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

2024-07-29

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精选6篇)

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 篇1

六中

张宗超

体育教学目标达成与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研究 摘要:沐浴了新课改的阳光雨露后,我们的体育课堂上,学生们活跃了,兴趣浓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都面对着这样的新情况:“学生不好管了”,“纪律太乱了”,“学生们开心了,而我们却苦恼了”。新课程下,体育课堂纪律的管理观念、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不断改善,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活”与“乱”,正确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保持整堂课的连续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课堂纪律 管理观念

体育课堂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形式不同,有它独特的风格和手段。体育课堂教学中外界干扰大,学生思想容易分散,难于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纪律管理水平。在新课程下,一个教师即使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体育技能,如果没有较高的课堂纪律管理水平,他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新课程下,要想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道尊严”根深蒂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在传统教学中,上课时东张西望的学生;窃窃私语的学生;玩跑道上煤渣、小石子的学生„„,都会招来老师的大声斥责、批评,甚至怒骂、体罚。究其原因,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要求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施新课程中,体育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因此,我们该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新课程下体育课堂纪律的管理呢?为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经过学习与实践,我们从基层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谈几点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纪律方面的一些观点、方法。

一、转变观念,目标明确,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一)传统教学中的课堂纪律及原因

传统的体育课堂纪律管理接近于军训和运动训练队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兴趣要求,课堂中学生缺乏活性和自主性。其原因是“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这种观念下学生是接受教导的人,处于未知和知之较少的地位,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教导,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们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也是:教师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纪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集体生活里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专家指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过分强调抓纪律,抓规范,就会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要求我们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要求我们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要求我们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正确看待“活”与“乱”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老师向西,不敢往东,学生们一个个像木偶士兵一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主导+主体,是权威,学生成了配角。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教师,我都是有切身体会的。上学时,我就是体育课堂中忠实的小兵。上班后,我的教学起步时期也是效仿有嘉。如:我上的第一堂体育课(室内课),我要求学生静悄悄地听我讲,偶尔提出几个问题,但大多也是自问自答了。那段时期的课都差不多,课堂上气氛过于宁静严肃。学生是不乱,但缺乏活性。现在想想,学生们在那种氛围中上体育课,兴趣能被激发和培养出来吗?师生好像是在为了上课而上课。更直白地说,好像学生是在为了我而上体育课,而我呢,好像是为了课的计划、任务而上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经过新课改的洗礼之后,我的教育理念里陈旧的东西被渐渐更新了。我认识到,纪律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和遵守纪律习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手段。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锻炼,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身心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是否进行纪律管理,应该以学生是否积极学习为依据,而不能为纪律而纪律。当绝大多数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时,这时,课堂上的“嘈杂”和“混乱”就是一种“活”,这时,就没有必要去为了课堂的“宁静”和“有序”花费更多的工夫,此时去管,可能会适得其反。如:在教学生某个动作时,中学生不会先听先看然后再去做,他们会无意识地跟着老师“乱”做,当教师教完后,可以看到学生们手舞足蹈,乱作一团。旧式的看法是:学生这么乱,纪律不好。而当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想,(也就是说,假如我现在是学生)我们就会理解学生:他们对教师教的内容很感兴趣,有主动去做的欲望。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冲动,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内在动机,而把学生纪律整顿好后的练习,则变成了外在规范的约束。这样处理,不仅不利于知识掌握,而且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被动学习,因此,教师此时不宜立即管理纪律,而是先要做“旁观者”,注意观察和引导。体育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活动起来,通过有效的活动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目的。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是:在阳光、微风中集体游戏,把在教室内积攒的运动激情爆发出来。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自己,当我们要去上体育课了会有什么心情?但是,假如学生们盼来的体育课是:像对士兵一样苛刻的要求和严肃紧张的气氛,再加上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声嘶力竭的怒吼,学生们还会对体育课积攒那么多热情吗?换做是我们,我们会怎么想„„

笔者为,要把属于学生们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初步掌握一些体育知识(我们体育教师都应该了解,许多体育知识从小学到大学乃至一生,都在不断的重复,不可能说:在某个学习阶段就把某项体育知识、技能完全融会贯通),特别是小学阶段,要通过一些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把体育知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乐趣,当然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所以说,要辩证的看待学生的“乱”。毛振明教授在《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上400米跑的课,场地上学生到处三三二二,有的跑的,有的围圈坐的,还有写什么的,而教师只顾站在终点持秒表在测成绩。心生疑虑问了才知道他们正在进行小组学习和小组竞赛。再仔细一观察,学生们有的在商量比赛的战术;有的在纪录、计算小组成绩;有的则在给队友加油;有的则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活动,也有人跑到教师那里去问问题或打探虚实„„。一个貌似松散的教学氛围紧紧地扣在一个教学内容上。课显然没有拘泥于表面的整齐划一,却通过教师的巧妙的教学组织和小组学习法,达到了全体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一致,活而不乱。

二、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

(一)分组管理

当体育教师辛苦,当体育教师更辛苦,特别是初中新生体。孩子们刚从不同的学校聚集而来,各种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他们仍然盼望着小学时游戏课。他们内心对体育课的的定义就是游戏课。一听说要上体育课,就特别激动、兴奋,难免会出现课堂上纪律混乱的现象。在室外,纪律的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来说,如果课堂纪律仅仅是靠教师促成的,还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课堂纪律有很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我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学会发动“群众的力量”。这是教师促成的纪律内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遵守课堂纪律已经成为周围同学的自觉行为时,集体促成的纪律也就形成了,这样的纪律有较强的稳定性。平时喜欢捣乱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发觉自己的行为和周围同学不一样,他的鬼脸和插嘴迎来的不是大笑或呼应,而是鄙夷和愤怒,他也会静下心来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和集体步调一致。这样的课堂纪律对个别学生问题行为的改造,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新情况层出不穷,时间长了,靠集体力量的约束对某些同学也失去了效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小班化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是普及不了的,这也实际上是纪律不好控制的一个因素。根据这些情况,改变一下传统的体育课堂组织管理形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我是分8组),每组委任一名组长,每次集合、整队都由小组长负责。这样,减轻了教师和体育委员的负担,可以说是一种管理权的下放。学生们都争着想当小组长,当然,小组长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可以由老师选举每个小组里表现好的,也可以由小组内部讨论选举。根据自身表现和所管理的小组的表现,小组长定期的更换。另外,小组长也可以在任期内,在本组挑选自己的助手(副组长1-2名),要求和组长是一样的。可以说,每个小组就像一个支部委员会。通过这种组织管理方式,在给予了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遵守纪律的内在动力,初步锻炼了他们组织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既要走近学生,又要走进学生

我认为,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应该进入到学生队伍中间,这样,学生听的会更清楚些。另外,即使是有不认真听的同学也会由于你的走近而集中起注意力。但是,教师走进了学生的队伍,走近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想要与学生走得更近些,就要主动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去深切了解与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实际上,这是一件比教学还要难的事情。假如教师平时就平易近人,闲暇时喜欢和学生谈谈心,学生就会和你诉说一些不愿意告诉其他老师的事情,甚至这些事情是不愿意告诉父母的。因为你的和蔼可亲,坦诚、直率,使学生把你当成了朋友,同时学生也愿意接受你的思想、你的教诲。这样,对于纪律的管理起到了辅助、促进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找到共同语言呢?由于学生年龄、性格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例如:我们校长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位教师教育一位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学生的故事,我深受启发。那名教师的做法就是:

1、和学生找共同语言。就是说,投学生所好,和其经常讨论电脑游戏;

2、通过共同语言搭建好的心灵桥梁,了解了学生的心声;

3、对症下药,帮其进步成长。该学生长大后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好像是把话题扯远了,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体育教师要是走近学生,主动与学生找共同语言,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重视,这种感觉,学生也会体会到的。与学生有了共同语言,所有师生之间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更不用说纪律管理问题了。

(三)刺激学生的自我意识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作为读者,我感慨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得到的启发是:在对待违反纪律的学生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某种方式自己去逐渐认识自己的错误。

当课堂中需要短暂的安静或整齐时,但还是有少数学生没有静下来,这是常见的情况。所以,一次,我对学生们说:“假如老师需要你们安静一下,而你却想要说话,可以,老师允许你说。但是,有个前提条件:要把你的手高高举起,然后你就可以说了,说一句,你就竖起一根手指,直到说够为止,老师不会批评你的。”效果还算不错,每当他们把手举起的时候,好像就没话说了。到后来,他们宁可安静下来,也不高兴举着手。这实际上是自己在提醒自己要遵守纪律,也是一种自律(内部向自己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方法。

(四)任务促成纪律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纪律形式,它的形成是和学生面临的任务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任务的出现而出现,也可能会随着任务的结束而消失,但也有可能会持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可塑性,好胜心一旦被点燃,自觉性一旦被激发,可塑性一旦被利用,同样,他们的自律性也会凸现出来。如有一次,利用篮球做游戏,每个小组一个球,进行近身传球比赛:第一种是转身传;第二种是头上传;第三种是胯下滚;第四种是胯下传;第五种是每名同学选择自己感觉最快的方式;第六种是每组同学选择最快的方式;第七种是男生和女生比;第8种是集体传,老师给计时;第九种是集体循环传。所有这些内容就是用传篮球这个任务把学生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每名学生的失误或是不认真都会给自己的集体带来失败。会得到来自集体内部的批评、指责即他律。而每名同学都想自己的小组获胜,就会提高注意力,努力做到不失误,即自律。确实,当任务当前时,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也不例外。只要老师让他们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也会全力以赴,争取有个好结果。

(五)树立榜样

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小朋友们,我们看一下,某某同学走的对不对,动作做得好不好,这个小组站的齐不齐,走得齐不齐,这个小组真齐、真静、真快”,等等,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学生:你们应该向老师立的榜样学习。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去找榜样。比如说:“小朋友们,我们看一下,哪位同学纪律最好,哪个小组纪律最好”,等等。很简单也很常用、实用。但是,经常用的话,小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达不到先前的使用效果。所以需要教师交替穿插使用,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创新。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的管理的衔接观念需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不断改善,要组织学生认识课堂纪律的意义,参与课堂纪律的管理,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课堂组织纪律,正确看待“活”与“乱”,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继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 篇2

一、课堂纪律的分类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梳理之后, 笔者认为课堂纪律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就是在教师管理之下最终形成的一种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 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区别的。例如, 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监督和指导,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刚入学的小学生还弄不清楚怎样在这样一个集体中游戏或学习, 假如没有教师的帮助, 要想形成一个班级行为准则是相当难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步得到增强, 此时他们不希望教师对其进行过多的限制, 于此同时又需要教师对于他们的行为实施一定的帮助及指导。所以, 由教师所促成的纪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它是我们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何谓集体促成的纪律呢?笔者认为, 它主要是指在班级集体压力或班级集体舆论的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课堂行为规范。学生从入学之初, 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就会不断接受到来自同伴的信息, 最终在班级内形成一种小社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班级内其他同学对于个体的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下最终形成集体所促成的纪律。

3、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理解就是自律。它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对自己所提出的一种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也是课堂纪律管理的终极目标,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自律那么我们的课堂纪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同学们可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那么老师也会省不少心。自我促成的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教师的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 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才能最终形成。

4、任务促成的纪律

那么什么又是任务促成的纪律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某一特定的任务而对同学们的行为所提出的一种具体行为要求。它是一种重要的纪律组成类型。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标本制作等, 对于不同的任务均需要同学们遵守各自不同的纪律要求。同学们对于任务的理解越深刻, 就越能自觉的遵守学习任务所提出的纪律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基于此种情况, 教师可以经常性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自觉遵守相关的纪律要求。长期影响下去, 学生一定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二、实施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 实施课堂纪律管理主要具有如下意义:

1、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当代发展

众所周知, 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均是以他们自身的生物性遗传因素作为其物质基础的。学生通过在校学习, 在教育教学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之下, 其自身的身心素质也会得到持续不断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是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步转化的一个过程。最为理想的状况就是他们可以在其中得到社会化以及个性化的双重发展, 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发展。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空间, 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当中则蕴含着多变的教学情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课堂纪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们的未来发展, 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当代发展。

第一,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实现社会化。课堂纪律是一种显性的存在, 它可以告诉我们的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做什么, 不可以在课堂上做什么。这样的要求对于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人格上的成熟。在课堂纪律的影响之下学生会不自觉的形成自我控制以及忍受挫折等诸多成熟的人格品质。第三,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义务以及道德准则的内化, 使学生把自身的内部准备与外部行为准则有效统一起来。第四,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安全感, 降低他们在课堂上的过度焦虑感。

2、有助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它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生长的动力。第一, 课堂纪律管理通过规范学生的言行来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第二, 课堂纪律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 从而促进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第三, 科学、合理的课堂纪律管理可以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程度。在师生、生生的合作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很多阻碍合作的不良因素, 正是因为课堂纪律的存在才会把这种不良因素尽可能的化解, 让学生回归到合作中来。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课堂纪律管理的高手。他们在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 首先考虑到的一定是如何进行课堂纪律管理, 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所产生的各种纪律问题。课堂纪律好起来之后才又可能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投入到教学之上, 才可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要求, 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课堂纪律管理作为保证。所以说,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3、有助于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没有纪律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无法正常开展的, 没有纪律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纪律的养成需要社会成员从小就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 从而通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养成适合社会生活的纪律精神。学生只有在读书的时候能够遵循学校纪律规范才能最终在出入社会的时候遵守社会规范。所以说, 学校纪律的管理有助于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而学校纪律管理基本是由课堂纪律管理开始的。如果学生不能遵守课堂纪律, 那么他则很难遵守学校纪律, 更难遵守社会规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同学们进行课堂纪律管理, 要对其进行严格要求, 最终才能把他们培养成适合社会生活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课堂纪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课堂纪律的分类及管理意义进行研究, 可以帮助一线教师对课堂纪律及课堂纪律的管理意义实现更好的认识。从而有效促进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课堂纪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去, 不断提高课堂纪律管理的质量。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课堂纪律的分类及管理意义展开研究。认为课堂纪律应分为如下几类: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实施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当代发展, 有助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有助于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 篇3

安全是公司的核心机制,重要性不言而喻,抓安全必须从严、从细、从实,切实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做好事前防范,严防安全生产漏洞,保持高压态势,狠抓制度落实,以“严纪律、促规范、强管控、保安全”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保持警钟长鸣,安全这根弦要在我们头脑中始终绷紧,不能麻痹大意,管安全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抓安全就是心要细,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注重隐患排查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严办违章、违纪行为,严打驾车陋习,通过抓思想、抓制度,消除不良的驾驶作风,以强监督、控隐患、守红线,保安全形势稳定,以高标准、严要求、零容忍,规范安全行为,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杜绝事故隐患。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是公司生命线,抓安全不能有一丝的懈怠,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有三如意识,对安全生产中发现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人头、车头、源头的管理,严厉打击超速、疲劳驾车、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安全行车无事故。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管理、强化培训: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要善于动脑,规划管理措施,层层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安全必须要狠、要有韧劲,对不服从管理的驾驶员要从严整治,做到动真碰硬不手软,按章办事不徇情,想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1).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2).做好季节性以及恶劣天气的行车教育工作。

(3).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监督:①驾驶资质的审查②对新聘人员、违章违纪、事故人员要进行重点教育,使当事人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教育期间必须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效果五落实。③做好早送中值晚迎工作,对驾驶员要多嘱咐,多交代、多沟通,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找事故隐患,纠正违章,要让驾驶员始终绷紧安全弦。

(4).强化现场值班,做到谁值班、谁检查、谁把关、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线路特点、不同的天气情况嘱咐不同安全行车提示语。值班时发现各类隐患应及时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5).排查重点人员,了解他们家庭情况,工作之外的休息情况,杜绝疲劳驾车行为的发生。

(6).强化3G读卡质量,对读卡中发现的各类违章违纪行为,依法惩治。2.加强车辆安全检查,确保安全部位技术状况良:做好LNG车辆的定期安全普查工作,对车辆主要部件制动、方向、安全阀、传感器、气瓶、灯光、轮胎、消防器材进行重点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修复,保证运行车辆完好率100%,绝不允许车辆带病上路行驶。

3.抓动态管理:①定期或不定期上路上线检查,也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查违章、查疲劳驾驶、查车辆安全部件、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违纪行为及时整改到位,消除安全隐患。②加强3G的监控,对早晚高峰期时段、危险路段、重点人员进行管控,掌握驾驶中是否存在不良的驾车习惯,有无违章违纪行为,对发现违章操作的要截图保存,并及时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告知违章驾驶的危害性,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确保行车安全。

4.强化内保消防安全检查:①加强消防设施的检查,对失效的灭火器要及时更换。②加强对用电线路的检查,查电线有无破损、断裂现象,对电路中存在的隐患应及时报修处理。③严禁私拉乱接电线。④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总电源,防止因用电不当引起火灾。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的管理 篇4

初入小学英语课堂,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在课堂中通过穿插游戏、竞赛、表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成较,可是却往往会出现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思维过于发散,有些学生趁机怪叫,打闹,教室里变得闹哄哄的,课堂一时难以控制,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的后果。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既能避免课堂失控而又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在进行了反思后发现,小学英语课堂纪律的管理得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第一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大部分小学生对英语“白纸一张”,一无所知。因此,老师如果上好了这第一堂课,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好这“良好的开端”呢?(1)课前准备

小学生学习欲强、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但由于自出生之日起,学生已习惯听到中国话,看到中国字,突然让他们学习一个陌生的语言,他们会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学习呢?这就要看老师如何在第一堂课上对学生怎么引导了。在这当中,英语教师的形象又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教师有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印象,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老师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这样,当你一走上讲台,学生便会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亲其师而善其道。”学生对你这个教师感兴趣了,就会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除了穿着之外,教师还要准备英语课常用的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特有的“气味”。(2)开场白 教师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学生听不懂英语就来个中文的开场白,教师要从一开始就让你的学生习惯于听英语,如果学生不懂,教师可以尽量通过体态语,动作,表情等让学生理解你的话,但尽量不说中文,就仿佛你是一名外籍教师来中国上课时一样,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要学会“卖关子”,越是让人不明白的事就越能吊起人的口味。一走上讲台,教师就说:“Hello!Boys and girls!”“Class begins.”等来组织教学,然后自我介绍,I’m

Miss„„学生听不懂没关系,用手势,表情,再通过反复演练让他们理解。如果有学生问你:“你讲的那都是些什么呀?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你可以告诉他,“那就是你们要学习的‘英语’!”这说明你已经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了。(3)必要的学习纪律和课堂纪律的强调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除了兴趣和动机以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英语老师要在一开始就订立几条学习纪律,比如,每天什么时候读英语、什么时候背单词等等,使学生的学习不致成为“一头热”行动。此外,也要告诉学生学习英语是个漫长而又艰苦的活动,需要顽强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胜不骄败不馁”等等。从一开始就注意学生意志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活动的持久性和高效性。

总之,在上第一堂课之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课的初步印象,激发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的学习意志,为以后的良好英语课堂纪律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课堂行为转化为违纪犯规的错误方向。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课堂管理的实施是课堂教学得以动态调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作为课堂教学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教师应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学生课堂要步调一致,听从指导,不得自行其事。(1)明确课堂指令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停止,安静信号:老师说one,two,three.学生说three,two,one;老师说Ears,ears,学生说 Listen,listen;(Eyes ,eyes---look,look.);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等。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 Let’s do , one by one或one by one,ready ,go.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 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 four by four.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2)制定课堂纪律

a.先举手,再发言。

b.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c.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d.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e.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思维以形象为主,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简笔画、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数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就能从源头上避免纪律问题。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上,还存在很多是非。不管怎样变,纪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要看他从小养成的正确的纪律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也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

浅谈课堂纪律的管理方式 篇5

一、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让学生感到信服的感召力量,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是一个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树立教师威信对小学教师管理课堂纪律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呢?

1.第一印象很重要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它往往左右了以后的好恶。学生只有喜欢你这个人,才会喜欢你的课,才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们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不就是那山中的“仙”、水中的“龙”吗?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不断涌动,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营造课堂教学激情氛围,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3.保持亲和力

体育教学目标及课堂纪律管理的衔接 篇6

由于体育教学多在操场或运动场馆进行, 环境相对教室来说比较嘈杂,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纪律维持容易出现问题。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 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和管理, 运用有效的手段阻止违纪行为的发生, 当违纪行为发生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来, 认真听讲、积极锻炼, 培养出健康的体魄。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违纪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有的学生有时会发生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这些行为从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做一些明确规定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运动技能示范动作要领时, 有的学生既不听也不看, 而是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嬉笑打闹, 或谈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则注意力不集中, 虽然双眼盯着教师, 心思却游离到了千里之外, 或是双眼根本就不在教师身上, 而是出神地观望别处欣赏其他的“风景”;有的学生则不按规定穿着运动装上体育课, 而是穿皮鞋、高跟鞋和牛仔裤等;在进行整体练习时, 不听教师的口令, 要么做动作慢半拍, 要么快半拍, 要么我行我素随意开始或停止等。

二是完不成教师规定的任务或练习。首先是不执行规定动作或动作执行不到位。如在进行铅球推动练习时, 规定动作要求学生把托铅球的手放在锁骨窝处, 然后推出去, 而有的学生执行动作规范, 双手举起铅球用来抛出去;有的学生则执行不到位, 虽然铅球放在了锁骨窝处, 但不是平推出去, 而是向上投掷出去。其次是练习“缺斤短两”, 达不到规定的数量。如在练习跑时, 要求学生跑100米, 学生偷懒跑出70、80米就不跑了;在进行力量练习时, 要求学生完成50组的动作, 学生做不30组就停止了。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以上两种违纪行为表现, 既不利于教师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又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运能技能, 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 教师要清楚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 分析学生发生违纪行为的内外在因素, 查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便于科学、合理地加强课堂纪律维持和管理。

二、学生产生违纪行为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学内容偏难或偏易, 达不到学生的心理预期, 偏难学生学习起来困难, 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偏易学生觉得没有收获, 兴趣寡然。

2.教师在讲解时声音小, 加上是在操场上, 环境比较嘈杂, 学生听不清楚, 导致学生走神;教师在进行示范时, 不能使全部学生清楚地看到, 有时讲解和示范又相互矛盾, 使学生陷入迷茫, 导致示范失败;有的教师对本职工作不热爱, 教学敷衍了事, 遇到问题不能公正处理。

3.操场环境差, 场地小、坑洼多, 刮风时扬尘大;体育器材布局散乱, 学生练习时常常互相干扰;操场临街或是不封闭, 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4.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 没有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缺乏个人魅力, 使学生对其抱有成见;部分学生表现欲强, 总想搏出位, 以炫耀自己;部分学生则怕苦、怕累, 千方百计逃避体育锻炼等。

三、维持课堂纪律、完善课堂管理的方法

(一) 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并贯彻落实

课堂教学中都有一定的规范, 要求师生遵守, 这样才能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体育课尤其需要建立必要的课堂规范, 并使之制度化, 使学生在规范的引导下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从初一学生上第一节体育课开始, 教师就要制定必要的课堂常规, 向学生明确宣布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 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事情是学生应该做的, 哪些事情是学生不应该做的,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 以此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为完善课堂管理制度, 顺利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了解分析学生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体育课具有师生活动空间范围大、实践操作灵活的特点, 学生在练习、锻炼的时候自由度大, 受教师的约束比较小。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 维持课堂纪律难度比较大。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观察和分析, 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违纪苗头及时抑制, 对学生已经出现的违纪现象要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阻止和处理。

(三) 及时妥善地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

体育教师在发现学生的违纪行为时不能听之任之, 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教师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要本着适度、合理的原则, 处理要民主、公平、公正。对于单个学生出现的不认真听讲、消极地完成练习任务的违纪情况, 教师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教育学生, 可在与学生眼神交流时, 采取摇头、皱眉等方法, 或是慢慢走到学生身边拍学生一下等方法进行提醒。如果一个或几个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明显地干扰到了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必须立即处理, 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总之, 在处理违纪行为时, 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 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四)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的方式

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进行课堂有效管理不能一惩到底, 也不能一奖到底, 要奖惩结合, 对学生好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必要的奖励, 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和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这是保持良好课堂维持纪律, 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不仅能使学生的心情愉悦, 更是对学生行为的肯定, 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这种行为进行巩固和强化, 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学生完成某一项相对有难度的动作后, 可以给予口头赞扬, “做得非常好”“真的很不错啊”, 或是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等。

上一篇:金色的心下一篇:危化品泄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