高高中的竞争力, 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我们要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 站在维护教育公平的高度, 站在维护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 做好高中在市域范围内跨县区统一招生工作, 激发高中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鼓励和支持优质高中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四)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职业教育, 对于辽宁经济发展, 对于辽宁就业, 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是辽宁的强项, 我们不仅要培养本省所需人才, 还要向省外输送人才。

现在, 我们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提高水平, 提高集约化程度。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更积极、更大胆地吸引社会资本,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 实现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我们提倡、鼓励国内外企业, 到辽宁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学校;

我们提倡、鼓励国内外企业和辽宁现有的职业教育学校合资办学、合作办学。

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国内外企业对办职业教育学校都有积极性, 既然有积极性, 就应该让他们去办。

大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 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 更能和市场接轨, 更能符合企业需求, 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也更能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衡量标准就是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比重不断增加, 单纯由政府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比重不断下降。

(五)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决定着辽宁教育的水平, 决定着辽宁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现在, 辽宁已经走上了全面振兴之路, 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和辽宁全面振兴同步, 必须走在辽宁全面振兴的前列。

大学的发展, 首先要狠抓学科建设。这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 是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5年, 省属本科高校要办好50个左右的国内一流学科, 再建设20个左右的国家重点学科, 支持全省高校建设20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

大学的发展, 其次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办学校首要是办学科, 办学科首要是学科带头人。就是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 全省高校要新增院士5人左右, 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左右, 新增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左右。我们一定要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富有进取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团队。

大学的发展, 再次要抓好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建设。到2015年, 由省、部、企共建15个左右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实现承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创新科技项目的新突破, 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 都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 认真负责地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三、对今后工作几点要求

加快发展教育, 我们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市委、市政府、省直各部门、全体教育工作者, 都要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抓好教育, 切实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是要制定规划, 明确任务目标。各地要依据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结合实际, 选准改革突破口和工作重点, 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 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有力的保障措施, 并认真组织落实。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建立财政性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到2012年, 全省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要达到国家核定的要求。新增的教育资金, 一定要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 把钱花在刀刃上。

增加投入是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但并不是教育工作的全部。推动教育发展, 还必须深化改革, 以改革提高质量, 以改革增强活力, 以改革破解难题。推动教育发展, 还必须扩大开放, 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内外一切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办好辽宁教育。

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助学体系。这就是要建立起对城乡生活困难家庭的子女, 从学前教育开始, 一直到高等教育, 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 全面覆盖的扶困资助政策体系。不仅要管学费, 还要管生活费。我们必须坚决做到, 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 绝不因贫困而失学, 绝不因贫困而失去尊严。

四是要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严格加强教师管理,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素质。鼓励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并实施校长任职资格标准, 推行校长职级制。要完善大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 建立大学校长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评价考核制度。

领导在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讲话稿 篇8

2011年是我们中心成立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经过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2/3的省区市成立了专门机构,编创推出9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和4套竞赛套路,建立活动站点13000多个,发展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07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推广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省区市,并且从国内走向国外,组派117个团组到3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了推广传播,特别是使健身气功项目正式进入全国体育大会和世界传统体育大会。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10年的努力,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不仅走出了制度缺失、管理滞后、谈气色变的困境,而且呈现出功法推广由城市社区向村镇、学校、企业和机关发展,业务骨干由辅导员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教练员发展,活动组织由建站设点向俱乐部、培训基地发展,活动内容由推广功法向表演展示、交流比赛发展,项目建设由国内推广向国外传播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国健身气功工作已经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发展走势非常看好,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过去的10年,是我们共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10年。10年不平凡的岁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健身气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把体现党的政策和满足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启示之二:健身气功是一项特殊的体育工作,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齐抓共管,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启示之三:健身气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正确处理建设和活动的关系打好工作基础,正确处理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启示之四:健身气功是一项群众体育工作,主动进入到体育事业的整体建设中去,主动融入到大群体的活动中去,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0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得到的启示也弥足珍贵,其中凝聚着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在创业道路上的艰辛和汗水。

二、关于2011年健身气功工作的估价和评点

2011年,是健身气功工作全面进步的一年,全年有这样几项别具特色的工作。一是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群众体育大奖,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二是全国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有关省区市的一致好评;三是直接向站点发送《健身气功》杂志和音响器材的工作落实得比较好,赢得了习练群众的热烈欢迎;四是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和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试点成功,走开了推广工作的新路子;五是高校推广、行业体协推广以及配合转化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六是我们中心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健身气功展示成功举办,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七是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气功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八是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首次在国外举办取得圆满成功,收到了多面效果,起到了多重作用。2011年各省区市在基础建设、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大会上将对23个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单位给予通报表彰,这里特别要对2011年工作进步幅度比较大的新疆、福建、贵州、甘肃、黑龙江的健身气功主管部门提出表扬。一年来,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辛勤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甘于清贫,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做出了新的贡献。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全国的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表示衷心感谢!

三、关于今后一个阶段健身气功工作的思考和认识

2012年的健身气功工作,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基础建设,无论是国内的推广还是国外的教学,特别是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可以说要干的事情很多,任务也很艰巨。做好新年度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文化引领贯穿健身气功工作的全过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我们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行业、各级单位各有各的责任。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一体”的思想、“三调合一”的理念、“身心兼修”的方法,这些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文化无不渗透在这一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看,还是从这一项目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和价值作用的角度看,做好这项工作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刘鹏局长就曾用“五禽戏”佐证体育文化。目前,健身气功推广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术升华到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中心已经组织专家启动了《健身气功学》的编撰工作,争取在2012年年底前推出,使其成为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文化权威和理论支撑。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锻炼的关键,在于气功是主动地、内向性运用意识,以增强其驾驭形体的能力,促进身心达到高度统一。要使我们的功法紧紧吸引住练功群众并获得更好的功效,必须要深化现有几种功法的教学层次,把“三调合一”的技术要领进入练功状态,以充分体现气功健身的独特魅力。对此,我们已在2011年组织专家启动了四种健身气功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进一步充实其文化内涵,从而使教学推广和习练活动更上一个层次。

(二)要使稳中求进成为健身气功工作的总基调。从事健身气功工作既是光荣的,也是有风险的,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切身感受。在我们的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淡化风险防范意识,更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求发展、求进步。随着健身气功习练人群和各种交流展示比赛活动的增多,无疑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对习练者或气功活动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把握好稳中求进,具体来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建站设点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要求审批,对负责人和辅导员的审查更要严格。各省区市要严格落实所建站点的年检制度,对未按要求审批的站点要进一步完善手续,对有其名无其实或有违规问题的站点要坚决予以注销。建站设点一定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已经建立500个以上站点的省区市,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提升和数量巩固上,最好能够做到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过一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建设队伍第一位的是要把好进口关,按照《健身气功项目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暂行办法》要求,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和审批,否则不予承认。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要加强对活动的管理。随着健身气功工作的发展,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比赛活动此起彼伏。希望各地今后举办健身气功活动,要继续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报批,同时采取体育、公安、场地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安保措施,从而确保活动万无一失。稳中求进,顾名思义不是消极的稳,是一种积极的稳。稳与进是互为因果关系,稳是为了更好地进,进是在保持平稳发展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总之,大家要牢记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将协调发展作为健身气功工作的突破口。这些年的推广工作由点到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影响着推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在2012年要把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是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在2012年要把练功站点落后的省区市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力争使这些省区市的站点数量发展有较大的突破。二是要解决推广领域不协调的问题。各省区市在2012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上述领域中的建站设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研究、去落实。三是要解决人才队伍不协调的问题。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拥有了一支不同等级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队伍,但等级比较高的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因此在基层活动中存在人才供需矛盾。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培养基层高等级的教学和裁判人员,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一线。四是要解决推广模式不协调的问题。可以说依托站点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是我们这些年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单一的推广模式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此,我们近两年已经有所觉察,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最近,我们已经在北京进行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授牌仪式,明年设想再给一些省区市授牌。希望各省区市也要把建立健身气功俱乐部这一做法推广起来。总之,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各自的短板,从而做到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上一篇:专利管理方法下一篇:局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