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2024-09-01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通用13篇)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1

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老干部门的自身建设、提升老干部门的服务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我州历来重视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自身建设,现将去年以来我州的自身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州有离退休干部33917人,其中:离休干部678人,退休干部33239人。16个县市均设有离退局,老干部较多的20个州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老干部科,专司老干部之事;没有设立老干部科的单位,老干部工作也明确相应的科室负责,基本做到事情有人办、老干部有地方管。据2010年统计,专职老干部机构36个,专职人员16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40人,离退休党支部230个。老干部组织机构覆盖了全州。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推进县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离退局局长

我州各级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一是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如,州离退局13个编制,局长、副局长三名,副调研员2名,副县以上干部6名;二是根据州级领导的变动和州直部门的机构改革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三是推进各县市党委的组织部副部长兼任离退局局长,除岑巩县外,有15个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增强了老干部工作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根据老干部门自身特点,从健全和理顺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制度,形成工作职责、任务明确,行为规范,办事有章可循的工作机制。2010年,为进一步掌握、了解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州直副地级实职以上老干部制度;同时,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县(市)委离退局工作制度,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都确定3~4个县(市)委离退局作为基层联系点,进行指导工作。

3、加强老干部部门的作风建设,提高老干部工作效率

我们以开展活动为动力,促进老干部部门的作风改善。2011年,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十大民生工

程四方面六项工作活动。我局结合全州老干部工作实际,建了 “首问责任”窗口4个、“服务接待”窗口2个,设立和公布投诉举报电话3个;组织观看电影、讨论学习沈浩、杨善洲、黄新学同志先进事迹等活动,在老干部工作者中形成学先进,敢先进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公开承诺、结对帮扶、“四必访、六上门”服务制度,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上半年,共帮助基层全面总结工作、熟悉掌握省委战略部署13次,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5个,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和组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各类培训4次,提出指导意见21条,提供指导156人次,接待群众来访96人次,接受咨询101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起,协调督促办理审批事项1件,召开活动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工作会议6次,落实帮扶联系点的26个;深入到一类贫困村和街道社区27人次,为基层提供项目支持3个,落实帮扶资金1.2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难题9个。工作中,我局采取公开办事、公开承诺、过错责任追究、定期例会、责任落实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服务老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州干休所还推行“四必访、六上门”服务(即老干部生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老干部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老干部生日祝寿必访,思想工作做上门、学习材料书报信件送上门、打针用药送

上门、有事通知送上门、老干部用车和生病住院出院送上门、征求意见要上门),已走访慰问、送医送药、接送外出、代收代缴费用、上门征求意见(建议)等活动400余人次,受到驻所老同志的广泛好评。

4、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是用活动为推力,推进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队伍的人员素质。

2010年,深入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我州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着力抓基层、打基础,重实践、惠民生,求实效、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的活力。在 “七一”到来之际,积极组织全局系统党员参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并组织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参加“黔东南州直机关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职工文艺汇演”,荣获三等奖。

2011年,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十大民生工程四方面六项工作活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着力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0年,为进一步提高老干部工作者政策运用、服务管理、驾驭全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适应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我局在全州老干部工作者中选派了55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全国、全省老干部局长,离休干部信息库轮训班和上海市浦东区老干部工作学习培训。8月份以“以会代训”的形式传达诠释了中组发[2008]10号和黔组发[2009]56号文件精神以及贯彻落实要求。为提高报表统计的质量,做好我州2010年离退休干部报表统计工作,分别召开了县(市)委离退局和州直单位年报工作培训会,对离退休干部报表的数据收集、整理、指标等进行了讲解,110余人参加。

2011年4月下旬,举办了州直部门老干部工作者培训班,邀请省委老干部局长期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张绪晃处长到我局讲课。参加这次培训会的有州直老干部科长、从事老干部工作科室的负责人、州委离退局的工作人员,共计60余名。为推动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5月下旬,组织各县市的离退局长和州离退局的中层干部赴遵义、重庆参观学习。

5、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老干部工作宏观协调和指导

2010年,州委离退局领导亲自带队到州建总公司、州林业局、凯运司等州直部门调查了解州直企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情况和困难离休干部及遗孀的情况,并深入凯里、麻江、丹寨、三穗、剑河、台江、施秉、从江、黎平、榕江、镇远等县调研指导工作,为指导工作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依据。

2011年,我局《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孀帮扶机制问题研究——黔东南州特殊困难离退休干调研报告》在《黔东南老干信息》刊物刊登后,州委书记廖少华作出批示:“州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上报的关于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孀帮扶机制研究的调查报告,反应了民生工作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州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拟建立困难离休干部帮扶资金,待省政策出台后实施。

黔东南州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2

据了解, 以2009年4月13日自治区林念修副主席的工作约谈为标志, 全区包括防城港、北海、来宾、崇左、贺州、贵港、玉林等7个城市迅速召开会议, 紧急部署, 采取强力措施, 积极排除困难, 扎实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截至4月28日, 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已完成与12个地级市关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发放的对接;统一设计、宣传与统计报送工作取得新进展;配合自治区招商局开展专题招商工作;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相关情况;完善和充实自治区污垃办职责和办公室管理制度;及时办理工作文件等。

周卫副厅长在汇报中认为, 尽管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工作中还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 部分市县原定目标任务未能如期完成, 部分市县统一设计工作进展缓慢;二是有10多个项目反映在办理用地手续时困难较多, 要求协调, 以加快项目进度;三是污水处理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的工艺如较之可研有变更, 在评审阶段遇到较大阻力, 需要重新评审可研, 耗费大量的时间等, 特别是统一设计项目, 地方有关部门及业主意见很大;四是在项目进展的关键节点上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 造成有关部门在上报及督查时判定项目进展情况时标准不一;五是在月报中缺乏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和负荷率的权威统计数据;六是由于各种原因, 各市县对国开行贷款要求的条件不明确, 造成贷款工作没能进一步推进;七是对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还没有全部到位;八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3

近年来,**县以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抓手,聚焦“识、育、管、留”四轮驱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和考核方式,积极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业务培训,全方位提升村级干部队伍能力和工作活力,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提升基层治理能效提供源头活水。

一、高效扩面提质,核准选人“识别码”。

打破地域、职业、身份界别限制,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县级部门联审制度。紧盯“一肩挑”这个关键,采用“内选”“回请”“外聘”等形式,通过换届,从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和村辅警等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员中层层筛选择优选拔村干部195人,村干部大专以上文化比增213%,致富带头人比增121%,平均年龄比降5.5岁,“一肩挑”完成全覆盖。连续五年选聘457名大学生村主干,共有104名大学生村主干当选村干部,8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43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入选大学生村主干,并将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骨干成员和互助小组长均吸纳进后备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00余人。择优选派12名从正科级实职退下来的干部担任驻村名誉书记,派驻到重点乡镇、重点村;选优配强228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满员配齐驻村工作队员612人,农村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二、科学靶向施策,抬升育人“精准度”。

采取上级示范培训、县级专业培训、镇级指导培训、村级经常培训的“上下联动、分级推动、拓展互动”方式,举办村干部及后备干部能力提升班8期1782人、致富带头人培训225人、积极分子教育专题培训班28期1761人,举办各类交流互动班8期1562人次,切实开阔干部视野、扩宽干部思路。实施“边城人才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2022年,已培养各类农民大学生2469名。充分运用“互联网+”学习模式,借助“学习强国”、红星云、**党建网等平台发布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积极引导村干部自觉运用新媒体开展在线学习,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开展经常性,时刻保持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今年,持续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完成全县228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全员轮训,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三、健全长效机制,划好管人“刻度线”。

出台《**县村级“一肩挑”监督管理办法》《**县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县大学生村主干管理办法(试行)》《**县驻村工作管理办法》《**县驻村名誉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村干部《四微清单》90条等文件明确职责,将月考核和年考核有机结合,考核结果报县委“三办”备案,同时县纪委将村级作风问题纳入乡镇落实主体责任的双百分制扣分,考核结果与“帽子”“票子”“梯子”挂钩。考核实施以来,先后调整第一书记28人次、工作队员76人次,调整村干部3人,16名不在状态或不适用要求的村干部主动辞职,有效促进村干部规范履职。扎实推进“主题党日”和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每年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全面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

四、保障政策落实,绘制留人“藏宝图”。

突出正向激励导向,落实政治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机制。2021年以来全县村级运转经费从2700万元增至5000万元,村(社区)干部补贴与考核表彰、基层党建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挂钩,根据梯次动态调整,村、社区支书年报酬分别达5.2万元、6.4万元,“两委”成员平均报酬近4万元,并拿出12000元、6000元作为月绩效和年绩效。择优挑选11名“一肩挑”村支书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年报酬达7.2万元。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优秀大学生村主干专项招考事业人员累计26名。近年来共有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4

组织建设和年轻干部锻炼情况

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各位领导:

根据州委的安排部署,2010年选派州县乡干部到我县109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帮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总体上看,促进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在稳定农村、缓解和化解矛盾,改善农村干部结构、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加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促进村级组织建设和年轻干部锻炼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严格纪律

根据州委的通知要求,我县及时召开了州县乡挂职锻炼干部到村任职动员和培训会。要求各选派干部认真按照“六个一”(即:制定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争取一个好项目,帮助带出一支好队伍,帮扶一户贫困户,探索一条好的致富路子,完善一套好制度)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转变作风,充分利用联点部门资源优势和自身学识能力,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做好发展生产、带领致富、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选派的109名州县乡机关干部 和科级后备干部,积极转变角色,主动与所在乡镇党委和所在村党支部“两委”班子成员见面,不断加强协调联系,大多数干部在规定时间内进村入户,主动承担各行政村的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所在乡镇党委请销假等各项规章制度,有力的推动了农牧区各项工作的发展。对未及时到位的选派干部通过打电话、向派出单位通报等形式,督促及时到位开展各项工作。

(二)强化日常管理,严格年度考核

一是对州县乡选派的挂职锻炼干部实行原单位和乡镇党委双重管理,以乡镇党委管理为主。各乡镇党委认真按照“一季度一报告、一年度一考核、两年度一鉴定”的规定,与本乡镇干部一视同仁,严要求、严管理、严监督。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大胆地交任务,压担子,并为任职干部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量化工作任务,确保选派的州县乡机关干部任务明确、职责清晰,使各村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同时,要求他们撰写“民情日记”和“工作日记”,由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审阅,并提出意见建议。派出单位领导及时听取派出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开展情况,杜绝了脱岗、离岗和与原单位严重脱节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年度考核时,通过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将选派干部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群众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考核,并形成书面材料,由村“两委”、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至组织人事部门,并归入干部个人档案中,作为今后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指导支持,严格督促检查

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及时跟踪了解选派干部工作、生活等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一些适合任职村的项目加大了倾斜力度,最大限度地支持派出干部开展工作,并积极配合乡镇党委及时对在工作中出现的纰漏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形成了“干部驻村抓,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期间,州政府办、州民政局和州统计局等单位多方协调,部门联动,对所联点的村以解决办公经费、面粉、科技书籍和慰问困难群众以及项目倾斜等多种形式支持下派干部放手、大胆开展工作。

二、取得的成效

(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根据各乡镇党委汇总统计的结果和选派干部报送的工作汇报情况看,大多数选派干部都严格按照规定的到位时间和工作职责及有关要求,认真履行“五个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立足村情社情,主动沉下去、静下心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走访、查阅档案资料和撰写“民情日记”、“工作日记”等形式积极开展工作。两年内共召开各类群众会议1500余次,入户走访2万余户,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800余次,召开党员会议300余次,撰写调研文章218篇。二是选派干部充分利用部门优势和其他渠道,牵线搭桥,积极争取项目和帮助农牧民寻找增收路子,对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 和农牧民增收致富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农牧系统下派的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指导农牧民群众广泛开展科学种养殖业,积极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政法系统下派的干部以案说法,结合各村实际,有的放矢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文化系下派干部以不同形式积极引导农牧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卫生系统下派干部积极联系协调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活动。三是选派干部经常性与结对单位沟通,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如:州公安局下派干部为阴田乡下阴田村70多户新迁户解决了生活用电问题,协调落实了500亩河滩地灌溉分支渠建设;选派到麻莲乡中麻莲村的麻莲乡干部以“三议一表决”制度落实危房改造5户,并从省林业局联系协调该村退耕还林网围栏3000米;选派到阴田乡大沟口村和大沟脑村的干部协同乡党委积极与省州民政部门联系,争取解决了该乡两村172户村民房屋虫害造成的危房改造项目。

(二)转变了作风,提高了素质,树立了良好形象 选派干部在任职期间,与基层干部和党员同甘共苦、同心协力,经过两年的基层锻炼,在干部自身以及农牧区工作和干部工作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一方面,任职干部到农牧区服务,深入群众,熟悉农牧区,增进了与农牧民群众的感情,转变了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截止目前,州、县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下派干部在任职村的表现和年度考 核情况,提拔任用29名优秀选派干部为副科级领导干部,2名优秀选派干部给予了主任科员待遇,2名优秀选派干部给予了副处级待遇;另一方面,通过下派锻炼,使选派干部汲取了群众智慧,经受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并不断成长,成为了熟悉农村工作、善做群众工作,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干部队伍建设导向。

三、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在所在村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选派干部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工作不到位,投入的精力不多,存在临时应付思想和走过场现象。二是有些选派干部对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研究不够,缺乏农牧区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会干、干不了、不敢干”的问题。三是个别派出单位借口工作忙,对选派干部工作支持不够,使选派干部难于保证驻村时间。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认真按照“一季度一报告、一年一考核和两年一鉴定”的要求,乡镇党委管理为主,加强跟踪管理,制定详实的考勤考评等各项制度,保证驻村时间。同时,制定完善 “双述双评”工作制度,细化量化考评机制,并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表现 反馈到所在单位,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和农牧区群众不认可的干部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进行谈话,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二是加强对选派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针对下派干部忙于村务工作,放松学习的情况,县委和乡镇党委要坚持定期不定期组织下派干部以不同形式开展学习培训工作,让选派干部及时了解党对农牧区工作的政策,并对下派干部认真撰写的心得体会、“民情日记”、“工作日记”和调研报告等进行审核,并作为干部任职期满总结鉴定的重要依据。

三是派出单位要加大对选派干部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派出单位要认真按照“干部驻村抓、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结合城乡党组织联姻结对和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建立落实机关单位联点帮扶和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相结合的机制,切实加强对选派干部的跟踪了解,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全力支持开展工作和及时帮助解决选派干部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实行联点村和部门联动,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帮扶上继续加大倾斜力度。同时,派出单位尽量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保证派出干部驻村时间不得少于州县委规定的时间。

四是加强下派干部的分类指导。在工作中定期不定期听取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对下派干部的评价,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对有能力有思路的选派干部,重点在强化他们扎根农村工作,干事创业上提要求,定 标准,让他们在农村工作的大舞台上施展才能,实现抱负。对有能力没经验的,邀请优秀村干部讲经验、谈体会,为他们传经送宝,让他们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要领。对只有热情没有思路的,及时组织他们到发展好的村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篇5

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情况汇报2007-02-18 09:40:19

以“学习提高年活动”为载体 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

学习决定素质,素质关乎能力。今年我们以组织系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县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使组织部门的表率作用更突出、组工干部的模范作用更明显。

更新学习理念,开启能力建设的原动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是确保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也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前提。一要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理念。组工干部肩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学习已不仅仅是

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必须牢固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二要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能力素质要靠学习来支撑,开展工作要靠学习来指导,工作亮点要靠学习来培育。组工干部必须牢固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创新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三要破除“工学矛盾”的旧观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

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学习。

拓宽学习层面,夯实能力建设的素质基础。组工干部要练就做好工作的过硬本领,就必须广泛涉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党务工作“政策通”、干部工作“活字典”和业务工作“多面手”。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鉴别力。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明辨是非,坚定立场。二是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创新力。加强对党的建设和组织人事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共性合格、个性突出,努力使自己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尽快培养起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并把创新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落实到解决组织工作的难题中。三是学习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组工干部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结合工作需要和素质特长,在多岗位上锻炼提高自己。要勇于接受任务,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主动到乡镇、企业等基层一线挂职,参加农村扶贫工作,丰富工作阅历;抓住到外地参观学习之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通过实践锻炼,使组工干部在工作一线、在艰苦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竞争力。

完善制度保障,健全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着眼于把能力建设引向长效,我们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通知》、《关于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制度抓管理、促学习。一是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在鼓励组工干部自学同时,建立了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三组织一次改稿会,部机关干部对调研信息稿件进行集中“会诊”,推敲分析;开设周末课堂,每周六上午邀请市、县党校理论教师、县直单位负责人、优秀村支部书记作专题报告、政治理论辅导、传授工作经验;每月底举行组工论坛,组工干部轮流主持,确定组织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论坛主题,大家各抒己见、平等交流。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学习积分登记制度,明确参与党课、改稿会等集中学习的刚性指标和参加自学考试等柔性指标,并分别赋予一定分值,定期向全体干部通报积分,并把每名干部的积分情况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为把学习成效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制定了《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奖惩办法》,把调研信息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及来源

随机抽取来自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合作市的年出栏屠宰牛羊共17778头(只);购买和捕杀甘南州不同区域的牧犬和野犬123只。

1.2 检查方法

对年出栏屠宰牛羊进行肝、肺等内藏器官的外表和剖开观察,再对其他组织如胸膜、骨髓、脑组织等进行表面或剖开检查,看有无小如豆粒或大如拳头的虫体包囊;对牧犬和野犬剖检小肠,进行虫体检查。

1.3 统计方法

按区域、畜别和所侵害的组织器官逐一统计虫体感染、虫体检出,并进行简单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通过剖检不同区域来源的牛2191头,羊15587只,发现夏河县和玛曲县的牛羊棘球蚴的感染率较高,但各县(市)自然区域棘球蚴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畜别的棘球蚴感染率也无明显差异,牛羊总平均感染率为25.46%,平均感染强度为5.04个,感染强度范围平均在22.5个,详细情况见表1。

(2)通过剖解牛只2191头和15587只羊结果表明,在感染棘球蚴的547头和4036只羊中,棘球蚴多侵害牛羊的肝、肺脏器,肝的感染率达70.41%,肺的感染率达18.07%,肝肺混合感染的占9.43%,脾、肾、心肌和脑组织受感染的很少见,仅占2.09%,胸膜上、肌肉中和骨肉未见发现,详见表2。

(3)剖析来源不同的123条牧犬和野犬,虫体感染率达到48.5%,各地区犬的绦虫感染率差异不大,详细情况见表3。

3 小结与讨论

(1)本调查结果表明,甘南州各牧业县(市)棘球蚴的感染区域性差异不甚明显,但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牛羊平均感染率达到25.46%,牧犬棘球绦虫感染率高达48.15%。通过医院查阅和咨询人患包虫病的历史记录及档案资料,人患包虫病的病例亦相当多。夏河县人民医院1991~2001年占5.9%,肝、肺混合感染的一例,占2.9%。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991~2001年住院的包虫病患者有61人,其中肝包虫占72.13%。由此可见棘球蚴多侵害家畜(主要是牛羊)和人的肝、肺器官,因其具有外生芽的特性,常成簇生长或浸润整个脏器,临床症状不明显,患畜消瘦,可因衰弱、窒息而死亡,再人则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癌症”,医治十分困难。

(2)甘南州牧区均有养犬的习俗,牧犬近半数带虫,平均感染率达48.15%,加之狼、狐的存在,他们粪便中的虫卵污染水源、牧草及畜舍环境,被牛、羊、猪等家畜随吃草、饮水而感染棘球蚴病,人因误事被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患包虫病。患畜的病变脏器又被随处遗弃或喂犬,造成了本病的流行,同时驱虫不力或方法不当也是本病流行的另一原因。

(3)实行以犬的净化性驱虫和加强屠宰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使本病的流行范围不断缩小,降低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首先,消灭野犬。选用丙硫咪睉吡喹酮等药物给带虫牧犬驱虫,保证年驱虫四次和棘球绦虫成虫期前的驱虫时间。其次,要严把屠宰季节的检疫关,严禁用感染棘球蚴的患畜脏器喂犬,一律焚烧深埋。

(4)对常与犬接触的人员应严格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虫卵感染。

摘要:通过对包虫病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甘南藏区近几年包虫病的流行趋势及感染强弱,为今后防治人畜共患病(包虫病)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切实可行的措施。

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篇7

建工师四中遵照师党委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精神指示,制定了较严谨可行的“建工师四中干部教师作风建设方案”,按照具体的工作阶段制定了“建工师四中干部教师作风建设计划”,并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先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树立长期意识,常抓不懈。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保障,要落实在工作的全过程,长期不间断地落到实处。

2、落实三结合。(1)落实党员承诺和党总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职工(班主任)工作责任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引领,促进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2)把干部教师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以作风建设作为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考量的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中的常规要求,贯穿工作的始终,落实到工作细节的方方面面。(3)完善机制和督导落实相结合。开学初,学校出台了《建工师四中教育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在各处室、年级展开大讨论,十月一日正式实施。在具体工作中,不徇私情,按章办事,对于违纪违规行为,严格处理。从管理到常规工作,力求高质高效。

3、以评促教,加强监督。每学期末,进行教师评教师,学评教师,家长社区评教师活动,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努力提高办学声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八月以来,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拆除危旧房,建六十米文化墙,按照年级、班级的层次建班级文化,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效力。

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今年以来,我县老干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干部工作,重点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突出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

设,着力解决老干部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老干部继续为**加快崛起作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现就我县今年以来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

我县现有离休干部130人,“5.12”退休干部27人, 曾担任实职副处级以上34人(截止2012年9月25日止)。

1、认真落实老干部各项政治待遇。一是坚持组织城区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每月15日阅文活动。二是继续为老干部订阅《XX日报》、《XX老年报》、《家庭医生报》、《中外健康文摘》等,为广大老干部提供精神食粮。三是继续坚持老干部定期通报和列席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制度。今年2月份组织老干部参加县委县府工作通报会,邀请老干部代表列席领导干部大会等。四是组织城区老干部学习组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学xxx省、市、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让老干部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

2、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一是加强企业离休干部生活费、医药费(即“两费”)的督查协调工作。二是认真办理老干部高龄护理费及护理费。做好全县离休干部高龄护理费及“5.12”退休干部护理费及高龄补贴的落实工作;对长期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老干部,派出工作人员到老干部病榻前调查了解实情,今年以来,按政策为12位老干部办理护理费。三是坚持探望因病住院老干部制度。今年以来,看望住院老干部36人次,协助13位病故老干部做好了善后工作。四是坚持为老干部每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

3、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列入全县组织工作的目标管理范围,进一步加强对老干部党员的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和县直党工委委有关要求,在全县老干部党组织及党员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局支部按照“五个好”和“五带头”的目标要求,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活动方案和举措,成立领导小组,将工作目标分解到股室、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以“加强作风建设,服务民生”为活动主题,以争当“五个表率”为载体,开展“党员服务承诺”活动,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发挥老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老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

根据《省委老干部局等部门关于扶持县级离退休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县委、县府高度重视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决定新建县老年人活动中心。我局为完成该项目的规划红线、可研、环评、土地预审、资产调拨、剩余房屋的征迁、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招标等做了大量工作,7月25日在施工现场举行开工仪式,8月底开始土方开挖,9月上旬完成地下室土方开挖1万立方米;中旬开始基坑支护及桩基开挖,目前,基坑支护已全部完成,同时完成桩基土方900立方米。

三、引导老干部继续发挥作用

老干部具有政治优势、德望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和时空优势,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积极引导老干部在积极参与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关心下一代教育、新农村建设、助学奖学、扶贫攻坚、科技培训、移风易俗、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县老促会老同志争取黄仲咸教育基金奖学金,为255名品学兼优考取大学的应届贫困生发放12.75元奖学金;扶持考取大学本二以上贫困生60人,共计发放12万元。关工委老同志多方筹措资金,为200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颁发奖学金24.2万元。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能力。

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加强各类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通过举办业务培训、政策解读和工作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机关工作报告、考勤和请假等制度。扎实抓好党建工作,推动机关效能、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单位、信访等工作落到实处,促进老干部工作的健康发展。

2013年老干部工作思路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9

为做大做强黔南州绿壳蛋鸡生态养殖产业, 全面系统掌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 探索研究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技术等对策。黔南州草地系统组织对境内人工草地散养绿壳蛋鸡生态养殖产业进行调研, 现报告如下。

1 绿壳蛋鸡产业概况

1.1 总体规模

2013年, 黔南州推广人工草地散养绿壳蛋鸡饲养量达756.445万羽, 年产蛋43 496.35万枚, 年出栏肉鸡252万羽, 实现产值99 693.5万元, 饲养覆盖全州11个县 (市) 41个乡镇7 785户。其中, 规模养殖200~499羽的有9 593场 (户) , 规模500~999羽的910个场 (户) , 规模1 000~2 000羽的609场 (户) , 规模2 000羽以上的197场 (户) 。同时建有种鸡扩繁场3个, 孵化场10个。饲养的绿壳蛋鸡品种主要有长顺麻羽绿壳蛋鸡、江西引进的黑羽红冠和黑羽乌骨绿壳蛋鸡3个品种。见表1。

1.2 发展情况

1.2.1 长顺绿壳蛋鸡起源于长顺县较为封闭的敦操、古羊乡一带, 被认定为贵州省唯一的绿壳蛋鸡地方品种。上世纪80年代仅为农户零星散养, 由于瘟疫的发生, 几临灭绝, 养殖效益很低。90年代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消费水平提高, 绿壳蛋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2000年由贵州大学、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对该品种进行保种选育, 提纯复壮培育2万多羽。2005年10月该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认证。2007年长顺绿壳蛋鸡仅在7个乡镇25个村2 085户较小规模饲养发展, 规模为64 823羽。

1.2.2 2009年3月龙里县从江西东乡引进黑羽红冠和黑羽乌骨绿壳蛋鸡, 建立龙里生态农技综合开发中心进行品种资源改良。

1.2.3 2010年福泉市从贵州大学引进长顺麻羽绿壳蛋鸡, 全州发展到长顺、龙里、福泉和贵定4个县 (市) , 饲养量达41.88万羽, 年产蛋1 103.75万枚, 种鸡繁育扩繁场1个, 其中200~499羽规模的53个, 500~999羽规模的34个, 1 000~2 000羽规模的13个, 2 000羽以上规模的2个。5年来, 已经发展到全州11个县 (市) , 饲养量达756.445万羽, 年产蛋43 496.35万枚。建有种鸡扩繁场3个, 孵化场10个。

1.3 技术支撑

(1) 建立科技合作机制。为提升绿壳蛋鸡生态养殖科技水平, 加强州、县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以及省级专家合作。在生产推广实际过程中, 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草地建植、品种选育、疫病防治、散养管理等技术创新科研攻关方案;已在长顺县建立博士工作站, 与贵州大学建立良种选育场;在龙里县千家卡建立绿壳蛋鸡繁育孵化培育中心;福泉市润沣牧业有限公司在双谷建立绿壳蛋鸡种鸡扩繁场、培育中心。 (2) 加强技术培训、办点示范。近5年来, 共开展技术培训63 271人 (次) , 办点示范34个, 使技术服务和广大养殖户饲养、疫病防治、人工草地建植等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 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总结与创新, 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种养技术体系, 制定了《绿壳蛋鸡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人工草地建设建植技术规范》等综合配套技术。 (4) 形成较为成熟的绿壳蛋鸡种养综合配套技术得到逐步推广应用, 普及面达到90%以上, 应用率达到75%以上。

1.4 经营模式

形成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生产过程中, 公司 (合作社) 负责鸡苗供应, 技术服务, 产品统一回收销售, 协助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管理, 农户按照饲养技术管理负责生产。

1.5 项目投入

(1) 2009年以来, 全州11个县 (市) 整合省优质畜禽基地、农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 555.91万元。 (2) 完成圈舍建设126 715 m2, 人工草地建植8 153.8 hm2。 (3) 建立绿壳蛋鸡繁育扩繁、孵化基地13个, 其中长顺县10个, 龙里县的生态农技中心、黑凤公司, 福泉市的残联养殖农民合作社。共有种鸡舍4 450 m2, 孵化室1 410 m2, 孵化设备33台套, 种鸡27 500套, 年可孵化育雏680万羽混合苗, 年脱温130万羽的能力, 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见表2、表3。

1.6 品牌创建

(1) 龙里生态中心已注册“千家卡”小草原商标, 龙里黑凤养殖有限公司注册了“打草河”商标, 经过几年的品牌经营, 现已得到消费者认可。 (2) 2008年长顺县绿壳鸡蛋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9年, 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11年, 长顺县与大中华集团共建了“东西合作”农产品集散中心, 建立了深圳等沿海市场通道。2012年, 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绿壳蛋鸡“二维码”防伪查询平台, 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溯源追踪系统, 为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3) 福泉、龙里等县 (市) 正在有机农产品认证申报创建中。 (4) 2013年, 长顺、福泉、龙里等县 (市)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作为省级100个农业产业高效示范园区的主攻产业。

1.7 效益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 2009—2013年, 每只鸡产蛋周期纯收入分别为40~48、60~66、138~145、125~130、120~127元。见表4。

养殖户饲养500羽绿壳蛋鸡, 平均1个饲养周期可获利6万多元, 即每年可获利4万多元。由于养殖户的基础条件、管理水平不同, 经济能力等原因, 经济效益差异比较大, 养殖规模不同, 效益也有所不同。

1.8 发展前景

(1) 营养价值高。绿壳蛋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有益于儿童智力开发和老年抗衰老。 (2) 市场前景好。随着消费者理念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绿壳蛋鸡的产品市场价格不断提高, 蛋的销售价格从2009年0.85元/枚增加到1.5元/枚, 鸡肉从18元/kg增加到36元/kg。 (3) 资源优势。黔南州现有果园面积6.2万hm2, 人工草地0.67万hm2, 已建成3个绿壳蛋鸡繁育基地和10个绿壳蛋鸡孵化场, 设备齐全, 为发展绿壳蛋鸡生态养殖产业提供基础条件。长顺绿壳蛋鸡耐粗放, 易于管理, 皮薄骨细, 肌肉丰满, 肉质鲜美, 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 项目整合力度大。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省石漠化治理、退耕还草以及各种帮扶绿壳蛋鸡养殖项目投资的不断注入, 为该产业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绿壳蛋鸡养殖标准化水平不高, 高标准、高水平的企业仍然偏少, 规模小。全州饲养规模主要以200~499羽为主, 占84.39%, 而规模在500羽以上的仅占15.61%, 由于规模小, 竞争力不强, 整体效益还较低;龙头企业和养殖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不强, 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还很低, 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挑战。

2.2 当前畜牧业生产经营已进入高投入高产出阶段,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受市场和疫病的双重风险的影响, 产业经济效益提升难度加大。

2.3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对养殖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生态养殖日益突出。

2.4 近年来东南沿海禽流感重大疫情时有发生, 防控形势更加复杂, 防控难度增大。

2.5 长顺绿壳蛋鸡原种产地保种机制尚未建立, 造成该原种基因库丧失, 不利于产业基础发展。

2.6 市场对蛋鸡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高, 蛋鸡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尚未完善, 监管力量不足, 蛋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越来越大。

3 发展对策

3.1 强化科技支撑,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 积极开展以大专院校、研究所、省业务部门的合作, 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不断深入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品质提高和产品研究攻关。 (2) 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调研、探索,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培养应用推广管理、基层生产技术人才, 为提高综合效益、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品牌打造、加快农村生态建设, 推动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3.2 建立品种选育体系, 确保绿壳蛋鸡产业稳定发展

(1) 在现有13个扩繁、孵化基地的基础上, 加强绿壳蛋鸡种鸡核心群的选种、选育。 (2) 以与贵州大学选育中心为依托, 再分别在原产地和选育中心深化保种选育工作。 (3) 在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合理配置绿壳蛋鸡良种扩繁场, 为绿壳蛋鸡种鸡生态养殖提供有力保障。

3.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增添发展动力

(1) 通过继续实施财政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政策, 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投入, 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 (2) 利用好国家、省、州各项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等项目资金, 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对绿壳蛋鸡产业的投入。 (3)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引进资金、企业、技术投入。 (4) 积极整合各类资金的投入, 有效利用好资金。

3.4 加快园区产业建设, 推进绿壳蛋鸡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黔南州现有果园场6.2万hm2, 抢抓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等项目机遇, 大力实施退耕还草, 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利用空气清新、气候好、水质好、林草资源优势, 通过在人工草地、退耕还林地、果园地实施林草综合配套养殖绿壳蛋鸡, 按高标准建设要求打造全省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形成林 (果) 下散养绿壳蛋鸡、草地散养绿壳蛋鸡、林草地散养绿壳蛋鸡等生态养殖模式和长顺、龙里、福泉绿壳蛋鸡产业带, 进一步提高绿壳蛋鸡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优势。

3.5 创新发展模式健全风险利益共赢机制

(1) 切实加强引导企业与广大养殖户的合作, 建立风险共承担的机制, 重视养殖的利益, 确保养殖户效益。 (2) 积极推行绿壳蛋鸡养殖保险制度, 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分担重大疫病所造成的损失。 (3) 在现有注册“长顺绿壳蛋鸡”、“千家卡”、“打草河”商标基础上, 全力打造共享2~4个品牌, 带动标准化生产, 通过标准化促进品牌建设, 提高绿壳蛋鸡高端产品市场占有力。

3.6 强化饲料和产品质量监管,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篇10

一、全市乡镇干部基本情况及特点

目前,**市17个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其中6个乡镇,6个片区管委会,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干部3064人,其中女性1740名,占56.79%。少数民族1643名,占比53.62;党员898名,占比29.31%;大专学历1201名,占39.20%;本科及以上学历878名,占28.66%;中专及以下学历985名,占32.15%。35岁及以下干部1590名,占51.89%;36岁至45岁干部933名,占30.45

%;46岁及以上干部541名,占17.66%。

从全市总的情况看,乡镇干部队伍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乡镇倾斜的原则,每年通过招录公务员、内招生、留疆战士、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村官、天池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人员,一批年轻有为的力量充实到乡镇之中,有效改善了乡镇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全市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二是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趋势。通过公开招录大学生、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等措施,乡镇干部学历逐年得到提高。随着乡镇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自治区向南疆乡镇街道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乡镇内招生、选调生、选派生、天池计划、引进人才等,一些高学历人才已逐步到乡镇就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在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建设一支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教育不够到位。一些乡镇街道忙于完成工作任务,在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干部的学习氛围不浓,学习自觉性不强,重工作、轻学习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一部分“老干部”惯用“老思想”解决新问题,一部分年青干部思想比较迷茫,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的意识比较淡薄。

二是干部结构不尽合理。从专业结构看,熟悉农业科技、社会管理、村镇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少,部分技术岗位出现人才“断茬”现象。从干部身份看,尤其是片区管委会和街道事业干部较多,公务员偏少。由于乡镇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一般市直机关的干部,若非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任职,大多不愿意去乡镇工作。从“出口”看,乡镇与乡镇、乡镇与机关单位之间的交流轮岗机制尚未形成,乡镇干部难以合理流动。

三是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在考核机制方面,**市在干部队伍管理上建立了考核制度,但在执行和落实上各乡镇存在差异,在考评结果运用上也不尽相同,影响了考核制度的效果。在激励机制方面,奖惩制度落实也不够到位,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干部奖励不够,对不干事、乱干事的干部失于惩处,一些乡镇干部对此心理很不平衡,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四是干部作风有待转变。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乡镇干部作风大为转变。但一些乡镇干部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动辄指手划脚、指责训斥耍态度,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

三、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按照中央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要求,针对**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教育培训,提高乡镇干部思想水平。把思想教育摆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加强乡镇干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素质,通过轮训、调训、跟班培训等形式,加强乡镇干部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使乡镇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教育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纪律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2、加大交流力度,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乡镇干部在乡镇之间、不同岗位之间轮岗交流。有计划地开展公开选拔、选调工作,推进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的交流。

3、坚持培养锻炼,提高乡镇干部能力素质。按照“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提拔在基层”的思路,将一批具备发展潜力,但缺乏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安排到乡镇、村挂职锻炼。乡镇干部采取在经济部门、农业部门、信访部门挂职锻炼,乡镇之间交流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锻炼等形式,开宽眼界,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局老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11

(范文)近些年来,我局老干部工作在省厅老干部处、市委老干部局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市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先后多次获得全省水利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表彰。

一、领导重视,营造良好的尊老氛围

我局领导历来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一直把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列入全局水利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老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出台了老干部工作相关文件,每年初对老干部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落实专门活动经费,用于老干部日常活动支出;充分利用局长办公会和水利网平台,及时宣传老干部相关政策,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尊重老干部、关心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的良好尊老氛围,为我局搞好老干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以人为本,真情实意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政治上关心老同志。创造有利条件,为老干部学习提供便利,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除定期组织政治学习、阅读文件外,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为每位老同志征订了 《新华日报》、《人民日报》、《老年周报》、《老年周刊》等学习资料,使老同志能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生活上照顾老同志。对老干部应享受的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需要帮助的困难老同志,全心全意给予帮助;对老同志反映的问题,都尽心尽力去解决;对老同志的来信来访都及时认真处理,使老同志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坚持走访慰问制度。一是在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局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到老干部家中看望慰问;二是经常性到家庭生活困难、生病住院等老同志家中、医院走访慰问,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坚持情况通报制度。每半年向老同志通报一次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并认真听取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老干部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核心作用,通过学习交流及时发现老同志思想上的问题、疑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三、活动多样,进一步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

一是做好老同志活动阵地的建设。2009年,市局办公大楼搬至我市新城区,由于路途较远,老干部活动不便。经局党委研究,在市区美丽的云龙湖畔建立了新的老干部活动室,设立了阅览室、电动棋牌桌、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制订了活动室管理制度,订阅了多种报刊杂志,明确专人负责,为老同志集中学习和娱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大地便利了老干部活动的开展;二是鼓励老同志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组织 参加省厅及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的书画展、钓鱼比赛,参加全省系统离退休干部演讲比赛,获得第三名;参加全省系统离退休干部乒乓球比赛,获得第二名;参加全国系统首届老同志乒乓球比赛,个人和团体均取得了较好名次;三是安排好老同志参观我市重点工程和外出参观游览活动。坚持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制度,每年一次近途参观学习,两年一次远途参观学习。近三年来,除分别到香港、澳门、上海世博会等地参观旅游外,还先后到徐州重点水利工程等考察参观,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又融洽了感情、和谐了关系,较好地丰富了老干部们的晚年生活。

四、晚情生辉,推动老干部“老有所为”

女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篇12

一年来,上海局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女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女性领导干部的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和推动。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培养思维,拓宽选拔视野,扩大交流范围,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局女性领导干部(含助理)达到70人,占局管领导干部的4.96%,较2009年的3.56%提高1.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干部44人,占局管领导干部的3.1%;党外领导干部25人,占

1.8%。)

主要做法:

1.强化培训,进一步加大女干部培养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路局党委、路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党(干)校和职工培训基地,根据女性自身特点和岗位需要,定期开展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等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各类女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不断改善女干部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优先选送女干部参加部、局各类培训教育,教育引导她们尽快成长成才。今年以来,上海局进一步拓宽对女干部的培养渠道,充分利用站段长(处长)助理这个平台,有

针对性、分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全年共选拔11名优秀女干部到助理岗位接受培养和锻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适度倾斜,进一步拓宽女性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在女干部的选拔上,上海局始终坚持“在德才兼备的条件下,女性优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女干部的特长、表现,适度倾斜,量才使用,注意把女干部更多地安排到关键岗位,安排到更加适合女性干部成长成才的岗位锻炼,逐步提高站段、机关领导干部班子中女干部的比例。2010年,累计提拔17名女干部进入运输站段、机关处室领导班子中任职,占新提拔领导干部的7.36%。

3.强化交流,为全面提升女性干部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环境。上海局一直把促进女性领导干部的岗位交流作为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盘考虑女性干部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秉性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部门之间、上下之间,跨单位、跨系统的岗位交流,进行多方位的轮岗锻炼,为女干部增长阅历、丰富经验、提高素质创造条件。全年共安排14名女性领导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占所有交流领导干部的6.06%,为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存在的主要不足:在选拔任用女干部的方式上思路还不是很宽,综合运用多种培养方式的力度还不是很大,特别是

对涉及高铁运营和管理的一线女干部的统筹选拔和系统培养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下一步思路和建议:

1.坚持“在德才兼备的条件下,女性优先”的原则,继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扩大选拔任用优秀女性领导干部的力度。

2.总结推广站段长(处长)助理岗位培养的成功经验,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实用的方式方法,为女性干部尽快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黔东南州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情况汇报 篇13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半年情况汇报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半年情况汇报

文章导读:既然作风体现于细节,党员干部就要时刻注意自已的细节。言谈举止,都不要忘记自已是一个党员干部,一举一动都要用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从小事折起,从细微处做起……

作风,是一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而细节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二者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任何

时情都是细节的积累。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更不可忽视。作风非但不例外,而且表现尤为突出。作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生活小节、工作细节、思想枝节、行为未节上,既上不了纲,也上不小线。也正因为作风的这一特点,在很多时候,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它,认为都是些小事,无关痛庠,无妨大碍,更有一些人甚至对它不屑一顾。于是,有些人对上班迟到早退不在乎,对外出请假不在乎,甚至有些人对上班不做事,以及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都认为是小事。

其实,这是因为一些人没有科学辩证地看待细节同整体、同大事、同战略决策、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只看到细节细小的一面,却看不到种种大事都依细节而存在,更没有注意到任何事无一不是建立在细节之上,对“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理解得不够。任何整体都是由具体的部分构成的,任何战略决策都是种种情况分折研究的结果,同理,一些

严重的腐败行为也不外乎开始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党员干部作风上的细节,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对他的个人印象。对一位党员干部来说,群众不一定看你报告作得如何有高度,看你的宏观规划有多么长远,而往往会从党员干部的言行中的点点滴滴来判断是非,衡量优劣,并作为拥护或都反对你的理由。所以,细节连着人民群众,马虎不得。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个别党员干部往往不太注重细节。有的人抒接受几条烟,几瓶酒看成是小事。君不见那些贪官们的堕落轨迹,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接受一条烟、几瓶酒开始,到收受小部分现钞,直到聚敛十万元、百万元、千万元赃款,越陷越深、越滑越远,都是因为“细节”不保而最终铸成大错的。由此看来,要求党员干部“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抓的就是“细节”,但取得的

却是长远效果。试想一个平常就不注重生活小节、工作细节的党员干部,怎能指望他带领导人民群众干出奔小康这样的大事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对工作缺乏认真态度,对事情敷衍了事的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定会是无动于衷。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情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接受的差事,因而在工作中也不可能投入热情,其工作效果也可想而知。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而不是他们又不得不做的工作,甚至即便是做了也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想事,用心干事,对于这些人来讲,只是空谈。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肯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是求实、务实的表现;善于抓强节的人往往沉着冷静,处变不惊,见微知着,举重若轻,只顾大局,谋大事的表现;追求细节的人往往精益求精,不求过得去,只求过得硬,不求小胜,志在

大胜、全胜,往往在别人易忽咯的细节处下功夫,追求事情的完美和结果的实实在在。

既然作风体现于细节,党员干部就要时刻注意自已的细节。言谈举止,都不要忘记自已是一个党员干部,一举一动都要用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从小事折起,从细微处做起。

抓作风建设就要抓细节。党的严谨作风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身上,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从事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抓大不放小”‘“抓大”就是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放小”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按照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反思,认真对照检查,认真整改。要从细小的问题入手,建立健全抓作风建设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用党员干部工作细则等在内的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行为。通过强加制度建设,把党员干

上一篇:项目部质量工作汇报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