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鲜活起来

2024-06-08

如何让作文鲜活起来(通用10篇)

如何让作文鲜活起来 篇1

黄小琴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么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时积累的材料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种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初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08级的王云凯的《春夏秋冬话武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了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初一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作文比赛,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九江日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中、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九江日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文摘报》、《文粹》、《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材料,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老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统化、系列化。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以往的中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中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系列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武蛟中学”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仪。(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文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步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的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得到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武山》、《登鞋山》、〈〈游赤湖〉〉等;学了李乐微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2年的中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的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的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有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讲解两三篇文章,列出评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子参与了文章的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的几个学生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9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成绩不俗,其中王文丽是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春雨报》上。而绝大部分学生也不再害怕作文了,这些都是得益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2年的中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的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的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有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为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讲解两三篇文章,列出评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子参与了文章的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的几个学生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9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成绩不俗,其中王文丽是初

如何让作文鲜活起来 篇2

一、时政新闻缺乏活力的表现

(一) 存在着“消息发布多、有效评论少”的现象

评论是提升时政新闻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尽管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 我国各类电视时政新闻进一步压缩了各类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 但仍然没有走出“发布消息”的传统报道模式, 尽管有一些评论性的内容, 但有效评论较少, 不仅没有体现新闻价值, 而且也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时政新闻“发音”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二) 存在着“单一传播多、媒体互动少”的现象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时政新闻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越来越广泛, 在为时政新闻提供更多传播载体的时候, 也给时政新闻提出了挑战。目前很多新闻栏目已经将“媒体互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 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但从我国时政新闻来看, 尽管很多时政新闻媒体都建立了网络平台, 但更多还是采取“单一传播”的方式, 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时政新闻的活力。

(三) 存在着“重宣传价值、轻新闻价值”的现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 素质的级数越高, 越丰富, 价值就越大。但电视时政新闻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摆脱服务于“宣传价值”的范畴, 因而我国很多时政新闻栏目缺乏对“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 仍然采取“套路”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报道, 按照会议性质、活动内容、领导讲话“照本宣科”报道的时候仍然较多, 这也是我国时政新闻缺乏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增强时政新闻活力的路径

(一) 创新时政新闻理念

增强时政新闻活力, 真正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各类时政新闻栏目必须着眼于打造“主流媒体”, 牢固树立“大新闻”的发展理念, 适应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的新形势, 积极推动电视时政新闻“转型升级”, 由指导型向选择型转变, 公平、公正、公开、客观地体现媒体观点, 推动观点论战和思想交锋;由领导型向平民型转变, 找准会议、活动、讲话所蕴含的民生新闻点, 将民生融入到政治中去;由决定型向商讨型转变, 提升时政新闻的互动性、交流性、商讨性, 努力把时政新闻打造成“品牌新闻”栏目。

(二) 形成时政新闻特色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必须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项规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使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深度整合, 努力在挖掘和运用“鲜活”材料上狠下功夫, 使时政新闻更加“可听、可视、可品”。在这方面, 要大力加强会议和活动报道模式创新, 重点在捕捉“灵魂”、挖掘“内涵”、体现“民生”上寻求突破, 切实将那些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激励性、鼓舞性的“新闻点”进行全面深入报道, 形成时政新闻特色。

(三) 强化新闻价值融合

“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并非不可调和, 而是具有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关系。增强时政新闻活力,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时政新闻的“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将二者很好的融合起来, 既要体现“喉舌”作用, 又要展示“新闻”价值。强化新闻价值融合, 必须改变过去“围着会议转、跟着领导跑”的做法, 将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多开辟“百姓看时政”、“新闻监督”、“媒体问政”等栏目, 着力推动时政新闻的“价值融合”。

(四) 拓展时政新闻平台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还必须不断拓展时政新闻传播载体, 特别是要在巩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推动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的合作, 用好、用活、用足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政府网站以及其他各类新兴媒体供应商等平台, 建立“共赢”机制。拓展时政新闻平台, 还必须加强时政新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尽快开发出一套符合时政新闻特点的线上收看、线上互动、线上转播等综合功能的时政新闻媒体传播软件, 真正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如何让作文语言鲜活起来 篇3

一、善用修辞

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1.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例如,(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2)母亲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很显然,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生动形象,那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2.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气势贯通,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例如,(3)中国发生了内战 ,到处是有组织的激动,有领导的对战,有秩序的混乱。(4)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的篇章,这些人类思维的花朵,是空谷幽兰,是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两句话,前一句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描写,后一句是作家徐迟面对陈景润攻克世界难题所用的草纸而发出的由衷赞叹。两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不仅气势连贯,简直是奇妙的文学语言,极富感染力。

3.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精练,富有表现力。例如,(5)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阅历丰富,胸中有丘壑。(6)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后一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子显得十分精练。

4.善于使用“引用”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如一位学生在《我爱你,菊花》文中写道:“难怪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这首诗:‘秋丛绕舍似陶家,边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深秋,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在霜天昂首怒放。我们家乡的菊花娇艳动人、流光溢彩,一丛丛,一束束,把整个乡村打扮得花枝招展、生机盎然。”作者在恬淡的文字中凸现出元稹的赞菊诗,让人感受到家乡菊花独领秋韵的风采。

5.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特别钟爱。李白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非夸张的手法是难以达到这样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的。

总之,修辞方法很多,各有各的妙用,不一而举。

二、讲求句式的变化,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例如,(7)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爽的。(8)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天送给济南。例(7)是一般的陈述句,例(8)是把字句,因为句式的变化,表达的效果迥异。后一句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情趣,具有了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三、增加修饰成分,使句子变得丰满而有韵味

对一个人来说,“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对一个句子来说,修饰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9)儿时的我在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纸订成的书所吸引。(10)儿时的我在牙牙学语尚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纸订成的书所吸引。两句话比较,后者比前者增加了修饰成分“牙牙学语”“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把我幼年开始爱书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四、妙用成语

成语是千百年来人们语言实践精华的结晶,其语约意丰,恰当的使用可以令语言更精炼、更生动,使表意更准确、更丰富。

先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1)那一天,2001年7月13日——一个千呼万唤、终于指日可待的日子,一个亿万炎黄子孙翘首企盼的日子。

(2)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第(1)句中恰当选用了“千呼万唤”“指日可待”“翘首企盼”等几个形象生动地成语,使人们心系五环渴盼奥运的热切、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第(2)句中用了“封妻荫子”“名垂青史”等成语,将那班读书人功利至上的心态剖析得淋漓尽致。

五、语言要含蓄,而不要直白

含蓄使语言有趣味,有哲理。如,(11)聪明的人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而愚蠢的人不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容易犯他人犯过的错误和别人不曾犯过的错误。(12)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却将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教训。例(11)语言直白,累赘罗嗦;例(12)因含蓄而有趣味,并且精炼富有哲理。

六、优美的韵律能增加语言的美感

让人物鲜活起来 篇4

写人记叙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尤以小学高段最多,其中名人故事类课文更是这些文章的重中之重。纵观这些课文,大部分以记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把主人公身上优良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教学这类文章时,到底如何“认识”人物,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经过笔者多次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力,才能让这些尘封于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真正鲜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以升华。

一、研读数据,体悟品质

列举数据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为了突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课文以具体的数据加以佐证,让读者感受到蕴含其中的艰辛。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据来凸显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万字……

这些数据犹如一盏盏明灯清晰地告诉人们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如何让学生发现并关注这些数据,读出谈迁的伟大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数据让学生读深、读透,读出精神、读出感动。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从哪些语句中能发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我从“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的对比中发现他的不容易。

师:你知道一百多里路大概有多远吗?(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回答)

师:正常人一小时走10里路,从我们学校到刘老庄仅仅六十多里,才相当于谈迁所走路程的一半,一百多里路不吃不喝也要走十几个小时啊!而谈迁仅仅因为这一点史料就走这么远,《国榷》400多万字啊,你想想谈迁又会走多远呢?再读读这句话,从这一百多里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迁仍然咬牙坚持着,这不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深刻体会到谈迁的品质,看到了一个为了编写《国榷》呕心沥血的谈迁。

师:你们觉得这组数据用得好吗?

生:这组数字用得真是好啊,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更加体会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师:(小结)文中像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关注这些数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后我们在写人物时,如果也能像作者这样巧用数据,定能带来更好地表达效果。

笔者以为这样教学,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主人公高大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习得了文章的言语密码,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才是高年段学生最需要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写人物类文章较常采用语言刻画人物,基本上每一篇写人文章都有人物语言的描写,像《半截蜡烛》、《鞋匠的儿子》、《李时珍夜宿古寺》等,都是通过语言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俗话说“言由心生”,怎样从看似平淡的语言读出深刻的内涵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品读方法。以《半截蜡烛》一课为例,全文语言描写只有三处,但细细品读,却能读出丰富内涵。伯诺德夫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杰克──“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很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在关键时刻,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想通过暗示敌人用更亮的灯来代替不亮的蜡烛,从而借机吹熄蜡烛,但没成功,可见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急中生智,以抱柴生火为由,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想走,依然没能成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已万分危急,保护蜡烛的重任落到了小小的杰奎琳身上。她娇声娇气地语言,毫无破绽地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这一家三人的语言,虽然语句不多,而且看似平常,细读之下,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如在感悟杰奎琳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杰奎琳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她的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我把教学点预设在“娇声”、“灯”这两处,对于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学生都能够发现,这样更能博得德国军官的好感,容易实现目标,但对后一处,杰奎琳明明想端走的是蜡烛,而她却跟德国人说:“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学生往往发现不了。她明明拿走的是蜡烛,却说的是“灯”,这一处的细节是她说错还是作者不小心写错,抑或是她有意为之,她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层层剥茧式的追问,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学生以后再品读人物语言,一定会反复揣摩、细细品味,从语言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同样,人物的动作、神态也都能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心,还应像上文那样教给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从而让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

三、烘托环境,体会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凸显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地可贵品质,有两处环境的描写,都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的作用。如课文第四段对李时珍留宿的古寺的破败描写很详细,如“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厚厚的蜘蛛网”等,这些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古寺的破败,很好地烘托了李时珍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同样课文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感受李时珍的不怕吃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奥秘: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要把古寺的破败、寺外的环境描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经过点拨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如果再能进行相似的读写练习,学生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时只有把握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作者独特写作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与伟人心灵对话的同时,又习得文章的言语密码,真正发挥此类文本的育人价值!

让《思品》教学也鲜活起来 篇5

加强对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本次课改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思品》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语言与学生一同认识鲜活的教学内容。

一、突破教材限制。

运用教科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交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差别很大,我们应因地制宜,调整教材,使其为我所用。

重组内容:如教学第7册《诚实待人》、《不嫉妒别人》、《爱惜自己的荣誉》这3课时,我利用2~3节课时间,把内容进行重组学习。通过“做事待人要以诚为本”这条主线,将“陈景润和华罗庚的故事”、“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歌德与席勒的故事”、“李小琦与程小夏的故事”4个事例按时间顺序串起来,让学生自由讨论,这种优势是分散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改换内容:如教学第12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课,课文是以1969年1月前苏联境内的“黑风暴”问题来说明的,由于此事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很远,我就将以上内容改换成“渭河为何干涸?”和“陇西刮起沙尘暴”问题,教育学生“环保”要从身边做起。

增删内容:去年4月份,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在小学《思品》课中及时增加了“预防非典,从我做起”的新内容,从而拉近了《思品》教学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很好地达到了引导的目的。

二、突破教学任务的限制。

一些思品教师因急于完成授课任务,上课走过场,使教学毫无效果可言。其实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任务,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如教学《尊敬老师》等课文,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文明礼貌课》课堂录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等,使学生既懂得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又懂得如何去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友爱同学。

从课堂实际出发:在教《我们爱和平》一课时,一学生意外地提出:“美国、伊拉克为什么要发生战争呢?”我就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一分为二地讨论认识这个国际问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从教学内容出发:在教学《助人为乐》、《为人要正直》、《宽厚待人》等课文时,因其与师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道理浅显易懂,我就合并压缩,同样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

《思品》应将不断变化的生活和社会信息补充到课堂中,或者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习到比课本上更加丰富、生动的知识。

实地体验:教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时,我让学生调查渭河为什么干涸?街道为什么垃圾成堆?然后再以“爱我家园”、“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写成小论文提交有关部门。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

实践感悟:教学《不乱花零用钱》一课,我通过让学生合理安排春游食品,让学生懂得不乱花零用钱不仅包括不盲目购物和精打细算,还要学会货比三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在生活天地中得以拓展。

模拟情境:教学《讲公德,守秩序》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境:十字路口红灯亮时,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依然前行,接着一声紧急刹车,此人倒在了路中……这种情境,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淡化了知识的灌输,教师勿需多言,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中国品牌在世界“鲜活”起来 篇6

在中国,品牌成长的环境在日益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知道做品牌的重要性,但是来至于广告营销界的专家们所提供给企业的传播品牌的营销技法 ,虽然紧跟了中国文化消费的心理及行为,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啊,迄今为止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在国际山顶为中国企业亲情讲诉中国品牌的文化故事,所以才出现了 在央视播出一大批如格力电器的功夫CF电视广告片.其他相同在国内同行业的著名品牌电视广告也都是俗得要命,这就是我们中国营销广告人的水平, 这难道要怪中国的企业家吗?只能说中国营销广告人的水平落后.我们自己知道中国的国情会影响着传媒人的创作,但营销广告专家的所谓营销技巧不也是同样的思想体系?观点只是变成了铅字,专家只是有了更多让自己话语的机会,你们知道吗他们说的机会越多越会影响中国品牌的发展!为什么?他们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家们的思维? 忽悠这个词只有在中国才会有。

在中国大众化的广告传播媒体技法当中,中国的广告及营销专家们的技法是很高超,但是你们回过头来在看看有那些品牌是活的时间较为长久的,亏得是企业,却让中国的所谓品牌营销专家给富了起来.网络媒体的兴起让中国的广告人眼前一亮,所有的品牌蜂拥而至,抓住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推广网络营销,快速销售回款,那还管啥品牌的建立啊,有钱赚才是硬道理啊! 这些确实让西方国家跌破眼睛,我请问这是什么啊?这也只是媒体工具的选择?有文化的内涵吗?有品牌的沉淀吗?中国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品牌不是国家的钱养着,还能挺到现在吗?于是中国的企业家们越来越了解品牌对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越发感觉到品牌故事的重要性,而且他们知道按部就班照搬西方的营销传播理论是很难跟上现在的环境,对所有广告营销界提供的咨询文本打起了问号,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反而变成了广告策划专家.他们觉得中国的营销策划专家不可靠!全都是忽悠!

在整个营销管理系统当中,品牌的价值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本流、产权各个流程中从而引发市场当中的媒体战品牌形象战,其影响力比起大众的传统销售武器更上一个功力,

国外的品牌专家比我们技高一筹。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先生在 20的世界之行,有多少中国的传媒和专家从品牌策略的层面去其研究它的品牌公关,“召回门”事件尽管让丰田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也为丰田章男创造“大政奉还”最好时机。日本媒体所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典故,喻指权力收归中央以利于变革。自己社长的到处灭火和声泪俱下,给丰田几十万员工强烈的震撼,反而可能成为一剂强心针,促使整个保守的组织进行品牌发展变革。这是一场很经典的公关品牌之战,感谢“召回门”事件让我们又学到了国际广告传媒的技巧。愤青是没有用的。你们知道吗这是日本向全球讲述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丰田品牌故事,我们能做到吗?知道吗?这就是真正的品牌沉淀和品牌传播的技法!大众武器不是不要用,而是在什么时候用,用的时候要有文化品位很雅致,你看看我们格力电器广告就知道有没有文化了,什么叫核心技术?什么真功夫?中国人的文化真的只能到这个水准上吗?

我们提到品牌传媒大家都会想到大众的传统武器是唯一的工具,但是国外在用的时候广告非广告工具、传媒非传媒、营销非营销的文化意境理念。从品牌策略系统出发的国外广告专家们在每一个阶段的就开始酝酿品牌文化故事的个性,中国的专家们总是误导中国的企业说:为啥人家是国际奢侈品牌啊,因为人家有历史,这其实是一个误导,品牌文化的沉淀除了历史以外,是要靠我们品牌传媒广告专家去从产品的每一个阶段去挖掘的。要以品牌故事为主线去连接渠道,去连接终端和客户,去连接传播,只有这样品牌的故事才会有个性,才会生动,才能在此系统基础上去规划 “CIS ”、“4PS ”、“ 4S”、“BIS ”、“CF、等一些大众化的传统手法和工具,整合后的品牌才能提高销售的能力,才能形成强势品牌,才能够稳定品牌销售渠道 最终让终端鲜活起来,为品牌赢得忠诚且优质具有文化个性的客户。

奢侈品品牌大师卡普费雷在前两年来中国做交流时说:“我觉得要创建中国自己的顶级品牌,首先中国就不能够抄袭别的国家品牌,应该创建自己的一个品牌的哲学理念和自己对于品牌的信仰,比方说如果中国想创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必须首先在某些领域,找到中国自己独特的理念和信仰,把这种价值观呈现给世界的消费者,使他们能够接受,所以我觉得诀窍在于如何发现中国文化的自我,如何创建一个品牌强有力的具有吸引力的中国品牌故事,在这个基础上搭建自己的这种产品系统线。我想如果这样做的话,中国的顶级品牌哲学理念一定能被欧美的消费者所看到,而且所接受”。这是奢侈品品牌大师卡普费雷的原话我没有过改动,现在中国所谓的营销品牌战略几乎都停留在以中国大众媒体工具为原点展开扇面所谓的营销传播系统 。

让历史“鲜活”起来 篇7

一、巧创浓厚历史氛围, 诱学生入其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起点。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对历史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因此, 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而根据本课知识点创设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的历史教材, 增加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小故事、优美的诗词, 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创设主题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 我们都可以利用。

如在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时, 开篇使用了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凝望着眼前波涛汹涌的长江和赤壁石, 浪涛拍打着岸礁, 伴随着舒缓的古曲和满怀豪情的朗诵, 缅怀着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功绩。学生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国时期, 犹如亲眼目睹赤壁之战的金戈铁马。我相信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 用情感驱动知识的学习会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前提, 瞬间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心扉, 产生共鸣。

巧设历史情景, 渲染课堂气氛,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情感, 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 使其主观上产生对研究历史的追求和动力, 品尝到学会研究和探讨历史的乐趣。

二、释放自由空间, 精心设疑, 让学生品其味

新课改之前教师独霸课堂, 主要是灌输给学生所谓的年代、历史人物, 背诵大段的毫不理解的意义, 空洞而又泛泛地大讲德育。即使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也被视为不恭、越轨, 学生一味受到压制, 渐渐变得“谦虚了”“听话了”, 绵羊一样的驯服了, 而课堂则成了一潭死水, 没有了生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 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 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 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主张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搭建自由驰骋的平台。而一个“好问题”的出现, 无疑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形成创见性的观点, 而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 观察画面中有哪些阶层的人物, 你希望自己成为哪类, 请选择一种。

(2) 假如你是画面中的人物, 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观察、介绍一下?

(3) 你觉得宋代的生活和现代你真实的生活有哪些不同呢? (小组讨论发言)

然后多媒体播放《清明上河图》, 让学生直观感知宋代生活风貌,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定位。学生们瞬间穿越历史时空, 有的成了吆喝的船夫, 有的成了街头忙碌的摊主, 有的成了器宇轩昂的达官贵人, 有的成了吟词唱曲的文人骚客……一时间, 学生们兴奋异常,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大家畅所欲言, 谈自己一天的起居生活, 说自己平凡的喜怒哀乐, 学生在历史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关怀。而学生们讨论总结的宋代生活与现实的不同, 又凸显了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和精神生活的提升, 一下子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学生们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主动参与其中, 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渐渐地, 我在课堂上发现着学生们的些许进步, 欣赏着他们的点滴成功, 张扬着他们的个性, 学生们也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气氛中领略到了学习中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过关斩将的兴奋、茅塞顿开的成功、登堂入室的欣喜, 他们成为舞台上风采万千的小演员, 我的历史课也成了一幕幕的活话剧。

三、细选结合点, 紧密联系现实, 使学生悟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只有了解社会, 学生才能读懂“社会, 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 现实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关注现实材料正是为了服务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历史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现实。

如“经济大危机”一课的设计:

(1) 教师导引:

“华尔街操纵着全世界80%的资金。纽约的华尔街伴随着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你知道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于何时?给世界带来哪些危害吗?”

(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

华尔街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 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是如何应对的呢?它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罗斯福新政,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 使美国的经济得以尽快复苏, 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3) 接着教师展示时事热点材料:

“2008年9月15日, 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立即引发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雷曼公司破产不仅预示了华尔街进入了一个衰退的时代, 而且令各界最为担心的是, 华尔街金融危机将可能引起全球的经济危机。”教师设问:“79年后, 华尔街又爆发经济危机,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发学生深思。

经过知识的前后联系, 纵深比较,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无法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 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 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4) 最后老师引导:

“面对新的经济危机, 美国推行‘新政’带给你什么启示?你觉得我国应如何应对呢?”

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 正确分析现实问题, 在反思历史中评说, 在感悟历史中学以致用, 在察古知今中得到鉴戒、启迪和教益。

摘要:历史知识是多面立体的, 要让历史“鲜活”、“丰满”起来, 必须从巧创浓厚氛围、诱学生入其境, 释放自由空间、精心设疑, 细选结合点、紧密联系现实三个方面入手, 让学生入其境、品其味、悟其道, 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如何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篇8

一、以人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这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说到引导,首要的是善于启发学生。比如:学习《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向学生发问:“这首诗哪些语句写得最好?”学生听到问题后,反复地朗读后有些同学举手发言了。同学甲说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有的同学又否认。在几番争辩之后,学生乙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我记得《红楼梦》里提到过这个内容。”老师听到这,心里很高兴,但只是笑笑,又问:“这两句写得好在哪里呢?”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理由。老师一边听一边点评,并时不时地点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有两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直”和“圆”。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也领会了这首诗诗句凝练的特点。在讨论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在掌握了主动权之后很自然地学到的。这种情形的出现,是语文教师所期盼的,这样的课堂是富有魅力的。

二、注意教学技巧,尽情发挥个人教学技能

虽然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语文课的内容涉及面广,包罗万象,因此教好语文也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语文教师,他应该是“万金油”,就是说,得掌握不同的技能才有可能教好语文。

首先,语文教师要是个“演员”,要会表演。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文课贴近生活,交际性和实用性很强,教师要想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那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好表演示范。教师可以借助动作或表情进行模拟表演,模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情景。比如,我在教学鲁迅的《故乡》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有个比较深刻的理解,我让两个学生扮演这个人物,然后其他同学做点评。学生表演完了,可全班同学都说感觉不佳。学生的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亲自模拟一番。这个时候,教师就得拿出点本领了。虽然我本人没有什么表演天赋,但模仿“杨二嫂”说话还算凑合,“圆规式”的姿势也有几分相似。当我表演完,学生笑得前俯后仰的,说:“老师,太像了,这个角色非你莫属!”我知道学生借助我的表演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人物的形象。学生在欢笑中收获了知识,学习兴趣也在表演中被激发了。学生兴趣勃勃地投入学习,师生间教与学是如此和谐,这样的课堂当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其次,语文教师还得是个“歌唱家”。学生大多喜欢唱歌,语文课上,歌声也是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的。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对学生说,这词已被谱上曲当歌唱了,学生要求我唱一遍,当时我确实不会唱,学生也有些失望。后来在教到《诗经》两首时,我又说:“《蒹葭》被改编成一首歌曲了,我们可以唱着歌学语文了。”这回学生听了却是这样回答:“你又不教我们唱,怎么学?”看到学生这样一种反应,我知道是上次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于是,我对他们说:“今天老师教你们唱一唱,怎么样?”学生听了,高兴劲来了,于是我先唱一遍,然后让学生跟唱,很快,学生就把整首歌唱得很好了。那一节课下课后,同学们都说:“奇怪,这节课怎么过得那么快!”其实,一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学生是不会觉得难熬的,相反,在那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很有兴趣的。

此外,语文教师还得是个“画家”。对此我有感于地理课的老师画地图。老师画出个图形后,学生学起东西来比较直观,易记住。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能伸手作画,哪怕是粗线勾勒或是示意图甚至是漫画,有图作媒介,学生就会觉得有趣,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再说,教师自己不会画图,也还是可以请会画图的学生来代替的。这样,师生互动起来,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上面看来,语文教师还真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三、用丰富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去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语文教学是一门特别讲究语言艺术的教学。整节课,要想将学生的思维都集中在一起,都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不拿出点语言功夫来是不行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鼓动性,因为我们学生是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的。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因为这样的语言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有磁性,教师上课说话不能都是一个语调和语气,如果语气平淡,言语单调,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只有将丰富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想一节课出彩,还得有个独特的构思,课前教师得对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做个巧妙的构思。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突出重点;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教学中出现料想不到的情形时,准备什么解救措施;传统教法还是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能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等等。课前,如果教师已做好通盘考虑,那么一节生动的语文课就会出现。

大家都说:“教有法,而无定法。”不错,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使语文课生动起来,都是好方法。

如何让作文里的人物更鲜活 篇9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会有许多使你印象深刻的人:父母、老师、同学,还有自己的偶像……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非常好的写作材料,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身边的人写好、写出彩呢?

用慧眼选定作文主角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外貌、动作、品质、精神……整理一下你的这个偶像具有的过人才华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秀的品质,找到它们,你的文章就有了实在的内容。

记住,人物一定要是你熟悉的、了解的、真实的哦!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的外貌,抓住人物外貌上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描写,可以使读者对文中的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无须详细描写每一处,因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人物的鲜明个性和精神品质……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也别忘了给自己的文章取个具有吸引力的名字,例如:咱们班的“含羞草”、“加油!刘翔”、“老师,我爱您”……

选取人物典型事例

接着就要选取一些典型事例,加以具体、详细、生动描写用以突显主人公的特点。怎样才算典型?就是能够反映人物的过人之处的。那么,又怎样使事例具体、生动呢?你得抓住主人公的每一处细节,例如: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一个眼神或是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别小看了这些细微末节,它们都是人物的血肉,有了它人物才能鲜活起来,才更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如何让小学生作文“活”起来 篇10

梧州市藤县岭景镇罗江小学陈宏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关,每逢写作文,许多学生就象老鼠咬龟——无从下手,要学生写出好文章了,那更难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呢?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让口语交际带活作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十分密切。有些口语交际有专门的主题且与习作要求保持一致。如,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习作的要求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高度一致,联系密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妙笔生花。

其次,口语交际提示性文字十分注重指导,要求比较明确。一般提示语从生活实际或情境引入,如,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其中一个口语交际的建议是结合名言警句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材先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座右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接着从“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宽交际思路,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作文思路活了起来。

当然教师语言的诙谐,关系的融洽,情感的交流,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而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正是学生们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

二、让日记积累作文

根据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我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

因而我组织学生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向导.“向导”和“跋涉着”之间在旅途中,发生着许许多多真情挚爱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天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日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为帮助学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还可以出示些具有提示性的题目.如写实日记《新学期,新感受》、《赛龙舟比赛》、《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科学实验,并写进日记,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写作时才不至于出现“找米下锅”的无奈局面。

三、让欣赏激活作文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其实,面对作文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和选择欣赏,就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收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第一、开设作文欣赏课。每一个学生都盼望着自己的作文能被选做范文来读,课堂气氛和效果可想而知。还有,在学生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能到处走或想别的,要在旁边非常专注地听。我经常是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地点头称赞。学生读完后,我会大声点出这文章的妙笔之处。这样,不仅使读文章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学到写作的技巧,真的一箭双雕!

第二、批改上下工夫。对于文章中好的句子、哪怕是运用准确的一个词语,我一定要用小圆点线画出来。评语也没有“文通句顺,中心明确”等含糊的词,全部是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学生很在意老师给他们的评语。曾经有一次,刚下作

文课,我们班一位同学就很激动地跑到我跟前,兴奋地问我“老师你说,以后我每次都这样写,真的能成为大作家吗?”这个学生作文基础不是太好,但这次写得还可以,有一定的进步,我就在评语里给了他充分的肯定。我微笑着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当然能,只要你继续好好努力,你肯定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第三、利用一切机会,挨个当面表扬。比如上课前,我会坐在学生凳上,与同学聊天,并趁机点出一俩个作文有进步的同学。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为学生下一步写好作文提供前提。

四、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利用好读书笔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

一定的程度下笔时才可能流畅。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每学期,我不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与单元作文相对应的好词,佳句、段落,还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地纪录积累语言材料,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的好的词句片断写作知识及时纪录下来,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这样“三步走”的阅读积累法,使学生们有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语言和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苦差,也不再是搜索枯肠挤牙膏,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

五、让方法指导作文

1、学会审题。

如:我把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写在黑板上,我会这样问学生:你们能从这句话中知道几个作文要求?经过训练,每个学生都能马上指出:第一,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二,要求写“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第三、要求写“熟悉”的一个人,而不是写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第四、要求必须是“我”熟悉的一个人,不是别人熟悉而我不熟悉的人。到学期末为止,全班学生再没有因为审翻题而出现作文丢分的现象了。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的道理是一样的。数学的一个例题需要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那要掌握语文方面的一个技能也同样需要反复的强化训练才能凑效。就拿“作文审题”来说吧,如果光是一味地强调“同学们要学会审题呀,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审题呀”,我相信老师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就叫“审题”,又怎样一步一步去审题。我在这方面就深有感触。有次期末考试中,学生书信格式有十多个出现错误。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我们曾练过一次写信,当时有很多学生出错。我都给他们做了标注。讲评卷时,时间关系,只是又一次强调要怎样写书信的格式,没有让学生再写写。直到这次假期返校,我让错的学生再重写一下,错的简直没法看了。原因在哪?在于只是口头反复强调,没有强化训练。

2、学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老师可以讲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开门见山、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还可以从作文书上或网上找一些好的开头结尾演示出来,让学生写

在读书笔记上并要求写作时灵活运用;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读书时,注意搜集好的开头和结尾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关键是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文过程中运用好的开头结尾,对于自创的精彩开头、结尾更应该大力表扬。在日记、练笔、大作文甚至口头作文时都应注意并做到的。

3、学会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可能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怎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写不长,内容空洞,语言干巴巴,不生动。其实,这就是缺乏细节描写。我们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如同一部电影全部由木头人来演,又没有动作,也没有神态,所有的人都是呆呆的一个表情,没有人愿意看。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也是很重要的。

一次班级篮球比赛结束后,回来我们就练笔。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接到球快速跑到篮底,一个鲤鱼翻身把球投了上去,可惜不中。幸好某某同学抢到球向我扔来,被我接住球,轻轻一投去,好,中了!”我对同学们说,虽然动作写得比较细致,但没有声音,没有表情,就好像我们在看两个木偶在打篮球。我邀请那位同学下来,我和他一起面无表情地,没有一点声音地,把这段话给学生表演了一番,孩子们笑得前伏后仰的。我说“大家看,文章中如果缺失了语言、神态描写,就是在让人家读者看谁也不爱看的木偶哑巴剧。”接着,我们重新来表演,要求他们必须把当时的情景再现,表情、语言、动作都要注意,其他同学要认真看,看到底怎样写这个场景,改后再让学生对比哪段好,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现在班上的学生基本都知道并注意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我自己觉得:“细节描写法”是我送给孩子们写好作文的一把金钥匙。

4、学会升华主题与点题

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或者一般话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文点题的方法很多。那么,作文怎样点题呢?

(1)用修辞手法点题

a.用比喻点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用比喻点题,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

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b.用设问点题。如《海底世界》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里作者的设问紧扣题意,读者读开头便明确本文的中心大意。

c.用象征点题。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里作者用象征手法点题,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2)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中:“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晚清诗人的一句诗来点题,既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美,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用抒情点题。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作者的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文中有这个句子,犹如龙之有睛,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活了起来。

(4)用反问点题。如《海上日出》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者用反问句结尾,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美。

上一篇:打靶归来同步歌词下一篇:机泵维修钳工考试设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