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

2024-07-09

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共8篇)

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 篇1

下面南京卓学教育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拓展训练这种方式的特点以及比较经典的项目,希望在大家的团队建设中能够发挥作用。

训练特点

1、投入为先:要求学员全情投入才能获得更高价值。

2、挑战自我: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素质的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心理极限”。

3、熔炼团队: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

4、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训练项目要求以后。

5、自我教育:培训师只会在训练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

经典拓展训练八大项目编辑背摔、断桥、天梯、攀岩、电网、求生、盲阵、结伴

体验式培训的新项目

高空项目:牵引横越、飞越泸定桥、天使之手

场地项目:帝国战车、生死时速、荆棘排雷、智慧拼图、神笔马良情景项目:呼吸的力量、极速过山车、一统天下。

卓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以及整个华东地区的拓展培训公司之一,核心团队组建于2003年,我们拥有多位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育行业、培训行业、户外行业的顾问团队。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追求特色、追求不凡,始终如一的坚持“诚信专注”理念,在体验式培训领域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积极创新,并凭借专业化的培训师队伍和良好的培训品质,获得了各培训客户的认可、业界同仁的尊重。

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 篇2

1 微软技术转移的具体方式

技术转移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面, 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 通过无偿或有偿的各种途径, 自一国或地区流向他国或地区的活动。

在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 微软使用多种技术转移方式, 将产品、服务与市场特殊性相结合, 契合了目标市场对产品、服务差异化的需要。其具体的方式包括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协助、许可贸易、特许专营等。

1.1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是由雇主与咨询公司签订的一种技术服务。咨询公司负责解决雇主所提出的技术难题, 或向雇主提供某种技术服务。

微软 (中国) 有限公司宣布自2009年9月1日起, 将通过运用在线服务等新型方式, 对广大客户进行技术咨询。同时, 微软结合使用者的不同类型, 对服务内容作了相应调整。

针对所有用户, 推出微软知识库文档中内嵌的问题自动解决工具Fix-It以及“易宝典”和“小易博客”;并进一步优化了微软中文帮助和支持网站。

针对个人用户, 特别新增无限次免费在线技术支持社区Microsoft Answers, 并于2009年7月15日正式推出简体中文服务。

针对专业人员, 升级Tech Net、MSDN和微软合作伙伴 (MSPP) 在线技术支持新闻组为在线技术论坛, 提供覆盖更多产品的无限次免费在线论坛技术支持。

1.2 技术服务与协助

技术服务与协助是指技术贸易供求双方, 就某项工程技术的服务和人员培训, 以及技术经验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传授, 达成服务性契约所实施的技术贸易方式。

微软通过“Biz Talk Server应用开发快速入门”, 让开发人员能快速了解如何开发基于Biz Talk系统的应用程序, 介绍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开发Biz Talk应用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通过“Biz Talk Server AS2EDI解决方案介绍”, 介绍微软提出的基于Biz Talk平台的AS2EDI解决方案。

1.3 许可贸易

许可贸易是指通过许可合同, 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取得他所拥有的商标和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制造权和销售权。

微软公司与中国的主要品牌电脑及服务器制造合作伙伴 (OEM) 及装机商合作伙伴 (SBC) 开展了软件预装合作业务, 将微软软件授权给OEM及SBC合作伙伴。

1.4 含有技术商标和专有技术转让的合作经营与合资经营

利用合作或合资经营, 使投资者以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作为投资的一部分, 即实现技术资本化。

2 微软技术转移的特点

2.1 技术转移数量日益增多, 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本土市场容量相对饱和以及大量竞争者的存在, 微软越来越重视海外业务的发展。作为其海外扩张的重要手段, 技术转移的份额和数量也日益增加。同时, 在各国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软技术转移的规模会日益扩大, 所涉及的领域也将更加全面。

2.2 技术转移范围日益扩大, 并越来越注重新兴发展中国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微软的海外技术转移更加注重发达国家, 西欧、日本等是其技术转移的主要对象, 也是微软海外利润的主要来源地。而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市场基础形成、政府优惠的产业政策……再加上其固有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微软的技术转移也更多地选择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合作。例如, 近年来, 微软对非洲、南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 对西欧等地的增长却相对缓慢。

2.3 技术转移的方式与目标市场的技术基础以及技术的吸纳能力相适应

任何技术都可以包含不同层次的技术内容, 从最简单的组装到最高级的研发都可以成为技术转移的内容。在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中, 微软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 选择处于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的技术, 也可以对技术的层次和复杂程度进行选择。例如, 对于发达国家, 针对它们地区性市场大, 有很强的研究传统和研发能力, 目标市场的技术、生产、管理水平与母国相当的特点, 微软往往采用共享一些研发资源或转移最深层次的基础研究性的技术。而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根据它们拥有最新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具备某些设计和开发功能的研发设备等, 微软采取与当地公司、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的形式。公司相关的技术信息可以自由地流动, 但不分享战略层次上的决策和最高级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赵艺敏.微软公司的虚拟团队研究[D].2010.

[2]江永保.微软公司的虚拟团队研究[D].2009.

对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的探索 篇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要使中国哲学史研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服务,就需要考察中国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而思维方式的特点又集中地反映在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因此,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就成了哲学史工作者所关注的首要课题。新近出版的冯契同志所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着力勾划体现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逻辑,即中国古代哲学“合乎逻辑地发展的轨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对推动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自三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流行着这样一种见解:中国古代哲学是伦理型的,认识论不占主要地位。冯著不同意这种看法。它指出,哲学史上提出过的认识论问题,大体说来可以概括为四个: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第四,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如果把认识论狭义地理解为前两个问题,便会觉得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占主要地位,因为中国古代确实没有人象西方休谟、康德那样提出认识论问题。但如果对认识论作广义的理解,便可知道上述四个问题是中西哲学反复讨论过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并非对前两个问题不关心,例如从孔墨直到庄子都讨论了感性和理论思维的关系。而欧洲近代虽较多地考察了前两个问题,但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曾比较深入地考察了后两个问题。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是与辩证法和逻辑学联系着的,是与伦理学和美学联系着的。正是在较多较长期地考察上述后两个问题上,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又有人主张中国哲学是“重人生而轻自然,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冯著认为这也不符合实际。因为从逻辑思维领域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先秦,还是西方的古希腊,都已建立了形式逻辑科学和提出朴素的辩证逻辑原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人比较仔细地研究了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对于形式逻辑的研究在《墨辩》中虽有很高的成就,但后来却被冷淡了。相反,朴素的辩证逻辑却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如《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的否定原理,《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荀子提出的“辨合”、“符验”、“解蔽”的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先秦所形成的朴素辩证逻辑的雏型,不仅得到后世的哲学大家如张载、王安石、王夫之、黄宗羲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使天文、历法、音律、农学、医学等许多门科学得到了辩证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从冯著上册中讲到的《礼记·月令》、《黄帝内经》和下册中所讲到的张衡、刘徽、贾思勰、沈括这些著名科学家身上,看到辩证法运用于具体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相关,作者认为,在自然观上,西方长期以原子论的形式出现,而中国则比较早地发展了类似物理学中的“场”的思想的气一元论。至于《墨经》的具有经验论和原子论倾向的自然观,也和它的形式逻辑一样长期被湮没了。以上是中国古代哲学在考察“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问题上显示的特点。

关于培养理想人格的问题,冯著指出:西方哲学较多考察了伦理学上的自愿原则和意志自由,而中国古代哲学较多地考察了自觉原则和“为学之方”(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在先秦表现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所提倡的仁智统一学说。同时,人的自由也是美学问题。在这方面,西方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则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先秦的荀子和庄子已奠定了言志说和意境理论的基础。

冯著的上述见解,是作者研究了中外哲学史、逻辑史、科学史、文学史、美学史的大量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具体地描绘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的“个性”——注重辩证思维。这将有助于我们从中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学习西方哲学的长处,避免其短处,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

为能体现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冯著在方法论上也有不少突破前人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一节里研读其哲理,更可以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揭示和具体分析之中,领略其对辩证方法的运用。

如何正确地贯彻哲学的党性原则,这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固然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历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不是呆板、机械、简单的推演,而是人类活生生的认识过程中展开的矛盾运动。因此,在哲学史研究中,不能对党性原则作片面的、肤浅的理解,必须进一步把握哲学发展的辩证法,逻辑地展示哲学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提出了比较全面具体的哲学史定义:哲学史是“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可以说,这个定义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的统一。

冯著把这个定义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把钥匙。

该书认为,首先,要注意哲学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但作者同时又指出,社会实践制约和推动哲学的发展,往往是通过政治思想斗争和科学反对迷信的斗争这两个中间环节而实现的。例如在先秦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思想领域中的古今礼法之争制约着哲学上的天人名实之辩。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没有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因此推动哲学前进的首先是科学和生产的进步。关于科学对哲学的影响,冯著不是象一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那样,在讲时代背景时孤立地叙述一下科学的发展概况,也不是一般地讲一讲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而是把这个问题熔铸于科学方法论之中。作者认为,科学方法论是哲学和科学的交接点和纽结。书中指出了墨家的形式逻辑方法和荀子的辩证逻辑方法是两种层次的逻辑和方法论,着重分析了辩证逻辑的方法与具体科学发展的关系。作者正是在对战国时的《黄帝内经》、《礼记·月令》,东汉时张衡的天文学说、魏晋时刘徽《九章算术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科学名著中贯串的科学方法的详细阐述中,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哲学擅长辩证思维的特点,并为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关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这一难题,作了一些突破。

其次,研究中国哲学史要注意考察哲学基本问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先秦哲学表现为“天人名实”之辩,两汉哲学表现为“或使莫为之争”,魏晋哲学表现为形神之辩和有无动静之辩,宋明哲学表现为理气(道器)之辩和心物(知行)之辩等。冯著通过捕捉和表现各个时期的哲学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表现的不同特点,从而为我们描绘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生动图景。

又次,研究中国哲学史要透过历史上互相更迭的哲学体系来揭示中国哲学是通过怎样的矛盾斗争而达到具体真理的曲折过程。作者把这个过程比喻为一串圆圈,认为先秦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第一个大圆圈,这个圆圈是这样构成的:孔子尊重人的理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加以夸大和绝对化,导致唯心论的先验论;墨子注重经验,反对孔子的先验论,基本上是唯物论;《老子》企图超越先验论和经验论,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否定原理,但对感性和理性都持否定态度,走向了唯心论。之后,《管子》用直观唯物论克服了《老子》的唯心论,是唯物论的唯理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唯心论的唯理论;他们和早期法家的唯物论都是独断论。《庄子》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惠施和公孙龙哲学也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后期墨家进而建立了形式逻辑体系,最后由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作了比较正确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随后,韩非和《吕氏春秋》各自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把荀子的辩证法作了片面的发展;《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阐述了客观辩证法,这对主要阐述主观辩证法的荀子是一个发展,但《易传》是唯心论,开了汉代神学唯心主义的先河。由此揭示出感性和理性、绝对和相对、直观唯物论和唯心辩证法这些人类认识的必要环节是如何在先秦哲学中展开的,使人看到中国古代哲学在遵循人类共同思维规律过程中所表现的特色。

为了探研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本书十分注意抓住各个时期哲学论争的中心和每个重要哲学家对哲学论争的中心而提出的宗旨。作者没有采取列传式的写作方式,也不把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分成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几个方面,这就避免了把古代哲学家描述得千人一面、古今雷同的可能。如冯著认为,先秦时期,围绕天人名实之辩,孔子贵仁,墨子主兼爱,孟子道性善。这是他们在人道观上各自标榜的宗旨。他们的哲学体系就是对自己的宗旨进行阐明和论证而形成的独特的概念结构。只有阐明了每个哲学家思维的特点,才能对整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作出综合的科学的考察。

抓住了哲学家的宗旨,使冯著呈现了论史结合的面貌。打开上册的目录,就有别开生面之感。各节的标题迥然各异,如墨子一节,用了“墨子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的标题;庄子一节,冠以“‘万物一齐,孰短短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而这些哲学家的宗旨在先秦哲学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又可以从每章的标题中看到。本书上册由“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百家争鸣的高潮”,“先秦哲学的总结”四章构成。从“诞生”、“兴起”、“高潮”、“总结”四个方面的层层递进中,先秦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跃然纸上。

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如作者所说,前辈和时贤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能进一步阐明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逻辑规律,从而真正成为恩格斯所期望的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的有力手段。冯著正是把握了时代的这一脉搏,因而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它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哲学史这们学科,已从对历史上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作分门别类的研究(当然也是十分需要的),进而开始转向综合的整体研究的趋势。

本书还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范围“纯化”,明确了与中国思想史的界碑,因而也有利于促进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关于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的关系,近来讨论颇为热烈。有些搞思想史的同志对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满意,认为是把哲学史的内容“泛化”,写成了思想史;而有些搞哲学史的同志认为,既然有了中国哲学史,再有中国思想史就是多余的了。其实,这个争论可能与没有很好地确定各自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关。

恩格斯说:“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53页)冯著正是抓住以往哲学留下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成果,来探索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由此使人想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是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区别。

从意识形态发展的普遍根据来说,哲学史反映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多半是间接的,往往是通过中间环节即政治思想(以及伦理思想)来实现的。而思想史很重要的部分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不仅与哲学史相联系,而且还与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如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艺术思想史、宗教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相联系。因此,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对思想史的关系要直接得多。

从意识形态发展的特殊根据来说,哲学史主要是研究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矛盾运动,揭示历史上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这是因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掌握世界。而理论思维的形成,又必须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以及由此构成的哲学命题来表现。所以,哲学史与科学的理论思维关系更为密切一些。而思想史则可以说是主要研究围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意识、时代思潮的矛盾运动。所以,思想史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各自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冯著在区分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实例。

当然,本书也并非十分完美,正如作者在本书开头语中所说的,他是用“粗线条来描绘”,故有些颇有新意的观点尚未充分展开,使人有不满足之感。某些哲学家的史料的征引还可更丰富一些。另外,书中一些观点也还有待于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但是,作为对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的一种探索,作为用辩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一种尝试,冯契同志的这一论著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科学化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产融结合的方式,实现和特点 篇4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的连接,大概分为三种:

1、信用型

就是通过债权债务实现产融结合,简单地说就是“融”把钱借贷给“产”,中间尽管有审贷程序,但是内部总是较便利,所以很多企业愿意积极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只要你的信用相对较好,理论上你在商业银行里投1个亿,至少可以贷出8亿,甚至12.5亿(如果资本充足率在8%)。依照巴萨尔协议,资本充足率如到12.5%,至少还可以贷8亿。

2、股权型

也就是通过股权联系来实现产融结合,包括项目之间交叉持股,或者一方持有另外一方股权。其中区别在于,信用型连接有可能未必是股东。

3、咨询型

即金融不直接为产业提供资金,而是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咨询服务非常广泛,包括小到一般的企业税,财务处理,大到资本运作等等,这也是一种方式。

二、美国和日本的典型产融结合模式

1、美国式的由产到融:摩根财团

摩根拥有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车、美国钢铁、通用电器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企业,还有金融机构,包括JP摩根、摩根斯坦利、英国慧富等。按1929年计算,当时整个美国工业总产值是729亿,占整个世界的48.5%,而摩根的资产总收入是200亿美元,占到1/4强。

2、日本式的产融结合:三菱财团

三菱是日本最大的财团之一,其核心企业29家,有9家财富500强企业,这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是2925亿,而其他的没有入选财富500强的也多半是日金指数的成分股,整个三菱财团总资产排在全球第六,达到15857.7亿美金(2007)。

例:日本的综合商社。日式的综合性商社在做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时,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三菱是全世界最大的玉米销售商,但是日本并不种植玉米,每年日本从世界其他种植国合同收购玉米,然后把玉米用现货或期货的方式运到另一地区卖出。而如果是期货,就无需运输,只在那两地之间进行交易,三菱赚取中间利润,

日式综合商社成功的主要特点在于:

1、资本运作的能力。在贸易过程中,自身作为一家投资银行的角色,如果发现一个好的企业,就将该企业引入;如果发现一个好的商社,就将其独家代理或者买断;如果发现一个好的产品,就将专利买入,自建工厂生产等等,把该产业过了黄金期后,再将股权出售。

2、日式商社的情报站。比如之前蓝红商社要在上海上市某食品,他们会去调查所有可以开门面的商铺,将上海所有的商铺,按照三年期、两年期或一年期租约到期的,经营收益按五个星评级,包括小到巷子中的店铺,功夫做得很足。不光是上海,其他城市甚至是小城市的情报他们也有。日本的贸易之所以强大,与他们的情报能力是分不开的。

3、日本的贸易产业链。日本企业非常注重物流,比如三菱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的日本邮船。而三井的很多企业,不仅有海上的海运能力,甚至有非常强大的陆运能力。

4、与实业的结合。日式综合商社的运作不是简单给企业提供现金流如此简单,还做投资业务,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日式的产融结合比美式的还要强。日式企业的实业非常强大,比如三井财团的下属企业,包括了丰田、新日铁、东芝、王子造纸、动力纺织等这些在世界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

例:三井与丰田。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每年出产至少800万至850万辆汽车,超过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而丰田仅仅是三井财团下属的孙公司。丰田上面还有丰田通商,是丰田的母公司。所有的丰田4S店,丰田通商至少持有30%到50%的股份,这使丰田通商持有整个丰田系每年800万到850万辆车的专卖体系。换言之它既要赚取制造利润,也要赚取流传利润。而丰田通过控制车辆的配额,使你只能与之合作,否则将无法获得你所需要的车型和数量。

目前丰田家族的继任者是丰田章男。丰田章男在很年轻的时候负责丰田维修,他发现丰田车上有一张各处4S店可以使用的卡,于是他将其改造为一张金融卡,利用这点丰田章男将简单的汽车维修和整个三井的金融板块实现了对接。现在整个丰田的产融结合运作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 篇5

对于戏曲艺术来说,是我国民族的瑰宝之一,紧跟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戏曲艺术越来越重视其审美的情绪。就我国传统的戏曲理论而言,戏曲是属于表演类的,可见,戏曲的基本特征就是表演。

基本上所有的艺术都是来自于生活,同时,戏曲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反映。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紧跟着戏曲表演形式和内容的逐步完善,戏曲逐渐从反映生活转变为鉴赏艺术,为此,戏曲艺术的审美显得尤为重要。

一、戏曲表演形式和审美的联系

紧跟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戏曲也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方式来表演,最为明显的就是表演角色的变化,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角色主要分为五种角色,主要是生、旦、净、未、丑,为此,在进行编写戏曲的时候,就会把全部的人物角色分为这五大类,从而造成了戏曲表演的角色逐步采用固定的方式来表演。

同时,当戏曲内容提及某一些道具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无实物模拟的形式,从而促使了文化特征十分的生动突出。就实际情况来看,戏曲表演的形式已经逐步固定,为此,在进行戏曲表演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欣赏每个角色。然而,由于演员的生活经验以及表演经验都不一样,从而造成演员不能够对戏曲的认识以及理解达成一致,同时,演员在扮演同一个角色的时候,对角色的诠释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戏曲鉴赏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戏曲鉴赏一定要有生活阅历来诠释,从而才能促使戏曲表演越来越生动形象。总的来说,戏曲表演形式已经趋向一致,而审美就会因为主体的不一样,从而所产生的认识也不一致。而且,紧跟着戏曲表演形式和审美有着这种妙不可言的关系,人们对于这种艺术审美行为更加的喜欢。

二、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特征

(一)舞台

对于戏曲表演来说,舞台是必备的,在戏曲的创作过程中,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为此,紧跟着戏曲表演的不断发展,幕表制在戏曲的特色中尤为突出。在幕表制中,创作的情节以及对象都要具备一定的地点以及时间条件。

比如,锡剧的音乐就是曲牌板腔综合体,同时,男女分腔这个特征也十分的明显,而且,创作主体的意识并不是固定的,是会紧跟着戏曲内容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的。

然而,戏曲主题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为此,将会导致戏曲表演以及创作更加困难。在安排戏剧的情节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把所有的环节都安排在舞台中,从而才能够促使舞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戏曲中的情感。在观众的严重,完美的融合戏曲和舞台,更能够展现出戏曲之美。在舞台上,戏曲的合理展示能够体现出表演更具有空间性,同时就时间来说,更加倾向于主观化。就如同《珍珠塔》,其表演舞台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同时,就具体的时间来说,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戏曲的场景以及人物,特别是《方卿羞姑》,能够入木三分的对势利小人进行讽刺,能够在舞台空间中体现出人心的险恶。同时,为了突显空间的虚拟性,戏曲一般都会采用道具,以往都会把道具称作为砌末,而紧跟着戏曲的发展,这些道具都能够在戏曲表演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时候,都会附带实践性以及空间性,为此,在进行戏曲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有效的利用该特征,促使戏曲表演具备一定的审美特征。

(二)程式

程式实质上就是舞台动作,但是程式要经过一定的加工以及提炼,从而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人物的特性,并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更好的创造出符合生活实际的角色,最大可能的为观众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对于戏曲程式来说,和表演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戏曲程式是以表演技巧为前提基础的,不管是做、打还是念、唱都需要具备程式,特别是对于锡剧来说,主要讲解的是勇气、行腔以及咬字,同时要按照剧本的特征利用不同的方言。锡剧主要发源于上海一带,主要是由常州、无锡这一带的东乡小调逐步发展而来,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江南民间的多种舞蹈,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出锡剧独特的美。对于锡剧来说,主要擅长于抒情,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江南特色以及情趣,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上下句之间添加比较短或者比较长的清版,其中唱腔主要是曲牌板腔综合体,男女分腔十分明显,而曲调主要是簧调。就这些特征来看,剧种的发展以及形成和该地方的方言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对于剧本来看,语文不单单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世界的审美情趣。剧本的语言一定要具备真实性,同时,表达方式也一定要真实,从而才能够为审美特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前提。

同时,戏曲艺术特别重视舞台性,为此,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有武术来辅助,就动作角度来说,戏曲是逐步从武术演变而来的,是经过加工的武术。而且,艺术要求有效的统一形式以及内容,比如,就锡剧来说,其发展的颠峰时期就是百花齐放的时期,通过锡剧,能够体现出社会百态。在欣赏戏曲作品的时候,形式是首要的鉴赏对象,同时,戏曲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程式,从而能够为审美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脸谱

脸谱能够充分的把角色的种类表现在演员的脸上,而且,脸谱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一般情况下,脸谱艺术都会采用比较明显以及漂亮图案,通过脸谱,能够体现出脸部化妆艺术的变化。就实际情况来看,观众对角色的第一印象都是通过脸谱来体现的,从而观众能够初步认识该角色,而且脸谱也能够古往今来我国对美学的认识。就明清时期,脸谱艺术很完善了,不管是勾画还是人物个性,都能够体现出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时,脸谱能够促使戏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促使观众更加轻易的认识和理解戏曲的内容,进而能够更加好的在民间普及戏曲艺术。就演员而言,脸谱能够帮助演员更加好的体现出戏曲美,同时也能够促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贴近现实,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四)行当

古往今来,戏曲表演都会把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行当是角色的综合,就实际情况而言,行当是戏曲表演经过漫长发展的产物,在唐代的时候,参军就已经是一个固定的行当了,当到了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区分的十分清楚了。比如,就锡剧来说,其角色行当是有分工的,但是一般都是比较粗略。例如,在对子戏的时候,男角称作上手,而女角将会称为下手,而紧跟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角色行当正逐步发展为花旦、老旦、滑稽、老生以及小生。一般情况下,戏曲表演主要是源于生活,与其他艺术相比较,戏曲表演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就锡剧来说,每一个角色行当由于表演的需要,演员一定要根据表演的要求进行表演,同时,成功的戏曲一定要统一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不能出现僵硬等情况。为此,行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行当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戏曲表演戏曲的审美特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紧跟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为此,在发展戏曲艺术的时候,一定要融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的推陈出新,促使戏曲的审美特征更好的满足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燕,董琳 . 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J]. 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01)。

拓展训练的方式特点 篇6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高中数学课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发展成了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老师从主导地位变成引导。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特点与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特点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它明确指出:评价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历程,通过激励与改进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信心。数学历来作为一门逻辑、枯燥的学科,受严谨性与抽象性等因素影响,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在学习方式与特点上也存在着严重的恶性循环,对此怎样改变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就成了教育界必须深思的热点。对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整合已有的学习特点与方式,改善教学过程,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良好的发展。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完善

从《数学课程标准》来看: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或者熟知的生活情境,进行实验教学或者数学探究。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明显不够,很多工作都只是表面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做好教学准备,这样才能让课堂发挥更大的价值。

2.课堂驾驭水平不足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但是真正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随之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虽然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同时,很多都属于始料未及的问题,这对教学管理带来了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任务的完成。事实上,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不只是课程结构的问题,和老师的掌控力度也有很大关系。对此,数学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对课堂的驾驭。

3.忽略了学生情感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情感教育明显还有待改善,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与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改善个人魅力与自身修养,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帮助其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了老师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从情感上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尤其是差生。

二、改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

1.以人为本,完善探究性学习

从构建主义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相关技能与知识的获取,虽然会借助老师讲解,但是更多的是学习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关知识的内化、探究与构建的过程。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必须注重实践动手、自主创新、交流合作与阅读学习的培养,以此更好的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习过程称为再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拥有多种教学方式,在多元学习目标的整合下,帮助学生拓展创新精神,同时这也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发展的渠道。所以,在现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在手脚同时放开的情况下,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与发展。

如:余弦定理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在△ABC中,a、b、c分别对应∠A、∠B、∠C,已知ab两边的长度与∠C,求c。此时有学生提出设ab分别为固定值,根据∠C的几种情况进行论证,具体如:当∠C为90度时,c2=a2+b2,当∠C小于或者大于90度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计算与研究,当∠C为30度、45度、60度时,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在步步为营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明白c2=a2+b2-2abcosC。这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不管是抽象公式、数据,还是具体的概论、定理丢充满了学习乐趣。

2.充分利用投影仪助教,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根据电脑图像中的正弦曲线,在鼠标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当然在x轴上,图像能自由延伸,得到y=sinx定义域(-∞,+∞),即:R。当然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得出。再整合三角函数得到1≥sinx≥-1,也就是x∈R,y=sinx的值域为[-1,1]。然后再将其放到电脑图像上,表明正弦期限在y=-1与y=1间,即:函数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函数周期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利用CAI,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还会加深记忆,让周期性理解更为透彻。

3.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更注重的是知识传输,却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教学反馈的信息,除了要做好合作学习与思维培养,还必须从自主研究与开放性学习等方面,鼓励学生探索。如:在复习《反函数》时,针对反函数与原函数关系,很多老师已经提出了研究方向,针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进行纵向探究,此时就必须依赖学生的探究。如:奇函数不一定存在反函数,y=-x属于奇函数,但无反函数,y=sinx属于奇函数,无反函数。

三、结语

数学作为一门创造性学科,它让课堂充满了光芒。从高中数学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其教学方式与特征很多已经不能胜任时代要求。对此,数学老师必须从现实出发,整合教材、课程与教法要求,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同时,改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铅球训练特点与方法的研究 篇7

1. 铅球运动训练的特点

要提高铅球运动员成绩, 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特点, 具有针对性进行训练, 分析铅球运动规律, 结合实际应用, 提出效果可行的训练计划,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结合运动器械等进行训练, 提高运动员成绩。铅球运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1 经常参加比赛, 提高运动成绩。对于竞技体育运动, 参加比赛是提高运动成绩最好训练方式。运动员参加比赛, 积累了比赛经验, 增加了运动员心理素质。运动员在参加比赛, 具有赛场的气氛, 有利于对于运动发挥最佳运动成绩, 教练员要认清现代铅球运动的环境, 加大投掷项目的提升, 加大训练难度, 突破训练的内容, 对体育运动进行突破性训练, 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保障, 尤其对于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 通过参加比赛提高成绩最佳方法。

1.2 提升训练技术水平, 提高运动成绩。体育训练技术提升, 引进体育器械加强体育训练, 现代铅球运动对于训练活动有了新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技术、力量及专项能力, 也就是一个铅球训练的综合指标培养, 如何科学有效的对运动员进行训练, 这是现代铅球项目教练需要加强方面, 也是今后努力方向。提升运动员成绩, 教练人员要科学的研究与分析铅球姓名运动特点, 有计划的进行训练, 把力量与技术相结合, 提升运动员综合素养, 保障运动员在同一周期内具有成绩明显提升。

1.3 提升训练强度, 提高运动成绩。对于现代铅球运动来说, 训练的重要着力点显示出了对强度训练的重视, 在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的时候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性。训练强度也是根据实践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应用, 加大训练强度, 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铅球有自身的重量, 在训练活动中需要一定强度的训练。伴随着现阶段比赛活动的增加, 强度训练就变得非常重要。训练强度是运动员提升成绩保障, 强度提升必须在科学的, 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与此同时, 训练者一直把专项技能训练穿插到整个训练中, 把专项训练跟基础训练结合在一起, 在完成很长时间的基础训练之后进行专项训练, 这种理论能够为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打基础。。

1.4 加强训练要“以人为本”。体育训练的过程中, 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身的特点, 要根据个体的个性化特点, 在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 结合每个人的特点, 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 每一个训练周期, 都要有个性化训练, 完成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提升运动员自身运动潜能, 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 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人性化训练方式。

2. 铅球运动训练的方法

2.1 确定训练周期。铅球运动员要根据铅球运动的规律, 给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周期, 每个训练周期有不同训练内容, 在训练周期制定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运动员个性化特点, 铅球运动训练一定要保证训练的连续性, 根据训练内容制定训练周期的时间长短, 根据运动过程, 加强训练强度, 确保运动成绩提高。

2.2 原地推球训练。运动员在手握铅球的时候要自然的分开手指, 把球放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指跟上, 要求大拇指跟小指在铅球的两侧作为支撑点, 这样才能防治铅球的划滑动, 同时也能控制出球的力度和方向, 做到掌心不接触铅球。在运动员握好球以后, 把身体的左侧作为铅球投掷的方向, 两条腿左右开立, 比肩部稍宽一些, 左脚脚尖要对着斜前方的位置, 跟右脚弓在同一个直线上。右边膝盖弯曲, 上体稍微向右倾写方位扭转, 这个时候的重心落在右腿上; 左边臂膀屈于胸前, 这样铅球的垂直线离开右脚方位, 能够很好的加长用力的距离, 也能使左侧的肌肉拉紧。在推球的时候, 右脚要迅速的蹬地, 提起脚跟, 旋转右膝盖, 左边髋部位置前倾, 整个上体往左侧抬起, 转向投掷的方向。

2.3 力量训练。铅球运动是一项投掷运动, 对于运动员力量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加强运动员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基本方式之一。比较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 放松性的练习; 第二, 金字塔式的训练组合, 只能是一次重复; 第三, 用中等负荷进行快速练习, 能够很好的改善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以及运动成绩; 第四, 把动力性和静力性练习结合在一起, 只需要简单的重复几次就能很好的刺激肌肉。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力量训练, 是提升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 有必要利用体育器械, 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 是保障运动员提升力量训练的基本因素。

总之, 铅球运动是一项投掷体育项目, 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好, 力量、技术、协调性等有一定要求, 要提高运动员成绩, 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与先进的体育器械结合, 有一定计划, 有一定要求进行体育训练, 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 确保运动成绩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瞻铭, 王倩.男子铅球旋转技术最后用力阶段的身体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分析[J].体育学刊, 2013 (04) .

[2]张少伟, 张浩, 刘芳.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03) .

[3]董海军, 张桃臣.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的运动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6) .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和方式 篇8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人们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领悟到教育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概括地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客观性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叙事者的主观想象。

2.情节性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事件。

3.体验性

教育叙事要有叙事者及事件关系人的情感体验,以产生生动、感人、引起共鸣的效果。

4.反思性

作为一种研究,仅用事例说话是不够的,还应当有作者的反思,并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作,这样可以增加教育叙事的理性色彩,从而产生“研究”的效果。

下面是一则简短的教育叙事案例,题目叫作《一包口含片》,我们从中可以具体地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上述特点。

面对总是惹我生气的学生,我的方法便是“疾言厉色”地吼叫,可时间长了,便不再有效。

五年前的一天,有位同事在办公室里告诉我,如果孩子们闹得越欢,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这样没准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同事的建议,再次遇到问题时,我就尽量压低声音。这一招果然见效,那几个淘气包似乎因为听不见我在说什么,也收敛了许多,做到尽量不出声。

没费力就把学生们“治”住了,今天我心情特高兴,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提包准备明天的课。

“什么东西?”我自语道。一个用草纸包着的长方体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管是什么,拆开看看吧,总不可能是炸弹吧!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拆开了纸包,原来是一盒金嗓子喉片。谁放进去的?我的嗓子又没病。我的心中画了一大堆问号。

这时,手机响了一声。打开一看,是一条短信:“老师,您看到我在您包里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吗?我听见您的声音沙哑了,给您买的。——您的学生卢小月。”

我的心为之一动,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样的细,她的眼睛是那样的尖,老师的举动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连忙拿起手机给卢小月发短信:“谢谢,真让老师感动!”几分钟后,一条简短的信息又回复过来:“不客气。”

虽然这条短信之后,我们再也没有交流,但这几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间。今天这个小小的手段“收获”了一份师生间难得的真情,让我激动不已。五年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师生,更多的是朋友,是亲人。也许爱不是用来说的,行动才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一盒小小的口含片,让我坚信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题材

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题材,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1.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比如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和利用等)相对完整地叙述出来。教学叙事不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不是简单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而教学叙事则需要将叙事者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写入相关的“故事情节”中,用“当时我想……” “现在想起来……” “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

2.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工作叙事。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育人活动并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还有很多,比如与学生谈话、家访等。因此,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教育生活事件的叙述,包含“德育叙事” “管理叙事” “社会实践叙事”等。

3.自传叙事

自传叙事就是研究者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个教师从“新手”到“熟手”,从“实习教师”到“骨干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反思、汗水和欢乐。教师以“自传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 “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读“故事”的人则可以从这样的“叙事”中了解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看到他们专业素养和专业绩效的提升。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教育叙事,都将使自己的“专业故事”不再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以研究的形式保留“历史”,赋予那些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以独特的体验和韵味,从而沉淀一份难忘的人生感悟。

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若干策略

1.要勤于学

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校本科研,不必像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员那样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有计划地、深入地、系统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文章,提倡同伴共读,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体会。

2.要敏于事

一些中小学教师常常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和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也许是教师长期忙于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教育问题缺乏敏感性的缘故。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留意课堂现象、关注身边的问题,就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教书育人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叙事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养成记教育日记、写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可讲的教育故事就会越来越多,教学也会越来越有意思。

3.要善思考

勤于思考是中小学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根本要求。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深入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更需要深刻反思。思考是研究的灵魂。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教师不仅可以深刻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行动。

4.要得于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广、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教师工作的内容有多广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因此,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叙事研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叙事研究时就更需要体现针对性,发挥创造性,使之产生更为明显的研究效果。

当然,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非可以随意而为,它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并满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包括: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对故事中有关角色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通过理性反思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以及对所蕴涵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提炼和升华。教师如果掌握了叙事研究的这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并经常加以运用,就一定会不断提高教育叙事的研究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我的初三计划作文下一篇:题记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