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24-05-25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共10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1

小学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人们通常会将小学美术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从不会画到会画、从画得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习惯了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画作,却忽略了其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而美术教师和家长也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临摹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样理解是简单而片面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画匠”,而永远成不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我一直思考并实践的课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下简析:

一、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万不可以“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画作,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二、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三、聆听音乐激发想象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没有一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迅速地激起人的情感,并使人随着优美旋律进入浩渺的想象空间。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和触动人们的心灵,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可以辅助教学。具体到美术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音乐资料,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带领我们体会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曾说过:“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的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应。”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各类艺术之间从来就密切联系,彼此影响。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点敲开学生脑中的想象之门。

旧式教学中在传授一些知识时往往过于生僻,过于复杂,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音乐能打开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学生易于接受,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并不是一味地活跃课堂气氛,更关键的是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更能够让学生在美术课学习中带上更多的主观色彩。通过听觉器官我们可以体验到节奏美,意境美。而这种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画面表达出来。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去感受不同种类的线,首先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如:一段节奏较慢低音萨克斯、一段节奏舒缓轻柔的轻音乐、一段节奏强烈的摇滚音乐。问问学生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线?如:直线延伸、曲线弯曲、折线跳动。使学生先从听觉上感受线条,再从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中感受线的美妙与神奇。如在讲授色彩知识课中,先让学生们欣赏热情欢快的乐曲,接着出示用红色、橙色完成的色彩抽象绘画。再放一段悠扬的笛声,接着出示蓝色绘画作品。再播放低沉、灰暗的大提琴音乐,接着出示用灰色、黑色完成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与音乐具有的共性,围绕着色彩的领域展开观察、联想和创作。

四、使用不同的创作材料激发想象

有很多人认为美术课即画画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笔来勾勾线、涂涂色,重复的复制,学生创新的火花时常遭遏制。不变的绘画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没了绘画的热情,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表现手法完成作业呢?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画棒、色卡纸、纸贴画、泥塑等,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的效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废旧挂历、纸盒、吹塑纸塑料泡末、彩纸、橡皮泥、牙签、一次性纸杯„„甚至更多老师都未想到的材料来进行创新。尽量鼓励学生经常变换使用绘画工具或一幅画中运用多种工具结合着画。并且作好这些新型材料技法的演示,为学生绘制时提供材料和工具上的选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量寻找新题材、新的作画工具和材料、新的构思、新的表现方法。经常变换不同的纸质和工具,让学生表现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画面效果。还应该经常启发学生求异,用不同手法作画,如:剪、贴、画、捏、涂、吹、印、揉、擦、刻、刮、组合等多种表现方法。比如:在讲房子的造型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合子、彩纸等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房子造型,老师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可融入实验游戏,在加水的杯里调入颜料,然后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变化。例如:教三原色、三间色。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语言,学生们是很难接受的。如果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色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色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使用不同的创作材料,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使美术课不再是重复的复制,铅笔、水彩笔、水粉、油画棒、剪纸、黏土、废旧物品等多样化材料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五、教学方法综合运激发想象

比如:在讲色彩和季节的关系时,单由教师来讲授各个季节的色彩多么漂亮,显然很单调。但如果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些包含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自然就导入了新课,并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色块来表达对各个季节的感受。诗画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季节的美景。接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动态地呈现出优美的景色和各个季节人物的各种活动,再配以描写四季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的多样而丰富的外部刺激中创设教学情景,展开他们的想象。

此外在这样的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们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介绍其他同学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学生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图像资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想象,我们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声像效果,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种充满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氛围,以激起学生们对所学的内容的强烈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表现《海底世界》的时候,运用电脑制作的动态的各式各样的海底动物在水里遨游,自由嬉戏,同时配上活泼欢快的音乐,学生们感受到大海就似乎在他们身边。使学生在再次感受美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3.还要丰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想象的基础是经验,没有经验,想象就寸步难行,而经验的取得应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出发,使之不断地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不断地进行思维、想象的创新,才能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头脑中有更多的事物形象,这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学生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的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经常有计划有目地的带他们观察自然环境,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科技城,参观过程中还要启发他们识别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观察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别点,以加强他们对事物形象的清晰度,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同时在头脑中贮存大量形象,把这些形象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学生可以把平时观察的印象储存起来,为美术创造活动积累素材。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正确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2

一、课前活动,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信心的推动力, 一些对于美术感兴趣的儿童, 总是能信心十足地大胆表现, 而适当的美术学习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们的兴趣, 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笔者采取了如下几种方法:

1. 下课时间先播放儿歌《蜜蜂做工》,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

心, 有节奏的儿歌和有趣的动画立刻把学生们吸引过来, 有的同学还在跟动画做动作, 念儿歌。

2. 春天来了, 花园里的花真美丽, 小蜜蜂都来采蜜了!

小朋友们都看到了哪些花呢? (蝴蝶花、迎春花、杜鹃花……)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还有许多漂亮的花呢, 老师还给他们照了相, 你们看。 (美丽的花卉欣赏是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观察分析, 提高想象力

进行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营造美术学习的氛围, 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学生是活跃的群体, 他们的脑子中往往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来, 并且不要否定学生们的想法,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以后羞于发言。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时时关注学生们的想法, 并且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点拨, 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如接上例, 我又作了如下尝试:

1. 在刚才的图片里你们找到了什么花?他们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些什么颜色呢?

(请学生说说看到的这些花的形状和色彩。同时老师在课件上用铅笔功能把这些花概括成一些基本形状, 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适时地给学生一些蜜蜂贴纸做奖励, 既鼓励了学生, 同时也贴合了主题。)

2. 请同学们看一些卡通花的造型, 分析这些花、叶与前面的照片比较有什么变化。

在对花叶进行分析概括的同时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卡通造型的作品与摄影作品的对比更是能让孩子们加深对花叶形状的概括和夸张变形。

3. 动手练练, 体验成功。

学生练习线描花朵。请四位同学分别在纸的四面向中间画一支花, 比一比谁画的又快又大。

4. 解决难点, 分析茂密的原因。

花园里只有一朵好像少了点呀, 要再加点, 加两朵, 再加两朵, 老师把整个花园都填满了, 还能更茂密吗?再请同学上来摆放。 (原来还可以这样摆放呢, 有的在前, 有的在后, 还要有大有小, 有高有低……) 以游戏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充满兴趣。

三、欣赏作品, 启发想象

欣赏和分析名家作品使学生更加真切体会到绘画的各种不同方法, 激发学生们创作的积极性。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中国古代的著名画家的名作,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们在欣赏了著名画作之后既了解了其中的绘画又可以对于当时的时代进行了解。以中国花鸟画画家宋徽宗赵佶为例。中国的花鸟画既有崇尚富贵的, 又有喜好野逸的, 然而宋徽宗赵佶的山水花鸟画却兼二家之长, 具有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 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通过对画作的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徽宗皇帝本人的经历。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在位25年, 最终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可以说他是一位大艺术家, 却不是一位好皇帝。

四、大胆想象, 体验创作的快乐

学生们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将这种想象付诸实践, 让同学们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儿童的造型方法会很生动、变形, 甚至会夸张和抽象;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进行绘画, 他们的表现会更生动, 更具张力。可以让4-5个同学合作画一张, 让四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绘画, 是为了让学生换个角度表现常规题材。另外, 也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他们了解作品, 使他们在认识上没有距离感, 能够简单明了地达到教学难点中的要求, 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作品, 愿意大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与别人分享自己体验后的感受, 并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 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互相学习, 互相进步。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 对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 除了画画, 我们还可以用剪贴、橡皮泥、废旧材料等做出茂密的花来, 更可以用它去装点你周边的生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插图;景物;教材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课文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内心体验,达到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从而进入“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运用课文中的插图,启发想象

如今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这些插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活教材,如何利用插图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看清图中的“一草一木”;然后让学生寻找文本中描述画面的文字,读一读,比较文本的描述和画面有何不同,初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接着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中没有的场景,想象定格画面之前和之后会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想象。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在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展示课文中的插图: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带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让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找出描述图画的文字读一读,初步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普罗米修斯,你不能动弹,不能睡觉,你还不能做什么?有的学生说:“饿了的时候,不能吃饭……”从而进一步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二、利用课文中的省略号,激发想象

课文中有许多略写的部分用省略号表示,简单的六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很好资源。教师要开发好省略号资源,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兴趣,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在教学人教版四下《父亲的菜园》第四自然段的“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时,我充分利用省略号进行想象教学。我先抓住“丢”和“冲”,通过读、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亲那着急的心情,体会菜园在父亲心中的地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句子中的省略号中蕴含着什么内容,让学生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然后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学生写得可真是文采飞扬,让人拍手称赞。

三、由此及彼,展开想象

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就是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认识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如我校有位教师在教学《渔歌子》一诗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同学们,这首词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许多景物,谁来说说都有哪些景物?(交流)

师:同学们,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作者张志和的好朋友。颜真卿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播放古曲渲染气氛)。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优美的古曲,老师朗诵,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优美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

师:“连绵起伏”这个词用得好。还有谁想交流?

生2:我仿佛看到姹紫嫣红的桃花开放了,河里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动着。

……

师:如此美妙的画面,能不令人浮想联翩吗?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自己想象的画面吧。

这位教师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意境渲染,让学生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让每一个诗句的物景都鲜活起来。

四、延伸课文内容,发挥想象

我们的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出发点,让他们运用已感知的材料,延伸开去,进行推断、畅想,读写以后的事。这样学生会各自独立构思出新的情节,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却意犹未尽。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感天动地,令人由衷地赞叹。桑娜一家是贫穷的,现在又多了两个孩子,她们将如何照料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把他们抚养长大,课文中没有描述。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接下去的故事吧!学生听了,纷纷拿起笔写出自己的想象。

五、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想象

在小学课文中,作者往往运用概括性的语句进行略写。这些语句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这类语句时有必要启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受,在头脑中呈现出活泼生动的画面。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文中的第2自然段主要写五彩池的样子奇,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我们可以抓住这段中的比喻句让学生进行想象。“池边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这多么奇特啊!让学生一边读这句话一边想象,五彩池神奇的样子就由抽象的事物变成了学生脑中的具体形象,但是光有书中描绘的这几种样子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又接着问:“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呢?”这一问,学生的想象思维像刚开了阀门的泄洪道……他们在体会五彩池样子奇特的同时,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我们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有创造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张晓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的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2010(03).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篇4

内容摘要: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就小学生作文而言,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写好作文地金钥匙。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不论是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还是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学习要求来看,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都有一定的科学性。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来予以关注:(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想象;(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想象;(3)利用课文情节进行小练笔,训练想象;(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想象;(5)精心设计作文题,培养想象。但是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生的想象力?我认为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一下几个方面:(1)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写作欲望;(2)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蓄表象;(3)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关键词:

作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①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小学生作文而言,如果学生在写作中他的想象越丰富,那么其语言表达也会越生动,他的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就会越有情趣;反之,如果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失去了想象,思路必然就会闭塞,就很难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就很难形象地描述好环境气氛,只能堆砌一些干瘪的、毫无血色的抽象词语,写出的作文只会空洞干瘪、没有情感。可见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写好作文的金钥匙。

一、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可能性

1、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编的文章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文质兼美的散文,如《黄果树瀑布》、《燕子》、《爱如茉莉》等;有富有文化内涵的寓言、神话,如《自相矛盾》、《嫦娥奔月》等;有充满情趣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有语言凝练情感丰富的诗歌,如《游园不值》、《送孟浩然之广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等„„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意结合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想象,并进行小练笔训练,这将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另外,教科书中还有不少作品在文中留下了“空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穷人》、《半截蜡烛》、《嫦娥奔月》等这些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续写。

2、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来看,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入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影响下,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也逐渐增多,创造想象也随之日益发展起来②。低年级学生听了一个故事,让他们重新复述,他们往往是全盘复述,一字不漏;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复述时,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补充故事的情节,使故事的情节更生动,内容更丰富。从写作方面来看,中高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寓言、想象作文的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创造的欲望也很大。

3、从学生的学习要求来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③另外,《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要求分别作了明确的要求:“写想象中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④、“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⑤《语文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⑥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⑦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想象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如果没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培养,而想让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那种可能性近乎渺茫。学生写作时如果没有想象力,其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就会空洞,立意也将陈旧不新。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写出满意的作品就必须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想象力

众所周知,阅读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积累词汇、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培养想象、提高写作能力、丰富人生体验、提升人的素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可一说起阅读就有不少教师犯愁:许多孩子对阅读产生不了兴趣。其实许多学生不是对阅读不感兴趣,而是教师只是一味地口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必要的牵引和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没有方向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学生读书漫无目的,渐渐地便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阶段,童年应该是活泼天真、幼稚可爱、充满幻想的;是富有童心和诗意的。而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儿童保留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根据儿童阅读心理的特点,学生的阅读应从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每接手新一届班级,我皆先从童话、神话、寓言等趣味性强、想象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引路,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和书籍,如《魔法姑娘》、《屋顶上的小孩》、《童话世界》、《中外童话故事》、《童话大王》、《故事大王》、《中外神话故事》等。在班级,我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购买一本或订阅一套,这样一来整个班级就有了近百本的图书,这是一个不少的数目,然后鼓励学生在班级相互传阅。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我把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课定为自由阅读时间,并且自己陪学生一起读。在读的时候,我往往很专注,随着书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自然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并且有意让学生看到,让他看到你所看的书并对它产生兴趣,有一种想看的欲望。另外,我还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在家长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伴孩子读30分钟左右的书。为给学生有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每周都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开展讲故事比赛、师生共读、交流体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发现学生对童话、神话、寓言这些书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文学性更强一些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儿童文学》、《萌芽》、《少年文艺》等,有些学生读起了《杨红樱系列作品》、《智慧背囊系列作品》等,甚至还有些学生读起了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等。而在这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学生在享受着语言文字带给他快乐的同时,那些词汇、段落、结构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同时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文明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而提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想象

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作文是否生动形象的保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各个方面,如用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等等,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加入自己的独特情感,否则学生对观察的事物冷冷冰冰,写起文章就必然平平淡淡,毫无生气,没有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把学生带进自然,去观察、去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春天里我会领学生走进公园、走进野外去寻找春的足迹;夏天里我会跟学生一道享受蚂蚁搬食物的快乐、欣赏荷花的美丽;秋天里我会带学生去郊游、去感受秋叶的绚丽多彩„„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一次《校园里的桂花》的写作练习中,我带着学生漫步在校园里,先让他们用心感受桂花的香味,同时边指导学生观察桂花边问:“你们觉得着桂花像什么?”“像米粒,可比米粒要小”“他躲在树叶中间就像顽皮的小孩”。“颜色呢?请大家接着联想。”学生就这样边看边想象,充满了情趣。而在这次作文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如:“一阵微风夹着一股香甜而浓郁的花香迎面扑来,直钻人的心脾。抬头望去,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巨人一般挺立在那里,茂密的树冠像撑开的一把绿色大伞。走近一看,一团团、一簇簇碎金般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正躲在翠绿如玉的叶间顽皮地眨着眼睛,偷偷的打量着这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桂花树,你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默默地倾吐着自己的芬芳,为校园撑起一方美丽的风景,在你的庇护下,我们快乐地成长。老师啊!您不就是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吗?......”看,这就是观察、想象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只有启发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才会写出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才会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利用课文情节进行小练笔,训练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它们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充,然后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游园不值》一诗,写的是诗人叶绍翁访友不遇,却意外欣赏到出墙红杏的故事,借以赞美春天。上这一课时,我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一些疑问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出访这天的天气怎样?他为什么要去寻访园主人呢?一路上诗人看到了什么?园子里该又是一番怎样的美丽热闹景象呢?学生经过这样一启发,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文进行扩写、改写。交上来的作文写得具体、生动而形象。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作文教学中,如果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能够迅速地唤醒他们沉睡的记忆,触动他们写作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快地入情入境,进入想象写作状态。如在一次作文《温暖》的写作中,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傍晚放学时,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带伞的同学都陆续地回家了,没带伞的同学也陆陆续续地被家人接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站在长廊里望着丝毫没有停意的大雨发呆„„我启发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和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故事。而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表象积累,很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从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有学生写的是晚归的老师把伞给了自己,而老师自己却冒雨回家的事;有学生写的是要好的同学回家后给自己送来了雨伞;还有学生写爸妈出差在外,年迈的奶奶冒雨给自己送伞等等,细节的刻画十分生动,情节的描写十分完整,情感真挚而感人。有些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情境写好文章,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可以重现的特点将实物图片、音乐影像等进行组合运用,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时,我一边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土人情图片一边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来渲染气氛,通过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进美妙的世界,在感受家乡美好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并唤起学生的想象,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表象,在此基础上展开新颖、合理地想象,使学生“神思”的翅膀飞得更高远。

5、精心设计作文题,培养想象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憧憬和幻想,富有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去引导、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唤醒他们的写作灵感,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十有益的。小学生对童话、想象和幻想类的文章情有独钟。在训练学生作文时我也是从童话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文具盒里的悄悄话》、《森林里的演唱会》、《会说话的猫》、《乌鸦上当以后》、《流浪的鱼》、《小猴逃学》等,这些文题趣味性强而想象力丰富,很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时还让学生根据某种假设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班主任》、《未来的„„》、《太空的旅行》、《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等。另外,进行看图作文写作训练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看图作文所提供的画面往往是生活中的某个特写镜头,里面有许多“空白点”,有“含不尽之意于画外”(刘墉《萤窗小语》)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积累·运用

(一)的习作练习是一篇看图作文,画面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学生在教师节这天给老师送礼物,仅此而已。不过,图中隐含了许多值得人去思索、去想象“空白”: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花?她手中的花是怎么来的?她是什么时候送花的?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都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他们的文章写得充实而具体、情感丰富而富有想象力。

三、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要求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江泽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也是非常的重要。可见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更是每一个人民教师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⑧。前面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结合我个人的作文教学实际讲了一些方法,但是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去做好这项工作呢?我认为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写作欲望。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促进想象力发展的主要条件。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新奇感,总是问这问那,不厌其烦,有时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的表现,在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因为烦或认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而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而要积极地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我经常故意设计一些新颖的作文题目,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提问,去探求,去想象,去思考。甚至在学生的日记练习中,我根据他们的好奇心强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写童话连载、写校园小说、写科幻小说和诗歌。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班级有近95℅的同学都坚持了下来,日记写了厚厚的几大本。两年下来,班级的作文水平整体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习作在外屡屡发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2、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蓄表象。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亚里斯多德说:“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⑨只有脑中有丰富的表象储存,其想象力才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我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还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郊游野炊,实践调查等),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知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不断搜集丰富的原始材料,扩大自己的知识眼界,丰富表象储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这对他们写好文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创造想象的动因。人在产生想象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如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时,人的心情就会愉悦,会因之而产生一系列美好的遐想,这样人的情感就会影响到想象力。更多的时候忧愁郁闷的情绪常使人想象可怕的情景,而乐观愉悦的情绪则会让人想象到一些美好的情景。“情景交融”就是这一道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进行写作。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生活丰富表象积累,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同时,我们自己也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写出血肉丰满,富有灵性的文章来。

参考书目:

①《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第284页 商务印书馆

②《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第91页 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

③④⑤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⑦《美学》第1卷 第50页 商务印书馆

⑧《心理学教程》 第129页 余柏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5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笔轻松优美,充满着作者的想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就有独到的优势。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作文,但是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们的想象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具体如何进行,下文就是通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策略。

一、重视学生细致观察,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处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写作,要将之前的口头表达转换成文字写下来,是对他们的一项新的挑战。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写作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进行积极指导,如何认真细致的观察,需要学生们认真用眼睛、耳朵和鼻子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触感去尝试。另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边进行观察一边进行想象并加入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否则的话也不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例如,让学生们写一篇以《校园的月季花》为题目的作文,教师一定要先带领学生去仔细地观察学校不同角落的月季花,指导学生们从月季花的香味和姿态进行描述,帮助他们完成作文。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对于形象直观的画面会更加感兴趣,因此当教师在作文课上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漂亮的图片的时候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加利于对学生们想象力的培养。例如,作文课上教师为小学生们展示一幅卡通动物的照片,学生们自然会充满兴趣,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动物在做什么?他们之间在谈论什么?这样一来刺激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利用自身的想象为卡通动物赋予自己的思想,进而锻写作能力。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有很大的不足,这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学习,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帮助学好语文知识,更是对想象力的培养。

二、加强作文修改训练,强化想象力

小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难免存在错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修改,学生就容易形成不好的写作习惯,对以后的写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们修改作文训练,这不仅是对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培养,更是帮助他们发展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身体,指导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在所提供的素材中挑选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作文课堂教学的要求而采取相应的符合小学生作文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当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师也不要急着去对学生们的作文作批改,应该首先指导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写作练习课上,要求是写一写体现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当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教师将作文批改的方法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写作中凝聚了作者的想象力,当学生进行互评的时候就会用各自的想象力去思考他人的作文,因此对想象力的锻炼也十分有效。在加强作文修改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作文批改方法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写作水平。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当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只有按照规范的标准修改才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体会文本空白,引导想象力

在小学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肩负的任务不仅仅是将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唤醒学生脑海中沉睡的知觉表象,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在学习语文课文之后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后续内容的补充练习来培养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转化为创造想象。因此,文本的空白之处就应该充分发挥出作用,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书法作品,作者的写作意图常常是需要读者用心阅读才可以体会的到。文章中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来想象的空间,在指导学生们进行月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文本空白的作用。教师运用好这些地方,对学生们的想象力进行激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还可以积累形成学生自己的写作材料。例如,在学习《雪孩子》的时候,文中对雪孩子是如何救出小白兔的并没有进行直接的表达,反而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是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为这个情节进行描述,在课上让学生们轮流发言,然后课下再让学生写下来作为写作练习。再例如文章《自己去吧》中的几个句子“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在学习过程中小鸭子和小鹰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具体怎么样学习自身需要具备的本领的?文中均未详细描述,引导学生在此展开想象,对文章进行补充。这样充实课文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像这样具有极高艺术性的空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少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要抓住语文学习中一切有利的教学环节。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6

永丰镇中心小学

陈雎

一、课题提出。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旦遇到续写故事或编写童话故事等想象作文时就知难而退。这是由于学生想象力差的问题导致的,这也是令许多语文老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从语文学习角度来说,学生学习语文时离开积极的想象,既难以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又难以提高表达能力。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出现了重知识、轻想象,重接受、轻创新,重求同、轻求异,重结论、轻过程的误区。在这种观念下,我们的教育者大多数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强调学生对前人知识的掌握与积累,培养的是学生的记忆力,但学生的创造力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迟缓,而农村小学的学生中这一现象比较普遍。所以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

1、本课题研究对象:永丰小学三(1)班、三(2)班学生。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主要工作:确定研究项目,选定研究方法,构思方案,收集有关信息,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第二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

主要工作: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交流研讨,形成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以“深入课堂研究、召开想象类的主题班会、举行想象类作文竞赛、进行想象类阅读训练”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第三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撰写经验论文,写好专题论文总结。通过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形式展现研究效果。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与研究小组成员一起确定研究项目、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并查阅相关资料,为后期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阶段:与研究小组成员一道,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收集有关材料进行交流研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验:

(1)深入课堂研究:A、让学生“换位假设”。让学生与文中人物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例如:教学《争论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兄弟俩,你会怎么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并各抒己见。B、引导学生“按图想象”。学生能利用教材内外的彩图、插图,通过观察,开启想象,构思故事,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然后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画面的蕴涵。例如:学了《跨越远方的大山》一课,让学生观察刘翔取得奥运冠军以后双手举着国旗在赛场上慢跑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心情怎样?”最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并书写。C、启发学生“变文为图”。把课文中的文字转化为图画,进行由书面语言到直观图画的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把想象到的情景画出来。例如:学完《西湖》一课后,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作者描写月光下的西湖的那一段,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画出月光下的西湖的美丽图画,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展览。D、引导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续写故事(如:续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E、学习了课文中的修辞后,让学生仿写比喻、拟人、夸张句。

(2)召开想象类的主题班会(如:《我的理想》、《将来我要做„„》、《假如我是„„》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轻松而又可以自由发挥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3)举办童话故事类作文竞赛。给定学生一些动物(或其他事物),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并评选出优秀作文进行奖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指定阅读篇目,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如: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培养想象力。

第三阶段: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经验论文和研究总结。通过交流研讨形成书面性的比较详实的结题报告。

2、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调查(包括谈话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想象力状况及困惑,分析情况、寻找解决办法。

观察法:每周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其他研究活动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状况,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与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开交流会,分析问题,深入研讨,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措施并提出注意事项。

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师创设的想象训练(包括:写比喻、拟人句、续写故事、依据给定的事物编写童话故事等。)、召开想象类的主题班会(如:《我的理想》、《将来我要做„„》、《假如我是„„》等)、进行想象类作文竞赛、进行想象类阅读训练,以此研究实验,形成详细的书面记录。

经验总结法:课题小组成员每月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各自汇报自己近一月的研究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作好记录并收集相关经验材料,为后期撰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与整理,课题小组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让学生借助贴切、逼真、新奇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进行想象。在实物和想象之间架起一座彩桥,使已有的印象更具体,更形象,更新颖。

2.注重学生想象式阅读训练。想象和联想不能够想当然,必须在一定知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词汇量多了,在说话或写作时可以随时从头脑中调出词句组织出生动形象而又美妙的语言来。阅读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写作时可启发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来,写下读后感受、日记等。

3、续写故事,训练想象力。语文课文的结尾较含蓄,较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借机让学生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学生会乐此不疲。结合课文续写故事情节或结局,对培养作文兴趣,开启想象力,效果很好。

4、编写童话,发挥想象力。

童话蕴含着丰富的想象,有着自由创作的广阔空间,非常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名家的童话故事,使学生从中体会童话的特点。接着,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机会,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和结构进行说写训练。指导学生编写童话采用多种形式。如:任选几个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编一个童话故事;或提供几组词语,让学生任选一组,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些什么事情,编一个故事。通过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5、展望未来,扩展想象

为了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未来世界,可以举行主题班会或者设计一些半命题的作文。如《假如我是„„》、《我的理想》等。以现在所拥有的资料为依据,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自己对现实、对未来的看法以及未来想做的事,想象出美好的未来,想象出美妙的世界。

五、问题讨论与建议

1、问题讨论

经过日常教学及研究,我发现当今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想象力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小学生思想僵化,缺乏想象力。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再说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占主导地位,所以学生形成了上课听老师讲,作业照模式套,答案等老师讲的坏习惯。即使是写作文,也是完成任务式,或者老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产生依靠老师的心理,学习被动,严重缺乏想象力。其次表现为生活积累缺乏,观察能力差。由于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偏多,家长对他们是百般呵护,疼爱有加,什么家务事都不要他们插手,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不允许参加,这导致孩子们生活积累缺乏。再加上小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这些导致他们缺乏想象力。

2、建议:

(一)打破思维定势,还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彻底消除让学生背作文、套写作文等现象,使学生改掉作业照模式套,答案等老师讲的坏习惯。放开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维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信只要给孩子们思维的空间,只要用心引导孩子们真正动脑去想,让他们大胆地发言,再让他们去讨论、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结合语文学科,进行想象训练

小学生爱听故事,喜欢故事中可爱的人物。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心理,设计有针对性的想象训练。如学习了《三个小和尚》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和尚怎样做才能使缸里的水满满的?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有的说三个人轮流挑水;有的说每两个人轮流抬水;还有的说每次三个人一起挑水。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这种续编故事的过程,也是学生依据原文通过想象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营造和谐氛围,寓教于乐

浅谈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7

一、仿写精彩片段, 在模仿中培养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 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 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 可以说, 每一篇课文都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很好的范本。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抓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 在仿写中创新提高, 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不失为一条简便快捷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倒数第二段有一句“风过了, 我停止舞蹈, 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此时, 我及时从省略号的作用入手, 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 仿写精彩片段。我适时提醒学生, 先想想还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有哪些活动, 再模仿课文里句子的结构形式 (从小动物到活动) 进行仿写。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蝴蝶飞过来, 告诉我翩翩起舞的快乐;青蛙跳过来, 告诉我荷塘歌唱的乐趣;小鸟从空中轻轻掠过, 向我述说世界的精彩。”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能模仿课文写出这样的句子, 真的让我感到欣慰。其他的学生, 通过引导, 基本上能仿写出来。

二、结合课后小练笔, 在动笔中培养想象力

作为语文教师, 在平时教学中, 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寻找课文中的练笔点, 借助课后小练笔, 实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内在沟通, 在动笔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 在学完《中彩那天》一课后, 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我能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 ‘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 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我在教完课文后, 及时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主题, 充分发挥想象, 写出“我们”一家在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开走后的表现。通过引导, 学生能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描写入手, 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印证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是呀,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这样, 学生就更进一步体会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三、拓展课文内容, 在思考中培养想象力

语文课本中的讲读课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词句蕴含丰富, 耐人寻味;有的人物心理描写凝练;有的省略某些章节;有的结尾戛然而止……它们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 倾注着作者的心血和理想, 同时也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教学时, 根据不同的情况,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水平。

记得多年以前, 在教完《捞铁牛》一课后, 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你还有比怀丙更好的捞铁牛的办法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 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胆发挥想象。时隔多年, 我依然记得其中有位学生的意见很有见地, 值得探讨。他说, 可以多准备一条大船, 把要捞铁牛的那条船上的泥沙, 卸到另一条船上, 这样既节省了材料, 又不会对黄河的环境造成污染。他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进行思考, 与众不同, 我听了为之一振, 随即引导他以《我比怀丙和尚聪明》为题, 将他的想法写下来。之后, 他把作文交上来了, 捞铁牛的方法基本上和怀丙的一样, 只不过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 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也体现了教学的成果, 环保教育已经深入学生心灵。

四、续补故事情节, 在编故事中培养想象力

语文课本中, 有些课文因为各种表达需要将一些本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细节用精炼的文字一笔带过;有些课文结尾悬念迭生, 余味无穷。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适时将这种“缺憾”,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填补, 教学效果会更好。

比如,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 课文中对“我”如何勤学苦练小提琴的经过, 只是用一句简练的话带过———“每天清晨, 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 面对着这位老人, 这位耳‘聋’的音乐家, 我唯一的听众, 轻轻调好弦, 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此时, 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把“我”勤学苦练的经过写下来, 从失去自信, 到重拾信心, 最终获得成功的经过, 学生能自然连贯地写下来, 既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又深化了思想教育。

五、加强课外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可见阅读量的多少, 决定着语文能力的高低, 许多习作优秀的学生多是阅读面宽, 他们知识丰富, 富于想象, 思维活跃。由此可见, 重视可外阅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多读书, 读好书, 不断积累课外知识, 拓宽学生想象的思路, 为学生想象提供广泛的物质基础。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有趣的课外书, 引导学生在平时就应该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从书中汲取营养, 拓宽视野, 丰富想象。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力;美术教学;策略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主要通过临摹、写生等活动,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1]。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拓宽美术教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形成新的表象的一个过程,平时所积累的感性材料,是想象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丰富的表象,学生的想象就会贫乏、苍白甚至会出现荒谬、肤浅的情况[2]。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一个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我的小天地》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各个班级,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班级的特点,引导学生布局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汇总,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适当引入实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例如,在学习绘画树叶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叶子,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了解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以及大小等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绘画,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花园》时,小学美术教师播放《蜜蜂做工》这首儿歌,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百花齐放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春天来了》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春天的美景,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在草地、公园等场地,玩耍的情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给出一副画好颜色的图片,然后给出没有着色的空白图片,让学生共同涂上颜色,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较强,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促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拼贴添画》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展示出各种形状的纸片,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纸片像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拼凑出图形,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出板报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绘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作品、评价作品,以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4]。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绘画比赛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给出一副图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摹,当学生完成之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评价,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想象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合理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丽.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2,14:15.

[2]杨宏强.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2012,32:205.

[3]魏冠瑛.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61-162.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9

一、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手段

在小学的课程中,美术是小学生最直观的、有形的视觉感受,教师在教授美术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运用大脑思维,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按照美术所画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小学生所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其中,用画笔将大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在画纸上,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冰川与晚霞》时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在一望无际的北极冰川,太阳西下的余晖映照着皑皑的冰”小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会产生丰富的联想,然会教师让学生自己将想象的晚霞绘画出来,当然学生们的绘画是丰富多彩的,运用的颜色也各不相同,这时需要老师再次的提醒,并让学生展示对比,这样不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教学,而且使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各式各样的美术图画,让学生自己体会事物的形状及绘画的意义,把学生的想象不断的加以丰富和完善,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把想象中的事物用图画展示出来,这既是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更是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科学证明人的想象力来自发散性思维意识,因此教师要加强美术的发散性训练和引导,让学生不单单用视觉体会到美的事物外形,而且更要让学生通过心灵感受到事物的内在美,为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服务。

二、运用小学美术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

小学美术课是将小学生潜意识的思维意识通过简单的绘画表达出来,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运用美术课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口标,因此运用小学美术课培养学生想象力是最有效的素质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没有观察力就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本源,激发学生对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小学三年级教授的《魔幻的颜色》一课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来观察三原色,然后进行两种颜色的调和,再观察其变化,让学生提出想象的哪种颜色,可以自己动手试着调出这种颜色,然后再通过绘画展示出来颜色的色彩,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变化的观察能力,为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奠定基础。

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依靠课堂教学,而是要在生活中让各种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事物来触发和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可经常带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如:春天的树会变绿、发芽、长出树叶,而秋天的树叶会变黄、枯萎;早晨的太阳会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而旁晚的`日落,则是黄黄的;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就会发现其特点,从而使幼小的心灵得到共鸣,使杂乱无章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梳理,最终培养出自己的想象力。

(二)积极创设美术课想象氛围

想象力是需要环境的和氛围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就会产生相似的想象,特别是小学生思维和认知还不稳定,受周围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小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里发挥自己对事物的想象,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课《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到室外去观察蓝天、白云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回答,这时候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想象力,闭上眼睛去想象在蔚蓝的天空上,自己驾驶着银色的飞机,在白云间翱翔……。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回答,这时候就可以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力非常的强,有的回答在白云间有大雁在飞,有的回答在天空上遇到了外星人,还有的回答自己飞到了外太空,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想象到自己飞到了了太阳旁边,等等这些都说明学生在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发挥想象力。因此积极创设美术课想象氛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手段。

(三)时刻鼓励学生创新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10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必要条件。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利用音乐欣赏,启发对美术形象的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歌曲旋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塑造美术形象。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只不过是给想象提供了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激趣展开想象。如教学《春天的色彩》一课,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欣赏表现春天的欢快的乐曲,再配上各种鸟欢快的叫声的录音带,同时放幻灯,出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木、动物,让学生逐个认识,并要求学生说出每种花草树木及动物的名字、颜色、形状等。当然,还会有许多种花草树木及动物是幻灯片里没有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形状什么样?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的想象,自己组织画面,画出自己喜欢的表现春天的画面,看谁画的内容多,画面丰富、颜色漂亮。结果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创造性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的画面,由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如在上《绘画游戏》一课时,我播放了热情欢快的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深沉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幽雅飘渺的《小夜曲》、疯狂激烈的霹雳舞曲等,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对每个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我随着学生的点评进行跟绘画相联系的引导。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名具特色的画面。

二、利用文学品味,启发对美术情境的想象。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优美意境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作家总是通过创造意境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也正是通过他创造的意境来感染读者、影响读者的。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散文,都有各具特色的意境:或博大精深,或深邃幽美;或暗淡凄切,或明快愉悦;或雄浑悲壮,或清丽哀怨;或“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派生机,或是“古道西风瘦马”,满目凄凉……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让文学语言表现的形象呈现于读者想象的空间中,让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如文学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就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各具特征的九种自然景物,从上而下、由远及近,勾勒出三组颇具美学韵味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立体美。学生由此展天联想,想象当时作者的心境、生活的环境及历史背景。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老先生写过一篇如诗如画的优美散文《山中避雨》,雨窗下悠悠的琴声,那伴着琴声的《渔光曲》,那雨中静静的小茶店,那拉琴的作者,唱歌的女孩……有屋,有景,有人,不正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吗?让学生体会文中美伦美焕的情境,然后适时进行创作,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又如:绘画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事物理解和感受,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也较好地体现了绘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对美术空间的想象。

多媒体的运用能改变单纯的说教模式,给学生以新颖、形象、生动、直观的感觉,诱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多变的色彩》一课伊始,通过播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色彩多变练习的前提。当这一图片欣赏的导入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这时教师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愤悱”之情,将热切的情愫升华到理性,让学生由整体欣赏集中到颜色渐变这一局部审美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感觉到了色彩的千变万化的美丽。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色彩》及混合练习。”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冷色与暖色》这一单元时,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种色彩浓缩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声响、解说创设一种色彩情境,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畅游、想象。这样,在热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某一色彩与另一事物联想起来。如由蓝色联想到“晴朗的天空”、“碧蓝的大海”;由红色联想到“鲜艳的国旗”、“火红的枫叶”;由白色联想到“晶莹的雪花”、“飘动的白云”;由绿色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嫩绿的杨柳”等。学生在斑斓的色彩世界中感受到自然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类宣传媒体(如电视、报刊、书籍等)的参与,使学生头脑中贮存着丰富多彩的间接感性形象。教师在辅导创作时,应有意识的唤醒学生头脑中的间接感性形象。引导他们通过进行与创作主题有关的时间、空间和事物的想象,在头脑中萌生、重现一幅所要表现的主题画面。

四、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孩童时代的思维不受任何条条框框制约,是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如何保持“想象力”旺盛不至枯竭?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 效果。曾有教育理论家批评:利用权威强迫性地将知识喷向学生,这只能溅到学生的外表,而不能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且是压制儿童自发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原因之一。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民主、自由、极具想象氛围的学习空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将要描绘的事物,这是想象训练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我在教学《吃虫草》时,考虑到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老师在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吃虫草”的资料与相关图片,课堂上组织同学们相互交流和讨论,讨论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对“吃虫草”的认识和了解,接着引导同学们概括出“吃虫草”猎食的三大法宝:形状、气味和色彩。进而启发同学们想象:假如你是未来的一名生物学家,你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吃虫草,专门帮助农民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以解决现在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请画出你精心培养的“吃虫草”的模样,并且介绍它的“猎食绝招”。同学们在作业中表现的“吃虫草”形象新奇而又别出心裁,在作业展评过程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的“吃虫草”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引诱害虫,有的会喷出五彩的烟雾来吸引害虫……想象训练的开展,形式可多种多样,一件具体的实物能引出 联想,一个抽象的图形也能做出具体形象想象的练习,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启发大脑展开想象,一段悠扬的音乐也能引出无尽的遐想……当教师面对孩子们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学会耐心倾听,这可能就是一次想象训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维护学生的“异想天 开”,通过看、听、说、画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五、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在课堂上有意地设计一些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上《让大家认识我》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我为朋友照张相”的游戏:“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新朋友的相貌,下面我们来给新朋友照张像。”“老师要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架全自动智能相机”—— 出示示意图: “眼睛是镜头”、“大脑是存储器”、“纸是胶卷”、“手和彩笔是打印机”、“画是照片”。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与简单的表现,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用给朋友照相的方法,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很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接着让学生将自己的画与画廊里的画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和大画家学习。从而探索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整堂课学生无拘无束,忘我的在各自神奇的想象之中发挥自己。

又如在教学《变垃圾为宝》时,通过学生课前的调查、走访等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身边的垃圾无处不在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为避免同学们产生消极想象———“未来世界可能是一个混浊、肮脏、垃圾遍布的世界”,引领同学们观看“垃圾处理流程图”,告诉同学们人类已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人类生存的 密切关系,并已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相信未来的环境会越来越美。环保工作者和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在努力想出各种办法来处理各种垃圾———“变垃圾为宝”,我们每个同学也都应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设计出一台“垃圾处理器”帮助人类科学、合理地处理垃

圾。为了加强想象的科学性,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和资料,这样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的目的性就更强了,有专门处理污水的处理器,有专门清理空气的处理器……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小学美术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发现、探索、研究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去驾驭课堂,巧妙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化“腐朽”为神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准则,从学生的思想、言行中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开阔思维、展开想象,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锻炼和丰富想象力。

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也有精辟的描述:“当我们观察自然时,画面通过我们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

参考书目: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美术》 尹少淳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上一篇: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复习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桃源忆故人,桃源忆故人赵长卿,桃源忆故人的意思,桃源忆故人赏析